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药食宜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7:55:29

点击下载

作者:孟靓靓,刘云海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脏病药食宜忌

心脏病药食宜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心脏病药食宜忌作者:孟靓靓,刘云海排版:skip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1-01ISBN:9787513235686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保健的意识愈来愈强。一日三餐提倡膳食平衡,不仅要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吃得科学,同时更注重饮食搭配方法。当患病以后,更要了解中西药物及食物之间的宜忌等知识。

食物或药物宜忌是指食物与食物之间、各种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搭配不当,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这种反应大多呈慢性过程,在人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降低药物或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导致营养缺乏,代谢失常而患病。食物或药物宜忌的研究属于正常人体营养学及药理学范畴。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食物或药物之间的各种制约关系,以便于人们在安排膳食中趋利避害。提倡合理配餐,科学膳食,避免食物或药物相克,防止食物或药物中毒,提高食物营养素或药物在人体的生物利用率,对确保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患了某种疾病之后,饮食和用药需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或药物吃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甚至加重病情;哪些食物吃了不利于患者所服药物疗效的发挥,甚至降低药效或发生不良反应;哪些药物不能同时服用,需间隔用药……这些都是患者及家属十分关心的问题。

因此,我们组织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专家,查阅海量文献,针对临床上患者及家属经常问到的问题,编写了《常见病药食宜忌丛书》,旨在帮助患者及家属解惑,指导药物与食物合理应用,以促进疾病康复。

患者自身情况各异,疾病往往兼夹出现且有其个体性,各种药食宜忌并非绝对,还需结合临床医生的建议,制定更为个性化方案,以利于疾病向愈。另外,中外专家对药食宜忌的相关研究从未停止,还会有更新的报道出现,我们将及时收录。基于上述原因,本丛书虽经反复推敲,但仍感未臻完善,其中的争议亦在所难免。愿各位读者、同道批评指正,以期共同提高。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常见病药食宜忌丛书》编委会2016年7月编写说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传染病得到控制,婴儿死亡率下降,人民平均期望寿命明显增长。但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脏病已逐渐成为常见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这些都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并着手进行研究。

食物或药物宜忌,是指食物与食物之间、各种药物之间,存在着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搭配不当,可引起不良反应或中毒等。这些反应大多呈慢性过程,在人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降低药物或营养物质利用率,导致营养缺乏、代谢失常而患病。食物或药物宜忌的研究是属于正常人体营养卫生学及药理学范畴。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食物或药物之间的各种制约关系,以便于人们在安排膳食中趋利避害。提倡合理配餐,科学膳食,避免食物或药物禁忌,防止食物或药物中毒,提高食物营养素或药物在人体的生物利用率,对确保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获得了既经济又快速起效的效果。有时我们也经常指导患者及家属认识常见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掌握一些简单方法,配合医生治疗,常能收到良好效果。为适应广大心脏病患者的需求,我们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了《心脏病药食宜忌》一书。

本书对常见心脏病,每病按概述、食物宜忌(饮食宜进、饮食禁忌)、药物宜忌(中西药治疗及药物禁忌)进行了全面详细阐述。其内容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心脏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必备读物,也可供广大医护人员阅读参考。

该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得到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虽经反复推敲,但仍感未臻完善,批评、争议亦所难免,然金拭而后发光,玉琢而后成器,真理于争议中辨明,学术于批评中发展。笔者怀抛砖引玉之意,寄厚望于同仁及广大读者赐教。主编2016年8月一、心力衰竭【概述】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传统的定义为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由于心脏做功不正常而使心排血量不能够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即称为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具有这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心排血量不足、组织血液灌注减少,以及肺循环或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为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1.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1)按发病的缓急:分为慢性和急性心力衰竭,前者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慢性心力衰竭可急性加剧,同理,急性心力衰竭经治疗后亦可演变为慢性心力衰竭。(2)按主要受累部位:分为左、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是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3)按心力衰竭时收缩与(或)舒张功能的改变:分为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与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但有的患者可两种功能不全同时存在,成为混合性。(4)根据心排血量属于绝对降低或相对不足:分为低排血量性心力衰竭和高排血量性心力衰竭。(5)按心力衰竭时病理生理变化:分为原发性心肌收缩力减损性心力衰竭、负荷过度性心力衰竭及负荷量不足性心力衰竭。2.心功能分级(1)NYHA心功能分级:①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或不相适应的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②Ⅱ级:轻度体力活动受限,静息时无不适,日常体力活动可致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③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静息时无不适,但低于日常活动量即致乏力、心悸、气促和心绞痛;④Ⅳ级:不能无症状地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可有心力衰竭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都可加重不适。(2)Killip分级: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功能障碍按照Killip分级法进行分级,该分级法是按照临床症状及体征来判定。①Ⅰ级:无心力衰竭症状征象;②Ⅱ级:轻至中度心力衰竭,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肺部啰音在肺野50%以下;③Ⅲ级:肺部啰音在肺野50%以上;④Ⅳ级:心源性休克。3.病因(1)基本病因: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很多,从病理生物角度可把心力衰竭的病因分为下列三个方面:

1)原发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①心肌病变:包括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②心肌代谢障碍:常见于冠心病、慢性肺心病、高原病、休克和严重贫血等各种疾病所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代谢障碍。

2)心脏负荷过重:①压力负荷过重:又称后负荷过重。肺或体循环高压,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或肺动脉瓣狭窄等,均能使心室收缩时阻力增高,后负荷加重,引起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减弱而导致心力衰竭。②容量负荷量过重:又称前负荷过重。瓣膜关闭不全、心内或大血管间左至右分流等,使心室舒张期容量增加,前负荷过重,也可引起继发性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力衰竭。

3)心脏舒张受限:主要影响左心室松弛的疾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老年人心脏和糖尿病,这些疾病通过延缓左心室的主动松弛而影响左心室充盈。主要影响左心室僵硬度的疾病,如心肌淀粉样变性、血色素沉着症、原发性限制性心肌病、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内膜心肌纤维化,这些病变早期常有左心室松弛性减退,晚期则左心室僵硬度增加,进而影响左心室充盈。(2)诱发因素:80%~90%的心衰发生时有明确诱因,常见的有感染、心律失常、妊娠和分娩、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输血输液过多或过快、出血与贫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等。4.临床表现(1)慢性左心衰竭

1)症状:左心衰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肺淤血所致的症状。①疲乏无力:一般体力活动感乏力,系心排血量下降所致。②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时较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为肺淤血和肺顺应性降低而致肺活量减少的结果。呼吸困难最初仅发生在体力劳动剧烈活动后,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系体力活动使静脉回流增加、肺淤血加重的结果,随肺淤血程度的加重,呼吸困难可在较轻的体力活动时甚至休息时也发生;有的则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典型发作多发生在夜间熟睡1~2小时后,患者因气闷、气急而突然惊醒,被迫立即坐起,伴有阵咳、咳泡沫痰及(或)哮喘,后者又称心源性哮喘。发作较轻者坐起后数分钟呼吸困难可自动消退,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肺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机制可能与卧位时静脉回流增加、膈肌上升、肺活量减少和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左心功能不全严重时,患者即使平卧休息也感呼吸困难,被迫半卧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由于坐位时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转移到身体下垂部位,可减轻肺淤血,且横膈下降又可增加肺活量。在左心衰竭晚期,由于心排血量明显降低,脑组织缺血缺氧,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呈现陈-施呼吸(Cheyne-Stokes respiration)。③咳嗽、咳痰及咯血:系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痰常为浆液性,呈白色泡沫样,有时带血呈粉红色泡沫痰。④其他症状:左心衰竭时可出现发绀、夜尿增多、左肺动脉扩张压迫左喉返神经致声音嘶哑等症状,严重时,由于脑缺氧可出现嗜睡、烦躁甚至精神错乱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2)体征:除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外,左心衰竭的体征有以下两方面。①心脏体征:一般有心脏扩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左心室极度扩张时,可发生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而出现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常有心率快,心尖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部分患者可出现交替脉。②肺脏体征: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两肺有较多湿啰音,并可闻及哮鸣音、干啰音,吸气和呼气均有明显困难。约有25%左心衰竭患者产生胸水,以右侧多见。(2)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指血浆渗入肺间质,随后渗入肺泡内,影响到气体交换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痰症状的综合征。由心脏病所致的急性肺水肿,称为心源性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的常见病因为急性左心衰竭,可因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如急性心肌炎、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等,致心肌收缩无力;因急性机械性阻塞,如严重的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二尖瓣口黏液瘤或血栓的嵌顿、恶性高血压等所致心脏压力负荷过重;因急性容量负荷过重,如急性乳头功能不全、腱索断裂、瓣膜穿孔和主动脉窦瘤破裂等引起。一般说来,凡使左心室舒张末压和(或)左心房压力增加并使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至4.0kPa(30mmHg)以上即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根据肺水肿的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5期:①发病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呼吸短促,有时表现为焦虑不安,体检可见皮肤苍白湿冷、心率增快,X线检查肺门附近可有典型阴影。②间质性肺水肿期:有呼吸困难,但无泡沫痰,有端坐呼吸,皮肤苍白,常有发绀,部分患者可见颈静脉怒张,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有时伴有细湿啰音。③肺泡内肺水肿期:有频繁咳嗽、极度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体检发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伴哮鸣音并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发绀等表现。④休克期: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苍白、发绀加重、冷汗淋漓、意识模糊等。⑤临终期:心律及呼吸均严重紊乱,濒于死亡。严重心力衰竭时可出现昏厥和心脏骤停。(3)右心衰竭:多由左侧心力衰竭引起。出现右侧心力衰竭后,由于左心室排血量减少,肺瘀血现象常有减轻,呼吸困难亦随之减轻。单纯右心衰竭多由急、慢性肺心病引起。

1)症状:主要由慢性持续性体循环淤血引起各脏器功能改变所致,如长期胃肠道淤血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肾脏淤血引起尿量减少、夜尿多、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肝脏淤血引起上腹饱胀、肝区疼痛,长期肝脏淤血可引起心源性肝硬化。

2)体征:除原有的心脏病体征外,右心衰竭的体征有以下几方面:①心脏体征:因右心衰竭多由左心衰竭引起,故右心衰竭时心脏增大较单纯左心衰竭更为明显,呈全心扩大。以右心室增大为主者可伴有心前区抬举样搏动,剑突下常可见到明显搏动。心率增快,部分患者在胸骨左缘相当于右心室表面处听到舒张早期奔马律。右心室显著增大,可引起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在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若有相对性三尖瓣狭窄时,在三尖瓣听到舒张早期杂音。②颈静脉充盈:颈外静脉充盈为右侧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半卧位或坐位时在锁骨上方见到颈外静脉充盈,或颈外静脉充盈最高点距离胸骨角水平10cm以上,都表示静脉压增高,常在右侧较明显。严重右心衰竭静脉压显著升高时,手背静脉和其他浅表静脉也充盈,并可见静脉搏动。③肝大和压痛:出现亦较早,大多发生在皮下水肿之前。压迫肝脏时,可见颈静脉充盈加剧。随心力衰竭的好转或恶化,肝大可在短期内减轻或增剧。长期慢性右心衰竭可引起心源性肝硬化。④下垂性水肿:早期右心衰竭水肿常不明显,多在颈静脉充盈和肝大较明显后才出现。先有皮下组织水分积聚,体重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才引起凹陷性水肿。皮下水肿先见于身体的下垂部位。病情严重者可发展到全身水肿。⑤胸水和腹水:以右侧胸水多见,亦可为双侧胸水,但以右侧胸水量较多。腹水大多发生于晚期。⑥发绀:单纯右心衰竭所致者,发绀多为周围性,出现在肢体的下垂部位及身体的周围部位;全心衰竭患者,发绀为混合性,即周围性和中心性发绀并存。⑦心包积液: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时可发生心包积液。⑧其他:晚期患者可有明显营养不良、消瘦,甚至恶病质。(4)全心衰竭: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竭的表现。5.辅助检查

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些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有帮助。(1)X线检查:左心衰竭早期即肺静脉充盈期时仅见肺上叶静脉扩张,下叶静脉较细,肺门血管影清晰。在肺间质水肿期可见肺门血管影增粗、模糊不清,肺血管分支扩张增粗,或肺叶间淋巴管扩张。两肺下野侧可形成水平位的Kerley B线。在肺泡水肿阶段,开始可见密度增高的粟粒状阴影,继而发展为云雾状阴影。急性肺水肿时可见自肺门伸向肺野中部及周围的扇形云雾状阴影。此外,左心衰竭有时还可见到局限性肺叶间单侧或双侧胸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还可有叶间胸膜肥厚,左心房或左心室增大。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者,X线检查显示心脏向两侧扩大。单纯右心衰竭者,可见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上腔静脉阴影增宽,可伴单侧或双侧胸水。(2)心电图:心电图上V1导联的P波终末向量(Ptf)是反映左心功能减退的良好的指标,研究表明Ptf-V1与肺毛细血管楔压有一定关系,可间接反映左心房及左心室的负荷及功能状态,在无二尖瓣狭窄时,若Ptf-V1小于-0.03(mm·s),提示早期左心衰竭的存在。(3)实验室检查:可有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可有肝肾功能异常。(4)心功能检查:除依靠临床表现判断左心室功能不全外,左心室功能的评价包括有创性(如左心导管、右心漂浮导管和血管X线造影等)和无创性(如放射性核素扫描、超声心动图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方法。【饮食宜忌】1.饮食宜进(1)饮食原则

1)补充蛋白质:康复期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保持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以动物性、植物性各半为宜。

2)应食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患者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差,应予患者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藕粉、鸡蛋汤、菜汁、水果汁、面条、馄饨、蒸蛋羹等。进食不宜过饱,当少食多餐。

3)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使人体获得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纤维素可减低胆固醇的生成,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4)必须给予充足维生素:尤其注意维生素B、维生素C、E族维生素的足够供给,适当多食绿叶菜、豆芽、水果。

5)应供给一定量铬、锰、镁、碘、钾等无机盐:应考虑从谷类、豆类、坚果、茶叶、绿叶菜、食用蕈类、海产品、土豆、番茄等中吸取。

6)当辨证用膳:据证酌情选食具有益气、补血、温阳、滋阴、强心、健脾、益肾、通阳、利水、活血、化瘀等功能之食品,如红枣、龙眼、生姜、牡蛎肉、猪心、赤豆、鲫鱼、冬瓜、桃仁等。(2)饮食搭配

1)冬瓜与芦笋:芦笋营养丰富,含有的门冬酰胺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且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若配以甘淡微寒、清热利尿、解毒生津的冬瓜,不仅清凉爽口,而且有良好的保健效果,适于心力衰竭患者食用。

2)荠菜与瘦肉:二者搭配,营养丰富,有补心脾、益肾气、降血压、止血凉血的作用,适于心力衰竭患者食用。

3)蘑菇与油菜:蘑菇和油菜富含纤维素,可缩短食物残渣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减少有害物质及胆固醇的吸收,适于心力衰竭患者食用。二者搭配,亦可防老、抗衰、润肤。(3)药膳食疗方

1)鲫鱼茶叶汤:鲫鱼1条(约200g),茶叶6~9g(绿茶、花茶均可)。鱼洗净,去内脏,将茶叶装入鱼腹中,用线缝好,加水煮熟。饮汤食鱼肉。每日1~2剂,连食数日,适于心力衰竭康复期或慢性心力衰竭。濒于昏迷者不可服食。

2)瓜皮赤豆汤:西瓜皮100g(干者30g),冬瓜皮100g(干者30g),赤小豆30g。同煮汤,代茶频服。每日1剂,连饮1~2周。适于心力衰竭心悸、喘咳、肢肿较著者,也可用于肾炎水肿。畏寒、胸痛无明显水肿之心力衰竭不宜饮服。

3)鲜椰汁:新鲜椰子汁不拘量,频频饮服。适于心力衰竭见神疲乏、肢肿、纳少者。心胸闷痛、喘咳较著之心力衰竭不宜多饮。

4)山楂肉片:山楂50g,瘦猪肉250g,姜、葱、糖、醋、花椒、黄酒适量。山楂与瘦肉同煮至七成熟时取出,肉切片,与各调料拌匀,腌1小时,沥干,入烧热菜油中炸至微黄,再将山楂与肉片同炒至熟,淋上香油,加少许味精、白糖服食。每日分2次食,时时服食。适于慢性心力衰竭见神疲乏力、气短、纳差者及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等。咳喘较著、肢肿明显者不宜多食。

5)红枣炖羊心:红枣10枚,羊心1只。羊心洗净,切片。红枣洗净,与羊心同煮沸,撇去沫,加入适量料酒、葱花、姜末,煨至烂熟,精盐、味精少许调味,并淋上麻油。佐餐食用,每日1剂,时时服食。适于各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期及严重心力衰竭则不宜多食。

6)牡蛎鸡蛋汤:鲜牡蛎肉200g,鸡蛋2只。牡蛎肉洗净,加料酒、姜末、葱花,烧熟,打入蛋糊,再煮沸,调味服食。每日1剂,时时服食。适于口渴、纳少、心悸失眠属心阴亏虚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咳喘较甚或肢肿显著者不宜食用。2.饮食禁忌(1)忌空腹大量饮酒:酒中的乙醇对人体的神经、消化、循环系统都有一定的损害作用。空腹饮酒时,乙醇的吸收量是平时饮酒的几十倍。乙醇被吸收后,就会刺激中枢神经,引起心搏加快,血液循环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心力衰竭症状。(2)忌大量饮用咖啡、茶叶等刺激性饮料:这些液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兴奋、烦躁、呼吸加快、心搏加快、心律失常等,不利于本病症状的控制。因此,本病患者应当禁忌饮用刺激性饮料。(3)忌大量饮水:过量饮水可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加重病情。(4)忌暴饮暴食:过量的饮食会迅速使胃充盈,膈肌抬高,压迫心脏,增加心脏负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常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5)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总热量:以保持标准体重为限。(6)忌过食香蕉:因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钠,过食香蕉会增加钠在体内的潴留,导致水肿,对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不利。【药物宜忌】1.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

1)休息:目的是为了减轻心脏的工作量,休息可使肾血流量增加,有利于钠和水的排泄及水肿的消退,使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减少。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安眠剂。

2)吸氧:心力衰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因此吸氧十分必要。尤其在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梗死、肺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出现青紫的心力衰竭,需吸氧治疗。(2)利尿剂的应用

1)噻嗪类利尿剂:常用的噻嗪类利尿剂有:氢氯噻嗪25mg,每日2~3次;环戊噻嗪0.25~0.5mg,每日2~3次,口服。此类药长期服用时,宜隔日服用。

2)袢利尿剂:常用制剂有:呋塞米(速尿),口服20~40mg,每日1~2次,亦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20~40mg,每日1~2次。利尿效应与其单剂量密切相关,在未达到其最高极限前,剂量愈大,利尿作用愈强。肾小球滤过率很低时,给予大剂量(呋塞米500~1000mg)仍有促进利尿效果。静脉注射的效果优于口服。依他尼酸,口服25~50mg,每日1~2次;静脉注射25~50mg,每日1~2次。布美他尼(丁苯氧酸),1mg口服,每日1~2次;静脉注射0.5~2mg,每日1次。吡咯他尼,3~18mg/d,分2~3次口服。

3)保钾利尿剂:常用制剂有螺内酯20~40mg,每日3~4次;氨苯蝶啶50~100mg,每日3次。阿米洛利,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似,一般剂量为5~10mg,每日1~2次。呋喃蝶呤300~600mg,分2~3次口服。

4)其他利尿剂:已较少或很少用于心力衰竭的利尿剂有碳酸酐酶抑制剂、汞利尿剂、嘌呤类利尿剂和渗透性利尿剂等。(3)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1)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扩张剂:①硝普钠:初始量10μg/min,每5分钟增加5~10μg/min,直至发生疗效或低血压等副作用。最大剂量可用至400μg/min。②硝酸酯制剂:常用制剂:a.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每次0.6mg,疗效不显著时,可每5~10分钟增加1次。静脉滴注,最初剂量10μg/min,无效时可渐增剂量,最高剂量200μg/min。停药时逐渐减量,以免发生“反跳”。b.硝酸异山梨醇酯:含服时5~10mg/次,每3小时1次,口服,最初剂量10mg,可渐增至20~40mg,每4~6小时1次。c.单硝酸异山梨酯:为二硝酸异山梨醇酯的活性代谢产物,与母药比,生物利用度更高,作用维持时间更长。常用量为每次10~20mg,每日3次。③肼屈嗪:从小剂量开始,先给予10~25mg/次,每日3次,以后递增至50mg/次,每6小时1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的剂量为每次20~40mg。

2)α受体阻滞剂:盐酸哌唑嗪,口服用量为首剂0.5mg,如无不良反应,开始每次1mg,每日3次,可按需要逐渐加量。乌拉地尔,口服30~60mg/次,每日1~2次;静脉初次负荷量为12.5~25.0mg,必要时10~15分钟后可再重复1次,静脉滴注以2~4μg/(kg·min)速度滴注,每日1次,也可24小时连续应用,并酌情调整用药剂量和速度。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①卡托普利:初始量6.25mg,1小时后测血压,如无低血压,以后可逐步增至25mg,每日3次。最大用量为150~400mg/d。口服半小时起效,1~1.5小时达高峰,持续6~8小时。②依那普利:其药理作用、疗效与卡托普利相似,但副作用更小。本品为长效口服制剂,初始量2.5mg,3小时后测血压,如无低血压,以后可逐步增量至10~15mg,每日1~2次。作用持续12~24小时。③培哚普利:初始量2mg,以后增至4mg,每日1次。

4)钙拮抗剂:①硝苯地平:口服或舌下含服,常用量为10~20mg,每日3~4次。②尼卡地平:该药为第二代钙拮抗剂,其药理作用、疗效与硝苯地平相似,但其副作用发生率低。口服剂量40~160mg/d,分3~4次口服,静脉给药剂量为每次5~10mg。(4)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应从极小剂量开始,观察患者反应,逐渐增量。美托洛尔,口服6.25mg后,观察血压、心率、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3~4小时,若无不良反应可用6.25mg,每日2次。若耐受性好,可加量。阿替洛尔,口服25~50mg/d,每日1次。(5)正性肌力药的应用

1)洋地黄类:①快速作用制剂:适用于急性或慢性充血性心衰急性加重时。a.毒毛旋花子苷K、G,0.25~0.50mg,静脉滴注,5分钟起效,0.5~1.0小时达高峰。b.毛花苷C,静脉注射,每次0.2~0.4mg,24小时总量1.0~1.6mg,5~10分钟起效,0.5~2.0小时达高峰。②中速作用制剂:适用于中度心力衰竭或维持治疗。最常用的制剂是地高辛,给药方法有两种:a.负荷量加维持量法:0.25mg,每日3次,共2~3日,以后改成维持量,每日0.25~0.50mg。b.维持量法:每日0.25~0.50mg,约经5个半衰期(5~7日)后可达稳态治疗血浓度,此种用法可使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应用地高辛,起效快,血浓度高,易与口服地高辛进行剂量折算(口服地高辛生物利用度约为75%)。

2)环核苷酸(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氨力农,负荷量0.75mg/kg,缓慢静脉注射,继以5~10μg/(kg·min),静脉滴注。米力农,负荷量50μg/kg,缓慢静脉注射,继以0.25~0.50μg/(kg·min),维持静脉滴注。(6)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1)迅速有效纠正低氧血症:鼻导管或面罩高浓度、大剂量吸氧(>5L/min)。有泡沫痰时在湿化瓶内加入40%~70%乙醇以消除泡沫。

2)减轻心脏负荷:坐位垂腿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简便急救治疗: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6mg,每5分钟1次,效果不明显时可应用静脉血管扩张剂硝普钠静脉滴注,用血管扩张剂时要监测血压,血压小于12.0/5.3kPa(90/40mmHg)时也可同时应用多巴胺以维持血压。

3)镇静、减慢呼吸:吗啡,5~10mg,静脉注射。

4)利尿剂:呋塞米,20m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加大剂量。

5)强心苷的应用: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快速性心房颤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引起的肺水肿首选毛花苷C,0.4mg静脉注射。以左心室扩大为主,未使用强心苷者选用毒毛花苷K 0.25mg,或毛花苷C 0.2~0.4mg,静脉注射。

6)辅助治疗:①氨茶碱:哮鸣音明显的患者可将氨茶碱0.25g溶于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或氨茶碱0.50g溶于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②呼吸困难明显时,可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必要时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可有效地提高血氧分压,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和呼吸肌疲劳,阻止恶性循环。③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适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时,以改善冠状动脉灌注及排血阻抗,继而改善心功能。④持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AVH):适用于高度水肿、利尿效果不好或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迅速脱水,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2.中医治疗(1)辨证治疗

1)心脾气虚,瘀饮阻肺

主症: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气短,胸闷,头晕,多汗,下肢轻度水肿,两颧暗红或咳痰带血,脉细数或结代,苔薄舌淡或红。

治法:补脾养心,活血化饮。

方药:养心汤(《证治准绳》)加减。太子参30g,黄芪20g,甘草6g,肉桂6g,五味子6g,当归30g,丹参18g,茯苓30g,泽泻20g,远志12g,酸枣仁16g。

加减:若喘咳明显,加葶苈子15g,杏仁8g,桑白皮30g;若心悸明显,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麦冬20g;若反复感冒体虚,加玉屏风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主症:心悸,气短,下肢水肿明显,甚则腰骶及周身水肿,腰酸膝冷,恶寒,乏力或伴有腹水、腹胀、纳少、尿少、大便溏,脉沉弱结代,苔白,舌淡暗或紫暗。

治法:补脾温肾,化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济生方》)加减。黄芪30g,附子15g,茯苓30g,干姜6g,白术9g,木瓜15g,大腹皮15g,猪苓30g,泽泻20g,车前子15g。

加减:若脘腹胀满纳少,加苏叶9g,陈皮9g,厚朴9g;若水肿尿少明显,加肉桂5g,冬瓜皮30g;若咳喘、夜难平卧、阳虚水泛,加桂枝9g,甘草10g,五加皮9g,桑白皮3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3)肺肾两虚,水气上泛

主症:咳喘,心悸不宁,气短动则尤甚,端坐倚息,不能平卧,痰白而稀,面白,唇青,尿少,脉虚数或滑数,舌苔白或白润,舌淡暗。

治法:补肺益肾,纳气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合生脉饮(《内外伤辨惑论》)加减。干地黄、山茱萸各20g,茯苓30g,泽泻20g,丹参18g,肉桂6g,附子15g,车前子30g,牛膝9g,人参6g,麦冬15g,五味子6g。

加减:若咳喘明显,加葶苈子15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桑白皮30g;若脘腹胀明显,加苏叶9g,木瓜12g,焦槟榔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4)心肾气阴两虚,瘀饮壅塞三焦

主症:心悸,气短,动则喘息,多汗,口干,心烦,头昏,耳鸣,少寐,腰酸腿软,脘腹胀满,胁下痞块,下肢水肿,脉细数结代,舌红苔腻。

治法:益气养阴,通利三焦。

方药:生脉饮(《内外伤辨惑论》)加味。人参9g,玉竹15g,麦冬15g,五味子6g,黄芪30g,制附子12g,生地黄、熟地黄各20g,丹参30g,泽泻20g,茯苓30g。

加减:若口干、心烦内热明显,加连翘15g,元参30g;若胸闷胸痛,加川芎9g,瓜蒌15g,薤白12g;若胁痛肝大,加三棱9g,赤芍30g,牡蛎30g;若心悸明显,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紫石英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5)心肝气虚,水血瘀阻

主症:面色暗,唇绀,胸闷,胸痛,心悸怔忡,胁下痞块,脘腹胀,腹水,下肢肿,大便秘结,脉沉涩,舌暗有瘀点。

治法:调气活血,泻下利水。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生黄芪30g,生地黄20g,柴胡6g,当归9g,赤芍15g,泽泻、泽兰各15g,丹参30g,三棱10g,苏叶9g,木瓜12g,焦槟榔15g。

加减:若气阴虚明显,加太子参30g,玉竹15g,元参30g;喘憋、气短明显,加肉桂6g,山茱萸20g,补骨脂20g;腹水、尿少,加冬瓜皮30g,葶苈子15g,黑白丑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6)心阳虚脱,湿浊壅盛

主症:喘憋,心悸,烦躁不安,端坐倚息,咳吐痰涎或粉色痰,尿少,脉疾数,舌淡。

治法:回阳救逆,填精固脱。

方药:六味回阳饮(《景岳全书》)合生脉饮(《内外伤辨惑论》)加减。麦冬15g,人参9g,五味子6g,附子20g,炮姜9g,当归12g,熟地黄20g。

加减:若喘憋、淋漓汗出,加山茱萸30g,生龙牡(各)24g,浮小麦30g;尿少,加茯苓30g,泽泻20g,车前子15g。(2)验方

1)心力生丸:黄芪4份,人参、党参、当归、萹蓄、炒枣仁、甘草各3份,麦冬、天冬、五味子、熟地黄、制附子、元参、三棱、槟榔、泽泻、桂枝各2.5份,以上药按比例,加蜜等炼制为丸,每丸重6g,每次1丸,每日2次,适于慢性心衰缓解期心肾阴阳两虚。

2)薯蓣丸:薯蓣30份,神曲、当归、桂枝、生地黄、黄豆卷各10份,人参、阿胶各7份,茯苓、柴胡、桔梗各5份,杏仁、防风、白术、麦冬、白芍、川芎各6份,丹参、干姜各3份,甘草28份,白蔹2份,大枣100枚。大枣为膏,合以上药炼蜜为丸。每丸10g,每次1丸,每日3次,黄酒或温水送服。适于多种虚劳疾病、慢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缓解期康复治疗。

3)强心栓:葶苈子、桑白皮、赤芍、生黄芪、汉防己,按1∶2∶1∶1∶1比例配成药膏,药膏占生药的10.5%,制成锥形栓剂,每粒重2g,含生药1g,每次1粒,每日2次;重症每日3次,肛门纳入,深4cm。适于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

4)心衰合剂:葶苈子、桑白皮、车前子、生黄芪、丹参、太子参各30g,泽泻、麦冬各15g,五味子、当归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适于慢性心衰气阴两虚型。3.药物禁忌(1)利尿药

1)不宜多食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服用味精后既可加重钠水潴留又有协同排钾的作用,增加低血钾的发生率。故服用排钾利尿药期间应少食或不食味精。

2)忌同时饮酒及酒制品:排钾利尿药可导致体内钾减少,而酒及酒制品(药酒、含乙醇饮料等)亦可使钾减低,加重低血钾症状,从而使心肌对洋地黄类强心药敏感性增高,发生中毒反应。另外,依他尼酸等与酒所含的乙醇均有抑制中枢神经、扩张血管的作用,若二者合用可加重体位性低血压。

3)不宜高盐饮食:因服用氢氧噻嗪期间,若食盐过多(如过食腌鱼、腌肉等),不利于其利尿作用的发挥。

4)服保钾利尿药不宜食用含钾高的食品:因保钾利尿药(如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可引起血钾增高,若与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大豆、菠菜、川冬菜等)同用,易致高钾血症。

5)忌饭前服氯化钾:氯化钾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空腹服用可加重胃肠道反应。而饭后服用,食物可以起到屏障作用,保护胃肠道黏膜,减少或避免药物的不良刺激。因此,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后补充氯化钾时,应在饭后服用。

6)不宜与二氮嗪合用:因降压药二氮嗪与利尿药合用可使后者的利尿作用减弱。

7)呋塞米不宜与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合用:因两药合用可使呋塞米利尿作用减弱,尿量减少50%。这是由于苯妥英钠干扰了呋塞米的吸收。

8)呋塞米不宜与氯贝丁酯合用:因两药合用可出现尿量明显增加,并出现肌肉僵硬、酸痛、腰背疼痛及全身不适。多尿可能是由于氯贝丁酯竞争性取代呋塞米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使血浆中游离呋塞米浓度增高所致。肌肉综合征偶见于氯贝丁酯的不良反应,也可能由于利尿后失钾、失钠所致。两药合用后,氯贝丁酯的半衰期从12小时增至36小时,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可能是加重不良反应的原因。

9)呋塞米、氢氯噻嗪不宜与环孢素合用:呋塞米、氢氯噻嗪可竞争性抑制尿酸的分泌排出,与免疫抑制药环孢素合用,可使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增加,血清尿酸浓度增高,从而诱发痛风。

10)呋塞米、氢氯噻嗪不宜与肌肉松弛药合用:因呋塞米、氢氯噻嗪易致低血钾,而低血钾可增强肌肉松弛药如筒箭毒碱的肌松和麻醉作用。

11)呋塞米、氢氯噻嗪慎与洋地黄制剂同服:因为呋塞米、氢氯噻嗪排钠的同时,也增加尿钾的排出,易引起低血钾,而低血钾可使心肌对洋地黄敏感化,导致洋地黄中毒,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必须合用时,应补充氯化钾或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西红柿等。

12)呋塞米、依他尼酸忌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因呋塞米、依他尼酸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对第八对脑神经均有刺激作用,可使耳毒性增加,导致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

13)呋塞米、氢氯噻嗪、依他尼酸不宜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因为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有从组织中动员钾并使其从肾脏排泄的作用,而呋塞米等亦可促进钾排泄,使钾的排泄量显著增加。所以两药一般不宜合用,若确需合用,应加服氯化钾。

14)氢氯噻嗪慎与普萘洛尔同用:有资料表明,氢氯噻嗪与普萘洛尔并用时可引起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磷脂及胆固醇浓度增高,有潜在增加冠心病的危险。因此,对伴有冠心病的患者,不宜将两药同用。

15)氢氯噻嗪不宜与阿司匹林合用:因两药均可轻度增加血尿酸含量,并用易诱发痛风。

16)氢氯噻嗪不宜与碳酸锂并用:由于两者都能抑制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合用易引起血钠降低,促使组织对锂的摄取,导致锂中毒,出现心力衰竭。

17)氢氯噻嗪不宜与氯化铵合用:因两药合用会引起血氨增高,对肝功能障碍患者易致肝性脑病。

18)噻嗪类利尿药忌与甘珀酸合用:由于甘珀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使血压升高、水钠潴留及氢钾排泄,它与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的排钾作用相加,可使血钾明显降低。

19)噻嗪类利尿药忌与吲哚美辛合用:因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与吲哚美辛合用可使高血压患者卧位血压平均升高13/9mmHg。对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合用可加重其症状。

20)保钾利尿药不宜与含钾高的中药合用:保钾利尿药与含钾高的中药,如萹蓄、泽泻、白茅根、夏枯草、金钱草、牛膝、丝瓜络等合用易引起高血钾等不良反应。

21)螺内酯、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不宜合用:三药均为保钾利尿药,合用易致高钾血症。

22)螺内酯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服:两药合用可使螺内酯利尿作用减弱。

23)保钾利尿药不宜与氯化钾合用:保钾利尿药(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有排钠贮钾的作用,与氯化钾合用易致高钾血症,严重者可引起心率减慢、传导阻滞及心律失常等。尤其对肾功能障碍患者更应注意。(2)洋地黄

1)慎与含钾高的中药及汤剂同用:含钾量高的中药有昆布、墨旱莲、青蒿、益母草、五味子、茵陈、牛膝等,汤剂有人参养荣汤、柴朴汤等。这些药物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时,能降低洋地黄效力,影响治疗效果,故应尽量避免同时应用。

2)慎与中药药酒同用:含有乙醇的药酒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舒筋活络酒、胡蜂酒、风湿酒、国公酒等。因大量乙醇可降低血钾浓度,增加心肌对洋地黄类药的敏感性,易诱发中毒,所以洋地黄类药物应避免与药酒同时服用。

3)慎用钙剂及含钙量高的中药:患者用洋地黄类药治疗时,不宜同时服用钙剂(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和含钙量多的中药(如石决明、珍珠母、虎骨、牡蛎、石膏、瓦楞子等)及其汤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因钙离子对心脏的作用与洋地黄类似,能加强心肌收缩力,抑制Na+-K+-ATP酶,增强洋地黄的作用,同时也使其毒性增强,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4)慎用蟾酥、罗布麻及其制剂:蟾酥、罗布麻具有与洋地黄相似的强心作用,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易引起中毒反应。

5)慎用人参:人参的部分分子结构类似洋地黄毒苷,其强心作用主要是直接兴奋心肌。人参与地高辛合用,有相互增强作用,易发生地高辛中毒反应。故服用地高辛治疗期间应慎用人参,如需联合应用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6)慎用甘草及甘草制剂: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经水解后可得甘草次酸,可能出现水肿、低血钾等,增加心肌对洋地黄类药的敏感性,易诱发中毒。

7)慎用枳实:枳实主要含对羟福林和N-甲基酪胺,具有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的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同时增加其毒性,引起心律失常,所以应避免洋地黄类药物与枳实同用。

8)慎用麻黄及其制剂:麻黄中含有麻黄碱,若与洋地黄同时服用,可对心脏产生毒性反应。服用洋地黄的患者,应慎用麻黄及含麻黄的中成药制剂。

9)慎与含鞣酸的中药同用:五倍子、桂皮、狗脊、侧柏等中药含有大量鞣酸,不宜与洋地黄类药联合应用,否则相互作用易产生沉淀并失去活性从而影响药效。

10)不宜与含鞣质的中成药合用:含鞣质的中成药有四季青片、虎杖浸膏片等,洋地黄苷类易与鞣质结合产生沉淀,不易被吸收利用,故二者不宜合用。

11)慎与六神丸(通窍散)合用:六神丸的主要成分中有蟾酥,其水解物为蟾毒配基,基本结构与蟾酥相似,如与洋地黄合用,极易发生中毒反应。

12)慎与乙酰琥珀胆碱同用:因为乙酰琥珀胆碱可使洋地黄化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或心搏停止。

13)服洋地黄期间或服药后7日内禁止用肾上腺素及其类似药物:因二者合用易引起心动过速而导致心力衰竭。

14)慎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因二者合用可使心力衰竭恶化。

15)忌与苯妥英钠同用:苯妥英钠具有酶促作用,能促进洋地黄的代谢,降低洋地黄的血药浓度,导致疗效降低,故合用时应增加洋地黄用量。

16)不宜与溴丙胺太林及含有颠茄类生物碱的药合用:因溴丙胺太林及含有颠茄类生物碱的药(如胃痛散等)可使胃排空和胃肠蠕动减慢,使洋地黄吸收增加,易致洋地黄中毒。

17)不宜与降压灵合用:两药均能兴奋迷走神经,合用易导致心动过缓,早期发生房室性期前收缩,甚至房室传导阻滞。

18)不宜与利福平合用:因两药合用可对肝脏多功能氧化酶起诱导作用,加速洋地黄分解,使洋地黄血浆浓度降低,疗效减弱。

19)不宜与萝芙木碱拟交感药合用:因两药合用可增加洋地黄中毒的危险,易诱发心律失常。

20)不宜与两性霉素B合用:两性霉素B可引起低钾血症,两药合用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21)不宜与考来烯胺合用:考来烯胺是阴离子型交换树脂,其静电吸附作用可使其与洋地黄形成复合物,妨碍洋地黄的吸收,降低洋地黄血药浓度而使疗效降低。故当洋地黄中毒时,可以加用考来烯胺(消胆胺),使之与洋地黄生成复合物,减少肝肠循环而达到排毒的目的。

22)不宜与巴比妥类药物合用:巴比妥类药(如苯巴比妥、戊巴比妥等)可促进洋地黄的代谢,降低洋地黄在血中的浓度,从而降低疗效。

23)不宜与普鲁卡因合用:因为普鲁卡因吸收后,可降低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脏的房室传导,降低洋地黄的强心作用,增加其毒性反应。

24)不宜与利血平合用:因两者均能兴奋迷走神经,合用易导致心率过缓,诱发期前收缩,甚至发生不同程度的心室传导阻滞,因而不宜合用。

25)不宜与糖皮质激素合用:由于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可引起钾丢失,易导致洋地黄中毒和心律失常。(3)地高辛

1)忌与胍乙啶合用:胍乙啶可增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故不宜同时应用。

2)不宜与新霉素、对氨水杨酸合用:新霉素和对氨水杨酸能干扰地高辛的吸收,所以在应用地高辛时应尽量避免应用新霉素及对氨水杨酸。

3)不宜与奎尼丁同服:地高辛与奎尼丁合用时,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易致洋地黄中毒,所以二者必须联用时应将地高辛剂量减半。

4)不宜与硫酸镁合用:因为硫酸镁可加快肠道蠕动,两药合用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降低,作用减弱。

5)慎与碱性药物合用:碱性药物(三硅酸镁、碳酸镁、枸橼酸铋钾、氢氧化铝凝胶、复方氢氧化铝、泌乐得胃等)与地高辛合用时可减少地高辛的吸收,故合用时应注意地高辛的用量。

6)慎与维拉帕米合用:因合用可使地高辛总清除率降低,引起地高辛的生物半衰期延长。即使地高辛在正常剂量内,临床上两药合用也易引起地高辛中毒。因此,临床上两药合用时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7)不宜与硝苯地平合用:硝苯地平可干扰地高辛的药物动力学,使地高辛的肾脏清除率降低,血药浓度增高,毒性增大。因此,合用硝苯地平时必须注意监测并随时调节地高辛的剂量。

8)不宜与活性炭同服:因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两药同服将影响地高辛的疗效。而先服地高辛2~3小时,再服活性炭则无明显影响。

9)不宜与胺碘酮合用:两药合用可引起血浆地高辛浓度增高,致机体中毒。这可能是因为胺碘酮置换了心肌组织结合的强心苷,或者阻止地高辛从肾脏排出的缘故。

10)不宜与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合用:因为一部分地高辛是由肠道内的细菌代谢的,抗生素引起肠道内菌群变化时,可使地高辛代谢减少,其血药浓度上升,导致地高辛中毒。

11)不宜与甲氧氯普胺合用:因为地高辛主要在十二指肠部位吸收,而甲氧氯普胺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强胃肠排空,使地高辛在十二指肠吸收部位停留的时间缩短,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疗效相应减弱。

12)慎与氢氯噻嗪合用:因为地高辛剂量较大时,能抑制Na+-K+-ATP酶,使酶的构象变化而抑制Na+-K+交换,使细胞膜内Na+增加而K+减少,心肌细胞内Na+增多、K+或Mg2+降低均能增加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氢氯噻嗪能引起血中电解质紊乱,如低镁、高钙及低钾。高钙能加强心肌收缩力,低钾时心肌对强心苷敏感性增强,可导致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因此,两者合用时应检查肝、肾、心脏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对血钾低者应补充氯化钾。(4)多巴胺

1)慎与氯丙嗪及氟哌啶醇合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可阻断心、肾等脏器血管上的多巴胺受体,从而拮抗多巴胺对这些部位血管的作用。

2)慎与普萘洛尔合用:因普萘洛尔可拮抗多巴胺对心脏的兴奋作用。

3)忌与环丙烷或卤代烃类麻醉药合用:因合用易因心肌应激性增加而诱发心律失常。

4)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及麦角生物碱合用:多巴胺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如呋喃唑酮、苯乙肼、丙卡巴肼、异卡波肼、帕吉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米嗪、阿米替林等)及麦角生物碱(如麦角胺、麦角新碱)合用,易致升压作用增强和外周血管强烈收缩,故应避免合用。

5)忌与苯妥英钠合用:因二者合用可引起严重低血压。(5)多巴酚丁胺

1)忌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普拉洛尔等)可拮抗本药强心作用,故应避免合用。

2)忌与氟烷、环丙烷合用:二者合用易导致血压过低。(6)氨力农:慎与丙吡胺合用,二者合用易导致血压过低。(7)硝普钠:慎与可乐定、甲基多巴合用,二者合用易导致血压急剧下降。(8)卡托普利

1)不宜与吲哚美辛合用:因二者合用可降低卡托普利的疗效。

2)卡托普利、依那普利不宜与保钾类利尿药物合用:因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均有保钾作用,若与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等)或含钾盐的药物合用,可使血钾升高。(9)肼屈嗪:不宜与异烟肼合用,因两药均经乙酸化代谢失活,合用可使不良反应增加。(10)不宜长期应用水钠潴留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醛固酮等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长期使用可加重心功能不全而致死亡。(11)慎用具有升血压作用的药物:枳实、陈皮、玉竹、生姜等中药有升血压作用,在应用中药治疗本病的药物配伍中应慎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具有升血压作用的西药则属忌用之品。二、心律失常【概述】

心律失常是指心肌活动的程序不正常,涉及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性搏动的节律、心律的起源部位及冲动传导等任何部位异常,均可形成心律失常。(一)过早搏动

过早搏动,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或额外收缩,简称早搏,是起源于异位起搏点,而与当时的基本心律中其他搏动相比在时间上过早发生的心脏搏动,故实际上是“过早异位搏动”的简称。早搏按其起源部位可分为室性、房性和房室交接处性,其中以室性最为多见,房性次之。1.病因

早搏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亦可无明显诱因,洋地黄、钡剂、奎尼丁、拟交感神经类药物、氯仿、环丙烷麻醉药等毒性作用,缺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均可引起。冠心病、心肌炎、晚期二尖瓣病变、甲亢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常易发生早搏。心脏扩大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后的代偿间歇使舒张期延长可导致成对室早,心肌梗死后瘢痕组织在收缩期向外凸出所形成的牵张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2.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特点:早搏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早搏可致乏力、头晕等症状(因心排血量减少所致),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第二心音多减弱或消失。早搏呈二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2或3次心搏后有长间歇;早搏插入2次正规心搏间,可表现为3次心搏连续。脉搏触诊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2)心电图特点

1)房性早搏:①提早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略有不同(须注意辨别隐藏在T波中的P'波)。②P'R间期>0.12秒,若P'波后不继以QRS波群即为房早未下传(阻滞性房性早搏),需与窦性心律不齐或窦性静止鉴别;在前一次心搏ST段或T波上找到畸形提早P'波,可确诊为阻滞性房性早搏。③早搏后的QRS波与正常窦性相同,或因伴差异传导而变形,需与室早鉴别。④房性早搏激动常侵入窦房结,使后者提前除极,窦房结自发除极再按周期重新开始,形成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偶见房早后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2)房室交接处性早搏:①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与窦性QRS波相同,亦可伴差异性传导而发生畸形。②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之中、之后,其中P'-R<0.12秒或R-P'<0.20秒;但若交接处性早搏兼有逆向或前向传导阻滞时,P'-R或R-P'时间延长。③交接处性早搏逆向和前向同时出现完全性传导阻滞时,心电图上无P'-QRS-T波群而表现为一长间歇,称为传出阻滞型交接处性早搏。该次早搏可发生隐匿性传导,使其后的窦性搏动P-R间期延长或P波不能下传。④早搏激动侵入窦房结的形成不完全性代偿间歇,不干扰窦房结自发除极的则形成完全性代偿间期。

3)室性早搏:①提早出现的畸形QRS波群,其时限大多>0.12秒,其前后无相关的P波,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ST段随T波方向而移位;发生束支近端处的室早,其QRS波群可不增宽。②室早后大多有完全性代偿间歇。③室早与基本心律的关系可呈配对型、平行收缩型和间位型。配对型多见,即所有早搏和其前一个QRS波有固定距离。(二)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简称室上速,系指发作和维持需要心房、房室结或二者共同参与的快速性心律失常。1.病因

房速和房扑多见于器质性心肺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瓣膜疾病等,可发生于心、胸外科手术后,也见于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者。AVN-RT和AVRT则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SVT发作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在不同患者中有很大变异,同时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与患者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肺疾病及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特点:心动过速的起始和终止常较突然,其诱发因素多为情绪激动、体位突然改变、猛然用力或饱餐,有时并无明显诱因。发作时症状与心动过速所致血流动力学功能障碍程度密切相关,而后者又受患者年龄、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基础心功能状态、心动过速频率以及重要器官基础血供状态等因素影响。发作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患者,频率<200次/分,且持续时间较短的,大多仅有突然心悸感,有时伴恐惧、不安和多尿;在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患者,频率>200次/分,且持续时间较久的,可引起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导致血压下降、头晕、黑蒙、心绞痛、心力衰竭等。脉搏细弱,听诊可闻快速、规则而匀整的心律,颈静脉搏动与心率一致。(2)心电图特征:一系列快速、规则的QRS波群,频率大多在160~220次/分,平均200次/分。QRS波群大多无增宽畸形,保持窦律时形态,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常见;但若伴有束支传导阻滞、室内差异传导或预激综合征时,则QRS波可增宽变形。(3)心电生理检查:①心内电生理检查:有完整的调搏和记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