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优势果品生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20:41:25

点击下载

作者:周仕来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优势果品生产

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优势果品生产试读:

发展干果生产 促进山区生态农业建设

束怀瑞 张继祥(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泰安 271018)

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21世纪我国农业面临向规模化生产方向的过渡和转型。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尤其是山区的农业生产将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挑战。必然的选择就是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达到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根据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食物链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途径,实现资源的多级循环,多级利用,从而在投入方面趋向合理,提高了产出率,既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又改善了环境。

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应具备中国特色的农业持续发展思想。首先,以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续承载能力相适应为指导思想,在不危及后代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其次,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目标应是:保证农产品的供应,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在短时间内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并逐步迈入小康社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不因农业生产而破坏或恶化环境,保证未来人口不断增长所需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整体、循环、协调、再生”的基本原则。考虑问题的立足点是整体,不是局部。整体的经济、生态结构是有机的统一体,不是无序的堆砌。如一个区域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该区域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之间的结构是否合理。只有合理的经济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理想的情况是,第一产业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恰好满足社会的需要,第二、第三产业能够为第一产业提供恰当的支撑和服务。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比如水资源短缺困扰着整个世界,如果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就可以大大缓解水资源的不足。同时还应考虑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协调、共荣。

二、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占陆地面积的2/3以上,山区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构成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由于各种原因,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既限制了山区的经济发展,又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山区的许多地方迟迟不能脱贫致富就是最突出的例证。维持山区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大问题,建设生态农业是山区农业经济快速、持久、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另外,干果经济林以抗逆性强、经济寿命长、生态功能稳定、产品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既有诸多的有利因素,也有一些不利的条件。山区的气候资源多样,适合多种经营;生物资源丰富,可发挥生物多样性的优势;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可发挥土地的资源优势;山区污染相对较轻,自然环境优美,可发挥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的地理优势和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但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我们还应看到山区的不利因素。首先,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山区,尤其是我国北部山区,水资源短缺且利用效率较低往往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耕作过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变得日趋瘠薄,持水能力越来越差,承载植被的能力也越来越低,出现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其次是山区的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农民生产水平低,资金短缺,承担风险的能力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也是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不利因素。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生产效益的提高。例如,通过调整食物链或产业链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山区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益;同时由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可使农业生产系统的抗逆性增强,稳定性提高;发展生态农业,可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相结合的农产品多层次、多用途利用结构。通过发展高生产力水平的集约型农业,可使大量的劳动力从狭隘的旧农业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充分发掘劳动力资源的潜力,为广大农民的共同致富开辟广阔的前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农业生产技术,建立起合理的农、林、牧、渔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结构以及种植、养殖和加工等行业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充分利用空间、时间的生物种群结构,可有效而深入地开发各种生境中的自然资源,充分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副产品的剩余物,从而使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并为协调我国在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的供需矛盾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推广利用坡地栽培技术、水分涵养技术、梯田种植技术、植被恢复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遏制水土流失、盐碱化、荒漠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干果生产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干果生产大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枣、柿、板栗等干果产量稳居世界之冠;核桃产量占世界的1/4以上,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干果生产在农村经济,尤其在山区经济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山区生态工程建设中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生产干果的经济树种大多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与生产鲜果的树种相比,其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如核桃、柿、枣等树种适于在青石山区(石灰岩山区)和轻碱地发展,较抗旱耐瘠薄。另外,干果树种大多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与鲜果(如苹果、葡萄)相比,在生产过程中用药少,大多属于无公害绿色食品,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干果出口受国际“绿色壁垒”的限制少。

干果树种和品种繁多,可以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多种多样的产品,以满足人们食物多样性的需要。我国现有经济林树种1000多种,广泛利用和栽培的有近百种,它们可以提供鲜果、干果、工业原料、木本粮油和木本药材等,其中不少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资。另外,干果经济林树种繁多,生态习性各异,可在多种立地条件下发展。

与木材林相比,干果经济林生产周期短,收效快,一旦成林年年有收益,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许多贫困山区,依靠发展经济林迅速走向了脱贫致富之路。1997年全国林业总产值约为1500亿元,而面积不到林地总面积15%的干果经济林的产值达到520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34%。

发展经济林可以稳定农民的收入,改变贫穷落后的山区往日“穷则砍树,人穷山光”的恶性循环。所以发展干果生产也是保护用材林、生态林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山区生态农业,必须从山区的实际出发,发挥山区优势,解决山区问题,使山区生态农业适应山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走出一条山区生态农业的新路子。

1.综合规划,因地制宜,发挥整体优势

生态农业的基本思想是整体性。山区与平原相比,有一个独特的空间优势,即由下而上形成土地、气候、植被等垂直差异性分布;另外,由于坡向、坡度影响着光、温、水的水平分布,因此,山区的土地、气候和植被也存在明显的水平差异性。山区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物候景象。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整个山区或流域为发展规模,以干果生产为突破口,以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经济、生态并举为发展目标,综合规划,因地制宜,发挥山区的整体优势。在山区发展规划设计时,要注意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例如河北省山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提出了“坡顶水土保持林戴帽,坡中干果拦腰,坡下鲜果抱脚,沟道两侧农田”的山区综合开发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发挥生物多样性优势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发挥其功能稳定性的保障。在山区综合开发过程中,适当增加物种或生产过程的多样性,可以促进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发挥。山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优良品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保存,为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种资源保障。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还体现在能有效地控制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根据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多样性,即生物之间的“向生相克”的基本原理,通过不同种类农作物在山区按一定比例种植,形成植物分布的空间差异性,不同植物寄主对病虫有阻隔作用,达到控制或减轻病虫害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可有效地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又符合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生物多样性也符合农业产业化和市场需求多样性的要求。另外,在山区农业开发规划中,还应认真分析山区生态系统组分的生态位占有情况,通过合理地搭配种群,或引入新的生态元,以便合理地利用现有的生态位,使生态位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3.坚持局部与整体利益、短期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山区农业生产生态功能的发挥强调整体性、长效性。但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体制是农户、村庄、乡镇、县等多级经营管理模式,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是农户,呈现出经济利益局部性和生态效益整体性的矛盾。山区农民相对经济基础薄弱,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农户的收益及经济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是发展生态农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投资少、见效快,让农民尽早得到实惠也是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中,只有做到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利益相结合,才能实现山区生态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4.遵循物质循环与再生及多级利用的基本原理

在山区生态农业规划时,要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通过各组分间的联系,完成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模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建立物质良性循环的多级利用链条,一个子系统排放的废弃物是另一个子系统的投入物,废物可以被循环利用,在系统内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良性循环,达到充分利用资源,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目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从而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较为普遍的“桑基鱼塘”模式,把农、林、牧、渔有机结合起来,互利互惠,构成一种水陆结合、动植物共存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整个系统没有废弃物,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转化率和系统生产力,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山区生态农业建设中,也应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产力水平,建立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地方特点的物质循环和资源多级利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王国.2001.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经济管理研究.中国生态学报,9(4):9~13

许坚.1994.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1:19~22

杜心田.2002.植物群落栽培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农业与技术,22(3):31~34

佘国云.1994.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全面发展山区经济.中国水土保持,9:6~8

闵庆文,李文华.2001.丘陵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对策.山区学报,19(4):349~354

赵敬贤,张文海,樊继岭.2001.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促进赣榆经济持续发展.中国水土保持,11:37~39

顾慕娴.1994.生态农业与山区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15(2):106~108

徐祥浩,刘静艳,徐颂军.1996.山区经济建设应与生物资源保持协调发展.生物科学,15(2):13~16

略论山东省果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发展前景

高东升 王海波(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一、果树产业在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1.山东省果树生产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是我国的果树生产大省,以品种资源丰富、生产技术先进、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而闻名国内外,有“北方落叶果树王国”之美誉。全省现有水果面积76.4万公顷(1146.4万亩),2000年水果总产966.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8.56%和15.53%。其中苹果44.4万公顷(666.5万亩),产量647.7万吨,分别占全省水果总面积、总产量的58.1%和67.0%,占全国苹果总面积、总产量的19.71%和31.70%;梨6.3万公顷(93.8万亩),产量91.1万吨;桃7.7万公顷(115.5万亩),产量88.1万吨;葡萄3.65万公顷(54.78万亩),产量47.5万吨;杏6.7万吨,枣35.4万吨,柿13.1万吨,山楂18.3万吨。在山东省的种植业中,水果生产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粮食、蔬菜的第三大产业。“九五”以来,随着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水果生产也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进入了稳定、整理、发展阶段,品种更新快,向树种多样化发展;但总的趋势是面积稳中有降,产量持续增长。全省水果总面积由1995年的93万公顷(1400万亩)降到76.4万公顷(1146.4万亩),平均年递减3.96%;水果总产量由1995年的717.7万吨增至966.6万吨,年递增6.14%。面积减少较多的主要是苹果和梨,年递减率分别为7.73%和5.66%;面积扩展较快的主要是葡萄和桃,年递增率分别为18.81%和9.36%。除山楂外,各树种的产量都呈增长趋势,其中葡萄产量年递增幅度最大,达18.46%;其次是杏,年递增14.23%;桃12.21%,枣7.94%,梨6.24%,苹果5.2%;柿的产量略有增长,山楂产量年递减率为8.26%。“九五”期间,由于全面启动和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加大了新优品种的引、选、繁、推的力度,加速了劣质果园的改造进程,全省水果栽培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加之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果实套袋等优质高效综合技术的推广普及、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以及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的调节,全省苹果、梨等大宗水果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优质果率达到了60%以上,其中达出口标准的高档优质果提高到了10%左右。

2.当前我国果树生产发展的形势

我国自1994年起已成为居世界总产第一的果品生产大国。从我国果树现状、存在问题和自身处境出发,当前果品生产面临的时代特点主要是:我国农业由以粮为纲转向全面发展,果品由数量短缺型向丰足型过渡,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移,由单寡型向多样化进军,由小而全向特色规模型转化,由鲜食初级产品向产后贮运加增值型进展,由管理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由内向型向外向出口型增加,即果品生产正由低效型向高效型积极转化。简言之,由看“斤/亩”为标准到看“元/亩”为依据来衡量,即由看产量到看产值来评判。这也正是当前我国果品生产的总体背景。

由于果树面积、果品总产的迅猛增加,我国果品已由短缺紧俏供应阶段跨入了充足供应,及至某些大宗果品供大于求、出现了相对过剩、价格大幅下降的阶段。

由果树树种、品种的量比结构失衡,某些大宗果品统治市场的严重单一局面开始进入了调整树种品种结构、果品构成优化升级,初步呈现出多树种、多品种、多季节供应的绚丽繁华局面。

果品流通由普通大路货为主、高档优质果比例过低的“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局面,逐步进入以生产优质果为主、以优质取胜占领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

随着国民经济由长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果品也因购销体制的改革迅速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市场调节阶段。

我国西部战略大开发和全国性农业结构大调整的宝贵机遇,将会给果树生产与开发带来新的生机与繁荣。

加入WTO后,果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果品属优势行业,有丰富的果树资源、生态资源、人力资源、栽培经验和价格优势可资利用,将促进果品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并加快和国际果品行业标准接轨。

3.当前我国果树生产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果树生产的主要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1)树种方面:适当调减大宗水果,主要向小杂果发展方向转化,即落叶果树由仁果类为主(主要指苹果、梨等)向核、浆、干果类转化,并逐渐向我国特有的树种转化。(2)品种方面:由老劣杂品种向新优纯,由传统大统一品种向地方名特优稀,由集中旺季成熟向延长排开成熟、平衡供应系列化品种转化,并逐步增加设施型、加工型或兼用型新品种。(3)栽培制度方面:由乔稀晚向矮密早、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立体、间作、四旁、堰边、长廊、观光等)、由露地栽培部分向多种设施型栽培转化。(4)生产管理方面:由传统经验型向科技型乃至高新技术型,由放任粗管型向集约精管型,由原始工艺型向智能机械自动型转化。(5)果品档次方面:由产量型向质量型尤其向品牌型,由中低档劣质型向高档优质型,由内销型向扩大的外销型、名牌型,由长期通货混级型向特级特供特销型转化。(6)产品供应方面:由传统鲜果供应型向鲜果超时令、反季节供应型,由淡旺季大反差向周年均衡供应型,由季节鲜果单一供应向多种贮加产品丰富供应型转化。(7)产后处理方面:由传统的手工处理向现代化自动流水线(分级、洗果、涂蜡、烘干、包装等)处理,由古老的粗放贮运向集装箱、冷链化贮运,由鲜果初级产品向多类型加工增值产品转化。(8)果园生态方面:由多源污染尤其化学(化肥、农药、生长素、除草剂等)污染型向绿色食品无公害型,由病虫害单一化防向以生防为主的综合防治型,由无机肥补充消耗型向有机肥良性生态循环型(有机农业)果园转化。(9)果品营销方面: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由单一传统经营向多元化多种模式经营型,由内销型向全球经济一体型,由产供销分离型向产供销一条龙,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由“龙头”带动的产业化营销方式转化。(10)果品生产总体:由常规传统管理型向现代化科学管理型,由“万户分散”型向产业化体系带动型,总之由果品生产大国向果品生产强国转化。

只有了解与掌握果树生产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新形势、新趋势,才能给果树生产以合理的定位,才能把握果树生产发展的大前景和总趋向,科学地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振兴我国果树事业,减少弯路与挫折,取得效益的最佳化与最大化。

二、山东果树生产的优势与有利条件

1.区位(地理)优势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渤海黄海之滨,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位于北纬34°20′~38°30′,东经114°45′~122°45′之间,土地面积15.3万公顷(折2.3亿亩),其中耕地不足一半(占47.4%)。山东地形复杂,沙地、平原、山地、丘陵皆有,其中山地、丘陵占近1/2。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棕、褐、潮、砂和盐土五大类。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年日照2300~2900小时,年总辐射量480~543千焦/厘米2)、热量丰富(年均气温11~14℃,≥10℃的积温4200~5000℃)、无霜期长(180~220天)、雨量适宜(年降水量550~950毫米),综合生态很适于北方各种落叶果树生长结果,具有特定的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

山东素有“落叶果树王国”之称,据考察全省果树资源有90余种,3000多个品种或类型,分属16科34属,名特产果品尤多,近几年来又新出现了许多名优果品基地。尤其引进许多欧、美、澳、日、韩、俄等国大批新优品种,更丰富了山东的果树资源。

3.数量优势

与国内各省市比较,山东果树栽培面积最大(8139平方公里),总产量最高(92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9%和15%。尤其苹果占65%左右,其他如梨、桃、山楂、枣、板栗等也名列前茅,是有名的果品大省,位居全国之首。

4.质量优势

由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山东大宗果品的优质果率已达60%以上,部分果品甚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山东省夺得51块金牌。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山东果品认定名牌17个,占全省农产品名牌的一半以上,位居全国之冠,果品质量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5.效益优势

山东果品总产值已超100亿元,占全省种植业的8%以上,仅次于粮食、蔬菜居第三位,效益也属全国最高。

6.出口优势

在已往开辟东南亚、俄罗斯、西亚、中非等国际市场的基础上,山东的果品已开始进入日、韩、欧美及澳、新等发达国家的批发市场,年出口果品15万吨以上,占全国果品出口总量的25%左右,居领先地位。

7.科技优势

全省两所高等农业院校及10余所中等农业学校皆设有果树专业,省级果树研究所1处和地市级研究所2处,省市县乡均有果树技术推广部门,推广网络健全,新技术推广速度快,果农技术素质较高,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果树科技优势。

8.交通优势

省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总长位于全国之首。半岛三面环海,港口众多(10余个)、海运发达,对果品参与国内外流通十分便利。

9.产业优势

山东果品在面积大、总产高、规模化速度快、新品种基地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已率先出现产业化典型,除30%供省内消费外,70%左右销往全国各地,高档果供不应求。尤其近几年在蓬莱园艺场、龙口复发中记公司和各地众多“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经营,出口份额不断增加,一些果品开始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内贸也有了初步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市场前景广阔。

10.产后优势

尽管山东省果品的产后处理一直比较落后,但近几年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全省已有果品贮藏库1000余座,贮藏能力80万吨,其中恒温库占40%,库容占50%。全省已有中、小型洗果打蜡分级流水线10余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初步带动了果品采后的现代化处理。山东果品的年加工量约为93万吨,占全省果品总量的10%左右,虽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但在国内仍处领先地位。山东的苹果浓缩果汁年产约6.6万吨,占全国的65%;山东的葡萄加工总量约占40%,也有一定优势。

当然,上述这些优势是相对的、局部的,甚至是较局限的,多是和国内其他省市区相比,尤其和山东的过去相比较而言的。如果和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除了区位、资源、人力、成本、价格等具有一定的优势外,在许多方面还存有很大的差距,如平均单产低,优质果比例少,树种结构失衡,品种比例(早中晚,鲜食与加工等)失调,采后处理落后,贮藏容量小,加工品种单一,加工品质量不高,鲜果供应期短,产业化体系不完善,市场开拓不力,信息体系严重滞后,小农式生产与大市场严重不适应,缺乏监督检查机制,无序竞争、不公平竞争严重,国际市场知识匮乏,国际规则、标准掌握不准不细,严重影响了山东省果品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这就是山东果品业的现状,必须深刻认识,逐一调整与解决。

三、山东省果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思路与原则

1.果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紧紧抓住全国性农业大调整、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时机,着眼于国内外两大市场对各类果品的实际需求,依靠综合性的科技进步,以优化和调整果树布局、果树树种品种和果品质量结构为重点,完善与健全市场流通体系,扩大与深化果品的产业化经营,突出果品的产后处理转化增值和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山东省果品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面对山东省果品的优势与现状,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与挑战,应进一步提出今后发展的基本对策,必须进行果品生产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以使山东的果品在布局、树种、品种、数量、质量、产后、营销等各方面更加合理、高效,初步实现结构协调平衡化,大宗果品高档化,干杂小果多样化,周年供应均衡化,传统名产提高化,稀特资源加强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基地建设规模化,果农组织专业化,果品营销产业化,产后处理现代化,贮运保鲜系列化,加工产品优质化,果品流通市场化,执行标准国际化。

其次,尤其要注重果品的区域化、优质化、市场化与产业化等方面的进程与水平。区域化主要指果树的布局原则,在基本稳定现有果园面积的基础上,对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果园下决心进行改造更新,鼓励非适宜区的果园退果还林(农),促使各类果品生产向最佳适宜区集中,新开发与引进的品种必须进行区域性试验,寻求最佳栽培基地。优质化是果品的生命和前景,也是进入大市场的通行证,今后应重审、制订和严格执行各类果树的苗木和产品的优质标准,推广与普及优质化系列适用技术,产品要拥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去占领与扩大市场,要向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其有机食品方向迈进,并取得相应的准许证书。市场化一是要搞市场调研,进行市场预测,根据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营养化和保健化的趋势,及时调整品种结构;二是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下大力气去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主动引导消费;三是发展果农自己的产销合作组织,抓好产销衔接工作,并积极发展“订单果业”。产业化就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特别是果农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带动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提高产品的档次与标准,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的矛盾,让果农既是生产的主体,又参与流通环节并获得利益。

2.果树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随时瞄准本省与外省、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国外、亚非与欧美等多类型、多层次市场的需求与信息变化。

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各类果树的最适生态区,逐步形成各类果品的相对集中产地,挖掘与开发适于当地的优势资源,建成特有的规模化名优果品基地。

产后增值原则:强化产后处理,通过包装、分级、贮藏、加工、运输等多种途径,实现产后增值,调减初级原料产品的数额与比例。

质量效益原则:在合理增加平均单产的前提下,重点抓好果品质量的提高,以符合各类相关市场的需求标准,尤其是出口果要和国际相应标准接轨,以质量和产后处理上档次、求效益,效益才是衡量果品贡献的根本和最终原则。

更新、发展协调原则:对原有果园的处理改造提高应与新发展的果园同等重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不可将原有园片盲目放弃与忽视,顾此失彼。要合理安排,区别对待,协调发展,共争高效。

群众自愿原则:在果品生产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尊重群众自己的意愿,可用样板、信息、政策等手段积极引导,提高认识,不可强迫命令硬性指挥和“一刀切”。

四、山东省果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和调整意见

1.树种、品种的结构调整

山东省主要落叶果树多达20余种,分属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和干果类等四大类。其中仁果类中的苹果栽培最多,占果品总量的65%左右,经过调整优化之后,从宏观上应使苹果调减至40%以下,梨可占20%左右,干果类占20%左右,核果类占10%左右,浆果类和其他杂果共占10%左右。此比例较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可供树种宏观调整时的参考。(1)仁果类:苹果、梨是山东省主要栽培的大宗果树。山楂、木瓜是山东省的特有树种,有传统的产地和地方优良品种,维生素C、果胶等含量极为丰富,是相关加工业的对口原料。

苹果:近20年来山东及全国皆发展过快、过猛、过滥,尤其晚熟品种相对过多,品种较为单一,全国人均占有上升极快(13千克),已超过世界人均占有苹果水平(10千克)。中低档果所占比重太大,已出现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苹果相对过剩,价格严重下滑,必须下决心适当调减。一是有步骤地向苹果最适生态区中东部集中,减少甚至淘汰次适区尤其不适区的苹果种植。二是积极改造、更新或淘汰效益低下的老劣果园和劣杂品种,适当调减晚熟品种比例。三是加强有保留价值果园的综合管理,努力提高平均单产,特别是提高商品质量。四是改换或增加一定比例的优新品种,特别是优良早熟和早中熟品种,尤其在经济较发达、交通较方便和人口较集中的城郊地区,使早、中、晚熟品种大体由现在的0.2∶3∶6.8调整至1∶3∶6的比例,以排开并拉长市场供应时间,平缓旺淡季供应差异。同时应根据苹果加工企业的发展与需求,相配套地增加专用加工品种,使苹果加工业的发展有一个重大的突破。

梨:是山东省落叶果树中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水果,我国又是梨的主要原产地之一,适应性很强,比苹果易栽易管易丰产。尤其中国的脆肉梨系统在国内有传统的食用习惯和市场,国际市场也逐渐看好,当前省内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除大力更新淘汰一部分效益难上的老、劣、杂梨园外,可适当发展如下四类优良品种:第一类是山东省原产且畅销的传统名优品种和我国新育成的优质中晚熟品种。第二类是我国育成和由国外引进的早熟优良梨品种,以填补市场上优质早熟梨数量太少的空缺。第三类是由日韩等国引进且又适于山东省条件的优良中晚熟品种,尤其是适于大量出口的名牌品种。第四类是近几年新选育、颇受市场欢迎的优良红色梨品种,包括由欧美引进的优良红皮西洋梨类。还应适当发展一些专用加工梨品种。梨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在2∶3∶5为宜。

山楂和木瓜:前些年受价格等因素刺激,山楂曾一度泛滥成灾,已受到了市场的惩罚,引发了后来的大量砍伐。近几年价格又有所回升和恢复。山楂是我国果树特产,果酸、果胶和维生素C等含量颇丰,又有一定药用价值,很适于多种类型的加工,可以试销出口。近年来又有特大型及香甜型鲜食品种推出,市场销售看好,可以适量发展。

木瓜有传统集中产地,又有地方名特品种,还适于加工果胶等多种产品,可在传统产地或最适区配合加工等集中适量栽培。(2)核果类:主要包括桃、杏、李、樱桃等树种,以适应性强、栽培面广、适口性佳备受消费者青睐,唯贮运性较差,可作为重要的小水果选用不同熟期的优良品种,在交通较方便、人口较集中的地区或有加工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核果类也是设施果树栽培中的骨干树种,应大力开发。

桃:前几年早熟品种栽培偏多,应适当加大中、晚熟甚至极晚熟优质品种的比例,早中晚比例以3∶4∶3为宜。还应与桃果加工业(干、脯、酱、汁、罐头等)配套发展部分相关加工品种。鲜食品种也应考虑毛桃类、油桃类、蟠桃类和脆肉型、硬溶型、软溶型等兼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桃树成园快,成花易,结果早,易发展过头,应放眼看,早打算,备有接替树种和品种,以便及时更新换优,不可盲目过多发展。

李:目前山东栽培面积尚少,除适当发展传统的中国李优良品种(包括新育成的)外,可积极发展引进的优质大果且货架期较长的美洲李品种,并注意早、中、晚熟适当搭配,以早、晚为主,还可与相关加工业配套适量发展部分欧洲李优良品种。

杏:山东省杏品种较多,也不乏大果优质良种,但往往因花期低温授粉不良、甚至晚霜冻害及一些品种花器败育率高、坐果不佳造成低产甚至绝产,有“十年九不收”之虞。因此,连年丰产稳产一直是杏果追求的重要目标。当前在十分重视选择优质品种的前提下,连年丰产性状尤为关键,并注意早、晚搭配,以早熟为主,晚熟甚至极晚熟优质杏也有其季节优势,应努力挖掘选用。此外,杏梅这一自然杂种也应择优积极开发。

樱桃:既有原产各地区的早熟小樱桃,可在当地适当发展,更有引进的欧洲甜樱桃(俗称大樱桃),这应是在其适生区重点发展的小水果。无论是我国自己育成的,还是由国外引进的新品种,都要在试栽成功的基础上,选择优质、大果、红色(黄色亦可)、不同熟期(以早、中为主)、丰产、稳产的品种积极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搞设施栽培,以拓宽市场供应,实现更高效的生产。(3)浆果类:此类果品富含浆汁,所含树种比较复杂,有木本、藤本、草本,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亲缘科属关系亦较远,主要包括葡萄、猕猴桃、石榴、无花果、草莓、树莓、刺莓、醋栗等。果品可鲜食,而大多更适于加工(汁、酒、酱、干等)。一般适应性较强,产品味美可口。唯有些树种抗寒性稍差,栽培时须注意防寒保护,可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或进行设施栽培,或伴随加工企业配套种植。

葡萄:浆果类的主要代表树种,世界总量位居水果之首。可鲜食、加工品种并重,鲜食以发展早、晚熟优质大粒品种为主,适当调减中熟品种(尤其巨峰类)的比重,早中晚以3∶3∶4的比例为宜,还可尽多安排一些优质大粒无子品种或进行无核化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可多搞些设施早熟或延迟栽培,并配合贮藏,以拉长鲜果供应期。葡萄是很好的加工原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尤其随着葡萄酿酒企业的发展,应配套建好优良的酿酒葡萄品种基地,逐渐提高加工葡萄的比重,至少要占葡萄生产总量的1/3以上。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高营养新兴果树,近几年引进和新育成的品种不少,总面积和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一。除优质鲜食大果耐贮品种可因地制宜(盐碱涝洼地不宜)进行生产外,应着力发展猕猴桃的加工业(酱、汁等)和加工品种,这是今后猕猴桃栽培较有前景的出路,且要力争打入国际市场。

石榴:山东省石榴庭院栽培较广,又有传统集中名特产地,近几年更有一些规模较大的新建基地。在冬季绝对低温-17℃以上的石灰岩山地及轻盐碱地皆能基本正常生长结果,以选择大果、形美、优质、丰产的名牌品种,尤其抗寒性较强和具“软仁”性状的珍贵品种发展为宜。由于石榴花色鲜艳,花期久长,作为绿化观赏树种和盆景开发也有其独特的前景。

无花果:较抗盐碱而不抗寒冷,果实高糖,用途较广,尚有药用保健价值,在山东省沿海或内地稍加防寒很易栽培,除作庭院的良好果树外,可选择大果、优质、适应广的丰产品种建立基地,并和相应的加工业(干、脯、酱等)相配合,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草莓等小浆果:草莓是小浆果植物的代表,管理容易,周期较短,栽培模式多样,供应时间长,露地及各类保护地(促成、半促成、早熟、延迟等)、无土、立体、间作等皆可,甚至周年都可生产。鲜食、加工、速冻、作糕点、冷食配料等都可,栽培及应用非常灵活,人工干预下栽培范围很广。近年来引进和新育品种较多,可选择相应的优良品种进行各自对应的栽培,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至于其他小浆果(树莓、刺莓等)都有各自对应的立地条件和优良品种,主要用于加工,可以引种试栽,伺机发展。(4)干果类:主要包括板栗、核桃等坚果,还有以干制为传统产品的柿、枣类,以及专吃种仁的扁桃、仁用杏、银杏和由国外引进的美国山核桃、黑核桃等。此类果树亲缘虽远,但皆属适应性广、较抗干旱、耐瘠薄的乔木树种,寿命一般也较久长。特别所产果品,含水量低,干物质多,富含营养,极耐贮运,且多为传统出口产品。可在广大适栽地区,特别是山丘、旱地、盐碱、沙滩等处选择优良适宜品种栽植,并可与大面积绿化造林、覆盖荒山荒滩、规模化果粮间作及“四旁”绿化、退耕还林(果)等相结合,实现林果“双效”大丰收。

板栗:产量和质量山东省皆名列前茅,属传统出口干果,尤其畅销日本。适于沙石山区和中性偏微酸的土壤,易栽易管,耐瘠耐旱,特别是新选育的优良品种,早果丰产,更有矮化和大粒品种,效益可观。板栗不耐盐碱,不适于青石山区栽植,不可盲目发展。沿海风大处,应注意选择抗“抽干”的良种。

核桃、柿、枣等:皆适于青石山区(石灰岩山地)和轻盐碱地发展,较抗旱耐瘠,当然沃土浇灌更佳。核桃应注重破除实生粗放习惯,选早实、丰产、优质的新品种于山谷土厚处科学栽植。柿树应选优良制饼品种和传统鲜食品种,并扩大试栽引进的甜柿优良品种。枣除原来的干制良种外,更应选用干鲜兼用的良种和新开发的独具特点(早、晚熟或特大果等)的优质鲜食品种。黑核桃可作为核桃良砧或速生优质特用木材树种在干旱、盐碱等地区引种开发。

扁桃、仁用杏、银杏等:前二者主要选用良种在青石山区和干旱地区开发栽培。扁桃可选用引进的良种搭配(授粉)试栽,仁用杏可用传统良种和新选育的良种栽培,皆有较好的前景和可观的效益。至于银杏前几年发展较快较多,除部分用于采叶出口或加工外,部分可作为绿化观赏树种栽植(盐碱地不太适宜),还可建立部分良种结果园以果增效,有条件的地方开发银杏盆景效益也很可观。

2.果树布局结构的调整

科学地选定各树种、品种的最适生态区,相对集中、成规模地连片发展,依据山东省的果树区划,逐步而又相对较快地形成各主要树种、品种的集中生产地,如名优苹果栽培区、大梨栽培区、鲜桃栽培区、大樱桃栽培区、葡萄栽培区、甜枣栽培区、坚果栽培区等。有些树种可以科学的交叉重叠,真正体现“适地适树”和区域化栽培特点,在最适区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出最佳质量的果品。(1)石灰岩干旱山地和盐碱地区的果树配置:山东省石灰岩山地(青石山)不少,盐碱地亦较多,造林植果皆有一定难度,应科学地开发利用。

石灰岩山地:在大力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以相应的果树绿化荒山秃岭。较适宜栽植的果树主要有枣、柿、核桃、仁用杏、扁桃、石榴、山楂、桃、杏、葡萄、苹果、梨等。

中轻盐碱地:在认真实施沃土改碱工程的前提下,选择较适宜的树种品种进行规模种植,较适宜的树种主要有枣、梨、葡萄、柿、无花果、石榴、核桃、桃、杏等。(2)经济发达区和城郊区果树的安排: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及城市郊区发展果树,应考虑城市的就近供应、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加工业较发达、需求标准较高、合资企业较多、与国际来往频繁等优势条件,可适当安排些城郊型、外向出口型、高档高效型、观光旅游型和精深加工型果树。树种品种要多,供应期要长,产品档次要高,适当增加引进的奇特和设施栽培品种,利用其优势条件并满足市场需求的特殊性,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注意认真改造和提高原有果园的档次、水平。(3)平原区果树的发展:平原农区主要是我国粮棉油等农作物的重点产区。我国人多地少,绝不可忽视粮食生产,果树的发展还应遵循“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的大原则,在适当调减粮棉面积、提高粮棉质量的同时,可适当发展些最适应当地生态、市场前景看好的果树树种和品种,尤其可搞一些传统名优特基地、果粮间作、保护地栽培、立体栽培、“四旁”植果、庭院栽培及“订单果业”等具有农区特色的模式,以振兴农区经济。

3.果树专用加工品种的调整

山东省现有果树产品主要以鲜食果品为主,果品加工所占比重极少,这和国外果品利用方式形成明显的反差,也是限制山东省果树进一步发展提高的“瓶颈”之一。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必须下大力气改变这一状况,迅速强化山东省的果品加工业,提高加工产品质量,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加工量能占到果品总量的20%以上。除原来传统干果的粗放干制提高档次以外,应大力增加水果果汁业的发展,使“吃”果子变成“喝”果子。还要努力发展果酒(尤其是葡萄及其他高糖多汁果品)、果醋、果酱、果胶、果脯、果干及果品膨化脆片等,形成一定规模的各类果品加工企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果品行业的持续发展。必须指出,以合同或订单形式的果树种植,发展果品加工专用品种就是非常必要的前提了,这是果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及和国际接轨、促进国内外市场畅销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在果树专用、兼用加工品种的严格选择上进行较大的调整,绝不能总以残次果充当加工原料。除已有的优良果树加工品种外,必须按照各类加工品的特殊工艺要求和国外的先进标准,由国外谨慎地引进、试栽、扩大,以奠定我国果品加工业良好的基础。首先选用优良的专用葡萄、苹果、梨等酿造、制汁品种,其次在小杂果的加工品种上进行严格的选择,如桃、杏、李等的制汁、制干、制脯、制酱等。还要对干果的传统加工工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由手工工艺提高为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产品和世界标准接轨。增加相应的专用果品加工品种的种植面积已是大势所趋,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伴随加工企业相协调的发展。以上项目应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评估和论证,更可以和国际资本进行合资经营。

4.果树传统名特产的结构调整

果树传统名特产是在特定生态条件下,选用特定品种,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长期历史形成的名牌产品。山东省各类果树的传统名特产很多,尤其果品“四杰”,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和较大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在果品结构调整的大潮中,应依据情况作出具体安排。

市场前景依然看好的传统名特产,应认真恢复、加强与提高,适当扩大面积,提高产品质量,注重产后处理,维护名牌信誉,提高名特产果品的实际效益。

市场前景一般,甚至产品过剩、价格难上、效益不高的传统产品,应适当压缩种植面积,选优汰劣,加强综合管理,提高质量和信誉,努力恢复该传统产品的名牌地位。

市场前景暗淡、价格下滑严重,又有引入的新品种进行取代,可对老园进行更新改造、高接换优,或扩大新品种园地。万万不可死抱住原有传统老品种不放,拖住了该地区的经济后腿。关键看效益,尤其是长期效益,这是评判、处理的主要依据。

5.果品生产模式的结构调整

当前果品生产方式亦有较多类型,除传统的大田露地集中栽培之外,尚有设施保护栽培、无土栽培、脱毒栽培、果粮间作、立体栽培、堰边栽培、观光旅游栽培、庭院栽培、盆景栽培、“四旁”栽培、交通干线“绿色长廊”栽培等。在露地集中栽培中,又有乔化稀植和矮化密植及变化性的先密后稀栽培等。大田矮密早优栽培和脱毒栽培是世界也是我国果树生产发展的重要趋向,应努力扩大规模,增加所占比重,以提高我国果树栽培的整体水平。在此应特别提出果树的设施保护栽培,近几年在山东省发展迅猛,成为果树高效栽培的重要分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果树露地栽培的重要补充,对于生产反季节果品、延长果品供应、增加经济收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果品生产方式的结构调整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有条件的地方,尤其是经济较发达、果树生产较先进的重点产区和城市近郊,要积极慎重地、有把握地逐步发展。设施栽培总量应有一个度,宏观调控应掌握在果树总量的5%~8%之间。在条件尚未成熟的地区,应先行试点,不可盲目一哄而起。

设施栽培的类型较多,在设施栽培方式上,有促成栽培的冬暖式,也有早熟栽培的春暖式,更有推后采收的秋延迟栽培;在设施建造档次上,有简易的覆盖栽培,有较简化的土建棚室,也有较好的配套组装结构,更有高档的自动化连栋大型温棚等。各地应根据栽培需要和经济条件以及扎实的效益核算,作出相应的决定。目前还应以成本较低的土建棚室或组装结构为主,逐渐向高档次进展,并应注重秋延迟果树设施的发展。在树种上应由当前的浆、核果类果树为主逐渐向其他可能的树种,如仁果、干果、热带、亚热带果品中的特殊品种试验和扩展,并下大力气在设施果树品种的选择、引进、培育上深入研究与试验,以寻求更适于各类型设施专用或兼用的果树优良品种。

其他的果品生产方式应根据各地的相关条件,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发展,以形成多种果品生产模式并存、多渠道共同提高果品生产效益的局面,并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绿化美化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态效益、保证可持续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快建设生态农业

周仕来

农业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农业的本质是生态的农业,农业发展不论多么现代化,都是顺应和利用自然生态规律的结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因为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与动物,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有机统一,没有经济效益原则,经济再生产不能延续;没有生态保护原则,自然再生产也不能为继。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应是农业发展中贯穿古今、连接未来的永恒主题,离开这一主题,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惩罚。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生态现状与发展中的问题

沂源县地处鲁中腹地,总面积16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全省最高,有“山东屋脊”之称。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中低山岭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4.77%,丘陵面积占54.55%。沂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风沙大,雨水少;夏季湿热多雨,间有干旱;秋季凉爽,干燥少雨;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无客水流入,年平均降水量718.1毫米,有十年九旱之说。

沂源的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尤其是坐标纬度、海拔高度、昼夜温差、光照时数、土壤地力和水质,具备发展优质果品的独特优势,更是生产优质干果品的“黄金地段”。沂源生产的各种果品、蔬菜和肉兔、肉鸡等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有的销往国际市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森林面积6.87万公顷(103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67万公顷(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青山绿水,林茂年丰,风调雨顺,是福瑞相连、因果相袭的真理。沂源县三岔乡双石屋村位于海拔650米的深山之处,山上森林茂密,河沟四季流水潺潺,2002年全县经历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秋季去该村看到的仍是山青水绿、林茂年丰的喜人景象,而在一些缺少植被的地方,早已是一片禾枯水干的状况。2002年全县平均降雨量310毫米,鲁山林场降雨近500毫米。事实证明,发达的林果业能影响气候,增加降水量,也能涵养水源,植树造林就等于修建地下水库。经过20多年的努力,沂源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4年的1377平方公里减少到524平方公里。产业化经营、水土保持、造林绿化、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多次受到省、国家的表彰。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但由于干旱少雨,土层浅薄,荒山多,植被少,水源不足,人们的生态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目前的生态环境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态良好”的目标还相差很远。现在尚有2万公顷(30万亩)荒山,大都是深山、远山、瘦山,坐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乡村。全县52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分布在沂河、汶河、弥河上游的乡镇和流域,汛期穷山恶水、山洪暴发、水冲沙压,山上裸露面积增加,河床抬高,塘坝、水库淤积,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到了旱季,不仅农业灌溉用水,连人畜用水也很紧缺。这些地方往往自然条件恶劣,与经济发展滞后相伴而生。这种生态恶化的状况如不尽快改善,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质量,制约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从沂源县情况看,制约和影响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荒山秃岭,缺少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沂源县森林和植被在“以粮为纲”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被大面积毁坏,刨树根,扒山皮,开荒种地,乱牧牛羊,掠夺式生产,对植被的破坏很大,水土流失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30%左右。持续旱灾和夏季的洪灾由此更加频繁,植被大面积破坏引起春旱连夏旱,一年四季旱;个别年份汛期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这是大自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也是沂源县过去毁林造成的严重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防护林、生态林、水保林的建设进展迟缓,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刨树根、扒山皮、森林火警及破坏植被、野生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水资源短缺。目前灌溉采用的大水漫灌方式,用水量大,渗漏量大,渠道利用率低,水源浪费十分严重。沂源县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了近3万公顷鲜果,还有近7000公顷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灌溉用水占全县总耗水量的80%以上,导致人畜与果树争水的矛盾,使本来就水源短缺的山区加重了需水量,加上城镇、工矿用水日增,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全县1150眼机井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水位下降趋势,许多河床断流,塘坝干枯,水库亏空,机井失效,这些现象已由季节性出现发展到常年发生。2002年全县地下水位比历年同期下降12~15米,100多个村人畜用水出现困难,这种局面仍在加剧。

三是人多地少矛盾加剧。城乡非农业占地增多使全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城乡非农业占地增加了4000公顷。统计资料表明,1991~2001年全县净增人口39400人,预计到2011年全县还将增加26500人,人口增长使人均占有资源继续减少。

四是土质劣变,地力下降。一是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粮食面积减少,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生猪存养量大大下降,土肥施用量不足。二是对农田粗放式经营,导致土层板结、地力下降,土壤普查显示全县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0.867%,70.15%土地缺磷,20.96%土地缺钾,对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影响很大。

五是化肥、农药和其他废弃物污染环境。2000年统计显示,氮肥施用量近3500万千克,平均每公顷近750千克,氮磷比例严重失调。化肥利用率偏低,氮肥的污染面广、量大,地下水受污染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受工业及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有增无减。

六是有益动植物减少,甚至绝迹。由于人口膨胀、生态林减少、大气污染、农药侵害和人为破坏,大量野生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明显减少,有的已绝迹。

事实证明,沂源县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不能对荒山面积大、森林覆盖率低、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水源短缺的现象熟视无睹、无所作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抓紧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良好的目标。

二、立足沂源实际,确立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防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要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生态工程建设可同国土整治、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大力植树造林种草,实行封山育林,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提高防御风沙能力,切实改变江河泥沙严重淤积、草原沙化的状况,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全面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综合治理城乡各种污染;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上就是要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是运用现代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特殊问题在中国进行的科学探索和实践活动。专家对生态农业曾作过这样的定义:“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系统工程的方法来指导、组织和经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建设,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换句话说,生态农业是一种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结合为一体的优化的农业体系。它通过对农业系统资源的科学整合与管理,以建设人工生态系统或生态工程的办法,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并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平衡。

就沂源来说,要形成有沂源山区特色的生态农业,应着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荒山得到绿化,森林覆盖率高,林草资源丰富,形成茂密的植被,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水资源充足,营造山青水绿、蓝天白云的自然景观。二是搞好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发展节水农业。三是林果与牧草、药材、绿肥间作套种,形成立体种植,提高生产力和产出率。四是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干鲜果和畜牧业,推进林果和畜牧生产的产业化,互相促进,同步发展。五是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减少化肥施用量,禁用高残留农药,增施有机肥、生物肥,使用生物农药,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六是开发能源,发展沼气,保护资源,保护耕地,实行计划生育,扩大城镇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七是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并自觉为建设生态农业尽职尽责尽力。

三、着力解决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建设生态农业,要抓主要矛盾,解决好牵动全局的关键问题,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沂源县客观条件分析,干旱缺水是沂源农业资源的一大缺陷,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始终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所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沂源农业“潜力在山,出路在水”。水资源短缺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这是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牛鼻子”,也是影响招商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毛主席说:“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首先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水的问题,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当前说,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合理调度和统一管理各个流域的水资源,改革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和管理体制,鼓励以民办方式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设施,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农民群众投资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但从长远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靠封山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发达的林业,是富足、繁荣和文明的标志。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能为改善水源和气候条件发挥巨大作用,也是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的体现。林业建设包括以柿子为主的干果,是绿化国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治本工程,尤其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据科学家试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300毫米降水。相比之下,裸地每小时吸收降水仅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流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在裸露地面,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一片1万公顷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30万米3的水库。正如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具有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据专家测算,林地只有1厘米厚的枯树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有林地每公顷流失量为0.05吨,无林地为2.22吨,相差44倍。森林茂密的地方,往往是“小雨中雨不下山,大雨暴雨缓出川”,没有植被的地方则是“一场小雨一场沙,一场大雨地搬家”的景象。缺林少水的地方,没有生机与活力,不但影响当今人们的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一个地方整体形象;不利于对外开放和改善投资环境,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加快发展林业,尽快推动生态农业建设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按照这一要求,从现在起到2020年,沂源县应在以下六个方面突出抓好生态农业建设,以取得新的发展和突破。

1.把植树造林作为首要任务

以消灭荒山为主攻方向,以山头绿化为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行封山育林,这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首要措施。要突出营造生态公益林、水保林、防护林、护堤林、护路林、用材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要依法加大对生态公益林、植被、名贵树木、野生动物的管护力度,树立造林护林光荣、毁林破坏植被可耻的风气,要坚决禁止毁林、破坏植被的行为,坚决制止向城市出售柿子、马尾松等名贵树木的行为,不能再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坏事,保护野生资源,巩固造林成果,最大限度地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造林布局上,对山顶和土层瘠薄的地方大力营造松、柏、火炬、刺槐、棉槐混交的防护林;在土层较深和退耕还林的地方大力发展柿子、枣、板栗、仁用杏、核桃、银杏等干果树;在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市场前景的水果;居家庭院发展花果、花木和花草,利用山区特有的土地资源垂直分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防护林、果树林和花木林。乡镇、村及林业、农业、水利、公路、交通等部门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上,以尽快扭转荒山秃岭和森林覆盖率低的局面,荒山全部绿化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力争到2020年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铸造沂源生态良好、山川秀美的品牌。

加快荒山开发和治理,提高荒山绿化的速度和质量,必须坚持“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总结沂源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今后要坚持和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领导。县、乡镇、村要认真贯彻《宪法》、《农业法》、《森林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依法造林,依法护林,把植树造林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规划、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各级领导要带头抓落实。县与乡镇、乡镇与村要逐级签订荒山造林、护林任期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考核,奖优罚劣,表彰先进,鞭挞落后。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要加大对造林绿化的财力投入,以经济手段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二是落实政策。“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政策到位是加快绿化的根本保证。要依据法律,执行政策,按照程序推进“四荒”尤其是荒山的产权制度改革,承包、租赁或拍卖使用权。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民主讨论后,公开向村民或社会拍卖、发包或租赁使用权。要保护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开发和治理步伐。

三是依靠和发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要依靠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要强化全民义务植树观念,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志愿者活动,大力倡导机关干部、职工以资代劳,投入绿化事业,努力提高尽责率,克服“大呼隆”等做法,力求造林实效。对义务植树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四是实行科技兴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立地条件差的荒山开展造林绿化,要推广适应能力强、抗旱耐瘠薄的树种、草种。推广栽植营养袋苗和直接播种。提倡发展混交林。

五是推广典型经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沂源县通过落实承包、拍卖等政策,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在义务植树方面,徐家庄乡小张庄村成立的老年造林专业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连续治山造林15年,绿化荒山180公顷(2700亩),为全县树立了榜样。石桥乡前大泉村在实施沂蒙绿化工程中,全民发动,绿化荒山70公顷(1050亩),受到中外专家高度评价。他们为今后的林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要认真加以学习和借鉴,并不断探讨新思路,创造新经验,推动全县林业生产取得更大的发展。

造林要与种草护草相结合,与种植牧草、狗皮草、葛条相结合。充分利用生长空间与资源形成立体种植,增加植被密度。外地有植树与种植金银花或黄花的成功经验,东里镇在果园、葡萄园种植牧草获得成功,这些经验应大力推广。通过植树种草,提高林草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资源,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综合效益。

2.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努力节约水资源

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旱、涝、风、沙灾害,除大力植树造林、护草种草、增加植被等工程措施外,要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按照治上为主、小型为主、应急为主的原则,重点搞好山地治理,把跑水、跑土、跑肥的偏坡地、瘠薄地改造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把水更多地蓄起来;要按照高高的、多多的、小小的,星罗棋布、满山遍野的思路,大力发展水池水窖,最大限度地把水存起来;有条件的地方,建水坝水库,把水拦起来。通过“保、蓄、存、拦”等措施,做到小雨不下山,大雨不成灾,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城镇建设,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河道治理,以改善、美化环境。

建设水保水利工程,要实行节水灌溉。要适应土地分户经营的新形势,不要采取修建水渠、大水漫灌的模式,做劳民伤财浪费水资源的事情。应大力推广节水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实行滴灌、喷灌、管灌等措施;在果园内,要推广种植牧草、药材,覆草、覆盖地膜等节水技术,以防止水分的过量蒸发,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

3.重视计划生育,引导农村人口转移

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严格控制人口性别比,以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要任务,形成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既定的人口政策和目标不动摇,积极改进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服务体系、干部人事制度。要坚持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并举,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依法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人口生育行为。要全面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大力推广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引导育龄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经费投入,落实政策推动和利益导向措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重视和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发展经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至2020年末,全县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3.5‰,人口总数控制在58万人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5‰以下,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力争2020年前后实现人口零增长。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使人口压力转化为有效资源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要高度重视人口的流动与转移,让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世界上80%以上的人口将流向城市。未来农民转移到城市、城镇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沂源县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差,后备资源不足,农业开发潜力有限,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经营有限的土地,难以尽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解决农村剩余劳力的出路问题,不解决农村中青年“固守田园”、小富即满、满足现状的思想观念,不向国外、国内城市、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人口,农民收入就不会大幅度增加,也不可能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因此,要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走出去”寻求发展空间。鼓励农民离开土地从事非农产业,鼓励农民离开山、沟、峪、岭到城市或县城、乡镇驻地村居住。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科学的投资方向和消费观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多种经营等途径增加收入,通过艰苦奋斗积累资金,把积累的资金用于下一代的学历教育和经济发展上,用于未来到城镇居住的房产上,不要盲目在偏远的山村再盖房建屋,避免走前建后“舍”的弯路。各级党政组织和有关部门要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服务。

4.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

要结合沂源荒山面积大、退耕还林、宅旁院内空间大的优势和水果园改造的机会,大力发展柿子、枣、板栗、核桃、仁用杏、银杏等天然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这是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生态农业的需要,也是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更是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柿子等干果用农药、投工少,对水的需求相对少,基本无污染,能起到绿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集绿化、美化、观光的生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尽快建成有规模、有特色的基地,继续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鲜果生产中,以产业化为纽带,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农作物要禁止施用高残留农药,不滥用催熟剂,提倡施用生物农药。在各类鲜果生产中要普及果实套袋技术,大力推广双层袋、优质袋,这是提高果品质量的有效措施。畜禽养殖要使用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的兽药和饲料。通过搞好防疫、检疫,禁止疫情传播,生产放心食品。不论发展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要推行标准化生产。

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取决于气候、土壤、肥料等因素,尤其肥料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明显。目前沂源县畜牧业发展滞后,有机肥、土杂肥不足,严重制约林果业的发展和果品质量,影响生态农业的建设。因此,必须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通过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推广生物肥等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要按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要求,大力发展沼气事业,积极推广“畜、沼、果”模式,推动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发展沼气可以减少垃圾,美化村容村貌,沼气可解决农民燃料和照明问题,沼液、沼渣是上等的有机肥料,由此实现畜牧粪便入池产沼气,沼气解决农村燃料与照明,沼液、沼渣用以肥田养果树,形成畜、沼、果的良性循环,值得大力推广。发展畜牧业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畜牧业家家能干,不受自然灾害的制约,投入少,见效快,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但发展牛羊不能走放牧散养的老路,传统的放牧散养对植被的破坏严重,必须改进养殖办法,坚决推行圈养的方式。本地黑山羊品种老化,效益不高,要尽快改良品种,大力引进长得快、易饲养、效益好的奶山羊,以奶山羊为载体,用奶山羊与波尔山羊杂交,积极发展高效益的波尔山羊,促进品种改良,提高综合效益。燕崖乡双泉村在发展奶山羊的基础上,引进波尔山羊,波尔山羊与奶山羊杂交,改良品种,养羊户的收入成倍增加。西里镇金星村村民王东升根据市场需求养殖波尔山羊,年收入超过2万元。要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以奶牛、肉食鸡、肉兔、肉食鸭为主的畜牧养殖小区。确保林业、种植业与畜牧业的良性循环。

5.治理环境污染

由于工业发展和农业的粗放经营,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农业化学物质的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农牧业的生产,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沂源县的大气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水体污染主要是工业“三废”排放;农业污染源主要是农药、化肥施用过量或施用不当,对大面积的土壤、农作物产生危害,对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面对环境污染,要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理农业资源化学污染,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染,保护水域、土壤及大气,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6.增强生态意识和法制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农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公益事业,是“积德”的事业,也是每个公民神圣的义务。要增强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人类生存的意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举,生态效益为重的意识;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以荒山绿化为主的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对荒山秃岭、植被恶化和水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要有足够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按照法律规定,各级要制订农业资源区划、农业环境保护规划和农村能源发展计划,组织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对荒山秃岭的开发与治理。决策要正确,规划要科学,发展要有远见卓识,发展中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

执法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教育公民树立法制观念,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做守法模范。

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时代呼唤绿色产业,呼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各界有识之士都认为21世纪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纪,对此各级领导负有重要责任,同时也是“地球人”的共同责任。党中央规划了21世纪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指出“必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沿着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大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努力把沂源建设成为山水生态旅游特色县和山青水绿、生态良好、经济繁荣、人民福寿康宁的生态农业县。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

沂源县农业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的开荒种田、改河造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摆在农业工作面前的最突出问题,这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问题之一。

沂源县是纯山区农业县,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与人口矛盾突出,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许多探索,结合沂源实际,提出并坚持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治山、治水、发展林果业为重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方针,不断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一是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当做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利建设、沼气综合利用、绿色能源开发、沂河源头生态功能区建设等,探索出山区生态农业环境建设的“一体五段”治理模式,基本形成了“山顶防护林戴帽,山上乔灌混交,山腰经济林缠绕配套水池水窖,山下特色高效”的生态农业格局。“九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资金3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多万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了71%,林木覆盖率达到了40%以上,建成沼气池16000余个,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井“四小”水利工程4万个,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当做生态农业建设的主线来抓。把增加农民收入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机结合,长期坚持“以林为主”的山区建设方针和产业结构模式,明确提出“山上抓林果,山下抓高效,庭院搞养殖,推进产业化”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加快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各类果品面积达到4万公顷(60万亩),各类瓜菜面积达到近1万公顷(14万亩),高效农业面积达到5万公顷(70多万亩),年果品总产量达到5亿千克以上,实现产值6亿多元,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60%以上,形成了以林果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农村经济格局,列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第47位。三是把发展“三品”生产当做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来抓。在治理生态环境和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从1999年开始,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有机肥、果园植草、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等技术为重点,大力推行了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强化无公害生产、经营、服务、执法、检测、市场六大体系建设,沂源县积极建设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苗山韭菜、中庄红富士苹果、东里巨峰葡萄、燕崖大樱桃、徐家庄汇泉鲜桃等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大张庄绿苑红提葡萄、东里巨峰葡萄、黑李子、沂河源大樱桃、天力源中华寿桃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建成了10个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了1.7万公顷(25万亩),年增经济效益1亿多元,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四是把产业化经营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措施来抓。为把生态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突出抓了以“公司(市场)+基地(协会)+农户”模式为重点的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龙头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120多家、龙头市场7处、农产品营销为主的龙头公司5个、各类贮存设施4000余处,储存能力达9万吨,全县进入“龙头+基地+农户”产业链的农户达5万多户,占到总农户的30%以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00多个,农村经纪人1500多人,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销售的农产品达到农产品总量的40%。2001年以来,沂源县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

多年来,沂源县在治理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方面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走生态农业之路。其中,在治理生态环境过程中,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谁治理谁受益,以此调动各方面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在政策扶持上,实行“四荒”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放开建设开发权,建立“四荒”使用权流转机制和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经过多年的建设,沂源县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恶化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但是,在生态农业建设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一是全民的生态意识不强。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在某些区域仍占主导地位。由于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偏远落后的山村,生活用能多以直燃生物质为主,砍树木、刨树根、扒山皮、烧秸秆,还是解决生活用能的主要途径。这种做法不但造成了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而且造成了生物质能的大量浪费。片面追求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只顾眼前赚钱,不顾长远发展”,不但农产品受到了污染,而且造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对土地只种不养,土壤板结,破坏了生态平衡。据统计,全县每年农药使用量在1200吨左右,有效利用率不足20%,80%以上进入水体和土壤中。二是工业污染有加重趋势。随着工业化步伐加快,水资源、大气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隐患。三是水资源短缺,科学利用不够。沂源县是沂河发源地,境内无客水流入,年平均降水在72033毫米左右,降水总量11.84亿米,水资源总量6.82亿米,人均占有水3资源860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世界平均水平的1/10。沂源县自然灾害频繁,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建国以来,除1958、1964、1980、1990年全年无旱灾外,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旱灾。加上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加剧了水资源缺乏的状况。一方面,有效蓄水能力不足。全县绝大多数小型水库、塘坝、谷坊施工标准低,数量少,基础水源蓄量“先天不足”,全县现有水利工程的有效蓄水量仅为地面水径流量的22%,其余部分全部以径流流失。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农业节水灌溉措施跟不上,大水漫灌仍然作为灌溉的主要方式,农业用水利用率仅为30%左右。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低,重复利用率在40%左右,城镇成为浪费大户。四是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企业零星分布,加工能力不强,高效益、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少,龙头带动能力不高。农业产业化要素配置不完整,产业链条存在断带、资源转化不利现象,农村社会化服务程度低,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五是人地资源矛盾突出。沂源县人均占有耕地0.06公顷(0.9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人口递增,非农业占地增加,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土地延包后,农村土地经营权相对稳定,但土地零碎,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速度慢,限制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影响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

实践证明,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强县富民的正确举措。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生态农业建设提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来抓,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因此,全县上下要继续遵循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按照优势布局科学化、生产管理标准化、运作模式企业化、堵住源头安全化、技术引进高新化、开拓市场国际化、改善环境生态化的指导原则,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巩固环境治理成果,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创造美好富裕家园而努力奋斗。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和多种宣传方式,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一种爱护大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的共识,并自觉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去。围绕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广泛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生产生活习惯,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搞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为建设生态农业创造良好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基础,否则,建设生态农业就成了空谈。搞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是建设生态农业的先决条件。一是抓好荒山治理。目前,沂源县有荒山2万公顷(30万亩),多数分布在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山村,大都是远山、瘦山、深山,治理难度大,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把荒山绿化起来。二是搞好水利建设。水利建设在沂源县已有成功经验,要继续以“四小”水利工程为主,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拦蓄能力,这是解决山区农业用水经济有效的途径。同时,搞好集体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提高运营质量,发挥水利枢纽作用,真正实现山多高水多高、哪里有经济林哪里有水的格局。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河道治理,提高防洪蓄水能力,搞好河道两岸特色经济林带建设,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大力推广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是抓好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措施,在管好现有林木的基础上,通过退耕还林,荒山、荒坡、城镇绿化等措施,着力抓好植树造林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60%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四是抓好中低产田改造。根据沂源县土地瘠薄的实际,按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标准,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和坡改梯,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使用、沼肥综合利用、间作牧草等培肥地力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五是抓好道路建设。按照山水林田路并重的原则,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农业生产管护用路,重点解决货物运入难、运出难的问题,实现道路四通八达,为建设生态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继续抓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沂源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产区

沂源县是发展果品生产的黄金地带,要充分利用这一天然优势,把林果生产搞上去。在退耕还林、绿化荒山、营造防护林等方面,要注重与发展林果业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柿子、板栗、大枣、银杏、仁用杏等干果。东部乡镇要加快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着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现代农业;中西部乡镇要加快大田调整步伐,做到大规模、高起点,把沂源县建成真正的林果生产专业县。

4.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三品”带动战略的实施

生态农业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为人类生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食品安全是其中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总量的增加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国际贸易中,以环境标志为代表的绿色壁垒成为限制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措施,人们开始追求无污染、无公害的健康食品,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必须按照生产管理标准化、运作模式企业化、堵住源头安全化、技术引进高新化、开拓市场国际化、改善环境生态化的指导原则,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执法、检测、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把沂源县建成全国知名的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

5.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生态优势和产品优势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市场运作手段,才能把生态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要以龙头+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模式,加快发展龙头组织。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扩大现有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围绕果品加工、精细包装,着力发展一批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外向型的龙头企业,并向企业集团方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7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组建农产品生产、营销等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快市场建设,以建设果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大力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季节性批发市场,形成层次分明、联系紧密的市场网络。四是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通过合同、订单,约束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6.加快发展畜牧业,促进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

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沂源县的畜牧养殖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林果大县的要求还很不适应,要利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较低的优势,调入粮食发展畜牧养殖。同时,大力发展果园间作牧草,促进食草动物养殖发展。要搞好养殖规划,形成具有特色的养殖小区,发挥规模效益,力争形成肉兔、肉鸡、肉鸭、奶山羊、奶牛五大畜牧养殖基地。

7.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发展步伐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是建设生态农业强县的重点工程,主要内容是以“畜—沼—果”模式为重点的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形成养殖、种植为一体的生态良性循环单元,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要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规模发展、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大项目的实施力度,确保到2020年全县沼气池总量达到8万个,占农村总户数的50%以上,其中生态家园标准户达到3万户。

8.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做好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

家庭承包不仅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它是关系到农民长远利益、农业持续发展、农村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必须长期坚持。要认真落实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并按机制创新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9.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力争到2020年,转移农村人口10万人以上,城镇人口达到全县人口的30%以上,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县域经济明显增强,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显著提高,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优势果品 改善生态环境

沂源县林业局

改革开放以来,沂源县立足山区实际,坚持“以林为主”的正确方针,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林果业,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干鲜果面积增加到4万公顷(60万亩),农民增收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荒山造林绿化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高低不均,全县尚有近1.3万公顷(20万亩)可耕地没有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任务,尚有2万公顷(30万亩)荒山亟待开发利用,这是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潜力所在,也是今后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凡是林果业发展缓慢的村庄大多存在以下问题:立地条件差,缺乏水源,缺乏对发展路子的探讨与研究,不知道发展什么好,怎么发展好。土地过于零碎,形不成园片,不便于管理。农户家底薄、缺投入、缺技术,“怕”字缠身,担心吃饭问题、管理问题、销路问题等。部分农户由于脱贫致富心切,20世纪80年代初曾不顾自然条件,不管市场需求,脱离实际,盲目发展,吃了苦头,伤了元气。有的从不同愿望出发,推广引进所谓新品种,由于苗木质量差,或由于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最终导致调整失败,劳民伤财,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领导干部认识上有偏差,找不准主攻方向和发展的突破口,有的在发展路子上左右摇摆,“一人几本经”、“一年一本经”,把老百姓念“糊涂”了,现在说啥群众也不相信,担心吃亏上当。

列宁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主席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才能少走弯路,加快发展步伐。经过对沂源县农村自然条件、种植习惯、经济基础作认真分析研究,综合林果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人、因村、因地、因树制宜,既要看地理条件、适地适树,更要看市场前景、市场容量,瞄准市场选择树种与品种。当前在林果业发展上,我们既要大力发展优质鲜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果品质量,确保收到好的经济效益;又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立足沂源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柿子、枣、板栗、核桃、银杏等干果树种,加快建设干果基地。未开发的宜林宜果荒山,未利用的田间隙地,包括未调整的粮田,今后应更多地发展柿子、枣、板栗为主的干果树。

一、沂源县发展以柿子为主的干果树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为广大农民开辟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沂源县农业人口多,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从劳力构成看,农村青壮年从事二、三产业和外出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长年在家务农的青壮年劳力逐步减少。现在一些村庄已出现“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妇女留守”的状况,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将来常住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家庭妇女和致富能力偏弱的人群。农村“弱势”群体的致富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农民收入情况分析,1.3万公顷(20万亩)低效作物直接影响着近3万户农民的收入,这些单靠种庄稼的农户,生活水平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想致富缺技术、少门路。这几年市场对鲜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果农的科技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弱势”群体发展这类水果困难加大,正如有人说的:“跟在别人后边赶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这些农户选择发展干果不失为一条走向富裕的好路子。另外,从现有鲜果(苹果、桃、葡萄)的盛果期分析,苹果在缺乏管理及立地条件差的情况下,30年左右即会衰老,桃树的经济寿命不过12~15年,葡萄的经济寿命10年左右。以苹果为例,沂源县的红富士苹果大多在1985年左右栽植,到2015年左右将进入衰退期,大宗鲜果进入衰退期后,也存在个新一轮发展种啥栽啥的问题。事实上有些有远见的村庄早已着手培养“接班树”。燕崖乡双泉村党支部引导农户在经济园地边地堰见缝插针发展柿子树,提前培养“接班树”,得到了群众的响应认可,目前已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中庄乡、西里镇一些村的有识之士也开始走上步、看下步,超前行动,在鲜果园发展了“接班树”。可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站得高,想得远,动手早。柿子、板栗一般4年结果,燕崖乡桑家峪村山上6年树龄的柿树株产25千克。枣树见效更快。发展干果一旦进入结果期,将会长期受益,祖祖辈辈受益,既养老又养小。由此可见,发展干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好项目。

二是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众所周知,植树造林有绿化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综合功能。发展林果业既能绿化美化环境,又能解决致富问题。如今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柿子、枣等是发展观光农业的优选树种,一旦形成规模,将会形成发展地方旅游业的新特色、新优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备。“大门外青山绿水,瓦房内福寿康宁”,这种景象不正是我们渴望追求的美好生活吗?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林茂果优,人寿年丰,人与自然合谐统一,这是多么令人憧憬的美好生活,全县上下应该努力走好这条兴县富民的康庄大道。

三是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已加入WTO,入世后的农业,应该充分发挥我们劳力资源充足的优势,严格组织农产品的无公害管理、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瞄准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我们的自然优势、劳力资源优势,尽快转轨变型,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新转变,增加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二、沂源县发展优质干果的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沂源县的农业资源、气候条件,征求著名专家的意见,沂源县具备发展以柿子、枣、板栗等优质干果的许多有利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五条。

1.干果树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摇钱树,历经沧桑而不衰

柿子、枣、板栗等干果,被称做木本粮食,核桃被称做木本油料,既是天然的有机果品、良好的滋补品,还是中药品,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优良果品,之所以历经沧桑而不衰,就是因为它们具备独特而优良的品质。历史上保留至今的果树已寥寥无几,能够保留下来的多属优良品种,这也应了那句古话,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干果树生性泼辣,管理简便易行

柿子、枣、板栗等干果,抗旱耐瘠薄、少有病虫害,有旺盛顽强的生命力,管理相对简易,用工少,风险小,投入的财力、物力少。先辈们在科技手段十分落后、缺少农药化肥、缺乏灌溉条件的情况下,栽植的柿子树仍然树体旺盛,硕果累累,足以说明干果树生性泼辣。柿子、板栗等干果树经济价值可观,其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特性,决定了与国际市场接轨轻而易举。事实上,早在计划经济时期,柿饼出口就是沂源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项目。至今沂源县三岔乡的柿饼,大张庄乡松山、闲场一带的板栗一直靠出口外销。柿子等干果树,少有农药侵害,树下可间作牧草或地瓜、花生等作物,为兼营养殖业创造了条件。在成片的干果园,可放养鸡、鸭、鹅等畜禽,达到灭虫除草、粪便肥田、以林护禽、以禽养林、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此,发展干果可以以短养长,以长养短,长短结合,短期、长期都能见收入、见效益。柿子、枣、核桃既能鲜食,也能深加工,加工增值的潜力巨大。而且发展干果劳动强度小,务工时间少,家家能干,人人能管,既是务农人员增收项目,也是外出打工、经商者的辅助致富项目。

3.适合沂源县独特的立地条件和气候特点

沂源县幸存的上百年的干果树足以说明这一点。只要不是人为地破坏,旱、涝、风、冻、雹、病、虫等灾害一般征服不了这些生长旺盛的不老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本是描述松竹品格的,柿树、板栗等干果树也当之无愧,而且立根于贫瘠的土壤,却能结出满树的果实,实则可书可颂。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在土层较深的地块也可建立丰产园,通过早期定干和必要的技术措施,促进早期结果。在山岭薄地上可采取合理密植的办法,每公顷栽植1500株以上,以尽快形成产量,达到以多取胜的效果。据外贸部门介绍和实践总结,从青州到莱芜的鲁中山区是生产柿饼的最佳适宜区,沂源县处于最佳优生带,应放心发展牛心(小萼)等能加工柿饼的品种。沙石山区也可借鉴张家坡乡的“阴坡板栗阳坡枣”的种植法,因地制宜地发展干果树。

4.适应土地零碎的现状

由于山区土地等级千差万别,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被分得零星分散,瓢一块、碗一块,而发展鲜果品种一般需要成园,以便于看护和管理。但发展成鲜果园,贴并土地难度较大,这是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之一。发展柿子、板栗可以不受地块零碎的制约,能栽多少栽多少,成片成园更好,不成园片照样可以发展。

5.适应多数农民的科技水平

生产高档鲜果需要大量的劳力投入,需要好的水利条件,生产环节、农时季节一天也不能错过,错过了就会造成减产或影响果品质量,因此,生产高档果、优质果需要精细管理。现在沂源县许多农户,尤其是仍然以种粮为主的农户,管理水平、质量意识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如果发展柿子等干果,技术与管理几乎不成问题。老祖宗在那种生产力水平下能发展起来,足以说明干果树对管理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三岔、燕崖、中庄等乡镇的柿树,建国前就满山遍野;石桥乡整个沙石山区曾是个一望无际的枣园,可惜前人给栽下的摇钱树,在“大跃进”和“以粮为纲”时代给毁掉了。至今,沂源县部分村幸存的上百年树龄的柿子树和板栗树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文化科技水平提高了,信息更加灵通,交通、水利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发展干果树的条件更加成熟、更加优越,我们完全可以比先辈们做得更好。

发展柿子等干果好处很多,符合山区实际,为什么一些人不认识,主要原因是许多人在发展上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总认为干果是“长线”,不是短平快项目,结果少、见效慢,若干年后市场情况不可预测。其实这是模糊认识,现代科技武装下,干果树已成为短线产品,3~4年即见到一定产量,和发展桃、杏树类同。还有一个原因,生产者的投入不够,土、肥、水的管理跟不上,越不投入越不产出,以致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像管桃树那样抓投入、抓管理,不但见效快,而且效益好。

综上所述,发展以柿子为主的干果符合沂源县实际,符合应对入世的新形势,符合农民群众的愿望,符合建设生态农业强县的要求。“思路决定出路”,看准了的事情就应当果断地去办,时不我待,形势逼人,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失时机地抓发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制定发展规划

规划是龙头。没有一个既宏伟又可行的规划,工作就无所适从。县、乡(镇)、村乃至农户都要围绕加快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用规划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奋斗目标,用规划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同时要加大力度,广泛宣传,全县上下努力形成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为加快干果基地建设而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

2.抓好种子储备和苗木繁育

到外地购苗不仅增加费用,还因环节过多,容易造成苗木水分流失,毛细根脱水干枯,影响成活率;而且购进的苗木质量纯度没有保证。特别是集体购苗、成批进苗,风险更大,成活率极低,“肥水流入外人田”,劳民伤财,集体负债,农民受害,这方面的教训应深刻汲取。今后发展以柿子为主的干果及其他果品,必须下决心走自采、自育(或直播)、自栽的路子,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加快发展步伐。备足种子、育足苗木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沂源县抓备种和苗木繁育比植树造林还重要,如果只重视栽植、忽视备种和苗木繁育,栽植就失去了主动权和基础,规划再好也是一纸空文、决心再大也是空喊口号,这是沂源县在林果业发展历史上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要改变靠外出购苗发展林果业的被动局面,动员千家万户和有条件的村,千方百计、不误农时地备足软枣、酸枣、毛栗等种子,为今后的大发展、快发展甚至一次性完成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搞好备种育苗。坚持谁栽树谁备种育苗,在哪村发展在哪村育苗,在哪方栽树在哪方育苗。为减少中间环节,应大力提倡软枣种、板栗种催芽直播。催芽直播只要施足水、盖好地膜,发芽后及时破膜,成功率很高。沂源县一些果农创造了冬季和夏季直播软枣种的成功经验。直播的苗木没有缓苗期,根系发达,第二年就可嫁接。大张庄乡闲场村1990年直播板栗早已获得成功,现在该村的板栗已成为支柱产业,农民收入可观,有的户年收入超万元。另外,推广营养袋育苗,谷雨前在营养袋育苗,视苗情和墒情适时移栽,这是近期沂源县柿子和板栗发展的捷径,是“提速”的有效办法,应大力推广。二是积极推行野生资源嫁接利用。沂源县有些村软枣、酸枣野生资源丰富,只要加强管理,适时嫁接,可节约财力,提高效率。西里镇黎明村近几年利用野生软枣嫁接柿子2万多棵,有的开始结果。南麻镇许村的逯全义等村民利用酸枣嫁接枣树获得成功,1993年以来嫁接各类枣树1500多株,2000年收入达到8000多元。逯全义的成功,有效地带动了周围群众的发展积极性。西里镇茂子峪村刘宝起、南麻镇古泉村崔孝海近几年嫁接枣树5000株以上,均获成功。三是最好在秋后至封冻前栽植柿子(软枣苗)、板栗等干果树。这个时间栽树,只要浇水、堆土保护苗木,防冻伤、防破坏,保持土壤墒情,成活率最高,而且入春以后缓苗快,生长旺盛。总结多年来栽植干果树的成功经验,结论是:同等条件下,栽外地苗不如栽当地苗;栽成品苗不如栽实生苗;栽大苗不如栽小苗;春天栽不如秋后落叶至封冻前栽;栽植苗子不如直播种子。野生资源嫁接发展快、见效早。所以说,备种是前提,苗木是基础,栽植方法和季节是关键。

3.制定政策鼓励加快发展“人叫人动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发展要有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把“要我干”变为“我要干”,调动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延长土地承包期,连片拍卖荒山使用权50年以上甚至长期不变,使用期内要有继承权和转包权,以鼓励农民成片开发,规模发展;在近期内能建成干果专业村的,所有空间都发展成干果的,乡镇要在财力、物力上重点倾斜;对建成的大片示范园、种植大户的早期丰产园,应进行必要的物质、精神鼓励。乡镇村都要培养扶持面积大、管理好、见效快的示范户。要鼓励群众直播种子,鼓励群众自育自栽,引导群众建育苗基地。有经济条件的村不要集体购苗扶持农民,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钱投在确保栽植效果上,对直播栽植成功或嫁接成活的按棵数进行扶持。要积极引导鼓励农民自发成立各类干果专业协会,实行民办、民营、民受益,促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总之,各乡镇、重点村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管用的政策,激励农户加快发展。

4.注重生态农业建设,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一举三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富有,也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既要“小康”,更要健康。古人言,“五福寿为先”。生活要“小康”,身体要健康,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一脉相承、相辅相成。从沂源县生态条件看,干旱少雨,水源短缺,气候干燥,有的地方因缺少植被,造成了“一场小雨一场沙,一场大雨地搬家”的现象。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在提高森林覆盖率上下功夫,发展干果树,具有生态、社会、经济多重效益,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应当大力发展,尽快发展,放手发展。在土层贫瘠的荒山秃岭,要发动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栽植以松、柏、火炬、刺槐等为主的防护林。林区要实行封山育林,封死山才能育成林,切实改变现有荒山落后面貌。要下大气力抓好林区的防火、防虫,千方百计地抓好林木管护,防止乱砍滥伐和乱牧牛羊行为,努力巩固绿化成果。

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年丰。“水是一条龙,从上往下行,治下不治上,等于一场空”。封山造林、保持水土至关重要。中央号召、专家呼吁要封山造林、绿化祖国,建设秀美山川。沂源县地处纯山区,必须坚决贯彻中央决策,坚定不移地实施造林绿化工程,这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作为林业主管部门,肩负着造林和护林的重要职责,全县林业系统的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以“留下青山绿水,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加快推进造林绿化步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挖潜与节约并举 开发与保护并重——对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沂源县政府研究室 沂源县水务局

水资源作为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面对2002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就显得尤为迫切。针对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县政府研究室、县水务局等部门对全县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沂源县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要进行客观的分析

水资源总量少,人均占有水平低,是沂源县的基本“水情”。据3调查统计,沂源县年平均降水总量约11.84亿米,年水资源总量为3336.82亿米,其中地表水4.76亿米,地下水2.06亿米,人均占有水资3源860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世界平均水平的1/10。2001年秋季以来,沂源县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造成地下水位比历年同期下降12~15米,14条骨干河流除沂河外其余全部断流,300眼机井吊空,78座水库、330座塘坝干涸,109个村、6.67万人出现吃水3困难。据测算,截止到2002年底,全县地表水总量1750万米左右,33扣去死库容,实际利用量不足1420万米,加上地下水4582万米的可3开采量,全县水的实际利用量只有6000多万米,缺口相当大。造成这种状况,固然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人为因素也是导致目前水资源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的重要原因。

1.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和无端浪费导致技术型缺水。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节水措施跟不上以及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方式落后等原因,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农业用水约占全县总用水量的86%,而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每年被浪费掉的水相当于3个田庄水库的兴利库容,田庄水库灌区渠系水的漏失率高达70%;县属以上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平均只有40%左右,乡镇企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更低,甚至还不到20%;城镇在成为用水大户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浪费大户,城区自来水的漏失率高出国家标准10个百分点,达3到18%,每年损失80多万米。城镇居民“不经意”间浪费水的现象,更是非常普遍。据资料,一个水龙头如果一秒钟漏滴一滴水,一3年便漏掉360米水。

2.有效蓄水不足,造成工程型缺水。截止到2002年底,全县共有固定水利工程1760处,其中大、中型水库各1座,小型水库96座,塘坝403座,深井480眼,大口井779眼,“四小”水利工程3万多处。绝大多数小型水库、塘坝、谷坊普遍施工标准低,基础水源蓄量“先天不足”,加之病险问题及挖潜配套跟不上,蓄水明显不足。全县现有水利工程总有效蓄水能力只有设计蓄水能力的70%左右,仅占地表水径流总量的22%,有近78%的径流流失。

3.农业生产用水中的“大锅水”,导致长期管理型缺水。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经过产权制度改革的水利工程仅占全县水利工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