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4:17:10

点击下载

作者:罗洁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试读:

序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文明开化古老历史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有“东南山国”之称,以汉族为主,还有畲、回、蒙、满、高山等31个少数民族,风俗民情颇殊,历史悠久,文化发达。“闽”在福建,最早是族称,即为福建土著民族之称呼,亦称为“蛮”或“荆蛮”,后来也称为“越”。因为早期闽人多以蛇为图腾崇拜,所以《说文解字》称:闽是“东南越蛇种”。

由闽越人为始祖,创造出了如昙石山文化等古老的原始文化,并随着后来的王朝更迭和民族交流,渐渐融入到汉文化之中。闽越族揭开八闽历史

八闽即指在福建,八闽地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

远古时代,居住福建的原始人类属于海洋蒙古利亚人种。根据三明万寿岩灵峰洞发现的,距今18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和漳州、清流、三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化石、人工石铺地面等,证明福建早在18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古人生活场景■古人鱼猎场景

当时的原始人类,大多选择靠近江河两岸的台地和滨海的丘陵上居住。大约在5000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类已经广泛分布在闽江、汀江、九龙江、晋江流域和边海岛屿地区。

这些原始人类在距今3000年以前,即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已经创造出灿烂的独具特色的原始文化“闽文化”。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时代的文化比较,既有一些相同,又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从福建原始人类的经济生活内容看,主要有三大特征:古越族 主要分布在北起江苏省,南迄越南的近海地带。广西壮族是典型的岭南古越族后裔,他们的远祖,是西瓯越和骆越这两个部落。越族或百越族都只是一种泛称,实际上越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

一是渔猎、采集与农业经济结合,形成多形态的经济结构,可以为原始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促进人体成长发育。■古人造船画面

二是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福建原始人类除从事农业、渔猎外,还从事手工业劳动,主要有陶瓷业、纺织业和造船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巩固了自给自足的原始经济,不利于交换经济的发展。闽族 是约从夏商时代至战国中期这段时期内,即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4世纪时,生活于我国福建及邻近地区的一个原住民族,是福建最早的土著民族。人们也认为,他们可能就是古籍《周礼》中的七闽,后与越国南下的于越族人融合成闽越族。

三是锄耕农业获得高度发展,却始终没有向犁耕农业过渡,而且畜牧业也不发达,社会前进步伐较慢。

到了周朝,原始的东越人形成7个大部落,史称“七闽”。

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

与“七闽”关系较密切的是浙江于越族。在越王允常时代,于越族有人进入福建定居。

如铸剑能手欧冶子,曾受越王派遣,带领助手在闽北湛卢山建炉,铸造质量优良的宝剑。福州市的冶山和欧冶池,相传也是欧冶子铸剑地。

公元前334年,越为楚所灭,不愿臣服于楚的于越贵族和平民向福建迁移。于越首领无诸统一“七闽”,自称闽越王。

于此同时,原先比较落后的七闽迅速发展成为百越诸族中最强大的一支,七闽和于越族融合而形成闽越族。剑 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的一种兵器。剑为具有锋刃之尖长兵器,而其大小长短,端视人体为标准,所以须量人而定。我国在商代开始有制剑的史料记载,一般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初为铜制。

七闽的分布,除福建、台湾外,还包括浙江南部古代的温、台、处三州,以及赣东地区以及广东的潮梅地区。

闽越族的风俗习惯和汉族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一,聚居在沿海、沿江地方,习惯于水上生活,善于驾舟在江河、海水中捕捞水产。喜欢居住干栏式房屋,人们称之为“巢居”。■古人纺织塑像图腾崇拜 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图腾崇拜现象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

其二,“断发文身”,在身上刺上龙、蛇一类图案花纹,这是远古人类“图腾崇拜”的反映。

其三,实行悬棺葬,将棺柩安置在悬崖绝壁的洞穴中。

其四,凿齿,即拔掉左右门牙或者侧齿,以为成年或婚姻标志。

其五,胶着语,即一字多音,与汉语一字一音的孤立语有显著区别。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偏居我国一隅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绵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众多的文化遗存。反映这一时期文化特征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桥板”,船棺葬属于我国南方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葬俗。因以船形棺为葬具,故名。船棺葬分露天葬和土葬两种。船棺露天葬流行于东南部古越人所在地,主要是福建及江西的武夷山区。福建崇安武夷山的船棺是独木舟形,史称“架壑船棺”、“仙船”、“舟船”等,曾流行于商周至西汉年间。■福建远古人取火雕塑

在武夷山东部绝壁岩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距今3800多年。棺中的棉布残片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棉纺织品实物。

武夷架壑船棺是国内发现年代最久的悬棺。因而,武夷山被认为是悬棺葬俗的发祥地,其实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和已消逝的古闽族文化的极为珍贵资料。

尤其是在3000多年前,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武夷山的先民们又是怎样把一具具船棺吊上悬崖绝壁间的洞穴里进行安葬,多少年■福建远古人打磨石器雕塑来一直是个谜。阅读链接秦以前的福建,一般称“七闽”。《周礼》上有“五戎、六狄、七闽、八蛮”之说,那是因为福建土著民族在秦以前有“七国”即有7个部落的缘故。称福建为“八闽”,是在汉人南迁以后的南宋,因为从北宋开始,福建有8个相当于府、郡的行政单位。这8个相当于府的行政单位,历元、明、清几个朝代基本上无变化,所以八闽之称一直沿用下来。先民创造昙石山文化

大约5000年前,古老的先民们就在闽越地区生息繁衍,创造了可与仰韶又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昙石山是一座高出江面20米长形山冈。

昙石山文化遗址几乎是由当时人们丢弃的蛤蜊壳、贝壳、螺壳堆积起来的,有的地方厚约3米,所以又称“贝丘遗址”。昙石山文化遗址规模超过了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福建远古人生活复原图■福建远古人生活复原图

昙石山遗址将昙石山文化全面地展示给世人,真实生动地反映出原始社会晚期闽人先祖生产、生活和墓葬的状况。

如发现于一座墓葬中的“中华第一灯”,是一盏陶灯,放在墓主人头顶,类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长明灯”,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灯,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半坡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

另一座墓主人为25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其中左侧颧骨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方颧骨块被称为“日本人骨”,就是说后世日本人大部分有这块颧骨。可以证明,日本文化不仅受到我国文化的影响,连日本人种也有可能要追溯到昙石山人。

在遗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发现了一件原始瓷罐和4件原始瓷器。这些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绿色釉,是我国最早的上釉技术。河姆渡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40000平方米,堆积厚度4米左右,上下叠压着4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6000至7000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3耳或4耳簋。簋常以偶数出现,如4簋与5鼎相配,6簋与7鼎相配。

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还发现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为全国罕见。

在奴隶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竖立坑中,粗壮的大腿骨和脚趾清晰可辨,显然是被埋时挣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隶殉葬的残酷。

在这座夫妇合葬墓底下,发现了大小陶釜18件,在这全国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绝无仅有,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州人有爱喝汤的饮食文化。

另外,还发现了大批墓葬和灰坑、壕沟、陶窑等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等文物。鼎 最初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食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3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

昙石山文化遗址上层为青铜器时代遗存。遗址中的兽骨,经鉴定种属有熊、鹿、犀牛、印度象、叶猴等,由此推测,当时闽江下游流域气温要比现在炎热湿润,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

昙石山文化的先民,主要的生产方式是渔猎,兼事农业、畜牧业及手工劳动。远古时代这里是海湾地带,是海洋和河流的汇合处,昙石山人以捕鱼捞虾、拾采贝壳生物为主,遗址中发现的贝壳有蚬、魁蛤、耳螺、牡蛎、血蚶等,从而证实当时闽江入海口就在昙石山一带。■福建古代陶器■福建远古人生活复原图

遗址发现的陶器种类繁多,有最早用于烹饪的鼎,储藏用的罐、壶,洗濯的盆,饮食的碗、盘、簋、豆、钵、杯之类,表明他们已经具备相对稳定的定居聚落特征,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

昙石山文化遗存与台湾岛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凤鼻山、圆山、芝山岩等文化遗址具有诸多共同的特征,证明在数千年前,闽台两地先民就有密切的往来,台湾的文化直接受着昙石山等大陆文化的影响,其中一部分,很可能就是大陆昙石山文化先民横渡台湾海峡而创造的。阅读链接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连接闽台两省的昙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和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的出现,惊现了不为人知的先秦闽族文化,将福建文明史由原来的3000年向远古大大推进了一步。2001年,国务院将昙石山文化遗址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闽越族加速汉化进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全国划分为36郡,随后派兵南下平百越。大约公元前214年平南越后,秦兵打到福建,削去无诸等王号,置闽中郡,从此福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刘邦登帝位后,大汉朝廷对闽越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从公元前202年起,先后把闽中地分封给闽越王无诸、东瓯王摇和南海王织等人。同时,还有13人被封为侯。无诸复国后,加快汉化进程。分别在福州和武夷山建起完全表现汉代风格的宫殿官署。■福建出土的古代人物塑像这一时期,铁器使用已很普遍,器形和中原汉代铁器遗物相似。

同时,农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生产,产品种类增多,制造十分精美,如荃葛、珠现、犀角、汉羽等,成为驰名且专供诸王侯享用的精品。

同时,当地已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活动,货币普遍使用。后世在建瓯、崇安开山时,发现23窖汉代铜钱;在邵武、福州及闽北各地也发现汉钱。可见汉代闽越社会经济已初步繁荣。

闽越国社会以宗族为纽带,族权是王权的支柱。王位是继承的,并获得汉王朝的认可。王以下有将军、侯、户将和队将等封建职官。在无诸时代,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于是国势日渐强盛,成为东南地区最强的一支。

到郢和余善时代,则经常“举兵侵陵百越,并兼邻国”,在福州、邵武、建阳、武夷山、浦城建筑城邑,与汉廷相抗衡。

汉文帝初年,属于闽越族一支■汉高祖刘邦画像的南海王举国被迁于江西上淦,南海之地遂归闽越王所有。

公元前154年,以吴王濞为首的七王国叛乱,不久失败。吴王逃到东瓯,吴太子驹逃入闽越。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汉文化的发扬有突出的贡献。登基后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福建古代陶俑

公元前138年,闽越王郢主动向汉廷请求,举国40000多人迁移于庐江郡,东瓯地盘也为闽越占有。

公元前135年,闽越王郢之弟余善在王国内威望高,“国民多属”,武帝就封余善为东越王,“与越繇王并处”。

公元前110年冬,汉武帝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终为后世患”为由,下令将闽越民众全部迁往江淮间安置。汉武帝 刘彻,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文化上结束了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开疆拓土,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渐渐地,闽越人融狄、夷或濮、闽、越于一体,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有自己的发展史、有自己的信仰和习俗。于是,后世的福建人,也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形象、语言、风俗等而被视为闽越传人。

城村古粤城是福建最早的一座王城,它是八闽2000年前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为八闽祖庙,在古城中,确有一座瓯越宗坛!

在古粤城东门外北侧有一个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的祭坛遗址。它以一个南北长约70米、南宽32米、北宽22米的台基为主体,高出台外地面3至7米,并有明显的两层宽达数米的大台地。

台成三阶,正合“土基三尺、阶三等曰坛”之说。《越绝书》中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这座祭坛却远超出这个规格,面积几乎扩大了四倍,可见其规模之大,想必与闽越国势渐盛有关。《越绝书》 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所记载的内容,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

这座祭坛没有祭坑,与“七闽之地从未发现祭祀坑”之史实相吻合。

古粤城的祭坛,是无须以杀牲、杀人为代价的;相比于那种血腥的祭祀,这种单纯的祀坛似乎要纯洁许多。

据考证,这座祭坛的兴衰与闽越的兴衰同步,一代又一代的闽越君王们,在这座瓯越宗坛上举行过多少次祭祀大典呢?神灵又给予他们多少次启迪、多少次庇佑呢?他们或许不止一次地在这座神圣的祭坛上祈求神灵庇佑闽越安康、富庶、强盛。■福建古代陶器汉代闽越王遗址是占地48万平方米的汉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它是我国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址,在创建选址、建筑手法和风格上独具一格,是我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闽越王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珍贵■福建古代陶罐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筑材料、文字瓦当、铁器、青铜器等,分别代表当时先进的生产力,体现了我国文明的最高水平,为研究汉代闽越族盛衰及江南经济文化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闽越王宫殿后院的王宫御井,水质纯净,清冽可饮,有“华夏第一古井”之称。阅读链接闽山苍苍,闽水泱泱,民族融合,文化交汇,即使这样,这里的民众仍保留着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实属不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乡有一俗。”是福建民俗的真实写照。八闽文化实则是从中原而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闽越文化,以及外来的西方海洋文化相互碰撞、磨合、融会的结晶。文化奠基八闵风骨

勤劳智慧的八闽人,从战国时期直至后世创造出了如茶文化、理学思想、妈祖文化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增添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八闽地区文化思想集大成的时代是两宋时期,这时,出现了天文学家苏颂、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史学家郑樵和袁枢、书法家蔡襄等。

明清时期涌现出一批在我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抗倭英雄俞大猷、第一清官海瑞、音韵学家陈第、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等。董奉悬壶济世誉满杏林

董奉,字君异,汉末福建长乐古槐镇董厝村人。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仲景、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

董奉从小钻研很多古代有关医药方面的知识,采集各种树木花草加以研究实验,根据药物的颜色、气味和产生的季节、地方等,分别种类、性质,再参考古书记载和经验,通过对家禽、牲畜的试验中获得丰富的医药知识,也发明了很多古代所没有的病源、医理。■汉代行医壁画

董奉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给人看病不收诊费,病家在医好后送他的礼物都被谢绝,对所治愈的病人,只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重病者种五棵,轻病者种一棵。

于是几年后,董奉家附近杏林满山,董奉不求名利、乐善好施的高尚医德被人们传为佳话,千秋流传。后世以“杏林春暖”和“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唤中医为“杏林”,即源于董奉。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后来,人们把在长乐的一座山称为董奉山,而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则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也是为了纪念董奉。

董奉年轻时经常到处云游,行医施赈,特别是在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和越南等处往来。他所到地方除了治病赈济以外,还遍访名山大川,采集野生植物制成丹药给人治病。传说董奉还曾离开福建前往江西庐山学道,继续为民除害。当时由于江西江河溪涧里多出现巨蟒,常危害人畜,董奉设法杀之。据《庐山志》卷七记载:“浔阳城东门通大桥,常有蛟,为百姓害,董奉治之,少日见一蛟死浮出。”《浔阳志·董奉太乙观》还记■古代中医看病蜡像载:“董奉居庐山大中祥符观”。张景诗云:

桃花漫说武陵源,误杀刘郎不得仙。

争似莲花峰下客,栽成红杏上青天。

说的是传说中董奉在庐山逝世后成仙的故事。

同时,《庐山志》还记载董奉在江西行医期间,有一县官女儿得了怪病,医疗无效,请董奉医治即愈,于是县令便把女儿嫁给董奉为妻。因董奉长年累月要外出为人治病,怕妻子孤单,便收养一女与她为伴。

早些年,有一个年轻人任侯官县的长吏,见董奉当时有40来岁。后来这位长吏罢官走了,50多年后又担任了另外的职务,经过侯官县,见当年的同事都老了,而董奉的容貌似和50年前一样。

他就问董奉:“先生,你是不是得了道呢?我当年看见你是这样,现在我已白发苍苍,可你却比当年还年轻,这是怎么回事?”

董奉含糊地应了一句:“这是偶然的事罢了。”

交州刺史吴士燮得了暴病死去,已经停尸3天,正好董奉在交州,听说后就前去看望,把3个药丸放在死者嘴里,又给灌了些水,让人把死者的头捧起来摇动着让药丸溶化。

不一会儿,吴士燮的手脚就像能动,脸上有了活人的颜色,半日就能坐起来,4天后就能说话了。刺史 我国古代官职,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后来董奉回到豫章庐山下住,有一个人得了热病,快死了,用车拉着来见董奉,叩头哀求董奉救命。董奉让病人坐在一间屋子里,用五层布单子蒙上他,让他别动。

病人说起初觉得一个什么动物舔他身子的每一个地方,使他疼痛难忍。这个东西的舌头好像有一尺多长,喘气像牛一样粗,不知是个什么玩意儿。■古代中药书籍■古代郎中看病蜡像

过了很久那东西走了。董奉就把病人身上的布单揭下来给他洗澡,然后就让他回家。董奉告诉病人不久就会好,注意不要受风。

十几天后,病人身上的皮全脱掉了,全身通红,十分疼痛,只有洗澡才能止痛。20天后,病人身上长出新皮,病也好了,皮肤十分光滑,像凝结后的油脂。

董奉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还在庐山上建有董奉馆。《真仙通鉴》载:“奉在人间百年,其颜色常如三十许人。”可见董奉有一套独特的养生之道。阅读链接在董奉的老家,古槐镇龙田村与雁堂村交界处,建起了颇具规模的董奉草堂。草堂占地20亩,仿后汉三国时代风格而建,四周遍植杏树,使人们能感受“杏林春暖”千古佳话的意韵。董奉草堂中的景观有我国长乐中医馆、“杏林望重”大屏风、清代名医陈修园专馆南雅堂、“百草园”以及各种石刻等景点。正厅内立董奉“悬壶济世”半身塑像。黄滔成为闽中文章初祖

盛唐是我国诗歌的时代。李商隐写着他的爱情诗《无题》,写着蝴蝶,他自己就是那五彩轻盈的蝴蝶。杜牧心怀天下兴亡,写着咏史诗伤今怀古,抑郁悲凉。贾岛困在禅房,3年写着两句诗,把痛苦隐藏在他的苦吟诗里。

840年,黄滔出生于福建莆田城东。黄滔的家境十分穷困,后来他曾在诗里说,如果有水田约6600多平方米,他早就归隐乡村了。在莆田广化寺灵岩精舍东峰书堂,黄滔苦读10年。这10年,广化寺灵岩精舍欧阳詹的思想深深影响了黄滔的精神世界。■李商隐雕像■福建莆田广化寺

黄滔的哥哥黄璞也深深影响了他。黄璞是唐昭宗大顺年间进士,官至崇文馆校书郎。黄璞是个饱学有德的人。他做官不久就回到莆田隐居。黄巢起义军进入福建时,黄巢敬仰黄璞的为人,下令属下不可侵犯他的草屋。长安 西安的古称,从西周至唐代先后有13个王朝建都于长安,建都时间1077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晚唐时代,像黄滔这种有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很难取得功名。黄滔多次参加乡试,却屡试不第。“易生惟白发,难立是浮名。”33岁了,黄滔才在乡试中考中。他已经等不及了,立即前往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在长安,黄滔又等了23年。“二纪飘零,三朝困辱”,895年,黄滔考中进士,这时,他已经56岁了。又过了4年,他得了个清闲无所作为的官职“四门博士”。

900年,黄滔离开长安返回福建。在福建,他得到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的重用,出任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得以施展自己平生的抱负。

黄滔颇有政治见识,又直言不讳。他劝王审知勤政、节俭、爱民,开辟海港,招徕海外贸易,礼遇中原流亡名士,兴办学校,传播文化,安定社会秩序。他还劝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不作关门天子”。王审知采纳了黄滔这些意见,保持了福建的安定繁荣。

907年,唐朝灭亡了。一年后,黄滔离开福州回莆田定居。911年,72岁的黄滔病逝,有《黄御史集》15卷传世。

黄滔在60岁前一直不得志。他家境寒贫,生活艰辛,“菜肠终日馁,霜鬓度年秋”,“还愁把春酒,双泪污杯中”。

他所处的境地,使他的思想感情接近中下层人民,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看到较多的人民疾苦,在文学创作上很自然地继承了我国古代自《诗经》以来的关怀现实的精神。■古代福建海港■泉州开元寺

黄滔的诗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晚唐的景况。在长安期间,他多次离京外游,目睹“大国乒戈日”的“故乡饥馑年。”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他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黄滔留下许多名句,意境醇美,感情真挚。如“青山寒带雨,古木夜啼猿”,简单几个字写出一个凄清空明的境界。“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岁月在头发上老去,梦想依旧遥远,不可触摸。“鸟带夕阳投远树,人冲腊雪往边沙”,鸟儿可以回家了,可是人却要在腊雪中前往边地。

后人评黄滔的诗为“清醇丰润”。南宋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而御史公之诗尤奇。”

黄滔的散文内容庞杂,形式多样,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书信、序跋、祭文等。黄滔的书信类作品有《与罗隐郎中书》、《与杨状头书》、《与王雄书》、《答陈石番隐论诗书》等,在书信中他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文学主张。

黄滔的祭文,有部分是代闽王所写,如《祭钱塘秦国太夫人》、《祭南海南平王》等,为所死者歌功颂德,用辞典雅。还有的祭文为好友所作,如《祭崔补阙》是为当时入福建的中原名士崔道融做的,文中佳句很多,如“闽中三月,烟光秀绝。脂辖赴阙,鲲凤嘈赞,其犹南清魂断,北梁涕咽”。殷 即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我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即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

第二类是关于当时佛教兴盛的记载。代表作有《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丈六金身碑》等。

第三类是杂文。此类文章短小精练,贴近社会现实,影响最大。《吴楚二医》用治病比喻治国,并以殷秦亡国教训来提醒统治者在选用治国人才时,要全面考察德行。■唐代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文拓本■泉州开元寺东塔白帝 指我国古代五帝之一少昊,他是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天神。他父亲是太白金星,他母亲是天山的仙女皇娥。少昊嬴姓,名挚,号金天氏,又号青阳氏,又称朱帝、白帝、西皇、穷桑氏、空桑氏,在位84年,寿百岁崩,其后代郯子国尊为高祖,后人尊为祖先神帝。

黄滔有22篇赋被收进《全唐文》卷八二二。黄滔的赋对工精巧,情感丰富。《送君南浦》开头写道:“南浦风烟,伤心渺然,春山历历,春草绵绵,那堪送行客。”为送行的场面铺垫了一种伤离别的氛围。《陈皇后因赋复宠赋》中云:“琼楼寂寂,空高于明月和风;瑶草凄凄,莫辗于金舆玉辂”,给人一种悲凉之感。

借赋寄志,表达对人生的看法,是黄滔赋的一大特色。如《秋色赋》开篇道:“白帝承乾,乾坤悄然,潘岳乃惊素发。感流年,抽采笔,叠花笺,驱走群言,写抑郁之怀矣。”黄滔的赋常以历史讽刺当下,《馆娃宫赋》最为著名。阅读链接黄滔在福建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当时人称为“闽中文章初祖”,是福建的文坛盟主。黄滔的文学成就是杰出的,他的诗文赋代表了晚唐时期福建的文学水平,为推动福建文化的繁荣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慈悲林默创下妈祖文化

妈祖原名林默,世人尊称林默娘,宋初期清源军莆田县湄洲岛人,生于960年,本是一位道德高尚、人所钦佩的杰出女性,但在她死后,不仅没有销声匿迹,而且成为了“千秋不朽”、“万古流芳”泽被苍生的天上圣母。

妈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妈祖祖父莆田人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亲林愿,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生之前,父母曾朝夕焚香祝天。

就在她即将要出生前的傍晚,众人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异彩纷呈,奇光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透出了颜色。慈航 即慈航道人,是道教人士对观音菩萨的称呼,传说慈航大师是太上老君十二大弟子之一,其后,500年后出佛,当时没人信奉,是以太上命其弟子慈航道人去帮教,随转为观音菩萨。佛教称佛、菩萨以慈悲之心救度众生出苦海,有如舟航,故名。■妈祖雕像

由此天降异样,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生的非常奇特,自然也就倍加疼爱。因她出生至满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

关于妈祖出身,最早史料记载于南宋廖鹏飞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能预知人祸福……”

同样的记载也出现于明代的《三裁搜神大全》卷四:“林默母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