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研究: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23:42:24

点击下载

作者:李蕊,齐伟琴,袁晓莉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研究: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研究: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试读:

前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近年来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际上ESP的研究大约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国的ESP教学基本上是和世界同步的,也是近些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定位方面的摇摆不定和不恰当,过去十几年ESP教学是举步维艰,几乎到了自生自灭的地步(蔡基刚、廖雷朝,2010)。笔者作为一直工作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发现ESP虽然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也称普通英语)教学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殊之处,不能直接照搬EGP的教学模式。同时,盛行于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教育界的变革有很深的影响。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我国的ESP教学应在教学理念上融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探讨ESP教学艺术和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变革,为ESP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本书由七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及本书的内容构成;第二部分归纳了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定义、概念和理论框架,总结了我国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现状和教学问题;第三部分梳理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构建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组织的宏观层面和教学原则;第五部分设计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创新教学法,以及这些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第六部分探讨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七部分是本书的结论。

本书的具体撰写工作如下:李蕊负责本书整体立项及申报工作,撰写了第一、第二章的内容,近七万字;袁晓莉撰写了第三、第四、第七章的内容,近七万字;齐伟琴撰写了第五、第六章的内容,近七万字。最后由李蕊通审了全书。

另外,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也参考并引用了一些素材,由于时间较为仓促,没来得及和原编著者一一取得联系,敬请谅解。也请相关作者看到本书后及时与我们联系,希望得到您的相关建议,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适合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教师阅读参考,也适合一些在认知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英语教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阅读参考。由于水平有限,本书欠妥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得到很多领导、专家、同事及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多方面帮助,他们为本书提出过很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作者2017年2月21日第一章引言

盛行于美国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教育界的变革有很深的影响。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近些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我国的ESP教学应在教学理念上融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探讨ESP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变革,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第一节研究背景一、ESP教学现状

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概念最早是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 M.A.K.提出来的,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目的相关的英语。后来学者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

我国ESP课程经济效益不高,效率低下,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从宏观方面来说主要有两点:(一)与通识英语教育之争

我国学术界关于ESP教学一直存在一个争论,即通识英语课程是继续打基础,以语言共核为主要学习内容,还是应该结合专业,学习ESP?这从一开始就在大学英语界存在着严重分歧。“学术上意见不同完全可以争论,但当时这场争论已超越了理论上的探索,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和发展方向。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这样一种观点逐渐占主导地位,即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基普通英语的教学,不需要也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专业英语教学”(蔡基刚,2006)。加上四、六级考试引发的应试教学,专业英语被边缘化,逐渐淡出大学英语教学。(二)受到教师水平的制约

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背景束缚了他们能够在这些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英语课程上的作为。大多数教师甚至对于理工类或科技类英语心存恐惧。同时,由专业教师开设的专业英语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1)受自身的英语水平制约,普遍采用语法翻译法;(2)专业课教师的主要精力是在自己专业上,专业英语课程只不过是其“副业”而已,花在上面的精力非常有限(施敏,2000;李红,2001;陈冰冰,2005;罗娜,2006)。

从微观方面来说,教学定位方面,学术界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语言学习为主的基础英语教学,还是结合专业开设ESP课程一直存在着针锋相对的争论。师资力量方面,很难找到既通某种专业又通外语的“全科教师”。学生水平方面,学生语言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也使创新式教学方法进行得很艰难。教材建设方面,(1)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教材编写理论指导,缺乏科学的语言学和教学理论支撑,练习设计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2)教学目标和对象不明确,教材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选择面窄,针对性不强,远远不能适应ESP教学发展的需要;(3)语言与专业内容比例失调,语言学习重点不突出;(4)教材类型单一,语言技能涵盖不全,教学辅助材料欠完备。教学模式方面,首先,大部分院校的ESP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类似,教师仍然处于核心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病依然没有改观;其次,由于教师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教师因此也完全控制了课堂的节奏;最后,由于ESP课时所限,造成了学生学习ESP课程蜻蜓点水的现象,不能有效地为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难以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方面,单一的考试制度和学业评价制度造成ESP教学成本高、收益低;投入大,产出少。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强调自然人性,关注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把自我实现归为人类潜能的发挥,其学习观和教学观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的重要贡献是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将驱动人类行为的心理需要概括为一个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一级需要的满足。其中处于最高层级的“自我实现需要”能让人产生幸福的“高峰体验”。他认为,人与生俱来有不断发挥自己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基本要求。教育的目的在于不断引导学生去“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强调的是人性转变、整个人的充分发展以及价值实现,即人所能及的完美人性境界。

罗杰斯则从心理治疗实践得到启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变化和学习,培养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创造性,能够自主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从教育内容来说,他认为人的情感和认知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既要关注人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人的情感培养。完整的人性教育是人本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只有拥有完整人格,才能充分发挥自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另一方面,“自我实现”追求的就是人的内在价值的实现,即完善的人性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从学习观来说,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即学习对学习者来说具有个人意义,是学习者自发需要的,可纳入学习者经验系统之中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自动自发地,全神贯注投入地,可以自我评估的,并且促进学习者行为、态度、个性获得全面发展的学习。罗杰斯认为传统单纯的认知学习不涉及学生主观自发的愿望、兴趣等情感和个人意义,与“完人”的教育理想无关,属于无意义学习。从教学观来说,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他认为人可以依靠自我潜能的不断发挥超越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而教育的作用只是提供一个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因为人总是在无条件地积极肯定和积极自我肯定的基础上发展自我意识的。这种教学观将学生放在了中心地位,即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的需要、兴趣进行,学生本身是课程主体和教学目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罗杰斯建议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其作用主要在于提供一种积极的心理氛围,提供所需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学习。

综上所述,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中心”,提出了“意义学习”和“非指导性教学”,其主要特色在于强调“知情统一”的完整人性教育,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将这种教育理念引入到ESP教学中,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ESP面临的各种问题。第二节研究目的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近年来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际上ESP的研究大约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国的ESP教学基本上是和世界同步的,也是近些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定位方面的摇摆不定和不恰当,过去十几年ESP教学是举步维艰,几乎到了自生自灭的地步(蔡基刚、廖雷朝,2010)。笔者作为一直工作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发现ESP虽然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也称普通英语)教学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殊之处,不能直接照搬EGP的教学模式。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我国的ESP教学应在教学理念上融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探讨ESP教学艺术和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变革,为ESP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本研究通过对ESP教学概念和现状的梳理,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认识的角度探讨ESP教学的宏观组织和微观构建,研究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ESP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以及ESP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第三节研究内容

本书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视角出发,探讨了ESP教学的宏观层面的课程设置,以及微观层面的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ESP教学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ESP教学、基于项目型教学法的ESP教学、基于移动学习的ESP教学、基于产出导向法的ESP教学和基于翻转课堂的ESP教学方法及实践,研究了ESP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

本书由七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及本书的内容构成;第二部分归纳了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定义、概念和理论框架,总结了我国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现状和教学问题;第三部分梳理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构建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组织的宏观层面和教学原则;第五部分设计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创新教学法,以及这些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第六部分探讨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七部分是本书的结论。第二章ESP教学概况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ESP得到我国越来越多专家的认可。他们认为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普遍提高,大学的英语教学应主要是ESP教学(蔡基刚,2013)。胡文仲(2011)更是明确表态:“不少学者认为,大学的通用英语地盘将逐渐缩小,大学英语教学将越来越趋向于ESP教学,这是十分正确的。”那么,ESP教学是怎样界定的?目前ESP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怎样?面对我国大学英语“费时低效”的现状,ESP教学的经济效益又如何?这是这一章探讨的重点问题。第一节ESP教学的定义及理论分析一、ESP教学定义

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概念最早是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 M.A.K.提出来的,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目的相关的英语。他指出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需要来决定教学内容与方法。

Hutchinson和Waters(1987)将外语教学分为ESP和GE(GeneralEnglish)两大类。其中ESP主要涵盖三大领域:科学技术(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商务经济(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简称EBE);社会科学(人文研究)(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s,简称ESS)。Strevens(1988)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四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ESP根据其用途目的又可分为职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简称EOP)和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两个次分支。前者主要是学习学术技能,后者主要是为职业目的。Jordan(1997)根据EAP特点,将学术用途英语(EAP)又再次分为一般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GAP)和专业学术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SAP)(蔡基刚,2010)。前者是以某一学科领域为内容的英语教学,如软件英语、工程英语、医学英语等课程,偏向知识性;后者主要训练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书面交流能力的课程,偏向能力性。我们建议根据EGAP、ESAP和EOP课程内容,可分别汉译为学术英语、专业英语和行业英语,而这三种课程的总称就是ESP,汉译为专门用途英语。

至于ESP的界定,Hutchinson和Waters(1987)强调进行一种更宽泛的定义,即不是针对不同学科,而是针对不同学科中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这些学科首先关心的是交流和学习技能。他们这种宽泛的ESP教学观后来被许多学者所接受。如Anthony(1997,2011)认为,“ESP不一定针对某一特定学科,或某一特定人群。ESP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学术技能而非学科知识。ESP应被看成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方法而非是结果。这种宽泛的ESP就是注重学科中的语言交流能力,即学术英语。

几乎同时,我国的一些外语院系也开始尝试开设“科技英语”课程。近年来,我国外语界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应取向“科技英语”还是“普通英语”一直有所争议。所谓“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70年代海外开始流行的“专用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进入中国后的一种说法。赞成“科技英语”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国际学术交流所必备的工具,因此认为“科技英语”或“学术英语”应是大学英语的主攻方向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而主张“普通英语”者则认为无论何种专业系统,其所用英语均在该语言的大体系之中。只有“为科技用的英语”,而不存在什么“科技英语”;只有让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英语基础,方能真正使其起到得心应手的工具作用(李佩,1992)。这场争论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发展方向。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这样一种观点占主导地位,即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即普通英语的教学,不需要也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这些质疑主要包括:1)我国高校新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因而应以学术英语作为发展方向?2)开设学术英语课程能够满足我国高校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需要?3)学术英语教学能够满足社会对既精通专业业务又具有较强外语能力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ESP得到我国越来越多专家的认可。他们认为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普遍提高,大学的英语教学应主要是ESP教学(陆俭明,2010;杨惠中,2010;刘润清,2010)。胡文仲(2011)更是明确表态,“不少学者认为,大学的通用英语地盘将逐渐缩小,大学英语教学将越来越趋向于ESP教学,这是十分正确的。”尽管如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圈内对ESP教学在我国的开展还是存在很大的分歧。二、ESP教学目的和意义

教学目的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石,具有导向性作用,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其他要素。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工作就可以有的放矢;反之,教学工作很容易陷入“为了教学而教学”的误区,导致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在组织开展ESP教学工作之前首先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开展ESP教学?

为了弄清楚ESP教学的目的,我们就要对ESP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分析(needs analysis)。ESP学习者的需求可以划分为目标需求(target need)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前者指ESP学习者通过学习最终要达到的状态或水平,因此这一需求与ESP教学的目的相对应;后者则指学习者为实现目标需求所需学习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与其相对应的是ESP教学的内容。

目标需求分析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对语言应用的目标情景进行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TSA)。只有清楚地认识学习者未来将要面对的ESP应用情景,才能准确有效地确立ESP教学的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以中医英语教学为例,中医专业的学生未来可能面对的专业外语应用情景主要包括学术应用(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和职业应用(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简称EOP)两个方面。学术应用主要指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时进行对外学术交流;而职业应用主要指以英语为沟通媒介的中医药涉外医疗活动。当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还可以对应用情景做进一步细分:学术应用包括阅读外文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学术研讨等;职业应用包括在国内从事对外医疗活动、在海外开业行医等。对这些应用情景勾画得越具体、越清晰,就越有助于明确ESP教学的目标和方向。除了指导教学活动以外,目标需求分析还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motivation)。社会语言学理论认为,学习动机在语言教育与学习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决定一个学生的上课专注程度及课后做作业和复习的努力程度,从而对学习的有效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动机得到较好激发的学生,即使接受的教育水准不高,其表现仍可能会优于那些虽接受较高水平教育但动机没有得到很好激发的学生(Cunningsworth,1984)。学习动机与目标需求密切相关,只有当学习者有比较明确的目标需求时,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在高校ESP教学领域,学习者主要为大学生,他们自身并不熟悉毕业后将会面对的外语应用情景,因而难以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并将其转换为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ESP教师更有必要通过应用情景分析帮助学生了解ESP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无疑应是ESP教学的第一步。三、ESP教学内容

ESP课程不仅要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包括学习策略、工作技能以及相关学科或职业领域知识等。因此,在教学内容上,ESP课程应当比专业英语课程涵盖的范围更广泛。根据语言共核理论,在各个不同学科中使用的语言有着共同的推理和解释过程,存在着一种具有科学性但又不属于任何专门学科的语言共核。这就对ESP教学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导向,即在分析不同专业、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基础上,对其语言特点和修辞技巧进行归纳总结,以指导相关专业的交际实践。因此,ESP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不宜过强,但语言学习上要有代表性,应体现相关专业的常用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还应包括专业知识内容方面的练习,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

任荣政、丁年青(2012)认为ESP的教学内容是与学习需求相对应的。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除了对目标情景进行分析外,还要对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掌握情况进行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简称PSA),从而了解学习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概括而言,ESP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低到高划分为3个层次:词汇与语法、语篇与体裁、策略与技能。

其中,词汇与语法是ESP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的研究重点,同时也是ESP教学最基本的内容。ESP词汇教学的重点在于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也是ESP教学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除了专业术语本身生僻、复杂以外,一些术语在专业领域内具有特定意义,单纯掌握其一般含义对于理解专业内容非但没有帮助,有时甚至可能会造成一定困扰。

除了单词、语法等句子层面教学,ESP教学也要超越句子层面,从语篇或修辞角度对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段落结构以及整个语篇结构进行分析讲解,从而帮助学习者理解ESP语篇如何发挥传递特定意义等作用。不过,语篇修辞教学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它虽然从语言表层形式的描述对语言运用进行深层分析,但是仍然无法解释语篇的形成理据。近年来,语篇分析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体裁分析(genre analysis)。体裁分析关注的是一种文章类型区别于另一种文章类型的结构特征,强调研究文章类型或体裁之间的区别。不论是口语的还是书面语的ESP语篇都属于特定的交际事件,都具有特定的交际目的和特定的读者(或听众)对象,因此它们在语篇结构、文体风格、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特定的体裁特征(秦秀白,2000)。将体裁分析理论引入ESP教学领域,能够对特定专业领域使用的语篇体裁从语法选择、篇章结构等方面做出解释,帮助学习者充分理解语篇的建构与组织模式,从而进行有效的交流。

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使用蕴含着思考的过程,其中所涉及的技能与策略则是学习者能够理解以及生成语篇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纯的语言知识(knowledge)教学并不足以帮助学习者完成实际的语言任务,只有切实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应用技能与策略,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competence),才能最终改善其语言应用表现(performance)。因此,ESP教学还应该从语言的表层形式向深层形式过渡,有意识地加强学习者语言技能的锻炼与培养。四、ESP教师配备

在ESP教学中,ESP师资力量直接决定或影响ESP教学的各个方面。师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会制约ESP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虽然ESP师资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同,但是在应由谁来承担ESP教学的问题上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赞同将EGP教师培养成ESP教师(陆伟成,2009;王慧婷、陶加,2010),另一种观点则主张选派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来担任ESP教学(黄建滨、邵永真,2001;朱万忠、韩萍,2002)。

因此,为正确认识有关ESP师资来源的争论,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ESP教师的标准是什么。

任荣政、丁年青(2012)认为一名ESP教师应有的知识能力结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3个方面:其一是英语学科知识。ESP的学科性质决定了ESP教学在本质上是英语语言教学,因此ESP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学知识以及较为全面的听、说、读、写、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此外,作为语言教师,ESP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教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外语习得理论和外语教学法知识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等。其二是专业学科知识。ESP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交流,因此所教授的英语语言必须与一定的专业内容相联系,这也是ESP教学区别于EGP教学的最大特点。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确保ESP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ESP教师将无法理解专业内容,无法组织课堂活动,把自己置于课堂旁观者的尴尬地位。其三是一定的ESP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ESP属于英语语言共核之外的变体,其教学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并遵循一定的理论原则,如需求分析、体裁分析理论等。从上述标准来看,不管是EGP教师还是专业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在知识结构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蔡基刚(2013)认为真正的ESP教学是语言教学而不是内容教学,真正的ESP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都能胜任的。他指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ESP教材对语言教师的知识结构都是不需要很高的。因此,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去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然后回来教ESP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是把专业英语当作了ESP。必须看到现在一些英语教师开设的ESP课程,其教学方法还是停留在ESP的20世纪70年代的初创时期,教授专业或行业领域里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语篇修辞特点,很少教这个领域里的交际策略和交际技能。而后者正是国际ESP的发展趋势——从专门用途语言转向专门用途交际(Boswood,1994)。Jordan(1984)曾经教过经济学的专业英语,用的是专业课程教材,教学侧重在内容和语言的结合方面。但实践证明这样的专业英语教学不是很成功。他发现学生更需要的是学术英语。所以他(1997)后来总结说“ESP的关键是学习技能”,这是学生最缺的。而无论学术领域的共核技能,还是专业领域的交流技能和策略,语言教师只要在专业方面有些基本知识都能胜任的。五、ESP教学组织

首先,关于何时开展ESP教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大学一、二年级作为EGP基础教学阶段,将三、四年级作为应用提高教学阶段开设ESP课程,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另外,各校在具体实践中还应根据学生的EGP水平以及专业课设置情况统筹兼顾,恰当灵活地确定ESP课程的开设时间。

1.ESP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ESP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间的关系。笔者认为,ESP教学应在专业学习(post-study)之后。因为任何一门专业外语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上。掌握了某个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准确地建立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提高专业外语的学习效率。如果脱离了必要的专业知识背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应对外语语言的挑战外,还要同时解决内容理解方面的困扰,无疑会大大增加学习的负担。

2.应处理好ESP教学与EGP教学之间的关系。EGP教学是ESP教学的基础,学习者学习和掌握ESP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EGP水平。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EGP学习就直接进入ESP学习阶段,则ESP教学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不可否认,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仍然是不少学校考核外语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而对学生来说,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也与其学业考核、求职就业密切相关。所以,让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集中精力开展一定时间的EGP学习以尽早通过相应的考核,之后再转入ESP学习阶段是比较恰当的。当然,这两个阶段的外语学习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而应尽量实现两者间的有效衔接(罗毅、李红英,2008)。以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为例,在EGP教学阶段可以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既涵盖英语语言知识点又与医学专业内容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社会医学、科普医学方面的材料;还可以重点加强与ESP学习关系较密切的语言技能培训,为后续ESP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由于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尚未完全进入专业知识阶段的学习,因此我国大多数院校一、二年级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主,三年级才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为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上得到充分的训练,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ESP课程。同时,鉴于学生入学时的整体英语水平偏低,可多增加一些基础英语教学,ESP可作为学生通过四级考试后的选修课程来开设;而国家重点建设院校可以视其情况,少设或者不设公共英语课程,使学生入学后尽早进入ESP课程的学习,为适应双语课教学奠定基础。

其次,关于ESP教学的组织,笔者认为:(1)ESP教师应该在保持一定学时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教学场所与实践空间。教师可以将ESP学习者直接引入完全真实的ESP应用情景进行亲身体验,以增加感性认识。近年来,受建构主义和二语习得理论的影响,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理想的语言学习情景应当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因为只有在真实的使用状态中学习者才能获得对语言的恰当理解(Davies and Pearse,2000)。由于ESP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在特定的专业场景中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选择适宜的教学场所并利用软硬件条件营造出真实的ESP应用情景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既有助于增强学习者对应用情景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还能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比如,我们在中医英语教学中,组织学生旁听一些国际性的中医药学术会议和论坛,让他们亲身感受英语学术演讲的氛围以及中医同声传译的风采;依托学校附属医院的WHO国际针灸培训中心,让学生实地观摩中医师如何用英语与外国患者及学员进行交流。这类教学场所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ESP应用的实际状态,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因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而有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在这种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中,ESP学习者往往只能进行单纯的观摩,参与的机会比较少。为了弥补真实场景教学的不足,ESP教师可以设定场景,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模拟ESP应用场景中进行学习。比如我们在讲授临床诊疗用语的过程中,以学校的“模拟医院”为场景,指导学生分别扮演医护人员和患者,模拟门诊就医、病房查房等情景,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2)在ESP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多媒体的技术,构建虚拟的ESP课堂,开展基于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整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录像等各种媒介的信息,并以数字方式进行存储、传输和再现。近年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多维度的信息传递再现或构建语言应用情景,其对ESP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在线课堂(online course)的方式开展ESP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技术的优势,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学习者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从而实现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和个性化学习(individualized learning)。我们在建设精品课程“中医英语”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中医英语网络课堂的建设。考虑到课时有限、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及诉求不同等因素,我们分别采用Word、PDF、PPT、Flash等不同文件格式,将教学大纲、教案、课堂教学录像以及一些学术会议和模拟英语查房的影像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观摩和自学,并实现了与兄弟院校的教学资源共享。

最后,关于ESP的教学方法的问题,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式,即让学生阅读外文原版专业教材、教师通过分析语法及翻译等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习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整个教学活动仍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中心,学习者则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除此以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过于强调语言输入的作用,忽视了输出训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根据语言输出假说的相关理论,语言输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输入的内容,增强学习者语言应用的流利性,还能使学习者发现语言应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认知语言学说的教学理念,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ESP教学模式,并且有意识地加强语言输出训练,真正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ESP教学方法,还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语言学和教育学的先进理论;同时,应针对ESP学科自身的特点与规律,综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第二节ESP教学研究发展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基础,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简称EGP)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ESP或专业英语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EGP后的ESP课程建设成为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刘梅,2013)。刘润清(1996)指出,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梁友珍(2003)提到,在许多欧洲及亚洲国家和地区,大学整体英语水平比较高,“ESP教学己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如罗马尼亚和新加坡等国,大学中的通用英语课程只针对那些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其他学生则在整个大学阶段只学ESP课程”。ESP逐步取代EGP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于ESP教学现状,国内与国外的ESP教学侧重不同,这些不同除了历史文化因素差异外,还与政治、经济息息相关。大陆地区的ESP教学效率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一、国际ESP教学研究发展

从国际层面来看,很多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开设的ESP教学主要是学术英语。根据束定芳、陈素燕(2010)的介绍,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课程设置完全照搬英国诺丁汉大学,学生第一学年上的英语课就是学术英语。他们的《英语教学大纲》第一条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学术英语和学习技能,以便使他们能胜任学术课程”。学术英语教学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核心课程就是学术写作、学术阅读、学术听说和学术语法与词汇(6周)。第二阶段的课程有学术书面交流与研究I、学术口头交流与研究I、定量分析方法等(11周)。第三阶段有学术书面交流与研究II、学术口头交流与研究II、定性研究方法等(11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一年级开始起就把英语教学与专业挂钩,但他们开设的都是学术英语(张济华、高钦,2009)。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学术英语课程是学生进入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阿尔伯塔大学的学术英语课程并没有严格划出学术写作课程和学术口语课程。但是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综合分析各种学术刊物及讲座的各种信息数据,帮助学生在学术写作和学术口语上提高其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工作室(workshop)方式,即基于学生学习需求,教师期初以案例作为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共同学习,并以工作室的形式组织教学,学习时间为12周左右。二、国内ESP教学研究发展

20世纪80年代,研究ESP的人就越来越多,出现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几乎同时我国的一些外语院系也开始尝试开设“科技英语”课程。同时,ESP教学的开展也面临很多争议,蔡基刚(2013)将这些意见归纳为:1)ESP教学需要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背景,我国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没有这样的学历结构;2)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低,并不具备学习ESP条件;3)ESP教学并非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4)鉴于我国大学生毕业后找的工作多半不对口,只有较强的普通英语能力才能帮助他们胜任任何工作;5)ESP教学和我们大学英语培养学生素质目的有冲突。

根据蔡基刚、廖雷朝(2010)的调查,我国高职高专和大学英语都进行ESP教学,但特点有所不同。前者大都开设秘书英语、旅游英语、护士英语、会展英语等,通过岗前培训为就业做好准备。高职高专的行业英语定位正确,因此教学发展很快,深受学生欢迎。我国大学英语主要定位兼顾行业性与专业性。商务英语、经贸英语、新闻英语和医学英语这些具有行业英语特点,对专业知识背景要求不很高的课程主要由大学英语教师开设;而科技英语、化工英语、法律英语和生物英语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则主要由专业教师开设。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界限有时较难划清。除了专业性强弱是一个区别标准外,目的也是一个区别标准:前者主要是通过学习,掌握行业基本知识,从而能用英语很好地开展本岗位工作,实用性大一点;而后者主要通过这种课程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本专业领域中的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以便顺利阅读专业文献,研究性大一点。如广西财经学院,其ESP课程主要有:会计英语、财经英语、财经英语报刊选读、管理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翻译、商务英语谈判、旅游与饭店英语、经贸英语、文秘英语、求职英语、广告英语和公关英语等等。其中会计英语、管理英语、法律英语等课程专业理论性较强,主要由专业教师教授,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熟悉该专业的知识结构,以顺利进行专业文献阅读。但往往在实践教学中由于受专业教师和学生双方英语水平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首选翻译法讲授专业知识,专业教材在很大程度上被当成了翻译教材。

我国香港地区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ESP教学也主要是学术英语,如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arts students,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written communication for engineers,English skills for legal students等等。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六所大学开设的都基本上是学术技能类课程。香港地区高校由于大部分课程为双语课程,采用英文教材,任课教师大部分有留学经历,甚至部分教师为外籍教师,因此ESP的课程在行业性与专业性的权衡中,偏重于EAP教学。香港地区高校除开设传统的EOP课程外,也开设专门的学术技能类课程,致力于训练学生的论文写作、报告写作和讨论策略,使学生为全英文授课做好语言上的准备。总地来说,香港地区较内地具有一定的优势(蔡基刚,2013)。近些年来ESP教学还受双语课程的挤压。随着教育部大力推进双语课程的建设。在双语课程的挤压下,原本已经惨淡经营的专业英语课程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有些人认为ESP课程是历史的产物,以往开设ESP课程,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阅读原版的专业文献有困难,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今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已有了大幅度提高,完全有能力借助词典获取专业信息。ESP课程不久将被双语教学取而代之,即用全英语讲授专业课,使学生能深入了解原版的专业信息并用英语交流。第三节ESP教学的经济效益调查

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语言和其它技巧一样,是个人和社会通过投资能够获得的经济资源,因此它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成本和收益。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成为语言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语言经济学的观点,ESP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们可以把ESP教育投资看成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微观(学校)和宏观(社会)两个方面研究ESP教育投资的内部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ESP教育投资的内部效益包括从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出发,探索如何按照经济规律实现投资效果的最优化。ESP教育投资的外部经济效益则着重研究ESP教育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研究我国ESP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评价国家或地区的ESP教育政策,提出适应国家或地区经济建设的ESP教育政策与发展规划。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研究ESP教学有助于实现ESP教育成本投入的最大收益,及ESP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顺利对接,使ESP教育切实把握好区域发展需求的脉搏,具有导向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将有限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予以应用和发挥。

在这一章中,本书将语言经济学作为中医英语教育的理论依据之一,从语言经济学的新视角入手,首先,探讨了ESP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的关系;其次,进行了ESP人才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对高校现有的ESP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现状和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再次,基于语言经济学的理论和调查数据,研究ESP教学现实与潜在的宏观语言经济效益,即ESP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社会对ESP的评价。在具体的研究中,笔者以河南省的中医英语教育为例,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中医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一、ESP教学与语言经济学理论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以跨经济学和语言学为主,同时涉及多种学科门类的边缘交叉学科。它主要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张卫国,2011)。具体说来,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形成和演变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语言、语言行为和语言政策如何与人力资本、就业、工资和收入分配等相关(黄少安、苏剑,2011)。主要包括:(1)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包括语言本身作为一个产业以及语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及其测度;语言作为人力资本以及人们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行为及其成本收益核算、国家的语言经济战略等。(2)经济学角度的语言本身的演变规律,包括作为信息载体及传播工具的语言和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的不同的演变规律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定等。(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战略,例如: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战略(建立孔子学院等)、推广普通话战略和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等。语言经济学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审视语言学,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使语言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更紧密的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语言经济学的重要性正在提升,作为一门学科或一种学术思潮,已经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语言经济学越来越重要;不仅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语言产业和语言经济已日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语言经济战略和语言战略,是我国经济战略和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文化。(一)语言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一词最早出现在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经济学教授Jacob Marschak发表在行为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短文里。他揭示了语言具有经济学本质的东西:价值和效用、成本和效益。这是经济学家首次正式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语言问题。不过,Marschak只是提出了“语言经济学”这一概念,并没有给语言经济学下一个定义或是给出进一步的说明解释。

随后的研究对Marschak有所提及,但并没有延续他的研究思路,而是从官方语言政策分析的需要出发,切入到语言经济学研究上来。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加拿大学者(Breton,1964、1978)率先开启了经济学对双语及多语现象的研究,进而拓展到对语言政策双语教育以及语言与收入关系等方面的经济学研究。不过,当时的研究更像是语言社会学或是社会语言学的范畴,用以分析不同种族的移民之间的经济地位及其收入差距问题,因此,这一阶段可以称为语言经济学的起步和摸索阶段。

随着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的兴起,研究人员发现教育投资中语言学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而语言学习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必然要有其成本和收益,人们这才意识到Marschak语言经济学思想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对语言经济学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Marschak的“语言经济学”概念加之随后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一起催生出了语言经济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此后,语言经济学开始摆脱社会语言学的束缚,与人力资本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研究人员开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语言的人力资本属性上,特别强调主动获取语言技能是人们经济优势的一种来源。F.Vaillancourt(1989)是这样界定语言的:“如同通过工作经验或通过诸如数学和历史学科的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一样,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1)大量的围绕着语言认同和语言能力共同决定劳动力的实证研究(McManuset al.,1983;Grenier and Vaillancourt,1983;Grenier,1984,等等);2)语言政策的经济学分析(Grin,1990、1996a、2000、2003)。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一次主题为官方语言与经济的国际研讨会在加拿大举行,集中讨论了双语的商业性语言培训与商业化以及加拿大的语言政策问题,这极大地推动了当时语言经济学的发展。上述阶段可以说是语言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黄金阶段。

此后的一段时期内,随着交叉学科的兴起和经济学自身的发展,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用博弈论对语言学问题加以研究讨论(如Selten and Pool,1991;Rubinstein,2000;Glazer and Rubinstein,2001、2004、2006)。此类研究与之前的语言经济学研究几乎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它们拓宽了经济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视野。(二)语言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如语言与劳动收入,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动态发展,博弈论等。

本项目研究主要关注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收益。在这个范畴内,语言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有:

1.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技能属于稀缺资源,掌握一门语言意味着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资源。语言人力资本发挥作用表现在双语竞争力,人们之间的交际总是通过语言来协调的。双语语言知识为人际交往打开了方便之门,多语能力可以使当事人胜任不同经济地区的工作,增加国际贸易和旅游的机会,增加贸易伙伴数量,对工作绩效产生积极作用,这种能力将增加人力资本的储备。在劳动力市场上掌握双语或多语知识的人因而具有就业优势。有些工作需要雇员经常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而有些工作则要求雇员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来确保其安全、高效地完成。对于这些类型的工作,双语者比单语者更容易就业,双语者在不需要语言技能的工作岗位上也具有优势,雇主可能更倾向于双语者。

2.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要考虑投资成本和预期效益。学习外语这一经济投资的成本便是学习这门外语花去的时间和直接货币支出,而其效益则取决于学习者学习这门外语后是否有使用的机会和是否广泛使用。外语习得者可以获得更高的薪水或额外的津贴,拥有外语人才的企业更容易在国际市场进行贸易活动,其产品更容易进人国际市场。从经济学边际效益角度来看,学习另一种语言知识应该和较高的回报联系在一起,通晓多种语言的人应该比单语者获利更多。而人们对语言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时,选择一种语言而不选择另一种语言就是因为语言的回报率不同,人们一般追求那些具有较高回报率的语言来学习,语言的市场回报率取决于人们对不同语言的需求。

3.语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在使用过程中,语言表现出有效表达和能被理解的互换性。语言的表意功能能够在人们头脑中产生某种信仰效果,在这种信仰效果的驱使下,人们会付诸一些相应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预期需求。例如,广告语言、产品说明语言、集市语言、服务语言和谈判语言等典型性反映了语言使用者所预期的不同的经济价值,商铺名号和商标品名都与商家的销售收入密切相关,广告词撰拟则往往一字千金。一次成功的谈判可为企业带来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直接经济收益。

4.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某一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该语言在不同市场上的使用程度,包括在劳务市场和消费市场的使用程度、应用多寡,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

总之,语言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们依靠语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