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拔灵:跟王敬学拔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9:57:27

点击下载

作者:王敬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拔灵:跟王敬学拔罐

一拔灵:跟王敬学拔罐试读:

前言

一提到拔罐,很多人会想到传统的火罐,因为传统火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代更是有“角法(拔罐疗法)科”的出现,有医生专门使用拔罐为患者治病,说明当时医生十分重视拔罐疗法,患者也乐于接受此疗法。

但是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使用了N多年的传统玻璃火罐及其投火、闪火手段已经显得很麻烦和落伍了。

传统玻璃火罐的缺点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口径较为单一(导致使用的部位相对有限),负压不易调节,怕摔易碎,质量较重不易携带,投火、闪火手段可能烫伤、烧伤患者的皮肤,这些原因都制约了拔罐疗法的发展。

有些不太懂中医的人,认为拔火罐时火热起了很大作用。如果火罐的医疗保健作用仅仅是因为那一点点火热的话,那早就被诸如“神灯”等一类发热为主的医疗器械完全取代了,因为火罐的那一点火热如何能与电发出来的热(不论是从热度还是持续性上)相提并论呢?另外,如果火罐的医疗保健作用是因为火热的作用成立的话,按照中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道理,那火罐只能对寒证有用才对,但实际上,寒证、热证的患者都可用火罐进行治疗。所以火罐中火热起了很大作用的说法,只能是个传说,其实火罐中使用火的主要目的是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一拔灵》中所讲的拔罐不是传统的火罐,而是现代的真空罐,真空拔罐法是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在人体选定的部位(穴位或病灶点),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达到净化血液作用的一种非药物自然物理生态疗法。真空拔罐将传统火罐的缺点都克服了,操作变得更加容易,所以成为传统火罐革命性的替代品。如果身体有点不舒服,自己动手或在家人的帮助下在相应的穴位上留上几罐,不影响看书、看电视,非常适用于家庭自我保健与治疗,一些小病、小痛自己就可搞定。

本书主要包括基础篇、治疗篇两部分,在基础篇中介绍了真空拔罐的作用原理、常用手法、注意事项等内容;治疗篇中详细介绍了200种常见病证的知识与拔罐部位。

拔罐在中华大地上使用了数千年,被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身体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尽管如此,我在书中还是清楚写明拔罐禁忌和慎用的病证,尽管这些知识很多是常识性的,但还是希望读者仔细阅读。

要想学会和使用真空拔罐,确定施治部位,选用合适手法,掌握适度的吸力大小都是很重要的,有些东西看书能明白,有些东西需要进一步学习、交流和实践,本书我尽可能地配了很多图,便于大家学习掌握。

希望通过这本书和你的努力把中医之精华传承下去,造福社会。

愿大家天天健康和幸福!

王敬 2010年6月于北京博客:http:∥blog.sina.com.cn/wj5618邮箱:cntcmwangjing@sina.com上篇基础篇第一章概论●拔罐法的历史发展

传统拔罐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人们即已会利用动物的犄角(如牛角等)制成筒形状,进行吸拔伤口内的脓血与痈疽的治疗,故拔罐法在古代又被称为“角法”。

拔罐疗法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书中即有以“角”治疗痔疮的记载。

西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不但记述角法,而且对角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提出了见解。

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记载了竹罐制作及使用方法。唐代将医科分为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科)、角法(拔罐疗法)五科。说明在唐代拔罐疗法已成为一门比较完整成熟的学科。

宋代医家如王怀隐等在《太平圣惠方》中对角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作了明确的规定,即“红肿高大、阳证实证”为拔罐适应证;痈疽初起或阴证或半阴证属拔罐的禁忌证。

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以及《瑞竹堂经验方》、《济急仙方》等都对拔罐疗法进行了丰富与发展。

从文献上看,拔罐疗法从汉、晋、唐、宋到明代,虽然在罐器制作与选材以及吸附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但在临床适应证方面仍以治疗疮疡外科疾病为主。

到了清代,拔罐疗法在各方面均有长足发展。如吴谦在《医宗金鉴》有针刺与药罐结合使用的记载。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拔罐(火罐)的出处、形状、适应证、使用方法等都有简要的描述。如“火罐,在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狭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自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倾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可见当时“火罐”已有专门制作生产且在市场上销售,反映了当时拔罐疗法已广为大众所接受和使用。

拔罐疗法从古到今,尤其是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老式火罐、竹罐等传统罐本身具有先天不足与局限已不能适应现代的需要,如火罐投火法操作不慎有可能烫伤患者肌肤;从传统罐制作取材方面看,动物犄角有不容易收集且口径不统一等缺点;陶瓷、玻璃罐怕摔易碎;陶瓷、金属、竹木罐又不易及时随意观察皮肤表面的变化。

综上所述,传统罐有口径单一、容易烫伤、易于损坏、不易观察、适应证少、不易起罐、负压不易调节等缺点,已难以适应现代的要求了。●什么是中国真空拔罐法

中国真空拔罐法是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穴位或病灶点),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以达到净化血液目的的一种非药物自然物理生态疗法。

真空拔罐将一面提到的传统火罐的缺点都克服了,操作变得更加容易,所以成为传统火罐革命性的替代品,但其原理、操作与传统拔罐是相通的。●中国真空拔罐法的优点

中国真空拔罐疗法从各方面都较“传统拔罐”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从“罐体”制作材料方面看,从以动物犄角、陶瓷、竹木、金属、玻璃到现在的树脂注塑材料,克服了传统拔罐器材的缺点。从“罐体内”负压形成方式看,从传统水煮排气、燃火排气、挤压排气发展到现在的抽气枪直接抽气,克服了因传统拔罐使用火容易烫伤皮肤、不易调节负压、不易起罐等缺点。从临床治疗疾病病种方面看,拔罐从单纯吸拔脓血治疗疮疡外科疾病,发展到现在能治疗内、妇、儿、外、骨伤、皮肤、五官等科数百种病症。中国真空拔罐疗法尤其以它具有操作容易、无副作用等优点,深受医生与广大群众喜爱。

真空拔罐器的具体优点如下:①罐口尺寸大小多样,适应于人体较多部位(穴位、病灶点)拔罐。②罐体透明易于随时观察患者皮肤表面出痧等变化。③罐口有平口罐,适于走罐、留罐等;波形罐(关节罐)易于关节或其他非平坦部位的拔罐。④罐内负压可调节,且负压持续时间长。⑤易于操作,无明火烫伤之虑。⑥起罐容易、安全,不会出现传统罐起罐不易的问题。⑦经久耐用,不怕摔打(从1米高处自然落地也不会损坏)。⑧因真空拔罐器材质较轻,携带也十分方便。第二章真空拔罐疗法作用原理简介

真空拔罐疗法是中医非药物疗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中医外治法范畴。

拔罐施术的部位是人体的体表,属经络中的皮部。何谓皮部?皮部即是按经络循行路线在人体皮肤上的分区,皮部作为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区,它和经络不同之处在于经脉是呈线状分布,络脉是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是“面”的划分。针刺主要作用在“点”(穴位),而拔罐(包括刮痧等外治法)主要作用在“面”(皮部)。皮部是经络在体表的反映,《素问·皮部论篇》论述了十二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篇》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皮部与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篇》:“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指出病邪由外传入内时,可经皮→络→经→腑→脏的次序和规律进行疾病的传变。

内在的病变也可通过皮部而有所表现,医者可以通过对皮部细微变化的诊察来判断内生疾病的状况。《素问·皮部论篇》说:“其色(皮部)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即通过对皮部色泽变化的观察以协助诊断。

脏腑经络病变还可在体表皮部反映出以下改变:从触摸皮肤情况上看,有温凉、润滑、厚薄、粗细、坚柔、血肿、凹凸、如筋、如索、如结、如珠、如黍米、如小锤、如横木等情况;从患者皮部的自我感觉情况看(可从问诊中获得),可有皮部酸、麻、胀、痛、木、沉、紧、坚、温、凉、冒凉气、有热凉感、如有蚁行、如蠕动、气行如电流、如水流等感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对皮部望诊、触诊和问诊来了解具体疾病之所在。现代医家张敛秋在《经络皮部理论的临床应用》一文中介绍两种方法:①内病外治:用“皮刺贴灸疗法”刺激脏腑俞、募穴为主的体表穴位,治疗一些内科常见病症包括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肠疾患、胆绞痛等取得了较好疗效。②外病内治:对皮肤病根据经络循行之部位,所属脏腑之功能进行辨证施治,取得良好效果并附验案5例。张氏研究进一步论证了皮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为皮部施治治疗脏腑病变提供了临床支持。从临床观察来看,肺胃有热易生痤疮,而面部是肺胃经的皮部;肝肾经湿热常有阴囊或肛门湿疹,而阴部是肝肾经的皮部;肝胆湿热常出现带状疱疹,而肋部是肝胆经的皮部。

拔罐疗法与针刺疗法治疗重点亦有不同,针刺部位主要在经络的穴位,而拔罐的部位则在经络之皮部。其实穴位不仅是一个点的概念,而且是一个立体的部位,穴位在健康时和疾病时其体表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即是变动的,但这种变动很少会离开该经相应的皮部范围。而阿是穴更是在皮部的敏感压痛点,阿是穴随病变化而不固定。在皮部进行拔罐,接触皮肤的面积比较大,若是走罐接触皮肤面积更大,施治的穴位不止一个两个,有时甚至几十个穴位,如背部进行走罐,即使穴位变动也不离其中,这是拔罐治病效果好的道理。

拔罐疗法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拔罐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拔罐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的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拔罐(如背俞穴、足三里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拔罐(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拔罐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散邪解表 通过局部拔罐吸附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皮肤出现毛孔开泄、发汗,散表邪,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如肌肉中的乳酸等),使体表之病邪从表而散。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吸附可使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加强,可排除组织血液的“废气”,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从而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除。

2.疏通经络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是依靠经络系统的沟通得以实现的。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经络运行的气血温养濡润,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经络气血通达则人体健康;若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经络之气亦随之逆乱,气血运行被阻,则可发生各种疾病。而在相应病所(如阿是穴)拔罐,可使阻塞的穴位、经络得以开通,气血得以通达。中医常说:“不通(经络气血)则痛,痛则不通。”拔罐可疏通经络,所以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痛证患者拔罐效果颇佳。

3.行气活血 气血的传输(通过经络系统)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拔罐作用于肌表,通过吸附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拔罐的吸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4.扶正固本 中医之扶正固本不是简单的靠吃“补药”而实现,中医扶正固本即是要保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正气”为主的健康状态如何保持或实现,主要途径是保持经络气血的畅通正常,经络气血畅通正常则营卫正常,表固而不受外邪,内可濡润脏腑,内外通畅,内在“废物”有正常途径得以排泄,机体自可健康。拔罐通过肌表作用使经络气血通畅,机体正气自然便可安康。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可使吸附部位毛细血管破裂,继而局部出现血液凝固,但不久即崩溃而引起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新的刺激素即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全身组织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可以刺激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第三章真空拔罐常用手法●单纯使用罐手法

单纯使用罐手法是指单独使用拔罐进行保健与治疗的一种方法。常用单纯使用罐手法有闪罐法、留罐法和走罐法。(一)闪罐法 即罐体吸附在某一部位(如穴位、病灶点)进行吸附并立即使之脱落的一种手法。分为浅吸闪罐法和深吸闪罐法(又称响罐法)两种。

1.浅吸闪罐法 使罐体吸附在应附的部位上(罐体内吸入皮肤肌肉较浅),立即提拉罐体使之脱落,反复多次,至皮肤潮红,以每个部位10~30次为度的一种手法(见图1~4)。通过对某一部位进行吸紧(牵拉)、放松的物理刺激,使局部经络气血呈现充盈、输布、再充盈的过程,使局部经络气血运行状态得以调整、营卫状况得以改善。此法多用于风寒束表、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病位游走不定的病症以及颜面部穴位的拔罐。图1图2图4图3

2.深吸闪罐法(又称“响罐法”) 操作方法基本同浅吸闪罐法,只是罐体内吸附皮肤肌肉较浅吸闪罐法深,故提拉脱落时常发出响声,故而又名“响罐法”。需在闪罐部位先涂抹刮痧润肤油方可使用。功效原理基本与浅吸闪罐法相同,只是吸力增大,刺激量比浅吸闪罐法大。此法多用于病变较深,且病变部位较局限的病症。(二)留罐法 也叫坐罐法,指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或病灶点上,且留置一段时间(10~30分钟)的一种拔罐手法。分为单罐法、多罐法、发泡罐法、提按罐法、摇罐法、转罐法等手法。

1.单罐法 即治疗时只单独使用一个罐体的方法。适用于病变单一或局限的病症。如心律不齐、心慌选内关穴(图5、图6);大便不正常选天枢穴(图7);头痛选太阳穴;落枕选肩井穴;胃痛选中脘穴(图8)等。图5图6图7图8

2.多罐法 即治疗时同时使用多个罐体的方法。适用于病变广泛的病症。治疗时又分排罐法和散罐法两大类。(1)排罐法:即将多个罐体吸附于某条经络或特定部位上(如某一肌束)的一种手法(见图9、图10)。拔罐时应遵循以上而下的顺序原则,即先拔上面部位,后拔下面部位。如坐骨神经痛可在足少阳胆经之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穴;足太阳膀胱经之秩边、殷门、委中、承山穴上拔罐。肥胖患者可在背部夹脊穴从上而下拔罐。排罐法可分密排法和疏排法。①密排法:多个罐体相对密集吸附在某一部位,罐体与罐体之间只相隔1~2厘米,注意罐体与罐体之间不可太近,否则会出现罐体间相互牵拉所致的局部疼痛与损伤。此手法多用于病变局限、症状明显、体质较好的患者。②疏排法:多个罐体吸附在某一部位,罐体与罐体之间相对疏远,间隔5~7厘米。此手法多用于病变广泛、症状较多而主症不明显、体质较差的患者。图9图10(2)散罐法:指全身吸附罐体之间相隔较远。此手法多用于全身病症较多的患者。如心律失常患者选膻中穴、内关穴、心俞穴等;肩周炎患者选肩井穴、肩穴、曲池穴、条口等。

3.发泡罐法 指拔罐罐体吸附部位出现水泡现象的一种手法。使吸附部位出现水泡现象,一是可通过增加罐内负压,延长吸附时间来实现;二是水湿、酒湿之邪盛、感冒等患者10分钟左右可自己出现水泡。这种现象与药物敷贴、发泡灸法相似。但本法之水泡散在表皮,无痛苦,除有治疗作用外,还有强壮作用,对正气不足、免疫力低的患者提高正气和增强免疫力有一定作用。起罐后皮肤上出现的水泡一般不必挑破;1~2天后可自行吸收消失;若需挑破或已破溃,用碘伏涂抹即可。注意瘢痕体质者禁止主动使用本法。临床上对哮喘、心下痞硬的患者可选膻中穴、巨阙穴进行此法。

4.提按罐法 用手提起吸附在肌表的罐体,随即按下复原,力量逐渐加大,但以罐体不脱离肌表为度,如此反复20~30次。此法可使罐体内吸附的肌肤上下振动,以增加拔罐功效,振荡相应经络腧穴、脏腑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振奋五脏六腑。此手法常用于腹部,对胃脘不适、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泄泻、痛经等症有较好效果。

5.摇罐法 用手握着已吸附着肌肤的留置罐体,均匀、有节奏地在水平面做上下(或前后)左右的摇动,以一个部位20~30次为宜。此法通过对局部的反复牵拉,可增加刺激量,提高疗效。操作时,力求做到手腕放松、力量柔和、动作协调、均匀,切忌速度太快与生硬,以患者自感放松、舒适、能耐受为度。

6.转罐法 用手握着已吸附着肌肤的留置罐体,慢慢地使罐体向左水平旋转90°~180°,然后再向右水平旋转90°~180°,一个左右转动为一次,反复10~20次。转罐法因扭力较大,可造成更大的牵拉,比摇罐要强烈,可放松局部肌肉组织,促进气血流动,增强治疗效果。操作时注意使用此手法前须在施术的肌肤上涂抹刮痧润肤油,手法要轻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忌用强力。多用于软组织损伤如腰肌劳损等深部无菌性炎症所致的局部疼痛。(三)走罐法 又称行罐法、滑罐法、推罐法、拉罐法、移罐法,指用手握着已吸附着肌肤的留置罐体,在皮肤上进行移动(起动时,前进方向罐体口可稍提起、后部边着力肌肤、速度可快可慢,视病情、部位与治疗需要进行上下左右移动),以皮肤上出现红、紫、黑色斑为度的一种手法(见图11~13)。此手法作用力度、面积都较大,与刮痧疗法有相似之处。操作前应在待走罐的部位涂上刮痧润肤油,否则易出现皮肤损伤和疼痛。一般背部走罐宜上下移动;胸部肌肉丰厚的男性,可按肋骨走行方向来回移动;上下肢、腹部宜旋转移动(顺时针、逆时针均可)。此法广泛应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等病症,如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感冒发热、高血压、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肠炎、痤疮等病症,且效果颇佳。常用走罐法有以下三种。图11图12图13

1.浅吸快移法 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3~5毫米,移动速度为每秒30~50厘米行程,以皮肤微红为度。适用于体虚年迈、儿童和病情表浅者如末梢神经炎、轻度感冒等。

2.深吸快移法 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5~8毫米,移动速度为每秒15~30厘米行程,以皮肤表面红紫色为度。适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的多种病症。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经即背俞穴为主。

3.深吸慢移法 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8~12毫米,移动速度为每秒3~5厘米行程,以皮肤表面紫黑色为度。适用于久寒痼冷,经络气血阻滞日久,筋脉肌肉失养等病症。如肌肉萎缩、中风半身不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结合使用罐手法

结合使用罐手法是指拔罐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或取长补短,或强强联合以达到共同增加疗效的一种复合治疗方法。常用的结合罐法有刮痧拔罐法、针刺拔罐法、按摩拔罐法、药物拔罐法、艾灸拔罐法和其他拔罐法。(一)刮痧拔罐法 此法即是刮痧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可先刮痧后拔罐,亦可先拔罐后刮痧,前者较为常用。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穴位)皮肤上涂抹刮痧润肤油(或乳),用砭石或水牛角刮痧板进行刮痧,若与走罐手法配合,刮拭皮肤时间应比单用刮痧略短,皮肤出现红色即可停止刮痧,进行走罐;若与留罐手法配合,刮拭时间可稍长,待皮肤出现红、紫或紫黑色时,再进行留罐,留罐部位可是穴位、阿是穴,亦可是病灶点(刮痧后皮肤上红紫或紫黑明显处,用手触摸,皮肤下常有明显硬节或条索状物,压迫多有酸、痛等反应)。笔者长期经验认为,在病灶点处留罐对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有明显作用。此法广泛运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哮喘、膝关节疼痛和屈伸不利、高血压、痤疮等病症,均有显著或立竿见影之功效。(二)针刺拔罐法 此法是针刺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具有针刺与拔罐双重效果,其治疗范围广泛。常见有以下几种:

1.留针拔罐法 即先在选定穴位进行针刺,待行针完毕后,将针留在原处(穴位),再以针刺为中心进行留罐即可(针尾、针柄等露出皮肤表面部分均在罐体中),留罐时间5~10分钟。注意针柄、针尾不可触及罐体内壁。胸部前后禁用此法。

2.针后拔罐法 即先在选定穴位进行针刺,待行针完毕起针后,再以针孔为中心进行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若拔罐(留罐)后见皮肤针孔处出现小血珠,可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并在针孔处稍作按压即可。

3.刺络拔罐法 又名刺血拔罐法,是指在刺络(刺血)后再进行拔罐的一种手法。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平口小刀浅刺,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不同的刺激量,分为轻刺、中刺、重刺三种。轻刺以皮肤红晕为度,中刺以微出血为度,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在刺络(刺血)处拔罐,留罐时间10~15分钟,出血量5~10毫升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干渗血,3~6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较重、表现亢奋,具有红、热、痛、痒、游走不定等实证型患者,如腰腿痛、风湿痛、肌肉劳损、神经性皮炎、丹毒、皮肤瘙痒、感染性热病、高血压(实证型)等病症的治疗。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

4.挑痧拔罐法 是指拔罐与挑痧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先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拔罐,最好用走罐手法,若用留罐时间应稍长、吸力应稍大,待皮肤上出现紫红或紫黑斑块后起罐,在皮肤出现紫红或紫黑较明显处(一般此处皮下有硬节,可大可小)用消毒针进行挑刺,每个部位挑刺2~3下,以皮肤渗血、渗液为度,用消毒棉球拭干,亦可涂75%酒精或碘酒。此法可用于中暑、郁痧、闷痧、感染性热病、风湿痹痛、痛经、神经痛等病症。

5.皮肤针(梅花针)拔罐法 是指皮肤针(梅花针)与拔罐配合的一种手法。治疗时先在选定的部位(以背部督脉与两侧膀胱经为主要施术部位)进行梅花针叩击(每分钟叩击100次左右),一种是轻手法,以皮肤红晕但不出血为度,主要用于老幼体弱、虚证及久病患者;另一种是重手法,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多种病症,以年轻体壮、新病实证者为佳。梅花针叩击后再行留罐,起罐后,若皮肤上有血迹,可用消毒棉球拭干。(三)按摩拔罐法 是指按摩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可分为先按摩后拔罐和先拔罐后按摩。先按摩后拔罐法是指先根据病情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上进行各种手法的按摩,按摩完毕后再进行拔罐,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闪罐、走罐或留罐手法,以增强按摩的疗效。先拔罐后按摩法,是指通过拔罐(主要用走罐和留罐手法)后皮肤出现紫、黑斑和皮下结节后,在紫黑斑或结节处进行按摩手法,主要为解结消灶、促进痧斑吸收,以增加拔罐疗效。此法在临床多种病症中被广泛运用。(四)涂药拔罐法 即在施术部位涂抹某种药物与拔罐相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常用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在施术部位涂抹某种药剂后再拔罐;另一种是先拔罐后再在拔罐部位涂抹药剂。前者在临床上更为常用。常用药剂有刮痧润肤油,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炎止痛、保护皮肤等功效。另外如正骨水、跌打损伤药酒、生姜水、大蒜法等均可使用。注意因风油精、驱风油等刺激性较强,临床上(尤其是孕妇)一般禁用。此手法广泛用于疼痛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内脏疼痛等病症。(五)艾灸拔罐法 是指艾灸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常用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在选定部位进行灸法然后再拔罐;另一种是先在选定部位进行拔罐然后再施灸;以艾灸的药物和温热作用来加强疏经通络、温经散寒、祛除寒湿、行气活血等功效,与拔罐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常用配合手法有以下几种:

1.艾炷灸拔罐法 分直接灸与间接灸拔罐两种。直接灸即将艾绒搓捏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间接灸是施灸时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某些物质(如隔一姜片叫隔姜灸、隔一片蒜叫隔蒜灸、隔一附子饼叫附子饼灸等)。上述灸法都以患者感觉皮肤发烫时,换艾炷和间垫物再灸,以皮肤潮红但不烫伤为度,灸后再行拔罐。此法适应证较广,外感表证、咳嗽痰喘、脾肾虚证、风寒湿痹、妇人气虚血崩等证均有疗效。隔姜灸拔罐法多用于腹痛、受寒腹泻等症。隔蒜灸拔罐法多用于痈疽、瘰疬、肺炎、支气管炎、肠炎等症。附子饼灸拔罐法可用于阳痿、早泄等症。

2.艾卷灸拔罐法 艾卷灸分单纯艾卷灸与药条灸两种。用棉纸把艾绒裹起来做成圆筒形称为艾卷,艾卷内只有单纯艾绒称单纯艾卷或艾条;艾卷内除艾绒外加入药末而制成的艾条叫药条。将艾条(包括单纯艾条与药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持艾条另一端可用手或其他工具如艾条支架等,燃端距皮肤0.5~1寸左右进行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灸毕后再行拔罐或拔罐后再灸。此法具有温经散寒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痛等证。(六)其他疗法拔罐法 包括穴位红外线照射拔罐法,即用红外线治疗器,是利用红外线的热辐射直接作用在经络穴位上或病变部位的压痛点,使之产生温热效应,与拔罐配合使用,此法具有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肾炎、冻伤、坐骨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等病症。

穴位激光照射拔罐法,即用激光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方法。最普遍使用的是He-Ne(氦氖)激光,其优点是:无痛、无菌、简便、省时,具有消炎、镇静、抗过敏和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一般选用小功率He-Ne激光,照射时间视病情而定。常用激光照射后再进行拔罐,亦可拔罐后在紫黑斑明显处照射。此法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腹泻、神经官能症、痛经、遗尿症等病症均有较好疗效。

其他还有穴位药物离子导入拔罐法、穴位导电拔罐法、穴位磁疗拔罐法、穴位超声拔罐法、穴位臭氧拔罐法等。第四章真空拔罐操作步骤●术前准备(一)明确诊断 详细询问病情,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及手诊、耳诊等方法和参考西医的检查与诊断,确定患者所患何病(症),再确定是否属于拔罐治疗范畴。确定属拔罐治疗范围的疾病后,可按本书治疗篇中该病症所选穴位进行拔罐,拔罐的部位需暴露,须注意拔罐时的环境,注意保暖,以免受凉。

使用拔罐进行治疗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长幼、形体的胖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所取经络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选用大小不同的罐体,应用不同的拔罐手法,如留罐、闪罐或走罐等,以及选择不同的治疗时间。(二)检查用品 拔罐前应检查罐体、罐口是否清洁,罐口边缘是否有裂口,罐底排气阀门杆与胶塞是否能紧密连接,抽气枪抽气是否正常。拔罐器使用后,罐体口边缘可用消毒液或肥皂水清洗,然后用干毛巾擦干。●真空拔罐器构造简介与使用方法(一)真空拔罐器构造简介(1)真空拔罐器包括罐体(分平口型与波浪型两种,见图14)、抽气枪(图15)与附件等部件。附件主要是指拔罐方便软管(图16)、外盒与托盘。罐体构造包括罐口、罐底、排气口、排气阀门杆、胶塞等。抽气枪构造包括抽气柄、抽气枪枪嘴套、抽气内胶环等。

图14

图15

图16(2)整体规格:罐体产品规格有7种:

2号罐罐口外径36毫米,罐口内径25毫米;

3号罐罐口外径42毫米,罐口内径30毫米;

5号罐罐口外径56毫米,罐口内径44毫米;

6号罐罐口外径66毫米,罐口内径55.5毫米;

7号罐罐口外径100毫米,罐口内径85毫米;

2号关节罐罐口外径36毫米,罐口内径25毫米;

4号关节罐罐口外径50.5毫米,罐口内径40毫米。(3)抽气枪主要性能指标:①有效抽气距离40毫米。②产品在使用中最大负压值为35~85千帕。③在最大负压下保持30分钟,其负压值不低于25千帕。(二)真空拔罐器使用方法(1)先用手指将罐体底部排气阀门杆提起松动(图17),保证通气。

图17(2)将罐体按在所选部位(穴位)上,罐体口边缘与皮肤需充分贴紧,不留空隙。用抽气枪枪嘴对准套上罐体底部排气口(图18),提拉抽气枪的抽气柄(图19),提拉数次即可使罐体吸附住所吸部位。

图18

图19(3)吸附高度根据病情与所用手法而定。罐内负压可以调节,一般使罐内皮肤高出罐口5~15毫米左右即可。(4)一只手握紧吸附之罐体,另一只手旋转提开抽气枪与罐体分离(图20),用手按紧罐体底部排气阀门杆以免漏气(图21)。

图20

图21(5)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和所需拔罐的部位的不同,选择闪罐、走罐和留罐等手法,具体手法参见本书真空拔罐常用手法一节。(6)在人体关节附近如肘、膝关节附近穴位或病灶点,以及全身凹凸不平或平口罐不易吸附之处,均可使用波浪型罐(关节罐)(图22)。

图22(7)对颈部、背部、臀部等部位自行拔罐时,可使用拔罐方便软管(图23、图24),即可操作自如,无须求人。

图23

图24(8)起罐时一手握着或按着吸附的罐体,另一只手向上(向外)拉动排气阀门杆(图25),使之与胶塞松动,使空气进入罐内,罐体内负压自然消失,用手提起罐体即可与皮肤分离。留罐、走罐时切忌在没有松动排气阀门杆的情况下暴力硬拔,以免造成疼痛与损伤。

图25(9)注意正确提拉抽气枪的抽气柄,正确方法应是手指的示指与中指、环指或小指分别放在抽气柄的两边同时提拉(图26)。不可只用示指扣动抽气柄下侧进行提拉(图27)。

图26

图27●选择体位

患者的体位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拔罐的治疗效果,选择体位的原则是便于施术和患者自感舒适且能相对持久保持该体位。拔罐治疗一般采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坐位 患者端坐于方凳或椅子上。(1)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颈项、肩、背、腰部的拔罐(见图28)。

图28(2)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部、颜面部、胸腹部、下肢前侧、下肢外侧部的拔罐(见图29)。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