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思想家评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8:51:33

点击下载

作者:曲相奎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五千年思想家评传

中华五千年思想家评传试读:

前言

为了“弘扬中华当代主旋律,掀起少年国学热旋风”,把中小学生读物做得更全面,更适合他们积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倾力打造了“中华历史名人略传”丛书。这是我们以中华五千年国学精髓为基点,由资深教育理论专家共同参与策划,推出的当代青少年智慧阅读经典丛书之一。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青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文明的继承者。青少年教育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引领他们去了解、学习、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树立他们“遵纪守法、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思想意识,时刻倡导他们弘扬当代主旋律。特别是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显得尤其重要。

传承中华国粹,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复兴必须从孩子们身上着手,培养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中华文明才能世代相传。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幕幕人间的活话剧,这些名人不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历史的进程,而且还无时无刻不将我们的华夏文明传播四方。由此可见,如何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成为当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华历史名人略传”丛书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名人,选择经典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了分门别类,共分为五大名家,其中包括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同时,书中将他们的思想、行为、所取得的成就及历史评价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中华历史名人略传”丛书,故事通俗易懂,会使读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一定会成为当代青少年最喜爱的教育读本。精彩的专家品析,也一定能成为当代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们的良师益友。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人数虽然最少,但他们对中华历史却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们富有道德良知、敢于挑战权威,探索真理、揭示本质是他们的天职,客观和公正是他们的判断标准,怀疑和批判是他们的精神利剑。思想家恪守理性,追求客观和公正。思想家以关怀人类为己任,用一生探求真理,他们是真理的发现者,是思想的解放者,是文明的启蒙者。他们拨开迷雾,戳穿画皮,让人们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把自由的思想带给人们。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家,对推动中华历史的发展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本书对我国古代思想家及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描述,并对他们的思想精髓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做出精彩的评点。《中华五千年思想家评传》一定会成为青少年读者的一本理想的教育读本。编者2012年3月

01 道家鼻祖,无为而治(老子·春秋)

【生平简介】姓名:李耳。别名:老聃。出生地:苦县(今河南鹿邑,一说安徽涡阳)。生卒年:约公元前571—前471年。身份:哲学家、思想家。主要成就:道家学派创始人、朴素辩证法思想。【名家推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位于今安徽涡阳﹐一说河南鹿邑)人。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部书﹐后世称为《道德经》。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奠定了基础﹐其思想体系对全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名家故事】

周朝都城洛阳是老子的家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学问日益加深﹐声名越来越响。春秋时称呼学识渊博的人为“子”﹐用来表示对这个人的尊敬﹐因此﹐人们都称老聃为“老子”。

鲁国的孔丘苦苦钻研礼的学问﹐可最终还是没有得出理想的结果﹐十分困惑。当他听说老子经过多年探索钻研﹐知识渊博﹐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决定去拜访。

老子看见孔子﹐便热情地问道:“你来了﹐听说你现在已经成了北方的贤者﹐可不知你是否已经懂得了天道?”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懂得天道。”老子又问:“那么﹐你是如何去探求天道的?”孔子回答说:“我从阴阳的变化中来寻求﹐已有十二年了﹐可仍然没有得到。”

老子说:“是啊。阴阳之道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言语不可以表达的﹐是通常的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谓得道﹐只能是体会道﹐是无法用合适的言辞表述清楚的。”

老子稍微停了一下﹐看了看孔子﹐又继续说:“你说你寻求了十二年而不得道﹐那是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的﹐那么﹐人们就没有不把它奉献给君王的;如果道是可以进贡的﹐那么﹐子女就没有不把它进贡给父母的;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人们就没有不告诉兄弟的;如果道可以留给他人﹐那么﹐人们就没有不留给子孙的。然而﹐这些只是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言、不可赠送。寻求道﹐关键在于内心的感悟。”

临别时﹐老子对孔子说;“富贵的人用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用言辞送人﹐我不算有学问的人﹐但还是送给你几句话。”老子停了一会儿说:“孔丘啊﹐你要恢复的周礼已失去生命力了。你时来运转时就驾着车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般地随风旋转。要知道善于经商的人总是将货物藏起来﹐好像什么也没有;有高尚道德的人容貌谦虚得像个笨人﹐抛弃你的骄气和过高的欲望﹐这些东西对你没有什么好处。”

老子的一席话﹐对孔子触动很大﹐他对自己的学生说:“鸟﹐我知道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们善游;兽﹐我知道它们善于奔走。对于鸟﹐可以用箭射它;对于鱼﹐可以用网捕捉;对于兽﹐可以用陷阱擒获。至于天上的龙﹐我不知道龙的形状﹐也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飞上天的。今天我看见了老子﹐就象见到了龙一样。”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问礼的故事。

函谷关﹐是古代著名的雄关要塞﹐是进入秦国的必经之地﹐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函谷关守关的长官是尹喜﹐有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而来。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只有圣人到来才会有这样的祥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仙风道骨之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没办法﹐只得答应。他沉思默想﹐在简牍上一字一句地写起来。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共有五千余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于老子出关的路上。

现在函谷关太初宫的正殿﹐就是当年老子著书的地方。《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的经典。

后来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慕名前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求问修道的方法﹐学术上的要旨﹐处世的哲学等﹐于是老子的弟子遍布天下。孔子后来又多次向老子问礼﹐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老聃长寿﹐一百余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有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专家品析】

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指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的根据﹐他创造了“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要顺应自然﹐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在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上﹐老子提出“无争”的处世原则﹐反对对功名利禄的攫取﹐启发人们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老子的思想及其著作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欧洲从19世纪初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六十多种《道德经》译本﹐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主张或论著】《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等﹐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八十一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02 至尊至圣,万世师表(孔子·春秋)

【生平简介】姓名:孔丘。别名:孔子、孔仲尼。出生地: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生卒年:公元前551—前479年。身份:教育家、思想家。主要成就:开创儒家学派、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名家推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鲁源村)人﹐汉族﹐享年73岁。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记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名家故事】

孔子自二十多岁起﹐关注天下大事﹐经常思考治国的问题﹐也经常发表见解﹐30岁时﹐已经很有名气了。

鲁昭公20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想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行使宰相的权利﹐使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的势力﹐拆毁三桓所建城堡﹐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祭祀﹐按照惯例要送祭肉给大夫们﹐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于是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到其他诸侯国去寻找出路﹐从此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众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六万石﹐但没有官职﹐不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十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五天﹐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宋、郑到了陈国﹐孔子师徒被服劳役的人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国派兵迎接孔子﹐才使其免于一死。孔子64岁那年又回到卫国。

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四年﹐行程数千里﹐传播自己的思想。鲁哀公继位后﹐孔子68岁带领众弟子回到鲁国﹐被尊为“国老”。一直到73岁去世﹐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与弟子切磋学问和著书立说上。孔子是《春秋》的编著者﹐《易》的注解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百姓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的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他的理论体系体现在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人不应该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固然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

在教育上﹐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的理论思想精髓﹐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专家品析】

孔子的人格修养、道德和思想精髓﹐孔子的苦难生活﹐对培养当代中小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很重要。接近孔子、研究孔子﹐对广大青少年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将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促进当代教育工作者自身专业的成长和师德修养﹐启发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才、提升当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主张或论著】《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03 墨家巨子,兼爱非攻(墨子·春秋)

【生平简介】姓名:墨翟。别名:墨子。出生地:不详。生卒年:约公元前468—前376年。身份: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成就:开创墨家学说。【名家推介】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创立墨家学说﹐他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名家故事】

墨子的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巍巍的黛眉山阻挡了墨子的视线。墨子决心走出大山﹐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耀。于是他开始各地游学﹐学习儒家之术。但是﹐逐渐发现﹐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理论。

墨子带着各地收集的典籍回到故里﹐登上高高的黛眉山﹐开始数年的隐修。他从政治文献中﹐寻求救世真谛;从各种兵书中﹐揣摩攻守之道;从各种武功秘笈中﹐习练独特的剑术技艺。

与平静的黛眉山相比﹐山外的世界异常不平静﹐战车在驰骋﹐民众在哀号﹐儒家还在推崇自己的学说。墨子背着自己的长剑﹐举着反儒的大旗﹐带着一颗救世的雄心﹐走下高高的黛眉山﹐开始介入诸侯的纷争。

他首先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人士纷纷开始追随墨子﹐墨子及其弟子组成了墨家集团。他们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学派领袖称巨子﹐代代相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甚至不惜“赴火蹈刃”。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博爱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欺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

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是兼爱天下百姓。他不仅坚信鬼神﹐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

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非乐。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百姓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

非命。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的耳闻目睹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墨家学派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体系。

在墨家整个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墨子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贻误农时﹐破坏生产。战争是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抢劫财富﹐不劳而获﹐同样是不义行为;残害无辜﹐掠民为奴。从“非攻”出发﹐《墨子》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墨子深知﹐光讲道理﹐大国君主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墨子防御理论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有关防御原则和战术的记述﹐多来自于《墨子》﹐以至于一切牢固的防御也被笼统称为“墨守”。

墨子的思想和言论﹐被门徒编成《墨子》一书传世。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巨著﹐是墨家学说的精华之作。墨子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剥削﹐崇尚劳动;反对以强欺弱﹐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礼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尚同。于是﹐在墨子晚年﹐儒墨齐名。他去世后﹐墨家弟子充满天下不可胜数﹐战国时期虽有诸子百家﹐但“儒墨显学”则是百家之首。【专家品析】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的科学造诣之深﹐成就之大﹐在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的行列中堪称为佼佼者之一。遗憾的是﹐墨子在科技领域中的理性灵光﹐随着后来墨家的衰微﹐几近熄灭。后世的科学家大多注重实用﹐忽视理性的探索﹐这实际上是中国科技史上的莫大损失。【主张或论著】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04 天时地利,地利人和(孟子·战国)

【生平简介】姓名:孟轲。别名:孟子、亚圣。出生地:邹(今山东邹县)。生卒年:公元前372—前289年。身份:思想家。主要成就:孟子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名家推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他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名家故事】

孟子幼年丧父﹐母亲倪氏对他教养很严﹐“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他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嫡孙)的门人﹐成为儒家曾参、子思的继承人。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倡唯心的先验论﹐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开启后世儒家学说﹐对封建道德伦理学说的形成影响很大﹐后人尊称他为“亚圣”。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晚年才回到故乡﹐专心从事教育活动﹐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他的著名弟子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等。

他一生的思想体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思想﹐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原则﹐注重道德理想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但他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的道德教育﹐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寡欲养气。孟子主张节制私欲。他认为养心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欲望更好了。那些平素欲望少的人﹐尽管也有失去善性的﹐毕竟是少数;那些平素欲望多的人﹐尽管也能保存善性﹐但把握起来就很难。寡欲是克制欲念﹐养气则是发扬善性。孟子提出了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是由道义积累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力量;有了它就能理直气壮﹐敢于坚持自己的信仰﹐甚至具有为之献身的精神。(2)自我检查﹐自我反省。孟子的思想中﹐提出了要重视这种修养手段﹐他提出了思考的观点﹐加大了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把迷失了方向的善良的心寻找回来。(3)改过迁善的主张。他认为人有过错就应改正﹐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他反对那种为自己的过错进行辩解的人。他还提出了知过能改还不够﹐还应该“好善”、“为善”和“与人为善”。“好善”就是赞扬、吸取别人的善言、善行﹐“为善”即自己去行善事﹐“与人为善”则是与别人共同为善﹐这是最好的德行。(4)意志锻炼的思维。他认为有了坚定的意志﹐才可以养成浩然正气﹐才可以去恶从善。他指出﹐一个人要通过意志的锻炼才能有坚强的性格﹐才能担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5)孟子很注重交友﹐认为不仅要与乡、国、天下的贤人善士交朋友﹐还要追及古人﹐和他们“交朋友”。就交朋友本身而言﹐他有着自己的标准﹐主张在交友中不依仗年龄大﹐地位高和兄弟之情﹐而应根据人的品行去结交﹐在结交时则应以恭敬为上。

其次﹐体现在教育方法。孟子关于教学与学习的主张与古人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有时是同时并举或互相借鉴、互相包容。其主张大致如下:(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是使知识达到“自得”的境界。他认为一个人的知识达到“自得”境界的时候﹐在处理和解决事物时﹐才能操持自如﹐左右逢源。孟子还认为﹐深造自得的途径﹐不仅要注重掌握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注意思想境界的升华﹐他是第一个提出书是越读越薄的人。(2)专心有恒。孟子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他认为﹐是否专心﹐对学习的好坏关系极大。不仅要专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3)循序渐进。他反对“揠苗助长”﹐这种生动的譬喻﹐说明了循序渐进的必要性。(4)重思存疑。重思是孟子教学思想的特点﹐他认为感官只能扰乱人们的认识﹐唯有依靠心灵的思维才能认识事物。(5)因材施教。他认为﹐除了自暴自弃者外﹐对有心问学的人都可量材施教。他认为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灌溉的教育﹐有成全其品德的模式﹐有培训才能的方法﹐有解答疑难问题的方式﹐有用才学影响后人使其自学获益的可能。【专家品析】

孟子从他“仁政”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性善论”和历史根据“先王之道”来看﹐他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保守的﹐调和的﹐但有古代民主的一面。那种痛恨暴政﹐重视人民经济生活及其在政治上重要性的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这种思想﹐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起过不同程度的作用﹐影响是很大的。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一书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主张或论著】

孟子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其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05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子·战国)

【生平简介】姓名:庄周。别名:庄子、南华真人。出生地: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生卒年:约公元前369—前286年。身份: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主要成就: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及发扬“庄子哲学”思想体系。【名家推介】

庄子﹐名庄周。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

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他的文采更胜老子。其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名家故事】

庄子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和梁惠王、齐宣王同一时代﹐约比孟子的年龄略小﹐曾做过家乡的小官﹐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相当有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和绝望。也正因为世道污浊﹐他才退隐;正因为有了生命中的很多经历﹐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的不自由﹐他才强调率性而为。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这就是对过于黑暗污浊现实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抗争。

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也就是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学说特点﹐他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认为是道给予我们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到不因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而且还有很多思想十分超前﹐比如“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就是数学里的极限思想。“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在庄子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就不需要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到处充满危险﹐人生应追求自由。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他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思是世上没有相对的东西。如果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于诗人的气质。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着水一般的整体性。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再加上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专家品析】

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他崇尚自然﹐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主张或论著】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庄子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

06 见解独特,自成一说(荀子·战国)

【生平简介】姓名:荀况。别名:荀子。出生地: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生卒:公元前313年—前238年。身份: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主要成就: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名家推介】

荀子﹐名况﹐字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国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他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名家故事】

荀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到苏杭一带求学﹐公元前316年﹐风华正茂的荀子来到燕国﹐正巧碰到燕王想效仿远古圣王的禅让制度将王位传于臣子﹐自己反为臣下﹐这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老百姓们议论纷纷。此决定也遭到了燕国贵族和齐国的竭力反对﹐整个燕国都处于动荡之中。对燕国了如指掌的荀子苦口婆心地劝阻燕王无效。公元前314年﹐齐宣王大举进攻燕国﹐仅用五十天时间就攻下了燕都﹐杀掉燕王。

目睹燕国的遭遇﹐荀子痛心无比﹐此后隐匿行踪长达二十多年。直到公元前286年﹐因为学识渊博而以“秀才”之名闻名当世。齐闵王继承王位之后﹐广召天下贤明到稷下学宫﹐50岁的荀子被聘请来到稷下游学﹐但他为人刚正耿直﹐看到这些学者只是整天在学宫里争辩不休﹐而在现实的治国方面没有任何作为﹐于是对各家的学说及学者进行了批判﹐遭到了学者们的不满。

公元前286至公元前285年﹐齐闵王发兵灭掉了宋国。凯旋班师后﹐因高兴就在朝堂上向大臣和学者们夸耀自己的功绩﹐言下还透露出对武力的强烈崇拜。此后齐闵王加紧锻炼精兵强将﹐却不思考怎样用德行去教育子民管理国家。荀子主张德治﹐于是对齐闵王进行了诤谏。已经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齐闵王﹐哪里还听得进荀子的那些大道理?荀子很失望﹐自己的思想主张得不到君王的采用﹐心里抑郁﹐再加上在学宫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排挤﹐觉得自己的学问很难在齐国发挥作用﹐于是便离开齐国去了楚国。

在楚国﹐荀子正赶上秦将白起攻打楚国﹐战乱中他不得不回到齐国﹐凭他的学识和才德﹐成为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先生。公元前264年﹐齐襄王死后﹐荀子在齐国很不得志。由于荀子在各个诸侯国很有名气﹐秦国国君听说了荀子在齐国的遭遇﹐便诚恳地邀请荀子到秦国去。荀子接受了邀请。在秦国﹐荀子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风俗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后﹐建议秦昭王重用儒士﹐采用德治﹐减少武力。秦昭王虽然口头答应﹐事实正忙于兼并战争﹐所以不可能采用荀子的建议﹐于是荀子又离开秦国而前往别国。

公元前259至前257年间﹐荀子流落到了赵国﹐后来不得已又返回齐国﹐都感到自己的思想得不到重用﹐万般无奈下﹐他又去了楚国﹐正碰上楚国攻占了兰陵。公元前255年﹐荀子被楚国春申君任命为兰陵县令。有人认为荀子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人物﹐于是荀子又受到排挤。荀子又辞别楚国来到赵国﹐这次他得到了较高的礼遇﹐被任命为“上卿”或“上客”。后来楚国有人向春申君说好话请荀子回楚。在春申君的多次力邀下﹐荀子为其诚意所感动﹐又回到楚国﹐又任兰陵令。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施惠于民﹐政平而民安﹐受到百姓爱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杀害﹐荀子被罢了官﹐没几年就去世了。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的理论观点。荀子阐述说:“人饿了便想吃﹐冷了便想穿﹐疲劳了便想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愿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是有固定次序的﹐这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专家品析】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继孟子后儒学最后一位大师。他建立了博大的儒家思想体系﹐同时又对诸子思想均有批判吸收。后人对他的争议极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学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是黄老思想家﹐也有的说他是经师﹐是专制理论的祖师。

荀子对儒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于他思想上的“杂”和“异”。他不仅是先秦儒学发展史的重要环节﹐也是先秦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思想家。荀子一生治学严谨﹐游学不止﹐因为学识渊博﹐被后世司马迁称作“最为老师”。【主张或论著】

荀子推崇孔子的思想﹐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自然观、道德观、社会历史观等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07 法家大成,后世代表(韩非子·战国)

【生平简介】姓名:韩非。出生地: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新郑)。生卒年:公元前281—前233年。身份:哲学家、思想家。主要成就:《孤愤》。【名家推介】

韩非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名家故事】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未采纳他的建议﹐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

于是﹐韩非写下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后来这些文章流传到了秦国﹐秦王嬴政读后﹐极为赞赏﹐但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弟子﹐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

为了见到韩非﹐秦始皇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安原本不重用韩非﹐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嬴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却并未信任和重用。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国再讨伐韩国的建议﹐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进谗言加以陷害﹐他诋毁说:“因为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始终该是偏向韩国的﹐这个是人之常情。现在大王不重用他﹐时间长了﹐他一定会回到韩国去﹐那时候势必成为我们的大患﹐不如现在就把他杀掉才是最好的办法。”秦王嬴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韩非想向秦王嬴政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韩非入狱之后秦王嬴政就后悔了﹐便下令赦免韩非﹐但为时已晚。李斯早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韩非已经自杀。韩非当时的许多政治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韩非法家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法律﹐反对儒家的“礼”。他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和不公平的。

法律的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其中法家思想做了很浅显的比喻:“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引申意义就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好利恶害”的人性论。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比如﹐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法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后人的版本均以二十卷为主。《韩非子》一书中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耐人寻味﹐具有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内涵丰富﹐生动形象﹐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使用。【专家品析】《韩非子》通过许多寓言故事﹐系统地阐明法、术、势的法制理论。他的著作总结了古代国君的得失﹐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主张﹐他的法家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天不能决定人事吉凶﹐人定胜天。(2)人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而要把天当做物类来利用。(3)国家要富强﹐要靠耕战﹐耕是搞好农业生产﹐战是加强战备。(4)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5)法治讲求法术、法令﹐要人人皆知﹐坚决执行﹐是国君驾驭群臣的方法﹐是国君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势。【主张或论著】

韩非子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都颇受韩非子学说的影响。

08 逆取顺守,文武并用(陆贾·西汉)

【生平简介】姓名:陆贾。出生地:楚国。生卒年:约公元前240—前170年。身份: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成就:建立汉代新儒学的第一人。【名家推介】

陆贾(约公元前240—前170)﹐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刘邦起兵时﹐因为他有口才﹐善于辩论﹐常派他出使诸侯各国。高祖十一年﹐奉命出使南越(今两广一带)﹐被刘邦封为南越王。他对于安定国内局势﹐沟通南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良好的作用。后升为太中大夫。

他建议汉高祖重视儒学﹐“行仁义﹐法先圣”﹐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统治方略﹐总结秦朝灭亡及历史上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共著文十二篇﹐每奏一篇﹐高祖无不称赞﹐其书名为《新语》。【名家故事】

陆贾﹐口才好得惊人﹐可以说是苏秦、张仪再世。在陆贾看来﹐多年的战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萧条凋零﹐哀鸿遍野﹐满目疮痍﹐大汉王朝这个建立在废墟上的帝国﹐几乎一无所有。如何恢复重建一个强盛的国家?陆贾思考认为王朝的缔造者要从小事做起﹐那就是“读书”﹐读儒家的经典“诗”、“书”﹐方能找到长治久安的良策。

陆贾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基本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到刘邦做了皇帝后﹐陆贾就经常在刘邦面前提出要多读一点《诗》、《书》的重要性。刘邦以为他是认为自己没读几天书﹐有意卖弄自己的学问。于是对陆贾说:“我是骑在马上打天下的天子﹐怎么会跟《诗》、《书》有关!”陆贾显然早有准备﹐立即反驳道:“骑马打天下﹐难道就可以在马上治天下吗?就拿商汤、周武来说﹐他们可都是通过战争夺取天下﹐通过安抚百姓守住天下的。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术。”最后陆贾也不客气了﹐抢白刘邦说:“历史上吴王夫差、智伯都是极端使用武力而亡的;秦任刑法多年不变﹐最后消灭赵国。如果秦统一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怎么能够得到并拥有天下呢?”刘邦一下子惊诧得有些无地自容了﹐连忙对陆贾说:“请为我写下秦国所以失去天下﹐我所以得到天下的原因﹐包括自古以来的成败之国得失的原因。”陆贾写就古往今来的存亡历史﹐洋洋洒洒共十二篇。每奏一篇﹐刘邦就惊叹一次﹐连连夸好﹐于是把这本书起名为《新语》。这足以说明陆贾的观点在当时确是新颖独到﹐富于创新。他是第一个提出了汉王朝如何长治久安问题的人﹐最终成为汉初最富有思想的先锋人物。

陆贾主要的政绩有四件:一是为刘邦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赵佗撤去帝号﹐向刘邦称臣。因此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二是劝说刘邦读《诗》、《书》﹐使其明白“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道理。刘邦自执掌天下以来﹐时时读书﹐从书中他借鉴了许多安邦治国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陆贾在汉初统治思想的形成和建树方面有重大作用﹐其地位也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三是在吕后专权、刘氏天下岌岌可危的时候﹐他劝说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捐弃前嫌团结一致﹐从而为日后平定诸吕之乱奠定了基础。四是为汉文帝再度出使南越﹐劝南越王赵佗第二次撤去帝号﹐恢复与汉王朝的臣属关系。前后十七年间﹐陆贾两下南越﹐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陆贾一生中﹐对于汉王朝最重要的贡献是思想﹐是他让汉王朝接受了黄老哲学思想﹐为西汉开创了七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他奉旨著《新语》十二篇﹐是汉以来第一个全面总结秦帝国经验教训的学术著作﹐而且为“秦学研究”确定了基调。陆贾认为秦王朝失去天下的原因无外乎一个字“过”。他用放大镜把秦王朝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宏观意义上的考察;又用显微镜把秦王朝放在始皇帝和秦二世的身上进行解剖﹐进一步提出了适合西汉王朝良好的治国政治主张。他的这一主张被完全接受﹐并坚定不移的坚守了七十年﹐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陆贾以“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为出发点﹐兼容儒、法思想﹐开创了老庄哲学的新局面﹐也引领了汉代学术界的新风尚。

陆贾首先全面改良儒学﹐使之能够适应道家思想的基本原则。他找到了儒道两家都关注“治”的共同点﹐强调儒家的“德治”与“谨敬无为”的内在联系﹐用儒家的“德治”来完善道家的“无为而治”。他紧接着改进法学﹐主要是批评了秦王朝的“法治”太过﹐方法就是该减的要减﹐该废的要废。减废秦法成为汉帝国近七十年的主要工作﹐西汉一代﹐以秦的失败为经验﹐关心治乱之道的始作俑者当属陆贾。

陆贾还进一步提出减免赋税徭役﹐让利于民。他告诫刘邦不要图利﹐不要贪功﹐不要争名﹐也不要大兴土木﹐不要发动战争。要与民休息﹐不扰民﹐不加赋﹐皇帝也要勤俭节约﹐不要轻易给老百姓加负担。吕后专权时期﹐陆贾不得志﹐只好称病免官在家﹐并把出使南越所赠千金分给五个儿子﹐让他们当农民。自己一天带着仆人和酒食﹐出去游玩﹐以此颐养天年。他死后葬在好寺的桃花塬边。1981年﹐其陵成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专家品析】

正是陆贾这本《新语》的诞生﹐开创了西汉王朝以来系统总结秦王朝经验教训的一代思想先河。陆贾并没有让汉高祖刘邦实行儒家的政治理想﹐相反却是一套黄老道家的政治主张。他第一个把道家思想上升为一种治国的政治指导思想﹐并不只是道家思想的简单翻版﹐而是用道家的思想原则把法家和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和糅合﹐使得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更贴近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陆贾不仅是汉代重视儒学的第一人﹐也是建立汉代新儒学的第一人。陆贾在总结秦所以失天下的基础上﹐鲜明地树立起了尊儒的旗帜﹐为汉初统治者制定了行仁义而轻刑罚、重义而轻利、任忠贤而远奸佞的带有强烈儒学色彩的三大为政原则。【主张或论著】

强调君主在国家政治、道德生活中必须起到表率作用﹐并且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君主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一个国家的命运是与这个国家君主的道德修养水平密切相关。

0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西汉)

【生平简介】姓名:董仲舒。出生地:广川郡。生卒年:公元前179—前104年。身份:哲学家、经学家。主要成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名家推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是西汉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经学大师。

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其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名家故事】

董仲舒曾担任汉景帝博士这个官职﹐但他没有像贾谊等人那样在时机尚不成熟的条件下便公开反对道家黄老之学﹐而是潜心研究儒道等各家学说﹐以充分的理论准备﹐等待着儒学独尊时代的到来。公元前140年﹐汉景帝驾崩﹐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汉初七十年积聚起来的雄厚物质实力的基础上﹐再也不愿像其祖父、父亲两代那样碌碌无为了﹐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汉武帝虽然想用儒家思想治国﹐但没有足够的信心。相反﹐道家学说作为一种曾经为汉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成熟的理论形态又使他无法摆脱其影响﹐因此汉武帝在思想上产生了许多迷惑。虽然倾向于儒家的有为﹐但又觉得道家的无为有可取之处。也就是说﹐汉武帝虽然为了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而尊儒黜道﹐但又认为儒家现有的理论学说尚不太完备;汉武帝虽然想冲破传统道家政治的束缚开创新的局面﹐但又认为道家黄老之学无论是其思想体系的建构还是具体的政治主张﹐都有许多比儒家成功、高明的地方。因此﹐他迫切需要的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又能全面吸收和超越道家思想的长处的全新的儒学思想体系。

元光元年﹐汉武帝诏贤良进行对策。这时﹐一代大儒董仲舒出场了﹐刘彻对董仲舒的征问一共三次﹐董仲舒连上对策三篇作答。由于对策的首篇专谈“天人关系”问题﹐因此这三问三答以“天人三策”为名而载入史册。总体而言﹐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五项重大建议:(1)建立明堂礼制﹐约束贵族行为。 (2)建立培养官吏的国家太学﹐从民间选贤良﹐为平民知识分子开辟通仕之途。 (3)提出一套天人学说﹐用以约束警策皇帝。 (4)限制豪民占田﹐节制土地兼并。 (5)以儒家经典统一政治思想﹐建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董仲舒的对策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是建议进行意识形态改革﹐确立以儒家思想作为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建立一套考试选贤的文官制度。

对董仲舒的对策刘彻极为重视﹐亲自批览﹐召见面谈。他懂得﹐一个国家要走向强盛﹐首要之举是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建立牢固的有凝聚力的社会组织。而意识形态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动员和组织工具。为了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必须抑制豪强兼并﹐也必须构建一套传承有序的政治意识形态。历来论者多将董仲舒看做“地主阶级思想家”。董仲舒反对豪民兼并土地的思想﹐代表了当时社会中依附于国家土地的自耕小农的利益。他的建议是﹐必须抑制豪强与豪商兼并田地。董仲舒的言论适应了巩固专制皇权的需要﹐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从而受到汉武帝赏识﹐被任命为江都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武帝时期是一种对统治阶级极有利的做法。在百家争鸣的时期﹐各有一套理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都反对别家的观念﹐这是在封建时期引起对立与矛盾根源。所以当时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是最有利的唯一做法。

董仲舒在第三次对策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说:“《春秋》讲大一统﹐这是千古以来天经地义的事。现在作老师的各执不同的学说﹐普通人各有各自的见解和言论。百家各有各的要旨﹐互相参差抵牾。因此使统治者无法完整地统一起来。而且如果总是变更法令制度﹐臣下民人将不知所守。因此﹐我认为﹐凡是不在礼乐射御书数之内﹐不属于孔子学说的言论﹐要杜绝其兴起的根源﹐不要让他们与儒家争道。这样﹐邪谈怪论便会熄灭﹐然后天下才会有一致的条例准则和明晰的法令﹐人们便知所从了。”

从此以后﹐在学术和仕进上﹐儒家被定为一尊﹐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独尊儒术在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成为封建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特别是个性思想。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这套做法在当时那个时期是正确的﹐并不代表在所有的时期都是正确的。

明后期的政治黑暗和满清入关才是导致中华民族文化濒于灭亡的重要原因。明清皇帝对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是真正透彻的理解﹐只看到了表面﹐却不解内里﹐汉朝到明清时已经过了千年﹐可明清还沿用千年前汉的政治做法﹐不懂变通。【专家品析】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家学者、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世人尊奉为“董子”、“董二圣”。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认为﹐要维护政治统一﹐必须在思想上统一。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皇帝代表天统治臣民﹐全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儒家思想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一极﹐独霸中国两千余年。纵观中国历史﹐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它仍然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法律等各个层面。我们现实中的很多为人处世之道都来自于儒家思想﹐比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以及天人合一、仁义、中庸之道等。【主张或论著】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集中体现的是五常三纲和天人感应。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三纲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从仁到天﹐再到天的儿子皇帝﹐这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对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后人一般称为天人感应。

10 讽讥当世,隐显其名(王符·东汉)

【生平简介】姓名:王符。字:节信。出生地: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生卒年:公元85—163年。身份:思想家、文学家。主要成就:为后世留下了研究东汉社会的珍贵历史资料。【名家推介】

王符(公元85—163)﹐字节信﹐汉族﹐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

王符一生隐居著书﹐崇尚节俭﹐杜绝奢侈﹐经常评论时政得失﹐因“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而被人所褒扬﹐他将所著书命名为《潜夫论》。王符的著作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文笔犀利﹐读他的作品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名家故事】

范晔《后汉书》有王符传﹐但记述简略﹐王符出生于与匈奴、羌人邻近的边疆地区﹐假如不是游学到了东都洛阳﹐结交全国第一流的经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文章大家﹐并受其影响的话﹐他就不大可能具有写《潜夫论》这样一部批判当世的名著的可能。

王符一生全部贯注在他的《潜夫论》里﹐这部书不显于当世﹐直到《隋书•经籍志》才列入了目录。《潜夫论》中﹐反映了王符的思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他的主流是孔、孟的儒家思想﹐掺杂了一些道家和法家思想。就是说先秦思想对他影响极深﹐如《盐铁论》中的“重本抑末”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等。但王符终究是东汉人﹐面对的现实与西汉的贤良文学以及董仲舒的讲法比较起来﹐又有了不少的变通和发展。

王符的《潜夫论》﹐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点见解和主张:

第一﹐富民之论。富民思想并不是王符所独创﹐但王符“以富民为本”的思想﹐却有着独到之处。王符运用天人和一的思想﹐提出以人为主﹐人要以民为主﹐政要以富民为本﹐只有民心安乐﹐才顺天心﹐才万事大吉;否则相反。

第二﹐求贤之论。东汉选士用人﹐大多注意世族﹐而忽视没有背景的清贫之人。很多人欺世盗名﹐营私舞弊。仕途一旦出现混乱局面﹐基本上都是任用外戚、宦官﹐而排挤正直贤能之人。官场往往鱼目混珠﹐清浊混流﹐甚至奸佞得势﹐贤能贬黜或禁锢﹐王符对此非常不满。当时选士﹐“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的情况相当严重。王符对于外戚、宦官窃权欺侮贤能之士特别气愤。如何招贤得到重用﹐王符提出首先还是“礼贤下士”的老办法。不按出身贵贱、官位高低﹐要看他的品质德行﹐以“恕”、“平”、“恭”、“守”四者为标准去衡量﹐即认为品行端正、敬贤尊长、守信仗义、表里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者﹐才可选用。

第三﹐边疆防护。羌族动乱是东汉民族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危害不浅﹐影响很大。在当时东汉皇朝处理羌乱有很多错误﹐针对这个现象王符于东汉安帝初年羌乱发生不久﹐陆续写下了《劝将》、《救边》、《边议》、《实边》等篇文字﹐对羌乱问题发表议论﹐主张积极重视边防的政策﹐强调边疆守土不可放弃﹐要让百姓在边地从事生产﹐才可能出现安宁的局面。同时﹐他还主张﹐对于“耕边入谷”的人﹐应当拜爵赐禄﹐以奖励驻守边疆有贡献之人。

第四﹐抵制迷信。东汉时期﹐神学迷信行为﹐思想盛行﹐但同时﹐无神论思想也有很大发展﹐王符继承和发展了后者﹐对于卜筮、占梦、相术﹐始终持不轻信或反对的态度。他警告人们不要被迷信思想所蛊惑。他认为﹐人的吉凶祸福﹐是由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行为所决定的。他因不迷信鬼神﹐也就对厚葬不感兴趣﹐甚至批判“生不孝养﹐死后崇丧”的坏风气。他指出﹐一些富贵豪家大办丧事﹐这种浮侈的风气﹐于国于民都极为不利。

第五﹐重视教育。王符非常重视“正学”(即教育)问题﹐强调以“正学”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在《务本》篇里﹐他把正学与富民作为治道的两大问题。显然﹐他是把正学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认为只有重视和办好教育﹐民众才能走上正道﹐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就是说﹐人在天地间之所以可贵﹐就在于有道德知识﹐而智义的获得和修养﹐就在于求学问、受教育。人不是生而知之者﹐要靠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和才干。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一些先圣先哲都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从师求学才使自己成长起来的﹐因此他强调所有的人都要求学受教。

王符的政论与社会史论的内容较为丰富﹐这里仅略述一二﹐其他从略。他的思想﹐自然有历史局限性﹐或近乎浅显﹐但论述明确﹐对于后世具有进步的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王符在家乡的遗迹、传说甚多﹐历代十分推崇﹐在文庙建有专祠奉祀。县城北山是王符隐居的地方﹐为纪念王符﹐这座山取名潜夫山﹐现在成为潜夫山公园。新落成的王符纪念馆﹐雄伟庄严﹐碑廊亮丽﹐壁画新颖﹐广场中央王符雕像巍然屹立﹐肃穆沉思﹐一副忧国忧民的伟大形象。【专家品析】

王符不仅思想深邃﹐还继承了汉代文学的优良传统﹐有着高深精湛的文学修养。因为他生活在民间﹐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验﹐见闻广博﹐观察敏锐﹐有丰富的生活创作源泉。王符不愧为我国历史上进步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是我们了解和研究东汉社会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王符著文论政并抨击社会不良风气的举动下﹐后世出现了不少政论家。到了魏晋﹐其在统治方面虽然依旧很糟﹐但文化界的风气打开了﹐思想比以前解放了一些﹐人们可以纵谈古今了﹐这个风气的打开﹐要归功于东汉王符的启迪作用。【主张或论著】

王符的《潜夫论》﹐分题论述封建国家的用人、行政、边防等内外统治策略和时政弊端﹐以及批评当时迷信卜巫、交际势利等社会不良风气﹐对后世影响深远。

11 指切时要,言辩确凿(崔寔·东汉)

【生平简介】姓名:崔。字:子真。出生地: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生卒年:约公元103—约170年。身份:政论家。主要成就:撰《政论》以及重视农业生产和关心人民的生活。【名家推介】

崔寔(约公元103—约170)﹐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

他是东汉后期政论家﹐曾任五原太守等职﹐并参与撰述史书《东观汉记》。他敢于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主张革新﹐提出国家制度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绝对不可以急功近利。

他著有《政论》五卷。全书已散佚﹐部分内容载于《后汉书崔寔传》和《群书治要》中。另著有《四民月令》﹐已佚﹐部分内容保存于《齐民要术》一书中。【名家故事】

汉桓帝初年﹐崔寔经杨傅、何豹推荐﹐官拜为议郎﹐后来接着升迁为大将军梁冀的司马﹐此后又任五原太守。五原郡地处西北﹐天气寒冷﹐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十分艰难﹐崔寔到任后﹐拨出一些钱﹐支持和教导百姓种麻、纺棉﹐使百姓有衣可穿﹐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这时西北地区连年发生民族纠纷和矛盾﹐崔寔训练兵马﹐采取积极防御的措施﹐于是地方上得以安定。

后来﹐崔寔因病被召还回京﹐拜为议郎﹐与儒生和博士共同修订《五经》。桓帝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因罪被杀﹐崔寔因为此事受到牵连而被罢免了官职。

这时﹐由于鲜卑族多次侵犯边境﹐崔寔经司空黄琼推荐﹐出任辽东太守。恰逢母亲病故﹐请求送母亲灵柩回乡。服丧后﹐被皇帝召见并官拜尚书。他见世道混乱﹐因此称病不就职。

崔寔一生清贫。其父去世时﹐变卖田宅﹐为起坟墓﹐立碑颂﹐因此并无资产。他做官十分清廉﹐病死时﹐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崔寔于建宁年间病卒。所著碑、论、箴、铭、答、七言、祠文、表、记、书共十五篇﹐另有《四民月令》留存部分内容。

崔寔身经乱世﹐置身官场﹐对于世道官风有很深的体会和认识。他指出当时有“三患”:一是奢侈之患。手工业者制造奢侈品﹐商贾贩卖﹐百姓被诱惑而购买﹐于是奢侈成风。二是上下匮乏腐败之患。奢侈风气﹐使百姓变得不务正业﹐为此耽误了粮食生产﹐奸盗增多﹐国库出现了大量的亏空。三是犯法者众多。富豪者养生送死﹐大讲排场﹐极为铺张。

他反对赦免﹐特别是东汉后期﹐统治者频繁颁布大赦令﹐赦免罪犯﹐以缓和阶级矛盾。崔寔对此做法极为反对﹐认为频繁赦免罪犯﹐不仅不能制止犯罪﹐反而使人对刑法不重视﹐更会导致犯罪现象不断。所以他主张不轻易颁布赦令﹐最好相隔十年以上﹐才大赦一次。

崔寔认为﹐产生“三患”的原因﹐首先是君主昏暗不明。昏君表现不一﹐难免发生患难和危乱。其次是官风不正。他对此有些揭露﹐指出:百姓上诉﹐官方根本不予理睬;百姓见官因惧怕而逃走﹐如果被捕强迫劳动﹐势必造成百姓不会好好劳动。官吏聚敛钱财所造成的恶果就是百姓纷纷造反。而制造业有些负责监管制造兵革的官吏﹐偷工减料﹐监守自盗﹐从中大捞一把﹐致使产品质量低劣﹐不堪使用。这样一来﹐国家不仅遭受财力人力的耗损﹐而且军事能力遭到极大地削弱。

他还指出﹐大小官吏都不想恪尽职守﹐只想抬高自己、打击别人﹐以致坏官不臭﹐良吏被害。而君主又不了解下情﹐用人不当﹐所以造成凶残者更为毒辣﹐仁贤者也受其影响而变坏﹐造成世风日下的局面。崔寔认为﹐面对政坛坏风气﹐必须改革。首先﹐要总结西汉为政得失﹐不必效法远古。其次﹐要注意取士用人。此外﹐崔寔还提出﹐要想改变现实﹐首先施以重刑。崔寔还论及民不可轻﹐提出凝聚民心的策略。他赞扬汉宣帝采取严刑峻法﹐使社会安定;批评汉元帝奉行儒术﹐多行宽政的慈悲做法。

东汉政治经济陷入衰亡阶段﹐地主阶级经战国、秦和西汉﹐发展到东汉﹐出现世家地主﹐除拥有田园、苑囿﹐庄园内聚族而居﹐宗族首脑、长者称为“家长”﹐是庄园内统治的核心。他写的《四民月令》﹐所论述的正是东汉晚期一个拥有相当数量田产的世族地主庄园﹐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的计划安排。《四民月令》的《政论》是他出任辽东太守后完成﹐具体的内容有提倡节俭﹐禁止奢侈﹐反对贪污压榨﹐主张地方官要久任﹐提高官吏待遇﹐加强廉政建设﹐实行迁徙民众充实边疆来调整人口与耕地的比例等。

当世人对崔寔的《政论》的评语是“指切时要﹐言辩而确”。从以上崔寔一生的言行来看﹐他甘守清贫﹐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和关心人民的生活﹐在当时的世家地主和官员中是不多见的。【专家品析】

崔寔敢于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主张革新﹐提出国家制度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这个在当时是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

他的《四民月令》和《汜胜之书》主要靠《齐民要术》等书的引用而得以保存部分材料。全书原面貌如何﹐现在无从得知。自东汉晚期﹐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到唐初﹐一直流传。为此﹐崔寔被称为中国古代科学家也不为过。【主张或论著】

崔寔撰《政论》:“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崔寔的思想学说﹐既讲严﹐又讲宽;既讲刑罚﹐又讲重赏、厚禄﹐富有辩证法思维。他揭露时弊﹐对症下药﹐很有实事求是的味道。

12 哲学政论,自成一家(仲长统·东汉)

【生平简介】姓名:仲长统。字:公理。出生地: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生卒年:公元179—220年。身份:哲学家、政论家。主要成就:否定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名家推介】

仲长统(公元179—220)﹐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

仲长统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文辞优秀。二十余岁﹐便游学青、徐、并、冀州之间。他才华过人﹐性格豪爽、洒脱﹐不拘小节﹐敢大胆直言﹐当时人称他为狂生。

州郡召他为官﹐他称病不做。到汉献帝时﹐尚书令荀彧闻听他的名声﹐举荐他为尚书郎。之后﹐仲长统曾参与丞相曹操的军事﹐但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不久便又回到尚书郎的位置。仲长统的思想和才华集中表现在《昌言》一书之中。【名家故事】

公元180~199年﹐正值汉末乱世。在大动乱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仲长统﹐于二十岁时开始游学于青、徐、并、冀四地﹐即今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河北、辽宁一带﹐这是当时战乱最频繁地区。年轻的他行走其间﹐目睹民生凋零、战火纷飞的局面﹐内心十分焦虑。公元199年﹐他游历到上党认识了常林﹐常林在当时以节操著称﹐曾经做过汉朝的尚书﹐封侯﹐官至大司农﹐但因官场不如意﹐避世于此地近十年了。常林比仲长统年长﹐因此对仲长统的影响特别大。

当时的并州刺史高于是袁绍的外甥﹐可以说是出身名门﹐旗下有不少游士。仲长统去拜访他﹐很受敬重。高于以当世事务向他请教﹐他指出了高于的毛病在于“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提醒他应深以为戒。高于十分自负﹐听不进仲长统的逆耳之言。仲长统见言辞没有效果﹐辞别而去。不久﹐高于举兵叛乱﹐被灭族。

仲长统不拘小节﹐很有政治见解﹐但不愿做官﹐被人们称作“狂生”。每当地方官想推举他出仕﹐他总是以有病为由加以拒绝。后来他的才智得到尚书令荀彧的赏识﹐被推荐任尚书郎。

汉献帝被逼退位之年﹐他与世长辞﹐年仅41岁。仲长统著《昌言》一书﹐共三十四篇。

在《昌言》一书中﹐仲长统十分重视研究社会历史经验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注重“人事”的作用﹐否定“天命”、“上天”对社会历史的主宰作用。他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论点﹐反对将自然现象与人间吉凶牵强附会起来。

对于社会危机的根源﹐仲长统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社会统治与被统治地位的形成和划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的享乐腐化﹐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仲长统把社会历史的发展概括为“乱世”—“治世”—“乱世”﹐他用春秋至汉末近五百年的历史发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用社会的原因来分析“治”与“乱”的原因﹐而不是用超社会、超自然的“天命”来解释。

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仲长统认为﹐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用不着求“天”问“神”﹐只要考察现实社会的实际经验﹐从中找到“损益”的答案即可。他主张治理社会的一切措施﹐凡对时代有利﹐对现实生活有效﹐就说明它有采用和存在的价值﹐就必须坚持﹐相反的就应当放弃和反对;过去行之有效的﹐而现在已经失去作用的﹐就必须改变;如果已经改变但还不如从前的﹐就应当恢复原状。这种以现实的实际效果决定政策取舍的观点﹐对打破神学迷信的支配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直接批判了两汉时期宗教神学的喧闹﹐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是一位伟大哲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

仲长统在政治思想方面﹐与当时流行的神权政治理论相对立﹐提出国家兴亡和社会治乱取决于“人事”﹐而不在于“天道”﹐主张废除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联合执政体制﹐恢复西汉时实行的丞相执政制度﹐他对于外戚擅权尤加谴责﹐提出国君不可与掌权的大臣结为婚姻关系﹐已经结为婚姻关系者﹐就不要任用他掌权执政。

仲长统在法制问题上有以下主要观点:(1)因时势决定法律﹐繁简宽猛相济。他虽然持儒家“德主刑辅”观点﹐强调德教﹐但并不反对使用重刑。主张迫不得已时使用重刑﹐其它不可。另外﹐他还认为法律的繁简、轻重应当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变化。(2)“治”、“乱”在于执法者。他认为﹐国家“治”、“乱”﹐不在于“法制”的不同﹐而在于统治者执行“法制”的好坏。(3)恢复肉刑有利于惩罚“中罪”。西汉文帝十三年﹐下诏废肉刑﹐此后﹐时常有人提出恢复肉刑﹐东汉末期甚至开展争论。仲长统也主张恢复肉刑。他认为在死刑和髡、笞刑之间增设肉刑﹐有利于惩罚“中罪”。因为对“中罪”﹐杀他则太重﹐髡他则太轻﹐如果没有与“中罪”相适应的肉刑﹐必然造成执法上的混乱。

上古人民大体平等的社会结构解体以后﹐贫富有差距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仲长统虽未开出什么好药方﹐但他能对这种现象有所认识就很可贵。

最后﹐仲长统提出了养生价值观﹐这对于思考宏观养生与个体养生﹐恰恰是已存在的事实﹐不能不加以正视。仲长统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人生理想﹐一种隐居避世、养性保寿的养生术。既无劳苦又无干扰的闲适生涯﹐只能是个幻想﹐很难成为现实﹐所以﹐这种养生术并无推广意义﹐但此论所提出的以养性为养生的见解﹐正是传统道家养生观的核心。【专家品析】

仲长统对东汉末年社会政治的批判﹐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从专权擅政的外戚、宦官﹐到贪欲昏聩的皇帝﹐他都予以抨击。他把社会祸乱的根源归于“愚主”﹐就是昏君﹐希望明君贤臣改革弊政﹐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要求。

仲长统的思想中虽有唯心主义的糟粕﹐但唯物主义思想和进步主张却是他一生思想的基础。他以“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唯物主义武器﹐批判了两汉时期宗教神学的喧闹﹐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是一位伟大哲学家和进步思想家。【主张或论著】

在《昌言》中﹐仲长统十分重视研究社会历史经验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注重“人事”的作用﹐否定“天命”及“上帝”对社会历史的主宰作用。他认为创业者夺天下﹐建立霸业是由“人事”所致。同样﹐王朝由盛而衰﹐毁业亡国﹐也是由“人事”所为。从根本上否定了宗教“天命”决定社会兴衰的观点﹐从而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这在两汉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卓见”。

13 竹林七贤,精神领袖(嵇康·西晋)

【生平简介】姓名:嵇康。字:叔夜。出生地:谯国县(今安徽宿州境内)。生卒年:公元223—262年。身份:思想家、音乐家。主要成就:创建养生论,著有《广陵散》、《养生论》。【名家推介】

嵇康(公元224—263)﹐“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谯国铚县(现安徽宿州境内)人。三国时魏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嵇康还是著名的琴艺家和哲学家。他精通音律﹐“广陵散绝”体现的是嵇康作为一个伟大音乐家的悲剧。【名家故事】

嵇康不喜欢做官﹐平时以打铁为乐。大将军司马昭曾想聘他为官﹐嵇康坚守志向不愿出仕﹐离家躲避到河东。司隶校尉钟会想结交嵇康﹐于是乘车带着众人来看他。而嵇康和向秀正在树荫下锻铁﹐对他们的到来一点也不理睬。钟会很是无奈﹐准备离开时﹐嵇康开口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二人结下仇隙。

景元二年﹐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由大将军从事中郎迁任吏部侍郎﹐举荐嵇康顶替自己的位置。嵇康拒绝了这个差事﹐并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此来表明自己不当官的心志。

嵇康原本与东平吕巽、吕安兄弟关系很好。吕安的妻子被其兄吕巽奸污﹐准备休妻并起诉吕巽。吕巽请嵇康从中劝解﹐并发誓不会恶人先告状﹐于是嵇康劝说了吕安﹐这件事平息下来。不久﹐吕巽害怕吕安反悔﹐抢先告吕安不孝。嵇康很不是滋味﹐就写信与吕巽绝交﹐并出面为吕安作证﹐也因此被收押。

嵇康入狱后﹐立刻激起舆论的不满﹐许多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同入狱﹐被官府遣散﹐最终嵇康和吕安还是被判了死刑。行刑当日﹐三千名学子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遭到司马昭拒绝。

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他抬头看了看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要来平时善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当初袁孝尼曾想从我这里学《广陵散》﹐可惜我没有教他呀﹐至此﹐《广陵散》将绝于后世了!”公元262年嵇康被杀﹐时年39岁。

嵇康空灵的琴声﹐展现出他一生高深莫测的人生境界。幽静的竹林里﹐一曲悠扬的琴音﹐使山中草木生长﹐鸟兽繁衍﹐让水滋润万物生灵。美妙的琴曲陶冶性情﹐酣畅淋漓地表达了音乐家的生命意义与对人生的追求。琴声中﹐我们可以细细地解读这个高尚清逸的魏晋名士的风华﹐可以了解历史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可以仔细体会当美丽走向毁灭时那种无奈与悲凉﹐可以揭示出那些隐秘的生命内核﹐可以感悟嵇康的生命意识﹐可以体悟到蕴涵着他空灵玄远的诗化人生境界。

嵇康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并在实践中颇有心得﹐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养生之法。

魏晋之时﹐养生之学大兴﹐当时社会上有两种相对立的思想:一是认为修道可成仙﹐长生不老;二是认为“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嵇康针对这种现象﹐指出神仙是不存在的﹐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在他的重要著作《养生论》中﹐精辟地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1)形神兼养﹐重在养神。他用实例说明精神对人体的强大作用﹐而中医学也认为人以神为根本﹐神灭则形灭。嵇康在此抓住了养生的根本。(2)养生要重一功元益﹐慎一过之害﹐全面进行。嵇康认为万物禀天地而生﹐后天给予的养护不同﹐寿命也不尽相同﹐勿以益小而不为﹐勿以过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提早预防﹐积极争取长寿。(3)若不注重养生﹐喜好声色﹐沉溺滋味﹐七情太过﹐则易夭折。(4)嵇康还告诫养生者要有信心﹐坚持不懈﹐否则就不易有效。要以善养生者为榜样﹐积极吸取好的养生方法﹐清心寡欲﹐守一抱真。

可见﹐嵇康在养生问题上研究颇深。他也能身体力行﹐但却犯了“营内而忘外”一忌﹐最终受人诬陷而遇害﹐令人惋惜。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他的诗今存五十余首﹐以四言律诗为多﹐占一半以上。嵇康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十三卷﹐仅存十卷本。明代卷数与宋本同﹐但篇数减少。明本常见的有汪士贤刻的《嵇中散集》﹐张溥刻的《嵇中散集》等。1924年﹐鲁迅辑校《嵇康集》﹐1938年收入《鲁迅全集》第九卷中。戴明扬校注的《嵇康集》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除校、注外﹐还收集了有关嵇康的事迹、评论材料等。【专家品析】

作为魏晋文坛代表之一的嵇康﹐其作品深刻表现了魏晋士人人性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不懈追求。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古琴也只能寄托他苦闷的心怀。隐居竹林时﹐嵇康的音乐造诣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嵇康琴曲的题材大多来源于自然景物﹐在手弄琴弦的过程中﹐呈现出他自然平和的人生观。【主张或论著】

以“养生”为题的论文﹐最早要算嵇康的《养生论》了。嵇康研究了养生学理论﹐探索出了长寿的奥秘﹐并提出了“元气”等问题。他认为生命的物质基础是元气﹐万物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这个元气说﹐后来被医家吸收﹐明确提出元气是生命之本。认为元气藏于肾﹐肾的元气强﹐身体就强﹐寿命就长;肾的元气弱﹐身体就弱﹐寿命就短。所以有医家提出元气存则人存﹐元气亡则人亡的说法。

14 陈说治国,切中时弊(傅玄·西晋)

【生平简介】姓名:傅玄。字:休奕。出生地:北地郡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生卒年:公元217—278年。身份:思想家、历史学家。主要成就:撰书评论诸家学说及历史故事。【名家推介】

傅玄(公元217—278)﹐字休奕﹐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

西晋时期历任御史中丞、太仆、司隶校尉。为官清正﹐不畏权贵。为御史中丞时﹐曾上疏倡议改屯田二八分制﹐恢复曹魏旧制﹐缓和民间济困。傅玄博学能文﹐曾参加撰写《魏书》﹐又著《傅子》数十万言﹐评论诸家学说及历史故事。傅玄以乐府诗体见长﹐今存诗六十余首﹐多为乐府诗。【名家故事】

傅玄是个孤儿﹐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被州官推举为秀才﹐任职朗中。由于出身世家﹐凭借聪颖的资质﹐发奋苦读﹐经、史、子、集无所不览。他写的文章朴实而含蓄﹐在当时小有名气。因为他学识渊博﹐善于写文章﹐被挑选参与《魏书》的撰写﹐从此步入学术理论研究﹐名声大噪。正始六年﹐升为著作郎﹐与阮籍等名士参与编撰《魏书》。后又升任弘农太守﹐初步显示了自己的政治才华。

曹魏末年﹐司马氏掌权﹐傅玄很受器重﹐被封为鹑觚男﹐并担任散骑常侍﹐开始置身高层政治集团。晋王司马炎对他十分信任﹐频频迁升他的爵职﹐官至司隶校尉。傅玄在曹魏、西晋任职期间﹐敢于直谏﹐经常上书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且每次都有过人之处﹐对当时的弊政多有匡正。

不久傅玄便向晋武帝提出有名的“五条政见”﹐针对当时水旱灾的情况﹐表达了他重农爱民的政治主张及反对“天命”的唯物观点﹐晋武帝十分赞许地说:“所陈五事﹐言农事得失及水官兴废﹐双安边御胡政事猛宽之宜﹐申省周备﹐一二具之﹐此诚为国大本﹐当信急务也”﹐下令按“五事”办理﹐并于泰始五年加封傅玄为太仆。

傅玄在哲学上有唯物主义倾向﹐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规律﹐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的。他认为﹐人的性情也像水一样﹐放在圆的地方就圆﹐放在方的地方就方。他指出﹐百姓富裕了﹐国家就安定﹐并且尊敬长官﹐听从教化;百姓穷困了﹐就不安定﹐聚集起来反抗官府;一家人丰衣足食﹐儿子就孝顺;天下人丰衣足食﹐不用强迫命令﹐人们就讲仁义。他还提出“政在去私”的主张﹐认为不去私﹐就不能公道;不公道﹐赏罚就不得当;赏罚不得当﹐百姓就不会服从。去私就是为了立公道﹐只有公﹐然后可以正天下。傅玄的这些主张﹐在当时统治集团不关心民间疾苦、赏罚不明、营私舞弊的情况下﹐是有极大进步意义的。

傅玄针对当时西晋门阀世族的专权和官府作风腐败的现实﹐提出了整顿吏治的主张。他认为做官应当公正无私﹐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傅玄一生推荐过不少贤才。如曹魏时期很有才学的科学家马钧﹐朝廷对他使用不当。他因爱才心切﹐他一方面写了一篇《马先生传》﹐记述和慨叹马钧的遭遇﹐从舆论上加以呼吁;另一方面亲自到曹魏的当权人物面前推荐马钧。傅玄这种不拘门第、选贤任能的言行﹐对当时以家世为标准选才的“九品中正制”﹐无疑是很大的冲击。

傅玄一生以俭朴自乐。他曾说﹐安贫就是福﹐富贵为祸根。金玉虽满堂﹐在我看来像蒿草。他极力反对朝廷及官吏的骄奢之风﹐提倡俭朴。在骄奢淫逸风行的西晋﹐傅玄的主张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傅玄还十分重视农业﹐提出重视农业是治国的重要原则。还强调水利对农业的重要﹐必须注意发展水利。这种注重农业﹐发展水利的主张﹐是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魏晋之际﹐玄学盛行﹐士族子弟崇尚清淡﹐多以《老子》、《庄子》、《周易》为立言之本﹐傅玄对这种于世无补的空谈之风颇为反感﹐特别注意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生产经验中总结自己的哲学思想。作为一个朴素唯物主义者﹐他从自然界本身出发去说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汉以来的自然宇宙生成说﹐贯彻了无神论的精神﹐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增添了光彩。

傅玄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西晋知名诗人和书法家。傅玄博学能文﹐除了参加撰写《魏书》外﹐又著有《傅子》数十万言﹐评论诸家学说及历史故事。他一生还写了大量文学作品﹐主要以乐府诗见长﹐今存诗六十余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强烈同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他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语言朴素而清新﹐形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色彩。傅玄乐府诗赋创作的代表作品有《秋胡行》、《豫章行•苦相》、《惟汉行》等。

后人对傅玄在魏晋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唐代房玄龄撰写《晋书》时首推《傅玄传》﹐清代严可均《全晋文》收有《傅玄集》﹐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和游国恩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均对傅玄成就予以特别关注和评论。

傅玄一生喜爱读书、写书﹐著述也很多﹐撰写评论的故事﹐共四部、六录﹐一百四十卷﹐数十万言。与文集百卷合为一书﹐起名《傅子》﹐刊行于世。文辞之美﹐深为世人所赞。《傅子》一书足可以与《杨子》、《墨子》、《孙子》、《孟子》齐名。公元279年﹐傅玄卒于家中﹐时年62岁﹐谥号“刚”﹐追封“清泉侯”。【专家品析】

傅玄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提出了“五条政见”﹐针对当时水旱灾的情况﹐表达了他重农爱民的政治主张及反对“天命”的唯物观点﹐晋武帝十分赞许地说:“所陈五事﹐言农事得失及水官兴废﹐双安边御胡政事猛宽之宜﹐申省周备﹐一二具之﹐此诚为国大本﹐当信急务也”。

傅玄一生﹐喜爱读书、写书。虽然显贵﹐而著述不废﹐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共四部、六录﹐一百四十卷﹐数十万言。与文集百卷合为一书﹐起名《傅子》﹐刊行于世。【主张或论著】

傅玄著有《傅子》一百四十卷﹐已散佚﹐今有辑本四卷。傅玄基本上继承了汉代董仲舒的儒家治国思想﹐认为“天地成岁也﹐先春而后秋;人君之治也﹐先礼而后刑”。他强调治国在于“贵在施教”。

15 人生短暂,学术卓越(王弼·西晋)

【生平简介】姓名:王弼。字:辅嗣。出生地:山阳郡(今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生卒年:公元226—249年。身份:思想家。主要成就:玄学理论的奠基人。【名家推介】

王弼(公元226—249)﹐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字辅嗣﹐山阳郡(今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人。

王弼人生短暂﹐但学术成就卓著。他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论语释疑》等数种论著。其成就不在于著述数量﹐而在于质量和创见。他注释《周易》时一改汉代支离烦琐的传统方法﹐不用象数﹐而用《老子》﹐以老子思想解《易》﹐并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在学术上开一代新风———“正始玄风”。王弼的易学观体系庞大﹐内容深奥。【名家故事】

王弼综合儒道﹐借用、吸收了老庄思想﹐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辩的玄学哲学﹐他对易学玄学化的批判性研究﹐尽扫先秦、两汉易学研究的腐迂学风﹐其本体论和认识论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对中国文化思想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儒学方面﹐王弼注《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和郑玄一样﹐也以费氏《易》为底本﹐因此是古文《易》学的支流和东汉古文经学演变的新形态。王弼《易》注的贡献﹐首先在于抛弃了费氏的经说﹐把象数之学变为思辨哲学﹐这是《易》学研究史上的一次飞跃。

其次﹐王弼站在玄学家的立场上﹐把《易》学玄学化。玄学家的根本思想是“以无为本”。王弼以言简意赅的论证代替前人的烦琐注释﹐以抽象思维和义理分析﹐在经学上开创了一代新风。

虽然他像流星一样匆匆闪过﹐只生活了二十三个春秋﹐却以其不可思议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个时代﹐指明了魏晋玄学的理论航向。

王弼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无为本的宇宙观和本体论。王弼“以无为本”思想的基本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宇宙观意义:“无”是宇宙万物赖以变化和形成的根本;二是社会政治意义﹐“无”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支配力量和决定因素﹐人类社会的一切事功业绩皆靠“无”得以完成﹐一切个人皆以“无”得以安身立命。王弼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老庄”。王弼奉《老子》、《庄子》、《周易》为“三玄”﹐又综合儒道两家思想﹐用名辨析理的方法和许多抽象议题论辩﹐反复论证“无”和“有”的关系﹐论证自然和谐是“以无为本”的道理﹐从而创建了他的玄学理论体系。

王弼的宇宙生成论是从老子的“道”脱胎而来的﹐没有完全脱离“道”的影响。他认为“道”这个“混成”物﹐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天地万物是由“道”生成的。这里好像把“道”和“无”等同了。其实不然﹐王弼还是把“无”放在“道”前面的。他以“无”作为本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是天地万物之体、之本﹐而天地万物是“用”是“末”。万物虽然贵重﹐但却离不开“无”这个根本而产生作用。离开了“无”﹐万物便没有自身独立的实体。有了“无”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质﹐万物才产生作用。(2)方法论和政治哲学。在方法论方面﹐王弼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有所继承和改造﹐善于运用对立的概念和辨名析理的方法阐述问题。他对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等对立统一概念的运用及其关系的阐释非常到位。

王弼为了论证“以君御民”的政治主张﹐便用一多关系论证“以寡治众”、“执一统众”的必然性。王弼论证宇宙间的一多关系﹐目的是为了引出社会人事的“以寡治众”、“以君御民”的道理。王弼在这里虽然颠倒了动静关系﹐把静说成是本﹐是绝对的;把动说成是末﹐是相对的﹐但是他却因此引申出了“以静制动”、“以静治国”、“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王弼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是自然无为的﹐治理社会也应顺应自然﹐无为而治。(3)认识论。王弼认为﹐事物的本体是可以认识的﹐圣人的治世之道也是可以认识的。宇宙的本体是无形无名的“无”;圣人治世之道是“体无”的结果﹐故不偏不执自然无为。“无”或“道”虽不可看到﹐不可名状﹐但它在万有之中﹐以无形无为而承载万物。在政治上﹐“圣人体无”﹐以无为君﹐崇本息末﹐就是对自然规律(道)的具体认识和运用。

王弼的认识逻辑是﹐世界的本体“无”也是可以认识的。因为“圣人的意”是“无”在社会方面的体现﹐也就是自然无为的治世之道。王弼的认识论是可知论。只是他认识的对象﹐宇宙本体是虚构的﹐因此﹐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完全的正确认识。

王弼的“玄学”﹐是借《老子注》、《周易注》与《论语释疑》建立起来的﹐是魏晋南北朝玄学哲学的代表﹐他的“以无为本”﹐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取代了老子哲学的“道”﹐使我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名副其实地进入了理性发展的历史阶段。现在学术界对王弼玄学的评价﹐都认为是唯心主义本体论哲学﹐这是一个莫大的失误。【专家品析】

由王弼创立的我国古代本体论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原理﹐是具有辩证法精神的理论。在王弼之前的所有哲学家﹐虽然各自都有他哲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但都处在模糊的自发状态中﹐往往把宇宙生成论、本体论、经验论和自然科学实证论互相混淆不清﹐都未能自觉地对认识论与方法论哲学加以研究﹐更谈不上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

王弼自觉地认真地研究并建立起民族本体论哲学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方法论﹐这无疑是我国哲学史上继《周易》、老子之“道学”和孔子之“儒学”之后的又一伟大的里程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