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45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20:09:5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45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45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试读:

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845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范围经济

2生产者剩余

3古诺均衡

4公共产品

5资本的边际产量

6货币需求函数

二、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1假定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和Y,Q、P、Q、P分别表示商xxyy品X和Y的消费数量和价格,收入为M。当该消费者处在均衡状态时,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为Q/Q。求该消费者对商品X的:yx(1)需求函数及其需求价格弹性;(2)收入弹性,并判断商品X是否属于正常品。

2如果一个双寡头垄断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20-Q,其中,Q和Q是厂商1和厂商2的产量,即Q=Q+Q。两家厂商的成本函121222数分别为:C(Q)=4+Q,C(Q)=3+2Q。求:111222(1)两家厂商勾结为卡特尔时各自的产量及市场价格;(2)证明在卡特尔组织中哪个厂商具有更大违约冲动?0.50.5

3一个经济可以用生产函数Y=F(K,L)=KL来表示。试计算:(1)人均生产函数;(2)假设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话,写出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函数、人均产出函数,以及作为储蓄率和折旧率函数的人均消费。

4在一个经济中,消费函数是C=300+0.75(Y-T),投资函数是I=250-25r,政府购买G为150,税收是100,货币需求函数是d(M/P)=Y-100r。货币供给M是1000,物价水平P是2。试求:(1)均衡的利率和均衡收入水平;(2)当物价水平从2上升到4时,新的均衡的利率和均衡收入水平。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同时存在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为什么?

2为什么MR=MC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某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时,他一定是盈利的吗?

3简述消费者预算线的确定及其变化。

4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可能向后弯曲?

5政府通过压缩政府支出规模来降低政府购买时,对一国的消费、投资和利率水平有什么影响?

6一个国家本国的国内财政政策和外国财政政策如何影响该国的实际汇率?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比较完全竞争市场上行业供给曲线在长期和短期的差异。

2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上半年的GDP比上年同年增长达到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分别比上年同期高了0.9和4.4个百分点,个别行业增长迅猛。如果政府的决策者认为经济存在“过热”,那么,你认为在目前开放的条件下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组合措施解决经济中的问题?

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845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范围经济

答: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当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各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总产量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相等的投入要素),存在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与规模经济不同,范围经济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

测度范围经济的公式为:SC=[C(q)+C(q)-C(q,121q)]/C(q,q),其中,C(q)表示生产q的产出所耗费的成21211本;C(q)表示生产q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C(q,q)是生产2212两种产出所耗费的联合生产成本。在范围经济的情况下,联合生产成本低于各自单独生产的成本之和,因此,SC>0。当范围不经济时,SC<0。总之,SC的值越大,范围经济的程度就越高。

2生产者剩余

答: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SMC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

图1 生产者剩余*

图1中,厂商的生产者剩余由产量0到利润最大化产量q之间位于市场价格以下和边际成本曲线以上的阴影部分来表示。或者也可以说,*生产者剩余等于矩形ABCD,因为产量从0到q的所有边际成本的总和*等于产量q的可变成本。

3古诺均衡

答:古诺均衡是指古诺模型得出的两厂商在某一产品的寡头市场上同时进行产量竞争时最终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的均衡状态。古诺均衡是各厂商根据自己的反应曲线制定产量,所以均衡产量水平在两条反应曲线的交点得到。得到的这组产量水平为古诺均衡。在该均衡中,各厂商准确地假定了它的竞争者将生产的产量,并相应地最大化了自己的利润。

4公共产品

答:公共产品是指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其中,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国防、海上导航用的灯塔,就是公共产品。一个人享有公共产品的好处时并不能排除其他人也享有它们的好处,一个人享有公共产品的好处时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们的享有。

由于公共产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产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产品付出费用,这称为“免费搭便车问题”。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产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5资本的边际产量

答:资本边际产量指在劳动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一个产业中资本投入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出量。资本边际产量存在递减规律,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一种资本的使用量,最终会超过某一定点,造成总产量的边际增加量(变动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凯恩斯认为不断增加的资本投入,其单位资本的收益率是递减的,这一规律必然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

6货币需求函数

答:货币需求函数是为了分析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而建立的一种函数关系。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

比较典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有:①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收入方程式: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②剑桥方程式:M=kPy。其中M为货币数量,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国民收入的比例,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实际国民收入;③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L=L(Y)+L(r)。其12中,由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用L表示,是收入Y1的递增函数,即L=L(Y)。投机性货币需求L则与利率有关,是112利率的递减函数,即L=L(r);④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22

其中,M表示名义货币量,P表示价格水平,r表示债券的预期b收益率,r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P)·(dP/dt)表示物价的预c期变动率,w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y表示货币收入,u为其他随机因素。

二、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1假定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和Y,Q、P、Q、P分别表示商xxyy品X和Y的消费数量和价格,收入为M。当该消费者处在均衡状态时,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Q/Q。求该消费者对商品Xyx的:(1)需求函数及其需求价格弹性;(2)收入弹性,并判断商品X是否属于正常品。

解:(1)根据题意可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是:P·Q+P·xxyQ=M。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即无差y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所以,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处可得:

MRS=MU/MU=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Q/Q=P/Pxyxyyxxy

将Q/Q=P/P代入预算约束方程可得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函yxxy数为:Q=M/(2P)。xx

需求价格弹性为:(2)由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Q=M/(2P)可得商品X的需xx求收入弹性为:

因为需求收入弹性为正,所以商品X属于正常品。

2如果一个双寡头垄断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20-Q,其中,Q和Q是厂商1和厂商2的产量,即Q=Q+Q。两家厂商的成本函121222数分别为:C(Q)=4+Q,C(Q)=3+2Q。求:111222(1)两家厂商勾结为卡特尔时各自的产量及市场价格;(2)证明在卡特尔组织中哪个厂商具有更大违约冲动?

解:(1)当两家厂商勾结为卡特尔时,两家厂商将寻求其总利润的最大化,即有:2

π=π+π=[20-(Q+Q)](Q+Q)-(4+Q)-(312121212+2Q)2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π/∂Q=20-2(Q+Q)-2Q=20-4Q-2Q=0112112

∂π/∂Q=20-2(Q+Q)-4Q=20-2Q-6Q=0212212

解得利润最大化时两家厂商的产量分别为:Q=4,Q=2。12

从而市场价格为:P=20-(Q+Q)=20-6=14。12(2)在卡特尔中,厂商2具有更大违约冲动。具体证明如下:

当两家厂商勾结为卡特尔时,厂商1的利润为:π=14×4-(412+4)=56-20=36。2

厂商2的利润为:π=14×2-(3+2×2)=28-11=17。2

①当厂商2遵守约定(即将产量定为Q=2),而厂商1单方面违2约时,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2

π=[20-(Q+2)]Q-(4+Q)1111*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dπ/dQ=20-2Q-2-2Q=0,解1111*得:Q=4.5。1*

此时市场价格为:P=20-2-4.5=13.5。2*

厂商1的利润为:π=13.5×4.5-4-4.5=36.5>π。11

②当厂商1遵守约定(即将产量定为Q=4),而厂商2单方面违1约时,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2

π=[20-(Q+4)]Q-(3+2Q)2222*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dπ/dQ=20-2Q-4-4Q=0,解2222*得:Q=8/3。2***

此时市场价格为:P=20-(Q+Q)=20-4-8/3=40/3。122*

厂商2的利润为:π=40/3×8/3-3-2×(8/3)=165/9≈18.3>2π。2

综上所述,厂商2可以通过违约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厂商2在卡特尔组织中具有更大违约冲动。0.50.5

3一个经济可以用生产函数Y=F(K,L)=KL来表示。试计算:(1)人均生产函数;(2)假设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话,写出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函数、人均产出函数,以及作为储蓄率和折旧率函数的人均消费。0.50.5

解:(1)由生产函数:Y=F(K,L)=KL可得人均生产0.50.50.50.5函数为:y=Y/L=KL/L=(K/L)=k,其中,k=K/L为人均资本存量。(2)根据索洛模型,如果经济中没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则稳态时有:sy=δk。0.5*2

即:sy=sk=δk,可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为:k=(s/δ)。*0.5

此时人均产出函数为:y=k=s/δ。*

人均消费为:c=(1-s)y=(1-s)s/δ。

4在一个经济中,消费函数是C=300+0.75(Y-T),投资函数是I=250-25r,政府购买G为150,税收是100,货币需求函数是d(M/P)=Y-100r,货币供给M是1000,物价水平P是2。试求:(1)均衡的利率和均衡收入水平;(2)当物价水平从2上升到4时,新的均衡的利率和均衡收入水平。

解:(1)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G,可得:Y=300+0.75×(Y-100)+250-25r+150。

化简可得IS曲线方程为:Y=2500-100r。d

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M/P有:Y-100r=1000/2。

可得LM曲线方程为:Y=500+100r。

联立IS曲线方程和LM曲线方程可得,均衡的利率和均衡的收入水平分别为:r=10,Y=1500。(2)当价格水平从2上升到4时,此时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Y-100r=1000/4。

因而可得新的LM曲线方程为:Y=250+100r。

与原IS曲线方程Y=2500-100r联立可得,均衡的利率和均衡的收入水平分别为:r=11.25,Y=1375。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同时存在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为什么?

答: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同时出现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理由如下:(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规模报酬不变是指在所有要素同时等量变动时,产量的变动幅度等于要素变动的幅度。(2)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不变并不矛盾。边际报酬递减是一个短期的概念,而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即研究的是长期。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产量的变化,而单个要素报酬问题涉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固定不变,即规模报酬不变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不变的厂商也可能面临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αβ

举例如下:对于生产函数Q=f(L,K)=AKL(其中,α>0,β>0)而言,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但是,当α+β=1时,劳动L和资本K都呈现边际报酬递减,即有MP′L<0,MP′<0。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是有可能同时存在单个生产要K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种情况的。

2为什么MR=MC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某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时,他一定是盈利的吗?

答:(1)MR=MC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

厂商的利润函数为:π(Q)=TR(Q)-TC(Q)。

对厂商的利润函数关于产量Q求导,得:dπ(Q)/dQ=dTR(Q)/dQ-dTC(Q)/dQ=MR(Q)-MC(Q)。

当厂商利润最大化时,有:dπ(Q)/dQ=MR(Q)-MC(Q)=0,即:MR=MC。

所以,厂商根据MR=MC的原则确定最优的产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设想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表明该企业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因而需要继续增加产量;如果产量增加到使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因产量过多而减少,因此需要减少产量。可见,唯有MR=MC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2)当某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时,他不一定是盈利的,厂商有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亏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实现MR=MC的均衡条件,能保证厂商处于由既定的成本状况(由给定的成本曲线表示)和既定的收益状况(由给定的收益曲线表示)所决定的最好的境况之中。即如果在MR=MC时,厂商是获得利润的,则厂商所获得的一定是相对的最大的利润;相反,如果在MR=MC时,厂商是亏损的,则厂商所遭受的一定是相对的最小的亏损。

3简述消费者预算线的确定及其变化。

答:(1)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是指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假定以M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P和P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以X和X分别表示商品1和1212商品2的数量,那么,相应的预算线方程为:PX+PX=M。1122

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1和商品2的总支出。而且,可以用I/P和I/P来分别表示全部收入仅购买商品1或商品122的数量,它们分别表示预算线的横截距和纵截距。所以上式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X=-(P/P)·X+M/P。式中的预算线方程表明,21212预算线的斜率为-P/P,纵截距为M/P,如图2(a)所示。122(2)从消费者预算线方程可知,影响预算线位置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价格的变动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动。

①消费者收入M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收入的变动会引起预算线纵截距发生变化,从而使预算线发生平行移动。如图2(b)所示,当消费者的收入M增加时,预算线将向右平行移动;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预算线将向左平行移动。

②商品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如果商品的价格成比例变动,则从预算线方程可知,预算线的斜率保持不变,预算线将发生平行移动:价格提高将导致预算线左移,价格降低将导致预算线右移。

如果商品的价格不成比例变动时,则预算线的斜率将发生变动。如图2(c)所示,如果商品2的价格保持不变,则商品1的价格变化将导致预算线的转动。价格变动的更为一般的情形如图2(d)所示,价格的变化不仅引起预算线斜率的变动,而且纵截距也发生了变动。

图2 预算线及其变动

4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可能向后弯曲?

答: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因为劳动供给不仅是工资的函数,也是闲暇愿望的函数。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工资上涨对劳动供给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当工资涨到W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此时如1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可以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两者组成。事实上,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即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相应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基于以上原因,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5政府通过压缩政府支出规模来降低政府购买时,对一国的消费、投资和利率水平有什么影响?

答:政府通过压缩政府支出规模来降低政府购买时,会导致产品需求的下降。由IS-LM模型可知,这将导致IS曲线左移,如图4所示,IS曲线左移至IS,经济的均衡点从A点变为B点,均衡的利率水平从12r降为r,均衡收入从Y降为Y。总收入的减少将导致一国消费水平1212的下降(因为消费等于收入乘以边际消费倾向再加上自主消费,而自主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短期内保持稳定),而均衡利率水平的下降将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投资收益,因而一国的投资将增加。

图4 政府支出减少对经济的影响

6一个国家本国的国内财政政策和外国财政政策如何影响该国的实际汇率?

答:(1)实际汇率有时被称为贸易条件,是剔除两国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实际汇率表示按什么比率用一国的产品交换另一国的产品。在间接标价法下,实际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是:实际汇率ε*=名义汇率e×物价水平的比率(P/P)。

如果实际汇率高,外国产品就相对便宜,而国内产品相对昂贵;如果实际汇率低,外国产品就相对昂贵,而国内产品相对便宜。实际汇率由代表储蓄减去投资的垂线和向右下方倾斜的净出口曲线的交点决定,如图5所示。

图5 实际汇率的决定(2)一国的国内财政政策或国外的财政政策会引起该国国外净投资(或国际资本流出)以及贸易余额的变化,从而引起该国实际汇率的变动。

①国内财政政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如图6所示,国内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购买增加或减税,减少了国民储蓄。储蓄减少使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从(S-I)减少为1(S-I),从而均衡的实际汇率上升。反之,国内紧缩性财政政策,2如政府购买减少或增税,增加了国民储蓄,会使均衡的实际汇率下降。

图6 国内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②国外财政政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如图7所示,国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了世界储蓄,并使世界利**率从r上升到r,世界利率的上升减少了国内投资,这又增加了外汇12市场上本币供给。结果,均衡的实际汇率下降。反之,国外紧缩性财政政策,会使世界利率下降,增加了国内投资,减少了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结果均衡的实际汇率上升。

图7 国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比较完全竞争市场上行业供给曲线在长期和短期的差异。

答:(1)完全竞争市场上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在任何价格水平下,一个市场的供给量等于该市场内所有厂商的供给量的总和。因此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则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加总得到。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但并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全部,只是大于和等于短期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即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保持了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市场的产品价格和市场的短期供给量成同方向的变动。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如图8所示。

图8(a)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

图8(b) 完全竞争行业短期供给曲线(2)完全竞争市场上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与短期不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长期供给曲线根据行业特点不同而不同,可以分为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和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①成本不变行业的市场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指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的行业。这是因为这个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图9所示:

图9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成本不变的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下提供产量,该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不变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化,但长期均衡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②成本递增行业的市场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指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的行业。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图10所示:

图10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市场需求的变动不仅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动,还同时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③成本递减行业的市场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指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的行业。行业成本递减的原因是外在经济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行业的产量的增加,使得行业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使得所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11所示:

图11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反方向的变动。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还同时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2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上半年的GDP比上年同年增长达到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分别比上年同期高了0.9和4.4个百分点,个别行业增长迅猛。如果政府的决策者认为经济存在“过热”,那么,你认为在目前开放的条件下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组合措施解决经济中的问题?

答:(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除了实现内部平衡以外,还要实现外部平衡。内部平衡是指一国国内经济处于稳定、协调增长的状态,主要指标是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而又没有通货膨胀。外部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相协调的状态,主要指标是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没有大量的赤字或盈余。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一起,构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目标。但是,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并不是没有矛盾的。如果一国只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中的一种,要同时达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是非常困难的。比如,一国面临高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又有顺差时,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压缩总需求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会因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更增加国际收支顺差;如果让本国货币升值,虽可减少顺差,但会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加剧通货膨胀。如果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政策,就有可能实现双平衡。

因此,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开创性地提出了“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内外均衡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移政策两种工具。(2)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国际收支顺差,同时国内经济增长出现了过热的趋势。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将给一国宏观经济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二是带来升值压力。外汇储备和国内信贷共同构成一国的货币供给。外汇储备的增加,将直接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将造成货币供给的大幅增加,这必然会给国内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主要由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构成,这样双顺差就成为国外势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借口。(3)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有顺差的过热经济,可以采取以下政策或政策配合来调节,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外平衡。

①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过热的经济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国际收支有以下影响:a.产出下降导致进口下降,从而使顺差增加;b.价格水平下降,使出口增加、进口下降,从而使顺差增加;c.利率提高导致资本净流出下降,从而使顺差增加。所以,该政策完全不能兼顾两大经济目标。

②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产出下降,同时影响国际收支状况:a.产出减少,导致进口减少,从而顺差增加;b.价格水平下降,使得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使顺差增加;c.利率下降,使资本净流出增加,从而减少顺差。

所以,该政策若使顺差减少的影响大于使顺差增加的影响,则具有兼容性。

③提高汇率

提高汇率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从而一方面使产出减少,一方面使顺差下降,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845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需求变化

2沉淀成本

3逆向选择

4帕累托效率

5工资刚性

6总供给

二、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36分)22

1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KL-(0.2L)·(0.8K),Q、K、L分别表示产量、资本和劳动,假定资本投入是固定的,即K=10。(1)请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函数和边际产量(MP)函LL数;(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用的劳动;(3)以本题为例说明当AP达到极大时,为什么AP=MP?LLL32

2假设某垄断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成本为TC=q/3-40q+1800q+5000,产品在两个市场上能有效的实行差别定价,即三级价格歧视。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P=800-2.5q,P=1200112-15q且q=q+q。试计算:212(1)厂商在两个市场的价格水平和销售量;(2)厂商获得的总利润。

3在一个边际消费倾向为0.8的经济中,如果政府减少税收2000亿元,试计算该经济的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以及投资的变化量。

4假定在一个经济中,消费函数是C=100+0.8(Y-T),投资函数是I=100-20r。政府购买为120,政府税收为100,货币需求函数是M/P=Y-200r。货币供给量M是2400,物价水平P是4,试写出IS曲线和LM曲线的函数表达式。求出均衡利率r、均衡收入Y以及总需求方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请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解释“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这两种现象。

2为什么某厂商发生亏损后,还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工厂?

3简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异同。

4简述厂商要素使用的原则和消费者要素供给的原则。

5简述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6简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原因,并说明其对政府决策的实践意义。

2试比较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收入的不同影响及其宏观政策意义。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845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需求变化

答:需求变化即需求的变动,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

需求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如图1所示,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图1 需求变化与需求曲线的移动

2沉淀成本

答:沉淀成本也称为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支出。沉淀成本通常是可见的,但一旦发生以后,在做出经济决策时经常被人们忽视。由于它是无法收回的,因而不会影响企业的决策。例如,一项按企业特定要求而设计的专用设备,假定该项设备仅能用于起初设计的用途,而不能转作它用,这项支出就属于沉淀成本。因为该设备别无它用,其机会成本为零。不管购置该设备的决策是否正确,这项支出已付诸东流,不应该影响当期的决策。

3逆向选择

答: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著名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研究先河。他考察了一个次品充斥的旧车市场。假设有一批旧车,每辆车的好坏只有卖主知道,要让交易做成,最合理的办法是按平均质量水平定价。这就意味着其中有些好车的价格被低估了,从而卖方就不愿按照平均定价出售,或者卖方“理性”的抽走好车,让买主在剩下的差车中任意挑选。如果买方明白这一道理,就不会接受卖方的定价,而只愿出较低的价格。接着这将可能导致另一回合的出价和杀价:卖主再从中抽走一些较好的车,买主则再次降低意愿价格。最终的均衡可能使所有好车都卖不出去,显然,这是无效率的,因为最终成交量低于供求双方理想的成交量。

逆向选择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并阻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等。

4帕累托效率

答:帕累托效率是指当社会中的一些人的境况变好就必定要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时,该社会所处的一种理想状态。要使经济是帕累托有效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交换效率:要求商品交换必须以一种不可能从进一步的交换中获得收益的方式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②生产效率:要求经济必须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③产品组合效率:要求经济必须生产反映消费者偏好的商品组合。如果基本竞争模型的条件得到满足,则在给定的市场价格下,没有人愿意生产更多或更少,也没有人愿意消费更多或更少。这意味着此时某人只有在牺牲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才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因此,此时的经济是帕累托有效的。

5工资刚性

答:工资刚性指工资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的水平。工资刚性降低了就业率,并提高了失业水平。在长期,经济学家则一般认为工资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工资刚性的原因包括:①由于在西方国家里有大量工会存在的情况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厂商和工人都希望通过谈判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以便预先规定厂商和工人的未来行为,工资因此会在一个合同有效期内固定不变,合同到期后也不一定能得到迅速调整;②存在风险与不确定性,使企业不敢轻易调整工资,而宁愿接受生产数量的变动;③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降低工资可能会使人才流向其他企业。

工资刚性是在供给方面对失业的一个基本解释。当价格水平较低时,实际工资较高,这样会形成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由于工资能上不能下,这种状况将持续下去,这就是产生失业的原因。

6总供给

答:总供给即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指整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宏观经济学中一般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产出与劳动和资本等之间的关系。

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f(N,K)。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者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般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即:Y=—f(N,K)。同时,宏观经济学假定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性质:①总产出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②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如图2所示。

图2 总供给

二、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36分)22

1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KL-(0.2L)·(0.8K),Q、K、L分别表示产量、资本和劳动,假定资本投入是固定的,即K=10。(1)请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函数和边际产量(MP)函LL数;(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用的劳动;(3)以本题为例说明当AP达到极大时,为什么AP=MP?LLL

解:(1)当资本投入是固定的,即K=10时,厂商的生产函数2为:Q=10L-16L。由生产函数可得劳动的平均产量(AP)函数和L边际产量(MP)函数分别为:AP=Q/L=10-16L,MP=dQ/dLLLL=10-32L。(2)当总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应满足dQ/dL=10-32L=0,得厂商雇用劳动L=5/16;平均产量是关于劳动L的减函数,因此L=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即此时厂商雇用劳动量为零。(3)由(2)问可知,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用劳动为L=0。

当L=0时,AP=10-16L=10,MP=10-32L=10。LL

可知,当AP达到极大值时,满足AP=MP。LLL32

2假设某垄断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成本为TC=q/3-40q+1800q+5000,产品在两个市场上能有效的实行差别定价,即三级价格歧视。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P=800-2.5q,P=1200-11215q,且q=q+q。试计算:212(1)厂商在两个市场的价格水平和销售量;(2)厂商获得的总利润。

解:(1)由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可得出相应的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MR=800-5q,MR=1200-30q。11222

由总成本函数可得出边际成本函数为:MC=q-80q+1800。

根据三级价格歧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R=MC,即122有:800-5q=1200-30q=q-80q+1800。12

解得:q=40,q=20,q=q+q=60。1212

将产量代入相应的市场需求函数,可得P=700,P=900。12(2)厂商获得的总利润为:3

π=TR-TC=Pq+Pq-TC=700×40+900×20-(60/3-1122240×60+1800×60+5000)=5000

3在一个边际消费倾向为0.8的经济中,如果政府减少税收2000亿元,试计算该经济的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以及投资的变化量。

解:公共储蓄为T-G,私人储蓄为Y-T-C,则国民储蓄为:S=(Y-T-C)+(T-G)=I。

因∆T=-2000,则公共储蓄减少2000亿元。

同时,可支配收入增加2000亿元,已知β=0.8,消费的增加量为:∆C=β·|∆T|=1600。

则私人储蓄增加400亿元。

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则国民储蓄减少1600亿元,从而投资减少1600亿元。

4假定在一个经济中,消费函数是C=100+0.8(Y-T),投资函数是I=100-20r,政府购买为120,政府税收为100,货币需求函数是M/P=Y-200r。货币供给量M是2400,物价水平P是4,试写出IS曲线和LM曲线的函数表达式。求出均衡利率r、均衡收入Y以及总需求方程。

解:根据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G可得:

Y=C+I+G=100+0.8(Y-100)+100-20r+120

化简得IS曲线方程为:Y=1200-100r。

由货币需求函数Y-200r=M/P=2400/4=600,可得LM曲线方程:Y=200r+600。

联立IS和LM方程,解得:r=2,Y=1000。

联立2400/P=Y-200r和Y=1200-100r,消除r可得总需求方程为:Y=800+800/P。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请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解释“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这两种现象。

答:(1)“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收获的粮食数量增加,但是卖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该现象的经济学逻辑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丰收使得粮食价格下降,并且粮食价格下降的程度大于粮食产量增加的程度。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

图3 “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

图3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下降为P。由于农产品均衡价12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上升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EQ和OPEQ的面111222积之差。(2)“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分析“薄利多销”指价格下降,销售量增加,收入提高的现象。该现象的经济学逻辑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下降,销售量增加,并且销售量增加程度大于价格下降的程度。

图4 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分析

如图4所示,商品的需求曲线D是富于弹性的(对应的需求曲线较为平坦)。当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上升,商品的需求量由Q增1加到Q,在富于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由于销售量的增加幅度2大于价格的下降幅度,最后致使总收入量上升,总收入的增加量相当于图4中矩形OPEQ和OPEQ的面积之差。222111

2为什么某厂商发生亏损后,还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工厂?

答:厂商的产出法则是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出水平上进行生产。当厂商实现MR=MC时,厂商有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亏损。如图5所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价格线和MC曲线的交点A,**相应的均衡产量为q。在q的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小于平均成本ATC,厂商是亏损的,其亏损量相当于图5中的矩形DABC的面积。

图5 竞争性厂商招致的亏损

在短期,厂商在亏损的状态下可能继续经营,因为如果厂商短期不生产,将亏损总的固定成本。厂商会在生产和不生产带来的利润或亏损之间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更偏好的结果。

如果一家厂商的产量为零,但该厂商仍要支付固定成本FC,此时的利润为-FC。当产量为q时,此时的利润为Pq-c(q)-FC。v当Pq-c(q)-FC<-FC成立时,厂商继续生产比停止生产更有v*利。如图5所示,在q的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所以,厂商虽然亏损,但仍继续生产。这是因为,只有这样,厂商才能在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以后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固定成本的一部分。

所以,在某些亏损情况下,厂商还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工厂。

3简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异同。

答: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同点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组成价格变化的总效应;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需求曲线倾斜的方向。(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不同点

①两者衡量的内容不同

替代效应衡量了当效用水平保持不变时,由于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而导致的对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变化。而收入效应衡量了当商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时,由于购买力的变化(由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而导致的对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变化。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以正常商品为例,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图6所示。

图6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②不同类型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方向不同

如表1所示。表1 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简述厂商要素使用的原则和消费者要素供给的原则。

答:(1)厂商要素使用的原则

厂商要素使用的原则可表述为: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即:MRP=MFC。当上述原则或条件被满足时,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要素数量。数学方法推导如下:

假设π代表厂商的利润,它是要素X的函数。由利润的定义有:π(X)=R[Q(X)]-C[Q(X)]。其中,R为收益,C为成本,它们都是产量Q的函数,因而都是要素X的复合函数。为了达到最大利润,必须使:dπ(X)/dX=dR/dQ·dQ/dX-dC/dQ·dQ/dX=0,即:dR/dQ·dQ/dX=dC/dQ·dQ/dX。

也就是:MR·MP=MC·MP,整理可得: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恰好是产品市场理论中厂商利润最大化产量的条件。由此可见,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的条件实质上是一回事。(2)消费者要素供给原则

由于消费者拥有的资源总是一定的,全部既定资源中除去供给市场的生产要素外,余下部分自用,因而要素供给问题实际是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上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

①要素供给者(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因此必须满足条件: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是间接效用,要素的供给通过收入与效用相联系。

②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和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即:dU/dL=dU/dY·dY/dL。在完全竞争条件下,dY/dL=W,上式可简化为:dU/dL=W·dU/dY。

③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dU/dl,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自用资源的效用是直接的。完全竞争条件下,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可表示为:(dU/dl)/(dU/dY)=W。

5简述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答:流动偏好理论解释了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它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

流动偏好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也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根据流动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和需求相等的水平。如图7所示,垂直的货币供给曲线和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确定了均衡利率水平。

图7 流动性偏好理论

6简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答:(1)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当失业处于其自然率时,通货膨胀取决于预期通货膨胀和供给冲击。在短期,对于给定的预期通货膨胀水平,决策者可以调节总需求来选择这条线上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一组结合,这条线被称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8所示。在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在任何一个时点,控制着总需求的决策者可以在这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选择一个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结合点。

图8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2)由于人们随时间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取舍关系只在短期中成立。在长期中,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原因,并说明其对政府决策的实践意义。

答:(1)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原因

①完全竞争市场在均衡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二是对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在长期中,厂商达到长期均衡:

P=AR=MR=LMC=SMC=LAC=SAC

利润为0。长期均衡使得价格等于最低长期平均成本。

图9 完全竞争市场在均衡条件下的产量情况

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当完全竞争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该厂商不仅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生产,而且在短期也是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生产。这说明,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的生产规模和产量都是适度的,短期平均成本也是最小的。厂商在这种状态下从事生产活动,垄断利润为零,因而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佳配置。另外,由于完全竞争的作用,可以使均衡价格降低到最低点,从而消费者也可以从中获得福利,所以完全竞争市场模型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模型。

②垄断市场在均衡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如图10所示,MR与MC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即为均衡条件下的产量。在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下,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完全竞争情况下的产量,价格高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因此是帕累托低效率的。

图10 独家垄断市场在均衡条件下的产量情况

③垄断竞争市场在均衡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生产集团。这就意味着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可以用图11来说明。

图11 垄断竞争市场代表性企业的长期均衡_

在代表性企业的长期均衡产量Q上,MR曲线、LMC曲线和SMC2曲线相交于同一点均衡点E,即有MR=LMC=SMC。d曲线与LAC曲2线相切于J点,即有AR=LAC=SAC。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D曲线与d曲线也相交于J点,即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相等。

④效率比较以及原因分析

a.不同市场结构下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的比较

由以上的分析可得出,不同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导致了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使得不同市场下的效率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

从均衡产量的角度,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

从均衡价格的角度,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

b.一个行业在长期均衡时是否实现了价格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即P=LMC,也是判断该行业是否实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的一个条件。当P=LMC时,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等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它表示资源在该行业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若P>LMC时,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大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它表示相对于该商品的需求而言,该商品的供给是不足的,应该有更多的资源转移到该商品的生产中来,以使这种商品的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在完全竞争市场,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有P=LMC,它表明资源在该行业得到了有效的配置。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不同类型的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都有P>LMC,它表示资源在这些非竞争行业生产中的配置是不足的。尤其在垄断市场,独家厂商所维持的低产高价,往往使得资源配置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2)对政府决策的实践意义

①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优于不完全竞争市场这一结论为消除不完全竞争提供了合理的论据。为了消除垄断势力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

②两者的比较为反垄断提供了正确的路径:即引入竞争。行业的重新组合的思路是把一个垄断行业重新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以便通过竞争把价格降下来。被重新组合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价格就越接近完全竞争市场。政府采取的手段也可以是分解原有的垄断厂商,或扫除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并向新进入的厂商提供优惠条件。对垄断行为的处罚是为了防止垄断的产生。

2试比较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收入的不同影响及其宏观政策意义。

答: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宣布一个汇率值,并随时准备买卖本币从而把汇率保持在宣布的水平上。而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由市场力量决定,允许汇率对经济状况的变动作出反应,自由地波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