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0:33:56

点击下载

作者:谭政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分析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分析试读:

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一些关键数据甚至超越了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中心之一。

在这成绩背后,中国却为此付出了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等一系列发展代价。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阶段,虽然既要考虑发展,又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但是对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认识不到位,盲目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生态效益,造成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我国原有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时间短、任务重,故难以迅速转变这种无效率的模式,其结果甚至可能导致生产方式“路径依赖”。因此,破除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集约发展格外重要。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实现优质、高效利用资源,达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显然,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进步将有利于转变原有落后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国家制定了有利于推进绿色技术进步,有利于实现生产模式转变,继而有利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相关政策。虽然这些政策非常必要,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转变传统生产模式的严重路径依赖问题。

随着Non-Anthropocentrism(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兴起,传统Anthropocentrism价值观已经不具备包容性。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有利于人类自身安全。与此相反,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应该重新审视生态价值、自然价值与人类物质需要间的转换关系,避免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特征就是依靠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治理技术演进与革新。通过绿色制度革新演进、生态观念改变等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改进或变革,促使可再生资源逐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通过逐步采用低级能耗源替代高级能耗源,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环境、生态的破坏。

从目前来看,虽然在观念上大家已经开始重视绿色发展,但是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却缺乏相对深入的研究。在实证方面,虽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被认为是破除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工具,但是现实数据研究是否支持该观点、其产生作用机制如何,却有待进一步实证分析。因此,无论现实还是理论都要求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本书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主题,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和影响机制两个角度切入,应用中国省际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政策实践方面,对该主题的研究有助于为国家提供现实政策支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提高。一方面,有利于迅速提升环境友好型技术水平,促使产业转型。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长期有效资源环境相关政策,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理论拓展方面,本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绿色发展理论。特别是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估及影响关系的探索,将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首先,该研究将突破新古典资本边际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其次,研究在方法上将以定量实证分析为手段,为相关理论提供科学保障。再次,该研究能够建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间的联动机制。最后,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技术分析,研究将深入揭示空间区位要素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互动机制。利用技术进步实现资本边际报酬递增,有利于发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真正实现绿色创新推动发展。这势必扭转新古典分析范式支持的边际报酬递减“魔咒”。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这三个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从生产方式转变角度诠释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是研究设计和文献回顾,共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论与研究背景。该章主要阐述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研究的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背景回顾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展开论述。第二章为文献回顾和研究进展评述。其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首先,文献回顾将梳理有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范围,对比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其次,该部分对已往涉及环境治理、技术进步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回顾,按照问题产生、发展的逻辑顺序逐一推进。最后,本章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必要性,讨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意义,进而归纳出研究可能的空间。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由第三、四章构成。具体为:第三章,应用方法与理论模型构建;第四章,中国环境问题现状与技术进步现状。虽然学者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理论的研究已早有所涉及,但是目前还没形成一定的逻辑框架。这导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难以展开,制约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发展。因此,第三章将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机制入手,然后归纳分析以往经验研究,进而得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理论,建立理论模型。第四章以中国环境问题现状与技术进步现状为主题,从中国经济增长、环境污染、资源使用效率低角度出发,分析省际环境污染差异、省际资源效率差异、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技术进步对环境治理的作用。通过这些分析说明环境污染、资源使用效率低以及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本质是生产模式落后和生产模式路径依赖严重,进而说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转变生产模式突破路径依赖的重要。在方法上,本研究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模型证明两种方法对现状展开分析。

本书第三部分为分析实证研究提出的问题。该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部分,由第五章和第六章共同组成。第三部分将逐一对以下这些问题进行模型分析:一是如何测算与评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如何?对第一个问题的分析主要由第五章展开,对第二个问题的分析主要通过第六章展开。第五章通过两个层次的逻辑展开,一个层次是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评估,另一个层次是对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类。第六章也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模型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是对省际空间区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本书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对策,由第七章独立组成。第七章主要围绕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策展开。第一,主要归纳和阐述第五章和第六章实证得出的结论。第二,结合实证分析提出如何发挥提升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第七章将是第五章、第六章在政策层面的有益扩充和丰富。第三,对研究进行整体回顾,主要目的是厘清逻辑主线,总结研究取得的成果,归纳存在的不足,明确未来研究的方向。

总之,这四部分主要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展开,既包含了实证分析,又包含了结论、政策的归纳。通过这些分析研究,稳步推进技术进步向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渡;加快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制度建设,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激励制度优先建设,加快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应用绿色生态价值;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增加科研人力资本投入;提高研发投入资金使用效率,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加强统筹部署和协同能力,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加大环境管制力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建议提升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创新方面,本书主要以应用创新为主,采用Dynamic Space Model of the Panel(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方法。该方法需要使用矩阵实验室软件编程,因此有一定难度。具体来说,第一,本研究首先梳理了环境问题与技术进步的相关理论、概念,构建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模型。第二,本研究采用Dynamic Space Model of the Panel方程方法进行分析,使用该方法分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创新了方法的应用。第三,本研究使用 Dynamic Space Model of the Panel分析方法检验了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协同效应机制。第四,研究创新了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

当然本书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针对以往学者研究的环境问题、技术进步等相关理论的梳理分析不充分。二是研究对构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模型解释力不足。三是对策缺乏可操作性,可能过于理论化。1导论1.1引言

据WTO(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已达到了2.21万亿美元,进口额达到1.95万亿美元。这是继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之后,中国再一次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巨大成就。这也打破了二战以后美国保持了数十年的世界货物贸易第一的历史格局。正是因为国内经济增长态势持续稳中向好,才使得中国的国际贸易有较好的发展。“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以及“中国模式”等热词,说明了中国经济成就已经基本得到世界的认可。然而,这种所谓“辉煌”的代价则是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2013年以来津京冀地区频发的“雾霾”天气就是这种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最直接的表现以及真实写照。尽管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就曾提出不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即避免“先污染,后治理”,但是在经济利益面前还是不自觉地选择“先污染,后治理”路径。当前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持续、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的背后,隐含的是高能源消耗、高资源环境消耗,在产业方面我国多集中于生产的低端环节,技术水平低下。沿着这种思路,学者们将目光放到了技术进步上,强调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创新发展,期望推动技术进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然而,技术进步可能是增加资源环境消耗的技术进步,也可能是资源环境节约型的技术进步,该发展何种技术进步?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这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关键点。1.2问题的提出与意义1.2.1 绿色发展与转变生产模式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D前列,一些关键数据甚至超越了目前的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是有目共睹的。GDP由改革开放当年的3 645亿元迅速达到2012年的52万亿元。从速度上看,中国用了8年时间使GDP达到1万亿元,接着,又用5年的时间使GDP达到2万亿元,比8年时间缩短了3年,同时在2001年突破十万亿大关, 2012年已经超过52万亿元了。根据The World Bank(世界银行)数据观测,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也由190美元上升至5 680美元,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进步已经是一个奇迹。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中心之一。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有益于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技术进步的政策,但是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却缺乏重视与较为深入的研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都加速推进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难免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不足。盲目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生态效益,进而造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严重依赖石油消费导致温室气体增加,就是这种表现的直接后果。据IEA(国际能源署)的报告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年均速度将达到4.6%,而2020年消费的石油总量将为5亿吨,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另据IEA的测算,中国石油到2020年年产量将下降到1.01亿吨每年,石油进口将达到4.04亿吨。在这样巨大的消费背景下,石油自己自足已经很难保证,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如果按照该预期将严重威胁着国家能源消费,甚至威胁国家安全。根据EIA、CDIAC(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对石化燃料的依赖下,中国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碳排放第一大国和能源消耗第一大国。与此同时,中国环境也开始受到威胁,以往认为的可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没有实现,持续的雾霾天就是这种结果真实的写照。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的检测数据,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等都显示出全线上升的态势,这些是导致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来源。尽管国家也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这样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这一系列数字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的基本态势。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改变我国原有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时间短、任务重等问题,不可持续生产模式产生了“路径依赖”。在这样的背景下,破除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集约发展尤为重要。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实现优质高效利用资源,实现环境友好发展,这些都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显然,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进步将有利于转变原有落后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国家制定了有利于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模式转变的政策。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在观念上已经开始重视绿色发展,但是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例如,在理论上,“波特假说”认为规制或管制能有效提升技术进步;而另一个“诱导性技术进步论”却认为管制和规制不能有效提升技术进步,要通过“诱导性的手段”。由于该争论的存在,在政策上通常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通过管制采用第三方的约束强制手段实现“波特假说”中的提升。另一种是利用“诱导性”手段,如市场导向等,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由于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这使得使用何种策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争议。从实证角度看,虽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被认为是破除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工具,但是现实数据研究是否支持该观点,其产生作用机制如何,却需要实证分析后才能得到结论。所以,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要求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本书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主题,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和影响机制两个角度,应用中国省际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1.2.2 问题的意义与现实困难

从现实上看,对该主题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为国家提供现实政策支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该研究能够有利于迅速提升环境友好型技术水平,实现产业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38年来虽然已经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工业体系,但是却忽略了工业发展、产业发展需要重视发展的质量,而非单纯依靠数量增长。尽管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是基本处于中低端产业链,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巨大,生产方式落后,不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该研究能够形成长期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的相关政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突破单纯通过物质资本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向通过提升资本边际报酬递增的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以增加物资资本为主,通过该研究能够有助于向通过增加资本边际报酬的转变。

理论上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绿色发展理论,特别是发展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应用,且实证分析了其影响关系。

首先,该研究将放宽新古典资本边际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提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资本边际报酬一般假设为不变或递减。近年来随着实证计量技术的发展,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发现中国资本边际报酬已趋于递减。经济增长模式依赖大规模的物质资本投入,这必将导致经济增长缺乏活力与创造性,进而制约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利用技术进步实现资本边际报酬递增,进一步发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真正实现绿色创新推动,必将突破原有新古典分析范式下的理论假设框架。

其次,本研究采用定量实证分析,能够为相关理论提供经验数据实证支撑。在以往的研究中尽管已经提出了相当多的理论,但是却缺乏针对该议题的一些相关基本问题实证,只停留于理论探讨。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认为是缓解环境问题的有效工具,然而现实中是否确实如此?又如,当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如何测算?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评估测算?各省区域间技术进步又如何?这些一系列相关且有意义的现实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所以,在借助计量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本研究能够为相关理论提供经验数据支撑。

再次,本研究能够建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间的联动机制。以往研究中,通常将技术进步直接等同于全要素生产率,这导致技术发展没以生态、环境价值为判断标准,使技术进步相关理论单纯服务于经济增长,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相互协同发展的目的。从这个角度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这三个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从生产方式转变角度诠释了发展和推动可持续经济的真正内涵。

最后,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技术分析研究,将深入揭示空间区位要素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效应机制。该互动机制的实证分析将对分省区域协调统筹发展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有益支持。

本研究无论在现实中还是理论上都具备一定的价值,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理论方面,虽然环境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联系早已建立,但是已有理论并不能够从评价和影响机制角度提供理论支撑,这给研究理论构建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以Paul M. Romer、Robert Lucas为首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侧重于分析技术进步产生作用机制,进而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证明技术进步使生产函数呈现边际报酬递增现象。虽然某些结论适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却需要进行有机地剥离与结合,这意味着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应用,需要有机改造。

实证方法方面,由于研究涉及实证分析,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定量、计量分析技巧。其中,将空间区位量化分析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分析空间因素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互动机制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从建模的角度对各省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表达,则显示出对现实问题的高度抽象。正是理论和实证这两方面的挑战,使得进行该研究具备相当的特点。总之,无论是怎样的困难,本研究都将努力弥补和避免,这是科学研究的关键。1.3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

本研究以当前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现状为切入点,应用模型方法实证分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为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在研究的路径方面,总体以实证应用分析为主,文献分析理论为辅,这就必须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逻辑思路。因为本研究是以实证分析为主,所以分析问题环节是研究的重点。该部分不仅包含模型使用,而且还包含模型适用性的讨论。1.3.1 研究路径与结构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将研究一共分为四个主要的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的设计、文献回顾。第一章是导论与研究背景,该章主要阐述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研究的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研究背景回顾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问题产生发展的逻辑,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展开讨论。研究思路主要讨论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逻辑路径和技术路线,以此明确研究方向、研究要点以及关注事项。研究方法涵盖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技术方法,侧重于从逻辑演绎和推演过程阐释方法的思想路径。该部分与逻辑思路紧密相连,研究设计主导了研究的整体逻辑和局部逻辑,为方法应用的创新以及论点的创新提供了基础。第二章是文献回顾与本研究进展评述,必要的文献研究将有助于发现研究可能的空间和切入点。首先,本研究梳理了有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对比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确定了研究范围。其次,梳理了环境治理与技术进步相关理论,按照问题产生、发展的顺序逐一推进。再次,本研究将在文献整理基础上,提出对环境治理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评价,由此导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意义,归纳总结出研究可能的空间。

第二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其由两个章节构成,分别是第三章——应用方法与理论模型构建和第四章——中国环境问题现状与技术进步现状。虽然中国早已有所涉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理论,但是都没有形成一定的逻辑分析框架。这导致该方面的研究难以深入,制约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发展。因此,第三章将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机制入手,然后归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理论,建立理论模型。第四章是以中国环境问题现状与技术进步现状为主题。从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环境污染、资源使用效率低的角度出发,分析省际环境污染差异、省际资源效率差异。通过这些分析,说明环境污染、资源使用效率低、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本质是生产模式落后、生产模式路径依赖严重,由此导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转变生产模式,突破路径依赖的重要。通过第三章理论梳理和第四章现实问题分析,提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并加以证明。

第三部分主要实证分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该部分是研究的核心部分,由第五章和第六章共同组成。虽然第二部分通过理论和现实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的第三部分将逐一对这些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具体来说有:第一,如何测算与评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作用机制如何?对第一个问题的分析主要由第五章展开,对第二个问题的分析主要通过第六章展开。第五章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评估;第二个层次是对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类分析。第一个层次主要采用DEA方法;第二个层次主要采用面板聚类方法。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分析,一方面评估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节能减排削减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类评估。第六章对中国省际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是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模型展开,另一方面从省际空间区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互动机制展开。这两个方面都将采用面板模型分析方法,不同的是省际空间区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将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总之,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将为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对策依据。第五、第六章的实证分析将为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经验支撑,验证第三章构建的理论模型。

第四部分是研究的结论与对策部分,即第七章。第七章主要围绕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对策进行展开,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将在第三章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对策基本原则;另一方面,研究将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与基本原则,提出如何发挥提升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对策。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七章将是第五章、第六章在政策层面的有益扩充和丰富。最后,研究回顾了整个研究逻辑,厘清了逻辑脉络,总结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归纳出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具体研究路径与结构见图1-3-1。图1-3-1 研究路径与结构1.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约束为切入点,通过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为提升省际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模式转型提供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评估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如何实证分析中国分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科学实证方法。然而,没有理论的实证必将是毫无意义的计算游戏,而文献分析有助于分析和构建理论模型。尽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已有前人涉足,但是针对此类研究的省际数据层面的分析还相对较少。前人一些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将为本研究提供契机,本研究将对其逐一进行梳理、总结,去粗取精。对有待验证的理论,则需要进一步实证,从而拓宽研究界限。

本研究的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问题,第五章、第六章将对这些问题开展实证分析。在第五章,本研究将采用Data Encryption Analysis方法计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该方法能够度量不同生产投入下生产率的变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主要考虑了资源环境生产投入与产出变化。因此,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测度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外研究中对该方法的应用较为常见,已比较成熟,所以本研究将在应用上着力创新,在 Data Encryption Analysis方法中创新变量选择。第六章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为主题,分析将采用Dynamic Spatial Panel Model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测算分省空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效应机制的影响大小。

尽管本研究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模型方法,有创新应用,也有继承发展,但是研究中将针对不同方法的应用进行讨论,以提供合理性。这些方法的应用、优缺点讨论都将进入梳理的范畴。文献梳理主要集中于研究的第一部分,但在行文过程中,也将配合实证分析穿插于整个研究。文献理论分析将主要梳理环境经济外部性理论、技术知识溢出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同时总结这些理论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为理论提供依据。

总之,虽然研究是以实证分析为主,文献理论分析为辅,但是在具体研究分析中实证分析与文献理论分析是相辅相成的。1.4研究创新与不足1.4.1 研究创新点

过去的理论中都或多或少地对该论题有所涉及,但都没有能够将其独立作为一个研究议题来进行研究。人类社会资源、环境问题现今越发突出,Nonanthropocentrism主义思潮日益兴起,将该论题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来进行研究已非常必要。因此,这就需要对原有的理论进行梳理、剥离、重构。本书的研究从这几个方面展开创新:

第一,研究梳理了环境问题与技术进步的相关理论、概念,整理了对中国当前有益的环境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外部性理论“Arthur Cecil Pigou Tax”原理似乎给解决环境污染带来了思路,引发了学术界对环境外部性的分析讨论。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方法,虽然大多数是有建设性的,但是并没有从生产方式转换的角度来思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可以通过税收扭曲作用解决该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通过技术进步能够解决生产的资源环境消耗;还有的学者认为,通过制度、管制刺激技术进步有利于改善环境问题。然而,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却缺乏一个详细的理论性的梳理,特别是缺乏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理论和影响机制理论的梳理。因此,对这些理论的梳理和重构将成为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第二,本研究采用Dynamic Spatial Panel Model方法进行分析,拓展了该方法的应用。本研究采用中国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效果,实证检验了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性。目前,虽然许多实证文章或多或少地涉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但是多数研究在实证技术使用上并不能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相契合。Dynamic Spatial Panel Model方法是近些年新兴起来的一种面板模型方法。该方法能将样本空间因素考虑在内,具备较强的应用性。随着Paul M. Romer、Robert Lucas、Paul R. Krugman等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地理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的兴起,技术外溢、知识溢出等理论相继被提出,空间区域间存在互动影响效应成为不争的事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既包含技术进步外溢性问题,又包含环境外部性问题,必然受到这种互动机制的作用。虽然已有相关研究对技术进步溢出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都局限于国与国之间、上下游行业间以及同行业间等。也有少量学者考虑省际空间要素,但是都局限于静态效应研究,针对动态空间模型效应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研究将拓展传统面板模型方法的使用,使用该方法进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评估,此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和发现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的问题。

第三,本研究在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方面进行了创新,力图通过政策的制定,为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奠定现实基础。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转型发展得依靠技术进步,同时必须强调其绿色生态价值,推动经济增长转型现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对策研究必须立足于科学实际。虽然本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但是也注重在实证结果基础上提出对策。由于本研究使用了科学的计量方法,因此,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也将立足于科学和现实。将对策有机地和计量方法相结合,避免了空洞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促进生产模式转变,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真正实现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将着力在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从实际来看,本研究能够为现实中国经济增长转型提供有益支持。从理论上来看,本研究为搭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联系提供了有益参考。1.4.2 研究的不足

虽然本研究力图做到上文中三个方面的创新,但是由于知识结构和水平的限制,本研究可能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这也将成为笔者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这三个方面为:

一是环境问题、技术进步等相关理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逻辑梳理不足。由于研究主要借助和运用数理模型,以实证分析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削弱对文献理论的梳理,使相关文献理论梳理不足。加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理论通常依附于其他经济理论,对其梳理不足也将影响到文献的解释力。

二是集中于实证分析,对经验理论模型的分析不足。本研究主要使用了两种模型方法:一种是Dynamic Spatial Panel Model计量方法,一种是DEA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虽然都有实证经验作支撑,但是在研究主题方面的应用较少,由此造成对检验模型的分析不足。

三是对策较缺乏可操作性,可能过于宏观。由于研究着眼于全国层面的绿色发展、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在对策方面可能考虑过于宏观,忽视了微观可操作性。

总之,研究存在较多的不足,而未来研究将着重在这三个方面展开突破。2文献回顾分析与评述2.1基本概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剧,破解发展困境的关键就在于技术进步。然而,传统技术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将绿色技术、环境技术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主要问题。虽然也有一些理论有所涉及,但是都没有详细全面地进行梳理和概括。加快技术进步、推进发挥技术的作用,就一定能带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经济形态,就一定符合生态环境效益吗?一项新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既有可能带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情况,又有可能带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情况。显然,有利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是现实发展中必须的,但却是在理论中所缺乏的。这就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概念加以澄清和界定。2.1.1 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区别

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技术指的是“人在开发和使用生态环境自然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劳动生产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指其他地方使用的和操作层面的方法、方式,通常情况下能够被人们掌握”。

技术的概念也并非是现代才有。早在《礼记·王制》中就解释“技”,“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以及百工”。《说文解字》中也有技艺的含义,“术,邑中道也”。虽然现在对技术的概念已有所变化,但是其基本含义大致相同。然而,在不同的方法论指导下,对技术含义的理解也不同。

随着科学哲学的兴起,技术的含义出现了三种分支。它们各有所指,各有不同。技术在自主论语境下通常被视为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领域。该系统具有自主性,并在其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该论点的支持者通常会从技术与社会间的关系入手展开分析。Bruce Bimber & Thomas P. Hughs(1994)就是这方面观点支持者的代表。另外一些学者则从作为媒介的角度来理解和诠释技术的含义。Mcluhan(1989)认为技术是指那些具有里程碑价值的技术。这些技术通常会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生活相关,给社会的组织、意识形态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的变革影响。还有一些学者则将技术作为一种决定性力量来理解。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就指出,技术决定论是技术对社会管理部门、经济部门等以及其工作技术人员有第一位的决定作用。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对技术以及技术范式的研究越来越多,技术也拥有了更多含义。

在经济学领域,技术、技术进步、知识积累有着相同的逻辑与含义。在早期研究中,技术的含义通常情况下解释为局限于劳动效率的含义,甚至直接将劳动效率的提升归结为技术的作用。斯密等人都将技术进步理解为劳动效率的增进。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熊彼特、Pasinetti(1981)、Nelson(1982)以及Winter(1982)的研究将技术突破了原有劳动效率的边界,使其开始受到重视和关注。

学术界所认可的技术进步概念是比较全面的解释,然而这种全面的解释一般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展开。狭义角度的技术进步主要指的是生产生活中生产技术、生产产品工艺等的更新和演进,使产品质量、数量方面都得到有效地提升,从而提升人们使用产品后的体验感以及推动中间投入品的更新和演进,从而改变和提升生产产品过程中生产过程带来的效率和产品质量。更新和演进主要表现在生产的每个环节,对原有材料、投入使用能源以及生产方法进行革新和演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广义维度技术进步概念的解释则比狭义的要广泛的多,包含了“硬技术”和“软技术”,即全要素生产率。其指的是各种形式的知识积累与演进,既包含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流程等的积累与演进,也包含管理方式知识积累等的“软技术”的积累与演进。这种知识、管理技术包括改善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配置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甚至还包含制度创新、组织管理方法技巧的改变以及资源利用性的决策方法改进等。

全要素生产率从计量的角度看,通常表现为余值。一般情况下在生产函数中,该余值表示了除了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以外的、对生产产出有提升或影响作用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在之后被证实包含了广义技术概念的全部意思。全要素生产率英文为“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又名为索罗余值,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发现其的学者Robert M. Solow。Robert M. Solow(1956)指出该指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除了劳动力资本投入以外能带来效率、提高产出的指标。虽然最初将其界定为生产效率,但是经过学者Robert Lucas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其并非Solow所指的那么简单,该指标反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甚至人力资本报酬也包含其中。全要素生产率通常情况下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广义技术概念,缩写为TFP。Davis(1954)将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力、资本要素对经济的贡献后,余下的部分解释为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在国内,学者们早已开始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问题,尤其在Paul R. Krugman(1999)提出“东亚无奇迹”的论点后。由于 Paul R. Krugman在经济学界的影响力特别大,其对东亚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国内学者争先展开该问题的研究。《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中也支持该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界定。学者陈诗一(2010)在研究中更是明确地将全要素生产率归纳为纯技术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的交互效应。所谓全要素生产率既不是指某种生产要素投入,也不是指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而是指全部技术变动效应的结果,即技术的广义和狭义方面。

在这样的语意下,技术创新的含义与技术进步相比狭义得多,也正是因此,才有其他金融创新、管理创新等说法。特别是将知识积累、经验积累过程纳入其中,则是更多地侧重于技术进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