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成就孩子一生聪慧的智力修炼全攻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4:19:41

点击下载

作者:林夕,杜丽丽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聪明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成就孩子一生聪慧的智力修炼全攻略

聪明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成就孩子一生聪慧的智力修炼全攻略试读:

内容简介

开发好孩子的智力是提升孩子智商的关键,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聪慧程度,影响孩子未来的升学和就业,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

本书围绕孩子智力开发问题,荟萃了中外近年来有关孩子智力开发的研究成果,从影响孩子智力开发的各种因素到如何对孩子智力进行早期开发、科学开发,以及如何针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分析力、判断力等进行开发和提升,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为家长提供了许多科学、有效的具体方法。

本书内容涉及面广,阐述深入浅出,是为关心孩子智力开发的家长们提供的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可操作性、通俗易懂的参考读物。

序 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潜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年轻父母们该如何运用最科学的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培养孩子智力的成长呢?

开发孩子的智力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如果滥开滥发,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世界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千千万万,他们也都很清楚早期教育、开发智力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的教育都有效果。

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孩童时期发展最快,长大之后就定型了。因此,要使孩子拥有一个聪明的头脑,越早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越好。许多成功的家教案例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孩子的智力完全可以在孩童时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起来。

因此,开发孩子的智力一定要注意遵循科学规律,即一定要把握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期,父母应该有步骤、按顺序地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开发,这样才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使孩子的大脑发育更加完善,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父母们都明白早期智力开发对孩子的重要性,甚至不惜花费一切时间和精力为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投资,但是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开发孩子的智力一定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尤其是早期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父母必须具有相当的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孩子的智力开发难以取得成功。

正确的早期智力开发并不是指让孩子拥有更多的知识,而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的精神品质得到提高。幼儿期是人类能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综合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智力开发得当,将使孩子的智力结构获得最佳的发展。科学研究表明,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许多智力平常的孩子也可以得到智力超常的发展。

作者在本书中为父母们揭开了孩子智力发育过程中的层层面纱,如智力发育的规律、潜能的开发、各种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本书还从生动的案例,条理清晰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指导建议等多角度入手,全方位研究提高孩子智能的方法。

本书从孩子不同的智力发育阶段入手,以孩子自身的身心特点、生活经历、饮食习惯、能力训练、潜力开发以及误区的规避等知识为基础,指导年轻的父母们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育儿,如何为孩子制定最完美的智力开发策略,如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本书由认知智商、智力开发关键期、脑潜能开发、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十二个章节展开,全面、透彻地为孩子的整个智力开发阶段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文字通俗易懂,理论深入浅出。

相信父母们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并培养出聪明、伶俐的孩子。编者

第一章 了解智力的科学常识,为开发孩子智力做好准备

智力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这些能力反映了智力的侧面,同时又构成了智力的整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神童,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天分,其实不然,看似超于常人的神童只是早期智力开发的结果而已。可见,早期智力开发对孩子的重要性。

智力好,智商才会高

【亲子案例】

“张姐,您知道我和老公当年都是学校的高材生,智商都不算低,那孩子还有没有必要现在就开始接受早教训练呢?这智力开发和智商是一回事儿吗?”此时刚刚跨入孩子妈妈行列的小兰,正在向已经有两个孩子的张姐请教育儿经验。“小兰啊!这下你可难倒我了。我们那年代养孩子,生下来就由家里的老人给带着,我每天除了上班还是上班。我也想知道,这智力开发和智商是不是一回事儿呢?等将来有孙子的时候,也好给出出主意呢……”

【案例解析】

孩子的智力和智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智力指的所有生物中一般性的精神能力。对于人类来说,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自身的知识与经验等来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也被称为智慧或是智能。

智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IQ。它是心理学中智力测验时的术语,即:智力的商数。

科学家将智商分为两类,一种为比率智商,即:智力年龄÷实足年龄=智力商数。若是孩子的智龄与他的实龄相等,智商为100,智力水平为中等;另一种为离差智商,即将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与同龄组的正常人智力平均数的比值作为智商。现在的智力测验大多采用后者。

对一个人而言,决定智力的因素会有很多,如记忆力、反应快慢、创造力、思维能力等;而智商通常是对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较。

在孩子的智力开发过程中,家长的智商并不是孩子智力水平的决定因素。父母的遗传基因就像是一份未经发现的矿藏,只有通过恰当、合理的开发与使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所以对于妈妈来说,及早认识智力与智商的区别,并给孩子正确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而言有益而无害。

【专家给父母的建议】

建议一:知道孩子智商的正常值

自从智力测验出现以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别也变得越发容易。而这对于教子心切的家长们来说,无疑是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路上,又多出了一条发现之路。张明妈带着张明去相关机构做了智力测试后产生了一个困惑,因为测试结果表明张明的智商水平在80,而有的孩子的测试结果却达到了90多,这让她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比别的孩子低呢?

关于智商多少算正常值,专家们早得出了结论:智商极高者(IQ在130分以上)和智商极低者(IQ在70分以下)都为少数,而智力中等或是接近中等者(IQ在80~120分)占了全部人口的80%。

综上所述,张明的智力水平在同龄孩子之间是非常正常的。建议二:了解智力的构成要素

要素一:观察力,它是指孩子的大脑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的能力,孩子大多通过观察来发现一些新奇的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们会对声音、气味等作出全新的认知,以此来提高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要素二:注意力,它是孩子的心理活动指向和全身心注意某一事物的能力,若是一个孩子能全身心玩一个玩具而不被外界干扰,那就说明它有很强的注意力。

要素三:记忆力,它是孩子识记、保持、并再认识与重现一个客观事物的能力。

要素四:思维力,它是孩子的大脑对一些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应能力,也就是他的分类归纳能力。

要素五:想象力,它是孩子在已经有的形象的基础上,再思考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而这需要孩子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完成。

对于上述关于构成智力的因素进行简单了解,能让家长们在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上有进一步的认识,并更有针对性。建议三:懂得制约智力的客观条件

正如很多文章中所说,遗传基因是智力水平发展的前提。一个好的遗传条件会为智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与自然条件。遗传关系的密切程度会直接影响个体间的智力水平。赵娜的爸爸妈妈都经常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外派出国,所以他们总是把赵娜寄养在乡下的奶奶家里,想等孩子长大后再送她出国。他们在对赵娜的教育问题上所秉承的态度就是:赵娜的遗传基因很好,所以从小就应该对赵娜进行放养式教育,根本就不需要学前教育和其他的辅助教育手段,毕竟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没有受过所谓的学前教育或是做过什么智力开发,而他们同样也成为了人才……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所谓有遗传不过是为孩子智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想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和自身的多种努力才可以实现。

科学家们早就研究出,孩子越是在早期阶段获得越多经验,那么他的智力发展也就越快。与此同时,教育和教学、社会实践和主观的努力,都可能改变先天智力水平上的差异。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们不应该忽视智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应该顺其规则帮助自己的孩子顺利成长。

孩子智力测试的高低不是绝对的

【亲子案例】

李晶的爸爸妈妈商量该不该带着李晶去测测智商?李晶妈说:“我还是希望能带着李晶去测一下智力水平,这样对今后我们如何对她进行教育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更何况我身边的许多家长都给孩子做过这样测试了。”“我可不想带宝贝女儿做这种测试,”李晶爸回答,“这种测试就像是给孩子贴上了一张标签!万一我们的宝贝测试不及格,难道我们就不认真教育她了吗?其实这种测试,无论结果好坏,都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阴影的,难道觉得这样就是对李晶好吗?”【案例解析】

现实生活中,在该不该给孩子做智力测试这个问题上,很多妈妈都存在着这样的困惑。到底什么样的孩子该接受一些智力相关方面的测试呢?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通过较为科学的测试能让妈妈尽早地了解孩子的智力水平,并正确地认识到孩子的优势与弱势在哪里,万一发现孩子的智力水平不正常,还能够及早地进行治疗。可是若换一个角度想,人不同于物,若是过早地给孩子的智力发展套上这样或那样的条条框框,那么将来必然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生活。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指出:人类的智能仅通过一两个简单的智商测定是根本不能反映出孩子在各方面的才智情况的。更何况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智力结构也不同。妈妈若不能对智力测验有正确的认识,最好不要查。

当然,若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孤僻、胆小和成绩特别差或是极度偏科等现象,妈妈可以带孩子做智商测试,这样更有利于相关专家对孩子欠缺的部分作专门的培养和训练;若是孩子在生活中出现了超常的智力或行为表现,妈妈也可以带孩子做相关智商测试。

建议妈妈们,无论孩子处于上述情况中的哪种,都要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智商测试。【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要正确看待智力测试

对于较为正规的智力测试,大多需要一些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人员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来对孩子的智力水平进行科学的测量,可是这种智商的值也并不是绝对的。

因为再规范的智力测试也会出现技术上的误差,更何况孩子的智商也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孩子的身体情况、生存环境或是教育状况都会对孩子的智商造成影响,若是干扰因素消失,智商提高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说,妈妈们绝不能因为一次测试而对智商高的孩子掉以轻心,对一些智商较低的孩子就丧失信心,而是要在对孩子作过全面的研究之后,消除对智商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来促使孩子智力的提高。建议二:聪明不只是孤立的概念

自己的孩子有多聪明?是许多妈妈都非常关心,非常想知道的问题。可是怎样的孩子才算是聪明,并不是每一位妈妈都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张强是个聪明的孩子,因为他能很快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可是他的体育成绩却很差,每次赛跑总是最后一名;王云是个聪明的孩子,她在手工课上做出来的漂亮帽子谁都比不了,可是她的数学题却总一错再错。”李老师在提到班上的学生时,总是这样说。

曾有心理学家这样总结道:“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只要能有效率地反应,便算聪明。”这句话中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是“领域”;二是“反应”。

所谓的“领域”是指,小到不同的作业,大到不同的学科,每个类别都需要不同的能力和表现。“反应”则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领域出现问题时的行为表示,是专注,很快解决;还是熟视无睹,一筹莫展。建议三:考试成绩不能决定智力水平

在生活中家长们还会慢慢发现,自己孩子的数学成绩非常好,并且也很感兴趣,不过那可能只是他对数字格外敏感,而对图形却没有兴趣。所以若在此时就将孩子定义为“数学智能”高,这是非常不准确的,所以说某次成绩的好坏,并不代表孩子就具备或欠缺这方面的智能,这就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多元化。建议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能力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习惯,她们总是不自觉的,在教育专家面前描述自己孩子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并在描述完后请教专家:“您觉得我是不是该给孩子做一做智力测验?”这天,早教咨询室里围着一圈家长,他们正在兴奋地向专家聊着自己的孩子。“我家李雄已经能按照图示搭积木了,您知道那图有多复杂吗?他一个人就都弄清楚了,真是一个厉害的孩子。”李雄妈说,“您知道现在哪里的测试智力的机构更专业吗?”“我女儿才有趣呢,每次电视里放《天线宝宝》的动画片,她都过去模仿电视里的声音,有模有样的,特别像,只可惜每次想让她坐下来教她识字,她都坐不住,老是想往外面跑,您说我该不该给孩子做一下智力测试啊?”

其实对于这些妈妈们来说,此时在专家面前请教“该不该为孩子做智力测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些妈妈们的话语已经说明,她们根本就不需要再依赖智力测验来判断孩子的能力与水平。这些阅读、计算或是音乐方面的“特别”表现,难道还不能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完全可以通过细微的观察,来了解孩子真正的智力水平和能力吗?

事实已经证明:孩子们的能力与水平,是完全可以通过生活中的观察被发现的。

开发智力并非越早越好

【亲子案例】

赵佳妈是一个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为了能让赵佳快速成长,为孩子安排了许多的学习项目,如:一岁时教孩子说话、唱歌、数数,两岁让她学走和跑,现在每天又会不停地放音乐或是外语给赵佳听,还将各种各样的玩具、图片摆到她面前……赵佳爸经常劝说,“现在赵佳还小,以后再教也来得及。”可是每次听到这些话,佳佳妈总会理直气壮地反驳说:“对于孩子来说,智力开发当然是越早越好了,现在可能让赵佳看起来很累,等她长大时你们就知道了,我这是为她好。”【案例解析】

生活中,想要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妈妈还有很多,因为受到了“智力开发越早越好的教育”,所以总是盲目地使用各种方法企图能尽早地打开孩子的智慧之门。

著名的美国教育学家约翰·布鲁埃尔就曾对“0岁到3岁为孩子智能开发最佳期”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在他看来,对于3岁以下孩子智力的过度开发对孩子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神经科学的专家证实:在人类生命的最初3年中也是脑神经细胞形成树突的一个关键期,其中树突网络的密集程度决定了人类的智能情况。可这并不能说明在这个阶段学得越多就越有效,因为对于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来说,很多需要学习的技能是要建立在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的,年龄越大反而能学得更快。

同时神经学家也指出,若是在不懂得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对孩子做一些智力上的训练将是十分危险的,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任何能力都不适宜早期开发,通过适度的教育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会对将来大有益处,如:通过孩子自身的经验做玩水、玩积木等带有体验性的游戏;或是让孩子学习语言,对于孩子来说接触外语的年龄越小,他就越容易学会。【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智力开发,学习能力是关键

对于智力开发越早越好的话题,经常会提到孩子成长的前4年要开发出其50%的学习能力,因为这是在搭建孩子最主要的学习途径,也是孩子将来良好学习的基础。可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这里所提到的50%的智力开发,是对其学习能力的开发,而这绝不是通过简单的识字与识数便能培养出来的。

在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阶段,所需要的是关于感官、语言、各种动作以及各种规范和秩序的自主探索与学习,而这种结合素质的培养对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实现过程所需要的正是那些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建议二: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开始抽象学习

孩子的天性就是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心,于是他们总会尽自己所能地去探索和发现。若是在一个孩子未能在真实的世界中具备充足的观察与体验时,就让其过早地接触抽象的知识,那么,将使孩子的注意力被人为地转移了方向,而丧失了更多的体验现实世界的机会和思考的权利。小强在两岁的时候就开始对数学与文字产生了兴趣,在其不断成长过程中也依然没有改变。每次出门时,他总是盯着四周的数字或文字看,等车、上车、下车时他会盯着站牌、站名看;在小区玩耍时,他会盯着公告和楼号看;在学习美术时,永远都只是一串串的数字,对于其他事物,他都不感兴趣,原本应该在感觉现实世界的时候,他的思想却已经被大脑里的抽象符号“绑架”了。

所以说,若是我们能让孩子对真正的事物拥有了足够多的体验,那么在长期的积累中,他会非常自然地上升为符号及对抽象思维的理解和认知上,并且在孩子的整个思维体系中由于有了很好的铺垫,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将会更加自主,兴趣也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好。建议三:抽象知识学习越早,坏处越多

妈妈过早地对孩子进行读写训练,将会影响孩子身心的正常成长。虽然这些要学习的知识经过了很好的包装,可对于孩子本身来说,抽象学习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活动,这会让孩子在心理上变得紧张,并在身体上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在生病时将会比正常成长的孩子在身体上更难恢复,在心理上更加脆弱。

同时抽象学习开发得过早,将会使孩子在音乐、运动协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受到影响。毕竟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是一味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与塑造,会让孩子由于缺少实际的感觉经验而变得自私、冷漠、迟钝、缺少同情心等情感方面的问题。

要知道,孩子只有在大量接触现实世界时,才能通过游戏和运动来不断发展其感觉器官、大脑和运动系统的协调能力。而家长对孩子抽象知识的提前灌入,只会造成孩子此方面经验的缺失,而这也是对人类本能中爱、兴趣、好奇心和同情心的人为破坏。

遗传并非孩子智力水平的全部

【亲子案例】

周末,张兰和刘丽在小区的公园正玩得起劲时,张兰被妈妈喊到身边,要带她回家练习书法,张兰嘟囔着嘴,露出了满脸的不高兴。恰好刘丽妈看到,好心地劝道:“既然张兰不想回去,那就再玩一会儿吧,像您和张兰爸这样的知识分子,还怕生出的孩子比别人笨吗?龙生龙,凤生凤啊!”此时,张兰妈不由地笑了,“大姐,先天的遗传可不能决定孩子的智力水平啊!若是后天培养与开发得好,遗传不好也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孩子,否则遗传再好,那也只能被浪费掉。”【案例解析】

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聪明、美丽,可是在很多妈妈的内心深处又无时无刻不潜藏着一种“宿命论”。总认为祖宗十八代都没出过什么大人物,自己的孩子又怎么可能聪明过人呢?

其实妈妈们的这种担心,古往今来的事件中确实存在。俄罗斯的巴哈家族就有八代一百三十六人中产生过五十位男性著名音乐家的案例;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过的“三苏”,也是家族遗传的不争事实。

同时科学家研究也证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70%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如:美国科学家发现,有遗传性近视的孩子其智力水平会比一般的孩子高,即使是在还没有形成近视眼前,他们的智力水平也高于其他的孩子;而中国的科学家也发现,中国孩子智力水平的遗传度为64.3%,学龄前的孩子遗传度为65.6%,学龄期孩子遗传度为63.0%。

当然,不管在科学家的论述中,孩子的智力水平与遗传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智力水平毕竟是多基因遗传的结果,而后天的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开发仍起着积极的作用。

换句话说:遗传下来的智力水平,不过是一种潜在值,而不是绝对值。这就像在狼群中长大的孩子,即使是有一天能够回归社会,那么他所能从事的也不过是一些简单的社会活动,由此便足见后天环境对于智力水平的影响力。

所以说,孩子所具有的智力、能力和性格等,可能会有与生俱来的部分,但更多像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却需要后天的环境来培养与完善。【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先天遗传病影响智力水平

孩子的身体状况与家长的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哪怕是智商系数再高的家长生出的孩子也未必就是聪明过人。若是一个天赋非常高的孩子,没有经过胎儿期、新生儿期、幼儿期等一系列的教育,那么他自身所具备的先天优势就会丧失。

但是作为家长,也应该注意到有很多的遗传病会给孩子的智力发育带来非常明显的影响,如:先天愚型,先天畸形,呆小症、小头畸形等,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的比重最高。建议二:孕期疾病影响智力水平

在对孩子的智力水平造成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孕期患过风疹、水痘等一些病毒性疾病;或是在怀孕期间曾受到过量的放射线照射;或是患过妊娠中毒症等其他全身性疾病的,都可能会影响胎儿在母体中的正常发育,如:造成胎儿脑部发育障碍,最终使其脑细胞发育不健全,影响胎儿的骨髓和内分泌等系统,进而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那些有吸烟或是酗酒习性的母亲,所生出孩子的智力水平也会相对较低。建议三:分娩过程不当影响智力水平

母亲在分娩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尽可能不要在分娩时让孩子受到意外的伤害,否则很容易造成新生儿脑创伤或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难产、产钳助产、严重窒息或是脐带绕颈等也会使新生儿的头颅造成机械性压迫,从而影响脑部发育和智力发展。建议四:珀金斯的“真”智力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帕金斯,在1996年通过大量的智商测验与研究后提出了关于“真智力”的观点,即:一个人智商至少包括三种主要的成分。第一是神经智力,它是通过先天因素得以保持和加强的;第二是经验智力,它需要的是在后天不断地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第三是反省智力,它用来解决问题、完成挑战、自我监视和自我管理等,也是更好地运用神经智力与经验智力的一个控制系统。李丹是一个被家长奉为神童的孩子,不仅走路说话比别人早,而且对于音乐有着先天的敏感,在很小的时候只要听到音乐声就再也不哭不闹,甚至再长大些的时候还能和着音乐起舞。这种表现让丹丹的父母既高兴又有些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丹丹此时的表现是真聪明,还是只是一时的本能反应。

通过案例中李丹的表现,可以发现她具备的不过是一种最初级的智力,而将其称之为“神童”或是“天才”未免为时尚早,所以,此时妈妈们最需做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和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使其智能发展得更加全面,而不要因为一时的突出表现,使其原有才能被扼杀。

良好成长环境是孩子智力发育的土壤

【亲子案例】

快上幼儿园的刘玉被爸爸妈妈从乡下的姥姥家接回城里,在乡下待了不到两年的刘玉,变得不爱说、不爱笑,甚至见爸爸妈妈都会怕生,无论怎么逗她说话,她都不肯答应一声。要知道刘玉三岁和爸爸妈妈生活在城里时,是一个活泼可爱,笑个不停,不怕生人的孩子。刘玉的爸爸妈妈吓坏了,大医院的检查结果是:早期教育不够,造成了后天的智力发育落后。原来,刘玉姥姥生活在偏远的乡村,年轻人外出务工后,便只剩下老人和不多的孩子,环境的单调,导致了她语言和交流环境的缺失,而这也造成了刘玉此时的智力发育状态。【案例解析】

在孩子智力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是智力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家庭中的智力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成长中的智力开发。

意大利的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说过:“良好教育的最基本要务就是让孩子的潜在能力在一个准备很好的环境中能够得到自由的自我发展。”一个孩子智力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所接受教育的环境。

处于大脑敏感期的孩子所能接受到的外界环境刺激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整个智力水平的发展。而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早期教育,那么孩子必然能够轻松愉快、自由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和思考,并从中获得非常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孩子受到爸爸妈妈的情感、行为、信念和价值观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一个孩子在孤立的环境中独自实现智力的自我开发要强得多。更何况,孤立的环境更容易让孩子养成孤僻的性格。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在孩子的成长中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成长环境。因为良好的环境,不仅会让孩子的大脑发育得越来越好,也会使他们的心理受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家长的无礼要求会破坏家庭氛围

在妈妈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所应做到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启蒙教育。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也是其他教育都无法相比的,当然影响上也会更加宽广与深远。

妈妈对孩子早期教育就像是在白纸上作画,起笔时怎么画、画什么、用什么颜色都将对孩子未来的人生蓝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作为家长,不能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编撰的“育儿”计划执行,一味地要求孩子,而自己却从不起到表率作用。这样不仅不会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生活和学习的氛围,反而会误导孩子的一生,并对其心理造成严重的负担,给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建议二:良好氛围更益智力的全面发展

为孩子提供一个民主的成长环境,是孩子智力全面发展的基础。家庭的氛围会影响到其每位成员的身心健康,更有研究证明:家长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的建立,是未来孩子与他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若是孩子不能与家长有良好的人际互动,那么在长大后与他人的融洽度就会受到影响,也容易让孩子变得性情暴躁、自私、胆小,没有安全感。

在孩子的眼中,家长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家长的行为也是孩子极力模仿的对象,对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家长怎么做,他们就会怎么学,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树立榜样。建议三:家长水平决定家庭智力环境

每个家庭的智力环境如何,最先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智力水平如何。如果家长都不爱动脑子,不善于动脑子,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水平。说白了,智力是需要智力来培养的,因此在与孩子接触时,做一个爱动脑子的家长,那么孩子也同样会成为一个爱动脑子的孩子。林真在写作文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话说到一半便标上句号。由于林真的其他科目学得还不错,显然不是智力问题,于是李老师便专门做了一次家访。在家访时李老师发现,原来林真的父母长期在国外工作,家里只有她的奶奶在照顾她。而林真的奶奶有一个习惯就是,说话时只说一半便不再说下去,而这种思维方式也严重地影响了林真的思维逻辑。“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大多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述,只有想得明白,说得才能清楚,语言的表达同样是对智力活动的反映。为改掉真真的坏毛病,李老师便提醒真真,“在奶奶说话时要特别留意奶奶的话是不是表达完整了,是该画句号还是逗号,若是奶奶的话不够完整,真真就要帮奶奶补充完整。”在一段时间之后,真真的思维方式明显地得到了改变。

因此,孩子妈妈们的思维水平如何会直接对孩子的思维方式造成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不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家长提供的智力环境更为重要。

教育细节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亲子案例】

一天正在写作业的田丁,突然扭过头来说道:“妈妈,‘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我现在是不是在珍惜时间啊,可是我又怎么是在珍惜自己的生命呢?”田丁妈此时有点生气地说:“还不快点写作业,你懂什么叫珍惜时间啊?你要是懂得珍惜时间,那你现在就应该快点写作业,你要是再胡思乱想,我晚上就不给饭吃了。”妈妈的话,让田丁感到委屈,本来想在妈妈面前炫耀一下的,结果却被妈妈数落了一顿,于是暗暗想,以后有什么问题再也不问妈妈了……【案例解析】

上面案例中妈妈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尽管那是她的一种无意识行为,却反映出了家长对于知识的态度和表现。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上花了不少心思和精力,可是却很少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既不懂得提高自身的素质,也不懂得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知识。他们总是习惯于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对待孩子,虽然这种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可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教育上的小细节,不知不觉地打击了孩子求知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孩子智力水平的发育。

事实已经证明,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错误的,只有好的教育方式,才能为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妈妈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将会对教育效果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育效果的产生是由妈妈对孩子的教育能力来体现的,换句话说,妈妈是否具备帮助孩子形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的能力。

因此,妈妈一定要学会了解孩子的心理,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材施教,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并且愿意与妈妈亲近,听从妈妈的教导。【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与孩子平等相处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妈妈应该放低自己的心态,不要以身为人母自居,老是讲一些大道理或是教训孩子,而是应该与孩子平等地讨论,遇到孩子好的地方,妈妈也应该向孩子学习,可以准备一个本子随时记录下来,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荣誉感,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当做出某个决定时,可以与孩子一起商量,并多给予鼓励,让孩子切实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建议二:妈妈爱学习,孩子也积极

在对孩子智力开发的过程中,若是家长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求知欲,那么孩子也一定会向家长学习。丁冰的妈妈由于自己的学历低,所以对丁冰的学习非常重视,每天都是盯着学习,可是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好,也让自己感觉到非常被动,甚至还使丁冰产生了消极的抵抗情绪。后来,在一个意外的机会中,丁冰妈参加了自学考试,自己开始认真地学习起来。可让她感到意外的是,丁冰对学习的态度和原来也不一样了。很多时候都是,丁冰在一张桌子上学习,丁冰妈在另一张桌子上学习。有时候丁冰也会淘气地跑到妈妈面前看上两眼,可是看到妈妈在认真学习,于是自己就乖乖地坐回去学习,若是学习晚了,丁冰还会懂事地劝妈妈早点休息,而丁冰自己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丁冰妈妈的行为,就是一种求知的态度和求知欲的表现。若是家长一味地让孩子好好学习,可是自己却在一旁看电视、打麻将,那么孩子肯定不愿意听家长的话。建议三:用生活细节促进智力开发

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像跑步、登山等;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一些益智玩具或是让孩子参加一些趣味性很强的益智竞赛;生活中让孩子有实践与探索的机会,都会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产生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刘媛最近对花木产生了非常深厚的兴趣,于是刘媛妈便为她买来一株仙人掌让其试养。每天刘媛回家最先做的事情就是看看她的花长得怎么样了,是不是长大了,是不是该浇水了,然后再拿起小水壶给仙人掌浇水。对于这些,刘媛从来没有停止过。不久,由于刘媛对于仙人掌的过度“关爱”,仙人掌被她浇死了。于是便去请教自己的妈妈,刘媛妈并没有直接告诉媛媛答案,而是引导她自己去面对这个疑问,并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找出问题的答案。

在各种新奇的环境中,鼓励孩子亲自去动手尝试,在实践中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此来促进智力的发育。家长不应在生活细节中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扼杀他们探索世界的自由与热情。

第二章 0~3岁,抓住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顾名思义,是指对人智力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如果给予适当的环境刺激,某些能力能够得以正常发展,一旦错过,则不易补救。孩子智力发展的速度与大脑的发育一致,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以后逐渐减慢,5岁以前就完成整个大脑发育的80%,到7岁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接近成人,因此7岁以前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关键期。

0~3岁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机

【亲子案例】

王小明出生后,就由爷爷奶奶照顾。王小明的爸爸妈妈觉得,应该趁着年轻多赚一些钱,供小明上最好的学校。一天,王小明的妈妈在网上看到:0~3岁是宝宝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机,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王小明的妈妈立即想到,“王小明的爷爷奶奶虽然对小明照顾得非常细心,可是在如何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开发上却是一点都不懂。万一由于自己的疏忽,把孩子最佳的智力开发时间错过去,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孩子的罪人。”【案例解析】

其实在生活中,不重视早期教育的家长还有很多,由于自身生活压力大,很多家长更是寄希望于将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因此在不经意间便将孩子一生之中最为宝贵的智力开发时机给错过了。甚至有的家长还认为,刚刚出生后两三年的宝宝,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睡觉,有时甚至不惜让他们睡上十几个,甚至二十个小时,并且还很高兴地到处炫耀自己的宝宝是多么乖、多么听话。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

对孩子来说,最关键的智力开发阶段就是0~3岁这个阶段,若只是放任宝宝一味地睡下去,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对宝宝脑细胞的发育也是完全没有好处的。此时作为妈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充分利用好时间陪孩子玩耍,并与他们交流,让他们从中学习分辨各种声音。研究结果也显示:若是幼年时期就经常沟通的孩子,在长大后会更懂得如何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也会更聪明。【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3岁以前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

美国学者布鲁姆的近20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若是将17岁孩子的智力标为100,那么8岁只能开发出智力的20%;4岁时能开发出智力的50%,若是想开发出孩子的更大潜能以3岁以前最为适宜,而且这种智力开发理念在很多发达国家开始被普遍认可。

所有的妈妈们都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们都具有与众不同的能力,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是否能找准最佳的时机及最好的开发方式。那些两岁会背诗、四岁会说英语的孩子,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神童,只不过是对于早期的智力开发更为注重些罢了。

对于现在的宝宝们来说,有吃、有穿、也有不尽的疼爱,唯一欠缺的就是妈妈们在宝宝智力开发过程中对新观念与新技能的认知。所以在对宝宝进行智力开发的过程中,妈妈们同样需要认识到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毕竟人类的所有聪明和才智都是在科学和实践的基础上得来的,而非只靠大脑的凭空想象。建议二:爬行是孩子的先天财富

经研究发现,出生八个小时后的孩子,就已经能看人脸及图片,模仿吐舌头,甚至还能趴在床上爬行,对于水中分娩的婴儿来说,还可以在水里游来游去,以上这些都是宝宝先天所具备的能力,若是得不到及时的训练,那么几个月后便会自然消失。

同时美国学者也指出,经常爬行的宝宝大多动作灵活而敏捷,无论是在情绪还是求知欲上都充满活力;而那些很少爬行或是根本就不学爬的宝宝,大多神态呆板,反应迟钝,动作缓慢且性情烦躁。

归其原因就在于,宝宝爬行可帮助他的大脑发育,促进智力潜能的开发,另外,大脑能控制眼、手和脚的协调,加快相对神经的发育。因此,婴儿爬得越早越好。

所以建议妈妈,不要因为害怕宝宝在爬行时弄脏衣服或弄伤手脚而限制其行为,对于宝宝们来说,爬行越早对他们越有利。建议三:“无选择教育”更有益智力发育

关于0~3岁宝宝应该学什么这个问题,专家们更建议采用“无选择教育”的方式。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们来说,最重要的在于输入而不是理解。晶晶是一个英语口语非常好的孩子,很多认识她的家长都会禁不住向晶晶妈请教教好孩子英语的秘方,可是晶晶妈的回答却非常让人吃惊“从来没教过”。后来,实在抵挡不住其他家长们的热情,晶晶妈回忆说:“在晶晶出生没多久,我因为要考职称,所以不得不在家里自学英语,于是每天都会放英语磁带听,如果说教过晶晶英语的话,我想可能是那个时候储存到她大脑里的。”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科学已经证明,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这一时期是他人生之中探索能力最强的阶段,若是此时不教双语,那么4~5岁便会开始退化。换句话说,宝宝降生头三年所接受教育的能力,很可能是他3岁之后甚至是他一生将要学习的总和。由此足见早期教育对宝宝的深远影响。”

或许我们在教育0~3岁宝宝时她并不能理解,可是家长们又怎么能让刚会叫“妈妈”的宝宝去解释“妈妈是什么含义”呢?所以在教育宝宝其他事物时也是如此,只要让他们记住就好,而无须理解。对于这些信息的储存,通常在上小学时便能完全体现出来。

宝宝启智从0岁开始

【亲子案例】

王林林出生后,林林妈就开始每天让他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而且还为王林林选出了两三个小时的音乐时间,雷打不动地播放同一段旋律。在林林妈看来,宝宝最需要的是产生习惯,这样才能够保证这项教育能坚持下去。此外,林林妈还用录音机播放小故事给他听。在林林妈精心培养之下,一周岁时的王林林已经能和着录音机说话了,两岁时,就已经达到阅读文字的水平。在林林妈看来,王林林今天取得的成绩并非因为他是天才或是天赋,而是自己0岁便吸收音乐养分的结果。【案例解析】

曾有专家研究得出,通过古典音乐中的音波刺激人类大脑可以提高智商。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有立法规定每一名新生婴儿都有权获赠莫扎特或是贝多芬的音乐唱片。同时还规定,两个州内的任何一间托儿所也都必须要播放莫扎特或贝多芬的音乐,以便进一步为孩子营造出能提升智商的环境。像伟大的爱因斯坦就很喜欢听音乐,而且他还会让自己的孩子一起接受音乐。

同时,还有专家指出:提高孩子的智商固然重要,可是妈妈也应该留意孩子0岁时的情绪智商与社会智商。否则就算孩子再聪明,也将无法真正融入社会,那么这将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此时,妈妈可以在孩子睡醒之后,精神很好时,给孩子朗读诗歌;可以经常与孩子对话、告诉他各种事物的名称;带他去户外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如猫狗的叫声、喇叭声以及水声、铃声等;还可以鼓励宝宝去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是与不同的人接触,训练其辨别声音的不同特点等。

说到这里,还有一条非常值得妈妈们学习的一点就是:坚持!给0岁孩子听音乐并不难,难就难在很多妈妈从胎儿期开始,却在出生后便中断,没能让宝宝们对听音乐养成习惯。【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色彩中长大的孩子更聪明

通过心理学家的研究得出,出生半个月的孩子就能具备简单识别色彩的能力,并可以对不同的颜色作出反应。同时在研究结果中还发现,在五颜六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智商会远高于在一些阴暗、压抑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将来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上表现得会更加明显。

既然色彩与孩子智力发育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建议妈妈不妨在孩子的房间里布置各种颜色的图片或是挂饰,这样在孩子睡醒后,睁开眼睛便能最先看到它们。图片所放位置最好在床的右侧,离孩子眼睛的视线20厘米的距离,并且每隔三四天便换一种图案,因为孩子们通常会对新鲜的图片看的时间长些,熟悉的图片看的时间短些,妈妈不妨留意一下,以便及时更换图片。建议二:别致房间刺激孩子新鲜感

将宝宝的房间布置得具有层次和空间感,以彰显出艺术性,这样有序而不杂乱的环境可为宝宝提供舒服、且有品位的成长环境。刘小玲还不到一岁,玲玲妈就把刘小玲的房间布置得整洁而丰富,儿童玩具、儿童画报……而这些布置,在玲玲奶奶的眼里却是一种浪费,总是不停地劝玲玲妈,“孩子还小,买这么多的玩具,过不了几年孩子就不玩了,这简直是在浪费钱嘛?”每听到这些,玲玲妈总是笑着对婆婆说,“妈,我这么做是为了开发玲玲的观察力,您就不用担心了。”

对于0岁宝宝来说,案例中的物品并不过分。妈妈们不仅需要给孩子一个舒适的房间,还应该在其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之外,再给孩子房间3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些多样化的玩具,如:晃动着的气球、小风铃、小灯笼,以及其他一些色彩艳丽、能发出美妙声音的旋转玩具,让宝宝能够多看、多听,并在恰当的时机更换品种或是位置,以刺激宝宝的新鲜感。建议三:智力音乐操,大脑不可或缺的氧气

当宝宝还没有降生时,妈妈的心跳、呼吸节奏,是最先接触的音乐。可以说,对音乐的认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每一个宝宝都有各式各样的音乐潜力。对于刚生下来没多久的宝宝们来说,越早地将他们带入有声的世界,让他们逐渐地分辨不同的声音,对于他们感知世界,促进智力发展也就越有益处。

对于声音的选择,可以是平时生活中的说话声、走路声、水声、电话声等,但要注意音量不能太大。若是妈妈们还想更进一步地训练宝宝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告诉宝宝所看到、听到的都是些什么,通过妈妈与宝宝在眼神和语言上的交流,无疑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和情商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条件的家庭,还可给宝宝播放一些乐曲,如:西方的古典音乐,像莫扎特、勃拉姆斯、贝多芬等的优秀作品,也可以是中国的优秀古典乐,像《梁祝》、《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只要是一些悠扬、舒缓的音乐就好。

家长们不要以为孩子小,觉得他们不懂得欣赏音乐,就采取放任的态度,其实人类的大脑通常在接受外界信息时会遵行“先入为主”的原则,若是一些优秀的信息占了主导位置,那么其他同类的垃圾信息就会被排斥。优秀的作品、适度的音乐,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出来的宝宝,一定会比其他孩子更加顺利地打开音乐智力之门。

0~1岁宝宝智力小测试

【亲子案例】

“妈妈你看这小家伙又在盯着我看了?”抱着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刘英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当怀里的小宝宝再次盯着她看时,她禁不住再次喊来了自己的婆婆。“宝宝盯着你看是正常,若是这个时候的宝宝眼睛不跟人,那才不正常。”婆婆也满脸笑容地安慰道。“为什么眼睛跟着人转才算正常,那其他方面是否正常怎么判断呢?现在宝宝还这么小,我们可以从医院知道他是健康的,可是我要怎么样做才能判断出宝宝的智力发展一直很健康呢?”儿媳妇刘英的话,可把这位婆婆给难住了。【案例解析】

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来说,我们不可能通过语言或是纸笔的测验来判断他们的智力情况。所以大多数妈妈都会像刘英一样,通过上一代总结出来的育儿经验来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进行了解。其实在国外,早已经有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现,妈妈只要通过宝宝的动作就能判断出宝宝的智力发展情况。

如:六个月的孩子会朝着物品掉落的方向看;六个半月欲望满足后,能发出声音;七个月时,能去找寻掉落的物品,并对着镜中出现的影子微笑;八个月能与大人玩简单的游戏,倾听熟悉的单词;九个月可以拉抓线,取线上的物品,理解部分单词的意思;十个月能模仿成人的行为;十一个月孩子已经能模仿单词的发音;十二个月宝宝就可以说出简单的词了。

根据上面提供的情况,妈妈可以试着与孩子做一些类似的游戏,评估出孩子的智力情况。当然,这也只能是一时的表现,而不是永远的成绩,即使发育较迟的孩子,也有可能在将来超越幼时最聪明的宝宝。【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用抚摸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身体接触总能传达出信任与安全的信息,而这一点对于出生没多久的宝宝们来说尤为重要。

抚摸不仅能传递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使其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出健康的心态,而且还能够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

但要注意,在抚摸孩子时,一定要在其清醒的时候,家长也需要将手洗干净,并摘掉可能会划伤孩子的一切饰品。在抚摸过程中,要用力轻柔,时间不要太长,每次三四分钟,每天五六次即可。建议二:视觉培养要循序渐进

视觉作为孩子大脑发育的一个起点,若是在孩子出世的几分钟内,妈妈能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孩子原本活跃的眼球瞬时停止了转动,并直直地盯住妈妈的脸。此时宝宝视网膜上的一个神经细胞已经与他大脑皮层中的另一个神经细胞建立起联系,并将妈妈的脸通过影像的方式永久地保存在了孩子的大脑之中。

刚出生时孩子的视力比较弱,只能看清近距离的事物;3个月时,他的视觉皮层的细胞联系将达到高峰,能看清楚五六米之外的事物;6个月可以看清远距离的事物;2岁时大脑内的每一个细胞都与将近一万个其他细胞进行相连;到3岁时,大脑便基本停止发育。

此时,孩子大脑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已经定型,基本不会再接受新的信息交流,大脑的结构也最终形成,这时宝宝的大脑就像格式化后的硬盘,正在等待着信息的输入。所以妈妈在对孩子进行视觉训练时,一定要循序渐进,用较为鲜明的颜色去刺激孩子的大脑,如红色。对于孩子来说,越是色彩缤纷的物品越能吸引他的目光。建议三:鼓励孩子的模仿天性

对不到一岁的宝宝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有着很强的求知欲,他们总是像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着各种信息。晚上,于晴晴的妈妈抱着于晴晴去公园玩。此时公园里正有一群老人在和着音乐跳舞。突然听到音乐的于晴晴顿时兴奋了起来,在妈妈的怀里便学着公园里老人的样子“舞”了起来。这可气坏了已经抱着于晴晴很累的晴晴妈,不由分说便喝止住了晴晴的行为。

其实孩子出现上面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那也不过是一种本能反应罢了。作为孩子的妈妈,最该做的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孩子认识和观察周围事物,并细致地发现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所在,然后进行耐心的教导,而绝不能用非常生硬的方式喝止孩子的行为,打消宝宝的热情。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和蔼、体贴、耐心与鼓励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这也有助于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自信的性格和乐观的品质。建议四:积木是0~1岁孩子最适合的玩具

玩具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对于不到一岁的宝宝来说,积木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通常在九个月的时候,宝宝已经可以独自坐着,并灵活地转动身体,此时较为简单的玩具之一就派上了用场,它不仅能够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宝宝手指的精细动作。

由于这个阶段的宝宝年龄还小,家长可以先搭一些简单的图案,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天性让其复制,等年龄稍大些,家长可以再让其搭一些较为复杂的图案,以培养孩子协调、空间和想象等多种能力。

2岁接触电脑与电视不利智力开发

【亲子案例】

于杰爸是一个电脑迷,每天不是在上网玩游戏、听歌就是看电影,而且每次上网时总会抱着不到两岁的宝贝儿子一起分享他的乐趣,还美其名曰:为了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于杰爸的行为得到了于杰妈的坚决反对,在于杰妈看来,电脑的辐射太大,让年幼的孩子在旁边实在是不安全的行为。她认为,与其用电脑开发于杰的智力,还不如让于杰陪在自己旁边看电视,对智力的开发反而更有益处。于是两个人争执不下,谁也不肯让步。那么到底是看脑还是看电视对杰杰的智力开发促进作用更大呢?【案例解析】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所具有的超大信息量,电脑成为了很多年轻家长身边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当今时代,想完全让孩子脱离这类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但是妈妈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即:什么时候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更有益。

在美国,90%的孩子在2岁前便已经接触电脑与电视,而这对于孩子的大脑成长并没有益处。此时的孩子,正处于一个能力快速增长的阶段,大脑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健康成长的环境。

如:让孩子练习爬行或学习走路,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的身体强健,还能够让他们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真实地感受到三维空间的存在,并通过自己的观察、触碰、移动真正的物体,加深对世界的认知,训练神经系统。

所以,2岁前的孩子最好少接触电脑或电视,与其让孩子看一些光盘或电视节目,不如多与其交流,或做游戏,或是买一些纸质书籍更加切实有效。【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1~2岁是记忆训练的最好时机

通过专家研究发现:出生一年内的孩子,记忆力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可是当孩子到了1~2岁时,他的记忆力开始快速成长。王娟娟又缠着妈妈带自己去动物园玩了。在去之前,王娟娟的妈妈给她安排了一个任务,就是让她注意观察在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小动物,长什么样子,然后回来讲给爸爸听。听到娟娟妈妈的提议,娟娟爸首先有点心疼女儿了,“孩子还这么小,她能记住吗?你可不要再为难她了。”“会记住的,你放心好了,现在是训练记忆的最佳时期,现在不用脑子还要留到什么时候用。”娟娟妈非常有把握地回答道。

王娟娟的妈妈说得一点也不错。1~2岁是孩子记忆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并且记忆力自身也有自我提高的能力,若此时妈妈能够对孩子的记忆力进行有目的地开发与训练,那么肯定会对孩子将来的智力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建议二:促进孩子记忆的三个小技巧

记忆任务下达法:就是通过在生活中给宝宝下达各种各样的记忆任务,来训练宝宝的记忆习惯和记忆能力。如:妈妈可以让孩子记忆一天内做过的事情,或是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孩子让其提醒自己等。在孩子通过自己的记忆复述一些事情的时候,妈妈还可以拿出小本子将其记录下来,以提高孩子的成就感。

注意力辅助记忆法:注意力是记忆力的关键。想要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培养注意力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此时妈妈可以通过眼神的接触让孩子提高注意力;可以通过语气和手势提醒孩子注意;在游戏时不要让孩子三心二意,并且多玩需要孩子专注的游戏;对于一些性格急躁的孩子,家长应该从其兴趣出发,通过兴趣来增强孩子的注意力。

运用记忆规律法:掌握孩子的记忆规律。处于2岁左右的孩子,记忆大多处于无意记忆状态,形象记忆占主导,且随意性大。那么妈妈就要依据孩子的这一记忆特点,找一些使孩子感兴趣、能够记忆深刻的事物,采用形象生动、特色鲜明的方式辅助孩子记忆。建议三:多交流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和记忆力一样,若是在0~1岁时宝宝的语言只是偶尔蹦出的两三个单词的话,那么到了2岁左右,便是宝宝语言的快速成长期,此时宝宝已经能够从表达单纯的声音转变为含有抽象意思的词语,这也就代表着宝宝抽象思维的初步形成。“刘思奇快叫奶奶!”“刘思奇小狗狗是怎么叫的啊?快给妈妈学一个!”“乖刘思奇,妈妈现在给你洗头发,不许动哦!”“刘思奇快看花开了,快像花儿姐姐问好!”思奇妈不厌其烦地说着。

此时刘思奇妈妈与刘思奇所做的一连串语言交流,是在利用孩子身边一切人和事在鼓励孩子多开口。

对于正处于语言高速发展期的孩子来说,切实有效的语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在孩子游戏的时候,妈妈就可将游戏中所需要的词汇与具体的游戏内容对应起来一起植入到孩子的头脑里。

在训练孩子语言能力时,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对于头脑发育尚不健全的孩子们来说,会将词汇经常遗忘,若是妈妈表现得很心急,则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在教宝宝说话的过程中,一天教一两个单词或词语就好,或是两天教一个也没有关系,只要能让宝宝把内容记得更牢就好。

1~3岁宝宝不可缺少的自我塑造

【亲子案例】

“宝宝乖,妈妈正在帮你穿衣服呢,不要乱动。”正在努力给张明明穿衣服的明明妈有些生气地说道。给张明明穿好衣服后,又系上了衣服扣子,接着又给张明明穿好鞋,系好鞋带,带着他来到准备好的餐桌旁。“乖,明明乖,快张嘴,这是你最爱吃的鸡腿肉……”看到明明妈这样劳碌的样子,明明爸实在看不下去了,禁不住对明明妈说,“明明现在也不小了,有些事情完全是可以自己做的,这也是对他的一种锻炼,你把他该自己做的事情给代替了,表面上是对他好,实际上是害了他。”【案例解析】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孩子2~3岁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更好地开发自我意识,是妈妈们的重要任务。

自我意识,即:一个人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自我,这是其心理是否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就是要根据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用生动、形象的并且他能接受的方式进行。

与此同时,由于意识的萌发及思维与动作的成长,会让孩子产生想要自己做事的冲动,那么此时的妈妈就要多给孩子一些实践的机会。曾有医学专家指出,“在手与脑的关系中,手指的灵活程度将会刺激大脑皮层中关联手指运动的中枢,对提高孩子的智力非常有帮助。”

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应该多教孩子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洗袜子、整理玩具等,这样既可以使孩子越来越热爱劳动,同时也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开发。另外,家长也可以借助一些游戏活动来帮助孩子培养动手能力,如用筷子夹珠子等。【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自我意识”从探知身体开始

对于2~3的孩子来说,探索身体是认知自我的一个渠道。孩子们需要通过对自己的身体的认知来了解并建立自我,而妈妈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教孩子认识他们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并与别人的身体作比较。家长也可以把孩子的手或脚放到白纸上,临摹下来,让孩子去观察手的形状,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董佳记住,这是你的鼻子、这是你的眼睛、这是你的嘴”,“快看,这是妈妈的鼻子、妈妈的嘴,妈妈的嘴,是不是和宝宝的不一样啊?董佳要记住,每个人都有一个鼻子,并且是不一样的。”董佳妈此时正在不厌其烦地教董佳认知自己的身体。

此外,妈妈还可以启发孩子用各种形式绘出自己的形象,如:躺在地上由妈妈帮其描出身体的轮廓;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剪纸、画自画像;或是引导孩子给自己的照片进行分类、整理,并按日期进行排列,最终建立成长记录档案,使孩子能够经常翻阅和观赏。

通常孩子对自我身体的探知都是阶段性的,所以妈妈们一定不要阻挠,要引导其顺利地度过并继续成长,否则会使孩子的成长陷入停滞,反而耽误了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建议二:教“自私”的孩子懂得分享的快乐

当宝宝在初步产生自我认知后,因为懂得了对某些物品的所有权,所以会变得“自私”起来,而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此时作为家长,一定不能过多地去责怪宝宝,更不能批评宝宝的“自私”。“这个玩具是我的,你不能碰。”看着张林林要拿起自己的玩具,王强急忙跑了过来,一把抢回了自己的小汽车。被王强吓到的张林林,此时不由地哭了起来。这一哭,林林妈和王强妈都赶了过来。林林妈不停地安慰着张林林说一会儿就去给她买,王强妈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责怪起强强来,“王强你太小气了,妹妹玩一下又怎么了,快把小汽车拿给妹妹玩,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可以这么自私呢?”

曾有教育专家说“3岁前学做人,3岁后学做事”,遇到上面的情景,妈妈最应该做的是耐心引导这些“自私”的孩子去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如妈妈可以说:“好孩子,妈妈一定和你一起保护好小汽车,一定不让其他小朋友弄坏了,现在你和小朋友一起玩小汽车,好不好?”若是此时孩子同意了妈妈的建议,并慷慨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小汽车,那么妈妈们一定要给自己的孩子适当的鼓励与肯定。建议三:家长自信,孩子才更自强

有专家研究发现:能营造出和睦且不放任的家庭氛围的家长,自身就是自信且自强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又在平等的教育中关怀、鼓励、信任孩子,因此他们的子女也大多会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

家庭中的氛围如何,是温暖还是充满敌意?是和睦还是只有钱文化而没有关爱等,都会对宝宝的自我认识智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同时,相关的心理学实验也证明:在温暖、和睦的家庭远比在充满敌意,或是只有钱文化的环境中更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2~3岁宝宝的逻辑引导与情绪控制

【亲子案例】

“张萌,猜猜妈妈今天给你准备了什么吃的?”张萌妈正在鼓励张萌猜餐盒里装的是什么美食。“我要喝牛奶。”张萌充满期待地说。张萌妈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张萌,“宝宝乖,今天妈妈没有带牛奶,带了橘汁,明天给你带牛奶好不好?”“我要喝牛奶!我要喝牛奶!”张萌终于犯起了拧劲,再也不理会妈妈到底说了什么,反而哭喊着向妈妈要牛奶喝。本来想引导张萌逻辑思考的张萌妈看到孩子又不讲理了,不知如何是好,气得狠狠地在张萌的屁股上打了两下,这下张萌闹得更凶了……【案例解析】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妈妈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形成对事件、动作和概念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在非实践的基础上理解这些概念。

何为逻辑智能?它是指孩子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字及推理的能力,并且能够对事物的全貌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与因果进行联系。如:妈妈可以用让孩子猜问题的方式,提高其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数图形的方式,提高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

与此同时,妈妈在对孩子智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情绪的把控能力。对于2岁后的孩子来说,会对许多事情都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尤其是在其意志受挫时,难免会生气或是无理取闹。

所以妈妈在看见孩子发脾气时,要尽量尝试着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若是最终转移孩子注意力的目的失败,妈妈可以先试着不去搭理孩子,等事件冷却后再行处理。

要知道家长此时无论做出任何形式的反应,都会让孩子觉得他的负面行为受到关注,进而鼓励他们继续错下去。【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通过社交引导宝宝的逻辑智能

为了提高孩子的逻辑智能,妈妈们经常带着孩子多与同龄的小伙伴接触,这样不仅是为孩子创造了与人交往的时机,同时也培养了孩子间的合作意识。并且在孩子与小伙伴玩耍时,他的语言能力、行为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就连孩子大脑中的信息量也会不断加大,使其储存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于玲玲和田晶晶同岁,为了让田晶晶能更多地接触同龄的小伙伴,于是田晶晶的妈妈决定带着田晶晶去于玲玲家做客。由于以前没有去过于玲玲家,走到半路时居然迷路了。这时,田晶晶的妈妈就对田晶晶说:“宝宝,咱们现在迷路了,你说怎么办?要不你去问问树下的那位阿姨,10号楼怎么走行不行?”听了妈妈的话,田晶晶像个小大人儿般地跑到树下,去问路……

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逻辑智能,妈妈还可以在合适的机会带孩子去别的孩子家做客或是让孩子去向陌生人问路,这样孩子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还可以将曾经学过的一些关键词和重要句型,更加灵活地运用。这样,不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在与陌生人交流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同样得以提高。

妈妈们要注意,在锻炼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怕孩子出错,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建议二:孩子多读书可增强逻辑智能

妈妈们可以拿出孩子曾经看过的书鼓励他们看。因为读过,所以书上的内容会带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孩子能否独立阅读,完全取决于书所带给他们的快乐经验及感受。

妈妈们还可以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读他们最喜爱的书,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并鼓励孩子自己读;当然妈妈也可以在自己读书时让孩子在旁边模仿,给他纸和笔随他乱画,以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和趣味感。此时,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批评孩子的阅读错误,这样会让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无字书”,顾名思义就是只有图画,但图片上的故事可以由宝宝自由地想象。类似这种看图讲故事和看图编排顺序阅读,可以使知识有限、语言和想象力都不连贯的宝宝,不只将对事件的理解局限于日常生活之中,由他们自己根据图画延伸出的故事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无字书可以说是提升宝宝创造力的最好方法,也为他们将来口头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议三:孩子情绪调控时家长要冷静对待

2~3岁的宝宝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此时妈妈应该允许宝宝表达自己的情感,特别是不满和伤心等负面情绪,并努力地帮助宝宝疏导这些情绪,以免宝宝将这些不良情绪发展成暴力或是进攻性的行为。在这个时期,妈妈还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看一些带有暴力性的节目,以免宝宝在情绪发作时变得更具攻击性。

若孩子在情绪发作时乱打、乱咬,或是有其他一些可能给自身带来伤害的行为,妈妈一定要及时制止,制止过程中不要试图去跟孩子讲理,因为过于复杂的解释反而让孩子不知所云,但在事后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对于孩子一些十分过激的行为,妈妈进行及时的惩罚是必需的,这样孩子才会将错误与惩罚联系在一起。但在惩罚的过程中,不可进行体罚,因为这样容易为孩子灌输一种错误的观念,即:任何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都可以靠武力来化解。

早教误区早知道

【亲子案例】

“宁宁,快说这个字读什么?我不是刚才已经教过一遍了吗?”宁宁妈焦急地看着满脸困惑的宁宁。“你怎么这么笨,你看人家兰兰多聪明,学一遍就会了,”宁宁妈变得严厉起来,宁宁被妈妈吓得越发不知道那个字该怎么读了。“你这丫头怎么就这么笨,你看人家小强就比你大半岁,人家都会背两首古诗了;兰兰和你一样大,人家会读的字比你多一倍,你现在就这么笨,将来怎么能超过他们啊?我还想把你培养成大文学家呢!”宁宁妈越想越生气,嘴里不停地数落起来。【案例解析】

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并能按照自己事先拟好的蓝图去成长。事实是,很多时候妈妈的私心是无法顺利实现的。

学习本应是件快乐的事情,远比学习的结果来得更重要。因为就算孩子没能学到任何知识,可是学的过程能让他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并逐渐喜欢上学习,喜欢上知识,那么妈妈们的目的就已经到达了。

妈妈们不要对孩子有太强的功利心,或是总是将他与其他的孩子比,甚至有着超越他们年龄的期待。在面对有缺点的孩子时,不能嘲讽、责怪,更不要放弃他们,要抱着一个包容的态度,宽慰、鼓励,拥抱他们,这样孩子才可以在妈妈这里获得力量,并继续前进。

换个角度想,或许妈妈们会发现:孩子自身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他们都是如此可爱,如此丰富。若是妈妈能把自己的孩子看做天才,那么他们就完全有可能成为天才。【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全面素质的培养才是早教的真正目的

作为一名母亲,能陪伴着孩子一起进行早期的教育,它的意义是早教班所无法取代的。

研究发现,在家长关注下成长的孩子会比没时间与家长待在一起的孩子更有安全感,而且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王云云听话,妈妈马上带你去早教班,然后去加班,你再不听话耽误时间,咱们都得迟到。”周末,云云妈正在艰难地对云云做着说服工作。云云妈是个单位负责人,平时工作很忙,没有多少时间管教孩子,于是为了开发王云云的智力就让王云云去读了早教班。可是自从王云云读了早教班之后,更是每天都见不到妈妈的影子,难怪她会缠着妈妈不肯去上课呢。

现今很多家长,为了工作总是疏忽了孩子的成长,自以为送到学校就万无一失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行为,所以妈妈们若是想要自己的孩子更聪明,就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他们,毕竟孩子全面素质的发展,并非单纯的智力好就能取代的。建议二:不要对宝宝过早地定向培养

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为孩子立志,要把他们培养成“钢琴家”、“舞蹈家”,完全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到了孩子的身上,这一点是完全错误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兴趣、爱好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这远比强迫他们学会几个不相干的单词更加成功。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妈妈们还应注重依照孩子身心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培养。只有在生理、心理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再对孩子进行适宜的早期训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一味地强迫孩子过早进行不适合他们心智的智力开发,那么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最终还可能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建议三:尊重孩子的智力发展敏感期“敏感期”一词是由荷兰的生物学家德·弗里对动物成长进行研究时提出的名词。后在他与孩子相处时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于是得出了“敏感期原理”。

当孩子的敏感力出现时,内心会产生动力驱使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特定事物进行尝试与学习,直到需求得到满足。所以科学家将“敏感期”称为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或妈妈教育的关键期。“看,我的宝宝还不到三岁,就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而且还对抽象符号有着超强的理解力……”刘明妈不无炫耀地说,“以前专家们总是讲宝宝的数学与符号敏感期大多在4~5岁,我想刘明的敏感期一定是比别的孩子早,所以专家们定的敏感期也不是一个是非常确定的值。”

孩子的敏感期真的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立的个体,但都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而专家们对孩子的敏感期的发现,是在大量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所以也就更具有权威性。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不是他们的敏感期提前了,而是他们“被”提前接触了抽象符号。再加上孩子的身边符合他实际年龄需要的环境配置是非常得匮乏,也是他们会对抽象符号更“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所以建议妈妈们,不要对孩子过早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因为过早的智力开发与抽象知识的学习,只会对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产生阻碍。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妈妈应该更多地为孩子营造出适合其年龄段的成长空间,以使其敏感期不再“被”提前。

第三章 认识大脑,做好孩子大脑的潜能开发和保健

每一个孩子都与生俱来拥有一个神秘的宝藏,这就是他们的天赋才能。即使医学上认为弱智的孩子也不例外。一般人只使用了大脑储存知识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当人们以为自己已经达到极限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对大脑资源的浪费。大脑的潜能是人的潜在智能,是超出人们常态能力范畴的能力和智慧。父母应当在孩子小的时候着手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

认识孩子大脑的发育原理

【亲子案例】

“李明爸,今天我看了一本杂志上面说,孩子更应该注重潜能开发?”“李明爸,你刚才有没有看电视,是不是该给孩子的房间多布置些玩具?”“李明爸,刚才妈妈来电话说,有朋友告诉她,让孩子过早看电视不好!”李明妈在一旁不厌其烦地对李明爸说着从不同渠道听来的小道消息,而李明爸只得在一旁不停地摇头叹息。其实,李明爸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想要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大脑是如何发育的,然后再对其进行恰当地开发,这比任何消息都要更准确和靠谱。【案例解析】

在母体中,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的那一刻,孩子生命的历程便已经开始。此时,作为人体“智囊”的器官——大脑,在胚胎形成3~8周时便已经开始发育。

随后,大脑细胞将快速增长。起初,脑重量约占体重的25%,等到胚胎末期时只能占到10%。胚胎末期和初生时,则是大脑细胞数量及皮层分化的最高峰,脑细胞的总数约为140亿,也正是由于这种大脑神经细胞的高度分化,才为孩子出生后的良好智力发育提供了基础。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他的脑平均重量大约是370克,占体重的八分之一至九分之一之间,占成人脑的25%。尽管此时孩子的脑表面已经出现主要沟和回,但由于发育尚不完善,所以皮层较薄,且很少分化。

所以说,这时的孩子虽说已经具备了成人脑的形状与基本结构,可是在功能上却远不及一个成人。这也是为什么刚出生的孩子,既不会说话,也不能自主活动的原因之一,而这些能力是需要通过在以后的发育中逐渐完善的。

在孩子出生3个月内,他的大脑皮层发育格外旺盛,约到6个月时便与成人接近。在孩子3岁时,脑细胞的分化已经基本完成,到他8岁时就能与成人的大脑没有太大的区别。以后即使有变化,也主要是在细胞的功能上日渐成熟和复杂。

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早教,完全具有大脑功能活动的基础。【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神经系统是人脑最发达的部分

孩子脑神经系统发育,是由神经精神的活动来体现的,是神经系统受内外环境刺激时所表现出的反应,也是所有神经系统最发达的部分。

脑神经系统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分别控制着人类的行、坐、爬、立、精细活动、饮食、起居、语言理解和表达,还有感情反应、记忆以及想象力等。

在大脑表面的那层被称为大脑皮层,平均厚度在两三毫米之间,共由六层神经细胞组成,这是人类智慧的发源地。

若是妈妈想要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能力,可以多培养孩子双侧肢体的各个功能,使左右肢体同步发展,这样便可以充分调动出大脑中左右半球的潜力。

当然,影响大脑发育的因素还会有很多,像遗传、环境、疾病等。所以,对于妈妈们来说,让孩子大脑健康发育起来的任务任重道远。建议二:大脑储备程度决定孩子潜力开发力度

孩子的大脑在成长阶段并非匀速发育的。当他0~3个月时,由于脑代谢较慢,除了保留一些反射动作,开始试着用手眼的协调配合作抓取动作;5~6个月,孩子的脑代谢开始加快,开始认人或是玩具、用品,并能分清熟人还是陌生人。

随后,孩子的大脑发育很快,用手势说话、认图、听故事,直到说话。到孩子2~4岁时,脑代谢已经趋于平稳,初步形象思维开始形成。

4岁后,孩子的脑代谢再次变慢,很多神经连接也再次消亡。这是因为,在孩子2~3岁时他们的求知欲非常强,大脑像海绵般无选择地吸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此时他们需要筛选出有用的部分,以便更好地发展优势部分。

所以,妈妈要尽量在孩子发展最快的前4年,给孩子更多更广的信息与实践的机会,那么这些经验就会留在大脑中,并与随后可能接触到的新信息产生共鸣。当然共鸣越多,那么对孩子来说,产生的兴趣就会越大,因为优势也就逐渐形成。建议三:多种营养素让孩子脑发育更顺畅

虽说大脑皮质中的神经细胞在胎儿期已经长成,可是只有当孩子出生后,它们才会分化出轴突和树突,并形成神经传导能力。这其中,轴突和树突发育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看着刘明个子在一天天长高,身体也越发的强状,刘明妈妈的心里有着无尽的喜悦。可是她也知道,孩子身体的成长是可见的,可是对于刘明最关键部位——大脑的发育,是她所无法预见的,如何在孩子大脑发育的最佳期,为刘明提供充足的营养,更成为了让刘明妈感到时常为难的事情。

人类的大脑发育只有一次,若想让孩子的大脑发育得更好,补充相关的营养是妈妈们必需的选择。

DHA:促进孩子智力与视力的最佳营养,也是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成分。人类的脑干中最多的是脂类,约占脑组织的一半,而DHA就占了整个大脑中脂肪总含量的35%~45%。它的及时补充将更有利于孩子成长过程中智力的持续发展。

蛋白质:促进孩子智力发育,也是生命构成的物质基础。它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视觉的好坏。

碘:是孩子大脑中甲状腺素发育所需的重要元素,可以维持大脑兴奋。

铁:是孩子脑中髓鞘、神经递质,形成与能量代谢时的重要元素。若是缺失,将对孩子的认知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保护大脑就是最好的开发

【亲子案例】

“丁军爸,今天是周末,咱们一起带军军去郊外玩一圈好不好?”丁军妈对着正在全神贯注地玩电子游戏的老公大声说道。“改天吧!老是带着孩子到郊外去有什么好的,那里哪有城市里舒服啊,实在不行今天就带丁军去游乐场玩一天吧!”丁军爸眼不离电脑地说道。被惹恼的丁军妈气愤地说:“专家提醒说:城市生活中的噪音、汽车、红绿灯等会不停地向人类的大脑发送信号,刺激大脑的正常运作,时间长了会使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期,你就忍心让孩子的大脑每天都受到伤害吗?”【案例解析】

哈佛医学院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城市生活会严重损伤到人的大脑,“窗外的汽笛车、拥挤的人群、电脑、手机屏幕……都是影响人们身体的皮质醇增多和大脑中的海马组织萎缩的重要杀手。”

其中在5岁开始上学前,对孩子们所进行的智商测试中显示:那些出生前暴露在受污染最严重地区的儿童智商分数要比正常孩子平均低4到5分。而这一差距在日后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人类的大脑就像一台机器,需要保养得好,才能越发灵活与健康,尤其是正处于大脑的发育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大脑是十分脆弱的,不经意的举动、习惯或是环境都会使大脑受到损伤。

所以,妈妈要经常带孩子去郊外玩。大自然的环境是启发孩子的耐心、崇敬感和观察力最好的老师。并且自然环境中所具备的丰富色彩,对于孩子的感官会带来良性的刺激,使大脑吸收到更多天然的养分。要知道,一次好的教育,需要的是身体及各个感官的参与,只有当这些信息以人类大脑能够接受的方式出现时,对孩子们来说才算是真正的学习。【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孩子看电视机时需有节制

长时间与大自然环境的脱离,让孩子们早已经习惯了电视和电脑中不断高速变化着的图像,并将大自然视为一种无趣的现象。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在大脑的发育阶段看、听、嗅、尝,甚至摸都可能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育,而在这一点上,真实的自然环境所具备的要素,要远远优于虚拟的电视。

可现实生活中,妈妈们可能无法让自己的孩子远离电视或电脑,那么为了尽量减少它们对于孩子的伤害,家长们不妨在孩子看电视节目或电脑前先给孩子讲一些类似的小故事,或是鼓励孩子在先看完书后再看电视,这样对于促进孩子大脑内在制作图像能力的发展会更有帮助。同时,在孩子看节目时,家长要仔细地选择恰当的节目,在看完后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

在看电视的过程中,要开着一盏其他的灯,这样更有利于对眼睛的保护,并且还要把孩子的座位调到离电视机至少4英尺,离电脑18英寸的位置。建议二:教孩子锻炼要适度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从事一些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这对他的粗大运动技能及高级脑中神经回路髓鞘化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对于家长们来说,其中一条非常关键的原则是适度。“强强加油、加油!”看看强强正在用头顶球顶得卖力,强强爸不由地叫起好来。这是强强爸给强强做的体能训练的项目之一,他要将强强培养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不巧这一幕恰好被下班回家的强强妈看到了,赶忙下车试图阻止。强强爸却在一旁拦住说,“你别管,我今天一定要训练他三个小时,现在刚两个小时……”听到这话,强强妈更急了,“不行,强强正处在发育阶段,还不能进行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再说了,你知不知道,让孩子用头顶球很容易让他大脑受伤,这会影响他的智力发育……”

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骨骼肌肉都处于生长状态,而且运动神经协调功能也不成熟,一旦运动过量,很容易出现浑身无力、疲劳,进而使大脑的反应变慢,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出现肌肉、关节和内脏的损伤,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

所以妈妈们在孩子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一定要将运动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并在十分钟左右就休息一下,尽量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疲劳。同时,妈妈们还可以让孩子做类似编制、折纸、手指游戏、画画涂色等活动,这对于发展孩子精细运动技能和大脑发育有着同样的功效。建议三:孩子的睡眠质量很重要

睡眠的过程,对人类来说,就是大脑重要的休整期。一个人可以连续几天只喝水不吃饭,可是却不能不睡觉,那样很容易使其体力衰竭、精神错乱。孩子更是如此,若是睡眠不足很容易对大脑造成慢性损害,使精神疲劳,处于混沌状态。

因此,保证孩子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对于妈妈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妈妈有义务让孩子在睡觉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刷牙、用温水洗脸、洗脚、梳头,喝少量的开水或牛奶是必要的,但切记不要让孩子在肚子太饱或太饿的时候睡觉,七八分饱对于睡眠来说是最佳状态;其次,还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要尽量保持室内的安静,枕头不要太高,内衣不要太紧,被子也要选择柔软舒适的。

孩子左右脑开发不相同

【亲子案例】

发现谢苗苗是个左撇子后,苗苗爸显出了非同寻长的兴奋,因为他早就听人说,左撇子的人大多非常聪明,如:世界名人、绘画大师、音乐家等,他们都是左撇子,就连美国总统中也有不少的人是左撇子……可对苗苗妈来说,她考虑更多的则是谢苗苗今后的生活。当看到很多孩子用右手写字、吃饭时;当成长过程中发现大多生活用品是为右手的人而设计、制作时;这对谢苗苗来说一定会因为自己的特别和与众不同而感到苦恼,甚至还会在心理上带来负面的影响……【案例解析】

美国科学家发现:左撇子的儿童很容易出现自卑、不合群等心理问题。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大多是来自于生活上的不方便与年少时家长强制改用右手时所带来的心理伤害。

针对上述问题,有关专家特别指出:在孩子5岁左右时,部分孩子会表现出善用左手的习惯,此时最好不要强行纠正,否则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善用左手并不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妈妈们也没有必要责备孩子,只要任其正常发展,并适当地引导孩子运用右手,甚至不妨鼓励孩子左右开弓的用手习惯。

针对“左撇子”是否比其他孩子更聪明的问题,在目前的研究中,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用左手还是用右手,它们的不同也只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大脑中的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和逻辑,并支配右手;右脑大多负责形象、艺术,并支配左手。

由于“左撇子”的孩子经常使用左手,相对而言他的右脑会变得比经常使用右手的孩子更加发达,因此在节奏感、空间平衡能力及色彩敏感度方面也会更出色。【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孩子的用脑习惯需要取长补短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孩子的用脑习惯是妈妈们在开发智力时必须清楚的一环。

在人类的两脑分工中,左脑需要用语言表达思考,它主管语言、逻辑、分析等,具有概括性的抽象思维能力;右脑需要用图形表达思考,它主管视觉、空间、感知等,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一种较为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

在孩子年龄较小时,他们的右脑大多会比较发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程度的加深,便会向左脑偏移。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无论习惯于使用大脑的哪一侧,都将使大脑开发处于一个不均等的状态。

而对于真正的创造来说,它需要的是通过两侧大脑的综合作用来完成,如:贝多芬若想把右脑中的音乐构想变为乐谱,必须要运用左脑的抽象思维来实现灵感与语言、文字间的转换。

所以说,家长要想激活孩子的大脑,就必须在了解其用脑习惯后,及时做出适时的左右脑转换训练,以便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左右脑并用的聪明孩子。建议二:左脑孩子VS右脑孩子训练方法各不同

孩子习惯用左脑还是右脑?这对于妈妈们来说,并不是无迹可循的,只要妈妈们用心观察,总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蛛丝马迹。“小明的学习态度是不是不端正啊?要不然他怎么每天看漫画书却不喜欢读课文呢?”“小明学习的时候,身子总是动来动去的,一刻也停不下来。就连写字,也从来没有一笔一画地写过,都是龙飞凤舞的?小明爸,你说这样下去,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能提高啊?”此时,小明妈正在无可奈何地向小明爸抱怨着小明的调皮。

有着右脑思考的孩子,他们不喜欢一笔一画和一字一句的写字、念书,学习时,身体总是做出各种动作。虽然看起来比较散漫和学习态度不端正,但是他们在看书时却可以用图形的方式记下书里的内容,从而具有超凡的记忆力。

这些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极为丰富,并且学习的效果也很显著;缺点是缺乏逻辑判断能力、忍耐力和思维的缜密性。所以这些孩子更适合以图形、影像为主的教育模式,而非学校教育中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左脑教育模式。

还有,语文课会让右脑思考的孩子犯困走神儿,但是绘画课则能让他们精神集中,一直到下课。

针对这些现象,妈妈们在指导孩子学习时,最好不要将重点放到培养孩子的学习速度上,而是要训练他们一字一句地阅读课本的忍耐力。同时,还需要训练这些孩子将脑中的图像,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的能力。

当然,换位思考一下,对于那些以左脑思考为主的孩子来说,可能更需要的是通过图形、影像来训练速读能力,或是通过图形或影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平时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音乐、学学摄影,做一些叠纸游戏等。建议三:左脑与右脑同样重要

大脑的分工中,左脑和右脑是人们在社会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

尽管因为左脑中分布着“语言”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两个人类社会所必需的功能,很多人认为左脑的作用远高于右脑,可是妈妈们不要忘记,人类的思维从来都是图像的、意识流的、意象的,而不是言语的,只有当人类需要理解自己的思维时,需要与人交流时,言语的作用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

尽管左脑有着读懂并理解纸上所有文字的能力,可是它却不能将文字与语言、文字与一段或一篇文章进行关联;如果一个工地的工人可以搬砖、砌墙,却不懂得如何设计房屋的结构,那么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用言语表达出内容,永远都不是人类思想的全部,更不是人类本体的思维。

总而言之,对于妈妈们来说,让左脑思考的孩子学会右脑思考孩子的长处;让右脑思考的孩子学会左脑思考孩子的长处,使其两侧大脑达到均衡发展,才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最终目的。

大脑潜能与潜意识的力量

【亲子案例】

在某个早教班的毕业典礼上,明明爸和明明妈带着明明看了一场非同寻常的表演,两三千名孩子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年龄最小的只有三岁。他们每个人都抱着如同玩具般的一架小提琴,让观众们看起来像要在一起做游戏。音乐声响起,巴赫的曲子、威尔第的曲子、贝多芬的曲子……一串串音符倾泻而出,飘进了观众的耳朵,也沁入了他们的心田。一首首的世界名曲就这样在孩子们熟练而准确的演奏中打动着每一位观众。【案例解析】

日本教育家曾尖锐地指出:每个孩子的身上都存在着无法估量的潜力,尽管处于家长诸多不正当教育的“摧残”之下,却依然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能量,若是能够抛弃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那么能力的幼苗便能茁壮地生长。只可惜很多时候,孩子们的能力的幼芽都被大人扼杀掉了。

科学家们也证实:人类大脑的潜能被开发出的还不到10%,而剩余的90%都是被浪费掉的。

1岁孩子的神经结构与机能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最旺盛的时候能增加近900克,3岁时会增加到1000克,7岁时一般为1280克,这个重量基本已经接近了成人的标准。7岁以后大脑发育将会非常缓慢了。

每个人的智能都是由各种各样的能力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结构系统,其中有一些能力是构成这个智力结构的基础,另外的一些能力是在这些基础能力上成长起来的。所以,只有将最基础的能力开发好,这个人的整个智力结构才会向最优化发展,潜能也自然会得到最佳的开发。具体的方法,就是需要在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

所以说,若能在7岁前让孩子在适当的环境下接受外界的刺激,孩子的大脑各部分神经细胞也将发育得更快,到7岁时他的大脑神经细胞可以发育到25%;若是将孩子置于常规环境,那么其发育速度也将是常规,到7岁时大脑各部分神经细胞发育程度保持在1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