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0:15:09

点击下载

作者:陈美球,蔡海生,廖文梅,王立国,刘志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低碳经济学

低碳经济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低碳经济学作者:陈美球,蔡海生,廖文梅,王立国,刘志飞排版:KingStar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ISBN:9787302378648本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篇基础理论篇[内容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日渐枯竭已经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并制约人类发展的重大挑战,但人们也不能停止追求经济的进步以及实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脚步,在这主、客观因素的推动下,各界都开始反思当今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企图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本篇首先介绍了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低碳经济以经济性、技术性、目标性为特征,包含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低碳技术、消费模式4个核心要素以及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市场和低碳管理5个方面的内容。其次本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公平效益及外部性四大低碳经济学理论,以及从定量、定性两个方面阐述了绿色GDP的核算以及低碳经济中的计量分析,从而更深入地触及低碳经济学的实质。总之,低碳经济是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高效结合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对其基础理论研究将对低碳经济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第1章低碳经济学导论

如果有人说“地球也会发烧”,你可能会不相信。但它确实生“病”了,而且高烧不退。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来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在整个20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攀升了0.6℃,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左右,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2(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CO)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1.4℃~5.8℃。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度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

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2007年6月8日,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5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在德国北部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世界经济和气候变化等议题。中国第十一届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指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发展低碳经济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考和一把钥匙。1.1 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3个发展阶段,人们一直在利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服务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人类就步入了大量能源消耗时代。自工业革命至今,人类发展的基础就是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使用。经济发展和能源的消耗几乎可以画等号。随之而生的是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球。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审视经济发展中不良影响,着力解决越来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点话题。1.1.1 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只是烟尘、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2危害,大气中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2事实。由于人为排放的CO等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客观需要。“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燃烧化石燃料和毁林垦荒等行为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气候变暖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南北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如岛国马尔代夫将在50年后被全部淹没);引起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频发,造成较大的自然灾害。同时,还将对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疾病防控等人类生活各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气候变暖到一定程度,现存生物链将不可逆转地崩溃,危及人类生存。

根据2006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灾害和台风,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等。虽然受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还存在疑问,但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1.1.2 能源枯竭对人类经济与社会的严重制约

从世界能源储量来看,化石能源还可以开采利用一段时间。据科学家们估算,如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煤炭可以用200多年,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可以用40多年。当这些不可再生能源枯竭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制约。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一是要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能力;二是要加强对核能的利用(海水中的氢能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未来资源);三是要寻找其他的能源物质;四是开发利用“地球能”。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看到,过多、过滥、粗放式地使用资源,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能源枯竭进一步加深。因此,发达国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放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正是出于对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研究开发第三代核电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成为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的重要领域。1.1.3 社会文明对经济调整与增长的必然选择

应对气候变化是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采取的措施。低碳经济则是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2低排放为基础的崭新发展模式。其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主要是CO)排放,其实质是清洁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产业清洁生产等。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从本质上讲,低碳经济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的必然要求,其本身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达国家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保持发达国家现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了。从工业化进程看,英国、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或者说已走过了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除小汽车需要消费油品外,吃饭、住房等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21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1.1.4 国际社会对低碳减排与发展的时代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由欧洲发达国家提出,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拥有了一大批专利技术。经过西方国家十几年的鼓动和宣传,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从经济和发展问题逐步演变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问题。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瑞士举行,大会通过了《世界气候大会宣言》。宣言指出,粮食、水源、能源、住房和健康等各方面均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人类必须了解气候,才能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和避免不利的影响。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效应,但没有具体规定参加国的义务。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规定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碳减排的义务,发展中国家从2012年开始承担义务。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约,美国作为当时温室气体第一排放国,拒绝签约。根据2007年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 2009年12月,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缔约方大会,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2012年)到期后的碳减排方案,但未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只达成了政治协议。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发展空间的扩展和争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工业化、2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CO减排难度较大,并且消除贫困的发展压力大,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了履行国际义务,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1.2 低碳经济的基础知识

人类能源利用的发展轨迹,就是一个从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从第一代能源薪柴,到第二代能源煤炭,再到第三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就是从不清洁到清洁、从低效到高效、从不可持续走向可持续、从高碳经济走向低碳经济的过程。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1.2.1 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其总体目标是2050年将CO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后来低碳经济的概念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当前国际交往和合作的热点。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发表的《斯特恩报告》指出,现在全球每年投入GDP的1%用于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该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对于低碳经济概念的认识,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 布朗提出的能源经济革命论是低碳经济思想的早期探索。莱斯特·R. 布朗认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要尽快从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太阳、氢能为核心的经济;化石燃料或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高效的、以氢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十分必要和紧迫,要建构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定义进行了许多积极深入的研究,牛文元、贺庆棠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方时姣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庄贵阳、何建坤、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1.2.2 低碳经济的3个特征

低碳经济实质上依然是发展经济的一种形式,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和洁净的能源结构,关键是低碳技术创新和保障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3个特征。

(1) 经济性。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考虑,既反对资源和能源的高度消耗和浪费,又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

(2) 技术性。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实现碳排放最小化。一方面,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另一方面,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福利不降低。

(3) 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过大的影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在不同时间、区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存在阶段性、相对性、动态性、差异性等特征。1.2.3 低碳经济的4个核心要素

低碳经济一为减排、二为发展,它包括“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并保持经济的增长”两层含义。即:一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低碳经济包含4个核心要素: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低碳技术、消费模式。

(1) 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以及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社会福利等方面,是一个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背景。经济发达程度可以从技术方面和消费方面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尽管各国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所差异,但不外乎消费和生产两种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基本属于后工业化时代的消费型社会,而发展中国家基本处于生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入带动的资本存量累积阶段,两者的碳排放驱动因素有所区别,两者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也各有侧重。研究发现,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倒U形的曲线关系,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路径选择和减排成本也会有所不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处于这一曲线的爬坡阶段,无疑实现低碳发展的难度更大。

(2) 资源禀赋。其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可再生能源、劳动力资源以及资金和技术资源等,涵盖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资本,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使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递减,绿色植物是碳中性的,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属于清洁能源。可见,低碳资源越丰富,越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3) 低碳技术。集中体现在因为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主要能耗产品和工艺的碳效率水平的改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因素。技术进步能够从能源效率、低碳技术发展水平、管理效率、能源结构等不同角度推动低碳化的发展进程。通常低碳技术主要针对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重点能耗部门,即包括对现有技术的应用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如能源部门低碳技术就涉及节能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2及新能源利用技术、CO捕获与埋存(CCS)等领域的减排新技术。

(4) 消费模式。其主要指不同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对碳的需求或排放。人类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最终都要体现为现实或未来的消费活动,因而一切能源消耗及其排放本质上都受全社会各种消费活动的驱动。随着经济发展,人的消费欲望与需求不断增加,尽管这会受到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制约,但厂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予以满足。不同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具有较大的差异,消费排放除了受到自然气候条件、人均收入水平、文化习俗、资源禀赋的影响之外,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对于排放的影响不可低估。另外,经济全球化导致的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分离,使得一国真实的消费排放被国际贸易中的转移排放问题所掩盖。因此,从消费而非生产角度,探讨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有助于全面认识一个国家碳排放问题,有助于采取更加公平的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1.2.4 低碳经济的5个构成要素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以“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市场和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的5个基本构成要素。

(1)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技术一旦作用于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成为直接生产力,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条件和强大的推动力。

(2) 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低碳能源是指除石化燃料以外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聚变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实现低碳排放或零碳排放。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用低的能源消费、低的排放和低的污染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能源结构,使“高碳”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的能源结构转变。

(3) 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低碳产业是指以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主要由“化石燃料的低碳化领域”、“可再生能源领域”、“能源的效率化与低碳化消费领域”、“低碳型服务领域”四大领域构成。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承载体,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效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

(4) 低碳市场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温床。低碳市场是指低碳生产技术、低碳产品、低碳服务的消费市场。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低碳市场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生产技术研发、低碳生产生活设备制造、低碳服务消费核算、低碳贸易公平竞争是构成这一经济增长点的重心。

(5) 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低碳管理包含对政府、企业、行业、产业发展目标的明确、法律规章的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推动等方面,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管理的各个环节。如何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与存在的问题,科学构建和完善低碳管理制度与体系,将低碳管理规则转变为政府、企业和个人自觉践行的低碳行为,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1.2.5 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学者袁男优撰文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个国家博弈的结果,是一个政治化的科学问题;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1. 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以“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前提,以“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并保持经济的增长”为目标。它是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理性权衡,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低碳,目的在发展。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 低碳经济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涉及能源、环境、贸易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技术创新、增加碳汇能力等措施来实现。更重要的是它同时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社会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低碳理念的认识问题,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管理对低碳理念的实践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发展模式、生活风俗、消费习惯等诸多方面,低碳发展本质上应该是全社会共同支持的结果。3. 低碳经济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全球气候变化、“两型”社会构建、节能减排问题密不可分。低碳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力。低碳经济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演变成为一个环境、经济和政治的外交“大拼盘”,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衍生的一系列国际事件正是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外交的一个缩影。1.3 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2003年,英国颁布《能源白皮书》,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此后,伴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后京都谈判的开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发布、“巴厘岛路线图”的通过等一系列事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形成了全球共识。表面上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1.3.1 低碳经济的简单历程

2003年,“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的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中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6年年底,中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年初,中国河北保定市政府已经提出了“太阳能之城”的概念,计划在整座城市中大规模应用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碳排放量。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4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讲话中强调:“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巴厘岛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1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以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保定和上海是首批入选的两个试点城市。根据WWF和保定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在“新能源产业带动城市低碳发展”的原则下,双方的合作将重点集中在:新能源产业及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引入;保定市成功经验的国内外推广;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能力建设。WWF将通过项目促进保定可再生能源及能效产品的出口和应用,对项目进行国内外宣传和推广,并为项目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保定市政府则将为项目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人力和物力,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008年,为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减碳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并已服务企业近百家。项目包括评估减碳空间、实施减碳措施、评价减碳效果、形成减碳报告。

2008年7月,日本北海道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9年3月,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2的CO排放降低50%左右。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2产总值CO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在18日的领导人会议上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2009年11月17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18日,发表了《南昌宣言》,号召世界各国、全球企业共同发展低碳经济。

2010年3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杨金贵在《北京财经周刊》上发表一篇题为“2010,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的文章,指出: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今年要重点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2010年4月,当各大国际会议开始关注地球“健康”,探索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当“地球一小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城市参与,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的到来,又一次唤起了人们爱护地球母亲的拳拳之心。

2010年8月,中国低碳之路高层论坛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致力于在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并协助会员企业完成重要节能项目的开发。

2011年8月,中国低碳经济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1.3.2 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国际组织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为了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好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建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其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向决策者提供现有的气候变化知识和可靠的相关信息。IPCC本身并不从事科学研究,但会对全世界每年数千篇已出版并通过细审的气候变化文献进行评估,每5年左右归结成《评估报告》出版。每次报告都收录了数千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IPCC下设3个工作组和一个专题组。第一工作组主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评估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告诉人们气候变化是否在发生、发生的原因和发生的速度。第二工作组主要评估在气候变化情况下,社会经济体系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主要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减弱其影响。第三工作组主要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选择方案。各个工作组的评估报告包括一个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编写,并以所有联合国官方语言出版的“决策者摘要(SPM)”。

IPCC分别在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发表了4次全球气候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第一次评估报告促使联合国大会作出了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决定,而第二次评估报告为著名的《京都议定书》会议谈判提供了依据。2

IPCC 4次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的归因认为,CO及其他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将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经是世人公认的事实,人们更确信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在第一次报告中明确指出,近百年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升高了0.3℃~0.6℃;第二次评估报告认为,当前出现的全球变暖“不太可能全部是由自然界内部造成的”,并预测,如果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限制,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3.5℃。而2001年1月公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从1861年开始,地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变暖,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6℃。在全球范围内20世纪90年代是最热的10年,其中1998年是最热的一年,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可能性大于66%”。而在2007年2月,IPCC公布了第四次评价报告的“决策者摘要”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目前地球上产生的温室效应气体比过去一万2年中任何一段时间都高,大气中CO的含量比过去6.5万年中任何时间都高,比工业化革命前高35%。温室效应使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过去100年(1906—2005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74℃,过去50年中,平均气温是过去500年和1300年中的最高值。对于过去50年来的全球暖化现象,90%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专栏1.1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4次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1. 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FAR)于1990年完成。报告指出,过去100年全球平均地面温度已经上升0.3℃~0.6℃,海平面上升10~220cm,温室气体尤其是CO由工业革命(1750—1800年)时期的33230mL/m上升到353mL/m。如果不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加以控制,到2025—2050年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将增加一倍左右,全球平均温度到2025年将比1990年之前升高l℃左右,到21世纪末将升高3℃左右(比工业化前高4℃左右)。海平面高度到2030年将升高20cm,到21世纪末将升高65cm。报告同时指出,预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气温变幅、时间及区域分布等。根据上述气候变化情形,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自然地球生态系统、水文和水资源、海洋与海岸带、人类居住环境、能源、运输和工业各部门、人类健康和大气质量以及季节性雪盖、冰和多年冻土层的影响,并初步提出了针对上述气候变化的相应对策。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主要采用不同复杂程度的大气—海洋—2陆面耦合模式(CGCM)对未来气候变化进行预测,研究大气CO加2倍情况下平衡态(即突然把CO含量增加到工业化之前的2倍,然后积分到平衡态)的模拟结果,包括气候变化的全球和区域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平均增温1.5℃~3.5℃。1992年又编写了第一次评估报告的补充报告,进一步给出了4个海气耦合2模式(AOGCM)在CO以每年增加1%、在第70年左右加倍的瞬变态模拟结果,所预测的全球平均增温值比平衡态模拟略有减少。2. 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第二次评估报告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解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条提供科学技术信息。报告的主要新成果表现在4个方2面:①模式预测除考虑了CO浓度增加外,还考虑了今后气溶胶浓度增长的作用(冷却作用)。结果表明,相对于1990年,2100年的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2℃,其范围在l℃~3.5℃之间;海平面从1990—2100年,预测将上升50cm,其可能变化范围在15~95cm之间,并且温度升高会加速水循环,使一些地区出现更加严重的洪涝、干旱灾害,而另一些地区的灾害可能会有所减轻。②人类健康、陆地和水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对气候变化的程度和速度是敏感的,其不利影响有一些是不可逆的,而又有一些影响是有利的,因此社会的各个不同部分会遇到不同的变化,其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也不一样。③提出了使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稳定的方法和可能采取的措施。④提出了公平问题是制定气候变化政策、公约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报告还汇总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指出:①降水总量、频率、强度的变化能够直接影响径流量的大小、时间和洪涝与干旱的强度,但具体区域的影响程度尚不确定;②由于气候条件对蒸散和土壤湿度的非线性影响,尽管温度和降水出现较小的变化,但可能导致径流较大的变化幅度,特别是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③在高纬度地区,由于降水增加会出现径流增多,低纬度地区由于蒸散增加、降水减少的综合效应,径流量会减少。较强降水不仅增加径流,而且会增大洪涝灾害的风险。气候增温通过减少降雪的比例,从而减少春季径流。气候变化情形下,由于未来淡水供需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对社会经济等诸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在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中使用了更为广泛的全球耦合气候模2型,CO以每年1%的量值增加,直到达到工业化之前的2倍值,其中两个全球耦合模式还包括了硫化物气溶胶的直接影响。这是2气候模式第一次在比较真实强迫情况下运行CO增温效应和气溶胶冷却效应的直接影响,模拟了过去并预估了未来的气候情势。2其结果发现,由CO的增温作用和硫化物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情况下的历史模拟结果与20世纪气候变化特征的观测结果更为吻合。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中期增温约1.5℃。为了更全面地分析强迫情形的范围和气候敏感性的不确定性,使用了一个简单气候模型,分析了低排放、高排放等多种情形下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末,全球变暖的极值范围为1℃~4.5℃。当加入IS92排放情形中给定的人为气溶胶的可能影响后,增温范围为1℃~3.5℃。3.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第三次评估报告(TAR)于2001年完成,该报告的主要结果包括以下方面。(1) 近百年温度上升的范围是0.4℃~0.8℃,比第二次评估报告中的值提高0.1℃,卫星和探空资料也证实了这种变暖的一致性。这种变暖值是近千年甚至近万年最显著的。20世纪海平面上升了10~20cm,极端气候事件(暴雨、干旱等)有一定增加的趋势,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预测达到2.5℃,可能范围为1.4℃~5.8℃。这个结果与第一次和第二次评估报告的结果没有太大差别。海平面上升预测为0.1~0.9m。(2) 综合了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及其脆弱性。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未来的气候情形,特别是降水的预测结果。对多数气候情形,较为一致的结论是:高纬度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年平均径流量将增加,而在中亚、地中海近邻区、非洲南部和澳洲将减少。然而,不同模型所预测的变化程度不同。在其他地区,由于对降水和蒸发预测结果存在差异,而且蒸发可以抵消降水的增加,因此,预测的河川径流的变化尚无一致的结论。另外,在流域范围内,气候变化的影响随流域的自然特性和植被的不同而变化。(3) 提出了减缓措施和对策建议,特别是限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汇”的对策;减缓行动的内容、规模和时间依赖于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和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稳定的可能水平等。IPCC的第三次评估报告中采用了新的排放情形(SRES A1、A2、B1、B2),利用改进的更复杂的海气耦合模式和简化的海气耦合模式重新对未来100年气候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1世纪温度变化范围为1.4℃~5.8℃。在这次评估中使用了约20个AOGCM模式,由于减少了模式预测的不确定性,使对21世纪可能的气候变化预测置信水平得到提高。4.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IPCC正式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本次评估报告是在过去完成的3次评估报告基础上,同时吸纳了近期(2001—2006年)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完成的。主要对气候变化预估和不确定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四次评估报告与以往评估报告相比更突出了气候系统的变化,阐述了当前对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气候系统多圈层观测事实和这些变化的多种过程及其归因。在发布的《气候变化2007:自然科学基础》的“决策者摘要”中指出:①自1750年以242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中CO、CH和NO浓度显著32增加,其中,CO浓度已从工业化前约280mL/m增加到了2005年3的379mL/m; ②最近100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56℃~0.92℃,比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给出的100年(1901—2000年)上升0.4℃~0.8℃有所提高;③1961年以来的观测结果表明,全球海洋温度的增加已延伸到至少3000m深度,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0.17m。基于观测事实,通过综合分析,得到了一些新的重要结论:①太阳辐射变化对当代气候变暖的影响不是最重要的因素;②观测到的全球变暖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不大;③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在《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性、脆弱性》的“决策者摘要”中指出:①21世纪中叶,在高纬度地区和湿热地区年径流量将增加10%~40%,在中纬度地区的干旱区年径流量将减少10%~30%,这些干热区将面临严重的用水压力;②干旱影响区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暴雨发生频率增加,洪涝风险增大;③冰川和雪盖储水量减少。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的模拟结果表明:即使所有辐射强迫因子都保持在2000年的水平,由于海洋的缓慢响应,未来20年仍有每10年约0.1℃的进一步增暖。如果排放处于SRES各情形范围之内,则增暖幅度预计将是其两倍,即每10年升高0.2℃,上述均不考虑气候政策的干预。由于在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中对1990—2005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的预估结果为每10年升高0.15℃~0.3℃,与实际观测结果每10年约增加0.2℃比较接近,因此有理由相信这次对近期预估结果的可靠度。以等于或高于当前的速率持续排放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进一步增暖,并引发21世纪全球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将很可能大于20世纪的观测结果。预测结果表明,①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可能升高1.1℃~6.4℃(6种SRES情形,与1980—1999年相比); ②相对于1980—1999年的平均水平,在SRES排放情形下,21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预估范围是0.18~0.59m。2. 国际低碳经济研究中心

国际低碳经济研究中心是致力于经济与社会低碳节能环保建设,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机构,是全球低碳经济研究领域独立性、专业性、非营利的知名的国际性独立法人组织。中心领导、专家、学者由新能源和环保组织、环境研究机构等行业知名人士联合组成。中心遵守国家法律,致力于推动低碳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推动行业自律,协助政府对低碳产业发展实行监督和管理,组织政府、权威专家调研团对产业进行调研,向政府提供调研报告,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提供决策参考。向政府反映低碳成员的意愿和要求。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为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切实有效推动产业发展。

国际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各领域专家组成,主要对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宣传政府的能源、原材料节约的方针和政策,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组织收集、整理和交流国内外能源、原材料节约的先进技术与信息,编辑出版有关出版物。

(3) 主持研发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方面的新技术(项目)和新产品。

(4) 推广节能节材及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新技术(项目)、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开展有偿服务。

(5) 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了解节能在低碳经济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

(6) 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优秀低碳企业、低碳产品、低碳项目、节能新技术及优秀节能科研成果。

(7) 举办国内外节能科技成果、节能产品研讨会和展销会,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产品和技术(项目)的引进建议。

(8) 定期出版《低碳·中国》杂志,优先向国家有关部门免费发放,同时发放给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家、低碳企业及会员等。

(9) 定期发布低碳行业百强企业榜单等。1.3.3 与低碳经济有关的三大国际公约

随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以及化石能源枯竭,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推进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目标的国际清洁能源互动合作,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为此联合国组织召开了一系列全球气候变化会议,力图使世界各国广泛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框架性协议。其中,主要的有三大国际公约,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在IPCC的推动下,1992年5月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简称《框架公约》),并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截至2007年12月,公约已拥有192个缔约方。《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在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框架公约》第三条还确立了用于指导缔约方采取履约行动的5项基本原则:①“共同而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②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国情;③各缔约方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测、防止和减少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④尊重各缔约方的可持续发展权;⑤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不能成为国际贸易的壁垒。《框架公约》号召各个国家自愿地减排温室气体,特别是《框架公约》所列的工业化国家缔约方应当带头按照《框架公约》的目标,改变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制定国家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保护和增强温室气体汇合库,减缓气候变化,定期就其采取的政策措施提供详细信息。《框架公约》本身不足之处是其最终目标并未明确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稳定在什么浓度水平上。一旦这一浓度水平得以确定,将对全球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防止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表面上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环境问题,但实质上牵涉到了各缔约方能源消费总量和效率问题,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所以自《框架公约》生效以来,各缔约方,尤其是对现在“温室气体”增加负主要2责任的工业国家,几乎均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限制CO的排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不定期地进行磋商,以探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到2011年已经先后召开了17次公约缔约国大会(COP)。历年COP会议时间、地点及主要成果如表1-1所列。表1-1 历年COP会议时间、地点及主要成果续表续表2. 《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号召各个国家自愿地减排温室气体。但自《公约》生效以来,各缔约方尤其是对现在“温室气体”增加负主要责任的工业国家,几乎均未采取措施来限2制CO的排放。按照《公约》第17条规定,缔约方会议可以在任何一次会议上通过《公约》议定书。为增强对缔约国家的约束,在1997年12月11日于日本京都召开的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各缔约国经过12天艰难的谈判,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公约》的补充条款,共28条,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它规定《框架公约》所列缔约方(Parties)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量化的减排目标”。在2008—2012年承诺期内,将2426种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CO)、甲烷(CH)、氧化亚氮(NO)、氢氟6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等的全部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平均减少5%。其中欧盟接受8%减少量的承诺,美国接受7%,日本和加拿大接受6%的减少量,而发展中国家包括几个主要2的CO排放国,如中国、印度等并不受约束。为帮助《框架公约》中所列缔约方实现它们的承诺,《京都议定书》制定了3种灵活机制,即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排放贸易(Emissions Trading)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根据这些灵活机制,发达国家可在它们之间及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过一定项目,转让或购买排放许可,以最低成本达到它们减排的目标。《京都议定书》生效2的条件是:至少有55个《公约》缔约方,包括其合计的CO排放量至2少占《框架公约》(附件一)所列缔约方批准的在1990年CO排放总量的55%。3. “巴厘岛路线图”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3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3次会议,于2007年12月3~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来自《框架公约》的192个缔约方,以及《京都议定书》的176个缔约方的11000多人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着重讨论了“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等一系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这次大会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创造了机遇,是世人关注的焦点,经过两个星期的艰苦谈判后,大会终于在2007年12月15日通过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Bali Road Map)”,这将为人类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指引前进方向。“巴厘岛路线图”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确定了今后加强落实《框架公约》的领域,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为进一步落实《框架公约》指明了方向,共有13项内容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①适应气候变化,由《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资助的、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的基金安排将在全球环境机构的管理下进行;②采取技术步骤,会议同意开启“战略性项目”,提高投资水平,推动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转让;③减少发展中国家因森林砍伐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各方确认要采取进一步行动减少这类排放,并支持相关能力建设。此外,大会还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AR4)的重要性、小规模植树造林、碳捕捉与储存、最不发达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等问题达成协议。

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5次会议,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本次会议计划就2012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安排。根据“巴厘岛路线图”的决定,大会最终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以代替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哥本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