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之隐:深度解读兰陵笑笑生的创作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4:03:30

点击下载

作者:白衣斋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瓶之隐:深度解读兰陵笑笑生的创作智慧

金瓶之隐:深度解读兰陵笑笑生的创作智慧试读:

写在前面

立足于《金瓶梅》文本,通过对物产、特定人物(特定人物数量)、地域历史文化、地理风貌、奇特数字、名字艺术等分类研究,寻找出了各环节内部的规律性和它们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以物产考辨初步得出西门居地清河县就是苏州;以特定人物数量关系得出苏州三条古街巷,即太监弄、十梓街、十泉街,其中形影不离的砖厂刘公公与皇庄薛公公对应太监弄,“十子”对应十梓街,“十泉”对应十泉街;以数代像定位地理等得出临清就是光福古镇。这就确定了作者的家乡圈是苏州,即作者是苏州人。《金瓶梅》中“十笔轩”对应苏州永慧禅寺石壁轩,加之“石壁轩”是王稚登亲笔隶书,和王稚登关系最密切,再加之作者是“兰陵笑笑生”,作者是兰陵人,且是苏州人,初步得出作者是王稚登。“十笔轩”中正好大隐着王稚登的名号等,使苏州永慧禅寺“石壁轩”和《金瓶梅》“十笔轩”与王稚登密不可分。基于此大隐,寻根作者矛盾冲突的两因素:一是客观现实因素——文有所刺,且其所刺者,足以亡其门户,灭其九族;二是作者主观因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旨在深耕留名。根据这两个矛盾因素,断定了作者就是王稚登。“金”“瓶”,大隐着王稚登与红颜知己马湘兰的一段情;《〈金瓶梅〉名字艺术之一》涉及的女人名字,是以马湘兰的字号为中心造名;《〈金瓶梅〉名字艺术之二》涉及的名字,是以时人造名,皆是检验作者的一个法宝。

对于创作时间,先采取了比对数据,又按文中事物、事件等寻找大约创作时间,最后直接切入:《金瓶梅》“梅”无生辰信息,“金”“瓶”可代表《金瓶梅》,再根据四柱干支的代表特性,日柱为日元,代表自身,得出《金瓶梅》的自身是“乙亥”“辛卯”。一部书有两个时间,那么一个时间是起笔时间,即1575年农历乙亥年,一个为完稿时间,即1591年农历辛卯年。前面采取的比对数据等,正好于实检验了这组数据的合理性。

余者,除名字艺术之二外,按书之章回顺序解难释疑,使书之奇疑如“河东水西”“东平”“一府两县”“六月廿一”“七月廿三”“闰正月”,等等,逐次拨云开雾。

作者以传统知识为基础,不拘于陈旧僵化观念,以民间探索视角及规律性手法,针对奇文进行奇解,旨使《金瓶梅》展现出应有的原始价值,释放出其文学艺术的巅峰魅力。序PREFACE

女娲有炼石之能,可补天;大羿有善射神技,可破日;公冶长生自然灵性,可通禽语;孙行者具火眼金睛,可识妖。大凡降物,须有技之专长。《金瓶梅》明看合三妇,暗中合三易:“金”者,金钱卦也;“瓶”者,谐平,子平术也;“梅”者,梅花易数也。此三字代易也。近水知鱼性,临山识鸟音,吾日读诗,夜读易,精通格律,此一技之专也;又《金瓶梅》乃乡俗文学,吾生于民俗之乡,学于民俗之乡,识于民俗之乡,此二技之专也。

皆曰《金瓶梅》为大明第一奇书,得书品之,有通心之灵。譬如书中之万天、东平、宣和,与今人熟知的李杜、苏辛一个手法。今之童少一提李杜,不思而知指李白与杜甫;一提苏辛,不思而知指苏轼与辛弃疾。不管万天、东平、宣和,还是李杜、苏辛,皆是建立在反切思维上,即取前一名词之一字与后一名词之一字组合而成。不同的是后者由两人物合成,自然指两个人;前者是由代表同一人的或同一地方的不同的两名称合成,自然指一个人或一地方。今之人熟知李杜、苏辛,乃书之正传普教也;今之人难解万天、东平、宣和,乃时远也,词涉久远文史,非普教之列,思维难透也。这一手法,书中最明显的代表词是书之题目《金瓶梅》,即“金”为潘金莲,“瓶”为李瓶儿,“梅”为庞春梅。

再如书中之蔡一泉、尚二泉、王三泉、西门四泉、何天泉、宋松泉、侯石泉、何春泉,按书中十子之规律,再以数泉之暗示,西门四泉死后,依剩十泉,这些名字规律构成了一条苏州古街巷——苏州十泉街。这与柳河东、郭沫若的名字一个手法,只是带有辩证性更复杂些。人们一提柳河东便知其故里是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一带);一提郭沫若,便知其故里有沫水和若水(四川省乐山市)。读了《金瓶梅》之十泉,许多人却不知所以。

又如书中之一府两县、四十个大螃蟹、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等,此等数字无一闲扯虚列,皆含实在学问,与当今名家莫言《蛙》信中之“正月二十五日那天”一个手法,皆有实指。今之灵性读者一读莫言“正月二十五日那天,我家院子里那株因树形奇特而被您喻为‘才华横溢’的老梅,绽放了红色的花朵”,可推断出正月二十五日是莫言的生日。这篇文章即便不署名,从文中透出的地域文化和这些特定数字,也可推算。而《金瓶梅》透出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奇特数字比比皆是,对于探索作者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金学前辈宁宗一、卢兴基、黄霖等先生呼吁回归文本,乃非常英明之举,是研究《金瓶梅》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以上手法并非一见便可入手解,而需系统、反复阅读全文,综合考量,以明显而具体之物产等先探寻作者家乡圈,在确定家乡圈基础之上,方可使书之描写依文史与现实对号索隐,使大隐之事物清晰显现,如此便于读者交流。至于交流传播,黄霖先生《〈金瓶梅〉是姓金》,史小军先生《〈金瓶梅〉姓“金”不姓“黄”》,字字是闪耀真金,大可不必谈“金”色变。

前辈早行,吾等晚至。我不舍斋,斋不舍我,斋曰白衣斋,我亦自称白衣斋。自丙申得此奇书,日夜痴迷,上祀节于锦湖苑伏案恍然一梦:一和尚身披紫褐袈裟,手持九环锡杖,脚靸芒鞋,肩上背着条布袋,飘然盘坐于面前。蒙蒙眬眬中一惊,随口而出:“高僧不是《金瓶梅》中普静禅师吗?”“正是老僧。”“禅师因何而来?”“因缘而来。”“我非佛,你我非故,何缘之有?”“君非佛,却有善根,你我非故,因善而缘,吾亦知君之秉性好奇善解,乃通心于我,吾徒之法号‘明悟’,明未悟,清亦未悟,于今四百余载,圣出不过五百载,该白于天下之时矣。吾与君在沽水有前世之缘,普静师缘化白衣斋是君之前生,白衣斋灵悟《金瓶梅》是君之今世!”

言讫无踪,醒而开窗寻缘,唯有清风扑面。遂按深梦定题《白衣斋灵悟〈金瓶梅〉》。

此文分三章:第一章为《西门居地解》,第二章为《作者与写作时间解》,第三章为《金瓶百寓解》。此三解吾又称之为“金瓶三解”。“三解”立足于国学,以规律解为主要手段,核心是依归纳的三大指导思想以及切隐、悖蜕等手法,一步步条理深入,解读兰陵笑笑生的创作智慧。

诗曰:三解金瓶结与缘,梦来空去说奇篇。

谁人识得此般法,可见禅师面向仙。丁酉年孟夏于锦湖馨苑第一章西门居地解一、楔子

在解正题之前,首先得提到一个问题——《金瓶梅》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是什么?在白衣斋看来,第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个基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句与段微观来看,要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从全书宏观来看,要具有构思能力。第二,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基础。这个基础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从大视野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各阶层考察;二是从小视野方面,要具有特定的“家乡圈”烙印。这个“圈”的烙印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熟识的家乡地理风貌;二是熟识的家乡特产;三是熟识的家乡风俗;四是熟识的家乡文化,特别是历史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纵有一生传奇,也只能守着三五个聊得来的亲友,口舌诉诉衷肠而已;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纵有满腹珠玑,也只能守着书斋胡乱想象几个行尸走肉,解解心中不能爆发之气。有血有肉的形象都来源于生活,传世不朽的思想都来源于真知。

基于此,白衣斋认为《金瓶梅》是一部真正的创作:其丰富的文字表达能力,其磅礴严谨的谋篇布局能力,以及对现实生活烙印般的切实展现所体现出的深刻思想性,充分说明了它是一部伟大到近乎巅峰的现实主义杰作,正如刘希夷之《代悲白头翁》逼近了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

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白衣斋就依己有的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丙申(2016年)修订一版为参照本,比对《金瓶梅词话》万历本,对梅本改过的要点,重新改回,作为研本,且按自己所说的方式层层解剖大明第一奇书《金瓶梅》。二、西门居地之地方特产辨《金瓶梅》涉猎广泛,西门居地风俗浓厚,物产丰富,这就给了我们识别其地域的一个重要条件。地方风俗有特定区域,基本可代表作者“家乡圈”;物产,特别是特产,最能代表“家乡圈”。地方特产比当地风俗简单易辨,所以本节主要以地方特产来寻找作者的“家乡圈”。

中国地大物博,特产盛多,许多特产虽都能代表其“家乡圈”,但特产分易流动的和不易流动的,如果把众多特产聚于一地,让你来判断这个地域城市,需慎之又慎地据实推敲。那就以书载为事实,从风俗——女人装束,缓缓展开。“杭州攒”:第十五回二〇八页——“半日,李桂姐出来。家常挽着一窝丝杭州攒,金累丝钗,翠梅花钿儿,珠子箍儿,金灯笼坠子。”第二十七回三八四页——“惟金莲不戴冠儿,拖着一窝丝杭州攒,翠云丝网儿,露着四鬓,上粘着飞金,粉面贴着三个翠面花儿,越显出粉面油头,朱唇皓齿。”第四十四回六〇〇页——“西门庆因见金莲装扮丫头,灯下艳妆浓抹,不觉淫心荡漾,不住把眼色递与她。这金莲就知其意,行陪着吃酒,就到前面房里,去了冠儿,挽着杭州攒,重匀粉面,复点朱唇。”第五十九回九一七页——“忽听帘栊响处,郑爱月儿出来,不戴䯼髻,头上挽着一窝丝杭州攒,梳的黑鬖鬖光油油的乌云,露着四鬓……”第六十八回一〇九八页——“(西门庆来)郑爱月儿、爱香儿,戴着海獭卧兔儿,一窝丝杭州攒,翠重梅钿儿,油头粉面,打扮的花仙也似的,都出来门首迎接。”第七十七回一三一九页(郑爱月)……从上文人物可以看出,除嫁给西门庆的潘金莲挽杭州攒,勾栏粉头也挽;从装饰也可以看出,杭州攒需一定的贵重装饰,搭配起来有一种华贵之美。勾栏粉头招蜂引蝶需要美,潘金莲争风取宠也需要美,并且她们都处于风韵之年,由此可见,这种杭州攒所起的主要是美化作用。其贵重的装饰,也并不是一般老百姓可及。金莲嫁与武大郎时还未挽这杭州攒,由此可见挽如此发髻的人群极少。如果是当地风俗,起码应该表现在几个有代表性的普通妇女身上。因为普通人可以装束的,上层人更不必说。在那个可把女人当东西卖的社会,粉头来自哪里都有可能,不一定是西门庆所在的城市。而一些上层家庭如西门庆家,经常请这些粉头到家唱戏,杭州攒由杭州粉头传入其家的可能非常大。因此,杭州攒不能作为西门居地风俗来看,即杭州不能作为西门庆的家乡看。“湘帘”:第十五回二〇二页——(狮子街灯市李瓶儿新买的房子)“楼檐前挂着湘帘,悬着彩灯。”第二十八回三九九至四〇〇页——(潘金莲房)“只见妇人在楼前面开了两扇窗儿,挂着湘帘,那里临镜梳头。”第四十九回七二五页——(西门庆家)只见五间厅上,湘帘高卷,锦屏罗列。”第四十九回七三〇页——(西门庆翡翠轩)“那里又是湘帘低簇,银烛荧煌,设下酒席完备……”从上文湘帘所处人家,可看出是西门庆、李瓶儿类富有之家,这湘帘不只是体现诗词“明琼翠带湘帘斑,风帏绣浪千飞鸾”中的艺术美,更是一种富贵身份的象征。从潘金莲嫁在武大郎家时也可以反衬出来:第二回二九页——“却有一个人从帘子下走过来。”只是普通帘子。再从文嫂儿家看:第六十八回一一一二页——“那玳安把马拴住,进入里面她明间内,见上面供养着利市纸……”连个普通帘子也没有,一览无余,外脚无阻。湘帘是用湘妃竹制作的帘子,湘妃竹主要产于湖南、浙江、江西等地。湘帘虽反复出现几次,但其自然属性恒定,不会像水鲜那样受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而易变质,是一种很容易流动的物产。因此,不能定性为西门居地特产,上述产地也不能定性为西门居地。

与“湘帘”相似,有明显地域标志的“金华酒”(第二十回二七四页、第二十一回二九六页、第三十四回四九二页、第四十二回六一九页、第五十二回七九六页,等等),“南酒”(第十六回二二五页、第三十九回五七一页、第四十回六〇〇页,等等)虽反复出现多次,但酒也是一种容易流动的物产,出现不多的“竹叶青”(第三十八回五五八页)和“浙酒”(第七十二回一一九四页等),都是同一属性;而偶尔出现的“江南凤团雀舌芽茶”(第二十一回二九八页)“六安茶”(第二十三回三二三页),更是容易流动。因此,不能定为西门居地特产,其产地自然不能定性为西门居地。

以上有明显地域标识的特产,均易流动,其产地都不能定性为西门居地。那就从另一角度,从收获上市期的水鲜类继续找寻,因为这类乍收初上市的特产,极有可能出自本地,即西门居地。第六十二回九八五页——(重阳节后)“正说着,只见月娘亲自拿着一小盒儿鲜苹婆进来,说:‘李大姐,她大妗子那里,送苹婆儿来与你吃。’”“鲜苹婆”:第二十七回后三九四页的注释为“苹婆即苹果”。通过“鲜”字,可看出苹果刚收获上市,与节令相符,说明作者熟悉这水果;从月娘紧接着令迎春的一句话——“你先洗了,拿刀儿切块来与你娘吃”,也说明西门家吃过这水果。但从人之常情这一客观实际出发分析:看望病人,拿的都是不常吃的稀有果品;再从“一小盒”这个数量分析:确为稀有,如是本地产,就是刚上市,对这样的大户人家,也算不上稀有。因此,苹婆也不能定性为西门居地特产,其产地也不能定性为西门居地。

下面是一组特产:第五十二回七八五页——(农历四月二十一)“只见黄四家送了四盒子礼来,平安儿掇进来与西门庆瞧,一盒鲜乌菱,一盒鲜荸荠,四尾冰湃的大鲥鱼,一盒枇杷果。”

先看因何送礼。第五十一回七五七页——“(西门庆)因问:‘李三、黄四银子几时关?’应伯爵道:‘也只不出这个月就关出来了。他昨日对我说,如今东平府又派下二万香来了,还要问你挪五百两银子,接济他一时之急。如今送出这批的银子,一分也不动,都抬这边来。’西门庆道:‘倒是你看见,我这里打发扬州去,还没银子,问乔亲家那里借了五百两在里头。哪讨银子来?’伯爵道:‘他再三央及待我对你说,一客不烦二主。(下转七五八页)你不接济他这一步儿,教他又问哪里借去?’那西门庆道:‘门外街东徐四铺少我银子,我那里挪五百两银子与他罢。’伯爵道:‘可知好哩!’”本回七五九页——“西门庆正吩咐陈经济,教他骑骡子往门外徐四家催银子去……”本回七六三页——“正饮酒中间,只见陈经济走来回话,说:‘门外徐四家银子,顶上爹,再让两日儿。’西门庆道:‘胡说,我这里等银子使,再让两日儿,照旧还去骂那狗弟子孩子!’经济应诺。”本回七七六页——“经济出来迎接西门庆,回了话说:‘徐四家银子,后日先送二百五十两来,余者出月交还。’西门庆骂了几句,酒带半酣,也不到后边,径往金莲房里来。”第五十二回七八三页——“伯爵因问:‘徐家银子,讨了来了?’西门庆道:‘贼没行止的狗骨秃!明日才有,先与二百五十两。你教他两个后日来,少的我家里凑与他罢。’伯爵道:‘这等又好了,怕不的他今日买些鲜物儿来孝顺你!’”

送礼得着情,争用五百两银子的大人情,礼得入人心,毕竟买个丫头才五两银子——(第九回一一六页)“西门庆把春梅叫到金莲房内,令她伏侍金莲,赶着叫娘。却用五两银子,另买一个丫头,名唤小玉,伏侍月娘。”且将四礼结合实际细辨之。“鲥鱼”:主产于长江、钱塘江、珠江。第五十二回七九四页——(应伯爵道)“江南此鱼,一年只过一遭儿……就是朝廷还没吃呢!”连朝廷都捞不着吃,而西门庆能吃到,这句话描述得如此夸张,显然有提示作用,弦外之音西门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说明西门居地就在江南!地段被限在长江以南的中下游地区,南不过钱塘江流域。江南各地有吃鲥鱼的俗语:江西峡江——“端午吃鲥鱼”;安徽——“清明早,芒种迟,立夏小满正当时”;浙江钱塘江从立夏到端午节之间吃;江苏也从立夏到端午节之间吃。从吃鲥鱼的俗语结合送礼日农历四月二十一来看,江西峡江是“端午吃鲥鱼”,时差半月,鱼未至,因此西门居地不在此地区;根据鲥鱼洄游从东海入江繁殖的特性,越近东海,来得越早,江西峡江未至,以西之地更没有;书中虽描写那年四月二十三就是芒种(第五十二回七八七页——二十三是壬子日,交芒种五月节),如果依此推,差两天已芒种,安徽是“芒种迟”,西门居地也不在安徽,那就错了。那年四月二十三才在立夏节中,“二十三是壬子日,交芒种五月节”是另有含义的另一年时间(后有详解),安徽是“立夏小满正当时”。那剩下的江南地区还有徽南、苏南、浙北三地。从三地来看,各地的鲥鱼和枇杷知名度都很高:徽南马鞍山的采石和当涂县的鲥鱼非常著名,歙县是著名的枇杷之乡;苏南的太仓鲥鱼也很有名,洞庭山枇杷一度为贡品;浙北富春江的鲥鱼很著名,塘栖也是著名的枇杷之乡。这就是礼品的基础地。其产鲥鱼的地方也有枇杷,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实则大不相同。再从现实出发看购吃食之礼,须是购于一地,没有为了几条鱼、一盒枇杷远涉千里东取西索的,“一骑红尘”不是人之常情。基于这个现实,从路程和物产集散地两个因素考虑:徽南马鞍山较近的当涂离歙县五百余里,两地都不是徽南集散地,这么远,物产不易互流到另一方,极难于一地买到这两份礼;而苏南的太仓至洞庭山虽二百余里,但中间有苏州这个苏南集散地,其远一点的太仓距苏州不到百五里,洞庭山距苏州不过七十里,两地特产均易流到这个集散地,很容易在此地买到这两份礼;浙北富春江富阳距塘栖百二十里,且中有杭州这个浙北物产集散地,两地物产更易流到这个集散地,很容易在此买到这两份礼。从上面可看出西门居地不在安徽,只可能在苏南地区的苏州或浙北地区的杭州。

苏杭的“枇杷”:果熟期5至6月(阳历),其收获上市正好符合农历四月二十一这个时间点,说明作者熟悉这水果;“荸荠”:收获期为霜降至次年春分,收后缸藏,其保鲜期可达半年以上,农历四月二十一这个时间点在保鲜期内,说明作者熟悉这鲜果,言其“鲜”,凸显生活经验深厚;“乌菱”:其花期5至10月(阳历),开花后25至30天,即可采收嫩(青)菱,农历四月二十一这个时间点在青菱初采时,说明作者也熟悉这鲜果,言其“鲜”,也显出生活根基。不是熟识家乡圈特产的人,不是熟识家乡圈农耕渔捕底层生活的人,难以把握切实“鲜”笔,巧令四季之物于一时!

再将四盒礼中的“乌菱”和“荸荠”结合着“海盐戏”看。杭州乌菱和余杭荸荠很有名,苏州更有名——菱类曾被唐诗人杜荀鹤《送人游吴》中的诗句“夜市卖菱藕”所记;荸荠已成苏州习俗不离之物:年夜饭将荸荠一切二,如一个个元宝,放米中煮,称“元宝饭”,吃到荸荠寓意挖元宝。杭州有海盐腔,苏州也有——苏州戏子唱海盐戏,说明海盐戏已流到苏州。第三十六回五三二页——“(西门庆)因看见苏州戏子唱的好,问书童儿,说在南门外磨子营那里住。旋叫了四个答应。”此处就和兰陵笑笑生的兰陵一名指两地一样,仅从此四盒礼和海盐戏,难辨真源。以上列举的特产都很容易流动到这两城市,天平不会倾向于哪一座城。第二十七回三八八页出现的“太湖石”也倾向不了苏州,因为太湖石是易来之物。

第六十一回九五九页——“单表西门庆到于小卷棚翡翠轩,只见应伯爵与常时节在松墙下正看菊花。原来松墙两边,摆放了二十盆都是七尺高各种有名的菊花,也有大红袍、状元红、紫袍金带、白粉西、满天星、醉贵妃、玉牡丹、鹅毛菊、鸳鸯红之类。西门庆出来,二人向前作揖。常时节即唤跟来人把盒儿掇进来。西门庆一见便问:‘又是什么?’伯爵(下转九六〇页)道:‘常二哥蒙你厚情,成了房子。无什么酬答,教他娘子制造了这螃蟹鲜,并两双炉烧鸭儿,邀我来同哥坐坐。’……西门庆令左右打开盒儿观看,四十个大螃蟹,都是剔剥净了的,里面酿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油炸,酱油醋造过,香喷喷酥脆好食。”

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有“蟹中之冠”美誉。在菊花盛开之时,正是上市的旺季。上文中菊花盛放,恰显示了此蟹上市的最佳季节点。常时节送的四十个大螃蟹,正是“蟹中之冠”的昆山阳澄湖大闸蟹。此中的“四十”,大有学问,是记载昆山的历史数字,是以数代史定位地理的数字,它代表的是元代昆山隶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平江府为平江路,昆山属于平江路;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平江路改苏州府,昆山属于苏州府。这“四十”正好是“十三年”和“二十七年”的总和,这种把数字“张冠李戴”的手法,是作者常用的手法,后面解“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时,再对这一手法作详说。

昆山阳澄湖大闸蟹是苏州十大名产。如果西门居地在杭州,而杭州离阳澄湖近四百里,根据螃蟹不易远途流动之性,其流也应流动到路程只有六十里近的集散地苏州。本靠西门庆救济的常时节,远涉四百里去买螃蟹是天方夜谭,买应当在当地。那么常时节是在苏州当地买的,西门居地也只能是苏州(与西门居地可互代的苏州是指苏州古城区),即苏州就是西门居地清河县,是作者熟识的家乡圈。

再回过头来看唐朝诗人杜荀鹤《送人游吴》中的“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市卖菱藕”前面已提过,“春船载绮罗”指春日开河始船就在河面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这记载了苏州唐时的繁荣景象。明末的苏州同样有这样的繁荣。作为大明万历奇书的《金瓶梅》(如此称呼后有详解),文传了史笔。第五十八回八八九页——“到次日廿八,乃西门庆生日。刚烧毕纸,只见韩道国后生胡秀,到了门首下头口。左右禀报与西门庆。西门庆叫胡秀到厅上,磕头见了,问他:‘货船在哪里?’这胡秀递上书帐,悉把‘韩大叔在杭州置了一万两银子缎绢货物,现今直抵临清钞关。缺少税钞银两。讨了银两,方才纳税起脚,装载进城’具禀一遍。这西门庆一面看了书帐,心中大喜。”第六十九回九三八页——“那时来保南京货船又到了,使了后生王显上来取车税银两。西门庆这里写书,差荣海拿一百两银子,又具羊酒金缎礼物谢钱主事,就说:‘此船货过税,还望青目一二。’家中收拾铺面完备,又择九月初四日开张。就是那日卸货,连行李共装二十大车……(九三九页)那日新开张,伙计攒帐,就卖了五百余两银子。”第六十七回一〇七〇页——“正说着,只见韩道国进来,作揖坐下,说:‘刚才各家都来会了,船已雇下,准在二十四日起身。’西门庆吩咐甘伙计攒下账目,兑了银子,明日打包。因问:‘两边铺子里卖下多少银两?’韩道国说:‘共凑六千余两。’西门庆道:‘兑两千两一包,着崔本往湖州贩绸子去。那四千两你与来保往松江贩布,过年赶头水船来。你每人先拿五两银子,家中收拾行李去。’”第九十二回一五六〇页——“这经济问娘又要出三百两银子来添上,共凑了五百两银子,信着他(杨大郎,绰号铁指甲)往临清贩布去……(陈经济和杨大郎)有日到于临清。这临清闸上,是个热闹繁华大码头去处,商贾往来,船只聚会之所,车辆辐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从上面一天卖五百两银子可看出苏州丝绸制品交易量,不仅有钱有势的西门庆风风火火,缎绢绫罗船载舟量,就连陈经济这个浪荡子也想小打小闹,贩布搏一把。他俩只是其中的两个代表人物。前四处不是直接描写出河面的繁荣,而是通过幕后人物的发号施令等,从不同贩运路线、丝织品日交易量及不同季节,来暗写出河面的繁荣;第五处描写直入画图,码头繁景一泻千里。这五处完完整整构建了一幅苏州绸缎等丝织品的商贸史,史诗般继承了诗歌合时而歌的特性,着墨不多却尽显前朝“春船载绮罗”的繁荣景象。作者文传史笔,使苏州这一江南经济重镇在明末的历史史实形象更加光芒四射!

此节通心,可见春秋说士;

下文识意,当为今世陈抟。三、西门居地之历史文化奇文奇解

上一节主要通过地方特产辨得出苏州就是西门居地清河县,这一节通过西门居地历史文化的一个方面——古街巷,来进一步解读西门居地,旨在清晰地显现出西门居地就是苏州。

苏州古街巷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名人和历史典故命名。其中以名人命名的,春秋战国时代11条,汉代1条,南北朝3条,五代1条,宋代23条,元代2条,明代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达到了高峰,有33条。《金瓶梅》中使众多物产通过集散地功能集中到西门居地,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不联系实际系统辩证,很难通过几样物产来定性西门居地,这是《金瓶梅》为奇之一。街巷是不能移来的,但作者并没有据实而述,而是采用历史还原等手法,让这些古街巷不知不觉穿越时空,成为书中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以物产正确解读出西门居地,很难从历史文化直接入手解读出来,这就是《金瓶梅》为奇之二。下面白衣斋就奇文奇解之。

西门居地提到了许多公公。第七回八六页——“这婆子(指杨姑娘)原嫁与北边半边街徐公公房子里住的孙歪头。”第十回一三三页——“那时花太监由御前班值升广南镇守,因侄男花子虚没妻室,就使媒人说亲(说李瓶儿),娶为正室。太监到广南去,也带他到广南。住了半年有余,不幸花太监有病,告老在家,因是清河县人,在本县住了。”第十七回二三五页——“(蒋)竹山道:‘曾吃谁的药来?’妇人(李瓶儿)道:‘大街上胡先生。’竹山道:‘是那东街上刘太监房子住的胡鬼嘴儿?他又不是我太医院出身,知道什么脉!娘子怎的请他?’”第二十一回二九八页——“西门庆便道:‘你(李铭)来的正好,往哪里去来?’李铭道:‘小的没往哪去,北边酒醋门刘公公那里,教了些孩子,小的瞧了瞧……’”第三十一回四四三页——“玉箫道:‘我且问你,没听见爹今日往哪去?’书童道:‘爹今日与县中三宅华主簿老爹送行,在皇庄薛公公那里摆酒。来家早,也下午时分。’”本回四四六页——“(金莲)说毕,走过一边使性儿去了。西门庆就被陈经济来请,说:‘有管砖厂刘太监差人送礼来。’(西门庆)往前去看了。”本回四四八页——“(西门庆)因前日在皇庄见管砖厂刘公公,故送了礼来,西门庆这里发柬,请他与薛内相。”第五十八回八九二页——(西门庆生日)“忽听喝的道子响,平安来报:‘刘公公和薛公公来了。’”第六十四回一〇二六页——(祭李瓶儿)“薛内相道:‘刘公公怎的这咱还不到,叫我答应的迎迎去?’”本回一〇二七页——“正说着,忽左右来报:‘刘公公下轿了。’”第七十三回一二〇三页——(孟玉楼生日)“忽见平安拿进帖来,禀说:‘帅府周爷那里差人送分资来了。’盒内封着五封分资:周守备、荆都监、张团练、刘薛二内相。‘每人五星,粗帕二方,奉引贺敬。’”第七十六回一三〇三页——“谈话间,忽报刘薛二内相到,鼓乐迎接进来。”……

从上文中可看到西门居地的许多太监,有的只闻其名,不见其行,而有两个太监——一个皇庄薛公公,一个砖厂刘公公,两人一行一动从不分开,如果说一个是形,另一个则是影。这是为了表达他们关系铁吗?不是!东吴弄珠客的《金瓶梅序》中说:“如诸妇多矣,而独以潘金莲、李瓶儿、春梅命名者,亦楚《梼杌》之意也。”从“独以潘金莲、李瓶儿、春梅命名者”,可看出《金瓶梅》取三妇名字中各一字而成,这样,三个女人代表了一部书,这给了我们一种思维,给了我们破解西门居地历史文化的第一个指导思想——人可代表书名,同样,人也可代表路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两个形影不离的太监代表了苏州的一条街,即苏州太监弄。太监弄的由来有两说:一是明代在苏州设织造局,皇帝亲派亲信太监主持其事,这些太监聚居的里弄,被称为太监弄;另据《吴门表隐》载:“明代有金玉、如意两太监在此居住,故曰太监弄。”作者采取了后者入文,着重立足于苏州以名人命名的古街巷文化特色,将代表这条街的两个太监“复活”,定格融入现实中,其定性两个太监行动不分开,是为了界定这俩太监与其他太监不同,有其特殊的代表性,即符号性代表着苏州太监弄,代表着苏州古街巷文化,暗示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那这种历史人物复活法,书中有没有依据呢?有!第一百回一六九〇页——“看看念至三更时,只见金风凄凄,斜月朦胧……这普静老师,见天下荒乱,人民遭劫、阵亡,横死者极多,发慈悲心,施广惠力,礼白佛言世尊,念解冤经咒,荐拔幽魂,解释宿冤,绝去挂碍,各去超生,再无留滞。于是诵念了百十遍解冤经咒。少顷阴风凄凄,冷风飕飕,有数十辈焦头烂额,蓬头泥面者,或断手折臂者,或有刳腹剜心者,或有无头跛足者,或有吊颈枷锁者,都来领禅师经咒,列于两旁……小玉窃看,都不认的。少顷,又一大汉进来,身七尺,形容魁伟,全装贯束,胸前关着一矢箭,自称:‘统治周秀,因与番将对敌,折于阵上。今蒙荐拔,今往东京托生……’言未已,又一人素体荣身,口称是:‘清河县富户西门庆,不幸溺血而死。今蒙师荐拔,今往东京城内,托生……’(一直到本回一六九二页)言毕,各恍然不见。”普静师荐拔群冤时,让死人现身说话,这就给了我们一种思维,给了我们破解西门居地历史文化的第二个指导思想——能让死人现身说话,同样,也能让历史人物“复活”来穿越时空演绎生活。书中这种复活历史演绎生活和近处设局远处(包括局外的序)提示的手法,伏脉千里,神踪鬼影,有见如来的五神五眼,可随其一灵真性悠悠穷源。

太监弄清了,白衣斋下面破雾西门居地第二条古街巷。第八回一〇八页——“妇人(潘金莲)因见(西门庆)手中拿着一根红骨细洒金、金钉铰川扇儿,取过来迎亮出只一照。原来妇人久惯知风月中事,见扇儿多是牙咬的碎眼儿,就疑是哪个妙人与他的扇子。不由分说,两把折了,西门庆救时,已是扯的烂了,说道:‘这扇子是我一个朋友卜志道送我的,今日才拿了三日,被你扯烂了。’”第十回一三三页——“如今花太监死了,一分钱都在子虚手里。每日同朋友在院中行走,与西门庆都是会中朋友。西门庆是个大哥,第二个姓应,双名伯爵,原是开绸绢铺的应员外儿子,没了本钱,跌落下来,专在本司三院帮嫖贴食,会一脚(下转一三四页)好气球,双陆棋子,件件皆通。第三个姓谢,名希大,字子纯,亦是帮闲勤儿,会一手好琵琶,每日无运营,专在院中吃些风流茶饭。还有个祝日念、孙寡嘴、吴典恩、云离守、常时节、卜志道、白来创,共十个朋友。卜志道故了,花子虚补了。”第十六回二二二页——“那日(应伯爵生日)在席前者,谢希大、祝日念、孙天化、吴典恩、云离守、常时节、白来创,连新上会的贲地传,十个朋友,一个不少。”

从上文第八回那段中,以西门庆口提起“卜志道”;第十回那段,“卜志道故了,花子虚补了”;第十六回那段,“连新上会的贲地传,十个朋友,一个不少。”总看十个会友,经历三次:一是卜志道在时,二是卜去花补,三是花去贲补。这一去一补,再给了我们一个思维,给了我们破解西门居地历史文化的第三个指导思想——去则补,量不变!如刘薛二公公有定格关系那样,会友总是定数十个人。十个男子,谓十子,“十子”正好是苏州另一条古街巷——“十梓”的谐音。十梓街因俗语“太守署前树十梓”而得名,作者在此依据第二个指导思想,借典故把十棵梓树人化“复活”,和“复活”太监弄一样,再依据第一个指导思想,让他们符号性代表着苏州十梓街,代表着苏州古街巷文化,暗示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人物命运看“卜志道”,就是谐音“不知道”。他一次面未露,读者当然“不知道”。当他在“十子”中得到介绍时,读者“知道了”——知道了他是十子之一,这样“卜志道”就完成了他“不知道”的使命,从而不知不觉地以死退出。而“花子虚”的名字则是取于《麻衣神相》中“虚花无寿”一词,相曰:“鼻梁露骨,号为破祖刑家;背脊成坑,名曰虚花无寿。”无寿当然活不长。这些名字都有强烈的预示性,一出现就注定了有不可改变的天定命运,孝哥儿的生日就是如此(后有详解)。再看十梓街,第八十一回一四一四页——“十字街荧煌灯火,九曜庙杳霭钟声。一轮明月挂疏林,几点疏星明碧落。六军营中,鸣鸣画角频吹;五鼓楼头,点点铜壶正滴。四边宿雾,昏昏罩舞榭歌台;三市沉烟,隐隐闻绿窗朱户。两两佳人归秀幕,纷纷仕子掩书帏。”这是西门庆死后,三月初九断七前一天,吴月娘安排张安拿着酒米食盒往西门庆坟上去时的晚景。这“十字街”和其后韩道国进城来到的“十字街”,以谐音连续提示了十梓街。这段“十字街”文由五楹联构成,联中无七无八,正是借用苏州菱农历七月成熟、八月脱落的这一“七菱八落”俗语,谐七零八落来预示了“十子”未来的状况:第九十五回一六一〇页——“吴典恩道:‘想必是这玳安儿小厮,与吴氏有奸,才先把丫头与他配了妻室。你只实说,没你的事,我便饶了你。’平安儿道:‘小的不知道。’吴典恩道:‘你不实说,与我拶起来。’……(威逼下平安儿依意)这吴典恩一面令吏典上来抄了他口词,取了供状,把平安儿监在巡检司,等着出牌提吴氏、玳安、小玉来审问这件事。”此举与西门庆当年取笔把利钱抹了,把一百两银子交与他(第三十一回四四〇页)相比,吴典恩真的“无点恩”——没有一点恩情了。第九十七回一六四六页——(给陈经济说媒)“又说应伯爵第二个女儿。年二十二岁,春梅嫌应伯爵死了……”此外,“七菱八落”也预示了西门家族的七零八落:西门庆死后,“李娇儿盗财归院”(第八十回),“韩道国拐财倚势”(第八十一回),“汤来保欺主背恩”(第八十一回),“薛嫂月夜卖春梅”(第八十五回),吴月娘赶走了陈经济(第八十六回),打发了潘金莲(第八十六回)……此中看出十字街文与卜志道、花子虚一样,有强烈的预示性。

第一百回一六八九页,此十字街文又现,再一次提醒“十梓街”,此时的吴大舅也死了(一六八八页——那时吴大舅已死),此文的用意“七零八落”,不由得更使人感叹人生无常,进一步加重了凄凉感。

十字街与“十子”,不仅以符号代表着苏州十梓街,代表着苏州古街巷文化,而且还与菱文化深深结合在一起,成为了苏州文化重要的标志,更丰富地暗示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

再回“十子”,此中有人禁不住要问:“既然十个男子谓十子,常州有一条十子街古街巷,正合,为什么不是这条呢?”常州十子街的来源是北宋时名人邹浩的家世。邹浩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龙图阁待制,为宋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人称道乡先生。其祖邹霖,宋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由浙江钱塘迁居常州。邹霖之父邹元庆生十子,其中三子中进士,邹霖正是其第十子。他迁居常州子孙遍城乡,一门科第不绝。邹家为纪念迁常始祖,改其所居之地名为十子街。此十子乃源于第十个儿子,而不是十个子,有本质区别。作者反复写一去一补,也是在强调这个方面。

十梓街明了,白衣斋再拨见西门居地第三条古街巷。第三十六回五三二页——“蔡状元道:‘学生蔡蕴,本贯滁州之匡庐人也,賎号一泉。侥幸状元,官拜秘书正字……’”本回五三二页——“西门庆道:‘在下卑官武职,何得号称。’询之再三,方言:‘賎号四泉。’”第四十九回七二七页——“(西门庆)因问道:‘宋公祖尊号?’蔡御史道:‘号松原。松树之松,原泉之原。’”第五十六回一〇三五页——“西门庆款留,黄主事道:‘学生还到尚柳塘老先生那里拜拜。他昔年曾在学生敝处作县令,然后转成都府推官。如今他(下转一〇三六页)令郎两泉,又与学生乡试同年。’西门庆道:‘学生不知老先生与尚两泉相厚,两泉亦与学生相交。’”第七十二回一一九〇页——“西门庆便问:‘三泉是何人?’三官只顾隐蔽,不敢回答,半日才说:‘是儿子的賎号。’”第七十回一一四八页——“何千户道:‘学生賎号天泉。’”第七十二回一一八六页——“安郎中说:‘学生敬来有一事,不当奉渎。今有九江府蔡少塘,乃是蔡老先生第九公子,来上京朝觐。前日有书来,早晚便到。学生与宋松泉、钱龙野、黄泰宇四人作东,借府上设席请他,未知允否?’”第七十四回一二三三页——“宋御史道:‘学生有一事奉渎四泉,今有巡抚侯石泉老先生新升太常卿,学生同两司作东……’”第七十九回一三八五页——“又请了何老人儿子何春泉来看,又说是癃闭便毒,一团膀胱邪火……”

上文蔡御史道:“号松原。松树之松,原泉之原。”他为什么不说松花之松,松竹之松?原来之原,原本之原?这额外加的树泉两字,是故意提示我们的:树谐音数,树泉就是让我们数泉。蔡一泉、尚两泉、王三泉、西门四泉、何天泉、宋松泉、侯石泉,至何春泉出场共出现了十四个泉。侯石泉谐音后十泉,既示出有前十泉,也定格了有后十泉。共十四泉,号为四泉的西门庆死后,四泉没了,所剩的十泉为后十泉,他们是:蔡一泉、尚两泉、王三泉、何天泉、宋松泉、侯石泉、何春泉。那么前十泉应该是规律性带数字标志的同类泉,他们是:蔡一泉、尚两泉、王三泉、西门四泉。十泉经历的四增四减,是“十子 ”一去一补的逆向思维。第五十一回七九六页——“黄主事道:‘敢问尊号?’西门庆道:‘学生賎号四泉,因小庄有四眼井之说。’”四泉是因为“小庄有四眼井”,那定格的“十泉”是何来源?苏州古街巷正好有一条十泉街。《沧浪十八景图咏》载:“相传淳熙(1174—1189年)年间,江南大旱,里人造井于此,竟得十眼,涓涓然、晶晶然,冬暖夏凉,不溢不竭,于是众人喜而旱魃去。街因泉兴,泉因街名,十泉街之名自此远播矣。”

那我们再来看看前十泉和后十泉的量不变依据。前十泉既定,其间又生出四泉,便是十四泉了。前面,我们已经得出破解西门居地历史文化的第三个指导思想:去则补,量不变。基于这一指导思想,逆向变通为:多则损,量不变。即生出四泉,必损四泉。到何春泉出场时,正生出了何天泉、宋松泉、侯石泉、何春泉,共四泉,故号为四泉的西门庆,在何春泉出现时,必死无疑。破解西门居地历史文化的指导思想,犹如铁板神数般灵验。十泉街同样不能脱出作者早构建好的这三个指导思想。除了依据第三个指导思想的变通,同样依据了第二个指导思想,借典故把十眼井人化“复活”,和“复活”两太监、十梓树一样,再依据第一个指导思想,让他们符号性代表着十泉街,代表着苏州古街巷文化,暗示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那生出的四个“泉”与十泉街有何关系?“何天泉”是问:十泉为何天之泉?宋松泉本开始说是宋松原,又道出作宋松泉,看似荒唐,却是作者的故设之泉,此泉回答了十泉为何天之泉。“宋松泉”谐音“宋送泉”,是宋时人送来的泉,与《沧浪十八景图咏》记载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此“十泉”就是苏州之“十泉”。而“侯石泉”谐音“后十泉”,即示出有前十泉,也定格了后十泉,以此对应十泉街之十泉。“何春泉”谐音“何春全”,是指对西门庆的病来说,何人能妙手回春保全?根据第三个指导思想的变通——多则损,量不变,没人能,只有死!

为什么单死西门庆,不双死王三泉和蔡一泉?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上看:因为西门庆不死,“十子”就不能像“七菱八落”预示的那样“七零八落”了——西门庆在,卜去花补,花去贲补。其恒定的格局一是缺少艺术魅力,二也达不到作者想要的沧桑感,主体揭示就缺少了广度和深度。唯有西门庆死,一是能凸显菱文化的魅力,更丰富了苏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二是能达到作者想要的沧桑感,从而主体揭示能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也唯有西门庆死才能代表性地显示大明命运已日薄西山。从字号所含意义上看,西门庆号四泉的来源——“因小庄有四眼井之说”,对十泉街十泉的来源有间接提示作用。而何天泉和宋松泉的名号以含义和谐音对十泉街十泉的来源一问一答,既直接作了提示,又清楚作了解释。侯石泉以谐音后十泉,既示出有前十泉,也定格了有后十泉,是对应十泉街之十泉。何春泉以寓意何人能妙手回春保全来预示着——至此已生出四泉,注定要死四个泉。他们四个人从名号含义上已经完全替代了西门庆,对十泉街注释更完美,西门庆的号四泉已失去意义,所以西门庆必死无疑。

总观本节,作者依据破解西门居地历史文化的三大指导思想,把太监弄、十梓街、十泉街大手笔、大跨度地大隐于文中,只要不改变代表人物的符号性和其天定命运,就永远不会破坏这种格局,此中的十梓街因与菱文化的结合更完美更具代表性,我便将作者构建家乡圈历史文化的这种模式称为十梓街模式。

君设此局,以局会友。君以我识为期友,我以君设为尚友。四百载天下稀!

不为虚名挂大牌,谁人识我白衣斋?

半生苦品百家著,一日穷游十梓街。四、西门居地之地理风貌苏州寻踪

上节清晰显现了苏州三条古街巷,这一节把书中明写暗提的一些重要地理标志物,直接对号入座。

第三十九回五七二页——“到初九日,西门庆也没往衙中去,绝早冠带,骑大白马,仆从跟随,前呼后拥,径出东门,往玉皇庙来。远远望见结彩的宝幡,过街榜棚,进约不上五里之地,就是玉皇庙……(对庙宇描写)九龙床上,坐着个不坏金身万天教主玉皇张大帝。”这玉皇庙就是苏州张吴王庙。其原址坐落在原斜塘盛墩村,迄今600余年。西门庆径出东门往玉皇庙去,正符合苏州古城东去张吴王庙的路线。更重要的是作者提到了庙里供奉的一个大神——万天教主玉皇张大帝。苏州张吴王庙,民间俗称张王庙,把张士诚当城隍供奉。书中提的万天教主玉皇张大帝,特指的是张士诚,这里的万天有史可寻:张士诚起义后攻取了兴化,在德胜湖(指江苏兴化)集结了一万多人,元朝拿着“万户”的委任状去招降,张不接受。继而占领了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后又攻下平江(苏州),又下湖州、松江几城,将平江改为隆平府,从高邮迁都至此,后称吴王。基于历史,作者将“万户”与“天佑”两个能作为符号代表张士诚的词,取前字合成“万天”,这是文中常用手法。这种把两个能代表同一事物或人的词,以反切思维结合,共生成一个深深隐藏原先的特征、几乎达到从表面无法理解,但却有文史可寻踪迹的原含义新词,我称这种手法谓“切隐”。第一回九页——“传的东平一府两县,皆知武松之名。”其中的“东平”就是切隐(后有详解)。第三十四回四三二页——“时宣和四年戊申六月廿一日也。”其中的“宣和”也是切隐(后有详解)。切隐一般是依文史切造的新词,按一般理解不通意,从字典词典上也无迹可循,不具备一定的传统知识和一定悟性,只能囫囵吞枣记住这个符号,这就难解书中内容,从而一词致使一团雾,这就是《金瓶梅》为奇之三。作者之所以切隐“万天”:缘是作者痛恨腐朽糜烂的晚明朱家皇权和其政治集团(后有详解),通过苏州人民对朱家天下始祖的政敌张士诚的供奉,来辱骂其祖繁殖出了如此掌天下的人,作者对其为不敢明言,对其恨却不能不言,以此手法妙借了庙中供奉人物张士诚的历史,巧开心结。此手法能充分以文史透露给我们一个重要信息:这个供奉“万天”教主玉皇张大帝的玉皇庙,是有苏州人文标志的玉皇庙,区别于他地,是苏州特有的“玉皇庙”——苏州张吴王庙。

第五十五回八五二页——“青山环马首,绿水绕行鞭。酒帘深树里,草舍落霞前。”此诗前两句藏头,表写路途之景,暗笔苏州名胜。头句中“青山”与二句中“绿水”是苏州的两座姐妹桥,名称对称,形状大小相同,距离不足百米,桥下清流回环,像被一条纽带牵住的孪生姐妹。明诗人陈基《青山桥即事》云:“两情如水水如环,柳外春桡数往还。招手渡头人不见,二分新月近青山。”清诗人任兆麟《过绿水桥》云:“花事晴暄绿水桥,画楼红袖倚吹箫。春风不管离人恨,依旧青青到柳条。”其下两句不似藏头,句中“深树”与“落霞”应指苏州古城某地两景。

第九十三回一五八三页——“杏庵道:‘此去离城不远,临清码头上,有座晏公庙。那里鱼米之乡,舟船辐辏之地,钱粮极广,清幽潇洒。’”本回一五八四页——“他便乘马,雇了一匹驴儿与经济骑着,安童、喜童跟随,两个人抬了盒担,出城门径往临清码头晏公庙来。止七十里,一日路程。”从上言透出此地:一是码头,二是有座晏公庙,三是鱼米之乡,四是离苏州古城约七十里。苏州光福古镇就有码头,光福窑上涧里有座晏公庙,光福古镇有“鱼米之乡”美誉,光福古镇晏公庙到苏州古城约七十里。更重要的是作者用了一个地理风貌以数代像大定位。第九十二回一五六〇页——“这临清闸上,是个热闹繁华大码头去处,商贾往来,船只聚会之所,车辆辐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区区光福何有三十二条花柳巷?这么多数,作者为什么单单用这“三十二”和“七十二”?“三十二”是借了光福古镇有三十二座古寺庙,“七十二”是借了光福西面太湖上有七十二座山峰,这“三十二”和“七十二”用在临清花柳巷和管弦楼上是虚数,用在光福上是实实在在的数,且是最能代表光福地理标识的数,犹如三十四(省级行政区)和五十六(民族数)代表中国。此地非光福莫属,这临清就是光福。这是作者的常用手法,这种手法特点是将具有地理标识或历史人文标识的数张冠李戴,不晓作者描写的地域和笔锋所指何人,难解此数;就是知晓作者描写的何地何人,没一定的地理文史知识,也只能看作一个笼统的数字,这就是《金瓶梅》为奇之四。第一回九页——“传的东平一府两县,皆知武松之名。”第二十九回四一一页——“西门庆便说与八字:‘属虎的,二十九岁了……’”第七十九回一三八七页——“……今岁戊戌流年,三十三岁算命。”上面的数字皆属此类(后有详解)。深藏的佐证再举一例——作者一笑中化用了光福的一个典故。第九十三回一五八七页——“(任道士与两徒弟往人家应福去)临出门吩咐:‘你(陈经济)在家好生(下转一五八八页)看着。我后面养的一群鸡,说道是凤凰,我不久功成行满,骑它上升,朝参玉帝。’”传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虎山圈地养虎,饲养者聚居之地遂名虎溪,吴国灭亡后,养虎随之一衰千里,梁大同年间九真太守舍宅为寺,取名光福,名延至今。光福古为养虎之地,作者今戏为养凤之地。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骑凤之意不在凤。醉翁欧阳修,在乎青山绿水的人和他心通;骑凤任道士,识乡情史典的人和他心通。马培洁论文《〈启颜录〉与中古时期的笑话集》55页——《王利器历代笑话集》中说:“案此原出敦煌卷子本《启颜录》,惟本书不知据何改写的。”下面节选笑话中的一段:“一日,先生将出,留此仆看馆,嘱之曰:‘墙挂火腿,院养肥鸡,小心看守。屋内有两瓶,一瓶白砒,一瓶红砒……’”从上面能更清楚看出,作者凤凰代鸡的用意:养鸡户户都可,人人皆能习惯性想到;养凤凰却是闻所未闻,只有听了养虎典故的人,才能想到养凤凰。根据创作来源于生活这一观点,推测作者化用了这一典故。西门居地即苏州古城,是作者的家乡圈,作为其辖区的光福古镇同样有作者家乡圈烙印。关于光福古镇有作者家乡圈烙印,在解永福寺中将进一步得到验证。为了研究作者和写作时间,移至下章。回头接前面还提笑话,作者云里雾里看似不着边际,让人不知不觉一笑而去,但作者就是借一般人不会当真的笑话,笑里藏音,这就是《金瓶梅》为奇之五。第二回三三页——(西门庆别有用心缠王婆子说媒探问年龄)“王婆子道:‘那娘子是丁亥年生,属猪的,交新年恰九十三岁了。”一笑中藏音,正属此类(后有详解)。

再看临清船闸。第九十三回一五八六页——“那时朝廷运河初开,临清设二闸,以节水利。不拘官民,船到闸上,都来庙里或求神福,或来祭愿,或讨卦与笤,或做好事。”临清是光福古镇,“临清码头上,有座晏公庙”,是说光福古镇晏公庙就在码头上,那这条运河指的是晏公庙北面的从太湖古水口连通下崦湖的那条运河,直连到京杭运河上,设的二闸都在这条水线上。(如下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