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0:01:29

点击下载

作者:王峰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试读:

序言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从古到今,无数杰出人物和优秀人才的成功都与其接受的良好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的一生成长中,都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当孩子从呱呱落地那天起,做父母的就成了自己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肩负起对孩子教育的重任。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在这个承袭关系中,它具有两个重要因素:

第一,先天遗传因素。

第二,后天教育影响因素。

比如说,有的人说话声音和长相简直就是父母年轻时的翻版,还包括走路的姿势和喜好。

这其中除了有遗传因素外,也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结果,父母的生活作风、劳动或工作作风、兴趣、爱好、习惯等个性特征,都将给孩子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有的甚至成为孩子终生效仿的榜样。

尤其是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意识,包括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处世方法和处世原则,一旦被孩子认可和接受,是很难改变的。

家庭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子女一生的成长。本书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位名人早期的家庭教育,相信对每一位热爱孩子、望子成才的家长们都有一些启发。

其事例取材于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家教故事。或直接探讨这些名人的教子方法,或从这些名人的父母、叔辈如何教育培养他们成长的事例中探讨教子的方法,由此发掘出名人成功的重要秘密。

这是一部新颖独特、思想深刻、可读性强且实用价值较高的书。该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创意新颖独特。

家教方法的书籍,出了不少。但大多数是讲讲故事而已,对于到底怎样教却很少做进一步探讨,而广大读者最希望掌握的是如何教的问题。

本书正是抓住了读者这一心理,跳出了过去一些教子书的窠臼,一反常规写法,重在探讨名人教子的成功方法。

它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善于从名人教子的零星材料和故事中归纳、提炼、升华出名人教子的方法。

本书所探讨的教子方法,一方面发掘出传统的教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法、因势利导法、循循善诱法等等。另一方面又探讨了一批新的教子方法。

而且所归纳、概括的方法都恰如其分,非常精妙。这比过去的一些家教书大大地迈进了一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结构新颖。

该书以方法串线,每种方法自成一篇。100种教子方法,就是100篇精彩的文章。

每篇中分故事、评点、方法三个部分。同一方法中有的又同时选取几位名人的教子故事,然后综合加以评点,探讨方法的操作。这种结构简捷、明了、易学。

三、思想深刻、分析透彻、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有较深的文学功力,所写故事部分妙趣横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评点部分和方法部分充分结合了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全面地进行分析、论证,思想深刻。

方法的操作部分在分析评点的基础上再推进一步,教人以方法,重点叙述该方法的重点、难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十分明了,易于操作,因而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许多父母望子成龙,但他们没有明白,孩子的命运和前途其实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人刚生下来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和教育不同,有人可能成为天才,有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我们要坚信,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力量。为了孩子,让我们多读一些书,向那些伟大的人物学习。你会发现,孩子的命运将发生改变,你自己的生活也将与众不同。第一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生最大的宝藏,就蕴含在你的兴趣上。有的父母试图对孩子的方方面面予以规划,却不曾重视孩子自己的想法。其实,针对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反而能培养出一个个的“天才”来。一个伟大人物的后面常常有一位伟大母亲,而在伟大人物与母亲之间,也往往有着一种有关兴趣的教育。

与其给孩子留下各种财富和宝藏,不如给他一把兴趣的钥匙。1、鼓励孩子“捣蛋”——爱迪生母亲对孩子的“辍学”教育

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

父亲塞缪尔,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南希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是南希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

爱迪生小时候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南希作为母亲和教师,懂得儿童的心理,对于小爱迪生提出的奇奇怪怪的问题,总是耐心细致地给予回答。

一次爱迪生问父亲:“为什么刮风?”

父亲回答:“爱迪生,我不知道。”

爱迪生又问:“你为什么不知道?”

父亲说:“你问你母亲吧。”

爱迪生便找母亲问去了。后来南希对丈夫说,你不能总对孩子说不知道,这会无形中制约孩子的求知欲望。

爱迪生不但好奇爱问,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不见爱迪生回来,很焦急,便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爱迪生。

母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

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便自己孵起了小鸡。

母亲一听大笑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母亲便把人不能孵小鸡的原因讲给他听。爱迪生很佩服母亲的学问。

7岁那一年,小爱迪生上学了。在课堂上,爱迪生经常向老师问这问那,问得老师回答不出来。老师们都不喜欢他,骂他是“傻瓜”,让他妈妈把他领回家。

南希当过教师,决定自己教育他。南希非常重视孩子兴趣的发现和培养。她经常给儿子讲罗马帝国的兴衰,讲英国的演变,教儿子读《鲁滨逊飘流记》、《悲惨世界》等一类的名著。

11岁时,又让他读自然科学书籍和牛顿的著作,以及电学家法拉第的著作,使他学到了不少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在南希的耐心指导下,爱迪生自学了英语、算术、化学、地理、历史等课程。他最喜欢的是化学,所以,经常想方设法找关于化学方面的书看,把攒下的零用钱全部用来买实验用具,在家里的地窖里做实验。

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动力。南希发现孩子的这个兴趣后,就以满腔热情给予支持,她经常与孩子一起做实验。

这样不仅在方法上可以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减少失误,而且在精神上也给孩子很多鼓舞。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爱迪生渐渐地不满足于书本上的实验例证,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起实验来。

后来爱迪生的父亲塞缪尔·爱迪生做屋瓦生意。爱迪生经常到塞缪尔·温切斯特的碾坊去玩。一天,他到温切斯特的碾坊,看见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实验,这个实验使爱迪生入了迷。

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那该多美啊!几天以后,他把几种化学制品放在一起,叫他父亲的一个佣工迈克尔·奥茨吃化学制品后飞行。奥茨吃了爱迪生配制的化学制品后几乎昏厥过去。爱迪生还认为奥茨飞不起来是奥茨的失败,不是他爱迪生的失败。

一次,爱迪生又在火车上搞起了实验,由于他不小心引起了火灾,几乎酿成一场大祸。结果被列车长打了两个耳光,赶下了车,这也让爱迪生的听力受到严重损害。

面对这一连串的实验事故,南希一方面教育孩子不要蛮干,同时循循善诱,耐心地指导他学习、继续进行实验。因为在她看来,实验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从失败中取得经验教训。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场所,南希和塞缪尔商议,将家中的小阁楼腾出来,专门作为孩子的实验室。

南希是位伟大的母亲。作为一个细心而明智的母亲,是她发现了爱迪生的天资,是她引导着爱迪生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特别是在爱迪生遭遇别人白眼和打击的时候,是她给了爱迪生勇气和力量。

可以这样说,没有南希这位伟大的母亲就不可能有爱迪生以后的发明,而爱迪生对人类的贡献也足以让母亲南希欣慰百倍。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罗曼·罗兰母亲对孩子的培养

罗曼·罗兰,法国文学大师,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还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他还创作了著名的悲剧《罗伯斯庇尔》。

罗曼·罗兰虽然是以其文学创作闻名于世,但是很多人也知道,他与音乐也有着不解之缘。他最为著名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写的就是一个音乐家一生的故事。

他从小就十分喜爱音乐,他曾说过:“在我的一生中,音乐占有了我,它是我最初的爱,也可能是我最后的爱,我像母亲爱孩子一样爱它。”

罗曼·罗兰生于1866年1月29日,父亲是一位公证人,也是城里德高望重的绅士;母亲虔诚端庄,自从她的一个小女儿夭亡之后,就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中,而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照顾柔弱的儿子罗曼·罗兰和他的另一个妹妹身上。

罗曼·罗兰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斗士的精神和信仰,而母亲带给他的是来自波尔罗亚尔女隐修院的探索精神,艺术感受力——音乐性的,神秘的敏感。

母亲很早就发现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所以便尽自己的能力教他弹琴,虽然她技艺不高,但她教会了孩子很多音乐上的基础知识,这对孩子音乐天赋的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当罗曼·罗兰渐渐长大了的时候母亲却越来越发愁了:儿子想学音乐却没有老师,因为他生长在外省的一个小城市。

后来,他们全家搬到了巴黎居住。这时,母亲发现罗曼·罗兰不仅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很高的天赋。

发现了儿子的这一天赋,她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儿子有这样的天赋,想好好让他有所发展;发愁的是会不会耽误他的学业。犹豫了一阵子,她最终被孩子对音乐强烈的渴望打动了,她决定支持儿子学习音乐。

但令她为难的是,一时间没法给儿子找到合适的学习音乐的专业学校。在巴黎,她新来乍到,没有朋友可托,也没有关系。

但她是一位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母亲,她只要一听说什么地方有音乐家,就会千方百计送罗曼·罗兰去学习。经过一段学习后,罗曼·罗兰的琴艺已超过了大多数教他的老师。

这时,母亲又想起了一位住在巴黎的钢琴家,她在小时候,就曾得到过她的指导,这位钢琴家就是约瑟芬·马丹。

约瑟芬不仅认识著名作曲家肖邦,她还有一套独特的演奏技巧。

罗曼·罗兰在她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音乐知识。在巴黎,母亲总是精打细算,省下钱来,每星期为他买一张夏特音乐会的门票,让他去听音乐家巴德鲁、科洛纳、拉穆勒的演奏。

是母亲让他拥有了音乐会这令人陶醉的三个小时,使他忘却了巴黎并超越了时间。

在这全神贯注学习的三个小时中,他为莫扎特、贝多芬的艺术所陶醉,为普格的温和所打动。这些音乐在巴黎都是最新的。在这里,罗曼·罗兰学到了更多的音乐知识。

在罗曼·罗兰的音乐之路上,母亲给了他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虽然罗曼·罗兰后来一头扎进了文学创作的圈子,并且有了成就,但音乐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始终是他钟爱的艺术。

罗曼·罗兰衷心感谢母亲,心中一直很怀念母亲和他在一起的岁月。据他回忆:在母亲去世前的岁月里,她经常彻夜不眠。当她听到隔壁房间飘出儿子弹奏的《伊非日尼之歌》时,常常会喜极而泣。

罗曼·罗兰的母亲使他的天赋得到了发展,得到了教育和完善,虽然最终他没能成为音乐家,但却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罗曼·罗兰曾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母亲使他的天赋得到及时的教育和完善,虽然他后来没有成为一个音乐家而是文学家,但那也使得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在的父母也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兴趣培养和天赋启蒙的重要性,梦想着孩子成为钢琴家、小提琴家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你们能否也像罗曼·罗兰的母亲一样为儿子的爱好遍寻名师、费尽周折呢?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实施儿童教育,要利用实际资源,发挥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教育作用。家庭包括了基本人类关系,提供了影响个体发展的特殊社会条件,是理想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要发挥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必须及时利用家庭实际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础。3、不“捧杀”不“棒杀”——鲁迅对孩子的“童心启迪式”教育

鲁迅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教育家。在鲁迅著作中,单就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就有十几万字。

1919年10月,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论到解放子女,本是极平常的事,当然不必有什么讨论。但中国的老人,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地做人。”

而他在当时最强烈的呼声就是“救救孩子”。这当然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在家庭教育中,他认为,好奇好问,是孩子探索世界奥秘的钥匙,是极可贵的心理品质。

做父母的,必须认真对待。不会回答,就承认不会,问了别人,查了资料,再回答孩子。

1927年10月8日鲁迅与许广平结婚。不久,儿子海婴出世了。海婴出世的第二天,鲁迅手里捧着一盆小巧玲珑的松树,非常高兴地来到医院的房间里,轻轻地放在了许广平床边的一张桌子上。

这是他送给妻子许广平的。这松树翠绿而苍劲,有些类似鲁迅的性格。而他也希望儿子日后像这松树。在海婴生下来之后,鲁迅每天至少有两三次到医院里去,有时还领着一批批的朋友去慰问,手里特意拿些食品给许广平。

每当闲暇坐下来之后,他便欢喜慈祥地看着孩子的面孔,承认很像他自己,却又谦虚地表示:“我没有他漂亮!”

回家后,他怕用烟熏了孩子,所以每天工作时就搬到楼下去,把客堂的会客室改为书房。但一到夜里12时,他必然上楼,自动地担任到2时的值班,留心海婴的服食眠息。

他时常抱着海婴坐在床头,手里摆弄一些香烟盒之类,弄出锵锵的响声,引得小孩高兴。小身子在他大腿上乱跳;倦了,他有别的方法,把海婴横卧在他的两只弯起来的手臂上,在小房间里从门口走到窗前,再来回走着,唱那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诗歌调子:“小红,小象,小红象。

小象,红红,小红象。

小象,小红,小红象。

小红,小象,小红红。”

一遍又一遍,直到孩子在他两手造成的小摇篮里安静地入睡。有时,他很累,但是,“总不肯变换他的定规。”

当时有人曾讥笑鲁迅对海婴太溺爱,他为此写了首《答客诮》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於菟”是古代楚国的方言,指的是老虎。鲁迅在诗中用老虎也懂得爱小老虎作比,深刻地说明了英雄豪杰也应该懂得爱子!

鲁迅原来是不大喜欢看电影的,后来听朋友们说,和孩子一块看电影既是一种娱乐,又可教育孩子,多方受益。于是他也看起电影来。

不论写作多忙,凡是有适合儿童看的电影,鲁迅总要专门陪海婴去看。什么《泰山之子》、《仲夏之梦》、《米老鼠》等,以及一些世界风光之类的纪录片,都带海婴看过。

一次吃晚饭时,海婴听说预购了有狮、虎、大象表演的马戏票,他简直心花怒放,兴奋不已。他一直等到很晚,迟迟不肯上楼睡觉。

但他没有听到父亲的召唤。鲁迅考虑到这些节目大都是猛兽表演,并且是在深夜临睡之前,怕海婴受到惊吓,所以没叫他去。第二天,父亲知道海婴很难过,便耐心地向海婴解释,告诉他以上的考虑,并答应白天找机会陪海婴再去观看。

意外的是,第二天他们去看表演时,没有猛兽类的表演(那些猛兽关在大笼子里),只看了些马术和小丑的滑稽节目。不过,这对海婴来说,感觉更有趣。由此可见,鲁迅为了海婴的身心健康,是何等的煞费苦心。

还有一次,鲁迅为了招待客人从饭店里买了几个菜,其中,有一盘鱼丸子,海婴吃了一个便说不新鲜,客人们吃了都说新鲜的,许广平以为海婴是在瞎说。于是,她又给了海婴一个鱼丸子,海婴一吃,还说不新鲜。别人都没在意这件事,鲁迅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子拿过来咬了一口,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当场就肯定海婴的说法:“海婴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决不能不加查看就抹杀他的说法。”

在鲁迅眼中,孩子也是另外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理解,需要尊重。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鲁迅注重培养海婴的求知欲和想像力。他常常给海婴讲故事,比如:讲狗熊如何生活,蚂蚁如何运粮等等。他记得自己读私塾时,曾问先生什么是“怪哉”,先生的回答却是“不知道!”他绝不愿意海婴也遭受这种不能问和不敢问的冷遇。鲁迅总是主动启发海婴提问各种问题。

海婴稍大,开始用好奇心观察探索世上的奥秘时,就用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去打扰父亲了。尽管他的问题是幼稚荒唐的,可鲁迅对这一切,总是含笑地倾听着,耐心地解释着,尽量能使小海婴的各种离奇问题得到解答,不使海婴失望。

一天晚上,海婴骑马式地坐在鲁迅身上,边吃东西边问这问那,一个幼稚的问题又提出来了:“爸爸,你是谁养出来的?”“是我爸爸妈妈养出来的。”“你的爸爸妈妈是谁养出来的?”“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到从前,最早的时候,人是从哪里出来的呢?”“这要追寻到物种起源的问题”,鲁迅告诉他是从单细胞来的。但是海婴还要问:“没有单细胞的时候,所有的东西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这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回答的,而且也不是五、六岁的幼小心灵所能理解的。”为了不使海婴失望,鲁迅告诉他:“等你长大了,读书,教你的老师会告诉你的。”

鲁迅很珍惜自己的时间,但还是挤出时间来回答海婴没完没了的问题,而小海婴正是通过“问”得到了许多课外的知识,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一次,幼儿园的考试小海婴得了第一名,回到家里,便对鲁迅说:“爸爸,你如果有字写不出来,只要问我就是啦!”鲁迅看到自己教的知识,已对小海婴起到了作用,高兴得连声答道:“好的,我一定来问你。”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鲁迅也认为是“极平凡的”。许广平回忆说:“赤裸的身体,在洗浴的时候,并不禁止海婴的走进走出。”

实际的观察,实物的研究,遇有疑问,随时解释,见惯了双亲,也就对于一切人体都了解了,再也没有什么惊奇了。

在孩子以及孩子众多的问题面前,做父母的应该高兴,应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不要总是板着面孔。

即使对孩子的问题一时回答不上来,也不要搪塞、哄骗,而要留有余地。当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时,更应当高兴地和他交谈,决不能武断地加以干涉。4、父母不能包办孩子的兴趣——丁肇中的“成长自白”

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丁肇中,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兴致勃勃地谈到了关于自己的教育问题。

他说:“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是天才。因为在12岁之后,我才入的学。”

小学时,丁肇中读的学校是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他的妈妈是那所大学的校长。

所以,她很注重对丁肇中兴趣的培养。

当时的小丁肇中对上学没有兴趣。到学校看看,如果不喜欢的课就走掉了。

到哪儿去?有时候到池塘游泳,有时候到河边摸虾。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丁肇中一家的生活过得很困难。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著名教授与科学家。家里来往的也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他听,耳濡目染,培养了丁肇中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可以这样说,是兴趣把丁肇中牵引到科学的“峰巅”。

说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他心里感慨万分。

他说:“影响我最深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对我很好,但是她从不要求我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其实,我的父母也不管我,他们让我干自己感兴趣的事,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所以,我不赞成强迫孩子读书。”“可是我的弟弟妹妹全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望子成龙’的态度,担心孩子学不好这、学不好那,早早地给孩子安排好一切。”“实际上,孩子在学校考第一代表不了什么,现在,在我认识的科学家当中,他们都不是每学期都考第一的学生。我更不曾考过第一。”“我只是对科学充满兴趣。每天,我不到7点就踏进实验室,到很晚才走出实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起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成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有人曾问我如何安排家庭生活、整天搞试验会不会影响到家庭?我想,这要问我的妻子才对呀!不过,我这位开明的妻子经常把孩子带进实验室。”“女儿3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说清各种仪器是干什么的,而且她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有人说我女儿长大肯定是一名物理学家,我当然想让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女儿却对物理不感兴趣。”“对这,我不去干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嘛!我想,她将来会在别的学科上做出成绩的。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是不能代替孩子的选择的,有时孩子即使出于孝心,勉强顺之。可因缺乏兴趣做基础,后果是可想而知的。”5、给孩子一座“书房”——博格斯如何激发儿子的学习兴趣

乔治·路易斯在阿根廷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他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1899年,乔治·路易斯生于布宜诺斯艾丽斯的郊区。他的父亲乔治·博格斯是一位民事律师,同时也是一位兼职的心理学老师及作家。

乔治·路易斯每次谈起自己的父亲,那种感激之情都溢于言表。他曾经在许多场合声称,父亲是一生中给他鼓舞最多的人。

乔治·路易斯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我的父亲非常有学问,而且他像所有的读书人那样心地善良。

从前父亲曾经告诉我应当好好看一看士兵、军装、军营、军旗、教会、主教及肉铺,因为它们有可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掉。

而我可以自豪地告诉自己的孩子,我的确见过它们。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父亲的预言还没有得到验证。

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喜欢默默无闻地工作……

他的偶像是英国作家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以及英国诗人、文学评论家斯温伯恩。

作为一位读者,他对两方面的书籍感兴趣。

首先,他喜欢阅读玄学及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其次,他喜欢阅读文学及有关东方文化的书籍。

正是他向我展示了优秀诗篇的力量,让我认识到那些优美的诗句,不仅是一种交流的手段,而且是魔术般的符号,是沁人心脾的音乐。

当被别人问起什么对他早期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时,乔治·路易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父亲的书房。实际上,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早年的许多时光,都是在父亲的书房中度过的。父亲书房里的情景至今我都仍然历历在目。数千本书都整齐地放在玻璃书架上。以前的许多事情我都忘记了,可那些我时常读的书却是永远也忘不掉的。”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乔治·路易斯爱上了阅读英文诗,并且养成了遇到不懂的地方,喜欢查阅字典和百科全书的习惯。

他写了许多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其中有两则就是关于百科全书与图书馆的故事。

当乔治·路易斯只有6岁的时候,就骄傲地向父亲宣称:“我长大之后,要当一名作家。”

他写的第一则故事,着重反映了儿童生活。这位著名作家在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依然不忘父亲的养育之恩。

他告诉人们:“我父亲时常激励我好好学习。在他的正确引导下,我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父亲还注重培养我独立做事的能力,他把我引上正路之后,从来不对我如何做事指手画脚。”“他想让我自己闯出一条路来。他甚至说:‘有些时候,孩子们反倒能给做父母的不少启示。’”6、给孩子一个梦想——莱特兄弟父亲对他们的教诲

在美国的北部,生活着一位穷苦的牧羊人,他的妻子在几年前去世了,他只能和自己的两个孩子靠给别人放羊来勉强度日,日子过得很清苦。

一天,父亲和儿子在山坡上放羊的时候,正巧有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顶飞过,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孩子们从小就喜欢提问题。这时,孩子又问他的父亲:“大雁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大雁要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父亲回答说。“如果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有飞起来的翅膀就好了,那样我们就可以到天堂,看妈妈了,她在那里一定很孤单。”大儿子说。

儿子的话让父亲流下了辛酸的泪水,一阵沉默过后,父亲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有想飞的想法,就能飞起来。”“我们现在就有这样的想法,我们现在就要飞起来了,就能见到妈妈了。”两个儿子伸开手臂试了试,可并没有像大雁那样飞起来。他们怀疑地看了看父亲,很明显,他们不相信父亲刚才说的话了。

牧羊人说:“我来做示范给你们看。”于是张开双臂,但是他同样也没有飞起来。“我想肯定是由于我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努力并坚定想飞的信念,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们能飞起来,飞到你们的妈妈那儿去。”

父亲的话久久地回荡在兄弟两人的心中,从此他们便开始研究自己如何才能飞起来的各项试验,当他们长大的时候,果真如父亲所愿飞上了天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飞机的发明者。7、挖掘孩子的潜力——柴可夫斯基父母对儿子的早期教育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

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品种繁多,体裁广泛,歌剧《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都是他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是个内向的人,他很少处理自己的日常内务。所以,家庭一直是他生活的重心。他与家人的关系相处得很好,尤其与母亲、妹妹和弟弟的感情最好。

柴可夫斯基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在他受到挫折的时候,母亲总会给他最大的安慰,使他恢复力量。

柴可夫斯基的父母都不是音乐家,但他们都很喜欢音乐,所以,在无意之中培养了柴可夫斯基敏锐的节奏感。柴可夫斯基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父亲使我在婴儿时期就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这是我走上音乐道路的起点。”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维亚特斯基的一个矿区,父亲是一个送矿石原料的马车夫,母亲是平凡的家庭妇女。

他在襁褓中的时候,母亲常常是横抱着他,一面哼唱着乡土味十足的俄罗斯民歌,一面轻轻地拍打他的小屁股,使他在和谐的节奏氛围中安然入睡。他醒过来以后,听见“的笃、的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便知道是父亲回来了,就随着声音挥动着小手臂。

他的父亲一回到家就逗他玩耍:把他抱在双腿上,一面嘴里发出模拟马蹄的声音,一面轮流交换起左、右腿,使他东摇西晃,上下颤动,充分享受到了这一“节奏情趣”。

从小在父母那里受到的音乐熏陶,使得他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他少年时期,常到父亲工作的矿山附近的一所东正教教堂玩耍,最爱听节奏分明的赞美诗歌曲,从中吸取了不少音乐养分,这为他以后创作节奏明快的芭蕾舞曲《天鹅湖》打下了基础。

还有一次,他的父母发现他能够把从家乡圣彼得堡音乐会上听来的旋律用钢琴弹出来。为此,他的父母相当惊讶,于是他们决定送柴可夫斯基去学校接受正式的音乐教育。由于他有过人的听力和勤奋刻苦的毅力,使他在音乐造诣上有所成就。

柴可夫斯基的父母并未有意培养孩子成为音乐家,但他们的“哄孩子睡”和“逗孩子乐”的动作,却在无意之中培养了孩子敏锐的节奏感,使柴可夫斯基自此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音乐家舒曼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音乐家之所以能在笔端流淌出一串串悦耳的音符,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主要在于他有超常的节奏感,而节奏感的形成总是从童年开始的。”8、寻找“笨孩子”的突破口——祖冲之爷爷对其的“突破式”诱导教育

祖冲之(429-500),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宋、齐间的科学家。他推算的圆周率比欧洲人早一千多年。

他编制的《大明历》中记载了岁差问题的计算方法。对于日月运行周期的数据记载也比当时的其他历法准确得多。然而,令人无法相信的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却要经常挨打,并曾被父亲斥责为“笨蛋”“蠢牛”呢!

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是位小官员。他望子成龙心切。在祖冲之五六岁时,就逼他念经书,对那些枯燥难懂的内容,祖冲之实在读不上口,背不下来。

两个月过去了,祖冲之只能背诵十多行,气得父亲把书摔在地上,并且怒气冲冲地骂道:“你真是一个大笨蛋啊!”

过了几天,父亲又把祖冲之叫来,教训他说:“你要用心读经书,将来就可以做大官。不然,就没有出息。现在,我再教你,如果你再不努力,就决不饶你。”

可是父亲越教越生气,祖冲之也是越读越厌烦。他皱着眉头,愤愤地说:“这经书我是说什么也不读了。”气得父亲额头上的青筋都迸出来了,忍不住伸手打了祖冲之几巴掌,打得他号啕大哭。父亲口里还不断骂着“笨蛋”“蠢牛”“没出息”。

一直到了9岁,对学经书他还是没有兴趣。父亲打他也不起作用。爷爷祖昌是当时主管建筑工程的最高级官员,认为孩子不见得只有读经书,才能有出息。他主张让孩子在实践中开拓眼界,增长知识。

于是,祖冲之就随爷爷到了工地上。这样,他处处感到新鲜,问这问那。有一次,祖冲之问爷爷:“为什么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会圆呢?”爷爷解释说:“月亮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有缺有圆!”

祖冲之越听越有趣,从此,经常缠住爷爷问个不停。爷爷便对祖冲之说:“孩子,看来你对经书不感兴趣,对天文却是用心钻研,正好,咱们家里的天文历书多得很,我找几本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地方问我。”

祖朔之这时也改变了对儿子的看法,每天教儿子读天文方面的书,有时祖孙三代一起研究天文知识。这样,祖冲之对天文历法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一天,爷爷决定带祖冲之出去见见“世面”,他们去拜见在天文方面很有成就的官员何承天。何承天向祖冲之问道:“小孩子,天文研究起来很费劲、很辛苦,研究它不能发财,更不会升官,你为什么要钻研它?”

祖冲之答道:“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弄清天地的秘密。”

何承天笑道:“小兄弟,有出息。”

就这样,祖昌因势利导,为祖冲之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从小走上了爱科学的道路。祖冲之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

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是祖冲之最早计算出来的,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他还制定了比较符合天象的《大明历》,并且制造了灵巧的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祖父对孙子祖冲之因材施教,看其兴趣何在,就以哪儿为突破口,去启发、引导孩子,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特长,做父母的应注意观察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争取在某方面有所建树。9、发挥孩子的天赋——达·芬奇父亲对达芬·奇艺术感的培养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画蛋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而他创作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和壁画《最后的晚餐》更是人们所熟知的名画。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画家,很大的原因在于他的父亲及时地发现了他的爱好,并为他发展绘画艺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他的父亲比埃罗是一名律师。母亲特丽娜是一位普通的农妇。

小时候,他的家里还比较富裕。达·芬奇出生后不久,父母离婚,母亲离开了他和父亲,他是在父亲的抚育下成长起来的。

童年时代的达·芬奇,对色彩很敏感,同时,对画画也很有兴趣。有时候,他一个人蹲在草丛中,用心地观察着各种花草树木,饶有兴趣地描绘着那些花瓣和树叶的形状。

为了探索动物的秘密,他还经常钻山洞,每次从山洞走出来时,身上总是弄得很脏,并总要捉几只小动物出来,带回家里,以便按照小动物的样子进行描绘。开始时,他画的并不像,但是,时间久了,他就画什么像什么了,镇上的人们都称他小画家。

一天,邻村一位农民拿着一块大木板,来到镇上,交给了达·芬奇的父亲,并说:“请你家的小画家在上面画些什么东西。”达·芬奇的父亲当即答应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忘记告诉儿子了。

过了一些天,达·芬奇偶然发现家里有一块白白的木板,就制作了一番后把它弄成一个盾牌。盾牌做成之后,他看上面什么也没有,不怎么好看,便想在上面画点画。画什么呢?他琢磨来琢磨去,就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画了上去。画好后,他拿去给父亲看。

比埃罗看到上面画有蛇、蝙蝠、蝴蝶、蜻蜓、蚱蜢,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小动物。数量均匀,而且结构合理,栩栩如生。

比埃罗高兴极了,心想孩子真的能画出点东西来,他决心支持孩子去学习画画,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画家。

1466年的一天,比埃罗同儿子去了佛罗伦萨。他们遍访名师,终于带着儿子找到了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和雕刻家罗基奥,向他说明了来意,并将达·芬奇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番。

罗基奥看达·芬奇既有画画的天赋,又有画画的毅力,就答应收下这个小徒弟。达·芬奇实在太高兴了。

从此,他就在画家罗基奥的细心指导下,在罗基奥的画室里专心致志地学习画画。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的画家。

他的绘画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当时的绘画技艺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达·芬奇的成功,不乏名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勤奋,但是父亲比埃罗对达·芬奇好奇心的呵护起了重要作用,这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更富于启发意义。10、对孩子的期望要恒定——费狄亚对儿子阿基米德的培养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发明家。

他毕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在数学、几何学、力学、流体静力学、光学和天文学等诸方面皆有造诣;他应用数学知识巧妙地提出了许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物理定律,诸如浮力定律、杠杆原理、滑轮原理,以及重心理论等。

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数学理论和力学用之于工程技术之中,作出了历史上罕见的巨大贡献。恩格斯评价阿基米德是对科学作出了“精确而有系统研究”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流传至今,那就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的父亲费狄亚是当时希腊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可是到他这个时代,这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经衰落了。费狄亚多么盼望自己的儿子能承前启后,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振兴祖国的科学文化,所以他给儿子取了这个不平常的名字——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希腊语里,它的意思是:杰出的思想家或第一流的思想家。

在阿基米德很小的时候,费狄亚就对儿子进行启蒙教育。费狄亚本人知识非常渊博,自然是儿子最好的老师。

费狄亚开始教儿子学习语言,同时,他还注意从生活中教儿子学习各种知识。

一有时间,费狄亚就带儿子去植物园辨识各种植物,去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用这种方法来激发阿基米德的好奇心,培养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随着阿基米德一天天长大,费狄亚开始教阿基米德一些书本知识了。他亲自当儿子的教师,教学内容有数学、几何、天文学等,同时,费狄亚还教儿子哲学、文学以及一些思维方法,比如如何推理、如何证明一些哲学问题等等。

费狄亚丰富的知识和学问是阿基米德成长的主要营养来源,阿基米德的智力也得到了充分全面的开发,这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阿基米德11岁那年的一天,费狄亚带着阿基米德来到海边,指着远方问道:“孩子,你知道地中海的对岸是什么地方吗”

阿基米德极目望去,除了湛蓝湛蓝的海水和翱翔着的点点海鸥,什么也望不见。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那里有一个名叫埃及的国家,爸爸。”“对的。”费狄亚高兴地点点头,“在埃及,有一个港口叫做亚历山大里亚。在那里,集中了很多著名的学者,还有藏书丰富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博物馆。亲爱的孩子,你愿意到那里去学习吗?”

阿基米德向往极了,他睁大了明亮的眼睛,肯定地点点头说:“要是能够到那里去学习,我真是太高兴了,爸爸。”

海浪卷着白色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轻微的响声。

费狄亚说:“孩子,大海现在很安静,可是,有时候它会发怒的。你不怕航行中浪涛把你吞没吗?”“不怕。”“你将离开家庭很远很远,不想念爸爸和你亲爱的妈妈吗?”费狄亚望着孩子稚嫩的眼睛,又试探地问。“我当然会想念您和妈妈。等我学习完了,就回家来看望你们。”“你不会感到孤单吗?亲爱的孩子,在亚历山大里亚,可只有你一个人啊!”费狄亚将手伸向年幼的阿基米德,轻轻地抚摸着被海风吹乱了的蓬松卷发。“怎么会呢?爸爸。您不是说过,在那儿有许多的学者和去求学的年青人,还有藏着许多许多图书的图书馆吗?我可以在那儿认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我会有新的朋友,还可以看很多的书,我不会感到孤单的,您放心吧!”

费狄亚看到阿基米德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就决定想办法送他到亚历山大里亚去求学。

紧跟着,出现了问题,费狄亚没有钱送阿基米德到埃及去求学。幸好,费狄亚和叙古国王希艾罗是亲戚。得到希艾罗的资助,年仅11岁的阿基米德终于乘上了去往埃及的商船,勇敢地横渡波涛汹涌的地中海,向世界文明古国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进发了。

在世界闻名的学术中心亚历山大里亚城,阿基米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终于成了名扬千秋的“想撬动地球的人”。

阿基米德的父亲对儿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世界上许多父母都可能是这样,但不同的是,阿基米德的父亲认认真真地去实现这一期望,而且最终成功了。

无论是亲自教孩子还是为他选择求学道路,每一步都要走得扎扎实实。不要空喊着要儿子或女儿去做一个科学家、政治家之类的,而是看看需要为孩子做点什么,引导着他朝着这个方向前进。11、积极回答孩子的“为什么”——熊庆来父亲的“问答式”教育

熊庆来是我国出色的教育家和近代数学的先驱,他1893年生于云南省的竹园坝。

父亲熊国栋在当地从事教育、水利等工作。他思想开明,酷爱科学,经常和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士们来往。这对熊庆来影响颇大。

熊庆来5岁时即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各种知识。父亲经常考他以前学过东西,由于他聪慧好学,每次父亲都很高兴。

像很多聪明的孩子一样,小庆来很爱动脑筋,凡事爱问“为什么”,对此,父亲总是给予积极的引导。

一次,父亲检查完庆来的作业后说:“很好,你都写对了,能出去玩了。”庆来却说:“不,爸爸,有一个问题我弄不明白,请您给我说说吧!”说罢,端来一碗水,拿来一根筷子,又把筷子插到水里,问父亲:“您是不是看到筷子折了?”父亲看了一看,说:“好像折了。”庆来说:“筷子其实没有折,为什么插到水里就像折了呢?”

父亲觉得儿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便鼓励他说:“爸爸也解释不了这个问题,以后你进了学校,学了更多的知识,就会明白了。”

熊国栋在工作之余,经常与受过新式教育的人们聚会,他们在一起谈人文、地理,有时还发表一些政治观点。每当他们谈论的时候,小庆来总是很好奇地听着。

和父亲来往的朋友中,有两位教师,他们很喜欢熊庆来,便主动向熊国栋提出担任庆来的教师,他们一位教法语,另一位教数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在他们的细心指导下,小庆来的成绩提高很快。他的好学精神使两位老师深受感动。于是,他们建议熊国栋将庆来送到昆明继续深造。

在昆明学习几年之后,熊庆来经过考试获得了去欧美留学的资格。可是,他的大伯坚决反对他出国,庆来的祖母力排众议,认为孩子的前程最要紧,支持庆来去走自己想走的路。

正是因为祖母的竭力支持,熊庆来才得以到法国深造了8年。后来,他将现代数学引入中国,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12、培养孩子的好奇感——达尔文父母的“解谜式”教育

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进化论的奠基人,是闻名世界的生物学家。他曾乘船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达尔文经过长时间的考证和研究后,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举世闻名的著作,在生物科学上进行了一次新革命。

达尔文从小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他尤其热爱大自然,喜欢探险、采集各种标本。

他的父母对儿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很重视,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努力学习,探索真理,这为达尔文以后能成为闻名于世的生物学家起了很大的影响。

有一次小达尔文和妈妈一起到花园里种树。妈妈对达尔文说:“泥土是个宝,小树只有在泥土中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别小看这泥土,它能长出青草,青草又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填饱肚子,才有衣服可以御寒。泥土太宝贵了。”

这些话,又让小达尔文想到了一个问题,他疑惑地问:“妈妈,那泥土里能不能长出小狗来呢?”“当然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是从狗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妈妈的妈妈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妈妈微笑地回答。“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达尔文接着问。“是上帝!”妈妈说。“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小达尔文穷追不舍地问。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儿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个谜,你快快长大吧,这些谜需要你去解释呢!”

达尔文六七岁时,和同学们相处得不好,因为同学们认为他总在“说谎”。

比如,他不知从哪儿捡到了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煞有介事地说:“看,这肯定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

同学们当即哄堂大笑,可是他却并不在乎这些,继续对身边的很多东西发表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看法。还有一次,他向同学们说,他能制造出一种“秘密液体”,这种液体能制成各式各样颜色的花。

但是,他却没有把这次试验搞成功。久而久之,老师也对他有了看法,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达尔文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认为达尔文这是在想像,不是撒谎。

有一次,达尔文在外面捡到了一枚硬币,他把这枚硬币拿给他的姐姐看,并郑重其事地说:“这肯定是古罗马硬币。”姐姐接过来一看,发现这分明是一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

对达尔文“说谎”的行为,姐姐很生气,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通过父亲好好教训他一下,让他彻底改掉令人讨厌的“说谎”习惯。

可是当父亲听完姐姐的叙述后,并没有过多地在意,他把儿女叫过来说:“这不能算作是撒谎,这正说明了达尔文有丰富的想像力。说不定这种想像力会用到他的事业上去呢!”

达尔文的父亲还在花园里给达尔文搭了一间小棚子,让他自由地做化学试验,以便能更好地开发他的智力。

达尔文十岁时,父亲还陪他一起去威尔士海岸度过一个月的假期。达尔文在那里大开眼界,他采集了很多的海生动物标本,这更是激发起了他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如果达尔文没有好奇心,更没有想像力,今天的“进化论”就不会存在了。而达尔文的父母最成功之处就在于支持儿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好奇是知识生根发芽的土壤”。

当你的孩子第一次向你提问题,或许这些问题是幼稚的,但你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正是他们走上成才之路的开始。

想像力与好奇心对一个人很重要,如果没有想像,人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不可能有任何预见,我们的社会也不可能进步。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就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想像,既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也是孩子开发创造的源泉。

孩子的生活里到处都充满着想像。

他们把几个小凳子连在一起,便把它想像成一列奔驰而来的火车;他们抱着布娃娃,会想像自己是医生,在给病人认真地治病。

这就是孩子,孩子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想像里成长着,作为父母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美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注意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充实孩子的感性形象和理性知识。13、美的熏陶——卢梭和他幼时的“神奇”教育

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刚一出生时就失去了母亲,由他的姑姑把他带大,姑姑对他从小进行的美的教育为他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他在《忏悔录》中这样写道:“我对于音乐的爱好……绝大多数是受了姑姑的影响。

她可以唱无数优美的歌曲,她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唱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这位出色的姑娘的优美歌声,能驱散她本人和她周围一切人的寂寞和惆怅。她的歌声是那样的扣人心弦,现在她所唱的很多歌曲都留在我的记忆当中,甚至在我的记忆力日渐衰退的今天,有些在我儿童时代就已经忘记了的歌曲,随着岁月增加,又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了我一种难以言状的乐趣,这种乐趣会陪伴我终生。”

晚年的卢梭,每当他回忆起姑姑教过的歌曲,他都会像孩子那样欣喜若狂。

有一支姑姑教给他的歌曲一直使他很动情,遗憾的是他把后面一半的歌词忘记了,他曾几次想请人补全了这首歌曲,但是他始终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不想让这支使他动情的歌曲还有另外一个人也会唱。

卢梭童年时期学习的这支歌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美的熏陶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有时简直让人无法相信。14、孩子的不当想法应立即修正——伽利略父亲的“因势利导式教育”

伽利略(1564-1642)出生于意大利,是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科学的历史上他首先将实验与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融会贯通在一起,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

他用系统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精确的科学数据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后人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父亲文森佐·伽利略崇尚科学,不迷信权威,他曾著有《音乐对话》一书。父亲不仅擅长数学,也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伽利略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对音乐、文学、绘画以及数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森佐对儿子的教育十分重视。童年时期,伽利略所得到的教育、知识,都是由父亲和几位家庭教师教授的。

伽利略聪明好动,喜欢探险并且同时也很爱研究周围的一切事物。

文森佐对当时比萨的教育机构很不满意,他强烈地反对自己的儿子到其中一所学校去接受教育。

他希望伽利略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所以,便把伽利略送到修道院的学校去学习了。

当时,欧洲的科学、教育都在神学的统治之下,很多学校都设在修道院里。在人们眼里,修道士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为上帝献身,这种精神更是可贵的。可伽利略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坚决不同意。

他知道,伽利略是个爱思索的孩子,从小对任何事物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

记得有一年冬天,他带伽利略去朋友家做客,当时气候异常寒冷,天上飘着鹅毛大雪,街上、房顶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小伽利略非常高兴,跟在父亲后面,一边蹦跳着,一边唱着歌。

忽然,他停住了脚步,望着漫天飞舞着的雪花,问:“爸爸,为什么春、夏、秋天下雨,冬天却下雪呢?”“冬天气候寒冷,雨在空中凝聚成雪花才落下来呀!”“那,雨水没有颜色,雪花为什么都是洁白的呢?”小伽利略沉思片刻,又追问爸爸。

爸爸被问住了。

文森佐认为,像伽利略这样思想活跃、敏捷的孩子,以后是不会长期甘愿接受宗教教条束缚的;修道院中枯燥、令人窒息的生活,伽利略也会忍受不了的。他把伽利略从修道院带回家,对他进行了耐心劝说。

对于父亲的劝说,伽利略一点也不能理解,他还是准备回到修道院去。哪知文森佐对学校说伽利略有一只眼睛长期有问题,不能看书、学习了,需要治疗。

学校同意他把伽利略带回了佛罗伦萨的家中。

对于儿子的固执己见,文森佐还是耐心地说服开导,终于使伽利略放弃了当修道士的草率决定。通过父亲朋友的帮助,他进了比萨大学,正式接受医学的教育。

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些数学家。本性好奇的他,会时常提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等等。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著名的数学家利奇要来比萨讲学,他就准备了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去请教利奇。

在比萨大学,伽利略凭着刻苦钻研,勤学勤问的精神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地掌握有关物理方面的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从此渐渐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若不是当初伽利略父亲的因势利导,伽利略的才能恐怕就会终生埋没在修道院里了,我们的科学史就会失去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古人云:“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父母应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善于做孩子的伯乐,将自己的孩子变成最优良的千里马,让他驰骋千里。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长处和特点,就意味着掌握了孩子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

仅仅发现孩子的特点和长处还不够,作为父母还应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比如,你的孩子喜欢在草丛里捉虫子,挖蚯蚓,你千万不要遏制他(她),你应该陪孩子一起玩,给孩子讲些小知识,或许你的孩子在将来会成为真正的生物学家;若你的孩子喜欢读书、作画、唱歌、下棋,你就应该尊重他(她)的爱好,引导他(她)遨游知识的迷宫。

古人云:“顺天木以致其性”,因势利导,从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出发,你的孩子就会从一匹可爱的小马成长为腾飞的千里马。15、孩子是一缕白丝——肯尼迪对孩子的教育

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叫肯尼迪,由于他晚年得子,因此对孩子十分宠爱。

小肯尼迪十分调皮可爱,可是,爸爸老肯尼迪却觉得这个孩子到处惹是生非,担心他将来会闯祸,不能像自己一样,成为一名“上层人士”。

有一天,老肯尼迪带着儿子经过一家被自己收购的染丝厂,看见工人把一缕一缕洁白的丝丢进染缸里,白丝立刻变了颜色。

老肯尼迪非常感慨地说:“白丝本来是多么纯洁呀,可是丢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丢到绿色的染缸里就变成绿色,我们每个人在一出生的时候不是都一样的吗?但因为后天处在不同的环境,受到不同的影响,就变成各种各样的人了。”

聪明的小肯尼迪听了,仿佛若有所思。渐渐地,他不再到处惹是生非了,而是专心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学习。

老肯尼迪惊喜地看到儿子的变化,他不再对孩子的未来担心了,也不再打击孩子了,只是在他闯祸后,对他讲明事情的结果,并告诉他是他错了,他可以避免这些失误。孩子的错误越来越少,变得十分懂事。十多年后,小肯尼迪成为当地最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每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都是一缕纯洁的白丝,而环境则是一个大染缸,好的环境就像一个色彩明朗的染缸,染出来的丝明艳耀眼;不好的环境却像一个色彩混浊的染缸,染出来的丝黯淡无光。遗憾的是,丝一经染过,再怎么洗也不能恢复本色了。

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的,身处环境的好坏,对他们的教育,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首先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别人,对孩子发生持久性影响的也是父母而不是别人。孩子最早获得的一切知识、能力、本领都是父母或家庭中的其他人教给的;孩子的性格、品德、作风、习惯也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

父母是孩子最理想的登天梯,他们愿意孩子踩着自己的肩膀去攀登,无数实践证明了家庭最早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攀登多高,能走多远。

孩子总是把父母当作自己最坚实的后盾,而且是一座非常有力、永远不会倒塌的后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