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医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9:35:20

点击下载

作者:朱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区中医药

社区中医药试读:

编者的话

随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中医药有机地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为群众提供了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并深受欢迎。为了提炼社区中医药工作的规律性、规范性做法,用于指导各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好地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故编写了《社区中医药》一书。《社区中医药》分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社区医生必须掌握的中医药基础知识、社区医生必须掌握的中医基本技能、特定人群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与中医体质辨识、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诊疗常规、社区常见病协定方、社区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社区中医药康复、社区中医药政策文件汇编共九个部分。本书特点是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其操作性和指导性作用强,既适用于卫生行政机构的社区中医药服务政策指导,同时又是社区常见疾病的中医药诊治指南。

受水平所限,本书内容难免有不当之处,请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12年6月第一章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第一节 中医药科室建设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科室的合理设置、中医药设施设备的必要配备,以满足中医药科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功能需求,营造社区中医药服务氛围,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发展。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医科室作为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常规设立中医诊室、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等临床科室,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2.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

3.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中药房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中药饮片品种300种以上,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配备中成药,并配备煎药机为患者提供代煎中药服务。二、社区卫生服务站(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为单位,不少于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如下要求)

1.常规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不少于1个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室、养生保健室等),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设备同上)。

2.设置中药房和煎药室,中药饮片品种在200种以上,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配备中成药,提供煎药服务,或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上级单位)统一配送中药饮片和提供煎药服务。三、其他要求

1.中医诊室一人一诊室,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和保护患者隐私的服务理念。

2.针灸室、推拿室、理疗室、康复训练室、养生保健室中,每床设置轨道式遮隔帘或移动式屏风,保护患者隐私。

3.按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设置中药煎药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煎药室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煎药室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煎药室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煎药室要有换气设施。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诊室、中药房实施信息化管理。建立中医医师工作站、中药房管理系统,开展中医药服务“六位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实施预防保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实时交互、自动更新、统计分析及动态管理。

5.在候诊区醒目位置,应免费提供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手册等。第二节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从事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工作人员范围

1.中医类别医师,包括执业注册或执业地点备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的大中型医疗机构在职和退休中医人员。

2.接受过系统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

3.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药剂人员。

4.负责中医诊室和病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二、配置原则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数应占医师总数的25%以上。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3.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为单位,不少于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按照中医诊室(含针灸室、推拿室等)数量配置中医类别医师,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临床类别医师。

4.从事社区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药剂人员应具有中药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三、培训方式及要求

1.按“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缺什么、补什么”的继续教育;建立脱产与半脱产相结合、在职与学历教育相结合、机构内与机构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社区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积极参加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未参加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类别医师,应参加岗位培训,并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不定期选派业务技术人员到区级以上中医院进修学习,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三基三严培训考核,邀请名老中医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中医药业务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技能。

2.组织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进行拜师、跟师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学术会议等。

3.组织参加区内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学习并取得合格证。

4.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单位,组织开展中成药合理应用培训、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知识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特别是针灸、火罐、刮痧等中医非药物疗法。

5.积极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习中医活动,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县(区)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

6.邀请区内中医药专家到社区开展讲座、诊疗、查房等帮扶活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进行培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7.选聘中医骨干医师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开展咨询、指导和规范社区中医药技术工作。第三节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方法丰富多彩,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社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选派2名中医药骨干参加区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班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可作为师资指导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辖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建立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业务指导长效机制。 积极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临床类别医师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别医师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开展各种针刺方法(含毫针刺法、皮肤针刺法、三棱针刺法、穴位注射、电针、耳针、头针)、小针刀、穴位埋线、艾灸、天灸疗法、刮痧、推拿、拔罐疗法等。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开展毫针刺法、穴位注射、电针、艾灸、拔罐疗法等。第四节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

为全体社区居民,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并以社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为重点,针对其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普及中医疾病预防知识,运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罐、药物热疗、食疗、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方法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养生保健、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以增强社区居民健康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以及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一、主要内容

1.针对我省各地具体气候特点,结合人群体质状况、生活方式、多发疾病谱等,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方案,为不同人群提供相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2.针对季节性、易感疾病易感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并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如在流感易发期,发放艾叶燃熏、板蓝根等中药煎水服用;在过敏性疾病易发期,采用中药熏鼻喷喉等方法以延缓发作;在节假日前后进行脾胃调理等。

3.针对孕产妇,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如饮食起居指导、常见病食疗、康复训练指导、产后心理辅导等。

4.通过健康教育,向中年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社区居民宣传相应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调摄知识,以及中医药慢性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包括饮食起居、健身运动、心理调适、疾病预防、调护等。

5.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牵头,在社区中推广普及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二、妇幼保健工作

1.孕期保健

普及孕期中医保健知识及分期保健要点,包括情志调摄、饮食起居、健康检查、用药指导等保健服务。

2.产后饮食起居指导

产后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忌辛辣或肥甘厚味,免伤脾胃;适当饮用补血、祛瘀、下乳的药膳;多吃流质食物,促进乳汁分泌。产妇忌食刺激性食品,勿滥用补品。

3.产后常见病食疗

脾胃虚弱者,可服山药扁豆粳米粥;肾虚腰疼者,食用猪腰子菜末粥;产后恶露不净者,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或益母草红糖水、醪糟。

4.产后康复训练指导

通过中医手法刺激穴位和专人指导运动训练,防治产后病。

5.产后心理辅导

预防产后抑郁症,主要表现是产妇在产褥早期出现的以哭泣、忧郁、烦闷为主的情绪障碍。此时应进行心理疏导,并加服补血养肝、疏肝理气中药。

6.哺乳期饮食指导

若乳汁不足,可多喝鱼汤、鸡汤、猪蹄汤等。断乳可采用中药的方法回乳,如用炒麦芽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乳房局部做湿热敷。三、传染病预防工作

1.生活起居预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添衣物。“食饮有节”,饮食要有规律。“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若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必将导致气机逆乱,气郁化热,从而产生毒热之邪,更易招致外感。

2.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传染病也有帮助。

3.药物预防

建议社区居民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中医传统疗法,运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如苍术、艾叶、藿香、山柰等制成香囊或香熏,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积极进行疾病预防。四、“治未病”工作

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应用《中医基本体质分类量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对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体质类型的不同人群指导个体化调护方案,指导居民的起居调养、药膳食疗、情志调摄、动静养生和经络腧穴的按摩保健等。第五节 中医医疗

社区中医医疗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相关理论,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疾病恢复期、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包括晚期病变)和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一、基本目的

社区中医医疗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疾病恢复期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为主,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应用中医药方法和适宜技术开展连续性的诊断、治疗、护理以满足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二、基本原则

1.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为主。

2.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慢性病中医药防治。

3.突出中医药特色,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科室的中医治疗率(中医药物处方和非药物疗法人次数占总处方数比例)不低于65%。

4.建立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合作机制。三、组织实施

1.主要任务“防未病、管慢病、治小病、转大病”,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2.医疗范围

社区中医医疗应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相关理论,针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老年退行性疾病进行中医治疗。

3.社区中医药常见病证目录(1)内科常见病症:发热、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痛(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泄泻、肠痹(溃疡性结肠炎)、便秘、呕吐、痹证(风湿病)、眩晕(高血压病)、水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消渴(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石淋(肾结石)、郁症(神经官能症)、不寐(睡眠障碍)、口僻(面神经炎)、耳鸣、耳聋等。(2)外科常见病症:漏肩风(肩周围关节炎)、腰腿痛(腰椎各种病变)、颈椎病、混合痔、乳痈(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等。(3)妇科常见病症:经行头痛(经前期综合征)、痛经(子宫内膜异位征)、乳汁不行(产后缺乳)、月经病、带下病等。(4)儿科常见病症:马脾风(小儿发热)、小儿泄泻(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等。(5)皮肤病与性病症:鹅掌风、脚湿气、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腰缠火丹(带状疱疹)、痱子、疥疮、冻疮、痤疮等。(6)眼科与耳鼻喉科常见病症: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涩症(干眼)、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慢喉喑病(慢性喉炎)、鼻鼽病(变态反应性鼻炎)、暴聋病(突发性耳聋)。(7)传染病常见病症:时疫感冒(流行性感冒)、瘟黄(病毒性肝炎)、肺痨(肺结核)、痢疾等。

4.慢性病中医药防治目录

针对眩晕(高血压病)、消渴病(糖尿病)、中风病(脑卒中)、痴呆(老年性痴呆)、骨痿(骨质疏松)、咳嗽、肺胀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医防治一体化方案,采取中医防治菜单式服务,包括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预防和行为干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家庭护理等。

5.家庭中医药服务

针对慢性病患者、需连续治疗的卧床或高龄老人,以及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可上门提供针灸、推拿、刮痧、拔罐、敷贴、熏洗、湿敷、药熨、敷脐、穴位注射、吹鼻、耳压、点穴、雾化吸入、送药上门等中医药治疗服务。

6.社区中医护理

社区中医护理要在辨证施护的基础上,开展慢性病、心理、母婴、临终护理和护理咨询指导,以及家庭护理等专项中医护理服务。四、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中医医院协作关系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立医院的协作关系,建立和完善集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科研合作与指导等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一)双向转诊

按照省卫生厅制定的双向转诊实施方案,明确双向转诊原则、流程、标准、优惠措施、双方权利义务,以及双向转诊工作制度等。

1.双向转诊的原则(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中医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即成为双方的定点转诊医院。(2)双向转诊分为上转和下转两种。上转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患者转至公立中医医院。下转即公立中医医院患者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双向转诊应遵循医师指引为主的患者或家属自愿原则。上转时,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经济、习惯等因素提供尽可能多的与患者疾病有关的信息;下转时,应主动对后续治疗和康复方案给予技术指导。(4)双向转诊以专用转诊单作为交接依据,同时配送必要的医疗文书。(5)依照工作流程建立手续简便的双向转诊快速通道,必要时实施免费接送的便民措施,不得无辜推诿、拒绝双向转诊患者。

2.双向转诊流程(1)上转

①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医师诊治后,确认患者有上转体征需转入上级医院诊治时,医师按照要求填写转诊单一式两份,盖转诊专用章,一份交患者,一份留存做转诊登记。

②将患者的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史摘要、或抢救病史记录等有关资料一并转入上级医院。

③急、危、重症等患者的转诊应有医护人员护送。(1)下转

①经上级医院医师诊治后,确认患者有下转指征需下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后续治疗和康复治疗时,医师按要求填写转诊单一式两份,盖转诊专用章,一份交患者,一份留存做转诊登记。

②将患者的门诊病历或出院小结或抢救病史记录及后续治疗方案、康复治疗方案等有关资料一并转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3.双向转诊的指征(1)上转指征

①急、危、重、疑难及有手术指征的患者。

②诊断不明的躯体疾病和心理问题。

③诊断明确但因技术、设备等医治和干预条件有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处置的患者。

④涉及重要解剖部位的清创缝合。

⑤各类传染病、疑似患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⑥难以诊疗的其他疾病。(2)下转指征

①上级医院诊断明确、治疗方案确定的老年病、慢性患者。

②急、危、重、疑难及手术后患者经救治、手术后,病情缓解,进入后续治疗、康复治疗的患者。

③老年护理患者或转入临终关怀服务的患者。

④急性传染患者症状已控制或度过传染期的患者。

⑤分娩出院后的产妇访视。

4.双向转诊有关要求(1)加强社区中医药人员与上级转诊医院相关科室主要医疗骨干之间的联系合作,定期信息沟通,进行相互医疗业务,熟悉他们的专业特长、门诊时间等,为双向转诊创造良好的条件。(2)规范转诊程序,掌握转诊标准,明确责任目标。(3)做好各项转诊登记和资料收集工作。(4)优惠转诊:凡持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的转诊单,上级接诊医院按照政策给予优先优惠就医。(二)人才支援及技术支援

1.门诊坐诊

公立中医医院中级以上中医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坐诊。

2.联合查房

公立中医医院中级以上中医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查房、专家会诊、疑难病历讨论等。

3.社区义诊

公立中医医院中级以上中医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大型社区义诊、养生保健、针推康复、中医中药疾病预防等咨询活动。

4.技术推广

通过业务讲座、技术操作示范,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应用。

5.鼓励就业

鼓励公立中医医院中级以上中医药人员、离退休等中医药专业人员在政策范围下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注册备案、多点执业。第六节 中医康复

社区中医康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药康复手段,组织康复对象及其家属和社区共同参加,帮助病、伤、残者逐步改善躯体、心理、精神和社会的功能,改善或恢复其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开展中医康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专门的中医康复组织机构,可建立针灸、推拿、理疗等康复室,康复室内应有康复知识的宣传牌、工作职责、康复设备功能介绍、康复宣传图片等。设立专兼职的中医康复指导员,配备相关的中医康复理疗设备。

1.采用中医传统康复疗法:①针灸推拿、贴敷、熏洗、火罐、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②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传统体育康复法;③气功;④中药、饮食疗法;⑤调摄情志疗法。结合现代理疗康复器械等综合治疗方法。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上级医疗机构康复期的患者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处理的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对急性病恢复期、病情稳定的慢性病、许多神经系统的疾病(如面瘫、头痛、不寐等)、软伤类疾病(如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类疾病等患者评价分期、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进行系统全面的康复训练指导;依托科研项目的实施,使社区康复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二、家庭康复

对慢性病恢复期、出院后仍需进一步康复治疗或行动不便的人群,应制订个体的康复干预方案,提供上门康复训练指导。上门康复服务包括运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罐、中药等较为简便的方法,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指导和基本保健知识介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方法传授和转介等服务内容,做好服务记录,进行效果评估。三、社区康复

1.与残联协作,在社区康复站,社区责任医生有计划地定期进行社区巡诊,开展健康咨询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身体、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健康和医疗康复帮助,指导康复训练。指导康复协调员,利用社区简易康复设施或康复站内康复器械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2.利用各种卫生宣传日、残疾主题日、节假日,组织专业中医康复专家进入社区进行义诊和中医康复知识的宣传工作,给社区居民现场诊疗和讲解中医康复的各种知识,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中医康复的好处,加大中医康复工作在社区的普及范围,普及中医康复常识。第七节 中医药健康教育

中医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采取集体和个体的形式,普及中医基本知识、养生保健方法及技术的一项工作。能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增强体质,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一、内容

1.中医四季饮食、起居,体质调养,中医防病等养生保健知识。

2.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时期提供养生保健、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和体质调养等内容的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二、方法

1.社区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骨干,依托全科医师团队,成立健康教育讲师队伍,在各责任社区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

2.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医健康教育

采用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发放居民健康身份证等方式,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食疗与药膳、食补与药补、冬令进补、情志调摄与气功导引等。

3.开展卫生日宣传活动

结合“世界结核病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主题日活动,开展中医义诊等相应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

4.开辟中医科普宣传专栏

在新闻媒体开辟健康教育栏目,积极提供中医宣传资料,刊(播)城乡群众应知应会的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疾病预防控制方法等,广泛宣传,动员辖区居民积极收看健康教育栏目,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5.编写中医健康知识读本

示范性社区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写一本知识性强、通俗易懂、内容全面、适合广大群众特点的中医药宣传资料,配放到健康教育室、输液大厅、康复病房等处,供就诊患者阅读。

6.制作中医健康教育展板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计制作一套简便易行,可在公众场合展出或悬挂的中医健康教育展板,广泛宣传中医健康基本知识与技能,做好展出活动记载及图片资料的收集工作。

7.开设中医健康教育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与教育部门合作,在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面向青少年学生广泛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向辖区内中小学提供符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健康教育资料,利用“卫生日”,在学校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并通过学生影响家庭成员,促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养成。

8.建立健康咨询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咨询室,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一个健康咨询点,配备DVD、电视、电脑等基本的宣教设备,并培养一批健康教育骨干,开展社区中医健康教育与咨询。全科医师团队在各责任社区进行义诊咨询,包括合理营养、各种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家庭心理教育,以及暴饮暴食、偏食、酗酒对健康的影响等。

9.建立中医宣传栏

在每个社区建立一个中医健康科普宣传栏,主要用于张贴中医健康科普类报纸或宣传画和折页,向广大群众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做好资料的记载、收集工作。三、健康教育的形式

1.语言方法

采取口头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医患(或群众)座谈等方法,宣传中医药保健知识。

2.文字方法

采取标语、宣传单、宣传画、宣传册、医药报刊、墙报、专栏、健康教育处方、运动处方等方法,宣传中医药保健知识。

3.图片与实物

采用图片、照片、中药标本、模型、示范等方法,宣传中医药保健知识。

4.多媒体方法

采用广播、幻灯片、互联网、电视、电影等音像手段,宣传中医药保健知识。

5.趣味活动

如健身表演、知识竞赛、有奖竞猜等方法,宣传中医药保健知识。

6.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显著位置悬挂古代中医名人画像,设立中医名人塑像,张贴古代健康养生诗词、中医食疗挂图和牌匾等。四、要求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明确的社区诊断,针对社区重点人员和疾病谱、常见病、多发病,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医药健康教育计划和方案,并安排专人协调、安排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

2.中医药健康教育应发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有的卫生技术人员,分层次、多方面地进行宣传和教育。

3.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人员应每月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素质,更新知识。

4.对社区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和评价。第二章社区医生必须掌握的中医药基础知识第一节 中医理论基本知识第一部分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其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依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

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

2.人与外界环境具有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如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腠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证、冬季多有伤寒。(2)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的。研究表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如急性心肌梗死春夏季时期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节多在午时至亥时。此外,人的脉搏、体温、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时的节律变化。(3)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因地域差异而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对患者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发热给予退烧药等这种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所出现的不同证型而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第二部分 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中医理论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一、五脏

1.心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1)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2)心主神志: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中医学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3)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4)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而味觉的功能正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

2.肝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证多从肝论治。(1)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①调节精神情志: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

②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③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2)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3)肝开窍于目: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等。(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

3.脾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当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①运化水谷精微:即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②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如果脾的这一功能异常,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2)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症。(3)脾主统血: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若脾失健运,可出现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5)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

4.肺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1)肺主气、司呼吸:其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①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②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2)肺主宣发和肃降

①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之意。

②肺主肃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3)肺主通调水道: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4)肺开窍于鼻:鼻是肺的门户,为气体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均有赖于肺气的作用来维持。肺的某些病变,常可影响及鼻,使之产生多种病理表现,如鼻塞流涕,不闻香或鼻衄等。(5)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合皮毛是指肺能输布津液、宣发卫气于皮毛,使皮肤润泽,肌腠致密,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果肺气虚则体表不固,常自汗出,抵抗力下降则易于感冒。

5.肾

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2)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来自水谷精微,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3)肾有司开阖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多开少,可见尿少、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4)肾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5)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同样,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但中医认为亦与肾有关。如肾阳虚衰可致大便泄泻、滑脱。(6)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如果肾精虚少,不能营养骨骼,便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临床所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中医认为均由肾精不足所致。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所谓“其华在发”。二、六腑

1.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奇恒之腑。胆与肝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胆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其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饮食消化吸收,则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腹胀、便溏等;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和尿黄等。

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2.胃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在中医理论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

3.小肠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2)小肠主泌别清浊:小肠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4.大肠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并经肛门排出体外。大肠的这一功能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与肺的肃降有关。如大肠传导失常,可出现大便质、量,以及次数的异常变化,或泄泻或便秘或便脓血等。

5.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

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其浊者下输于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当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

6.三焦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气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还是水液运行之道路。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三、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是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

脑居颅内。“头者,精明之府”,中医把忆、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都归于脑,又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同时把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髓的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藏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胆的功能如前所述。但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女子胞位于小腹内,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中医认为,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心、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有关。这是因为其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功能无不与血、精有关。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任主胎胞,冲为血海。在病理上,当各种因素导致上述脏器、经脉功能异常时,即影响女子胞的功能,引起月经失调与不孕。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则出现咳嗽、气促等表现。(2)心与脾: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脾气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则可营养脾气。(3)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4)心与肾: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5)肺与脾: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人体之气主要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气所组成。故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的强健,是人体气盛的保证。另一方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代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及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6)肺与肝: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协调,则气机通畅。如果失常则会出现肝气上逆,表现为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所谓“肝火犯肺”。(7)肺与肾:肺与肾的关系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肺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肺失宣降,或肾的气化失调,可出现尿少、水肿、喘促、喘逆等症。

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果肾气虚损,不能摄纳肺吸入之清气,气浮于上,则会出现呼多吸少,活动后症状加剧的情况。(8)肝与脾: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营养,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9)肝与肾:肝与肾的关系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于肝血的化生。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10)脾与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二者的关系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脾气的健运,要依靠肾阳的温煦,而肾精也需要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补充。此外,脾可以运化水湿,肾负责气化水液,脾肾两脏在津液代谢方面也是共同起作用的。

2.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阴阳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之间通过经脉形成相互络属的关系。(1)心与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临床上可见心经实火移热于小肠,出现尿少、尿热、尿赤、尿痛等症;也可见小肠热盛,循经上炎于心,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2)肺与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可以帮助大肠的传导功能,而大肠传导正常,又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如果肺失肃降,则会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症。(3)脾与胃:脾与胃相表里,两脏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一燥一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传输。如果脾虚运化功能不良,则出现食少、恶心、呕吐等症。(4)肝与胆:肝与胆相表里,胆汁的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胆汁排泄的通畅与否,也会影响肝的疏泄。临床上,肝病常影响到胆,胆病也常波及至肝,出现肝胆同病的现象。(5)肾与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贮尿、排尿功能有赖于肾脏的气化。肾气充足,固摄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水液代谢正常。反之,则出现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遗尿、尿频等症。

3.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水谷,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饮食摄入人体之后,经胃的腐熟而下传至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以分清浊。其中清者为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经肾入膀胱,成为尿液排出体外。浊者为糟粕,进入大肠传导为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在消化、吸收及排泄的过程中,胆汁排泄入胃以助消化,而三焦的气化作用则促进饮食水谷传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伤及津液,可致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