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场管理要效益:现场6S管理实施的关键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6:50:12

点击下载

作者:姚水洪、邹满群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向现场管理要效益:现场6S管理实施的关键点

向现场管理要效益:现场6S管理实施的关键点试读:

前言

现场是制造型企业的“门面”,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有效地推进现场6S管理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使现场基础管理工作更加扎实,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保证产品品质,进而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现场6S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的有效管理,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提高企业柔性管理水平,营造安全、舒适、低成本的企业经营环境。对于企业而言,6S的本质是一种态度,是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对于管理人员来说,6S是应有的基本能力,是管理的根本;对于员工来说,6S有利于培育纪律性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成就事业的基础。现场6S管理内容简单,实际推行过程中重要的是理念到位,其次要持之以恒,把其中的管理内容变成企业文化的内容,这样才能达到推行的目的,才能有效提升现场管理的效能,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本书以企业现场实战为导向,结合企业运营实际要求,用来自企业一线现场的大量真实案例,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全面、详细、具体地阐述现场6S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要点以及操作步骤等,并配以丰富的图表工具。同时,根据大量的企业推进参考事例,深入分析当前中国推行6S的现状,并阐述处理问题的方法步骤,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方便实用。

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营造现场6S管理活动的环境,解决在现场6S管理活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习惯化的现场6S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本书作者多年来从事企业现场运营管理的研究与咨询工作,希望能与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分享6S管理的知识和经验。

书中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或谅解,相关建议、要求等可通过微信号yuanfang3389与作者联系,在此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姚水洪2019年1月第一章 现场6S管理的基础知识一 现场6S管理的功能

6S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中的人员、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6个要素,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故简称“6S”。

6S是一种行动,通过活动来改变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品质,从而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准和员工的整体素质。

在6S活动得以彻底推进的企业,可以看到以下现象。

① 员工主动遵守规定。

② 员工守时,各项活动能够准时开展。

③ 管理状态一目了然。

● 员工的工作快捷有序,员工充满干劲。

● 员工的精神面貌良好,行为彬彬有礼。

6S管理的8种功能详解如表1-1所示。表1-1 6S管理的8种功能详解表二 现场6S管理的内容1.整理

将公司(工厂)内需要与不需要的东西(多余的工具、材料、半成品、成品、文具等)予以区分。把不需要的东西搬离工作场所,集中并分类,使工作现场只保留需要的东西,让工作现场整齐、漂亮,使工作人员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整理的内容如表1-2所示。表1-2 整理的内容2.整顿

将已区分好的、在工作现场需要的东西予以定量、定点并进行标识,存放在要用时能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减少因寻找物品而浪费时间。

整顿三要素如表1-3所示。表1-3 整顿三要素

整顿三原则如表1-4所示。表1-4 整顿三原则3.清扫

使工作场所没有垃圾、脏污,设备没有灰尘、油污,也就是将整理、整顿过的要用的东西时常予以清扫,保持随时能用的状态,这是清扫的第一个目的;清扫的第二个目的是在清扫的过程中通过目视、触摸、嗅、听来发现不正常的根源并予以改善。“清扫”是要把表面及里面(看到和看不到的地方)清扫干净。

清扫的目的及作用如表1-5所示。表1-5 清扫的目的及作用4.清洁

将整理、整顿、清扫后的清洁状态予以维持,最重要的是找出根源并予以排除。例如,工作场所脏污的源头、造成设备油污的漏油点等。

清洁的作用和要点如表1-6所示。表1-6 清洁的作用和要点5.素养

使全员参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工作,保持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而制定各项相关标准供大家遵守,让大家都能养成遵守标准的习惯。

素养推行要领和方法如表1-7所示。表1-7 素养推行要领和方法6.安全

将工作场所里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源(地面油污、过道堵塞、安全门被堵塞、灭火器失效、材料和成品堆积过高等)予以排除或预防。

安全管理的目的:保障员工的安全,保证生产正常运转,减少经济损失,采取紧急对应措施。

执行的方法:安全隐患识别,实行现场巡视。三 现场6S管理的目的

现场6S管理的基本目的包括三个方面。

① 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 创造人和设备都适宜的环境。

③ 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

实际上,从企业现场管理的角度来看,现场6S管理的目的可以简洁地表述为两个:一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本质上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驱动企业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员工的素养与品质。

6S管理的落脚点在于企业员工素养的形成,有效的6S管理能让员工形成以下理念。

① 6S是我日常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 我是6S工作实施的第一执行人,我有责任和义务保持个人责任区域环境整洁美观、物品干净有序的状态。

③ 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团队成员察觉6S工作的不足或缺陷,提升我们团队整体的6S水平。

④ 工作不息,6S不止。

现场6S管理的目的如图1-1所示。图1-1 现场6S管理的目的第二章 现场6S管理推行关键点一 消除对6S管理的八大误区1.形象工程误区

错误认识:领导层人员认为推行6S是形象工程,其他人员跟着敷衍了事。比如,把看得见的地方搞得很漂亮,而看不见的地方则纹丝未动。

解决方法:解决领导认识问题。例如,让领导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培训,改变思想观念。通过培训让大家认识到形象工程的本质和坏处;通过外部的公开检查,发现问题本质,揭穿面子工程的假面具,消除错误认识。2.过度规范化误区

错误认识:为了规范化,搞一刀切,结果把一些本不该规范的东西也实施了规范化管理。

解决方法:通过培训、学习让员工改变认识,理解6S管理的真正精髓;及时检查督促,早发现,早纠正,防止不良后果和影响;和个别比较偏执的企业管理人员谈谈心,对其进行纠正与启发,在纠正无效时换人。3.形式检查误区

错误认识:把检查当灵丹妙药,频繁实施检查。检查前先规定好时间、对象,提前发出通知,要求大家做好准备;检查时按事先的安排进行检查,虽然检查比较细致,但都取得了好成绩。

解决方法:推进6S管理需要检查,但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督促。组织机构要开会交流,以消除人员的错误认识;管理层要发出倡议,成绩不重要,不以成败论英雄。4.过时管理误区

错误认识:有一些人认为6S管理的内容是老生常谈的话题,6S管理早搞过了,而且搞过好多次,不需要再搞了。

解决方法:通过培训、参观的途径让人们改变认识。一是理解6S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活动,而是一种需要持之以恒的管理方法;二是了解同样推行6S,为什么有的人取得的效果与别人大不一样;三是从根本上认知6S管理的宗旨,即通过最基本的规范管理打造整洁的环境,建立井然的秩序,促使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提高素质。5.快出效果误区

错误认识:一些企业及其管理人员迫于某种压力或者自己求功心切,希望6S管理短期内快出效果,往往急躁冒进,在推行过程中采取很多过激的措施,结果却是揠苗助长。

解决方法:一是找出压力大的源头,然后分析其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及措施;二是由企业领导出面,疏解那些压力;三是企业在决定推行6S管理时,必须先策划与计划,然后号召全体人员按计划稳步推进。6.自觉行动误区

错误认识:有些部门自认为自己部门的员工素质高,只要把标准、要求等文件做好,员工便能自觉执行,自负责任地搞好6S管理,很少进行检查,也疏于督促。

解决方法:一是培训人员,学习戴明圆环原理(PDCA循环);二是制定制度,广泛贯彻,并现身说法,引导实施;三是选用敢于真抓实干的管理人员,从严要求地从自我做起;四是建立定期督导、检查机制;五是定期开会,评价效果。7.以罚代管误区

错误认识:有些部门认为员工素质太差,尤其是6S管理方面这些琐碎的事情,期待重罚见效。所以,制定了很多严厉的制度,大力处罚,而疏于培训、教育。

解决方法:一是培训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二是倡导人性化管理,让人人都树立“我很重要”的思想;三是借鉴优秀单位的做法,修改制度;四是派员学习考察先进单位,让他们亲身感受先进的成果。8.全员参与误区

错误认识:有些部门考虑到实际情况的特殊影响,对个别人员免除6S管理的具体事务,认为这样做不影响大局,从而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解决方法:一是培训人员,学习楷模;二是教育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改正有关企业文化方面的错误做法;三是让重要人员起带头作用,引导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四是采取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措施,做到“一碗水端平”。二 按照六大步骤推进6S活动1.成立6S活动推行组织,明确组织职责(1)根据企业管理现状,制定6S活动导入程序框架与流程图

6S活动导入程序框架与流程如图2-1所示。图2-1 6S活动导入程序框架与流程图(2)成立企业6S推行委员会

建议由企业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结合组织力量,形成体系的保障。一般建议实行扁平化管理,就是企业层面成立推行委员会,接下来直接划分责任区。有了这样一个扁平化的推进组织,直接可以落实到一线,同时要有效划分责任区和责任人。

推行委员会组织结构如图2-2所示。

推行委员会职位设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执行秘书、干事、文员、委员。图2-2 推行委员会组织结构图

推行委员会注意事项如下。

① 层次不宜太多(3~4层为宜)。

② 成员精干,有主见和热情,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③ 活动过少达不到效果,过多影响正常的工作,一般为每周一次。

④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各展所长。

⑤ 赋予权力,配备足够的资源(如经费、办公场所)等。(3)以文件形式明确推行小组的职责

推行小组职责:负责6S活动的计划和工作的开展;设定6S方针和目标;确定6S推进的方法、方案;制订推进计划及策划推进活动;实施6S教育培训;制定6S考核评价标准;建立6S监督检查体系。

主任委员职责:负责6S小组的运作,指挥和监督所属组员。

副主任委员职责:参与制订、修订6S活动计划,确实执行主任委员的命令;拟定各种活动办法;负责进行本部门的宣传教育,推动6S活动的开展;负责活动的定期审核、定期检讨与改善;进行活动指导及争议的处理;处理其他有关6S活动事务。

干事职责:拟订推行方案,召集会议和整理资料;筹划、推动相关活动。

文员职责:负责小组的行政、文书工作,负责评比分数的统计和公布。案例 某公司6S推行策划

为确保6S活动全面、持续、有效地切实推行,公司特成立6S推行委员会,以对公司所有的工作场所进行整理、整顿,使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善工作环境的条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为确保产品质量创造条件。公司现对其职责和权限及相关事项公布如下。

1.6S推行组织结构(即6S推行委员会)

2.6S推行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1)6S推行委员会

① 负责制定6S方针和6S推行目标。

② 负责6S活动的策划和建立6S活动监督检查体系。

③ 负责6S活动推行计划的编制及开展工作的实施和执行。

④ 制定6S活动评估、考核标准,评价6S活动的推行改善成果。

⑤ 实施6S教育培训。(2)主任委员

① 策划和主导6S推行活动,批准和颁布6S方针及6S推行目标。

② 批准6S活动推行计划和培训计划,负责6S推行委员会的运作,并指挥监督所属委员。

③ 向公司最高管理者报告6S活动的推行状况和绩效,以及任何改进建议。(3)副主任委员

① 协助主任委员处理推行委员会的相关事务,并于主任委员授权时,代理其行使职务。

② 负责6S推行活动的全程计划的执行和管制。(4)执行秘书

① 负责6S推行委员会的行政、文书等日常工作。

② 负责6S活动的奖品管理。

③ 负责6S推行活动评比分数的统计和公布。(5)干事

① 拟订6S推行活动方案。

② 召集6S讨论会议和整理与6S有关的文件、资料。

③ 筹划、推动与6S相关的活动。(6)委员

① 共同参与制订6S活动计划并实施和执行,确实执行主任委员的命令,参与6S活动的评比活动。

② 拟定6S推行活动的办法及实施和执行本部门的6S培训工作。

③ 完成6S推行活动的诊断表、评分表。

④ 负责责任范围内6S推行活动的规划和推进。

⑤ 进行6S推行活动的宣传教育,推动6S活动的开展等。

⑥ 定期对6S推行活动进行检查、检讨、推动、改善等。

⑦ 进行6S推行活动指导及处理有争议的相关事项。

⑧ 处理其他有关6S活动的相关事务。

3.工作项目

① 定期举行6S培训(每月至少1次)。

② 定期进行6S检查。

③ 主持6S活动。

④ 6S活动竞赛评比、奖励。

⑤ 6S方针、6S推行目标的制订和颁布。

4.6S活动竞赛评比(1)评比准则

遵守6S行为规范。(2)评比方式

① 部门分数评比:6S推行委员会成员共同评分。

② 个人分数评比:6S推行委员会成员共同评分。

6S推行委员会根据以上评比结果,最终确定优秀和差的部门及个人。(3)评比时间

每月27—31日。(4)评比等级分类

一等级(优秀):95~100分,部门为1个,个人为5人。

二等级(良好):80~94分,部门为1个,个人为10人。

三等级(尚可):60~79分。

四等级(差):59分以下,部门为1个,个人不超过3人。(5)颁奖时间

每月5—10日。(6)奖品

① 部门一等奖奖品为人民币1000元,并颁发“6S优秀锦旗(红色)”一面;个人一等奖奖品为人民币300元。

② 部门二等奖奖品为人民币600元,个人二等奖奖品为人民币200元。

③ 部门三等奖奖品为人民币300元,个人三等奖奖品为人民币100元。

④ 对被评比为差的部门罚款人民币1000元,并颁发“6S改进锦旗(白色)”一面;对被评比为差的个人罚款人民币200元。

5.责任的划分

各组划分详见下表。

6.设立6S展览走廊

① 将每月6S评比为优秀和差的部门的实际状况拍照陈列展出。

② 将每月6S评比为优秀的部门改善前后的对比照片陈列展出。

③ 在上下班刷卡区,或在餐厅/通往卫生间的过道建立6S展览走廊。2.6S活动的六大步骤(1)拟定企业6S活动推行方针及目标

推行方针:制定方针作为6S活动的指导原则。

推行目标:6S活动期望的目标应先设定,以作为活动努力的方向及用于执行过程的成果检讨。(2)管理审计与诊断

明确企业6S活动推行前的管理现状,以及推行6S的重点、侧重点和难点。(3)收集资料

收集6S相关的资料,如推行手册、标语、培训资料、其他厂的案例等,为后面的工作做准备。(4)划分责任区域

实行区域责任制,将现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指定负责人。根据初次6S会议讨论的结果,由各部门主管负责将本部门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指定区域负责人,以书面的形式上交6S小组。办公室的负责人是职能部门的责任人,办公室的成员不只是这个部门的人员,还有相关责任区域的人员。设定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责任区域明确出来后,要有责任牌,标明责任人和责任区域,从大区域到细致区域,甚至为了落实好6S,每一个车间班组内部要责任到人,公司层面只要管到具体的6S责任区域即可。(5)拟订工作计划

6S活动的推行,除有明确的目标外,还须拟订活动计划表,并经最高主管核准,以确定工作进度。6S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评估阶段、巩固阶段。(6)制定实施办法

由6S小组干事负责草拟活动办法(包括试行方案),经6S推行小组组长、组员会签,并在会签表上签写意见,然后在小组会议上共同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作为6S活动的实施办法。

6S活动实施办法的内容包括制定“要”与“不要”的东西的区分方法、6S活动评分方法、6S活动审核方法、6S活动的评比及奖惩方法等相关规定。

6S活动的导入应采取分步走的推进方式,即不论是在部门内做样板,还是面向全企业导入,都采取先做好整理,整理合格后再做整顿,整顿合格后再做好清扫,最后做好清洁、素养与安全,进而达到6S活动的全面开展。分步走的每一步都要按期审核、验收,在做下一步的同时必须保持前一步的成果。三 强化6S管理知识体系培训

推行6S管理必须认识到位。很多企业都邀请专家或老师讲课,但是,能够听课的毕竟是企业中的少数人,绝大多数在工作现场的一线员工没有机会听课。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全体人员解释说明实施6S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内容。例如,企业可以利用新员工入职培训、早会等时间进行说明,还可以通过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教育、培训让员工了解6S管理能给工作及自己带来的好处,从而主动地去做,与被别人强迫着去做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教育形式要多样化,讲课、放录像、观摩他厂案例或样板区域、发放学习推行手册等方式均可视情况加以采用。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新员工入职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向新员工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岗位职责、企业文化等的一种培训方法。许多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后的前三天里,安排其进行6S培训及到现场从事各种各样的6S工作。新员工往往会在入职后的几小时或几天内对该企业形成某种认识并做出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工作。2.各部门对全员进行教育

在6S推进过程中,如果得到了员工的积极配合,推进工作将会简便很多。这就需要员工对6S的推行目的、原因、内容及实施办法有所了解,消除员工思想意识上的障碍。3.使用各种宣传工具

在6S推行过程中,适当地使用一些宣传手段辅助培训教育的进行,将会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① 利用公司的内部刊物宣传介绍6S管理。

② 利用公司的板报进行宣传,表彰先进,并公布一些执行较差的单位名称。

③ 举办6S管理征文活动或者6S管理海报、漫画、标语等设计大赛。

④ 利用定点摄影的方式,定期照相追踪,不断超越。四 加强6S管理效果评比审核1.确定考评标准

在确定评估考核方法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套合适的考评标准,并在不同的系统内因地制宜地使用相应的标准。

① 对企业内所有生产现场的6S管理考评都依照同一种现场标准进行打分。

② 对办公区域的6S管理考评则应该按照另一套标准打分。2.评比审核及评价

为评价6S管理推行效果是否符合公司的期望和要求而进行的内部自我检查,即为公司的评比审核。评比审核也可以用于发现今后改善的方向及改善的可能性。

要想使评比审核具有可行性与可靠性,制定科学的考核与评分标准十分重要。有的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难以量化,从而使标准失去可操作性,6S管理的推行也因此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制定一套具有高度可行性、科学性的6S管理考评标准非常必要。

评价的等级有多种。比如,有些企业用A的数量来表示好坏, AAA级6S管理部门(区域),AA级6S管理部门(区域),A级6S管理部门(区域);有些企业通过颜色进行区分,分为绿、黄、红“三色管理”,绿色表示“优”,黄色表示“良”,红色表示“差”;有些企业采取优、良、中、差、劣五级进行评价。评比审核后,还应针对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评估意见,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改进计划,使6S管理的水准不断进步和提高。

6S班组评比示意图,如图2-3所示。图2-3 6S班组评比示意图3.激励、考核及竞赛

通过公布6S推行效果对员工进行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精神激励;一种是物质激励。(1)采取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措施

适当的奖罚考核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动力。每个月进行2次6S管理考核与评估,并在下一个月6S管理推行初期将成绩公布出来,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差或不能达标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处罚,让其产生改进的动力。奖励和处罚标准可以结合企业制度来制定,奖励要让大家心动,处罚要让个别人心痛,这对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是有效的。(2)精神激励

在6S管理的推行过程中,不可以忽略精神激励的作用。精神激励有时候可能比金钱激励更见成效。很多公司通过改善前后的对比来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在6S管理活动开展前,可以通过现场拍照、录像等方式,将工作现场的实况拍录下来;推行6S管理后,再对改善的现场进行拍照、录像。把推行6S管理前后的照片、录像展示出来,对参加改善工作的员工的工作进行肯定,充分地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可以起到鞭策和鼓励后进人员的作用。(3)6S管理考核及竞赛

考核及竞赛的方法也是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通过评分考核及竞赛结果的公布来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以激励员工更努力地工作。五 6S活动纳入定期管理内容1.检讨修正,总结提高

6S管理的推行重在检讨修正进而总结提高。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每次考核都会遇到问题,6S管理是一个永无休止、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6S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适当修改和调整考核的标准,逐步严格考核标准。2.全面推进6S管理

当6S管理样板区推行成功后,就应该依照以前的工作标准、工作规范等体系在公司各个部门全面横向展开,在推进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育培训

6S管理推行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对全体成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员工能够在充分认识6S管理的基础上,在细微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另外,作为消除浪费和推行持续改善活动的组织,如何使活动维持在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教育培训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评价这个组织是否成功,不是看它做了多少事,而是看大家做得怎么样。(2)领导的强有力支持

领导的强有力支持十分重要,这种支持绝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尽量做到出席推行委员会会议,与推行办公室的人员一起参加公司级的6S管理评比,在公司调度会议、工作会议上不断强调6S管理的重要性,对好的部门给予称赞,对差的部门给予批评与督促。调动公司内部各种力量为推行6S管理服务。声势浩大的气势将使得各种明处的阻力大幅度减少,对顺利推行6S管理十分有益。(3)全员参与

影响企业6S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全员参与的程度,一个企业仅靠企业高层参与是不够的,只有全员参与并且把大多数员工的热情激发出来,6S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4)区域责任制

将6S管理的要求具体落实到部门、生产现场的可操作性内容上,依照在样板区中推行的制度、标准,将员工的工作规范化,将工作区域划分到个人,并让每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引导员工运用5W2H[Why(为什么要做)、What(做什么)、Where(在哪里做)、When(何时做)、Who(由谁来做)、How(怎么做)、How much(做到什么程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把6S管理工作落到实处。3.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中

在使6S管理逐渐走向正轨之后,就要考虑将6S管理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之中,使6S管理效果得以维持。同时,将日常维护纳入公司的人事考核中,与奖金挂钩,与职务升降挂钩,避免出现“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的现象。例如,可以导入一些6S管理加强月(包括红牌作战月、目视管理月等)活动: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红牌作战月活动,每三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目视管理月活动。通过这些好的方法,可以使企业的6S管理得到巩固和提高。第三章 理推行的关键点一 科学把握整理的内涵与内容1.整理的概念及对象

整理是指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事、物,再对不需要的事、物加以处理。在现场工作环境中,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工具及文件等物品,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很有必要。

整理是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首先应对生产现场摆放和停置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用完的工具、报废的设备、个人生活用品等,坚决清理出现场。

整理的对象主要是现场被占用而无效用的“空间”。2.整理的目的与作用(1)整理的目的

基于工作效率提升以及安全生产的主要目的,整理是必要的,实际上是消除废物产生的工作流程上的变动性,确保流程稳定运行。具体来说,整理有以下几个基本目的。

① 腾出空间,空间活用。生产现场经常会滞留一些残余的物料、待修品、待返品、报废品等,这些东西既占据现场空间又阻碍现场生产,必须将这些东西从生产现场清理出去,从而留给作业人员更多的作业空间,以方便操作。

② 减少库存,节约资金。生产现场摆放不需要的物品是浪费,如果不经常清理,即使敞亮的工作现场也将越来越小,公司要建各种名目的仓库,甚至要不断扩建厂房;货品杂乱无章地摆放,会增加盘点的难度,甚至使盘点的精度大打折扣,导致成本核算失准。通过整理,就会避免货品因摆放混乱找不到而重新采购所带来的资金浪费,同时有利于控制库存。

③ 减少磕碰机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现场往往有一些无法使用的工装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理它们,时间长了,现场就会变得凌乱不堪。通常,这些地方是管理的死角,也是灰尘的堆场。在一些对无尘要求相当高的工厂,将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通过整理就可以把这一质量影响因素消除。

④ 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未经整理的工作现场,大量的零部件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会给管理工作带来难度,也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很容易带来工作上的差错。(2)整理的作用

整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避浪费;二是提升工作效率与减少安全隐患。

① 规避浪费。

● 空间浪费。

● 资金浪费。例如,因零件或产品过期而不能使用造成的浪费。

● 工时浪费。例如,因场所狭窄,物品时常不断地移动造成的浪费。

● 管理非必需品的场地和人力浪费。例如,花时间去管那些没有必要的东西,就会造成场地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 时间浪费。例如,因库存管理以及盘点而造成的浪费。

② 提升工作效率与减少安全隐患。

● 能使现场无杂物,过道通畅,增大作业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 减少碰撞,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

● 消除混杂材料的差错。

● 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

● 使员工心情舒畅,工作热情高涨。二 明确整理重点与实施流程1.整理的重点

从工作现场的要求出发,整理的重点如下。

① 明确定出实施整理的范围。

② 规划出“不要物”的暂放区,明确“要”与“不要”的标准。

③ 通过教育培训让全员了解“不要物”的标准及整理的概念。

④ 决定实施整理的时间,并将整理用具提前备妥。

⑤ 明确每个成员负责的区域,依照标准及范围实施整理。

⑥ 定期不断实施且定期巡回检查。

⑦ 整理后,马上进行整顿工作,二者连续不可分。2.整理的实施流程

整理实施流程如表3-1所示。表3-1 整理实施流程表三 精准把握整理的实施要点

整理实施要点就是将现场摆放的物品清理出来并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判断基准区分物品的使用等级,进而决定是否需要该物品。整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判定基准。在整理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基准:“要”与“不要”的基准(必要品与非必要品的判别及处理)、明确场所的基准、废弃处理的准则。1.必要品与非必要品的判别及处理

必要品是指经常必须使用的物品。如果没有它,就必须购入替代品,否则就会影响工作。

非必要品则可以分为两种。

① 使用周期较长的物品,即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才使用一次的物品,如样品、图纸、零配件等。

② 对目前的生产或工作无任何作用的,需要报废的物品,如过期的图纸、样品等。

在生产运营现场或者办公场所,需要对“必要”与“非必要”物品进行分类,为此就必须有一个分类标准。这个分类标准的依据是物品使用频率。

必要品和非必要品的区分与处理方法如表3-2所示。表3-2 必要品和非必要品的区分与处理方法

属于“必要品”类别的如下。

● 正常的设备、机器或电气装置。

● 附属设备(滑台、工作台、料架)。

● 台车、推车、堆高机。

● 正常使用中的工具。

● 正常的工作椅、板凳。

● 尚有使用价值的消耗用品。

●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 尚有利用价值的边料。

● 垫板、塑胶框、防尘用品。

● 使用中的垃圾桶、垃圾袋。

● 使用中的样品。

● 办公用品、文具。

● 使用中的清洁用品。

● 美化用的海报、看板。

● 推行中的活动海报、看板。

● 有用的书稿、杂志、报表。

● 其他(私人用品)。

属于“非必要品”类别的如下。

① 地板上。

● 废纸、灰尘、杂物、烟蒂。

● 油污。

● 不再使用的设备台、工装夹具、模具。

● 不再使用的办公用品、垃圾筒。

● 破垫板、纸箱、抹布、破篮筐。

● 呆料或过期样品。

② 桌子或橱柜。

● 破旧的书籍、报纸。

● 破椅垫。

● 老旧无用的报表、账本。

● 损耗的工具、余料、样品。

③ 墙壁上的物件。

● 蜘蛛网。

● 过期海报、看报。

● 无用的提案箱、卡片箱、挂架。

● 过时的月历、标语。

● 损坏的时钟。

④ 吊着的物件。

● 工作台上过期的作业指示书。

● 不再使用的配线、配管。

● 不再使用的老吊扇。

● 不堪使用的手工夹具。

● 更改前的部门牌。

办公桌上“要”(允许放置)及“不要”(不允许放置)的物品如表3-3所示。表3-3 办公桌上“要”(允许放置)及“不要”(不允许放置)的物品案例 某加工企业 “非必要”物品的种类(1)无使用价值的物品

① 不能使用的旧手套、破布、砂纸。

② 损坏了的钻头、丝锥、磨石。

③ 已损坏而无法使用的锤、套筒、刃具等工具。

④ 精度不准的千分尺、卡尺等测量器具。

⑤ 不能使用的工装夹具。

⑥ 破烂的垃圾桶、包装箱。

⑦ 过时的报表、资料。

⑧ 枯死的花卉。

⑨ 停止使用的标准书。

⑩ 无法修理好的器具、设备等。

⑪ 过期、变质的物品。(2)不使用的物品

① 目前已不生产的产品的零件或半成品。

② 已无保留价值的试验品或样品。

③ 多余的办公桌椅。

④ 已切换机种的生产设备。

⑤ 已停产产品的原材料。

⑥ 安装中央空调后的落地扇、吊扇。(3)销售不出去的产品

① 目前没登记在产品目录上的产品。

② 已经过时、不合潮流的产品。

③ 因预测失误而造成生产过剩的产品。

④ 因生锈等原因不能销售的产品。

⑤ 有使用缺陷的产品。

⑥ 积压的不能流通的特制产品。(4)多余的装配零件

① 没必要装配的零件。

② 能通用化的尽量通用化。

③ 设计时应从安全、品质、操作等方面考虑,能减少的尽量减少。(5)造成生产不便的物品

① 取放物品不方便的盒子。

② 为了搬运、传递而经常要打开或关上的门。

③ 让人绕道而行的隔墙。(6)占据工厂重要位置的闲置设置

① 已不使用的旧设备。

② 偶尔使用的设备。

③ 领导盲目购买的,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设备。(7)不良品与良品分开摆放

① 设置不良品放置场。

② 规定不良品的标识方法。

③ 谁都知道那是不良品。

④ 工作岗位上只能摆放当天工作所需的必需品。

⑤ 规定不良品的处置方法和处置时间、流程。(8)减少滞留,谋求通道畅通

① 工厂是否被零件或半成品塞满。

② 工厂通道或靠墙的地方,是否摆满了卡板或推车。2.明确场所的基准

场所的基准是指到底在什么地方放置“要”与“不要”的物品,可以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使用频率来判定物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制定场所的基准时应对保管对象进行分析,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来明确物品应放置的适当场所,做出保管场所分析表。保管场所分析如表3-4所示。表3-4 保管场所分析表

明确保管场所的标准,尽量不要按照个人的经验来判断,否则无法体现出6S管理的科学性。

明确场所的基准表如表3-5所示。表3-5 明确场所的基准表3.废弃处理的准则

工作失误、市场变化等因素,是企业或个人无法控制的,因此,“不要物”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不要物”的处理方法,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

第一,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

第二,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物”。例如,质检科负责不用物料的档案管理和判定工作;设备科负责不用设备、工具、仪表、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和判定工作;工厂办公室负责不用物品的审核、判定、申报工作;采运部、销售部负责不要物的处置工作;财务部负责不要物处置资金的管理工作。不要物处理审核清单如表3-6所示。表3-6 不要物处理审核清单

在6S管理活动的整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要意识之一就是,我们看重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物品的原购买价格再高,如果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使用该物品的需要,那么这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不高,应该处理的就要及时处理掉。很多企业认为,有些物品几年以后可能还会用到,舍不得处理掉,结果导致无用品过多的堆积,既不利于现场的规范、整洁和高效率,又需要付出不菲的存储费用,最为重要的是妨碍管理人员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因此,现场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不要物品处理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物品的残值。四 有效执行整理的实施步骤

在实施整理的过程中,要增加场地的空间,把东西整理好,把“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区分开,将工作场所整理干净。如果还把非必需品也整齐地与必需品摆在一起,那就很容易弄不清所需要的物品应是哪一个,而且还会因放置非必需品而放不下必需品。所以,整理工作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完成。1.建立共同认识

坚决扔掉“不要品”的目的是腾出更多的空间来整顿必要品,节约寻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有些员工打着整理的旗号,趁机对产品大肆更新一番,或者有些平时对企业不满的员工会毫不犹豫地把要与不要的物品全部扔掉,造成意想不到的浪费。因此,在整理之前,企业与员工必须建立共识。

另外,整理还有一种阻力,那就是认为“全部都有用”或“全部不能用”,这样的观点经常来自工程技术人员。因为他们总认为这些物品不管存放多久,总有一天会用得到,所以他们为了避免这些东西被扔掉,就会将这些东西藏起来、盖起来,完全违背6S的精神及原则。企业与员工只有取得观念上的共识,企业才能下发整理的措施,才能保证员工完成规定的整理要求,不然也只是流于形式。6S之所以在很多企业推行不下去,就是因为很多企业不能真正地改变员工的思想意识。2.全面检查工作现场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性检查,包括眼睛能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地方。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如设备内部、文件柜顶部、桌子底部,特别是设备内部。全面检查工作现场,归纳起来就是两点:一是看到的要进行整理;二是看不到的更要进行整理。

可以采用定点摄影的方法对同一场所6S实施前后的情况进行拍摄,以便了解实施6S整理的效果,点检出哪些东西是不需要的和多余的。具体检查要求如下。(1)办公场地(包括现场办公桌区域)检查内容

办公室抽屉,文件柜的文件、书籍、档案、图表,办公桌上的物品、测试品、样品,公告栏,看板,墙上的标语、月历等。(2)地面(特别注意内部、死角)检查内容

机器设备大型工装夹具、模具,不良的半成品、材料,置放于各个角落的良品、不良品、半成品,油桶、油漆、溶剂、黏结剂,垃圾筒,纸屑、竹签、小部件。(3)室外检查内容

堆在室外的生锈材料、料架,垫板上未处理品、废品,杂草,扫把、拖把、纸箱。(4)工装架上检查内容

不用的工装、损坏的工装、其他非工装物品,破布、手套、酒精等消耗品,工装(箱)是否合用。(5)仓库检查内容

原材料、导料、废料,储存架、柜,箱子,标识牌、标签、垫板。(6)天花板检查内容

导线及配件、蜘蛛网/尘网、单位部门指示牌、照明器具。3.制定要与不要的标准

企业在制定“要”与“不要”标准之前,首先要明白企业为什么会产生“不要”物品。“不要”物品的产生不仅仅是管理的问题,它也是现代企业运营必须有的内容与过程。形成“不要”物品的主要原因如下。(1)企业没有建立采购物品的标准

① 没有标准化,随意采购物品。

② 没有建立采购的控制流程和合理的审批制度。

③ 没有建立物料需求计划(MRP)。

④ 没有建立物料清单。

⑤ 没有建立物料损耗标准。(2)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无序

① 生产的计划能力不强。

② 领发料随意。

③ 补发料没有严格控制。

④ 生产完成后没有及时执行物品清单制度。

⑤ 多余的物品没有及时退库。(3)企业品质管理混乱

① 品质标准不明确且死板僵化,不能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产品制定相宜的品质检验标准。

② 产生的不合格品没有及时评审、区隔、处理。

③ 没有物品报废的处理程序。

④ 对不同的库存产品没有执行不同的期限管制。

⑤ 品管人员欠缺处理不良品的能力。(4)事务性管理欠缺标准化

① 没有文件管理规定。

② 没有执行表单的管理规定。

③ 事务性工作流程随意化。

④ 会议管理无效,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

⑤ 没有建立办公用品的使用标准等。

既然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会形成“不要品”,那么谁是“不要品”的判定者呢?由于企业里需要进行判定的对象有很多,并且有可以判断的和难以判断的物品,为了高效完成判定工作,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分层次确定相应的判定责任人。

① 一般物品由班组长初步判定,主管最终判定。

② 零部件由主管初步判定,经理最终判定。

③ 机器设备由经理初步判定,总经理最终判定。

④ 非必需品可以统一由推行委员会来判定,也可以设计一个有效的判定流程,由各个不同部门对各类物品进行判定。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不要物品”的判定标准。实际上,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标准化程度,因而可以说,没有标准的企业就是没有良好管理的企业。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管理简单化,而能让管理简单化的唯一办法就是将日常管理标准化。因此,企业推行6S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标准。没有标准,就不知道什么是“要”、什么是“不要”,不知道“要”与“不要”,就没有办法真正推动整理。

整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的标准如下。

① 物品“要”与“不要”的标准。

② 物品库存期限的标准。

③ 物品安全存量的标准。

④ 不要物品的处理权责、流程、标准。

⑤ 办公用品的配置标准。

⑥ 人员的编制标准等。案例 某公司物品“要”与“不要”的操作表单(1)物品处理标准表(2)物品库存期限标准表(3)物品存量管制标准表(4)不要物品的处理流程4.清理及处理“非必需品”

清理“非必需品”时,必须把握物品现在有没有使用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应注意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也就是使用价值大于购买价值。“非必需品”清理完之后要不要让车间主管把它们拿回去,要看企业的决心和魄力。(1)处理对象及方法

重点清理的物品包括货架、工具箱、抽屉、橱柜中的杂物,过期的报刊、空的罐子、已损坏的工具或器皿,仓库墙角、窗台、货架上甚至货柜顶上摆放的样品,长时间不用或已不能使用的设备、工具、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办公场所、桌椅下面、写字板上报废的文具及过期的文件、表格、速记记录等。依分类的种类,该报废丢弃的一定要丢掉,该集中保存的由专人保管。

整理中的处理对象与方法如图3-1所示。图3-1 整理中的处理对象与方法

无使用价值的“非必需品”的处理方法如下。

① 折价变卖。由于销售、生产计划或规格变更,购入的设备或材料等物品用不上。对于这些物品可以考虑与供应商协调退货,或是以较低的价格卖掉,回收货款。

② 转移他用。将材料、零部件、设备、工具等改用于其他的项目或其他需要的部门。

③ 废弃处理。对于那些实在无法发掘其使用价值的物品,必须及时实施废弃处理。处理要在考虑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出发,具体方法如由专业公司回收处理。(2)处理的注意事项

① 实施处理要有决心。在对“非必需品”进行处理时,重要的是有决心,把该废弃的处理掉,不要犹豫不决,拖延时间,影响工作的进展。

② 正确认识物品的使用价值。对“非必需品”加以处置是基于对物品使用价值的正确判断,而非当初购买时的费用。一件物品不管当初购买时的费用如何高昂,只要现在是“非必需品”,没有使用价值,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明确的用途,就应该下决心将其处理掉。(3)建立一套“非必需品”废弃的程序

为维持整理活动的结果,最好建立一套“非必需品”废弃申请、判断、实施及后续管理的程序和机制。建立物品废弃处理程序是为了给整理工作的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建立物品废弃的申请和实施程序,就是制定标准,明确物品废弃的提出、审查、批准和处理方法。一般来说,“非必需品”废弃的申请和实施程序一定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物品所在部门提出废弃申请。

② 技术或主管部门确定物品的利用价值。

③ 相关部门确认再利用的可能性。

④ 财务等部门确认。

⑤ 高层负责人做最终的废弃处理认可。

⑥ 由制定部门实施废弃处理,填写废弃单,保留废弃单备查。

⑦ 由财务部门做账面销账处理。

物品废弃申请单如表3-7所示。表3-7 物品废弃申请单5.养成整理的习惯

整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现场每天都在变化,昨天的必需品,今天就有可能是多余的。整理贵在坚持,如果仅是偶尔突击一下,做做样子,就完全失去了整理的意义。整理是一项循环的工作,根据需要随时进行,需要的留下,不需要的马上放在另外一边。案例 某企业6S管理中整理阶段标准与决策权限表五 明确了解整理的推行要领1.整理的推行要领

① 马上要用的、暂时不用的,先把它们区分开;一时用不着的甚至长期不用的,要区分对待,即便是必需品也要适量。

② 将必需品的适量降到最低的程度。

③ 对可有可无的物品,不管是谁买的,无论有多昂贵,都应坚决地处理掉,绝不能手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