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代名医学术精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20:01:40

点击下载

作者:刘德荣、邓月娥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福建历代名医学术精华

福建历代名医学术精华试读:

前言

福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早在十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祖国东南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五千多年前闽江流域的先民们创造了辉煌的昙石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融合古越民众和闽中土著的“闽越族”已在福建出现,而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闽越国的建立,则揭开了福建文明史的第一页;至秦代福建有了正式建制,此后福建汇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大潮流中。数千年来,福建的先民们在与自然界和疾病的斗争中,不仅求得生存与发展,而且积累了医药卫生知识,尤其是东晋以后,中原医学随着北方民众的大批入闽而传入福建。汉唐以降,福建人文荟萃,名医辈出,世家林立,医学著述宏富,中医薪火相传。福建医学在承袭和发展中原医学的同时,受到宋代理学和“山”“海”地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影响,医学各科都取得了一定成就。福建历代医家为广大民众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医学的学术发展,也逐渐形成了具有福建区域特点的闽医学派。

回溯福建医学发展的历史,以“四大名医”为代表的历代著名医家,他们在中医理论探讨、药物方剂整理,以及在战胜疾病、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医疗实践方面,均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历代医家通过著书立说给后人留存下来丰富的医疗经验和诊治特色,如李迅用麦饭石膏治背疽、杨士瀛的惊风“四证八候”和“气为血之帅”说、聂尚恒治痘疹重视气血、萧京阐发元气学说、陈修园用“分经审证”研究伤寒学和燥脾补肾法治消渴、邓旒倡用芫荽笋兜香菇汤透疹、林作建治胃痛的蒌薤丹参饮、吴瑞甫重视温病养津透汗、林笔邻治湿温的三叶三花、黄廷翼的浅针术、陈应龙的子午补泻手法、林扶东创用烘绑法治疗象皮腿等。历代医家的学术经验,是今日发掘和继承中医学的宝贵财富,对当前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整理总结福建历代名医的经验,是恩师著名中医学家、医史学家俞慎初教授生前的愿望和重托,笔者遵照俞师之嘱,多年来从事此项研究工作。去年在福建省社科联、福建省卫生厅、福建中医药大学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研究福建医学发展史、总结历代名医经验的课题有幸被列为2011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大项目,使研究工作获得组织上的强有力支撑。本课题研究和历代名医学术精华的总结编写,得到邓月娥博士的真诚协助和学校多位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老师、临床医务人员的积极响应和大力合作。诸位参编的老师,均是在第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和临床的专家和学术骨干,年富力强,勇于创新,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是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的后起之秀。他们认真查阅医学资料,博采名医精华,并结合自己的心得,从而进行整理编撰,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

本书收载的“福建历代名医”共62名,是选定自东汉末年起至民国以前出生的闽籍或在闽从事医疗活动、在福建医学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医家。这些医家是从福建史书文献记载的数百名医家中遴选出来的,他们大多有医书传世或医学成就突出,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药物方剂和中医文献整理者及临床内、妇、儿、外、五官、针灸、骨伤等科的名医,地域涵盖福州、泉州、莆田、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地区,时间跨越汉末吴国至近代千余年,本书编写力图全面展现八闽名医的学术成就和诊疗特色。在入选的名医中,有些不是临床医家,但他们在宋代“士人知医”之风影响下,均对中医学作出了一定贡献,如北宋政治家庄绰的针灸学成就,北宋政治家、科学家苏颂和南宋史学家郑樵的药物学成就,宋代理学家真德秀和元代官吏邹铉的养生学成就等,均有选入。民国时期医家,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省卫生厅确定的省级名老中医。书中遴选的每位医家,均分别介绍其生平、主要著述、学术成就、医案选析、古今评介等几部分(但个别医家因其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以医家的“学术成就”为重点,内容包括医家的学术成就和临床辨证用药特点。本书旨在继承弘扬福建名医的学术经验,为当前中医临床科研提供更多的辨证论治思路和方法。但有少部分著名医家,或因临床诊疗材料不足,或未能搜集到其传世医书,而暂未编入。

本书的编写,主要从历代名医留传至今的卷帙浩繁医书文献中,整理研究其学术经验和对医学的贡献,总结医家的学术专长。对于每位医家的原著和医学资料,我们均认真进行取舍,选其实用,取之精华,使编写的材料能尽量体现每位医家的主要成就。然而由于本书编写人员对每位医家的经验领悟不同,在材料取舍方面也难于强求一致,如果选取材料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读者谅解。本人作为本书的主编,在几次修改书稿时,既尊重每位参编者的学术观点,同时兼顾到编写本书的主导思想和体例的一致,因此对每位医家初稿均作了必要的技术性加工,有的篇章甚至有较大的增补和删节,其中可能存在不当的地方。《福建历代名医学术精华》书稿能顺利地完成和出版,要归功于各位参编者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然而书中存在的不足,甚或有错谬之处,则完全由本人负责,我诚恳地期待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本课题研究和本书出版,承蒙福建省社科联、福建省卫生厅、福建中医药大学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福建省卫生厅阮诗玮副厅长在百忙中对本书编写给予真诚指导、审阅书稿并赐序文。尤其荣幸的是,本书得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教授、当代著名医史学家李经纬先生及当代著名中医文献学家余瀛鳌先生两位中医界老前辈的热情支持并赐予序文,特表感谢!领导和中医前辈序文中的勉励,使笔者深感愧疚,然而这是对笔者继续为中医工作再尽微薄之力的鞭策。本书编写和材料搜集,得到省卫生厅中医处原处长林颖主任医师、中医处林颖欣同志以及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蔡燕文、胡嘉琳、陈研霏、占韵、曾萍萍、苏思颖、刘慧民、沈银河等同学的多方帮助,福建省卫生厅对本书的出版给予大力支持,谨在此致以衷心的谢忱!最后,特向被本书引用到文章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福建古今名医的学术经验甚为丰富,本书材料只能反映其中部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收集资料不够全面,舛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道指正。刘德荣2012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屏山校区董奉

董奉,字君异。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医家。孙吴时期侯官(今福建长乐市)董墘村人。历代《长乐县志》均有其传记。关于他的生平,古籍记载不一,据钱超尘先生考证,董奉生在东汉末的168~220年间,卒于西晋的265~313年间[1]。少时治医学,医术精湛,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董奉时常四处云游,行医施赈,往来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他所到之处除了行医赈济以外,还遍访名山大川,采集野生植物制成丹药为人治病。董奉晚年客居庐山,因信奉道教,精导引之术,故人称其为“董仙”。董奉不但医术高明,闻名遐迩,救治过无数危重病患,而且医德高尚,乐善好施,给人看病不收诊费,也谢绝病家赠送的礼物,只求被治愈的病人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重病者种五棵,轻病者种一棵。董氏每于杏果熟时,在树下做一草仓收存杏果。若他人欲得杏果者,可用谷粮易之。董奉又将换取的粮食用以赈济贫穷民众和无依无靠的老人。数年后得杏树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人称“董仙杏林”。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遗迹。

董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后人所敬奉,被人们尊为“神仙式”人物,故旧史志把他归入《方外》或《释道》传记之列。虽然史书记述渲染带有神话色彩,然而有关他的“杏林”典故,却千余载在民间流传不衰。至今,在长乐古槐镇龙田村境内还有一座董奉山,就是后人为纪念董奉而改名的。董奉山原名福山,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述福州是“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据清乾隆《福州府志》载“福山,今名董峰山,属长乐县”,董峰可能是董奉的谐音。而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则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救生堂,是民众为纪念董奉而设。董奉行医的“杏林”,成为医家行医济世的专用名词,后人常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语来称颂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又把董奉誉为杏林始祖。董奉的高尚医德被后人广为流传。学术成就

董奉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但史书无为其立传,董氏本人也无医书存世,目前仅能从二三部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查寻其行医踪迹,探究其医学成就。一、辨证精确,挽救急危病人

董奉精通医理,医术出众,尤其是诊治危急重症病人,能精确辨证,洞悉病机,及时进行抢救和治疗,临证疗效显著,活人甚多。据晋代葛洪《神仙传·董奉》记载,一次董奉到交州(今广东一带)行医时,恰遇交州刺史士燮(一说杜燮)得了暴病,死去已有三天。董奉得知此事后,就前去看望士燮。董奉经认真诊察检视后,准确判断病情,认为士燮未死,而是因食物中毒,病情垂危,三日来乃昏迷不醒。董奉随即为之治疗,把三粒药丸放在士燮口中,又向他嘴里灌了些水,然后让人把士燮的头捧起来摇动着,令口中药丸溶化。约一时许,昏死的刺史神奇般地睁开眼睛,手脚也能动弹了,面色逐渐恢复,半日后即能坐起,四日复能言语,且身体逐渐恢复。士燮恢复健康后向董奉拜谢说:“承蒙您救死回生的大恩,不知何以报效?”欲以厚礼馈赠董奉,然而董奉均予谢绝。嗣后,士燮为董奉在院里盖起了一座楼房让他居住,一日三餐供奉肉酒等食物。董奉居住一年余就向士燮辞行。据《福州府志》记载,董奉留交州年余后,欲辞归,士燮涕泣留之不住。从“董奉救燮”这个案例可看出其医术高明和辨证精确。又因当时交州辖境含今之越南的部分地区,故医史界常以此作为古代中越医学交流的例证。二、方法独特,擅治疑难杂症

董奉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精审,治法灵活。其治疗疑难杂症,方法独特,多有创见。据葛洪《神仙传·董奉》记载,董奉行医至豫章庐山时,当地有一“疠疾”病人,危在旦夕。其亲属闻董奉医名,用车拉着病人来见董奉,叩求诊治。董奉见病人皮肤已多处溃烂,病情较重,即令病人坐在一间屋里,用五重布巾盖住,嘱其别动。又让一动物用舌舐吸吮,清除溃烂皮肤渗出的脓液后,董奉揭下病人身上的布巾,又以药汤浴之。董奉告诉病人,不久当愈,不过要注意避风。十几天后,病人身赤如无皮,疼痛不堪,只有洗澡才能止痛。经治疗二十天,病人身上长出了新皮,恢复如初。古之“疠疾”,按传统理解,应当是现代所称的麻风病,当然也不能排除顽疮之类的病症[2]。董奉用动物舌舔溃烂疮面的脓液,这种方法在外科治疗技术不甚发达的汉代,可算是个创新。晋后的《太平御览》《福建通志》《长乐县志》等史书均引载董奉治疗疠疾的案例。

又载,当地县令之女屈某,患神志昏乱,日间狂躁不安,夜晚难以入眠,众医束手。县令请董奉为之诊治。董奉即令人从湖泊沼泽捉来一条白鼍,长约数丈,大口锋齿,其状甚骇。赶至屈舍门前,让屈女到门旁观看,董奉使侍者挥刀刺杀,屈女随即心神安定。董奉又取鼍血及胆汁调药,令其服下,屈女病乃愈。凡此均说明董奉医术高明和临床经验的丰富。古今评介一、葛洪《神仙传》

士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起坐,后四日乃能语……因起谢曰:“甚蒙大恩,何以报效?”乃为奉起楼于庭中。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枣,饮少酒,燮一日三度设之。奉每来饮食,或如飞鸟,腾空来坐,食了飞去,人每不觉。如是一年余,辞燮去。燮涕泣留之不住。

……后还豫章,庐山下居,有一人中疠疾垂死,载以诣奉,叩头哀求。奉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巾盖之,使勿动。病者云:“初闻一物来舐身,痛不可忍,无处不咂。量此舌广一尺许,气息如牛,不知何物也。”良久物去,奉乃往池中……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愈,身如凝脂……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耘治也。后杏子大熟,于林中做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需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米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旁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斛。二、《南康府志》

董奉,字君异,侯官人,有道术。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受谢,唯令种杏一株,数年成林,杏熟易谷,以济贫民。永嘉中仙去。今庐山杏林,乃其遗迹。三、《词源·申集·部》

董奉,三国吴侯官人,字君异,善医道。传说交阯太守士燮病死三日,奉与一丸药与服,食顷而目张手动,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又传奉居庐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有杏数万株。按后人常以“杏林”为颂赞医者之词,本此。四、《中医人物辞典》

董奉,三国吴医学家……约生于二三世纪间。相传交州刺史吴士燮病濒危,奉往,以三丸药纳口中,食顷即目开手足动,得以救治。后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报酬,治愈重病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故后世每以“杏林春暖”称道医家医德。参考文献

[1]钱超尘.汉末名医董奉考[N].中国中医药报,2010-4-7(004).

[2]李经纬.中医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刘德荣)苏颂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北宋泉州南安(今属厦门同安)人。苏颂既是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又是著名的医药学家。《宋史》评价他“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1]。苏颂编撰药物学名著《本草图经》,在中国医学史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颂先祖益,于五代时随王潮入闽(益墓在今同安锄山蔗下乡)[2]。苏颂高祖光诲为漳州刺史,眷居同安,遂为同安人。曾祖苏佑图,任漳州司马、祭酒,后迁御史大夫,赠司空、代国公。祖父苏仲昌,宋代进士,任复州太守、左屯卫将军、太子少师。父绅,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宋仁宗时为翰林学士。苏颂出生于同安,故宅在县城内西北隅之葫芦山。其父因官署润州丹阳,因此全家遂徙居丹阳。苏颂于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举进士入仕,时22岁,至76岁辞官,一生历仕仁宋、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从最初任宿州观察推官,到任知州、太常博士、校正医书官、知制诰,直至最高宰相,始终清廉正直,忠君爱民。从政五十余载,政绩斐然。苏颂病逝时,宋徽宗为之辍朝二日,派中使临表致哀,赠“司空魏公”。宋理宗时,为表彰苏颂忠君直谏,属尽职守,追谥颂为“正简”,故后世尊称苏颂为“苏魏公”“正简公”。

苏颂自幼在祖父与父亲的儒家诗礼氛围的培育下,一生勤勉,其“人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学习态度使他在天文、医药、外交、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苏颂对医药方面的贡献,除了与掌禹锡等人共同校注医药书《千金要方》[3]《神农本草经》和编写《嘉祐本草》等外,还负责编写了与《嘉祐本草》相辅相行的本草著作《本草图经》(又名《图经本草》,部分史书曾认为作者为掌禹锡,现经学术界研究论证公认:作者为苏颂,本草著作,最初书名为《本草图经》[4]),为我国第一部版刻药物图谱。该书药图与药用相结合,药物与方剂相结合,是我国中医药学发展史上上承《神农本草经》,下启《本草纲目》的一部药物学著作,也是我国本草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英国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评价此书曰:“这是附有木刻标本说明图的药物史上的杰作之一。在欧洲,把野外可能采集到的动、植物标本加以如此精细地木刻并印刷出来,是15世纪才出现的大事。”由于苏颂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贡献突出,英国李约瑟博士和中国科学院王振择先生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甚有学者评价苏颂在科技史上一人独得七项世界第一”[5]。

苏颂一生著作较多,据文献记载,与苏颂相关的著作大约有11部[6]。传世的6部著作有:《苏魏公文集》72卷,《新仪象法要》3卷,《本草图经》20卷、目录1卷,《魏公谭训》10卷,《魏公题跋》1卷,《苏侍郎集》1卷。失传的5部著作是:《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浑天仪象铭》1卷、《元祐详定敕令式》56卷、《华戎鲁卫信录》250卷、《迩英要览》。这11部著作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数版刻药物图谱《本草图经》和具有世界影响的科技文献《新仪象法要》。李约瑟博士对苏颂的科技成就评价曰:“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前可以和中国天文制图传统相提并论的东西,可以说很少,甚至简直没有。”主要著述《本草图经》

苏颂在参与编修《嘉祐本草》时发现,历代本草书籍陈陈相因,混乱和讹错较多,而且前代本草均有文无图,《新修本草》和《天宝单方本草》虽有图,但二书失传已久,散落殆尽。苏颂深感遗憾,故有意借鉴《新修本草》“取诸般药品,绘画成图”,编撰一部图文并茂的本草著作,与《嘉祐本草》并行。苏颂不拘泥于《新修本草》药图与经文分开编撰,科学地将其相互结合,使读者图文对照,以易于理解和鉴别。因此他历经四年编撰了中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之大作《本草图经》。但由于此书早佚,它的内容主要以《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后世作品的引文形式得以保存[7]。《本草图经》原书20卷、目录1卷,收载药物在尚志钧先生辑校本(以《证类本草》为底本,《本草纲目》为核校本)中为814种。其中玉石部108种,草部251种,木部118种,兽禽部49种,虫鱼部84种,果部36种,菜部41种,米部26种,本经外草类76种,本经外木蔓类25种。全书附图933幅,引用文献200余部,对每味药物的产地、性状及鉴别、收采时节、炮制方法、主治功用及该药物所组成的古籍医方、民间验方的主治病证及应用方法等,均有详细记述。《本草图经》是一部涉猎经、史、子、集等诸多内容、集历代医学典籍之精华的图文并茂、医药结合的本草学著作(亦有王苏萍[8]从《政和本草》转引的资料统计药物为777味、药图933幅者。其中矿物药106味,图88幅;植物药545味,图745幅;动物药126味,图100幅)。对于933幅附图,苏颖等[6]进一步统计:在637味附图药物中,603味药物图文俱备,34味药物有图无文。该书所载汤方,据邓明鲁[9]考证,《本草图经》载方706首,其中宋以前医方299首,当时医方85首,民间验方64首,神仙方278首。所收载药物,《本草图经》每味药分药图与注文两部分,“图以载其形色,经以释其异同”(《本草图经·序》),其药图是我国现存古代较早的镂刻雕版药图;注文内容丰富,包括对药物的全面描述(介绍了名称,产地,原植、动、矿物的形态,药材性状,鉴别,采集时间,加工炮制,性味,主治,附方等)和大部分药物的校注部分。根据《本草图经》原文内容,其校注部分有时是还原所引原著内容,文中出现“原著作某字解”字样,有时是不同著作对该药物的认识。校注部分大大丰富了其著作内容,提高了其在本草史的地位。学术成就一、保存北宋中叶全国性药物普查的丰硕成果《本草图经》工作量巨大,苏颂等上书仁宗皇帝:“诸路州县,应将产药去处,令识别人,仔细详认根、茎、苗、叶、花、实、形色、大小,并虫、鱼、鸟、兽、玉石等堪入药用者,逐件画图,并一一开说著花结实、收采时月及所用功效;其番夷所产,即令询问榷场、市舶、商客,亦依此供析,并取逐味各一二两或一二枚,封角,因入京差赍送,当所投纳,以昭凭证,画成本草图……”[10]这个建议得到了仁宗皇帝的赞同和支持,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继唐代以后的一次药物大普查。全国各地很快上呈本草图近千幅,并附以相应的标本和说明文字。此举可谓对《神农本草经》以来的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乃至外国进口药物的一次大规模的考证与鉴别,也是继唐代第一次药物大普查所获成果已丧失殆尽的情况下所做的第二次全国性的药物大普查。通过这次药物大普查,补充了《嘉祐本草》未载的103种药品,单独立为一类,称为“本经外类”,即苏颂《本草图经·序》中所指“今医所用,而旧经不载者,并以类次,系于末卷,曰本经外类”。计石类3种,草类75种,木蔓类25种[11]。与之前的本草相比,《本草图经》增加了一些药物的新功效和一些新药物及一些民间用药(包括国外或边疆少数民族的药物),还有朝鲜、日本、阿拉伯、印度等国家和宋朝在外交中流入中国的药物。这一举措使宋代药物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到了充分反映。

此外,《本草图经》的933幅药图,尽管有着少数药图失真,或有的有文无图,或一文多图等这样那样的纰漏,但为后世辨别、分析药物的名实和基原考订起到了巨大作用。其药图的说明文字,不仅比以前本草记载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更有科学性。而其图文并行体例,则大大影响了后世本草著作,如《证类本草》《救荒本草》《本草品汇精要》等,最为著名的则是《本草纲目》以及《植物名实图考》这两部具有国际影响的巨著。这除了与著作本身文字内容的水平有关外,也得力于其中的精美配图,与图文相应的体例有关。也就是这一特性,使得《本草图经》为现在中药鉴定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苏颂非常重视道地药材,能将各产地药物加以比较,举出最佳产地;对药物的采收也比以前更具科学性;在鉴定药物上也有较大的进步,许多药物如熊胆、牛黄等的鉴别方法至今仍在沿用。

总之,《本草图经》以全国药物普查为基础,辨别真伪,订正讹误,补充新药,图文并茂,集中反映了北宋时期药物学发展状况,不但为宋代本草精华,而且对世界药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和动物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开创本草学以文献积累方式治学的先河《本草图经》在药物的重要治疗作用及研究体例上,均渊承前代本草文献,如分类法,在玉石、草木等重要药物方面,仍然保留着三品分类法。但是,从总的方面说,《本草图经》的分类法基本上是依据《本草经集注》的分类法,即自然属性与三品分类法相结合。如按自然属性分类,该书有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外草类及外木蔓类等。其中玉石、草、木等几部,仍以三品为层次再分类,这是便于检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内容方面,《本草图经》全面收集前代各类文献,以便深入诠释药物的内涵。1.博采经史百家,“裒集众说,类聚诠次”

关于《本草图经》编撰成书的资料来源,高光震[3]认为:其一,药品的种类主要部分来源于《神农本草经》以来的本草专著;其二,药品的图谱及解释文字,主要来源于天下各州县新呈送的实物标本及附列之说明;其三,药品辨伪、析疑,主要参照和考证历代医药经典、经史及方书小说。据闫琪[12]考证,《本草图经》征引了宋代以前医药经典、诸家百事等古书150条,并且对外来药也进行了整理编著。

首先,征引了医药经典文献,有“医经”“本草”“医方”“神仙服食法”等。“医经”如《素问》《甲乙经》《脉经》等。“本草”如《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开宝本草》《本草拾遗》等。“医方”如汉末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唐代王焘《外台秘要》等。此外还引有汉魏六朝医书如陈延之《小品方》、姚僧垣《集验方》、僧深《深师方》,唐医书如韦宙《独行方》、刘禹锡《传信方》等。“神仙服食法”如“李补阙服(炼)乳法”“太清草木方”等。

其次,广泛引据“经”“史”“子”“集”文献资料。如“经”部引《周礼》在“雄黄”条;引《诗经》在“甘草”条、“凫葵”条;引许慎《说文解字》在“茜根”条;引《尔雅》在“蓝实”条;引《广雅》在“贯众”条等。“史”部引“正史”“地志”等。如“正史”引《史记》在“蓍实”条;引《淮南子》在“芎穷”条等。“地志”引《山海经》在“代赫”条;引张华《博物志》在“禹余粮”条;引《南越志》在“滑石”条;引《南蛮地志》在“茯苓”条等。“子”部引《荀子》在“射干”条等。“集”部引《离骚》在“杜若”条等。苏颂博采经史百家,“裒集众说,类聚诠次”,把各种文献资料融会贯通,为后世深入挖掘药物的源流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如“白蒿”条:“蒿类亦多,《尔雅》云:蘩之丑,秋蒿……《诗·小雅》所谓非莪伊蔚是也……陆机云:蔚,牡蒿。”

其三,收录了许多外来药物,苏颂在《本草图经》中,记载域外各国输入的药物涉及于阗、波斯、新罗、焉耆、高丽、狮子国、佛誓国、河陵国、夏国、百济、朝鲜、婆罗门、昆仑、盘盘国、西竺、大食、弗林、真腊、倭、朝国、安南、婆津、伽古罗、南越等国。《本草图经》所涉文献,不仅集历代先贤经史子集之大成,还注意收集和利用外来药物资料,对发展和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2.重视“该通”,引本草学入博物学“该通”[13]如同“赅通”,盖有“触类旁通”或“曲径通幽”之意。中医药学及民族医药学自古有着“万物皆为药”的思想,本草学“该通”入“博物学”是自然而然之事,不如此,则不能深入探讨药物的源流。据蔡景峰[14]考证,自《本草经集注》始,我国本草学史上即已出现了把本草学著作,由纯药物学性质逐渐向博物学性质转化的萌芽,如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已具有了博物学的雏形,而苏颂《本草图经》则把这一传统进一步推进,使我国本草学完全纳入博物学的轨道。

苏颂提出治本草者要具备博物学的修养[14],《本草图经》不仅包含了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而且还收载了史学、经学、哲学、文字学、民俗学、训诂学、宗教学等社会科学的内容,苏颂《本草图经》堪称本草学进入博物学范畴的滥觞。日本著名科技史专家薮内清在其所著《中国宋元科技史》中评价说:初期的本草可以理解为收集从实践中获得药物知识为主,毫无疑问,对药物优劣和真伪的鉴别及其动植物的形态、性状等,当然也就是主要问题。在陶弘景年代,赝伪药物已充斥市场。根据苏颂《本草图经》的药图也可以看出,由产地引起变动是极为明显的,赝伪药物作为重要问题提出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新本草的内容就成为明显的带有博物学性质的著作。这一评价更有力地说明了其“博物”特性。对此,其后本草学家亦多有继承与发扬,但直至明代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即‘博物学’性质)”,才使这一趋势达到了巅峰[14]。3.发展了中国古代生药学《本草图经》是一部描述生药的专著,主要讨论药物产地、形态、性状与鉴别、收采时月、炮制方法、主治功用等。苏颂并非一般地满足于引经据典,而是在全国药物大普查所得资料的基础上详细描述生药,因而此书对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亦有特殊的贡献。据王苏萍[8]考证,认为《本草图经》的药图多数较为逼真,能明显反映出该植物的整体特征、分类特征(孢子、花序等)及某一种器官的特征(根、茎、叶序、花序等);药图的文字描述亦较细致、正确,且有一定次序(一般是按苗、茎、叶、花、果实、根的次序),运用的词语相对稳定(如叶“两两相对”“两两相当”,用“穗”“丛”表示花序,用“房”“罂子”“荚”等表示果实),且叙述具有亲缘关系的同种植物形态常采用类比的方法;重视药物产地,强调“道地药材”,鉴别药材的真伪和优劣,如木香“以其形如枯骨,味苦粘牙者为良”等。这些均对现今的研究者确定宋代药用植物的科、属、种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药物与方剂结合,保存大量前代名方及民间验方1.汉晋魏唐名方

苏颂广征博引,不但开辟了本草著作真正步入博物学领域的创举,《本草图经》还将药物与方剂结合起来,对常用药物均列出以其为主药的配方(附方),包括外科方、妇科方、内科方、美容科方、皮肤科方、五官科方、眼科方和口腔科方等。从这些被保存下来的汉、魏、晋、唐等著名方书中,如《必效方》《广济方》《古今录验》《范汪方》等,可以窥知宋以前传存而今已亡佚或改动的医方之端绪。如“防己”条云:“深师疗膈间支满,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吐下乃愈,木防己汤主之:木防己二两,石膏二枚(鸡子大,碎,绵裹),桂心二两,人参四两,四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又如“杜仲”条云:“《箧中方》主腰痛补肾汤:杜仲一大斤,五味子半大升,二物细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大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腹顿服,用盐、酢和之亦得。此亦见崔元亮《海上方》,但崔方不用五味子耳。”2.民间草药与单方、验方

苏颂对民间草药和医疗经验十分重视,搜集了当时医生所用、有一定疗效而以往本草未收载的草药100种[8],分别记述了它们的产地、形态、功效、主治和验案等,书中常有“土人云”“今医用之”“仙书”等词语,说明是来自民间的医疗经验。如“菟丝子”条收载:“仙方多单服者:取实,酒浸,暴干,再浸,又暴,令酒尽,筛末酒服,久而弥佳,兼明目,其苗生研汁,涂面斑神效。”又如“木贼”条载有“今医用之最多,甚治肠痔多年不差,下血不止方: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一分,四味并锉”。3.方药与临证相结合,探索用药规律

苏颂并不拘泥于方药的收集,还积极探索用药规律,《本草图经》附方后常有医案(具体见“医案选析”)。这种附方加医案的著述体例,后代医家纷纷仿效。至《本草纲目》时,附方已增至11096首,亦附不少案例,加强了本草著作的实用性。此外,《本草图经》还非常重视《伤寒论》中方药的临证应用及发挥。据夏洪生等[15]考证,《本草图经》记载《伤寒论》用药89味,其有50多味见于《本草纲目》,而注明“颂曰”的有40种,约占仲景用药的1/2,在药物修治、主治与临床应用、配伍法度上都与仲景基本相合,但不拘泥于仲景,有所发挥。具体对仲景方的应用与发挥,陈凤芝等[16]总结为以下几点:①主药俱全,主治分明(如八物王不留行散、治中汤、十枣汤、薏苡附子败酱汤等31方);②详方略药,以点带面;③或证或药,有方可查(“红蓝花”条、“诃黎勒”条、“牙子”条、“栀子”条、“芍药”条);④或方或药,无可查证(“半夏”条、“阿胶”条、“青木香”条、“诃黎勒”条、“泽泻”条、“旋覆花”条、“黄芩”条、“栀子”条、“鼹鼠”条);⑤同处存异,无中求有(猪苓散、治中汤、安胎散)。

此外,研究《本草图经》中仲景用药规律,还有助于对《伤寒论》传本的探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于东汉末年成书以后,800年间若明若晦,不绝如缕,传本不一。直至北宋(1065年)经孙奇、林亿等人校定而后成定本。宋版亦已失传,今可见者乃是明刻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宋朝校正医书局在整理校定时,曾作过某些修改和重新编纂,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宋版,与张仲景原著存在某些歧异。而《本草图经》成书于1062年,略早于孙奇、林亿校定的《伤寒论》,所以分析其所引仲景方论,对于了解北宋仲景伤寒方的不同传本具有借鉴意义。据郭秀梅等[7]统计,全书中所引方剂见于《金匮要略》者有43首,而文中未有一处提及《金匮要略》。日本学者森立之《伤寒论考注》做过以下推论“盖仲景之原方,伤寒与杂病混之”,“当时尚有合伤寒杂病题曰《伤寒论》者,苏颂所用之欤,抑亦有所受而引用之欤”?

当然,苏颂并非临床医生,故其编撰的《本草图经》在对具体药物上的认知上难免有疏漏之处。其存在的问题[11]如下:①少数归类上存在的问题:如青木香与马兜铃分列两处,天麻与赤箭分列为两处。或将不同植物药图列于同一药名之下,如椿木叶条把樗木、椿木两种不同植物同列一个药名之下。②少数在绘制上存在的问题:在药图描绘上,有个别药图比例失调,有的甚至带有绘画性质成分。某些矿物药带有一些示意的成分,参考价值远逊于动、植物药图。③书中出现少数图文不相对应之象。④个别存在重复的问题:如棠球子即赤爪木,天花粉即栝楼根。⑤有迷信内容,如麦门冬条,“切须净处,禁妇人、鸡犬见知”。⑥一些不常用药物描述过于简单,详于药物鉴别而略于药物性味功效,降低了药物的实用性,如秦皮条未描述其性味功效。

此外,还有沿袭前人之误处,如象牙条、鸬鹚屎条等;还有古今争讼不休的“螟蛉有子,蜾蠃复之”问题[13],梁代陶弘景已有正确的结论,而苏颂却坚持“物类变化固不可变”的看法,坚持《诗经》的传统观点,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主观主义的错误。但是这些仅仅是“小小疏漏耳”。《本草图经》之白璧微瑕与其学术成就和科学价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总之,“《本草图经》是本草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4]。其价值诚如苏颂在该书自序中所云:“广药谱之未备,图地产之所宜,物色万殊,指掌斯见,将使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未达之疑;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太平之致,兹有助焉。”著名科技史专家英国学者李约瑟也指出:“这是附有木刻标本说明图的药物史上的杰作之一,在欧洲,把野外可能采集到的动、植物,加以如此精确地木刻并印刷出来,这是直到十五世纪才出现的大事。”[17]医案选析一、感风不能言

唐代许裔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脉沉而口噤,裔宗曰:既不能下药,宜汤气熏之,药入腠理,周时可差。乃造黄芪防风汤数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其夕便得语。(《图经本草·草部上品·下卷第五》)【按】柳太后所患之疾,乃外感风邪阻滞经络所致,为表证,但脉沉有里虚之势,故当扶正解表,则病可愈。黄芪甘,微温,乃补剂中风药,具有补气健脾、益卫固表之功,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两药配伍共达腠理则病可愈。二、服用大黄

姚僧垣初仕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垣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弗从,几至委顿。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妨,非用大黄无差理,帝从而遂愈。以此言之,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其偶中病,便谓此方之神奇;其有差误,乃不言用药之失,如此者众矣,可不戒哉?(《图经本草·草部下品·上卷第八》)【按】大黄苦寒,有清热通经之功,但毕竟为泻下攻积之品,易伤正气。武帝虽患发热,但其年高,正气亏虚有虚而发热之势,当清中有补,不可一味攻伐。至于元帝,脉洪而实,腹中实邪显然,必用大黄下之而后快。三、赤小豆治脚气

李绛《兵部手集方》:昔有人患脚气,用此豆作袋置足下,朝夕辗转践踏之,其疾遂愈。(《图经本草·米部·卷第十八》)【按】脚气因水寒或湿热之邪侵袭下肢,流溢皮肉筋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热流注足胫;或因病后体质虚弱,气血亏耗,经脉、经筋失于涵养所致。赤小豆有利水渗湿、解毒消肿之功,故可治疗脚气。此脚气似仅为下肢水肿之证。若为维生素B1缺乏者,必须补充谷皮、粗粮等,此赤小豆当治标不治本。古今评介一、《宋史·卷三百四十·列传第九十九》

元祐初,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兼侍读……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颂为相,务在奉行故事,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杜绝侥幸之原,深戒疆场之臣邀功生事。论议有未安者,毅然力争之。贾易除知苏州,颂言:“易在御史名敢言,既为监司矣,今因赦令,反下迁为州,不可。”争论未决。谏官杨畏、来之邵谓稽留诏命,颂遂上章辞位,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继出知扬州。徒河南,辞不行,告老,以中太一宫使居京口。绍圣四年,拜太子少师致仕……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二、《同安县志·人物传》

苏颂博学多才,他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他的政绩。他与掌禹锡、林亿等编辑补注了《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校正出版了《备急千金要方》等书。又独立编著了《本草图经》21卷。这部书引用宋以前文献二百多种,集历代药物学著作和中国药物普查之大成,记载了三百多种药用植物和七十多种药用动物或其副产品,以及大量重要的化学物质,记述了食盐、钢铁、水银、白银、汞化合物、铝化合物等多种物质的制备……该书对动物化石、潮汐理论的阐述、植物标本的绘制,都在相应学科中占有领先地位。明代著名医学大师李时珍对《本草图经》的科学价值予以很高评价,其医著《本草纲目》引用《本草图经》的内容多达74处。三、《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七章》

苏颂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苏颂在馆阁期间,曾与掌禹锡等人奉诏校注《开宝本草》,在编修过程中,苏颂等建议编撰绘有药图的本草书与《嘉祐本草》并行。这一建议很快得到朝廷批准,仁宗敕命由苏颂主持其事。苏颂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考虑到“考证群书,资众见则其工易就;论著文字,出异手则其体不一”,对全书关于形态描述的均予著录,其中虽有与旧说相悖的,但亦予保留。若与文献有联系者,即以形类相假而归附之。他还搜集了许多民间习用药,附在功用相同的药物条件之下,终于在嘉祐六年(1061年)编成此书。四、《厦门历史人物》

苏颂……他会同通晓算学、又有技术专长的吏部令史韩公廉及史局一些有能力的生员,共同设计、制造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继承和发展我国天文学和天文仪器的研究成果。它的活动屋顶、每昼夜自转一周的“浑象”和结构精巧的擒纵器,分别成为现代天文台的圆顶、跟踪观察机械——转仪钟和后世钟表关键部件的起源。国际天文学界对苏颂的创造发明评价很高,认为它很可能就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参考文献

[1]脱脱,阿鲁图.宋史·列传第九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福建省中医研究所医史理论研究室.苏颂及其本草图经[J].福建中医药,1957,2(3):37-39.

[3]高光震,南征.苏颂校定《千金要方》考[J].吉林中医药,1991,(4):1-4.

[4]顾秀杰.苏颂《本草图经》考述[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2):47.

[5]夏诗荷.苏颂的科学精神与学术风范述论[A].求索,2003,(3):2.

[6]苏颖,赵宏岩.本草图经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郭秀梅,冈田研吉,加藤久幸.《本草图经》引仲景方论考异[J].国医论坛,2000,15(1):1-3.

[8]王苏萍.略论苏颂《本草图经》的学术成就[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6(4):55.

[9]周济,管成学.苏颂研究论文新编[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

[10]宋·苏颂(著).王同策,管成学,颜中其,等(点校).苏魏公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1]尚志钧.《本草图经》的考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3):51-54.

[12]闫琪.从《本草图经》看苏颂对祖国药物学的贡献[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20.

[13]蔡景峰.论苏颂的医学思想和方法的特点[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1(4):358-366.

[14]蔡景峰.承先启后的《图经本草》[J].吉林中医药,1991,(3):1-4.

[15]夏洪生,宫晓燕.《本草图经》与《伤寒论》药物比较[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1,7(3):38-39.

[16]陈凤芝,赵玉芝.《本草图经》中张仲景方管窥[J].吉林中医药,1991,4:8-10.

[17]颜中其.中国宋代科学家苏颂[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金丽,张爱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