爱孩子没那么简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5:07:33

点击下载

作者:李雁宁等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孩子没那么简单

爱孩子没那么简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爱孩子没那么简单作者:李雁宁等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2-01ISBN:9787567513709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真正的家庭教育经验和理论来自家长1

家庭教育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最初,主要是从三个渠道推广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一是家庭教育成功者介绍自己的经验,二是翻译国外家庭教育的经验和理论,三是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迁移到家庭教育中来。

这三个渠道的措施,对于推动家庭教育的水平提升,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其中的弊病也不容忽视。家庭教育成功者介绍自己个人的经验,往往缺少理论上的提炼。况且往年的经验,在飞速发展的今天,难以借鉴;对于翻译的国外家庭教育的经验和理论,多数家庭只是生吞活剥,照搬国外经验(年轻家长居多),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往往也难成功;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勉强地迁移到家庭教育中来,由于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很难得到实际效果。

于是,宏观理论与通过实践的微观探索相结合,总结、提升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经验,成为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2

家庭教育研究的困难,在于每个家庭各有特色,家庭教育往往有一定私密性,局外人难以真正掌握实际情况;而“闭门造车”式的家长经验,又容易出现比较多的主观性。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归根到底,真正的家庭教育经验和理论,只能够来自家庭教育的实践者——家长。因此,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家长和科研人员合作,群策群力,挖掘和提升家长的经验,提炼有价值的规律性认识,在当前是一种必要的探索。3

根据社会的需要,我们通过腾讯网络平台,成立了一个民间的“家庭中的自我教育”研究小组。成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二是网络上探索家庭教育的积极分子。所有成员都是自愿参加,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实践经验(绝大部分成员正在亲自抚养幼儿),二是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小组比较固定的成员有十余人。“家庭中的自我教育”研究小组的研究是通过个人学习和每两周一次的网络交流,常年有计划地进行。

我们全组共同努力,力求总结、提升出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经验。这种经验至少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家庭教育文化遗产;二是从当代家长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运用先进理论,提炼出家庭教育规律性的认识,总结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经验。

小组首先筛选了十几个幼儿阶段家庭教育的关键话题,例如儿童游戏、习惯养成、三代同堂养育孩子、社会交往、人园与入学、怎样拒绝孩子、兴趣培养、情感教育、父母的自我成长……

然后小组成员认领研究课题。经过认真准备、研究、思考、小组讨论,最后形成若干篇探索文章,这些文章有部分在《幼儿教育导读》杂志“成长大家说”栏目发表。

这些文章经过整理、修改,加上科研人员的点评,由李雁宁编辑成本书。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本网络上家长探索早期教育的成果,这本书,由于它来自实践,因此具有时代特点,充满生活气息;这本书,由于它来自热爱学习的家长的思考,因此富有创新精神和生命活力。

我们希望广大家长和所有关心家庭教育的朋友,提出宝贵意见,继续通过各种方式与我们合作,把中国的家庭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冉乃彦 2013年7月1生命教育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听起来是一个抽象又深奥的名词,但它是一份珍贵的礼物。生命教育,可以在幼儿的内心深处,早早地埋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种子。“我从哪里来?”——让孩子了解生命成长历程王娜

可能每个孩子都问过这句话:“妈妈,我从哪里来的?”很多中国人的回答含蓄又极具故事性:“你是从河边捡来的啊”,“你是树上结出来的小宝宝”,“你是超市里买来的”……各种离奇的回答让孩子愈加迷惑,也更大地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在孩子两岁多时,我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我直接告诉他:“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他问我:“那妈妈现在肚子里还有宝宝吗?”我说:“你猜里面有宝宝吗?”他说:“我猜有,我猜里面有个哥哥。”

我把怀孕时期的照片拿给他看。他看着一张怀孕五个月的照片和一张临产前的照片,说:“这个肚肚小,那个肚肚大。”我说:“是啊,肚肚小的时候,你也长得很小。可是你已经会动了,在妈妈肚肚里不老实,老踢妈妈。”他听了“呵呵”傻乐。“这张肚肚大的时候,你已经长大了,妈妈的肚子装不下你了,所以妈妈第二天就把你生出来了。”他说:“是吗?妈妈你太棒了!”

每次见到孕妇,我都会告诉他:“你看,那个阿姨的肚肚里有个小宝宝,妈妈以前也是那样,把你抱在肚肚里的。”儿子听了总是很开心。

每次见到小婴儿,我对他说:“你小的时候和他一样小呢,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就爱睡觉。”儿子很有兴趣,会去摸摸小婴儿的手,感受小婴儿的温暖和柔软,甚至兴奋地让我把他也像小婴儿那样环抱在怀里,做摇着入睡的游戏,我很乐意满足他的要求。

一次,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也要生小婴儿,给妈妈生一个,给爸爸生一个,给姥姥生一个,一人一个,你们都别抢。”可爱的小家伙,还不知道女人才能生小婴儿,以后慢慢告诉他。

从儿子出生之日起,我为他建立了博客,记录他的点滴成长还有趣事,有图片、文字、视频,长则一个月更新一次,短则三四天更新一次。

在儿子三岁的时候,我对儿子说:“咱们一起来看看你是怎么长大的。”儿子很是兴奋,马上和我围在笔记本前看博客。

当他看到自己出生四天的照片时,他说:“这是一个小婴儿。”我告诉他这个小婴儿就是他,儿子还是有点不可思议。

我们一起看他的成长视频:第一次吃辅食、第一次坐起来、第一次爬、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走路、在音乐声中摇晃、撕心裂肺的哭相……小家伙兴奋得不得了,虽然他一直在说:“这就是我啊!”但能看出他还是无法把眼前这个小宝宝和自己联系起来。

视频中小宝宝可笑的举动逗得他合不拢嘴。看到一岁半的照片时,他喊道:“我知道,我知道,这是我和毛毛在小花园玩。”也许是因为我们在他一岁半时搬了家,他对之前的家和小区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有看到我和他爸爸时,他才会大声喊出来:“这是爸爸妈妈。”一岁半以后的镜头他大部分有印象,小区的环境、小朋友的出现帮助他识别和回忆了不少事物。

现在,小家伙已经三岁三个月了,时常骄傲地说:“我小的时候,爱听音乐呢!”或者告诉别人:“我小的时候,最喜欢摇小瓶子了。”

经过大人的引导,他浅显地了解了自己成长的历程,不敢奢望他能理解抚育一个孩子是多么的不易,也不敢奢求他突然理解了生命的真谛,但我相信,他一定知道了一个生命的诞生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大家谈

@瓷器活儿:我之前也从其他地方看到一些类似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实,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灌输不同的性观念。比较小的孩子,性教育主要是解决性别认同问题。家长应在洗澡时、睡前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要有意地给女孩扮男装或给男孩扮女装,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胧意识,从而影响孩子的性取向。

再大一些的孩子会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会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此时父母可根据自然现象,如以花授粉、动物繁殖等为例,简单明了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否则,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会更觉得神秘。

在与孩子谈性时,可借助自然现象、童话、寓言故事,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内容穿插其中,如家长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

@家有千金:对于性教育问题,做父母的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要谈性变色。

闺女现在还小,我们还没有面临这个问题。但即使将来面临的话,我也会坦然地给闺女讲:男女生来有别,有不同的生理器官,这些器官分别起什么作用。其实,人就是动物,无非是高级一点而已。狗啊猫啊,也各有自己的生理器官。没必要把人的器官搞得那么神秘。

我会买相关的生理书,与孩子一起学习。给孩子讲解不同生理发育时期的注意事项。

对于宝宝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我现在就已经对闺女讲了。“宝宝是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的,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像一个豆子,后来豆子发芽了,宝宝长出了小手小脚小脑瓜……”“我有受精卵吗?”——水到渠成的幼儿性教育伊林娜

酉酉已经5岁了。“你们俩怎么还不抓紧给我生个小弟弟小妹妹呀!”一天早晨,酉酉爬到我们的大床上,对着还没起床的我和准备出发上班去的爸爸唠叨了这么一句。“行,我们抓紧。”爸爸亲了亲他上班走了,我在想他为什么一早起来冒出这个念头。“妈妈,我有受精卵吗?”酉酉继续问。“没有。等你长大了会有精子。”“怎么样才能有受精卵啊?”酉酉切入正题了。“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碰到一起,合起来了,就是受精卵了。”“在子宫里。”他补充道。“那它们是怎么到子宫里的?是不是去医院把子宫拿出来,然后放进去的?”

天哪,他已经知道很多事情了!“不是,不用去医院拿出来。妈妈的子宫有个通道,爸爸可以把精子放进去。”“用爸爸的JJ。”他补充得恰到好处,我就不用自己尴尬地说出来了。而他却像算出了4个4是16一样,很开心,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然后,他又说了些细胞分裂变成很多细胞之类头绪并不清楚的内容,但都是说给自己听的,我附和着他,这个话题就结束了,他跳着跑出我们的卧室,穿衣服,吃早点。

我开始梳理记忆中儿子对于性的逐渐认识。

酉酉一岁多就开始洗淋浴了,于是有机会和爸爸或者妈妈一起洗澡。他不会掩饰自己的好奇,我还记得他那时候十分认真地观察妈妈的身体和他自己不同的地方。那个时候他还不会说话,所以没有问问题。

和爸爸洗澡的时候,酉酉已经会说一点话。老公悄悄告诉我,儿子一边玩水,一边认真地总结:“爸爸……大……”那个时候,他已经明确自己是个男孩子,因为他已经看到自己和爸爸有着共同的特征。

3岁左右的时候,酉酉开始注意到我有时候会“流血”。我看到他有些紧张,就解释:“这不是划破口子的流血,妈妈没有受伤。女人每个月都会流一些血。妈妈是女人嘛。”让我有些意外的是,他接下来问:“萱萱也流血吗?”他想到的是他最好的朋友,同岁的小女孩萱萱,却并不关心为什么会流血,从哪里流出来,或者男人为什么不流血。我于是不必绞尽脑汁想法儿解释了。“萱萱长大以后也会流血。”我回答。“长成女人。”他补充道。

4岁左右,酉酉开始越来越关注细节。一次他指着自己的睾丸问我:“妈妈,这是什么?”“睾丸。”我回答。他从小就知道那个尿尿的小管子叫JJ,如今发现这个部位还有些别的零件。他先是练习了一下“睾丸”两个字的发音,然后继续问:“那睾丸里面是什么?”“等你长成大人的时候,里面就会有小精子。”我等着他的反应,但他似乎已经满意了。这个话题结束了。

不久之后的一天,我带着他去滑冰,从冰场出来后正好到了午饭时间,他建议吃一次麦当劳,我接受了。我们找了个落地窗边的座位,他吃得心满意足,欣赏着玻璃外面流光溢彩的街道,他忽然高兴地说:“妈妈,等我长大了就有小精子了。”我有些意外,但很快调整回来,也高兴地应着他:“对!”然后,我们接着吃薯条。

爸爸给他下载的高清影像里有很多是关于自然界的动植物,讲到动物,又会有很多内容是有关动物的生殖繁衍。看到雄鸟求偶、与雌鸟交配的片段,他会问我:“它在干什么?”但其实,他在对此提问时,与对动物捕食或争夺领地而提问时的好奇是同样的。我于是平静地说出“交配”两个字,并解释:“这样,就可以生小宝宝了。”他满意地接受了我的回答。后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还认真地告诉他的朋友:“它们这是在交配呢。”不过另外那个孩子好像关心着其他的事情,所以没有对他的话做出反应。

4岁的后半段,酉酉开始关注人的身体中的不同部位和器官。家里有些书和图片上有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等等内容,他会花很长的时间仔细地看。有一次我发现好一阵没有他的声音,悄悄到他房间门口一看,他正坐在床上照着一张人体骨骼的图片上上下下地摸自己的骨头,发现我来了,便开始问我那些骨头一个个地叫做什么骨。最近,他又从萱萱那里借来一本少儿百科全书,里面有一部分内容是“人体的奥秘”。尽管认识一些字,但很多东西还要拉着大人给他念,关于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的信息他又收集了不少。他还问过我一些关于肚脐、脐带以及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我捎带告诉他一点他曾经在我肚子里的活动,他听得入迷,眼睛都是发亮的。

其实这些信息从他发现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开始就进入他的小脑袋了,他只是在慢慢地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建立联系,并不断修正,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当孩子开始提问,需要我们给予解释的时候,我们不必遮遮掩掩,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是事实,尤其是孩子将来一定要面对的事实。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遮住自己,但孩子是无法在自己面前遮住自己的。

我们认识性,就是认识我们自己,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孩子的探索,可以说是童贞的,也可以说是智慧的。我能够感受得到,当酉酉了解了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是何等的欣喜,他仿佛更加自信,更加有力量。大家谈

@云想衣裳:在中国,性教育确实让好多父母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因为我们小时候接受的其实是一些错误的性观念,是对人本性的压抑和扭曲。父母的态度特别重要,如果你在说出这些字眼的时候,自己都有一种羞耻感,孩子的观察力是非常敏锐的,他就会从你的神态语气中判断出,这是一件不好的、丢脸的事,反而引起更大的好奇心,说什么反而在其次了。所以,要做好这门功课,首先要纠正的就是家长自己的观念。

@大马哥:我们中国的父母几乎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所以导致孩子不知道保护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哪个部位不能让别人摸,尤其是女孩子,一定要进行性方面的教育。

我听《今日说法》节目的专家教怎么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尤其是三四岁的孩子: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要对孩子说,宝宝这个地方不能让别人摸,只有妈妈可以摸,如果有人摸一定要告诉妈妈。宝宝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吗?是因为我们身体有的部位不可以让别人看。用孩子能接受的口气给孩子讲,不要吓到孩子,而且要一直说,要不时地提醒自己的孩子,还有就是随便不要进别人的房间,尤其是女孩,这点一定要强调。“死了,警察抓。”——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王娜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其实,“不知死,又怎知生。”生与死,是生命体的两面。理解生命,必须理解死亡。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并不是吓唬孩子,而是为了幼儿能活得更好。

幼儿的死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够提高幼儿对危险的认知能力。我的孩子三岁了,三岁的幼儿,已经有了简单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家长的帮助下,能辨别一些是非。告诉他什么是危险的事情,会造成什么后果,他是可以理解的。适当的死亡教育能大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还可以使幼儿正确看待死亡。三岁以上的幼儿,面对什么是死亡,无需用一些比喻来解释死亡,如“睡着了”“离开了”等,可以科学地回答死亡的含义。

有一个孩子,他经历了家里老人的死亡,他问爸爸:“人老了都会死吗?”爸爸直接说是,孩子吓哭了。之后天天说做人没意思,会死的。又过了几天,他又问爸爸:“死了,就不能再出现一个我吗?”爸爸说不能,孩子快要崩溃了。这时,迫切需要家长教育孩子科学、正确地理解死亡。利用影像或者参观博物馆,让孩子了解人出生、老去、死亡的过程。告诉孩子,这是自然的规律,只有这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才会生生不息。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保护自己,尽可能走得长远,在生命的旅途中尽可能地多看一些美丽的风景,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我第一次对儿子提到“死”,是在儿子两岁两个月。那时的他爬高上桌,很是让人担心。一次,窗外的放炮声吸引了他,他一下子推着高凳到窗前,站上凳子打开窗户向外看,我冲上去一把把他抱下来,训斥他:“不可以,危险!如果掉下去就死了!”这是第一次对孩子提到死亡,很突然。儿子睁着大眼对我说:“死了,警察抓。”他知道,做了坏事警察会抓的。我说:“死了,警察也抓不了了,死了,就再也不能说话,再也不能动弹,再也不能吃奶,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妈妈会非常伤心的。”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

几天后,同事为我送来了几条大鱼,我把鱼倒进大盆里。其中一条已经翻了白肚皮,儿子指着翻肚皮一动不动的鱼喊:“死了!死了!”

在小花园,儿子兴致勃勃地在看地上爬行的小蜗牛,突然举起一只干巴的蜗牛壳,说:“死了,死了!”

看来他已经理解什么是死了。我告诉他:“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情,保护好自己。”我们一起看电视时,看到因疾病或者灾难死亡的人,我都会给他解释:他们好可怜,死了,死了就再也张不开眼睛,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了,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咱们都要珍惜生命。

现在他已经三岁,看到小猫爬到树上,我说:“把你也放到树上和小猫玩吧。”他说:“不可以,会摔的。”每天我送小家伙去幼儿园,分别时他总会说:“妈妈再见,妈妈开车要小心一点哦。”看到有个人在疯狂飙车,他说:“那人真是的,不小心会撞死的。”

我的反思:

在我第一次向孩子提到“死”时,由于情况紧急,我的语气急躁,孩子接受起来有点措手不及,甚至有些惊恐。有的家长则很聪明,他们将第一次的死亡教育巧妙地融入到童话故事情节中,柔和地,循序渐进地让孩子理解死亡的含义。在生活中,小动物的死亡、植物的枯萎,都是我们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契机,在一定的情境中,幼儿更易理解。当然,我们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应把握好度,天天提到死亡,会让幼儿感觉处处都有死的信息,内心蒙上灰暗的色彩。幼儿的世界,还是应该充满阳光和欢笑的,适度的死亡教育,有助于孩子逐步理解人生,使幼儿终身受益。大家谈

@鼠小弟妈:死亡教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儿子一岁的时候,爷爷去世了。孩爸很长一段时间心情不好,那段日子,家里弥漫着沉闷和悲伤的氛围。儿子似乎感受到了什么,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他会拿着自己喜欢的球,送到爸爸的手里,意思是说,这是我喜欢的,你玩吧!后来,我们一起读了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长大做个好爷爷》。就像书中说的,生命是一件珍贵的礼物,千万不能浪费啊!“孩子,小心!”——幼儿的生命安全教育王娜

每次在网上看到幼儿死亡的消息,都无比心痛。父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常抓不懈。安全教育应融入幼儿平常的生活中,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使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1.一起消除家中的安全隐患

家长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如杀虫剂、洗衣液、药品、小刀、打火机一定存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在教育孩子注意安全时,避免只提禁止要求,如:千万别动这个,别摸那个,不能吃这个等等,强烈的制止反而刺激了孩子的好奇心,找到机会孩子就想试试。家长可以试试正向引导:和孩子一起,看看家里有什么安全隐患,一起来解决;遇到孩子哪次避开危险做得很好,家长及时称赞鼓励。

2.避免小区中的车祸

爷爷奶奶常常会带着孩子在小区中玩耍。自己常年生活的小区,看似很安全,但仍需警惕,特别是小区中的车辆。小区的道路通常狭窄,来回路过的车辆也并不是都在慢行,路边的建筑或者灌木丛对司机的视野也有一定影响。

在我儿子两岁半时,我带着他过小区道路,走到路边,我告诉他:“停,左看看,右看看,没有车,过。”没有一次例外,慢慢地,他学会了。后来就让他带着我过马路,他边说边看,做得很好。

同样,在停止的车辆附近玩耍时,我告诉孩子,如果听到汽车发动的声音,如果看到有人上车,如果看到车灯突然亮了,这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都要马上远离汽车所在的位置。他大声告诉我:“妈妈,我记住了。”

3.防止幼儿爬窗户

每年都有幼儿坠楼身亡。窗外的风景,总是对幼儿充满了诱惑力,趴在窗户向下看是很多幼儿想做的事。大人的严厉禁止有时反而刺激了孩子的好奇心。当大人放松警惕时,他们会自己想办法,推凳子过去,爬上窗子看个究竟。他们不知道这样有多危险,不知道这样的高度是什么概念。为了让孩子了解爬窗户的危险性,我曾用了一个笨得可笑的办法——从阳台向下扔了一只梨,然后和孩子下楼去看梨成了什么样子,他看着稀巴烂的梨说:“梨死了!”

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注意这几点:幼儿渴望窗外的风景时,可以带他下楼好好玩;阳台前不放杂物或者桌椅,以免幼儿攀爬;阳台的围栏定期检查维修;避免孩子一个人在家。

4.让孩子了解开水、火、电

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会带来危险。大人们总说开水烫,到底有多烫呢?为什么不能动打火机呢?正在烧着的锅里面做的什么好吃的啊?这一系列问题在孩子的脑海中盘旋。探究精神是孩子最宝贵的品质,严厉禁止既然不能打消孩子想一探究竟的心理,不如和孩子一起来了解它们。

给孩子一杯比较烫的水,让孩子摸一摸,感觉到烫手,他马上会把手缩回去,这时告诉孩子:开水,比这个还要烫,会把人烫伤的。

在野外,可以教孩子认识火。把小纸盒或者不用的东西放在火里,带着孩子一起观察整个燃烧过程。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火,会把很多东西都烧成灰,包括人,所以,小孩子是不能玩火的。也可以带孩子看一些视频,加强对火的危害性的认识。

在孩子快三岁时,我看到他用铁钉向插座里面捅,我马上制止了。后来,又发现了两次。无奈之下,我教了他怎样插插销。后来,我的手机充电,就由他来完成。

当孩子对这些神秘的东西了解以后,慢慢地也就没了什么兴趣。

5.让孩子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

现在的幼儿,都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层层看护下成长,但是我们不能看护他一生一世,所以,幼儿应懂得一些自救的方法。

孩子两岁半时,我教他在危险的时候可以喊“救命”,还和儿子玩了几次救命的游戏。那天,我在洗手间,突然听到儿子喊:“救命——”我马上冲出去,发现他被斜靠在墙边的板子压住了,他用力地支撑着木板,但又无法脱身。我急忙把木板扶起来,称赞他:“宝宝真棒,会喊救命了,你做得很对。”

教会孩子拨打110。儿子知道,只要打了110,警察就来了。有一次,他不小心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就在里面不停地喊:“妈妈,你别着急,你去找警察,你去打110。”

让孩子记住父母的电话、家庭住址、父母的单位。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家长应告诉幼儿,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不能打的,也是不能碰的。有这样的意识,幼儿可以保护自己,在和同伴玩耍时也避免了伤害别的幼儿。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他们的安全,是全家人幸福的保障,时刻关注幼儿安全是家长的首要职责。大家谈

@安宁:安全教育一定要常抓不懈!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4岁是意外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段。孩子初生牛犊,无所畏惧,家长通过故事、新闻事件、动植物死亡等各种契机对孩子进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安安妈:有一次,儿子从幼儿园放学出来后乱跑,差点被车撞倒,幸亏司机急刹车!儿子扑到了车上!那一刻,我的魂儿都飞了!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车祸,是每个家庭和孩子都必须高度重视的。专家点评

生命是宇宙间最大的问题,人类不仅在探索生命的奥秘,更在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因此生命教育始终倍受关注。尤其在当前,“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核心理念,生命教育必然是人类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自然也是早期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

生命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对生命的正确理解。

生命,既是最深奥的问题,又是最现实的问题。说它深奥,是因为从古至今,无数的人,包括许多卓越人物苦苦追寻而始终得不到满意答案。其实,生命的奥秘是永远不能得出最后结论的。这不仅因为生命具有无穷的内容,还因为生命仍然在不停地发展,生命的意义也将随着生命的发展而得到升华。说它现实,是因为所有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感受到生命所带来的一切。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期望,也有悔恨;有物质的享受,也有精神的满足。

生命教育是从认识生命和对待生命两个侧面展开,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对生命的了解与珍爱,对生命潜力的开发与使用,对生命本质的提升与超越。

在幼儿阶段,生命教育就应该开始,只不过它是以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综合在各种成长教育中,自然而然地进行。

人的诞生“我从哪里来?”“我是怎么长大的?”回答孩子这些问题,正是让孩子了解生命和自己成长历程的好机会。

王娜家长的做法独具匠心:一是把孩子的提问,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向理解生命的珍贵;二是为孩子建立博客,让孩子从自己诞生、成长的故事中,了解生命的发展;三是让孩子感受到个人生命都不是孤立的,理解生命的社会性意义。“我相信,他一定知道了一个生命的诞生,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重大的事情。”

性教育

在人的诞生这一话题里,性教育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讨论。所谓“性教育”,目前在中国表现得十分混乱。这个混乱,首先是由于我国正处在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进程中,因此传统教育、现代教育、当代教育的思想,反映到性教育的观念中,既有男女授受不亲、“谈性变色”的封建性思想,也有资本主义的性解放思想。其次,盲目地生搬硬套西方性教育思想、方法,不考虑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特点。再次,有的教育工作者混淆了性教育的研究和普及教育工作。作为研究,可以把性教育单独拿出来进行,但在普及教育中,孤立的性教育明显是弊多利少的。孤立的性教育,往往突出了性器官、性意识、性心理的内容,这对于需要全面发展的未成熟的孩子来说,会出现引导方向的偏差。性教育应该与生命教育结合,融进素质教育当中进行。最后,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需要也是不同的,不能以成年人的理解,主观地强加给他们各种观念。

王娜家长、伊林娜家长在孩子幼儿阶段,成功地进行了性教育。她们是在孩子对生命成长奥秘的探索中,丰富了孩子的科学认识,也自然而然地融进了性教育。

尤为难得的是,她们恰到好处地回答了孩子的追问,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没有像一些没有经验的家长那样,过多、过早、过细地灌输性知识,而是根据孩子成长中发展着的心理需要,“以后慢慢告诉他”,静待孩子逐步“慢慢地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建立联系,并不断修正,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在“大家谈”当中,有的网友针对性侵犯问题,提出性的自我保护方面的建议,我认为很重要。以往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对幼儿的性侵犯,多数竟来自关系密切的亲友,甚至是教师,因此特别有必要教会孩子如何进行性保护的具体方法。

死亡教育

真正理解生命必须理解死亡,因此生命教育中不能缺少死亡教育。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忌讳谈死亡,可是,人们没有想到这种竭力回避、掩盖死亡的办法,带来的并不是减少死亡,却是由于不正视真相,导致愚昧,导致对生命的不珍惜。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而自杀人数则占世界自杀人数的1/4。我国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死亡(等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自杀逐渐低龄化,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人口的第一死因。自杀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根本的原因是不珍惜生命,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于对生命的愚昧无知而造成的。

所以,王娜家长强调“幼儿的死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够提高幼儿对危险的认知能力”,我认为非常正确。要教育幼儿珍爱生命,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积极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

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还要避免把死亡描绘成恐怖、阴森的,好像死亡就是一个人的彻底毁灭,这是不对的。不但生命的过程是美丽的、精彩的,而且人的一生总是在为世界增砖添瓦,他的作用将永远在世界上存留。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树和栽树的人不可分离,树代表栽树人继续活着,这样的解释孩子是能够理解的。

生命安全教育

在早期教育阶段,生命安全的教育尤为重要。王娜家长根据幼儿特点,提出的五项措施,很有针对性。也十分符合幼儿的心理水平,比如扔梨,摸“一杯比较烫的水”。在这些措施中,最可贵的是,家长不是机械地灌输,更不是训斥,而是处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消除家中安全隐患”“我的手机充电,就由他来完成”。最精彩之处是“让孩子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教会孩子喊“救命”,教会孩子拨打110。

对幼儿进行的生命教育,越是和他的生活相联系,和他的具体行为相结合,就越能够取得实效。2品性教育·责任与诚实·学会分享·挫折必修课责任与诚实一个人的责任感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后得到的感悟和提升,而对孩子来说,他们所经历的,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诚实是做人的根本。借助孩子易于理解的故事,教育于无声之处,对孩子而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细节中体验责任伊林娜

儿子酉酉一直以来在很多方面都享有自主权,包括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用什么,去哪里,怎么去等等,我们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但是享受权利就意味着需要承担责任。随着他慢慢长大,他所做的决定也越来越大,需要计划和安排的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责任感了。

零花钱自主——培养责任意识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只靠讲大道理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酉酉已经5岁半了,我开始考虑给他零花钱,这样让孩子切实负责些什么,切实体会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培养责任感的同时,也学习如何理财,一举两得。

趁他户外活动正开心舒畅的时候,我叫他:“酉酉你过来,我跟你说件事。”“啥事儿啊?”他笑嘻嘻地跑到我身边,坐下时表情倒严肃起来了,看着我的眼睛,等着我说什么。“我觉得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已经足够聪明,可以有自己的零用钱了,我每天给你一块钱,你自己攒着,那是你自己的钱。你看行吗?”

他居然没有马上回答我,而是想了半分钟,“嗯——行。”说完好像还在继续想。

我又补充:“比如上次你想买那个船模,我觉得太贵,没给你买,但是如果你自己攒了钱,就可以用自己的钱买了呀。”

说到做到,我开始翻钱包,只有六角零钱,我先交给了他。酉酉喜滋滋地接过硬币,装到自己口袋里,说好回家后装到他的小房子存钱罐里。

正巧我们要去便利店,酉酉提出想用自己刚得到的钱买点东西。他扫视了货架上饮料和香肠的价签,没有六角钱买得起的,有些失望,“妈妈,要不你先给我买个东西吧。”他带着央求的口气。

我觉得这是让他明白“谁的钱谁说了算”的好机会,就对他说:“既然要我给你买,就得选我认为你该吃的东西,好吗?”“好吧。”

有了钱的酉酉,显得十分自信。“姥姥,我有钱了!”这是回家见到姥姥的第一句话。“爸爸,我有钱了!”这是爸爸下班回家后听到的第一句话。

由于曾经对他交代过,如果我忘了给他钱,他要记着提醒我。于是第二天的早上,他爬到我床上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给我钱!”一天天过去了,酉酉有时记得跟我要钱,有时忘了我就主动给他。他偶尔想起来还打开小房子数一数,一次看到我拿着一百元的钞票,就念叨了一句:“我什么时候能有一百块钱呀……”“一百天的时候,”我回答他,“到时候你可以把你的零钱换成一张一百元的纸币!”“好!”他充满期待。

然而一百天看来是很难坚持的。当小房子里有了10元钱的时候,正巧我要带他去商场买鞋,进了商场他按捺不住,要带着自己的钱去看看玩具。他看上了一辆车模,可是要35元钱,于是转去挑选其他10元以内的玩具,挑着挑着,他停下来,扬起头:“妈妈,我还是想买那辆车。”“再攒二十多天就可以买了,再等等行吗?”“我等不了了。把你的钱加上我的钱买,行吗?”“如果那样,从明天开始你就要有二十几天没有零用钱了。你觉得行吗?”“行!”

接下来几天他没有再向我要钱。一天中午,我们在外面吃饭,他想要一杯现榨果汁。“太贵了。”我拒绝道。“就买一杯嘛。”他有点想耍赖。“再说,你的钱已经花光了。”我想看看他怎样反应。

他没再说话,也没有生气。我把带着的水壶递给他,水有点热,他自己说:“晾一晾就行了。”

每天一点零花钱,对孩子却是多方面的培养,他在喜欢的物品和手中的钱之间进行取舍,掂量自己喜欢什么、到底是不是需要,这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和计划事情的能力。在理性思考的同时,孩子便自然地要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加耐心,能够等待;在选购商品的时候,他还会更加在意东西的质量,甚至还要试用一下,这又锻炼了观察、比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渐渐地不会因一时兴起而做决定,而是要更多地考虑后果,这就形成了责任意识。“你打破的”——学会承担责任

一次钢琴课上,酉酉吃柿子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老师家的碗。他原本很紧张,但老师一直安慰他,叫他别在意,我也没有责备他。后来接着上课,就没有再提。

但是,这事儿不能这么简单地过去,我在找机会让酉酉懂得怎样承担责任。

过了几天,我们正巧要去附近的小商品市场买些东西,在列购物清单时,我觉得是时候了。“你用自己的钱给老师买个小礼物吧。你那天摔破了老师的碗,老师其实很心疼,但是他怕你伤心就没有批评你,他知道你当时一定也很难过的。”

酉酉立即表现出十分认同的表情,“老师说 ‘没事,没事’!”他明白了老师对他的爱护。我发现他对这件事的记忆依然非常清晰,或者说,这件事还一直搁在他心里,没有解决。我的提议让他找到了解决方法。

我们兴高采烈地赶往市场。两个多月来,加上平时卖废品挣的钱,酉酉的小房子里已经攒了不少钱,不过这小子“抠”得很,自从那辆车模之后就再也没有轻易“出手”过。“给老师买点什么好呢?”我俩一边念叨着一边挨个浏览摊位。酉酉在一家瓷器摊上找到一套小茶杯,造型很别致,一问价,“20元!”“能便宜点吗?”“18元,最低啦。”

我正在想这价格还可以,酉酉却惊叹:“啊?这么贵啊!”我里里外外打量着这件小东西,故意说:“挺好的,我觉得送老师挺合适的。”这时酉酉仰着头对我说:“妈妈,要不然你帮我付钱吧。”“可是摔坏碗的是你,不是我呀!”

“……”“你是不是觉得太贵呀?”“嗯……”“那要不然我们看看别的吧,选个便宜一点的。”我觉得不必太为难他了。“好吧,再看看。”

我们找呀找,“小抠门儿”挑了半天,终于选了一个3元钱的可爱小蘑菇冰箱贴,满意地离开了。

又去上课的时候,酉酉就带着这个小蘑菇给老师“赔礼”了。其实我想老师不会介意这件事,但是这个小家伙在数着自己口袋里的钱时,一定会告诉自己:“以后可要小心啦……”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所经历的,就是日常生活中那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给孩子提供操控一些“小事”的机会,让他们体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后果,尝试自己的能力,这样,这些小事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就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大家谈

@冰冰: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我们抱怨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责任心的时候,不妨想想,在他们小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在这方面认真培养过。像文章中提到的,孩子的责任心,其实很多是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小事都做不好、都不愿意承担,又怎么指望他们去承担更大的责任呢?

@艾玛:我家女儿4岁了,凡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尽量交给她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从外面回来换完鞋子自己摆到鞋架上,等等。当然,对孩子的努力我也不会吝啬表扬,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这样就激发了孩子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些劳动看成一种责任。如果家长事事代劳,孩子从哪里去体验责任,当什么都不用做、不用管成为习惯,责任心也就无从谈起了。

@秋秋: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并设法补救,不失为培养责任感的好方法。就像文中提到的“摔碗事件”,或许那位老师并不在意,但也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通过故事,汲取诚实做人的力量芮文枝

女儿4岁的时候,在幼儿园生活等各方面都比较稳定,每次回家能主动和我交流园中的一些事,诸如:老师今天说谁吃饭不好了,老师今天特别表扬了谁,还给了谁奖励。当然,说自己的,大多是好的方面,报喜不报忧,人之常情,这也是多数孩子的特性。其中有些小问题,隐约初现,及时觉察到,给予正确引导,将会惠及孩子一生。

饼干糖果事件

女儿所在的幼儿园离家路程并不远,一般冬季寒冷的时候,我们选择校车服务,其他季节,选择徒步上下学。这样,一路上的人文风景和一天的经历就成为我们亲子交流的主题。

有一天,放学回家,女儿递给我一小包饼干,由于饼干长时间放在口袋里,已经“粉身碎骨”了。女儿很惋惜地说:“妈妈,这个是我没舍得吃的点心,偷偷藏在裤兜里,压碎了。”霎时,我既惊喜又感动,想着午睡起床后,小朋友们都有点心吃,可女儿却没有吃,偷偷留着带回家给妈妈吃。这是多么值得夸奖和肯定啊!我抱着她,夸她对妈妈真好!我平日里对女儿的好,同样也激发了她想回报妈妈的举动。

第二天放学后,女儿又拿给我一颗糖,她说:“妈妈,这是老师特别奖给我的,其他小朋友没有,只有一颗,那爸爸怎么办呢?我没有第二颗了。”听了孩子的话,我真的非常感动。这也许是孩子平日里感受父母爱的同时,自发产生了对父母的回报之心吧。

第三天放学,女儿拿给我两颗糖,她高兴地说:“今天是我表现特别好,老师又奖励我糖果了,我不舍得吃掉,带回家了。”我听后,搂紧她,亲了亲她。其实,我传递给女儿的是鼓励,她表现好,她非常优秀,很可爱。但是私底下,我觉得女儿或许有些小问题了。显然女儿极力想在我的面前表现她的爱,前一天,得了一颗糖,今天又得了两颗糖,情况是不是真的?我必须了解一下。

用故事传递诚实原则

晚上睡觉前,我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

有只宝宝兔,因为今天上课表现好,老师奖给它两块巧克力。宝宝兔很想吃一块,可是,如果吃掉一块,剩下一块巧克力回家后怎么给爸爸妈妈分呢?它非常苦恼,这时正好看到老师的抽屉里还有许多巧克力,于是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了一块。这样回家后,爸妈两人正好一人一块,而且自己也可以吃到一块,多美啊!宝宝兔的妈妈,非常欣赏宝宝兔的能干。可这个时候,宝宝兔难受了。因为只有它自己知道有一块巧克力不是靠自己的表现得来的。宝宝兔最后还是把这个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没有怪它,还夸它是个诚实的孩子,承认错误,并改正就是好孩子。

当我讲完这个故事,女儿依偎着我,终于一五一十地将今天的事情说了出来。今天她只得了一颗糖,在坐校车的时候,看到老师座位上有糖,就顺手拿了一颗。孩子的动机很简单,她希望爸爸妈妈能同时品尝到她赢得的糖果。这是孩子的纯美之心。如果这个时候,我还是极力地表扬,就会给今后的教育埋下隐患。在这个事件发生后的几天里,我总是寻找时机,给女儿再讲些故事,侧面影响她,让她真正地从内心接受我的引导。

乔治从爸爸那里收到了他的新年礼物,那是一枚闪亮的银币。这正是他需要的,因为他有许多东西要买,愿望就要实现了,他心里是多么高兴呀!

刚刚下过了一场雪,地上的雪还没有融化,阳光轻柔地洒向大地,所有的东西都变得明亮了。于是乔治拿着他的银币上街去了。

刚出家门,乔治就被伙伴们拉着去打雪仗。这是冬天小伙伴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了。乔治揉了一个很大很硬的雪球使劲向詹姆士掷去,但是敏捷的詹姆士躲过了雪球,雪球飞向了街道另一边的窗户。只听“啪”的一声,玻璃落了下来。

乔治因为害怕,飞快地跑开了。但是没跑多远就停了下来,他为自己所做的坏事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他知道,逃避责任不应当是一个男子汉所做的事。他决定回去,用自己那唯一的银币来赔偿打碎的玻璃。

他按响了门铃,从屋子里出来一位先生,乔治说:“先生,是我把您家玻璃打碎的,我非常抱歉,但我并不是故意的,希望您能原谅我。”说着,他把自己那仅有的一枚银币拿了出来,递给那位先生说:“这是父亲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希望它能够赔偿您的损失。”

这位先生接过了钱说:“你还有钱吗?”乔治说:“没有了。”“好,”那位先生说,“我相信你会有更多钱的,能告诉我你家的住址吗?”乔治告诉了他。

回家后,当父亲问及他是怎么花掉那枚银币的时候,乔治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如实地告诉了父亲。吃完晚饭,父亲让乔治去看他的帽子,乔治在他的帽子里发现了两枚银币。原来那位先生是一名非常富有的商人,他不仅把乔治的那枚银币退了回来,还另外送给乔治一枚银币。这件事并没有结束。没过几天,那位先生又来找乔治的父亲,希望能得到他的允许,因为这位先生的店里需要一个帮手,他想让乔治在课余时间和假期能到他的店里做工,而他认为乔治是最合适的人选。

对于女儿偶尔出现的行为,我没有用极端的字眼去教训她,而是努力保护她的童真和善良。4岁的孩子,还不能意识到对错的问题,完全是随着内心的需要来建立自己的行为。我及时引导后,女儿马上就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判断,同时也建立了她内心的是非观。当然,诚实做人,是我们一生都要坚守的信则,仅靠一两次交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智慧地给予修正。大家谈

@小则妈:4岁的孩子,其思维特点常常是想象与现实不分,会无意地说出一些与现实不符的话来,让人一听,似乎觉得孩子是在“说谎”,其实,“说谎”“不诚实”这样的标签,不易过早地贴给孩子。这位妈妈没有用极端的字眼去训斥孩子,而是努力保护了孩子的童真和善良,通过讲故事的策略来引导孩子体会诚实,充分体现了家长的教育智慧。

@雁宁:孩子为了赢得成人的喜爱,会想出一些他们自认为圆满的方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当他们精心设计的方案被成人巧妙地揭穿后,自我教育的效果就会很好地显现出来。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们敏感、聪颖,你讲故事的时候,他一定会对号入座,深刻地领会你所要传达的思想。我们还要时常反思自己,平日里的爱,孩子感觉到了吗?

@鼠小弟妈:我儿子4岁3个月了,幼儿园放学我去接他,他常常兴奋地告诉我,今天在幼儿园玩得很开心,中午的时候,还开着动车去了一趟石家庄,然后又辛苦地开回来了。这后半句一听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不能打压孩子的想象,同时,传递给孩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也十分重要。

@逍遥:对孩子的品格教育,重在抓好契机。这是位有心的妈妈,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巧妙地解决孩子的问题,教育于无声之处。专家点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早期教育中的大事。一个孩子能否养成责任感,关系到他一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件大事做得好坏,关键是教育者是否重视。教育者应该深刻理解,责任感是人的良好品质之一。因为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一个人的责任感,首先来自自觉认为对社会、对他人有义务,有出自内心愿意为社会、为他人尽责的情感。

责任感还来自人的主体意识,一个没有主体意识的人,不可能产生责任感。而主体意识的产生,和他是否拥有自主的权力相关。上文作者伊林娜就是成功地从零花钱自主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承担责任,认为承担是理所应当的,甚至是一种幸福。正像哲学家赵汀阳说的:“不能忘我的人是不幸的,他不会有感人的亲情和爱情,不会有伟大的成就,理解不了伟大的艺术……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他必定热爱一些人和事情超过爱自己。”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尽早地通过小事情进行,让孩子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家长“艾玛”做得非常好——“我家女儿4岁了,凡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尽量交给她去做,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从外面回来换完鞋子自己摆到鞋架上”;认识也很到位——“如果家长事事代劳,孩子从哪里去体验责任,当什么都不用做、不用管成为习惯,责任心也就无从谈起了”。

责任感除了表现在“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还包括“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行动弥补了自己过失的时候,对“承担责任”将会有更深刻的体验。酉酉打破了老师的碗,老师已经原谅了孩子,但是家长伊林娜仍然认真地引导孩子,承担责任,设法补救。因为她深信“一个人的责任感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后得到的感悟和提升”。

诚实也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它是从小培养一个人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的基础。对于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面对多元文化的孩子,诚实更是需要认真培养的品质。

但是,低龄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发展也不成熟,有时候他们所叙述的景象是自己的幻想,离开了事物的真相;还有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美好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对这些,我们决不应该用成人社会的标准,简单地把它界定为不诚实、不道德。

当然,儿童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不具有道德性质的“说谎”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大,成人需要审慎地逐步地引导孩子学道德、做道德,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使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

家长芮文枝做得很好。她一方面理解孩子“极力想在我的面前表现她的爱”的强烈动机,同时又以负责任的态度,机智地去发现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家长能够在“努力保护她的童真和善良”的前提下,巧妙地以讲故事的方法,成功地进行了引导。学会分享

“财产私有制是无法跨越的历史阶段”——这是贝贝妈一句无奈的笑谈,因为贝贝即使在梦中都会大呼:“我的!我的!”孩子为什么像个“小气鬼”,不愿意分享呢?成人“强迫性”地让孩子分享,会有效吗?谈谈孩子的“分享”安风涛

分享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我思考了很久,但一直不知从何处落笔好。现在积累了几个案例,和大家来探讨一下。

案例一:一个苹果,四颗葡萄(孩子3岁4个月)

——棋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周五你们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去岐江公园春游呢!

——太棒了,妈妈!

——我们到时候带上很多食物好吗?

——不要妈妈,不要多,要少!

——为什么?

——就是要少,要很少,只要一点点!

——多带点食物去,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呀!

——不要不要,要超级少!

——你可以拿苹果跟东东换紫菜,拿葡萄跟朗朗换鱿鱼丝,这样你才可以品尝到更多好吃的东西呢!

——妈妈,我只拿一个苹果,四颗葡萄就好!

棋棋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小男孩,平常外出吃饭,每次都主动要带点食物回来给爷爷奶奶吃,有好吃的也肯拿出去与小区里的其他小朋友分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儿子春游前的反常呢?

我翻阅去年幼儿园秋游的照片,想起上次我准备了四大盒食物,是全班之最。后来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有些小朋友没有带食物,老师让棋棋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上次的“被分享”造成这次的“小气”呢?

我该怎么办呢?真的就带一个苹果,四颗葡萄吗?

我的反思:

去年秋游时的棋棋才两岁多,这个年龄是物品所属权的敏感期,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将自己的食物和玩具分给别人。如果总是遭到成人“强迫性的分享”,很容易使孩子无法顺利度过这个时期,甚至留下阴影。

这个妈妈准备很多食物,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和同学分享。但是事先没有和孩子沟通,争得孩子的同意,结果孩子真的是“被分享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不要过多担心和自责,想办法做些补救性工作吧。办法有很多,不过首先成人自己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分享,不然做什么都是盲目的。

案例二:阻止孩子接受别人的分享(一个孩子3岁,一个3岁半)

一次我约了两个同事带着孩子们去孙文公园玩,当我们爬到山上,让孩子坐在台阶上,我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这时旁边有一个妈妈带着儿子在吹泡泡,儿子拿一个吹管,妈妈拿一个胶圈。孩子们看到了,被吸引住了,吵着要去玩,那个妈妈很大方地把胶圈交给孩子们玩。孩子们自然很开心地接过,开始吹着玩。可是,才玩了一会儿,我的一个同事就对她的儿子说:“好了,好了,快还给弟弟吧。”

孩子不愿意。“咱们家里也有,我们回家玩,把这个还给弟弟玩。”

孩子还是不愿意。

这时另一个妈妈也开始劝自己的孩子不要玩人家的东西了。

最终,妈妈们只好把孩子拉开,去其他地方玩。

在此过程中,那个主动分享的妈妈一直说:“没关系的,让他们玩吧。”

我的反思:

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去教育孩子要和别人分享,结果当别人与孩子分享时,我们却总是让孩子决绝别人的分享。这不是很矛盾吗?分享不能总是单向的,分享应该是双向的。

案例三:“妈妈请你吃”(安琪 3岁1个月)

晚上,我洗水果时,故意只洗了三个车厘子,故意把苹果切成三份。

——安琪,爸爸洗了水果,现在请你来分吧。

——好的。

——要说“请”字哦。

——爸爸、妈妈是大人吃大的,我是小人吃小的。

于是,她拿起大块的苹果给妈妈。

——妈妈,请你吃苹果。

——谢谢!

——爸爸,请你吃苹果。

——谢谢!

吃完了苹果,她又分了车厘子。

如果在奶奶家,我们有时也会按人头来洗水果,她也会给每个人分。

我的反思:

这样的做法,能让孩子知道,好吃的东西,每个人都喜欢吃,不能只给她一个人吃。她在分水果的时候,我们会开心地、微笑着说声“谢谢”,让她感受到,她这样做爸爸妈妈很高兴,很感激她。从她的表情可知,她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案例四: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会跟爸爸分享的(安琪3岁1个月)

一天,安琪在吃饼干(只有两块)。我问道:

——安琪,你的饼干好像很好吃,可以给我吃一点儿吗?

——不给。

——可是我也想吃啊。

——不行,这是我的。

——你不跟我分享,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不和你分享了。

她马上掰了一小半儿给我。

——爸爸,给你,我和你分享,下次你有好吃的也要和我分享哦。

——好的,下次我吃好吃的也会和你分享的。

今晚,我在吃虾的时候,故意说:

——安琪,这个虾很好吃,分一点给你吃吧。

——谢谢爸爸!(吃得很开心)

——不客气!安琪,你看好吃的东西,谁都喜欢吃,爸爸吃一点,也分一点给你吃。

——嗯,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会跟爸爸分享的。

——好的。

我的反思:

听到安琪对我说 “嗯,下次我有好吃的也会跟爸爸分享的”,心里感觉暖暖的,真的觉得这个女儿好贴心,更为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感到庆幸。以下是我对“分享”的几点思考(这里讨论的有关婴幼儿的分享只局限在物质层面)

1.“护食”是人的天性,与人分享则是人的社会性。教孩子学会分享也是让孩子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既然是个过程,就不要心急,慢慢来。

2.分享的前提是自己有余。试想,当我们自己的食物有限,自己都不够吃时,我们也是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啊。即使碍于情面与人分享,也可能是违心的。

3.分享是出于自愿的。被迫的分享根本谈不上是分享,甚至可以说掠夺的成分更大。

4.我们为什么要分享?我目前的理解是为了获取快乐。每个人的人性都有这种特质:你给他快乐,他就会回馈你快乐。当我们和别人分享食物时,我们分享出去的其实不仅仅是食物,还有我们对对方的一份心意。对方在接受了食物和心意后会感到快乐,看到了对方快乐,我们也会觉得很快乐。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对方也一样能够同我们分享。所以,当孩子与我们分享时,一定要接受,哪怕只吃一小口。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报以微笑和谢意,把这份快乐传递给孩子。

5.家是帮助孩子练习分享的最佳场所。家里有孩子最亲近的人,有最宽松的环境。亲子间多做几次分享练习,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分享的好处和快乐,等到她出去与别人相处时,她就会知道如何去做了。

6.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分享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多成人都处理不好,干吗要那么为难孩子呢?不要急着教会孩子太多、太大的道理。谨记——不要紧张,慢慢来!大家谈

@棋棋妈:分享,确实和孩子的年龄有关,不同年龄的孩子对自我、自己的东西的理解是不同的。

@康宝妈:经历同一件事情,每个孩子的感受会不一样。上次秋游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通知,所以没有给康宝准备食物,但是很多小朋友都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他,因此他未因自己没有食物而影响情绪,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事后我专门去买了饼干,让他带回学校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这次春游,他主动跟我说:“妈妈,上次秋游我没有带好吃的,小朋友跟我分享了好吃的东西,这次我要带好多好多的东西,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在超市里,他选了很多东西,并跟我讲:这是给康棋的,这是给圆圆的……我想,也许这些小朋友上次都跟他分享了食物。其实,康宝也经历了从不愿意分享到主动和别人分享这一个过程,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强迫他跟别人分享,同时我们也努力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分享,让他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风铃:分享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很多家庭错误的爱孩子,导致孩子喜欢吃独食,不会分享,从而也使孩子越发自私。我一直觉得家长应把孩子看作家庭中普通的一员,不要过分强调把最好的给孩子。

@家宝:我家的宝宝自己的食物与别人分享是没说的,就算只有一点点了也愿意分一半给别的小朋友,可是,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有零食时,觉得别人也应该分点给自己,所以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吃的时,就直接走过去要。我多次跟他说这是没有礼貌的,可他就是忍不住,“我的都分给别人吃,那下次我也不给了!”不过到下次,他会忘记了,照旧有了吃的大家一起吃,但也改不了找别人要的坏习惯!

@随风: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要求孩子付出,并且是单向的。这就造成我们不知该不该接受他人的分享,有时候对方特热情,拗不过,接受了,心里却不好意思,总感觉欠人家的,然后这件事就会成为一个负担,总想着该怎么还人家,或者跳到另一个极端,极力逃避这件事,或选择忘记,或避开可能遇到熟人的地方。我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有时对此很纠结。分享,先要拥有伊林娜“小气”背后的原因

我带儿子酉酉在外面玩儿时,遇到过一个2岁多的小男孩,他奶奶带着他走近我们。5岁出头的儿子,已经掌握一些社交策略,看到男孩手里拿着的小车很感兴趣,便开始了“公关”:“我看看你的车,行吗?”小男孩本来就在新环境下有些迟疑,听到这话时像是被蜇了一下,攥紧小汽车,侧过脸去,避开了酉酉的请求。酉酉以为小男孩没有听见,就跟在他后面,又重复了一遍,然而小男孩更加地畏缩了。“小弟弟,我玩一下就还给你。”酉酉认为这样可以打消对方的顾虑,可是小男孩抱紧他的小车,干脆迂回地在前面跑起来,想要甩掉尾随在后面的这个喋喋不休的“打劫者”。男孩的奶奶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劝自己的孙子不要太拗,甚至有意地让我看到自己在数落孙子:“你看这孩子……”我一边对她示意:没有关系,不要责备孩子,一边赶忙将屡屡受挫的儿子揽到跟前,平息他渐渐涌起的愤怒,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家长的介入,以酉酉绝对的强势,小男孩可能真的会遭到“抢劫”。

为什么原来挺随和的孩子忽然变得“小气”起来?其实这背后隐藏的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进步——自我意识的萌发。婴儿并不能感觉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会认出镜子中或者相片中的自己,因此他们会在有新异刺激来吸引注意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放开手中的玩具,不再想它了。然而到了2岁左右(甚至更早),孩子逐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