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4:10:1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卫,蒋琳玲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试读:

前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本好的教材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广西财经学院会计学原理教学团队精心组织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财经法规制度编写的。本教材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内容结构新颖。本教材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线索,先对会计的产生发展等基础理论进行阐述,接着分章节一一介绍了七种会计核算方法,然后介绍账务处理的程序、账户体系、会计工作如何组织、要遵循哪些会计法规制度、有哪些常用的财务软件,内容安排合理,结构严谨。此外,本教材还编写了专门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书(《会计学原理学习辅导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对教材的相应内容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把要点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整理,条理性强,思路清晰,便于读者复习巩固,也完善了教材的体系结构。二是实用性强,在阐述会计产生与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论述了会计基础知识,如会计要素、记账方法、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复式记账法等,在论述中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从而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枯燥的理论更好地被初学者理解掌握。

本教材既可作为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校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的专业参考书,还可以作为其他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关人员学习会计知识的参考书。选用本书作为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本书的主线,即制造业企业如何运用借贷复式记账法对基本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突出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理论的讲解应尽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对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分析应详细透彻、归纳对比。

本教材由广西财经学院刘卫教授、蒋琳玲副教授主编,各章的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和第三章由刘卫教授编写,第二章和第五章由蒋晓凤教授、唐冬妮讲师编写,第四章由蒋琳玲副教授、陆婉彦老师编写,第六章和第九章由吴春璇副教授编写,第七章由陆建英副教授、严丹良老师编写,第八章和第十章由蒋琳玲副教授编写,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由陆建英副教授、赵瑾讲师编写。全书由刘卫、蒋琳玲进行初审,最后由刘卫对全书进行终审和总纂定稿。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西财经学院胡国强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也非常感谢对本教材的编写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的各位朋友。由于编者的学识水平有限,本书在结构和内容上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6年1月于南宁第一章 总论【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读者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会计的概念与特征;明确会计假设的重要意义,掌握会计四大假设与会计核算基础;理解会计核算的质量信息要求;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了解会计目标及会计准则体系。【案例】班会费与会计

学期初,班上每位同学交了50元作为班会费,并决定由生活委员保管,同时要求生活委员要记录好班会费的收支数额,如果遇到一次性超过100元的班会费支出,需要得到全班同学的同意。这与我们要学的会计有什么关系吗?第一节 会计概述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会计就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生活资料的生产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自然不会形成会计的意识。只有当社会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产生剩余时,人们开始用结绳记事、刻石计数,才产生了对生产活动进行专门计量与记录的会计。会计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完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因此,在学习会计的相关知识之前,先了解会计发展演进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的含义。(二)会计的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会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阶段。

1. 古代会计

古代会计一般是指复式记账法出现以前的漫长时期。巴比伦、埃及、印度、希腊与中国等文明古国都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例如,欧洲庄园的管家须将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置“专门记录官”;埃及首先出现了“内部控制思想”;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我国《周礼》中提到有会计官职“司会”的设置,司会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采取了“月计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的方法;宋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2. 近代会计

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的形成。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这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复式簿记首先出现在意大利,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3. 现代会计

现代会计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首先发展起来,尤其是在美国。现代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会计由手工簿记系统发展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会计)和网络系统。会计处理的电算化,是会计在记录与计算技术方面的重大革命。会计信息的网络化,大大促进了会计信息的传递,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

第二,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财务会计也称“对外报告会计”,以向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外部相关方面提供投资、信贷和其他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为主。管理会计也称为“对内报告会计”,以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短期和长期经营、管理和理财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为主。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现代会计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发展外,还有许多新的发展领域,如人力资源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绿色会计和国际会计等。(三)会计的含义及特征

会计的含义一般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是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2. 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方法是指从事会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上述七种会计核算方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3.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是为经济管理活动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会计监督是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4.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实现会计目的,必须综合反映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这就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尺度。可供选择的计量尺度有货币、重量、体积、数量和时间等,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综合性,最适合充当统一的计量尺度。会计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的同时,还可辅助采用实物和时间计量尺度。二、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会计内容和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变化。从会计的本质来讲,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同时,会计还具有预测、决策和评价等扩展职能。(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1. 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确认是运用特定会计方法,以文字和金额同时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使其金额反映在特定主体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的会计程序。会计确认解决的是定性问题,以判断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归属于哪类性质的业务,是作为资产还是负债或其他会计要素等。会计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

会计计量是在会计确认的基础上确定具体金额,会计计量解决的是定量问题。

会计报告是确认、计量的结果,即通过报告,将确认、计量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业务,包括: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④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⑤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⑦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 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真实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会计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是指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对象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预算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奢侈浪费行为,是否有违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等现象,为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把关。

上述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二)会计扩展职能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其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1. 预测经济前景

会计预测是根据已有的会计信息和相关资料,对生产经营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判断、预计和估测,找到财务方面的预定目标,作为下一个会计期间实行经济活动的指标。

2. 参与经济决策

会计决策是指会计按照提供的预测信息和既定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3. 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评价是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三、会计对象(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因此,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对象。(二)会计的具体对象

由于各单位的性质不同,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因此会计的具体对象也就不尽相同。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例来说明工业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工业企业是从事工业生产和销售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为了从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活动,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的资金,是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如图1-1所示。图1-1 资金运动

1. 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

2. 资金循环与周转

工业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发生材料费、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借助于劳动手段将劳动对象加工成特定的产品,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生产工人劳动耗费的人工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等,构成产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体。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收回货款、交纳税费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成本费用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3. 资金退出

资金退出包括上交税费、偿还债务、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将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上述资金运动的三个阶段,是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没有资金投入,就不会有资金循环与周转;没有资金循环与周转,就不会有偿还债务、上交税费和利润分配等;没有这类资金退出,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资金投入,企业就不能进一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四、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由于会计可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领域,两者目标略有不同。财务会计侧重于对外报告,即对外向股东、债权人、银行、政府机关和其他经济利益关系的团体或个人报告。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了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而管理会计侧重于对内报告,即主要用来规划和控制日常的经济活动,帮助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预测前景、参与决策与规划未来。

财务会计目标,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显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无关,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其编制的意义。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投资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除了投资者之外,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还有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例如,债权人通常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他们需要信息来评估企业能否如期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能否如期支付所欠购货款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为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管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宏观决策所依据信息的真实、可靠等问题。所以,他们需要信息来监管企业的有关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制定税收政策、进行税收征管和国民经济统计等;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对所在地经济做出的贡献,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提供社区服务等。因此,在财务报告中提供有关企业发展前景及其能力、经营效益及其效率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要。应当讲,这些使用者的许多信息需求是共同的。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层所经营的企业各项资产基本上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运用这些资产。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也需要及时或者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的情况,以便于评价管理层的责任情况和业绩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资或者信贷政策,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

由此可见,会计的目标是由会计的本质特征和经济管理需要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会计的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和内容、服务的质量标准产生重要的影响。五、会计的作用

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体来说,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企业会计通过其核算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在内的各方进行决策的依据。比如,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为了选择投资对象、衡量投资风险、做出投资决策,不仅需要了解企业包括毛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在内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也需要了解有关企业经营情况方面的信息及其所处行业的信息;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为了选择贷款对象、衡量贷款风险、做出贷款决策,不仅需要了解企业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在内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也需要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同行业所处的地位;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他们为了制定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配置社会资源,需要从总体上掌握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损益状况和现金流转情况,从宏观上把握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会计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决策的信息,通过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二)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会计信息有助于评价企业的业绩,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比如,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为了了解企业当年度经营活动成果、资产保值和增值情况,需要将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与上年度进行对比,以反映企业的盈利发展趋势;需要将其与同行业进行对比以反映企业在与同行业竞争时所处的位置,从而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做到:(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编制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减少应予以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为了让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明白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它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分期、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并非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会计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不一致。例如,企业按照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但又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虽然从法律形式上看实现了收入,但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即使签订了商品销售合同或者已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当确认销售收入。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如果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等。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谨慎性的应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入,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在实务中,为了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可能需要在有关交易或者事项的信息全部获得之前即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就满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但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反之,如果企业等到与交易或者事项有关的全部信息获得之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的信息披露可能会由于时效性问题,对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大大降低。这就需要在及时性和可靠性之间作相应权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作为判断标准。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它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工作中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是由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情况下,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于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再如,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如果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就可以假定企业的固定资产会在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将历史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

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还假定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仍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所谓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度。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容积、台、件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此外,《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是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假设,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二、会计基础(一)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企业3月份已按合同发出商品,并向银行办妥了托收货款的手续,而货款在4月份才能收到。在权责发生制下,该销售应计入3月份。相反,有时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在费用方面,有时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因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则不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而有些应属于本期的费用,但尚未支付,则应作为预计应付费用处理。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如前述的3月份已按合同发出商品,并向银行办妥了托收货款的手续,而货款在4月份才能收到时,在收付实现制下,该销售应计入4月份。第四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分类(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为了具体实施会计核算,需要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进行分类。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二)会计要素的分类

合理划分会计要素,有利于清晰地反映产权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类。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属于静态要素,也称财务状况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属于动态要素,也称经营成果要素,在利润表中反映。二、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

1. 资产的定义与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如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也可以是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

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例如,企业采购的原材料、购置的固定资产等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将商品式服务对外出售后收回货款,货款即为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1-1】某企业库存的一批商品已霉烂变质,是否还属于企业的资产?

该商品不应确认为该企业资产,因为该商品已霉烂变质,未来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应作为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享有其所有权,但企业控制了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符合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如果企业既不拥有也不控制资产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不能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例1-2】甲企业的加工车间有两台设备。A设备是从乙企业融资租入获得,B设备系从丙企业经营租入获得,目前两台设备均投入使用。A、B是否为甲企业的资产?

这里要注意经营租入与融资租入的区别。企业对经营租入的B设备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因此B设备不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而企业对融资租入的A设备虽然没有所有权,但享有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权利,即拥有实际控制权,因此应将A设备确认为企业的资产。(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形成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某项存货的计划,但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确认该存货为资产。

2. 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3.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③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变现;④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资产,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

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因生产周期较长等导致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尽管相关资产往往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当划分为流动资产。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的,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二)负债

1. 负债的定义与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如下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它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这里所指的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其中法定义务是指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通常在法律意义上需要强制执行。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形成应付账款、企业向银行贷入款项形成借款、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交纳的税款等,均属于企业承担的法定义务,需要依法予以偿还。推定义务是指根据企业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经营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也使有关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义务解脱责任的合理预期。例如,某企业多年来坚持实行一项销售政策,对于售出商品提供一定期限内的售后保修服务,预期将为售出商品提供的保修服务就属于推定义务,应当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也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只有在履行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才符合负债的定义。在履行现时义务清偿负债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用现金偿还、以实物资产形式偿还或以提供劳务形式偿还等。(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形成负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2. 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3. 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性的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③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④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并应当按其性质分类列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三)所有者权益

1.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2.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作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反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例如,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在该资产符合企业资产确认条件时,就相应地符合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当该资产的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就可以确定。

所有者权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剩余资产的索取权,负债反映的是企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索取权,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严格区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它对于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有重要作用。(四)收入

1. 收入的定义与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如下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例1-3】企业出售和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入以及出售不需用材料的收入是否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并非企业的日常活动,这种偶发性的收入不应确认为收入,而应作为营业外收入确认。而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实质上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出售不需要材料的收入也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中的收入,因此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具体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例如,企业销售商品,应当在收到现金或者在未来有权收到现金时,才能表明该交易符合收入的定义。但是,经济利益的流入有时是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导致的,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不应当确认为收入,应当将其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将其确认为收入。例如,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尽管也导致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该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反而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企业对于因借入款项所导致的经济利益的增加,不应将其确认为收入,应当确认一项负债。

2. 收入的确认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 收入的分类

根据重要性要求,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以工业企业为例,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所实现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如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五)费用

1. 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费用必须是企业在其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这些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涉及的日常活动的界定相一致。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营业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等。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目的是将其与损失相区分,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例1-4】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是否应确认为企业的费用?

处置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损失,虽然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和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因此不应确认为企业的费用,而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发生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其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者消耗等。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而该经济利益的流出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不应确认为费用,应当将其排除在费用的定义之外。(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

2. 费用的确认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 费用的分类

费用是为了实现收入而发生的支出,应与收入配比确认、计量。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生产费用应按其实际发生情况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六)利润

1. 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因此,利润往往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2. 利润的来源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3. 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的概念,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三、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式,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形式上看,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各项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会计要素分为财务状况要素和经营成果要素,相应地也有不同的会计等式。(一)基本会计等式

基本会计等式有两个,一是由财务状况要素构成的基本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是由经营成果要素构成的基本等式,即收入-费用=利润。

1. 财务状况要素构成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左边的资产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分布和存在形式,是资金的占用。会计等式右边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反映了资金的来源,负债是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称为权益,因此,该等式也可以简化为:资产=权益。

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因此,企业有多少数额的资产必有与其等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即在任何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总是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或称会计平衡公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 经营成果要素构成的基本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取收入,实现盈利。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费用。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我们才能确定一定时期的盈利水平,确定实现的利润总额。

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表现为利润。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中,由于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等,费用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实际获得的只是营业利润,经过增加利得和减少损失后才等于利润总额。但为了便于学习,本教材采用了收入减去费用等于利润的简单公式,它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二)扩展会计等式

将所有会计要素联系起来所组成的扩展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收入和费用的发生是日常经营活动中影响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两大要素,收入的增加意味着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的增加则意味着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平时未结转利润之前,采用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进行暂记,会计期末,将收入与费用相减得出企业利润。利润在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以后,留存企业的部分再转化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四、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变化,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情况,归纳起来有四种经济业务类型:

第一种,经济资源投入,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右两边金额同时增加,总额同增,会计等式仍然保持恒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