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生 从“齿”开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07:15:11

点击下载

作者:梁景平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健康一生 从“齿”开始

健康一生 从“齿”开始试读:

前言

健康,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而牙齿的保健在人一生的健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从出生6个月起,一直到生命的终结,牙齿保健应始终陪伴左右。“有牙身体才好”是人们常讨论的话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多年前就提出了“8020”健康要求,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这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之一。而在人的一生中,先天因素在牙齿的生长、发育及保护中起次要作用,而牙齿的自我保健和预防起主要作用。由此可见牙科的保健极为重要。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多位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及讲师,利用业余时间,结合临床医学知识、临床经验而编写,涵盖了口腔各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症状、预防及治疗的口腔医学知识,结合漫画,从形式到内容,深入浅出、精炼明晰、通俗易懂,相信会让各位读者爱不释手,成为他们牙病预防、治疗的好帮手。

藉此书即将出版之际,特向撰写本书的各位医师、同道表示诚挚的谢意,你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是为社会、为群众所做的一项有意义的慈善事业,功不可没。在此感谢“常笑健康”对于本书的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也衷心祝愿各位读者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和理解,能够掌握口腔常见疾病的自我保健知识,让健康从“齿”伴您一生,让您永葆青春!

为广大人民的口腔健康进行科普知识普及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同样这也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我们力求完美呈现,但不足之处难免,恳请各位读者对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批评和指正,以期在再版和后续作品中提升。主编 梁景平1 无牙期1.1 口腔感染了白色念珠菌应该如何应对?

小华上个月刚刚当上妈妈,一家人沉浸在喜得贵子的喜悦中。前几天她突然发现宝宝的口腔黏膜上出现了一片片白色的东西。她尝试用纱布拭去,但发现这东西很难擦除,而且宝宝最近喝奶时好像很烦躁,经常哭闹。一家人就心急火燎地带着小宝宝到医院就诊,医生看后,告知这是宝宝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所致。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是致病性念珠菌中最主要的一种。婴儿口腔感染了白色念珠菌后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成片的、凝乳状的白色斑块,因此又称为“鹅口疮”或“雪口病”。这些斑块不易拭去,拭去后暴露的黏膜面可能出现糜烂和轻度出血。患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啼哭和哺乳困难等,有时还会伴有轻度发热,但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容易罹患此病。新生儿患此病的主要途径是母亲在妊娠期间阴道感染了白色念珠菌,分娩时新生儿通过产道而感染。婴儿出生后感染主要是由于妈妈的乳头或奶瓶等没有消毒干净,加之婴儿唾液分泌量较少,且缺乏抗真菌成分,因而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有研究表明,人工喂养的婴儿较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更易患此病。因为奶粉中含有大量的乳糖会降低口腔内的pH值,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同时,人工喂养所用的奶嘴较硬,容易损伤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让真菌能够定植。

但并不是所有宝宝口腔内的白色斑块都是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有些可能仅仅是刚喝完奶后遗留的奶渍,这两者如何区别呢?正常的奶渍可能只出现在舌背上,白白的一层,用消毒棉签或干净的纱布轻轻一擦就没了,黏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而且宝宝也不会有任何不适。而感染白色念珠菌后,由于真菌菌丝深入黏膜内,因此较难拭去,即使拭去了也会遗留创面,婴儿可能会出现烦躁、啼哭、拒哺等。

一旦确诊了白色念珠菌感染,我们该如何应对呢?由于白色念珠菌很怕碱性环境,我们可以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轻轻擦拭患儿口腔,每2~3小时一次,使口腔保持碱性环境,从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建议同时擦拭妈妈的乳头并及时更换内衣,以消除感染源。一般症状较轻的患儿可以在2~3天内治愈,但仍然需要继续用药数日,以防复发;也可以使用0.05%的龙胆紫溶液擦拭口腔,但由于使用后会染色,会影响对损害的观察;此外,还可以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布口腔,效果也很理想;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可以口服克霉唑,它的毒性较低,口服后可以迅速吸收并进入黏膜和唾液中,使真菌细胞膜破损,导致真菌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卫生以及宝宝哺乳用具的消毒。1.2 婴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口腔溃疡?

小华的宝宝已经6个月了,最近开始长牙了,看着宝宝下颌两颗小小的、刚刚萌出的小牙齿,小华觉得很开心,宝宝马上就能咀嚼食物啦!可是这几天她发现宝宝的舌头下面红红的,出现了2个小溃疡,导致宝宝经常哭闹不止,小华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能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解释说,婴幼儿口腔内出现的溃疡主要是局部的机械刺激和自身的不良习惯所导致的创伤性溃疡,除了局部的对症治疗外,最重要的是要消除引起溃疡的局部刺激因素以及纠正自身的不良习惯。

婴幼儿期的创伤性溃疡中有2类比较特殊的溃疡,分别是Riga-Feda溃疡和Bednar溃疡。Riga-Feda溃疡也称为李-弗病,是指专门发生于婴儿舌腹的溃疡,也就是小华宝宝得的这种溃疡。引起这种溃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于新萌出的下颌乳中切牙的切缘较为锋利,锋利的切缘与舌系带不断摩擦而发生溃疡;另一个原因是舌系带过短,或下颌乳中切牙萌出过早,即使是正常的吮吸动作也可能引起溃疡。这种溃疡一般位于舌系带中央的两侧,左右对称。由于经常受到摩擦刺激,溃疡面会不断扩大,时间长的话容易变成肉芽肿,影响舌的运动。针对这种溃疡,除了局部用药外,若是由牙齿边缘过锐引起,则需调磨牙齿;若是由舌系带过短引起,则需做舌系带修整手术,以免再发。如果溃疡严重的话,可以适当改变喂养方式,尽量减少吸吮动作,促进溃疡的愈合。

Bednar溃疡也称为贝式口疮,主要是因为婴儿上腭黏膜较薄,常因吸吮手指、奶嘴或玩具时过度摩擦,或在使用纱布清理口腔黏膜时用力不当,造成上腭黏膜损伤,引起溃疡。

有些较大的儿童会出现一些不良习惯,如习惯性地咬舌、唇、颊等软组织,或用铅笔等异物戳这些部位,从而引起“自伤性溃疡”。有些儿童由于乳牙龋坏没有及时治疗,牙体出现缺损,形成过锐边缘,从而刺激黏膜形成创伤性溃疡。

溃疡的治疗原则是消炎、止痛、促进愈合。创伤局部可以用1%的龙胆紫溶液或其他具有收敛、消炎、止痛作用的药物涂擦,切忌使用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在这里大家要千万记住一点,这也是最为关键的:必须要把引起溃疡的局部刺激因素除去,并纠正自身引起溃疡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溃疡完全愈合。否则光靠局部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溃疡的反复发作,使其迁延不愈。1.3 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应该怎么办?

最近小华碰到了一件很郁闷的事情。上周末家里来了很多亲戚,看到小华虎头虎脑的大胖儿子,个个争相抱他亲他,宝宝也不怕生,谁抱要谁,逗得大家都嘻嘻哈哈的很开心。谁知接下去没过几天,宝宝口角突然出现了一些小水疱,伴有破溃,一家人只好到医院看看是怎么回事。

医生说,这是宝宝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单纯疱疹病毒,英文简称HSV,主要分为两种类型:HSV-Ⅰ和HSV-Ⅱ。临床上婴幼儿感染的主要是HSV-Ⅰ型,多发生于6岁以下儿童,特别是出生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更为常见。多数婴儿出生后就有对抗HSV-Ⅰ的抗体,这是来自母亲的被动免疫,4~6个月时这些抗体逐渐消失,因此6个月前的婴幼儿不容易感染HSV-Ⅰ。婴幼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途径主要是由患有口腔单纯疱疹的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与婴幼儿亲密碰触,通过接触其飞沫、唾液或疱疹内液体等方式而感染,新生儿还可能在通过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母亲产道时而传染上。感染HSV-Ⅰ后的患儿一般有1周左右的潜伏期,随后突然发病。前期可出现唾液增多、流口水、烦躁不安、拒绝进食等,有时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咽喉部疼痛等症状。这些全身症状往往在出现口腔损害后逐渐消退。口腔黏膜及口周皮肤早期表现为充血、水肿并出现红斑,然后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针头大小或直径约2 mm数量不等的小水疱,这些小水疱通常都成簇出现。由于婴幼儿口腔黏膜上皮很薄,疱壁很容易破裂,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是成片的溃疡而不是这些小水疱。单纯疱疹病毒有自限性,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身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症状会随着患儿体内抗体的产生而逐渐消退,一般在7~14天临床症状就会消失,溃疡愈合面不会遗留瘢痕。目前尚没有一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特效药,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

HSV-Ⅰ引起的疱疹性龈口炎预后一般较好,但有极少数患儿,如早产儿或全身虚弱、极度营养不良者,可能会出现脑炎、脑膜炎以及其他一些会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同时,即使病损部位已经愈合,还是有30%~50%的患儿以后可能会复发。因此,对于HSV-Ⅰ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预防感染,而不是等到感染后再治疗。由于儿童初发者症状比较严重,因此在托儿所或幼儿园等儿童聚集的场所,一旦出现本病应立即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除隔离患儿外,还要勤晒衣服被褥,消毒食具、玩具,房间通风换气等。若是家人或亲戚感染HSV-Ⅰ后,应避免直接接触小儿,要做到不亲吻宝宝,不给宝宝口对口喂饭,不用嘴巴吹凉宝宝食物,不与宝宝共用餐具,不与宝宝共用牙刷、牙膏等。1.4 什么是手足口病?

小华的宝宝3岁多了,已经上幼儿园了。上周他们班有2个小朋友被确诊为手足口病,然后他们班级就被关闭隔离了。小华很担心自己的宝宝会不会也被传染到,但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想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相关情况。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称为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这种疾病以手部、足部和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疱疹溃破后遗留的溃疡面为主要特征。它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柯萨奇A-16型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主要在婴幼儿中流行,而肠道病毒则主要在较大儿童和成年人中流行。我国目前较常见的是柯萨奇A-16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若是幼儿不幸感染了手足口病,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手足口病的症状较轻,预后较好,一般对症治疗就行。问题的关键其实是如何防止感染该病。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中,托儿所和幼儿园等机构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场所。手足口病可以发生在一年四季,但在夏天是最易流行的。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4天,多数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而突然急性发病,常伴有1~3天的持续低热、口腔和咽喉部疼痛不适或出现感冒、咳嗽等。皮疹多数在症状出现的第2天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手指、足趾背面以及指甲周围出现玫红色的斑丘疹,1天后形成小水疱。如果小水疱不破溃感染的话,一般在2~4天内就会愈合。口腔黏膜上的疱疹一般与皮疹同时出现,也可能稍晚1~2天出现。口内的疱疹极易破溃形成糜烂面,患儿常出现烦躁不安、流口水、拒绝进食等现象。本病的整个病程约5~7天,个别可达10天。一般均可自愈,预后良好,较少复发,极个别患儿可能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一旦婴幼儿出现上述疑似症状,不要去托儿所或幼儿园等孩童聚集的场所,避免与其他小儿接触,以免造成大范围的传染,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以确诊是否为手足口病并进行治疗。托幼机构也应每天密切观察幼儿的体温、双手和口腔,一旦发现疑似患儿应立即予以隔离,同时注意餐具和玩具等的消毒。

我们在手足口病高发季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呢?首先,要让宝宝勤洗手,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时应立即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养成揉眼睛或拿手擦衣服的习惯。拿出去的玩具记得要消毒,不要与别人共用餐具。其次,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衣物被褥等经常洗晒,记住阳光是很好的天然消毒剂。此外,还应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如游乐园、商场、电影院等。还应避免与其他怀疑感染手足口病的宝宝一起玩耍,减少被传染的机会。最后,我们还应该加强宝宝自身的抵抗力,给予宝宝全面的营养以及足够的休息,防止过度疲劳而引起抵抗力的下降,不给病毒有可乘之机。1.5 得了“地图舌”应该怎么办?

最近小华发现她家宝宝的舌头上出现一块红一块白的不规则斑块,而且形状经常会变,往往睡了一觉之后形状就变了,但看宝宝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吃东西也和以前一样,她很害怕,不知道这是什么疾病,应该怎么处理。这可能是“地图舌”的表现。地图舌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形态各异,因为它的病损区看上去像地图,因此得名。由于地图舌的病损形态和位置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又被称为游走性舌炎。地图舌的治疗原则是分析其有关的发病因素,尽可能地去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局部对症治疗即可。地图舌是儿童常见的舌部黏膜疾病,特别是在婴幼儿群体中,发病率约为3%~5%。该病的病程较长,可达数年,一般在幼儿期后会渐渐消失。地图舌主要表现为舌背部丝状乳头(舌头表面的细小突起)的剥脱,好发于舌尖、舌缘和舌背的前部。丝状乳头剥脱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红色斑块,斑块周围丝状乳头增殖形成白色或黄白色的弧形边界,宽度为2~3 mm,与周围正常黏膜形成清晰的边界。红斑和边缘可不断地变化形态并改变所处位置。损害区移位后,原部位能够自行愈合,昼夜间因一边扩展一边修复,犹如“游走”。患儿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但如果合并真菌感染或有继发感染的话,则会有烧灼样疼痛或钝痛。地图舌有间歇缓解期,发作后具有自限性,一般3~4天或更长时间后,黏膜即可恢复如初。

地图舌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的儿童。它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牙齿萌出期的局部刺激和口腔内其他病灶的刺激等因素有关。由于本病预后较好,且无明显不适感,因此一般不需治疗。如果局部合并真菌感染,则可以局部对症治疗。

纠正与地图舌有关的发病因素可以减少它的复发次数,缓解病情。儿童胃肠道疾病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缺锌、低体重等。尤其是缺锌会引起黏膜的增生和角化不全,这也是形成地图舌的重要因素。针对缺锌的儿童,我们可以食用富含锌的食物,也可遵医嘱适当补充锌剂。另外,我们还应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避免摄入致敏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有些患儿的精神可能会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状态,我们应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对于口腔内的局部病损,我们也应当积极治疗。这些措施均能有效减少地图舌的复发。1.6 口腔里长了“马牙”应该怎么办?

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的牙槽黏膜上长了几个白白的小点,家里老人说这是“马牙”,要马上挑掉,否则不利于宝宝的生长。但有些人又说这个不能挑掉,否则会引起感染。那么“马牙”到底需不需要挑掉?为什么宝宝口腔里会长“马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它?

很多妈妈可能会发现,宝宝在出生数周后,口腔内上腭中线两侧或牙龈边缘处出现一些白色或白黄色类似于牙齿的小点,这些就是我们俗称的“马牙”,也称为“板牙”。那么,“马牙”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胚胎第5周的时候,牙板末端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乳牙胚,当乳牙胚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牙板就会破裂而被吸收,有些没有被吸收的残余部分会逐渐增生并发生角质化,形成临床上我们常见的上皮珠,也就是“马牙”。“马牙”对宝宝有什么危害吗?长“马牙”其实是婴儿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在新生儿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宝宝出生后几周内不长“马牙”,那么今后一般就不会再长了。“马牙”不会对婴儿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不会引起疼痛,也不会影响哺乳以及今后的牙齿发育。“马牙”无需任何治疗,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一般2周~2个月就会自行脱落或吸收。个别营养不良的宝宝可能脱落的时间会稍微延长。如果“马牙”长得过大,影响宝宝喝奶,那么就要到医院让医生进行处理,切忌自己用针挑去或用蛮力拭去。因为婴儿口腔内黏膜很脆弱,黏膜下血管又很丰富,抵抗力又较差,在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情况下贸然去除“马牙”会损伤婴儿娇嫩的黏膜,病原菌一旦进入损伤区域就会引起感染,并且感染容易沿着血运扩散至全身,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败血症,危及宝宝的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家有新生宝宝的家长,尤其是由老人照看婴儿的,一定要对“马牙”有所了解,不要盲目听信传言,切忌随意除去“马牙”。1.7 小孩是否需要剪舌系带?听人说小孩出生后应该尽快剪舌系带,这样以后讲话会早,而且会发音清晰。那么小孩子的舌系带到底要不要剪?剪舌系带的适应证又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只有舌系带过短而影响哺乳和讲话时才需要剪,并不是所有婴儿一生下来就需要剪舌系带的。剪舌系带与小孩何时开始讲话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且也不是剪了舌系带就一定会让小孩发音清楚。如果经过医生诊断,确诊为舌系带过短,则应该在小孩能够配合的情况下,尽早剪去舌系带。

舌系带是一条连接口底和舌腹的筋膜。在新生儿时期,舌系带可附着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地方,并呈紧张牵拉状态,呈现“舌系带过短”的表象,但这是暂时性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乳牙的萌出,舌系带会逐渐向舌根部移动,一般到2岁左右,绝大部分儿童的舌系带均会远离舌尖。

正常的舌系带能够使舌头活动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向上能舔到上颌牙齿和上唇,向下能舔到下唇缘。如果舌系带过短,那么舌头不能自由前伸,伸出后向下没办法超出下唇缘,在口腔内向上不能碰到上腭;同时,舌头伸出后会呈现“W”形。

那么,舌系带过短会有什么影响呢?首先,婴儿期可能会出现吸乳困难,吸乳时由于舌头无法很好地裹住妈妈的乳头而导致漏奶。其次,儿童会出现口齿不清的现象。由于舌头活动受限,向上无法顶至上腭,因此无法发出卷舌音和腭音,还有可能由于舌系带过短导致舌系带不断与下前牙摩擦,引发舌系带溃疡。此外,舌系带过短还会造成下前牙牙缝过大,引起牙列不齐。

一旦确诊了舌系带过短,何时进行手术比较适宜呢?目前普遍认为,为了不影响患儿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同时能得到患儿尽可能的配合,一般在学龄前进行手术比较理想。如果是婴儿期因舌系带过短造成哺乳困难或出现溃疡等,则建议尽早手术。那么剪去舌系带后小孩发音是否一定会变得清晰呢?这要看引起小孩发音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舌系带过短以及语言环境的影响均会导致小孩口齿不清。明确原因后,如果是舌系带过短引起的,除了剪舌系带外还应配合语音训练。有研究表明,舌系带过短引起的语言障碍靠单纯手术治疗仅有30%的儿童能恢复正常,而配合语音训练,则这一比例可提升至95%以上。因此,我们建议舌系带术后应尽量配合语音训练来纠正儿童的口齿不清。2 乳牙期2.1 乳牙萌出的时间与顺序是怎样的?

小苏夫妇去年顺利晋升,成为新手爸妈,对宝宝百般呵护,营养方面更是毫不怠慢,把宝宝照顾得白白胖胖,招人喜爱。可是有一件事情近期对小苏夫妇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小苏家宝宝已经11个月了,可迟迟不见有牙齿长出来,而隔壁邻居家的小宝,5个月不到就看到下面的牙齿长出来了,小苏夫妇有些焦虑。宝宝不存在缺钙的情况,那为什么一直不见牙齿长出来,到底宝宝的乳牙正常的萌出时间和顺序是怎样的呢?

乳牙的萌出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生物过程,有着一定的遗传因素。一般而言,儿童在6~8个月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但因个体差异的存在,临床上一般认为儿童1岁左右出牙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牙齿萌出的时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如种族、性别等;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温、营养、疾病等。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萌出的时间早。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时间早。温热地区的儿童比寒冷地区的儿童牙齿萌出时间早。

每个乳牙有一定的萌出时间,那么乳牙的萌出时间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乳牙的组成。一般乳牙共有20颗,上颌10颗,下颌10颗。左右对称各有5颗,临床上的专业名称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A、乳中切牙;B、乳侧切牙;C、乳尖牙;D、第一乳磨牙;E、第二乳磨牙上颌图示下颌图示

乳牙萌出时间的分布如下表所示。

简单地说,乳牙萌出时间大致为:下颌乳中切牙在4~17个月,上颌乳中切牙在5~15个月,下颌乳侧切牙在6~27个月,上颌乳侧切牙在6~21个月,下颌乳尖牙在6~29个月,上颌乳尖牙在8~29个月,下颌第一乳磨牙在8~27个月,上颌第一乳牙在8~28个月,下颌第二乳磨牙在8~34个月,上颌第二乳磨牙在8~34个月。

牙齿萌出有一定的顺序,萌出顺序紊乱常导致错的发生。乳牙萌出的一般顺序为: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下颌乳侧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下颌乳尖牙→上颌乳尖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当然,牙齿萌出顺序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但是由于牙齿萌出的顺序与牙齿排列有密切关系,因此,相较于牙齿萌出的时间而言,萌出顺序更为重要。2.2 儿童乳牙萌出时不适该怎么办?

小牛家宝宝现在6个月了,最近小牛发现宝宝的口水特别多,嘴边一直挂着哈喇子,还滴滴答答地往下滴,常常浸湿了衣服。不仅如此,平时极其乖巧的宝宝最近常常啼哭不止,而且喜欢把手放在嘴里抓挠,小牛一家试了各种安抚方法都没有明显的效果。今天在终于成功哄睡宝宝之后,小牛发现宝宝的牙龈上有个发红的小包,这是要长牙齿了吗?近期宝宝的不适是因为长牙引起的吗?那后续小牛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呢?

这些都是宝宝出牙前的一些表现。儿童在乳牙萌出前可出现口水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乳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于儿童此时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乳牙的萌出可能造成牙床的不适感,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儿童有时会把手伸到口腔内摩擦或者啃咬东西,如咬自己的手、哺乳时咬奶头、咬玩具等。在出牙的过程中,特别是长第一颗牙或者磨牙时,有些儿童还会出现烦躁、易怒、拒绝进食等情况。少数情况由于牙床的疼痛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腭部,儿童会出现拉、抓耳朵或者拍打自己脸颊的现象。出牙时有些儿童还可能出现低热的情况。当儿童出现了出牙不适的情况,家长可以给孩子消过毒的牙胶啃咬,用以减轻其不适感。注意使用牙胶等时,家长需在一旁看护,防止意外发生。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家长还可以把凉的香蕉、胡萝卜条、苹果条或者磨牙棒等给孩子啃咬。需要注意的是,磨牙棒必须符合安全质量标准、不易掉渣,且使用时也需家长看护,防止意外发生。

有些儿童在乳牙萌出时常可见萌出性龈炎的发生。萌出性龈炎是儿童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萌出时常可见的暂时性牙龈炎。临床上可见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可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的发生原因一般有以下方面:牙齿萌出时,牙龈的异样感使儿童喜欢用手指、玩具触碰或咀嚼牙床,使牙龈黏膜擦伤;牙齿萌出过程中,尚有部分残留的牙龈覆盖于牙面上,在咀嚼过程中被咬及而受伤;萌出中由于牙冠周围的牙垢、食物等堆积而感染。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肿之称。萌出性囊肿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血肿破溃继发感染,或牙齿萌出受阻,应及时请口腔科医生诊治,必要时需切开,去除部分组织,使牙冠外露。2.3 怎样的刷牙方式是正确的?

很多爸妈觉得,反正孩子的乳牙掉了会有恒牙长出来,所以不大关注宝宝的乳牙;有些家庭在儿童时期没有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有些小朋友小小年纪已经是满口烂牙,仅剩一些残冠、残根,令人触目惊心。有些人觉得刷牙很简单,牙膏牙刷往嘴里一放,直接刷就是了。但事实上刷牙并不像有些人想得那么简单,只有正确的刷牙方式才能将牙刷干净,有效地发挥刷牙的作用。那么怎样的刷牙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刷牙可以有效清除牙菌斑,预防口腔常见疾病,养成儿童良好的刷牙习惯。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能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其稚嫩的小手还不能完成精细复杂的动作,建议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刷牙,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家长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口腔卫生清洁。不同年龄段孩子应根据其自身情况进行口腔清洁,在乳牙萌出到乳牙列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6~18个月:家长坐姿,让孩子躺在家长怀里,用一只手固定孩子的头部和嘴唇,另一只手拿清洁的纱布或婴幼儿专用的指套牙刷,沾温开水为孩子清洁牙齿的内外侧面。(2)18个月~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开始使用牙刷,但刷牙主要还是由家长执行。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小牙刷帮助孩子进行口腔清洁。孩子可采用站立或坐姿,家长在孩子的背后或一侧,用一只手固定孩子头部,另一只手持儿童牙刷沾温开水为孩子刷牙。刷牙方式为:刷前/后牙外侧面、后牙内面时,使牙刷与牙面成45°,从牙龈开始,轻柔、小幅度(1 mm左右)来回刷牙4~5次,然后移动到相邻的牙齿做重复动作,两次移动区域要有重叠;刷前牙内面时,应将刷头竖起,使牙刷与牙面垂直,上下刷动;刷咀嚼面时,直接前后刷动即可。

在这个年龄段,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对刷牙的兴趣,使小朋友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3~6岁: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己开始刷牙啦。方法和上面介绍的刷牙方式相同,让孩子逐渐熟练掌握刷牙的技能,但仍需要家长的帮助才能将牙齿刷干净。

刷牙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每个牙面都要刷到,做到面面俱到,避免遗漏。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 min。家长给孩子刷牙,最好是每天吃完饭后就开始。如果做不到吃完东西后就刷牙,也要在早晚各给孩子刷牙一次,尤其是临睡前的刷牙更为重要。

除了以上介绍的牙面清洁外,孩子的牙间清洁也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乳牙由于其特有的解剖形态特征,容易有食物嵌塞的情况发生。此外,乳牙存在生理间隙,也易引起食物嵌塞。家长及宝宝应该学会使用牙线,以便清理乳牙的邻面,保持牙间的清洁,预防蛀牙的形成。2.4 怎样选择牙膏?

有一天,胡阿姨急着去上老年大学,出门前交代老伴去超市买支牙膏,家里的牙膏已经用完了。老伴来到超市,看到各式各样的牙膏,一下子蒙了,家里原来用的啥牙膏,他一时也想不起来了。这牙膏要怎么挑选呢?在日常生活中,早晚两次刷牙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生活习惯,一般人刷牙都要用到牙膏。超市的品种琳琅满目,有些大超市甚至满满两个货柜架上都是牙膏。那么我们在日常选购牙膏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呢?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口腔卫生,那么小朋友选择牙膏时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有些家长会问,是否可以让小朋友使用含氟牙膏?

牙膏是膏状的洁牙剂,目前已广泛使用。牙膏的基本成分包括摩擦剂、洁净剂、润湿剂、胶黏剂、防腐剂、甜味剂、芳香剂、色素和水,另外,还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加入一些有保健作用的制剂。(1)摩擦剂:在一种牙膏的摩擦系统中可以加入多种制剂,使其具有清洁与磨光作用,使牙面清洁、光滑、发亮,去除色素沉着、菌斑沉积与滞留。摩擦剂占牙膏含量的20%~60%,是牙膏的重要组成部分。(2)洁净剂:又称发泡剂或者表面活化剂,占1%~2%,可降低表面张力,增进洁净效果,浸松表面附着物,使残屑乳化悬浮,发泡利于去除食物残屑。(3)润湿剂:占20%~40%,维持一定湿度,使其呈膏状,防止在空气中脱水、变干。(4)胶黏剂:占1%~2%,其作用是稳定膏体,避免水分同固相成分分层。(5)防腐剂:其作用是防止细菌生长,延长贮存期限,并使其他成分相容。(6)甜味剂、芳香剂和色素:甜味剂提供易为人们接受的调味剂,必须无致龋性。这些成分共占2%~3%。(7)水:作为溶媒,占20%~40%。

一般市面上正规的普通牙膏都能起牙膏的最基本作用:清洁牙齿。选购者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味道进行选择。一些功效牙膏添加了某些功效成分,从而获得了相应的功效。例如抗龋的含氟牙膏,就是添加了氟化物成分。如果希望有防龋效果的话,可以选择含氟牙膏;如果需要抗敏感的话,可以选择抗过敏牙膏;如果一些人对美观要求较高,希望牙齿美白的话,可以选择美白牙膏。但对于有特殊功效的牙膏,建议在咨询牙医或者专家的意见后使用。

给孩子买牙膏到底要不要含氟?有人说1岁以下不要用含氟的,有说2岁,还有说3岁的。美国儿科医学会明确指出:一旦孩子的乳牙萌出了,就可以使用安全的含氟牙膏,每天给孩子刷两次牙。非高氟地区2岁以内的孩子,可以使用薄薄一层的含氟牙膏,挤到牙刷上大概就是米粒大小。2~5岁的孩子,牙膏用量是豌豆大小。6岁以后的孩子,用量可以适当增加。成人的牙膏用量应不多于1 cm。但如果儿童还不会吐口水、漱口,建议暂缓牙膏的使用,待儿童掌握吐口水、漱口的技能后再使用牙膏,具体年龄因儿童而异。儿童使用牙膏还是需要在家长的监护下,避免将牙膏吞入腹中。

选择儿童牙膏的小建议:①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儿童学会吐口水、漱口,可以正确使用牙膏后,可以选择含氟的儿童牙膏。②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尽量不选择有特殊气味的牙膏(以水果味的最多)。因为儿童虽然更容易接受这类牙膏,但这也是导致儿童吃牙膏的一个重要原因。③不选择泡沫非常丰富的牙膏。牙膏的泡沫与其含皂量有关,多泡牙膏含皂量高,皂质在口腔唾液中容易分解成苛性碱或酯酸,不但刺激黏膜,而且破坏唾液中的酵酶,反而会影响清洁效果。④不选择药物牙膏。长期使用药物类牙膏会使口腔中的菌群紊乱,打破口腔内原有的平衡状态。而且药物类牙膏中的生物碱和刺激性物质会损害宝宝口腔内娇嫩的黏膜。2.5 怎样选择牙刷?

涂涂已经6岁了,可是自己刷牙总刷不干净。涂涂妈妈想着是不是应该给他换一把电动牙刷,可是涂涂奶奶却表示涂涂还小,不能使用电动牙刷。到底能不能用电动牙刷呢?涂涂一家甚是纠结。现在牙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每人每天都要用到。那么这么多种牙刷,我们应该如何挑选呢?小朋友是否可以使用电动牙刷呢?不仅是涂涂妈妈和奶奶,很多朋友应该都有这方面的困惑。

牙刷是刷牙必不可少的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牙刷也在不断变化、改进。因年龄和口腔的具体情况不同,牙刷的设计各种各样。如儿童和成年人使用的牙刷大小不同;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不同,使用的牙刷刷毛的软硬程度也有一定区别。选择牙刷的时候,可以选择刷头适当的牙刷,不能太大或者太小。刷头太大,有些地方可能刷不到;刷头太小,需要彻底清洁的时间就较长,有时不大容易坚持。所以刷头可以选择小头,但也别太小,一般选择长度能覆盖两个牙齿的牙刷。选择牙刷,还要注意刷毛的软硬程度。刷毛太硬,容易损伤牙体和牙龈;刷毛太软,有时不易清洁牙面上紧密附着的菌斑。除此之外,牙刷一般3~4个月需要更换。有些人刷牙特别用力,牙刷磨损较大,如发现刷毛变形、弯曲或者颜色变浅,就可以考虑更换牙刷了。

对于小朋友,到底需不需要使用电动牙刷,需要看小朋友刷牙的情况。如果孩子能够抓牢牙刷,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那么电动牙刷和手动牙刷的效果是一样的。简单地说,能不能刷干净牙齿,取决于操作者,而不是工具。但大部分儿童还无法抓牢牙刷,也很难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完成精细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电动牙刷,电动牙刷对他们而言更容易刷干净。对于协调能力还较差的孩子而言(一般为6岁以下的孩子),无论是使用手动还是电动牙刷,都应该在家长的陪同和协助下完成刷牙。牙刷应该根据年龄段选择合适大小、柔软度的产品。如果是电动牙刷还要经常检查牙刷,看是否有部件脱落,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使用电动牙刷时,要让刷头在所有牙齿上面都停留,一般3岁以内的儿童每次刷牙时间控制在1.5 min以内,4~5岁的幼儿大约为2 min,而且每3个月要更换刷头或者牙刷。2.6 儿童可以洗牙吗?

龙龙从小就养成了早晚两次认真刷牙的习惯,可是牙面上总有黑乎乎的东西,也不像蛀牙,自己也没有明显不舒服的感觉,可是一笑就能看到他的小黑牙。随着年龄的增长,龙龙渐渐不爱笑了,父母也意识到了牙面黑渍对龙龙的影响,因此他们带龙龙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龙龙进行洁治,也就是洗牙。龙龙父母询问医生,龙龙才6岁可以洗牙吗?洗牙会伤乳牙吗?龙龙父母的疑问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还有就是,乳牙期间宝宝需要做哪些口腔保健?

小朋友是可以洗牙的。成年人洗牙是为了去除附着在牙齿周围的牙结石、牙菌斑、色素等污垢。那么小朋友有牙垢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儿童一般在2~6岁,牙齿上就开始有大量的软垢和色素了。洗牙可以有效帮孩子清除牙垢,预防蛀牙。当然,儿童洗牙跟成人洗牙还是有区别的,儿童洗牙以抛光为主。所谓抛光,是用柔软的橡皮杯配合抛光膏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清洁,以去除软垢及色素,从而达到保护牙齿的目的。但若牙菌斑持久得不到清理,已构成了牙石,只有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清理,或用手器刮除牙结石。儿童洗牙同样很重要,建议家长每年带宝宝到正规口腔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需要洗牙。洗牙是正常口腔保健之一,到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是不会破坏牙齿的。

儿童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即使口腔内没有疼痛、肿胀等情况发生,仍需定期进行检查。除了洗牙,乳牙还需进行涂氟、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治疗。

3~6岁的儿童涂氟很有必要。牙齿涂氟就是口腔医生用一种含氟的物质,对每一颗牙齿表面进行氟化处理。首先,涂氟可以使牙齿更坚固;其次,可修复和抑制龋齿破坏,如果孩子的乳牙发生早期龋齿,涂氟后可有再钙化的作用,因此有修复龋齿的作用。再次,氟可直接抑制口腔中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代谢,抑制细菌向牙面黏附,抑制细菌代谢过程中多种酶的活动,使细菌生长、代谢紊乱或停止。除了以上作用,涂氟还可以减少过敏。现在有很多小孩的牙齿对冷、热、酸等味道的食物过敏,牙齿经过涂氟后,可防止牙本质过敏。那么,多大岁数时才能做涂氟?3岁前的宝宝因为年龄太小,不能跟牙医配合,建议在宝宝3岁后,每半年由专业牙医做一次全口牙齿涂氟,可降低50%以上的龋齿发生率。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做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有感冒、胃肠不适、口腔黏膜破损等问题的儿童需暂缓进行。过敏体质和不易配合的儿童不宜进行。窝沟封闭是一种有效预防窝沟龋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口腔预防措施的推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窝沟封闭是在不去除牙体组织的同时,将材料(一般为有机高分子树脂)涂布于牙齿的窝沟内,经过光照固化,就像给牙齿穿上一件保护衣,这样原本容易被细菌和食物残渣侵犯的窝沟就“不复存在”了。细菌及食物残渣不能再次进入窝沟,而窝沟内原有的细菌也因为没有营养供应而逐渐死亡,从而预防窝沟龋的发生,还可以使早期龋损停止。决定是否需要做窝沟封闭涉及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窝沟的外形和评价。如果是深窝沟,特别是可以卡住探针的(包括可疑龋),或者患者其他牙齿特别是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则考虑行窝沟封闭。以下情况患儿无法进行窝沟封闭:患牙已经患龋或是已经充填的牙齿;牙齿尚未完全萌出,部分咬合面被牙龈覆盖;咬合面无深的窝沟点隙,自洁作用好;儿童不合作,不能配合正常操作。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为牙齿完全萌出且尚未发生龋坏时。儿童牙齿萌出后达到咬合平面即适宜作窝沟封闭,一般在萌出4年之内。一般情况下乳磨牙在儿童3~4岁时可进行窝沟封闭。2.7 乳牙发生外伤后应该怎么办?

舍舍宝宝最近在学走路,屁颠屁颠的,兴致很高,家人正为宝宝的成长而欢欣,一不留神,舍舍自己跌倒将门牙磕掉了,一家人顿时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那么在宝宝学习走路时,或者好动的宝宝在玩耍时,不小心跌倒把门牙磕到了,该怎么办?

乳牙外伤多发生在1~2岁的儿童,约占乳牙外伤的1/2。主要是因为1~2岁的儿童开始学习走路,运动能力、反应能力等都处在发育阶段,容易摔倒或撞在物体上,从而造成牙外伤。近年有学者报道2~4岁儿童乳牙外伤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并指出这与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有关。乳牙外伤多发生在上颌乳中切牙,牙齿外伤常伴有口唇黏膜撕裂伤,有时候严重者可伴有颌骨骨折或牙槽骨骨折。受伤时间和地点多与儿童的活动范围与活动性质有关,乳牙外伤多发生在室内。儿童乳牙外伤造成牙齿移位的现象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嵌入、脱出、唇舌侧移位及不完全脱出等,约占乳牙外伤的80%,但乳牙外伤发生冠折和根折的情况比较少见。简单来说,儿童发生外伤后,乳牙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完全脱离牙槽窝,从口腔内掉落出来;没有完全掉落,但牙齿较之前长且有松动,牙龈处可有渗血;偏离原来的位置,向前或后移位,可伴有牙龈的出血;牙冠虽然完整但较之前短。当儿童发生牙外伤时,家长应当尽量保持镇定,首先大致确定儿童全身情况,对合并严重颌面部或颅脑等外伤的患儿,应及时拨打120或前往就近医院就诊,在保证患儿生命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可暂缓处理乳牙外伤。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对乳牙外伤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外伤时患儿的年龄、外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的不同进行处理和治疗,并向家长说明多年后恒切牙萌出时可能出现的远期后果。乳牙外伤后,临床上不仅要注意乳牙本身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其对下方恒牙胚的影响。简单来说,乳牙外伤的治疗原则是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将乳牙外伤对继承恒牙胚的影响减少到最低。乳牙外伤后一定要定期复查,对于暂时保留、未拔除的乳牙,经过检查及治疗后,复查时间起初可隔2~3日复查一次,以后可每周复查一次,经过1~2个月后可考虑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乳牙外伤多因患儿幼小,不能配合,不宜进行保守治疗,可以考虑拔牙。一般前牙缺牙间隙在正常发育情况下,影响不大,但应密切观察乳牙外伤可能对继承恒牙造成的伤害。2.8 乳牙发生龋病了该怎么办?

小马最近帮宝宝刷牙的时候,发现宝宝的牙上有一个小洞,但宝宝并没有喊疼,吃东西的时候也没有不舒服,心想着,反正乳牙迟早要换的,就不用管它了。过了几个月,突然有一天宝宝的小脸肿起来了,吃东西的时候也哭闹不止,这时小马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给宝宝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于是迅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了治疗。那么,乳牙发生了龋病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因为乳牙迟早要换的就不用治疗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它,任之发展”的做法是错误的。乳牙具有发病早、患龋率高、龋蚀发展速度快的特点。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患龋率高达66.0%,低龄儿童最早的发病年龄不到1岁,也就是说一些乳牙在萌出后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发生了龋坏。乳牙龋病自觉症状不明显,所以常被忽视,贻误了早期治疗时机。乳牙龋病对儿童口腔局部和全身都有不良影响,乳牙龋蚀致牙体缺损和疼痛,使咀嚼功能明显降低。儿童的营养摄入、颌面部及全身的生长发育均会受到不利影响。龋坏加速了口腔环境的恶化,易导致新萌出的恒牙龋坏。乳牙龋经牙髓炎发展为根尖周炎后,反复发作的根尖周炎可能导致局部牙槽骨破坏;继替恒牙的牙胚受损,可能出现釉质发育不全;发生感染的牙根吸收异常,可能导致后继恒牙萌出过早、过迟,萌出位置和顺序异常等。乳牙牙冠因龋缺损或出现早失,可能导致后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出现错畸形。因龋残损的牙冠可对唇、颊、舌黏膜产生刺激。更严重的患者,龋病导致的慢性根尖周炎可作为病灶牙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感染。在儿童患者中,可能与病灶牙相关的疾病有: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蛛网膜炎、肾炎等。另一方面,乳前牙的龋蚀会影响美观,严重的牙体缺损可能会对患儿发音及心理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及时对乳牙的龋齿进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并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充填治疗(手术治疗)。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龋齿危害非常多,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让孩子终身受苦。

给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预防乳牙龋齿的发生。更多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儿童预防龋齿,“预防先于治疗”的观念也需牢记于心,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戒奶睡。不让孩子含着瓶中装有牛奶/果汁的奶嘴、母亲的乳头或其他食物睡觉;睡前喝奶的婴儿,在其喝完奶后再喂几口白开水,起到冲洗口腔的作用。儿童在1周岁左右最好断掉夜奶。(2)日常饮水最好为白开水,应控制孩子吃甜食的量及次数。(3)日常口腔清理。当乳牙萌出即应该进行清洁,儿童的口腔清理还需家长进行或者配合,争取高质量做好每日口腔清理。(4)1岁左右到儿童口腔专业门诊进行第一次检查,以后定期复查。乳牙龋齿需要早发现、早治疗。(5)定期涂氟。可以考虑开始给宝宝定期涂氟,以预防平滑面龋齿的情况。(6)窝沟封闭。一般乳磨牙在儿童3~4岁时可进行窝沟封闭。

乳牙龋齿需重视,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争取让每个宝宝都有一口小白牙。2.9 乳牙牙髓治疗是什么?

老杨家的孙子最近牙龈上鼓了个小包,这几天一直喊疼,于是去了医院。医生说小朋友需要进行根管治疗,这可把老杨吓坏了,这乳牙牙神经一抽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乳牙的脱落更换?万一做了根管治疗乳牙不掉,恒牙长不出来怎么办?老杨拿不定主意,赶紧打电话让儿子和儿媳过来。在医生解释后,小杨夫妇理解并同意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其实不仅是老杨,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都没有乳牙牙髓治疗的概念。那如果乳牙发生了牙髓病变,是不是一定要进行根管治疗呢?

宝宝的牙疼痛肿胀,说明存在牙髓或根尖周炎症,需要进行根管治疗以保留患牙。在正规的操作下,乳牙根管治疗顺利结束后是不会影响乳牙的更换的。

那么根管治疗是什么呢?当龋齿或外伤发生,使牙齿破坏,细菌通过缺损进入牙髓腔,牙髓(就是大家说的牙神经)发生感染,产生炎症,引起牙痛的症状。牙髓一旦感染,是无法自己恢复的,只有通过去除这颗牙的牙髓及感染物质,才能达到控制感染、消除疼痛的目的。位于牙髓腔和牙根管内的牙髓被清除后,根管经过消毒、填充药物,最后牙冠部分再被修补起来,这样的一个过程称为根管治疗(俗称“抽牙神经”)。

那么乳牙做完根管治疗会不会影响乳牙的脱落呢?乳牙根管内的充填材料和恒牙根内使用的材料不一样,乳牙使用的材料是可以吸收的,乳牙根管内的充填材料和乳牙牙根一样在牙齿换牙期可以被吸收,因此乳牙做完根管治疗后并不会影响乳牙的脱落和更换。

乳牙根管治疗中一般还有两方面是家长比较担心的地方:一个是拍摄X线片,一个是术中麻药的使用。

拍牙片是辅助医生检查牙齿的重要手段。在牙髓治疗前拍摄X线片可确定龋坏大小,牙髓腔、根管的形态,根管变异情况,根尖区骨质破坏程度,以及恒牙胚的情况;术中可通过X线片确定根长,了解根管充填情况;术后可通过X线片确定牙根恢复情况。一般治疗中仅需拍摄小牙片。一张牙片的辐射量很小,一个小片的辐射量大概是5~8 μSv,差不多是半天日常生活的辐射量。常规情况下,小朋友因为骨髓活跃稚嫩,正处于发育期,在拍牙片的时候,可以穿上特制的铅衣或铅裙,对小朋友有一个全身的保护,这样拍片期间接受的辐射可以降到最低。所以,小朋友在正确的防护下,进行适当的拍片,对牙科诊疗有着重要意义。而其中的辐射量较小,家长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口腔局部麻醉是缓解治疗疼痛的重要手段,可以保证根管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儿童的痛苦。有很多家长担心,口腔局部麻醉是否会对儿童的智力有所影响,其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口腔局部麻醉是将麻药打在口腔局部,很少有成分能作用到中枢神经系统;再次,现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局部麻醉对儿童的智力产生影响。总体来说,使用正规、正确的局麻药物,在排除儿童禁忌证的情况下,只要操作正确,局部麻醉对儿童是安全的。

乳牙是人类的第一副牙齿,虽然最终要被恒牙所替换,但保存乳牙牙髓活力、保存患牙、维持牙齿正常替换对于后继恒牙列以及颌面部的发育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牙髓坏死而必须进行根管治疗的乳牙,家长不应抗拒,因为这是消除炎症、保留患牙所需的治疗。2.10 怎样预防牙齿排列不齐?

小侯家宝贝今年已经5岁了,还是喜欢吮拇指,一天好久不见的朋友见到小侯家宝宝,觉得宝宝的上前牙有点突,又看到宝宝喜欢吮吸拇指,建议小侯带宝宝去看看口腔医生。小侯这才意识到宝宝的上前牙真的好像有点往外突,这和宝宝吮指的习惯有关系吗?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儿童牙齿排列不齐?

孩子的上前牙前突和他的吮指习惯是有关系的,如果不能克服这个不良习惯,会引起口腔肌肉功能的异常及的变化,甚至导致错的发生。

牙齿排列不整齐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但60%以上是由换牙障碍及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这说明大多数牙列畸形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畸形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对尚未发生的畸形应采取早期预防措施,消除诱发因素;对已经发生的畸形须早期阻断,防止向严重方向发展。

儿童时期是口腔器官生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乳牙萌出、磨耗、脱落以及部分恒牙萌出,正常大部分在这个阶段建成,所以在这个阶段特别要注意预防畸形。预防畸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纠正口腔不良习惯。乳牙列形成后,应适当给予质稍硬且富有营养的食物,充分发挥咀嚼器官的功能,长期只给儿童软食的做法是有害的,这个时期也是口腔不良习惯的形成期,如吮指、吐舌、咬唇、咬物、舔牙、偏侧咀嚼等,应及时发现并加以耐心劝说,使儿童克服不良习惯,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采用一些装置破除。否则,长期不良口腔习惯的异常作用力会阻碍或加速某些部位的生长发育,导致畸形的发生,严重者会造成面部比例失调。在这个时期如发现小儿患肺结核、佝偻病、鼻炎、扁桃体肥大等应积极加以治疗,以防影响骨骼、牙齿的发育。儿童有时会模仿别人咬铅笔、托腮思考问题,时间长了也会造成颌面部畸形,应及时说服纠正。(2)治疗口腔疾患。若乳牙患龋数较高,牙体缺损比较严重,应及时治疗以保持完整牙列,从而提高咀嚼和消化功能。尽早拔除萌出的多生牙以防牙列拥挤。同时督促儿童掌握正确的方法,早、晚刷牙,做好口腔卫生保健。(3)矫正已发生的错畸形。错与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而肌功能异常经过肌能训练建立正常的肌功能即可矫正。早期矫正比较容易且见效快,有些甚至不用矫正器就可达到较好效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