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21:32:39

点击下载

作者:(春秋)孙武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试读:

出版说明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它是集军事与哲学,“韬略”与“诡道”于一体的千古奇书,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武学之盛典,兵家之绝唱”“百世谈兵之祖”等美誉。全书分为十三篇,总计5900余字,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

孙子,名武,字长卿,生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孙子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因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孙子兵法》的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为兵家的典籍,它从作战、谋攻、虚实、行军、地形等方面对战争做了精辟的论述。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孙子兵法》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已然成为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它被翻译成英、法、俄、德、日等20多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相关的刊印本。它还是美国最著名的军校——西点军校所列的必读书目。国际上的很多著名学者都争相研究《孙子兵法》,甚至组成学会、协会和俱乐部。

时至今日,《孙子兵法》对人们的启示早已超出了军事领域,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等领域,国内外的许多企业家都将它视为“最有价值的商战百科全书”“智慧宝典”。

本书以曹操注为基础,在广泛吸取古今整理、注释、校勘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孙子兵法》进行了详细的译注。并逐一对每篇进行题解,另辅之以经典实例,力图使这颗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明珠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同时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研读《孙子兵法》。编者

计篇

曹操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题解

本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第一篇,具有总纲性质。它涉及战争的根本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孙子的军事思想,因此本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孙子军事思想的概述。“计篇”主要讲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主张在出兵前进行战略决策,对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估算战争胜负的可能性,并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制订周密的计划,灵活地运用战术。在本篇中,孙子对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军事预测决策的基本模式、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等也有精辟的见解。原文①②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③也。注释

①兵:兵器,用兵,这里指战争。

②存亡之道:国家存亡的途径。

③察:考察,研究。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考察。原文①②③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④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⑤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⑥⑦⑧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⑨⑩(11)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12)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曹操曰: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

曹操曰:谓道之以教令。危者,危疑也。

曹操曰: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之制。故《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曹操曰:言以九地,形势不同,因时制利也。论在《九地篇》中。

曹操曰:将宜五德备也。

曹操曰:曲制者,部曲、旗帜、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者,主军费用也。

曹操曰:同闻五者,将知其变极,即胜也。索其情者,胜负之情。

曹操曰:道德,智能。

曹操曰:天时,地利。

曹操曰: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曹操曰:以七事计之,知胜负矣。注释

①经之以五事:用道、天、地、将、法五大项目进行衡量。经,衡量。

②校之以计:就“主孰有道”等七方面的估算加以比较。校,比较。

③索:探索,探求。

④令民与上同意也:使民众和君主的意向相同。令,使。上,指君王。意,意向。

⑤阴阳:我国古代哲学家往往称两个既对立又有联系的现象或事物为阴阳,如天地、昼夜、高低、向背等,这里专指阴晴。

⑥信:这里指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⑦仁:关心士卒,爱护人民。

⑧严:威严,这里指严格执行法令。

⑨曲:部曲,古代军队的编制。

⑩制:古代军队作战指挥信号的规定。

(11)主用:掌管军队的经费开支。主,掌管。

(12)练:训练有素。译文

所以,应该以五个方面的实情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为君主而生,为君主而死,誓死效命,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但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因此,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更清明?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更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原文①②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③④⑤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曹操曰:不能定计,则退而去也。

曹操曰:常法之外也。

曹操曰:制由权也,权因事制也。注释

①将听吾计:如果采纳我的计策。将,如果。听,听取,采纳。

②去:离开。

③计利:分析利害条件,列出有利的作战方略。

④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就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的辅佐条件。

⑤制权:采取应变行动。权,权变,机动。译文

如果能采纳我的计策,任用我领兵作战必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采纳我的计策,任用我领兵作战必定失败,我就离开。分析利害条件,列出有利的作战方略,使君王采纳,然后就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的辅佐条件。所谓“势”,就是利用有利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变行动。原文①②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③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

④⑤⑥⑦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⑧⑨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曹操曰: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曹操曰:敌治实,须备之也。

曹操曰:避其所长也。

曹操曰:待其衰懈也。

曹操曰:以利劳之。

曹操曰:以间离之。

曹操曰: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曹操曰:传,犹泄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也。故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注释

①诡道:诡诈的行为或方式,这里指靠迷惑敌人的手段取胜。

②示:显示,假装。

③怒:生气,愤怒。

④挠:扰乱,这里指挑逗。

⑤卑:低下,卑谦,这里是谨慎的意思。

⑥佚:同“逸”,安逸,自在。

⑦离:离间。

⑧兵家之胜:军事家用兵的奥妙。胜,奥妙,胜券。

⑨不可先传:不能事先规定。传,传授,规定。译文

用兵,是一种诡诈之道。所以,能战应假装不能战,要用兵应假装不用兵,要攻近处应假装攻远处,要攻远处应假装攻近处。敌人贪利,就用利来引诱他;敌人混乱,就抓紧时机立刻消灭他;敌人实力雄厚,就要时刻戒备他;敌人精锐强大,就要注意避开他的锋芒;敌人褊急易怒,就挑逗他,使他失去理智;敌人小心谨慎,就设法使他骄傲起来;敌人处在安逸之中,就要使他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离间其关系。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出击。这些是军事家用兵的奥妙所在,是不可事先规定的。原文①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②③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曹操曰:以吾道观之矣。注释

①得算多:即胜利的条件充分。得算,指通过“五事”“七计”进行比较后,能预见到的有利条件。

②多算:条件充分。

③见:同“现”,呈现,显现。译文

凡是在没有开战之前预计可以打胜仗的,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充分;在没有开战之前预计不能打胜仗的,是因为取胜的条件不充分。条件充分的能取胜,条件不充分的不能取胜,更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负就显现出来了。经典实例实例一:退避三舍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意思是说:用兵,是一种诡诈之道。

兵不厌诈,作为战争中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在古代战争史上,应用“兵不厌诈”策略,以弱胜强的实例不胜枚举。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提出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转过头来攻打晋国。楚晋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陈兵列阵,欲决一胜负。

此时,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以取得对方信任,而在战场上,可以多用欺诈的手段来迷惑对方。所以,你不妨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也许能取胜。”而晋文公重耳在做公子的时候,曾被迫逃亡到楚国,受过楚成王的恩惠,许下过“万一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晋国会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的诺言。所以在城濮对阵时,晋文公下令军队退后九十里,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果然上当,结果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楚国经过这一战之后,国力削弱了,而晋国国力得到了增强,后来成为诸侯霸主。实例二:因势利导

孙子曰:“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意思是说:敌人贪利,就用利来引诱他;敌人混乱,就抓紧时机立刻消灭他;敌人实力雄厚,就要时刻戒备他;敌人精锐强大,就要注意避开他的锋芒;敌人褊急易怒,就挑逗他,使他失去理智;敌人小心谨慎,就设法使他骄傲起来;敌人处在安逸之中,就要使他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离间其关系。这告诉我们:不管对方处于怎样的状态,只要因势利导,就能找到取得优势的切入点。

公元234年,诸葛亮领兵34万伐魏,魏明帝曹叡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领兵40万至渭水之滨迎战。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对方略有了解,双方都是足智多谋的老将,所以战前各自做了周密部署,严阵以待。

司马懿受命离开魏都时,曾受曹叡手诏:“宜坚壁固守,勿与交战。”所以两次规模不大的交锋互有胜负之后,魏军便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蜀军劳师远来,粮草供应颇为困难,因而利于速战;而魏军以逸待劳,利于坚守。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因此想尽办法诱敌出战,然而司马懿素以沉着谨慎著称,加上有魏明帝临行手诏,越发慢条斯理起来。

诸葛亮深知,己方最根本的弱点是远离后方,粮草供给困难。同时他也深知司马懿正是看准了自己这一弱点,正期待并设法使蜀军断粮,从而将蜀军困死或逼蜀军撤退,然后趁机取胜。于是诸葛亮也在粮草供给问题上做文章,打算打持久战,其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分兵屯田,与当地老百姓结合就地生产粮食。

当年8月,诸葛亮病死于军中,蜀军撤兵。实例三:上下同心

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意思是说: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为君主而生,为君主而死,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在企业管理中也同样要上下同心,管理者与员工要有共同的意愿,上下沟通、相互对话、相互理解,达到上下协调,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无往不胜。

日本MK出租汽车公司的经营方法是两条:“体察下情”“切忌奢侈”。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门口不挂牌子,经营这家韩国分公司长达27年的董事长俞奉植说:“如果挂上董事长办公室的牌子,职工就不会来找我谈话了。不同职工对话,公司怎么能发展呢?”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中,MK出租汽车公司在1986年纯利润高达18亿日元。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董事长华逊说,最重要的信条是“我们尊重每一个人”“视员工如伙伴,待之以礼,处以尊重”。对任何员工提出的不满,公司董事长都要亲自答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管理者与员工上下同心,共同促进了公司的发展。2011年,公司的年营业额为1069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

美国曾有一家小企业——国民罐头公司,公司的总经理康赛丁非常关心员工,他常常到工人们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问题。在1977年,该公司两次将职工家属请来参加有茶点和丰富节目的联欢会。在员工心中注入一种观念——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是一致的。因此,国民罐头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综观这几个企业的成功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者与员工上下同心。

作战篇

曹操曰:欲战必先算其费。题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前提。在本篇中,孙子围绕战争与经济这一关系,明确地阐述了物质基础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两条重要的补给原则:一是“取用于国”,二是“因粮于敌”。前者是后方运输,运送补给;后者是取之于敌,就地补给。孙子还认为,战争的消耗和战费的开支是十分庞大的,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的生存,所以,他进一步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主张。原文①②③④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⑤⑥⑦⑧⑨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⑩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曹操曰:驰车,轻车也,驾驷马;革车,重车也,言万骑之重。车驾四马,率三万军,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车驾牛。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装,凡三人也。带甲十万,士卒数也。

曹操曰:谓购赏犹在外。注释

①驰车:古代作战时用以进攻的一种兵车,也叫轻车。

②驷:古代用四匹马拉的战车叫“驷”。

③革车千乘:专门用于运载粮草和军需物资的辎重车千辆。革车,古代作战用以载运辎重的一种兵车,也叫重车。乘,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叫“乘”。

④带甲:指全副武装的士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铠甲。

⑤馈:赠送,这里指运送,供应。

⑥内外:这里指前方和后方。

⑦宾客:指当时各国的外交使节、谋士和说客之类的人物。

⑧胶漆之材:指制作和维修弓矢等军用器械的物资材料。

⑨车甲之奉:指武器装备的补充。奉,供给,补充。

⑩举:出动。译文

孙子说: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队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消耗巨大。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原文①②③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④⑤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⑥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曹操曰:钝,弊也;屈,尽也。

曹操曰:虽拙,有以速胜。未睹者,言其无也。注释

①钝兵:军队疲惫。钝,疲惫。

②力屈:兵力耗尽。

③久暴师:指长期对外用兵。暴,暴露。

④殚货:财物枯竭。殚,尽,竭。

⑤诸侯乘其弊而起:其他诸侯就会趁你危机时出兵攻打你。乘,趁。弊,危机。

⑥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在军事上只听说用笨拙的速决也能取胜,却没见过弄巧的持久会得到什么好处。拙速,用笨拙的方法迅速取胜。巧之久,弄巧的持久。译文

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时间持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会耗尽,长期对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兵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到那时,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用笨拙的速决也能取胜,却没见过弄巧的持久会得到什么好处。战争旷日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原文①②③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曹操曰:籍,犹赋也。言初赋民,而便取胜,不复归国发兵也。始载粮,后遂因食于敌,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也。

曹操曰:兵甲战具,取用国中,粮食因敌也。注释

①役不再籍:兵员不做第二次征集。籍,本义为名册,这里用作动词,指征集,按名籍征发。

②粮不三载:粮草不多次运送。载,运输,运送。

③因:依靠,凭借。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粮草;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粮草给养依靠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原文①②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③④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⑤⑥⑦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

⑧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曹操曰:军行已出界,近师者贪财,皆贵卖,则百姓虚竭也。

曹操曰:丘,十六井也。百姓财殚尽而兵不解,则运粮尽力于原野也。十去其七者,所破费也。

曹操曰:丘牛,谓丘邑之牛;大车,乃长毂车也。注释

①师:军队。

②贵卖:指物价飞涨。

③急:快,加紧。

④丘役:每丘出马一匹,牛三头,这是当时人民向统治者每年定期缴纳的军赋。丘,古代井田制度,八家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⑤去:耗去,损耗。

⑥罢马:受伤和疲劳的战马。罢,同“疲”。

⑦甲胄矢弩,戟楯蔽橹:对当时攻防兵器与装备的泛指。胄,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矢,箭。弩,一种用机械力量发射的强弓。戟,古代的一种长兵器。楯,通“盾”,一种防御武器。蔽,车两旁遮风尘的设备。橹,大盾,装置在车上,也是防护工具。

⑧丘牛:一种大牛。译文

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军队远道运输,远道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国家财力枯竭,国家财力枯竭就会加紧征收军赋。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力枯竭,百姓的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原文①②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曹操曰:六斛四斗为钟。,豆稭也。秆,禾藁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石。一云:音忌,豆也。七十斤为一石。当吾二十,言远费也。注释

①务:务求,力求。

②钟:古时十斗为一斛,六斛四斗为一钟。译文

所以,聪明的将领务求从敌方夺取粮草,从敌方夺取粮食一钟,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钟;就地夺取敌人草料一石,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石。原文①②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③④⑤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⑥谓胜敌而益强。

曹操曰:威怒以致敌。

曹操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曹操曰: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车为官,卒长一人;车满十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曰:言使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余九乘皆赏之,所以率进励士也。

曹操曰:与吾同也。

曹操曰:不独任也。

曹操曰:益己之强。注释

①货:财物,这里指用财物奖赏士兵。

②已:同“以”。

③更其旌旗:在缴获的敌军战车上更换上我军的旗帜。更,变更,更换。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是重要的军中指挥号令工具。

④车杂而乘之:将俘获的敌方战车和我方车辆掺杂在一起,用于作战。杂,掺杂,混合。

⑤卒善而养之:指优待被俘虏的敌军士卒。

⑥益:增加,加强。译文

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激励他们;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为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战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士兵,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也加强自己。原文①②

故兵贵胜,不贵久。

曹操曰: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注释

①兵:用兵。

②贵:重,推重。译文

所以,用兵贵在速胜,不宜持久。原文①②③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将贤则国安也。注释

①知:认识,了解。

②民:泛指一般民众。

③司:主管,这里指决定,主宰。译文

所以,真正懂得用兵之道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经典实例实例一:桓温北伐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意思是说: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队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消耗巨大,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这说明战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充实后勤力量,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保证。若准备不充分,后勤补给不足,就会面临失败的境地。

东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年)2月,桓温展开筹划已久的北伐行动,率4万人攻打前秦。起初,晋军的攻势猛锐,攻无不克,一度攻至前秦首都长安以东的坝上,但随后前秦军队精锐尽出,晋军战亡者上万人。然而,晋军最大的致命伤,并不是前秦军队的强大,而是后勤不继的弱点被洞悉。前秦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使晋军无麦可收割。这样,晋军无粮食补给,士兵的生存问题无法解决,不得不退兵,北伐大业功败垂成。

废帝太和四年(公元369年)4月,桓温再度亲率步骑兵5万人北伐,攻打前燕。桓温的参谋官郗超,发现进攻路线不但路途遥远,而且作为水路运输的浑水有淤浅现象,到时恐怕会给补给带来困扰,便提出了异议,指出后勤补给的不足。但桓温根本不听郗超的忠告,执意进攻。时过不久,晋军果然面临难题,粮道被切断,军事攻势也遭到前燕军队强大反击,桓温的北伐大业,再一次栽在后勤补给上。实例二:“以战养战”

孙子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意思是说: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粮草;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粮草给养依靠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也就是采用“以战养战”,利用敌国的物资和人力,既保障了军队的需要,又减轻了本国的负担;另一面也造成了敌国的供给困难,削弱了敌国的力量。

在商业领域,这种“以战养战”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日本当初为了发展电子计算机工业,破例让IBM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日本独资建立企业,并让其产品销往日本市场。这样,日本引进了电子计算机工业,几年以后,日本人学会了这方面的技术,促进了日本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日本在引进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技术后,加以自己的创新和改进,以质更优、价更廉的产品又打入美国和西欧市场,并在这种双方的贸易战中频频告捷,使美国在对日贸易中连年巨额赤字。

美国是个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人才和资源均很丰富。但是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强国,为了保持其先进的势头,为了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注意从别国引进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和本国市场所需的好商品。美国特别注重从别国引进各种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以此来弥补美国本国人才的不足,从而维持美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并保持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又因美国的优厚待遇和良好的研究条件,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人才都乐意去美国,美国获得了大量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这些外来人才在美国大学、研究机构、高科技产业部门中占较大的比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资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引入高级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共24万余人;若美国本国自己培养,每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政府要花费教育经费5万美元,还不包括由家庭和社会付出的更大的培养费用,这样24万大学毕业生就需120亿美元的教育经费,因此有人估计,单从1952年至1975年,美国引进的各国现成人才就为美国节约了至少150亿至200亿美元的培养经费。

日本电子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日本在日美商战中的频频胜利以及美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对他国资源的引进与利用,采取的就是“以战养战”的策略。实例三:时间就是金钱

孙子曰:“兵贵胜,不贵久。”意思是说:用兵贵在速胜,不宜持久。孙子强调用兵之道贵在速战速决,而在生活中也要争时间和速度,珍惜时间资源。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有一位名叫康妮的小姐被美国某汽车公司制造的一辆卡车撞倒,导致康妮小姐被迫切除了四肢,骨盆也被碾碎。但是,在法庭上,康妮小姐说不清楚是自己在冰上滑倒摔到车下的,还是被卡车卷入车下的,对方的辩护律师马格雷先生则巧妙地利用了各种证据,推翻了当时几名目击者的证词,康妮小姐因此而败诉。

这个时候,备感绝望的康妮小姐向女律师詹妮芙·帕克求援。

通过一段时间的详细调查,詹妮芙掌握了该汽车公司近5年来的15次车祸——原因完全相同,该汽车的制动系统有问题:紧急刹车的时候,车子的后部会打转,就会把受害者卷入车底。

于是,詹妮芙找到对方的辩护律师马格雷说:“卡车的制动装置有问题,你故意隐瞒了它。我希望汽车公司拿出200万美元来赔偿我的当事人,否则,我们将会提出控告。”

马格雷也是个老牌的律师,对于詹妮芙的质疑,他回答道:“好吧,不过,我明天要去伦敦,一个星期之后才能回来,到时候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看看具体怎么做吧。”

然而,一个星期之后,詹妮芙发现自己上当了,马格雷是故意拖延一个星期,诉讼时效刚好过期。当时已经是下午一点了,去法院已经来不及了。

正在詹妮芙急得团团转时,突然,一道灵光在她的脑海中闪现:“该汽车公司在美国各地都有分公司,我们为什么不把起诉的地点往西移呢?隔一个时区就差一个小时啊!”位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在西十区,与纽约的时差整整有5个小时!于是詹妮芙就在夏威夷起诉。

后来法院受理了康妮小姐的起诉,并判决:康妮小姐胜诉,该汽车公司赔偿康妮小姐600万美元损失费!

谋攻篇

曹操曰:欲攻敌,必先谋。题解

本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攻敌国的问题。孙子主张运用谋略,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胜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孙子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并把这看成是取得谋攻的关键。本篇还谈到了集中兵力和将帅如何用兵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孙子进步思想的具体表现。原文①②③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④⑤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郭,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曹操曰:《司马法》曰:“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曹操曰:五百人为旅。

曹操曰:一旅已下至一百人也。

曹操曰:百人已下至五人。

曹操曰:未战而战自屈胜,善也。

曹操曰:未战而敌自屈服。注释

①全国为上:迫使敌人全国屈服为上策。

②破:攻破,击破。

③军: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下文中的“旅”“卒”“伍”同。

④善:好,高明。

⑤屈人:使敌人屈服。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的用兵策略;使敌人全军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而取胜是次一等的用兵策略;使敌人全旅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旅而取胜是次一等的用兵策略;使敌人全卒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卒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的用兵策略;使敌人全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伍而取胜是次一等的用兵策略。因此,百战百胜,并非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原文①②③④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⑤⑥⑦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⑧⑨⑩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曹操曰:敌始有谋,伐之易也。

曹操曰:交,将合也。

曹操曰:兵形已成也。

曹操曰:敌国已收其外粮城守,攻之为下也。

曹操曰:修,治也。橹,大楯也。轒辒者,轒床也;轒床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具,备也。器械者,机关攻守之总名,飞楼云梯之属。距

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也。

曹操曰:将忿不待攻城器,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杀伤士卒也。注释

①伐谋:指从谋略上战胜敌人。

②伐交:指在外交上战胜敌人。

③伐兵:进攻敌人的军队。

④法:途径,手段。

⑤轒辒:古代一种专备攻城用的四轮大车。

⑥具:准备。

⑦距:筑造高过敌人城墙的土山。,积土成山叫“”。

⑧不胜其忿:不能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胜,克制,制服。

⑨蚁附:像蚂蚁一样爬城。

⑩拔:攻占,夺取。译文

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不能克制自己的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原文①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②③④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曹操曰:毁灭人国,不久露师也。

曹操曰:不与敌战,而必完全得之,立胜于天下,不顿兵血刃也。注释

①毁:破坏,这里指征服。

②非久:不旷日持久。

③顿:同“钝”,指疲惫,受挫折。

④全:保全,万全。译文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不靠战争的方法使敌人屈服,不靠硬攻的方法攻取敌人的城池,不靠打持久战的方法消灭敌国,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所以,既不使兵力受挫,又保全了胜利,这就是谋攻的方法。原文①②③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④⑤⑥⑦⑧⑨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曹操曰:以十敌一,则围之,是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若主弱客强,操所以倍兵围下邳,生擒吕布也。

曹操曰: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

曹操曰:以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

曹操曰: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

曹操曰:高壁坚垒,勿与战也。

曹操曰:引兵避之也。

曹操曰:小不能当大也。注释

①十则围之: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敌人。

②分:分散。

③敌:相等,实力相当。

④逃:退却,躲避。

⑤不若:不如。

⑥避:回避,这里指避免与敌人决战。

⑦小敌:弱小的军队。

⑧坚:坚定,强硬,这里指固守硬拼。

⑨擒:捉拿,这里指俘虏。译文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猛烈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分散消灭敌人,有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可以抗击,比敌人兵力少时就摆脱敌人,不如敌人兵力强大就避免与敌争锋。所以,小股兵力如果顽固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了。原文①②③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曹操曰:将周密,谋不泄也。

曹操曰:形见于外也。注释

①国:这里指国君。下句“辅周则国必强”的“国”字指国家。

②辅周:辅助得周密。

③辅隙:辅助得不周密。隙,空,缺陷。译文

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强盛;辅佐得不周密,国家必然衰弱。原文①②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③④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⑤⑥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⑦⑧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曹操曰:縻,御也。

曹操曰: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

曹操曰:不得其人意也。

曹操曰:引,夺也。注释

①患:危害,贻害。

②谓:告诉,这里是命令的意思。

③縻:束缚,牵制,与下文的“御”意思相同。

④同:参与,干涉。

⑤政:政务,这里专指军队的行政事务。

⑥任:任用,指挥。

⑦难:患难,这里指攻打。

⑧乱军引胜:扰乱自己的军队,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译文

所以,国君对军队造成危害的情况有三个方面: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命令将士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命令将士后退,这叫束缚军队。不懂军中事务却干涉军中行政管理,那么将士就会迷惑;不知军中权谋之变而参与军队指挥,那么将士就会疑虑。如果三军将士既迷惑又疑虑,诸侯趁机起而攻之的灾难就到来了,这就叫自乱其军,坐失胜利。原文①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②③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④胜之道也。

曹操曰:君臣同欲。

曹操曰:《司马法》曰:“进退惟时,无曰寡人也。”

曹操曰:此上五事也。注释

①识:懂得。

②同欲:愿望相同,指同心协力。

③虞:有准备,有戒备。

④知胜之道:预测胜利的规律。译文

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的,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这五个方面就是预测胜利的规律。原文①②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注释

①殆:危险,引申为失败。

②一胜一负:指无必胜的把握。译文

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几率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经典实例实例一:李世民不战而胜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百战百胜,并非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战而胜”的战略思想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然而,历史上真能将这一观念运用于实践中,并取得显著战绩的国君和将领,没有几个人。唐太宗李世民可算是这少数中的佼佼者。

唐朝立国之初,东突厥屡屡侵扰中原,成为唐初的最大外患。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东突厥颉利、突利两位可汗率全部兵力南下攻唐,李世民、李元吉奉命率兵出豳州道抵御。突厥兵1万余骑突然冲到豳州城西,唐军将士吓得面无人色,李元吉惊惧不敢出城作战。李世民则毫无惧色,他仅带领一百名骑兵向敌阵走去。他对着敌阵喊话说:“我国已跟你们可汗和亲,为何现在要负约?我是秦王李世民,可汗如果真有本事,就出来和我单战;如果想打群架,我也只用这一百兵力迎战。”

阵前的颉利可汗深恐李世明使诈,担心除了眼前的一百人之外,另有埋伏,因此笑而不答。

李世民再度向前,派遣使者对突利可汗说:“你以前和我们有盟约——有难同当,怎能引兵攻击,不守信用?”突利可汗也是一言不发。

李世民再次向前挺进。颉利可汗见李世民这般大胆前进,又听到他对突利可汗说的那番话,心里怀疑李世民和突利可汗已暗中结盟。他越想越不对,便下令军队后退,暂缓行动。

当时连日阴雨,突厥兵的弓箭因受潮不能使用,唐军夜间偷袭,冒雨进兵,突厥兵非常惊慌。同时,李世民派人向突利可汗分析利害,突利可汗与李世民结为兄弟,拜盟而回。颉利可汗孤军无助,只好撤兵。

原本大规模的兵戎相见,就在李世民运用谋略造势,转不利为有利的情况下化解了。实例二:要知己更要知彼

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几率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这是孙子兵法上最重要的战术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明皇杂录》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姚崇与张说同为唐玄宗的宰辅大臣,但他们长期闹矛盾,姚崇最担心的是自己死后张说要算计他的后人。临终之际他把儿子们召到面前说:“我死后,作为同僚,张说一定来吊丧,你们把我平生最好的服饰和玩物罗列于灵帐前,如果张说看都不看一眼,办完丧事,你们就赶快逃命。如果他在诸多服饰玩物之前流连,你们就把他最注意的那几件送到他府上,同时请他撰写碑文;碑文写好之后立即镌刻,并设法让皇上知道,他交出碑文后会后悔,肯定会差人来讨要,你们就说已经将此事奏明皇上了。”姚崇死后,张说果然来吊丧,并对灵前的几件玩物爱不释手,姚崇的家人一见,马上把那几件玩物包好送到张说府上,并让张说写了碑文,碑文自然是称赞姚崇之词。一切都如姚崇预料的一样,张说马上就后悔了,让家人讨回碑文。姚崇的儿子一拿到碑文,一面马上让人镌刻,一面把原稿送给皇上过目。后来,张说虽想害姚崇的子孙,但由于皇上已知道这件事,他只得作罢。

故事中,姚崇正是利用他对张说的了解,才保全了家人。

知己知彼作为一种智慧,一种决策制胜方略,同样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适用于当前的经济领域。

国外的许多有名的大公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发现,人们在每杯水中平均放3.2块冰块,每人平均每年看到可口可乐公司的69条广告。麦当劳公司通过精确的市场调查准确地了解到:在某个国家,每人每年平均吃掉156个汉堡包、95个热狗。而汉宝公司的做法更是精细,它曾经秘密地通过调查得知,消费者在使用卫生纸时是叠起来用还是折起来用,连各自的比例是多少都有详细的记录。显然,这些公司的成功与它们的“知彼”有重要的关系。实例三:不打没把握的仗

孙子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意思是说: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猛烈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分散消灭敌人,有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可以抗击,比敌人兵力少时就摆脱敌人,不如敌人兵力强大就避免与敌争锋。这段话不仅讲述了作为一个将领应该具有政治责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不打没把握的仗。

有一个年轻的猎人,他带着充足的弹药和擦得锃亮的猎枪去寻找猎物。虽然老猎手们都劝他在出门之前把弹药装在枪筒里,但这个年轻的猎人不但不听老猎人们的劝说,还嚷道:“废话!我到达那里需要一个钟头,哪怕我要装一百回子弹,也有的是时间。”

然而,在年轻的猎人去往目的地的途中,他发现了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上。以前遇到这种情景,猎人只要一枪就能打中六七只,足够吃上一个礼拜的。可是,当年轻的猎人匆匆忙忙装着子弹的时候,野鸭一齐飞了起来,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时,年轻的猎人徒然穿过曲折狭窄的小径,在树林里奔跑、搜索着,但树林终究是个荒凉的地方,他连一只麻雀也没有见到。后来,下起了倾盆大雨。年轻的猎人浑身上下都是雨水,袋子里空空如也,他只好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去了。

作为一名猎手,在看到猎物的时候才去装弹药,最起码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了。幸好,这是打猎,如果是在战场上,等发现了敌人才去装子弹,小命恐怕早没了。

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准备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准备的行动只能使一切陷入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具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准备工作,不打没把握的仗。

形篇

曹操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题解

本篇论述的主要是军事实力方面的问题,重点讲述了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达到保全自己、取得完胜的目的。孙子认为战争指导者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要善于考察、处置军“形”,依据战场态势的变化采取恰当的攻守策略,务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就能形成我方的兵力优势,胜敌于易胜之时,实现“自保而全胜”的战略意图。原文①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②胜可知,而不可为。

曹操曰:自修理,以待敌之虚懈也。

曹操曰:见成形也。

曹操曰:敌有备故也。注释

①先为不可胜:首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为,做,创造。胜,在这里表示被动,即被战胜。

②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可以预见,却不可以强求。译文

孙子说: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然后等待敌人能被我战胜的时机。不被敌人战胜,关键在于自己创造充分的条件;可以战胜敌人,关键在于敌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善于作战的人,能创造出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却不能使敌人一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原文①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②③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曹操曰:藏形也。

曹操曰:敌攻己,乃可胜。

曹操曰: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

曹操曰: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时之变者,动于九天之上。注释

①攻则有余:进攻是由于取胜的条件充分。则,乃,是。

②九地:指各种复杂的地形。

③九天:指各种复杂的气候。译文

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就应该做好防守;能战胜敌人,就应该进攻。防守是因为取胜的条件不充分,进攻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充分。善于防守的人,能隐蔽自己的兵力于各种地形之下,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人,能在各种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发挥自己的力量,使敌人措手不及,所以,既能有效地保全自己,又能获取全面的胜利。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①②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③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④⑤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曹操曰:当见未萌。

曹操曰:争锋也。

曹操曰:易见闻也。

曹操曰:原微易胜,攻其可胜,不攻其不可胜也。

曹操曰: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

曹操曰:察敌必可败,不差忒也。

曹操曰:有谋与无虑也。

曹操曰:善用兵者,先自修治为不可胜之道,保法度不失敌之败乱也。注释

①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绒毛。比喻轻微的东西。

②聪:听觉灵敏。

③忒:失误,差错,这里指发生意外的事。

④修道而保法:修明政治,严格规定和执行军中的法令制度。道,政治,政治条件。

⑤政:同“正”,主宰。译文

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交战而后取胜,即使天下都称赞,也算不上最高明。正如能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上视力好,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朵灵敏。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没有勇武盖世的战功。所以,他们取得胜利是不会出意外的。之所以不会出意外,是因为其谋划、措施能够作为保证,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不但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决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修明政治,严格规定和执行军中的法令制度,所以能主宰胜败。原文①②③④⑤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曹操曰: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

曹操曰:因地形势而度之。

曹操曰: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

曹操曰:称量敌孰愈也。

曹操曰: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注释

①度:指土地面积的大小。

②量:指物产资源的多少。

③数:指人口的众寡。

④称:指对双方力量的衡量。

⑤胜:指胜败。译文

兵法:一是度,即土地面积的大小;二是量,即推算物产资源的多少;三是数,即统计兵源的数量;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即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物产资源的多少,物产资源的多少决定兵力的众寡,兵力的众寡决定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得出胜负的判断。原文①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曹操曰:轻不能举重也。注释

①以镒称铢:以优势兵力对劣势兵力。镒、铢,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译文

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战胜弱小的敌人,败亡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人。原文①②③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曹操曰:八尺曰仞。决水千仞,其高势疾也。注释

①战民:指统率指挥士卒作战。

②千仞:形容极高。仞,古代的长度单位。

③形:指军事实力。译文

胜利者指挥军队打仗,就像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冲决而出,势不可当,这就是军事实力强大的表现。经典实例实例一:要有忧患意识

孙子曰:“不可胜者,守也。”意思是说: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就应该做好防守。这从侧面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大学的实验室里,一群研究员想观察一下青蛙的求生能力。他们把一只青蛙丢进了滚烫的油锅,青蛙感觉到了那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拼尽全力跳出了油锅,获得了新生。可之后,同样是这只青蛙被放进冷水里,科研人员慢慢把水加热,等青蛙感觉到危险,再想逃离时,已经无能为力了,结果被活活煮死。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应该深思:在极度恶劣的外部条件下,青蛙逃脱了死亡,获得了重生。而当外部环境由舒适向险恶逐渐转变时,它却觉察不到,结果死在了那曾让它享受的“福地”。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更是这样。

商朝末期,由于受四方蛮夷骚扰,可以说是民不聊生。就在这水深火热之时,纣王继位,他的英明神武使四方臣服,商朝中兴。可就是这个纣王,成就大业后不思进取,贪图安逸,最终断送了商朝大好河山。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所以人不能安于现状,要有进取心,要有忧患意识。实例二:以退为进

孙子曰:“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意思是说:防守是因为取胜的条件不充分,进攻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充分。也就是说在没有必胜的把握时,要懂得防守,懂得以退为进。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的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作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这个故事中,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为自己辩解,并全部承认,实际上采取的正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让汉武帝觉得他为人谦让,反倒更加尊重他了。

以退为进,是一种大智慧。退,不是畏缩,不是妥协,也不是失败和害怕的表现,而是一种练达的生活态度和一个人“进”的必然选择。

势篇

曹操曰:用兵任势也。题解

本篇主要论述了在战争中如何从各方面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敌方。孙子认为,只要选择有才能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势不可当的有利态势,士卒就会勇猛无比地战胜敌人。而要造成有利的态势,就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奇正”战术,也就是要在组织指挥、兵力部署、战术运用和战术行动等方面,能够真假虚实并用,前后正反兼施,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要出奇制胜,就应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此外,要造成有利的态势,还得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以创造有利于我方而不利于敌方的态势,夺取战争的胜利。原文①②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③④⑤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⑥⑦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曹操曰:部曲为分,什伍为数。

曹操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曹操曰: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

曹操曰:以至实击至虚。注释

①分数:指组织编制。分,编列队伍。数,人数。

②形名:古代作战用于指挥联络的通讯工具。形,指旌旗。名,指锣鼓。

③必:纵然,即使。

④奇正:奇正在古代兵法中所指较广。通常在指挥上,遵守常规为正,灵活运用为奇。在兵力部署上,牵制为正,突击为奇;进攻、防御部队为正,侦察、警戒部队为奇。在作战方法上,正面作战为正,在敌侧翼和后方作战为奇;正面突击为正,包围、迂回为奇。在作战行动上,先击为正,后击为奇;明击为正,偷袭为奇;示敌以真实情况为正,示敌以虚假情况为奇。

⑤加:这里是施加的意思,指军队的进攻。

⑥碫:坚硬的石头。

⑦虚实:这里指运用虚实的战术原则。虚,软弱,劣势。实,强大,优势。译文

孙子说:大凡管理大部队与管理小部队是一样的,这是因为组织编制合理;指挥大部队战斗与指挥小部队战斗是一样的,这是由于有规定好了的信号来指挥。统帅三军将士,能让他们即使遭受敌人的进攻,也一定不致失败,就在于巧妙地运用奇正战术;军队进攻敌人,像以石击卵一样,就在于灵活运用虚实战术。原文①②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③④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⑤⑥⑦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⑧⑨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⑩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曹操曰:正者当敌,奇兵从傍击不备也。

曹操曰:自无穷如天地已下,皆以喻奇正之无穷也。注释

①以正合,以奇胜:以正兵做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合,交战。胜,制胜,取胜。

②穷:尽。

③竭:竭尽。

④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⑤五声:古代指宫、商、角、徵、羽五音。

⑥不可胜听:听之不尽。胜,尽,穷尽。

⑦五色:指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

⑧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⑨战势:作战的方法。

⑩相生:互相转化,互为依据。

(11)无端:无始无终。译文

大凡作战,都是以正兵做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海一样永不枯竭。终而复始,像日月运行一样。去而复来,像四季更迭一样。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然而五音的组合变化,永远听不完。红、黄、蓝、白、黑不过五色,但五种色调的组合变化,永远看不完。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而五种味道的组合变化,永远尝不完。战争中作战的方法不过奇正两种,而奇正的组合变化,永远无穷无尽。奇正相互转化,就好比圆环旋绕,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它呢?原文①②③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④⑤⑥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