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划与区域政策转型比较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20:47:01

点击下载

作者:周毅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区划与区域政策转型比较研究

经济区划与区域政策转型比较研究试读:

序言

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尤其突出,是世界特殊类型问题区,其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自然地理结构、经济技术发展及生产条件的地区差异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产业结构失调、城乡发展失衡、财富分配失平,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收敛趋势加大,脆弱的生态资源环境约束性不断增强,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于世界下游水平,众多农业人口城市化社会问题,以及萧条问题、贫困问题和膨胀问题等局部经济问题日益凸现、相互交织,制约区域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重重,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一系列复杂矛盾,加剧地区冲突,已为社会所难以承受,靠粗放型增长方式支撑区域快速发展步履维艰,市场机制、政策调控、社会治理三法失灵,后续发展空间难以为继。因此,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加快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应亟待解答的重大课题。

周毅教授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在其丰硕成果基础上,运用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理论,深入探讨美、日、俄、英、法、德、意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经验教训,解剖中国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制约因素及其原因,并提出加快转型对策。其主要贡献列举如下:

第一,分析了人类生态文明形态四次演化形成过程及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制度转型的经验与教训。人类生态文明形态经历了四次演化形成过程,即从采摘狩猎刀耕火种的自生式灰色原始文明,向灌溉种植养殖的再生式黄色农业文明,再向市场经济能源机械的竞生式黑色工业文明,又向公平民主和谐的共生式绿色生态文明转型;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经验教训比较分析发现,成功的经验是尊重经济区划转型一定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律,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失败的教训是违背经济区划转型一定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律,扩大地区差距,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第二,揭示了经济区划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辩证关系,阐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开放性、创新性、突破性、竞争性与经济区划转型稳定性、保守性、封闭性、约束性矛盾的运动规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经济区划转型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基本适应→基本不适应→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决定经济区划转型,居支配地位,是经济区划转型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区划转型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反作用尤为突出。经济区划转型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产物,只有提供足够的区域空间,产业结构才能顺利实现调整升级。

第三,提出了完善中国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政策建议。在区划动力机制创新方面:把握人地矛盾,解剖内外失衡;在区划方案创新方面:从行政区划及“四大版块”主体功能区划向功能-标准区划转型;在区划方向创新方面: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再到网络创新优势转型,构建区域增长内生动力;在区域经济政策制度创新方面:从同权均利向分权分利倾斜,从传统、滞后、僵化的空间组织制度向公平、融合、多赢机制转型;“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从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型;资源要素从“过密”向“过疏”区域扩散;文化价值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型,倡导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社会为地,法制为天,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国防为屏,神形交融,纲贯穿常。

综上所述,周毅教授积累久、研究深、领域广、成果丰、奖励多、实力强、贡献大、影响远。其最新力作《经济区划与区域政策转型比较研究》,西方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中西合璧,传承创新,提出从拥堵向疏散转型的良方益法,丰富了中国现代治理理论体系,对于又好又快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有所贡献。李京文,2015年中秋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ABSTRAC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it is an obvious problem that there exists the imbalance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As one of the world's special type of regional economic area,China led to the evolution of imbal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area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structure,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land,soil,minerals,human resources,and so on.It beca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y with problem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eak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imbalanced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in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age,the fragile ecology of the grow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urbanization of larg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etc..there are also lagging heavy problems tha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still unbalanced,uncoordinated and unsustainable.Therefore,it is urgent,both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to explore how to achieve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nd accelerat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polici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transformation analys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essons of transformation and policy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of the major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Japan,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Russia,the EU and Britain,France and Italy,and other countries,and then analyzes the constraints,causes and solu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1.Analysis four stages of the hum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volution and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Hum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xperienced four evolutionary morphology formation process,from gray primitive civilization of picking,hunting autogenously slash and burn style,to the yellow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of regenerative plant breeding,to the competitive black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of a mechanical energy and market economy,an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fair,democratic and harmonious gr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essons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policies in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the paper explored that the suc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must adapt to regional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the law to achieve regional 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2.Explor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the contradictory evolution law between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with the features of openness,innovation,breakthrough,competitiveness and the stability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with the features of conservative,closed and binding.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fellows a kind of route of “basically meet the adaptation →basically not meet the adaptation→basically meet the adaptation”.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usually played the dominant role to pus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wherea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there is a counteractive effect.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is usually a part of the product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and the successfully real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based on enough regional spaces and innovations.

3.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nd policy in China.First,to innovate the dynamic mechanism to hand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land and the imbalances; second,innovate the layout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from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to functional and standard zoning,which is directed by new conception transferring from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and to networking innovation advantage.Third,to innova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policies so as to enhance the fair,integrated,win-win mechanism transformation,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1绪论

从历史机遇、内需动力、现实需求、体制保障等多元角度,阐释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背景及研究意义,说明其迫切性、必然性和可行性。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阶段-发挥地区资源区位优势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中期阶段-经济结构演进是发展主要动力;近期阶段-区域网络管理结构及技术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力的决胜王牌;最新研究进展-可持续发展观。介绍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区域是经济社会载体,是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空间形式,其新概念是指一个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国家经济是由不同特色的区域经济有机组合而成。近年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汹涌澎湃,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洲经济合作为主的三大地区板块,区域外延扩大和区域内外合作增强,尤其是起步较晚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进入突飞猛进的“快车道”,推进迅速,合作深入,内容广泛,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史无前例,成为世界区域经济发展亮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化轨迹,反映波浪式递进、螺旋式上升、飞跃式发展的曲折中前进规律,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提供空间容量;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超越制度障碍的空间体现;经济区划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是统筹解决城乡社会根本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桥梁阶梯,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必由之路。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历史机遇

国际国内形势是柄双刃剑,既面临千头万绪、风云莫测的严峻挑战,又是千年不逢、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8年经济危机为中国经济区划及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是生产型大国的“世界工厂”向“中国创造”的消费型大国转型的动力。原因一是外部市场萎缩积重难返,即便外需总量恢复,基于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外贸格局将不再现;二是消费拉动作用显现,社会零售总额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速;三是宏观经济形势好转,救市的百万亿投资振兴计划卓有成效,大规模结构调整升级马不停蹄。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如能抓住机遇实施切实可行的妙法良方,可为区域经济发展从失衡向平衡转型创造有利条件。2)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内需动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屡屡失衡,发展方式粗糙疏略,投入结构粗制滥造,表现在内需紧绷,外需骤冷,要素成本膨胀,利润空间压缩,产能过剩突出;出口增长粗率浮躁,表现在结构无序,附加值低,国际分工位于全球价值链下游,排放大,能耗高、污染重;内需结构失衡,表现在分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导致城乡、农业非农、地区等差距,以及行业间、人群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差距步履维艰,发展成果普惠共享难以圆梦。

中长期规划与短期筹措产生新矛盾,经济增长三驾马车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投资增长和GDP增长快于消费增长,消费滞后成为转型最大“软肋”。居民消费水平不但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并且还低于亚非一些发展中国家。“十一五”前期居民消费率美国为70.1%,印度为54.7%,而同期中国不到36%。“十一五”末期全球经济复苏,水涨船高,但中国经济抬头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刺激政策拉动,投资对GDP增长贡献达95%;民生消费及民营投资等内生动力活力疲乏,消费贡献不及52%。目前中国储蓄率上升并非“储蓄过剩”,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增储而农民“收入相对下降”。

据预测,如果提高城镇化率1%,则意味1千余万农民进城安于所居,乐于所业;如果提高农民1元消费购买力,那么就可拉动国民经济2元消费需求,提升消费率超过1.6%。“十二五”力争将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以上,“十三五”将进一步提高到55%以上,加上政府消费,届时消费率可达70%以上。说明居民尤其是农村及贫困群体收入增长,对于消费拉动意义远比高收入者大。而现阶段中国城镇化率仅51%,滞后世界平均水平10~20个百分点。

因此,加快区域经济从失衡向均衡发展、经济区划从粗枝大叶向精工细作转型,将提高城镇化率速度和质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投资增长,释放世界潜力最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壮大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并促进农民消费向市民消费转型,增加新的收入增长点,克服“储蓄过剩”与“消费短缺”矛盾现象,破除经济增长中有效积累“结构性缺口”问题,为从外需依赖向内需驱动转型扩大和开拓空间容量。3)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现实需求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论”,从低到高可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个不同层次需求,与此相对应,人类社会可分为生存型、发展型与享受型。改革初期,中国社会尚处于生存型初级阶段,增加和丰富社会产品供给,满足私人产品的生理需求、解决温饱问题是改革重头戏,以追求总量为经济增长目标,投资和出口比重较大,GDP增速年均持续高达10%以上,二次产业占比超过50%以上高位。经过35年快速发展,从生存型向发展型阶段转型,一方面公共产品短缺,另一方面私人产品过剩,从满足私人产品供给向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转型成为改革重心。“十五”规划的目标居民消费率达50%放了空炮,扩大内需机遇稍纵即逝,居民消费率浅尝辄止,生产主导型发展方式拔苗助长,世界经济危机凸显中国内需疲软问题,1998年亚太金融风暴就曾逼使中国扩增内需;2003年SARS危机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紧迫性。但近十年来外需盛旺,极大暴露生产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严重弊端。2008年金融危机强波冲击,外需骤降,客观上增加经济区划及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压力。4)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体制保障

以扩大内需为主线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型及结构调整,与城乡统筹改革息息相关。一是城镇化水平偏低影响消费水平提高,而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是加快城镇化,打破二元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构建消费主导型发展方式,调整分配体制,不仅需要提高劳动者报酬的GDP占比,而且更需要加快区域经济从失衡向均衡转型,使改革与现代化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城乡居民。三是社保基金注入国有股的制度创新,将促进区域社保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四是加快生产型财税向公共财税体制转型,扶持生产向扶持消费的金融体系转型。1.1.2 研究意义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失调、非持续问题愈演愈烈,区域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矛盾难积重难返,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已进入世界经济区划危机亟待解决的国家行列,中国经济区划转轨变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即迫切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分析如下。1)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迫切性

第一,五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一浪高过一浪。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两次石油危机猛烈冲击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1975年发达地区、1982年拉美国家、1997年东亚、2001年美国等战后四次殃及全球的经济危机风暴,2008年金融危机衰退最深,领域最广,前所未有,西方各国纷纷陷入“结构性危机”,反映欧美日自由市场的不可持续性,俄澳及新兴工业国家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由此引发新一轮全球性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浪潮,将经济区域重新划分推向潮头,尤其成为大国议事日程的重大课题。

第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矛盾愈演愈烈。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尤其突出。从全球视野分析,中国区域经济是世界特殊类型问题区,其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自然地理结构、经济技术发展及生产条件地区差异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产业结构失衡,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收敛趋势加大,脆弱的生态资源环境约束性不断增强,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于世界下游水平,众多农业人口城市化社会问题,以及萧条问题、贫困问题和膨胀问题等局部经济问题日益凸现、相互交织,制约区域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重重,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一系列复杂矛盾,加剧地区冲突,由可以为社会所承受到难以承受,靠粗放型增长方式支撑区域快速发展勉为其难,可以实现“三步走”的第一、二步战略目标,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步履维艰,后续空间难以为继,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尤其是经济区划转型,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乃至包括非传统安全的国家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是国家首要战略。

第三,区域经济发展多重制约因素交织难以为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体制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沿海与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不协调,资源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增无减;地区发展目标与发展环境失调,普遍存在重项目轻机制、重结果轻前提、重目标轻基础的浮躁现象;区域经济开发管理效率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趋势不协调,各级政府功能转型滞后,地方“诸侯做大”、市场割据封锁、经济壁垒及地方保护政策,促使贸易摩擦“疯狂”升级,区际分工无序;区域政策与政策工具难以对接,政策工具形同虚设;区际贸易壁垒节节攀升,贸易依存度居高不下,区际贸易水平每况愈下,因国内贸易渠道日益狭窄,苦苦煎熬、纠结和无奈而转向外贸竞争,致使内贸落后于外贸发展,难以充分发挥区际比较优势利益。2)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必然性

中国经济区划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模式有待探讨。除了在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功能区划外,各类经济区划方案难以达成共识,如四大经济地带区划的局限性和笼统性、省级行政区域的约束性和模糊性、区域经济集团化等因素,致使区划转型具有必然性。

第一,四大经济地带的局限性。四大宏观经济地带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基本地域单元,从总体上揭示从沿海到内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各地带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差异。近似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高、中平、西低的基本态势。东部具有经济技术优势,西部具有资源优势,中部在一定程度上则兼有二者之长的差异性,东北以资源型城市为主;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具有东高西低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展阶段方面,东部相对先进,东北、中部和西部相对落后的非同步性;在经济效益方面,表现为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不一致性。中国幅员广阔,区域差异巨大,在四大经济地带中,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条件大相径庭;即使在同一经济地带内,各省区的区域差异甚至比地带间差异更加悬殊。从全国宏观布局总体趋势、大致轮廓及区域开发经验看,四大经济地带划分粗略有余,精细不够,过于笼统,区际合理分工、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及其结构调整、区域市场发育与完善等区域问题难以解决。

第二,省级行政区域的约束性。在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中,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形态不断演变,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阶段,逐步形成31个省级行政区,以此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基本地域单元。由于中国各省区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几乎都超过世界多数国家规模,并且各有比较优势,在国民经济地域分工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和经济功能作用,是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主要地方层次和经济实体,中央指令和计划通过地方省、市、自治区政府组织实施;省会城市大都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区域性首位城市,与相应的极化区域主体一致,打破行政区划难以获取统计资料,相应政策也难于贯彻实施,这也是中国经济区划为何以行政区域为主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推动中国基本经济格局日趋区域化、行业化、专门化,经济计划指令性作用弱化,指导性强化,以省级行政区域范围来规划经济区域边界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第三,区域经济集团化。生产力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如北美、欧盟、拉美等经济一体化。根据市场化规律,为了参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推进区域经济国际化进程,省际区域经济合作多元化发展正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各邻近地区联合组成若干地域经济圈,走区域经济集团化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省际横向联合风起云涌,既有近水楼台的强强合作(如上海与江苏、浙江之间联合)和强弱合作(如上海与安徽、江西联合);也有山重水复的大跨度式的东西合作、南北合作(如上海与新疆合作,天津与甘肃合作等)。近年来出现跨越地区、部门及其所有制,乃至跨国企业群体及集团;既有上游东部地带企业与下游内地及边远地区相关企业合合;也有三线地带的大中型企业及军工企业与沿海特区及开发区合作,区域经济重新分化与组合趋势愈演愈烈,将逐步形成六大地域经济圈:以广州为中心,包括粤、琼、闽、湘南、赣南、桂东部分地区及港、澳、台等在内的珠江流域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浙、皖、鄂以及湘北、川东、豫南部分地区在内的长江流域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包括冀、鲁、晋以及辽宁沿海、豫北、内蒙古部分地区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哈尔滨为中心,包括黑、吉、辽北、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内的东北地区和邻国沿边地区共同组成的东北亚经济圈;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由包括新、青、甘、陕、内蒙古西部地区在内的西北地区和邻国沿边地区以及川、桂部分地区在内的西南地区和邻国沿边地区共同组成的西南-东南亚经济圈。

因此,普遍共识是适时调整省级行政区,将地域面积过大、人口太多的省区适当划小,突出中心城市在省级行政区和跨省经济区功能作用,待时机成熟时,则由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经济区划体系。3) 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可行性(1)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作用

一是根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前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基本方针是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而根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方案,只有在完成科学的分类及比较之后才可能真正提出和付诸实施。因此,经济区划转型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关系的基础工作。有利于发挥政府克服区域市场失灵和缺陷的调控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在地区间合理有效配置,确保财政资源优先用于经济区划战略目标和区域政策转型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提供市场无法实现的公共服务。因此,向新型经济区划转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硬骨难啃,险流难涉,千方百计,攻坚克难。(2)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意义

一是劳动分工在经济空间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为地区在国家和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作用奠定基础,加入地区和国际劳动分工中,显示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经济,提高地区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促进国际合作,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地区在国家经济空间和地区经济空间的双重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是聚集区域资源要素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劳动、技术、知识、管理等资源要素潜能,使所有资源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相得益彰,使所有创造人类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频共振,使全体人民普惠共享发展成果。三是区域政策科学合理调整的必由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政策的初始目标和终极目标,经济区划转型有利于因地制宜制订不同地区政策,实施分类指导,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有利于产业政策与地区布局合理有机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历史条件

一是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强民富,中央财力逐渐增强,加强空间管理的经济实力和调控能力不断提高,操作手段逐步完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政策体系日益完备、卓有成效,从而为经济区划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强劲的动力机制。经过35年改革开放,长期的经济区划历史教训深刻警示,打破行政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丰富,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开放型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有些地区基本形成鲜明的比较优势;有些地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分工类型浮出水面;有些地区富有特色的发展潜力露出冰山一角,因此,需要加快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这些区域发展类型,建立和完善区域发展与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相协调的体制机制。(4)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的现实可操作性

以特定时空为立体坐标轴,以发展历程时间为纵向坐标,形成区域经济纵向演变轨迹;以地域空间为横向坐标,形成区域经济齐头并进、错落有致的横向统筹规划,包括系统性、基础性、差异性、精确性、协同性、功能性、创新性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系统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高低及经济区划成效,不仅与经济平衡发展、政治清明稳定、社会和谐进步、民族繁荣昌盛休戚相关,也与主导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空间微观宏观定位息息相通,而且是综合国力在世界竞争中的“决胜王牌”。

基础性。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政策体系有机结合,是加强和完善新时期国民经济空间管理基础性工作。

差异性。广众稠密的人口,丰富厚重的资源禀赋,广阔纵深的国土腹地,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赋予中国以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巨大的发展张力和富有弹性的发展空间。但地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差距较大,对地区生产力布局和居民分布影响深远,因此经济区划具有分化性。

精准性。国土面积越大,地区间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差异越大,区域间经济技术发展差距越大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越加复杂和曲折,经济区划越需要精细化。

协同性。区域经济以一定时空为坐标轴,以时间为纵坐标,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纵向演变史;以地域空间为横坐标,形成横向经济区域。人类经济活动始终离不开特定地域空间,最终都可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区域发现“影子”。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ics)是特定空间与经济活动结合而成。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探讨中,经济区划纷繁复杂,涉及地理、资源、环境、生态、民族、人口、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因素。既是指导区域经济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析工具;又是实施政策的操作工具;还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

功能性。以往经济区划大致反映当时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导向,也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要求,因而在指导和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对当时所处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判断失误;而且经过35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以及中国区域经济管理体制不断发生变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来临,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既往经济区划已不完全适应新的时代,呼唤区划与时俱进、重新审视、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动态调整,尤其需要突出功能性作用。

创新性。区划转型的关键,是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高度相关性。既往形式不断丰富、完善、提高;新的形式陆续问世,加剧分化组合,将涌现更多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如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更加坚实、完整和系统。因此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根据地区自然地理资源条件、经济技术基础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相似性,环境、生态、社会、人口、区域经济等资源要素发展失衡导致矛盾的特殊性,运用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方法,科学区分地区差异,以大中城市和重点开发区及交通干线为依托,突破行政区划,从全球和全国范围考虑区域经济布局及省、区、市之间联合发展,形成全国、区域和省区三个层次有机联系的规划体系,有效组织地区经济分工协作,发挥地区综合优势和比较优势,划分中国区域经济类型及特殊问题区,完成区域经济结构转型,提高宏观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全球化视野的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比较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理论是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学说,而经济区划则是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领域,起源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如日东升的18世纪,兴隆于社会化大生产如火如荼的20世纪,至今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可归纳为早期、中期、近期和当代等四个阶段。在经济区划研究中,区划概念和内涵逐步深化。早中期的区划是根据特定资源条件简单划分客观存在的地域。近期及当代的区划涉及自然、科技、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民族等诸多方面,不仅是划分经济区域边界;而且还分析区域内发展条件、产业结构及利弊等,规划其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和对策。1.2.1 早期阶段:发挥地区资源区位优势,科学合理布局产业空间

自19世纪伊始区域经济学问世,继往开来,推陈出新,陆续提出五大经典理论,杜能率先提出“农村区位论”、韦伯首创“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勒初次问津“中心地理论”;勒施探讨“整体综合论”及“市场区位论”,同时又有空间结构论等,这些理论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分析方法同工异曲,探讨对象均以单项决策与微观区位因素为路径,淡化自然条件差异,假设分析区域是孤立区域,与外界隔绝,应用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推理演绎出理论模型。

因为资源固有地域差异性及非均衡性,不同区域产品特色迥异,怎样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合理开发地区资源,科学布局产业空间,是早期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对后发国家制定经济区划方案及调整区域经济政策不无启迪:一是社会分工空间相异性及运输效益问题;二是城市居民中心区空间形态类型、演化、调控及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结构问题;三是产业集聚规模及其区位效应问题;四是区位“合理布局”成本最小化问题;五是空间结构演化阶段性问题等。

上世纪20年代,美、英等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陷入结构性危机,当时理论界普遍误区是,区域差异可通过市场机制自行弥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曾一度停滞。50年代后,区域差异蔓延到日、意、法、德等经济增长较快国家或地区,由于其主导产业下滑,引起连片区域经济衰落,失业率猛升,劳动力市场疲软,拉大区域经济差距,引起社会、政治波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蓦然回首、如梦初醒,强烈呼吁加强政府干预,采取有效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失灵”,推动区域经济从失衡向均衡转型。2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分析的理论基础

阐释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分析的理论基础,评价地域分工学说、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理论,以及产业区域转移理论的萌创、发展和日趋完善的演进。探讨区域经济政策转型理论,说明经济区划原则方法类型,并对其相关性进行辨析。2.1 地域分工及比较优势理论1)古典贸易论

萌创于西方经济学之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的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以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古典贸易理论的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认为,区际贸易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其他区域资源优势,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经济增长步伐。两者分歧在于如何认识区域性质。绝对优势理论忽视区域整体综合功能,视区域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受市场绝对竞争法则支配。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区域具有整体综合功能,取决于收支平衡,相对竞争法则支配区域竞争。综合这两种有代表性的优势论,区域具有双重性,既具有独立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又具有商品性、区位性和平衡性。

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尽管在比较对象、分析方法、影响因素等有了多方面进展,理论界学派林立,众说纷纭,但是“分工(贸易)能够增进利益”始终是经济学家们一致首肯的命题。2)新古典贸易论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向前推进一步,认为比较优势形成的唯一因素并非劳动力,其他生产要素作用必不可少。扬弃比较优势论,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以不变生产函数为假设条件,实际上否定技术进步的区域差异和技术要素地域分工作用。赫—俄理论的初衷是倡导各国出口资源丰裕的商品,进口资源短缺的商品,在当时的历史时代无疑是最佳选择。

二战以来,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它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如何?各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相似性与日俱增;而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别,区域贸易逐渐向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及相似产品间的贸易发展。这些地域分工和贸易趋势暴露了赫—俄理论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寻找新的理论。俄林之后的比较优势理论致力于经验化,补充和完善古典理论。3)里昂惕夫悖论及人力资本论

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v paradox)。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Leontiev)于1953年首次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美国进出口部门,旨在检验两个命题:赫—俄理论的正确性;美国经济比其贸易对象国家的资本更加丰裕。他计算了1947年美国出口部门(X)和进口替代品部门(M)中的资本劳动比例(人均资本量)结论与赫—俄定理相反,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引发一场持续一代人之久的争论,成为二战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新起点。里昂惕夫本人也曾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及不同资料反复修正自己的计算,仍不能消除悖论。

人力资本论。基于里昂惕夫悖论,凯南(Kennen)等阐发“人力资本论”,认为人力资本相异及劳动技能差别导致劳动效率高低。工人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及劳动技能可通过教育培训等无形投资提高,像有形资本一样取得效益,称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ral)。当计算部门人均资本量时,不仅要计算有形资本,而且要计算人力资本,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技能密集度更大,里昂惕夫悖论消失。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源禀赋相比,美国最丰裕的要素不是资本,而是高度熟练的技术工人。正如赫—俄理论所揭示的,美国是密集使用这些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净出口国,说明有必要用熟练和非熟练劳动的两个因素。

对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影响。针对里昂惕夫悖论,不仅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及自然资源稀缺性,而且还包括人力资本及生产要素密集度相互转化等因素。一是拓宽和深化比较优势理论,置新的因素于分析视野。二是实证方法引入理论分析,有利于发现新问题,完善理论,增强其可靠性。里昂惕夫悖论争论以对要素禀赋论前提修正而终结,难以取代要素禀赋论地位。4)技术要素论和产品周期论

遗憾的是,技术要素未纳于赫-俄模型的生产要素中,但技术进步已成为当代生产发展最活跃因素,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引入技术要素,发挥技术要素在比较优势中的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就提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与科技密切相关,商品进出口以技术差距为基础。弗农(Rayrnond Vernon)和波斯纳(R·Posner)根据其研究成果,分别提出产品周期假说(product-cycle hypothesis)和技术差距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技术要素与分工及贸易关系,强调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作用是其共性。

技术要素论认为,具有产品竞争力优势的区域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在其他区域模仿生产产品前存在滞后时差,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创新区域生产新产品,但因需求滞后(demandlag),暂不输出新产品,而其他区域是新产品适应消费习惯期。二是创新区域开始向其他区域输出商品,是模仿滞后期。一旦模仿成功,创新区域失去输出主导优势地位。由于区域经济的开放性,创新与技术信息在区域之间扩散迅速,区域间模仿滞后期可能很短。但即使在区域水平上,创新扩散由于受到专利法等因素限制,也很不充分。事实上,随着时间推移,某些区域似乎能保持较以前更多的新产品创新,具有取代那些模仿滞后期已结束的产品的潜力。

此外,还有产品周期理论和综合比较动态方法。产品周期论及技术要素论综合不同要素,运用比较动态方法,揭示比较优势动态发展过程实质。5)规模经济贸易论

贸易基础是规模经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及区域产业间贸易蓬勃兴起,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复兴,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战略性贸易保护。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开辟了新思路。生产力迅速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使贸易空间越来越大,竞争已不局限于个别产品得失,因此,不一定非要通过保护来生产他人占优势的产品。对德国历史学派早期代表人物李斯特(F·List)提出的“扶持幼小产业说”的代价和结果还需重新审视。目前,保护幼小产业政策已被积极的“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取代。后者的保护着眼于长期发展战略,目的是让产业产生出自行壮大的竞争能力。保护时间短暂,保护的行业不断变动,即“狭窄的保护带(the nerrow moving band)”。保护手段不应是贸易壁垒,可以用代价较小的产业政策或消费政策替代。

对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和完善作出贡献的还有动态优势理论,与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迥异。2.2 要素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发展,不同时期出发点不同,侧重点迥异,但遵循原理都是比较优势原则,是国际区际贸易核心。融合地域分工及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国情,中西合璧,推陈出新,发现新的区划规律:一是科技含量决定比较优势;二是人的因素主导比较优势;三是市场竞争最终以质取胜;四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增强,供给因素对比较优势约束力减弱,需求因素影响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从动力阶段、运输阶段到中心城市阶段等三元阶段转型。1)科技含量决定比较优势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作用日益重要,科学技术与其他要素结合能增强原有要素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消长实际上是物化在其中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较量。当代经济显著特征,决定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是先进科学技术,居于主导地位,并呈现日趋明显的扩散趋势,产生支配性影响。而赫-俄理论的不足之处正是忽略技术和知识作用。因此,可把赫-俄理论改为3×2×2模式,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三种要素、两种商品和两个地区,三种要素间的关系决定两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类型。三种要素中只要有一种要素比率不同,就可能发生行业间或行业内的区际贸易。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区际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可使各区域普遍获益,并使国民经济产出最大化。2)人的因素主导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与日俱增,自然因素在形成比较优势中的作用下降,人力因素作用上升。随着二战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增强,人的因素成为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在比较优势中,质量因素影响力上升,数量因素比重下降,通过一系列生产要素组合形成的比较优势,既有一定数量,又体现一定质量,市场竞争转向以质取胜。一是供给因素对比较优势约束力弱化,需求因素影响力强化;二是比较优势多因素综合作用增大,单因素作用力变小。3)比较优势研究是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主题

发达国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理论基石,往往是比较优势理论。那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率先批判自由贸易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观点近似李斯特,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后进地区产业往往属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具有比较优势,其产品向发达地区出口可节约劳动时间,同时会造成后进地区产业结构滞后。可是,如果落后地区放弃本身的比较优势到市场上竞争会力不从心。一个国家最初的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及地域分工地位,与本地区资源配置及技术知识有关。而最初的产业结构、生产格局一旦形成便积重难返,即使改变,也只是那些边缘区域(marginal region)。

就国内而言,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生产条件和要素禀赋差别巨大,社会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区际分工和贸易同样需要遵循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理论曾在中国遭到批判。改革开放前,被片面理解的“自力更生”方针误导中国未能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中获得比较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扩展、产业结构调整、贸易结构演变,是否符合动态比较优势原则?比较优势产业是否健康成长?是否获得巨大的比较利益?中国资源并不富裕,人均农业资源尤其贫乏,富有的只是整体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中国却以自己稀缺的农业资源加入国际分工,未能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就同样的贸易量而言,中国所获得的比较利益远远低于亚洲“四小龙”及其他一些开放国家和地区。

目前地区割据、市场封锁、贸易摩擦加剧的格局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区际合理分工。区际贸易水平下降,贸易依存度降低,因内贸易受阻而转为外贸的现象使外贸发展快于内贸,致使区际比较利益难以实现。世界银行曾在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地方工业专业化进展甚微。……各省市计划部门仍然强调发展多元化工业活动,致使本地需求饱和,而不是把资源集中在少数几种商品的规模化低成本生产并出口。”因此,开展比较优势研究,特别是重点研究地区间比较优势问题,是经济区划与区域经济政策转型题中之议。2.3 产业区域转移理论

国际产业转移风生水起,经济全球化进程波澜壮阔。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等方式,某一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产业的过程,即国际产业区域转移。产业梯度形态因各国或地区间产业主导及分工、要素禀赋、技术水平等差距不同而形成。20世纪30年代,国际产业区域转移研究兴起,从微观、宏观分析产业区域转移机制。1)产业区域转移宏观研究

包括雁行模式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1)雁行模式

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经济迅速发展,棉纺织品产量不断增加,出口逐步扩大超过进口,形成进口替代转折点。1943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后起工业国雁行产业发展模式(Flying Geese Pattern),经20世纪50年代成型,到70年代完善。

产业通常经历国外引进→本土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的周期循环,呈倒“V”型,宛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地位实现经济起飞。根据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产业层次水平差异,从低附加值消费资料生产向高附加值生产资料生产,或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栩栩如生地表现出雁形阵势,生动活泼地反映产业梯度动态转移过程,加快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说明后进国家可通过引进吸收先进国家资本技术,本土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结合,发挥低人力资源丰富优势,扩张生产竞争能力,产业结构国际化,打回先进国家市场,即“反回头效应”,从而缩短后起国家工业化乃至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进程。但其理论建立在追赶和模仿基础之上,强调后进对先进国家的依赖性。(2)产品生命周期论

如果说雁行模式是后起工业国的产业发展及进出口学说,那么,产品生命周期论则是先进工业国产业进出口演进规律。包括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aymond Vernon)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变化解释产业转移现象,试图修正雁行模式,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认为随着产品起落,产业呈现生产、发展、成熟和衰退等周期循环,产业起飞初期即产品创新阶段,生产消费市场面向国内;国内市场扩大后,产品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阶段转型,产业进入成熟阶段,国内市场渐趋剩余,转向成本较低的发达国家出口,同时转向人力资源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产品定型进入标准化阶段。产业地区转移结果,出口国生产利润滑坡,附加值降低,旧产品退出,新产品问世,产品由出口转为进口。弗农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