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19:50:38

点击下载

作者:高子平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试读: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高子平 著该书由讯飞有声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音频技术由讯飞有声提供下面由谷臻小简为您带来10%本书干货版权信息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

高子平 著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9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

或图表。

DNA-BN:ECFD-N00017652-20190410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BookDNA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9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目 录1. 第一章 导论2. 第二章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分布态势3. 第三章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趋势4. 第四章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面临的突出问题5. 第五章 海外科技人才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6. 第六章 “常态化流动周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 导论一、海外科技人才的内涵与外延

海外科技人才是我国海外人才库中的核心资源,也是祺祥政变以来最受国内各界关注和期许的海外人才群体。从广义上讲,海外科技人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1. 海外理工科留学人才,身为中国公民;

2. 源自中国、漂洋过海的技术移民,身为华侨抑或华人;

3. 外籍华裔科技人才,身为外国公民,与中国已无主权意义上的权利至义务关系。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公派及自费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批理工科留学人员滞留海外,成为了海外科技人才群体的最主要来源,并直接决定了这一群体的结构特征、内部关联及学术网络向度。无论身处何处,这一群体都为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接轨提供了重要桥梁,也为中国有效延展并有序承接国际科技网络、追赶并赶超世界科技前沿提供了独特渠道。

近年来,随着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群体的层次性特征日渐显现,并逐步呈现四个较为清晰的群体:

1. 海外华人科学家;

2. 海外理工科华人教授;

3. 海外理工科研修人员,如访问学者、博士后等;

4. 海外理工科博士生。

其中,后两类之间的层级区隔相对不太明显。二、海外科技人才队伍的形成与政策演进

自崖山之役以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的农技和手工艺未能与工商业良性互动,并顺利演进为独立、系统的科学技术,从而与西洋及明治后的东洋背道而驰,以致在近代科技勃兴与竞逐过程中,渐趋边缘化。国门洞开后,一个全新的历史命题摆在了面前:到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地带虚心学习。由此,大批有志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国人从近代满清版图或其藩属奔赴东洋、西洋,并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外科技人才群体。综观这一群体在以往一个多世纪中的演进历程,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1. 绝大多数直接来自于近代中国版图之内,并以沿海省份居多;

2.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海外科技人才队伍,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3. 中国本土与东洋、西洋之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差距不仅始终存在,而且是大批海外科技人才学成不归的根本原因。

这就不仅需要通过公共决策过程的跨时空分析,追溯决策依据及政策风险评估过程,而且需要直接从微观层面进行实证调查,探求政策初衷与政策效应相悖的深层次原因,并准确掌握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与未来发展意向。有鉴于此,本项研究开始之前,需要对当前海外科技人才队伍的形成背景与过程进行简要梳理:

1. 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赴外留学的历史使命

2. 改革开放之后:赴外留学政策的形成与完善

历经劫难之后,我国从总体上不仅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科技发展差距拉大,而且远落后于当时的苏东地区,从而在整个世界科技领域处于被动状态,并对改革开放造成了巨大压力。1978年6月23日,在视察清华大学时,邓小平与国家教委几位负责人谈话,并郑重指出:“我赞成增大派出留学生的数量,派出去主要学习自然科学。要成千上万的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一定调对后来的留学生政策有三层含义:

1. 在审慎分析了中外科技发展差距之后,近代以来的派遣青少年学子赴洋留学政策在国家层面得到重新肯定;

2. 近代以来赴洋留学的主要目的始终是学习科学技术,或者说,是以自然科学为主;

3. 要求实现留学生派遣的规模化与常态化,而不是如晚清、北洋、南京政府时期那样,断断续续、稀稀拉拉。

以这一宣示为标志,现代中国的大规模派遣学生出国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大幕拉开了。

迄今为止,这一政策先后经历了七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78至1982年

2. 第二阶段:1982至1985年

这一时期的基本方针是强调“解放思想”。

3. 第三阶段:1986至1989年

这一阶段的基本方针是“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

4. 第四阶段:1989至1991年

这一时期,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确定了“调整结构,精选精派,力争保质保回”的方针。

5. 第五阶段:1992至2000年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厘清了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围绕是否“姓社”的诸多困惑,尤其是超越了基于经济体制属性的长期争论和误区,正式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全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开始。针对当时出国留学人员的去留问题上,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6. 第六阶段:2000至2008年

2000年6月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人事部印发的《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意见》。

7. 第七阶段:2008年以来

2008年是中国的出国留学工作与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拐点。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诱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世界经济科技的中心地带呈现连带性、持续性的经济衰退与失业率攀升,重击了欧美国家传统的留学生政策及技术移民政策。另一方面,“国家千人计划”正式出台,向全球科技人才尤其是留学不归的海外科技人才发出了响亮的号召,标志着我国从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回国创新创业工作。三、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自2008年以来,随着我国海外科技人才规模的持续扩大,这一群体的海外分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上呈现“全球性散布、区域性集中”的格局,集聚速度显著加快,流动模式多样化。这不仅将深刻影响这一群体的自组织行为,而且将对我国的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战略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信息采集、实证调查、实地调研与比较研究等,厘清海外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的宏观背景、动因及趋势,勾勒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全球分布与流动的图谱,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一)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宝贵资源,亟须深入调查这一群体的流动与集聚态势,提高引智层次、质量与效率(二)调查分析海外科技人才的流动与集聚态势,是重点引进领军式科学家、大胆实施高端研发团队引进、加快培育创新集群的重要依据(三)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与集聚态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在系统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分级分类分专业引进的有效路径(四)调查分析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与集聚态势,是全面勾勒海外科技人才分布图谱、为出国留学工作及海外引智工作提供指南的重要依据四、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1. 关于全球层面的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态势分析:

Victor Yan认为,新兴经济体的人才回流正在改变全球人才流动的模式,并对传统的人才目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产生影响,认为永久性迁移将不再是国际人才流动的主要形式,短期交流、阶段性流动和人才环流将更为普遍。Bruce Weinberg的研究发现,1981至2003年间的全球最杰出科学家中,每八位就有一个出生于发展中国家,但这些科学家后来都移民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

借助于税收记录的相关数据,对在美国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进行了去留状况分析,发现1996年是中国理工科博士生滞留美国的最高峰96%,通常基本维持在92%左右,但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呈现出逐步下降的态势。专门对2000至2010年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外籍博士生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进行了研究,并从个人、组织及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了这一群体的职业发展目的地,认为无论如何流动,都会对其祖国的经济发展、知识流动、科技创新等产生积极影响,但以英语为常用语言的发达国家仍在全球人才流动中占据显著优势。

2. 关于中国的海外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态势的调查分析:

Cao Cong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大批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回流中国的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在长期“人才流失”之后真正开始获益,并预示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科技人才流动中的新角色;Rober tZeithammer调查了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近300名中国籍理工科学生,发现目前中国的博士生更愿意留在美国,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薪水高得多,而不是内心深处希望留下。Emilio Zagheni借助于LinkedIn等学术社交媒体的基础数据分析,发现美国在全球高层次技术人才流动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收获显著,很多海外优秀毕业生回到中国谋职。

3. 关于应对措施的相关研究:

Metka Hercog分析了主权国家在全球人才大争夺中的角色定位,认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需要通过有吸引力的移民政策设计,大力延揽国外人才资源,这一观点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意向。国际移民组织2014年12月发布的“Global Migration Trends:an Overview”也显示,全球已有39%的国家出台了吸引科技人才的政策举措,而这一比例在2005年仅为22%。Richard Van Noorden对全球2300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中国未来的科技影响力的期许最高,但这些来自欧美的受访者很少愿意移居中国,恰恰是很多海外华人科技精英热衷于回国发展。他认为,全球范围内科学人才流动的大趋势是,科学家总会跟随研究经费迁移,中国研发经费增加为回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机会。

不难看出,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生了诸多变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2008年以来,国外学术界格外关注中国的海外科技人才流向问题,研究成果持续增加;

2. 数据分析与实证调查明显增多,甚至出现了几千个样本的大型调查;

3. 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在全球科技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变化,并对中国的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趋于肯定;

4. 开始借助于LinkedIn、Academia、Research Gate等新兴科研社交媒体进行网络调查,这对中国同行开展海外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二)中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海外人才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编译、介绍发达国家、“四小龙”等的成功经验;

2. 对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滞留不归现象的反思与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内学术界对于海外人才的关注迅速增多,相关研究成果更是连年递增。本研究团队通过“中国知网”对1991至2015年期间的文献分析惊人地发现,以往15年间共有3121篇以“海外人才”或者“国外人才”、“外籍人才”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剔除了会议论文、媒体文章等,2008年之后的增速显著。同时,有相同关键词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计115篇,自2011年以来的增幅也非常大。

从具体内容来看,专门或者主要研究海外科技人才的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约占四成。其中,国内学术界对于海外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态势的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关于海外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态势的实证调查:

高子平借助于中国科协的社会调查类课题,先后开展了“海外华人科技人才状况调查”及“海外理工科博士生和博士后科研状况调查”,前者或者有效问卷1123份,后者或者有效问卷588份,较为详尽地了解了这一群体的回流意愿及政策期许,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翔实的调研报告。加拿大中国留学生协会通过互联网及邮寄、访问等方式,共发放两万份纸质问卷,对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展开了大规模的生存状况调查,发现了这一群体在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新的问题,包括如何适应海外学术环境及研究方法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对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适应性和文化融入性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了解中国留学生的海外学习生活状况,并更好地引导这一群体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目的国。杜红亮对海外华人高端科技人才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了337份有效问卷,分析了这一群体的回流意愿及影响因素等。

2. 关于中国的海外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态势研判:

李铭俊认为,创新人才的国际流动性增强,跨国研发机构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作用凸显,科技创新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张永凯分析了当前人才跨国流动的特征和动向,如发达国家是主要的人才接受国、亚洲国家出现人才回流、人才环流现象显现等;陈亮分析了新型国际人才交流平台至至学术与科研社交网络的兴起趋势,认为这会对人才的跨国流动及中国的海外人才回流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王辉耀认为,当代人才的流动不再简单地由经济欠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经济收入也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唯一决定性因素。除了生存和经济因素外,教育、发展、环境、文化认同等驱动因素更加显著,催生了人才从发达国家向母国的回流甚至环流,需要通过制定实施技术移民政策、放松国籍政策等积极应对;郑巧英等系统地梳理了技术移民、留学、阶段性流动以及人才回流、人才环流与共享等全球人才流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3. 关于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

祝昊泉认为,对于目前全球华人科技人才的地域分布、学术专长、流动性、生存和发展状况等情况缺乏定量的认识和分析,加大了我国相关工作的盲目性和政策风险,需要构建完整的海外华人科技人才档案信息库,并定期更新信息库的内容。程志波认为,道德风险是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聘用中时常出现的问题,分别分析了由海外人才自利行为引起的道德风险与由用人单位自利行为引发的道德风险,提出了若干规避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其中,他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道德风险产生的基本原因,降低信息不对称是降低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聘用道德风险的重要途径。崔伟着重从物质激励类型、针对对象、激励规模与力度、资金来源、发放与使用方式、实施主体和程序等方面阐述了各国吸引海外科技人才的物质激励体系及其做法,将其总结为四种模式即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新加坡模式和印度模式。

杜红亮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所制定的海外科技人才政策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