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青年心理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7:58:53

点击下载

作者:郭瑞芳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网络青年心理分析

网络青年心理分析试读:

前言

本书从2001年开始构思,写写停停,断断续续到今天——2010年4月,其中涉猎的内容翻新了几次,观点也有诸多变化!

关于青年的含义,1995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第50届会议通过的《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中,对青年人口规定为15~24岁的年龄组。为便于描述和理解,我们就借用这个定义,把描述目标指向高中生和大学生。

那么,在当代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有什么特征呢?

人们习惯将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分成为五代人:缔造者是第一代;出生在二三十年代的,被称为迎接解放的第二代;四五十年代出生的第三代,叫做红卫兵的一代;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第四代是改革开放时期成长的一代;第五代出生于八九十年代,被称为独生子女的一代,称为“八零后”、“九零后”,又叫“新人类”。目前这一代人正处于青春妙龄期(18到30岁之间),是青年心理的代表性群体。他们与以往几代青年人最主要的特征是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网络化,是人类文化进步中的重大事件。它触及到了一切传统文化的沉疴旧俗,导演出一系列全球性文化质变。这些事件深深地影响着伴随网络进步而成长起来的青年的心。本书所说青年话题,是集中指向中国都市网络文化环境中青年的心理成长历程,亦称网络青年的心理分析。

青年的成长,历来都是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但是在当代国际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在网络文化对传统伦理反复冲击的对撞中,中国青年的成长已经不是简单的地理或历史局域文化焦点,起码是在三个层面上引人注目:

第一,如何正视网络文化,在现实和网络虚拟双重文化交互作用背景下,尊重网络文化在激励青年心身成长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二,在特有的意识形态体系中,如何认识青年的代沟——宏观历史现实与网络文化叠加形成的精神隔阂,接纳、解释和促进青年的精神演进;

第三,如何在国际网络文化背景下,放眼中国青年的成长和国家发展的远景。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我们从网络对青年心理影响的角度分析青年心态,帮助青年加深对自身的认识的期盼,在本质上,是为了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关怀我们的社会,进而推演我们或许看不见的社会的未来。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推行改革开放国策以来,社会从关注青年精神的自我思辨开始,对生命的认识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并真正擦亮双眼看世界。那个时节的思路演变,大体是从反思僵化的社会意识对青年思想的禁锢开始,思考生命的本来含义。比如,“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的大讨论,影视片《人生》,《蹉跎岁月》、《人到中年》、《河殇》等等,一大批思想深刻的文化作品出现并引起了全国性轰动。一方面,人们努力摆脱建国以后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对人的震动,并且从崇拜模糊不清的社会观念转向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对国际文化的认识和比较中,了解到世界上绵延的民主和市场竞争的文化。但是和青年成长的现实联系起来的时候,还是偏向沉稳甚至保守。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影响世界的思想文化事件,把青年精神成长的话题锤炼得格外沧桑。

大约是在1995年以后,伴随开放的政策,国内个性化消费文化崛起,国民经济真正走上快车道,青年的笑脸逐渐在网络文化启发下本真地绽放开来。同时,心理学得到了全方位的尊重,人们大胆关注青年个体心理成长、群体心理发展等话题。在2000年新世纪开始以后,关注青年心理问题的人更多了,很多机构开办心理学研究班,他们或者全面引用国外的观点、或者在传统观点上进行修补完善。热忱感人!不过,一些热心青年话题的好事者,比如体育项目记者或者娱乐节目主持人在电视媒体上公开主持青年心理障碍话题,把青少年个体不加遮掩地请到演播室,进行分析剖析,这就违反了心理学一般咨询尊重个体隐私的基本规则,还有可能泛化压力,增加青年心理负担。这样漠视个体生命尊严的所谓时尚,是曲解了对生命的理解和敬重。

我们从怎样的视角分析解读青年心理问题呢?

从对青年个体精神健康的认识为先导,首先,冷静地思考历史积淀文化对青年人格的影响;然后,提出笔者原创的个性结构理论观点,并选择网络青年心理成长的主要因素加以讨论,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年心理的影响和改变,提出这种改变可能引出的心理疾病;随后,结合作者在心理咨询和理论研究中的成果,详细介绍笔者自己经过检验的心理咨询辅助方法。最后,对网络青年面向国际,追寻自由健康的人格目标,提出美好的祝愿。

笔者希望青年精神成长发展的方向是:把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空间友好地融合起来,避免现实与虚拟的人格分裂,在冷静认识现实社会环境的基础上,确立诚信的人生态度和有爱、有快乐的信仰目标,构建国际化的人生愿景。作者2010年5月

第一部分 心理健康、文化熏陶、网络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讨论网络对青年心理的影响和改变的大前提。

尽管很多人在说心理健康,但是说法的角度不同,理解以后对自己的有用性就不同,谁不希望得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呢?

笔者的思路是,通过疾病和健康比较分析,用平衡的观点理解青年心理健康含义,为后面的展开分析做准备。

第一章 如何理解青年心理健康

这一章内容是对理解和分析青年心理所做的基本观点储备。换句话说,即探讨青年心理的观点从何而来。

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的相对认识

如今,在同事与朋友聚会闲聊中,你要是问一问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大概多数人会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精神、心理活动的,或者是研究行为的,甚至会说是猜测心理和活动的。不错,这些感觉和认识都有道理。一、理论定义

看看现代心理学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关注。在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浦•津巴多著的《心理学与生活》一书中,对心理学的定义是:“关[1]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在Phillip L.Rice著的《健康心理学》一书中,对健康心理学的定义是:“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止生病、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政策形成的融教育、心理学等[2]学科贡献为一体的结合体。”同时,该书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将健康定义为:“身体、心理和社会都完好的一种状态,它不仅[3]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这些定义比较复杂,化繁为简地理解,心理学就是关于个体健康和疾病状态的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它通过医学心理学告诉人们如何保持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是原来的预防医学的内容,后来与心理学走到一起。国家设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际上就是从医学和心理学中介角度,通过体检、发放预防药品、疾病普查等手段监控、干预大众健康状况的。在2003年“非典”那样大范围的疾病干预和监控中,对于没有染上疾病的诚惶诚恐的大众人群,他们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心理学研究的应用领域和手段,已经超过了单纯医学或医学心理学角度理解的健康和疾病的范围。二、理论与行为

大学里学习《心理学原理》的时候,只是涉及一些理论观点,基本不涉及实际社会行为,对于生理疾病的心理整合处理,也基本不涉及。因此大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内容和他们的现实需要联系不起来。笔者也是在学习临床心理咨询技术以后,才知道健康和疾病是通过心理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心理学和医学结合起来促进健康的思想,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只是近几年来,一些专家按照个人的理解做了一些努力。

我们能够明白这样的概念:疾病是身体功能失调引起的躯体症状,它可以是身体器官的机械崩溃或系统功能失调,也可以是中毒或微生物侵入体内,导致身体组织改变,出现病症,而生病不过是人们承受疾病的状态。

感觉身体不舒服,一般体会是这样的:疾病的症状出现,大概判断知道自己生病了,你会对家庭成员或朋友说出来自己不舒服,会要求家庭成员和你一起去医院检查,向医生描述你的症状,接受医生的分析和安慰、接受治疗措施,并且会得到家人的精神关怀和支持。你还可以和家人叙述自己的痛苦和不安,甚至大声喊叫,发泄自己的疾病痛苦。这一系列过程,就是生病行为。

当医院诊断出现明显病症的时候,生病行为是适度的,正当的。但是当缺乏可诊断的症状的时候,生病行为至少是偏离的,不恰当的,它包括了自己对疾病和被家人关照的期望,这是一种寻求安全感的心理角色期待,是焦虑和压力之下精神变形的反应。满足这样的企盼,就会得到关照、同情、抚慰,比如休假、免三天上课、保外就医、免去处分等额外的宽容。这些具体例子证明心理因素如影随形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改变人的相互关系。

很多大众健康普查或讲座,一方面可以检查出来潜在的疾病,但是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强化那些心理脆弱的人的生病行为,这些人很有可能因为对生病行为的期望,不断强化自己对疾病状态的心理体验,从而导致实际疾病反应更加严重。像这样借助他人之手满足自己的心理不良愿望的人,心理因素是他们沉溺在生病行为中、并且得到关照的主要借口。对于他们来说,心理因素更多的是引起生理疾病,破坏健康。

这本不奇怪,人天生就有寻求安全、害怕被抛弃、逃避矛盾、规避责任的本性特点,而这样的特点构成了不同个体行为中最基本的共性。逃避矛盾规避痛苦,就意味着依赖别人,意味着自己甘愿处于附属地位,像幼儿依赖成年人一样,甚至依附于主观假想的权威的保护,而不自觉地放弃自我,客观上看就是放弃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本主义思想家爱里•佛洛姆在讨论纳粹主义和极权统治的时候,认为人在这样的压力面前,表面上是逃避灾难,本质上是逃避自己的自由,因此将自己写的一本书命名为《逃避自由》,见解非常深刻。由于人们普遍借助这些不正当的行为掩盖生活矛盾,用一种看不见的痛苦替代另一种能够感知的痛苦,因此,它是个人心理疾病的根源之一。

如果从疾病的角度看,人们每天就类似这样在生病行为中生存,每个人都有病,都不够健康,而所谓健康,不过是与疾病比较而言、相对平衡而舒适的心身状态。这种健康平衡一旦被打破(实际上很容易打破),人就立刻陷入真正的疾病中。

从心理学角度关注健康与疾病,到底如何体现、并且体现在社会哪些场所呢?根据1993年美国的资料,47%在医院,23%在社区服务[4]机构,12%在学术界,18%在商业和政府机构。假如这个分布在我们身边也是成立的,那么,起码说明两点,一是健康与疾病密切相关,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二是这既是理论问题,也同时是实际行为问题。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的生活需求出发,应该关注健康和疾病的理论研究与社会行为表现。

第二节 对心身健康的理解

(一)心身与身心

大约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人们开始接受身心疾病的概念,认为生理疾病和心理因素有关系。但是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却没有很多的关注,而且对于“心身”的说法也有不同理解。笔者曾经在很多次教学实践中提到“心身”,大家都觉得这是多余增加的一个词,用“身心”就可以了,于是笔者就专门与大家讨论这个词的含义,但是得到的回答依然多是无奈而迷茫的微笑,大家感觉没有什么意义。大多数青年未必说得清楚“身心”和“心身”的关系,所以,有必要在此探讨一下这个概念及其意义。“心身”一词,是精神病学家J.C.A.Heinroth(1773~1843)首先提出的,心,重点是指心情和情绪,泛指心理。身,当然是指身体,侧重是指生理。用一句话说,心身疾病是特指心理情绪因素改变,引起的躯体生理疾病,也叫心理基因疾病。1747年在希腊有一个医生叫Gaub,他说,身体有病或者病体康复,经常有赖于心情和精神。这是历史上比较早地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生理疾病的影响的描述。在后来,人们越来越发现传统的医学中,应该增加研究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因此心身医学的思想和实践逐渐被更多的人发扬光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现以后,疾病分析中的心理因素被格外重视起来了。在弗洛伊德以后,西方社会的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精神因素、行为因素、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复合影响。这个进程在中国要晚一些。(二)心身疾病

人的疾病有两大类:生理病和精神病。生理疾病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又可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精神发育迟滞。

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小学科,对疾病的研究处理也是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生理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异常。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症等等。这些是由于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社会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

心身疾病发展过程与身心疾病相反,是由于当事人对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包括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而对自身的自我意识发生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症状。较为典型的有癔病、心因性阳痿、口臭、口吃、过敏性皮炎、偏头痛、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十[5]二指肠溃疡、肠道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等等。

将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混同起来的原因在于:一是身心疾病也会出现精神问题。二是患身心疾病的人无法摆脱生理上的痛苦,对自身的人格产生否定认识。此时,病人的精神表现同心身疾病患者的精神表现似乎相同。另一方面,心身疾病因社会刺激和自我意识问题而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的时候,会有身心疾病患者相似的生活痛苦,患者感到自己是真的病了,甚至有时候感觉无药可治

身心疾病、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中医学说认为,心身疾病为先郁而后病,身心疾病则先病而后郁。西医对心身疾病大都先用谷维素、维生素b或小剂量安定等药物,对身心疾病则以治疗原发病灶为主。可见,只有明确诊断,采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才能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在当代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随着社会压力和个人精神压力交织影响,健康将围绕精神因素展开,心身疾病和心理健康将是人们不得不深切关注的社会课题。

上海《新闻午报》2006年4月6日报道,一项针对15000多位职场白领人士的亚健康调查显示,11.4%的被调查者自我感觉情况糟糕,61.8%的被调查者自我感觉情况堪忧,只有26.8%的被调查者自测情况良好。调查还发现医生和记者健康程度最糟。超过七成的医生和记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其实就是心身疾病的综合表现。

第三节 对平衡健康的理解

一、身、心、灵

笔者认为,人的身体、精神综合起来,是可以相对分为三个层面的,第一是身、第二是心、第三是灵。追求这三者的平衡,是心身健康的目标。

身即生理范畴。是生命健康的物质基础,也是健康的现实载体。一般来说,身体死亡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争取不得病、延长生理健康时间,是一个人生活的最低目标。

心即心理范畴。心理要素、心理过程、心理动态等是心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程度是人生理生命延续得好坏的重要指标,在生命的社会意义上,心理健康显然高于生理健康的价值。

灵即精神自由。一些心理学家把灵称为直觉、悟性。一些哲学家把灵称为自由意志。笔者认为,一般的心理要素是灵的现实基础,但是精神自由的本性需求,高于一般心理要素。表达精神自由的形式有艺术、科学或者宗教信仰,它所体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探寻。心理疾病对人格的扭曲,实际上就改变了个人的精神自由状态;当一个人精神自由被过分打压,其心理因素就会失调,其社会行为也会随之失常。现实生活中,因为精神自由被严重压抑导致自我人格崩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是活生生的例证。在极为特殊的恶劣环境中,个人的生存和事业追求的根本动力,也是来自灵——为追求精神自由的信念或信仰,因为灵代表生命最高的意义和价值。二、健康——追求平衡

延续前面追求三个层面健康的思想,人从生理温饱、心理愉悦到适度精神自由,是平衡心身各种因素实现健康目标的三个关键环节。那么,如何在处理好社会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保持平衡健康呢?

第一,要改变对健康片面的理解。多数人对健康的理解还是传统的,主要是指个体的生理健康,并且按照家庭延续的生活习惯对待自己的健康。这是对健康较低的认识水平,即使短时间内在认识上提高了,如果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理解并付诸行动,那么从长远来看,也很难提高综合健康水平。

第二,要善于体验和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要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知道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其次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平静的还是起伏不定?是僵化抑郁的还是快乐活跃的?也就是做到自知之明。另外还要明白,自己是不是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心理状态。健康理智的人是能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控制住自己的,知道什么时候发火、发火到什么程度,忍耐到什么程度等等,并且知道自己通过什么管道、途径可以平和疏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舒缓下来,这在生活中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作为平衡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咨询的原则之一,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做到。

第三,要善于接受并较快地适应新环境,把调和社会关系看作是自己心身健康的一部分。避免环境不利因素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干扰,敢于放弃一些利欲诱惑,保持自己内心的平稳;要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并且敢于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特别是能够较好地协调解决自身的精神创伤。能够做到这些,你的平衡健康水平就比较高了。

生理健康的维护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比如营养学、医学、运动学等,比较容易得到较好的保障;心理的健康可以通过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以及社会交际、婚姻、亲情关系等进行调教。相对而言,心理健康的维护难度要大一些,而精神自由的自觉和维护,最为艰难,因为它受到很多社会现实规则的约束,不容易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实现。即使皈依宗教的人,也很难说精神境界就是那样的纯净无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否定人有这样的需求本性。忽略它,从平衡健康的观点出发,个体的心身健康就是不完整的。

在国际上,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就已经开始关照综合平衡健康了,包括医学治疗、心理调整、社会工作者等几方面都开展工作。例如,中国香港当初采用英国的理念,在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处于对健康的评价、支持地位,他们可以辅助患者就医;社区心理医生咨询诊断时,还要评价客人的综合经济情况,并且帮助解决在医学治疗范畴之外的社会就业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工作者参与具体的医疗过程也是比较普遍的了。

对于青年而言,上高中以后就应该考虑心理平衡健康问题:第一是学习态度积极,目标具体,有一定意志力,沉着应对考试;第二是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一起喜欢聊天,协调爱情和学习的关系,诚实礼貌,有同情心;第三是喜欢从事锻炼活动,并且能够在锻炼中体会到快乐和兴奋;第四是能够客观评价自己,有一定独立生活的能力,谦和而不偏激,认真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

达到基本的平衡健康,青年时期的人格角色就初步确立起来了:首先是角色情绪稳定,并且有合理的疏泄对象;其次是角色转换自然,诚信待人,避免偏激;再次是生活目标明确,有较强的责任心,情爱关系和谐,人际关系轻松友好,学习和工作渐有所成。

第四节 对不健康的理解

生理健康出现问题,主要体征是局部或全身不舒服,必须立即去医院。但是在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中,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有的生理疾病特征,并没有真正的生理疾患,而是心理疾患反映到生理状态不适。因此,很多人因为判断不确切而吃亏,慢待了自己或亲属朋友的精神需求。多数情况下,对于不健康的理解,主要是对于心理问题的理解不充分。

一般来说,对于心理问题的判断,从较轻到较重的程度区分有以下几种。

第一,心理问题。有较明显的原因,没有明显症状,不涉及脑部神经损伤,一般是在最亲近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问题,而且存在一段时间(一个月以上),自己感觉到痛苦或焦虑,经过适当的短期咨询帮助,依靠自己的精神能力,就可以调整过来,后续反应不明显。

第二,心理障碍。心理问题较严重时形成的某些稳定的行为倾向,行为和心理活动出现障碍,时间比较长(三个月以上),有稳定的症状,如果自己始终不承认有障碍,就比较麻烦,等到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障碍,愿意接受咨询治疗,才能逐步深入内心世界解决存在的问题。有的青少年不懂得自己的问题属于什么疾病,不肯配合就医,家长就需要采取几种方法结合的形式,解决孩子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多数是由情绪障碍引起,过程比较麻烦,但是可以解决。有一部分青少年成年以后会留下后续反应。

第三,边缘性心身疾病。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生理症状比较明显,比如没有炎症地胃疼、局部头疼、局部皮肤溃疡、厌食、洁癖、无节制下意识的五官动作等等。这样的病症已经构成一定身心伤害,简单的心理咨询很难单独发挥效果,需要药物介入治疗,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一些此类心身疾病延续时间很长,已经影响到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现实环境中很难改变。可行的途径是通过寻找建立自己的英雄崇拜,在对心中对象的敬畏中保持对自己精神的缓慢修正,改变人格结构的不适宜部分。

第四,心理变态。行为言谈举止特征开始出现变化,对于一般事物的判断价值标准发生了异常,不寻常地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奏,干扰周围人的正常生活节奏,导致不止一个人的生活痛苦。一般按程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有一定自我意识,感觉很痛苦,能够提出就诊治疗的要求;二是自己不清楚到底怎么了,只是觉得有问题,又不相信医疗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要在周围人的帮助下就诊,由医生来作深入的分析解决。三是发病以后,自己失去理智和判断知觉,对社会构成一定伤害,需要阶段性限制人身自由,交给医院予以强制治疗。

一般说的心理疾病,是从心理障碍的程度开始说起。

涉及这些病症的,有焦虑症,不成熟人格、人格变态、偏执症、分裂症、强迫症、反社会症、抑郁症、依赖症、性变态。这些病症在不同阶段发病症状也不同,有的彼此接近,症状很像,有的是几种病症互相影响,没有明显的单一特征。这部分内容,在后面章节还要展开讨论介绍。

了解这些心身疾病的特征,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健康的含义,对于不健康有更全面的认识,深化理解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不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对于讨论心理健康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自然地缺乏实用价值。

第二章 青年人格成长的文化渊源

对青年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是讨论网络对青年心理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前提。

每一代青年都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一是来自自身生理发育的阶段性规律;二是来自统一的文化圈子中,相似的家庭行为的熏陶;三是来自多年沉淀的民族历史文化陶冶,包括历史积淀中的文化因素的释放,也包括遭遇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刺激。

这些文化因素的传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差别,因为这种社会文化差别因素影响,表现出各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精神特征。

一颗青苗需要在什么样的土地上生长起来?不同土壤对青苗的生长后果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大家都会很快做出正确回答。那么,中国青年的心理在什么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呢?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同一民族有种族无意识的共性文化因子,不断遗传下去。这是有深远影响的探索和分析。那么,在同一民族文化背景下,历史沿袭下来的文化习俗,对青年心理成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著名国学和本土心理学大师杨国枢先生倡导从中国本土的文化自身寻找青年心理成长的基因,他从青年人格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关注影响个人行为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包括价值观念的心理成分,社会发展和个人行为改变的可能方向,以及个人特有的心理机制,这种随社会进步呈现出来的特质,共同形成影响个人成长的潜在的要素,它既可能是现实的行为,也可能是隐含的精神资源。

杨先生认为历来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主要有四种:

第一,以家族为核心,个人服从家族需求,在社会中演化为以个人服从团体利益。在家族以外的社会集团中,采取泛家族倾向,平衡关系的关键是利益,维护核心家族成员不受侵犯。

第二,以关系界定个人,满足相关对方对自己角色的期望。著名的三纲五常就是名分定义。以角色确定个人社会身份,互相依存的平衡主要是观念互动,自己主观平衡和他人客观平衡。为和谐而和谐,到处都有和事佬,善于和稀泥,因为没有清晰的客观价值和行为标准。

第三,以服从和配合权威为己任。由父权衍生的权威表现在经济(支配和处分)、思想观念(家长意志决定一切)、家规(家规为法,处罚为主)、尊卑(层层节制、各守其位)四方面。在个人和社会行为上,对权威高度敏感,上媚下威,崇拜有加,在权威面前放弃自我人格,在守位和僭越之间平衡。

第四,用自己以外的他人好恶标准判断自己的取向。这一点和权威依赖有关。因为每个人从小都缺乏主见,即使有自己的看法也要先隐蔽自己的观点,忽视自身感受,缺乏自我价值判断能力,慢慢就失去了自我。

在这种外界有变化、内心有主见的内外平衡中,存在着基本的冲突:如果坚持自我则与超我的社会权威矛盾,放弃自我则内心又会有痛苦和焦虑。即使心身内外观念脱节严重,也要泰然自若,真假难辨,游刃有余,否则便抑郁生病。不管自己内心如何感受,凡是对外处理得好的,就被称为成熟。因此,言行与心意不一致,不能简单算做欺诈和虚伪,而是中国人修养的境界,一般也不用承受道德不诚信的谴责。

按照杨先生的思想,归纳起来讲,中国人延续的传统文化特性包括五种:遵从权威、孝亲敬祖、按份守成、宿命自保、男性优势。接触到现代国际文化以后,中国人的个人现代趋向也可以对应分为五种:平权开放、独立自顾、积极进取、尊重情感、男女平等。

这些新旧观念胶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社会现实的生态环境和复杂的关系网络。所谓的社会化,就是通过迁就、配合、懂规矩的行为模仿,亦步亦趋,逐渐使个人融入这个环境和网络中,熏陶、浸淫,[6]成为新的关系网络的一点。

我们以杨先生的分析作为主要参考,提取部分相关的文化背景要素,寻找有代表性的特点,分析当代青年的文化营养成分。

第一节 关于龙图腾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就很复杂,这和中国多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追求有直接关系。图腾观念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图腾信仰实质上是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观念。

龙图腾是中国民间延续最久的敬拜圣灵。龙神常常被称为龙王,通常龙王是有人身、龙头的人类形象,接近人的祖爷身份。龙王一般住在水下宫殿,而水本身就是人在母体孕育的原始状态,显示着回归母体安全和依赖的潜在愿望。

除了龙王,还有其他下等的龙族,所谓“龙生九子”。龙的九子具备很多新的理想人格特征,而且也是很多地方少数民族的图腾,显示出不同地域人格化龙图腾的差异演变。还有更下等的龙族,得不到人们的崇拜,甚至沦为作恶的怪物。例如“蛟”就是一种为恶的水怪。这也符合人们对反面人格批判的需要。

龙图腾直接和政治权威结合在一起,是皇家权力的象征。唐代的时候,龙就成了天子的专利。按照传说的五行神兽方位,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中央黄龙;分别象征木、金、火、水、土。皇帝是唯一有资格身着明黄色的龙神图腾(五爪龙)袍子的人。到宋代之后,关于龙的历史与家族关系逐渐有了更多的演化和传说。

赑屃:也称龟趺。形似龟,好负重,也好文。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常见。一般排在九子之首,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大概是暗示中国人喜欢任劳任怨、忠诚的品德。

螭吻:喜欢东张西望,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喜欢吞火,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殿角、殿脊、屋顶之上,做张口吞噬状。大概是暗示人们企盼有神保护自己的安全。

蒲牢:体形比龙小,爱好吼叫,生活在海边。将它的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这是显示时间。历史上人们要靠日月晷盘测量时间,沿海的人们希望有神为他们报时。

狴犴:又叫宪章。相貌像虎,威力大,又好打抱不平,将它刻铸在监狱门上、死囚牢的门楣上,掌管刑狱。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人们企盼有严格的法律监管,神圣不可侵犯。

狻猊:又称金猊、灵猊。本是狮子的别名,形状像狮,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炉盖上可见。狮子作为崇拜神,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饰物。人们期望生活平安得到神的保佑。

饕餮:形似狼,贪食,食量大。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为有首无身的狰狞怪兽。人们将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贪婪是老百姓最痛恨的本性,经常用在腐败的政府官员身上,到今天依然如此。

蚣蝮:水性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这是暗示人们共同祈祷消除水患,保佑一方百姓四季收获平安。

椒图:形似螺蚌,面目狰狞,性情温顺,好闭口,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口衔铁环的神兽。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这个背景隐含的还是祈求生活安全。

睚眦:相貌似豺,性情凶残易怒,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民间有成语“睚眦必报”。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以此加强杀气。这个象征似乎是为了给自己增强做事情的勇气,显示出来一点成大业的霸气,这是九龙典故中唯一的长自己志气的象征。

可见,中国古代百姓自信心的缺失,或许是因为害怕被皇上威风打压,不敢表白?

龙图腾有不同象征,而且龙本体又是个复合体,由九种图腾标识(鹿的角、骆驼的头、虾的眼睛、蛇的身体、青蛙的肚皮、鲤鱼的鳞、鹰的爪子、老虎的手掌、牛的耳朵)组成。经过历史的演化,龙体的各个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鹿角表示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鹰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等。既要造福人类、还要奋发开拓。出于虚构,取各种动物之长、进行想象的器官移植,从而使龙成为“完美的动物”。传统的、主流的看法是:中国龙代表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仁义、和平、威而不武。

中国人希望自己的人格像龙那样的完美和复合,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是典型的原始图腾崇拜。同时,大众又希望国家统治者就是完美人格的代表,像龙一样没有任何错误,因此,在封建体制下的中国,龙成为帝王、极权的符号。

因为龙的象征是复合的,无形中映射出中国理想人格的杂乱。龙图腾要表达的精神缺乏统一的内在支撑,但是层次很清楚,特别是在涉及到政治的时候,希望政府权贵像家长那样,降恩于民,造福于民。

笔者认为,2006年网络上热闹的龙图腾的分析、讨论,不仅仅是对一个形象或文化符号争论的问题,而是民族文化自我反思的表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能自我反思的群体总是进步的。而能够对本民族图腾进行反思,或许隐含着对民族理想人格寻求突破的强大动力。

第二节 关于诚信

诚信的观念源远而流长,许慎《说文》、班固《白虎通》以诚、信两字互训。诚,在传统思想中含义有二,一是本体特性,是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二是人本身的德性和精神状态,真诚无妄、诚敬严肃。信,是言谈的诚实性。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行为表现。北宋的周敦颐说过,诚是五常之本,是各种行为的源头。

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言行来进行的。心有诚意、口有信语、身有慎行。一个人能够长期地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世,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自信者人信之,这也算是人际交往的法则。一、孟子的“怪”理论

中国古代的孟子说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意思是说,为了义,该说实话的时候说实话,该说谎话的时候可以说谎话,这并不妨害一个人诚信的品格。因为义而说谎看上去是说得通的,可是这样一来,谁来衡量你说谎话时候的义的标准呢?是谁的义呢?本来说得好好的诚信,转而就变了。说谎本来是令人难堪的扭曲的心理过程,这样一解释反而变得很坦然。前面说过,杨国枢先生也从关系为上的角度,说明传统的中国人,口是心非不诚信不是丢人的事情,而且把它归因为中国的农业社会本性。

商业活动是由诚信而来的信用行为的最大实证场所。17世纪以后的世界贸易中,欧洲人开始较多地接触中国,经过商业等渠道传播,西方思想家开始以理性态度认识中国,特别是商业中的诚信与欺诈问题。当时一些西方人形容中国的商业活动,几乎成了比较欺骗技巧的活动。假合同、假秤、假钱和假货,似乎永远扫不尽。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道:“中国人生活的不稳定使他们具有一种不可想象的活动力和异乎寻常的贪得欲,所以没有一个经营贸易的国家敢于信任他们。虽然欧洲商人从中国北方沿海的省份和日本进行贸易是很便利的,但是没有一个欧洲商人敢于用中国人的名义进行对[7]日贸易。”他还写道:“中国人虽然以礼作为生活准则,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贸易中。虽然贸易会很自然地激起人们诚信的感情,但它却从未激起中国人的诚信。中国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是标准的秤,[8]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时用的。”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他们(中国人)以撒谎著名,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撒谎。朋友欺诈朋友,假如欺诈不能达到目的,或者为对方所发觉时,双方都不以为奇怪,都不觉得可耻。他们的欺诈实在可以说诡谲巧妙到了极顶。欧洲人和他们打交道时,非得提心吊胆不可。”[9]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中说:“同样地,中国人的不诚实却总是存在,即使是对他们自己的辩护律师也是如此。与同样有封建历史的国家如日本相比,中国人的不诚实与大商业中商人显而易见的极端重要的诚信是极不相容的。当然,零售业可能不太在乎诚信的。即便如此,在中国的本地人中,零售也好像没有什么固定价格。这种中国人相互间的不信任,是众所周知的。这与新教徒间,以至于对外人也是一样的,那种同胞般的信任与诚挚[10]是绝然不同的。”[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界定中国人为“宗法的骗子”。

从数百多年前关于中国人的诚信讨论,看得出这些权威思想家是怀着不满的心理在警示世人的。这种不诚信,是不是完全归于孟子的“怪”思想呢?恐怕也不能。而且不管承认不承认,中国人不诚信的历史很长。

这是一个悖论。我们一方面强调诚信,另一方面又在很多行为中、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不诚信,甚至欺诈,并且持续不断地与这种不诚信作斗争。这种文化的矛盾似乎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然而它在现实中又是顽皮地存在着,直到今天。二、当代的诚信难题

当代中国人很关心诚信问题。政府关心、学者关心、消费者关心、经营者也关心,这是因为什么呢?大概都是因为中国人不诚信观念成为了中国人不自觉接受的人格潜意识行为,而且不断形成社会危害,让人不得不提防。

比如,官方做文章,辞藻华美,唯一缺少的就是监督实施进度。这样的官话、官文章,写的人和看的人心照不宣,从不会发生误解,谁觉得奇怪,谁就是心理扭曲者,几百年来的史实基本如此。

在制度经济学中有一条重要原理,当个人改变自己的行为不能扭转大的局势时,人们就会选择归顺最终不利于自己的制度行为,哪怕是错误的。

我们相信,政府是很想把诚信问题解决好,也采用了很多办法,比如评选国家级诚信企业,信用企业,可是让我们看看这是怎么评的呢?企业按文件规定交一些材料,包括产品质量、金融信用、服务质量没有明显问题的,有一定业绩的,均可以提交材料。企业把一些信用或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尽量化小甚至化掉,主办机构的负责人还会帮助企业把一些质量不良记录材料撤掉。同时,交上万元的评审费用,象征性检查一番,只要评定过程中不出大问题,国家某一级政府的信用企业荣誉就可以拿到了。笔者就亲自参加过这样的企业信用评审过程。

2008年是中国特色化股票市场值得回味的大振荡期。有的网络写手分析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惨象?比如中国石油股票,外资购买价格是1块多人民币,国内百分之一运气好的人抽签价格是16.7元人民币,一般老百姓购买价格是30多元,还有一些大额度的非流通股,没有花几个钱就买到手了。当初国家承诺只有老百姓手里的高价股能够上市流通买卖,其他非流通股不能上市流通买卖。后来实行所谓股权分置改革,本质就是国家有关机构违背承诺,允许所有股票统统上市流通,富人和外资的低价股、非流通股与老百姓的高价股都按照一个价格买卖,这无异于是把老百姓账户上的钱直接划拨给富人和外资,于是老百姓股民的灾难就开始了。

2008年5月,互联网上疯传一篇报告,是美国民间调查机构兰德公司对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指中国人的不诚信。“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介绍这份报告说,William H.Overholt是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主管和《中国的崛起》报告的作者,这份报告是他于2005年5月19日为中美经济安全评论委员会(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完成的。报告中对于中国人不诚信的评价,和数百年前人们的分析基本一致。是不是说,我们在诚信方面的不良历史,始终没有根本的改观呢?

笔者很愿意相信,在我们社会各个领域,诚信是主流,诚信的人和事也是主流,不然的话,如果说大面积的人都是不诚信的,我们的社会不是群体变态了吗?人,不就失去对这个社会的信心了吗?

第三节 关于面子

中国人的人格构成包括很多他人的成分,“仁者,人也。”用二人定义一个人,或者说用他人来规定自己,因此就产生了很深的在别人面前做人(包括假象)的观念。把别人的判断看做比自我判断更重要,因此要在别人面前做“面子”,同时要给别人“面子”。

国人从古至今都太喜欢面子,面子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中一个沉浸在血液中的特性,表示自己有实力,体现自己魅力和形象的方法就是做“面子”,其实本质上有一部分就是做假。

兰德公司的报告认为,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人难以克服的精神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新生活。这个应受到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天然地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

林语堂说,面子、命运和人情是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杜月笙说,人生有三大“面”最难吃,情面、钱面、场面。鲁迅说,面子简单易想,就在周围,可是越是深入想,越是觉得复杂。因为,面子的功能可以满足个人交际吸引的愿望;满足敬重和赞美的心理;获得权力和影响力的奢望,同时还可以让自我价值得到肯定。在社会功能方面,可以说道德约束少数真君子,法律约束少数真小人,面子约束绝大多[12]数的伪君子。面子是中国人精神的纲领。这些分析不一定十分确切,但是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人普遍人格中面子现象隐含的不良习性。让青年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本民族的人格特点。

在不同的社会团体中,面子的规则有所不同,多数是潜在的,没有明确规定的,其中就不乏见不得太阳的潜规则。中国人的这些道德教化的准则,是一种特定的柔性行为。日常生活中的争论,总是浅尝辄止,顾虑重重,环顾左右而言他,所以,说半天也说不清楚,于是就有人喜欢调停矛盾,社区邻里常常靠某个“和事佬”来加以调停,让争论双方各让一步,顾全双方的面子。像这样的放弃准确的规则,常被人们当成是社会生活中必要的生活技巧和原则,这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社会文化风俗。

面子工程几乎成为我们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部分,这种面子多虚伪而少实在,过分强调“面子”在本质上是过分强调自尊、粉饰自己,是狭隘自卑的另一种表达。正因为如此,“脸面”在我们生活中具有多种复杂的含义,就像中国人特别喜欢演戏、善于用戏剧化的语言进行思维一样,富于伪装,具有多重舞台角色,而且经常不恰当地互换角色。比如说,“你方唱罢我登场”表示社会政治舞台“没有常青树”,“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景象。等到要退出政治圈子的时候,心情愉快时会说自己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不得不“离开历史舞台”;如果心情不好,会说自己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些依据戏剧化角色的行为方式,一方面是合乎戏剧化规则,所谓粉墨登场或撂挑子走人,隐含的是合乎政治游戏的规则。所谓上下左右看风向、排座次,同时还要应和世俗伦理规则,所谓“老理儿”。这样按部就班地生存,就会很有“面子”。

在这些主角努力表演时,如果你小看他们,他们就会觉得你小瞧他,自己“丢面子”了。“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指这样的人,明清皇朝以来,要面子的排场竟然可以摆到刑场上,为了宁死也要保住面子的目的,地方官被杀头时准许穿戴官袍,以保住他的“面子”。

至今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还有呢?恐怕不仅有,还很多的。

揭开“面子”相当于打开许多重要民族心理枷锁,这种看似自尊,实质是自卑的人格特质,是我们从民族文化中不自觉习得的重要人格要素,小瞧不得。

第四节 关于权威与官

中国的权威人格化、等级化,是个普遍的现实。它首先表现在家长制统治体系。依照对权威的不同态度,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网络,而对这种权威通常的态度是顺而不从,委曲求全,从古至今,基本如此。

每个人都知道中国人是“看人下菜碟儿”的,意思是说对待不同的人,手段、态度都不同,其中,对待首长(领导人)的神态最有讲究。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农民,面对公社书记时,腰杆都挺不直,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更别说遇到更大的官。一般人看首长,是用看神的眼神去敬仰。偶尔有机会与首长握手,那就是天大的幸事,万一跟伟人级的领袖人物握手,哪怕近距离欣赏一下,便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回家或回到单位得述说好几天。最极端的时候当然是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红卫兵们以及他们的家长,面对着毛泽东等国家领袖人物,狂热地挥动语录本,山呼万岁,寰球罕见。

越是社会底层的百姓,越是用敬仰、敬畏的眼神欣赏首长,当然,他们的欣赏多是单纯而纯朴的,没有功利欲望。而越是接近首长的人,欣赏表现的形式越周全、圆滑、功利,那种敬畏包含了很多一己之动机,说不清道不明。

既然不是出自内心情愿的,为什么还敬仰呢?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度,首长(领导、官)是本、百姓是末,官是百姓的“父母”,是不能轻易颠覆的。体现这些权威的官名等级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从股长、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司)局长、(司)局长、副厅长、厅(市)长、省、部长等等、等等,还有相当于某级别的巡视员、调研员、二线顾问等有职无权的官,这些称谓中,据说英语只有一个词:director(主任),不知真假。

与官本位相关的是权本位,有官无权,就不如有官有权,甚至某些有权而无官位的,也能够把某些有官位的吓唬个半死。有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就是这个意思。和上面说的官本位联系起来,就是官权本位。有了权的官,那是了不得了。大家习惯叫他们“老虎”,比如电老虎、油老虎等等。没有权的官,有一些是为了平衡用的,叫调研员、巡视员、监督员等,问他们的职责是什么?恐怕给他们授“衔”的官也说不清。

政府官本位的影响在社会各界影响巨大,不仅膜拜而且效仿。比如在北京某商业企业,一个业务部门总共有30多人,但是管理这个部门的各个级别却非常复杂:总经理(他们叫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经理助理、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业务经理、业务副经理、业务主管、业务主办、见习主办、业务文员。实地了解以后发现,其实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副部长、部长助理、业务副经理是没有实际责权的,属于空置,而业务主管和业务主办、见习业务主办、文员的责权是一样的,建立这样的机制,运行效果会怎样?

国人对于权威的态度有几个基本的特征:第一,高度敏感。到一个地方先搞清楚谁是权威的代表,如果暂时不清楚,就表现出老子天下第一的冷漠或高大的特征,多数情况下要吃大亏。本来,在任何社会群体中,个人都会因为群体的心理互动影响而减少个性特征,而且个性在群体中都习惯于寻找权威,这是人类生性的共同点,在中国人身上则体现得非常彻底。除非已经明白自己就是眼下群体的权威,否则大家习惯于把对方视为权威,这时候叫谦虚;当弄清楚对方不如自己的身份的时候,家长的权威人格特质就自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样的戏剧性经常被小品演员陈佩斯、赵本山等演绎得活灵活现。第二,权威崇拜。不仅是在世的,连死去的权威也必须崇拜,甚至对死去的权威人物更加怀念和崇拜,往往是有绝对化、扩大化倾向。只要承认是权威或英雄,就没有毛病了,甚至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成为权威或英雄。第三,权威依赖。家里有一个当官的,全家都觉得脸上有光,仿佛自己就是官。在外面只要发现有权威在场,大家都不愿意、也不敢再主动思考,仿佛脑子进水了,因为权威会拿出决策意见,你主动提出的意见如果权威不同意或者惹得权威生气了,自己会自讨苦吃,吃冤枉亏,不如主动降低智商,假装愚钝,以恭顺和逢迎等着奖赏。也许因为如此,社会创造性才能被大大地压抑了。

再来看西方思想家是怎么看中国人的权威的吧。

马克思给予了中国皇帝以某种特殊的敬重,认为中国皇帝是天朝帝国“唯一的政治人物”,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是最“高贵的中国人”。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在家中有两[13]个绰号,一曰“中国皇帝”,二曰“高贵的中国人”。

黑格尔说,中国“大家长原则把整个民族统治在未成年的状态,[14]他们的道德决心被一切法律和皇帝道德的监视所占据。”

黑格尔认为中国人缺乏道德和法律的自律,循规蹈矩是出于对威权和严刑峻法的畏惧,因此中国人把个人和人权都看得非常轻微,并且没有荣誉心,缺少对他人的应有的尊重,这从中国的刑罚通常都是对肉体的鞭笞可以看出来。“一顿笞打原是极易忘怀的,但是对于有荣誉感的人,这是最严厉的刑罚,这种人不愿意身体随意受侵犯。”[15]

在这样长期缺乏法度、缺乏公正程序的权威和官本位面前,人格地位低下的普通百姓要生存,就发明了“关系”来对抗。

为赢得权威的欣赏,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搞好各种关系,在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利益关系之间左右逢源,进可攻、退可守。国人的“关系决定论”既能抵抗法律,又能周旋权威,以至于英文词典不得不吸收“关系”这个词,作为解释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定符号。

正因为国人凭借各种关系等社会资源可以抵消权威,所以,对待权威的态度本质上是顺而不从、口是心非。这个特点深刻地反映了国人的内在气质。在权威之间,相互处理关系时,或多或少地总有无视命令的现象,或者因为个人的懒惰,或者依赖背后关系。上面权威命令下属去检查某一工作,下属按时报告说已经做好了。事实上可能根本就没做。在许多情况下,事情就到此结束了,但是,如果不断有权威施加压力,下属就会把这种压力转嫁给更下一级从属,直到这种压力的“风头”消去为止,大家相安无事。

领导、首长视察或开会讲话,只要大一级的首长来到下属单位和人群中,马上就有资格而且敢于做指示,比如以人为本、稳定压倒一切、高度重视、妥善处理、经济是基础、基本面是好的之类,多数都是“白菜真理”(不说就能明白、越说越糊涂),但是下面人必须做笔记,因为不记首长会生气,会当面问你,就你的记忆力好啊?这么重要的内容为什么不记?回去怎么传达?数落得下面人抬不起头、尴尬得很。

所以,核心问题在于,官本位带来的是大众人格的不平等,人格不平等的感受,直接决定一代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这样以官为本的等级制度,在我们这个国度延续几千年了,早已经成为国家政治文化甚至是道德文化的自然习惯了,蔓延到了每一个幼儿来到人间以后的所有的成长环节。在这样人格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每一代人,心理健康程度的标准逐渐就发生了转换,本来用“追求人格平等”作为心理健康指标,而现在逐渐被迫扭曲,演变为适应不平等的人格环境成为心理健康的指标,这是一种普遍的人格改变或群体人格变态。

第五节 关于家族

中国人的家族和国家感觉是混合在一起的,既有认知的成分,也有态度和意志成分。从家族利益出发,闯荡社会,家族或者泛家族集团永远是一个人的精神根据地。有人把这个特点看作是中华民族打不散、始终凝聚一团的根本原因。

国人的家族观念很重。一方面,按照儒家教化,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规定为人生发展程序,从小接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夫妻恩爱、亲友诚信的教育,个人理想是光宗耀祖、福荫子孙;家族贵在尊卑分明,一家之长,有令必行;为了家庭成员的群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性命。这种“亲亲”观念形成互相依靠的亲情、族情、乡情,也加重了社会上的关系网与裙带风,并由此形成人情大于国法,人治甚过法治的家长制与家天下的格局。另一方面,历代统治者利用忠孝仁义的伦理法则,使平民百姓不好犯上,不好作乱,卑躬屈膝。《孝经》中说:“孝为万德之首,其诚存于心,而不在行。以行而论,世无孝子。”任何道德缺陷都可追溯到孝心。不忠心、不尽职、不忠诚、违背礼节等都是因为缺少孝心。这样,孝顺的内涵就远远超出了行为的范畴,不仅包含了行为的动机,还包含了所有的其他道德内容。似乎人们只有唯唯诺诺,一心一意地孝敬父母,尊父爱家、尊师重道、尊长爱幼,才能活得坦然。这种“尊尊”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盛行不衰。

黑格尔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在家庭之内,他们没有人格,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内,他们一样缺少独立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权威最为显著,皇帝犹[16]如严父,为政府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黑格尔说的中国人,除了皇帝以外都是没有个性没有自由的,在绝对权威之下绝对平等,因而是没有灵魂的。

事实上,从家族内部要求和谐和尊卑分明等伦理纲常要求看,家长制的社会结构压抑人的某些天性,使整个社会成了老年人的社会,青年一代则备受压抑,处在从属地位,宗族中一个家长统治一切,青年在家族内部个性难以自由发挥,这样的家族本质上没有什么幸福。

孝顺是由恐惧和自私造成的,这二者是左右人灵魂的最有力的因素。儿子孝顺老子,也要求自己的儿子尽孝,表达自己自私的愿望,这是养孩子的目的。在传统体制下,资源长期匮乏,一个大家族内部因为争取利益,纠纷不断,他们靠忍和韧凑合着生活在一起,顺而不同、和而不亲,缺乏信任,彼此提防,一旦机会到了,就会出现树倒猢狲散的惨象。曹雪芹泣血著述的《红楼梦》就是典型的家族和社会混同一体、最后走向灭亡的悲剧。2006年中国电视播放的电视剧《血色黄昏》、《乔家大院》以及在此之前闻名遐迩的老舍的作品《四世同堂》,除了其中的主线故事情节,隐含的精神纠纷基本都是围绕宗族内部缺乏亲和力和信任力的矛盾展开的,如此震撼、家喻户晓,说明这些作品揭示了中国人的基本心理特点。国人在家族内部如此,出家门以后和社会其他人交往,也是采用大致相同的态度。

中国人往往把忠孝连在一起说,既要忠、还希望孝,尽管这非常矛盾。至今还有人议论其内在联系,不过当代多数青年已经逐渐看明白,如同忠的本质不同于公民责任一样,孝的本质亦非善待和赡养父母,孝和忠一样,都是以不平等的等级臣服为最高原则,在这一原则之下,精神可以被阉割、伦理可以被忽视,个人的精神追求算什么?

历史上的清官海瑞是把忠孝封为行为最高准则的,可是嫁给海瑞的5个女人,有4个落得可悲下场。海瑞以孝当先,视妻妾性命如草芥,这样的孝,已经不仅仅是赡养、回报父母了,而是用无条件牺牲妻妾生命来换取对母亲的孝,显示出残忍和阴暗。至于正常的道德、人性、情感统统都变得无足轻重。明朝皇帝永乐曾经立孝经碑,用孝启发忠,可见古人说的“未闻不孝而能忠者也”的政治专制下的愚忠何其可怕。

一般情况下,家族的和睦是人的本性所愿,然而国人对于家族的认知,更多地体现在重视家族继嗣延续、内部成员和谐与相互依赖、内敛富足、保全脸面等方面。这样极端的家族依赖心理严重地影响到人格独立成长,青年从小就产生这样的心理:希望家族中有权威的亲属帮助自己出人头地、等到自己有赚取权威机会的时候,再让家族沾上自己的光,依赖自己,所谓光宗耀祖。

在考察青年心理成长的时候,必须关注家族这个的特殊的背景文化,既要看到家族病态依赖性对青年缺乏独立性的负面影响,也要看到青年心理因素中饱含的家族文化沿袭的传统习气。

第六节 关于“和合”

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着“和合”观念,这也是大家的共识。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末期,齐国的晏婴以“和羹”、“琴瑟”为例,阐明了和与同的差异,认为只有承认不同,才能“相成”、“相济”。

从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层面上,“和合”观念表现为对每个人保持普遍的敬畏和呵护,实现人际关系一团和气的道德氛围。例如“和而不亲”、“和为贵”等。但是这种“和”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根据家庭亲属关系分出远、近、亲、疏。孔子就说,孝是对父母的敬爱,悌是对兄长的敬爱。推己及人,由爱亲发展为对社会成员普遍的敬爱,体现一个“和”字。怎么处理和、亲、疏呢?孔子认为:“父为子隐,[17]子为父隐”。意思是说,出了问题亲子应该互相隐瞒,从而体现亲上加亲的和的关系,这自然是应该的。但是,如果看见别人偷羊,就[18]应当举报了,“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是体现在别人身上的疏。亲疏、远近看上去很是分明,这样的思想自古至今,牢牢地扎根在国人的心中,今天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官场,谁不尊崇这个伦理法条呢?

另外,孔子将“和”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孔子说:[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说,君子的基本特征是“和”,小人的基本特征是“同”。君子善于搞好人际关系,但是由于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的政治宗法等级制度,“君子”和“小人”这样的下层人却无法讲“和”。这样经过人为变化的不同标准,使“和”、“同”都变成为主观性很强的虚伪的代名词,隐藏在国人心理的潜意识中。

从社会治理角度看,应该如此:“日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20]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继而治理好自己的国家,然后把周围国家关系协调好。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和合”。随着《尚书》上升为封建帝王治理国家的教科书,这个观念也就成为中国古代处理家国关系、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本质上是一种弹性极大的主观伦理理念。

依笔者看,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往往是与其他文化观念纠结在一起,与伦理道德的爱、政治宗法等级制度、民族潜意识中的防御观念都有密切关系,它包含着对政治压抑的恐惧,对冷酷的社会现实的逃避,它是以家族宗亲为核心,单向度地向外展开伦理和政治评价半径,缺乏人性的温暖关怀,由于脱离经济对社会关系的判断这个杠杆,因此缺乏坦率诚信,用表面的虚伪的“和合”去掩饰社会的隔阂,保护自己独有的精神领地。

这样的“和合”对于今天的青年心理健康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应该怎么冷静地审视这些传统观念呢?笔者无意对此提出己见,只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从当代走向国际化的中国青年的思想课题。

第三章 网络文化基本认识

互联网出现以后,形成覆盖全世界的文化现象。网络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文化交流方式的深刻变革,如同工业革命当初被视为冲破既定生活方式的恶魔一样,网络文化必定要冲击现存的文化现象,特别是那些保守的自诩为正统的东西。如果说网络有什么毒害,那也主要是这些人提出的不知所措的感叹。面向未来的青年,应该有信心以更开放的眼界对待网络,敢于在网络文化的洗礼中或者成长、或者平淡、或者淘汰。每一个历史时期新文化的变革历来如此。看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那个年代的呼唤吧:

社会变了样,社会生活作为崭新的元素出现了:文学、政治、科学,所有这一切现在都深入到家庭中去,家庭却很难安置所有这些陌生的客人。家庭里旧习惯还太深,当然要发生家庭的更新,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旧式家庭确实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的确,老年人非常抱怨年轻人,青年人也确实很不听话,可是,让青年人走自己的路吧,他们会找到自己的道路的,谁要是迷了路,那只能怪他自己。

谁害怕思想之宫所在的密林,谁不敢持利剑冲进密林又不敢以热吻唤醒沉睡的公主,谁就得不到公主和她的王国。

不要害怕开动脑筋,因为只有这样的热情,才是真的热情,它像苍鹰一样,不怕思辨的乌云和抽象顶峰的稀薄的空气,朝着真理的太[21]阳飞去。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如果在工业社会是用商品数量来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那么在后工业社会就是用服务好坏和舒适程度来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后工业社会是一个社区社会,基本单位是社区而不是个人。书稿出版以后不久,他就承认,他提出的后工业社会,[22]其实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信息社会。

如今人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社区,其实就是以网络社区为主宰建构的彼此不同程度地链接的文化圈。

20世纪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网络虚拟时空,先行者们将其称之为“赛博空间”。网络以其虚拟性、交换性、开放性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

何谓网络文化?至少有以下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由国际互联网创造的一种新文化平台和交流方式;其二是指对网络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思考和文化研究。

在应用层面,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借助网络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

从文化历史演变看,网络文化是人类继口头金石文化、书写印刷文化之后的第三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网络文学、网络电子游戏等多种内容。人类文明进程在加快,新文明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同时带入了相应的历史阶段。

伴随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网络文化的研究正在全方位大规模地不断跟进。包括对网络技术的文化研究,对网络所导致的人与人的关系乃至人的生存方式进行研究、反思与评判,对网络所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心理、社会、法律、道德、教育等各种问题的估价和适应。

第一节 短暂爆发的历史

1950年开始,以计算机为代表,资讯产业开始萌芽。1969年,在美国诞生阿帕网,初衷是设计多指挥点的分散指挥系统,把这些分散的指挥点以网络形式联系起来,确保实现一个指挥点被击破后,指挥网络不会全面瘫痪的整体转型目标。它没有唯一的中枢,可以不断地再生系统。这个网络在1991年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解密,投入商业运营,出现了全球性“资源共享、言论自由”的网络人文要求。1995年,网络时代开始诞生,其标志是PC+因特网络。一、三位巨人

谈到互联网,有三位20世纪的学者不容忽视,他们是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他们以独特的思维,揭示了信息技术和电子媒介所开创的数字文化新时空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并引导着人们涉足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他们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

尼葛洛庞帝有一句名言,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这句话被世界各地的媒体频频引用。他于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在全球卷起了数字化浪潮,使他成为“数字革命的传教士”。

乔治•吉尔德是较早关注网络文化与网络社会发展的经济学家。他将每一台个人电脑称为“微观宇宙”,是个体大脑与思维的外化;将无数个人电脑互联所编织的网络称为“遥观宇宙”,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之聚汇,既有取之不尽的文化财富,又有蔓延丛生的文化垃圾。人类必须具有更高的价值判断力与道德自律,才能够适应这里的各种游戏规则。他开创了网络文化研究的宏观视野,可归结为倡导与追求“技术社会的人文化”。

加拿大传播学和媒介理论研究的一代宗师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深刻地预见了更符合人性的电脑文化传播新时代,并首创了“地球村”、“信息时代”等许多震撼此后思想界的文化术语。《纽约先驱论坛报》称他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电子世界的先知和20世纪的思想巨人”。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比较

从图表中分析,我们中国的网络信息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尽管数量增加比较快,但是按照人均和使用质量与社会效益比较,我们和国际先进国家与地区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提升空间非常大。表3-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比较三、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网络发展大事

1969年9月2日,有两台机器第一次连接形成了ARPANET,由分布在美国的10个节点组成,这就是互联网的滥觞。ARPANET与其他网络联结,这个TCP/IP协议于1983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天被人们称为“互联网的生日”。

1987年9月20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向德国成功发出一封电子邮件。

1990年11月28日,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从此在国际互联网上中国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

1994年4月20日,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第七十七个国家。此后,互联网便在中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995年1月,邮电部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

2003年3月20日,孙志刚事件被网络披露。根据2003年12月31日《潇湘晨报》“孙志刚事件始末”一文的综合报道,此事缘起当年3月17日,27岁的武汉人孙志刚在广州晚上外出上网,途遇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检查身份证。因孙未带身份证,被作为“三无人员”带回派出所。3月18日,孙被送往收容遣送站。当晚,孙因“身体不适”被转往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护站。20日凌晨1时多,孙遭同病房的8名被收治人员两度轮番殴打,于当日上午10时20分死亡。救护站死亡证明书上称其死因是“心脏病”。各大网络媒体积极介入,互联网发挥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4月18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出具尸体检验鉴定书,结果表明,孙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6月9日孙案一审判决:主犯乔燕琴被判死刑,李海婴被判死缓,钟辽国被判无期。其他9名被告人均被法律严惩。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与地位从此陡然提高。

2007年12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国家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2008年6月20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来到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被广大网友称为“掀开中国互联网历史崭新的一页”,“短暂的几分钟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200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领导通过省内主要新闻网站发布了《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向网民拜年:“我们愿意成为大家的网友,求计问策,接受监督”,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也欢迎大家“拍砖”。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影响力在2008年突飞猛进。当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是互联网社会力量爆发的直接诱因。南方冰雪灾害、拉萨“3•14”事件、“5•12”四川汶川大地震、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航天员太空行走等等,重大社会事件使得更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文化传播领域中最具前瞻性的舆论工具。如果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初期,网络仅仅是少数人的娱乐工具的话,那么经过短短二十年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传递社情民意的最重要的载体,它发挥出现实生产力无法想象的力量,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快速进步。(二)网民群体结构与普及情况

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9%)。

2000年到2008年网民发展规模变化见图3-1:图3-1 2000-2008年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近40%,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这个年龄段决定,低学历、低收入、个性形成期思想活跃的基本特点。2008年40岁及以上网民所占比重略高于2007年,整个网民结构在年龄分布上有所放宽。

图3-2是中国和一些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对比:图3-2 部分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三)网络应用与发展前景

网络媒体方面:2008年网络媒体的使用率较2007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达到78.5%,用户群体增长7900万,达到23400万人。

网络搜索方面:搜索引擎的使用率为68.0%,在各互联网应用中位列第四。2008年全年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了51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33.6%。

网络通讯方面:2008年电子邮件使用率为56.8%,与2007年保持稳定。涉及16900万人,增长42.0%。研究发现:网民学历越高,电子邮件使用率越高,即时通信使用者22400万人,增长31.0%

网络社区方面:交友网站较2007年有较大规模的增长,使用率达到19.3%。截至2008年12月底,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用户规模为16200万人。更新博客10500万人,论坛/BBS9100万人,交友网站5800万人。

网络娱乐方面:网络游戏从2007年的59.3%升至2008年的62.8%,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第一大应用服务。虽然使用网民比例从2007年的86.6%下降至2008年的83.7%,但用户数量仍然增长了6700万人。网络视频用户有轻度增长,相比2007年底净增4000多万用户,达到20200万人。

电子商务方面: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74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60%。比较国外的发展状况,韩国网民的网络购物比例为60.6%,美国为71%。网络售物和旅行预订也已经初具规模,网络售物网民数已经达到1100万人,通过网络进行旅行预订的网民数达到1700万人。

网络金融方面:网上银行在2008年增长缓慢,使用率为19.3%。受中国股市/基金市场的影响,中国网络炒股应用比例出现下降趋势,2008年网民的使用率只有11.4%,用户规模也下降了400万。

网络教育方面:2008年网上教育的使用率为16.5%,基本与2007年持平。网上教育主要应用人群是中小学生和普通在职人员。

根据最新调查,2009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网民发展规模进一步加快。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达到15500万人,占网民的46%,半年内增长了32.1%,增速十分迅猛。

网民在娱乐、信息和社交类使用上比例依然很高,除了论坛/BBS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50%以上。其中,娱乐类网络应用在长期高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网络音乐应用排名仍保持第一,使用率半年增长1.8%,这是网络文化的代表性特征,是网络青年在审美情趣方面的显著表现。

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半年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而网上支付用户半年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与实体店铺销售下滑的大趋势相比较,网络销售的大幅上扬,证明网络文化代表的新时尚消费趋势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或许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景象:一种网络文化快速彻底地覆盖到社会生活,以至于主流社会价值观还来不及研究这种文化究竟有什么特征的时候,已经被迫完全接受。现实的文化媒体所代表的价值观在网络强烈冲击下,几乎只能在接受中慢慢反思,或者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重新寻找自己的社会价值舞台。

虽然还有批评、逃避、封锁的声音和行为,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冲击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一种促进人自我反省的浪花,更是一种推动人自身进步的号角。

第二节 网络传播

一、基本特点

网络最本质的特征是交流与传播。网络传播在功能方面的基本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四点:

第一,实时不间断性。实地同时传播,包括了传播的连续性与完整性。由此特点,已经超过以往及现存的所有其他媒体的时空局限性。

第二,超文本兼容性。它不仅可以囊括几乎所有媒介的传播形式和内容,而且可将它们改造加工,兼容全球不同文化种群,在海量的信息中进行交互式传播,表现形态不断呈现出质的飞跃。

第三,延展性。网络媒体不再受类似传统媒体出版、发行时间周期的限制,传播的具体方式不是直线式,而是呈网络多元状。

第四,数字化检索,便捷高效。轻松地检索到包括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世界上数百个国家图书馆和多个专业机构的馆藏目录,以及各种专业数据库和商业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各种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社会政治信息等。二、新闻、商务与教育

网络传播在新闻和远程教育两个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功能。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积累阶段(1999年底2000年初)对网络新闻的发布主体没有任何限制,由于整个互联网都是无章可寻的,因而在任何网站均可以发布新闻。网络新闻的影响力由毫无影响力到开始引起关注。

第二阶段:网络新闻的蓬勃发展期(2000年——2003年)国家针对互联网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官方新闻网站的蓬勃发展为网络新闻的发展带来了高质量的信息源。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网站的海外成功上市,为商业网站发展网络新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阶段:以网络新闻为核心的网络媒体开始逐步走向主流媒体(2003年至今)逐步由官方网站及大型的商业网站(包括门户及行业网站)所垄断。

在美国,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仅次于电视。美国报纸协会2006年10月发布调查报告指出,尽管美国各大报读者数下降,但2006年上半年,上网浏览报纸网站的读者人数平均增长了31%。报纸网站的读者群中,25-34岁的读者增长最多,高达15%,而18-24岁的用户也增长了10%,《华盛顿邮报》网站的25岁到34岁读者大幅增长60%左右。

从技术上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互动性(Interactive或交互性)。美国网络传播学界多数使用“Interactive•Journalism”或[23]“Interactive•Communication”作为课程名称。

网络传播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依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依靠消费者、用户的推动,而最广大、也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存在于两大领域:电子商务和远程教育。

看看日本和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1998年,日本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8.62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的44.2%;2003年68.4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的41.4%。2006年,日本达到152.3万亿日元(美国114.7万亿日元),双方交易额度出现逆转。其中,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为147.9万亿日元(美国为95.4兆日元),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交易为4.4万亿日元(美国为19.3万亿日元)。从电子商务交易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率(EC化率)看,1998年日本企业为1.5%(美国[24]企业为2.5%),2006年提高到11.7%(美国为4.8%)。可见电子商务发展竞争的激烈态势。

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关注,已经从经济学家扩展到广大公众,由此导致对“虚拟经济的文化内涵”,“电子商务的消费心理”等全新的文化讨论,成为世界网络文化研究的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实用需求,直接促进或带动了教育需求,而教育本身的传播需求同样借助了网络的巨大能量。到21世纪又10年的历史节点,对远程教育的研究已经从教育部门关注的课题,上升为跨领域、跨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国家级战略发展课题。

早在1972年,法国人德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就提出了“学习化社会”(socialization)的概念。书中提出,从现在开始,教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特殊活动,而是向包括个人终身和整个社会成员的方向发展。如果考虑快速更新的网络化对生活的影响,那么这段话的含义就相当深刻了。它非常现实地提出了,人要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弥漫到每一个生活空隙的教育和学习氛围中,去学习和被学习。

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开放大学。在网络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融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线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这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可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请教,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其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普及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将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

在美国,2006年根据北美网络学习理事会的统计,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年级有100万学生参加网络学习,这一数量在过去7年里增长了20倍,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网络教育让没有时间走进大学或研究生院的青年,同样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学位。美国全国有一半以上州的公共学校开通了网络授课。密歇根州提出,该州的中学生必须在网络学习中拿下一门学分才能毕业,佛罗里达虚拟学校是美国最早的网络中学,洛杉矶联合学区自2005年成立了洛杉矶虚拟学院,为高中生提供大学预科课程。根据北美网络学习理事会的统计,网络学习中的跳级生比传统学校的跳级生成绩普遍高10%以上。这不是智力或学习能力的问题,最主要的因素是网络教育提供了一种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因而更好地满足了孩子学习的欲望。

网络教育直接带来了教师角色的冲突,教师角色面临多重转换:

第一,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个体的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

第三,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辅助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体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第四,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咨询者。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化,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作为人际关系咨询者,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宽容、尊重个性,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之间协作的互动关系。

中国在积极应对国际网络文化的冲击。在1999年6月15日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这是一个宏观的指示。2000年12月19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至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是:在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70年代就预见:人类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既是对自我的延伸,又是对自我的截除。技术就像一根梦幻的魔杖,它既顺从于人又可能给人以假象;它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给人们幸福,也可能带去意想不到的灾难。它制造虚拟世界,使人们沉湎于失真的生存空间,并由此产生一种虚幻的虚拟情感和体验。人对自身价值的崇拜被对技术的崇拜所取代;人对物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人的兴趣,物成为人的主宰;人对自身力量产生动摇和失[25]望,由此导致人的精神世界最终发生危机。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现象,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也很明显,比如说:数字鸿沟扩大、网络恐怖渗透、网络非法交易、恶意广告骚扰、知识产权侵害、信用危机扩大、不良违禁信息。就像某位思想家所说,互联网也产生巨大的垃圾,在全球性文化实践中,这也许是伴随历史前进的必然消极产物吧。

第三节 网络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当我们想要解释网络化问题的时候,总是涉及一个基本的哲学命[26]题:“如何看待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因为实际上,我们的生活确实因为网络而发生了诸多的改变。

通常,人们理解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物质生活和由价值观、审美观等方式构成的精神生活。宏观上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随着网络全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国际化,这是它的最鲜明的特点。一、不同时段的文化形态比较

工业革命产生的文化,改变了人类以前的传统生活方式,奠定了如今人类绝大部分的生活形态。在没有硝烟的信息网络文化迅速普及以后,必然会改变那些过时的、僵化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形态,逐渐形成与之相应的新的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规范体系,开辟人类新的生活方式。这是步入信息文明的社会变迁,是历史与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在工业社会时代,工具是感官的延长,讲述的是人在工业化社会被工具奴役的苦难史;到今天的现代信息社会,也许应当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感官是工具的延长,工具变成虚拟形式,仅仅借助感官就可以把工具伸向物质[27]和精神世界的任何角落。运用感官与网络的交流,实现我们运用具体工具无法达到的梦想王国,这是过去时代人们无法想象的事情。

从历史的纵向简单划分,工业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见表3-2:表3-2 工业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区别二、生活观念在改变

生活方式的改变,首要的是体现在生活观念的改变。在2009年1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中,研究人员采用里克特量表法测量了网民在6种与互联网相关的价值观念上的表现,见表3-3。表3-3 网民对描述网络生活形态语句的认同度

表3-3反映出网民价值观念的显著改变。在更广泛的领域,网络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

2009年度最新版的《韦氏大词典》公布了新添加的词条。美联社对此评论说,这些词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在网络文化方面,增加了vlog即影像网络日志。在博客(blog)作为网络世界热门用语,即网络日记以后,vlog开始兴起,其特点是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形式的网络日志,主题非常广泛。还有webisode,即网络趣事。从电视节目中节选出来的视频,或者没有公开过的视频镜头,被上传到网上供人浏览。sock puppet即马甲也被收入。英文本意为“袜子木偶”,指出于欺骗目的而使用假网络身份登录,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想象的。

2009年日本消费白皮书中介绍说,日本年轻人的主流价值观出现了显著变化。以2004年为分界线,那时候青年的自我表现趋势非常明显,但是到2009年,自我表现趋势明显下降,而内敛倾向和安心信赖倾向显著上升。主要从5个方面区分,安心信赖占34.7%,自我显示占18%,自我实现占9.6%,内敛占7.5%,享乐占5.8%,其他占24.4%。所谓安心信赖的含义包括以下5个方面:心理满足超过外在物质需求;追求道义和情感;回归传统怀旧情怀;尊重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对家族和他人有价值。

由于价值观念的改变,青年活动特点也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倾向。根据旅行方面权威企业JTB结合日本法务省进出境人口情况所作调查显示,从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间,日本国民出国旅行的变化非常大,青年海外旅行人数呈现锐减趋势。20~30岁,从1998年414万下降到2008年262万,锐减37%。其中,女性由261万下降到160万。在此期间,此年龄段人口自然减少22%,这可以算是一个影响因素,与经济长期不景气因素也有关系,但是从根本上看,主导行为变化的是网络文化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进而导致行为方式出现新的趋势。正像《韦氏大词典》出版公司主席莫尔斯所说,Staycation,即宅度假(指在家里度过假期的方式),随着国际文化改变开始流行,已经“流行到令大词典无法忽视的地步”。

网络交往,虚拟是显著特点。青年利用网络,在口头语言背后尝试内在语言的交流,并在应用语言层次和交流方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这是网络交际的代表性特点。80后青年们的父辈多数不懂得、因而本能地排斥网络文化,造成代际之间的内在精神价值评判的隔阂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大。在传统价值观为主、地区价值观差异巨大的社会文化中,是一个不得不长期面对的痛苦的过程。然而,即便痛苦,人类整体文化进步的趋势是无法阻止的,价值观念带来的社会行为改变,将通过显现和隐含的多种途径进入每一个社会细胞。

尼葛洛庞帝认为,网络文化必然产生四个改变人类生活结构的特点: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分权的后果必然是,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包含人与各种环境之间恰如其分的配合。即便在40年后的今天看来,他的分析依然强而有力。三、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人类生活模式

第一,电子商务突破了商品陈列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店拥有数千万个单品。而且商务活动不再是阶段式的,商务交易分布在全球每一个地点、每天24小时的每一个时点。消费者由被动变成完全主动方,这是对传统商务形式的本质颠覆。

第二,供应商与最终顾客可以自由直接见面,再也不需要中间商和零售商的过渡,产销系统再一次出现革命性变革,这就是网络+直投业。

第三,传统的顾客满意的服务提供途径改变了,转变为顾客从有限选择变成无限要求,新产品和新服务有了无限创新的可能。

第四,商业地产可能逐渐出现人去楼空的尴尬状态,不得不转型为网络与实体店功能相结合的社区交易中心。而消费终端对接的国际贸易(C2C)将在全球大幅增长。

第五,传统银行开始转型,人们开始习惯从金属货币到纸货币再到电子货币的进化。纸质货币的存提转送变成网络银行的交割,新型电子货币的开发在快速演进中。

第六,电讯费用将成为国家最大的收入,税基理论终将改变,交易额计利润将改为通讯次数与时间为基数计费,通讯系统变成21世纪的税基。

第七,一个国家的国内法律法规必须与国际通用的法律法规接轨,来适应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同步发展的新型交易平台。

第四节 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

现实文化规则是网络文化规则的基础,但是,网络文化不是现实文化的简单互补,而是从价值观到互动方式的全新拓展,形成新的社区关系,对现实文化关系突破性改造:既有促进和延展,又有冲击和颠覆。在精神上促使人格在现实和网络之间转换,因而触发更多的潜意识活动,加快人在现实和虚拟环境的自我融合,在本质上扩展了人格结构。就此而言,网络文化为研究人性本质问题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认识通道。

网络交往主要工具包括信息的发布与浏览(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电子邮件(E-mail)与新闻组(Newsgroup)的使用;在线聊天与讨论(IRC:Internet Relay Chat,网络实时聊天系统、ICQ:I Seek You的缩写,一种网络呼叫器);虚拟社区(MUDs:Multiple User Dungeon,一种多人网络游戏)交往;线上游戏(Online Game)的参与等形式进行。

与现实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交往具有三大基本特征:

第一,交往空间虚拟化,网络空间里的实体呈现为比特(bit),它是数字化信息的最小度量单位,是计算机二进制转化和处理后的0和1的字符串。用0-1数字方式表达和构成事物以及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与现实不同但却有现实特点的真实的数字空间,这就是虚拟空间(cyberspace)。

第二,交往过程瞬息化。比特没有重量、体积,能以光速传播。人们之间的交流在网络上没有时滞,能以极高的速度进行。人们的交往范围极大地扩展了,麦克卢汉首创了“地球村”(the global village)一词,用来指称被光速大大缩小的世界,而互联网完全可以实现“地球村”愿望。

第三,网络身份自由化。在现实空间中,相对稳定甚至刻板的特点,使每个人的身份是单一确定的,但在网络空间中,所有的感知都要通过信息方式传达,身份成为信息虚拟的产物,因而具有了极大的自由性。

与网络文化相比较,现实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无法隐藏,便于求证、便于控制;另外,很多迫于压力无法做的事情,只能忍受、接受被迫受虐的煎熬;办事效率低下,人际互相制衡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征。一、角色转换

生活中,人在不同的场合就以不同的角色出现,一些隐含的角色对于周围的人往往是陌生的,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很多角色还在培养过程中,个性特点更是不明显。但是,有了网络以后,这一切就发生了改变,青年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的,恰恰就是平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显露的一部分隐含角色。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是在丰富人格结构。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器官补偿学说:如果一个人双目失明,他的视觉是零,但是在生命探索中,听觉和触觉会突出地发达、完善起来,补充视觉缺失。这种心理现象提示我们,面对生活中很多遗憾和无奈,可以用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用一些在网络中的健康愉快的方式来弥补现实世界的遗憾,应该肯定,这样的补偿功能可以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愿望。

很生动的例证是,现实文化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网络游戏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有人说,网络游戏是青年逃避甚至放纵的虚拟场所,同时也是青年融入成人社会的缓冲地带,是青年同辈群体互动的特殊渠道。游戏并不是单纯的娱乐,它更关乎人的心理成长。这是一种亚生活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青年网络生活的整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网络游戏中的玩家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心理结构上基本一致,同辈群体互动基本是一个群体内部互动,但是,它摆脱了形体的约束、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剩下的只是心智的感应,情感的交流,甚至包括潜意识观念的沟通。这也是这种特殊成长环境吸引青年的重要原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文化由于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固、以成人文化——心理结构为核心的系统,它难免与边缘性的青年文化有反差。青年追求个性自由、渴望平等、热衷创新的愿望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而在诸如MUD的网络游戏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凭借想象创造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角色,创造出符合自己情感需要的情节,同时,他们可以获得超出游戏以外的颠覆社会传统的反叛体验,而这种心理体验在现实社会中根本无法得到验证。实际上,反对网络游戏的人包括:教师、家长、上司、老板、警察,而热衷于网络游戏的则是与之心理相对的人:学生,孩子、下属、职员、社会青年。显而易见,纠结于网络游戏交锋的双方是这样的两个互为反意的语义集合:权威者和被压抑者、领导者与从属者。从属者是弱势群体,遵从与驯服弥漫了这些人的日常体验,导致他们或多或少地出现主体能动性的失衡。既然如此,也就是在严格的秩序生活里得不到心理平衡,那么从属者就只有求助于反程序的程式——利用工作时间上网玩联众,趁老师家长不注意的时候去网吧打DF,甚至玩十八般武器痛打上司、教授的游戏。从属者在模拟游戏里消耗了体能精力,得到了发泄和快感,在对社会关系等级的虚拟破坏中,逃离了权威和控制者的现实势力范围。这种快感与满足感体现了被压抑者本能的追求,恰如一位玩家所说,游戏本身包含有许多颠覆的味道,这让人身心畅快。

网络语言也常常展现个体压抑、希望摆脱的一面。个体通过网络把真实的自我欲望表现出来,是一种对于压力的解脱,也是一种自我平衡。它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存在的某种问题,对于青年来说,就是成长环境中存在影响健康成长的因素,现实中他们无法述说,而利用网络就可以真实地表达他们的意愿,有人说,网络的这个隐身的特点,可以让社会不良势力始终处于无形而强烈的监督之下,由于它具有鞭挞和保护的双重角色功能,所以,网络在推动社会推翻传统腐朽的势力、迎接创新进步曙光的进程中,显示出现实社会力量无法比拟的历史文化价值。二、亲近与冷漠

在社会商务化角色的约束之下,人们进行情感沟通的机会与时间都明显减少,很多人表示,眼看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能够彼此交心说话的却越来越少。网络没有具体时空、身份限制,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个人接触虚拟空间,弥补了现实的空缺之后,反而放大了现实中人们的理解与亲近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还加剧了现实中人们彼此交往的孤独感受。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在1943年曾提到一种“抽象社会”的概念,他说: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社会,人们实际上从不接触——那里的一切事情都是各个孤独的个人……这种虚构的社会可称之为“完全抽象的或非个人化的社会”。有趣的是,我们的现代社会在许多方面与这种完全抽象的社会颇为相似。现代社会中生活的许多人都没有或极少有亲密的个人接触,他们生活在默默无闻和孤独的状态之中,因而是在不愉快之中。因为社会已变得抽象,而人的生物性质却没有多大改变,人有社会需要,但在一个抽象的社会中这些需要是不能得到[28]满足的。

波普尔说这番话时电脑尚处于萌芽状态,他不可能看到电脑带来的文化冲击,但是,他从工业化带来的理性和格式化生活,看到了人们对情感交流的需求,而他推导出抽象化的符号社会生存,确实和网络文化有相当的符合性。也正因为他在电脑网络出生之前就看到了这样的抽象因而冷漠的社会趋势,可以判定,现在这样的相对陌生的社会关系,是工业化的产物,也是社会个性化文化的内在要求,并不完全是网络带来的。那些一味地分析网络导致社会冷漠无情的观念是片面的。

2009年4月27日,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中国报纸的出版年总量达到了440亿份,每天一亿还要多,但是,大而不强,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在国内主要是吸引力的问题,在国际上来说,主要是影响力的问题”。显示出版物既不亲切也不受喜爱,大部分时间在被冷落中孤独生存。相比较而言,每天发生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令人热血沸腾的新闻事件,被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原原本本地送到了社会大众的眼前,显示出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良知与力量。这种积极“干预生活”、“表达正义”的新闻特质,历史上曾经沸涌在以报纸为主宰的传统媒体上,带给广大民众莫大的希望和激励,然而今天,冷热互换了,传统媒体迟钝了,落伍了,面对社会的沸腾,它们被无情地抛在年轻的网络媒体身后。

网络文化在表面上把现实的交往关系变得冷漠了,但是,看看传统媒体的被网络文化逐步遗忘的现实,可以说网络文化又在营造一种新的亲近社区,因为人们在网络文化中得到了更多的收益,这是改变现有文化传播方式的最有说服力的原因。

基于事实,我们不得不建立这样的视野:网络文化对各种现实文化造成的冲击,迫使人们在全球背景下思考网络化对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年的心理成长的影响。网络文化在本质上将改变固有的思维习惯,构筑人类全新的生存方式,开辟新的人性价值空间;同时诱发青年探索潜意识精神领域,整合没有世俗压抑的自我,扩充现实人格,在现实中建立更加完整独立的个性。[1]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2] Phillip L.Rice著:《健康心理学》,中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3] 同上,第6页。[4] PhilliPL.Rice,《健康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5] http://news.pharmnet.com.cn/news/2006/10/11/179839.html[6]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体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2~113页。[7] 《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8页。[8] 《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16页。[9] 《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10]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1]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76页。[12]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156页。[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10页。[14] 《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15] 同上,第134页。[16] 《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17] 《论语•子路》。[18] 《论语•为政》。[19] 《论语•子路》。[20] 《尚书•尧典》。[2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第171-175页。[22] 《后工业社会》,科学普及出版社1973年版,第36页。[23]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5734286.html[24] 资料来源:[日]总务省:《2007年信息通信白皮书》,2007年7月发行。[25] 〔美〕比尔•盖茨:《未来时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htpp://www.8nn8.com/zt/bebe/[26] 《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9年7月》,http://dailynews.sina.com.cn[27]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9页。[28] 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第二部分 网络青年心理剖析

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

这里分析研究的对象不是区域性青年群体心理,而是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年个体心理的改变

第四章 对人格理论的新认识

人格理论无疑是讨论人格,即个性问题的。它主要是针对个体人而言。心理学的一般观点认为,人的个性结构比较稳定,在青少年时期逐渐形成,以后在很长的时间内不容易改变,所谓“3岁带着耆老相”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节 人格或个性

从认识论上讲,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必须从个体入手,对个体的属性进行概括,然后把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与社会现存的现实状况进行比较,形成总体的认识的思想。对人的认识尤其应该如此,因为关注人,首先要尊重个体的人性,关注个体人的精神变化,而个性结构,又是个人精神状态的基本构成要素。一、对人格的理解

中国当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称作为人格。人格,英文是personality,其中person是指人、人身、自然人,后缀ality是性质的意思。personality直译是人性,但是中文里的人性是指广义的一大群人的基本属性,于是就有人用“人格”指称personality。我国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1]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中国医学心理学创始人、耄耋之年的中科院心理所李心天教授多次强调,人格或个性是广义人性的个体化,集中体现人性中的个体化要素,不应该擅自为个性附着花哨的判词,比如性格之类,老人家曾亲自对笔者说,你要是引用这个概念,一定要把握这个基本含义。这个观点朴素而易懂,笔者很是欣赏。

中国人习惯说的性格一词,和西方心理学家说的人格的内涵有很大不同,性格,是个性的一部分被社会改造的特征,是对个人社会行为特征的习惯概括,它不能涵盖完整的个性含义。

确立人格的基础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评价。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绪等体验,回答“是否满意自己或接纳自己”等问题;自我控制是对行为的调节,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如果自我意识是完善的,那么个体的活动与自我意识就是协调一致的,反之亦然。人的一生最重要的精神任务就是在维护自我意识与现实经验之间的一致性。

人格的基本特征大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自我肯定。人要维护自我中心,即自信心,需要确立四种勇气,即生理勇气(力量)、道德勇气(同情心)、社会勇气(与人联系)、创造的勇气(改变自己的人格)。二是参与。人要参与到社会人际生活中。健康的社会参与要把握好程度,如果过分参与,一味顺从、依赖别人,可能会失去了自我,即失去自信心,空虚无聊。三是安全。就是发现外在威胁或者危险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四是自我意识。觉察自己状态的能力,包括判断、评价等,维护自身的协调性。五是适当的焦虑。人要对外来威胁和压力保持一定的警觉反应,适当的压力反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认为威胁很多,痛苦的体验就会很沉重。所以,对待外来威胁要采取适当的处置手段,平衡自己的压力。二、相关人格的理论

目前人们使用比较多的人格模式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斯塔(Costa)和迈凯尔(McCrae)在1992年编制的“大五人格”。心理学家们称“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性或情绪稳定性”。这五个要素是人格的基本维度,五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合起来,恰好构成海洋一词(OCEAN),所以这个模式也被称为“人格的海洋”,意思是涵盖了人格的基本方面,对不同文化区域的人都可以进行人格对比分析。

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格应当包括价值观、能力和气质三种要素,而且三要素是有秩序、有结构,互相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价值观决定他们的行为取向并调动其内在能力,在运用能力时又要有气质配合。三要素排列的秩序是:价值观→能力→气质。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一个与本能有关的、完全无意识的、充满欲望和情感的非理性心理能量,追求精神内驱力的满足。自我是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它代表理智与常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超我指人格中最自律、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和道德理想,它限制本我,指导自我,实现自我理想。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生理基础和情感的力量。他认为个人大量的心理活动产生于无意识领域,这是我们的意识和“理性”难以进入的区域。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个部分是由低级到高级地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变化,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三、人格适应与改变

人本身具有适应环境的本性,基本健康的人格就是社会适应比较完善的个人。比如,比一般人能更有效地知觉现实,适宜地在现实中生活;对自己、他人以及客观现实有高度的接纳,不对自己的缺点过分自责、不安,不对他人和环境吹毛求疵;有自发、率真的行为特点;以问题为中心,专注于任务、职责和使命;有协调独立的性格,对感兴趣的问题能沉思默想;有清晰的自主性,始终保持对自己的真诚;能欣赏生活,对普通事物保持新鲜感;自己内心周期性地出现神秘和高峰体验;对社会、对他人有慈悲的关怀和爱心;有很好的知交朋友,有亲密温暖的家人;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适当的道德规范感;具有良好的幽默感;有一定的创造性生活能力;对现有文化保持适当的批判性。

这些描述很难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因为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而且很多人正是在与困难的纠缠中,逐渐丧失了一些完善的美好品质。因为人生活在现实中,要保证自己的现实生活,只能不断改变自己。

罗洛•梅认为,存在是人格适应并成长的先决条件。每个人都有一种促使自己鼓起勇气,维护和肯定自我存在的本能需要。它是由三方面决定的:人主观只能适应外部世界,接受然后改变;一个人只能在他人组成的人际关系世界中生活,而且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反抗自身的消极力量,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在主观世界中,自我要在适应外界生活中与潜能发生联系,激发潜能成长。所以,自我是个人精神和客观世界联系的基础。

杨国枢先生认为,人适应环境有四种基本形式:拒变反应、迁就反应、因应反应、退避反应。个人在社会转变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往往在心理上把不同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加以分解,采用不同态度分别对待,有一些方面先行改变,有一些方面固化不变,甚至因此影响已经改变的心理成分,造成个人的心理矛盾,并进而导致人的观念和行为分离、行为和功能分离、判断器物的价值和用途分离。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心理分离和反分离的反复冲突过程综合而成。如果从正反两方面理解,杨先生的观点已经含着人格在适应环境中的无奈改变、甚至出现障碍的倾向。

人格改变,是说在大家公认的正常的人格范围内出现明显改变,人格表现中的某些行为特征过于突出或不足,但是还没有达到害人害己的程度。人格改变是后天行为中逐渐习得完成的。比如一个人原本人格表现正常,但是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或者精神障碍及脑部疾病后,行为特征出现改变。随着疾病痊愈和环境变化,有可能恢复或部分恢复。所以,人格改变有明确的时间,即在出现某种问题以后,相对参照物是病前比较正常的人格表现。而严重的人格障碍一般没有明确的发病时间,多数是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有很大一部分是要持续一辈子的。比如说,酒精性人格改变一般表现为道德伦理观念弱化;情感活跃,容易激怒;行为懒散,缺乏动力,甚至出现一些幼稚行为。生活观察、抽象判断力下降;在认知方面出现失忆或痴呆,到这样的阶段,人格已经基本丧失。

作为一种伤残或疾病,人格适应不良导致的人格改变已经纳入国家有关政策范畴。比如,2003年10月四川省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从2004年起,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伤鉴定标准使用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在这份国家级鉴定标准中,其中关于人格改变的定义包括五方面:情绪不稳,如心境由正常突然转变为抑郁,或焦虑,或易激惹;反复暴怒发作或攻击行为,与诱发因素显然不相称;社会责任感减退,工作不负责任,与人交往而无信,情感冷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应有的关心,对人也不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本能亢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伦理道德观念明显受损,缺乏自尊心和羞耻感;自我中心,易于冲动,行为不顾后果;社会适应功能明显受损。

事实说明,人格适应和人格改变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我国政府对以人为本、人格尊严的相关政策保护正在逐步到位,显示出我们对人格的认识和尊重,更显示出关于人格的讨论和社会应用的重要性。

第二节 对个性结构的认识——个性五要素论

笔者认为上述传统中关于人格的讨论,主要关注的是人格的社会行为表现特征。这些行为特征描述详细程度不同,部分内容交叉包含,比如大五人格模型,在作两类不同群体样本对比分析的时候,可以显示出一定的价值,但是,如果作为影响人格社会表现的基本要素,就会发现每一个特征偏于笼统,可以分出很多的细节,不容易归结到一个人的具体人格特征。中国的习惯性人格描述也有类似的问题,三项要素概括偏于泛化,看上去有道理,深入思考会发现概念比较空洞,很难落实到个人的描述上,一些关于人格的分析解说,很难联结成为一个简约的整体。至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限定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内,就会显示出强大的说服力,但是,广泛应用于社会个体时,会发现社会行为动力机制描述不够确切,霍妮正是抓住了这个理论忽视社会因素的要害,展开了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并取得了成功。

除了心理学之外,在中国当代哲学领域,对人格结构也缺乏权威的阐述,大学教科书中仅仅是在认识论部分,从认知的角度把认识阶段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没有专门讨论人格问题,基本不涉及无意识,也不涉及超我的道德自律问题,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也是浅尝辄止,仅仅是对自我阶段的认知状态做了简单划分。这些状况,让人感觉最富有思辨批判精神的哲学思考者,好像在有意无意地绕开人性或人格话题,表现出对人本身精神状态缺乏集中而深刻的关注。或许有些遗憾的同时,也值得庆幸,因为这给我们用新的视角继续研究人格问题留下了宝贵的探索空间。

从经济与法哲学的角度分析,人性具有自然本性、社会理性、精神灵性三种基本属性。法国经济学家布朗基把所有权看作是“推动人[2]类智慧的最有力量的原动力”。法国大律师兰盖则提出了“法律的精神是所有权”这一著名命题,马克思曾评价说,兰盖的这句话“表[3]明了他见解的深刻”。可见,从现实的经济与法的角度,古典思想家确立的人性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是所有权,这是认识和辨析人性以及个性问题的大前提。显然,即使回到人格讨论的小专题中,也不能回避或者忽略社会利益关系这个大前提,一切关于人的精神问题都是在现实的所有权关系中发生并演变的。试图回避现实社会关系矛盾,来研究青年人格问题的思想是不诚实的、滑稽的。

人是类、群体与个体三重形态的统一,因而人的本质也就包括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三重生存形态。人的类本性是由动物的类本性发展而来的,这种类本性的自然基础,决定了人性是客观的;人的群体本质表现在具体社会时代,人们对所有权的占有是群体占有,群体之间的划分是以利益控制的差距为根据的;人的个体本质取决于私人现实的所有权。源于所有权多寡、强弱的自我意识的差异,是个体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这种现实的个体性统一为自我意识。个体在此基础上获得不同价值的主体地位,也就是成为社会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人的情况下,才算真正获得了自身的质,即自我。自我意识的完善程度,即对自己作为一个有别于他人的单独个体的感悟和体验的满意程度,总是和所有权联系在一起,共同决定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

这样说起来,对人格或个性的分析和评价,就不单纯是漂浮在具体社会所有权之外的纯粹思辨或空谈,而是以认知为主线、以利益方式表达的所有权为杠杆,以精神向往为目标的相对独立的生命价值分析。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认识包含有感性(Sinnlichkeit)、知性(Verstand)和理性(Vernunft)三个要素或层次。感性是接受印象的能力,知性是规则的能力,理性是原理的能力,它们一起构成人类认识的完整结构。笔者认为,康德对于认识结构分析,非常接近个性结构中关于认知的本来面貌。认识的要素,其实是个性结构中的主要动力要素,只不过作为个性结构,还缺少一点状态之类的要素,比如个性的继承性、悟性、宗教灵性、无意识等。如果把这些要素有机联系起来,就可以构成比较完整而且便于理解的个性要素图谱。

在以上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按照通常人们的理解习惯,笔者多年探索思考,提出以下个性结构要素设想:个性(人格)是人性的个体表达,以自我意识的认知过程为脉络,承袭人性中的共性因子,表达潜在和显现、主体和客体的平衡功能。其中,本性、感性、知性、理性、灵性五要素是个性结构的基本属性成分,五要素彼此协同,实现自我内部的精神平衡和完善,在社会行为中表达个性行为特征,包括能力、气质乃至价值观,在本质上实现人性与宇宙的交流和平衡。

其基本解释为:本性是连接和承袭个体和群体以及整个种族的关系的内在属性。种族甚至民族的无意识通过这种本性的潜能,遗传给个体,形成个性中稳定的人性的属性,即生物属性加上不同程度的自觉。个体无意识不过是群体或种族无意识的理解与表达;感性是接受事物表象的属性,是临时触发的片断式个性表现,带有本性的自然、天真、幼稚的品质,与理性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知性是初步理解和表达规则的属性。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既有感性的片断式单纯和善良,也有理性的初步规范约束,主要特点是瞬间把握和感悟的属性,表达人性对于艺术的呼唤,是人格中追求美的精神源泉。理性则是对原理、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控制的能力。在社会中体现为法规和所有权,是人性规则的力量。人格具有了理性,才能够在群体社会中平衡、竞争,扩大生存自由。但是,理性的极端化是对本姓、感性及知性的压抑。它是超我的意志表达,限制个性的自然属性。尽管理性既可以约束个体,更可以表现为宏观社会的控制力,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理性主要以利益的方式代表所有权,所以在本质上无法完成道德自律和诚信任务,因而它也无法完善人格。灵性以信念为动力,通过信念或信仰的途径,以现实奋斗和精神祈祷方式,化解和引导理性超越所有权之争,以对生命敬畏之心,追求道德自律和诚信的人性完善境界,它是个人自我救赎的主要通道。图4-1

为进一步揭示其中的结构内容,笔者经过长期思考,绘出示意图(图4-1),对提炼出的五个概念加以辅助说明。五个要素代表人格的五种基本属性,也是五种最基本的人性力量沿着生命成长的方向向不同视野扩张,宣示全方位的生命力。一、本性

本性,类同于弗洛伊德说的本我的含义,它是人普遍具有的动物属性,是连接和承袭个体和群体以及整个种族的关系的内在属性。比如,吃、睡、交配和防卫,这四项要素的进步是动物文明的范畴,但是,仅仅这样描述人的本性,容易把人简单混同于动物,人的本性中还具有重要的特征,即自觉性,自觉区别出了自我与自然、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干预和调整个性的动物属性。这一点,在本质上区别于一般动物。

本性应该理解为是人本性中不被觉醒的潜在动物属性,它不仅仅是性本能,还有很多潜藏的精神要素。当超我把自我遇到的不良刺激压抑到本性状态以后,就自然导致本性中稳定的动物属性机制的改变,个性内心会体验到莫名的不安,转变成梦等下意识行为表达出来。当压抑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类似动物嚎叫一样的破坏攻击性行为或者是精神疾病,比如性变态是比较典型的本性压抑的结果。社会上很多突发破坏社会的个体行为,在精神层面上,都存在本性被挤压而被迫爆发的本能性。

所以,本性是个性同遗传的生物属性相联系的种系特征,谈个性结构时,不谈本性特点,个性就离开种群孤立起来了,个性的种族特征就无法寻找,分析个性就缺乏依据、自然也就是片面的,这样分析的结果缺乏社会指导意义。

对于个性精神状态分析的过程中,往往要沿着时间、家族和种族向上追溯,甚至像精神分析大师荣格那样与种族和人类群体潜意识相联系,对此,我们有一些关注,不过关注个性与种族之间的文化关联似乎不是很充分。二、感性

感性,是初步接受事物表象的属性,是临时触发的片断式个性表现。在个体行为中保持初步而简单的感受特性。它不仅仅在于生命初期、即儿童时代才存在,也不仅仅存在于一个认识过程的开始阶段,而是作为个体生命的基本属性特征,伴随着生命过程始终。感性的特征是零散的,片段式的,相对单纯的,表现出人作为感情动物的可爱的一面。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很感性,特别是大多数女性,性情触发点很低,像孩子一样很容易表现出喜怒哀乐等情绪状态。而另一些人,比如某种职业的男人就不太容易表现出这样的随意感性特点。而不管男女,凡是到了老年阶段,又都表现出丰富的感性单纯可爱的特征。我们经验中感觉一般男性缺乏感性表达,不是因为男性缺乏这样的功能,而是因为他受到太多的社会角色的警觉和伪装,过于角色化和理性化、不得已而为之。也就是说,当理性充分表达的时候,感性就会受到挤压;当理性没有充分发展、或者理性光辉开始褪去的时候,感性的可爱一面又会呈现出来。

感性充沛的人,交际中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光彩,容易吸引他人注意。在种族考察中,南太平洋的大溪地以及夏威夷土著种族、墨西哥当地民族等都更加具有这种感性魅力。比较而言,以德国人为代表的规范化则代表了他们文化习惯中突出理性的一面。三、知性

对知性的理解比较特别。一是我们一般不用因而也不太理解这个词,只是在教科书上知道一点对感性和理性的描述。二是这个词的流行是近几年从对某种时尚女性的形容开始的。大多数人都知道“知性女人”这个词,却未必知道知性的本来含义。所以我们要花费一点精力,梳理和分析知性这个词。

知性的德文为“Verstand”,也被汉译为悟性,这两个词在很多场合内涵是一致的。知性是初步理解和表达规则的属性。康德把知性理解为审美判断力。作为一种认知力,知性对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形成理性的成果即科学知识。

康德认为,智性(intellektuell)是知性在经验范围内的认识活动,悟性(Intelligibelia)是知性超出经验范围的认识活动,也称作对本体的认识。也就是说,知性不仅可以简单把握事物一级初步形象属性,即数量、形状等特点,而且可以主观感受事物二级概念属性,即味道、颜色、硬度等。康德接着说,人类认知能力只以事物的现象为对象,一般知识只限于现象的范围。这就是他提出的知识现象论。然后,他又提出理性本体论,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性意识到人的认识能力无法全部掌握的物质本质,体现为科学的魅力。在两者之间,康德提出了审[4]美判断力,在逻辑运用中审美判断力使人从一般知识过渡到理性。康德说的审美判断力的重要特征是无目的,即具有独立的超越功利原则。如果简单地把审美判断力归于理性,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理性与所有权及其功利性紧密相连,所以,审美判断更多地偏于知性。换句话说,知性不是简单地把握现象的认知能力,而是高一级的审美判断能力。

另一个哲学家叔本华很赞赏康德对于现象和本质的区分,但是认为康德的论述太复杂,于是提出现象世界的本体是意志。不过因为意志的作用,人们往往陷于因果链条中,纠缠于社会的权属关系,所以为了从意志和欲望中解脱出来,必须采取审美的态度,忘却意欲,直观表象,带来美的欣赏。叔本华的意志,既有理性的强制力,也有感性世俗的欲望,他认为,摆脱这两者纠缠的最好办法就是归于审美态度。而这和康德提出的知性功能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知性的独立审美功能可以调和感性和理性的关系。

综合起来理解,知性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人性中独特的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艺术体验和创造的直接精神动力,因此它是个体人格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属性。其主要特点是夸张和顿悟:有夸张才会有幽默,有顿悟才会有出其不意的创造。在最痛苦的时刻、在生命弥留之际,艺术的天籁都可以用独特的方式催开生命可爱的笑靥。

在我们以往的知识结构中,很少提及审美的人格源泉,有时候提一下也是基本把它作为认知的一个环节理解,这就降低了知性在个性结构中的属性价值。也就难怪在分析美与艺术的时候,往往搞不清楚它是属于感性的呢还是属于理性的。很多青年在大学的时候都问过老师:对美的认知和掌握,是属于个性的什么功能属性呢?和人格成长有什么关系?

从审美创作角度看,如果按照理性的理解,原始艺术或中国人说的原生态艺术就无法解释,因为这种原始的美的传承者,几乎没有理性的过滤和分辨的能力;按照感性的理解,许多大型艺术作品显然是由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要素组成的,有精神加工的成分,因此简单机械地按照两种属性划分是不妥的。

另外,在审美欣赏的时候,特别是欣赏跨地域民族文化的艺术作品,依靠简单的感性力量显然不够,而依靠理性的认识和分析,很容易受到本地区文化观念的束缚,难以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艺术,当然很难体验到不同民族丰富的艺术瑰宝。

知性化的人,往往是夹带着感性和艺术化的人,他们懂得浪漫和简约,更懂得独立欣赏生命之美,而且往往不愿意接受生活中强硬理性规则的约束。人们喜欢用知性命名那些有文化有气质的女性,似乎这些女性更适合作为美和艺术的化身。换个角度看,知性把感性和理性的内容进行了交融,更显得慈悲和关爱,所以,评价一个女性为知性人士,应该是很高的奖赏了。

知性缺乏理性的严格规则,自由畅想产生的精湛的美的作品,一不留神就会与某种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理性观念相冲突;同样,反复用理性约束的美的作品,本质上也脱离了审美的价值判断原则。许多创造艺术的大家,其创作思想和脉搏,仅仅依靠理性无法解读,这些艺术家的精神状态也经常处于理性和感性之外的游离状态,这种苦苦寻求的精神旅程,正是艺术家群体的精神特质所在。

国内有人认为悟性是人类认识固有的一个重要层次或重要因素,应被视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笔者认为,感性、理性、悟性是人类认识的三种要素或三个主要功能,而感性直观、理性反思和悟性体验则是三种基本的认识方式和手段,不存在前后顺序,也不存在谁统一谁的问题。因此,笔者不认同悟性是感性和理性统一的观点。悟性包含有瞬间顿悟的含义,而理性特点是经过仔细的分析推理之后形成的确定的非此即彼的逻辑结果,二者差别还是很大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直觉是个性认识的一种属性。直觉有两种:先验直觉和经验直觉。直觉是直接把握或“顿悟”。意大利艺术大师克罗齐指出:“艺术即直觉,亦即抒情表现”。主要特征是直觉洞察力和对艺术形式的选择性。它依赖情感想象,具有冲动特征,有很大的非逻辑元素。朱光潜在翻译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时,对“直觉”注解道,见到一个事物,心中只领会那事物的形象或意象,不假思索,不审意义,这是知性的最初阶段的活动,叫做直觉。笔者把这种直觉属性,归结为知性。理由是它与顿悟属于一个认知阶段,和悟性的定义根据是一致的。

为什么不用悟性、直觉而用知性作为个性的基本属性呢?按照我们的文化习惯理解,直觉和悟性是艺术认知的重要属性之一,是一般生活中认识或研究问题的一种独特能力,却很难整体概括一种个性属性。而习惯上人们对于知性的理解则要宽泛一些,而且目前人们已经开始接受知性作为个性某种特征的说法。简单打个比喻,我们说知性人士或知性女士可以很容易地被理解,是描述一个人的个性状态,可是说悟性人士或悟性女士,就成笑话了。四、理性

理性,是对原理、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控制的能力。理性的基本特征是逻辑分析和制定并实施规则,阐述精神控制的确定性。它集中体现为一群人的行为方法、生活态度和强制规则,表达的是社会不同所有权利益者的心声。一种独特的社会价值观念指导下的人们,最容易理解的概念就是理性,因为社会所有权代表者通过各种舞台把理性的力量灌输给社会大众,让大众遵守、按部就班去执行。所以,理性是人社会化的典型特征。

正因为社会化,理性也成为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属性最本质的特征,或者说是人性的本质属性。人们有时候说,一个人一旦失去理性就没救了,意思是说:失去人性的本质特点,人就没救了。

不过,过分强调理性,即强调社会某种所有权者的力量,必然贬低个人的自我价值,包括自然感情乐趣和审美愉悦情趣,超我远远大于自我,会让人心生紧张、焦虑,当内心自我反省力量无法承受外来约束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精神恍惚状况,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精神分裂。

青年在一种特定的教育体系中,接受相对单一的价值观教育,久而久之这种教育就容易僵化。一旦这种教育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存在的多种矛盾现象,同时又不愿意容纳不同解释观点的时候,对于青年多元化价值要求来说,这种相对单一的理性化教育就成为超越青年个性的社会超我力量。在持续的教育过程中,双方的互动结果是理性超我力量被不断夸张,而青年个人的社会角色需求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一些特殊社会形态下,甚至被变异了,失去了正常的自我意识。所以说,我们强调理性力量的同时,必须要看到过分重视理性对人性带来的伤害。五、灵性

灵性,是化解和引导理性走向超脱的道德自律属性。是个人凭借信念,经过世俗坎坷,自我超越、发现生命终极意义的本性,以信仰皈依和道德自律为主要标志,体现个人真实的内在生命追求愿望,也可以说是个体超脱理性权属纠缠以后的自我完善境界。

灵性是大多数青年不熟悉的词。由于对词语不熟悉,自然也很少仔细思考。历史上,“灵性”一般是宗教领域常用的词汇,因而对于我们来说,对灵性的关注和分析是容易被忽视的。比如说谈论灵性是非唯物主义的,强调对灵性认知和形态的描述是迷信、谣言、蛊惑等等。所以在很多时候,灵性只是与少数人有紧密的亲近感。

不错,灵性作为灵魂至尊的部分,在宗教宣示的境界中,与感性、知性、理性等均有不同,它通过诚信、自律、内修(灵修)以及祷告等手段,追求超然的自我境界。这个境界是如此迷人:当我们看穿现实的束缚、跳出现实利益权属罪孽的蒙蔽,净化了个性的心灵的时候,便会意识到我们的灵性境界的纯洁与平和,因为它不再受制于繁杂功利的现实物质世界束缚,在灵性境界约定的范畴,人们彼此称作弟兄姊妹,自由地分享彼此的平安和神圣的信念。

灵性不仅仅与彼岸信仰联系,作为每个人都有的个性属性,灵性与现实生活同样紧密相连。一方面,现实生活圈子的准则是偏理性的,是利益,是竞争,但是,现实生活追求会有乏味的时候,比如一味贪婪金钱的尽头,还要一些什么来激励和引领精神呢?在理性挣扎的烦恼中,我们需要来自内心灵性的指引,应该调动和觉知自己内在的灵性能量,让自己的心灵借助信仰的指引,从烦恼回归安宁。另一方面,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看,共产党人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极度危难的时候,冲破了白色恐怖包围,建立起新中国。直到2009年建国60周年庆典,那么多参加过革命的仁人志士,提及往昔沧桑,仍然被曾经的峥嵘岁月所打动。他们共同的结论是,是信仰的力量鼓舞他们坚持到胜利。如今,这种集体信仰已经化为共产党的人格;把这种集体信仰再化为一个个生命的时候,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灵性人格。在磅礴的革命画卷里,是那无数个普通的灵性铸就了崇高而辉煌的历史篇章。

所以,灵性的追求不仅在彼岸的灵界宗教,同样在现实的政治和科学。离开人的基本属性去理解灵性,甚至片面地把灵性归结为宗教是不妥的。

在西方历史上,基督教会基本拥有灵性的特权,但是教会也不能完全控制或者代替人的灵性向往。因为灵性的道德自律、纯洁净化的本性,是和各种现实的物质所有权关系相对立的,灵性对自我尚未完善的痛苦反省,对现实世界的各种混乱与失序的觉醒、改造或者超然,其内在的精神活动与所有权的多寡、好坏等形态并没有本质的关系。正因为这样,追求灵性的人才可以平静地把自己的所有权表现出来的财产奉献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也许应了那句话:一个空乏的体魄,或许是更好的灵性载体。

以上,对个性结构的分析和认识,对于网络时代的青年来说,有什么好处呢?起码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全面了解个性的属性特点,知道自己甚至自己的孩子即将成长的方向;二是便于分析网络文化在影响青年心理活动的过程中,究竟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一些什么。

第三节 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在中国古代以圣贤、贵人为代表,在现代中国则以某些领袖人物、社会名流为代表。在西方社会大体可分为三类:学术理性形态、艺术感性形态和宗教信仰形态。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不能简单横向比较理想人格或个性。一、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乃至道家思想中,都把人与天、地合成为三杰,而且强调人在宇宙中异于禽兽,为万杰之灵,认为人是一种理性、感情、意志和欲望结为一体的生命体。同时认为,自我与宇宙相通,与地上的万物不可分离,由此而形成人伦关系。因此,中国人在审视自我与万物时,是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样的思想是很深刻的,在前面个性结构分析中,笔者强调,个性同种族、同天地是存在自然呼应联系的。

现实中,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人们善于做出社会需要的角色,赢得自己的面子,寻求理想尊贵的角色地位,这就是大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了。

梁漱溟、鲁迅乃至现代的柏杨,都是善于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20世纪初的思想家梁漱溟先生提出了中国人人格中有知耻要强,人生向上,爱面子以至于欺伪的特性。且有五大病象。其一为幼稚,成熟中夹杂幼稚;其二为老衰;其三为不落实;其四为落于消极而失去前途,空洞的理想主义导致与现实的隔离而消极无为;其五为暧昧而不明爽。老先生分析入木三分,却也没有提出什么推广得开的好想法。

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论及中国人的理想人格时,认为儒家,特别是宋代的儒家坚信理智可以压倒感情,强调理智控制感情。崇尚内圣之学,即通过自我努力而成为圣人,但儒家的人格理想常常在现实中落空。因为他压抑个人的自由探索和创造,感性和知性被压抑了,只有理性的人怎么生活?所以,圣人难寻。人们似乎一直在继续寻求理想人格。

西方基督教的自我可被称为“个人主义”。道德在上帝的律法之内,道德规则来自于上帝,每个基督徒的责任是取悦上帝。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让人相信,自我只能靠灵性和信心得救,而不是诸如“内省”或“自我修养”的行为。人永远不可能达到上帝的伦理标准,个人必须不停地修正自己的罪行,终生改造自己,才能实现理想完美的人格。二、塑造理想人格很难(一)理想人格是相对的

理想人格是一种社会精神成长的参照,很难据此描述个性化的理想人格。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理想人格,应该是前面所说的五要素相对平衡和协调的个性心身状态,由于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影响,很多情况下,个人有意识追求的人格目标,和实际生活中呈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会有很大的差异。

青年人格的形成要是在家庭、学校学习、刚刚步入社会的环境中完成的,所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人格目标与家庭环境以及周围社会环境影响十分重要。个性与家庭、学校以及初入社会单位的关系,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自我意识能力是否比较完善,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比较独立;另一个是本人与周围环境是不是比较适应和协调。

一个时代的青年,理想人格在个性化差异之间,还是具有一些相类似的特点。《心理学探新》杂志2009年第一期刊登夏凌翔等人的文章,介绍他们2008年在西南大学对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人格进行调查的情况,结果显示:

第一,青年主要向往外向张扬、温敦纯真、自立自强、道德高尚、睿智理性和低调淡泊6种人格品质;

第二,青年的人格理想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注重外在因素多一些,女性注重内在因素多一些;

第三,青年的理想人格受市场经济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

这个调查结果与日本有关机构组织的青年理想人格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过去我们认为青年向往国际外来文化因素、忽视或贬低传统文化因素的倾向是不确切的,青年理想人格的特点仍然有传统和现实相结合的现实性。同时说明,在快速传播的网络文化环境下,起码在亚洲国家,不同国家青年的理想人格有共性。(二)人格坚韧性

在微观环境中,青年个体具备自我意识能力以后,应该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各种生存环境因素的刺激,疏泄和消除自己内心的阴影,形成有自己特点的人格目标和理想。这样的要求对于青年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太难以摆脱曾经的不良刺激,甚至很难从曾经的荣誉中走出来,去尝试困难生活的磨炼。

我们说青年塑造理想人格很难,是因为缺乏追求理想人格目标的意志和恒心,特别对于网络青年,本质上是个性脆弱、缺乏人格弹性的结果。

人格的弹性也有说成人格坚韧性,也就是俗话说的做人的柔韧性或者灵活性。这不是指个人混世的圆滑程度,而是说一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人格坚强、耐挫折的能力。人格坚韧性最初是指农作物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能力,后来引用到人力管理领域,社会心理学也相应引用了这个概念。它基本上包括三个成分:

承诺(Commitment):积极接纳和感知生活事件,对事件做出责任承诺,对处理结果有所交待。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承诺信念,缺乏挑战和控制信念,那么这样的人容易陷入他人圈套中,容易受到疾病的攻击。

控制(Control):在自信力的基础上,通过行动改变生活事件的信念和力量。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控制信念,缺乏承诺和挑战信念,希望自己决定生活事件的后果,但不愿意卷入事件,这样的人一般是缺乏耐心和责任感的。

挑战(Challenge):从经验中进行持续学习并大胆改进,提出新的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挑战信念,缺乏承诺和控制信念,这样的人脑海里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感受新奇和冒险,缺乏爱心。

人格坚韧性经常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是价值体验,个人对事物的感受价值等于目标价值功能除以投入的成本,即,价值感受和投入的成本呈反比关系,越是对目标期望价值高,体验的价值可能就越高,同时,投入的成本越高,体验的价值越小。

二是情绪感觉的对冲,一个人的情绪体验等于强势情绪减去弱势情绪,也就是说,本人体验的主要情绪状况,与干扰这种情绪的因素对比之后,干扰因素越小,单一的情绪体验越强烈。如果两种相反的情绪体验强度差不多时,人的心境一般是负面的,可能很长时间处于麻木的状态,郁闷而压抑。

这种状况是一种特殊的压力体验。它取决于人格的坚韧程度与这种复杂的情绪体验的对比,如果人格独立,自信心很强,那么压抑的状态会比较快地消除掉,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

造成个人不良情绪体验的压力源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角色压力,可以细分为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产生的压力。二是工作或学习压力,比如工作或学习太复杂,难以如期完成,对他人负有重要责任等等。三是人际关系压力,包括上下级、左右同事或同学、要好的朋友之间产生问题或者矛盾。比如考试升级、公司裁员、缺乏公正、组织分配制度等。

归结起来,青年培养情绪平衡能力、锻炼人格坚韧性的主要手段有:学会独立处理困难事件,磨炼承受力;学会协调自己内心的苦恼,提高解释痛苦和反省的能力;能够面对世俗生活营造自己的生活趣味,疏导自己,情绪开朗、快乐;学会升华自己的精神追求,规避现实的困扰纠缠,树立自己的信仰或皈依目标,寻找更高的精神境界。

有以下三点建议,供斟酌:

第一,正确对待个人先天和小时候成长留下的各种因素。一个人的身材容貌等自然生理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也会对个人的成长构成非常大的刺激。1949年西蒙斯在《亲子关系动力论》一书中得出的结论是,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他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结论。

青年既然已经走向社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应该学会用自己学习的社会知识,调整对自己过去生活因素的评价。比如,貌美者不应沾沾自喜,旁若无人;生理有缺陷者不能自暴自弃。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自信、自强;特别是对过去的自己成长的家庭关系,要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反思,减少或消除对自己以后社会成长的不良刺激。

第二,自觉调动自我意识功能,自我意识一般有三种功能,即评价功能、调控功能和统合功能。在人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的过程中,其中有60%的精力是用于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只有善于坦率地调整自我意识方式,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够平和地对待自己的生活,保持内心的平静。实际生活中,越是善于自我评价的人,健康水平也就越高。那些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人,都会使自我处于紧张不安的焦虑状态,并导致适应不良。

第三,向往追求国际化理想人格,要对国际文化发展的潮流有积极的认识和鉴别,同时要和自己的现实生存能力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基础上,逐步探索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目标。

第五章 网络青年的人格特点

网络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心理特点与以往青年有很多不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传统人格特点的改变。在网络文化熏陶下,青年人格结构要素互相关系的调整,决定了网络青年的人格成长趋势。

第一节 传统人格理论的困惑

按照传统经典理论,人格从不同方面可以划分出知、情、意、心理过程;起伏强弱的心理状态;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动力机制;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行为特征;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内在调控系统。这些因素,在不同社会和家庭背景下,对个体成长产生决定性作用,构成每个人的独特人格。

从历史上看,心理学流行的人格结构系统理论,可以说是丰富而全面,不同的学者提出的理论从不同侧面对人性的结构、状态进行了挖掘和分析,有一些还进行了行为实验认证,目前许许多多的教学基础仍然是这些传统理论的沿袭,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也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这些经典的理论分析。

但是,由于传统人格理论主要针对人格的社会特征展开,当我们要分析如何干预和影响人格因素的时候,就遇到困惑了,因为形成一种人格社会特征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其中类似的要素之间有交叉和包含关系,有一种无从下手的迷茫感觉。另外,要讨论网络文化影响和改变人格这样的话题,还面临如何选择理论模型的问题,而经典人格理论一般是在特定背景、针对特定的研究目标提出来的,应用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选择哪一种作为参照模式呢?选择任何思路,都可能面临不合时宜、前后不统一的困惑。

前面我们大胆探索,提出并初步分析了人格结构五要素的基本属性,其实说到底并不是什么新创造,顶多说是结合新的问题,把一些原有的思想要素整合成一个新的思路而已。如果说有什么关联的话,那么可以肯定,本性、感性、知性、理性、灵性这五种基本属性,是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动力机制以及心理调控机制的内在决定因素。把个性心理活动在五种基本属性基础上分解展开,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就出现了各种理论形态,如果进一步思考,还会出现更多的细节研究领域。这些分析对象,都可以说是人格的范畴,却不是人格基本属性,对于这些要素的分析,会越来越复杂,距离我们要找的主要答案,也可能越来越远。

所以,我们要换一种思路,从五种基本属性入手,摒除既定的习惯思维束缚,按一般理解的习惯,化繁就简,简洁明快。

第二节 网络正在改变青年人格

先从心理冲突的起因说起。分析了心理冲突,再说人格改变,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精神分析学家霍妮提出,弗洛伊德所分析的个人内心冲突,一是来自内驱力也就是本能,二是来自家庭和社会,也就是险恶的社会环境。这种力量逐渐内化为儿童的超我人格力量,成为约束和引导儿童成长的主要压力。但是霍妮并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这种说法。她认为,人基本的冲突根源在于,人本来的愿望就是杂乱的,甚至相互抵触的。表现例证为,一个人一面是温和乐观,与人为善,另一面隐藏着凶狠自私,随时会攻击。最基本的焦虑或冲突的形成过程是,儿童感觉自己在一个虚伪敌意的环境中孤立无助,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探索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有自己的生存策略,就是把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这三种复杂而矛盾的愿望混合在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中。于是,在杂乱的意愿中慢慢地形成自己的人格倾向。

霍妮把这种状态称为“神经症趋势”,这种矛盾不断影响个人的心境平衡,越是失去平衡并且加剧冲突,神经症的倾向就越是显著,从人格一般问题发展演变到人格障碍疾病的症状。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这三种态度的冲突就是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理论的动力中心。她认为,神经症患者一方面害怕人格被分裂,另一方面又要维护统一的心理稳定性,所以他会不顾一切地解决分裂的痛苦。但是这样一来尽管形成了人为的平衡,却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冲突,于是就在虐待中寻[5]求平衡补偿。霍尼的这种思想,与前面提到的杨国枢先生分析人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分离思想是非常接近的。为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第一,人是在矛盾的状态中接触社会事物的:既要保护自己还要与人交往、战胜对方取得利益。矛盾的心理促使自己采取折衷的办法,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式,并在不知不觉中促使人格模式适应环境,甚至发生改变。尽管这会使自己的内心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二,在一个大家都不熟悉的网络环境下,激起青年心理冲突的各种要素更容易传递和放大,适应环境、维护心理平衡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了,所以,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年人格受到影响、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就是必然的。

第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与青年人格成长期的吻合,青年可以很容易借助网络实现那些本来很难实现的愿望,所以网络文化为青年人格成长或变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我们把这种心理冲突分析的思路或者理论,作为分析网络环境下青年人格要素改变的精神动力基础。

现在,我们来继续讨论笔者提出的本性、感性、知性、理性、灵性这五种基本属性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的互动关系。如果说网络青年人格发生了某种改变,那么最令人关注的改变有以下几方面:对家庭、民族本性的反思;快乐愉悦感性的活化;审美与艺术知性的发掘;强迫理性规则的消解;逐步清晰的灵性信仰的确立和向往。

当然,网络对人格的改变,还有令人头痛的负面影响,比如网瘾、人格分裂、网络信用犯罪等等。一、学会反思生命

真正的反思是成熟的表现。反思是自我借助理性力量,在本性的源头,即自然属性和传统文化里面怀疑现成的框架答案,寻找新的生命途径。所以,青年学会反思证明自我臻于完善,并真正走进社会。

1996年,约翰•博克曼在《第三文化》一文中,提出网络构建的“第三文化”的平台使科学家和艺术家等文化精英可以与平民百姓互动,这是网络的全方位文化覆盖功能,给各种思想层次的人都提供了话语机会,显示出网络雅俗兼容、无限扩张的优势。网络带来的交流机会空前地增加了,青年接触和认知的幅度陡然增加,为真正的自我反思提供了可能。《学习与探索》杂志2005年第5期上有文章表示,网络张扬了感官的满足,悬置了人文理性,忽略了历史与社会意识,削弱了文化反思能力。事实究竟如何呢?(一)反思弱势效应

网络一定程度的虚拟和隐匿的特点,为个人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活动平台,为青年向往的精神自由表白提供了可能。

现实社会媒介的话语权不在大众,而是集中在意见领袖身上,普通民众的个人声音往往处于服从地位,而且由于个人意见分散,很难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只能保留在个人自我意识层次,唯唯诺诺,认同弱势的现实。这种状态在长期的生活中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行为。无意识行为表现出来的弱势效应互相传递,在传统文化中,常常处于接纳、服从的被压抑的状态。

借助网络的平台,每个软弱的个体意志不仅可以更大程度地自由表达,而且几乎瞬间就可以集合起来,形成蝴蝶效应,使得现实的软弱转而成为强悍的社会呼声,本来的弱势效应突然转变为完全相反的面孔,成为一个真正不可忽视的社会推动力量,让一切现实权威不得不重视这个曾经沉默的群体。美国《时代》周刊曾经把一个键盘和显示屏旁边的“You!”称为年度人物,着力阐释了社会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真正主体的深刻内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说的网络媒介是传统媒介的掘墓人的现实含义。笔者认为,其真正的意义在于,网络给弱势群体提供了隐身发表社会呼声的安全防护网,诱导被压抑的个体主动站出来发表自己的声音,从而营造了一个弱势反思的机制。《瞭望》杂志2008年曾经发表调查文章,说有一个新词叫“网上群体性事件”,指那些在网络上对政府不当行为、官员腐败以及其他网络事件的群体讨论、炮轰,乃至人肉搜索和“追杀”。基层干部面对网上群体性事件非常头疼,认为有三个“进不去”: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其实,以青年为主体的网络群体关注社会事件的方式,与文章中提到的传统工作方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差距。如果那些传统工作不积极改变,不能在现实中解决社会矛盾,反而把精力用在事件发生之后的信息控制上,抹黑帖子或封锁消息,那么,借由网络发出的声音可能会越来越响亮。

举例来看。

2009年6月17日《广州日报》报道,2009年5月10日,湖北巴东县某镇三名政府官员酒后在某娱乐城向服务员邓玉娇提出陪其洗浴的要求,被拒绝后对其进行辱骂,其中一个叫邓贵大的人拿出一沓钱炫耀并朝邓玉娇面部、肩部搧击。反抗中,邓玉娇持水果刀朝邓贵大刺击导致其死亡。2009年6月16日,“邓玉娇刺死官员案”一审宣判,邓玉娇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属于防卫过当,对其免除处罚。这件事情在短短一个月时间,经过网络的过滤放大传播,直接影响了案件的初步审查结论和审判过程,由最初的故意杀人罪改为后来的故意伤害,几乎所有的国内媒体和全国妇联、知名司法界人士、多家国际媒体纷纷参与评论,认为这是中国网民从弱势走向社会话语权前沿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再看一个中性的例子。

2009年7月27日《中国经营报》报道,2009年7月,百度某贴吧出现一条“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帖子,一天之内创造了710万的点击量和30万的回帖数。随之而来的是声势浩大的贾家亲属团:贾君鹏妈妈、贾君鹏爸爸、贾君鹏媳妇等等的凭空诞生。当日的“天涯”、“校内网”上,“贾君鹏”成为众人追捧的热点,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纷纷参与解剖这一网络现象。而事实本身不过是北京一家网络公司为提高游戏软件点击量,发动800人参与的广告行动。从结果看,这则广告已经取得成功。

这件事看似很简单,很难上升到传统价值观层面评价,但是笔者认为其轰动效应决不可小觑,它昭示着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弱势群体意志表达已经发生了本质转变,它让青年个体觉醒并认识到:在传统媒介中的弱势群体,完全可以借助网络改变自己的地位,甚至改变社会舆论的价值趋势。

令人遗憾的是,与这件事情相伴随,被网友人肉搜索的同名青年,证实于2009年8月份在北京发生车祸身亡。负责接待媒体记者的张警官确认有一名叫贾君鹏的男子因车祸身亡。记者找到贾君鹏位于北京某区的家中采访。据贾的父亲透露,因为网络事件,贾君鹏被人肉搜索,他们一家人受到诸多骚扰,给贾君鹏的精神带来巨大压力并引起严重失眠,整天神情恍惚。出事当天贾君鹏执意开车外出散心,没想到疲劳驾驶丢了性命。(二)反思传统文化

借助网络,人们的行为和态度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对于传统文化评价会有什么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认识和接纳传统衣钵是一种习惯,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人物思想,一般是依照传统媒体的说法单纯接受,或者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考证。有了网络以后,出现了多种研究的视角和途径,为多视角认识和接受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广泛的文化手段。传统文化的观点、价值取向势必会受到影响,其延续生存的空间也会因为网络而受到改变。

青年对传统文化反思的核心集中在人文精神反思。网络语言颠覆传统语言体系,大家都知道的是,使用英语以外语种的人们,运用网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家同样知道的是,在这个因素之外,还有网络流行一些非现实化的简略语态,构成对现实既定传统话语体系的反叛。从人际关系角度分析,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相互的价值认同为基础确立的,现实中素不相识的一群人,可以在网络上构成一个十分紧密的团体,虚拟交流导致个人超越了作为国家、民族一分子的意义,显示出独立存在的价值。现实中,周遭的人群可以不再是影响你思想观念的人,人群的划分不再是统治与被统治者,而是由个人按照网络价值观念自主决定归属于哪个群体。金发碧眼的白人只要愿意就可以用网络语言宣称自己是“中国人”,反之亦然。在这一现实比照之下,原有的以血缘,亲缘、政治以及地缘为基础的传统习俗规则结成的链条在网络化生活面前逐渐弱化,以群体规范为基础的公众约束力对于习惯网络生活的青年,已经开始摇摆,那些与基本个性要求相距较远的社会规范也不得不做出调整和改变。

依据网络环境,青年对传统展开的思考与现实的表现产生了重大的反差,查阅一下网络上关于传统文化的论坛文章,就会发现,网络并没有让青年丢弃传统,而是采用了新的解读方法,得到了更加全面也是更加立体的启示。从长远发展看,在网络与传统现实的文化之间依然存在的巨大差异,昭示今后在网络和现实文化间建立新的有效的沟通桥梁,将是一项持续而艰巨的任务。(三)反思家族亲情

中国人分属于不同家族文化圈子,受各种习俗影响很深,情感表达是偏向含蓄的,而且多数不会当面道歉反思,尤其是关系更近一层的亲情圈子,往往面对面沉默不说话,甚至说反话,但是表达的含义确实是亲情、是关爱。

传递到网络青年这一代身上,不好表达的情感,借助网络就轻松地抒发出来了。青年在网上可以自由地表达对家族的反思情结。有反思对家人表现不好的,还有反思对自己不好的。传递出十分明显的自我意识的内省特点,借助网络对亲情的反思,可以疏泄沉积的情感、忏悔自己的行为、修正自我的缺憾。在现实生活中,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网络帮助青年实现了这种潜在愿望。

择取一例来说。

2009年7月,以Karon命名的网友在网上日记中述说了以下的话:

前天晚上爸爸打电话给我,说着说着又开始训我,他说我没点亲情观念,一个月也不见打通电话回去,没钱就懂得打电话找他们,没事就屁也没一个,天啊……有这么严重吗,我每个节日都有打电话回去啊,虽然做不到像“大葱”那样一个礼拜打一次,可是每个月也有一两次吧,而且都没问过他们拿钱,怎么可以这样说我!这些天都在忙考试,找暑期工,是没有打回去,但也不用说得那么过分啊。我听着又生气又伤心,终于受不了,没等他说完就挂了线。可是一挂线我又马上后悔了,为什么每次我都不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呢,我知道即使自己又(有)多生气,有多委屈,也不能这样对父母的,况且事情错在我先,可是我还是这样伤害他们,好讨厌自己……每次想到被我挂掉电话那头他们的样子,其实我都很心痛,这样做不仅伤害他们,[6]更是伤害自己,我真的不是一个孝顺的女儿!!

再选一个来看,同样是网络天空带来的故事:

爷爷奶奶只有我爸一个孩子,我是家里的老大,自然从小便是爷爷奶奶的宝贝。记得读小学时一到下雨天,爷爷总会把我背在背上带回家;读中学时,住校的我星期天回到家总能吃上奶奶留着的点心(那时的点心可是稀罕物);冬天晚上睡觉时,奶奶总会把我的双脚放在她的胸口为我取暖;回校时总会让我带上一罐肉丁熬豆酱(那时其他同学可没有这样好吃的);过年时总能在爷爷奶奶那儿拿到更多一点的压岁钱。可是读初中时爷爷突然死了,爷爷的骨灰盒放在家里我居然不敢走近,他老人家如果天上有知一定会说我是白眼狼。读高中时我回到爸妈身边,留下哭哑了喉咙的奶奶一人呆在老家;读大学时,奶奶从老家来到常州,有时找我说说话我都嫌啰唆,我自己都认为奶奶真是白疼我了。

结婚以前,每次身体不舒服爸妈都会陪在我身边;我偶尔犯了错误,爸爸还会用写信的方式和我交流;最艰难的时候妈妈都不会让我囊中羞涩。可是现在我很少给他们打电话,难得回家一次也只是陪妹妹们逛街,很少陪爸妈聊天,更不用说给他们做饭。面对亲情,我真[7]该反思反思了!

上述几种亲情反思代表的人格变化十分珍贵,它们都是现实生活中难以觉察,而且无法找到字据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反思情结留在网络上,尤其是对于不良习俗的反思和无奈,这些文字作为网络青年人格改变的证明,也是网络青年个性趋于完善的见证。面对着一切,长者已经不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经验体系,但是青年的反思方式却是带有文化进步的号角意义的。因为青年反思的文化主体,是个体无助的、由宗族和群体无意识习惯形成的力量,这种习俗已经渗透到青年人格的结构,影响其社会行为,青年借助网络的反思,慢慢形成的行为改变,会导致人格特征的改变,伴着这些行为和态度的转变,传统文化会逐渐出现新的进步。二、学会享受快乐

寻找快乐是人的本性要求,是感性的突出特点。网络对感性特征的突出改变,就是让人、特别是青年更多地懂得了快乐的价值,懂得调整和完善自我,享受快乐。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现实生活中的快乐总是有限的,无论家庭、学校还是职业场所,任意选择一个广场或大街一眼望去,行人多是愁苦疲惫的倦容,缺乏起码的快乐和自信。深谙传统文化的林语堂先生认为,对生活和人性的老成持重,现在是并且一直是中国人理想性格的根本。男儿有泪不轻弹,情感外露是不成熟的表现。无论在政治舞台还是平常的生活中,不苟言笑、沉稳内敛是最能赢得掌声的。然而,在网络时代,这个传统而郁闷的标准似乎正面临修改。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不用故作沧桑了,网络的机能启发青年懂得了快乐对于生命的价值,并且可以借助网络自由寻找想要的快乐,回归快乐本性,为自己开启更加轻松的生命空间。

网络本身就是一种让人愉悦的工具。从往年多次的网络调查中不难看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包括在线收听或下载音乐、网络聊天、玩网络游戏以及搜索、浏览信息。总体上将近一半是为了娱乐消遣而上网。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在网上建立小窝,注册地址、建立博客等等,可以写日记,传递信息,和朋友视频聊天,讨论八卦话题,还可以犯坏,半夜起来“偷”白菜,给自己积分,换游戏币等等。根据2010年4月22日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国内网站数量达到323万个,年增长率12.3%,网民达到4亿。2010年1-3月,新增3G移动电话用户483万户,累计达到1808万户,移动支付、手机阅读、商务已成为新的生活时尚。

网络中有千奇百怪的游戏。根据艾瑞咨询公司报告,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消费额为270亿元,同比增长30.2%,产品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产品内容的多样化加大了其向高低两个年龄段用户的扩张力度;同时,网页游戏作为新兴的游戏形式,在2008年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9年市场消费9.9亿元,同比增长97.2%,仅用三年时间市场增长10倍。网络游戏以其独特的程序化和故事性塑造了一种虚拟互动、与现实环境极为逼真的虚拟实在,游戏参加者可以在其中尝试扮演各种角色,实现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

2006年10月至12月,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和部分专业机构,在全国开展了一次有效问卷接近1万份的大规模专题调查。结果显示,玩过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占调查总数的66.01%。玩网络游戏的首要目的就是放松,这个比例达到55.67%。游戏类型中,对于益智类、激战类、活动类、体育类等各种类型的游戏喜欢的程度相差不多。喜欢益智类游戏的人所占比例最多,达到总数的26.27%。娱乐,让青年的感性特征比以往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消费娱乐化。根据正望咨询发布数据,2009年有1.3亿人在网上购买32670亿元的商品,比2008年增长390.7%。投诉率下降27.5%。时尚趋势决定,每个青年对以文化渲染为导向的商品都有强烈的购买动机。网络销售的商品具有足够的个性化,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极为丰富,网络青年们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花费较多的时间到网上的虚拟商店浏览、分析比较,独特的购物环境和与传统交易过程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满足了喜欢创新的好奇感和等待第三方公司送货上门的主观成就感。这种完全区别于传统店铺营销的互动方式,充满了感性乐趣和轻松的情调。

网络带来的感性快乐不挑选年龄、身份。凡是可以操作鼠标的,只要你思维不老化,都可以自由加入。然而,青年的独特性在于,他们的人格正在形成中,借助网络和远在四面八方的网友交谈,视野不断扩大,国际多元文化元素直接根植于人格结构中,这是其他分野的人不可比拟的独到优势。凭借这种优势,青年会直接影响社会的未来[8]发展。三、学会自我审美

网络审美活动,使得个体精神的自然美被充分挖掘展示出来,是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生活本身的美”趋向一致的精神展开过程。

审美和艺术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审美情趣中包含艺术精华,没有审美情怀,艺术也就无从谈起。艺术来自生活,但是必须经过审美的过程。高雅的艺术在产生之初,往往并没有引起人的注意,在经过长期大量的审美检验,才发现其传世的精华艺术价值。艺术可以为少数人所生产和欣赏,审美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的人格才华。

网络环境下,青年学会自我审美,可以满足和确定这样三层境界:

第一,青年借助网络可以延伸现实的感性化的活泼和轻松的特点,对美的追求超脱书面影像、服饰衣着等现实工具,可以在网络世界自由发挥。快乐审美原则战胜了现实的理性原则和数据模拟束缚,互联网颠覆了亭台楼阁式艺术审美的贵族传统,创造了大众交互分享的视觉审美潮流,网络审美的主要特征是便捷与快乐,快乐的创作伴随创作的快乐,快乐的漫游形成参与的快乐。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里快乐地嬉戏,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在快乐中学会审美、促进自我完善。

第二,网络上借助多层级工具,实现自我超越的审美趣味,包括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和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比如数以千万计的网页、各种数据库、网络音乐、网络绘画、网络文学、网络肥皂剧、网络图片加工、网络合成技术等等。网民创作与彼此欣赏是平行运动,网民甚至可以进入他人网页,去修改别人的作品,创作者只给出文本,接受者就可以参与协奏。网络走进大众生活,意味着网络的审美趣味既可以自我陶醉更可以瞬间与他人分享。在现实中这样的审美情绪是很难找到的。青年人格在多边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和改变。

第三,可以在快速变化的审美要素中,选择多元化取向的审美标准,按照自己的意愿,评价生活,美化自己的精神世界。网络设计与网络创作都来自网民,这就形成了新的审美互动模式,即:大家自我欣赏加上互相欣赏,这是一个审美情趣和思想方式的大变革。这样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相互穿梭的审美生活,借鉴了现实的理性规范,但是又可以不受现实约束地无限制生产或者称为繁殖,从而充分展示了个人的审美潜质。

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是关于焦虑的艺术,包含了各种剧烈的感情,如焦虑、孤独、无法言语的绝望等等。因为现代主义文化中的主体和自我是完整的、中心化的,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历史感,[9]焦虑和孤独就是主体中心化的反应。个体可以选择现实的、虚拟的价值标准,也可以选择感性或者理性的标准,但是,当自己意识到选择的这些标准出现冲突的时候,焦虑和彷徨同样也会出现在网络青年的心理过程,影响他们的人格表现,一定程度的焦虑反映为网络审美,就成为所谓网络恶搞。恶搞,在一般意义上,贬低了网络对于人格的积极锤炼作用,但是与这种恶搞相关的许多网络以外的现实问题相比较,网络恶搞透出的不正是人格理性被压抑的委婉反抗吗?在恶搞过程中,个体无奈地化解了自己精神的焦虑甚至绝望,孤独地寻找自己内心的平衡,青年由此产生对网络的精神和心理依赖,证明了网络在审美形态方面的吸引力,也证明网络青年人格的改变。

面对网络,长者也可以沿着这样的途径寻求审美情趣,但是,青年与长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青年是在审美评价能力成长的起初阶段就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不像长者受到这样那样的理性传统束缚,青年的审美自由和穿透力在网络文化中的表达是相对完整的,直接决定个体人格多元化的审美取向。而对于长者,网络只是影响他们的判断和审美态度,不再可能影响或者改变他们的个体人格特点。四、学会否定权威

前面探讨过,感性和理性是对立的,现实的传统文化极端推崇理性,压制感性和欲望,把理性树立为权威的象征。过分的理性权威形成超我的力量,像一座大山压在个体心头,分散的个体自我不得不屈从于社会权威压力。

宋明以来的儒学认为“天理”与“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他们将超过维持生存需要或违背礼义规范的行为统归于“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是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思想。它要求人对情感采用压抑的态度,不愿也不敢正视自己的需要与欲望,对情感的抑制成了自已“修身”的重要内容。柳下惠以其坐怀不乱而流传于世,成为传统人格自我贬抑的榜样。

理性是人特有的本质属性,挖掘理性深处的意图,不过是寻求权威贵族的所有权得以充分实现的借口,转而作为社会法理的内在逻辑,让普通百姓遵守。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所有权规范,与其连带的行为方式构成了人类理性的框架,它保护现实社会所有权合法化并且不断扩张,使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多样化,从实物形态逐步转向价值形态,成为固化的思想工具。

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论及中国人的性格时,认为儒家坚信理智可以压倒感情,控制感情。儒家人格被上层理性权威所支配,在尊严尽失的三叩六拜中,被奴化与耍权威的焦虑心理反复冲突,使被贬抑的个体常常处于角色分裂的边缘,甚至导致自我认同危机。这种由外在文化而生的冲突和内心危机交织在一起,成为刺激个体精神寻求转变的内部动力。当然在传统文化环境中,个体的精神转变的愿望是难以实现的,结果要么说一套做一套,如《红楼梦》中“太虚幻境”门联所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要么像那贾宝玉、林黛玉一样,“质本洁来还洁去”、“随花飞到天尽头”,遁出世外,演出一场清冷悲歌。

网络给凡世带来的一个重大惊喜就是可以在虚拟空间掩护下,摆脱理性权威的奴役,自由放纵自己的情感和话语权。

颠覆爱情 爱情是神圣的,然而网上的爱情没有严谨的道德约束,没有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无需名利,不分贵贱,甚至不问隐私。网恋、网上同居,都与现实爱情相差十万八千里。或许,现实中你爱谁,不能直接说;你恨谁,也不能直接说。你想发泄之前,得看看周围人的目光,你不得不压抑并渐渐让自己习惯这样的低三下四。甚至最终还得用龇牙咧嘴的标牌化微笑化解在嘴边徘徊的脏话和恶气。但是在网上完全不同,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泄,谩骂几乎任何人,把爱和恨直接表达出来,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性爱隐私直接描述出来。这样颠覆性的情感和爱情,现实中如何可以见到?

颠覆权威媒体 2007年1月27日美国微软的比尔.盖茨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说,随着在线视频产品日益发展,网络视频将在5年内颠覆电视的传统传媒霸主地位。2007年2月9日,中国广告网等单位在上海举行主题论坛,大家妥协认为,短时间内网络视频不会颠覆电视媒体,顶多二者相互补充。没过多久,2009年7月1日公开报道称,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最权威的新华社打造的“新华社电视”在6月16日已经以“机构用户”的名义登陆了SNS公司开心网的首页。入驻开心网的“新华社电视”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粉丝”群,提升影响力。电视是曾经的权威媒体的代表,眼下迅速和网络结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颠覆文学霸权 网络文学的兴起,给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更加平等的机会。《第一次亲密接触》、《告别薇安》、《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等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2008年3月27日在福州参加中国作协会议的作协主席铁凝、副主席陈建功认为,网络文学的兴起颠覆了纸质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它是一个完全平民、自由的平台,给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相对平等的机会。

颠覆电影权威 在2005年底电影《无极》宣传上映的大好时节,2006年新年就出来了网络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无极》题材。该电影导演陈凯歌表示:“我们一定要起诉而且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但是,恶搞版作者胡戈称完全是因为好玩,希望不要起诉。这件事情成为网络红极一时的笑谈。

颠覆经营模式 电子商务以更加贴近消费者生活的方式,迅猛发展,其影响力和颠覆性也因此得到更充分的展现。由此改变商业价值的流向,使传统商业价值链被重新解构、甚至颠覆。网络正在改变原有的投资市场、人才市场、产业界线等旧的产业格局,形成全新的商业模式。

网络引起的权威颠覆,表明社会文化进步的强烈呼声,同时还表明青年自我发展的迫切愿望。经过互联网络的过滤和沉思,让青年人对社会的理性规则有了深入的把握,他们一方面继续选择性地接受社会现实理性规则,另一方面也会借鉴更多的文化参照系,给自己的精神选择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这个过程,正是青年人格全面改变和完善的过程。五、学会追求信仰

自我反省,感悟自我灵性是每一个青年都具备的潜质,但是追求灵性不等于实现信仰,只能说是信仰的精神准备。在灵性的驱动下,抛掉现实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构成的烦恼的纠缠,加上必要的信仰学识,才能够称得上追求信仰。

第一,现实空虚感受引发了灵性追求。在自我精神活动中,内修平和、外修仁爱是一种很高的灵性境界,实现这种境界往往有两种基本可行的途径,一个是苦行僧式的面壁独省,一个是确立真正的信仰。不过这种选择是少数人的乐趣,更多的人放弃了这种艰苦的精神追求,用实实在在的世俗的感官快乐替代或压抑灵性的欲望带来的痛苦,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的人时常感觉内心的空虚和无聊。或许有一天他们会突然醒悟:人们许多行为无法用科学、现实道德以及法律来诠释,社会生活面临很多迷雾一般的盲区,如此被动的人,自身为什么没有灵性追求?

网络为自我感觉到内心空虚的青年提供了多种充实的可能,并且提供了探索的途径。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这实在是一个福音,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很难找到释放被压抑的灵性愿望的途径,在网络则可以轻松地交流和独自阐述,不过,通过这样的释放让他们确立信仰已经很难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自我精神世界已经建构完毕,人格已经形成,很难继续改变,对信仰的认知也已经定型,所以,在没有出现特别的原因前提下,网络对于改变成年人信仰影响力是有限的。

青年的现实观察力在逐渐形成,社会价值观还不稳定,对现实的不满和自我精神的空虚感主要来自各种信息的诱导和就学、就业压力的体验和感觉。所以,他们的现实挫折是短时间的,是容易被改变的。网络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有机会引导青年的灵性追求向信仰发展。

从青年在网络上表现出的信仰倾向看,除了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理想、国际传统的几大宗教外,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和其他国家青年信仰多元化的趋势是一致的。

第二,网络不仅促进青年个体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更是促进了个性自身的内省。在对本性各种有关属性反思中,个体明白自己生长的文化背景,而且知道了如何从外来视角评价自己的本性特征;同样,在对本性形成的诸种文化要素反思中,逐渐学会适应理性超我的控制,学会选择自己的生活,而这样的选择,在时间上恰好是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期。这种认知的丰富和态度的形成,有赖于网络提供的广大虚拟空间和各种维度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伴随一个人自我意识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及时出现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不仅调整了个体对社会和自我的评价,而且在主观世界内部,灵性提出了新的信仰和道德自律要求,这就对青年人格的要素结构产生了改变,体现出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年人格与以往传统人格的区别。

在现实环境下,很多世间达人往往是在自我探索多年以后,在行动上附和灵性的要求,开始一些相关的社会活动,见证自己的灵性觉悟。像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富可敌国,但他从公司业务前线退下来,集中精力于社会慈善事业。与他相伴随,全球另一位富人巴菲特将自己财产的六成多、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股票捐给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让他的财富通过慈善基金去帮助更多的人。在他们刚开始做商业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这样的思想呢?不能否定。但是为什么没有付诸行动?说明灵性的外显需要一个过程,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最后,他们为什么要实现这些事?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灵性信仰,要追求生命中灵性的满足。

在网络环境下,由网络引出的慈善和信仰敬拜行动,沟通方便、时效性强、影响力大,对个性精神的变化更具有震撼力。比如网络忏悔、网络祭拜、网上精神家园、网络慕道圈等方式,已有很多的社会见证,比如,忏悔作为信仰的基本过程,在网络上表现得十分活跃。

前面引述过网络中的反思见证。反思和忏悔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其一,向自己的身体忏悔。一个女孩子拔牙后不敢吃硬食物,看见好吃的很馋,肚子也很饿,于是在自己的博客上表达了自己“对不起我的嘴巴、我的肚子”的情感。其二,自我情绪的忏悔。一个青年在网上表示,一直在反思自己,其实有很多的爱,很多的感受和不舍,由于不善于言语,总是把自己搞得很狼狈。往往会冲他发火,惹他生气。但没有人会知道这是我爱的一种方式,或许这种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其三,对于恋人的忏悔。比如,七夕的气氛不像情人节那么浓烈,步行街上也没有卖花的小孩,不由得让我想到去年的圣诞节,因为,去年圣诞节,就是我的七夕,是我的爱情最最幸福的时候,可惜啊,对不起了!其四,对于学业的忏悔。一个中学生说,考试前夕还来网上涂鸦,这算是一种逃避吧。很多人都认为我变得用功了,哈哈,我自己想一想都觉得可笑可悲呀。

网络担当了忏悔平台,这是对个体心理成长极为重要的替代方式。

第三,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和影响,探讨灵性已经不是封闭的话题。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关注自己的精神体验,关心灵性的话题,导致灵性的问题成为现实世界积极而时尚的价值倾向。在当代文学、诗歌、小说以及心理学、戏剧、家庭和社区研究等等领域,大家的讨论均与[10]灵性概念具有紧密的联系,以至于能够把灵性作为一个新的主题。过去人们说的精神关怀,或者人文关怀,现在似乎更多地体现为灵性关怀,在21世纪,灵性关怀应该在网络文化熏陶下拓展成为全世界青年人的信仰对话的基础。六、网络人格问题

网络对于青年人格的改变有正,也有邪。在负面意义上分析人格改变,最主要的特征有两个:

第一,网络环境中,个人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和接受,集中精力注意并想象自己作为他人研究对象的价值,而自我形象判断和自我感受却容易被忽略。为了亲近他人,造成个人的主体体验逐渐弱化,成为一个分散的不属于主体的自我,这种偏离自我感觉的评价逐渐失去平衡,就会丧失自我,内心冲突不断深化,会出现人格问题,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人格分裂问题,更严重的会出现精神分裂症。

第二,学习了丰富的认识方法,丰富了生活态度,初步形成多元化评价原则,包括学会简单快乐生活,学会反思传统甚至反叛权威,学会自我审美,寻找符合灵性需求的信仰,但是,很多青年面对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世界,加工融合复杂多变的认识,筛选花样翻新的评价标准,吸收成为自己完善的人格要素。青年善变的特点以及缺乏必要的社会教育引导,实际结果可能是,很多青年缺乏自我制约和完善的能力,反而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所措,由此带来很多交际和学习问题。极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网瘾。

笔者认为,在本质意义上,网络对青年人格的改变毕竟是外在的、次要的因素,网络诱发的人格问题甚至人格障碍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青年在早期成长中就已经存在着某些不良人格要素,或者说是人格要素失去和谐的平衡。网络媒介不过是这种不良要素集中爆发实现的途径而已。从发展的观点看,网络对青年人格的改变是积极的,以完善和促进不同文化中个性的友好交融为主要脉络。

第六章 网络青年的角色选择

社会角色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某种社会身份的期待。一个人身份很少改变,但是在社会中可以担任不同角色任务,社会或家庭对他扮演的角色有特别的要求和期待,这些不同角色的要求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经常会产生冲突。比如一个人在外边做教师、教研室主任工作,在家里是家长,学生、同事、家庭成员对他的要求有差异,这些要求经常会让他心理产生冲突,混淆彼此界限。他在指导自己孩子的时候,很容易把指导其他学生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从而影响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也许他内心并不想这样,但是他不容易分清这两种角色,特别是在他内心不平静的时候,更容易把工作中的情绪和家庭事务混在一起,和家人之间产生冲突。

这种社会角色的定位,是青年走向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从自我人格完善到识别和建立社会角色的转变时期,青年还要面对网络文化的影响。如何处理好现实、网络虚拟之间角色的变化?如何在确立社会角色过程中,继续完善自我人格?网络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青年的社会角色选择?

第一节 角色的特点

角色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所以要在社会心理互动关系中研究分析角色问题。米德和库利等人在研究社会互动关系的时候,创造了几个基本的社会学概念,比如互动、身份(地位)、角色等,这是角色扮演理论的基础。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认为,一个人占有的是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