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讲述9:浴血奋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6:40:40

点击下载

作者:《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兵讲述9:浴血奋战

老兵讲述9:浴血奋战试读:

前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共御外侮的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鏖战,承受了巨大的创痛与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其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以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作为抗战的主体,中国的普通民众和士兵为抵御日本法西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经济供给和强大的精神支持,体现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真正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从这些普通民众和士兵的视角,回忆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真实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基层兵民奋起抗战及其所涌动的爱国激情,正是我们编辑《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的立意所在。

全套丛书共16册,近300万字,分为《老兵讲述》十册、《百姓讲述》四册和《“草根”英雄》《铁蹄与生存》各一册。所收回忆文章,均源自1985年全国政协相关机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征文,为尘封30年后首次面世。

这些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来自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他们有秘密协助部队作战的邮电职工、铁路工人,有饱受战火蹂躏而奋起反抗的农民、士绅,有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的教师、学生,有坚持在烽火前线的医护人员,有奋战在沦陷区的普通共产党员,有捐款捐物、扶危济困的社会救助工作者和普通职员,更有为数众多的为国家、民族浴血奋战的士兵。之中,既有来自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也有来自国民党中央军,还有来自全国各省、地区的抗日军队,如川军、湘军、桂军、滇军、粤军、西北军、晋绥军、东北军,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各类抗日作战队伍。

一篇篇浴血奋战的战场记忆,一篇篇国破家亡之痛的追述,生动勾勒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恢宏时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如此大规模反映社会基层兵民抗日的回忆资料集中出版,目前尚属首次,从而使本丛书极具史料研究价值。《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丛书编辑委员会第一章1937年赵克非:不守信约的日军向宛平开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当时我铁甲车第二大队部驻保定,辖五个中队,第四中队长肇旭撤到平汉铁路涿州车站,第五中队长邹立敬撤到门头沟后弃车到保定,第六中队长刘人铭和第七中队长徐士廉撤到平绥铁路,第八中队长潘永波驻防正定。我是第八中队第九分队(战斗列车)上尉队长,驻防长辛店,该分队的列车是我国铁甲车队最坚固的战斗列车,是流线型双层铁轨合成,再以混凝土灌注,装备野炮4门、迫击炮2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12挺。

7月7日夜10时,长辛店车站接到宛平县电话说,日军借口失踪士兵,要求到宛平城内搜查,遭到驻军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金营长和王县长的严词拒绝,日军开枪示威。我得知情况后,一面报告中队,一面准备战斗,并于7月8日午后3时率中山号战斗列车挺进卢沟桥,与驻军吉星文团联系协同作战。约6时左右,日军炮轰宛平城,我即令炮兵打了第一炮,继之与日军开始交战。

我铁甲车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日军阵地,掩护步兵作战。午后7时许,日军又发起攻击,我与友军都以猛烈的火力抵御来犯之日军,双方都有伤亡。

9日举行谈判,双方停火,撤离指定地点。但不守信约的日军撕毁协议,又向宛平开炮;10日日军又向各处调遣军队,于上午10时用飞机轰炸扫射,同时来支援的大炮坦克也向我军进攻。正在激战中,突然发现有铁甲车参战,也以炮火向我轰击,我即令炮手将炮位降到水平,向日军铁甲车的前方位置(这处没有装甲)连续轰击,使炮弹穿入车内爆炸。这一招使日军的铁甲车立即瘫痪,致使车辆、武器、人员遭到破坏和伤亡,失去了战斗力。

这次日军发动猛攻,我部与吉星文团互相配合,火力支持。焦点是与日军争夺永定河的两桥,敌我双方伤亡惨重,日军死尸成堆。从此我列车天天到卢沟桥上侦察日军行动,有时日军炮轰我军,我军当即还击。在这几天的战斗中,我列车上的日军炮弹痕迹累累,深度达到三四厘米,但没有一弹穿入,更有许多是擦皮滑过。

15日以后,我队与第四中队交替换防,担任涿县琉璃河与前方的巡逻任务,以防御日军迂回包围,维护后方交通。约于20日这一天,第四中队的战斗列车,由中队长肇旭率领来前方换防。当时我队在松林店,约1时许,闻有炮声,遂前往支持,发现铁路被破坏,该队被日军包围,无法撤退,而我队又难以接近。我中队立即轰击日军,终是不支,退到侧方。这时第四中队弃车逃回后方,平津铁路线上只有中山号一列,随着战局的变化逐渐撤至琉璃河、涿州、正定、保定等站。范铭书:1937年卢沟桥抗战一、抗战前平津形势

1931年九一八日本出兵,占领东三省,继续向关内进犯,并签订《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等不平等条约。到卢沟桥事变前夕,平津两市都有日本驻兵。唐山、山海关、丰台、张家口亦有日本驻兵,多者一个连少者一个排,随意换防。日本兵坐中国火车不买票,在北宁铁路和京绥铁路往来,司空见惯。

1937年,宋哲元为华北政务委员会主席,北平市长为秦德纯。北平市各街道有朝鲜族住户——当时我住西直门里玉佛寺四号,前门大街路西有朝鲜游艺场,其中有日本式游戏,纯是一种赌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竟在正街上如此鬼混,已经不成风气。

更有西直门里路南,天津老乡开个宝星厂,安装电灯和修理自行车。在玉佛寺胡同住的朝鲜族人,与该厂交易,发生矛盾。有一天早晨,朝鲜浪人持刀至宝星厂行凶,刺伤其经理,而中国派出所公安人员竟不敢过问!

且有朝鲜浪人(不务正业者)开设海洛因馆,吸食白面,出卖白面,结果吸食者浪费金钱,面黄肌瘦。

种种怪现象,不一而足,作者仅举出一二例,可见一斑。

我是1937年春由北平搬往保定的,当时任东北军铁甲大队军士队上尉队长,另有军士队副赵献卿及司务长刘新顺。这个教育机关有学员60人,全是抽调各中队比较年轻而有文化的排长和班长,轮流受训,八个月毕业,为造就初级干部施行基本教育。一切住宿、食堂、上课,全在火车上。已办到六个月,再有两个月,即可第一期毕业。

不想卢沟桥事变发生,南京当局派参谋次长熊斌到北方视察,部署军事,装甲车队上校大队副韩梦罴当即指示我将军士队结束,令学员各回原岗位参加抗战。他说自蒋委员长《庐山谈话》发表后,中国决心全面抗战,日本侵略者无止境侵犯,中日邦交和平已不可能。

于是我把军士队结束,令学员各回原来岗位。我个人和中尉副官王文卿受命在保定西关火车站担任联络员,在车站调度室与卢沟桥二、五两中队密切联络——即二、五两中队有何情况,立即报告司令部;司令部有何指示及换班等,立即转告卢沟桥二、五两中队。二、卢沟桥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日军驻丰台火车站一个连,在河北省宛平县城演习。到了夜间日军声称演习失踪两名士兵,要求宛平县东城门守兵打开城门,他们进城寻找失踪士兵。当时守宛平县城的部分为宋哲元二十九军的吉星文团,以无上级命令夜间不能开城为由,拒绝了日军的请求,并回复日军说,有什么事可到北平行政委员会同我方首长联络办理。该日军蛮不讲理,即行开枪射击。我军忍无可忍,当即还击。双方相互增援,摆开战场,卢沟桥抗战由此开始。

在7月8日那天,敌我双方正式开火。我军官兵向日军猛攻,日军向后撤退。我甲车队进至铁桥以东,两中队交互作战,如二中队在前,五中队维护后方交通;五中队向前,二中队维护后方交通。在大清河卢沟桥东边有一沙岗,原系国民党中央第二师黄杰部和第五师关麟征部,曾在沙岗一带做防御演习,筑永久工事。我军前进至沙岗一带,日军有一个连依据永久工事顽抗以牵制了我前线的进展,停止在丰台车站(该站是京沈、京汉、京绥三条铁路的交点)以西地区。

7月28日,日军另一部包围我北京南苑营房,用机关枪扫射以堵击营门。我驻南苑的佟麟阁副军长和赵登禹师长率部队冲出,然受日军压制,损失很重。当日下午,即得知佟、赵二位将军牺牲殉国的消息。

又因日军海军由塘沽方面增援,日空军亦参战前线,日陆军由天津方面增援大部炮兵,双方在大清河以东地区展开激战。我军因受日空军威胁,战况不利,且战且向南撤退至琉璃河之线。日军在火线后升起观测气球,约二三百公尺高,球下系一吊篮,其观测人员坐于吊篮上指示目标,我前线将士受到威胁,战况对我军极为不利。三、日机轰炸保定

几天来,我一直在调度室充当联络员。有一天上午9时左右,日机空袭保定车站,日空军每次一小编队,用三架飞机组成三角队形沿铁路线由北向南飞行,一队接一队陆续不断。拉响警报后,车站附近一切人等疏散躲避,待日机进入市空,由防空指挥部发出紧急警报。日军空袭机群飞至火车站以南二三里许左转弯折回,在空中三角队形变为一路队形,三架飞机拉开距离一直向北飞去。我保定南方土窑上有2.7厘米的高射机关枪,连续射击,然而日军飞机并不惧怕。只是日机见到目标便在空中扫射,待飞至火车站上空即行俯冲投弹,一队接着一队继续轰炸。

当时我方开进一列火车,乘客很多,有下车者,有仍在车上者。日机见此目标,用俯冲投弹,一时炸弹轰鸣,硝烟四起。站台上所落的小炸弹,落到站台上向上一反跳即行炸开,一大队日机即有27架之多。炸得保定车站死伤狼藉,血肉横飞,急哭乱叫,损失之惨,笔墨难以形容。

同时站台南端的弹药车被炸起火,一时炮弹声和枪弹声响成一片,烟雾迷漫。我在车站东寓所内躲避也感到精神紧张,而赵云端的爱人赵夫人抱着孩子向铺板下躲藏,种种奇形怪状,难以尽述。

有一次车站东侧防空洞的两个开口,被日机用200公斤炸弹炸毁,堵住了掩蔽部。里边办公的人——如车站电报房、电话房员工,打旗的、挂钩的、开火车的等人员以及各军事单位的联络人员82人被捂在掩蔽部内,用电话叫外边人赶快用铁锹挖开出入口通风。地面人员紧急集合抢救,正在努力抢救挖掘开口时,第二次紧急警报又响,所有抢救人员顾不得工作,暂时就地躲避。待日机炸完,警报解除后,再向掩蔽部里打电话,里边已经无人应答,此一地带牺牲82人之多。四、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0日,日本裕仁天皇照会盟军总部艾森豪威尔愿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盟军总部即电告蒋介石:日本全军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区由蒋介石委员长派员受降。当夜11点钟七分校接到电令,8月11日开庆祝胜利大会,派七分校组织学生总队,赴洛阳受降。

我当时任王曲第七分校上校筑城教官,住在九村教官室,于11日早饭后,赴王曲镇东北陆家坟和马蹄寺这一带既设阵地,为工兵队学生讲筑城课。走到王曲镇北小街,见校部北侧操场上,全校集合,我即加入工兵科行列。校主任张卓宣布:昨夜接到上峰电令,说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今天庆祝胜利大会。全校官生报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真是喜从天降,雀跃不止,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艰苦抗战熬了八年,今天才出了一口闷气!同时立即组织学生总队,赴洛阳受降。刘申荣:一个二等水兵经历的海空之战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半壁中国沦陷,早已激怒的中国民众纷纷奋起抗战。8月中旬,国民党海军集中了30多艘大小舰艇,浩浩荡荡地开到江阴要塞黄田港江面,摆开了抗日的战场。我当时在“宁海”号上当二等水兵,战时为高射炮兵,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抗日海空之战。一个二等水兵的呐喊

落后的国民党海军,几十艘舰艇、几艘巡洋舰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退役下来的,只有“平海”“宁海”两舰有高射炮,其他炮舰、炮艇实在没有多少作战能力。8月下旬起,日本侵略军的飞机,每次从长江上游轰炸返回时,经过黄田港江面上国民党的海军舰艇上空,总有十架八架来进行挑衅,多次佯攻,有时也丢下几枚炮弹。我们海军官兵对日军的淫威无比愤怒。9月上旬起,日机架次逐日增多,到中旬一天多至90余架次,还增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单翼巨型轰炸机,我们叫它“水平”投弹飞机,它投弹时不俯冲,照常水平飞行,海空之战越演越烈。

只要日机一到,我们“平海”“宁海”两舰共12门高射炮就打,其他各舰的火器也齐放。人不离炮,炮不离人,不知是日机飞行员技术不高,还是害怕我们的还击,他们的炮弹总是丢在江中。有一次,日军单翼飞机向我“宁海”号投弹,而且都丢在舷边,声音很大,大家都惊呆了,一时全舰官兵鸦雀无声,面面相视,是我突然猛喊了一下“打呀”!全舰人才苏醒过来,猛烈的炮火把日军单翼机轰跑了。这真是个奇迹,要知道在国民党海军中,官兵等级十分森严,一个小小的二等兵在激战中怎么能这样呐喊呢?当时,大家预感到死神将要降临,宁可做抗战鬼,不做亡国奴却是共同的心声。打!一股抗日激情把官兵联在一起,因而冲破了一切常规。一颗中国心

我们海军士兵,当时每月都发工资,除自己零用都要寄回家。抗战开始后,邮汇不通,工资只好自己用了。这时,我们舰上每天总要派出几个士兵轮流上岸去采购食物用品。大家看到局势紧张,认为送死无疑,所以也肯花钱。全舰300多人,每天去采购的士兵能有400元左右的现金。有了这笔钱,去采购的士兵满可以溜回家,却没有一个逃跑的。但是,也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有一个士兵舱里,一个轮机兵闷声不响地打开了他的衣柜,把衣服一件一件拿出来,整理成两份,一份是自己的,一份是制服之类的公家衣物,在场的有八九个士兵,大家静静地看着,都一声不响,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后来,当他把公家的衣物放回衣柜时,突然有个士兵张开了口:“怎么,你想开小差?”接着是一阵劝说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想活命?你想做亡国奴?”声调是缓和的,却是有力的,完全出于肺腑。那个士兵听着、听着,一言未发,又默默地把自己的衣物放进了衣柜。这时我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大家紧紧地抱在一起。每每回忆此事,常常有种自豪之感,在抗日战场上,我们没有一个当逃兵。这在当时不是什么阶级觉悟,仅仅出于一股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心。同仇

还是回到战场上来吧。落后的国民党海军,面对着强暴的日本侵略军,尽管敌我力量悬殊,大家并没有退却,所有舰艇各尽所能,官兵齐心抗日。日机也不敢贸然进入我高射炮射程以内,炸弹也不能直接命中我舰艇,但是,我“宁海”号原来是向日本购买的,验收时就不合格,尽管日军炮弹没有直接命中,但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9月下旬的一次战斗中,日军炸弹丢在舰舷附近的水面上,一下把右舷炸坏了,锚链舱进了水。我们继续战斗,直到炮弹打完才撤退,本想远离黄田港战场,可为时已晚,还没有到八圩港,船舱就进水太多,为了不至沉入江心,只好冲向岸边的浅滩。

当“宁海”号舰冲上浅滩后,靖江县政府组织的救护队赶到了江边。他们忙着抢救伤员,处理牺牲的战士,对在头顶上的日机的扫射全然不顾,将危险置之度外。对我们这些生还的官兵,则安排了食宿,还用征借来的衣服把我们身上的湿衣服替换下来……这些工作只是在海空作战的几小时内准备和完成的。地方官民的这种爱国热情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张鲜:句容空战,炸弹如雨点般落下

1937年8月的一天上午,正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久,日军又在淞沪地区开辟第二战场,并不断地派遣空军轰炸机到处骚扰和轰炸。

这天一早起来,我们就处于战备状态,吃完早饭后,我们刚要集合准备进行例行的训练——高射炮操作的训练(我们使用的炮是法国制造的苏罗通高射机关炮,我排一共有两架)。

我们部队的番号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军事营高射炮排,我是该排的观测员,负责用对空测距镜来测量飞机区高射炮的距离。我们高射炮的任务是保卫机场。

不一会儿,警报齐鸣,眼看日机六架分两排从南京方向向我们句容机场飞来。日机来势凶猛,我军严阵以待。说时迟,那时快,我空军驾驶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跑到飞机上发动了飞机,迅即腾空而上。我高射炮也急忙进入阵地,炮手及其他战士均做好打击日机的准备动作。

我当时隐蔽在飞机场外高射炮附近的一个小池塘的壕沟边缘上,眼看日机上的炸弹如雨点般地落下来。我是第一次参战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和震惊,但心想自己责任重大,加之对日机的愤慨的心情,也就泰然自若地进行测量并即时地将日机距离报告炮手。不一会儿,我高射炮打伤了一架日机。接着空战开始了,我空军健儿驾机飞到高空,等日机进入机场之际,十几架驱逐机一齐俯冲而下,“哒哒哒……”我飞机发射一连串子弹打得日机仓皇逃窜,四散逃命。我空军战士的两架飞机攻击一架日机,并且是从两侧向日机猛攻,当即打坏两架日机。被打坏的飞机,爆炸起火,冒出浓烟,一架坠在机场附近,一架落在句容城郊小山谷中,日机飞行员被我观看空战的老百姓们活捉了。

日机被我打伤打中后,余下的又编队继续飞行逃命。我空军哪肯放松,紧跟追击,时而上下,时而左右,进行夹攻,不一会儿又打下了一架。日机仅剩两架,受伤一架,匆匆地往上海方向逃跑了。

当日机远去、战斗结束后,人们都出现在战场上,大家举手高呼,拍手称快,以欣喜若狂的心情来庆祝大捷。据事后统计,我军毫无伤亡,仅机场因日机轰炸损失一些财物而已。刘启尧:爆破组舍身炸坦克

八一三上海抗战时,我在国民党军队第十六师九十五团一营一连当少尉排长,我师师长是彭位仁,全部官兵多系湘籍,奉令参加上海抗战。我师防守在黄渡镇一带阵地,在防守40天中日军向我师阵地猛攻过七次,在每次猛攻中均由日海军兵舰重炮先向我阵地轰击数百发炮弹后,其陆军步兵利用坦克作掩护向我阵地进攻。我团官兵沉着应战,极为英勇。在一二次作战中将敌击退,我连严重减员伤亡30余人,我连一排排长和我排两个班长阵亡,我连兵力伤亡三分之一。这两次战斗是因我连对敌坦克战车作战没有经验,我连所有武器都很陈旧,又无战车防御敌坦克车,被敌坦克杀伤很多。后我连就用集束手榴弹十个一捆来爆破敌坦克车,在三四次敌坦克车来攻时,我连成立六个爆破组,三人一组,滚进到敌坦克车下爆炸。我营共炸毁敌坦克7辆,我连就炸毁敌坦克车2辆。这次我连爆破组牺牲12人,敌每辆坦克车内有坦克兵6人全毁,敌步兵伤亡100余人,我连又伤亡20余人,连长与第二排排长负重伤,全连减员过半。经过补充后又参加战斗,在第七次战斗中我连伤亡40余人,我师才奉命撤到南翔待补,防地由四川部队二十师接防。我师在整补时,我由排长兼代司务长职务。

我师自参加沪战以来,日军飞机每日每时不停地在我阵地和我军后方各处侦察,一发现我军目标就进行俯冲投弹和扫射,因此我军都在夜晚行动。我兼代司务长时,有一次我带领炊事班长和三名炊事兵连我共五人到上海市区去购物,沿途几次遭到敌机扫射。因我们对敌机已是见惯不甚害怕,因敌机一定要低飞偏翼才能扫射,我们即先行卧倒,等敌机飞过去我们又走;敌机又来扫射,我们又卧倒。敌机扫射我们三次均未命中,可能是见我们人不多也就不再追击了。这三次对我们五人扫射子弹也射掉好几百发。我五人走近虹桥时,见到英国租界屋顶上挂有大幅英国国旗,大坪地上也铺有大幅该国的国旗,敌机在空中飞来飞去,未见投弹和扫射。最令人愤怒的是租界的街头巷尾都设有铁丝网和沙包作工事,架有轻重机枪,由外国巡捕和水兵及华捕提着冲锋枪守卫,在铁丝网前立块大木牌上写华军不准入内几个字。当我五人走近铁丝网前时,即有两个华捕对我说不能进入租界,我痛恨这是国耻,只得绕路进入市区。很使我惊奇,见到市区内各商店和来往行人很多,街道很热闹,各茶楼酒馆卖唱的弹琴的还是花天酒地一样,各戏院的海报各处都贴有日常的演出,好似歌舞升平,没有一点战争气氛。真是市内热闹非凡,市郊区炮声隆隆喊杀连天血肉横飞,咫尺之地竟成两重天。各国租界中,我看到英法德等租界,屋顶和空坪上都有该国的国旗,好似战地中的非军事区一样。

我军各师在沪作战很英勇,虽牺牲很大,但士气极为高涨。我连武器陈旧,又缺少自动武器及炮火,要与当时日军现代化武器的劲敌作战,只有拼着血肉之躯奋勇应战才能坚守阵地。我师坚守阵地近两月中击退日军七次猛攻,虽伤亡很重几经补充,均未后退一步,都是抱着与阵地同存亡的决心坚守阵地。有时一天只能吃到一餐饭。在日军第七次向我团阵地猛扑时,炊事班刚送来饭菜,我连官兵均未得吃,所有饭菜全被敌炮弹轰炸和泥土淹没炸丢了,可见战斗是很激烈的。我师在浴血奋战中,上海市各民众团体几次给我师官兵慰劳品,如罐头、食品、香烟、毛巾、肥皂等物品,使我官兵很受鼓舞,坚定我军守土决心。上海市民和郊区民众还组织很多担架救护队,为我师抢运伤员,很是积极。有些热血青年冒着炮弹来到阵地抢运伤员。我师撤至南翔待补时,驻地民众自动参加为我师各部义务担任后勤的人也不少,为我连运送弹药、粮食、被服等,还有少数妇女为我连士兵洗衣和帮助炊事班办饭菜,表现得军民好似一家一样。我连驻地靠近南翔火车站,虽被敌机轰炸多次,在军民齐心努力下随炸随修,军运很忙。我见到民众组织担架救护队中有很多青年妇女参加,每人左臂上都戴有红十字白袖章,身背药箱,为伤员上药换药。有穿白衣的医生还即时为伤员急救动手术取弹头和弹片。我见到后很受感动。

我师因补充兵员困难,奉令开赴浙江杭州待补。我师到达杭州不几天上海失守,见到各报刊登载上海失守消息。大幅标题写的是:大场失守,影响沪战全局,朱耀华师长举枪自杀以谢国人。我深知朱耀华其人。朱是第十八师师长,长沙人,保定军校毕业生,该师原是北伐时第二军的一个师,是个老化部队,武器陈旧,兵额不足,空缺很多。我在该师五年,每连官兵不到80人,每排只有两个班。这样的部队要在上海对日作战,怎能担负战斗任务。该师防守大场终被日军突破。

我师在整补时,我被保送中央军校第十四期受训。毕业后,1938年被分派炮兵第十三旅高炮团当中尉步兵排长,负责掩护高炮驻扎武昌防空任务。武汉沦陷后,我高炮团移驻长沙,时正值文夕大火,我离开高炮团后被派到二十四师任上尉连长,转战湘北及粤北各战役。1941年转战广西时,我任营长及副团长等;转战黔桂时,1944年我升任上校团长。1945年9月3日,日本投降,抗战结束。1946年初部队缩编,我被编余入中央训练团高级班受训,结业后退役转业回到湖南尤山县原籍,新中国成立后迁来沅陵定居。朱增爽:南京余生

1937年12月10日,我在南京国民党宪兵教导团第四队第一班当班长,日寇进攻南京时,我奉命带领全班据守水西门。当时保卫南京的国民党军队有十多万人,总指挥是上将唐生智。

战斗打响后,日寇轮番向我阵地进攻,我和全班战士浴血奋战两天两夜不下火线,尽管我们战士伤亡大半,但活着的人为了保卫祖国山河不落入敌人之手,决心与阵地共存亡。12日下午,我班已先后打退敌人十多次冲锋,进攻的敌人受阻,更加疯狂地向我阵地反扑。我端着机枪居高临下向敌人猛射,敌人在我阵地前已倒下一大片。正在这时,连长命令我班撤退,我说不能撤,一撤下,日本鬼子就攻进来了。连长又说,这是总指挥的命令,赶快撤离南京。莫奈何,我一边打,一边领着几个受伤的战士向江边撤。还没撤到江边,日寇就向我们扑来,我班几个受伤的战士都先后被追上来的敌人枪杀了。我手中的机枪子弹打光了,敌人又紧追不舍,没有办法,我丢下枪,只身一人从挹江门逃出城,跳进滚滚的大江。这时江里逃难的人不计其数,有乘小轮船的,有乘木帆船或木排的,还有的扑在门板上,更多的人是徒手泅渡。我跳进江里后,抓到一根木头向江北游去。不一会儿,日寇追上来了,用几十挺机枪对着江里逃难的人一个劲地扫射。我亲眼看到船上和木排上的逃难的人被打倒跌进江里,其中多数是妇女、儿童。接着,日寇又派来飞机对着江里狂轰滥炸。顿时,敌机轰炸声、人们的哭叫声响成一片。江上漂流着成千上万的死难者的尸体,江水几乎变成了红色。此情此景,目不忍睹,任何有良知的人,对日寇这种惨绝人寰的暴行无不切齿痛恨。我抱着木头拼命泅水,幸免一死,好不容易游到北岸。此时天已漆黑,我扑在江滩上已昏迷过去,直到次日清晨才苏醒过来。当我回首向南京望去,只见整个南京大火冲天,烟雾弥漫,枪炮声、哭喊声连续不断。这一天,日寇占领了整个南京,开始了大屠杀。

看着敌人毁我山河、杀我人民的暴行,我悲愤极了,决心重返部队抗战到底。于是,我化装成难民,经徐州到武汉,转到长沙,终于找到原来的部队。不久,我被调到印度,参加了抗日远征军,在该军宪兵营里任连长,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后,才返回祖国,驻扎在四川内江。

当日寇投降的消息传来时,我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我不禁想到日寇发动侵华战争,使我们的祖国山河破碎,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这胜利是用千百万人民的生命换来的,多么不易啊!李润怀:炮打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淞沪抗战开始,国民党政府以中央军为核心,调集各路部队增援上海,力图把日寇一举赶下海去。日寇凭借空中优势,加上黄浦江上敌舰重炮支援,火力很猛,战斗异常惨烈,双方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的有力支援下,我军士气高昂,虽然装备劣势,仍然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奋勇前进,将日寇一度压缩在江湾海边,展开激烈搏斗。

由于日寇侵略我国的野心蓄谋已久,在上海江湾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早就被修筑成坚固的堡垒,我军缺乏重炮,无法撼动它,日寇则以此为据点,使我军前进困难。

我们化学兵科尚未毕业的学生奔赴上海参战,当时是鲜为人知的。当时的军政部化学兵队,是一所保密的专门培训化学兵的军事学校。在教学工具中,有10门炮是从德国买来的150毫米口径的李文思抛射炮,能发射各种毒气弹,也能发射装填梯恩梯炸药的普通炮弹。它是前膛装的曲射炮,每颗装满炸药的普通炮弹有30多公斤重,用电池串联,10门炮对准一个目标,一按电钮,10发炮弹同时发射出去,威力很大。当时,为了摧毁江湾日寇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上级命令我们从一、二、三期学生(后来被并入中央军校十二、十三、十四期)中抽调出100人,由学校队长率领,编成一个抛射炮连,携带普通炮弹,从8月15日起赴沪参战。

当时,我是三期年纪最小的学生,被编为这个连的弹药兵。我的身材矮小,一次背一发炮弹很吃力,但是为了抗日,我的战斗情绪很高。

抛射炮连驻扎在上海外围昆山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为了躲避日寇的飞机和炮弹的反击,每天黄昏之后,我们才搭乘汽车赶到上海江湾,选好阵地,挖好炮阵工事,听候命令,对准目标,发射完毕,立即撤退。

由于每晚采用打游击的方法,等敌人炮兵弄清楚我们的位置时,我们已经转移了。

抛射炮虽然是一种落后的火炮,每颗炮弹发射之后,炮身陷地很深,每炮一夜顶多变换一次阵地、发射两发炮弹,但是口径大,炮弹大,装填的炸药量多,只要命中目标,威力还是很强大的。这种炮是当时我军在上海最大口径的重炮。由于该炮的瞄准装置也很落后,在2000米之内的命中率才高,我们不怕牺牲,每次选择阵地,均是尽量靠近目标,连步兵指挥都为我们的安全担心。

自从我们连在江湾地区参战之后,《上海新闻报》《申报》均多次登载“我神勇炮兵发挥威力、我步兵又前进××公尺”的报道。在我们连的支援下,我军一步一步地向日寇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逼近,大有将日寇赶下海之势。接下来,由于战况的需要、步兵的要求,我们在白天也曾冒着敌机的威胁,奔赴江湾前线参战。

后来,由于日寇从浏河迂回登陆,罗店失守,全军奉命转移,我们连才撤回南京,恢复原建制,继续军校学生生活。陈道友:亲历忻口之战

在日军侵犯我察北、绥东时,我响应抗日救国运动的号召,弃工参军,进入太原的军事学校学习军事,准备抗日救国。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华北军队沿京包线西进,抗日任务迫切,军校提前毕业,我们被分配到各部参战。

我到独立二〇九旅四一七团任少尉枪弹处(简称弹药队)队长,在山西天镇县聚乐堡车站对日作战,继而至山西崞县和忻县的忻口参战。

忻口抗战是华北抗日战役中最大、抵抗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敌我兵力都很强,集结在忻口会战。我方有阎锡山的全部主力和黄绍竑部,在阵地正面抗击敌人。忻口阵地位于滹沱河和西来的黑河相汇处,即黑河的南面、滹沱河的西面,地在忻县北20里,忻口南有金山铺村,由北往南是通往太原的要道,在军事上可谓要地。

当时是1937年秋季,高粱尚未收割,据说敌人有日军精锐坂垣等七八个师团,双方在此展开大规模会战。敌人侵华锐气正旺,火力很强,并有飞机掩护,企图以优势兵力压制我方。我军则死守阵地,寸土必夺。双方炮火猛烈,敌我的中间地带,白天敌人利用飞机掩护,战车在前冲锋,攻占中间的制高点,我方则利用夜间,避其炮火优势,短兵相接,又将中间制高点夺回来。双方形成了拉锯战,还在地下进行坑道攻防战,因此在阵地不闻枪声,日夜只闻隆隆不断的声音。阵地附近飞尘蔽日,呈黄昏之状。我方官兵伤亡惨重,但士气很旺,据闻郝梦龄军长牺牲在阵地上。接着,八路军袭击敌后,在敌后代县阳明堡机场烧毁敌人24架飞机(全国划分战区,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黄绍竑、朱德为副长官,八路军属第二战区,由阎锡山统一指挥)。忻口兵力很大一部分预备部队集结在忻口河边,为防空袭都日夜露宿高粱地、树下、野地。金山铺井水被喝干,为了到滹沱河取水而死的人很多。时间上,我们与敌人对抗了20来天,战局很稳固,后来因川军失守娘子关,敌人沿石太线西进榆次,而忻口在太原北160里,没有敌人了,我们被迫撤退。我军绕道由太原西山到汾阳文水一带待命,傅作义守太原。

我军在忻口能够抵抗多日,战局稳定,是由于一九六旅在忻口北边的原平拖住敌人十个日夜,使之不能迅速前进,进而为我军创造有利条件。当时,一九六旅旅长姜玉贞受命,在原平抵抗,使敌人不能前进,掩护忻口集结兵力,延长构筑工事时间。姜旅在原平血战十个日夜。原平位于要道中间,姜旅利用村落逐院阻击敌人,以房屋墙垣为工事,歼灭敌人。任务完成到最后,大部分官兵包括姜旅长都壮烈牺牲。当时蒋介石授予一九六旅为全国荣誉旅,永不减其番号,以旌其功。

忻口作战时,我任二〇九旅四一七团的弹药队长,部队进驻阵地,团长张勤增命我由忻口南20里“双堡村向阵地补充弹药,不得贻误,否则即以军法论处”。我受命后带领全队战士用大车驮骡,每天向阵地运输。忻口部队多,后方运输粮弹的当然也多,路上车马拥挤,行动迟缓。敌人为了切断我方补给线,日出敌机3~9架,沿途往返轰炸、扫射,掷燃烧弹,杀伤我方人马。由于沿途没有防空布置,敌机往来如梭,如入无人之境,沿途运输部队炸死、打伤、烧毁车辆很多,驮骡惊跑,死者露肠破肚,伤者惨叫待救,伤亡惨状叫人目不忍睹,人人泪盈鼻酸,较之阵地牺牲者尤多。各单位的运输补充都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伤亡,又能按时补给粮弹,我方根据敌机出动时间,改为夜间行动,顺利地完成任务。

回忆忻口一战,我军死亡很大,战士牺牲不计其数,干部死的何止百千,阎军伤亡尤重。我团到临汾整编时,全团的战士只剩下170多人,团长张勤增和旅长段树华讲话时泣不成声,战士也都含着泪,一并编入七十二师。我则奉命到随营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在教育机关任职。

抗战初期,为了保卫祖国,寸土必争,是死守硬抗的战术,牺牲太大。武汉会议认为,应该战略上持久、战术上机动,认为死守阵地伤亡太大,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应该“实行持久战略,争取最后胜利”。因为随着敌人攻占的面积大了,兵力必然分散,就只能控制交通干线和城市,广大国土仍属我方掌握,敌人抽调兵力扫荡一次,但是不能久占据守,在其进退时,我方中途相机歼灭敌人,由此我方在战术上能够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敌多我少、敌优我劣,逐渐转化为双方相持的状态。

我在1941年至1945年间,在三十七师任营长和四十三师任中校参谋时,在晋南汾城、新绛、曲沃、翼城一带敌区活动,分别参加过数次护送并掩护我行政人员夏征的抗日战斗。那时形势转化,敌人只能在城里、据点死守,无力出击。有时集结兵力阻止夏征,但敌我双方兵力都不强,战斗时间不长,多则一天一夜完成任务。

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据我个人见闻,抗战期间,日寇到处实行“三光”政策。抗战胜利后,据山西当局宣告死于日寇者,以晋城县、崞县最多。敌人扫荡时,进占山西吉县,烧光全城房舍,仅余一处孤立邮局,因它与左右邻房相隔较远,未受牵连。就全国各沦陷区来说,则不知损失有多少。我所知所见的,不及万分之一。第二章1938年徐时辅:忆湖口——马当之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驻在青岛的海军第三舰队有炮舰“永翔”、“楚豫”、“江利”、“鱼雷艇”、“同安”、“武装商船”、“镇海”、“威海”,改装破冰船“定海”等艇。南京失守后不久,海军第三舰队奉令将上述军舰沉塞在青岛港内,以舰上的人员和拆下来的武器编成舰炮总队,调防江西湖口,番号改为江防要塞守备第三总队。第三舰队还有一个教导总队,则调防马当,番号改为江防要塞守备第二总队。第一总队是由奉令沉塞在江苏江阴水边的原属海军第三舰队的“海圻”和“海琛”两艘巡洋舰上的人员和武器编成的,驻防田家镇及葛店等地。管辖这三个总队的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设在汉口,司令是原海军第三舰队司令谢刚哲,当时我在第三总队任中队副;第二总队装备的是轻武器,主要任务是阻击从陆上进犯的日军步兵;第三总队装备的武器是从舰上拆下来的口径为76毫米的平射炮,主要任务是射击从江上进犯的日军军舰。

湖口地区沿江一带沙丘连绵数十里,把炮位安在哪里是大问题。国民党政府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来现场勘察,仍提出把炮位安在沙丘上,仅构筑土木质的掩盖工事以资防护。

徐州会战后,日军即分江北和江南两路向武汉外围进攻,其江南一路于1938年6月到达安庆地区,并派飞机轰炸湖口要塞。建在沙丘上的工事,既不坚固,又很暴露,更无防空武器,日军飞机肆意进行俯冲轰炸,我军伤亡惨重。白天,除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只好隐蔽在江边芦苇里。但在江上从未发现过日本军舰,看来主要战斗将在陆上。如果驻在赣东北的陆军把防线推到江边,与要塞连接起来就好了。在这期间,白崇禧和陈诚相继来湖口观察,为避免日军突袭,他们当夜来当夜走,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第二总队在初战中曾重创日军,但日军在经过航空火力准备后,突破第二总队设在湖口的阵地,并攻占了马当,第二总队的人员大都牺牲了。日军占领马当后,沿马当至湖口的公路向西进犯,企图从侧后围攻湖口要塞。在日军向要塞发起进攻后,战友们奋勇争先,冲入日军阵,即使身负重伤,仍然坚持战斗。但终因众寡悬殊,我军阵地被日军攻陷。

我随大队部在夜间乘民船沿长江北岸撤退至田家镇,总队长和大队长等去武汉报告战况。不料他们到武汉后,即被投入监狱,并判处七年徒刑。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亦撤销,司令谢刚哲解除职务,遣回原籍。

青岛海军第三舰队原属国民党东北军系统。西安事变时,日本为镇压青岛日本纱厂工人,已将住在青岛的日本侨民全部撤退,关闭纱厂,扬言要在青岛登陆。当时,青岛市内驻有一个税警团,属国民党中央军系统;市外驻的是韩复榘部队,属国民党西北军系统。如果国民党政府下令讨伐,在青岛地区将发生一场混战,但只对日本有利。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化干戈为玉帛,海军第三舰队从中受到一次生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教育。到武汉后,武汉有一个群众组织,名“东北救亡总会”,阎宝航同志任总干事,于毅夫和于炳然同志分任组织和宣传部长,他们时常邀集第三舰队的官兵举行座谈会和茶话会,讨论抗战形势,宣传党的政策,并为自愿去延安参加八路军的人员办理登记手续。

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撤销后,有些人克服各种险阻,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人民海军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侯祖松:武汉外围阳新半壁山的阻击战

1937年冬,我参加了由湘、黔、川三边健儿组成的陆军八十二师(其前身为陆军独立三十四旅),在师部充当一名书记,执掌文件收发和电令传达,对部动态和人事机密了解颇为具体。师长罗启疆,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独立团长。徐州之役,夜袭沙沟,鏖战临城,骁勇善战,名重一时。八一三之役,他以一旅兵力,与友军并肩苦战在淞沪战场达三个月之久。上海撤退后,该旅回到湘、黔、川三边地区松桃、秀山一带,迅速招募兵员,组成劲旅,编为八十二师,开赴武汉外围,挥戈再战。

武汉保卫战,是以武汉三镇为中心,以豫西、豫东、皖北、皖南及湘、赣等四省为外围展开的一次大会战。1938年8月初以后,日军在长沙南北两岸的合肥、六安、宿松及九江等方面分兵五路,实行中央突破,南北迂回包围,向我军展开了以夺取武汉为目的的战略进攻。

中日双方,在纵横数千里的战场上,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激烈较量。日军调集了12个师团,补充了五六次,我军也调动了几乎所有能调动的兵力,进行了异乎寻常激烈而艰苦的搏斗。在所有的战斗中,也曾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胜利,如南浔路上日军一部孤军深入,就被我军将其彻底歼灭于万家岭。

当时,日军江南两路都自九江出发,其一路沿瑞昌到武昌的公路直攻阳新、大冶。八十二师属三十一集团汤恩伯序列,后归七十九军指挥,奉令与友军扼守这一带阵地,阻击日军前进。兵力分作三线纵深部署,以四八七团(团长张国勋)守备阳新半壁山之线,正首当其冲;四八八团(团长毛定松)守备黄石港(石灰窑)之线;四九一团(团长张炳茂)守备大冶;师部及其指挥所位置于大冶城东南附近,令四九二团(团长文安庆)为预备队。各团日夜赶筑工事,激励士气,准备狠狠打击来犯之日军。

日军一向依仗其活力优势,机动性强,陆、海、空协同灵动,骄横恣暴,不可一世。此际向我军大举进攻,先以海空军及炮兵火力向我阵地猛烈轰击,部分地区还用坦克前导,开拓进路,步兵在其掩护下蜂拥而来,向我半壁山张团阵地展开攻击。该团利用既设阵地,沉着应战。当日军炮火向我猛烈轰击,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啸飞时,仅以少数兵力监视日军,主力则置于掩蔽部内或在反斜面隐蔽地方隐蔽,待其炮火延伸,步兵攻击到达我阵地前沿时,主力即刻进入战壕,依托掩体或射口,发扬步炮火力,猛烈射击,给予日军重创。

但日军远距炮火非常猛烈,而近战火器如枪榴弹、掷弹筒之类亦较我军火器或手榴弹投掷为优。因此,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我张团半壁山阵地多次被毁,部分制高点反复争夺被日军占去,威胁侧背安全,士兵及排连级干部伤亡均重;特别是该团指挥所亦遭敌火炸塌,团长张国勋(贵州安阳人)左目炸坏,身体多处受伤,满身血污,不能支持,请求黄昏时将部队向后方移动。罗师长闻报后,当即严令张团继续苦守待援,非有命令不得擅移;同时命副师长欧百川亲率预备队的一个加强营赶往增援,利用夜晚迅速进入阵地,以必要兵力、猛烈炮火掩护,一举夺回失去的制高点。随即督同该团修复工事,加强防守,并将张团长连同其他伤员撤换下来,抬送后方野战医院治疗。同时,对全团轻重自动武器及步炮火力加以调整,补充弹药,构成多处对地对空的圆形阵地与交叉火网,准备日机再次空袭时,出其不意地予以打击。

原来日军在此次进攻中,各军种的配合甚为严密,空军出动,尤为频繁,每天都有一个小队或中队三至九架的飞机,在我阵地上空盘旋肆扰。按照我军部队作战教令规定:遇有日机空袭,无高射炮装备的部队,以疏散隐蔽为主,不得还击。而此次日军进攻,志在必得,每次都任意低飞俯冲扫射或轰炸,机上人员,阵地上亦清晰可见,对我军士气影响极大,实际上所受伤害亦重。

日军方曾宣扬:他们在中国每天只要保持1000架飞机的实力,即可控制中国战场的整个制空权。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日本是工业强国,其海、空军都居于绝对优势,上海及武汉会战中,中国空军虽曾做出英勇的抗击和巨大的牺牲,唯数量不足,难于持久。其间苏联和美国也曾给了我国很大的支援,但也远远不够,使我们感到防空处处薄弱,容易形成被动与挨打的局面。

在八年抗战时期,日机在我国整个战场上,不仅横冲直闯,为所欲为。即使是对我国内地的不设防城镇与广大农村、工厂矿山、江河船舶、交通车辆线路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与风景名胜、人民群众无不肆意摧残,进行毁灭性地扫射、轰炸、烧夷,中国人民所遭残杀蹂躏,建筑、财产所受破坏损失,非简短文字也非抽象数字所能形容与概括。半壁山阻击战中,我军全体官兵,同仇敌忾,拧成一体,部队首长又亲临第一线掌握指挥,因此部队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和不屈不挠精神,虽遭受日军的连续全面进攻,伤亡惨重,仍浴血奋战,屹立不动。

值得特别提出的,在这次战役的某一天战斗中,日机三架仍肆无忌惮地飞临该团阵地上空俯冲扫射,被我准备已久的机枪及步炮密集火力突然万枪迸发,将日机包围在层层火网内,使之无路可逃。瞬间其一架被击中,机舱起火,冒起一股黑烟,一个倒栽葱坠落在该团阵地前沿。大火熊熊,人机俱毁,其余两架日机,见状不妙,顿时窜入高空。

我守备阵地官兵目睹此种景象,无不扬眉吐气,高声欢呼,并把阵地守备一直坚持到最后时刻。随后,另一股日军向我守备黄石港(石灰窑)之四八八团发起猛攻,该团亦奋勇进行阻击,给予一定杀伤;同时该团还配属一个工兵连,执行炸毁汉冶萍公司所属大冶铁厂,以免资助日军。

八十二师在完成阻击日军任务后,才下令各团分别撤离阵地,按计划到达灵乡、金牛间集结。后经通山、崇阳、大沙坪、通城之线,交互掩护,节节阻击,于10月中旬到达岳阳以南新墙河之线,以幕阜山、药姑山为依托,占领阵地,与日军形成对峙状态,护卫长沙,坚持三四年之久。佚名:两次兰州空战大捷的纪实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我东北之后,又制造各种事件为借口(如东北万宝山事件、南京日本外交人员藏本失踪事变)向华北进攻,妄想鲸吞全中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这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于7月8日发表了抗日宣言,给全国人民指出了“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党中央的英明号召鼓励着爱国军民同仇敌忾,纷纷投入到抗日的洪流。

我就在这时由天津到了兰州加入国民党的空军司令部,在飞行科当少尉书记(负责文书档案工作),亲历了1938年2月20日及2月23日两次空战大捷。特就当时空军的情况和我知道的一些材料记述于后:一、蒋介石的空军建设

当时空军建设极为落后,根本不能制造飞机,而由外国买来飞机,又都是人家用过性能较差的东西。所以抗战开始,名义上有200架飞机,实际作战能用的不过三四十架。

空军人员的来源:一部分是由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的,年岁都比较小。大部分是杭州笕桥国民党航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二、1937年抗战开始时壮烈牺牲的空军烈士

1.高志航,飞行大队长,曾打下过日本飞机三架,有赫赫战功。一次他正在河南周家口空军基地,日军飞机突然袭进来,高立即驾机起飞应战,尚未升到高度就被日机击中,壮烈牺牲。

2.刘粹刚,东北人,在山西一带与日机作战,先后击落日机多架,敌人闻之丧胆。一次作战归来,日落西山,天气昏黑,在黎城县降落时信号不准确,撞击失事,机毁人亡。

3.沈崇诲烈士,鉴于我空军轰炸长江日舰效果不大,他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驾驶了满载炸弹的飞机直向日军舰冲去,日军舰立时起火沉没,而我们的英雄也壮烈牺牲了。当时在武汉发行的画报还刊登着沈崇诲直冲日军舰的壮烈图景。

4.李桂丹空军大队长。

5.阎海文(事迹不详)。

……三、苏联由阿拉木图运来200架作战飞机

苏联运来200架作战飞机,是由阿拉木图飞来,我方派飞行人员到新疆伊宁接收,然后飞兰州训练作战。这批飞机有两种:一种是E15式为双翼,转弯灵活;一种叫E16是单翼,飞机速度比较快,可以与E15配合作战。苏联并派来一个志愿队协同对日作战,苏方代表负责人叫阿尼莫夫。四、日空军基地和轰炸路线

日军当时以山西运城为空军基地,不论轰炸西安、兰州、四川都是由此地起飞。我方在各地设有监视哨报告日机行动情报。

我未到兰州时,市内就遭到一次大轰炸,善良的人民被炸得残肢断腿,有些残肢、血肉甚至挂在树上、贴到墙上,惨不忍睹。

我到兰州后又一次遇到日机轰炸,人庙俱成灰烬。

就在这年(1938年)2月20日、23日中国空军给了日本侵略者以严厉的打击。五、1938年2月20日、23日两次空战大捷实况

2月20日这天,兰州第一军区空军司令官沈德樊得到情报后,立即命令各队飞机加油升高严阵以待,当日机20架由兰州北面进入市空时,即刻遭到我空军队长岑洋留等的截击。我们从地面看去就好像蝴蝶采花一样,日军领队机已被击中冒了黑烟,还坚持不肯坠落,一直带队到拱星墩我空军总站上空把炸弹倾泻后才栽落下去,其他受伤日机亦均坠毁。这次空战共击落日机九架,我空军总站只地面一架假飞机被炸毁,别无损失。

2月21日,12架日机成梯子形由东面进入市空。我空军早已升空到三四千米以上,半滚俯冲直向日机冲去,立时有一架日机被击中,在空中爆炸,好像个大火球似的坠落下去,另有日机数架亦被击毁。这天共击毁六架日机。

两天空战共打下日机15架。有一年的时间,日机没敢再来袭扰兰州。六、两次空战的战利品

1.日军重轰炸机是意大利菲亚特厂的产品,每机有驾驶员、领航员、轰炸员、射击手、通讯员等七人。

2.机上有机关炮、弹药、手枪、军刀、日本膏药旗、电台等,还有毒药一包、符咒一张,另有一块一尺多见方白布,上面用粉红色丝线绣成千百个小花朵,认为戴上这个“千人缝”就可不死了。这些战利品以及日机残骸照片均曾上报航空委员会。夏国栋:“四二九”空战大捷

1938年4月29日,上午8时许,我随军从武昌乘渡轮去汉口,渡轮刚起锚,就见机场方面有多批三架一队的飞机,向东南天空飞去。渡轮驶至半途,听到了空袭警报。

当我踏上汉口码头时,听到空中沉闷的轰鸣声,说明日机已到。顿时在日机周围爆发出朵朵白云,那是我高射炮兵在迎击日机。随后就看到我们的飞机从太阳那边飞来,如雄鹰搏兔那样直扑日军机群。顿时日机向四面散开迎战,我机也分别咬住日机紧打不放。

天空中到处马达轰鸣,银光闪闪,只见敌我飞机在上下翻腾,左右追逐,好一场空战奇观,令人目不暇接。当人们屏息注视天空时,忽听人群中爆发一阵欢呼声,一架日机被我机击中。只见它机身喷火,尾冒黑烟,垂直地从天而下,随之在烟柱旁边看到有跳伞日军在随风飘荡。接着又听到阵阵欢呼,人们在争相数着:“一架!”“二架!”——我们看到是五条黑色烟柱从近而远地悬挂在东方天空中,成为一时奇异的画面。

当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忽然有人惊呼:“飞机失火了!”原来是一架被日军击伤起火的中国战斗机在上空低飞盘旋,机尾不时喷出阵阵黑烟,情况非常紧急,但飞机就是不肯向机场降落。人们都在为我飞行员的安全而焦急,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大声呼喊、奔跑,“快下来!”的声浪此起彼落。不多时,机上火灭烟消,飞机安然无恙了,人们这才松了口气。认为飞机这时总可以降落了,可是我空中勇士却将机身掉转,径直向日机逃跑方向急追而去,这一英勇无畏和日军拼死搏斗的精神,在场的人无不被其感动而流下泪来。虽然空袭警报早已解除,但人们仍然伫立江边眺望天际,默祷我勇士胜利归来而久久不愿离去。

后据报载,这架受伤飞机追至黄石港上空与日机相撞,而与日军同归于尽了。此役一共歼灭日机七架,而我方空军仅损失一架。阙辅三:铺陈葛店封锁线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随后八一三淞沪战役打响。当时我在英国朴次茅斯皇家海军基地学习。每天早晨阅读报纸新闻,感到上海战局严峻,加上当时英国人带着蔑视态度,在新闻报道中总是在显要版面刊载中日双方每日的伤亡数字,对比非常悬殊,我十分苦恼,与周围同学谈话,处处遭到人家讥讽,心里非常悲愤。我心想,一个军人理应奔赴国难,于是毅然束装回国,参加抗战。

1938年初,我回国后,头一段时间在舰上任职。当时上海、南京相继失守,政府临时迁到武汉。日本侵略军逐步深入内地,在海军、空军配合下溯江而上,1938年6月中旬攻陷安庆,不久突破了马当封锁线,企图进犯武汉,拉开武汉会战的序幕。政府号召人民保卫大武汉,加紧武汉外围的防卫工事。

1938年6月,我奉命来到武汉下游葛店镇白浒山协助大队长邓兆祥铺设横江封锁线,阻止日本海军沿江进犯。我们选定封锁线的方向是在葛店观音山下游的江面,南北伸开,采用卧式水雷触发装置,铺设多组雷群,每组有卧雷五枚,梯恩梯炸药一吨,呈梅花形,铺设在江底,由海底电缆牵引传至瞭望所。瞭望所设在封锁线上游南岸,内设指挥台控制各组雷群。我随同邓兆祥夜以继日地工作,工程进行到紧张阶段,上面增派张天洪、单韵湘、刘荣霖、张绍熙等四人来队增强力量,协助工作。

当时抗战形势日益吃紧,9月中下游广济已经沦陷,田家钰炮台相继失守,政府迁都重庆,日本空军不断结队,轰炸骚扰我后方城市。我们在大队长邓兆祥的领导下,日夜加紧工作。新派来的四位,刘、张两位是我同班同学,都在英国皇家海军一起学习。张天洪是我的同校同学,曾在练习舰“通济号”上共事,当时他任该舰大副,我任三副。我们平时感情融洽,志趣相投。我与大队长邓兆祥也曾在“通济号”上工作一段时间,当时他任该舰副舰长之职。单韵湘曾在美国学习电气专业,大家彼此非常融洽。现在大敌当前,我们又在一起,心情特别舒畅,干劲十足。

铺设封锁线的进度很快,在此期间我经常得到邓兆祥的鼓励和帮助,大家经常在一起倾吐胸怀,无所不谈。有一天上午,邓兆祥带领我、张天洪、单韵湘横江巡视工程,检查质量,中午到了北岸分队部。

吃完中饭,我们又乘汽艇横江继续巡视检查,在向南岸行驶途中,敌机三架发现我艇在江中设防,立即散开,在我艇上空低飞盘旋,继而先后俯冲,向我艇投弹。很快汽艇中弹,机器失灵。我们四人潜入江中,敌机仍然不断低空盘旋,轮番俯冲轰炸,我们四人抱着木板在江中极力躲避挣扎,随流漂移,历时约一小时,三架敌机才离去。

不幸的是,张天洪沉没江中,多方寻觅,到了第五天经下游民众发现,才把遗体捞上岸,上面派炮艇装棺,送往武汉。原来张君左背肋骨部位在敌机轰炸中为弹片刺伤,不幸牺牲。我们三人幸免于难。

当晚,我们回到队部,换下衣服,稍事休息。晚饭后,邓兆祥又勇敢地带领我们重上战场,继续白天没有做完的工作。他的无畏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他临危不惧又处处以身作则,带头苦干,经常勉励我们要吃得苦中苦,才能克服种种困难。他说抵抗日本侵略者,要作长期打算,首先就是要能吃苦,能吃大苦耐大劳,不管条件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下去,才能把敌人拖垮。

武汉失守以后,我国的抗战进入更加艰苦的阶段,此后我继续在邓兆祥领导下辗转各地,坚持抗战到底。谭刚:抗日战争片断——黄梅广济之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