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力量:改变人生的86条成功法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23:39:03

点击下载

作者:育青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奇的力量:改变人生的86条成功法则

神奇的力量:改变人生的86条成功法则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神奇的力量:改变人生的86条成功法则作者:育青排版:蕾蕾出版社:地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9-01ISBN:9787502837792本书由四川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 思维的革命印刻效应——摆脱“先入为主”的束缚

1910年,德国习性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边行走。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的生物,它也会自动地尾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对某个物体的追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对其他物体形成追随反应。用专业术语来说,这种追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而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它只承认第一,无视第二。

这种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印刻效应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的世界里,也同样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

摆脱“先入为主”的束缚

很多时候,人也和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一样,认定了一样东西后,其思维便转化成一种固定模式,思想也像僵化了似的,在客观环境已经变化了的情况下,思维却无法跟着转变。对小鹅而言,只跟随一种活动的生物,可能对它本身造成不了太大的损失或伤害;但对于人而言,如果凡事先入为主,而不顾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则必定会遭受损失或失败。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复杂的锁,并且从未失手。胡汀尼曾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胡汀尼挑战,有意给他难堪。他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了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胡汀尼能否从这里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牢门咣当一声关上了。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工作。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竭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门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人们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受的人都有着极强的记忆力,故事中,魔术大师先入为主的习惯告诉他:只要是锁,就一定是锁上的。这一点,也恰恰是导致他失败的关键原因所在。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抛弃成见,不要让先入为主的思想占据自己的脑子。权威效应——不要在权威面前丧失自我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么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并让人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化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人们往往都有一种“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都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种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同时,人们还有一种“认可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要求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因此,在这两种心理作用下就诞生了权威效应。

不要在权威面前丧失自我

接受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而在“权威”面前,人们更容易屈从,从而放弃对事实真相的思考和认识。

面对权威,我们可以尊敬,可以看重,但千万不要在权威面前丧失自我,失去自主。有个刚刚毕业的护理专业的学生,来到一家大医院实习。一天,医院里接收了一个转院的生命垂危的病人。医院马上安排抢救,这位实习护士被安排做一位外科手术专家的助手,这位专家也是该院的院长。复杂的手术进行了近10个小时,终于快结束了,只剩下最后一道程序——缝合。这时,那个实习护士突然严肃地对院长说:“院长,我们用了10块纱布,可是您只取出了9块,要不要再检查一下?”

院长看了她一眼,但是没有理睬她的话,说道:“继续,准备缝合!”

这位实习护士满脸的不解,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她又继续说道:“做医生要对病人负责任,你们不能这样做!在找到第10块纱布之前,不能缝合!”

所有人都诧异地看着这个不过是个实习生的小护士。这时,一直表现得很冷漠的院长微笑了一下,举起了左手,手上拿着一块纱布!这时他说:“第10块纱布在我手里,别担心,缝合吧!”

手术结束后,院长决定让小护士留在医院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原来,那天他是故意考验一下现场的工作人员,看他们究竟有没有职业道德和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他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最合格的助手。权威之所以是权威,在于权威在某一方面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但权威不是“上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面对权威,我们必须要保持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进行分析和辨别,否则,就会在“权威暗示”下彻底丧失自我。故事中的小护士对工作认真坚持,勇敢挑战权威,不仅得到了别人的尊重,更为自己赢得了这次工作的机会。

人常常会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还会受“权威暗示效应”的影响而做出倾向于权威的错误判断。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人们应当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坚持自己的判断。思维定势效应——突破常规思维,才能跳出困境

所谓“思维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简单来说,是人们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思维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心理学家迈克曾经于1930年研究过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在他的实验中,对部分参加试验者利用指导语给以指向性暗示,对另一些参加者则不给以指向性暗示。结果,前者绝大多数能解决问题,而后者则几乎没有一个能解决问题。这可以说是思维定势对于解决问题的帮助作用。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分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汽车修理工一听笑了:“哈哈,你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智商160分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

其实,阿西莫夫就是陷入了思维定势之中。这种思维定势会束缚人的思维,使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

突破常规思维,才能跳出困境

生活中,我们看问题的时候往往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出发,而不善于转换角度,这样,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习惯的束缚,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受到牵绊,往往不能十分清楚地找寻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其实只要跳出习惯的桎梏,突破常规思维来思考问题,就一定能够跳出困境。日本的丰田公司在多年以前就发现,世界上有许多人想购买奔驰汽车,但由于价格太高而无法实现。

于是,丰田公司的工程师放手开发凌志汽车。丰田公司在美国宣传凌志时,将其图片和奔驰并列在一起,用大标题写道:用36000美元就可以买到价值73000美元的汽车,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经销商列出了潜在的顾客名单,并送给他们精美的礼盒,内装展现凌志汽车性能的录像带。录像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一位工程师分别将一杯水放在奔驰和凌志的发动机盖上,当汽车发动时,奔驰车上的水晃动起来,而凌志车上的水却没有动,这说明凌志发动机行驶时更平稳。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挑战,奔驰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定价策略。但出人意料的是,奔驰公司并没有采取跟随降价的办法,相反还提高了自己的价格。

对此,奔驰公司的解释只有一句话:奔驰是富裕家庭的车,和凌志不在同一档次。奔驰公司认为,如果降价,就等于承认自己定价过高,虽然一时可以争取到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会失去市场忠诚度,消费者会转向定价更低的公司;如果保持价格不变,其销售额也会不断下降。只有提高价格,增加更多的保证和服务,例如免费维修6年,才可以巩固奔驰原有的地位。

就这样,奔驰公司不是跟随和盲从,而是打破常规,以超常思维和手段,化被动为主动,摆脱了来自凌志的挑战。这说明,在市场营销中,当我们面对难以解开的局面时,只有突破定式、打破常规,以超常思维来解决新问题,才能使企业不断获得新的商机。不仅企业的发展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对于个人来讲,在通往自己理想目标的征途上,也要进行大胆的、多方位的探索,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在探索问题时,要对传统思维方式中错误的、陈腐的东西进行舍弃,不可一条道走到黑,而是要沿着多种方向,从全新的角度,去解决目标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就是突破常规思维的一个常用手段。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对事对物反过来想一想,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其实马光所采取的那种救人方法就是依靠逆向思维来完成的。是的,“反其道而思之”,往往也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其实,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像曲别针一样,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变化。也许我们正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时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势思维所致,只要勇于重新考虑,就一定能够找到不止一条跳出困境的出路。墨菲定律——莫存侥幸心理

墨菲定律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国家常用的俚语,它与“帕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并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

1949年,一个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说了句玩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迅速流传开来。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出一些其他的意涵丰富的话,比如:“东西越好,越不中用”,“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等等。

莫存侥幸心理

人们越是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恶果,实际上往往越会发生,这就是墨菲定律的本质意义。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隐藏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那么不管其可能性有多小,概率有多低,如果不断重复去做,结果总难免会导致大的事故或祸患发生。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架上升空,仅仅73秒后就突然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被炸成碎片坠入大西洋,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美国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普通公民——37岁的中学女教师麦考利夫。在经过4个月的调查后,事故调查委员会确认,“挑战者”号爆炸的原因居然是一个小小的O形圈,它在低温下会失去弹性。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认为这个小问题无足轻重,结果却酿成了大祸。

7年之后,2003年2月1日上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途中在佛罗里达上空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事后发现,造成航天飞机解体坠毁的“罪魁祸首”仍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哥伦比亚”号在发射后不久,外部燃料箱一块绝缘泡沫碎块发生了脱落。美国航天飞机的两次失事堪称墨菲定律的经典例证。航天飞机是一个有着数万个部件的高端产品,如此复杂的系统出事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事故之后,积极寻找事故原因,以减少差错的发生,防止下一次事故的发生。“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是导致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律重视的是可能性,包括小概率事件,它强调事物的变化及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亟需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观察的视野,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在生活中,自行车走机动车道,摩托车走人行横道,汽车在马路上随意掉头,行人闯红灯等违规事例屡见不鲜。可以说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这样做的危险性,但却还要明知故犯。这幕后的主谋到底是什么呢?侥幸。

人们在十字路口准备过马路时,往往会忽略交通规则。红绿灯指挥着车辆,站岗交警也指挥着行人,我们应该按“红灯停,绿灯行”的指示过马路,而不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反正没有车辆,赶紧跑过去就是了!或者想:我才没那么倒霉呢!有很多交通事故就是因为司机驾车的一时疏忽和不注意造成的,或者是司机酒后驾车神志不清造成的。他们通常也都是抱着种种侥幸的心理,而最后都酿成一个个无可挽回的悲惨结局。“墨菲定律”忠告人们:小概率事件在一次活动中的发生是偶然的,但在多次重复性的活动中发生是必然的,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如果你不想让坏事情发生,那么你不要试图去做任何有可能引起它发生的事情,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持续的灾难和损失。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侥幸。因果定律——改变了思维,就能改变了生活

因果定律又可称为因果法则,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被认为是人类命运的“铁律”。

有因才有果,每一个结果的产生都有一个特定的原因或者多个原因。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现状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果”。

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都会产生相应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是坏的。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地“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这些语言和行为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出现。

改变了思维,就改变了生活

按照因果定律所揭示的道理,你生活的方向以及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由你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由此刻你大脑里正在进行的思维所决定,无论它们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建设性的还是危险的。其中最好的消息就是:如果你改变了思维,你就改变了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瓶颈”,从而束缚了自己。这是由于人们只在同一角度停留所造成的,如果能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有所改观。

生活中有些人,每逢遇到挫折时总是武断地认为自己的水平、能力有限,进而自暴自弃,而不去积极开启就在眼前的另一扇窗子,看不到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机会其实就在眼前,结果错失良机。由此可见,走向失败的人,其实是因为丧失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才让人生道路变得艰难而凄苦的。因此,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无法解决时,就要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转入另外一条发展道路上,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一位年轻的妈妈想对刚买的婴儿床进行一番改造,使它能和自己的大床并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省去夜里的担心和麻烦。结果,她拆除小床的护栏时遇到了麻烦。她想按照床的设计,保留一个可以上下伸缩的护栏,而拆除那个固定的护栏,可是那个固定的护栏还起着对床的支撑作用,一拆掉,整个床就散了,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直到有一天,站到床的另一面,这位妈妈才突然发现,由于小床和大床并在了一起,所以有没有移动护栏都是无所谓的,而这个护栏因为在设计时并不起支撑作用,拆了以后,小床依然牢固,问题因此得以解决。如果她不换一种方式,她可能总也看不到这一点,而使自己陷入烦恼。改变思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新鲜的感觉,带来另一种分析结果。有些复杂的事物,你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它就会变得简单明了;有些看似复杂的事物,你变换了看它的位置,则能看到其蕴涵的丰富含义。所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思维和分析方式的“升华”。王凯因病住院做手术,结果第一次手术失败,原因是主刀大夫居然是个实习生,第一次握刀,可能由于紧张或者技术不精而导致这个结果。大家都到医院看望,对医院的行径忿忿不平,有出主意状告医院的,有要求转院的,也有要求赔偿的。王凯心情沉重,躺在病床上一言不发,眉头紧皱。他的一个朋友对他说:没关系,就在这里做第二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失败了,医院肯定要高度重视,派一名业务骨干给你主刀,而且对你肯定会特别精心地护理,手术肯定能圆满成功。王凯听了,眼睛一亮,微微点头,同意了朋友的建议。果然,医院在第二次手术时请来了省里著名的专家亲自主刀,结果非常成功。我们看问题时往往只从习惯的角度出发,而不善于转换位置,因为我们脑子里充满了定向思维。就像在脑筋急转弯里问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很多人都会说1+1在什么情况下都得等于2。正确答案是,在算错的情况下1+1不等于2。其实,这个简单的脑筋急转弯,揭示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如果按照一般的角度看问题,1+1铁定了等于2,但如果跳出了这个思维定式,答案就会出现另一种情形。当一个人的思路受到牵绊时,往往不能十分清楚地找寻到一切问题的根源——逻辑。要想找到逻辑,就要跳出习惯上的桎梏,避开思路上的习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当你思考问题时,不妨也可以“避开大路,潜入小径”,也就是说,躲开那些热门的问题,而把眼光转向那些不被人们重视的角落。一条发展道路被封死了,不必绝望。如果能够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全力以赴,那么,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并非异想天开。

一个人在漫长的一生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危机,这时,如果对未来感到绝望以致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的话,那么你就再也无法爬起来。然而,只要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改变你的定向思维,你会发现成功可能就在转弯处。彼得原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组成的,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进行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即: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职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却无所作为。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地发挥他个人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会使其无法很好地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于个人来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的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唯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上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世界上每一种工作,都会碰到无法胜任的人。抛弃本职工作,盲目地追求别人头上耀眼的光环,最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久居河边的一只青蛙,对自己四条腿用力、一蹦一跳的的走路方式极为不满,看那些人,两腿直立行走,又高级又潇洒,要能像人那样走路该有多好啊!

于是青蛙不停地到河边的寺庙中去拜佛许愿,盼望有朝一日能像人一样走路。年复一年,青蛙的诚意终于打动了神灵。青蛙的愿望实现了。

青蛙骄傲地站了起来,迈开两条长腿(原先的后腿),大步流星地走了起来,可是它莫明其妙地离河边越来越远,怎么也走不回水边去,也无法再捕捉到食物,饥渴难当的青蛙终于死掉了。

原来,青蛙站起来走路后,它的眼睛却只能望见后面,腿往前走,眼往后看,这样的怪物自然无法生存。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盲目地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到头来可能演化成一出悲剧。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你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否则,也会像这只学人走路的青蛙一样,落得悲剧收场。小王是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学历虽然不高,但非常努力,加上口才了得,顾客网络广阔,因而个人销售成绩非常好,多年来都是公司最佳销售员。公司因此提升他到主管职位,领导一整队销售人员。

小王到任后,问题出现了。由于他领导及执行能力不强,而下属又不认同他的做事方式及政策,公司也不满他未能提高整体销售业绩,因此他面对很大的压力,渐渐地信心受到打击,工作士气低落。更大的问题是,他发现自己无路可退,降级再担任原来的销售员职位,等于抹杀了自己以往的成就。去别的公司求职,自己的学历及近年表现又不出色。更糟的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计划裁员,自己变成了高危一族,惶恐终日,工作表现也就更加糟糕。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断晋升,但也要考量自己的能力,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案例中的小王,本来可以在低一级的职位上游刃有余地施展自己的才能,现在却不得不处在一个自己所不能胜任的但是级别较高的职位上,惶惶终日。这种状况对于个人和组织双方来说,无疑都没有好处。

彼得原理在这个社会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个甘于忍受不适合的位置带来的煎熬的人,将会附带忍受更多的痛苦。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这才能真正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地在工作中体味到快乐,当然,这一点也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中,其他环境和条件下也同样适用。马太效应——成功是成功之母《圣经·新约》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它的寓意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人、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累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成功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对于那些在挫折与困难中挣扎的人们来说,对于那些屡尝失败苦果的人们来说,或许它能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可是,试想一下,如果你屡战屡败,从未尝到过成功的甜头,你还有必胜的信念吗?所以更多的时候,失败是失败之母,而非成功之母。

例如,当一个满怀壮志的人去参加考试,失败时他会鼓励自己下次再努力,当再次参加又失败,第三次、第四次……多次失败后仍然有毅力继续拼搏的人又会有多少呢?有时,失败会激发人的潜能,使他一鸣惊人,使他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是,要知道,失败更会使人颓废,一次不会,两次、多次后,激情不再时,成功不再可能回来,再去尝试也只会是徒劳。因为经过多次失败之后,人就会丧失信心,甚至再也没有勇气尝试了。而越没有信心就越容易失败,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成功就很难实现了。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你越成功,你就会越有自信,也就会越容易成功。一言以蔽之,成功是成功之母!近代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不仅在力学而且在天文学方面也有着突出的成就和贡献。1609年,他制成了一架简陋的管状仪器,用它可以看到放大了的物体,随后他又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增大放大倍数,终于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这只是一个开端。随后他又用这架望远镜观察天象,发现了月亮上的山谷、木星的四个最大卫星、金星的盈亏、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现象。这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有利证据。而这一切贡献不能不归功于他当初望远镜的成功研制。其实不仅是伽利略,牛顿的经典力学、焦耳的能量守恒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一系列著名理论及定律,都是在一个个小成功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入研究而得出的。正是在正确经验的指引下,这些成功者们才找到了走向辉煌的捷径。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追求成功,设定“一口吃个大胖子”的期望值只会阻碍自己成功。掌握“点滴成功激励”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成功是成功之母。如针对某些家长对成绩差的孩子要求过严,一位教师指出,“为什么非要考100分?孩子假如这次只考了50分或60分,下次你就让他考62分行不行,只要不断进步,就是一次成功。”

强者总是“循序渐进”变强的,“中国饲料大王”刘永行在创业初期和兄弟在街上卖小鸡,难道这种收获仅仅是钱吗?尝试的成功带来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金钱本身。如果一个人期望值过高,他很可能一无所获。

制定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这是成功的明智选择。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成功成为成功之母。犬獒效应——不经历挫折的成功不堪一击

犬獒效应源自于獒的生存法则。

其实,獒在刚出生时,也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犬。当年幼的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互相撕咬,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唯一幸存的犬被称为獒,而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

对于这些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生存下来。而对于彼此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的我们而言,处境与这些犬一样,也是生存之战。

犬獒效应启示我们:困境中蕴藏着机遇,主动迎战并在竞争中越战越勇的人才能成为强者。

不经历挫折的成功不堪一击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如果陷入困境不能自拔,便会痛苦万状,如果你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困境不但不会束缚你的手脚,相反,你的人生还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闻名世界的女作家海伦·凯勒年幼时因为一场大病失去了视力、听力和说话的能力,但是她却坚强地在黑暗中伸出双手奋力抗争,终于成为有影响力的作家与社会活动家;贝多芬在中年时丧失了听力,这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但是他没有在无声的世界中意志消沉,而是坚持创作,谱写了不朽的名曲,也谱写了生命的壮歌……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卓越与出色的人,往往不是得到了上天更多的恩赐,相反是经历了更多的磨难。人往往会由挫折和苦难得到更大的考验和提高。吃点苦,受点挫折,会让我们学会更加坚强、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无限挑战。从前,在一座寺庙中有一个小和尚。他从小就出家了,是寺里的和尚们把他抚养长大的。他很勤劳。每天天还蒙蒙亮,他就要去担水、打扫,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日所需的日常用品。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就这样,他过了十年。

有一天,小和尚有了点空,就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他发现别的小和尚都过得很清闲,只有他一个人整天忙忙碌碌。他发现,虽然别的小和尚偶然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而且也比较近,买的东西也都是比较轻便好拿的。而十年来方丈一直让他去寺后的市镇,要翻越两座山,道路崎岖难走,回来时肩上还要背着重重的米或者油等很重的东西。小和尚很奇怪,他就跑去问方丈:“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呢?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读经,而我却要每天都干个不停呢?”方丈没有回答,只是微笑。

第二天中午,当小和尚扛着一袋小米从后山走回来时,发现方丈正在等着他。方丈把他带到前门,自己就在那里坐下读经,让小和尚在旁边等着。太阳快要下山了,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个小和尚的身影,当他们看到方丈时,一下愣住了。方丈问那几个小和尚:“我一大早让你们去买盐,路那么近,又那么平坦,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呢?”

几个小和尚面面相觑,说:“方丈,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了这个时候。十年了,每天都是这样的啊!”

方丈又问站在自己身旁的小和尚:“寺后的市镇那么远,翻山越岭,山路崎岖,你又扛了那么重的东西,为什么回来的还要早些呢?”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因为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地走,所以反而走得又稳又快。十年了,我已经养成了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道路了。”

方丈听了他这一番话,就笑了,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啊!”

这个当年的小和尚就是后来著名的玄奘法师。在去西方取经的路上,虽然艰险重重,他的心却一直闪着执著的光。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自己神圣的使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法师。人生经历一些必要的坎坷,能强健“心志”,以后遇到更大的波折也不至于脆弱得不堪一击。

如果你也想拥有不同凡响的人生,那么就不要拒绝那些困难和艰辛,因为这些都是通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阶梯。戈森定律——不要盲目重复以往的成功经验

生活中,人总是会觉得喝下的第一杯水最解渴,第二杯就差了一些,如再喝第三杯、第四杯,非但不解渴,反而会胀得难受。

这个现象虽然普通,但却揭示了一条重要的经济学定律。1854年,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就根据这种现象提出了他关于人的享受规律的重大发现:如果我们连续不断地满足同一种享受,那么这同一种享受的量就会不断递减,直至最终达到饱和。这种连续享受或重复享受时出现的享受量递减的规律性,后来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又叫戈森定律。

不要盲目重复以往的成功经验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一个人若不能以更宽广的心灵,跳脱出自己原有世界观的局限与束缚,就不容易在快速发展与改变的社会竞争中掌握先机。也就是说,若是我们还停留在既有的成功架构中,盲目重复以往的成功经验,很可能就要面对被淘汰的命运。山脚下的树林里住着一群猴子,聪明的猴子阿三就是其中的一员。因为树林不是很大,猴子们总是会因为野果的有限而饿肚子。有一天,阿三想到:在半山腰的那片树林也许会有果子吃。于是阿三就和几只猴子一起爬到了半山腰。果然,因为到山腰里来采野果的动物比山脚的树林里要少得多,所以它们很快找到了足够的野果,美美地吃了一顿。过了一段时间,半山腰的果子也不够吃了,阿三又想:在更高的山顶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果子。

于是,阿三向山的更高处攀登。随着高度的增加,一路上越来越冷;而阿三期待的果树林却一直没有出现。猴子阿三想,既然我上一次往山上爬就找到了更多的果子,这一回这么做应该也不会有错。于是它坚持向上爬,丝毫没有注意到身边的树木已经越来越少,而天气也越发寒冷。

过了几天时间,阿三终于来到了山顶。这里覆盖着皑皑白雪,四周根本没有果树,只有零零星星的几棵雪松。此时,阿三想回到山脚,却因为精疲力竭而倒下了。两次同样的尝试,为什么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我们可以将猴子阿三的失败归结为“经验陷阱”:初次的成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也隐藏着潜在的危险,盲目重复过去成功的经验,其结果往往注定是失败的。

那么怎样才能摆脱“经验陷阱”,获得持续的成功呢?关键就在于摆脱传统思维,打破常规,不被任何条条框框所束缚,更不要被任何经验、习惯所制约。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里,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就是此刻失败的根源,只有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让经验左右自己,才能避免失败,赢得成功。奥卡姆剃刀定律——成功源自简单

14世纪初期,英国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了奥卡姆剃刀定律,他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概括来说,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把“剃刀”出鞘后,剃秃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使科学、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时,这把剃刀使很多人受到了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磨砺变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具有了更加广泛、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的含义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保持事情的简单性,抓住根本,解决实质问题就好,我们不需要人为地把事情复杂化,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更有效率地将事情处理好。而且多出来的东西未必是有益的,相反更容易徒增麻烦和烦恼。

成功源自简单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以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复杂只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简单。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就会变得很容易。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日本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收到客户抱怨,买来的肥皂盒里面是空的。于是他们为了预防生产线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工程师想尽办法发明了一台X光监视器去透视每一台出货的肥皂盒。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们的解决方法是买一台强力工业用电扇去吹每个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没放肥皂的空盒。同样的事情,采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办法,你认为哪个更好呢?

对于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复杂的解释更正确,因此,如果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请选择较简单的那个。这里所提到的其实就是驭繁于简。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所以“奥卡姆剃刀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值得深刻记忆的。只要我们能勇敢地拿起“奥卡姆剃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我们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很简单,成功离我们也并不遥远。一家百货商场,虽地处闹市中心,地理位置也不错,但总是门外车马喧嚷,而店内冷冷清清,许多人都是从店门前的大街上匆匆而过,很少有人进店驻足。没有顾客,商场的生意就一直很清淡。经理对此一筹莫展。一次,经理的朋友偶然路过商场,听经理叹息着说了商场的惨淡经营后,朋友沉思良久,笑着对经理说:“要让过往行人都能到你店里来看看并不难,有一面镜子就行了。”

经理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朋友的吩咐,在临街的墙上装上了一面仅几个平方米的镜子。镜子的上方,用红纸贴了一行大字:朋友,请注意您的仪容!镜子的下方贴了一行小字:店内备有免费的木梳。

当许多人又从商场门前经过时,会不由自主地走到镜子前照一照,然后就踅进了商场梳理头发,如果需要打鞋油,鞋刷备有十几把,可以免费使用,但各种鞋油店内却在柜台上销售。

商场内的人一下子拥挤起来,有买鞋油就地擦鞋的,有买发胶就地梳理头发的,有买口红对着店里的镜子涂抹的,当然,店内的护肤品、日用小百货等也销量激增,商场的生意一下子就火爆了起来。一面镜子,就把匆匆而来的路人“照成”了店内购物的顾客,成功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我们在处理事情时,应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会砍削与本质无关的工作,抓住根本,用最简略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表述和解决。复杂是成功的大敌。我们能够越简洁地执行我们的计划,就能够越有效地实现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为完成每一项任务寻找更简便、更高效的方法。

面对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表象,要先动脑,想想这件事情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去做,而不是急急忙忙去动手,以致白白忙碌了半天,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拿起手中的“剃刀”,去伪存真、删繁就简、直指问题的实质,成功自然就会“浮出水面”。青蛙效应——居安思危,不做温水里的青蛙“青蛙效应”源自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所进行的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立即触电般地蹿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后来热度难忍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于是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往往就会忽略周遭环境的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会像那只青蛙一样坐以待毙。

回顾一下过往,当我们遭遇强烈的挫折和困难时,往往会激发自己的潜能;可一旦趋向平静,便耽于安逸、享乐、奢靡、挥霍的生活,从而不断遭遇失败。因此,“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思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居安思危,不做温水里的青蛙

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的空间,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空间。面对竞争环境的变迁,为什么有的人能应付自如,获得生机,而有的人却步履维艰,惨遭淘汰?其原因从青蛙试验里可见一斑。变化的环境,如同逐步加热的水温,有些人敏感性强,及时觉察,积极应对,因而处危不惊,应变自如,摆脱危机;可有些人感觉麻木,抱残守缺,得过且过,图一时之快,到了积重难返之时,就难逃青蛙的厄运了。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磨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了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并最终找到时机,灭掉了吴国。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东山再起,一举灭吴的事迹,恰恰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而吴王夫差却陶醉于温柔乡里不能自拔,缺乏忧患意识,可以说是落进了温水煮蛙的陷阱,最终落得一败涂地的结局。

所以,居安思危,时时保持警觉,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或许也可以让你从中受到启发。在一座森林里,有一只狼卧在草地上辛苦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都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的行列吧。”

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又奇怪地问:“森林这么安静,猎人跟猎狗都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附近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地磨牙呢?”

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其实,我们做事就该这样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要知道“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生活中常有人抱怨缺乏机遇,然而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哀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追悔莫及。因此,晴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雨伞准备好,免得在下雨天时不能出门;一个人的身体,平时就要好好地照顾,要运动,要保健,不能让它受寒受暑,因为一旦生病了,可能就会积重难返,还会增加家人、朋友们的负担。

总之,人的目光要放长远,什么事都应早做准备、早谋划,在安逸的时候要想到,遇到危急时该如何处理,这样或许不一定能把问题解决,但却能把伤害降低,为自己找到出路。从众效应——独辟蹊径,走出自己的路

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刚开始上路时,孙子骑驴,爷爷步行,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人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

这虽然只是一则笑话,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一种现象——从众。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研究发现,“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而不是“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

独辟蹊径,走出自己的路

股神巴菲特在贝克夏·哈斯维公司1985年的年报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大亨正在向天堂走去,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大亨们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只能把你挤出去。”这位大亨想了一会儿后,请求对大院里的居住者说句话。这对圣·彼得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于是,圣·彼得同意了大亨的请求。这位大亨拢起嘴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奔去。圣·彼得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大亨进入大院并要他自己照顾自己。大亨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该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说完,他也朝地狱飞奔而去。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减少盲从行为,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判断是非曲直,并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有时失败离成功只有一线之隔,独辟蹊径,你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美国作曲家盖什文成就卓越,名闻遐迩,可是他还想跟法国著名作曲家、歌剧《茶花女》的曲作者威尔第学作曲。他远渡重洋,来到巴黎。没想到威尔第竟不领情,一口回绝了盖什文的请求,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你已经是一流的盖什文了,何苦还要成为二流的威尔第呢?”生活中,我们太习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回过头来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正是因为走了与众不同的路才获得了成功。成功可以复制,人生之路不能复制。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应该勇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唯有这样,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做别人所不愿做的事,所以才能享受别人所不能享受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常常见到很多人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是的,只有在实际行动中摆脱“从众效应”,才可能创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当然了,一味固执己见也会让自己与成功擦肩而过,我们也应该适时听从、采纳他人正确、中肯的建议。蘑菇定律——经历并忍受苦难,才能走向成功

蘑菇生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蘑菇定律就是据此而来的,具体是指,初入社会的人,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而不受重视,不但默默无闻,还要无端忍受各种批评和指责。蘑菇定律也叫“萌发定律”,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这个萌发过程。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初次工作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谁想从这一步跳过去,谁就会栽跟头。“蘑菇”的经历对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很多年轻人走出校园时都抱着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重用,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工资成了他们衡量彼此价值的唯一标准。一旦得不到重用,工资达不到预期,自己编制的梦想就会彻底破灭。这时就容易失去信心,失去工作的热情,并消极地对待工作。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必然会经历一些苦难,不能忍受苦难的人只能拥有平庸的一生,能忍受苦难的人才能突出重围走向成功。

经历并忍受苦难,才能走向成功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蘑菇”的经历,但这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切合实际。要记住:经历并忍受苦难,才能走向成功。湖畔有两棵树,一棵粗如熊腰,一棵细若手臂。给湖底清淤泥时,它们被锯掉了。人马离去,岸上就多了两根树桩。

一天,来了一个花木工人,要挖掉它们重新植树。这时一个散步的老人走过来说:“大的不敢保证,小的一定会活。”花木工人看了看树桩,没有动,收起工具走了。

一年过去了,小树桩上的嫩芽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了一丛灌木。花木工人很希望大树桩上的嫩芽也长出粗壮的枝条来,他砍去多余的枝条,留下最有希望的一枝,可是,一点都没有用。3年后,这根抽过多次芽的大树桩在最后一根枝条枯萎后,悄无声息地死了。

有一天,散步的老人又来到这儿,花木工人遇见了他,很想解开心中的迷惑。老人说:“树和人一样,凡是早年受挫的人都是幸运的,他们还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可以鼓起勇气来不忧不惧地学一门东西,最后成为有用之材。到了四五十岁才灾祸临头,就真正可怜了,他已没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和精力。”其实,人和树木是一样的,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付出代价,经历挫折,承受打击,才能逐渐长大,并走向成熟。我们切忌因为心理不平衡而怠慢,也不必因为暂时的挫折而烦恼,而是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继续努力,这样,幸运女神才有可能把成功的桂冠戴在我们头上。

在我们被看成“蘑菇”时,一味强调自己是“灵芝”并没有用,利用环境尽快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有些成功之士,正是因为遭遇逆境,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苏东坡晚年时,曾把自己平生最有成就的阶段概括为“黄州、惠州、儋州”,而此三州正是他横遭贬谪的放逐之所。

要知道,人生不可能处处坦途,一劳永逸,当遭遇困境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应对它的方法和态度。只要有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韧劲,“阴暗”的角落并非不能生长。可见,“蘑菇定律”用得其法,其实就是一种“成功法则”。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平安地度过“蘑菇时期”,把握以下要点,方可成功。

第一,不要好高骛远。好高骛远是现代人普遍具有的一种陋习,也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不要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不要一开始就想得到重用,得到丰厚的待遇,更不能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牢骚、抱怨满腹,那样只能使自己丧失信心,萎靡不振,“破罐子破摔”,永远默默无闻。所以请认真对待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并全力以赴地做好它,这是一切事业的开始,同时也可以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坚持到底。很多人在经历“蘑菇期”时最容易产生的念头,就是放弃。但是,真正的成功,属于坚持不懈的人。只有认准目标,不断坚持,积累一些可贵的经验,才能厚积薄发为以后的成功做好铺垫。

第三,适应环境。适应环境,千万别等环境来适应你,做好单调的工作,有效地从做蘑菇的日子中吸取经验,令心智成熟,才有机会干一番真正的事业。

第四,适时地表现自己。在职场中,适时适地地表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老板引进新人,大多希望新人有些新想法,能提出有创意的点子。所以及时和上司沟通、交流,汇报自己的成绩,可助你早日摆脱“蘑菇定律”。但同时切忌锋芒太露。

第五,自强自立。一个人在没有成功时,往往会遭遇诸多不公平的待遇,不要停留在对这些问题的纠缠上。明智的做法是,自强自立,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价值。投射效应——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

古代一位喜欢吃芹菜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像他一样喜欢吃芹菜。于是一到公众场合就向别人热情推荐芹菜,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笑话。但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犯类似这样的错误,那就是“以己度人”。心理学上将这种“以己度人”称为“投射效应”,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即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了其他学生身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

为了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对方是否如我们所想象,只有尝试了才会知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