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4:37:0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下)

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下)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形式,人类历史的不断积淀,才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增长。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变成史实,存储在人类的记忆中。通过这些史实,人们在头脑中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和发挥,把这种储存变成知识的认识,就成了思想和智慧,于是开始了新的行动从而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

博古通今是中国人的古训,“学点历史”更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从风云叱咤的历史人物中感悟人生真谛,小而言之个人,是修身齐家的需要;大而言之国家,是立于不败的前提。处于民族复兴重要时刻的中国,不仅要从自己的历史,更要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有鉴未来。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世界史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部《世界历史百科》所记录的是自人类诞生以来的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系统地记载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并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回顾与总结,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全书共分24卷,48册,具体内容如下:世界历史百科之一: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空中花园的故乡———巴比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三: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四: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五:从城邦到帝国———古罗马(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六:横跨欧亚的帝国———拜占廷(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七: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八:屡难不死的民族———希伯莱(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九: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一: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二:系铃尚无解铃人———世界之谜(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三:地球上最完美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四: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五: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六:知识与能力的凯歌———科技大发明(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七:沟通心灵的桥梁———世界文学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八: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九:展现凝固的音乐———世界建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生活生产的升华———工艺美术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一:凝思不朽的丰碑———世界雕塑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二: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三: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下册)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四:舞台上的悲欢离合———世界戏剧史(上、下册)

本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进行了生动、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

由于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本书编委会2008年2月

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背景

西欧进入19世纪后,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先后扩散到法、美、德、俄等国。19世纪末期(1871~1900)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完成于20世纪初),使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结成为一个整体。在文化上也形成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从文化角度来说,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化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思潮兴起于18世纪50年代,于19世纪初达到高峰,对欧洲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间,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18世纪90年代,浪漫主义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高层文化的主流,首先是在英国和德国,后来在法国得到发展。浪漫主义艺术家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狂热、自杀、决斗是这一时期艺术家中常见的现象。他们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留着长发,不修边幅,而不像古典派那样戴着涂粉的假发。他们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他们一般对工业化持反对态度,向往自然,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他们重视历史,认为历史不是为了揭示哲学理论的,它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美和激动人心的特点。这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家,如文学家歌德、拜伦、雪莱、普希金、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等。浪漫主义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反映了革命时代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们的装束、语言、闲暇文化生活等等。工业革命完成后,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潮。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用客观的眼光来观察和重现世界的本来面目,反对浪漫主义的对不寻常的事件、光辉的业绩和崇高的追求,而注意表现下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城市工人阶级的生活。他们大胆地描写过去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的暴力、罢工、酗酒、性欲等内容。其时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家,如左拉、巴尔扎克、福楼拜、哈代、托尔斯泰、德莱塞(美国)、列宾等。他们的特点是放弃浪漫主义时代伟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的主题,而以普通人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主题,在创作手法上不像前人那样精雕细琢和追求形式上的完美。现实主义思潮使社会注意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它对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国的社会改良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史上称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欧洲音乐为“浪漫主义音乐”或“浪漫乐派”。实际是一个对此时期音乐艺术的总的称谓,不可说这一百年来就是浪漫主义一种风格,也不可说浪漫主义音乐就断然与古典主义音乐脱离了关系。只不过是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在音乐艺术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已。浪漫主义音乐是在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的产物。一般说是从1820年韦伯(1786-1826)的歌剧《自由射手》开始,由于《自由射手》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除韦伯外,又有

舒伯特

门德尔松

舒曼

等作曲家及其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作品的出现,遂在浪漫主义文学的中心地德国形成一个流派,后又波及全欧。与此并行不悖而发展的还有民族主义的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逆动。与古典主义相对而言,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转移,是从理性到感性(情感)的转移。舒曼认为的“浪漫主义不是数字和形式的问题,而是作曲家是否是诗人的问题”是对浪漫主义音乐一种概括。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与人的心灵的相通,倡导音乐与其他文学艺术的结合而产生最富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因此,确立了音乐小品、交响诗和乐剧等新的音乐体裁,既有小型的曲式,又有无比硕大、无比壮观的大型曲式。这一时期,音乐的商品化,从总的趋势上看是一种民主化的倾向,即为各阶级人民普遍接受,也成为作曲家、演奏家和评论家接近社会的强大动力。伯姆(1794-1881)键(管乐器的按键装置)的发明,记谱法的完善,更多的市民进入音乐厅等等,也促进了当时音乐的发展。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31~1828.11.19)生于维也纳。父为小学教师。自幼从父学习小提琴,从长兄学习钢琴,常与父兄合奏为乐。9岁师从当地乐师霍尔采。11岁入维也纳宫廷唱诗班,得以免费入帝国寄宿学校学习。这个学校由宫廷出资,学生则义务为皇室、王室的宗教仪式演唱。在校期间开始作曲,保留至今的《钢琴四手联弹幻想曲》即为13岁时所作。他还担任学校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演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当指挥不在的时候则代指挥。1812年因变声离开唱诗班,同年其母去世。1813年父亲再婚。舒伯特经师范学校培训后于1814年任小学助理教师,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就在这一年创作了最初的杰作——艺术歌曲《纺车旁的格雷卿》。至1815年业已创作了交响曲、弥撒曲、弦乐四重奏曲等,同时创作了145首歌曲,其中以《魔王》、《野玫瑰》最著名。1816年创作歌曲《流浪者》。1817年结识49岁的宫廷男中音歌手米歇埃尔·福格尔,其歌曲经福格尔演唱轰动维也纳。1818年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辞去教职,专事创作。曾任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公爵家庭教师。其间创作了著名的歌曲《鳟鱼》以及不少钢琴联弹曲。1819年创作《鳟鱼五重奏曲》。1822年经朋友调解,与父亲和好回到家中,两年后却又返回维也纳,谋职未成,过着清贫的自由作曲家的生活,全靠朋友资助为生。后一度健康恶化,但创作力仍极为旺盛。1824年再赴匈牙利采勒斯埃斯特哈齐公爵家任教。1825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年,与福格尔一起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1827年参加贝多芬丧礼,为36个执火炬者之一。1828年才首次举办个人作品演奏会。同年11月9日因伤寒病逝于维也纳。享年仅31岁。人们遵其遗愿,将他葬于贝多芬的墓旁。

舒伯特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人物之一。他一生虽穷愁潦倒,但却给世界留下灿烂辉煌的音乐瑰宝。他的作品直至1821年才在友人的资助下陆续得以出版。他曾对朋友自称是“失败的音乐家”,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怜的可怜虫”。在其短促的一生创作了9部交响曲,7部弥撒曲,许多室内乐曲和钢琴曲,以及包括《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等三部声乐套曲在内的600余首歌曲,9部歌剧,20首宗教音乐,70舒伯特(1797~1828)首以上的附管弦乐的合唱曲,各种管弦乐曲等。其中所作歌剧均以失败告终,但其所作《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鳟鱼五重奏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曲》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戏剧配乐《罗莎蒙德》等却流传至今不衰。特别是他所作的艺术歌曲著称于世,被人们誉为“歌曲之王”,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2.3~1847.11.4)生于德国汉堡。父为银行家,亦为艺术爱好者。当时著名的文化艺术界人士经常集会于其家,给幼年的门德尔松以极大的影响。9岁在柏林首次登台演奏,倍受关注。少年时即创作了包括第一交响曲在内的不少的作品。1826年创作了被后世称作经典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后又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与文学课程。1827年他指挥曲》上,演门德尔松使了世巴人赫得的以重《马新太认受识难巴赫。1827~1835年指挥演出于欧洲各地,同时进行创作。1835年任莱比锡格文特豪斯管弦乐团指挥。1842~1843年为创办莱比锡音乐院而奔波。1846年赴英上演其清唱剧《伊利亚》,返回莱比锡后于翌年病逝。年仅38岁。

门德尔松是19世纪前半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作曲家之一。作品数量惊人,有描绘苏格兰赫布里群岛风光的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山洞》,为纪念路德宗教改革200周年而作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末乐章中采用了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似交响诗般的《第三交响曲“苏格兰”》以及充满南国色彩而又富于活力的《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意大利随想曲》,他首创的小型钢琴体裁的曲集《无词歌》(1830~1845),音乐极其抒情动人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管弦乐曲《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娜》(1838),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艺术歌曲《乘着那歌声的翅膀》(为海涅诗谱曲,1834)等,以及歌剧、协奏曲、室内乐曲、宗教音乐、清唱剧、无伴奏合唱等。舒曼

德国作曲家舒曼(1810.6.8~1856.7.29)生于德国一偏僻小城茨维考。父为书商且酷爱文学,母为著名外科医生之女,舒曼为其末子。8岁从圣玛利亚教堂管风琴师学习音乐。9岁开始作曲。14岁立志当钢琴家。但他父亲却希望他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舒曼也喜读歌德、拜仑、霍夫曼等人的文学作品,并尝试作诗。1826年父逝后,舒曼即遵母命于1828年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舒曼(1810~1856)在大学期间,对所学课程甚感枯燥乏味,却以很大的精力在课余从莱比锡著名钢琴教师弗里德里希·维克学习钢琴,并陆续出版了一些钢琴作品等。他还到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在法兰克福聆听了当时最著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奏,决心致力于钢琴表演艺术。1830年他回到莱比锡,住在维克家,一面继续向维克学习钢琴,一面与指挥家海恩里希·多恩学习作曲理论,并由维克出面去说服舒曼的母亲,终于得到其母的首肯,弃法律而改事音乐。1831年投稿于芬克办的《音乐报),开始了文笔活动。他在一篇评论中盛赞了当时还默默无名的

肖邦

,并向人们宣告:“先生们,请脱帽吧!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天才!”1832年为求钢琴技艺的进步,增强手指的灵活性,用自己设计的机械方法练琴,以致扭伤食指,医治无效,遂被迫放弃成为钢琴家的理想,转向以钢琴创作为主的作曲生涯。1833年为维护和促进新艺术的发展,舒曼与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报》。舒曼出任主编。他托借想象中的“大卫同盟”中的两个盟员弗罗列斯坦和约塞比乌斯之名,亲自撰写评论文章阐述自己的艺术思想。1837年舒曼与其老师维克的女儿克拉拉私订终身,遭到维克的坚决反对。1838年为扩展《新音乐报》一事赴维也纳时,舒曼发现了舒伯特《C大调第九交响曲》的遗稿,带回莱比锡,由门德尔松指挥首演。他与克拉拉的婚事诉诸法律后,于1840年终成眷属。爱情获胜的喜悦,使他沉浸在幸福之中,创作热情异常高涨,仅1840年这一年,他就写了著名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与歌曲138首,舒曼自称这一年为“歌曲年”。1841年,在克拉拉的勉励下,转向管弦乐的创作,创作了第一交响曲《春天》。1842年与克拉拉一起研究海顿和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曲,致力于室内乐的创作。1843年任门德尔松创办的莱比锡音乐院的作曲和钢琴教授。1844年抑郁症加剧,在哈尔茨山疗养无效,于同年12月迁居德累斯顿。康复后恢复了创作力。1848年爆发了欧洲中产阶级革命,舒曼热情响应,创作了歌曲《拿起武器》《自由之歌》《黑、红、金》《英雄颂》等。1849年,舒曼创作了钢琴曲集《森林情景》等许多富于独创性和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1850年被杜赛尔多夫交响乐团聘为指挥。其间作有《第三交响曲》等作品。后因精神病的困扰,引起乐队和合唱人员的不满,不得不中途辞职。1853年与克拉拉一起赴荷兰旅行演出时,经约阿希姆的介绍与勃拉姆斯相识,并撰写了介绍勃拉姆斯的著名论文,也是他音乐评论的绝笔之作。然而病况不断恶化,1854年2月,他避过家人,只身出走,投入莱茵河,幸被渔夫救起。同年3月入波恩近郊恩德尼希的精神病院疗治,两年后于该地病逝。享年46岁。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重要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并且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集作曲与理论于一身。他的歌曲创作,对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评论活动则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代表作还有钢琴曲《蝴蝶》(1831)、《交响练习曲》(1834)、《童年情景》(1838)、《狂欢节》(1839),歌曲《两个掷弹兵》,管弦与舒曼恋爱时的克拉拉乐曲《曼弗雷德序曲》(1849),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1845),交响曲《春天》(1841)、《莱茵河》(1850),以及室内乐曲等。肖邦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1810~1849)生于华沙附近的采拉左洼·沃拉。他的父亲原籍法国,移居波兰后任教于华沙一中学(教授法语、文学)。其时,正值波兰为俄罗斯等列强瓜分之际,波兰人民奋力抗争,其父亦投入起义行列;另一方面,随着民族意识的高涨,在文学艺术领域涌现出一批如密茨凯维支(1798~1855)那样的爱国诗人和革命家。他的母亲是波兰人,善弹钢琴,肖邦(1810~1849)并熟悉波兰民歌。肖邦4岁开始学钢琴,8岁即登台表演,一时成为华沙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6年入华沙音乐院学习作曲。期间,曾聆听了帕格尼尼等大演奏家的演奏,观赏了亨德尔的清唱剧以及罗西尼、韦伯的歌剧,以及在国内外一系列成功的音乐会的举办,不仅开阔了他的音乐视野,而且更加坚定了他成为音乐家的信念。肖邦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波兰民族的文学艺术的熏陶中度过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育,成为日后肖邦终生的精神支柱。1830年11月赴巴黎深造。途中,惊闻华沙起义遭沙俄残酷镇压,愤而创作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通称“革命练习曲”)。

华沙起义失败后,肖邦的思想逐渐成熟,而19世纪30年代初的巴黎,又是刚刚兴起不久的浪漫主义文艺的中心,使肖邦得以有机会与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的文艺家(如李斯特、密茨凯维支、雨果、巴尔扎克等人)密切交往,后又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同居。肖邦经常演奏于贵族沙龙之中。1837年,他拒绝接受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自1846年与乔治·桑分手后,肺病加深,生活孤寂,思想消极,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对1848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当冷淡,但却始终坚持反沙俄的爱国主义立场。1848年应邀赴英。翌年10月病逝于巴黎,他的心脏按其遗愿送回波兰。

肖邦所作钢琴作品,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后人誉为“钢琴诗人”。所作各种钢琴音乐体裁无不涉猎,以感人至深的如歌旋律,色彩丰富而又极具表现力的和声,潇洒的节奏韵律,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力作。其中不少作品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期望和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他是在创作中把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结合的典范。

主要作品有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3首奏鸣曲,27首练习曲,19首波罗乃兹,58首玛祖卡,17首圆舞曲,4首即兴曲,2首幻想曲,21首夜曲以及两部协奏曲等钢琴作品。尚作有若干摇篮曲、船歌、回旋曲、室内乐曲和歌曲等。

柏辽兹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03.12.1~1869)出生于法国南部一小镇——拉科特—圣安德列。父为医生。少年时代未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18岁遵父命入巴黎医科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喜听巴黎上演的歌剧(歌剧艺术为当时法国的一种时尚),并在巴黎音乐院图书馆埋头钻研总谱,受格鲁克影响较深。后不顾父母的反对,从师学乐。直至1826年方得柏辽兹(1803~1869)到父亲的许可,入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学习期间,迷上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并博览文学、哲学等著作。1830年创作了著名的《幻想交响曲》,同年他创作的清唱剧《沙达那帕》获罗马大奖,遂于翌年赴罗马进修。在意大利期间,与门德尔松、格林卡等人相识。

1832年返回巴黎后,创作进入旺盛期,并从事音乐评论、指挥等工作。1832年应帕格尼尼之托,创作了为中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四乐章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哈罗尔德为拜仑所作叙事诗中有着不幸遭遇的主人公)。1844年完成管弦乐序曲《罗马狂欢节序曲》,同年并出版所著《管弦乐法》,是号称配器大师的柏辽兹对管弦乐法的重大贡献。1846年完成大型戏剧合唱《浮士德的沉沦》(根据法译词脚本谱曲),1852年在魏玛上演了他的歌剧《切里尼》,1858年创作了歌剧《特洛伊人》。50岁后,接连丧妻丧子,在孤独寂寞中病逝于巴黎。《幻想交响曲》是他最大的杰作。这部交响曲副题为“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由5个乐章组成:梦幻与热情、舞会、田野景色、赴刑进行曲和妖魔夜宴之梦。这部交响曲使用一“固定乐思”代表曲中女主人公,并在各个乐章中加以变化发展。《幻想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范例,为柏辽兹所首创,亦开浪漫主义标题音乐之先河;它以固定乐思的手法贯穿全曲,也为后人所效仿。他还是一位管弦乐法大师,以色彩斑斓的配器,以及庞大的乐队编制,展现了音乐巨大的表现力和大胆的革新精神,给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以强烈的影响。他的音乐评论在19世纪欧洲的音乐生活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李斯特

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1811.10.22~1886.7.31)是古今罕见的钢琴演奏大师,与瓦格纳同为探索新音乐的作曲家。他生于匈牙利的肖普朗。父亲为埃斯特哈齐公爵领地的管事,并是个音乐爱好者。李斯特6岁从其父学钢琴,三年后即登台表演。1820年赴维也纳师从车尔尼(钢琴)和萨里埃利(作曲)。1822年巡回演出于欧洲各地,于1823年秋至巴黎。1831年聆听了帕格尼李斯特(1811~1886)尼的演奏后,立志做“钢琴的帕格尼尼”。他在巴黎与浪漫主义文学家、音乐家肖邦、柏辽兹、帕格尼尼、雨果、乔治·桑等人结成深厚的友谊,深受他们的影响。1848年任魏玛宫廷乐长,期间创作了许多作品,撰写了不少音乐评论文章,大力介绍浪漫主义新音乐。1861年赴罗马,在这里他热衷于宗教音乐和清唱剧的创作,加入天主教,并于1865年罗马教皇赐予李斯特方丈头衔。1875年创建布达佩斯音乐院,亲任院长兼教授。他的思想矛盾重重,既有积极要求变革生活的沸腾的热情,又有怀疑和失望的消极情绪(前者是主要的);在艺术上,曾与市侩的庸俗保守的风气进行不懈的斗争,大胆进行革新,并与匈牙利民间音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表演华丽而近乎夸张。作有大量不同体裁的作品,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钢琴音乐和交响曲。他在贝多芬的钢琴创作基础上,讲一步扩大了钢琴艺术的表现力,而且他的音乐以标题性为其特色,并首创“交响诗”这种新体裁,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标题音乐的创作。

作有交响曲《但丁》和《浮士德》,交响诗《前奏曲》、《塔索》、《玛捷帕》等14部,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A大调钢琴协奏曲、钢琴与管弦乐队《死之舞蹈》,钢琴奏鸣曲,19首匈才利狂想曲,以及钢琴独奏曲、歌曲等,并作有《高级练习曲》(1851)等。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1825~1899)是老施特劳斯的长子,人称“圆舞曲之王”。自幼酷爱音乐,但老施特劳斯反对他学音乐。初为银行职员,并私下学习小提琴,后又学作曲。1844年自组乐队演出,在舞会上博得好评,形成与其父之乐队竞争的局面。后陆续创作了大量舞蹈音乐。1846年与父和解。1849年丧父后,与其父乐队合并,演奏于欧洲各地,使维也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纪念雕塑纳圆舞曲一时风靡全欧。持续性繁忙的演出生活,使他过度劳累,于1853年引起神经性疾患,将乐队交其弟约瑟夫和爱德华交替指挥。1855年赴俄国任彼得堡罗包洛夫斯基公园夏季音乐会指挥。1863~1870年任新皇帝弗兰兹·约瑟夫的宫廷舞会指挥。1872年应邀赴美演出。1899年74岁时患肺炎而逝于维也纳。死后在维也纳塑其铜像,以示纪念。

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数量巨大,作有维也纳圆舞曲及其他舞曲约400余首,其中以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涯》、《春之声》等最著名。尚作有《蝙蝠》、《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普赛男爵》等16部轻歌剧,成为维也纳轻歌剧的奠基者。施特劳斯乐团在舞厅的楼厅上正演奏终曲的加洛普舞曲。加洛普是19世纪盛行于舞厅的一种单二拍子的快速圆圈舞曲。

民族主义音乐

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1824.3.2~1884.5.12)生于捷克利托米什尔的一个小镇。父以酿酒为业。斯美塔那自幼从父学习音乐。初在布拉格聆听李斯特的演奏,甚为震惊,遂于中学毕业后,于1843年赴布拉格学习音乐,师从普洛克什(1794~1864)学习作曲,同时当家庭音乐教师。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波及布拉格,他也参加了激进学生、工人们和奥地利军队进行战斗的队伍,并为革命者作进行曲和《自由之歌》。是年,获李斯特的援助,创办布拉格音乐学院。1856年受邀赴瑞典从事指挥活动,在瑞典5年期间作有交响诗三部。1861年回国,以创作、指挥、演奏、评论以及社会音乐活动活跃于捷克乐坛,积极推进了祖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1862年,他长期梦寐以求的民族剧院建成,积极倡导表现独立运动的爱国歌剧。1866年他所作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首演获得巨大成功。1867年他为该剧院创作了歌剧《达里波》。50岁时,病后耳聋,辞去剧院指挥职务,但仍从事创作。1879年创作大型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由6首乐曲组成)。后完全丧失听觉,住进布拉格精神病院后逝世。

捷克另一位作曲家德沃夏克(1841.9.8~1904.5.1)生于布拉格近郊尼拉霍塞夫斯村。父为小店主。16岁时违背父意,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靠在村中乐队和教堂拉小提琴挣得的学费苦读。1859年毕业后任一餐厅乐队中提琴手。后受雇于国家歌剧院,任乐队中提琴手。1866年,斯美塔那出任该院指挥,在其熏陶下,德沃夏克努力学习作曲并进行创作。1873年,任布拉格圣·阿德尔贝教堂管风琴手。1878年所作《斯拉夫舞曲集》出版,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此后多次出国访问。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翌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在美三年期间,创作了名闻世界的第九交响曲《新大陆》,以及《第十二弦乐四重奏曲》(1893)、《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895)等。归国后,仍在学院任教并从事创作。1901年升任布拉格音乐院院长。

他是个多产作曲家,编号作品有100余部。所作的歌剧《水仙女》、管弦乐曲《狂欢节序曲》、钢琴曲《幽默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独唱歌曲《母亲教我的歌》等亦均为世界名曲。

挪威的格里格

挪威作曲家、钢琴家、挪威民族乐派奠基者格里格(1843.6.15~1907.9.4)生于卑尔根。父原籍苏格兰,母为挪威人。幼即从母学习钢琴。15岁时,由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推荐赴德留学,入莱比锡音乐院攻读作曲和钢琴。1862年毕业于该院后即返国。21岁时,结识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诺德拉克(1842~1866,挪威国歌作者),在其启发下,致力于民间音乐的研究,并用于其创作之中,同时,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868年创作了充满青春活力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9年,在罗马结识了李斯特。又在奥斯陆(首都)与人创建“挪威音乐协会”。1874年(31岁)获挪威政府颁发的终生年金,迁居卑尔根,在乡居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村民的淳朴生活,潜心作曲。1907年赴英前染病住院而逝。创作有戏剧配乐《培尔·金特》(1874~1875)、十卷《钢琴抒情曲集》(共66首)、管弦乐曲《挪威舞曲》(共4首,1881)、《霍尔堡组曲》(1884~1885,为纪念诗人霍尔堡200周年诞辰而作),以及大量艺术歌曲等。

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德彪西等人的创作都曾受其影响。格里格在民歌的沃土上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音乐。在和声上不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而且已呈现印象主义的和声语汇,是他最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之一。他的标题钢琴小品则独树一帜,广泛采用民间舞曲的节奏,以民歌为其旋律之素材。

俄国的格林卡、“五人团”和柴科夫斯基

俄国从彼得大帝开始引进西欧音乐,至18世纪中叶不仅在彼得堡和莫斯科都建立了歌剧院,而且在俄罗斯充斥着意大利的音乐家,外国的音乐演出,请外国人作曲等。18世纪末开始,出现了俄罗斯音乐家赴意大利留学。在这基础之上,进入19世纪后,俄罗斯贵族也开始拥有私人乐队,参与了音乐的演奏和创作活动、沙龙音乐会以及公开音乐会的频频举办,出版了为数不少的音乐杂志、音乐爱好者手册,社会音乐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俄罗斯音乐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此同时,专业音乐家的出现,则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格林卡的音乐成就,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在他的影响下,形成了俄罗斯民族乐派。该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有达尔戈梅斯基、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科夫斯基等。在这乐派中,与当时的俄罗斯文学一样,也存在着两种倾向,即斯拉夫振与西欧派,柴科夫斯基即属于后者。两者虽道路有所差异,但殊途同归,均深刻地表现了俄罗斯的民族性,充满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俄国作曲家格林卡(1804.6.1~1857.2.15)是俄国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出身贵族。10岁开始学钢琴、小提琴,并自学作曲。1822年,毕业于彼得堡高等教育学院。1824年任职于交通部,其间曾同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人交往。1830年赴意大利,用3年的时间钻研贝里尼和多尼采蒂的音乐。1833年取道维也格林卡(1804~1857)纳赴柏林,在柏林曾认真师从S·德恩(1799~1858)学习作曲。滞留在国外期间,他立意创立俄罗斯音乐文化。1834年归国后即着手民族歌剧《伊凡·苏萨宁》的创作,该歌剧为其成名作,亦为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尔后,又曾赴西班牙旅行,搜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用于创作《阿拉贡霍塔》和《马德里之夜》(1848)之中。晚年,往来于俄罗斯与西欧各地,后客死柏林。尚作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38~1842)、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娅》(1848),以及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

俄罗斯古典乐派的另一位创始人达尔戈梅斯基(1813~1869)于1817年随其家定居彼得堡。自幼在家接受音乐教育,后靠自学成为音乐家。1831~1843年供职于司法部。1834年结识格林卡,遂决意业余从事作曲。1839年模仿法国正歌剧作第一部歌剧《埃斯米拉达》,于1847年上演失败。1844~1845年在巴黎接触了轻妙优雅的法国音乐,加强了创造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信念。1855年所作俄罗斯民族歌剧《水仙女》,是继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之后,进一步奠定了俄罗斯民族歌剧的传统。晚年致力于俄罗斯音乐协会的活动,指导五人团等年轻——代作曲家,并协助创办彼得堡音乐院。所作的未完成歌剧《石客》(1872年由居伊续成),是一部著名的划时代的实验作品。尚作有管弦乐曲、讽刺诙谐歌曲《九晶文官》等。“五人团”

始于15世纪的俄国封建农奴制,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到19世纪已走向衰落。19世纪3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是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沙皇虽有所改革,但由于未根本触动腐朽落后的农奴制,故成效甚微。与此同时,一些志士仁人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农奴制。40年代起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赫尔岑(1812~1870)、别林斯基(1811~1848)、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等人利用讲坛和杂志进行宣传鼓动,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创作集团,遍及艺术的各个领域。

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音乐界,则出现了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五人团”(亦称“强力集团”)。他们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扬格林卡的旗帜,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大力搜集、整理和改编民歌,从俄国的历史、现实和民间传说中选取题材,创作具有民族性的、人民性的作品,体现了当时的先进思潮。五人团的成员有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廷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们活动于彼得堡,人员有专业的,有业余的;有平民,有贵族;但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为发展俄罗斯的民族音乐文化而奋斗。1867年由当时的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首次使用“五人团”的称谓。

巴拉基列夫 (1837~1910)原在喀山大学攻读数学。后在彼得堡以演奏钢琴名噪一时,成为专业音乐家。1855年结识格林卡和达尔戈梅斯基后,立意从事音乐工作,60年代初,与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廷、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结成小组,以探讨如何发展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并为之奋斗。1862年他建立义务音乐学校,演出五人团的作品。1866年赴俄罗斯各地搜集民歌。1871年后脱离五人团。1883~1893年任宫廷教堂乐长。1897年主持俄罗斯地理协会民谣出版委员会的工作。作有两部交响曲、交响诗《塔马拉》(1867~1882)、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1869,亦称“东方风格幻想曲”)以及《以三首俄罗斯民歌为主题的序曲》等。

居伊 (1835~1918)是位领有将军衔的军事工程学家。父亲为法国军官。曾从莫纽什科学习音乐。业余从事音乐创作。其创作不同于其他4人,多为仿效西欧音乐之作,在取材方面亦多为外国文学家的作品,如以德国诗人海涅的长诗《威廉·拉特克夫》改编为脚本的同名歌剧,以雨果戏剧改编的歌剧《安哲罗》等。但他却以音乐评论宣传五人团的音乐思想和创作成就,从而在推进俄罗斯新音乐的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鲍罗廷 (1833~1887)生于彼得堡,为格鲁吉亚公爵格德阿诺夫和俄罗斯平民安东诺娃的私生子。他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曾入彼得堡外科医学院学习。终生从事化学研究,业余从事音乐创作。1862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后,加入“五人团”。曾在巴拉基列夫的建议下,创作了根据俄罗斯古代文学名著《伊戈尔王远征记》改编成脚本的四幕歌剧《伊戈尔王》。其音乐虽很少直接引用民歌,但却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色彩,有的则具有俄罗斯史诗般的风格以及俄罗斯所独有的抒情特色。如他所作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即可听出那迷人的东方风味,致使该作广为流传。还作有交响曲三部,两首弦乐四重奏曲,以及钢琴曲、歌曲等。穆索尔斯基 (1839.3.21~1881.3.28)出生于卡拉伏一地主家庭。6岁从母学钢琴。1852年入帝国近卫军士官学校,1856年毕业后服役于军界。1857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并在其指导下从事音乐创作。1858年决心专事作曲,遂辞掉军职。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败,又适逢60年代初的农奴制改革,濒于破产,只得先后任职于交通部、林业部,长达18年。虽如此,但他却始终同情农穆索尔斯基(1839~1881)民,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思想产生共鸣。1868年在“五人团”的理论指导者、评论家斯塔索夫的建议下,于翌年完成他最大的杰作——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他在军界染上的酗酒恶习,不规则的生活,内心的苦闷,使工作常常停滞,多在友人处寄食。晚年生活潦倒,终以精神病逝世。死后其遗稿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为之整理和修订。

他为普希金的著名诗剧而作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和取材于俄国历史的歌剧《霍凡希那》(1880),都突现了人民群众的形象,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典范之作,深刻再现了俄罗斯的生活。其音乐语言新颖独特,和声、配器别具一格,不受西欧音乐语言的束缚,而大力从俄罗斯语言中发掘出“湿宣叙调”风格,从俄罗斯民间调式和中古调式上建立起自然和声体系,大胆运用远关系和弦的并置以得到戏剧性的和声效果等(见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对后世的音乐创作,特别是对德彪西的印象主义技法的确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旋律写作,也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加以艺术提炼,形成更精致的音乐构造。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1874),堪称他的另一杰作,将音乐与绘画极为艺术地融为一体,使音乐本身具有唤起听觉和视觉通感的力量。还作有管弦乐幻想曲《荒山之夜》,以及歌曲《跳蚤之歌》(为歌德诗谱曲)等60余首。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1844.3.6~1908.6.7)出身于梯契汶一贵族家庭。其家世代为海军军人。6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尝试作曲。12岁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学习,得以在首都广泛接触到艺术音乐。1861年,与巴拉基列夫相识,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在巴拉基列夫的指导下业余进行音乐创1908)作。他从远洋航海东方归来后,于1865年完成《第一交响曲》,同年由巴拉基列夫指挥在义务音乐学校演奏会上首演,迈出作曲家辉煌的第一步。1871年任彼得堡音乐院的作曲、管弦乐法教授,1874年又兼任和声、对位法教授,终生任教于此。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均出自其门下。晚年,因支持学生罢课、倡导音乐院的机构改革而一度被解职。日俄战争后复职。曾以大量精力续作、修订“五人团”其他成员未完之作。其创作集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之大成,继承和发扬了格林卡的传统,并以华丽的东方色彩、海洋情景的描绘见长。他是位卓越的管弦乐法大师,1888年所作具有东方绚丽色彩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以及《西班牙随想曲》等均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的诸种乐器的色彩和扩充管弦乐队的表现力。他是位作曲技术高超的客观作曲家,擅长于以旋律、和声、调式、配器等手段描绘客观事物。他还作有歌剧10余部:《普斯科夫姑娘》(1872)、《五月之夜》(1880)、《雪姑娘》(1881)、《萨尔丹沙皇的故事》(1900)、《金鸡》(1907)等,以及交响曲、合唱曲、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1884)、《管弦乐法原理》(1911)以及自传《我的音乐生活》等。

柴科夫斯基 (1840.5.7~1893.11.6)生于沃钦斯克,父为矿山工程师,母原籍法国,善歌与钢琴。1848年迁居彼得堡。1852年遵从父亲的意愿入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1859年毕业后即供职于司法部。1862年入带有西欧派倾向的安东·鲁宾斯坦刚刚创办的彼得堡音乐院学习,对音乐的喜爱越来越深,终在1863年去职专从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1865年毕业于该院。翌年,应安东·鲁宾斯坦之弟尼古拉·鲁宾斯坦之邀,在他创办的莫斯科音乐院任和声教授,并从事创作。1877年与其学生安东尼娜结婚,婚后数周即因不合而离婚,同年得到富孀梅克夫人的资助(年金6000卢布),遂辞去教职,居住乡间,专事作曲。亦曾遍游欧洲各大城市,甚至远渡重洋至美国。1893年赴英归国后,发表第六交响曲《悲怆》。同年11月突然逝世(死因说法甚多)。享年仅53岁。

他的作品数量很大,几乎涉及音乐的一切领域,其中亦多名作。其实他还算不上西欧派,在“五人团”与鲁宾斯坦之间,可说他是“折衷派”。在他所作的有标题或无标题的音乐中都体现了鲜明的标题性,都浸透着他个人的心理气质,故而褶到广大听众的喜爱。这主要体现在其如歌的旋律、具有活力的节奏、极富表情的配器以及直白情感中,尽管其音乐技法深受西欧音乐的影响。柴科夫斯基诞生地——沃钦斯在他所作的六部交响曲中,以第四、第克五、第六,尤以第六交响曲《悲怆》最为著名,堪与交响曲中的经典之作齐名。柴科夫斯基不愧是浪漫主义交响乐大师,所作三部舞剧音乐《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也是芭蕾舞音乐的经典之作。著名的作品还有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管弦乐曲《一八一二序曲》、管弦乐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斯拉夫进行曲》等,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曲,其中有著名的《如歌的行板》、钢琴套曲《四季》等。

芬兰的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 (1865-1957)生于芬兰的塔瓦胡斯。父亲是一位医生。5岁开始学钢琴。11岁即尝试作曲,15岁学习小提琴,16岁自修作曲法并热衷创作室内乐曲。20岁时遵从家庭意愿入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学习,同时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选修作曲和小提琴,师从音乐院院长M.韦盖柳斯学习音乐理论。21岁从赫尔辛基大学退学,转入赫尔辛基音乐院专攻小提琴。后因在学期间参加小提琴西贝柳斯(1865~1957)比赛失败,于是才专攻作曲。1889年于音乐院毕业后获奖学金,遂即赴柏林、维也纳留学。1891年归国任母校教授。

19世纪末,芬兰正处于俄国沙皇的统治之下,芬兰人民反对沙皇俄国的统治的斗争异常尖锐,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在民族意识不断高涨的形势下,文艺上则形成振兴民族文化的强烈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西贝柳斯根据芬兰50卷本的民族史诗《卡莱瓦拉》,于1892年创作了含声乐的交响诗《库莱尔沃》,遂扬名于世。1893-1895年又根据《卡莱瓦拉》,创作了传奇曲《列明基宁组曲》,组曲由《列明基宁和岛上的少女们》《图奥内拉的天鹅》《图奥内拉的列明基宁》和《列明基宁的归来》等四曲组成,其中以《图奥内拉的天鹅》最为著名。1897年西贝柳斯获芬兰政府颁发的年金。1899年创作交响诗《芬兰颂》。当时,面对帝俄对新闻界的弹压,爱国人士奋起举办募捐游艺会为报纸筹募基金,《芬兰颂》就是为这种游艺会上上演的雕塑剧《芬兰的觉醒》的配乐中的终曲。《芬兰颂》壮阔的音调、充满战斗的激情以及满怀必胜信念的辉煌壮丽的尾声,激起了芬兰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也是一部为国际上所公认的杰作,并被认为是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后诗人维科·哥斯肯尼埃米将《芬兰颂》的主题旋律填上歌词成为合唱曲,从而更加广泛流传。此后,在20余年中,他致力于交响曲,以及标题管弦乐曲、室内乐曲、钢琴曲、歌曲和合唱曲等创作。

西贝柳斯作为民族主义作曲家,几乎在音乐所有领域中都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特别是他的器乐创作。他并不直接引用民歌旋律为主题,而是在后期浪漫派以及俄罗斯音乐的影响下,消化了芬兰固有的音乐语法,并创造性地创造了独特的形式,成为北欧独树一帜的重要作曲家。1929年,他停止创作。终年92岁。

欧洲的歌剧艺术

歌剧的产生

欧洲歌剧艺术是如何产生的,一般音乐史学家认为有3个来源:一为希腊的悲剧。在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的“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伟大的悲剧作品上演时,往往有音乐作伴奏,并以合唱承担剧中的集体角色,或以伴唱作客观评述。当时,在古希腊剧场舞台的前沿,辟有一地,为合唱队队员坐的座位,称“合唱队席”。音乐已在戏剧中占有一席之地了。

二为中世纪的宗教剧、神迹剧、田园剧。宗教仪式剧最早是10世纪中扮演三个玛利亚上基督坟墓的故事,同时唱复活节进台经附加段。田园剧多为传奇题材或乡村题材的舞台剧,起先音乐很少,甚至不用音乐。神迹剧则由宗教剧演化而来,演出于城市。

三为民间喜剧中的两幕之间配有音乐的戏剧,即幕间剧,在16世纪不乏其例。

另外,还有以牧歌风格写的戏剧——牧歌剧等等,均成为歌剧前身。

音乐艺术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已具备了表现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揭示戏剧矛盾冲突的可能。其时,“数字低音”的高度发展,展示了“主调音乐”的风格。在这之前,教会音乐的对位法几乎统治了欧洲音乐数百年之久。此时,则出现了以一个旋律为主要旋律,其它旋律承担伴奏的任务,用以加强和陪衬主旋律。其标志为数字低音的广泛使用,使和声不断完备。这与法国作曲家拉莫在和声理论研究方面所做的贡献也是分不开的。歌剧的兴起,又反转来促进了和声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意大利此时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支管弦乐队,也就是组织得还很不好的“世俗乐队”,它包含了当时全部或至少是大部分的乐器,尽管是某些乐器的偶然组合,听起来相当单调乏味,音响异常班驳杂乱,但却使音乐具有了表现更复杂的思想感情的手段。

在主观上,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艺术理想的提出,则是促进歌剧艺术体裁形成的直接原因。在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他们经常在艺术爱好者也是赞助者巴尔第和柯尔西的家里集会。他们面对对位法专政,致使音乐艺术陷于只是为教堂的需要而服务的局面,强烈提出向对位法宣战的战斗口号,主张复兴古希腊的那种单音歌曲式的音乐,即强调具有戏剧性的朗诵式的旋律。那时,对位法在教会音乐中,已被畸形发展成一种数学游戏。致使音乐繁复到几十个声部,严重干扰了对诗词和情感的表达。音乐家为了摆脱教会音乐的桎木告,并在这种先进的音乐思想指导下,为了真实地表达人的感情,为复兴古希腊的悲剧艺术,他们创作了集诗歌、音乐、戏剧为一体的古典戏剧,于是歌剧艺术就应运而生了。佛罗伦萨的歌唱家、作曲家卡契尼(约1550~1618)就曾在其所著声乐曲集《新音乐》(1620)的序言中。以柏拉图的美学观为其理论基础即“音乐中语言第一,节奏次之,声音居末”,提出了宣叙调格式的声乐风格。

1597年在佛罗伦萨柯尔西家上演了第一部歌剧《达芙尼》(现已失传),为意大利作曲家培利(1561~1633)和剧作家、诗人里努契尼所作,曾轰动一时。在音乐上,采用了一种单声部的、与歌词结合得相当紧密的朗诵式的歌唱(即后来所说的朗诵调),并允许演唱者自由处理,伴奏则以古钢琴为主,加上几件其它乐器伴以简单的和声。继《达芙尼》之后,培利与里努契尼又在1600年为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和玛利亚·德·梅迪契公主的婚礼而创作的歌剧《尤丽迪茜》,上演于佛罗伦萨皮提宫。这也是第一部公开上演的歌剧,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歌剧。这两部歌剧都取材于希腊神话,确立了一种以叙唱风格为其特点的最初的歌剧形式,符合了当时人们崇尚古代希腊悲剧的审美观,并且有意识地追求一种崭新的表现方法。它以新的带伴奏的单声部的声乐曲和较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展现在听众面前。

随后,在意大利的罗马、威尼斯等地,也都出现了歌剧这种新的艺术品种。1607年在曼图亚上演了蒙特威尔第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五幕,并有序曲),题材也取自希腊神话,虽采用佛罗伦萨以宣叙调为主的歌剧款式,但却不时地插入一小段小咏叹调,并充实了器乐部分,采用了大量的合唱曲,丰富了歌唱部分的旋律,取得了戏剧性的表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歌剧,是歌剧得以发展的奠基之作,在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蒙特威尔第 (1567~1643)是初期巴洛克音乐的奠基者之一。在确立初期歌剧体裁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曾任其出生地克雷莫那大教堂的圣咏队队员,从乐长M·A·因杰涅里学习音乐,后任曼图亚公国的乐长。1613年任威尼斯圣马克大教堂乐长。他曾在《争吵牧歌与爱情牧歌》的序言中指出,在他之前的作曲家从不用激情创作,而他主张音乐应有愤怒、节制和谦卑3大类,以适合人的3大激情。也就是说“音乐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要去挖掘人的感情世界”。这种思想在他的歌剧创作中有所体现,所作歌剧《阿丽安娜》(1608年首演于曼图亚)中,有一段为表达阿丽安娜被爱人遗弃时的哀痛的哀诉调《阿丽安娜的忧愁》,曾使当时听众为之哭泣不已。为加强戏剧性的表现,他确立了早期管弦乐队的编制,大胆使用了二度、七度等不协和的和声手法,运用了弦乐的震音和拨弦奏法,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创新。在歌剧中,他将独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二重唱、三重唱等)、合唱、管弦乐队以及舞蹈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确立了歌剧的结构,于是进一步稳固了歌剧的地位,对后来歌剧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旋律上,他也注意了旋律的抒情性。在题材上,他一反以希腊神话为歌剧题材的做法,而首次采用历史题材。1642年创作并首演于威尼斯的歌剧《波佩阿的加冕》(三幕,并有序曲),写的就是罗马皇帝内罗的将军奥特内之妻波佩阿终于得到皇妃宝座的故事。

意大利歌剧又随着歌剧院的不断兴建,歌剧演出生活的不断丰富,而形成一种非常繁荣的局面——歌剧乐派纷起、人才辈出、新歌剧接连问世。其中以威尼斯歌剧乐派和那不勒斯歌剧乐派最为著名。

威尼斯歌剧乐派

1637年,在威尼斯创建了第一座供公众观看的歌剧院——圣·卡西安诺歌剧院,使威尼斯成为17世纪欧洲歌剧的中心。与具有古典的风格、充满贵族趣味的初期歌剧相对而言,威尼斯歌剧乐派的歌剧则在市民阶层经济上的支持下,使歌剧艺术成为市民阶层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其主要的娱乐形式而引人注目。这个事实给歌剧艺术带来了新的变化。那就是从神话题材转变为历史题材,尤其常以爱情故事为主题,并往往加入喜剧性的插曲,成为威尼斯歌剧乐派的一大特点。另外,他们又进一步追求豪华的舞台和新奇的舞台装置,并以阉歌手为其不可缺少的要素而盛极一时。

作为演出于公众性剧场的歌剧艺术,得到社会广泛的支持,不再受传统的制约,为歌剧艺术自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蒙特威尔第晚年的作品《波佩阿的加冕》(1642)成为向威尼斯歌剧风格过渡性的作品。其他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作品有卡瓦里的《加佐内》(1649)、且斯蒂的《金苹果》(1649)、L·罗西的《奥菲欧》(1647)、C·帕拉威契诺的《伊尔萨累姆的解放》(1687)、雷古伦斯的《爱台奥古雷和波里尼且》(1675)、斯特拉泰拉的(费罗里特罗)(1677)等。

他们的作品,在宣叙调、咏叹调中,呈二部曲式、三部曲式、有节歌形式或回旋曲式等中,结构已成定型。

卡瓦里 (1602~1676)是一个多产的歌剧作曲家,曾师从蒙特威尔第。其歌剧创作特征类似民歌那样富于旋律性和歌唱性的咏叹调,以及富于表情的宣叙调。他在原来只是一连串的宣叙调中间,加上了一些简短的旋律,从而弥补了只是演唱宣叙调的不足,使听众欣赏起来更加有趣。

切斯蒂 (1623~1669)则把歌剧艺术的发展引上了另外一条路线。他在发展意大利歌剧的纯音乐因素的基础上,强调其装饰性因素,强调获得不可抵御的感官美,但却忽视了戏剧性的因素。这是与他受宫廷贵族美学观点影响,失之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缺乏戏剧性的高度的结果。他最著名的歌剧为《金苹果》,是为皇帝的结婚庆典而作,为此剧的演出而建立了一座可容1000名观众的大剧院,参演队伍庞大,有合唱队、乐队和许多著名的独唱演员等。音乐以优美流畅著称,音乐的抒情作用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与当时剧院的经纪人强调演出的娱乐性和华丽的效果也不无关系。

17世纪蓬勃发展的意大利歌剧艺术,几乎在意大利各地上演的都是威尼斯乐派的歌剧剧目,可见其影响的广泛。

那不勒斯歌剧乐派

歌剧艺术诞生一百年后,其中心移至那不勒斯。于18世纪,在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影响下,在那不勒斯形成了那不勒斯歌剧乐派,并很快就取代了威尼斯歌剧乐派的中心地位。18世纪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歌剧作曲家,几乎遍布了欧洲所有的重要的文化中心——维也纳、伦敦、德累斯顿、布拉格、彼德堡等地,他们把那不勒斯的艺术播种在整个欧洲,对欧洲各国音乐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创始人为阿·斯卡拉蒂(1660~1725)。他反对那种浮华表面的东西,集中发展了音乐在歌剧中的抒情作用。他创立了自由发展的咏叹调形式,并在声乐曲的开始、中间和结束后采用器乐演奏。歌词对他已不再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强调音乐本身(不靠剧词)去表达爱情、嫉妒、埋怨、仇恨、悠闲等等情感,强调音乐表情的概括。所以,同样的音乐也可以用于不同的歌剧。这种习惯于用一定类型的旋律,使当时人们将咏叹调分成“性格咏叹调”、“豪壮咏叹调”、“朗诵咏叹调”等类型。他在歌剧中,声乐占绝对优势,但器乐也同时得到发展,也使歌剧序曲的形式固定下来,呈快、慢、快的三部分的组合。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斯卡拉蒂是意大利歌剧的创立者也并不过分。

这个作曲学派的作曲家,尚有波尔波拉(1686~1768)、佩戈莱西(1710~1736)、约梅利(1714~1774)、比契尼(1728~1800)、培基埃罗(1740~1816)、契马罗萨(1749~1801)等。其特征是将宣叙调和咏叹调有所区别和规定:宣叙调用于歌剧的情节,并成为咏叹调出来之前的准备,与咏叹调形成一个整体;咏叹调一般是一种自成单位的声乐形式,用于十分抒情的音乐,常采用A—B—A的反复形式,形成形象上的对比,并且又是一个方整性的完美形式。

风行欧洲一世纪的意大利歌剧

产生在意大利的这种歌剧习称“正歌剧”,亦有人称作“严肃歌剧”。正歌剧是贯穿17、18世纪的,以希腊神话或传奇故事为题材的意大利歌剧的一种格式。它的特点是:选取崇高的题材,音乐精致。气氛庄严,并用当时的主要歌剧语言——意大利语演唱,重要的角色往往由阉人歌手担任。含有滑稽因素的正歌剧,则被称之为“半正歌剧”。

不久,这种艺术品种就被欧洲不少国家所采纳,并使这种艺术品种表现出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色彩,但这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才取得的。

17世纪20年代,意大利歌剧传到德国,在慕尼黑、汉诺威、杜塞尔多夫等地,争相上演意大利歌剧。当时德国各地的贵族,也以聘请意大利歌唱家出演歌剧为荣,甚至有人挖苦德国歌唱家的演唱还不如他的牲口圈中的驴叫,可见当时风尚之一斑。他们聘请意大利作曲家常住德国,按意大利歌剧的模式创作歌剧,连德国的作曲家也是按照意大利歌剧的模式来进行创作。德国大作曲家亨德尔,也跑到意大利学习意大利歌剧,他一生所写的40余部歌剧,也大都是意大利的风格。德国的歌剧创作,后来才在英国民谣歌剧的影响下,形成德国自己的“歌唱剧”。1678年,在汉堡建成德国第一座歌剧院。德国作曲家凯塞尔(1674~1739)曾为这座歌剧院创作了上百部歌剧,其中大多数始终未能摆脱意大利歌剧模式的束缚。

法国则稍晚一些引进意大利歌剧。大约是在17世纪中叶左右,那时正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专制统治时代,法国宫廷音乐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另一方面,由于与佛罗伦萨的梅契迪家族的数次联姻,在音乐上也强烈地受到意大利音乐的影响。但法国固有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很快就使外来音乐文化带上法国化的印记。1673年在皇家音乐剧院(即现在的巴黎歌剧院)上演了吕利(1632~1687)的抒情悲剧。可巧的是,吕利原籍也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4岁来到巴黎,后成为路易十四宫廷作曲家。他的歌剧创作也未能摆脱当时歌剧创作的现状,咏叹调依然处于次要的地位,但在宣叙调的写法上,却在法国古典悲剧中以朗诵声调为特点的影响下,创立了与法国诗歌韵律密切结合的、艺术化的宣叙调风格,体现了法国诗文的优美韵律,并加上乐队伴奏,避免了意大利歌剧宣叙调的枯燥乏味感。吕利还首创与意大利歌剧序曲相反的法国式的歌剧序曲,它采用“慢——快——慢”的结构,与法国歌剧庄重华贵的整体风格相映照。法国序曲与意大利序曲的模式,对后来欧洲器乐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英国,帕塞尔(1659~1695)是17世纪后半叶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他也是在意大利威尼斯歌剧和法国吕利的歌剧影响下进行歌剧创作的,并在晚年创作了《狄多和埃涅阿斯》等颇富英国市民趣味和民族特色的歌剧,从而成为英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狄多和埃涅阿斯》的音乐朴实而深沉,其中有一首运用固定低音写作手法的、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狄多所唱的咏叹调,颇为有名。帕塞尔之后,意大利歌剧曾统治了英国的歌剧舞台很长的时间,连亨德尔到了英国之后,也不得不为了适应英国贵族的审美趣味,创作了大量的、高水平的意大利式的歌剧,但最后仍然由于不合历史之潮流,而以失败告终,迫使亨德尔不得不转向清唱剧的创作,从而赢得了英国市民阶层的热烈欢迎,并将这个德国籍的作曲家尊奉为英国的伟大的民族作曲家。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歌剧产生时,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力图复兴古希腊悲剧为其宗旨,但在经过了一个世纪后,歌剧却远离了这个初衷。一方面,陷入题材内容贫乏,缺乏戏剧表现,音乐越趋程式化;另一方面,在歌剧表演上,一味讲究豪华的场面,炫耀歌唱技艺。当正歌剧陷入困境之时,喜歌剧却繁荣起来,这种局面,使正歌剧不得不探寻出路,于是一个改革歌剧的浪潮,席卷了西欧各国。

在歌剧改革中,最突出的歌剧改革家就是格鲁克。他是继蒙特威尔第之后,欧洲歌剧史上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改革,给统治欧洲舞台近百年的意大利式歌剧予以沉重的打击,为19世纪欧洲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格鲁克 (1714~1787)生于德国贝兴。曾在捷克、维也纳、意大利学习音乐。1741年上演了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塔雪希斯》,随即以创作意大利式的歌剧而著称于世。后赴英国伦敦时,深为亨德尔的清唱剧所感染而有所启迪。定居维也纳后,又深受法国喜歌剧的影响。在47岁之前,格鲁克就已写了25部意大利式的歌剧,积累了创作意大利正歌剧的丰富经验。特别是结识了具有新思想的意大利歌剧脚本作家卡萨比基以后,对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形式主义的流弊及其日趋衰落有同感的人遂联手奋起进行歌剧改革的尝试,于1762年推出了第一部改革歌剧《奥菲欧和尤丽迪茜》,首演于维也纳。

1767年,他在其所作的歌剧《阿尔契斯特》总谱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音乐戏剧观:“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他针对意大利正歌剧忽视戏剧性的现象,强烈提出音乐要从属于戏剧的主张。他说:“在歌剧里主要的是戏剧和歌词的表现力而已。”也就是说,要以自然而真实的音乐去表现戏剧内容,去表现富于诗意的歌词;也就是说,要将全剧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他要求不管是歌剧序曲也好,合唱、舞蹈也好,都不能离开歌剧的整体构思而存在,都是为剧情服务的;也就是说,他坚决反对公式化的、概念化的、标签式的音乐的拼凑,因此,他将宣叙调视为全剧剧情展开的核心,加强了宣叙调的旋律性且赋予其强烈的戏剧感染力,词曲紧密结合,细腻地刻画了歌剧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他要一扫意大利歌剧咏叹调演唱中任歌手随意发挥、卖弄声乐技巧的那些多余的华彩段,追求朴实无华的真情的表露,以内在的“真”、“朴”的演唱风格,取代了意大利式歌剧的外在的“俏”、“媚”、“丽”、“甜”的演唱风格。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创作了一系列的成功的改革歌剧,并在不断实践中,为现实主义歌剧开创了道路。1773年他来到巴黎,在以卢梭为首的启蒙运动的先进人物的大力支持下,格鲁克在巴黎的6年中,才得以全面展开他的歌剧改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