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构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05:46:16

点击下载

作者:徐从才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流通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构建

流通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构建试读:

导言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分工深化的基础上,通过流通创新推动生产者服务体系中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完善产品服务功能,创新产品服务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绩效。研究的基础是流通创新和生产者服务发展的一致性和差别性,重点是流通创新和生产者服务体系构建的历史逻辑联系、现实选择及切入点。一、流通创新的内容和动力(一)流通创新的内容

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自熊彼特明确提出创新的内容之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就流通创新的内容来说,如果从较宏观的视角来分析,我们可以把其概括为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技术创新和流通制度创新。(1)流通组织创新主要体现在流通业的组织形式变化,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组织依托。流通组织的演进一方面随着商品和市场的发展而变化,另一方面也随着生产分工的发展而发展。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流通组织的创新随着工业革命的升级而加速变化,呈现从生产组织和流通组织分离——生产组织和流通组织一体化——生产组织和流通组织垂直解体的过程。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流通组织与市场的界限日益模糊,产生了虚拟组织形式,突破了严格的科层组织形式和市场调节的明确界限,采取混合治理的形式,更加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2)流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个方面。机械化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流通效率。标准化是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流通实现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流通业的标准化技术主要有商品标准编码技术、商业设施与设备的标准技术、条形码技术等,特别是条形码技术的出现,直接推动了超市组织形式的快速扩张。信息化使商品流通中商流、物流、信息流的运动变得系统化和组织化,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并推动了新的流通业态出现。(3)流通制度创新是流通创新的重要内容。我国流通制度的创新主要是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竞争,减少流通环节冗余的过程,也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创新过程。从具体的流通制度创新过程来看,主要表现为流通企业制度创新、市场交易制度创新、流通管理制度创新。(二)流通创新的动力

流通创新的推进,是受分工深化、技术进步、消费者主导权确立以及降低交易费用等因素影响的。分工深化带来了生产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带来了交易环节的增加,因此,旨在降低交易费用的流通创新就成为提高经济整体效率的必要途径,而技术创新为流通创新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消费者主导权的确立又进一步加速了流通创新的进程。(1)分工深化推动流通创新。随着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的扩大,产业间、产品间和中间品的交换和流通规模日益扩大,这为流通创新提供了动力,而流通创新又反过来促进了分工效率的提高和进一步深化。(2)技术进步引导流通创新。在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经济飞跃都与技术革命相伴随,特别是产业革命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递增,可以说,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流通业的发展,也没有国民收入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带来了制造业的迅速扩张,城市人口比重急剧增加,社会需求规模迅速扩大,导致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最终分离。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的进一步扩张,流通商开始追求规模经济性与速度经济性,批发领域出现了商品流通组织的变化,交易所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商品经销商,同时,自营批发商迅速发展。零售领域的创新则表现为百货商店的兴起以及连锁组织的出现。(3)消费者主权凸显呼唤流通创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方式和消费特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消费倾向上由原来的以基本生活资料为主转变为对通信、教育、娱乐及居住水平等方面的高层次生活消费追求。在目前各类商品大量充斥市场的环境中,消费者已经告别了盲目购买的时代,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营销传播的受众,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消费者的自主性变得日益强烈。消费者正在日趋掌握消费的主导权。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将消费者放在首位,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企业需要转变原先的思想观念,通过创新,实现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并销售出去。(4)降低交易费用倒逼流通创新。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制约,我国流通组织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产权不清、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集中程度低等,由此带来了较高的交易费用,而且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较低,很多流通环节还处于半机械化、半人工状态,劳动效率较低。同时,流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交易规则不完善,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竞争现象难以制止,这些都导致了居高不下的交易费用。高昂的交易费用不仅浪费社会资源,减少消费者福利,还会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绩效的进一步提高,使得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道路更加漫长。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技术创新和流通制度创新来降低交易费用。二、产品服务是生产者服务的基础与先导

生产者服务是非最终消费者服务,从其功能内涵上来说,可以分为产品服务、要素服务以及其他专业服务。产品服务是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如运输、仓储、批发、分销等;要素服务则为企业生产提供信息、金融、劳动培训等关键生产要素的服务;专业服务则包括会计、律师、咨询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服务。目前,生产者服务中的产品服务功能主要是由流通业来提供的,流通业提供产品的购(采购)、销(分销及销网)、运(产品运输与配送)、存(仓储)。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服务,产品能够最终进入消费领域,价值得以实现,生产者也就实现了自己的利益。在整个生产者服务体系中,产品服务是基础和载体。从最终目的来说,要素服务和专业服务的最终实现形式也是为产品提供服务,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和分配产品的效率。

在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主要与自然进行斗争,生产率低,产品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与此相对应,服务的内容也主要是生活服务。在工业经济时代,分工进一步深化,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占据主导地位,大量的中间品和最终品都要通过市场进行分配,因此,产品服务成为服务业的主体。产品服务的规模和质量,不仅影响最终产品功能的实现方式和速度,也影响企业间分工的程度和效率。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影响产业绩效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改变经济领域中的制造、加工,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传递路径,催生新型生产经营和商业模式,而且促进了产业间的融合,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成为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因此,信息经济时代的服务业主要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服务业。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者服务的提供是在商品生产体系内部展开的。产品服务把日益专业化的要素服务和专业服务导入到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条形码技术、EOS技术等),通过数量、批次和品种的调剂形成稳定的产销联系,提高了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运营效率、经营规模以及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同时增加其产出价值。因此,产品服务是生产者服务的基础,产品服务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产销联系的实现提供了通道,产品服务的销售过程能够弥合、化解由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导致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空矛盾。与此同时,流通功能的创新打破了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和集散方面的更大限制,可以在更长的时间、更远的地区、更集中或分散的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换,从而促进了更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产品服务在传统的流通服务的基础上,不但减少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延和停顿,而且利用现代科技信息对生产者的选择与决策起到了一种反馈和调节的作用,成为生产者服务的先导。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0多美元,经济结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体(两者的比重都在4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已降到20%以下,工业结构则处于向高加工度转变阶段,因此,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与此相对应,产品服务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商贸流通服务占生产者服务的比重都在40%以上,其中,2000—2003年所占比重为45%,2004年开始下降,所占比重为44%,2005—2006年为43%,随后继续下降,2009年所占比重为41%,这说明我国目前产品服务是生产者服务的主体。当前,三种力量在共同推进产品服务的发展。一是制造业中产品服务功能的外化。随着产品的日益复杂化和竞争的加剧,很多制造业企业把物流、仓储、营销等一些产品服务外包出去,以专注于自身的制造优势,保持竞争力。二是传统商贸流通业在专业化、社会化过程中开始引导制造业的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通过标准化、连锁经营的模式实现了产业化,并利用自己贴近消费者的优势引导消费,进而引导生产。三是大型外资流通企业进入流通业后强化了产品服务的功能。自2004年我国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大量国际知名的流通业巨头进入我国,推动了商贸流通业的迅速扩张,也进一步加强了流通的产品服务功能,但同时,大型外资流通企业市场势力的扩大也影响了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外资流通企业仍然享受某些超国民待遇的情况下,进一步挤压了内资流通企业的发展空间。三、坚持流通创新,推进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的构建

由于产品服务是生产者服务的基础与先导,因此,建立和完善生产者服务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在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通过流通创新可以完善产品服务功能,进而完善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因此,必须坚持流通创新,推动现代生产者服务体系构建。(一)走进供应链

20世纪60年代,彼得·德鲁克就提出:配送管理是市场营销中被忽视的领域,并称之为“经济中的黑暗大陆”。从80年代开始,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供应链管理改进所带来的优势,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在供应链中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流通组织不再单单作为交易的媒介,而是要主导或加入与之相关的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建立原材料采购、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制造、销售网络为一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将供应商、分销商、流通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在合作的基础上共享信息、分享利益。目前,沃尔玛和宝洁的供应链合作已经成为业界的典范。双方建立一体化的供应链之后,成功地提高了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提高了共同利润。目前,宝洁公司的产品在沃尔玛的仓库中大约停留8个小时,这些产品运送到沃尔玛超市大约需要4个小时,通常会在24小时内卖掉,这样沃尔玛就能够用顾客支付的现金向宝洁支付货款。同时,宝洁利用沃尔玛所提供的消费者信息,分析产品消费趋势和潜在的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不但提高了研发速度,新产品也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二)构建分销网络

在我国传统的分销渠道中,渠道成员相对独立,为了避免单边依赖,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渠道成员更多关注的是对权力的控制和利益的分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个性化消费的出现,订单模式成为理想的生产和销售手段,同时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企业把更多内部的职能外包给合作伙伴,渠道成员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分销渠道逐步演变为一个跨越企业边界的增值网络,即分销网络。目前,分销网络已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谁控制了分销网络,谁就控制了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主导权。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大量进入我国分销领域,一些大型的外资流通集团已经初步建立起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内外贸一体化的分销体系,而我国的流通企业还普遍存在着“千军万马闯市场”的格局,流通企业规模较小,分销成本较高,虽然也有部分流通企业建立了全国营销网络,但同类企业没有实现网络合作和网络共享,分销渠道重复建设严重。在国内分销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如果国内流通企业不加快步伐,构建一体化的分销网络,很可能会在外资流通集团的扩张中被蚕食或吞并。因此,政府要积极支持国内流通企业分销网络平台的构建,扶持现有规模较大的流通企业,鼓励其扩大规模,改进技术,拓展服务,构建内外贸一体化的分销网络。(三)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

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是现代流通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流通创新中,要着力推广连锁组织形式,建立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的物流配送体系,鼓励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连锁经营的实质是把现代工业大生产的组织原理应用于商品流通,促进商业服务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一致化。连锁商店通过集团化经营方式,把众多规模较小的分店统一起来,在本部、分店和配送中心实行专业化分工,连锁总店负责送货,各分店负责销售,改变了传统零售企业那种集买卖职能于一体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进货成本和销售成本,获得像工业经济一样的规模经济。连锁经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以来发展迅速,连锁行业销售额与店铺数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与此同时,由于经济体制、市场环境、经济实力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连锁经营发展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企业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和管理基础薄弱等。因此,要加强对连锁经营企业的政策扶持,扩大连锁企业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商业连锁经营标准、管理条例、服务规范等法规,从而推动我国连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配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服务部门,但其发展迅速,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也日益增加。物流配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物流业内部系统之间发展不协调,运输业、仓储业、配送业各自发展,缺乏统一性,而且信息化水平不高,不仅制约了物流配送业本身的发展,也影响了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的推进。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物流配送业的社会化、系统化、信息化进程,通过政企分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现代信用体系等制度创新手段改善我国目前物流配送业分散化经营的现状。通过组织创新,整合现有内部各环节,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协调统一,同时,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对物流配送业进行改造,以提高配送效率。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是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而出现的新型商务活动方式。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效率。通过电子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掌握商品进、销、存的全部动态,从而将存货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商品数量低于安全存量时,系统能自动产生订单,向供货单位发出订货通知,从而保证了商品的持续供应和低成本经营。电子信息系统记录了销售的数量和各种信息,以及各类消费者的采购频率和购物结构,能够准确地反映客户的需求动态和发展趋势,便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由于搜索引擎不完善、数据传输安全系数低、后台管理系统落后、缺乏标准等,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要做好电子商务的规划和宏观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推广进程,扶持传统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网上市场,培育一批管理运营规范、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网络购物企业,扶持一批影响力和凝聚力较强的网上批发交易企业。(四)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流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流通运行效率

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支撑手段。无论是供应链管理、高效分销网络的建立,还是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高效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我国目前的流通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较低,中小企业的流通信息收集和处理还是以人工为主,大中型流通企业,虽有计算机、局域网等硬件设施,但因缺乏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较强的人才,使得多数设备设施仅停留在日常事务处理上,流通信息利用效率较低,因此,要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流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流通运行效率。政府应在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加大向流通业IT厂商的政策倾斜,鼓励流通企业加大信息化技术改造的投入,加快条形码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普及应用,鼓励流通企业推行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建立上下游客户的网上订货、电子结算和票证自动处理系统,改变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决策、管理和运作模式,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同时,规范现有各种电子商务中介网络平台的发展,吸引广大中小工商企业上网开展广告宣传、咨询服务,并逐步向网上交易、结算服务等深层次业务拓展。(五)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

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是保持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等方面,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易平台。1.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市场总量扩大,产品的商品化率明显提高,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商业网点基础设施,各类要素也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改革和开放同时起步但又不同步(即改革滞后于开放的步伐),造成在国内区际贸易机会未能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众多的区际贸易转化为国际贸易,从整体上讲这将导致社会总福利减少和贸易效率低下。因此,在继续加快对外开放的前提下,要注重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地方法规及政策性文件,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流通企业规模过小、组织化程度过低、流通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零售企业的单体扩张、批发业的衰落等因素都限制了流通产业规模的发展,使得流通产业难以获得规模效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流通产业的集中度较低,流通产业分布比较分散。同时,由于流通业的无序开放,众多大型国际流通集团已经进入我国并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势力,利用其超国民待遇挤压国内流通企业,这种不合理的竞争格局不利于我国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尽快完善有关法规,保证市场行为规范化、程序化,同时,鼓励流通企业通过连锁、并购等形式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3.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

我国流通体制改革是在不断放松管制的过程中进行的,其基本特点是:放开价格管制,让市场交换形成价格,放松市场准入限制,允许个体私营企业进入流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允许外资企业进入我国批发、零售领域等。在“放”的同时,却忽视了建立和规范流通新秩序的工作,使企业处在缺乏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里,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必须把流通体制改革与规范流通新秩序相协调,在减少政府对市场准入管制的同时,做好市场的过程监管,鼓励发展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的监督作用,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

第一篇 流通功能的演进与流通创新的内容和动力

第一章 流通功能的演进与流通创新的内容

第一节 流通功能的演进

流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媒介,不仅可以调节商品的时空交换,平衡商品供给和需求,实现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率,助推经济增长,而且随着信用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流通又发挥着协调即期消费与跨期消费、即期供给与跨期供给的功能,出现了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趋势。本节对流通的基本功能、拓展功能以及发展趋势做了较详细的分析。一、流通功能概述

功能是事物客观上会产生的特定行为的统称,通常是为了某个目标而存在,属于达到或完成该目标的途径与方法,具有目的性、适用性和专业性。对于“流通”而言,它的功能就是“流通”本身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产生的效用的总和,根本目标为调节供给与需求之间必然存在的种种矛盾,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基本功能、拓展功能和创新功能三个层面。(一)流通的基本功能

流通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媒介交换、时空调节、平衡供求和价值实现。1.流通的媒介交换功能

流通对社会分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没有流通的联结,相互分离的专业生产就失去了彼此协作的可能,而在需求多样化的硬性约束下,它们只能被迫返回自给自足的状态,使社会分工不复存在。由此可见,流通是社会分工存在的前提条件。此外,流通也是分工发展的条件。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随之扩大,生产也就被分得更细。流通在上述两方面对社会分工的促进作用,构成了流通媒介交换功能的理论依据。

流通对社会分工有制约作用。流通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使不同质的有用劳动进行优胜劣汰的自我进化:一些新的劳动种类产生了,某些劳动种类消失了,而原先属于同一生产者的职能又都独立分化开来。这样,流通就决定和影响着不同社会分工的“质”,与此同时,流通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又促使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边际产出最大的生产方向流动,实现社会分工间的最优配比,调节着社会分工“量”的结构。2.流通的时空调节功能

流通功能的本质就是“减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时延或停顿”和“优化经济结构”,这是从时间继起和空间并存两个视角做出的高度概括。发达的商品流通能打破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和集散方面的更大限制,可以在更长的时间,更远的地区,更集中或分散的条件下进行商品交换,因而能够促进更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并且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消费者的需要。(1)从时间继起的角度看流通功能。经济发展史表明,分工导致了效率的提高,但是分工不断细化又加深了社会化生产,特别是社会化现代大生产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极大地增加了不同生产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联系和协调方面的困难,例如搜寻、信用、谈判、购买和销售上的困难,等等,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耗费了大量时间,造成形式多样的时延或停顿,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低效率。这种日益脆弱的关系,成为时时刻刻出现的各种时延的缘由。

流通过程之所以有存在的理由,并不在于这一过程能够增加物质产品和物质财富的数量,那是生产过程的功能。流通过程之所以不可避免,之所以重要,之所以不可替代,就是因为它必须弥合、化解社会和产业分工导致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空矛盾。考察生产的效能,是看其是否以尽可能低的资源和最小的人力耗费(生产成本),提供物美价廉、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有效产品;考察流通的效能,则要看其是否以尽可能低的资源和最小的人力耗费(流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产品送至消费领域或再生产领域。因此,减少时延或停顿是对流通功能的天然的本质要求。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尽可能减少一切时延和停顿,使尽可能多的稀缺资源处于实际发挥作用的最佳状态,从而减少直至消灭稀缺资源处于实际上的闲置状态,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懈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商品产销矛盾在时间上的表现形式要求有流通及其主体媒介商品交换。商品产销矛盾在时间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商品储存在没有流通部门媒介商品交换的条件下,由生产者承担;在有流通部门媒介商品交换的条件下,则由生产者和流通企业共同承担,以流通企业为主。流通媒介商品交换可以把商品储存限制在必要的数量界限以内。(2)从空间并存的角度看流通功能。流通业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商品产销矛盾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要求有流通部门来媒介商品交换。商品产销矛盾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就是产销距离,或此地生产、彼地销售。商品产销矛盾在空间形式上的加深就意味着生产越来越集中,消费越来越分散,产品的行销范围越来越广,有时不仅需要突破地方市场的限制向外埠提供商品,而且需要走出国界进入国际市场,介入国际交换,这就需要流通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分工集团承担经销商品的职能。如果仍然把销售商品作为生产者的附营业务,显然是无法解决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条件下的商品产销矛盾的。

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这种条件下,流通过程的顺畅与否,快慢如何,就不仅关系到流通过程自身劳动耗费的节省,而且制约着整个再生产的运行和生产过程的快慢以及劳动的耗费。在这里,关键在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能否相互适应,生产和流通之间是否合乎比例而不是脱节。再生产不仅要受到这种差别和这种差别的消除的制约,还要受到它的流程的制约。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的专业化与消费的细分化使得产销联系更加复杂,只有通过流通及其主体才能增强产值关系的稳定性。流通系统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产销联系的实现提供了通道,特别是流通部门与众多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发生联系,通过数量、批次和品种的调剂形成一类产品稳定的产销联系,通过流通部门的过滤,可使这些不稳定因素相互抵消。相反,如果没有流通部门强化销售,就会出现积压和脱销并存的状况。3.流通的平衡供求功能

市场上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果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商品供求在运动过程中会交替地出现供求平衡和供求不平衡状态,而商品的供求不平衡状态又表现为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两种形式。作为矛盾双方的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彼此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商品的供给靠商品的需求来实现,商品的需求靠商品的供给来满足。供求双方如果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适应并取得平衡,那么市场上的商品交换就能顺利进行。相反,供求双方如果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等方面无法取得平衡,那么商品交换就会受阻,市场价格波动便因此而起,促使生产和消费重新进行调整,以达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新的平衡。可见,虽然商品供求的矛盾在运动中会经常处于不平衡与平衡的相互转化状态,但实际上,不断的不平衡在客观上就有经过矛盾斗争而趋于平衡的趋势。虽然这种平衡只是作为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相互交替运动的结果而相对地、暂时地存在,但是互相平衡是不平衡交替运动的目标和结果。供给和需求不断趋向平衡是供求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供求平衡是供给和需求矛盾这一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

从生产者角度来看,流通的平衡供求功能,可以理解为一种“促进生产”的功能,因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是生产者所不能独立解决的难题。对于生产者而言,采用社会化、规模化的大量生产方式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理性”行为,但就供求平衡现状而言,此种“理性”行为则未必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吻合。此时,处于生产和消费中间环节的流通,就会在发挥其平衡供求功能的同时,对生产者的选择与决策起到一种反馈和调节的作用,这也是流通所具有的天然优势所在。通过流通环节收集到的市场需求信息,生产者势必会针对目前的消费者现实需求修改甚至重构自身的生产规划,而一些无法跟随市场需求变化节奏的生产企业,将会在流通的“强制”平衡作用下退出市场,只保留那些能够顺应市场需求进行自我生产流程及目标完善的生产企业,继续参与市场竞争。这就是流通在平衡供求中所起到的“促进生产”的作用。当然,“促进”只是一种概括性的意义所在,根据实际效应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将这种“促进”作用细分为“引导”、“组织”、“控制”等几层含义,分别从目标、过程、规模和数量等环节对生产企业发生作用。4.流通的价值实现功能

在社会中,存在着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他们通过各自的活动,在分工的条件下,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利益。生产者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当产品经过在市场上的流通,最终进入消费领域后,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生产者也就实现了自己的利益。作为流通主体的经营者,是在低价购进商品、高价卖出商品的商业活动中补偿流通费用支出并获取贸易利润的。在商品流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人以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从生产者手中购买商品,然后以超出购买价格的余额即进销差价,来补偿流通中的劳动耗费的费用支出和得到流通过程中所应当获取的贸易利润,实现自己的利益。消费者则通过支付一定的货币,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利益。

在均衡条件下,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生产者生产出的商品刚好能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作为中介的流通主体,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媒介交换的活动,把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全部、顺畅地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并通过贱买贵卖获取经济利益。这样,所有的商品都完成了价值实现,生产者获得了货币补偿,消费者得到了想要的商品,整个社会达到总福利的最大化。

商品通过多次买卖,从生产者手中最后进入消费者手中,其实质就是通过和借助于转让和让渡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仅通过一次商品和货币的转让发生所有权的更迭,商品不一定能够最终成为消费者占有的对象,商品流通的职能就难以实现,社会再生产也就难以顺利进行。正因为如此,商品流通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是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别劳动获得社会承认从而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

同时流通又是社会经济循环扩大的方式,流通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循环是通过商品流通和要素流通共同实现的。从商品流通的角度看,商品依次经过生产者和中间商到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通过商品的消费,再生产出可以供生产者和中间商使用的劳动力。同时,消费者本身也可以作为投资者,使暂时不用于消费购买的货币以储蓄或直接投资于流通与经济循环过程的方式进入生产领域,为生产企业提供资金。在商品流通与要素流通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社会经济的循环。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流通的这种“价值实现”功能,又可以理解为“满足消费”功能,与之前的“促进生产”功能相呼应。所谓满足消费,是因为价值实现必然伴随着商品向消费者手中的让渡,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获得满足。与对生产者所产生的效用相比,流通对消费者所产生的效用是非常直接的,因为不需要经过反馈和调节,流通就能直接起到鼓励消费、创造消费,甚至限制消费等效用。鼓励消费和创造消费,是流通功能的积极表现,通过连接供求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矛盾的克服,流通能够促使产品更加顺畅便利地到达消费者,还能够通过对生产者的反馈,使产品的使用价值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从而鼓励和带动消费。当流通将生产出的新产品运转至消费者或者通过反馈市场新需求带动产品改良和创新时,即可视为流通创造了新的消费。同时,流通也会起到限制消费的作用,除去因流通环节本身不畅或不完善的原因之外,这也是在某些特殊的经济条件下所需要发挥的流通功能。例如,当某一市场存在消费过热导致企业进入过多现象时,通过增加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成本等手段来对消费加以抑制,就是必要的合理决策。(二)流通的拓展功能

除去媒介交换、时空调节、平衡供求、价值实现的基本功能之外,流通在经济增长和效率实现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诠释为流通的拓展功能。1.流通的经济增长功能

通常将经济增长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按照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流通部门只实现商品的价值,它本身并不创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它本身并不创造经济增长,只是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或制约的作用。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增长又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国民生产总值并非只有生产部门创造,而是由全体社会经济各部门共同创造的。所有社会经济部门都参与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生产,因此都具有经济增长的功能。这其中既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第三产业的流通和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按照这一视角,我们说,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具有经济增长的功能,它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而且本身就能够带来经济增长。例如,有一些小国家,本身没有或只有极少的工业和农业,国民经济主要是由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组成,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且,这样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往往要比那些单纯依靠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国家更快。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带动的。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的转变,原来处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地位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逐渐退居到次要的位置,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而原来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附属的第三产业则逐渐上升为主导的位置,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其创造经济增长的功能也在不断得到强化。整个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再主要取决于生产部门的增长,而是取决于流通部门的增长。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社会化大流通。2.流通的效率实现功能

在价值的创造上,流通与生产毕竟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因此,它们所创造的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生产部门创造的是具体的、有形的价值,它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而流通部门创造的是抽象的、无形的价值,它不具有明显的物质形态。这也就是过去人们将流通部门划归为非生产部门,认为流通部门不创造价值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是,流通部门也创造价值已成为事实,只不过流通部门创造的价值不是商品价值,而是效用价值,它创造商品或服务的时间与空间效用,这些效用与商品或服务本身的效用融为一体,构成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所谓时间效用是指消费者对过去生产的产品在现在消费所产生的效用,空间效用是指对异地生产的产品在当地消费所产生的效用。如前所述,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生产与消费往往不能同时进行,中间存在着时间的差异,同时,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往往不是在同一地点进行,存在着空间上的差异,如果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差异不消除,生产出来的商品对消费者来说仍不具有可用性或可用性很低。尽管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仍然可以进行交易,但是交易的效率很低而交易的成本很高,以至于交易几乎无法实现,而流通的功能就是弥合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通过商品的商流和物流活动,使现在生产的产品可以将来消费,使此地生产的产品可以在异地消费,这就为消费者创造了一种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使生产和消费都能够顺利进行。

从整个过程来看,流通提供了一种必要的交易效率,使交易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提高了商品对消费者的可用性,同时也使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了保证。特别是当流通部门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后,不仅可以使流通过程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使得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提高,而一定的运行效率又是整个经济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说流通还具有效率实现的功能,它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

流通的效率实现功能与流通的经济增长功能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如果说流通的经济增长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量的方面,那么流通的效率实现功能则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质的方面。流通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直接带动经济的增长,同时还可以通过效率的改善和提高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产出增加,从而加速经济增长。在某种意义上,后一种功能比前一种功能更加重要。统计分析表明,流通通过提高其他部门运行效率所带来的间接贡献,要远远大于流通本身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这也正是发展经济必须要以流通为先导,首先要大力发展商品流通,发展社会化大流通的原因所在。只有流通发展了,整个国民经济才可能持续、快速发展。(三)流通的创新功能

无论是媒介交换、时空调节,还是平衡供求、价值实现,抑或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效率实现,一应功能均是从流通所具备的基本特性而来,延伸各有不同而已。这些功能根据流通的基本特性生发而来,又必将跟随流通基本特性的演进而演进,当时代环境和经济背景发生变化而导致流通特性出现变革时,流通的功能也会随之出现变革,即“流通功能创新”。

目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使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还在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类似于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技术进步,而是整个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的进步。因此,作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连接,整个流通环节正处于继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之后的第三次流通革命之中。从具体技术手段来看,此次流通革命以电子商务在流通中的使用为主要标志,带来了流通效率的全面提升和流通成本的大幅下降;就抽象意义而言,此次流通革命的意义远远超出技术范畴,是整体流通功能的进步与创新,涉及流通业态变迁、组织重构和制度演化等诸多方面。

不过,无论流通功能如何创新,其根本出发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连接供求,克服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种种矛盾以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这是流通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目标,也是流通在社会经济循环中的基本定位。因此,流通功能的创新一方面要根据时代环境的变迁和技术条件的进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要从其本质特性出发,做到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紧密结合。目前,最突出的流通创新功能就表现在构建生产者服务体系以促进新型产销关系的建立方面。

论及产销关系的建立,实际上是流通基本功能的体现,就是通过流通的媒介交换作用,调节时空矛盾,达成供求平衡,并促成价值实现,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这种平衡往往带有“零和博弈”的意味,实力不均衡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必须通过某一方在博弈中的让步或利益上的牺牲,才能促成最终平衡的实现。在供给主导市场的时代,是以生产企业为核心来构建产销关系,卖方市场条件下的流通企业往往属于利益受损方,仅作为生产企业的附属而存在,流通功能也仅是生产功能的补充,没有完全独立的地位;在需求主导市场的时代,是以流通企业为核心来构建产销关系,买方市场下的生产企业往往属于利益受损方,流通企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利用贴近消费者并掌握流通渠道的天然优势,对生产企业形成“终端控制”,使很多生产企业被迫“零利润”运转。

因此,新型产销关系的构建,就是要改变这种“零和博弈”的现象,使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达成双赢。需求主导下的市场固然是买方市场,但也不能将流通企业的中间作用及功能无限放大,以至于从资金、渠道等方面压制了产品生产。这就需要重新思考流通功能的定位,既重视其在需求拉动经济时代的优势,又要防止其过分膨胀而影响了社会福利的整体改进。比较适当的方式是将流通看作一种“生产者服务”,它虽然不是生产中所必需的“要素服务”和“专业服务”,却是生产后所必需的针对产品转移和价值实现的“产品服务”。在此理念之下,流通企业将与生产企业之间形成合作关系,而不是攫取和被攫取的关系。这种合作将会有多种形式,类似于新型商人雇主制、流通合作、商品交易市场、新型产销动态联盟等。其中,新型产销动态联盟的建立将是流通功能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这是借鉴了制造企业中“动态联盟”和“虚拟企业”的概念衍生而来的,指的是企业在发现市场需求热点之后,选择符合产品需求和自身情况的合作伙伴,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控制与成本管理最终满足市场需求并从中获利。由于这些围绕着市场即时需求临时构建的企业联盟之间不具有产权隶属关系,仅依赖契约规定职责范围和利益分配,而且在目标实现后或者实现中均有很大的可能性解散或者替换合作伙伴,因此被称为一种“动态的”、“虚拟的”企业关系,是现代化生产条件下敏捷性和柔性制造的体现。新型产销动态联盟就是描述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它们没有产权归属,在契约的约束中各自履行职责,一端是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另一端是按照生产需求提供流通服务,最终实现产销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总之,流通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中的创新源自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本身的变革,是生产革命与消费革命双重作用的结果,其创新的目的在于顺应需求拉动型经济的需求,改变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相互针对、相互竞争的格局,立足于双赢去实现产销双方的信息共享和利益分享,以生产者服务的方式来构建新型产销关系,在不改变媒介交换、时空调节、平衡供求、价值实现等基本功能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的前提下,使流通的功能再进一步变“自发运行”为“自觉运行”,更积极地发挥流通环节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促进社会再生产在更高层次上的顺利进行。二、信用条件下流通功能延伸

从商品与货币关系发展的逻辑看,由于商品交换及其发展,产生了货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执行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开始分离与独立。考虑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体系,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等价交换,因此,在信用条件下,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分离性会逐渐增强,而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交换关系的复杂化,由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而逐步构建起来的彼此相连、相互制约的信用关系,会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关系得到充分发展,维系着错综复杂的市场交换关系,支持并形成井井有条的市场秩序。由此看来,信用经济的形成将会带动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新一轮互动关系的形成,并在此运动中获得流通功能的扩展。(一)信用条件下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互动关系

信用是指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的借贷行为,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这种借贷行为表现为以偿还为条件的商品或货币的让渡形式,即商品或货币所有者暂时让渡商品或贷出货币,商品或货币的借入者则要在约定的日期还本,并且支付一定的利息。因此,信用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偿还为条件;二是需要在偿还时支付与本金相关的一定利息。这两个特征均与货币及资金的流通和分配有关,由此决定了信用的两项基本职能,资金再分配与提供、创造货币。

从信用的产生来看,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一个范畴,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信用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正是由于商品买卖中存在的生产与销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带来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相分离,从而出现延期支付,也即信用交易。在信用交易中,主要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在发挥作用,这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已经逐渐超过了商品流通的范围,使信用活动更多地体现为货币形式的借贷活动,信用关系在货币流通的持续发展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看来,信用关系的完善在实质上是货币流通持续发展的结果,所以讨论信用条件下的流通功能拓展,也就必须首先理清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互动关系。1.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1)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产物。货币流通由商品流通引起并服务于商品流通。商品在从卖者转到买者的过程中,货币充当了媒介,于是货币从买者转到卖者手中。可见,货币转手以商品转手为条件,而以货币转手为结果,两者呈反向运动,构成了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过程。在现实商品经济中,货币转手越快,表明商品流通越快。商品流通是不断运动着的经济过程,它决定着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也不停地运动。马克思指出: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不断地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因此,是商品流通决定着货币流通,货币流通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由于货币是商品独立出来的价值,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运动,实际上只是商品本身的形式的运动。(2)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表现在商品流通的数量、规模决定货币流通的数量、规模,商品流通的范围大小决定货币流通的范围大小,商品流通方向决定货币流通方向。作为交换的货币,在每个商品生产者手中是转瞬即逝的,人们并不关注货币本身的价值,关心的是能否按其面额价值再购买。当今流通的货币,就是纸制的货币符号。当然,这种货币符号的供给不能过多,否则就会引起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出现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将拒绝接受纸币,纸币的流通将受到阻碍。流通手段既然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那么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就应该以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为基础。设Q代表流通中商品的数量,P代表商品的价格水平,P·Q则代表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需求量M与P·Q成正比。同时,在一定期间内货币可实现几次的买卖行为,也就是可以充当若干商品的媒介,通常把充当媒介的次数称为货币流通速度,用V来表示,它与货币的需求量成反比。因此,货币需求量与商品流通的关系可以表示为:M·V=P·Q。在纸币流通情况下,货币流通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如果前者与后者大致相当,则纸币与金属货币有相等的购买力;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减少,纸币相应贬值,物价上涨,发生通货膨胀。2.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具有反作用(1)货币流通虽然决定于商品流通,但它并不是商品流通的消极结果,相反,货币流通以与商品流通运动相反的方向运动着,媒介成商品流通。马克思说:“商品总是在卖者方面,货币是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方面。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执行职能,是在它实现商品的价格的时候。而货币在实现商品的价格的时候,把商品从卖者手里转到买者手里,同时自己也从买者手里离开,到了卖者手里,以便再去同另一种商品重复同样的过程。”商品正是在货币作为购买手段进行运动的条件下一步步地从生产者手中转卖到消费者手中。(2)商品价值在货币流通中实现。在货币价值形态下,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在货币流通中得以实现。(3)货币流通手段简化了商品交换过程,有利于商品的流通空间的扩展,时间上的灵活掌握,从而扩大了商品流通。(4)正常、稳定的货币流通情况下,货币能够为商品提供稳定的价值尺度和较适当的流通手段,从而保证和促进商品流通的灵活发展。在货币流通量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商品销售不出去,造成商品积压,价格下跌,商品流通不能正常运转。在货币流通量过多的情况下,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也影响商品流通的正常运转。(二)不同信用形式下的商品流通

多样化信用形式的出现实际上是货币与信用关系的深度演化结果,而要论及货币与信用的关系,则可以从最古老的货币借贷开始。以货币为借贷双方主要流通介质的借贷关系是信用关系最朴素的形式,这表明,一方面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成了信用扩展的条件,由于货币的余缺而要求信用进行调剂,单一的货币作为借贷的对象也使约束债权债务关系的规则便于形成;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借贷的扩展,使不流通的货币流通起来,使金属货币的不足可以由信用流通工具的创造得到补充,从而成为推进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因素。

直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之前,货币流通与信用关系的发展之间虽有密切联系,但就其主要方面来说,还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实物借贷的长期存在,则可看出信用发展相对货币运动的独立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情况逐步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信用货币——银行券和存款货币等最终取代了金属铸币而成为流通中货币的基本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独立于信用活动之外的货币制度都已不存在,相应地,任何信用活动同时也都是货币运动。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当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两者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时,就产生了一个由这两个原来独立的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金融,基于此出现了多样化的信用形式。

信用形式是信用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现代信用按借贷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形式,不同信用形式下有着不同的商品流通的特征表现。1.商业信用与商品流通

所谓商业信用,就是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的形态提供的信用。它最典型的形式是赊销商品,此外还有预付货款等。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工商企业之间广泛地存在着种种经济联系,它们之间的商品交易或者由于买方暂时缺少流通手段(即货币),或者由于卖方商品本身存在某种问题(如质量、价格、供过于求等),而无法用现款交易,就采取赊销商品延期支付货币的办法来促使商品销售,这是商业信用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商业信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克服流通当中货币量不足的困难以及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促使商品流通和周转,尽快实现生产的均衡。在商业信用中,有一种预付货款的方式,对紧俏的短缺商品,可以采用预付货款的方式订购,这就使得生产企业能够及早拿到资金,扩大短缺商品的生产,尽快实现供求的平衡。2.银行信用与商品流通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向企业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是企业,其借贷的客体是货币。银行信用的优点是在信用规模和信用使用方向上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由于银行信用提供的是货币,货币是一般购买力的象征,是价值实体,因此无论银行把资金贷向哪个企业,都可以使用,这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如出口信贷就是鼓励商品的出口信用形式。3.国家信用与商品流通

国家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举债来筹措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国家信用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公债和国库券。国家信用的作用除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外,它更是国家财政政策的工具,有利于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有利于加速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带动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一般来说,一个国家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升级换代,很多投资主体都很难立即找准投资方向,因此可能造成投资的萎缩,而国家通过信用方式集中资金进行投资,就能引导和带动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加速经济发展。4.消费信用与商品流通

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满足其消费需要的信用。主要方式有:赊销、分期付款购买、消费贷款。消费信用对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有促进作用。消费与生产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消费信用促使消费规模扩大,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这就刺激了对消费品的需求,从而刺激生产的发展,也刺激了经济的增长。据估计,西方国家汽车的销售量有1/3是通过消费信用实现销售的。消费信用能够起到调节消费的作用,可以调节居民购买一些商品在时间上和支付能力上的不一致,满足某些居民个人的消费需要。除上述四种信用形式外,还有如信托、租赁、保险、民间信用等,都对商品流通、生产和消费起促进和调节作用。

总之,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巨大作用。(1)动员社会资金为商品流通乃至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继续和扩大服务。信用所起的作用在于能使社会资本(资金)乃至闲置的货币被充分调动起来,用来克服上述困难,使再生产得以连续进行。(2)大大加速了商品流通。马克思说:“流通的一切要求:货币、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商品等等,虽然它们采取外表上完全不同的各种形式,但都可以归结为流通时间。用来缩短流通时间的那些机器,本身也属于流通。”这些属于流通的机器主要是信用制度(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债券、股票等)。信用的推动,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3)影响货币流通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及商品价格。马克思说:“当信用活跃的时期,货币流通的速度比商品价格增加得快,而在信用紧缩的时期,商品价格比流通速度降低得慢。”在纸币流通时,这种作用更为突出,因为信用膨胀会引起通货膨胀,币值下降,流通速度加快而价格猛烈上涨。同时,信用制度的发展,不仅减少了流通手段以及以货币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而且流通或商品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而资本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加快了,整个再生产过程因而也加快。(4)有利于流通费用的节省。这主要表现为流通手段的流通速度加快了,减少了货币的流通量,经常以货币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减少了。这就是作为主要流通费用之一的具有价值的货币本身通过信用而得到节约。

当然,信用制度的重大作用还不止于此,它对于金融市场的形成、股份制度的确立和走向成熟,加速“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都有独特的作用。(三)信用条件下流通功能扩展的具体表现

根据不同信用形式下商品流通的特征体现,以及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之间因信用条件的逐渐完善而形成的互动关系,可以将扩展后的流通功能概括为:协调信用条件下的即期消费与跨期消费、即期供给与跨期供给,获得信贷杠杆下的供求平衡、价值实现与经济增长。

所谓即期消费与跨期消费,是从需求端进行的定义,属于消费者满足自身需求的不同途径,其前提在于对收入的界定范围不同。在即期消费中,用于支出的收入也是即期收入,是消费者在消费当期已经获得的收入,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时,表现为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统一,是货币与商品的即时交换。在跨期消费中,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获得收入的当期将收入储蓄起来,在未来进行消费(此时的收入数额应计算可获得利息);另一种是在尚未获得收入的当期,以未来可能获得的收入提前支付在当前的消费,并约定一定的期限进行偿还(此时的偿还数额应计算支付的利息)。作为信用条件下的跨期消费,一般是指后者,此时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在运动形式上互相分离,属于商品与货币的跨期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即期消费与跨期消费的平衡就成为消费者所需面对的重要问题。流通功能的扩展主要就体现在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分离上,这不同于“赊欠”,也比普通意义上的“借贷”具有更广阔的定义和应用。此时的货币更加脱离了实物范畴,体现为一种符号和象征,不仅表现在普通的商品交易之中,而且突出地体现在与现货相对应的期货交易之中,在信用的基础上扩大了流通的时间和空间范畴,有利于社会再生产速率的提升和范围的扩大,也有益于社会财富积累速度的提升。

至于即期供给与跨期供给,可以视为从供给端进行的定义,属于生产者在信用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不同途径。即期供给是传统的供给模式,是商品与货币在当期的交换与流通;跨期供给是在信用关系高度完善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供给模式,是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运动形式上的相分离。消费者为得到商品先付出货币,促成生产者的价值实现,但在当期并无法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在生产者承诺的某个时期才可实现商品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跨期供给模式的内涵要比“预订”丰富,不仅包括实物交易,也包括基于实物基础之上的证券和股票交易,可以视为流通功能拓展后所衍生出的投机行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可能从中获利,也都有可能遭受损失。不过,相对于即期供给而言,跨期供给的实际效用与跨期消费相类似,均有利于信用基础下的社会再生产速率提升与财富积累加速。

以上分别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界定了跨期消费与跨期供给,信用条件下流通功能拓展的一大主要内容就是实现两者各自即期行为与跨期行为的相协调,与此同时,跨期消费与跨期供给的相协调,才是流通功能在信用条件下得以扩展的根本表现所在。无论是商品流通,还是货币流通,在跨期消费与跨期供给的联结中都不再体现为当期完成的交换的实物形式,而仅在符号意义上做出交换,在未来某个双方约定好的时间实现最终的双方价值,这实际上使流通的基础功能所能够涉及的范围扩大到了另一个层面。在假设不存在信用的条件下,所有的流通都要基于“实物”来完成——这里的“实物”不是特指实体商品,而是泛指在形式上可以在交易当期完成交换,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统一的一切商品或服务,流通的重要功能就体现在协调需求与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在具体交易实现时,必然是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过程。在信用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流通功能的重要作用不是严格保证需求与供给在形式上的时间和空间相一致,而是保证价值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因此,流通的形式就在此前提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特别是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运动形式上的相分离,创造出了多种跨期流通方式及它们的组合,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不过,无论流通的功能如何拓展,流通的方式如何多样化,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流通最本质的作用,即价值实现,这是流通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流通之所以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基础功能所在。从这层意义来看,基于信用条件的非实物流通,倒是比实物流通更能体现流通的价值实现功能。即使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相分离,即使消费与供给不处于同一空间和同一时间,只要在价值实现上达成统一,就证明流通的基础功能仍然在发挥作用。至于信用条件下流通功能的拓展,则是将流通的基础功能更加抽象化,使媒介交换、时空调节、平衡供求不再只体现于“买卖”的具体形式之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价值实现的抽象层面,有利于增加流通方式,扩大流通范围,提升流通效率。信用条件下流通功能的拓展既是经济增长的需求,也受经济增长的推动,两者之间有着循环作用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信用扩张及在此基础上的流通功能扩张,将人为提升社会再生产和资本的周转速率,使其出现背离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虚假繁荣,出现经济危机的苗头和危险。因此,信用条件下流通功能的拓展,应以社会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为基本参照,同时对信用关系的膨胀起到一定的制约,避免因流通在供求之间的联结作用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消极的连锁反应。三、虚拟条件下流通功能扩展

所谓的虚拟条件指的是所处的经济时代背景,也即虚拟经济的条件。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一般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一种虚拟资本独立化运动和价格决定的经济形态。它不包括物质生产活动,但能对实体经济的循环取得直接以财生财的效果。

虚拟经济的本质是虚拟资本以增值为目的进行独立化运动的权益交易,主要是指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或完全独立的那一部分经济形态。虚拟经济与虚拟资本密不可分,虚拟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是虚拟资本内涵的延伸和发展。虚拟经济的表现手段主要有四大类:信用化和资本化的货币;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资产证券化;各种金融衍生品,其主要功能并不是交易而是保值或投机。目前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四大类工具,涉及的产品有外汇、利率、股票、债券、指数以及金属、农产品、原材料、能源产品等。自金融衍生品出现以后,虚拟资本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可见,虚拟经济是以货币、利率等及其衍生工具为基础的独立运动的表现形式。因此,货币与商品的脱离及独立运动是虚拟经济产生的本质起因。进一步分析虚拟经济急剧增长的原因还有:信用经济高度发达和成熟,导致虚拟资本数量的急剧增长和经济虚拟化;经济全球化及金融自由化理论推动了虚拟经济的急剧增长;规避风险是虚拟资本中金融衍生品产生和发展的最初动因;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虚拟经济的急剧增长提供了可能和支撑的条件。

虚拟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社会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仅为3%左右,国际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左右,而同期国际资本流动增长率高达18%左右。2000年底,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已达到160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各国GDP总和(约30万亿美元)的5倍多。进入21世纪之后,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的平均流动量已高达2万亿美元以上,约为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资本的流动会更快,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这将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经济规模的迅速增长和经济效率的提升,以及财富的迅速积累;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和资源配置失灵,例如,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因此,虚拟条件下流通功能的发展趋势就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展开,要积极发挥虚拟经济的正面效应而抑制其负面效应,从根本而言,还是流通的媒介交换、时空调节、平衡供求、价值实现的基本功能在时代变迁背景下的再一次拓展,要利用虚拟经济大行于世的机遇,去实现流通社会化、网络化、国际化等一系列较高层次的功能,充分体现流通促进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推动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联结型功能。(一)虚拟条件下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互动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互动关系是诠释流通功能的表现特征与发展趋势时所需回答的首要问题,因为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是流通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虚拟经济中,现货交易逐渐转变为期货交易,货币交换逐渐转变为证券交换。现代金融体系不仅改变了流通的表现方式,甚至也正在改变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实际意义,其明显标志就是现金和现货交易逐渐减少,各种有效劳动量被存储在各式电子记录单之中,以期货和证券的形式展开流通。此时,货币流通已经基本独立于商品流通之外,但出于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制约性,货币流通仍要受制于商品流通。1.虚拟条件下货币流通的独立性

在进入流通阶段之前,无论是以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商品,还是以资本、货币形式存在的特殊商品,都在流通中以实物形态运动,都是实物经济。实物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步出现了虚拟经济。(1)商品流通以商品实体转移、替换的流通为主体,分离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除了物流还保持着实物形态外,商流、信息流、价值流都成了独立于实物载体之外的流通物。商品在流通中的交易方式,也由现货交易这种以实物为主体的交易形式分离出期货交易、掉期交易、期权交易。(2)当以各种要素禀赋组成的有形资产被高效运用并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时,无形资产得以产生,驰名商标具有的被认同的无形资产价值量,就是由有形资产的最佳组合和运行产生的。无形货币最初的表现形式,是流通中的货币乘数,是有形货币的信用膨胀。(3)无形市场也是有形市场的延伸,与有形市场既分离又重叠。最初由即期交易发展到远期交易,又发展到合约标准化的期货交易以及期权交易。因此,虚拟经济是从实物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中逐步积累的,是从局部的虚拟达到整体虚拟状态的,是货币流通与类货币流通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来的表现结果。

资本市场不具备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的稳定性,是因为资本市场必须预见未来的产品、技术和工作机会,但是这些天生具有不可预知性,即内在的不确定性。对如何管理新技术制造出的新产品没有经验,失败的成本很高并且不可避免,而少数成功者创造了广泛被分享的长期价值,但是这些价值可能从没有被均等地分享,结果是资本市场的泡沫和崩溃,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价值链中利益分配严重失衡(有暴利也有免费大餐),沿用工业产品的收费方式(信息拍卖大会),造成严重扭曲。2.虚拟条件下货币流通仍受制于商品流通

在流通中,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若即若离,虚拟经济时而脱离实物经济昂首前行,成了完全的影子世界,如物价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利息率期货和各类期权合同等;时而与实物经济亦步亦趋,其虚拟状态只不过是实物经济的概念化、表征化、权证化,如股票、债券等表示实物经济及实物经济运行产生的无形资产的证券,在这里,虚拟经济仿佛是实物经济的水中倒影;时而落后于实物经济受到压抑,无法发挥虚拟经济的作用,如金融压抑、市场压抑等过度限制的政策,对无形商品、无形资产、无形货币等进入流通产生了阻滞的作用,此时实物经济无法产生倍加的增值,既无法创造有形资产的扩张,又无法创造无形资产的积累,无形资产也无法作为商品进入流通,既不能创造新的无形资产,又无法转化为新的有形资产。

实物经济仍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实物经济的良性运转产生了适度的虚拟经济,当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当虚拟经济落后于实物经济时,实物经济创造无形资产的能力就受到压抑,虚拟经济就无法与实物经济产生互补关系;当虚拟经济完全脱离实物经济极度膨胀时,则形成泡沫经济,泡沫一旦破灭,虚拟状态便不复存在,实物经济还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虚拟经济中具有独立性的货币流通,还必须受制于商品流通,不能完全脱离于商品流通而存在。无论是怎样的货币交易,其根本价值还是要通过实物来体现,单纯的货币、没有实物价值基础的货币,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货币的价值在于它能表现实物的价值,如果完全脱离实物,将现货完全转变为遥不可及的期货,那么货币将失去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基本功能。(二)虚拟经济对商品流通的积极效应与负面效应

虚拟经济对生产与消费均能产生两面性的效应,既有促进,亦有掣肘。在生产与消费遭遇虚拟经济双重效应时,作为二者联结环节的流通也必然会有相同反应。商品流通是流通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流通的实体表现,虚拟经济对流通产生的影响,将直接从商品流通中反映出来。1.虚拟经济对商品流通的积极效应(1)虚拟经济可以为商品流通动员储蓄,提供融资支持。(2)虚拟经济有助于为商品流通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3)虚拟经济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4)虚拟经济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拉动商品流通的增长。(5)虚拟经济可以更好地揭示和传递实体经济的信息,包括价格发现功能,提高实体经济运作的效率。我们以期货市场为例来说明。尽管目前对期货市场制度功能的说法不一,但一般来说期货市场均会具有如下几种功能。

一是规避风险功能。由于期货市场制度变革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期货合约对远期合约的制度规范,标准化期货合约的流动性降低了合同风险约束,因而任何一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如因情况发生变化需要调整合约时,不必经过对方同意即可自由转让,而不像远期合约那样受制于合同的约束。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期货市场可以化解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即套期保值。所谓套期保值就是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套期保值之所以能起到规避价格风险的作用,其基本经济原理在于现货市场价格和期货市场价格受相同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一般来说价格波动方向一致,并且二者在临近交割期时价格趋势会趋合。

二是价格发现功能。公正市场价格的形成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如供求集中,市场有充分的流动性,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等,而期货市场具备上述条件。期货市场上集中了大量的参与者,他们根据自己对有关信息的判断而不断地买空或卖空,保证了期货合约充分的流动性。同时期货市场还颁布严格的交易监督条例,禁止市场操纵,保证了交易的有序进行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利于公正价格的形成。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对于期货市场投入的是信息,产出的是价格。

三是调节价格波动的功能。由于期货市场上集中了大量的套期保值的孪生物,即期货投机交易者,而投机者主要利用价差,以自己的资金承担风险而获取利润,因而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大量投机者逐利或避损,就像现货市场上买卖双方因价格波动而不断平衡供求而导致价格平衡那样来拉回过度偏差。从历史的角度看,期货市场能够作用于人们的价格预期,从而减缓农产品价格波动。2.虚拟经济对商品流通的负面效应(1)虚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商品流通运行的不确定性和投机风险。(2)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减少了进入商品流通的资金,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3)虚拟经济的扩张可能出现经济泡沫过度,引发泡沫经济的产生,导致对实体经济和商品流通的巨大破坏。(4)虚拟经济的跨国扩张严重危及世界经济安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和商品流通造成巨大冲击。(5)虚拟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银行信贷呆坏账的大幅增多,会动摇商品流通正常运行的秩序和信用基础。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地区间上涨幅度不均衡,就会造成原有商路被破坏,大量的商品涌到价格上升较高的地区,造成流通秩序混乱,商业投机横行,同时,造成人们病态的商品需求。人们为了保值,纷纷抢购商品,有些商品可能根本不是自己急需的,甚至是根本不需要的,也大量购进,从而造成商业虚假繁荣,使商品供应紧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给生产造成虚假扭曲的需求信号。(三)虚拟条件下流通功能发展的主要趋势

虚拟条件其实是对信用条件的进一步深化,在更高的层面上使流通功能集中于价值实现,不再拘泥于媒介交换的时间与空间,也不再拘泥于平衡供求的形式,只要最后可以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均可各取所需,保持经济平衡增长,即可认为流通功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流通功能可发挥的范围与层次便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据此可以将虚拟条件下流通功能发展的主要趋势概括为三点: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这不仅是流通功能在虚拟条件下的发展趋势,也是流通本身在未来的演变趋势。1.流通的社会化趋势

流通及其功能的社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流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将个人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将区域活动转变为社会活动的过程。虚拟经济的出现,只不过加速了流通社会化的进程,并将流通社会化的意义提升到更为本质的价值实现层面,使其不再局限于流通进行的形式以及流通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从分工深化的角度来看,流通及其功能的社会化进程,就是分工环节不断细化、分工主体不断明确的过程,而且流通本身也是分工的产物,受商品经济驱动,从生产部门中分化而来,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功能上进一步细化。因此,在流通社会化的趋势中,流通内部的分工将日趋细致,不仅包括传统的批发、零售、物流的分工,还将出现为不同生产企业提供后续服务和管理的不同类型及特征的新型流通业态或组织方式,也就是根据产品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衍生出多样性的流通组织、渠道、方式。

这就需要流通主体的分工载体作用更加突出,也即流通组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因为流通组织是实现流通功能、体现分工深化的主要载体,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流通社会化趋势的进展。一个专业的、现代化的、覆盖面跨越区域范围的大型流通组织,将成为流通及其功能社会化趋势的主要象征。也只有这样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流通组织,才能作为承担现代社会日益扩大且多样化的供给与需求的联结环节,在虚拟条件几乎无限扩大流通范围、流通主体和流通客体的情况下担负起实现并拓展流通功能的责任。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大型流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促使流通成为需求拉动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循环主导环节的充分条件。从社会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大型流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流通功能得到拓展,具有虚拟经济条件下平衡供求和价值实现能力的必要条件。从流通及其功能的社会化趋势来看,大型流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与其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出现的前提,后者又是前者持续发展的支撑。

除去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之外,流通社会化趋势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基于分工之上的流通融合。分工与融合本身就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融通的概念,当分工与专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各个劳动环节出于协作的需要,又会发生跨越边界的融合,这不一定以产权为基础,但是一定以契约为约束,是虚拟经济条件下提升效率、减少成本的必然要求。由此看来,分工深化仅是流通及其功能的社会化趋势的第一阶段,其后才是流通功能融合的社会化趋势的第二阶段。

流通融合可以按照产业类别区分为三种形式。其中流通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分别代表着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以及复合式商业的出现,在融合中使流通功能得以拓展,尤其是复合式商业,将成为流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可发挥流通的多种综合性功能。同时,流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也标志着现代流通功能的一个至为关键的拓展方向——生产者服务,专门针对生产企业的产品提供服务,使产品可以快捷便利顺畅地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似乎与流通的基础功能有所雷同,但是在主动性和针对性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作为生产者服务的流通,将针对所服务的某个或某类生产企业的特性,集中反馈市场需求,制定适宜商品流通的策略,改造成便于提供产品服务的组织形式,使流通的媒介交换、时空调节、平衡供求、价值实现等功能变“自发”为“自觉”,从而拓展流通功能,提升流通效率,减少流通成本,在产品从生产端向消费端的快捷便利顺畅的运动中,促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2.流通的国际化趋势

流通的国际化趋势是虚拟条件下流通及其功能的范围扩大的现实表现,是流通价值实现目的在空间意义上的突出体现,当然,这里还包括了流通主体和流通客体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由于虚拟经济的发展使流通完全可以在独立于实体经济的其他体系中超越所有时空边界而进行,此时流通功能拓展的意义就在于更为广泛的应用。在现实的空间层面,就表现为流通国际化,使国内流通与国际流通融为一体,跟随于全球经济体系,又推动全球经济体系的运行。

流通国际化的本质是交换空间的扩大,而交换空间的扩大是交易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随着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带来的交易效率提高,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的方向不断推进。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国际经济分工、交换扩展和深化的过程。

流通国际化的动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顺应供给与需求的演化趋势,即随着商品销售和生产的国际化,各国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国际化趋势,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本国商业的商品及服务供给,对具有异国文化的商业服务也产生广泛需求,这为各国流通产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市场需求条件;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各国大型流通企业的发展要求冲破本国市场局限而向国外拓展,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克服国内市场饱和的局限性,实行国际化经营,这已成为获得流通产业持续增长的共识。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也为流通国际化的趋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流通已经跨越了国界,几乎所有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如果说过去流通受技术与经济以及政治条件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化,那么当代流通采用高科技、高智能和现代化的手段,正在冲破国与国之间的阻隔,把几乎所有国家的分工和交易都纳入国际化大流通的轨道。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流通国际化的过程既是流通社会化过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产生的重要结果。随着生产社会化的深入,需求与消费的社会化、服务的社会化、资本的社会化和信息的社会化等相继形成,进入流通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载体,无不以社会化的形式出现。生产的社会化又进一步促使流通国际化的形成,以通过国际分工获得比较利益。在现代社会中,不仅商品流通实现了国际化,货币、资本、劳动力以及产权等各种要素也都已经或正在实现国际化。特别是由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发展而成的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更引起了流通从量变到质变,加速了流通国际化的进程,将流通的国际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说过去的流通国际化还局限于各国之间的商品流通,那么社会化的大流通则囊括了世界范围内的全部流通物,世界经济在这个意义上越来越呈现整体化、融合化的特征。

另外,流通的国际化与流通的现代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流通的国际化使得流通领域的竞争成为国际化的竞争,这就促使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流通业必须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以应对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流通的国际化也使得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的流通制度、管理理念和流通技术在世界各地更加广泛地传播,使流通业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提升本国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从而加速了落后国家和地区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流通国际化本身就是流通现代化的题中之意,而现代化的流通必然也是国际化的流通。3.流通的信息化趋势

流通信息化经常会被作为流通现代化的代名词,但是“现代化”的概念显然要更为丰富,不仅是信息化,还包括以上论述的社会化、国际化,以及尚未涉及的市场化、制度化等,这些都可以包括到现代化的范畴当中。因此,流通信息化的概念在此仅为特指,专门用来指代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流通形式、组织、渠道等发生变革的过程及变革的结果。结合虚拟条件下的流通功能拓展来看,流通信息化将有利于流通功能实现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节约。一方面这是因为虚拟条件给流通带来的新挑战就是流通范围、流通主体及流通客体近似无限地扩大,传统的流通功能必须在必要的技术途径的支持下,更有效率地去实现媒介交换、时空调节、供求平衡、价值实现等一系列功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以需求为主导的经济背景下,流通功能的实现效率和实现途径,对经济整体运行的顺畅与否能够起到主导作用。同时,整个信息化时代即将全面来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也使得人类社会从供给到需求均发生了相应的信息化变革,作为连接供给与需求的中间环节的流通,其信息化趋势就成为一种必然。

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流通信息化趋势中至为突出的特征。从非支付型到支付型,从支付型到协同型,电子商务的不断演化对流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强化了流通的地位,优化了流通渠道,改变了流通组织,改造了传统流通模式,为流通的中介作用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流通信息化内隐着更为细密、高效的分工,其中包括了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职能在不同流通组织之间的分工,而这种分工的深化,又表现为由“三流分离”到“三流分立”的演化。在三流分立的情况下,商品流通仍旧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构成的有机整体,但三流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任何一方面的某一局部,都可以外部化,由其他的专业性组织予以执行,将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由传统的内部协同转变为须借助商品货币关系的外部交易。三流分立的实现,需要迅速、有效而又低成本的外部交易作为发展的条件,通过对电子商务的运用,企业完全可以快捷、经济地完成由三流分立而导致的外部交易,实现对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高效整合,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在电子商务情境下,结合虚拟经济条件的流通进一步实现了流通形式、渠道乃至组织的虚拟化,如果说流通国际化是在现实层面扩大流通功能可实现的空间,那么以电子商务形式为主要手段的流通信息化则是将阻碍流通功能实现的空间距离缩小为零。只要有合适的信息交换平台,任何空间的流通主体和流通客体均可以相互联结,并充分了解生产者与消费者各自的需求,最后实现供求平衡。这相当于是一场流通革命,因为无论是流通的媒介交换手段,还是流通的时空调节方式,都比传统模式有了根本性的进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流通信息化的趋势不仅体现在以电子商务模式为代表的技术方面,同样也体现在制度和组织方面。与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信息化进程相同,流通的信息化趋势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是对传统流通模式的系统创新,而不是单纯的“唯技术论”。实际上,就电子商务模式本身而言,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产物,因为在技术驱动之下,必然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制度管理来达成价值实现。因此,流通信息化趋势下的流通组织变革与流通制度创立,均将与虚拟条件下的流通功能拓展密切相关,集中体现在流通功能的实现范围、实现效率和实现保障等方面。

第二节 流通创新的内容

创新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自熊彼特明确提出创新的内容之后,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就流通创新的内容来说,如果从较宏观的视角来分析,我们可以把其概括为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技术创新和流通制度创新。流通组织创新主要体现在流通业的组织形式变化上,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组织依托;流通制度创新是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依赖的一系列宏观、中观乃至微观的规则体系的改进变化,是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制度基础;而流通技术创新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的流通业的技术改进和升级,是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实现手段。一、流通组织创新

流通组织作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组织,其任务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与剩余价值,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分工的结果。从制度层面看,流通组织也是一种制度安排,但是其范畴又小于市场,市场本身的直接目的和运作目标是组织商品的交换,而流通组织是这种交换过程的具体运作形式,是一种交换制度。当生产资源与最终消费之间的中间产业层次增加,或迂回生产的链条加长时,生产率同样能得到改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商品流通组织是商品迂回生产链条的延伸,是生产和消费之间一种嵌入结构,同时,随着这种链条的不断延伸,流通组织的边界也是动态扩展的,逐步变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网络,因此,流通组织与生产组织的变化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随着生产组织的演进,流通组织不断进行升级创新,反过来作用于生产组织。(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前后的流通组织

从历史和逻辑上说,分工先于交换,分工导致了交换的产生。流通组织的演进一方面是随着商品和市场的发展而变化的,另一方面也是随着生产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流通组织是随着分工所带来的交换与生产配置的关系而演变的,其规模的变化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产销的时空矛盾。

随着资本主义工厂的产生,流通组织也应运而生。流通组织的发展与扩大,不仅使大量的货币资本积累起来,而且还能促进商品生产的进程,并为大量生产所带来的大量销售创造条件。事实上,流通组织的发展要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马克思指出:“要理解商人资本为什么在资本支配生产本身以前很久就表现为资本的历史形式,这丝毫也不困难。商人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前提。1.因为这种存在和发展是货币财产集中的先决条件;2.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是为贸易而生产,是大规模的销售,而不是面向个别顾客的销售,因而需要有这样的商人,他不是为满足他个人需要而购买,而是把许多人的购买行为集中到他的购买行为上。另一方面,商人资本的任何一种发展,会促使生产越来越具有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性质,促使产品越来越转化为商品。”因此,马克思认为,流通组织的独立发展是与社会的一般经济发展成反比例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确立之前的流通组织,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组织,那时的流通组织或者说商人是一种准流通组织,是流通组织的雏形——包买商(关于包买商,本文在其后会展开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产业资本的循环按照G—W—G’的过程进行,由于早期的商业发展使得一部分商人有了积累起来的、脱离于产业资本循环之外的资本,即货币,这种货币财产集中在商人手中,使得商人有机会以投资的方式介入产业资本的循环中,并对产业资本的循环产生影响。产业资本对商人或商业资本的这种特殊需求,便使得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固定下来,以商业企业为代表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专门承担了商品资本循环的功能,促使产品越来越转化为商品,流通组织成为活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中介形式。(二)工业化时代的流通组织

进入工业化时代,流通组织的创新随着工业革命和升级而加速变化,呈现了生产组织和流通组织分离——生产组织和流通组织一体化——生产组织和流通组织垂直解体的过程。1.生产组织和流通组织一体化

在福特制生产方式中,“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固定成本极高,要求装配线总是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以保证低成本的实现。为此,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充足供应和稳定的产成品销售市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大规模生产商不仅要关心生产,还要关心从原材料到生产和销售的整个物流。”大量生产企业的出现使流通成为企业必须要面对的新问题,如此大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传统的批发商、自营商、代理人和零售商无法胜任这样的销售任务,大量生产的企业便向前结合进入销售领域,建立起自己的遍布国内国际市场的销售分支机构,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大量生产的企业又向后结合进入采购领域,建立了自己的采购分支机构。从19世纪末开始,大量生产的企业通过纵向结合的战略发展成为多功能、多单位的公司制企业,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一体化为一个大型企业,即钱德勒所说的“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的结合”,“现代工业企业是把大量生产过程和大量分配过程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内形成的”,“这些大公司的活动已不仅限于协调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流动,它们所管理的是从原料供应者开始,经由所有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一直到达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的整个流程”。具体而言,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相结合的原因分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那些采用了新的、连续作业的机器的工厂,它们的产量因而得到了迅速提高。这些企业家发现现有的销售商已经不能迅速地卖出他们的产品或有效地加以推销以维持其大量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转。第二种类型的大量生产者则是这样一些工厂,它们所要求的特殊的分配和销售服务是批发商、大零售店、工厂代理人和其他中间商所不能提供的。这些工厂可再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数不多的这样一种加工厂,它们需要采用冷冻技术或温度控制技术,以便在国内市场上销售易腐坏的产品;另一种是那些制造新型复杂的昂贵机器的工厂,如果想要大量销售这类产品,需要提供特殊的销售服务,譬如示范操作、安装、消费者信贷、售后服务和修理等,这类产品的销售需要与客户保持持续的售后的接触。

由于结合了生产、销售和采购,这些新公司的活动便和当时其他企业的活动有着极大的不同。钱德勒指出,铁路公司、电报公司、销售公司、金融公司,或现有的制造公司都只是执行一种单一的基本经济功能,但是新的、结合的企业却执行着多种经济功能。由于它们拥有并经营许多工厂、许多销售机构、许多采购单位、矿山、森林地带和运输线路,因而在经营上就需要比19世纪晚期的铁路和电报公司更多的专职支薪经理才行。“到了这个时候,管理上的有形的手就取代了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而协调自原料供应商直到最终消费者的流程。”2.生产组织和流通组织的垂直解体

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企业采取的是垂直一体化的组织结构。然而20世纪末随着技术、市场条件的变化,使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也使纵向一体化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一是对市场机会的把握能力不强。纵向一体化企业内部复杂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联系,使其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大为削弱。二是使企业从事了许多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纵向一体化经营把产品设计、计划、财务、会计、生产、设备维修等工作都当作本企业必不可少的业务工作,从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不利于关键业务的加强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三是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采取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企业必须在不同的业务领域直接与不同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在企业资源、精力、经验都有限的情况下,四面出击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是IBM这样的大公司,也不可能拥有所有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四是增大了企业的行业经营风险。一旦行业不景气,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的企业就会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

由于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存在以上弊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纵向分解,转而实行新的企业组织结构,目的是突破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利用企业外部资源较快地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使企业从事其最核心的业务,实现优势互补,协作经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敏捷制造这种更具有竞争力的模式中,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是相互独立的,是垂直分离的。敏捷制造认为,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是当今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推出新产品最快的办法是利用不同公司的资源。生产组织为完成一定任务,需要与不同的供货商、销售商、设计单位或设计师,甚至与用户组成企业联合体,选择这些合作伙伴的依据是它们的专长、竞争能力和商誉,这样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就形成一个动态联盟。动态联盟就是由多个规模各异、拥有不同专长的企业群体,基于某一市场机遇,通过计算机网络临时组成的一个具有时间上的快速性和空间上的全球性的动态合作经济实体,它把与任务项目有关的各领域的精华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单个企业所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各企业间严格履行企业合约,利益同享,风险共担。当任务或产品寿命终结时,联盟企业自行解散或缔结新的联盟。这样,联合其他企业而组成的这种动态联盟,就可以大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加速产品的改进发展,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也能大大降低公司开支,增加收益。(三)信息化时代的流通组织

随着流通组织形式的演进,流通和市场的范围越来越接近,边界不断拓展,产生了虚拟组织这一先进的组织形式,突破了以严格的科层组织形式和市场化调节的明确界限,采取混合治理的形式,更加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后福特制生产方式下,为了适应大规模定制的需要,有效利用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由一两家企业组织牵头,多家生产组织或流通组织协作进行生产经营的方式可以利用市场信息,利用企业外部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增加生产的弹性,这种方式正是由虚拟组织来实现的。为了完成一项一次性任务,多个分散的主体合作协调,联合成一个团队,这种团队像企业组织但不是企业组织,故称虚拟组织。这个团队像企业一样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进行指挥、分工和协调。如果把市场调节和企业科层管理分别比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那么虚拟企业中各组织间的协作关系可以比喻为“企业之间的握手”。从“握手”的结果看,由于“虚拟组织要求具备世界级的、优异的核心能力,这些能力通过明星队的形式获得”,所以各成员企业彼此奉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围绕合作项目进行信息的集成、知识的集成、资源的集成,它们之间不再是你死我活的输赢关系和竞争关系,而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双赢关系。这种双赢关系是阶段性的,虚拟企业是以市场机遇为基础组建的,它随着业务利益的发生而组成,随着业务利益的结束而解散,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而虚拟企业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具有阶段性。同时,它也是灵活的,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便捷的通信和网络,使企业可以根据某种需要立即执行某种任务,建立或解除某种人事与商务关系,从而使虚拟企业的互利合作关系变得灵活、高效,但也缺乏必要的约束。因此虚拟组织就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网络组织。在合作过程中各成员彼此互不干涉,共同分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当预期目标达到后,此组织即解体。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沟通便捷而廉价,为虚拟组织的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一方面使得企业外部社会分工系统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提供了集中化决策所必需的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减少了不确定性,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是虚拟组织的技术基础、物质基础。虚拟组织对市场的快速响应是其重要特点,也是其优势所在。虚拟组织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很大部分来自于虚拟组织简捷快速的组建、协调统一的运作。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虚拟组织能够很好地做到敏捷生产与敏捷流通。

虚拟企业组织作为一种网络组织,在后福特制条件下广泛存在,实现了以快速响应客户需要为目的的跨组织间敏捷制造、敏捷流通的合作。除了虚拟组织外,供应链准一体化、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企业集群等形式都属于网络组织,这些名目繁多的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市场的自组织代替了企业的组织,跨企业紧密协调的非一体化代替了企业实体意义上的一体化,纵横交错的企业网络代替了日益增大的单个企业。

企业与市场界限的模糊性的根源在于企业与市场各自都存在缺陷。企业虽然可以通过指挥和命令来协调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企业的科层制度也会带来官僚主义、大企业病、管理低效率等问题,福特制被后福特制代替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与企业相比,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虽能起到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是其缺陷也十分明显,除了科斯指出的每一种交易必不可少的交易费用支出和其后威廉姆森揭示的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导致的更多的交易费用,还存在马克思早就指出的由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的生产过剩、产需不衔接和产业循环受阻等问题。企业和市场各自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如果能够把两种组织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既降低市场的无序又提高激励水平,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制度安排。

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吸收市场的比较优势,在经营层次上充分利用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替代科层机制,在战略层次上用模块协调代替传统的行政协调,是权威和价格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市场也可以利用企业的比较优势,在管理上引入科层机制来提高交易效率,保证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中有市场,市场中有企业,企业与市场的界限模糊了。二、流通技术创新

在近代流通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现代流通产业内部的竞争越发激烈,流通企业通过规模扩大和经营差异化赢得市场优势的取向日益强烈。这一经营动机在流通技术装备层面的表现就是流通装备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更多先进流通技术装备的投入使用。从历史的演进看,流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三个方面。(一)机械化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流通领域的技术革命。借助于最新的科技成果,商品流通的过程进一步实现了机械化,如自动售货机的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现等,使零售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配送方面,流通商在考虑配送中心规划布局时,通过自动化系统与公路、铁路、航道规划相结合,实现物流短程化、快速化。综合考虑交通运输条件、进货渠道、资金情况等环境因素以及配送半径、作业布置、设施条件等技术因素,逐步实现配送中心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实现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二)标准化

标准化是现代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流通业的标准化技术主要有商品标准编码技术、商业设施与设备的标准技术、条形码技术等,特别是条形码技术的出现,直接推动了超市组织形式的快速扩张。

条形码技术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技术。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条码技术,就可以使商品能够在全世界自由、广泛地流通。目前世界上常用的码制有EAN条形码、UPC条形码、二五条形码、交叉二五条形码、库德巴条形码、三九条形码和128条形码等,而商品上最常使用的就是EAN商品条形码。EAN商品条形码亦称通用商品条形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通用于世界各地,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商品条形码。我国目前在国内推行使用的也是这种商品条形码。EAN商品条形码分为EAN—13(标准版)和EAN—8(缩短版)两种。商品条形码的编码遵循唯一性原则,以保证商品条形码在全世界范围内不重复,即一个商品项目只能有一个代码,或者说一个代码只能标识一种商品项目。不同规格、不同包装、不同品种、不同价格、不同颜色的商品只能使用不同的商品代码,而通过不同的代码将不同的商品分开,可以给流通企业在区分不同商品、结算商品价值等方面带来极大的效率提升。(三)信息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流通产业带入了全新的信息化装备时代,各种与信息化有关的流通技术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普及,如射频装置、数据库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资金结算系统等。以新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商品流通中商流、物流、信息流已经并将继续分化运动,系统化和组织化将更为完善。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新的零售业态革命,从19世纪末超级市场的出现到20世纪连锁商业的发展,从现代购物中心的出现直至最近一个时期电子商务的产生、流通商主导下的供应链联盟的出现,零售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而这些变化与现代零售技术,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及纳米电子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宽频带高速数字综合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科技前沿的进展,将给21世纪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革命性变化。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现代科技在零售领域的应用将有更多新的突破和发展,零售业全面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流通企业并购、连锁和跨区经营使得流通业对IT硬件、软件产品的需求和IT专业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三、流通制度创新

流通制度是指约束人与人之间在商品流通中的相互关系,界定彼此权利与义务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的总称。流通制度创新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流通制度要素的新组合。流通制度创新是流通创新的重要内容。流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流通企业制度创新和流通管理制度创新。纵观30多年我国流通制度变迁过程,流通制度的创新主要是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竞争,减少流通环节的冗余,也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创新过程。(一)计划经济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流通制度已经处于僵滞阶段。流通制度已陷入制度危机状态,制度变迁的外部利润非常巨大,制度已经具有了变迁的必要条件。但由于交易成本、有限信息以及国有流通利益集团的约束,流通制度不可能迅速自发地演进到一个外部利润完全内部化的新制度,而只能采取政府从上到下的强制推行。由于当时政府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流通产业,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流通主体自发变更、突破坚如磐石的计划体制,无疑将面临极高的风险和代价,这样由流通主体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创新是非常困难的,只能由政府进行强制性的制度创新,政府只须对高度集中的流通制度环境作一些渐进的边际调整,就能获得在现有的流通制度安排下所不能获取的巨大利润。当然创新的发生还取决于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看,变革流通制度最具现实性和可行性。一方面,城镇负担着沉重的就业压力,而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流通产业又处于非常短缺的状况;另一方面,农产品的计划外集市贸易和个体商业在改革前并没有彻底消失,较其他领域与传统体制的摩擦成本较小,创新成本较低。这样流通制度创新得以发生。(二)市场经济时代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了流通制度的革命性转变。从具体的流通制度创新过程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流通企业制度创新。改革以来,随着集体、个体私营商业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商业企业的迅速发展,突破了改革前单一的国有流通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国有流通企业进行了承包制、股份制改革,实现了组织创新。此外,在业态上突破了原有三级批发、百货店形式,出现了诸如连锁业、超市、购物中心、物流中心、流通集团等新型业态。二是市场交易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政府通过培育市场,使之逐渐取代传统的流通体系,政府在适度保留一部分计划内商品的同时,缩小计划管理商品的品种、改革商品统购派购制度、取消对固定购销关系的限制以及改革价格管理体制等,逐步扩大市场机制调节的数量、范围和力度,并实现了流通渠道多样化。三是政府逐步推进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流通管理制度的创新。政府对流通产业的管理正朝间接调控的方向转变,国家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规范流通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监控物价的法律、法规和适当的行政手段来实现对流通的间接调控。此外,国家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建立调节基金和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对商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流通制度创新已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一是向商品活动主体提供了充分的激励机制;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交易费用的过快上涨;三是确保了流通的平稳运行;四是提高了商业活动的规模效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流通制度创新是我国流通产业飞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流通制度创新的真正目的在于明晰产权关系,使经营权和所有权真正分离,使流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运行主体。因此,我国的流通制度创新更重视的是流通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专业化商业经营管理公司的培养发展。尽管目前我国流通体制中仍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但是流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坚定的并且制度创新的溢出效应和推动作用也有目共睹,因此,流通体制中的内外贸分割的管理制度、企业机构重复设置导致的流通环节冗余等制度问题都将在流通制度的创新过程中得以改进和解决,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 流通创新的动力机制

经济结构的日益升级和复杂化不仅推动了流通功能的演变,同时也推动了流通创新,产生了效率更高的流通组织形式和流通服务提供方式。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分工深化、技术进步、消费者主导权确立以及节约交易成本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分工深化带来了生产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带来了交易环节的增加,因此,旨在降低交易费用的流通创新就成为提高经济整体效率的必要途径,而技术创新为流通创新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消费者主导权的确立又进一步加速了流通创新的进程。

第一节 分工深化推动流通创新

分工是指在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中,为了进行合理的劳动而使劳动专业化的过程。具体来说,分工即为劳动的分割,将一组完整的生产活动分割成若干不同的部分,将原来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生产活动中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最原始的分工是自然分工,以后才有按劳动特长的技术分工。技术分工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的专业化,这既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分工深化推动了流通创新,而流通创新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一、分工的演进历程

分工的演进可以按照两条线索来描述:一个是从产业分工到产品分工再到要素分工,当前又进一步表现出要素内分工的趋势;另一个是从国内区域分工到国内市场分工再到国际分工,当前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这种分工又呈现生产网络化的趋势。(一)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

最初的分工,决定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个人之间在体力或智力上存在差异,地区或国家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这使得个人或国家能够根据比较利益来实行分工和专业化,即从事自己擅长、具有优势、生产成本较低的产业,这种分工的表现形式就是产业分工。在历史上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大分工使得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得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得商业进一步分离出来,因此,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四大产业门类。产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开始之后,社会分工具有了加速的趋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采掘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产业,信息业、金融业、流通业、法律业、教育业等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三产业,产业间的分工进一步细化。

产业分工的基础是资源禀赋,但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不是造成分工的唯一因素,尤其是在工业化之后,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规模经济成为推动分工的又一因素,出现了产业内的产品分工,即隶属于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产品根据其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生产和交换。

随着技术进步和交通、通信等成本的下降,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出现了产品内分工,即在同一产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的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既可以在国家内部的不同企业间进行分工,又可以在国家之间进行分工。不同企业仅从事某种产品某个零部件的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自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经济的扩张和全球化的推进,分工进一步深化,出现了要素分工,即建立在产品价值链基础上的分工。一件产品从研发、创新到市场营销和销售,经过了多个价值附加过程,从要素分工的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复杂程度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研发阶段和销售阶段的价值附加额呈上升趋势,而生产阶段的价值附加额则逐步下降。比如,芭比娃娃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或马来西亚这些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生产,而芭比娃娃的模型是由美国的母公司设计的,美国的生产单位又负责对娃娃的着色与打扮。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为10美元,其中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占35美分,中国的布料成本约为65美分。通过香港转口贸易,一个芭比娃娃在香港的离岸价格为2美元,即从中国内地到香港的运输成本、仓储费、香港出口商的一般管理费用与利润总和大约为1美元。在美国,生产芭比娃娃的母公司美泰公司在每个芭比娃娃上赚1美元利润,这说明,一个芭比娃娃的主要价值链是分布于美国的进口、运输、配色、库存与营销环节上,这方面的价值总和约为7美元。

当前,随着技术进步和通信、运输成本的下降,又出现了要素内分工的趋势,即不同的企业合作开发研制、合作生产或合作销售新的产品。这种合作更多的是一种动态合作,即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特征,选择不同的企业来进行合作和分工,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速度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二)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际分工

国内区域分工也是自然资源禀赋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国家内,由于各区域自然条件、人口素质、文化习俗等不同,会造成各区域之间在不同产业上的不同优势,因此,不同区域就集中生产自己所擅长、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产品。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和交换的扩展,国内区域分工演化为市场分工,即特定产品或特定产品的不同工序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空间分散化。例如,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自行车制造业,组成自行车的数百个零部件的生产由分散在国内不同的企业来完成。当国内市场容量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之后,国际分工就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即特定产品或特定产品的不同工序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空间分散,如波音747飞机包括450万个部件,这些部件由8个国家的1600个大型企业、1.5万个中小型企业协作生产,最后在美国西雅图组装。

当然,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和国际分工也是同时并存的,只不过在某个时期或某个区域某种分工占据优势地位,而且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际分工也是与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交叉并存的,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产业分工和产品分工,也可以是要素分工。二、分工深化与流通创新

分工深化推动了流通创新特别是新的流通服务形式——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的扩大,产业间、产品间和中间品的交换和流通规模也日益扩大,这推动了流通创新,而流通创新又反过来促使了分工效率的提高和进一步深化。

在工场手工业中,生产者被分离开来,与合作者并列而单独进行自己的操作,劳动成果由一个要完成许多操作的独立生产者的个人产品变成只须连续不断地完成同一个局部操作的各个手工业联合体的社会产品。这时,为各手工业联合体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提供服务的新的流通服务形式——生产者服务开始出现,只不过这时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

工业大生产后,产业分工、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逐渐在全球扩展,一件产品从最初生产阶段到最后消费过程的环节日益增多,而连接这些环节的流通就成为影响产品最终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随着制造过程中专业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推进,单纯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不断降低,相比较而言,流通成本所占的比重在加大,因此,分工的深化要求并推动了流通创新。如丰田制的出现就是为了提高分工效率,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零部件的生产以分包的形式转交给若干中小企业生产,这些企业又会以再次分包的形式将部分产品交给另一些企业。在这样的分工条件下,原材料和中间品的流通环节就会增加,如果没有流通创新来提供高效率的原材料和成品配送,分工的绩效就要大打折扣。再如当前出现的温特主义的特征是围绕着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形成标准控制下的产品模块生产与组合,标准制定者在完成产品价值链的全过程中,在与模块生产者的分工中,实现以双赢为基础的控制。温特主义主要以高科技为主,利用自己掌握的强大信息网络,以产品标准和全新的商业游戏规则为核心,控制并整合了全球的资源,使得产品在其最能被有效生产出来的地方以模块化方式进行组合。这种全球深入分工的实现同样要求有相对发达的流通体系来支持,因为供应商必须能够快速和低成本地交付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分销商和零售商必须具有快速响应顾客和交付产品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有高效率的信息收集和分配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过程也就是流通创新不断扩展的过程。

第二节 技术进步引导流通创新

在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经济飞跃都与技术革命相伴随,特别是产业革命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作用日益递增,可以说,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产业发展,也没有国民收入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随着技术的积累和突破,不仅有新的产业不断产生,原有的传统产业也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创新。流通业的创新也是如此,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带来了流通业的技术革命,引导了流通创新的方向和趋势。一、技术进步的历程

在技术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一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二是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三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一)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18世纪中期纺织部门的机器发明之后,单凭人的力量难以推动巨大、笨重的机器转动。最初,机器借助风力和水力推动,但是,因为自然力受地理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作用有限,遇到枯水季节和无风天气,机器不能运转,因此,亟待发明—种超越人力、畜力或自然力的动力机,否则,生产只能在比较狭窄的范围内进行,无法越过手工工场制与工厂制度之间的距离,不能实现机械化。这种情况,便引起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蒸汽机出现之后,突破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机器动力的局限性,能够供给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部门,成为各种机械的动力。机器动力的成功解决,使机器的数量及其功率迅速提高,使生产技术和经济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大工业逐渐形成。整个19世纪,蒸汽机都是大工业和近代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动力,因此,19世纪被称为“蒸汽时代”。(二)电力的发明和应用

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对于电气技术的出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8世纪80年代,法国人库仑(C.A.de Coulomb)发明了扭秤,提出了库仑定律。19世纪上半叶,各种电动测量仪器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人们对电能的研究。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G.S.Ohm)借助自己创造的一部仪器,提出了欧姆定律。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利用机械作用发电的新途径,为建立现代大型电站奠定了理论基础。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对电、磁、光现象进行综合研究提出自然界存在电磁波的理论,并使法拉第关于电磁的理论得以普及。

对电能的研究促进了一系列电气设备的发明和应用。1879年西门子发明电动机和有轨电车,1882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创建了英国第一座火力发电厂,生产廉价的电能,大功率的电站应运而生。上述关键性电气技术的发明,促成了新兴工业部门——电气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电力成为工厂和文明的动力。电力作为动力来源,不仅功率强大,输送极其方便,而且可以满足各种规模用户的要求,是比蒸汽机更为先进的新一代动力机械。电力的发展使许多工业部门的动力构成发生变化,电力越来越成为工业的主要动力。如在意大利,1911年,电力在印刷部门动力构成中的比重达89%,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部门达71%,服装部门62%,皮革部门58%。电力的广泛应用,为各工业部门进一步走向机械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三)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

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每秒运算5000次;1959年菲尔克公司研制成第二代计算机,即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1964年,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三代计算机。第三代电子计算机使用了集成电路,其效率提高到每秒运算几千万次;1975年,美国和日本先后研制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即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缩小了计算机的体积,降低了电耗,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运算达每秒数亿次。第四代计算机也使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过去中央处理机的集中控制改变为统一指挥下的分散控制,由单一的大型机改变为由许多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机组成的多机系统的巨型机。这种巨型机以其强大的迅速的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在核武器研制、导弹及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设计、气象预报、卫星图像处理、经济预测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多机系统的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微型机也在迅速地更新换代,正朝着微型、廉价、高档、系列和专用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研制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具有学习、记忆、联想和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实现了人类智力的延伸和解放。

电子计算机的普遍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使生产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特别是在1991年,英国物理学家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互联网(World Wide Web)之后,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新的产业革命,即信息化革命。可以说,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技术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关键技术。在工业社会当中,原材料、能源成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的限制,产业革命进程也受到了科学技术传播不够迅速的制约。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的迅速传播,信息、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产业发展由依靠材料、能源的消耗转向对信息和知识的依赖与应用,由粗放型、低效率经营转向了集约型、高效率管理,信息产业出现了虚拟设计、敏捷制造的新生产方式,为生产开拓了新的效率更高的发展空间。二、技术进步与流通创新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带来了制造业的迅速扩张,城市人口比重急剧增加,社会需求规模迅速扩大,因为一方面机械化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远远多于手工生产时期的数量,另一方面,机械化生产及其引致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人口提供的大量城市就业机会所带来的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购买力增强和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流通的发展与变革有了相应的市场需求力量,即一定的市场规模保证。生产领域生产能力的提升和需求方面的巨大膨胀,为批发商的最终独立提供了丰富多彩和大批量的货源,机器大工业运输和通信条件的改善,仓储条件的改进,以及足够的资本和广阔的市场条件的成熟,导致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最终分离。批零的分开,导致了商品流通的形式(主要是销售形式)也发生了现代意义的变革,现货交易方面实现了从现货销售到样品销售,从凭样品销售到凭标准品销售的飞跃性发展。由于生产者或批发商可以在生产或销售之前凭样品订货,省却了像集市商业那样须在特定场所和约定时间汇集大批量商品的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市场的风险,也减少了商品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浪费。销售人员可以带样品周游各地,开拓销售市场,由于采用了样品代表品质作为买卖和交货的依据,从而使大规模购买极为方便,提高了流通的效率。

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制造业的进一步扩张,制造业开始占据主体地位,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开始上升,生产方式已经达到了普遍的机械化生产和单品种大量生产,农村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而大城市中的居民则向郊区迁移,流通商开始追求规模经济性与速度经济性,在批发和零售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1)批发领域出现了批发商品流通组织的变化:一是交易所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商品经销商;二是自营批发商迅速发展。交易所业务于19世纪40年代由现货交易转为以期货交易为主后,到60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意义的商品经销者,直接从农业生产者手中采购大宗农产品,并直接销售给加工者,从而囊括了农产品批发销售活动。采用期货合同交易具有许多优势,诸如可以保持价格的稳定,减少农产品运送作业的次数,降低了筹措信用贷款的数额和风险等,这样就使得原来依靠多环节中间商人来运行的冗长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得以简化和缩短,提高了农产品流通的运行效率。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是1880年左右出现的自营批发商,这些批发商对经手的商品具有所有权,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自营商。这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技术进步,使批发商的市场范围加大,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受中间商人的控制;运输和通信的快速和规则性也使商品流通的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资金的周转速度,改变了商人筹措资本的方式,减少了商人和生产者对信用网络的依赖,同时由于数量的扩张,降低了流通成本,获得了更高的利润。此外,自营批发商建立了自己庞大的采购和销售网络。自营批发商自一开始就建立起自己广泛的营销组织,派出大量“旅行推销员”涌向全国各地,直接面向农村市场和城市内专业化零售商店。(2)零售领域的创新表现为百货商店的兴起以及连锁组织的出现。1852年,在法国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此时的社会生产表现为“大批量、少品种”的特征,商品供不应求,同行间的竞争尚不激烈,从而决定了流通以销售为中心的规模化经营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产品种类和数量开始大规模增长,产品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供应商越来越急于将产品销售出去,百货商店开始大面积取代传统的杂货店,成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同时在百货商店内部,各种商业机械、设施和技术也广泛应用,使其成本大大降低,商品周转速度大大提高。此外,百货商店一改传统流通业的产权形式和经营方式,将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带入流通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实行资本运作和集约化经营的大型销售组织,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型百货商店的扩展给中小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中小零售企业通过扩大连锁积聚竞争力量与大零售企业相抗衡。此外,随着大众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者日益要求流通部门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价格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核心。因此,降低流通费用,以较低价格出售商品是零售组织追求的重要目标。连锁商店正是通过连锁经营、统一采购实现规模经营,从而获得批量进货的优惠,实现低价进货和销售。早期连锁商店所采用的组织结构是从其他大型零售商店演变而来的,其主要的差别是销售组织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事实上,连锁商店是将原来独立的零售店通过连锁经营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网络,这个网络利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原来连接各个独立商店与批发商、制造商和消费者的网络进行简化。连锁经营的实质是将现代工业生产组织原理应用于商品流通,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化经营效益的目的,促进了商业服务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一致化。可以说,连锁经营方式的出现将标准化模式发展到了极致。

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得以在大规模低成本基础上,达到自动化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流通领域的每一个角度,深刻影响了流通业的发展,促进了流通领域的全面变革,流通技术信息化也日益成为流通业发展的核心推动要素。流通业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劳动强度大而劳动生产率低。企业资源计划(ERP)、POS系统(销售时点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则使得应用机械设备与自动控制技术来代替手工劳动和人工操作成为可能,从而大大减轻了流通行业中劳动的强度,实现了商流过程的自动售货技术,物流过程的自动仓储、分拣、输送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三节 消费者主权凸显呼唤流通创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方式和消费特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消费倾向上已经由原来的以基本生产资料为主转变为对通信、教育、娱乐及居住水平等方面的高层次生活消费追求,并且在现在各类商品大量充斥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已经告别了盲目购买的时代,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营销传播的受众,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消费者的自主性日益强烈,消费者日趋掌握消费的主导权。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将消费者放在首位,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企业需要转变原先的思想观念,通过创新,实现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并销售出去。一、消费者主权的兴起

生产与消费是经济发展中的两种主要活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也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变化。

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之前,生产力低下,小生产或工场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生产规模小,产量低,品种少,产品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缓慢、消费习惯变化甚微,消费仅作为生产的一个内在环节而存在,具有不言而喻、自然而然实现的特点,生产者几乎不需要过多考虑消费者的偏好,而生产作为提供消费对象的一方,则居于支配地位。这时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是:生产——消费——再生产——再消费……生产在前,消费在后,商品的销售顺畅无阻。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并不能依据自己的需要或意愿来消费,而是根据社会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的多少来进行消费。基于这样的背景,马克思明确地指出生产对消费的支配地位,“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

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之后,机械化、规模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产品产量迅速增加,品种增多,绝大部分商品开始由供给不足变为供大于求,此时消费者就有了较大的选择权。在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消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不扩大消费生产就不能实现。同时,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方式多样化,需求层次高级化,由单纯追求数量满足转向提高生活质量。消费心理和行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加强,消费引导生产的功能开始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主权开始受到人们关注。经济学家哈特在1936年提出了消费者主权(consumer sovereignty)概念:作为一个公民,当消费者以决定或抑制需求的权力而拥有政府首脑都不具备的影响社会的特权时,消费者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哈特还指出,在市场经济中,生产商追求的是收入最大化。从追求收入的角度看,生产商是社会的雇员或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处于指引地位,而生产商处于服从地位。消费与生产就如同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生产是为消费服务的,而消费则是生产的根本目的。因而,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消费者是自由与权力的源泉,而生产商则处于服从与被约束地位。二、消费者主权与流通创新

消费者主权的兴起,对企业生产和商品流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通过流通创新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就提上了日程。在实践中,营销和供应链管理领域都出现了一系列创新。(一)从4P理论到4C理论

在市场营销方面,出现了4P理论到4C理论的转变,营销的过程不再是从厂家提供的产品出发,而是围绕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消费需求解决出发。4P理论把营销组合要素分为四类,即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4P理论强调的是以企业为中心,从企业产品的视角出发来营销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这样,以企业为中心的4P营销组合策略就日益显现出了局限性,4C营销理论应运而生。4C理论把营销组合要素分为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四类。customer(顾客)是指企业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顾客的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供产品。cost(成本)不单是指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者说4P中的price(价格),它还包括顾客的购买成本,同时也意味着产品定价的理想情况,应该是既低于顾客的心理价格,亦能够让企业有所盈利。此外,这中间的顾客购买成本不仅包括顾客的货币支出,还包括顾客为此耗费的时间、体力和精力,以及购买风险。convenience(便利)强调企业在制定分销策略时,要更多地考虑顾客的方便,而不是企业自己方便。要通过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来让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也享受到便利。communication(沟通)强调企业应通过同顾客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这不再是企业单向的促销和劝导顾客,而是在双方的沟通中找到能同时实现各自目标的通途。由于4C理论与4P理论关注的视角不同,企业要成功运用4C营销理念,还需要以一系列流通创新作为支撑。1.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

4C要求企业首先要研究和了解顾客,知道顾客所需,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生产商品。然而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了解顾客的需要,就是这一环节的难题。在整个销售环节中,生产商要通过各级分销商,而各级分销商还要通过零售商才可以联系到最终的消费者。物流是从供应链的上游传到下游,而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则需要从供应链的下游传到上游。物流是由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由各自追求利益的驱动而主动从上游推向下游,但需求信息来自于消费者,并且消费者没有利益的驱动因素,因此不会主动发出信息,这就需要产品的供应方主动地获取信息。如果要通过层级的调查才能够获取消费者的信息,则效率非常低,而且如果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即使企业本身已经重视这一环节,但获得的消费者信息比竞争对手晚,会在竞争还未开始时就使自身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企业在信息获取这一环节上就要思考流通创新,是通过众多零售商的消费者需求反馈来获取信息,还是自身跨过分销商与零售商等中间环节,直接与消费者沟通获取。哪种方式可以最迅速地正确地获得大众消费者的意愿,并使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最小,根据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情况,企业要做出定夺。若企业采取通过零售商来了解消费者,则企业需要与零售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来鼓励零售商将获得的信息告知于该企业,而不是其他的竞争对手。例如,宝洁公司与上海华联于2004年6月进行了上海华联目标购物群体的座谈研究会,以了解购物者的购物习惯,店内陈列因素和环境对购物者的店内购买决定的影响。7月又根据以上目标购物群体座谈研究会的结果举行高层会议,双方最终决定共同合作,在上海华联三家门店开展测试。进行的革新行动包括建立个人护理中心,按照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陈列,提升购物环境和品类形象等。这一系列的革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合作双方利润上升,消费者满意度也增加。这种零售商与生产商的战略联合给各自都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而这种成功也是依靠流通组织的创新。若企业采取跨中间环节直接获取,则需要选择获取途径,是通过电话、零售点,还是网络,不管通过哪种渠道,也都需要流通创新,以使获取信息的成本最小,正确率最高。例如,从2004年至今,妮维雅与网易合作,为了把握消费者对营销体验的新需求,妮维雅在网络营销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突破。2006年初,妮维雅从迎合年轻用户口味出发制作了两支幽默搞笑的防晒主题电视广告,这与其以往注重品质、功效,相对保守的品牌风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为了解广告的效果,妮维雅借助网易庞大的电子邮箱用户资源优势,采用了电子邮件广告的形式邀请特定目标受众观看广告片,同时就消费者对广告表现风格转换的反应做前期调研,进而根据消费者的投票决定新的传播策略。出乎意料的是,在总共收到的3万多份有效问卷中,有2.1万人表示很喜欢,也有很多人表示会转发这个广告片,调研结果大大增强了妮维雅客户策略调整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妮维雅决定赋予消费者更大的主导权:让其参与到整个市场策略的制定中来。妮维雅在网易用户中征集网络视频广告脚本。消费者在参与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感受品牌主张,而且拥有了足够的主动权去影响品牌下一步的发展。2.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成本

由于4C里的成本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也就是最后的产品定价是在消费者的心理承受价格之下。当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能够保证各自期望质量的条件下,希望产品的价格越低越好。因此在获知消费者的所需产品及期望价格信息之后,企业就需要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设计开发产品,并尽可能地降低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成本。如何去有效率地降低这些环节的成本,也需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企业与零售商之间进行流通创新。例如,现在自有品牌已成为超市新宠,当细心的消费者走进家乐、好又多、易初莲花等大型超市,就会发现贴上超市自身品牌的商品无处不在,小到卷纸、纸杯、面包、饮料、调味品,大到食用油和床上用品,品种繁多的自有品牌在零售市场悄悄蔓延,而且销势都不错,有的还占据超市热卖排行榜前十名的位置。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商家都在纷纷效仿?原因很简单,因为超市开发出自有品牌,无须支付任何品牌使用费,而且自有品牌商品,是超市直接从生产厂家订购,省去了很多销售代理的中间环节,提升了利润空间。拥有自有品牌产品的超市,在竞争上避开了价格战,形成了超市独有的特色。自有品牌产品要做到低价,主要是来自供应链环节。一般零售行业的供应链是原料—生产加工—经销商—零售商—顾客,供应链每增加一个环节,商品的附加价值就增长了30%以上。以屈臣氏为例,在中国市场,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数量为700多种,约相当于所销售总商品数量的20%,在销售价格上,大约比同类其他品牌商品便宜20%~40%,而在屈臣氏的年销售额中,自有品牌更是占了25%。沃尔玛开发的自有品牌Sams Choice可乐,价格比普通可乐低10%,利润却高出10%,在自己门店中的销量仅次于可口可乐。自有品牌的使用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最大地满足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价格,而通过这种途径来降低售价迎合消费者也是一种流通创新。3.购买商品的便利性

为了使消费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生产商、零售商也需要进行流通创新。如新加坡的职总消费合作社(NTUC Fair Price)在面对国外众多实力强大的连锁超市竞争条件下,创新性地提出将为顾客创造便利作为其核心理念。在选择良好店址的基础上,通过购物网站来配合,网上商品价格与店铺价格完全相同,而且可以24小时下订单。公司接受现金、支票、银行转账和信用卡。公司委托新加坡邮政公司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的范围覆盖全岛。职总消费合作社现在在新加坡已有100多家店,每天服务的人口为100多万,已经真正成为了“新加坡人自己的超市”。它的成功就在于创新性地与网络公司、物流公司进行合作,通过为顾客提供便利来创造利润。随着网络的便利与普及,网上购物越来越成为年轻人首选的购物途径,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低于市场价的商品。例如,淘宝网作为现在中国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2007年交易额已经达到433亿元,接近沃尔玛在华销售额的3倍,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利润空间吸引了各生产企业的眼球。生产商如何构建网上交易平台,使得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或者最终消费者通过网络来了解产品信息、进行产品交易,与承运商通过网络来下达配送任务、追踪货物运送情况、结算运输费用等也需要进行流通创新。4.沟通

从4P的促销转变为4C的沟通,是从企业单向地将商品推向消费者转变为企业与消费者双向的交流,将消费者拉入到商品中。这种营销战略的转变,也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行流通创新。企业在选择沟通渠道时,更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如何对沟通进行管理。例如,作为全球领先的客户沟通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尚群软件(Group 1 Software)2007年7月宣布它在中国的分公司——尚群(中国)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客户沟通管理解决方案”(customer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CCM)。CCM为企业提供了个性化沟通管理平台,针对客户分群实施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信息制作管理、沟通渠道分发管理和反馈质量成效管理,实现数据在企业内整合、传送,并进行多渠道发布,以增强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双向沟通,以及一对一的市场营销机会。CCM使企业能够创建、管理、分发、执行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客户沟通内容,包括计划方案书、营销和交叉销售宣传册、账单、服务等,客户沟通渠道覆盖了企业与客户的所有接触渠道,如营业网点、多媒体自助终端、呼叫中心、网上自助服务、语音等,通过个性化的客户沟通内容,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CCM还可以与ERP,CRM,BI等企业应用软件方便地集成在一起,为其他应用提供服务。因此,如果企业引入这类的客户沟通管理软件来解决与消费者沟通的管理问题,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营销响应率,增加客户忠诚度,最终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增加销售收入。对于引入这种软件公司的产品所带来的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生产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会引起新一轮的流通组织创新。(二)ECR的出现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出现了有效客户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它是一种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战略。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运作流程中没有为消费者增加价值的成本,将供给推动的推式系统,转变成更有效率的需求拉动的拉式系统,使得准确的信息和高质量的产品在生产线和零售柜台之间的无纸化系统中流动,从而在贸易伙伴之间实现最低的产品变质和最小的流动中断,最终将这些效率化的成果回馈给消费者,期望能以更快、更好、更经济的方式把商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ECR的实施重点包括需求面的品类管理改善、供给面的物流配送方式改进等。1.ECR与传统流通模式比较

在传统的流通模式中,整个流通过程被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封闭的小环,各小环之间存在节点。归纳起来,传统流通模式有三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商品供应链上环节多。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决策分散化,成本高,节奏慢。一旦市场需求出现波动,其振荡效应通过零售商、批发商至制造商等环节逐级放大,因此系统运营稳定性差、风险高。二是采取生产推进型管理。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到销售,逐级推进,直至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生产商、零售商占有主导权,消费者只是一个既成事实的被动接受者。三是缺乏合作精神。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由于长期建立在竞争、讨价还价和互不信任的基础上,各自均孤立地获取、存储和处理信息,并以商业秘密为由加以保密,信息难以有效利用,交易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传统流通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商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ECR流通模式把整个流通过程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消除不必要的环节,以求整体决策优化。ECR的模式就是一切以用户需求为引导,向管理要效益,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第一时间创造和满足用户的需求,降低与消除销售渠道与制造商体系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因此,各方需要建立组织结构、信息平台、工作流程等一整套的供应链体系。这就要求变革或再造供应链,使之从一个推式系统变为一个拉式系统,通过该系统,贸易伙伴组成新的联盟关系,而商店产品的补货也可以通过销售点数据来引导。这一举措是围绕着如何推动贸易伙伴的协作与效率进行的。2.ECR的发展促进了流通创新

首先,ECR促进了流通组织创新。ECR流通模式的有效开展必须获得相应的组织和机构的保障。其基本思想是从流通过程和业务流程寻求改善方案,传统封闭的、金字塔式的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和单体式的企业外部组织形式,不再适应这种流通模式。要在流通全过程上寻找新的组织结构改善方案,制造、批发、零售、社会物流和金融业之间,应该通过广泛的合作、合并,形成新型的联盟和企业集团,以促进流通过程的整体优化。这里,有按产业链横向和纵向,从松散型到紧密型的多种组织形式可供选择。例如,零售商横向协作的形式有:同业协会、联合采购俱乐部、合作营销协议、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股权参与企业联盟、合资、控股和兼并等。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可以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和竞争策略进行认识和定位,对流通模式进行综合性的谋划和革新,彼此分享资讯,共同改进各个流程和经济活动。对于具体项目,应该事先明确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以及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需要进行较为仔细的投资效益评估。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易于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获取预期的效益。另外,ECR流通模式是以消费者需求为系统动力,零售商以第一位置和第一时间与消费者接触,因此提高零售商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同样至关重要。在实践中,ECR的发展已经推动了很多企业的流通创新。如2007年7月16日,海尔集团与苏宁电器签署了具体的ECR合作协议,双方依托数字化平台将顾客的需求通过苏宁信息系统第一时间传递到海尔信息系统,海尔的产品研发部根据这一信息第一时间研制出适合消费者的新产品,并供货给苏宁电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再如北京华联与中国宝洁合作建立了“北京华联和中国宝洁婴儿护理中心”。以前北京华联只关注价格、产品质量、消费者忠诚度、促销等售前活动,如今策略的关键在于建立基于长期关系的解决方案,向消费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店内婴儿护理中心,使北京华联通过增值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建立终身顾客关系,从而提高顾客流量、忠诚度,随之带来婴儿护理品类的整体销量和利润的增长。

其次,ECR促进了流通技术创新。由于实现ECR战略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及时、准确和无纸化流动,其基础是价值链成员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和战略联盟,这就需要流通技术上的创新。现在大力推广应用的ECR方面的最新技术有:电子标签/射频技术(EPC/RFID)、产品电子标签技术(EPC)、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全球数据同步系统(GDS)以及新的电子数据交换方式(XML)等。以GDS为例,GDS的目的是保持贸易伙伴间的数据一致性,使供应商在正确地方、正确时间将正确数量的正确货物提供给贸易伙伴。GDS带来的商业价值可以使得企业的缺货减少2%~4%,仓库和直接商店运货交付节约1000个小时,物流成本减少1%以上,库存减少0.5%~1%,销售人员处理项目数据时间减少5%,财务用在理顺发票上的时间减少5%~10%,客户服务处理订单的时间减少5%以上,还可以加速新项目的上市速度,使新项目多两个星期的额外销售。截至2008年3月底,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26家数据池完成了认证,超过10000家零售和制造企业参与数据同步,条码注册数量超过200万条,90%的订阅者能够在数据池中查询到所需的信息。在中国,2003年遵循国际标准开始建立GDS,于2007年底通过国际认证,现已具备全球数据同步能力,截至2008年3月底,加入国家商品信息服务平台的制造企业达到65000多家,注册产品信息120多万条。2008年4月与韩国产品目录建立了数据同步,中国商品可以直接被韩国零售商搜索采购。ECR流通模式的盛行也间接地激发了流通技术的创新。

第四节 降低交易费用倒逼流通创新

科斯在其1937年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费用”这一革命性的概念。他指出:“交易费用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实现交易所支出的费用,为了降低市场交易费用而出现了企业,企业将市场交易行为内部化,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但是,企业组织的费用又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因而企业的最佳规模取决于两种费用边际上的比较。”

现实中,一方面,经济行为主体越来越依赖于企业,使得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加大,企业的规模亦越来越大,企业运行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大大提高,出现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加剧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信息传输的费用和机会主义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总之,交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在现实中,大多数交易费用又都发生在流通过程中,因此,降低交易费用也成为流通创新的动力机制之一。一、交易费用的内容

本书所使用的“交易费用”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转让和获取所有权或使用权,实现价值形式转换而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损。按照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将交易费用分为合同签订前的费用和合同签订后的费用。(一)合同签订前的费用1.界定和维护产权的费用

市场交易实质上是所有权的有偿让渡,而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没有清晰明确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产权保护,市场交易就无法正常进行。产权界定就是在实物与价值形态上给出产权的明确边界,确定产权的归属,使之能为社会所识别和承认。产权保护则是要保证财产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财产的使用、收益、转让等项权利的充分享受,防止他人的侵权行为。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既需要借助法律的权威和国家的强制力,也需要交易者的自我防范,二者都要发生费用。2.信息搜寻费用

搜寻和发现交易对象是市场交易的首要条件。为实现交易,卖者必须首先了解社会需要什么产品或服务?需要多少?哪些买者需要这些产品?何种价格能为买者所接受?买者也需要了解自己需要的产品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这些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哪些买者的价格较优惠,质量较可靠,交货较及时?此外,交易双方还必须充分了解对方的信誉和履约能力,了解竞争对手的实力和交易行为,这就需要解决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等问题。交易者为获得最大效用,实现自身利益的最优化,必须充分占有有关信息,并及时、迅速地加以处理、分类、筛选,以找到满意、合适的交易对象,因此需要耗费一定的信息搜寻费用。3.交易谈判费用

当信息搜寻结束、交易双方初步确定交易伙伴后,双方还要就交易物的质量、数量、价格、结算方式、交货期限、费用负担等交易条件进行谈判、协商、交涉,并在此基础上订立交易契约。交易谈判是双方讨价还价、斗争、妥协的过程,在这里耗费的主要是人的时间和精力。4.质量测量和价值评估费用

交易的目的是获得效用的满足,为了使自己的主观期望与物品的实际效用相吻合,防止对方掺杂使假、缺斤少两等机会主义行为,买方必须对购买的物品进行质量(性能和等级)和数量的测定,以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同样,卖方也要对出售的产品的质量进行精确测定,并据此分类定级,以便给出最适当的要价。对商品内在属性、质量、数量的测量费用是交易费用的必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测量费用也是一种信息搜寻费用,但由于它在交易费用中的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单独列出。(二)合同签订后的费用1.合同履行费用

交易契约的订立,并不意味着交易的完成。为了履行交易契约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交易双方除了要进行生产和物流活动外,还必须对对方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为此付出交易费用。如果在履约过程中一方违约或发生纠纷,还要支付进一步谈判交涉直至行政调解或法庭诉讼费用。2.交易风险费用

市场交易风险在市场交易中广泛存在,不论从事何种交易,都要冒着交易另一方无履约能力、不信守合同或有意违约的风险。这些风险有些可以通过信息搜寻得以避免,而有些风险即使花费高昂的费用也不能完全消除。交易风险费用不仅包括由市场交易引起的风险损失和为防范、分散风险而发生的费用(如保险费),还包括不确定性本身的费用,包括交易者由于担忧和身心紧张而造成的福利减少,以及由于害怕而有意回避风险,使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而造成的机会成本。二、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一)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

所谓有限理性,是指人们的动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达到”,交易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感知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人们在收集和加工处理大量相关市场信息方面,其能力受到自身很多局限。威廉姆森说:“理性的有限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正视为此付出的各种成本,包括计划成本、适应成本,监督成本。”由于人具有有限理性,才使得有的交易者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环境或利用某种有利的讨价还价地位欺诈对方,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机会主义假设扩展了传统理论中人的自利动机,为经济人在自利的引导下寻求策略性行为留下了空间,也因此增加了交易费用。(二)交易维度

交易费用分解为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交易不确定性。当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项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具有专用性,一旦形成投资就很难发生转移,因此交易双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方的违约行为将对其他方产生巨大的风险;交易频率与交易费用相关,频繁的交易行为意味着反复地签约,因此导致较高的交易费用;同时市场交易环境复杂多变,交易双方的稳定性很难保障,进行什么样的交易及要求如何履行都不确定,进而增加了双方的履约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