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1:23:44

点击下载

作者:晋·太医令王叔和 郭君双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脉经

脉经试读:

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脉经/(晋)王叔和撰;郭君双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

ISBN 978-7-117-24908-9

Ⅰ.①脉… Ⅱ.①王…②郭… Ⅲ.①《脉经》 Ⅳ.①R241.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82457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脉  经撰  者:晋·太医令王叔和整  理:郭君双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9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908-9策划编辑:马光宇责任编辑:孔雪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导 读

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该书集晋以前脉学文献之大成,发展并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医脉学、中医诊断学乃至中医学的向前发展。一、《脉经》与作者

王叔和名熙,魏晋间著名医学家,西晋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一说今山东济宁)人。尝任太医令。唐·甘伯宗《名医录》称王叔和“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可知王叔和精通医道,擅长诊脉。王叔和对中医学的另一个贡献是整理了《伤寒杂病论》,使得这部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伤寒杂病论》(后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成为世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医名著,至今仍是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伤寒论》、《金匮要略》能流传至今,王叔和的功绩不可没。

脉诊是中医学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是经过医家漫长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诊断经验与智慧。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形成的古医经中,如《黄帝内经》、《扁鹊脉法》、《华佗脉法》等脉诊理论占有重要地位。仅《黄帝内经》中散见的脉名就有30多种。公元3世纪中叶,王叔和选录《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编撰成《脉经》。据王叔和自述,“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不仅全面继承了魏晋以前的脉学成就,集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同时王氏还分门别类,在阐明脉学理论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践,并将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融会其中。该书不仅在唐、宋是医学生的必读教科书,也是历代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脉经》10卷,98篇。首次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该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所论述的寸、关、尺三部定位脉诊以及总结的24种脉象,为我国脉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世医家继承和发扬。宋·林亿称其“若网在纲,有条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可谓推崇之至。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1.确立脉象形状,首次归纳脉象为24种

医之为道,审脉为难。故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代医学文献零散记载有30余种脉象,但缺乏脉象的明确描述。《脉经》准确描述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并首次总结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脉象。如:“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浮与沉相对,通过举按有余不足得到不同的脉象。脉象特征描述简明准确,便于掌握。确立了对脉象认识的基本标准,脉象名称和定义的统一、规范,为后世所遵从。《脉经》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24种脉象基本形状,成为后世论脉的标准。《脉经》不仅将每种脉象包括脉的体状和搏动征象与变化均作了具体详尽的描述,还首开脉象鉴别先河。《脉经》提出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缓与迟等八组相类脉,对脉象的鉴别有着重要意义。如:沉与伏相类,二脉均重按乃得,然伏脉须“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较沉脉重按,又更甚之。这是因为这两种脉象的主病不同、轻重不同、预后也不同,自当仔细分别,以免耽误病情。这对后世辨脉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2.改进诊脉方法,确定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内经》有全身动脉诊法和三部九候诊脉法,所载诊法不一,只有“气口”、“寸口”、“脉口”的笼统说法。诊脉独取寸口法首倡于《难经》,提出了寸口切脉的寸尺两部脉法。张仲景推崇人迎、气口、趺阳全身三部诊法。而《脉经》在《难经》的寸尺两部脉法基础上,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并首次提出腕后拇指侧高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把《内经》的遍身诊法之三部加以发挥,阐释为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并以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脉经》提出的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候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的脏腑分配观点,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上与方法上趋于完善,推进了这种简便易行的诊脉方法的临床普遍使用。《脉经》确立了寸口的寸关尺三部脉法,不仅在于提出三部之说和各部脉位,也在于确立了寸关尺脏腑分候,并从临床应用方面加以系统总结。《脉经》的脏腑定位,成为中医脉学诊断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3.阐述脉象机理与脏腑疾病紧密结合,指导临床

一是对脉象主病机理进行原则概括,如:“迟则为寒,涩则少血”;二是结合脉、证、病机、治疗进行综合总结。如《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有“寸口脉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宜服前胡汤。针太阳巨阙泻之。”“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指明浮脉与外感中风的病因病机与见症,用桂枝汤和解营卫,或葛根汤解肌论治方药,以及选用针灸太阳经腧穴祛风邪的一系列论治方案。这些对脉证论治的可贵认识,不但反映出当时的脉象病理研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就是今天在临床上仍有参考价值。《脉经》在阐述脉象的同时,也深入浅出地阐明脉理,并结合生理、病理及证候进行研究,将脉诊、脉法与病症、脏腑主病、治疗大法、方药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临床应用。如:“心中寒者,其人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愁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忘,善怒。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彻背,自发烦热,当脐挑手,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这种将脉象、病症结合起来,脉诊可判断预后,这在现代仍有指导意义。

本书所论述的脉法和多种病症包括伤寒、热病、内科杂病、妇人及小儿疾病的病名及脉证治疗,内容丰富,极大地发展了辨证论治体系,为历代医家所推重。4.丰富和发展了针灸经络学理论《脉经》不仅全面继承了《灵枢》的经络学说,更对经络学说予以创新和发展。如卷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就是将切诊与脏腑经络辨证结合起来,以脉论证,指出针灸的原则与方法。《脉经》还对脏腑20个俞、募穴部位、主治及刺灸进行论述,是针灸学俞募穴理论现存的最早文献。此外,《脉经》还对奇经八脉的循行起止与病证作了系统总结,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如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全部收载了《脉经》中有关奇经八脉内容。王叔和不仅是位脉学家,又是一位有贡献的针灸理论家。5.是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重要的参考文本

由于王叔和编次整理了《伤寒杂病论》,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以“病脉证治”主线贯穿全书的理论与方法,对王叔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王叔和在编撰《脉经》时,吸收了《伤寒杂病论》中与脉密切相关的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王叔和引录《伤寒杂病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卷7~9三卷中,而这些内容在许多方面却恰恰可以弥补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不足,可以纠正他们存在的问题。如:清代著名医家钱熙祚考证言,“第七卷又云:‘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麻黄汤。’今本《伤寒论》脱‘宜麻黄汤’四字。致后人误解为大青龙汤证。按大青龙汤,用麻黄以解表,石膏以清里,本为外伤风寒,而内伏暍热者设。此条但言风寒,而无烦躁之内热,其非大青龙证,明矣。”因此,学习《脉经》不仅可以明晰脉学理论,更可作为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参考文本。

此外《脉经》对学习《内经》、《难经》等早期著作,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三、如何学习应用《脉经》1.牢记24种脉象及其主病,结合临床实际反复揣摩

牢记24种脉象及其主病并利用一切机会去实践、揣摩、领会脉学的真谛。解决“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境况,达到熟练掌握应用脉象于诊断疾病,结合中医理论反复分析脉象、症状、疾病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机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辨证准确,指导临床。

全书将三部九候、寸口脉、24脉、脉法与伤寒、热病、杂病、妇人及小儿病症的脉象与治疗紧密结合,突出了临床的实用性。学习时要将脉象变化与具体疾病、病人和常人结合起来,利用一切机会,多临证、多摸脉。如:摸家人脉搏、亲属朋友脉搏、怀孕妇人脉搏、小儿脉搏、老人脉搏等等,只要多临证,多实践,反复揣摩,就一定能掌握要领,学好脉学,临床时诊脉准,判断病情预后准,处方用药准,何愁提不高临床疗效。《脉经》将脉象以阴阳来区分,具有以简驭繁,便于学习和掌握的特点。如:“肝实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自忿忿如怒状。肝虚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这种将脏腑、脉象、阴阳、虚实紧密相连,便于理解和掌握脉象及其主病。因此,学习脉学要多实践,反复揣摩,深刻领会,才能真正掌握脉学的精髓,临证应运才能得心应手。《脉经》分阴阳虚实固然以简驭繁,但高阳生《脉诀》的“七表八里九道脉”、崔嘉彦的“浮沉迟数”四脉为纲以及滑寿《诊家枢要》六脉为纲诊脉法,对临床也有指导意义。学习时在掌握《脉经》的基础上,再比较这些著作,可以互相启发,更好的学习与掌握《脉经》的精髓。2.学习时应参照《伤寒论》、《金匮要略》对比学习《脉经》卷7~9引录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内容,因此学习时还要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对比学习。由于王叔和撰次了《伤寒杂病论》,使得《伤寒杂病论》流传于世,并对历代医学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王叔和在编撰《脉经》时,将《伤寒杂病论》内容收于其中,是本于《伤寒杂病论》是始终将脉象和病证紧密结合,建立了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可见学习脉象一定要结合主病,才能学好脉象,临证用的灵活,治疗才有确切疗效。因此,学习《脉经》还要注意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互相对比来看,深刻领会并掌握脉象、主病、治法、方药的紧密结合。

另外,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时,也要参考《脉经》互相比较,才能真正学好。3.还应掌握《素问》、《灵枢》、《难经》基本知识来学习《脉经》保存了不少早期的医学文献,内容互有交叉,故学习《脉经》时,还要结合《素问》、《灵枢》、《难经》的基本知识来学习,方能融会贯通。4.结合临床专业特点,可认真为《脉经》中妇科、针灸等内容,将脉与证的内在联系理清

另外,《脉经》也存在某些局限和不足之处。如选材还不是很精,有些内容与脉学无关,体例也较乱,有不少内容直接引用前人著述而未加系统整理,故有一些矛盾或脱节之处。希望在学习研究中,还须注意这些问题。对于难懂不易弄明白的地方,如古代病名等,还有待今人去进一步研究开发。学习时要注意前后比较,先掌握重点,然后再循序渐进。郭君双2017年3月整理说明

西晋·王叔和编著的《脉经》是我国传世最早的一部中医脉诊学的专著,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于该书收集了多部汉晋时期的重要的医学文献,特别是张仲景纂著《伤寒卒病论》一书,在《脉经》卷七至卷九得以充分反映,为学习掌握《伤寒论》、《金匮要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唐代太医署培养医生的必读之书中,有关经脉及望诊、伤寒论治内容,可散见于此期《备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医学大型类书中。由于该书流传年代久远且攸关医学重任,到宋朝熙宁元年,《脉经》经过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的类次,先后以大字本、小字本二种版本,由国子监向全国刊行。其间有地方坊刻本出现,如福建建阳本(马继兴先生认为是广西漕司本)、何大任刊本、河南龙兴道儒学本等。元明时期有坊间的影刻本问世,影响大的如叶氏广勤堂影元刻本、吴勉学《医统正脉》所收《脉经》本。清代以守山阁钱熙祚校本及周学海校本为主要刻本。

本次整理以叶氏广勤堂影元刻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为底本,对校本有佚名氏影宋刻本、钱本(守山阁钱熙祚校本)及周学海本;参校本有《素问》、《灵枢》、《难经》、《针灸甲乙经》、《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我们对底本存在的问题做了如下处理:

1.将原本的繁体字、通假字、古今字、避讳字均改为国家规范的简体字,不出注。

2.凡底本中明显误字,如白→曰、俱→但、止→上、阻→归、刻→克等,今据校本改正,不出注。

3.保留底本风貌。如保留早期用字,傍(旁)、差(瘥)、欬(咳)、管(脘)等。又如卷第八“若不结胸,但头汗出,……身必发黄”后,周学海本有“属柴胡栀子汤”六字,影宋刻本同底本,应为后世晚出的方名,故仍从底本。

4.凡底本中脱、衍、误字句,今据校本补、删。如:卷一第十“皆从其物类治”,原脱“治”,据上下文义及《针灸甲乙经》卷七第一补;卷三第四“微大,为肺痹”原误为“微汗”,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改;卷四第一“复欲发动,其人欲多饮,饮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影宋本无此22字,应为前句“关上脉滑”内容的衍文,故删;卷五第四“病人足趺肿,呕吐头重者死”原脱11字,据影宋本补。

5.保留有价值的佚文。如卷七第十有“为可灸少阴、厥阴主逆”,《注解伤寒论》卷六第十无此9字,它保留了《伤寒卒病论》古传本的面貌;卷七第十三保留《脉经》古注,影宋本作大字正文,而底本为小字注,反映了元刻本的特色。《脉经》是医家必读的七经之一,由于我们水平所限,本次整理错误与不足,敬请读者指正。郭君双2017年3月校定脉经序

臣等承诏典校古医经方书,所校仇中,《脉经》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叔和,西晋高平人,性度沉靖,尤好著述,博通经方,精意诊处,洞识修养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医传》中。

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痾。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其文约,其事详者独何哉?盖其为书,一本《黄帝内经》,间有疏略未尽处,而又辅以扁鹊、仲景、元化之法,自余奇怪异端不经之说,一切不取。不如是何以历数千百年而传用无毫发之失乎!又其大较,以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评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谬,为果不疑。

然而,自晋室东渡,南北限隔,天下多事,于养生之书实未皇暇,虽好事之家仅有传者,而承疑习非,将丧道真,非夫圣人曷为厘正!恭惟主上体大舜好生之德,玩神禹叙极之文,推锡福之良心,鉴慎疾之深意,出是古书,俾从新定。臣等各殚所学,博求众本,据经为断,去取非私。

大抵世之传授不一,其别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时行《病源》为第十卷者,考其时而缪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诸篇之文,别增篇目者,推其本文,而义无取。稽是二者,均之未见厥真,各秘其所藏尔。

今则考以《素问》、《九墟》、《灵枢》、《太素》、《难经》、《甲乙》、仲景之书,并《千金方》及《翼》说脉之篇以校之,除去重复,补其脱漏,其篇第亦颇为改易,使以类相从,仍旧为一十卷,总九十七篇,施之于人,俾披卷者,足以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无待饮上池之水矣。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郎中臣孙奇、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序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痾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新刊王氏脉经卷第一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护军臣林亿等类次二十四种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浮于手下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一曰手下无,两傍有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浮而大

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中如有力一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曰漉漉如欲脱。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

数脉,去来促急。。。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紧为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弦。一曰如转索之无常

紧脉,数如切绳状。。一曰重按之乃得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一曰手下裁动一曰按之不足,举之无有

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一曰关上沉不出,名曰伏。千金翼以革为牢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一曰沉浮皆得

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浮

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而薄一曰按之如欲尽。。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止或曰散也。。

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一曰按之无有,举之有余一曰细小而软软,一作濡,

软脉,极软而浮细。。。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一曰按之乃得,举之无有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一曰浮大而软,阴浮与阳同等

缓脉,去来亦迟,小于迟。。一曰举之不足,按之尽牢一曰按之尽牢,举

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之无有。按之来缓,时一止者,名结阳初来动止,更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来小数,不能自还,举之则动,名结阴。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伤寒论云:阴阳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与洪相类千

浮与芤相类,弦与紧相类,滑与数相类,革与实相类《金翼云:牢与实相类》,沉与伏相类,微与涩相类,软与弱相类,缓与迟

软与迟相类相类。平脉早晏法第二

黄帝问曰:夫诊脉常以平旦,何也?岐伯对曰:平旦者,阴气未内经作调匀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千金同,素问太素云:有过之脉未乱,故乃可诊。过此非也《》《》《》。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其骨自高

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晬时也二十五度,为一周。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太阴者,寸口也,即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

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会要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之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故曰覆溢。是真脏之脉也,人不病自死。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则吉。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千金翼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吉。《》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疾,呼吸八至也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肥人脉沉,瘦人脉浮。持脉轻重法第六

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

菽者,小豆言脉轻如三小豆之重吕氏作大豆皮毛之间者,肺气所行,故言肺也。。。。部也心主血脉,次于肺,如六豆之重。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脾在中央,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重肝主筋,又在脾下,故次之。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肾主骨,其脉沉至骨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千金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云:三阴三阳,谁先谁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一作鸠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

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一作少阳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左。

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呼吸之府,在云门。

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

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脉何以知脏腑之病也?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即有热,迟即腑者阳,故其脉数;脏者生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别知脏腑之病也。阴,故其脉迟阳行迟,病则数;阴行疾,病则迟。。

脉来浮大者,此为肺脉也;脉来沉滑如石,肾脉也;脉来如弓弦者,肝脉也;脉来疾去迟,心脉也。脉来当见而不见为病。病有深浅,但当知如何受邪。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软,举指来实千金翼云:迟缓而长者,脾也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脉也。脉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阳脉见寸口,浮而实大,今轻手浮之更损减而小,故言阳虚;重手按之反更实实之意也。大而沉,故言阴实。

经言: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言之,寸口有六脉俱动耶?然:经言如此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涩者阴也,短者阴也。所以言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以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之逆顺也。

凡脉大为阳,浮为阳,数为阳,动为阳,长为阳,滑为阳;沉为阴,涩为阴,弱为阴,弦为阴,短为阴,微为阴,是为三阴三阳也。阳病见阴脉者,反也,主死;阴病见阳脉者,顺也,主生。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吐血,阴微则下利;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阳微则发汗,阴微则自下;阳数口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而烦挠不得眠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得阳属腑,得阴属脏。无阳则厥,无阴则呕。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短气。依此阴阳以察病也。

寸口脉浮大而疾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

寸口脉沉细者,名曰阳中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阴气不通,臂不能举。

尺脉沉细者,名曰阴中之阴,病苦两胫酸疼,不能久立,阴气衰,小便余沥,阴下湿痒。

尺脉滑而浮大者,名曰阴中之阳,病苦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

尺脉牢而长,关上无有,此为阴干阳,其人苦两胫重,少腹引腰痛。

寸口脉壮大,尺中无有,此为阳干阴,其人苦腰背痛,阴中伤,足胫寒。

夫风伤阳,寒伤阴。阳病顺阴,阴病逆阳。阳病易治,阴病难治。在肠胃之间,以药和之;若在经脉之间,针灸病已。平虚实第十

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脉之虚实者,脉来软者为虚,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问曰:何谓虚实?答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何谓重实?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问曰:经络俱实如何?何以治之?答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当俱治之。故曰滑则顺,涩则逆。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仲景从字作纵字

问曰:脉有相乘,有从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从;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

经言:脉有伏匿者,伏匿于何脏,而言伏匿也?然: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反见阳脉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涩而短,此阳中伏阴;脉居阳部反见阴脉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为阴中伏阳也。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师曰:脉有弦、有紧、有涩、有滑、有浮、有沉,此六脉为残贼,能与诸经作病。

问曰:尝为人所难,紧脉何所从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肺中寒,故令紧;假令欬者,坐饮冷水,故令紧;假令下利者,以胃中虚冷,故令紧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脉滑也。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脉与病形证仲景痢字作利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之时,病者因反大吐若下痢,病腹中痛。因问,言我前来脉时不见此证,今反变异,故是名为灾怪。因问何缘作此吐痢?答曰:或有先服药,今发作,故为灾怪也。

问曰:人病恐怖,其脉何类?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等类?师曰:其脉自浮而弱,面形乍白乍赤。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而唇口干燥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其里痛也;行迟者,其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膝者,必腰痛;里实护腹如怀卵者,必心痛。一云呻者,病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因伸者,无病也。也一云反面仰视。假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目眄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此为诈病。假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胃气、手少阳三焦、四时五行脉法。夫人言脉有三阴三阳,知病存亡,脉外以知内,尺寸大小,愿闻之。岐伯曰:寸口之中,外别浮沉、前后、左右、虚实、死生之要,皆见寸口之中。脉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一作得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外结者病痈肿,内结者病疝瘕也。间来而急者,病正在心,癥气也。脉来疾者,为风也;脉来滑者,为病食也;脉来滑躁者,病有热也;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脉逆顺之道,不与众谋。

师曰:夫呼者,脉之头也。初持之来疾去迟,此为出疾入迟,为内虚外实;初持脉来迟去疾,此为出迟入疾,为内实外虚也。扁鹊云:病出于肝

脉数则在腑,迟则在脏。脉长而弦,病在肝。脉小扁鹊云:脉大而洪,病出于心扁鹊云:病出血少,病在心。脉下坚上虚,病在脾胃于脾胃一作涩扁鹊云:病出于肺。脉滑而微浮,病在肺。脉大而坚,病在肾。扁鹊云:小而紧。脉滑者多血少气,脉涩者少血多气,脉大者血气俱多。又云:脉来大而坚者血气俱实,脉小者血气俱少。又云:脉来细而微者又云:洪数滑疾为热,涩迟沉细为寒血气俱虚。沉细滑疾者热,迟紧为寒。。脉盛滑紧者病在外热,脉小实而紧者病在内冷。脉小弱而涩者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浮滑,其人外热,风走刺,有饮,难治。脉沉而紧,上焦有热,下寒,得冷即便下。脉沉而细,下焦有寒,小便数,时苦绞痛,下利重。脉浮紧且滑直者,外热内冷,不得大小便。

脉洪大紧急,病速进在外,苦头发热、痈肿;脉细小紧急,病速进在中,寒为疝瘕、积聚,腹中刺痛。脉沉重而直前绝者,病血在肠一云病间;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癥。脉直前而中散绝者,病消渴浸淫痛。脉沉重,前不至寸口,徘徊绝者,病在肌肉,遁尸。脉左转而沉重者,气癥阳在胸中,脉右转出不至寸口者,内有肉癥。脉累累如贯珠不前至,有风寒在大肠,伏留不去;脉累累中止不至,寸口软者,结热在小肠膜中,伏留不去。脉直前左右弹者,病在血脉中,肧血也;脉后而左右弹者,病在筋骨中也。脉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脉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所苦。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太素细作滑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短而急者病在上,长而缓者病在下;沉而弦急者病在内,浮而洪大者病在外;脉实者病在内,脉虚者病在外。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平人得病所起第十四

何以知春得病?无肝脉也。无心脉,夏得病;无肺脉,秋得病;无肾脉,冬得病;无脾脉,四季之月得病。

假令肝病者,西行,若食鸡肉得之,当以秋时发,得病以庚辛日也。家有腥死,女子见之,以明要为灾。不者,若感金银物得之。

假令脾病,东行,若食雉兔肉及诸木果实得之。不者,当以春时发,得病以甲乙日也。

假令心病,北行,若食豚、鱼得之。不者,当以冬时发,得病以壬癸日也。

假令肺病,南行,若食马肉及獐鹿肉得之。不者,当以夏时发,得病以丙丁日也。

假令肾病,中央,若食牛肉及诸土中物得之。不者,当以长夏时发,得病以戊己日也。

假令得王脉,当于县官家得之。

假令得相脉,当于嫁娶家得之,或相庆贺家得之。

假令得胎脉,当于产乳家得之。

假令得囚脉,当于囚徒家得之。

假令得休脉,其人素有宿病,不治自愈。

假令得死脉,当于死丧家感伤得之。

何以知人露卧得病?阳中有阴也。

何以知人夏月得病?诸阳入阴也。

何以知人食饮中毒?浮之无阳,微细之不可知也,但有阴脉,来疾去疾,此相为水气之毒也。脉迟者,食干物得之。诊病将差难已脉第十五

问曰:假令病人欲差,脉而知愈,何以别之?

师曰:寸关尺,大小、迟疾、浮沉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平复,当自愈。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大小及浮沉等者,病难已。新刊王氏脉经卷第二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护军臣林亿等类次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

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痹,小腹中有疝瘕,王王字一本作五即太月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陵穴也。一作急痛

左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小肠有热,一作手少阳者,非小便赤黄。刺手太阳经,治阳。。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即后溪穴也节陷中。

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刺手太阳经,治阳。

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刺手心主经,治阴。

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善畏,如见即行间穴也鬼状,多惊,少力。刺足厥阴经,治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

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实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第二指当云小指次指,即临泣穴阳经,治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也。

左手关上阴绝者,无肝脉也。苦癃,遗溺,难言,胁下有邪气,善吐。刺足少阳经,治阳。

左手关上阴实者,肝实也。苦肉中痛,动善转筋。刺足厥阴经,治阴。

左手关后尺中阳绝者,无膀胱脉也。苦逆冷,妇人月使不调,王月则闭。男子失精,尿有余沥。刺足少阴经,治阴。在足内踝下动脉即太溪穴也。

左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苦逆冷,胁下有邪气相引痛。即束骨穴也刺足太阳经,治阳。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左手关后尺中阴绝者,无肾脉也。苦足下热,两髀里急,精气竭少,劳倦所致。刺足太阳经,治阳。

左手关后尺中阴实者,肾实也。苦恍惚,健忘,目视,耳聋怅怅,善鸣。刺足少阴经,治阴。

右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大肠脉也。苦少气,心下有水气,立秋即太渊穴也节即欬。刺手太阴经,治阴。在鱼际间。

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苦肠中切痛,如锥刀所刺,无即阳谿穴也休息时。刺手阳明经,治阳。在手腕中。

右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肺脉也。苦短气欬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阳明经,治阳。

右手关前寸口阴实者,肺实也。苦少气,胸中满彭彭与肩相引。刺手太阴经,治阴。

右手关上阳绝者,无胃脉也。苦吞酸,头痛,胃中有冷。刺足太即公孙穴也阴经,治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一作愊愊

右手关上阳实者,胃实也。苦肠中伏伏,不思食物,得食即冲阳穴也不能消。刺足阳明经,治阳。在足上动脉。

右手关上阴绝者,无脾脉也。苦少气,下利,腹满,身重,四肢不欲动,善呕。刺足阳明经,治阳。

右手关上阴实者,脾实也。苦肠中伏伏如坚状,大便难。刺足太阴经,治阴。

右手关后尺中阳绝者,无子户脉也。苦足逆寒,绝产,带下,无子,阴中寒。刺足少阴经,治阴。

右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苦少腹满,引腰痛。刺足太阳经,治阳。

右手关后尺中阴绝者,无肾脉也。苦足逆冷,上抢胸痛,梦入水见鬼,善厌寐,黑色物来掩人上。刺足太阳经,治阳。

右手关后尺中阴实者,肾实也。苦骨疼,腰脊痛,内寒热。刺足少阴经,治阴。

上脉二十四气事。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心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刺三里。心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厥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小肠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热来去,

一作汗不出汗出而烦,心中满,身重,口中生疮。小肠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虚者,手太阳经也。病苦颅际偏头痛,耳颊痛。心小肠俱实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头痛,身热,大便难,心腹烦满,不得卧,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心小肠俱虚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洞泄,苦寒,少气,四肢寒,肠澼。肝实

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自忿忿如怒状。肝虚

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胆实

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痛,洒洒恶寒,胁痛。胆虚

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肝胆俱实

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苦胃胀,呕逆,食不消。肝胆俱虚

左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虚也。病苦恍惚,尸厥不知人,妄见,少气,不能言,时时自惊。肾实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膀胱胀闭,少腹与腰脊相引痛。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时痛,喘欬,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赤黄,好怒好忘,足下热疼,四肢黑,耳聋。肾虚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膀胱实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逆满,腰中痛,不可俯仰,劳也。膀胱虚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脚中筋急,腹中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转筋,恶风,偏枯,腰痛,外踝后痛。肾膀胱俱实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折,戴眼,气上抢心,脊痛,不能自反侧。肾膀胱俱虚

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时时少腹满。肺实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肺虚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虚者,手太阴经也。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干,不朝津液。大肠实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腹满,善喘欬,一本作咽喉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大肠虚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口干,目急,善惊,泄白。肺大肠俱实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头痛,目眩,惊狂,喉痹痛,手臂卷,唇吻不收。肺大肠俱虚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耳鸣嘈嘈,时妄见光明,情中不乐,或如恐怖。脾实

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太阴经也。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脾虚

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胃实千金作病

右手关上脉阳实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腹中坚痛而热《》苦头痛,汗不出,如温疟,唇口干,善哕,乳痈,缺盆腋下肿痛。胃虚

右手关上脉阳虚者,足阳明经也。病苦胫寒,不得卧,恶寒洒洒,外台作耳虚鸣目急,腹中痛,虚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脾胃俱实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苦脾胀腹坚,抢胁下痛,胃气不转,大便难,时反泄利,腹中痛,上冲肺肝,动五脏,立喘鸣,多惊,身热,汗不出,喉痹,精少。脾胃俱虚

右手关上脉阴阳俱虚者,足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胃中如空状,少气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肾实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逆热烦。肾虚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足胫小弱,恶风寒,脉代绝,时不至,足寒,上重下轻,行不可以按地,少腹胀满,上抢胸胁,痛引肋下。膀胱实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转胞,不得小便,头眩痛,烦满,脊背强。膀胱虚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肌肉振动,脚中筋急,耳聋忽忽不闻,恶风,飕飕作声。肾膀胱俱实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癫疾,头重与目相引痛,厥欲起走,反眼,大风,多汗。肾膀胱俱虚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时时苦洞泄,寒中泄,肾、心俱痛。 一说云:肾有左右,而膀胱无二。今用当以左肾合膀胱,右肾合三焦。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

寸口脉紧,苦头痛,骨肉疼,是伤寒。宜服麻黄汤发汗,针眉冲、颞颥,摩治伤寒膏。

寸口脉微,苦寒,为衄。宜服五味子汤,摩茱萸膏,令汗出。

寸口脉数,即为吐,以有热在胃管,熏胸中。宜服药吐之,及针胃管,服除热汤。若是伤寒七八日至十日,热在中,烦满渴者,宜服知母汤。

寸口脉缓,皮肤不仁,风寒在肌肉。宜服防风汤,以药薄熨之,摩以风膏,灸诸治风穴。

寸口脉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宜服前胡汤,针太阳、巨阙,泻之。

寸口脉弦,心下愊愊,微头痛,心下有水气。宜服甘遂丸,针期门,泻之。

寸口脉弱,阳气虚,自汗出而短气。宜服茯苓汤、内补散,适饮食消息,勿极劳。针胃管,补之。

寸口脉涩,是胃气不足。宜服干地黄汤,自养,调和饮食,针三三里一作胃管里,补之。

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去血故也。宜服竹皮汤、黄土汤,灸膻中。

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宜服前胡汤、大三建丸,针巨阙、上管,灸膻中。

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针巨阙,泻之。

寸口脉濡,阳气弱,自汗出,是虚损病。宜服干地黄汤,薯蓣丸、内补散、牡蛎散并粉,针太冲,补之。

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心痛,咽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汤、生姜汤,茱萸丸、调和饮食以暖之。

寸口脉实,即生热在脾肺,呕逆气塞;虚,即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有热,即宜服竹叶汤、葛根汤;有寒,宜服茱萸丸、生姜汤。

寸口脉细,发热,呕吐。宜服黄芩龙胆汤。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汤,灸中府。

寸口脉洪大,胸胁满。宜服生姜汤、白薇丸,亦可紫菀汤下之,针上管、期门、章门。

上上部寸口十七条。

关脉浮,腹满不欲食。浮为虚满,宜服平胃丸、茯苓汤、生姜前胡汤,针胃管,先泻后补之。

关脉紧,心下苦满急痛。脉紧者为实,宜服茱萸当归汤,又大黄千金云:服茱萸当归汤,又加大黄汤,两治之,良。针巨阙、下管,泻之。《》二两,佳。

关脉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宜服附子汤、生姜汤、附子丸,针巨阙,补之。

关脉数,胃中有客热。宜服知母丸、除热汤,针巨阙、上管,泻之。

关脉缓,其人不欲食,此胃气不调,脾胃不足。宜服平胃丸、补脾汤,针章门,补之。

关脉滑,胃中有热。滑为热实,以气满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宜千金云:宜服朴硝麻黄汤平服紫菀汤下之,大平胃丸,针胃管,泻之。《》、胃丸。

关脉弦,胃中有寒,心下厥逆,此以胃气虚故尔。宜服茱萸汤,温调饮食,针胃管,补之。

关脉弱,胃气虚,胃中有客热。脉弱为虚热作病。其说云: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正宜服竹叶汤,针胃管,补之。

关脉涩,血气逆冷。脉涩为血虚,以中焦有微热。宜服干地黄汤、内补散,针足太冲上,补之。

关脉芤,大便去血数斗者,以膈俞伤故也。宜服生地黄并生竹皮汤,灸膈俞。若重下去血者,针关元;甚者,宜服龙骨丸,必愈。

关脉伏,中焦有水气,溏泄。宜服水银丸,针关元,利小便,溏泄便止。

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宜服白薇茯苓丸,附子汤,针胃管,补之。

关脉濡,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宜服赤石脂汤、女萎丸,针关元,补之。

关脉迟,胃中寒,宜服桂枝丸、茱萸汤,针胃管。补之。

关脉实,胃中痛。宜服栀子汤、茱萸乌头丸,针胃管,补之。

关脉牢,脾胃气塞,盛热,即腹满响响。宜服紫菀丸、泻脾丸,针灸胃管,泻之。

关脉细虚,腹满。宜服生姜茱萸蜀椒汤、白薇丸,针灸三管。

关脉洪,胃中热,必烦满。宜服平胃丸,针胃管。先泻后补之。

上中部关脉十八条。

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宜服瞿麦汤、滑石散,针横骨、关元,泻之。

尺脉紧,脐下痛。宜服当归汤,灸天枢,针关元,补之。一本更有四顺

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宜服小建中汤汤,针气海。

尺脉数,恶寒,脐下热痛,小便赤黄。宜服鸡子汤、白鱼散,针横骨,泻之。

尺脉缓,脚弱下肿,小便难,有余沥。宜服滑石汤、瞿麦散,针横骨,泻之。

尺脉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尿血。宜服朴硝煎、大黄汤,下去经血,针关元,泻之。

尺脉弦,小腹疼,小腹及脚中拘急。宜服建中汤、当归汤,针血海,泻之。

尺脉弱,阳气少,发热骨烦。宜服前胡汤、干地黄汤、茯苓汤,针关元,补之。

尺脉涩,足胫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汤,针足太冲,补之。

尺脉芤,下焦虚,小便去血。宜服竹皮生地黄汤,灸丹田、关元,亦针补之。

尺脉伏,小腹痛,癥疝,水谷不化。宜服大平胃丸、桔梗丸,针桔梗丸一云结肠丸关元,补之。。

尺脉沉,腰背痛。宜服肾气丸,针京门,补之。千金云:脚不收风痹

尺脉濡,苦小便难《》。宜服瞿麦汤、白鱼散,针关元,泻之。

尺脉迟,下焦有寒。宜服桂枝丸,针气海、关元,补之。

尺脉实,小腹痛,小便不禁。宜服当归汤,加大黄一两,以利大便;针关元,补之,止小便。

尺脉牢,腹满,阴中急。宜服葶苈子茱萸丸,针丹田、关元、中极。

上下部尺脉十六条。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脉有奇经八脉者,何谓也?然:有阳维、阴维,有阳、阴,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滂沛妄行,当此之时,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流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系也?然:阳维者,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者,起于诸阴之交。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溉灌诸经者也。阳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阴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而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冲脉者,一云:冲脉者,起于气冲,并阳明之经,夹起于关元,循腹里直上,至咽喉中。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循背上,至风府。冲脉者,阴脉之海也;督脉者,阳脉之海也。任脉者,起于胞一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门子户,夹脐上行,至胸中。上关元,至喉咽难经作季胁。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此八者,皆不系于十二经,故曰奇经八脉者也。

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难经作溶溶怅然者,其人惊,即维脉缓,缓即怅然失志,容容《》不能自收持。令身不能自收持,即失志善忘恍惚也。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

阳维为卫,卫为寒热阴维为荣,荣为血,血者主心,故心痛也痛。。。阴为病,阳阴在内踝,病即其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缓而阴急。。阳为病,阳在外踝,病即其脉急,其人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阴缓而阳急。。冲之冲脉从关元至喉咽,故其为病逆气而里急为病,逆气而里急。。督之为病,脊督脉在背,病即其脉急,故令脊强也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任脉起于胞门子户,故其病结为七疝瘕聚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难经作溶溶带脉者,回带人之身体,病即其脉苦腹满,腰容容《》若坐水中状。缓,故令腰容容也。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诊得阳维脉浮者,起目眩,阳盛实,苦肩息,洒洒如寒。

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

诊得阴维如贯珠者,男子两胁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如有疮状。

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

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实盛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痴,不者,必当由豫,有两心也。两手阳脉浮而细微,绵绵不可知,俱有阴脉,亦复细绵绵,此为阴、阳之脉也。此家曾有病鬼魅风死,苦恍惚,亡人为祸也。

诊得阳,病拘急;阴,病缓。

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病,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疾。

脉来中央浮,直上下痛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也,灸顶上三丸。正当顶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