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庸临床用方辑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9:12:23

点击下载

作者:李今庸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今庸临床用方辑粹

李今庸临床用方辑粹试读:

内容提要

《李今庸临床用方集粹》收集荟萃了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临床医疗数十年的经验用方。包括有经方运用、时方运用、经方化裁运用、时方化裁运用;有单方运用、验方运用;也有自拟方运用。涉及临床病证伤寒、中风、偏枯、历节痛、浮肿、痰饮、疟疾、黄疸、胸痹、心痛、癫狂痫、眩晕、头痛、血证、紫斑、肺痈、肠痈;崩漏、经闭、月经不调、白带、经期杂病、妊娠病证、产后综合征;小儿急慢惊风、小儿麻疹、小儿痄腮;口舌糜烂、生疮、耳鸣耳聋、聤耳流脓、鼻渊、鼻痔;瘾疹、带状疱疹、瘰疬、疔疮、对口疮(脑疽)等在内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140余种病证的治疗。其中,有一方用于多种病证治疗,也有一种病证治疗采用多方合治;有一病单治用方,也有多病合治用方。可谓病证治疗广泛,用方经验多样。是书为李今庸教授临床医疗经验用方之总结,用于实践,具有效验,实用性强,可供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李今庸(1925—),当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早年行医应诊,是个职业医生。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见长。1957年春调至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湖北中医药大学前身)任教,先后长期讲授过《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八十一难经》及《中医基础学》等课程。擅长以中医基础理论和实际经验为基础,综合运用校勘学、训诂学、音韵学、古文字学、方言学、考古学、历史学,以及避讳等方面的知识,对古代中医药文献及其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撰著有《读医心得》《读古医书随笔》《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金匮要略讲解》《古医书研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李今庸》《舌耕馀话》《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李今庸讲中医经典》《古籍录语》等;主编有《新编黄帝内经纲目》《金匮要略讲义》《湖北医学史稿》《奇治外用方》《内经选读》《黄帝内经索引》《中医学辩证法简论》等;还发表了“中医药学应以东方文化的面貌走向现代化”“试论我国‘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及中医药文化的思想特征”等上百篇论文。1991年起享受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6年获此项继承工作“突出贡献奖”。2013年1月被确定为国家首批老中医药专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李今庸教授近照李今庸教授在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工作李今庸教授在研读史书李今庸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讲学期间留影李今庸教授在香港讲学期间与女儿李琳合影李今庸教授与女儿李琳在桂林合影李今庸教授手书李今庸教授手书处方

前言/李今庸教授对中医药临床医疗的贡献

李今庸教授,男,1925年生,湖北省枣阳市人。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顾问及终身理事,全国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委员及第五、第六、第七届常务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及第三、第四届常务委员,湖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二、第三届副理事长等职务。现任湖北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并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部客座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新中医》顾问,《中医药学刊》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全国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名誉主委,全国类风湿关节炎医疗中心网络及协作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华中医学会颁发的“国医楷模”奖,2002年获“中医药学术最高成就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先后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等最具影响力的会议四次,并都集体受到了中央首长的接见和合影留念。

李今庸教授先后在各地中医刊物和有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出版和刊印的学术专著有《读医心得》《读古医书随笔》《金匮要略讲解》《金匮要略讲稿》《内经选读》《黄帝内经索引》《新编黄帝内经纲目》《中医学辩证法简论》《湖北医学史稿》《奇治外用方》《论中医药学发展方向》《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古医书研究》《舌耕馀话》《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中华自然疗法图解》《古籍录语》《文字教育中医药文化有关资料选编》《中医药文化有关资料选编》(第1~5编)等20多部。

其中,《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古医书研究》《舌耕馀话》《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系近年来新版的独撰专著,另有集数十年心血的学术专著《金匮要略研究》和《黄帝内经研究》两部即将出版,表明李今庸教授在75岁以后仍然勤奋不已,耕读不辍。这在我国老一辈中医药专家里,是极其少有的。

李今庸教授是我国当代中医药临床大家之一。在70余年的中医临床医疗活动中,形成了他独特的医疗风格、完整的临床医学思想,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医疗上,他坚持了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坚持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治疗疾病,以人为本。他通晓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善治内科、妇科疾病,尤其善治疑难、危重病证。其用药方小量轻,以简制胜。提出了“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则良”等经典性语言。

1.强调临床对理论的依赖关系

中医药学理论是对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反过来又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故李今庸教授非常强调临床实践对理论的依赖性。如一壮年男子,突发前阴上缩,疼痛难忍,呼叫不已,李今庸教授据《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的理论,为之针刺足阳明经之归来穴,留针10分钟,病愈,后数十年未再发。又一男婴,病发热十余天,就诊于李今庸教授,诊见其苔薄,指纹青紫,先以麦冬、知母、花粉、甘草等生津清热药予治,服药后热稍退而增泻利失气症。李今庸教授本《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之法,治以五苓散。服药一剂,小便利而热退,病遂告愈。

2.重视辨证施治

李今庸教授于多年的临床医疗活动中,业已形成了独特的医疗风格。他不仅强调临床实践对医学理论的依赖性,尤其重视辨证施治之临床核心。李今庸教授临证时总是细心诊察、精心辨证,故尔疗效卓著。如有几例经西医检查均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就诊,李今庸教授辨证认为:一人为心脾两虚,治以归脾汤;一人为冲任不固,治以胶艾汤;一人为肺虚气躁,治以麦门冬汤;一人为阴虚血少,治以地骨皮汤;一人为瘀血阻滞,治以桃红四物汤;而另一人则为湿浊阻滞下焦,治以萆薢分清饮加味。病同而治不同皆愈,何也?辨证所由然也。又如一老妇患糖尿病,前医依消渴拟滋阴清热方为治而病证不退,后转治于李今庸教授,辨证为脾虚而改投六君子汤加山药,服十数剂而痊愈,足见其辨证之精且细也。

3.善治疑难、危重病证

医生不在于能医疾,而在于能医人之所不能医之疾;不在于能治病,而在于能治疑难重证。而李今庸教授之术正是在于善治疑难重证。他并不因为西医诊断为不治之病而不治,而认为只要是有一点希望,就应当积极地去争取。1976年9月23日在某大医院会诊一晚期肺癌患者,昨日其舌忽缩至舌根,几阻塞呼吸,家属求医院想办法使舌伸出,医院医生说这是肺癌发展的必然结果,无办法可施,并断言病人寿命不会超过10 月1日。后经李今庸教授给予猪苓汤加味,一剂其舌即伸,并以中药延长了患者寿命,大大超过了医院所判死之日。一血友病患者,左膝关节肿大疼痛,步履艰难,西医以为必须作关节溶合术,后经李今庸教授诊治而愈。一痰饮患者求治,李今庸教授给服苓桂术甘汤加味治之而病证消退,唯脉结仍在,时李今庸教授谓左右曰:其人痰饮窠囊未除,必当复发,后果如其所言。

4.方小量轻,不尚贵药

李今庸教授常言:“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则良。”所以他在临证处方时,常遵循其自己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即“选方用药,既达到治疗目的,又不浪费药材”。处方用药一般为8~9味,每味药量多在10克左右。组方法度严谨,因而虽用小方常药,却往往可以起沉疴而愈痼疾。如某七岁男孩患尿血,前医处方,每方药味数量多达20上下,每味药轻则14克,重则30克,治疗两月余,无效,却耗费药资上千余元,后改治于李今庸教授。李今庸教授处以六君子汤加味,药共9味,每剂药总重78克,服7剂后,尿血即止。李今庸教授开药不仅方小量轻,而对贵重药物也不随意选用。在7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可以说基本上未使用过名贵中药。

5.选方遣药,不囿于西说

李今庸教授在19世纪50年代虽学过大量西医知识,但这从未影响过他的中医临床医疗思想形成,临床处方上也从不受西医学说的影响。对于西医诊断的结果,他可以作为参考。但在中医诊断处方时,他却完全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遣方用药,往往获得理想效果。如一男性患者,45岁,发病四天,病初左大腿内侧生一小疖,红肿疼痛,继而面部浮肿,化验检查,诊断为急性肾炎。李今庸在临证处方时并未因其是炎证而用清热解毒药以消炎,也未因其小便中有蛋白,用所谓消蛋白的中药,而是依据患者面部浮肿、恶风、发热、无汗、口不渴、小便短少而舌青、苔白、脉浮等症,辨证为风寒袭表,风水相激,肺失宣降所致,治以辛温发表。服药3剂,症除肿消,小便化验尿蛋白消失。叮嘱其避风寒。

其著作《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今庸》《李今庸医案精华》,皆为临床经验之结晶。《李今庸临床用方集粹》一书,收集荟萃了李今庸教授临床医疗数十年的经验用方。这些经验用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上百种疾病的治疗,可谓病证治疗广泛,用方经验多样。本书适合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室 李琳

2014年11月

一、感冒用方

香苏散加味治风寒感冒

组方:紫苏10克 陈皮8克  炙甘草6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制香附10克  川芎10克 生姜10克  大枣2枚(擘)

治疗:风寒袭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或兼见头痛,咳嗽,吐白色清痰,苔白,脉浮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九味羌活汤治风寒湿感冒

组方:羌活10克 防风10克 苍术10克 细辛10克 川芎10克 白芷10克 生地8克 黄芩8克 甘草8克 

治疗: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桑菊饮治风热感冒轻症

组方:桑叶10克 菊花10克 连翘8克 薄荷6克 桔梗10克 甘草6克 芦根15克 杏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治疗:风热感冒,症见咳嗽,身微热,口微渴等。

用法:药8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银翘散治风热感冒重症

组方:连翘10克 银花10克 生甘草8克 桔梗10克 薄荷8克 荆芥穗10克 竹叶10克 芦根20克 淡豆豉10 克 炒牛蒡子10克 

治疗:风热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但汗出而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等。

用法:药10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病稍轻日服2次,夜服1次。

参苏饮治气虚感冒

组方:党参10克 苏叶10克 法半夏10克 葛根10克 前胡10克 炒枳壳10克 茯苓10克 陈皮10克 炙甘草10克 桔梗10克 广木香10克 

治疗:气虚感冒,症见恶寒,微热,头痛,鼻塞,咳嗽,喷嚏,流清涕,无汗,少气,肢软无力,脉虚等。

用法:药11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香苏散加味治血虚感冒

组方:紫苏10克 陈皮10克 制香附10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炙甘草8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治疗:血虚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无汗,口唇淡,舌质淡,脉细弱等。

用法:药8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升麻葛根汤治邪伤阳明

组方:升麻10克 葛根10克 白芍10克 甘草8克 

治疗:外邪直伤阳明而化热,症见头痛,发热,腹泻,或目赤鼻干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小柴胡汤治邪伤少阳

组方:柴胡15克 黄芩 10克 法半夏10克 党参10克 生姜10克 炙甘草8克 大枣2枚(擘)

治疗:邪伤少阳,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

用法: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如兼口渴,去法半夏加瓜蒌根10克 。

二、伤寒用方

麻黄汤加味治伤寒寒束太阳经证

组方:麻黄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8克 苏叶10克 防风10克 杏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主治:寒邪外束之太阳经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痛身疼,脉浮而紧等。

用法:药6味,加水适量煎煮,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桂枝汤加味治伤寒风袭太阳经证

组方: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8克 当归10克 生姜10克 大枣2枚(擘)

治疗:风邪外袭之太阳经证,症见恶风、发热、头痛、干呕、自汗出、脉浮缓等。

用法:药6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大青龙汤治寒邪外束阳郁太阳经证

组方:麻黄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8克 生姜10克 大枣2枚(擘) 生石膏15克 杏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治疗:寒邪束表,阳郁不伸之太阳经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烦躁不安,脉浮紧等。

用法: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小青龙汤治伤寒寒束内饮太阳经证

组方:麻黄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8克 细辛6克 干姜10克 五味子8克 桂枝10克 法半夏10克 

治疗:寒邪外束,内停饮邪之太阳经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干呕等。

用法:药8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五苓散改汤治伤寒水蓄膀胱太阳腑证

组方:猎苓10克 茯苓10克 炒白术10克 泽泻10克 桂枝10克 

治疗:表邪未解,水蓄膀胱之太阳腑证,症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口渴,脉浮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桃核承气汤治伤寒太阳蓄血轻症

组方:大黄12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8克 芒硝10克 桃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治疗:太阳蓄血轻证,症见小腹胀满,神志恍惚,小便自利,脉沉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3味,汤将成加大黄微煎,去渣取汁,纳芒硝于药汁中烊化,搅匀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抵当汤治伤寒太阳蓄血重证

组方:炒水蛭10克 炒虻虫10克 (去翅、足) 大黄10克 桃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治疗:太阳蓄血重证,症见小腹硬满,神志恍惚,小便自利,脉沉结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白虎汤治伤寒阳明经证

组方:知母10克 生石膏20克 炙甘草6克 炒粳米10克 

治疗:阳明气分邪热鸱张,症见身大热,汗出,心烦,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煮米熟,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若兼背部恶寒,加人参10克 。

调胃承气汤治伤寒阳明腑实未甚

组方:炙甘草10克 大黄10克 芒硝15克 

治疗:阳明燥热,腑实未甚,症见发热,腹部胀满,不大便,心烦,甚则谵语等。

用法:药3味,以适量水煎炙甘草,汤将成加大黄微煎,去渣取汁,纳芒硝于药汁中烊化,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小承气汤治伤寒阳明腑实证

组方:大黄12克 厚朴10克 炒枳实12克 

治疗: 邪热阻滞肠道,症见腹部胀满坚硬疼痛,不大便或大便硬,心烦,潮热,谵语,舌苔黄垢,脉滑实等。

用法:药3味,以适量水煎厚朴、枳实,汤将成加大黄微煎,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大承气汤治伤寒阳明腑实重证

组方:大黄12克 厚朴15克 炒枳实15克 芒硝10克 

治疗:阳明邪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坚硬,疼痛拒按,矢气频频,潮热,烦躁,谵语,舌苔老黄,脉沉实;或见泻下黄色水样便,秽臭难闻。

用法:药4味,以水先煎2味,汤将成加大黄微煎,去渣取汁,纳芒硝于药汁中烊化,搅匀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小柴胡汤治伤寒少阳经病

组方:柴胡20克 黄芩10克 法半夏10克 党参10克 生姜10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2枚(擘)

治疗: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之少阳经病,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

用法: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柴胡桂枝汤治伤寒少阳太阳同病

组方:柴胡15克 黄芩10克 法半夏10克 党参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8克 桂枝10克 生姜8克 大枣3枚(擘)

治疗:少阳、太阳两经同病,症见发热恶寒,肢节烦痛,心下支撑胀满,微呕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大柴胡汤治伤寒少阳阳明同病

组方:柴胡20克 生姜10克 炒枳实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法半夏10克 大黄10克 大枣3枚(擘)

治疗:少阳、阳明两经同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吐,大便不通,心烦,舌苔干黄等。

用法:药8味,以适量水先煎7味,汤将成加大黄微煎,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伤寒表邪内陷少阳证

组方:柴胡10克 黄芩10克 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党参10克 瓜蒌仁10克 大枣3枚(擘) 生姜10克 炙甘草8克 

治疗:表邪内陷少阳,症见胸胁疼痛,咳嗽,或呼吸时疼痛加重,口苦咽干,咳嗽吐黄稠痰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理中汤治伤寒太阴寒滞病证

组方:党参10克 干姜10克 炒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治疗:寒滞太阳,脾运失常,症见腹胀,腹痛,腹泻,四肢不温,口不渴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四逆汤治伤寒阴寒内甚少阴寒化证

组方:生附片10克 干姜10克 炙甘草10克 

治疗:少阴阴寒内甚,阳气衰微,症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脉沉细而微等。

用法:药3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通脉四逆汤治伤寒阴盛格阳少阴寒化

组方:生附片15克 生姜12克 炙甘草8克 葱白寸长9根

治疗:少阴阴盛格阳,症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身有微热,面少赤,脉微欲绝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附子汤治伤寒少阴阴寒气盛

组方:制附子10克 茯苓10克 党参10克 炒白术10 克 白芍10克 

治疗:少阴阴寒气盛,阳气虚衰,症见脊背恶寒,手足寒冷,口中和,身体痛,骨节痛,脉沉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真武汤治伤寒阴盛水蓄少阳

组方:茯苓10克 白芍10克 炒白术10克 生姜10克 制附片10克 

治疗:少阴阴寒内盛,水气停蓄,症见四肢逆冷,而感沉重疼痛,腹痛下利,小便不利,或心悸,头眩,身动,振振欲仆地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黄连阿胶汤治伤寒少阴热化

组方:黄连10克 黄芩10克 鸡子黄2枚 白芍10克 阿胶10克 (烊化)

治疗:少阴阴虚阳盛病,症见身微热,口干,口渴,心烦不眠,甚至谵语,舌尖红赤,苔黑,脉细数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先煎黄芩、黄连、白芍,汤成去渣取汁,纳阿胶于药汁中烊化,稍微待冷,再加鸡子黄搅匀,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猪苓汤治伤寒少阴水热互结

组方:猪苓10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滑石10克 阿胶10克 (烊化)

治疗:少阴水热互结,邪热伤阴,症见身微热,口干渴,尿黄,心烦不眠,甚则谵语,小便不利,苔黄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先煎前4味,汤成去渣取汁,纳阿胶于药汁中烊化,搅匀,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乌梅丸改汤治伤寒厥热胜复厥阴

组方:乌梅10克 细辛5克 制附片10克 干姜10克 黄连10克 当归10克 蜀椒8克 桂枝8克 黄柏10克 

治疗:厥阴厥热胜复,寒热错杂,症见四肢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心烦,口渴等。

用法:药10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当归四逆汤治伤寒血虚肢厥厥阴

组方: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10克 木通10克 细辛6克 大枣3枚(擘) 桂枝10克 

治疗:厥阴肝血不足,阳气不通,症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

用法: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白虎汤治伤寒热深厥深厥阴

组方:生石膏15克 知母10克 炙甘草8克 炒粳米10克 

治疗:厥阴邪热内郁,热深厥深,症见四肢厥冷,身热,口舌干燥,烦渴欲引,脉滑等。

用法: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三、伤湿用方

麻黄加术汤治寒湿伤表

组方:麻黄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8克 炒白术10 克 杏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治疗:寒湿之邪伤于肌肤腠理,症见恶寒发热,周身骨节疼痛不安,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风湿袭表

组方:麻黄10克 甘草10克 薏苡仁10克 防风10克 杏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治疗:风湿伤表,症见一身尽痛,发热,傍晚时加重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防己黄芪汤治气虚伤湿

组方:防己10克 甘草8克 炒白术10克 生姜10克 大枣3枚(擘) 生黄芪15克 

治疗:表虚而伤湿,症见肢体沉重,汗出,恶风,脉浮等。

用法:药6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桂枝附子汤治阳虚伤湿

组方:桂枝10克 甘草8克 制附片10克 生姜10克 大枣3枚(擘)

治疗:阳虚而复感风湿,症见肢体烦痛,不能左右转侧,小便不利,畏冷,脉浮虚而涩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如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炒白术10克 。

四、伤暑用方

六一散治伤暑轻证

组方:滑石18克 甘草3克 蜂蜜少许

治疗:外感暑邪,症见身热,口渴,心烦,尿赤,脉数等。

用法:药2味,共研为极细末,加蜂蜜少许,拌匀,以冷开水调服,日1剂,分2次服。若兼惊慌,加朱砂1克 。

白虎加人参汤治伤暑重证

组方:知母10克 生石膏30克 炙甘草10克 党参10 克 炒粳米10克 

治疗:暑热过盛,损伤元气,症见身热,口渴,汗出,心慌,少气乏力,或微恶寒,脉大而虚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煮米熟,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香薷饮治暑热夹湿轻证

组方:香薷15克 厚朴10克 炒白扁豆10克 

治疗:湿困肌腠,暑热内留,症见身热畏寒,身重头痛,无汗,腹痛,腹泻等。

用法:药3味,加白酒1盅,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不拘时服。

一物瓜蒂汤治水行皮中暑中夹湿

组方:甜瓜蒂10个

治疗:夏月伤水,水行皮中而致暑中夹湿证,症见身热,口渴,肢体疼痛困重,小便不利,一身浮肿,脉象濡数而微弱等。

用法:药1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顿服。如无甜瓜蒂,可用丝瓜蒂代之。

五、中风用方

小续命汤治外风卒中

组方:麻黄8克 桂枝8克 炙甘草8克 防风10克 黄芩8克 制附片8克 防己8克 党参8克 生姜10克 杏仁8克 (去皮尖,炒,打) 川芎8克 白芍8克 

治疗:外风卒中经络,症见卒然昏倒,语言不利,或左或右手足不遂,口眼歪斜,恶寒发热,脉浮或微。

用法:药12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若神志恍惚,加茯神8克 、远志8克 ;骨节烦疼有热,去附片加白芍1倍。

稀涎散治风痰阻窍中风

组方:明矾30克 牙皂4枚(去皮弦,炙) 生姜汁少许治疗:风痰阻窍之中风闭证,症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鸣如曳锯,目闭,口噤,一侧肢体缓弱,口眼歪斜,脉绝等。

用法:药2味,若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每次3克 ,加生姜汁少许,撬口灌之。

涤痰汤加味治气虚痰阻中风

组方:竹茹12克 制南星10克 制半夏10克 陈皮10 克 炒枳实10克 白僵蚕10克 甘草8克 石菖蒲10克 远志8克 茯苓10克 党参10克 

治疗:气虚痰阻经络,症见半身不遂有重着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头昏,肢体乏力,唾痰,脉虚等。

用法:药11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血瘀卒中

组方:当归12克 川芎10克 白芍10克 红花10克 香附10克 血竭3克 (冲服) 竹沥20克 生姜汁15克 白僵蚕10克 桃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羚羊角3克 (镑末)

治疗:血痰卒中,症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手足缓弱,口角微斜,口唇乌红,脉涩等。

用法:药11味,以适量水先煎10味,汤成去渣取汁,入血竭于药汁冲服,半日服完1剂。

四逆加人参汤加味治卒中阳脱

组方:熟附片30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1克 高丽参10克 

治疗:中风脱证,症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手撒目不合,口开,鼻息鼾,遗尿,汗出如油,脉绝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半日服3剂。

资寿解语汤治肝风内动中风

组方:防风8克 熟附片8克 天麻8克 肉桂6克 羌活6克 甘草5克 羚羊角3克 (镑末) 酸枣仁8克 (炒,打) 竹茹(沥)20克 生姜(汁)5克 

治疗:中风之肝风内动,症见中风舌强不语,半身手足不遂,脉浮缓,或见恶寒,头痛等。

用法:药10味,以适量水先煎8味,汤成去渣取汁,加入竹沥、生姜汁,服用。

六、风痱用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治风痱

组方:麻黄10克 桂枝10克 石膏10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 甘草10克 党参10克 生姜10克 白芍10克 杏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治疗:邪风外袭,阳郁化热之风痱,症见猝然发病,背痛,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闷,恶风寒,或拘急不得转侧等。

用法:药10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竹沥汤加味治风热伤心风痱

组方:竹沥20克 生葛汁15克 生姜汁20克 羚羊角3克 (镑末)

治疗:风热伤心之风痱,症见突然发病,四肢缓纵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语,脉数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先煎羚羊角,汤成去渣取汁,稍凉,兑入竹沥、生葛汁、生姜汁,搅匀,分3服,日2夜1服用。

地黄饮子治喑痱病证

组方:巴戟天6克 熟地6克 枣皮6克 肉苁蓉6克 茯苓6克 石斛6克 熟附片6克 肉桂6克 远志6克 五味子6克 菖蒲6克 麦冬6克 薄荷叶少许

治疗:风邪入肾,心肾不交而致风痱,症见神志微昏,口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等。

用法:药13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七、口眼斜用方

加味牵正散治口眼斜

组方:全蝎6克 僵蚕10克 白附子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治疗:正虚邪入,脉络痹阻不通,症见口眼歪斜,目不能闭合,口角流涎,鼓腮等。

用法:药7味,加水适量煎汤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八、偏枯用方

血府逐瘀汤治中风偏枯

组方:当归10克 生地10克 炒枳壳8克 红花10克 赤芍10克 柴胡4克 桔梗5克 川芎5克 牛膝10克 桃仁12克 (去皮尖,炒,打) 炙甘草8克 

治疗:中风偏枯之属瘀者,症见肢体半身不遂,麻木,甚则瘦削,神志不昏,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或语言謇涩不利等。

用法:药11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温胆汤加味治风痰偏枯

组方:法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炒枳实10 克 竹茹10克 远志10克 炙甘草10克 菖蒲10克 僵蚕10克 

治疗:风痰阻络,中风偏枯,症见肢体半身不遂,麻木,神志清楚,语言不利,或虚烦不眠,舌滑或腻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六君子汤加味治气虚夹痰偏枯

组方:党参10克 茯苓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菖蒲10克 法半夏10克 远志10克 僵蚕10克 炙甘草8克 

治疗:脾胃气虚,痰浊阻滞之中风偏枯,症见肢体半身不遂,麻木,神志清楚,语言不利,食欲不振,肢体无力,少气脉虚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白术附子汤变方加味治风湿偏枯

组方:苍术10克 制乌头10克 炙甘草8克 生姜6克 威灵仙10克 大枣3枚(擘) 干姜10克 细辛6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红花10克 桃仁10克 (去皮尖,炒,打)

治疗:血脉偏虚,风湿阻滞之偏枯,症见肢体半身不遂,麻木,神志清楚,身体痛重等。

用法:药12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九、肢体麻木用方

理中汤治气虚肢体麻木

组方:党参10克 炒白术10克 干姜10克 炙甘草10克 

治疗:气虚伤阳而致肢体麻木,如虫行皮肉之中,抬举无力,四肢不温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四物汤加味治血虚麻木

组方:熟地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川芎8克 炒枣仁10克 (打) 柏子仁10克 龙眼肉10克 

治疗:血虚络脉空虚,肢体不养而致麻木,面色萎黄,伴皮肤干燥,头晕失眠,健忘等。

用法: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血府逐瘀汤治血瘀气滞麻木

组方:生地黄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川芎5克 桃仁12克 (去皮尖,炒,打) 柴胡3克 枳壳6克 桔梗5克 牛膝10克 红花10克 甘草3克 

治疗:血瘀气滞,症见肢体麻木,行走则疼痛,重按之则痛减,舌质黯,脉涩等。

用法:药11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导痰汤加味治风痰阻络麻木

组方:制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甘草8克 制南星10克 枳壳10克 僵蚕10克 菖蒲10克 防风10克 

治疗:风痰阻络,肢体麻木,或震颤不已,时感呕恶,肩背沉重,舌苔腻,脉沉弦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吴茱萸加黄连汤治蛔虫麻木

组方:吴茱萸10克 党参10克 生姜10克 黄连10克 红枣4枚(擘)

治疗:蛔虫扰动,壅塞经络而至肢体麻木,有吐蛔虫病史,腹痛,手足厥逆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自拟方治乌头中毒发麻

组方:甘草30克 白糖50克 

治疗:食乌头后中毒而致舌麻,继则全身皆麻,头目巅眩,天旋地转,视物不清,烦闷等。

用法:药2味,先以水煎甘草取汁,待冷后顿服;再以白糖化水,冷服之。

十、痿证用方

虎潜丸治肝肾亏虚痿弱

组方:黄柏24克 (酒炒) 龟甲120克 (酒炙) 陈皮60克 炒知母30克 白芍60克 锁阳45克 干姜15克 熟地60克 

治疗:肝肾亏虚,虚火内扰之痿证,症见双下肢痿弱无力,肌肉瘦削,步履艰难,腰膝酸软无力等。

用法:药8味,研为极细末,以酒糊为丸如绿豆大,收贮备用。每用时取10克 ,于饭前淡盐汤送下。

五痿汤治脾虚湿困痿证

组方:党参10克 茯苓10克 炒白术10克 薏米30克 当归15克 麦门冬20克 黄柏8克 知母8克 炙甘草8克 

治疗:痿证之属脾虚湿困,虚火内扰,症见肢体痿弱不用,倦怠乏力,脘腹痞满,口渴,尿黄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自拟方治风湿壅遏痿证

组方:独活10克 防风10克 炒白术10克 木瓜15克 干姜10克 制附片10克 防己10克 桂枝10克 薏苡仁12克 巴戟天10克 炙甘草8克 

治疗:风湿壅遏痿证,症见肢体沉重痿弱不用,肌肉不仁,苔白,脉缓等。

用法:药11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十一、痹证用方

桂枝附子汤加味治行痹

组方:桂枝12克 制附子10克 生姜10克 甘草8克 防风10克 羌活10克 威灵仙10克 大枣4枚(擘)

治疗:风湿结于体表而风重于湿之痹证,症见肢体关节烦痛,且游走不定,时而上肢时而下肢,舌苔薄,脉浮虚而涩等。

用法:药8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白术附子汤加减治着痹

组方:苍术10克 制乌头10克 (先煎) 木瓜15克 羌活10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8克 大枣4枚(擘)

治疗:湿邪留滞之着痹,症见关节酸痛沉重,屈伸不利,舌苔白,脉濡缓等。

用法:药7味,加水适量先煎乌头,待水减去1/3时,加入其他药再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乌头汤加味治痛痹

组方:制乌头10克 (蜜炒,先煎) 麻黄10克 白芍10克 黄芪10克 炙甘草10克 细辛6克 海桐皮10克 

治疗:寒湿痹阻关节之痛痹,症见关节剧烈疼痛,痛有定处,得热则减,舌苔白,脉弦紧等。

用法:药7味,以水先煎乌头,待水减少1/3时,加入其他药再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煎服。若兼瘀者加当归10克 ,赤芍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

独活寄生汤治痹证日久

组方:独活10克 桑寄生10克 秦艽10克 防风10克 细辛6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川芎10克 生地10克 杜仲10克 牛膝10克 党参10克 茯苓10克 桂枝10克 甘草8克 

治疗:痹证日久,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肌肉消瘦,身体乏力等。

用法:药1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秦艽酒治痹证日久不愈

组方:秦艽30克 牛膝30克 炮附子30克 桂枝30克 五加皮30克 天门冬30克 巴戟天20克 炒杜仲20克 石楠叶20克 细辛20克 独活30克 薏苡仁20克 

治疗:痹证日久不愈,症见四肢关节疼痛,软弱无力,或四肢拘急挛缩,手指屈曲,肌肉萎缩不用,麻木不仁等。

用法:药12味,共捣粗末,用酒适量浸渍(夏季泡3天,冬季泡10天,春秋季泡7天)。得气味后,每日饮1小酒盅。

三妙散加味治热痹病证

组方:苍术10克 黄柏10克 川牛膝10克 薏苡仁15 克 威灵仙10克 桑枝15克 老鹳草10克 升麻10克 射干10克 木瓜15克 

治疗:湿热痹证,症见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近,或兼有口渴,小便黄,舌苔黄,脉濡数等。

用法:药10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十二、历节痛用方

乌头汤加味治寒湿凝滞历节病痛

组方:炮川乌10克 (先煎) 炙麻黄10克 白芍10克 炙黄芪10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治疗:寒湿凝滞,关节经脉痹阻,症见肢体关节寒冷,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则减,身体困重,关节不可屈伸,舌苔薄白,脉弦细等。

用法:药7味,加水适量先煎乌头,待水减去1/3时,加入其他药再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三妙散加味治湿热郁结历节病痛

组方:苍术10克 黄柏10克 川牛膝10克 桑枝15克 老鹳草10克 木瓜15克 薏苡仁15克 升麻10克 射干10克 威灵仙10克 水牛角30克 

治疗:湿热郁结,痹阻关节经脉,症见关节红肿发热,痛如锥刺,常涉及肢体大小关节,或伴有口渴,小便灼热,舌苔薄,脉数等。

用法:药11味,加水适量先煎水牛角1小时,后加入其他药物再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服。

十三、鹤膝风用方

内服五积散外用白芥子捣泥敷治鹤膝风

组方:内服:苍术10克 陈皮10克 炒枳壳10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法半夏10克 麻黄10克 白芍10克 生甘草10克 桂心8克 干姜10克 茯苓10克 厚朴10克 白芷6克 

外用:白芥子适量,捣泥加酒调敷

治疗:鹤膝风,症见一侧或双侧膝关节肿大疼痛,初肿如绵,外表皮肤颜色不变,上下股胫枯细等。

用法:内服药14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外用药1味,捣研如泥,加酒调匀,涂敷患部,外用沙布包裹。

十四、疟疾用方

柴胡桂枝汤治寒疟病证

组方:桂枝10克 黄芩10克 炙甘草8克 党参10克 白芍10克 法半夏10克 柴胡10克 生姜8克 大枣2枚(擘)

治疗:邪留太阳、少阳之寒疟,症见先恶寒后发热,或只恶寒不发热,寒多热少,发有定时,骨节烦痛,心烦微呕,心下胀闷等。

用法:上9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邪留三阳寒疟

组方:柴胡10克 桂枝10克 天花粉10克 干姜8克 黄芩10克 炙甘草10克 炒牡蛎10克 

治疗:疟邪停留三阳之寒疟,症见先恶寒后发热,或只恶寒不发热,寒多热少,发作有时,胸胁胀满,小便不利,口渴而不呕,头上汗出,心烦等。

用法: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3次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则愈。

白虎加桂枝汤治温疟

组方:石膏15克 知母10克 炒粳米10克 桂枝10克 炙甘草8克 

治疗:疟邪伏藏骨髓,随春阳欲外出之温疟,症见只发热,不恶寒,骨节烦痛,时时呕吐,朝发暮解,暮发朝解,脉平或弦数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煮米熟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小柴胡汤加味治妊娠疟病

组方:柴胡20克 党参10克 法半夏10克 黄芩10克 甘草8克 生姜8克 青皮10克 大枣3枚(擘)

治疗:妇人妊娠患疟,症见寒热往来,发有定时,每日或间日一发。

用法:药8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乌梅丸改汤治久疟

组方:乌梅10克 细辛6克 制附片10克 黄连10克 黄柏10克 桂枝10克 党参10克 干姜10克 川椒10克 当归10克 

治疗:邪入厥阴而正虚久疟,症见先恶寒后发热,休作有时,寒热亦弱,倦怠乏力等。

用法:药10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蜀漆散治牡疟

组方:蜀漆10克 (洗去腥) 云母10克 (烧2昼夜)龙骨10克 制半夏10克 陈皮10克 党参10克 甘草8克 

治疗:疟邪伏藏,心阳受损之牡疟,症见恶寒,发热,寒多热少,休作有时。

用法:药7味,研为细末,收贮备用。每用时取药末10克 ,于疟疾发作前1~2小时,开水送下。

《千金要方》蜀漆丸治劳疟

组方:蜀漆10克 知母10克 麦门冬10克 白薇10克 升麻8克 地骨皮10克 鳖甲15克 常山10克 炙甘草8 克 玉竹10克 石膏10克 淡豆豉8克 乌梅10克 

治疗:劳疟,症见恶寒发热,稍劳即发,或兼见口咽干燥,尿黄等。

用法:药13味,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鳖甲煎丸治疟母

组方:炙鳖甲12克 烧射干3分 黄芩3分 柴胡6分炒鼠妇3分 干姜3分 大黄3分 白芍5分 桂枝3分 炒葶苈1分 石韦3分(去毛) 厚朴3分 赤硝12分 瞿麦2分 紫葳3分 制半夏1分 党参1分虫5分 炙阿胶3分 炙蜂窝4分 炒羌螂6分

治疗:疟邪与痰、食、血互结于胁下之疟母,症见疟疾未愈,胁下结有痞块,腹胀,食欲不振等。

用法:药1味,除鳖甲外,余药研为细末备用。取煅灶下灰适量,置一容器中,以酒浸泡,待酒减半时,加鳖甲于其中,煮烂如胶,绞取汁与前药末混合为丸如梧桐子大。6~7丸空腹服下,日3服。

如疟疾已愈,惟有胁下结有痞块而不消者,可用党参、山药、白术、芡实、莲子、沙参、玉竹、茯苓、陈皮、炙甘草等份,共研细末,过筛,与同等量炒糯米拌匀,稍加白糖。每服一汤匙,早晚各1服,开水送下。

十五、痢疾用方

芍药汤治痢疾初起

组方:白芍10克 黄芩10克 甘草8克 黄连10克 大黄10克 槟榔10克 当归10克 肉桂3克 广木香8克 干姜10克 

治疗:湿热痢疾之初起,症见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无热象等。

用法:药10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如里急后重太甚,加枳壳10克 、桔梗10克 。

白头翁汤加味治热痢病证

组方:黄柏10克 黄连8克 白头翁15克 秦皮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治疗:湿热蕴结于肠,热重于湿之热痢,症见腹部疼痛剧烈,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身热烦躁,口渴,尿黄赤而红热,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用法:药6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如里急后重太甚,加枳壳10克 、桔梗10克 。

大桃花汤治冷痢

组方:赤石脂10克 干姜1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 克 龙骨10克 牡蛎10克 制附片10克 甘草8克 白芍10克 

治疗:寒湿内积之冷痢,症见下痢白色冻子,里急后重,腹痛,肠鸣,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苔白,脉沉紧。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白头翁汤合甘草阿胶汤治虚极下痢

组方:白头翁12克 黄连10克 黄柏10克 秦皮10克 甘草10克 阿胶10克 (烊化)

治疗:气血虚弱,湿热内郁之虚极下痢,症见下痢浓血,里急后重,小便疼痛,身热,或兼见口渴,精神疲惫,头晕眼花,苔白,脉虚弱而数等。

用法:药6味,以适量水先煎前5味,去渣取汁,纳阿胶于药汁中烊化,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桃花汤治阳虚久痢

组方:干姜8克 炒粳米10克 赤石脂20克 (一半研为细末,另包)

治疗:脾阳虚弱之阳虚久痢,症见下痢日久,痢下脓血,轻微里急后重,或无里急后重;同时兼见神疲气弱,腹痛喜温,按之痛止,舌淡白,脉迟弱或细微等。

用法:药3味,除一半赤石脂研末外,其余各药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纳赤石脂末于药汁中搅匀,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真人养脏汤治脾陷下痢

组方:党参10克 炒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肉桂10 克 广木香6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肉豆蒄10克 (面裹煨) 炙罂粟壳10克 诃子皮10克 (面裹煨)

治疗:久痢脾虚下陷,固摄无力,症见下痢日久,痢泻滑脱不禁,脱肛,腹痛食少,苔白,脉迟细等。

用法:药10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乌梅丸改汤加味治久痢

组方:乌梅10克 干姜10克 黄连10克 当归10克 蜀椒10克 党参10克 细辛6克 制附片10克 肉桂10克 黄柏10克 广木香6克 

治疗:病入厥阴,寒热错杂之久痢,症见下痢日久,时轻时重,痢下赤白脓血,腹痛等。

用法:药11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食廪散治噤口痢

组方:党参10克 茯苓10克 甘草8克 前胡10克 川芎10克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桔梗10克 柴胡10克 炒枳壳10克 陈仓米20克 

治疗:湿热疫毒熏灼肠道之噤口痢,症见下痢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不能食,精神疲乏,舌苔黄腻等。

用法:药11味,研为细末备用。每用时取药末20克 ,以生姜10克 、薄荷10克 煎水送服。

十六、腹泻用方

葛根芩连汤治湿热下注腹泻

组方:葛根10克 黄连10克 炙甘草10克 黄芩10克 

治疗:湿热郁滞肠道之腹泻,症见腹痛,腹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五苓散治气化不利腹泻

组方:猪苓10克 茯苓10克 炒白术10克 泽泻10克 桂枝10克 

治疗:膀胱气化失职,水湿下趋肠道之腹泻,症见腹泻,呕吐,烦渴欲饮,小便不利,苔白脉浮;或见寒热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多饮温开水。

猪苓汤治水热互结腹泻

组方:猪苓10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滑石10克 阿胶10克 (烊化)

治疗:水热互结,阴液受伤之腹泻,症见腹泻,小便不利,口渴欲饮,心烦不眠,苔黄脉数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先煎前4味,待水减半,去渣取汁,纳阿胶于药汁中烊化,搅拌均匀,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痛泻要方治肝气乘脾腹泻

组方:炒白术10克 炒白芍10克 防风10克 炒陈皮10克 

治疗:肝脾不和,肝气乘脾之腹泻,症见腹痛,痛则欲泻,泻而不爽,且有下坠感,泻后痛止;兼见嗳气食少,苔薄,脉弦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胃苓汤治水停气滞腹泻

组方:桂枝10克 茯苓10克 炒白术10克 泽泻10克 猪苓10克 苍术10克 厚朴10克 陈皮10克 甘草6克 

治疗:水湿内停,气机阻滞之腹泻,症见腹泻,小便短少,脘腹胀满,舌苔白腻等。

用法:药9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若泻久肢冷者,加附片8克 ,干姜10克 。

理中汤治脾胃虚寒腹泻

组方:党参10克 干姜10克 炒白术10克 炙甘草10克 

治疗:腹泻,肠鸣,泻下清稀,四肢不温,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如寒甚四肢厥冷者,加熟附子10克 。

四神丸改汤加味治肾阳衰弱腹泻

组方:补骨脂10克 肉豆蒄10克 (面裹煨) 吴茱萸10克 五味子8克 生姜5克 大枣2枚(擘)

治疗:肾阳衰虚,阳气不振之腹泻,症见天明之前,脐周即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腹部畏寒,形寒肢冷,舌淡白,脉沉细等。

用法:药6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温脾汤治沉寒痼冷腹泻

组方:党参10克 干姜10克 制附片10克 大黄8克 炙甘草8克 

治疗:阴寒内盛,阻遏脾阳之腹泻,症见腹泻日久,泻下稀水,腹胀,腹痛,手足厥冷,苔白,脉沉紧等。

用法:药5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三物备急丸治寒实积滞腹泻

组方:大黄30克 巴豆30克 (去皮心炒,研如脂) 干姜30克 

治疗:陈寒积滞于内之腹泻,症见腹泻,每年按时而发,腹部胀痛,四肢不温,脉沉结等。

用法:药3味,先将大黄、干姜共捣研细,加入巴豆研匀,炼蜜为丸如黄豆大,蜜贮备用。每用时取3~4丸,温开水送下。须臾当泻。

十七、呕恶用方

瓜蒂散治宿食停积上脘呕恶

组方:瓜蒂炒黄 赤小豆等份 香豆豉汁

治疗:宿食停积于上脘之呕恶,症见病人泛泛欲吐,而以吐出为快。如若吐之不出,则见脘腹胀满,厌食,恶闻食臭等。

用法:前2味药,共研为极细末,收贮备用。每用时取药末5克 ,以香豆豉煮汁调和,温服。

平胃散加味治宿食停积中脘呕恶

组方:苍术10克 陈皮10克 炒枳实10克 厚朴10克 神曲10克 炒麦芽10克 生姜8克 焦山楂10克 莱菔子10克 炙甘草6克 

治疗:饮食内停,脾胃不和之呕恶,症见微有恶心,嗳腐泛酸,腹部胀满,不思饮食等。

用法:药10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若腹部胀甚者,加大黄8克 。

大半夏汤治脾胃虚弱呕恶

组方:法半夏10克 党参10克 蜂蜜30克 

治疗:脾胃虚弱,纳运失职之呕恶,症见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神倦乏力,大便燥结等。

用法:药3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吴茱萸汤治脾胃虚寒呕吐

组方:吴茱萸10克 党参10克 生姜8克 大枣4枚(擘)

治疗:脾胃虚寒,浊气上逆之呕吐,症见食则欲吐,胸部痞满,或干呕头痛吐涎沫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理中汤治中焦虚寒升降失常呕吐

组方:党参10克 干姜10克 炒白术10克 炙甘草8克 

治疗:脾胃虚寒,升降失常之呕吐,症见呕吐,腹痛,不渴,大便稀溏,尿清长,或肢冷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若大便带白色黏液者,干姜加至12克 ;若大便带黄色黏液者,加黄连8克 ;如筋脉拘急者,加制附片10克 。

大黄甘草汤治胃热呕吐

组方:大黄12克 甘草5克 

治疗:胃中实热呕吐,症见食下即吐出,口渴,大便燥结等。

用法:药2味,以适量水微煎,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小柴胡汤治肝木犯胃呕吐

组方:柴胡20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生姜10克 法半夏10克 甘草8克 大枣3枚(擘)

治疗:肝胆郁热,迫胃上逆呕吐,症见喜呕,心烦,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等。

用法: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左金丸加味治肝郁横逆呕吐

组方:黄连180克 (姜汁炒) 吴茱萸30克 (盐水泡)煅瓦愣子50克 

治疗:肝郁化火,火犯脾胃呕吐,症见恶心呕吐酸水,胸胁疼痛,胃脘痞满,嗳气泛酸,口苦舌红,脉弦数等。

用法:药3味,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每丸约重3克 ,每用时取1丸,温开水送下。

四逆汤治阴盛阳微呕吐

组方:生附子10克 干姜10克 炙甘草8克 

治疗:脾胃阳虚,阴寒内盛呕吐,症见呕吐,口不渴,恶寒倦卧,四肢厥冷,腹痛,下利清谷,尿清等。

用法:药3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半夏泻心汤治寒热错杂呕吐

组方:黄连10克 黄芩10克 法半夏10克 干姜10克 党参10克 炙甘草8克 大枣3枚(擘)

治疗: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呕吐,症见干呕或呕吐,心下痞满,肠鸣等。

用法:药7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自拟方治肠燥津枯呕吐

组方:当归30克 郁李仁20克 火麻仁30克 谷茴20 克 肉苁蓉20克 大茴香20克 杏仁20克 (去皮尖,炒,打)生地30克 白芍20克 

治疗:肠燥津枯传导不行呕吐,症见呕吐,甚至吐出粪便,腹胀,甚则腹部出现包块,大便不通等。

用法:药9味,以水、麻油各半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痰饮呕吐

组方:法半夏10克 茯苓10克 生姜10克 

治疗:饮停心下呕吐,症见呕吐,心悸,饮食不能下等。

用法:药3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苓桂术甘汤治痰饮呕吐

组方:茯苓12克 桂枝10克 炒白术10克 炙甘草8克 

治疗:饮邪停于心下呕吐,症见呕吐,心悸,心下逆满,口渴,起则头眩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二陈汤治痰湿阻滞呕吐

组方:法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炙甘草8克 

治疗:痰湿阻滞呕吐,症见恶心,呕吐痰涎,心悸,胸膈胀满,头目眩晕,苔腻,脉滑等。

用法:药4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五苓散改汤治气化不行水停呕吐

组方:茯苓10克 猪苓10克 炒白术10克 泽泻10克 桂枝10克 

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内停呕吐,症见呕吐涎沫,口渴,小便不利,头晕眩晕,脐下悸动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