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突破:解构中国企业集团成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9:09:39

点击下载

作者:刘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维突破:解构中国企业集团成长

三维突破:解构中国企业集团成长试读:

总序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长期、持续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中国企业能否保持创新与活力。事实上,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基本找到了符合国情的定位,并在竞争过程中大大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我国很多企业在学习欧美日韩企业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特殊文化和社会背景,探索新的领先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深入企业,了解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及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和贡献意义的管理理论,可以帮助指导企业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研究丛书》的出版,旨在服务于“理解与促进中国企业成长”的基本目标。这套丛书主要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的“中国企业追踪调查(Chinese Enterprise Panel Survey,CEPS)”项目(11XNS001),收集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成效的全息数据,逐步研究并识别影响中国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通过深刻解析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及各要素与企业竞争力间的关系模式,一方面向政府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及教育服务,提升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能力,在学术上贡献管理的“中国理论”。

本套丛书的各位作者从企业竞争力的本质出发,基于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现状,进行了前瞻性的管理理论研究与探索,并在一些重点领域展开深度研究,撰写了相应的专题研究报告,如《三维突破:解构中国企业集团成长》便是这些专题研究报告中的一部。本套丛书将持续推出类似的研究专著,希望在战略、创新、人力资源、企业信息化等各领域为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提供深厚的理论依据,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建构贡献力量。

在本套丛书出版之际,我们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的支持,感谢那些与我们结成紧密合作关系、无私支持我们研究的众多企业家,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如董树涛、郭海、刘军、王霞、易靖韬、周禹等博士以及其他助理研究员)的辛勤工作,没有他们,如此浩瀚艰难的研究工作无法常年持续。我们也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各位朋友的关心与支持,有他们的伴随,我们的研究之路将更加坚实而有意义。伊志宏 毛基业2012年5月

从成长现实中探寻成功逻辑(代推荐序)

从单体企业、群体企业到集团企业,现代企业不断向较高的形态进化。企业集团已经成为现代大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它们的触角,蕴涵的经营管理理念、行为方式,对技术、经济甚至政治社会的影响力,已经通过组织、业务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企业集团具有非常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关于企业集团的成长和管理,理论界一般有战略论、调控论、组织论等研究角度,本书采取的是结构论的角度,本书在以下四个方面独具特色。

一、企业集团三维框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创新性知识贡献

本书第1、第2章通过资本成长、业务成长、组织成长三维结构分析,为企业集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创新思路和方法。

大企业集团正是通过组织、资本和业务的扩张和控制,跳出“三界”,实现持续成长的。“三界”是指组织边界、行业边界和国家边界,企业集团通过跨组织、跨行业、跨国界成长,形成了人类有史以来可与教会和军队相匹敌的规模巨大的现代经济组织。

本书将现实管理运作中的人、财、物三要素变为人、财、事,抓住了企业集团研究的核心。组织、资本和业务之间形成的巧妙互动的三角结构,是把握现代企业集团的结构论视角。这个结构至少可以启示我们思考三个问题:(1)什么人用什么钱做什么事?(2)什么钱被什么人用于做什么事?(3)什么事吸引什么人用什么钱?

企业管理的现实问题可能要比这三维结构复杂得多,但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没有前提就没有逻辑,这种简化是合理的,也是有价值的。更何况,第2章对三维构架的指标量化分析,显示了作者对集团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刻理解。

二、大企业集团群体的经验研究——普遍性指导意义

本书第3~第5章根据《中国企业发展报告》、《中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中国大企业集团年度发展报告》和各企业集团内部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历史数据对企业集团成长进行了研究。导入时间变量的历史性研究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数据可靠性造成的结论可信度问题,这也是企业成长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书选取海运业、民航业、食品饮料业、电子信息业和家电业中的样本企业集团,注意了样本的代表性,以保证研究结论的普遍意义。

本书关于资本成长的实证分析涵盖资本总量增长、资本结构成长和资本回报提高三个方面,业务成长分析涵盖业务规模增长、业务结构优化和成长以及业务收益提高三个方面,组织成长分析涵盖组织规模的发展、组织结构的成长和组织效率的提高三个方面,分别揭示了中国企业集团三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启发性。

三、详细解剖中国有代表性的大公司——针对性解剖分析

普遍性的结论虽然有利于讲清道理和原则,但不利于给人以细节性、微妙性、偶然性的启示,因而与解决企业成长现实问题还有较大的距离。理论可以成为知识,成为定理,但难以作为战略,更不能成为策略。

因此,本书第6~第9章对四个典型的中国企业集团进行了深度调研分析,以弥补样本分析的功能缺失。通过对中远集团适应行业周期的结构优化历程的剖析,对海航集团资本演绎的成长之路的描述,对TCL集团再造竞争力的艰苦努力的洞察,对美的集团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作出探索的分析,使读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和理解中国大企业几十年来的成长历史和成长模式,在灰色的理论背景上增添了多彩的故事,使本书更具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四、大企业集团成长特征描述——恰当的成果归纳和建议

本书第10章总结前面的数据和案例分析结果,回归开始的三维构架,分别阐述了资本成长的四大特征、业务成长的八大特征和组织成长的七大特征,给读者尤其是经营管理者以足够的思考和启示。比如在资本成长方面,本书得出的结论是:主要依靠外部股权资本实现资本快速扩张,企业集团资本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但资本的快速增长和结构变化并未产生更加理想的资本回报,大规模的资本支出扩张使众多企业集团处于紧张的资金平衡状态,资本的长期现金回报也没有随规模增长而提高等等,应该给予我们足够的警示。比如业务成长方面,在行业、市场、资本等因素为主的外力推动下,中国企业集团的业务规模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此模式下,一些行业中企业集团的业务结构更为单一。同时,中国企业集团的业务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新业务的成长在少数企业集团内部开始得到重视,集团的业务收益显现出行业限制性和行业内多样性。这种结论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集团的基本业务特征,也看到了变化。此外,本书对未来中国企业集团成长的政策性建议也恰如其分。

本书作者刘斌多年致力于企业集团成长规律的研究。他关注中国企业的重大问题而非细枝末节,聚焦中国企业的现实问题而非空谈概念,擅长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而非工具模型,钻研企业管理的深层问题而非蜻蜓点水,慎思中国管理的特殊问题而非人云亦云。本书就是他对企业集团成长理论思考和调研分析的成果之一,是对企业成长理论的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杨杜

企业集团兴衰命题(代序)

夜深人静之时,据说是儿童成长最重要的阶段,骨骼肌肉、神经系统都在这一大脑和身体休息的时段获得最快的发育。看着女儿熟睡的身影,我好像能感觉到她体内这种生生不息的成长力量。

夜深人静之时,中国的企业也都进入了一天中调整休息的时间段,虽然企业并不是有机的生命体,但是搞企业管理的人都会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地呵护它,柳传志先生所说的“联想就是我的命”,可能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感体现。中国的企业从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完整概念的“现代企业”到今天,可能最多只有30年,虽然好像已进入而立之年,但与很多希望建成“百年基业”的企业相比,与众多位居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相比,我们还是需要学习的小学生。成长是每个企业领导者都要面临的命题。

企业的成长靠的是业务的发展、竞争的成功、资本的增厚、人员的增加,这些都是白天工作的结果。然而,是什么原因使一些企业能够获得成功?是什么原因让一些曾经成功的企业如高台跳水般迅速消失?又是什么原因使更多的企业虽经努力却冲不破“成长的天花板”?研究这些问题的专家很多,我并不想重复他们的观点。从我的视角来看,成功或者失败,成长或者衰亡,都是一个结果,而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则是企业的一个一个决策及其实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决策思考的不同就成了核心的差异。如果我们把繁忙的业务活动视为企业的白天,那么领导人静静的思考决策过程就是企业的夜晚。从这一点来说,企业夜晚的成长比白天的成长更重要。

所以,我也总在夜深人静时力图和中国的企业一起进入深度思考和成长的过程,追赶那些成长的智慧,品味那些衰亡的滋味,希望可以得到启发。

如果从改革开放之日开始计算,中国的企业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30多年来,中国的企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艰难历程。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企业更是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迅速成长。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名单中,中国企业的数量从2002年的11家增加到2011年的58家(不包含港澳台企业),成绩斐然。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500强也在迅速长大。我们可以用“集体跑步前进”作为中国大企业的成长关键词。十年来,最大的中国企业营收从3 400亿元增长到20 000亿元,就连中国500强企业中最小的,其营收也从20亿元增长到140亿元,大约增长了6倍,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如果用营业收入1 000亿元作为可以向世界进军的规模标准,那么十年来,进入“千亿俱乐部”的中国大企业已从10家增加到80家,这样的成长速度和能力确实令人敬佩,值得赞叹。

然而,有人奋起直追,后来居上,也有人地位动摇,反被赶超。中国500强的大企业整体在不断前进,其中有些企业却在不断被超越,在500强中的排名逐步下降,从领先到跟随,渐渐退出。例如,北京住总集团在500强中的排名下滑幅度最大,十年间由起初的100多位不断掉队,下滑了339位。

超越和落后的故事总在大企业间同时上演。在北京居住的人一定都比较熟悉京客隆和物美这两个零售企业,除去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它们是最大的本地零售企业。当京客隆在2003年入选中国500强时,物美还是一个刚开始成长的小企业。它们有非常相似的成长条件,比如,都是1994年成立于北京的日用消费品零售企业,分别于2006年和2003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采取连锁经营为主的经营形态。但是这十年来,物美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7%,京客隆的只有12.5%,基于如此悬殊的成长速度差别,物美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京客隆的名字却从榜单中消失了,起初的领先者京客隆被物美集团迅速赶超。如此巨大的成长差异,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更加令人惋惜的是,很多曾经知名的、领先的大企业在历史的洗礼中彻底退出了竞争的舞台。2002—2011年,一共有1 000多家大企业曾经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出现,这也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已彻底退出500强的行列。它们有的是在企业合并重组的浪潮中被政策性合并的,比如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和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并入了中粮集团,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并入了中国铁建集团等;有的是被行业中的强势企业收购的,比如新疆八一钢铁集团被宝钢集团收购,宁夏煤业集团被神华集团收购等;有的是在危机后迅速消亡的,比如三鹿集团因为食品安全事件从行业中消失,曾经的“并购大王”华源集团因为资金链断裂几乎在一夕之间就趋于瓦解。

为什么这些大企业的“长跑”动力会衰减?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不能在行业中持久保持竞争力?有什么教训是需要谨记的?那些在长期竞争中超越对手的企业拥有哪些难以替代的特点?它们超越的动力来自哪里?成长的路径又有何共同特征?有哪些经验是可供学习的?

一个企业的成长,并不是从短期的财务业绩数据就可以衡量的,也不是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可以看出来的。企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众多数据和案例背后,是否有某些规律可以用来总结中国企业成长?我们不仅要知道企业的成长特点,还要挖掘这些特点背后的成长规律,力求找到帮助中国大企业基业长青的方法和策略。

本书就是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而总结形成的。它不仅从实践层面对中国企业集团成长进行解构,还从理论层面对中国企业集团成长规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书适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MBA、EMBA、在企业中担任管理角色的人阅读,用作思考企业集团成长和管理策略的参考。书中引用了众多的大企业经营和成长数据与案例资料,以及其他学者对中国企业集团的研究成果,若有不正确和引用不周之处,敬请原谅!

在本书出版之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伊志宏、毛基业教授和刘军副教授的全力支持,感谢恩师杨杜教授在我探索中国大企业成长理论架构中的智慧指引。也感谢知本咨询的王小丽女士的大力帮助,没有她,繁杂而零碎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无法完成。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诸多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让这本书能够顺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刘斌

第1章 企业集团成长本源之探寻

众说纷纭话集团

对企业集团的实践探索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作为大企业成长的高级形态,集团性企业不仅在跨国公司这样的全球性企业得到应用,而且是所有大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选择。正是由于企业集团普遍存在,各国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都在不断总结企业集团的发展规律和成长模式。在正式讨论企业集团的成长理论之前,我们先来浏览一下其他国家的学者对企业集团成长的理解。

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企业集团研究在这类研究中占据主要地位。20世纪美国之所以掌控世界经济领导权,是因为美国的商界人士成功地建立和管理了第一批大规模工业企业。这些大企业的战略核心在于多元化,其基本管理结构则是事业部组织(M型结构)。纵观法国、德国和英国最大的工业公司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长达50多年的历程,可以看到,美国大型企业发展的两个基本经验(多元化战略和以事业部为基础的组织体系)在欧洲公司被全面地采纳和应用。

在业务战略方面,到20世纪90年代,有超过2/3的英国和德国的大公司实行了多元化,法国的这一比例稍低于这两个国家。多元化已成为当代先进国家大企业的基本特征。纯粹的多元化集团虽然被钱德勒的理论排除在外,但已在欧洲相当一部分多元化公司中得到实现,并且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其生存能力不亚于广受赞誉的相关多元化公司。最成功的长期战略仍然是相关多元化,特别是约束型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战略在欧洲公司的成功,使研究者相信这种战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组织结构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分部结构在欧洲的发展是相当成功的。在20世纪50年代这一结构还鲜为人知,但到90年代,法国、德国和英国实行此种结构的公司比例已达70%~90%。具有国家特色的控股公司和集权化的职能结构让位于实行严格分权的多分部组织。

日本企业集团的发展与欧美有较大区别,使我们看到了另一类有特色的组织。日本的企业集团可以分成四种,即:财阀型企业集团、独立型企业集团、分离型企业集团以及企业网络。财阀型企业集团是指像三井、三菱、住友那样以强大的银行和商社为中心,在主要的行业领域里把多数一流企业网罗进来,成为围绕家族所有持股公司共同构成的企业实体。独立型企业集团是指像日立、松下、丰田那样以有实力的大企业为核心所形成的关联企业集团。分离型企业集团不存在具有整合机能的核心性内部组织,而是完全按工作内容实行分离化管理,统辖集团的中枢机能仅限于在各个独立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少量的调节。企业网络是指非正式的、由独立企业的集团所形成的资本和人员结合的一种网络。从日本企业集团的最新发展来看,分离型企业集团和企业网络的作用日益增大。

在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后,让我们将目光收回到身边。香港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也有很多自身的特点。香港华资企业集团在组织结构和产权结构方面与欧美企业有很大的区别,从组织结构来看,企业之间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持股、控股形成关联,这不同于欧美企业的事业部结构;从产权结构来看,产权相当集中,大股东拥有的产权比例普遍较高,且多以私人持股为主,保持着强烈的家族色彩,家族资本庞大,在集团的经营运作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从经营管理方式来看,其业务发展战略侧重于介入新领域、增加新资产,主要发展方式是参与新项目或并购其他公司。

企业集团再解构

中国大陆学者对于企业集团的理解,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中的定义说明最为准确:“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中国对于企业集团的理解虽各有侧重,但总体都强调一点,就是“法人联合体”。但是在研究了大量的中国大企业实践后,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疑问:“企业集团就是法人联合体吗?企业集团还有其他更好的定义方式吗?”

产生这样的疑问,主要是由于中国对现有的企业集团的定义和研究有三点不足:(1)集团成员组织的表现形式与集团实际性质的区别。“法人组织”是法律概念,它表示的是企业集团组织成员的一种外在形式。而现实中的企业集团及其内部组织,强调的不只是一个法律形式概念,更重要的是其经济和管理范畴意义的性质。如果没有这种经济和管理的实质意义,只具有法人联合体的外在表象,很难成为有研究和管理意义的企业集团。现实中一些法律形式为多法人联合在一起的企业组织,实际上并不能称为企业集团。

首先,有些企业因为国际税收和外部资本的关系,利用国内外法律体系的差别,在国外注册了多层的BVI形式公司。这种独立法人公司只在法律上有意义,经常被称为“纸公司”,如果将这样的公司组合称为企业集团,就显得过于勉强。其次,很多大型企业的下属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后,为了满足至少有两个股东出资人的要求,从内部下属单位中找一家模拟出资,使被投资企业达到有两个股东的条件。这些被投资企业只在形式上成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但股权100%由上级公司拥有,公司的内部管理还是按照内部分支机构的模式进行。用这种走形式的方法形成的企业,其实质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下属单位在名称上由“分公司”变成“子公司”,就成了企业集团。此外,有些对下属业务按分公司和事业部方式管理的大型企业,除基于回避税收等外部因素而没有让下属单位注册成为独立法人企业外,其管理方式都是以内部利润中心的形式进行的,业务的规模、组织复杂性和管理难度远高于上述两种情况下的企业,按照多法人联合体的企业集团定义,也不属于企业集团理论解释的范围。(2)“企业集团”名称与实质的区别。按照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于“集团公司”的条件规定,登记注册为集团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 000万元以上,至少拥有5家子公司,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以上,集团成员单位均具有法人资格。近几年,各地方在企业集团注册方面的条件更为宽松。比如辽宁省在2008年出台政策,大幅放宽企业集团注册标准:母公司注册资本在1 000万元以上,有3个以上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在2 000万元以上。满足上述条件即可申办企业集团。可见,按照目前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想成为一家以“集团公司”冠名的企业并不难,一家中型甚至小型规模的公司就可以达到上述条件。于是我们发现,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中国企业集团的数量迅速增加。改名为“集团公司”或许可能成为一种提高资信的手段,但是,名称中有“集团公司”几个字与其具备企业集团本质特征并不是一回事。只有具备足够的业务规模、业务关联、资本放大和组织管控等特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3)“法人”是区别于“自然人”的法律概念,但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企业管理改革过程中又曾经出现过“法人”独立经营、划小核算单位、经营承包责任制等不同的阶段,因此“法人”这个词与独立地位、平等权利、自主决策等管理概念紧密联系起来。如果用“法人联合体”来对企业集团加以定义,容易对企业管理者产生误导。

综合前面所说的三点,我们认为,从“法人联合体”这一概念来定义企业集团已经不能反映企业管理发展的真实状态,必须从企业集团的一些核心特征来分析和定义企业集团,同时结合中国企业集团的实际特征,对中国企业集团重新进行定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集团研究的理论和管理意义。对企业集团核心特征的研究,是通过确定为什么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选择企业集团的模式,这种模式将产生哪些变化和不同来体现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企业集团具有三个核心特征。(1)企业集团具有独特的资本聚集和倍增特征。这是很多企业及其投资者选择企业集团模式发展的基本动因。企业集团通过股权的结构、资产负债的结构和多层资本控制的结构来实现单体企业难以实现的资本放大效应。(2)企业集团具有管理、开发、协调、控制多种业务组合的特征。单体企业可以管理多样化的产品,企业集团能将不同的专业领域和行业更为协调地组合在一起。这与很多研究者提出的“企业集团一般具备多元化特点”的观点很接近。(3)企业集团具有管控多层次组织的母公司特征。企业集团内部无论是否具备法律上的法人地位,只要是按独立的业务单元进行管理的,就应该被称为一层组织,企业集团内部这种层次是多层的。企业集团的母公司组织管理职能是企业集团运行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于保证集团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上述对企业集团三个核心特征的分析,我们将企业集团定义为“是一个基于相对统一的管控框架下的资本、业务和组织的集合体(a collection of capital,business and organization)”。由图1—1可见,企业集团是在多层组织体系的统一管控协调下,在多层次资本共同放大作用下,通过经营性业务及其组合实现发展的集合体。图1—1 企业集团的定义

具体来说,企业集团的成长是由大量的资本、业务和组织单元通过不同的复杂组合形成的综合体。如果从一个三维立体的角度来考察,企业集团具有由资本、业务、组织三个要素维度架构的立体形状。

从这个企业集团的三维定义出发,我们认为,企业集团成长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企业集团资本、业务和组织集合内部构成单元产生量的增长和质的变化,导致企业集团分别在资本、业务和组织三个方向的发展和变化;二是指企业集团资本、业务和组织这三个核心要素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状态。也就是说,企业集团的成长是企业集团由资本成长、业务成长以及组织成长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每个维度在量和质两方面的成长以及三个维度相互关系的变化,构成了企业集团成长的全景。由图1—2可见,某企业集团在资本、业务、组织三个维度构成的空间内,从A点发展到B点。图1—2 企业集团的三维成长

如果再用一个形象的类比,我们可以用建筑工程制图的研究方式来说明企业集团的三维结构。熟悉建筑和工程的朋友都清楚,搞设计、施工和制造,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三视图,包括建筑物或加工零件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我们可以用这三个图将一个立体的建筑和零件完整地描绘出来,也能通过它们清晰地看出其结构的区别(可参见图1—3)。图1—3 一个零部件的三视图示意

如果我们用建筑三视图的方法来刻画企业集团的三维图像,会产生“一座塔、一张网、一棵树”的三维效果图。(1)企业集团侧视图:资本生长之“塔”。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往往藏在业务和组织的内部,所以只有经过侧面解剖才能清晰可见。资本结构是什么形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塔形结构。一个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如何,取决于这个资本之塔搭建的水平。(2)企业集团俯视图:业务结构之“网”。当我们从远远的高处俯视一个企业集团时,会看到什么?那就是它的业务领域、业务规模等基本情况,其实这就是企业集团业务结构的一部分信息。企业集团的业务结构就是一张由各种业务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网络。这张网的大小代表业务范围和边界,这张网的承载力代表业务质量和发展潜力。(3)企业集团正视图:组织繁衍之“树”。近距离看到的企业集团,就是它的组织体系,从总部到各下属企业和分支机构,一层层展开,不断在主干的基础上衍生出枝蔓,形成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由此,很多企业把组织结构图称为树状图。

企业集团要成长,就是要把自己的这座塔、这张网、这棵树搭好。自身结构越好,成长的基础就越牢固。

资本生长之塔

企业的资本结构一直是作为财务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以范霍思和瓦霍维奇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资本结构“是以债务、优先股和普通股权益为代表的永久性长期融资方式的组合(或比例)”。也有很多学者认为,这一定义并不完备,将企业所有负债与股权资本的比例作为资本结构更为全面。无论持哪类观点的学者,其共同点是研究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方式融资的结果形成了企业的资本结构。

我们认为企业资本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股权资本、债务资本、协议控制资本。股权资本是指出资人或股东以投资形式投入的资本;债务资本是指企业集团用各种方式以债务形式筹措的资本;协议控制资本是指虽然没有投资和股权关系,但是企业集团以长期协议方式控制的资本。这种框架下的资本是广义的管理概念的资本,而不仅仅是会计概念的资本。在企业集团中,这三种资本类型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其关系如图1—4所示。企业集团的资本类型呈现环状放大的特点,企业集团及下属组织通常是以股权资本为基础,匹配债务资本,再不同程度地利用协议控制资本。不同的企业集团在资本类型的联结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图1—4 企业集团的资本类型

但是,当我们将关注点放到由投资形成、有多层组织体系的企业集团时会发现,上述适用于单体企业的资本结构变量已经不能体现企业集团的整体资本特征。对于一个企业集团来讲,考察其资本结构,除了要看集团内部各企业组织独立的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之外,还需要加入第三个变量,即企业集团的资本层级(见图1—5)。它是指企业集团自母公司开始,向下通过层层投资形成的可控制的资本层次数量。由于每个企业集团的资本层级不同,集团整体的资本结构产出具有纵向差异,每增加一个资本层级,对于集团的资本结构影响都是重大的。在企业集团经营实践中,资本层级与企业集团的组织层级有可能是一致的,但更多的情况下是不同的。有以下两种情况:图1—5 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

一是企业集团资本通过投资形成的新企业,是在法律上有意义的公司制单位,对于这样的新企业,如果在组织管理上将其作为一层管理单元,则资本层级与组织的层级相同;如果在组织管理上不将其作为一层管理单元,则资本层级存在,而组织层级不存在。

二是出于国际税收、外部资本吸引等因素,企业集团资本投资形成的只具有法律意义的控股公司(如BVI公司)属于资本层级,在组织层级上是没有意义的。资本层级应该是企业集团管理控制股东可以实施管理控制目标的层级,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外部资本与自有资本在整个集团中形成合力。如果形成类似于没有管理控制权的参股公司资本层级,则不应计入企业集团的资本层级,而应计入可以控制这些企业的其他控制集团的资本层级。

因此,我们将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定义为:基于企业集团多层投资和股权关系下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股权结构、负债结构以及资本层级的分布结构和比例关系。企业集团在资本维度的成长,是指企业集团资本在数量、结构和回报上的发展变化,包括企业集团资本总量的增长、资本结构的成长和资本回报的提高(见图1—6)。其中,资本结构的成长和回报提高是衡量资本成长质的内容,三者相互作用促进企业资本的成长。图1—6 企业集团资本成长的内容构成

业务结构之网

企业集团具有管理、开发、协调、控制多种业务及其组合的特征,这些业务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业务集合整体的发展。不同的业务集合产生不同的业务联结方式,不同的企业集团对业务联结方式的选择也不相同,但最图1—7 企业集团的业务集合后的结果一定是形成一张业务网。这张网具有强大的支撑力,不会因为某一个结点出现问题而彻底破裂。企业集团的业务集合及其关系如图1—7所示。

企业集团业务成长和单体企业业务成长有以下三点区别:

一是多业务组合成长与单业务独立成长之别。虽不能说单体企业都是经营一种业务的,但可以认为,单体企业一般是以经营单业务为基础建立的。企业集团基于这些单体企业的业务组合而形成,所以其业务成长是在单业务成长基础上的业务组合成长,这种业务组合成长体现在业务组合整体规模扩大,或者业务组合整体规模暂时缩小但业务组合结构优化,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业务组合成长还体现在业务组合的收益提高,为企业集团业务的整体质量提高和平稳发展提供条件。业务组合收益的提高,不一定是各个单体企业和每项业务收益都达到最大化,而是组合后达到综合效果最优。

二是业务间联结关系与业务内联结关系之别。企业集团中每个单体企业都有自身的业务链条,业务成长需要研究这些业务链条内部的优化调整。而企业集团整体层面面对众多单体企业的业务链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这些链条整体优化,并且合理确定各个链条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企业集团的特点在业务之间建立起联结关系。

三是多组织层次业务联结与单组织层次业务联结之别。企业集团的业务联结通常由多层次的各级组织共同构成,这种垂直纵向的业务联结是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特征。企业集团的业务成长,除了研究同一层级上各个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结之外,还需要研究纵向处于不同层级企业的业务联结,这是企业集团业务成长的重要特征。

企业集团业务成长的三个特点如图1—8所示。图1—8 企业集团业务的成长特点

基于此,我们将企业集团业务结构定义为:“企业集团不同业务类型的组合状态,以及其间的发展和协同关系,主要包括三项构成内容:业务类型、业务贡献结构和新业务成长。”

业务成长与常被提到的业务重组、业务转型有所区别。业务重组表现为对企业业务组合进行重新优化、调整并形成新的业务组合,以促进企业经营业务结构的合理化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精良化,降低运营成本,进而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绩效的提升,促进企业持续成长。从企业实践来看,大多是以收缩式重组为主,通过业务合并、剥离、分立等方式实现业务结构的合理化,不改变企业核心业务的性质和内容。业务转型是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实施的一种重大变革,将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向和成长路径,是企业的一次价值创新,最终体现为企业核心业务的内容和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推动企业跃上新的成长平台,进而实现持续成长甚至跨越式发展。因此,企业实施业务转型尤其是脱胎换骨式的业务转型,相当于企业的一次再创业。业务成长则更加从企业生存层面强调企业如何通过业务规模和业务结构的变动,提高企业长期生存能力。

与企业资本成长类似,我们认为,企业业务成长是指企业业务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变化,它关注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演进过程。没有业务成长的保证和支撑,企业集团很难取得持续成长。企业集团业务成长,是指企业集团整体业务规模的增长、集团业务结构的优化和成长,以及集团业务收益的提高三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企业集团业务发展成长过程(见图1—9)。其中业务结构优化和业务收益提高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集团的业务成长质量。图1—9 企业集团业务成长的内容构成

组织繁衍之树

从法律角度讲,企业集团以投资的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或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设立的公司都视为“法人”,因而,由企业内部所有法人单体按照法律关系形成的企业集团组织,视为法律意义上的企业集团。从管理角度讲,企业集团的组织方式更为复杂,有的纵向管理方式以法律关系划分的单体企业组织为基础,这时,管理意义的集团组织与法律意义的集团组织是一致的。但在其他情况下,企业集团的管理组织与法律组织并不一致:(1)企业集团内有些按法律架构形成的公司组织在管理上没有意义。比如前文提到的BVI公司只是为了满足国际资本融资和国际税收的要求,在企业集团管理方面只是一些法律文件。(2)企业集团内有些不是法律架构的独立公司组织,根据集团整体需要,在管理上可以成为集团组织体系的一员。比如以事业部方式进行管理的企业集团,各事业部在法律上不是公司制企业,但从企业集团管理角度看是重要的组织层级。(3)在企业集团利用责任中心管理方式,将各下属公司制企业按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进行管理的情况下,法律意义上的集团架构与管理意义上的集团组织的区别就更加清晰。一家下属公司的两类业务可能被划分为两个分别管理的利润中心,多家下属公司的同类业务也可能被合并为一个统一管理的利润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架构没有变化,管理架构的差异却很大。

由于资本的集合作用,这些组织形成了多层次的结构;由于业务集合作用,这些组织之间产生了纵向或横向的联结关系。在多层次结构的组织中,企业集团母公司(或者称为总部)居于中心位置,作为企业集团的控制中枢,也是组织繁衍的根基,集团总部对于集团组织集合的纵向管控,以及组织单元之间的横向管理协作关系进行统一设计和管理。企业集团的组织集合,也由此产生了两种联结关系:纵向管控联结与横向协作联结(如图1—10所示)。图1—10 企业集团的组织集合示意图

我们所谈到的企业集团组织成长是指管理意义上的企业集团组织成长。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成长是组织成长的核心,它是指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和成长,具体指组织结构发展的两个层次,即企业集团整体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企业集团母公司(总部)的组织管理方式的变化。我们认为,企业集团在组织维度上的成长是指企业集团组织体系质和量的成长,包括企业集团组织规模发展、组织结构成长和组织效率提高三个方面(见图1—11)。企业集团组织成长的责任,就是形成总部在纵向对各层组织单元的信息沟通和整体控制,以及在横向对各组织单元的管理协调,使集团各组织单元更有秩序、更高效率地聚合在一起。图1—11 企业集团组织成长的内容构成

企业集团三维成长平衡

前面分别论述了企业集团的资本成长、业务成长和组织成长,企业集团三维成长就是在资本“张力”、业务“撑力”和组织“吸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并具备以下五个特征:(1)由于企业集团所处的发展环境不同,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状态不同,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这三种力量的作用程度不同,自然会导致某一两个维度的成长快于其他维度的成长。这时,企业集团成长状态是不平衡的。(2)资本成长、业务成长和组织成长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如果资本成长长期脱离业务成长的支撑和组织成长的聚合,将限制资本进一步的扩张,并瓦解原先资本扩张形成的组织凝聚力。如果业务成长长期得不到资本扩展的动力以及组织体系的适应,其速度和质量会受到限制。如果组织成长长期没有资本成长和业务成长的响应,会增加组织运行成本,进而限制组织效率的发展。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三种力量作用下的企业集团不平衡成长不可能长期持续。(3)如果企业集团的某些成长力量受到限制而减弱,但其他成长力量可以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使企业集团资源和能力的发展得到增强,则企业集团的成长可以持续,企业集团的三种成长力量在新的平衡点上继续相互作用。这是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在这个平衡点上,企业集团的成长是平稳的。(4)如果其他成长力量在主导成长力量减弱后难以增强成为新的主导力量,则企业集团的成长将会停滞或倒退。(5)由于环境变化和企业集团资源能力发展,导致优先促进某些成长力量的发展,则三种成长力量的平衡将被打破,由新的成长力量主导企业集团进一步成长。

企业集团三维成长的平衡作用关系如图1—12所示。图1—12 企业集团三维成长作用力的平衡关系

按上述主导成长力量的不同,可以将企业集团的成长方式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1)资本驱动型成长。资本驱动型成长特点明显的企业集团,在一定阶段内,在资本成长维度取得较大幅度的成长,而业务成长和组织成长维度变动不明显。这时,企业集团的成长是以资本为核心带动的。(2)业务推动型成长。业务推动型成长的企业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集团业务组合的发展取得较大幅度的成长,而资本成长和组织成长变动不明显。这时,企业集团的成长是以业务成长为核心推动的。(3)组织牵引型成长。企业集团如果通过组织结构优化、组织效率提高以及组织规模的适应性调整来取得企业集团的组织成长,可以反作用于资本成长和业务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组织牵引型的企业集团成长。资本驱动型成长和业务推动型成长都可直接带来企业集团的经营收益和资源增长,组织牵引型成长的作用则是间接的,是通过集团组织体系改进形成效率提高和能力提升,进而影响企业集团的经营收益。(4)均衡成长型。为企业集团在资本、业务和组织三个维度实现平衡协调发展时,资本成长、业务成长和组织成长将推动企业集团整体规模的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提高。显然,均衡成长型是一种企业集团成长的理想状态。企业集团的成长过程与内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在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环境提供的条件不同,企业成长的侧重点也不同。

均衡型成长的实现是一种动态过程。在企业集团成长的某个特定历史阶段,某个维度的成长会居于主导地位,从而出现资本驱动型、业务推动型或者组织牵引型的成长形态。某个维度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将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成长放缓或停滞,这时需要另外两个维度成长的跟进,使企业集团呈现均衡成长状态。企业集团的成长就是在这种三维互动的作用下形成的(见图1—13)。图1—13 企业集团的四种成长方式

第2章 企业集团孰优孰劣

上一章我们从资本、业务、组织这三个维度对企业集团成长理论体系进行了探索,针对企业集团的特点提出了新的理论视角。企业集团在资本、业务和组织这三个维度上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的企业集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状态,要想比较和研究不同企业集团的成长优劣,必须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度量体系中进行。本章在企业集团成长三维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度量体系来衡量企业集团的资本成长、业务成长和组织成长,这三方面内容的综合即可反映企业集团的整体成长状态。

企业集团资本成长度量

企业集团的资本成长度量分为三个部分:资本总量增长的度量、资本结构成长的度量和资本回报提高的度量,每个部分有其度量变量及相应的度量指标。构建的企业集团资本成长度量体系如表2—1所示。本节将对企业集团资本成长的度量变量和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表2—1 企业集团资本成长度量体系

资本总量度量

企业集团资本包括股权资本、债务资本和协议控制资本三部分。对于这三类资本,我们确定的度量原则是:(1)企业集团的股权资本以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净资产或者股东权益总额反映,集团下属企业的股权资本以本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同口径数据反映。(2)企业集团的债务资本以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中的负债总额反映,集团下属企业的债务资本以本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同口径数据反映。(3)不包括协议控制资本,企业集团拥有的资本总量以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产总额反映。(4)企业集团协议控制资本以被控制的资产总额或被协议控制的企业资产总额反映。

企业集团的资本是从外部来源的角度确定的全部发展资金和动力,如果不考虑协议控制资本,其金额应该等于企业集团资金运用一端的资产总额。关注企业集团的股东投资的研究者会对股权资本的增长情况进行考察,从会计角度来看,这个数据应该等于企业集团的净资产。因此,用企业集团总资产增长率和企业集团净资产增长率这两个指标对企业集团资本总量增长情况进行度量。计算公式为:

企业集团的另一种资本形式——协议控制资本,虽然没有投资和股权关系,却是企业集团通过长期协议方式控制的资本。协议控制资本与拥有资本相对应。企业集团所拥有的资本一部分是由集团内各层企业组织的投资人投入的权益性资本,另一部分是企业集团各层企业组织通过举债方式获得的债务资本,这两种资本是企业集团获得发展的传统资本来源。通过协议方式取得对资本的控制权,其目的并不是对资本的拥有或占有,而是通过一种协议安排,使集团外部企业或其他所有权人所拥有的实体资产或者投资企业按照统一的战略目标和策略安排进行运作,从而形成一个更为广泛的网络,扩大企业集团的资本规模。

协议控制资本的核心是以协议安排的方式取得对集团外部资产或企业的运营和控制权力。基本方式有三种:(1)经营性租赁:通过经营性租赁方式取得企业集团核心企业经营所需重要资产。(2)长期协议:企业集团相关核心企业通过与外部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的方式,对外部企业的业务经营施加影响并进行控制。与经营性租赁不同,以长期协议的方式取得控制的外部资本,通常是外部的企业整体而非主要资产,可以是长期采购协议,也可以是长期销售协议,还可以是长期经营管理协议。(3)混合方式:企业集团可以综合运用经营性租赁和长期协议的方式,也可以将拥有资本与协议控制资本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形成一种混合型的资本控制方式。特别是对于长期协议形式的资本控制,通常的做法是与企业集团的小比例股权参与相结合,通过参股方式增强长期影响力,再通过长期协议实现资本的有效控制。

资本拥有的优点是具备长期性和可控性,缺点是长期资产难以应对市场变化;资本控制的优点是具备较高的灵活性,缺点是外部资源较难获得,对资源的控制程度相对较弱,以及对现金流量的需求较大。

企业集团之所以会在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基础上利用协议控制资本实现发展,是因为从财务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协议控制资本可以帮助企业利用经营杠杆提高经营收益。在很多行业,特别是技术装备导向的行业里,企业集团核心企业拥有的资本大部分是通过各种投资性活动形成企业的生产性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实体性的资产损耗形成诸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固定成本。一旦购入或建造的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由此形成的固定成本就难以减少。通过经营性租赁、长期协议等方式形成的控制资本,支付的租赁费用等成本在企业的会计处理中以费用形式反映,形成企业的变动成本。这样,通过资本控制的方式可以放大企业的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的比例,其实质是通过提高企业经营杠杆水平来提高企业经营收益。

对于单体企业而言,通过协议控制资本可放大自身的经营杠杆;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如果下属核心企业采用协议控制资本的方式,则在企业集团合并成本结构中也会体现出经营杠杆的放大效应。由于企业集团内部的多组织特征,企业集团通过协议控制资本可以实现经营杠杆放大效应的叠加。我们可采用协议资本控制结构比率这个指标来分析和确定企业集团资本控制与资本拥有的结构,计算公式为:

资本结构度量

企业集团资本结构包括股权结构、负债结构以及资本层级这三个变量。为了对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指标设计,以便度量不同企业的资本结构(见表2—2)。表2—2 资本结构度量指标计算方式

对集团资本结构的研究可以从这三个变量分别进行分析,形成关于集团资本结构状况的一个整体结果。但是我们要找出一个可以从整体上概括上述三个指标特点的指标,对企业集团资本结构给出一个完整的数据解释。

企业对资本结构的兴趣以及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如何利用资本结构提高企业股东回报以及创造企业价值。所以,我们对集团资本结构的研究,也将关注点集中于如何提高股东特别是管理控制股东的回报,以及管理控制股东可以控制掌握的集团整体资源的内容。为了从这方面来衡量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企业集团资本乘数作为参数。企业集团资本乘数是指企业集团管理控制股东可以控制的集团整体资产金额与其自有资本的比例。

企业集团管理控制股东可以通过吸引外部投资方式形成集团母公司的总权益资本,也可以利用外部债务形成集团母公司的债务资本,两者相加形成集团母公司的总资本。然后,集团母公司通过投资的形式,将全部或部分总资本单独或分别投资形成集团股东可控制的第二层企业,在第二层企业中可以分别再吸引外部投资、利用外部债务,形成第二层企业的总资本。第二层企业再按照集团管理控制股东的意图,通过投资的形式成立第三层企业,并采用与第二层企业相同的方式形成第三层企业的总资本。依次类推,在集团管理控制股东可控的条件下,企业集团可以形成多层类似的企业层次。通过这种方式,企业集团管理控制股东可以在每一层和每一个投资企业实现资本放大。企业集团资本乘数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集团这种资本结构的形成过程和结果。

企业集团资本乘数包括三个变量。为了解释其计算逻辑,我们以图2—1为例进行说明。图2—1 资本乘数计算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X%表示企业集团各企业股权结构比例,即集团管理控制股东可控制权益占该企业总权益的比例。资产负债率Y%表示企业集团各企业负债结构比例。每家企业的股权结构比例和负债结构比例各不相同,但为了计算简便,先假定它们是相同的。N表示企业集团由于投资形成的组织体系层次。E表示“企业层资本杠杆系(N)数”——集团某资本层集团管理控制股东可以控制的总资本与其自身资本的关系。

某一层企业的资本杠杆系数为:E=(1/X%)/(1-Y%)  (1)(N)

假定集团各层资本杠杆系统都相同,则对整个企业集团来说,包括所有N层次企业的资本乘数可以表示为:NE=[(1/X%)/(1-Y%)]  (2)

进一步考虑企业集团进行股权融资时,外部投资人很多以溢价方式进行的投入,我们可以再引入资本乘数的另一个变量,即股权溢价倍数。股权溢价倍数是调整股权结构杠杆的变量,在其作用下,股权杠杆的计算公式变为:调整后股权杠杆=股权溢价倍数×(1/ X%-1)+1  (3)

当股权溢价倍数为1时,调整后股权杠杆与调整前相同。如果考虑企业集团投资的实际情况,当同时投资多家下属公司时,集团该层企业的总体联合平行杠杆为:联合平行杠杆=1/[(企业在集团投资公司A的权益份额/企业集团总权益)×公司A的企业杠杆级数+…+(企业在集团投资公司N的投资额/企业集团总权益)×公司N的企业杠杆级数]

有了企业集团每一资本层的联合平行杠杆,我们就可以根据公式(2)计算出企业集团的资本乘数。

目前,对于单体企业而言,杠杆效应以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它们的联合杠杆为核心。其中,财务杠杆关系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是资本结构的涉及范围;经营杠杆关系到企业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关系,与企业资产结构相关。这两种杠杆都是以单体企业为基础的。

从企业集团资本乘数指标的推导可以看出,企业集团有一点与单体企业根本不同,那就是它可将单体企业因资本结构不同而产生的财务杠杆,在集团内部各个投资层次上进一步放大为多层杠杆,企业集团的层次越多,资本乘数就越高。以四层企业集团为例,假定股本结构比例X%为50%,资产负债率Y%为50%,如果控股股东投入的资本量为1,则4E=4;集团整体资本乘数E=4=256(N)

也就是说,用1单位的资本量,理论上可获得最大值为256单位的控制资产总量。由此可见,在一个企业集团中,资本乘数效应会比单体企业放大许多倍。这种多层杠杆对于企业的资本扩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相反,如果企业集团过度使用这种多层杠杆,利用资本乘数取得的集团规模会迅速瓦解。所以,资本乘数对于企业集团衡量资本结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集团的管理控制股东利用资本乘数效应,可以利用较少的初始资本投入,运营和控制数倍、数十倍的资产,以提高股东回报。但这个资本乘数是有约束条件的,限制乘数放大作用的因素包括:(1)控制权。虽然股权多元化可以使资本乘数放大,但股权份额的降低会使集团控制权下降。例如,股权份额下降到50%或者更低的相对控股地位,在集团某一层企业还可以有相应的控制权,如果多层下属企业都具有类似的股权比例,则集团的控制权会进一步降低。(2)管理难度。利用资本乘数进行多层投资控股的机制设计,会导致集团上下组织层次过多,加大集团统一管理的难度。(3)资本成本。债权性资本和股权性资本都有具体的资金使用成本,利用资本乘数放大控制的总资产产生的回报必须高于这些资金使用成本才有意义。(4)投资资本的总额限制。理论上讲,多层控股公司能以资本的全额投资,但由于集团内每层组织都有消耗资本的用途(或用于业务开展,或用于管理支出),因此投资资本的总额难以达到理论值。

企业集团资本结构最终是分别对股权结构、负债结构和资本层级三个变量进行判断和选择的结果。不同的企业集团所处的行业不同,面临的发展机遇不同,企业历史背景不同,决策偏好不同,资本成本也不同,所以理论上企业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的变化和表现形式会不同。企业集团资本结构的变化路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1)高负债型成长路径。在资本层级、股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集团通过提高资产负债比率而形成的资本成长路径,称为高负债型成长路径。这种成长方式短期内能够增大企业集团资本总量,但如果负债比率过大,则会影响企业集团资本结构的整体稳定性。(2)股权多元型成长路径。在负债结构和集团资本层级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集团通过吸引外部投资人的资本,分散和降低自有股权的方式形成的资本成长路径,称为股权多元型成长路径。与高负债型成长路径相似,这种成长方式短期内也能够增大企业集团资本总量,但随着股权多元化程度的增大,企业集团控股股东的控制程度降低,总体收益也随股权比例的降低而减少,同样会影响企业集团资本结构的整体稳定性。(3)层次叠加型成长路径。在股权结构、负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集团通过增加资本投资形成更多的资本层级,我们将这种资本成长路径称为层次叠加型成长路径。资本层级的增加将在一定范围内将增大整体的稳定性,但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会影响企业集团资本结构的整体稳定性。(4)复合型成长路径。前三种资本结构成长路径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对企业集团资本结构形成积极影响,如果过度使用,将对整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企业集团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一种复合型成长模式。在复合型成长路径中,企业集团会分别在股权结构、负债结构和资本层级三个维度上作出判断,进而决定是增加还是减少。在这种复合力量的作用下,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成长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征。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集团资本结构的变化基本上是在三个维度上同时进行,也就是前文所述的复合型成长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负债结构和资本层级进行分类,其标准如表2—3所示。表2—3 资本结构分类标准

按照以上划分标准,会产生27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资本结构。如果考虑到对集团母公司与核心业务企业分别进行分析,则可达到54种。为使分析简便,我们采用简化的处理方式:(1)暂不考虑资本层级变量,先将股权结构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化作为一对组合加以比较,再将企业集团母公司和企业集团核心下属企业分开来进行比较研究。由于中国企业集团大部分都实现了核心业务统一上市或分拆上市,因此对于其核心企业的比较是利用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进行的。(2)利用可搜集到的信息,对于集团母公司的股权结构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进行分析,其中比较困难的是,母公司资产负债率数据由于多数企业集团没有整体上市而难以得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根据可取得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分析结论的精确程度将受到影响。(3)结合资本层级,对企业集团整体的资本结构情况进行统一归纳。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应该能够对各企业集团的资本乘数进行测算分析,但是由于企业集团的整体数据难以获得,这项验证暂时还难以进行。根据上述研究逻辑,仅按负债结构和股权结构划分的资本结构有五个基本类型(如图2—2所示):● 股权集中低负债型:大股东持有60%以上的股份,资产负债率

低于50%;● 股权分散高负债型: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60%,资产负债率在

70%以上;● 股权集中高负债型:大股东持有60%以上的股份,资产负债率

在70%以上;● 股权分散低负债型: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40%,资产负债率低

于50%;● 股权负债中庸型:按上述划分标准居于中间状态。图2—2 资本结构的类型

企业集团资本结构和特定时期的特定发展阶段有关。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选择不同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的成长路径会因此而改变。在发展初期,企业集团对于资本扩张的需求明显,可能更倾向于借助外部资本实现发展;在企业集团的成熟阶段,管理控制的需求更为迫切,资本的集中化趋势将会更明显。

另外,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具有输入型的特点,有时并不是企业集团主观选择的结果。基于外部环境因素,某些企业集团在某种资本结构维度上的发展受到制约。即使这样的结构会影响企业集团整体资本成长,但由于环境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企业集团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对于民营企业的借贷融资条件要高于国有企业的融资条件,很多民营企业感到融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负债结构的资本成长难度较大。这种资本结构受外部环境影响的输入型特征,还表现在有些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是具有初始值的、既定的,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企业集团只能优化这种现有的资本结构。这种情况在中国更为明显,比如:中国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有一部分是由原先多种行政管理渠道重组形成的,另有一部分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兼并和接管其他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的,这种重组不是企业集团的自发行为,而是外部环境迫使企业集团产生的行为。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受外部的影响更加深入而且广泛。

资本市场环境对于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决策影响也是直接的。在股票市场资金充裕、融资成本低且股票溢价高的环境下,企业集团通过股权多元化及上市融资方式获得资本的收益将高于利用负债融资的成本。所以,虽然目前有些企业集团从理论上讲应该充分利用债务杠杆并减少股权杠杆,但实际环境会驱使企业集团多增加股权融资的比例。吸引来的资金如果没有更好的收益用途,企业集团就用来大比例地减少外部债务,降低资产负债率。中国前些年的股票市场就呈现出这样的特征,企业集团偏好融资成本更低的股权融资方式。

资本回报度量

在对企业集团资本总量增长和资本结构成长进行全面审视后,我们还需要对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带来的资本回报情况进行分析。资本回报是企业集团资本成长要求的结果,如果没有资本回报,再快速的资本增长、再良好的资本结构也难以持续发挥作用。在投资学里,用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指标对投资回报进行度量;在金融学里,用股票和债券的价值指标对金融投资回报进行度量;在财务管理理论中,通常用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对企业投资者投资回报情况进行度量。不同的领域,投资回报的含义有所不同,但计算投资回报的共性特征是将投资资本金额与投资收益金额进行比较。

我们想用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和分析资本回报,那就是在持续成长的假定下,研究企业集团在资本成长过程中资本回报的度量问题。基于成长视角的资本回报研究有两个不同点:

一是基于时点和基于历史发展的不同。在投资领域,大家对投资的兴趣集中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是否应该投资的决策,因而很多关于投资回报的测量指标都是基于短期或者时点价值做出的判断,以适应投资者对这方面的关注。比如股票的价值以价格的形式体现,是否应该购买该股票的决策取决于股票短期价格的高低,以及该上市公司一段时间内的收益情况。在关注企业和企业集团的长期成长过程时,这些短期度量指标难以全面反映所研究对象的内在发展机理。长期来看,短期的发展波动是正常的,长期的成长和发展趋势才是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基于成长的资本回报应该是在考虑短期回报的基础上,更加关注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

二是基于盈利和基于成长的不同。关于投资回报的研究,多数是基于企业的盈利状况,大家关心的是企业能给投资人创造多少利润。当基于企业成长的角度来观察这个问题时,会产生不同理解:企业的利润以月度、年度为计量期间,是一种短期的指标,并且利润的高低受会计政策和会计记账处理方法的影响,也就是说,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很多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利润的企业不一定不能实现成长,那些现金流量不正常的企业也可能长期生存和发展。有高额利润的企业不一定就是基业长青的企业,也许会由于高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条断裂,很快倒闭。从这一点来说,关注企业成长的资本回报,不仅要关注产生利润的会计核算部分,更要关注构成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要素——现金。在企业和企业集团资本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现金和耗用现金的关系是基于企业成长的资本回报关注的重点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基于企业和企业集团成长的资本回报分析概念——现金质量。现金质量是指企业在资本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经营性活动、投资性活动和融资性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的基本关系。其中,经营性现金质量是指企业在经营性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大小,是企业长期成长的核心。现金质量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状态的“血液质量”。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比作企业的“造血”机能,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比作企业的“用血”机能,而融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比作企业的“输血”机能。企业现金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这三种机能的强弱,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关系。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更加关心企业的经营性现金质量,即企业的“造血”机能。企业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造血机制,才可能获得不断滚动的发展,“输血”和“用血”机能才可能长期发挥作用。

现金质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资产质量有明显区别。资产质量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是指这些资产创造利润和现金回报的能力大于现金质量。但是与现金质量关注企业持续成长的出发点不同,资产质量关注的重点是盈利能力。企业集团的现金质量是指在企业集团整体层次意义上的现金质量,从数量角度来看,是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层次反映的企业整体现金质量。我们用两项指标来度量企业集团的现金质量:(1)企业集团现金流量变动。用合并会计报表中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投资性现金流量净值和融资性现金流量净值的金额变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现金流量状态,用各年度的历史数据来反映这种现金流量状态的发展变化,用对比的方式来分析企业集团现金质量的高低。(2)经营性现金产出率。经营性现金产出率,是指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中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占企业集团总资产的比例。用企业集团的总资产金额来替代企业集团的资本总量,则经营性现金产出率就是利用这些资本量所产生的经营性现金回报。基于成长的历史观视角来分析各年度企业集团经营性现金产出率的变化情况,就可以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来观察企业集团长期成长的现金质量问题。企业集团长期成长现金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企业集团业务成长度量

企业集团业务成长度量分为三个部分:业务规模增长的度量、业务结构成长的度量和业务收益提高的度量,每个部分有其度量变量及相应的度量指标。企业集团业务成长度量体系如表2—4所示。本节将对企业集团业务成长的度量变量和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表2—4 企业集团业务成长度量体系

业务规模度量

企业集团的本质经济属性是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基础是企业集团各项业务的发展。我们通过对两项指标的分析来衡量企业集团整体业务规模的增长速度及状态,这两项指标为:(1)企业集团合并营业收入增长率。利用合并财务报表中企业集团各年度的整体营业收入增长率数据来反映企业集团业务规模的增长,是一种通行的做法。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在度量企业成长状态,以及描绘企业成长曲线时,采用的第一选择指标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采用业务合并口径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可以反映企业集团整体业务规模的成长和变化情况。(2)企业集团合并经营性现金收入变动率。与合并营业收入增长率相类似,还可以用企业集团合并经营性现金收入变动率来衡量企业集团业务规模的成长。合并现金收入与合并营业收入的差别在于会计记账时确认收入的时点与收到现金的时点不同,从逻辑上看,如果考虑较长时间段会减少这种跨年度的不平衡现象,则合并经营性现金收入增长率与合并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数据不会有很大的差异。因而,我们在对中国企业集团进行研究时,采用合并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来反映企业集团的业务规模增长情况。

为了从更为具体的角度来评价企业集团业务规模增长的基本状态,明确这种增长与外部环境和行业变动的相对关系,以便客观地衡量企业集团业务规模增长的质量,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企业集团成长弹性。“弹性”是数学概念,经常在经济学中使用,一般表示两个变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企业集团成长弹性,是指特定企业集团在某年度的合并营业收入增长率与该企业集团所处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I(T)表示第T年I行业N公司的营业收入;I(T)表示I行N业第T年的整体营业收入。

行业增长来源于外部环境的经济总量增长、政策促进和行业市场需求总量增长等外部因素的推动,并非企业内部因素的驱动。行业增长的外部动力可以带动行业内部企业的增长,但是带动的力度会因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内部成长潜力大、竞争力强的企业可以借助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基础,取得接近或者高于行业成长速度的增长速度,那些内部成长动力较弱的企业的成长速度可能低于行业增长速度。企业内部因素的促进作用与企业的成长速度应该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内部成长动力越低,成长弹性数值就越小;反之,成长弹性数值越小,说明企业内部成长动力越高。进一步的推论如下:● 如果E(T)大于1,说明在特定的第T年,某企业集团的营业收

入增长速度超过了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该企业集团内部

成长动力超过行业整体成长动力。● 如果E(T)等于1,说明在特定的第T年,某企业集团的营业收

入增长速度与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相同。该企业集团内部

成长动力较强,使行业整体成长动力完全转化为本集团的成长速

度。● 如果E(T)小于1,说明在特定的第T年,某企业集团的营业收

入增长速度小于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该企业集团内部成

长动力不足,行业整体成长动力难以完全转化为本集团的成长速

度,存在一部分成长能量的损耗。E(T)越小,说明该损耗量

越大,企业集团内部成长动力越小。

E(T)小于1的情况,还可以再细分为0

衡量企业集团业务规模增长与行业整体增长情况,可以说明特定企业集团发展速度与行业整体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以便客观地提示企业集团管理者。虽然按照经济学的结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各个企业的长期收益率趋于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但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同企业集团由于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取得的收益率会高于或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我们选择企业集团成长弹性指标,就是想从行业平均增长的状态中将特定企业集团的个性发展结果区分出来,把它作为业务成长规模的质量指标。

理论上,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行业,使企业集团恰好处于这个行业中。但在实际的数据测定中会产生几个操作性问题:首先,对于企业集团业务组合跨度大,即多元化程度高的情况,要找到一个与企业集团相对应的行业增长数据比较困难。其次,行业分类包括各个层次,细到四级代码分类,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完整性,有些细分行业难以找到对应的行业内企业营业收入总金额统计值。为了提高数据整体的适用性,在操作中采用如下处理方式: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以及行业分类,该行业作为企业集团所归属的行业类别;寻找与样本企业集团所处细分行业一致的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如果难以找到公信度较高的数据,则利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相关行业统计数据。由于这类行业统计数据只有按国民经济大类行业划分的数据,因此可能对指标的精确程度产生影响。

业务结构度量

企业集团不同于单体企业的重要特征是: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多种业务组合的管理实现整体优化,进而推动企业集团的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业务结构成长规律进行探讨。我们认为,企业集团业务结构成长是指企业集团业务类型和业务组合的发展变化及其关联关系、各业务价值贡献度的变化以及企业集团新业务成长的基本状态。在之前的业务类型研究中,多数研究都引用了Rumelt(1974)按单一业务、主导业务、相关业务和不相关业务进行的分类。我们关注的业务类型是基于关注企业集团成长的角度,重点关注的问题是:样本企业集团能够长期开展的业务和及其组合是哪些种类?这些业务的相互关联是什么?如何创造价值?这些业务的价值在哪里?

企业集团具有多种业务组合特征,不同业务组合形成的业务关联关系不同。正是由于企业集团利用这些业务关联产生的效应来降低交易成本或者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将不同的业务组织以资本纽带为中心组织在一起,通过统一的管控架构进行管理才具有经济上的意义。所以,业务关联及其发展变化是企业集团业务成长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集团业务关联可以划分为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纵向关联指企业集团不同组织层次上产生的业务关联,反映集团业务联系的纵深;横向业务关联指企业集团同一层次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反映集团业务的发展宽度。

企业集团不同业务对收入贡献和利润贡献的作用不同。如果用业务之间的相对规模来评价企业集团各种业务的重要性及其相对成长变化的程度,则需对企业集团的业务贡献结构进行分析。我们用各业务的收入贡献比率和业务的利润贡献比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集团业务贡献结构,用公式可表示为:

为了消除集团母公司(总部)相关成本支出对集团合并利润的影响,用业务收入贡献比率这个指标进行度量更为准确。

在对企业集团的业务类型和业务贡献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总结后,还需要对企业集团的新业务成长规律进行分析。因为在实际的企业成长中,只有少数企业集团的非传统主业业务能够发展起来,成长为集团新的业务支柱,从而使集团由单核变为多核。它们的非传统业务的成长规律非常有价值。我们所说的新业务是区别于特定企业集团的传统核心业务或在最新的期间内发展成长起来的业务种类,这些业务的规模已经占集团整体业务规模的一定比例,并且表现出成为企业集团另一个核心业务的趋势。对于新产品、新市场和新技术等构成的原有业务升级,原则上不作为新业务看待,那些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获取的业务也不包括在内,我们关注的是那种以企业集团内部成长方式发展起来的新业务。

对企业集团新业务的研究参考两项指标:(1)新业务营业收入增长率变动情况。(2)新业务收入占企业集团合并营业收入的比率变化情况。我们借助这两项指标判断企业集团新业务的发展状态,寻找新业务持续成长的原因。

业务收益度量

在经济性度量方面,我们采用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业务综合毛利率来衡量企业集团业务组合的整体收益水平。不使用企业集团利润总额或者净利润的数据,是因为在利润总额中已经体现了企业集团的相关管理成本,而且这一部分是由于企业集团管理能力差异造成的,与业务关联度较小。另外,不同企业集团的税后净利润受不同税率的影响较大。企业集团业务综合毛利率是指企业集团合并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后的营业利润与合并营业收入的比率。

企业集团组织成长度量

企业集团组织成长度量分为三个部分:组织规模发展的度量、组织结构成长的度量和组织效率提高的度量,每个部分有其度量变量及相应的度量指标。企业集团组织成长度量体系如表2—5所示。本节将对企业集团组织成长的度量变量和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表2—5 企业集团组织成长度量体系

组织规模度量

组织中的人数反映组织的大小。它可以根据整个组织或具体构成(如工厂或事业部)来衡量。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其规模一般用人数来衡量。其他指标(如销售总额或总资产)也可以反映组织的大小,但不能反映社会系统中人员方面的规模。从理论分析,不同于单体企业组织,企业集团组织是由多层次多个企业组织共同构成的组织系统。因而,在考虑企业集团组织规模的度量时还需增加两项内容:一是企业集团内部的管理组织层次,用于反映企业集团纵向信息传递和管控链条的长度,可以根据各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图中的基本层次分析确定。二是企业集团中管理组织的数量,特别是纳入集团管理的二级组织数量,来反映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组织横向管理的幅度。

组织结构度量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成长是企业集团组织成长的核心。组织结构的变化反映企业集团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内部业务成长要求而进行的组织管理方式调整,能够反映企业集团组织成长质量的特征。组织结构成长包括组织类型的变化、组织结构的演变以及企业集团母公司(总部)组织的成长变化。

企业集团组织联结包括横向联结和纵向联结两部分,前者与各组织单元间的横向协作关系相关,后者与集团母公司(总部)和下属组织单元间的管控方式相关。

在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集团的各个组织单元由原先的自给自足式发展,改变为按照专业分工分别负责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这种分工使得社会分工理论在企业集团内部得到进一步应用。泰勒开创的种子管理理论提倡在工厂作业中将工人业务操作的不同环节分开,由不同的工人分别作业,进而通过工人技能水平的提高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认为,在一个企业中将管理职能和业务职能分开,也能够发挥出更高的管理效率。一个企业集团的专业分工是超过了企业内部产供销业务链的分工,是基于行业价值链的专业分工,按照这样的专业领域分工也可以实现专业效率的提高。企业集团的内部分工完成后,各下属企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企业集团内部的交易关系,这种基于集团专业分工基础上的交易联结是形成企业集团横向联结的主要方式。在欧美企业集团中,“内部转移价格”的普遍应用也反映出这种内部交易联结的基础性作用。

企业集团纵向联结关系的变化实质是企业集团集分权关系的变化。欧美大型公司组织体系的趋势以分权和自主管理为核心,这种集权或分权的安排主要通过组织纵向联结调整实现。企业集团组织纵向管理有五条基本主线,分别是计划、资金、人员、信息和审计。计划联结是指包括企业集团各层组织的战略规划制定、资本性支出决策以及年度经营预算等长中短期计划制定和调整的管理主线;资金联结是指企业集团各层组织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控制的管理主线;人员联结是指企业集团各层组织人力资源选拔、任命、调动和薪酬等控制的管理主线;信息联结是指企业集团通过信息化实现各层组织的业务和管理信息分析和控制的管理主线;审计联结是指企业集团基于对于各层组织业务和管理状态的过程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管理主线。

另外,企业集团业务维度还包括三个纵向联结,分别是基于集中采购的规模共享联结、基于集中销售的客户共享联结以及研发共享联结。这三种纵向联结与上述五项组织纵向联结,共同构成企业集团纵向管理关系的全景(如图2—3所示)。图2—3 企业集团纵向组织和业务联结模型图

企业集团的纵向联结管理就是在五种组织联结和三种业务联结的各条主线中根据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过程。选择确定的母公司与下属企业在某项联结中的权力划分结合点,我们称之为调节器,可以用来确定企业集团母公司的管理深度,同时确定各下属公司的自主决策程度。使用这一企业集团纵向联结的概念可对集权或者分权问题进行解释:集权是指纵向联结调节器在大多数联结主线上向统一集中方向靠近;相反,分权是指纵向联结调节器在大多数联结主线上向自主决策方向靠近。

企业集团组织不同于单体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可以通过母公司(总部)制定和实施的统一管控框架进行协调管理。母公司(总部)在企业集团组织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对母公司(总部)的组织成长分析是企业集团组织成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对企业集团母公司(总部)的成长主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1)母公司(总部)的定位和职能。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总部)的功能是什么?履行哪些职能?如何通过纵向联结方式来影响和控制企业集团各组织单元?迈克尔·古尔德等研究者将母公司的管理风格区分为战略计划型、战略控制型和财务控制型三种,这种区分的依据就是母公司(总部)的定位和职能。(2)母公司(总部)靠哪些力量使得以自己为中心管理的企业集团的决策优于其他企业集团或效率高于其他企业集团?母公司(总部)是否存在管理能力的不足?何种能力对母公司(总部)至关重要,可以使自己的长期绩效表现优异?哈默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书中提出,企业发展需要寻找核心竞争力。那么,集团母公司(总部)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我们对于中国企业集团母公司(总部)能力的研究重点有两个:一是寻找这样的能力类型,二是对于这些能力的发展变化进行观测和分析。

组织效率度量

企业集团组织规模扩大与企业集团组织效率的保持与提高共同作用,促进集团组织成长。企业集团组织效率高通常包括三个层次的意义:一是组织决策的快速和高质量;二是可以创造性地对环境变化做出反映;三是组织内部冲突较少。如果做不到这三点,称为企业集团组织缺乏效率。所以,组织效率是综合反映企业集团组织运转效果的变量。正是由于其综合性,我们很难用一个确定的指标来表示它,需要结合企业集团的具体情况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组织效率最终体现在企业绩效水平上,所以企业集团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的收入或者收益水平的变动可以反映一定组织效率的贡献。但是,由于行业、市场等因素,这种反映还不足以准确体现企业集团的组织效率。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组织经济效率这一概念来反映组织效率水平。组织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组织规模下企业集团的经济产出水平。如果将员工总数作为对组织规模的度量指标,则组织经济效率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员工劳动生产率指标。用公式表示为:

组织经济效率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集团的人员投入和经济产出的相对关系。但是,由于中国的很多企业集团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型而来的,还不可能形成完全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人员数量并非企业集团可控的变量,因此用组织经济效率指标来衡量中国企业集团的组织效率的方法只能作为必要的参考,全面分析企业集团的组织效率变化,还需要进行深入的个案讨论。

第3章 中国企业集团资本成长逻辑

资本成长是企业集团三维成长的重要维度之一。根据前面提出的企业集团资本成长分析和度量框架,本章对中国企业集团资本成长的实证分析围绕资本规模增长、资本结构成长和资本回报提高三个方面展开。我们选取海运业、民航业、食品饮料业、房地产业、电子信息业和家电业这六个行业的样本企业集团分别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内在发展规律(样本企业集团的选择方式及清单请见附录)。

企业成长需要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分时间段的研究,但由于集团统计数据的有限性以及研究工作的限制,我们最终选定的研究数据包括两个层次:(1)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2—2007各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2008—2011各年)中相关企业集团的数据,部分非中国500强企业集团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企业集团年度发展报告》。(2)各企业集团内部上市公司的数据。很多企业集团的大部分业务已实现上市,其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企业集团的情况,虽然难以反映企业集团的全面状态,但目前来看,是一种可替代的选择。

资本规模:集体跑步前进的十年

根据以上数据来源,我们测定了样本中国企业集团总资产增长率指标,并且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按主营行业划分的同行业全国企业集团资产增长率为基础,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我们的分析,各行业企业集团2001—2010年总资产增长率以及资产规模情况如图3—1~图3—6所示。图3—1 海运业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及增长率比较图3—2 民航业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及增长率比较图3—3 食品饮料业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及增长率比较图3—4 房地产业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及增长率比较图3—5 电子信息业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及增长率比较图3—6 家电业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及增长率比较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1)不同行业的企业集团的总资本扩张速度有明显差异。海运业、民航业样本企业集团的资本总量增长在个别年度非常高,是由样本企业集团的重大资本运作行为导致的,如民航业联合重组和企业集团核心企业发行股票融资等。(2)食品及饮料业企业集团的总资产增长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反映出不同企业集团在2001—2010年间,资本快速成长的先后时间不同。伊利集团的资本快速发展期在2003—2005年,随后2006—2007年又进入快速发展期;蒙牛集团的资本快速发展期在2004—2005年;五粮液、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集团的资本规模增长速度呈现间歇性波动。(3)电子信息业企业集团的总资产除联想集团因为成功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而大幅增加外,增长并不明显。TCL和长虹集团在个别年份还出现了总资产下降的情况,中兴通讯的总资产增长率在2002—2006年间不断下降,2009年有所提升。(4)家电业两个样本企业集团的资本总量获得了较快增长,但是在观测期间的增长率也呈现波动的特点,尤其是海尔集团的资产增长率波动非常显著。美的集团的资产增长率在波动中不断提高,从2002年和2003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10年的35.6%。

综合各行业企业集团2001—2010年资本总量增长的分析,可以发现几个相对突出的特点:(1)资本总量的快速增长是一个共同的特点。在统计的22个企业集团中,1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有4个,分别是:万科集团50.42%,上海绿地集团45.76%,海航集团33.45%,蒙牛集团33.19%;复合增长率达到15%~30%的有11个,分别是:美的集团28.52%,伊利集团28.23%,中兴通讯28.11%,联想集团25.05%,华侨城19.85%,中海集团19.10%,TCL集团18.58%,海尔集团17.47%,南航集团16.46%,五粮液集团15.80%,国航集团15.08%;复合增长率达到10%~15%的有4个,分别是:中外运集团12.93%,长虹集团12.51%,燕京啤酒集团11.32%,东航集团11.22%;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下的有3个,分别是:中远集团9.61%,青岛啤酒集团8.91%,首开集团3.72%。上述样本企业集团2001—2010年间总资产复合增长率分布结构如图3—7所示。图3—7 样本企业集团2001—2010年间总资产复合增长率分布图(2)资本增长速度的波动明显且间隔较短。2001—2010年间,除电子信息业外,食品饮料业、家电业、海运业、民航业和房地产业五个行业的多数企业集团,总资产增长率指标均出现了至少一次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部分集团出现了多次波动。电子信息业中联想集团出现一次波动,其他三个企业集团表现不明显。之所以多数企业集团出现资本增长率波动的情况,是因为企业集团的资本总量增长受到外力的推动。比如海运业中的中远集团和中外运集团的股权融资对这两个集团的资本总量增长造成重要影响;民航业企业集团在2003—2004年的行业重组合并,对于资本总量的增长造成重要影响,另外,国航集团的核心业务在2004年上市也对其资本总量的增长造成了重要影响;食品饮料业企业集团在观测期间内的全国性业务扩张对资本总量的增长造成重要影响;等等。

受到这些外部资本对企业集团资本总量的推动,某些年度企业集团的总资产增长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外部资本的作用是短期的,一旦融资结束,资本迅速增长的动力失去,企业集团的总资产增长率就快速下降。

股权多元化和负债结构复合化交织

我们对样本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演变分析以集团下属的核心企业数据进行,以可取得的该集团核心企业最早的时期为一个时点,以2010年末为另一个时点,来分析样本企业集团的负债结构和股权结构的变化情况。图3—8~图3—12分别显示出海运业、民航业、食品饮料业、电子信息业和家电业样本企业集团的负债结构和股权结构变动。

总体来看,海运业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选择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与入选的三个企业集团均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有直接关系。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三个企业集团的核心业务或早或晚地通过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从而由国有全资企业转变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管理控制股东(国资委)的持股比例降至50%左右。另外,通过上市获得的发展资金用于发展业务和偿还银行债务,使资产负债率全部降到70%以下。中海集团及中外运集团走得更远一些,资产负债率降至50%以下,其中中外运集团更是降到20%以下。海运业集团的资本结构成长,属于典型的由股权集中高负债型向股权负债中庸型的变化。图3—8 海运业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及负债结构变动

与海运业不同,民航业的四个企业集团在股权结构分散化的同时,资产负债率有上升的趋势。在通过股权多元化实现上市融资的同时不断通过向银行举债来补充资金,足以说明民航业企业集团资金需求的迫切程度。同为以特大型设备为运转基础的海运业和民航业,同样在股票市场上市融资,对于资金的需求却有巨大差异,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民航业企业集团业务上市的时间普遍早于海运集团,早期上市的企业融资规模较小,难以满足近几年资本性支出的需要。二是民航业企业集团近几年大规模扩张,购置飞机的速度过快。同时,近几年受到航空油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自有资金增长慢,所以只能依靠大规模举债。三是前几年民航业企业集团的重组兼并十分普遍,除海航集团外的三个企业集团重组了一些区域性航空公司,它们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也拉高了这三个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民航业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成长,属于典型的由股权集中高负债型向股权分散高负债型的变化。图3—9 民航业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及负债结构变动

食品与饮料业中的五个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发展历程各有不同,但从整体上来看,这几个企业集团的股权多元化道路走得更远。青岛啤酒、伊利和蒙牛集团三者的管理控制股东持股比例都降至40%以下,伊利集团更降至10%左右,完全成为一种类似于全流通的高度分散股权结构。同时,燕京啤酒和五粮液集团管理控制股东的持股比例仍在50%以上,但这两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降至50%甚至更低。伊利和青岛啤酒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010年分别上升到70%和45%。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变化过程很有特点,燕京啤酒集团曾在上市后,将资产负债率由60%左右降至10%以下,然后又提高至目前的35%;青岛啤酒集团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则正好相反,从不到30%提高到接近70%,然后又降低至50%以下。

同样是啤酒为核心产品的企业集团,同样在接近的时间上市融资,两者其后的资本发展历程却截然相反。结合两者在上市后的一系列收购兼并行为可以发现,青岛啤酒集团从1998年开始就大规模进行收购,资金不足靠银行贷款解决。至2001年以后,由于管理整合难以跟上收购的进程,开始放慢资本性收购的节奏。燕京啤酒集团上市后,首先做的是偿还银行贷款,成为一个基本没有负债的公司。但是这样做也使其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竞争者,于是燕京啤酒集团又开始利用债务来实行外地业务的扩展和资本性的收购兼并。两个集团对于发展思路的调整过程不同,时间上先后顺序不同,造成负债结构的变化完全相反。但是殊途同归,两个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尝试,最终都选择了50%以下作为自己的资产负债率,将负债结构保持在这一水平。我们认为,负债结构有一个相对稳定平衡的区间,企业集团选取什么样的负债结构取决于该集团对于负债成本与总资本投资效益的比较。就目前中国企业集团的负债成本来看,50%可能可以作为一个经验数据,在以这个点为中心的区间范围内,企业集团可以找到这样的平衡点。当然,也许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即因为很多企业都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0%上下,所以这两个集团也理所当然地选择这个经验数据。虽然无法论证这个数据的正确性,但是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与企业资本成长速度存在制约关系是可以得到例证的。

食品饮料业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成长为:五粮液集团从股权集中高负债型发展为股权集中低负债型,青岛啤酒集团由股权集中低负债型发展为股权分散低负债型,伊利集团由股权集中高负债型发展为股权分散高负债型,燕京啤酒和蒙牛集团由从股权集中高负债型发展为股权负债中庸型。图3—10 食品饮料业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及负债结构变动

电子信息业的四个企业集团从开始就已经处于股权多元化的状态,管理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在40%~60%之间。经过10年的发展,各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出现了一些共性的变化特征。首先是管理控制股东的持股比例进一步下降,股权进一步分散:中兴通讯、长虹和TCL集团的管理控制股东持股比例下降到40%以下,联想集团的管理控制股东持股比例由59%下降至43 %。其次是负债比例提高:长虹集团的资产负债率由不足30%提高到67%,联想集团的资产负债率由37%提高至85%,中兴通讯的资产负债率由56%升至70%,只有TCL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从67%提高后在2010年又回到这个水平。

在电子信息业样本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变化中,长虹、中兴通讯和TCL集团属于典型的股权分散高负债型结构,联想集团正在向股权分散高负债型的资本结构发展。图3—11 电子信息业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及负债结构变动

家电业样本企业集团在2001—2010年间的股权结构及负债结构变化各不相同。海尔集团的管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有所下降,美的集团则有所上升;海尔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美的集团则有所下降。总体上,两个集团均属于股权负债中庸型的结构类型。图3—12 家电业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及负债结构变动

母公司再造型的资本层级延伸

分析上述几个行业入选样本企业集团的资本层级可以发现,样本企业集团的资本层级总体上有增加的趋势。例如,海运业中的中远集团资本层级由4~5层变成5~6层,中外运集团则由3~4层变成4~5层;民航业中的海航集团资本层级由2层变成5层,国航集团则由3层变成5层;食品饮料业中的蒙牛集团资本层级由2层变成7层,燕京啤酒集团则由3层变成4层;电子信息业中的TCL集团资本层级由3~4层变成5~6层,其他几个集团的情况则是:联想集团由3~4层变成4~5层,中兴通讯由3层变成3~4层,长虹集团由3~4层变成4~5层;家电业中的海尔集团资本层级由3~4层变成4~5层,美的集团则由3~5层变成5~6层。从资本层级变动的内部结构来看,经过十余年的历程,中国企业集团资本层级的内涵和构成都发生了本质变化。(1)大部分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向下的资本层级在不断减少和压缩。由于历史背景的特殊性,中国的很多企业集团,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体制上都是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过程。在分散的公司管理结构下,每家公司都有自己投资的子公司,子公司又成立自己的子公司,依次进行下去。在1990—1995年为窗口的观测时间段内,按这种方式形成的从企业集团母公司向下的纵向资本层级达到5级甚至更多,以至于很多集团都难以统计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家下属公司,投资权益难以获得保证。这种现象在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调整过程中得到重视,一些企业集团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各主要下属企业对集团的投资项目和下属多级公司进行清理。从集团投资管理的角度来看,杜绝集团5级及以上投资企业的存在,其目的是使企业集团的组织体系更加扁平化。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很多国有企业集团从母公司向下的资本层级得到减少和控制,基本保持在3~4级的水平上。(2)在母公司及集团主要业务单元层向上重组形成控股型资本层级增加、向下纵向资本层级减少的同时,中国企业集团也在以上市、重组、吸引外部投资人为目标,开展设立控股型公司的资本活动。这一策略使得中国企业集团在母公司及集团主要业务单元层向上形成的控股型资本层级增加。这种控股型公司的设立,也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企业集团核心业务之上通过重组设立上市公司而增加的资本层级。这类重组后形成的新资本层级可以是纯粹的控股型公司,如中远集团下属的中国远洋控股有限公司;也可以是既有一定业务(有些公司将下属企业中原先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又有控股作用的混合体,如中外运股份等。如图3—13所示,企业集团的资本层级由3级增加为4级。图3—13 资本层级增加方式一——核心业务重组上市

另一种是在企业集团母公司层次向上通过控股型“壳公司”设立而增加的资本层级。成立这一类公司主要是为了达到在海外发行和国际法律框架的要求,满足吸引国际资本的需要。目前来看,这类母公司的控股公司只有融资和法律意义上的作用(如图3—14所示)。图3—14 资本层级增加方式二——成立控股母公司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中国企业集团中有一些是通过在美国和香港的红筹股公司发行股票和上市的,这种红筹股公司的运作逻辑就是通过在海外(比如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一家BVI公司,再通过这家公司成立的控股公司持有集团公司的相关业务权益,然后由这家控股公司在海外吸引外部投资人。这样就在母公司层面之上,通过BVI公司和海外控股公司形成了新的资本层级。蒙牛集团即属于这种类型,中粮集团入驻蒙牛之前蒙牛集团的母公司层次资本层级如图3—15所示。图3—15 蒙牛集团的母公司层次资本层级

另一个例子是以海航集团为代表的类型。通过不断在母公司层次上实现外部投资吸引来实现集团公司的规模扩张。海航集团由原先的海航股份发展到目前的资本规模,与不断在母公司层次向上形成新的投资控股公司有直接联系。首先是在海航股份之上成立了海航集团,然后是将海航的一些业务重组,在这些业务层之上成立专业性集团,比如机场控股集团、酒店管理集团等,再在海航集团的航空业务层次之上成立大新华航空。每一次资本向上发展成立新的控股公司,都伴随着对新的投资人资金的吸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