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驱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0:23:09

点击下载

作者:雨彤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试读:

作者简介

雨彤

专注于创造力与创新的研究,尤其是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系统的研究和深刻的洞察。先后生活于中国北京、丹麦哥本哈根、美国旧金山、中国香港等地,对中西方不同的教育模式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入的思考。培养孩子的自驱力雨彤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BEIJING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书,分享作者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经验。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作为一位妈妈和一名儿童创新教育与创造力的研究者,陪伴女儿先后在中国北京、丹麦哥本哈根、美国旧金山和中国香港读书,经历了中西方教育模式的洗礼,也看到了太多家长在儿童教育方面所走的弯路,希望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分享给读者,以帮助更多的孩子茁壮成长。全书以“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为核心,分4篇,分别为“培养孩子的沟通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各篇通过案例来阐释说明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找到“自己”,拥有自驱力,成就幸福人生。

本书适合广大养育儿女的父母阅读,也可供研究亲子教育的人员参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培养孩子的自驱力/雨彤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5

ISBN 978-7-121-36518-8

Ⅰ.①培… Ⅱ.①雨… Ⅲ.①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Ⅳ.①G78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92066号

责任编辑:王二华

印刷:中国电影出版社印刷厂

装订:中国电影出版社印刷厂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开本:720×1000 1/16

印张:15

字数:212千字

版次:2019年5月第1版

印次:2019年5月第1次印刷

定价:59.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88258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wangrh@phei.com.cn。序

如何养育孩子?这个主题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当我拿到雨彤女士《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这本书的样稿时,便被“自驱力”这几个字深深吸引。

多年以来,我致力于自我成长、员工关系、管理沟通和职业生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现一个人最核心的生命力就是“自驱力”。自驱力就像是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是汽车正常行驶的保障。如果脱离发动机,仅靠外力拉或推,汽车是难以走远的。孩子也是一样,如果缺少自我驱动,仅靠家长或老师的外部驱动,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从长期来看其生命的厚度和人生的高度可能会受限。

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创造力研究开创者吉尔福特(J.P.Guilford)教授所言,创造力是富于创造的人们所拥有的能力,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创造性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培养和发展创造力方面,每个人都大有可为,创造力并不是天才的专属,人人都有创造力,换言之,人人都可创造幸福卓越的人生。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力,都希望孩子在未来的职场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收获一个快乐而卓越的人生,但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需要家长认清本质,掌握核心技能。吉尔福特教授明确指出,要想提升创造力,前提条件是利用个体所具备的内在的潜力,核心是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即培养和提升孩子的自驱力。《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这本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健康成长的唯一标准,开始更多地重视孩子创造力与自驱力的培养和开发。本书体系完整,将自驱力分为沟通力、学习力、自控力和内驱力四个方面,尤其可贵的是每个部分都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案例,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很强。

父母与孩子相处,可谓斗智斗勇。太硬使不得,太软不好用。我倾向于“巧技能”的开发和使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会做也不会说,是三流;只做不说(具备一些硬技能)或只说不做(具备一些软技能),是二流;做得好又会说,是一流,这也是“巧技能”使人提升的方向。懂得沟通的巧技能者,不仅可以减少与孩子沟通中的冲突,还可以使自己成长为更加卓越的父母。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家长们更需要一些巧技能。

巧技能主要包括:第一,强而不霸,包容有度。父母在孩子面前有强的一面,但不能自以为是,不能霸道,不能命令、指挥、控制,要能够尊重、包容孩子,能够用心养育、用心沟通。第二,养育系统,细节感人。养是责任,育是天职。父母要意识到养育孩子、与孩子的沟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善于构建沟通闭环,要注意点滴细节。第三,尊重差异,展示特色。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年龄、理解力、思维方式等客观差异,家长要尊重这些差异,还要注意不同孩子的个性与能力差异,并能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巧妙地指出孩子的优势所在,让孩子找到内在的动力。第四,角色明确,换位思考。父母应当明确自己在培养孩子自驱力过程中的角色,不能越俎代庖,成为孩子的“保姆”,并能够巧妙地进行换位思考。

对每个家庭来说,养育孩子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长期工程;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家长不断自我成长、自我领导力开发的过程。我始终认为,领导力的核心是一种关系,就是通过引领、传导和效力,把自己的目标变为别人需求的过程。作为家长,首先要有培养孩子的大目标、大梦想,要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愿景,这样才能起到引领孩子一起成长的作用;其次要用心与孩子沟通,激发孩子们的自驱力,一起朝着梦想中的目标去努力奋斗;最后,梦想要成真,需要很强的效力,一步一个脚印,家长要以身作则。

祝贺《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一书的出版,希望本书能够给您和孩子带来帮助!拥有自驱力,人生方可上高速!刘平青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前言:与女儿一起成长

写完这本书稿的时候,发现窗外的天空已经飞满彩霞,凝望着彩霞,我思绪万千。这些年我用心写下这些文字,既是写给自己,更是写给读到它的人,我希望它能够走到更多的人面前,用真心打动读到它的人,最终使得每个孩子能够找到“自己”,拥有自驱力,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

我一直认为,要想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首先要解决父母教育能力的问题,所以这本书不仅与家长分享如何教育孩子,更是引导家长要关注自我教育,注重自我成长。其实,孩子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和家长的教育习惯、教育方式有关。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陪伴女儿先后在中国北京、丹麦哥本哈根、美国旧金山和中国香港上学,经历了中西方教育模式的洗礼,也看到了太多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所走的弯路,所以就希望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分享给家长朋友,以帮助更多的孩子茁壮成长。

凡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出类拔萃,能够进入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不同的个性、思想和判断力。所以,每个孩子也注定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替总是会给人带来许多莫名的焦虑,于是面向孩子的各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更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了知识性的学习上,这种短视的教育理念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比如,人工智能的出现,已经开始引起很多家长的反思,人的知识学习能力与机器人无法相提并论,那么人的优势是什么呢?电影《人工智能》给出了答案:人有感情,机器人是机器。所以,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父母都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让孩子拥有可贵的自尊、乐观、独立、坚持等品格,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力、自控力、沟通力、内驱力等能力,只有这样才会增强孩子对未来的掌控能力。

一个人要想在某个领域做出成就,只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高尚的品格、良好的习惯、发自内心的追求以及清楚地知道“我是谁”等都是缺一不可的要素。除了专业知识,其他的这些要素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其实是一门艺术,没有标准的配方,需要父母根据孩子进行创意。由于不同阶段的孩子对父母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父母的角色必须是动态的,父母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拿出爱心和耐心,帮助、等待孩子找到“自己”,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毕竟“教育的精髓是点燃梦想”。

作为一位妈妈,作为一名儿童创新教育和创造力的研究者,我通过观察、调研、体悟,发现亲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这听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新意,但它却是教育的本质。一个没有自驱力的孩子,不管家长提供多么好的外部条件,终究无法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所以,本书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我将自驱力分为沟通力、学习力、自控力和内驱力四个方面。

第一篇“培养孩子的沟通力”包括第1~3章。第1章有关合作,合作能力是关乎一个人未来是否幸福的核心能力,因为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合作问题。第2章有关沟通,家长一定要学会与孩子沟通,良好的沟通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第3章有关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能否拥有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能否与所处环境和谐相处,能否被周围的人接纳和认可,直接决定一个人是否快乐、幸福。

第二篇“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包括第4~7章。第4章有关阅读,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决定了其自学能力,阅读是可以让人受益一生的好习惯。第5章有关思考,孩子会不会思考,家长是关键,孩子有没有自驱力,思考是关键。第6章有关体育运动,体育运动除了能够带来身体上的健康,还能带来很多其他方面的收获,爱上体育运动的孩子,都是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第7章有关自学,在“学历不代表学问”“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拥有自学能力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篇“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包括第8~10章。第8章有关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干扰,如何让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孩子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培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自控力,是每位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第9章有关时间管理,在当下时间管理是能力,更是自控力、竞争力。第10章有关钢琴学习,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把学习音乐作为孩子的必修课,但是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少走弯路,钢琴(音乐)学习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这些萦绕每位家长心头的困惑我都经历过,在书中也就相关经验进行一一分享。

第四篇“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包括第11~14章。第11章有关内驱力,一个人只有拥有发自内心的追求,找到内驱力,才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超越自我。第12章有关坚持,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好了,所以拥有坚持的品格非常难能可贵。第13章有关乐观,乐观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当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乐观能够让人更好地坚持下去,直到收获最终的成功。所以,乐观才有希望。第14章有关做最好的自己,“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所以孩子只有找到“自己”,拥有自驱力,才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从女儿出生到今天,在过去的4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犹如昨天。作为一位妈妈,我始终陪伴她一路前行,走过弯路,犯过错误,不断学习,且行且思考。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在问题出现之前,没有人真正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它。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高学历并不代表良好的教育,真正良好的教育是应对变化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学习、自我成长,应对变化。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真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持续学习的人。

衷心地祝愿天下的父母们,从今天开始,持续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也祝愿每一个孩子,从今天开始,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立下宏大的志向,茁壮成长,成就辉煌的人生!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王二华老师,对我的书稿提出了宝贵建议。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刘平青教授欣然为本书写序。感谢与我相遇、相识的父母们,与我进行了坦诚的、无私的分享。感谢女儿,多年来,在不同的新环境里能够快速地适应、融入,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能够坦诚地与我交流分享。感谢先生多年来对我研究和写作的支持,在各方面提供条件,使我能够安心陪伴和潜心研究。作者2019年4月12日

第一篇 培养孩子的沟通力

合作:驱动孩子一生幸福的能力

沟通:让孩子的心不再孤独

掌控人际关系:让孩子融入环境

第1章 合作:驱动孩子一生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这几年的一个热点话题,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概念——幸福型家庭、幸福型企业,甚至也有幸福型社会这样的说法。追求幸福不仅是每个人挂在嘴边的话题,也是我们内心向往未来、挑战自我的根本动力。让孩子幸福是我们每一位父母的愿望。我发现,合作不仅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也是影响孩子自驱力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章,我主要和家长朋友们分享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父母的首要职责

和许多妈妈一样,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常常自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的主要职责到底是什么?

我相信每个妈妈都会有同感,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回答。然而,如果妈妈们不能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又如何能教育和培养出优秀、健康的孩子呢?

当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这个问题更加让我困惑。看到周围一些妈妈们,已经开始把孩子送往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里“充电”,我不由得扪心自问:这是妈妈的核心职责吗?

其实,我一直不赞成在幼儿阶段把养育孩子的精力放在提前学习上,如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学习识字、英语、绘画、跳舞等,而是主张把精力、时间用在与孩子的互动游戏,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亲密的亲子关系上,因为亲密的亲子关系才是家教的根本。

这只是我做妈妈的直觉,但是,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很幸运!在女儿读幼儿园期间,我拜读到了阿德勒的著作——《自卑与超越》。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大师说:“从婴儿降生的一刻起,家长只有一个任务,教会孩子合作。”

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仿佛一下子顿悟了,让我对“妈妈的职责”这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幸运的是,这些年来,我不知不觉一直在践行阿德勒的理论,我没有人云亦云,没有盲从,始终把培养女儿的合作能力放在我“职责”的首位。

随着女儿逐渐长大,我对此不仅有深切的体会,而且受益匪浅。所以,我把“合作”作为与家长们分享的第一个话题。合作能力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和工作。

阿德勒认为,从出生的那天起,婴儿就开始不断地尝试与外界合作。通常,婴儿的第一个尝试合作对象就是妈妈。婴儿会用哭闹等方式得到渴望的资源,如妈妈的哺育、拥抱、亲密接触等。很多有经验的妈妈在这个阶段可以听出婴儿不同的哭声,每种哭声代表不同的含义。孩子在婴儿初期,与世界的主要连接便是妈妈,婴儿会认为完美地控制了妈妈,便完美地控制了世界。这个阶段如果婴儿和妈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孩子完美控制世界的心理需要就得到了满足,这样婴儿的满足与安全感也会大大增加。之后,孩子的合作对象从妈妈一人开始变为爸爸、妈妈两人,然后扩大到其他家庭成员,如爷爷、奶奶等。

绝大多数的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刚出生的孩子就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是的,对刚出生的孩子而言,妈妈的声音和心跳声会带来安全感。

女儿刚出生时,我们还住在医院里,由于我需要输液,就把她放在与我的床位紧挨着的小床上,只是偶尔的时候,才把她抱到我的身边。女儿从出生的第二天开始,只要被放回小床上就开始大声哭闹。我们都很紧张,不知道她到底是哪里不舒服?

室内温度很舒服,她也吃得饱饱的,但她就是不睡觉,躺在小床上,紧握小拳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大哭。后来,先生把她抱到我的床上,令我吃惊的是,她一躺在我的身边,马上就不哭了。女儿躺在我的怀里,非常安心。看着她好像非常满足的神情,我感到“幸福满满”。那一刻我就明白了:她哭,是因为她没有安全感;她不哭,是因为她找到了她熟悉的东西——妈妈的心跳声。按照阿德勒的观点就是女儿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

相处,才能学会合作

妈妈与自己的孩子合作,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不同的个性、思想,所以妈妈需要与孩子多相处。妈妈只有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通过关注和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学会如何照顾孩子的身体、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绪、如何与孩子合作。

不少家庭选择“把孩子交给其他人照顾日常生活,送孩子进入早教班”的养育方式。通常这类家庭会有这样的观点:孩子小,什么都不知道,谁带都一样。这种养育方式很普遍。但是,我不赞成这种方式。我始终主张的观点是:启蒙教育不是提前学习,而是需要父母付出精力和时间用心陪伴。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要启发、引导孩子去探索,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父母的用心陪伴很重要,孩子只有感受到了父母的关爱,信任父母,父母才能有机会引导、教育孩子。

北方人常说的“小孩子认生”就是指孩子大概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会选择让谁抱,大人拍手表示“抱抱”的时候,孩子会选择把手递给他/她最信任的人。如果是在家人与外人之间选择,孩子会选择家人。“小孩子认生”现象表明,婴儿出生后,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一直在尝试着与周围的世界合作,通过合作来建立信任感。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良好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启蒙阶段是培养信任的关键期,所以如果父母没有在这个阶段选择与孩子相处该是多大的遗憾啊!

只有多与孩子相处,父母才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孩子的特点。父母只有在认清孩子的特点之后多动脑筋、运用智慧、找到有效的方法,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我女儿小时候,胆子比较小,做事情一旦出了差错,就会表现得无所适从,不敢再去尝试。

2010年,我在上海世博会买了两个水晶球,打算一个送给女儿,一个送给朋友家女儿。

到家后,女儿很高兴地拿起水晶球看里面的花草,没拿好,水晶球掉在地板上,碎了。一看到水晶球碎了,她紧张地都快要哭了,并且想逃离现场。看到她的反应,我立马对她说:“宝贝,你站在那里不要动,我担心玻璃渣子伤着你。”说着我把她抱到没有玻璃碎渣的地方,然后开始清理地板上的玻璃碎渣,一边清理,一边对她说:“这些玻璃渣子很容易伤着人,清理的时候得特别小心。碎了水晶球是小事,被它的渣子伤着可就麻烦大了。” 她认真地听着,紧张地看着我清理,并提醒我:“妈妈,你别被玻璃渣子伤着了。”

清理完后,我问她:“你是不是还没看清楚里面有什么东西呀?”她点点头。“好吧,幸亏买了两个。” 我一边说,一边把另外那个水晶球递给她。结果,女儿不接水晶球,而是对我说:“妈妈,你拿着我看,好吗?”我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是,我坐下来,把她抱到我的腿上,对她说:“宝贝,我知道你特别想看看漂亮的水晶球,又担心拿不好掉地板上,是不是呀?”她点点头。我接着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拿好不就行了。有什么担心的?”她听我这么说,才接过水晶球,结果,转着水晶球看了半圈儿,又掉地板上,摔碎了。

我把她放在沙发上,又重复刚才的清理工作。一边清理,一边跟她开玩笑:“看来上海的水晶球不喜欢北京啊。回头,妈妈再给你买一个北京的水晶球吧。”这时候,女儿也快乐地忙起来了,坐在沙发上,指挥我清理我没有发现的玻璃渣子。

女儿 6 岁多时,我们生活在丹麦。有一天,她和我一起去超市买东西,有一种陶瓷足球储蓄罐做得太逼真了,她以为是足球,抱起来直接往地上一掷,足球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弹起来,而是变成了一地碎片。

我目睹了女儿对那次意外事件的处理过程。她先去水果区取了一个袋子,小心地把碎片装入袋子,然后找工作人员帮忙清理地面上的小碎渣;接下来找我,拎着袋子到柜台交钱。整件事情女儿处理得有条不紊,非常冷静。

这两件事情使我看到了女儿的成长,也让我体会到养育孩子要有耐心,遇到事情时,家长的从容冷静可以帮助孩子减少焦虑。家长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教会孩子担起责任。

只有多与孩子相处,父母才会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想法,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理解,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才会接纳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女儿 3 岁左右的时候,有一个周末,我们几个妈妈相约带孩子(几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到儿童游乐场玩。

到游乐场以后,妈妈们在一起聊天,孩子们玩自己喜欢的东西。其间,有个小男孩跑到妈妈身边,拿出六七支彩色铅笔交给妈妈,让妈妈帮忙先收着。妈妈问:“宝贝,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彩色铅笔呀?”小男孩略带紧张地小声回答:“是我的好朋友Y昨天给我的。”妈妈接过彩色铅笔,又抱了抱小男孩说:“好的,宝贝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儿去吧!”接下来继续与其他的妈妈一起聊天。

小男孩回答妈妈问话时的神态给我的直觉就是“他没有对妈妈说实话”,所以小男孩跑开后,我就比较留意他,发现他直接跑到了画画的摊位,站在放着各种彩色铅笔、油画棒、荧光画笔的架子前面挑选自己喜欢的笔,我赶紧提醒小男孩的妈妈。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小男孩妈妈的处理方式,先是很生气地责骂孩子,打孩子的手,然后归还了画笔。

我很吃惊这位妈妈为什么会这样教育 3 岁多的孩子。如果我是小男孩的妈妈,首先我要反省自己为什么会对孩子的行为不敏感;我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鼓励孩子自己说出“为什么撒谎说‘画笔是好朋友给的’”。同时,让孩子认识到“随便拿走别人东西”的行为是不对的,接下来,会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处理“妈妈手中的画笔”。

后来,我发现周围有很多像小男孩妈妈一样的父母。要么是发现不了孩子的问题,读不懂孩子的行为;要么是发现了问题,家长把发泄自己的情绪当作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这类父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

我的体会是,作为妈妈要对孩子有足够的敏感,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心声,读懂孩子的想法,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视而不见、敷衍了事。智慧的父母会让孩子在关爱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孩子只有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积累了有用的经验,才会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得心应手。

女儿小学期间分别在丹麦哥本哈根、美国旧金山及中国香港三个地方读书,她的适应能力很强,每到一个新地方,很快就会有好朋友。这主要得益于她在与我们相处过程中积累了与人合作的经验,使得她在新的环境里能很快地被接纳,很容易找到归属感。她的这个能力确实让我们省了很多心。

我和先生很爱女儿,但从来不溺爱。平时如果女儿有什么不当的言谈举止,我们就会通过引导女儿换位思考,让她体会别人的感受,进而接受我们的建议,而不会以“孩子小,长大就会明白”作为借口而推卸对她管教的责任;如果做错了事情,我们会耐心地引导女儿找出错的原因,同时帮助她找到正确的做法;作为父母,我们自然会对女儿很关注,但平时会用心引导她认识规则、明白人之常情、领会如何与人相处的技巧。

总的来说,父母只有与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才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才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并有机会去“引导、培养”孩子。孩子只有从父母的做事风格中积累了好的合作经验,才能够在学校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进而激发学习热情。

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是信任

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是信任,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呢?首先,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小,为了维持短暂的、表面上的“和平”而欺骗孩子。婴幼儿时期是培养信任的关键期,父母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婴幼儿不懂事,好糊弄”。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没有建立信任,即使后期“亡羊补牢”,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

女儿2岁半到4岁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出差。

第一次出差的时候,我提前跟女儿一起读了读有关“妈妈出差了”的绘本,并且借用绘本中的语言,对她解释“你的妈妈也要离开几天”,等等。当我第二天早上离开家时,她像平时一样,很平静。到了下班时间没有见到我,她刚开始是等,然后到处找,等家人告诉她“妈妈出差了”,她才明白“出差”就是“见不到妈妈”,于是开始哭闹。

第二次出差前,我刚说出“妈妈要出差”,她立马就开始哭闹,等她情绪稳定了,我对她说了说“不能见到你,我的心情也不好。你因为不能见到我而哭闹,我的心情更加不好”之类的话。然后我们俩又一起读了“有关妈妈出差了”的绘本,读书的时候,女儿对我说:“妈妈,你出差的时候,我像绘本中的小兔子一样想念你。”

我夸奖女儿:“你长大了,懂事了。在没有经历过‘妈妈出差’这件事情的时候,咱们一起读了很多遍绘本,你没有明白‘出差’的含义,更体会不到绘本中小兔子的心情,今天读这本书就特别不一样了,你不但懂了什么是‘出差’,还能够理解小兔子的心情。”同时,我鼓励她,如果能像小兔子一样在妈妈出差期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后来,女儿通过“妈妈出差”学会了认识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更可贵的是她对我的信任,因为我从来不会对她隐瞒事实。

其次,父母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孩子不信任父母,通常与父母不信守承诺有关。

女儿一直都很信任我们,我们对女儿一直都很守信用。

2015年,先生去丹麦出差,临走前对女儿说:“宝贝,爸爸这次从丹麦给你带一款最新的‘星球大战’系列的乐高作为礼物吧!”这原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中间出现的两个“插曲”使事情变得不平常了。第一,先生给女儿买的乐高由于尺寸大不能装入行李箱,因为尺寸的缘故也不能带上飞机。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把乐高装入新买的行李袋,办理了托运。加上国际托运费这款乐高真是昂贵啊!第二,女儿发现:爸爸买回来的乐高是最新款的“复仇者”系列,不是“星球大战”系列。先生为自己的粗心向女儿道歉。女儿对爸爸说:“没有关系的,爸爸,对我来说,哪一款乐高不重要,我知道爸爸特别守信用,特别爱我!”

女儿很信任我们。平时,她会很放心地与我们分享学校发生的事情,无论好事还是坏事。看着她在家庭中很有安全感,我们也很开心。

再次,面对出现问题的孩子,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只有这样,父母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出现问题的孩子,父母既不可以小题大做,也不可以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面对出现问题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冷静、控制好情绪,并且解决问题要以“孩子改正错误,吸取教训”为目的。不给孩子解释机会,不用心去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只是受控于自己情绪的父母,不可能与孩子之间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父母才会给予孩子信任感和安全感,孩子有了信任感和安全感才会说出自己的心声,父母只有听到孩子的心声,才能“对症下药”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女儿就读的学校,学生每年会有 3~5 天的露营生活。每次露营结束后我都会听到很多这样的事情:有的小女孩会想家,想念父母。也有不少小女孩会说:“我一点都不想家,我特别不喜欢我的妈妈。”“我妈妈每次打我,我都想报警,没有报警是因为我担心妈妈被拘捕。”“我讨厌我妈妈,她总是说我不好。”“我每天在学校很开心,一放学想到要见到妈妈,我就很不开心。”等等。

我认为这类觉得离开妈妈就是“解脱”的孩子,一定是遇到了“管教严厉、方法不当”的妈妈。

我也不止一次见过情绪失控的妈妈对孩子声色俱厉,妈妈列举着孩子的种种错误,孩子心不在焉地附和着:“是的,妈妈。”往往处于自己情绪中的妈妈对孩子的“应付”没有丝毫察觉。等妈妈情绪过去了,孩子就“躲过一劫”了。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妈妈很生气地指责、训斥一番,关于如何解决问题却只字未提。

据我观察,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学校,对学习兴趣一般,成绩一般,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纠结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家里,这类孩子特别容易“吃定”父母,从小就学会了如何讨父母欢心,如何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而又不被父母识破真相。这类孩子多数时候表现为“表面顺从,内心抵触”,因为家长很少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所以往往看起来比同龄孩子或“更世故”或“更幼稚”。本质上,他们都是没有得到父母真正关爱的孩子。

我的观点是:面对有问题的孩子,教育父母比教育孩子更急迫,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父母只有给予孩子信任感和安全感,孩子才有勇气展现真实的自我。

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扩大合作的范围

首先,父母只有相信孩子才能成就孩子。小孩子只要一走出家门,就会尝试寻找小朋友一起玩儿,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父母要相信别人家的孩子会善意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与同伴交往。只有这样才会使孩子发展出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父母不可以打着疼爱孩子的名义,过度干涉孩子。父母把孩子作为弱者对待,只会扼杀孩子的思维发展和行动能力。

女儿小的时候,每天在小区游乐场玩儿,那段时期有个小男孩很出名,只要他一到游乐场,家长们就会找出各种理由带着自己的孩子离开。原因就出在小男孩的妈妈身上,小男孩的妈妈总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小皇帝”,大家都得服从她儿子的要求,都得陪着她儿子玩。小男孩妈妈的言谈举止大家都很厌恶,邻里之间,大家为了维护表面上的“和睦”,只能“躲”。如此一来,小男孩就成了圈儿里出了名的“熊孩子”。妈妈的干涉让孩子成了“孤家寡人”,丧失了学习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其次,父母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孩子能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学会分享与体谅,或者学会以自我为中心。孩子会把与父母相处中学到的经验运用到他人和社会。“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一直都在模仿父母的言行,无论是“熊孩子”还是“人见人爱的孩子”都是来自对父母的耳濡目染。

每次到自助餐厅用餐,我都对上面提到的观点深信不疑。在自助餐厅自由用餐的环境里,有的家庭,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面对丰盛的食物,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取餐,不会轻易浪费食物。并且,如果你多留心观察,往往还能发现这样的家庭,大人和小孩都表现得文质彬彬,如小声交流、对服务员有礼貌等;有的家庭,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面对丰盛的食物,把餐盘装得像座小山,即使餐桌上摆满了食物,大人和小孩还是会一趟一趟地取餐,用完餐,餐桌上的食物堆放得仍然像座小山。并且这样的家庭,大人和小孩通常都是很“自由”,不会顾及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大快朵颐。

在丹麦生活时,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随着女儿的长大,发现周围有很多类似的家长。

有一次,一位妈妈向我诉苦,她的女儿从四岁开始学琴,学了五年了,数不清换了多少老师,但是没有一位老师能管得了这个孩子。我知道这个孩子正在跟着一位特别有经验、有耐心的老师学琴。所以,妈妈的烦恼让我很好奇。“目前的老师不是很好吗?”我问。“是很不错,但是孩子根本不听她的。”“什么表现呢?”“不按老师的要求做,每次复课达不到要求,如果老师让她多做几遍,就会双手离开琴键,什么都不做了。”“哦,这么有个性。那你怎么跟孩子沟通的呢?”“在课堂上我都是忍着不发火,回到家,我会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她怎么解释?”“不作声。”“是吗?那你们怎么交流?”“都是我在说,我问她‘是不是不喜欢目前的老师?如果是,我马上给你换。’”

我突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原来,在这位妈妈心目中老师就是“付钱上课,不高兴就换”的角色,难怪孩子对老师是那样的态度,难怪老师管不了她家孩子。妈妈对老师的定位决定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如果妈妈不改变自己的看法,什么样的老师也管不了她家的孩子。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这些现象的“病根”就是父母与孩子都不懂“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没有感恩之心,把所得到的一切都视作“理所当然”。无数案例已经证明,只有让孩子具备了体谅、关爱他人的能力,他才会生活在感恩之中。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会拥有幸福的能力。

父母培养孩子合作意识时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对合作有正确的理解。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与协调(包括语言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合作不是顺从,不是失去自我。合作与竞争不矛盾,只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会获得双赢。在合作中,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

第二,父母不可以顺从孩子的不当言行。

有些父母在孩子有不当的言行时,较多地采取了顺从、放任的态度,父母的这种做法容易使幼儿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如果父母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那么就只是在无原则地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根本培养不了孩子的合作意识。

只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合作意识,会导致孩子的任性和自私。所以父母不可以盲目地顺从孩子的不当言行,不可以溺爱孩子。

第三,父母不可以控制孩子。

如果父母的控制欲太强,对孩子的什么事情都要干涉,从来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那么就会出现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专制,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另一种是孩子特别被动,只会追随别人,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合作不是控制,也不是屈从,合作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总之,合作特别重要,合作能力直接关乎一个人的幸福能力。正如心理学家所说,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合作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与周围其他人相互关联,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得与他人合作,比如人类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两性关系的良好发展。合作是孩子将来立足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自我驱动力,未来的社会不但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中的竞争。可以这么说:不会合作的孩子是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孩子!

第2章 沟通:让孩子的心不再孤独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特别重要。好的教育取决于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取决于好的沟通,而好的沟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交流,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家长只有通过沟通才能把自己的经验和理念传递给孩子,进而达到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自驱力的目的。我一直都把能够顺利地引导教育女儿成长,归因于我们之间的良好沟通。

那么,家长该怎么与孩子沟通呢?答案是:沟通没有固定的章法可依。不过,只要家长肯花心思,总会找到办法。我根据与孩子的沟通经验,总结了如下的沟通步骤:

第一,家长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孩子的想法、需求和困惑。

第二,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之前要先整理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如果家长一时没有想明白该怎么办,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我理解你,不过目前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办法,等到明天或周末咱们一起想想吧。”

第三,家长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要有条理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直至孩子想出解决办法,并且使孩子感觉“这是我自己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家长需要进一步观察孩子如何使用“办法”解决问题、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及根据孩子对结果的态度,判断要不要引导孩子调整“办法”,等等。

要想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有效,家长就一定要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需求和困惑。我在这里分享自己常用的方法。

让孩子说出心里话

如果孩子不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父母就无法引导教育孩子。我通常的做法是:孩子越是觉得遇到了大麻烦,我越是表现得沉着冷静,不让孩子在我面前感到紧张,而是让孩子有安全感,只有这样我才能听到孩子说出心里话。一直以来,我们通过言传身教给女儿灌输的理念就是:无论她遇到什么事情,无论在这件事情上她有多么糟糕,都可以放心地告诉我们,我们只会帮助她找到解决办法,肯定不会通过责骂、嘲讽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家搬往丹麦哥本哈根后,女儿入读英语国际学校。

我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感觉很特别。说“特别”是因为这里的“家长会”是老师与每个学生的家长按照预约的时间单独见面。

第二次家长会的时候,我与老师在教室见面,女儿则在教室外面的读书区域读书。家长会快要结束时,老师对我说:“我有一件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每次我让班上的学生写作,我把纸和笔放在你女儿的桌子上,不管这个写作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她都不会去碰纸和笔。我尝试了很多办法,但是都没有用。”听老师这么说,我的直觉是女儿在写作方面没有自信。看着老师无奈的表情,我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谢谢您让我知道!我会试着与女儿沟通这件事情。”

家长会结束后,我一走出教室,女儿就马上过来拉住我的手,同时仰起小脸在我脸上“搜索”。“妈妈,老师是怎么说我的?”她不安地问。

看到她眼神中的惊慌,我故作沮丧地对她说:“刚才我跟老师交流蛮紧张的。我在想,是不是下次家长会,我提前给老师写封邮件要求一下,请你做我的翻译。”听我这么说,我能感觉到她放松了不少。我先向女儿传递了一个信号:每个人都会遇到让自己紧张的事情。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彼此没有再提起有关家长会的事情,但是,我一路上除了跟她聊天之外,都在思考该怎么办。

到家后,放下书包,我让她跟我一起到家附近的公园散步。那天,空气有些凉丝丝的,公园的路面上到处是形状各异的水洼。她一身那个季节典型的丹麦孩子装扮:连体衣,中筒的防水鞋。在公园里,女儿踩水洼,摘红色圣诞果,跑来跑去,很是开心。

半个小时后,我叫上她与我一起走。我牵着她的手,边走边对她说:“宝贝,我想跟你聊聊今天的家长会。”紧接着我复述了令老师棘手的事情,所述事情得到她的认可之后,我问:“你为什么不碰纸和笔呢?”

沉默了好久,她答:“我不会写。”“哦,看来我猜对了,听老师说完,我的直觉就是你在写上有困难。”“真的吗?”“是。我也觉得‘写’对你来说会有很大的挑战,毕竟你接触英语的时间短,我也没有想到这个年龄就要开始写作。”“妈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英文写作的?”“中学。中文写作是在小学三年级开始的。你没有提起过写作的事情,我原以为你下个学年才会开始写作呢。”“那是不是对我要求太早了呢?”“应该不是,既然老师要求,说明学生在这个年龄该具备这个能力了。”“但是,我不会写。”“我理解你在写作上的困难。但是‘拒绝去写’不能解决问题,咱们得想想该怎么办?对了,同学们写作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我就坐着,什么也没有做。”“心里有没有着急呢?”“有。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会的单词不多。”“哦,那能不能下次老师让写的时候,你尽自己最大努力、运用你平时掌握的 spelling list(生词表,学生每周会得到按照拼写规律列出的生词表)上的单词去写呢?”“我会拼写spelling list上的单词,但是还有许多我想用但不会写的单词。”“明白了,你想用平时与同学之间说的那些单词,是吗?”“是啊,要不怎么写呢?”“直接问老师怎么样?”“我担心老师嘲笑我,因为我很多单词都不会。”“我敢保证老师不会嘲笑你。老师很乐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学生进步是老师的心愿。要不,你下次试着把会的单词写出来,不会的主动问老师怎么样?”

第二天,女儿放学后告诉我:“今天,老师让写的时候,我动笔写了,但是很慢,因为总要问老师该怎么拼写。”“老师乐意帮助你吗?”“很乐意,每次我问她,她都会对我笑。”

老师的态度使得女儿在写作上迈出了第一步。

再后来,女儿又发现了一个好办法,不会的单词还可以请教坐在一起的同学。事实上,是因为老师的态度打消了女儿“不会拼写会被嘲笑”的顾虑,才使得她敢于寻找更多的解决办法。

那个学期,我会经常询问女儿有关她写作的事情,从女儿的言谈中,我能感受到她在写作上的进步以及慢慢地开始找到写作的乐趣。

现在,女儿写的东西经常会被老师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老师说她的作品像是那种以写作为生的作者写出来的。写到这里,我真想问问女儿:“嗨,小姑娘,还记不记得几年前咱们一起在丹麦公园里讨论的那件事?”

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

沟通需要家长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家长只有理解、接纳了孩子的行为,才能沟通,才能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大大减少亲子之间的冲突。接下来,我分享一个有关女儿入睡的案例。

女儿很喜欢读书,是典型的“书虫”。每天晚上睡觉前催她放下书,都是不忍心的事,感觉硬生生地把她从书的世界里拽了出来。

在她沉迷于有关罗马与希腊众神系列故事书的日子里,有一天晚上,我答应她,可以多看20分钟。但是,等20分钟到的时候,书的内容也到了高潮处。

她很守信用,准时爬到了床上睡觉。我在隔壁卧房看书,1个小时过后,我还是能听到她在床上辗转反侧。我也要准备睡觉了,于是,我叫她,她不回应。我再叫,她还是不出声。我意识到她不想让我知道她还没有睡着,因为第二天还要上学,折腾这么久没有入睡,她担心我会不高兴。我又大声说:“宝贝,是不是睡不着?如果睡不着,就过来吧。”紧接着,随着一声“好”她旋风般抱着枕头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躺下后,我对她说:“妈妈不想让你睡前看书,是因为如果看书兴奋了,就会睡不着。你今天是不是就是这种情况?”“是,一直都在想书里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然后,我告诉她,她小时候每每入睡有困难的时候,有两种帮助方法:一种是把头抵着我的后背,听着我的心跳能很快入睡;另一种是拉着我的手,很快就能入睡。她听完后,拉起我的手,然后问我:“是不是这样?”接下来,大概不到10分钟,我的耳边就听到了她均匀的呼吸声。

睡觉这件事是这样的,那么晚她还没有入睡,我很着急,估计叫她的时候,她听出了我声音里面的情绪。所以,面对我的询问,她不应答,假装睡着了。她没有回应,说明她不敢把真实情况让我知道。我意识到以后,赶紧调整自己,没让不良情绪继续发酵,更没有发泄自己的不满,而是采用了理解她和让她安心的方法——“拉着她的手,让她快速入睡”,很快地把问题解决了。

用商量的方式沟通

家长要用商量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而不是命令,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用“建议”,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人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

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处理,即使父母有自己的想法,也要通过商量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孩子,帮助孩子全面地认识问题,让孩子权衡利弊后再做出选择。毕竟,许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实现。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地用父母的威严来压制孩子,不但沟通没有效果,也不会对孩子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

当亲子关系发生冲突时,父母总是不愿意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希望以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使孩子屈从。实际上,冲突产生时,每个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尊严,不希望被他人压制,孩子也是如此。如果父母的方式不对,孩子不仅不会听从父母的意见,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恶化亲子关系。

所以父母在与孩子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情况下要学会使用商量的口吻,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与尊重,体会到人格的平等,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比较顺利地接受父母的意见。

特别是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更需要父母非常有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使孩子认清利弊,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

总之,父母与孩子之间遇事商量,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避免许多无谓的争吵,而且还能教会孩子为人处世,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与孩子沟通,只有当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时,才会主动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如果父母用自己的威严逼迫孩子接纳父母的意见,最终结果一定是孩子的放弃。关于这些,我深有体会。

以前,女儿弹钢琴时,总是不开口唱。

在丹麦的时候,老师跟她讲过“唱”在弹钢琴中的重要性,她没有采纳老师的建议。我提醒过几次也没有效果。

来到中国香港后,随着弹钢琴的难度增加,不唱已经影响了她的学琴进度。有段时间,在钢琴课上,老师总是流露出对她学琴进度的不满意。那段时间,女儿每天在家练琴很刻苦,但是见到老师的时候,老师总是说她没有好好练琴。

有一次,上完钢琴课,在回家的路上,我与她交流:“你最近弹琴遇到了瓶颈,是不是因为缺乏唱呢?”“不知道。”“我记得老师说过:‘唱可以帮助你找到音乐的感觉。唱是音乐的一部分,如果缺少这部分的练习,对于音乐的学习怎么说都是不完整的。’”“嗯,老师是这么说过。”“那你觉得最近这段时间弹琴总是不能突破?会不会跟平时练琴的时候不唱有关呢?”“不知道。”

我怎么都没有想到,唱对女儿来说会是那么大的自我挑战。

第二天,她练琴的时候开口唱了,不过,唱的时候哭了。

一周后,我发现她每天练琴的时候唱已经比较自然了。我问她为什么第一次唱会哭?她告诉我,“特别不愿意唱,因为总是觉得‘开口唱’很难为情,但是又觉得不唱不行”。

后来,女儿终于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进步。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深刻体会到:家长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孩子的困难只能靠孩子自己克服。面对遇到困难的孩子,家长只能给出建议,并且建议只有被孩子接受了才会有效。良好的沟通是建议被接纳的前提条件。

珍惜与孩子的日常沟通

家长每天都需要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愉快的沟通,不要认为沟通只是在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才需要。

在日常沟通中,父母要看到、看懂孩子的付出。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被照顾的对象,没有能力给予,或者我们习惯于关注孩子的问题,不懂得花心思去看孩子的付出。实际上,孩子想办法让父母开心,如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讲学校发生的有趣事、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学到的一项新本领等,都是孩子的付出。

我每天都会拿出时间倾听女儿讲在学校发生的事情:遇到好笑的,跟她一起开心;遇到不好的,跟她一起分析利弊;遇到麻烦,帮她出主意、想办法,等等。就是这些日复一日看似“没有什么用处”的沟通奠定了我们之间的信任,培养了她的同理心。同理心和信任保证了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又是沟通的必要条件。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沟通使女儿学会了 “双语”。你看日常沟通是多么重要。“双语”是香港很多家庭为孩子选择学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我要在这里分享有关“双语”的案例。

2015年,我们家搬到香港后,女儿入读国际学校,女儿是那时候才开始接触学校里开设的中文课的。

我记得小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中文老师见到我就问:你女儿的中文水平让人出乎意料,她的中文是怎么学的?

在中学的第一堂中文课上,老师与女儿交流后,问她:“你是不是从 local(公立)学校转过来的?”得知不是之后,又问:“你的家庭是不是特别重视中文?”

女儿的中文是不错,如果我们不说,几乎没人能看出她在国际学校读书。来到香港后,我见过不少身处中文家庭,从小就学中文,但上中学后依然中文说得结结巴巴的国际学校学生;也接触过很多中文家庭,发愁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该怎么学好中文。老实说,是来到香港后,看到学校开设有中文课,我才开始思考有关“双语”的事情的。

学语言最重要的是环境,中文家庭的孩子学中文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家长还为孩子的中文发愁的话,那么家长就需要反思:利用好“中文家庭环境”这个条件了吗?

在丹麦生活时,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都是我绞尽脑汁给女儿讲故事的时间。她每天一放学就急切地跑出教学楼,听我讲故事,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问:“然后呢?”这句话意味着,故事要接上,要从早上分手时故事断点处继续往下讲。慢慢地,她从一个个故事中听出了故事的寓意和我的用心。她听出来了,我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同时表明她的理解力也提高了。

前几天,女儿对我讲,老师问同学们“好吃懒做”里面的“好”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给出的答案都是“好”的字面意思,班上只有她知道是“喜欢”的意思。我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她回答说:“只有这样理解才合理呀!”是啊,从环境里学习语言怎么会和仅从书本上得到的一样呢?

女儿一直坚持阅读中文读物,特别是每年暑假,更是她在中文故事里遨游的大好时光。对于中文家庭的孩子,在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家长不就是“活字典”吗?家长给孩子提供这个方便了吗?

对于身处中文家庭、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的中文学习,我的观点是:学校是家的延伸。毕竟身处国际学校,中文只是被当作一门语言,不可能指望学校一周多安排几节课来解决中文的学习问题。

对中文家庭而言,语言环境就是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点滴愉快的交流沟通。

然而,现实中最常见的情况却是,从孩子进家门开始,家长就使用命令性的语言告诉孩子该做什么,如洗手、吃东西、做作业、洗澡、吃饭等。看到这些现象,我为孩子们在中文学习过程中,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可以通过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进行学习”感到可惜。

总而言之,我的分享希望能使家长们认识到日常沟通的重要性,千万别把它当作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沟通要把握时机

沟通要注意把握时机。不少家长喜欢随时随地对孩子“畅所欲言”,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自尊心。家长这种为所欲为的说教方式很有杀伤力,很快就会让父母在孩子面前威严尽失,形成“家长暴跳如雷,孩子无动于衷”的局面。

有一次,我和女儿与一对刚认识的母子俩一起吃午餐。进餐过程中,那位妈妈一直不停地说教自己的儿子。看到我的女儿跟服务员点餐,那位妈妈就教导自己的儿子要把英语学好,要有礼貌;看到我的女儿用餐,她又教导自己的儿子要注重进餐礼仪,等等。一餐下来,我脑袋晕晕乎乎,几乎都不记得吃了什么东西,满脑子都是那位妈妈的唠叨。

不过,我发现她的儿子已经学会了屏蔽妈妈的唠叨。用餐时,只要他想干什么,就会随时打断正在说话的妈妈,并且也不会因为妈妈不高兴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后来,我又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父母,也了解到这类父母的想法:只要父母说了就是在教育孩子。面对这种想当然的“教育方式”,我真的很无奈。

与女儿的沟通,我做到了:有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如果女儿的行为不当,我会提醒她,用眼神制止她,不会指责批评。并且指出不当行为时,会遵循:话到为止。

在丹麦的时候,有一次上钢琴课,房间飞进来一只蛾子,女儿就开始忙着捉蛾子,大概捉了半节课。我只是坐着看书,什么也没有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对她说:“我对你今天在钢琴课上的表现很失望。玩心太重了,忘记了自己的任务,你这样做对大家都不好,浪费了老师、妈妈和自己的时间。”经我这么一说,女儿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妥,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在课堂上做不该做的事情。

如果我没有选择时机,直接在课堂上对女儿进行一通说教,那么又会是什么结果呢?我肯定会很生气,老师会不知所措,女儿的自尊心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估计一堂课全泡汤了,甚至以后的很多堂课,大家都会彼此不自在。

所以,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握好时机,让孩子听进去并接受自己的分析与建议。孩子需要家长的引导,需要家长告诉她怎么做才是对的。孩子只有通过家长的耐心引导,才会慢慢积累经验和明白社会规则。仅仅指出孩子的错误与不足,只是满足了家长的情绪发泄,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丝毫的益处。当然,家长无视孩子的不当行为,也是不负责任的,只能维持一时的表面开心与一团和气,等孩子到了青春期,认识到自己不被别人认可和接受的时候,要么悲观,要么叛逆。

不要讨好孩子

沟通中,理解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进而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为了讨好孩子。

梁实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向不相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眼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

这句话真是现实的写照啊。很多父母为了讨孩子欢心,对孩子没有原则。往往这种讨好型父母数年后就会看到孩子的模样——任性,没有同理心,更没有包容心。

我经常告诉女儿:爱自己的孩子,动物都会。但如何引导、教育孩子,的确需要父母的智慧。不要以为被溺爱的孩子获得的父母的爱更多,实际上,那不是真爱。理智型的父母会对孩子爱得更深沉一些,看得更远一些。做父母的,如果看到孩子跌倒了,自己跑过去把孩子抱起来总比看着孩子自己爬起来,心里更好过一些吧?但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让孩子明白规则,父母必须克制自己因为疼爱孩子而忘记引导的那种冲动,不是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