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镇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4:44:07

点击下载

作者:主编:徐耀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名城:镇江

历史名城:镇江试读:

“精彩江苏”丛书总序

江苏省省长 吴政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交汇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无论是诸多自然景观还是各类古迹遗存,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纵观楚汉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以及京口文化、江海文化、海盐文化,无一不因精彩而得以世代传承,无一不是我们讲好江苏故事的生动素材。

江苏多出文化精品。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了南京云锦、宜兴紫砂、扬州漆器、苏州刺绣、惠山泥人、江南丝竹等享誉海内外的艺术精品和精湛技艺。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剧种——昆曲,已有600多年历史,集诗、乐、歌、舞、戏之美于一身,被誉为“百戏之祖”。目前,我省共有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4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

江苏多产文化名家。历史上名人辈出、名篇纷呈,孙武的《孙子兵法》、枚乘的《七发》、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冯梦龙的“三言”、曹雪芹的《红楼梦》、刘鹗的《老残游记》等众多鸿篇巨著均在中华文化典藏中熠熠生辉,吴门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及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新金陵画派各呈风神,顾恺之、张旭、沈周、龚贤、郑板桥等古代书画家,以及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傅抱石、林散之等现当代书画家均享誉世界。

江苏多有文化遗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各级各类博物馆292家,不可移动文物超过2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近百万件(套)。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大运河江苏段是沿线文化遗产最密集、类型最丰富的河段。江苏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很多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形成了雨花英烈精神、铁军精神等具有江苏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省文化厅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希望“精彩江苏”丛书高水平讲好江苏故事,让小小“口袋书”发挥大作用,让一代一代江苏人更好地品味缕缕书香、延续文化记忆,让江苏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精彩,为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江苏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留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序徐耀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杜的这两句千古名诗,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情结。乡愁是对故乡永远的思念和情愫,是割不断的文化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在城镇化历史巨变中要努力留住“乡愁”的方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彰显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

作为华夏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孕育并保存了一批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它们的历史和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数量领先。江苏现有5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2016年,高邮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我省第13个、全国第13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0个,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名镇13个、名村8个。

文化多元。从地域上来看,江苏历史文化总体上南秀北雄、吴楚分明,使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吴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是上善若水、柔中蓄劲、人巧天工,赋予了中华儿女“杏花春雨江南”的家园情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楚汉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则迥异于苏州,表现为刚强雄浑、尚武崇文、勇于竞争。

风貌各异。江苏境内山水平原交错,河流湖泊纵横,临水建城,倚山建乡,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古城古镇古村风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苏州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风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京杭大运河流经我省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沿线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苏州的古典园林、镇江的宋元古街、扬州的明清老巷、泰州的明清民居等令人驻足,留连忘返。

类型多样。江苏的历史文化名城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古都型(南京)、传统风貌型(苏州)、风景名胜型(无锡、扬州、镇江、常熟)、一般史迹型(徐州、常州)、近代史迹型(南通)、特殊职能型(淮安、泰州、宜兴、高邮);名镇名村也可分为五种类型:乡土民俗型(周庄、淳溪等)、传统文化型(溱潼、凤凰等)、革命历史型(黄桥、沙家浜等)、商贸交通型(孟河、礼社等)、名人故里型(陆巷等)。

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延续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大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最重要的是传承历史文化、保持自身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千篇一律,杜绝盲目破坏性开发建设。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炼传统文化符号;尊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掘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彰显城乡传统建筑、城镇历史街区和乡村农耕水利、生态环境的独特魅力。

编撰“精彩江苏”丛书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是提炼江苏历史文化符号的切实举措,是创新开展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的具体实践,对于充分展示江苏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

期待通过丛书的传播与利用,进一步宣传好、保护好、开发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激发江苏人民群众爱国爱乡情怀,让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永续传承、焕发新春!2017年秋于南京(本序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教授)引言

镇江,地处宁镇丘陵与长江三角洲平原两大地貌单元接界处。北与扬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接壤,西与南京市毗邻。

镇江,“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与安排。”城市襟山带江,控吴负楚,长江似白练滨城浩荡,运河如碧玉贯城迤逦,山岭如锦绣花园融入城市。城在山里,山在城中。大江风貌,城市山林,堪称“天下第一江山”。

镇江,历史悠久,百业繁盛,人文荟萃,文脉绵长,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 第一章  千古江山“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古城镇江位于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禀天地造化,得山水形胜。滚滚江水在城区北边奔腾东去,境内宁镇山脉与茅山山脉组成典型山字型构造,低山丘陵连绵起伏,皴染出如画河山。第一节 镇江史话图1 莲花洞遗址

镇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1981年,在镇江南山莲花洞(图1)发现了一枚晚期智人的右下第三臼齿化石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化石,证明在更新世晚期,这块热土就有了原始人类活动。

镇江是一座有着3000年文字史的城市,建城史不晚于公元前454年,距今已有2560年。宜、朱方、谷阳、丹徒、京口、润州、镇江,一个个名称,记录着她文化的嬗变和城市发展的脚步。泰伯奔吴,宜侯封建

商代末年,周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小儿子季历很有才干,古公有意传位给他。但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王位自然应该由泰伯继任。泰伯、仲雍看透了父亲的心思,为了大家都不为难,就率领族人奔至江南。当时的江南土著是荆蛮人,他们“断发文身”,尚未开化。泰伯、仲雍虽然是中原贵族,来到江南后,就入乡随俗,也“断发文身”,得到了荆蛮人的爱戴和拥护,建立了一个弹丸小国,自号“勾吴”。从此,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吴”这个地域的名称。自泰伯、仲雍之后,大约过了600多年,传至寿梦、阖闾时,吴国已称霸东南。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被曾经的阶下囚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灭亡。“宜侯封建”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1954年6月,丹徒县龙泉乡下聂村农民聂长保和儿子在烟墩山(图2)南麓斜坡上翻山芋地垄沟时,无意间挖掘出铜器12件。经研究鉴定这批青铜器不是普通的器物,而是古代贵族王侯墓的随葬品。随着墓葬的清理和研究的深入,人们翻开了认识镇江历史的新篇章,掀起了吴文化研究的高潮。图2 烟墩山墓地东侧全景

十二件青铜器有鼎、簋、鬲、盘、角状器、牺觥等,另有甲泡和马饰,尊、玉杯、玉饰件和铜箭簇等。其中“宜侯夨簋(图3)”尤为珍贵,内有铭文126字,经修复后可辨识118字。1956年,经郭沫若、唐兰等著名考古专家考证认定:“宜”是地名,在今丹徒及附近一带。“侯”是封号,“夨”是人名,指吴国君主仲雍的曾孙周章。“宜侯夨簋”铭文记载了周康王时的大封典,也记录了宜地的历史,是镇江最早的历史文献,有力地证明了镇江最早的地名叫宜,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宜侯夨簋在中国青铜器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并且在已出土的历代青铜器中地位十分重要。其原因不仅由于其铸造技术水平较高,而且在于铭文所反映的内容独特:唯一“详细、明确”记载西周分封制,为研究西周疆土领域和当时社会的奴隶制、井田制以及吴文化历史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物证。镇江的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镇江大港的荞麦山、北山顶、粮山、王家山、青龙山等地,发掘了大量西周至春秋的吴国贵族大墓,出土了众多吴国青铜器。这些墓葬都位于丹徒谏壁至大港沿江的山巅,形势雄伟开阔,说明这一带是泰伯、仲雍奔吴的第一站,也是吴国早期的政治中心。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政治中心才从宁镇丘陵地区逐步迁移至太湖流域。镇江因而成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朱方,城市初形

镇江在春秋时名朱方,属吴。据《左传》记载,襄公二十八年(前545),齐国大夫庆封由鲁奔吴,吴国国君“句余予之朱方,(庆封)聚其族焉而居之,富于其旧。”《史记》中亦有关于朱方的记载:“王余祭三年(前545),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吴王余祭,又称句余,不但将朱方给庆封作奉邑,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庆封家族在朱方经营,数年后比在齐国还富有。而太史公在此处称朱方为“朱方之县”,这是春秋吴国唯一见录于史籍记载的县名。古代设“县”之制开始于春秋初期的一些大国,当时县的地位比郡高,所谓“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朱方被吴国设置为“朱方之县”,正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朱方与吴国的关系及身世、地位。图3 宜侯夨簋

朱方是镇江城发展的雏形时期。后世都奉之为丹徒、润州之始。如《史记·吴太伯世家》:“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文下有南朝刘宋裴駰集解,引《吴地记》:“朱方,秦改曰丹徒。”又《汉书·地理志》“丹徒”条目下有唐代颜师古注:“会稽郡丹徒,即春秋朱方。”唐代《元和郡县志》载:“润州,本春秋吴之朱方邑。”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云:“京城,今府治,春秋之朱方也。”六朝《瘗鹤铭》石刻铭文之中,即刻有“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的内容。1998年在虎头山唐代罗城遗迹内,出土有多件“朱方乡”铭文砖。六朝都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分裂和动乱的时代,镇江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远离战乱,成为承接南下移民的重要地区,经济发展,人文兴盛,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城市。《隋书·地理志》云:“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京口”是六朝时期镇江最流行的称呼。《元和郡县志》说,“京者,绝高丘也。京上郡城,城前浦口,即是京口。”意思是,京口以地势高和城前运河入江之浦口得名。京口在东汉末、三国吴时,又称“京城”。东汉兴平二年(195),孙策派部将孙河驻扎在京城。建安九年(204),又由孙河的侄子孙韶继续管理京城。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始自吴迁于京口而镇之”。孙吴移治京口,带来了军政机构和大量的人口,促进了当时镇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这里的“古徐州”指的是镇江在六朝时期的主要别称“南徐”。西晋“永嘉之乱”后,大批北方人南渡,许多人都“侨居京口”。大量北方移民的融入给这一地区带来了人气和活力。谭其骧在《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中指出:南徐州所接受之移民最杂、最多,而其后南朝杰出人物亦多产于是区,则品质又最精。如刘裕家在京口,萧道成、萧衍家在南兰陵。史学家萧子显评价说:“宋氏以来,桑梓帝宅,江左流寓,多出膏腴。”这一时期成为镇江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一些知名的北方大族,如祖逖家族、刘氏家族、巨富刁逵家族等侨居京口;一大批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移民深入民间;京口成为建康以东地区性政治中心。

六朝时期,京口北方移民的涌入也刺激京口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改变了当地人的文化性格和生活习惯。原本为吴文化圈的京口在人口结构、生活习俗和语言使用方面发生了北化现象,影响至为深远。六朝时期是镇江文化史上最活跃、最辉煌,也最具开放性的阶段,镇江文化第一次在中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文人文化开始成为京口文化的主导,占据了社会的主流地位,无论是文人的数量,还是文学的水平都超越了过去,涌现出一批像《文选》《文心雕龙》《世说新语》《鲍参军集》等鸿篇巨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尤其是南朝宋时的刘氏皇族集团和梁时的萧氏皇族集团,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显著,传世作品很多。两大皇族在京口文化中萌发的光辉是其他朝代无可比拟的。难怪著名学者徐铉论及京口,称赞“六代风流人物综萃于斯”。唐宋要津,漕运咽喉

中国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促成了大运河开凿,镇江由军事重镇逐渐向工商业城市转型。自隋唐以来至清末漕运废除,镇江进入约1200年的漕运时期,成为东南交通枢纽和漕运咽喉。清代诗人查慎行途经镇江留下“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十万家”的诗句,足见镇江当时何其繁华。

润州是镇江在隋唐时期的一个主要称谓,在镇江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此,镇江成为江南主要的大城市之一。隋朝完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的贯通。大业六年(610)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润州刺史齐澣治伊娄渠,徙漕路繇京口。镇江成为漕运的重要节点。随着江南经济的不断发展,南粮北运在唐代渐成定制。大批漕米、土产和手工业品,经润州中转运往京都和关中,水陆驿运十分繁忙。后来统治者对南方的要求越来越多,货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加,有布帛、铜器、铁器、茶叶、盐、鱼等;再后来,各地进献给皇帝的贡品也在润州集结北运。润州成为江浙乃至诸道漕粮集结北运的中心。北宋《文苑英华》说,润州是“东口要枢,丹徒望邑,昔时江外,徒号神州,今日寰中,独称列岳”,是“三吴之会,有盐井铜山,有豪门大贾,利之所聚”。自南宋都临安后,镇江一跃成为漕运交通枢纽。《嘉定镇江志》云:“京口当南北之要冲,控长江之下流。自六飞驻跸吴会,国赋所贡,军须所供,聘介所往来,与夫蛮商蜀贾,荆湖闽广江淮之舟,凑江津,入漕渠,而径至行在,所甚便利也。”

南宋时,镇江是长江中上游及淮南各路漕粮贡赋的集纳港和分输港,要直接将两湖、江西的漕船在京口港过船驳运两淮。城市空前繁荣发展,官私商业蓬勃红火。明清时期,镇江的亮点仍然在商贸。因为长江运河十字交汇的优势,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水运有货运量大、费用低廉的优势,经镇江水陆转运的商品流通范围越来越大,遍及全国,并开通了远销日本、东南亚地区的多边贸易。明清时期镇江商业的特点主要体现为转输各地商品,中转贸易造就了镇江商业的繁荣。为了鼓励漕运,明清政府规定漕船可携带土特产沿途贩卖,这一政策刺激了运河贩运贸易逐步发展和运河沿岸市镇商业的发展,运河上行驶着“南去挟吴丝,北来收果核”的漕船、商船。镇江与外埠的商品交流也日渐活跃,尤其是在非漕运季节,镇江港口停泊着各类商船,所运货物涉及南北货品。镇江城中随着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众多的街市。城外的鲇鱼套更是江南重要的木材集散中心。镇江是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中转集散地,据《镇江交通史》统计,每年“苏松地区的棉布运销量可达四千万匹,其中,通过镇江港转输的估计在一千万匹左右”。清代设金陵、苏州、杭州三大织造基地生产丝绸织物,江南成为一个庞大的丝绸市场。江南丝绸有很大一部分被运往新疆,用于“丝绸之路”的贸易。镇江是江南丝绸运输的重要中转站,本身丝绸业的发展也十分快速,范金民先生在《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中,把江南丝绸市场划分为高级绸缎市场和低级丝绸市场两类,认为镇江和南京、苏州、杭州一样都隶属前者。江绸是“京江绸”的简称,约在百年前即是镇江手工业特产。1900-1911年是镇江江绸发展的顶峰时期,当时有织户约五千户,织机万架,织工万人。加上车房、染坊等有关工人约一万六七千人,以络丝为家庭副业的妇女有两千余人,以及绸号、绸庄从业人员,直接以江绸为生者不下两万户。江绸业是当时关系镇江繁荣的一个突出行业。年销量达二十六七万匹,约合白银四百五十万两。其利润丰厚,有时高达百分之二十。从事收购和销售江绸的绸庄、绸号,获利甚丰。自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到光绪末期的三四十年间,积累资金雄厚的绸号有“陶聚茂、陈恒顺、毛凤记、蔡协记”四大绸号。开埠通商,集散中心

镇江是中华大地早期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长江下游第一个通商口岸,1861年5月10日镇江正式开埠,开埠时间早于汉口、九江和南京。谢国权在《近代长江中下游沿岸中等城市商业研究》中说:“下游中等城市中,较早开始进出口贸易的是镇江、九江。”

镇江开埠后,设有英、美领事馆和英国租界,租界内及江边一带招来英商开设贸易洋行(公司),随后美、德、法、日等国商人也竞相来镇设行,最多时达20多家。镇江成为外商在长江下游的一个商贸中心,成为进口洋货的主要中转地之一。由于洋行经营的大量货品是从国外运来销售,并由此转口,镇江转运贸易大大发展。从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镇江港曾一度成为办理洋货内运子口税业务的最大口岸。开埠之初,镇江海关办理货物内运子口税单就有相当数量。随着镇江港口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在镇江办理子口税单的业务也越来越多,逐步取代和超过了国内其他通商口岸。

镇江当时有江广业(南北货和糖业)、江绸业、木材业、绸布业、钱庄业等“五大业”,也是长江下游的一大米市。被称为“百业之首”的钱庄业成为镇江商业贸易的重要支柱。民国省会发展高峰

民国时期,南京成为首都。镇江再一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跨入了江南中心城市的行列。民国十七年(1928)7月17日,民国江苏省政府委员会“定镇江为省会”。孙中山《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指出:“镇江位于运河与江会之点,在汽机未用以前,为南北内地河运中心重要之地。而若将旧日内地运河浚复,且增浚新运河,则此地必能恢复其昔日之伟观,且更加重要。因镇江为挈合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中间之联锁,而又以运河之南端直通中国最富饶之钱塘江流域,所以此镇江一市,将来欲不成为商业中心,亦不可得也。”孙中山为镇江的未来,勾划了发展的规划。

民国十八年(1929)2月,江苏省政府从南京迁至镇江,镇江成为江苏省省会。《江苏省会辑要》称:“省府迁镇后,机关林立,人口激增,已成过去之商埠,一跃而为政治之中心,使能于导淮大政之余,财力稍苏,充分建设,完成港埠计划,未来之镇江,实未可量也。”镇江成为省会后,采取拆墙、填河、筑路的方针,城市面貌由此大变。民国初期,镇江的金融业在全省地位突出,钱庄兴旺和银行业发达。一些国家大银行陆续来镇设立分行,先后有江苏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中央银行、淮海实业、江苏典业银行等。第二节 城池演变宜

镇江最早称“宜”,镇江大港出土的宜侯夨簋中的铭文是关于“宜”的记载,李学勤据此认为,丹徒一带是吴(宜)国的始封地,惜至今未发现时代相当的早期城址。朱方《左传》中最早记录镇江城的古地名是朱方。朱方之所在,在古代志书中曾见有丹徒(今丹徒镇附近)和润州(今镇江市区)两说,朱方城池也尚未发现。丹徒故城

江苏在秦代建县的有十四个,丹徒是其中之一。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帝东巡时以谷阳有王气,遣赭衣囚徒,凿断京岘山,筑驰道,改称丹徒。丹徒县治设于丹徒故城,其址在今丹徒镇一带。故城东南即是徒阳运河入江口“徒儿浦”,是一座古代河口城市,与运河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也是临江据守掌扼交通咽喉的军事要地。遗址在唐代仍有遗存。今已沦于江中。铁瓮城

又称“京城”“子城”,始建于建安初年(195),汉末孙权在此居住4年。铁瓮城“自晋以降,郡治皆据其上”,一直是镇江城市的政治中心,至清末废弃,前后延续使用1700多年。铁瓮城利用山体修筑,内外皆固以砖壁,平面形如卓瓮,因此号称铁瓮,言其坚固。铁瓮城在三座孙吴都城(即镇江铁瓮城、南京石头城、鄂州吴王城)遗迹中,以其建造的年代最早,保存的遗迹(图4)最为完整,筑城风格最为独特而被誉为“三国东吴第一城”。遗址位于市区北固山前峰,占地约10.68公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夹城

唐太和中,“浙江西道观察使王璠筑东西夹城,共长十二里有奇”,“高三丈一尺”。夹城分东、西二城,位于铁瓮城两翼及南侧,故称夹城,主要目的是保障分布在铁瓮城东、西、南三面众多衙署的安全。唐宋罗城

唐“乾符中,周宝为镇海节度使,筑罗城二十余里”,为润州郡城之外郭。旧有十门,东二门、南三门、西二门、北三门。南宋嘉定八年(1215),郡守史弥坚对罗城进行了大规模整饬,周回二十六里十七步,高九尺五寸,设门凡二十六。图4 铁瓮城南城门遗址明清府城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在攻占集庆(今南京)之后,指派耿再成以元帅守镇江,修筑府城。洪武元年(1368),镇江卫指挥宋礼整修府城,“甃以砖石”。万历十二年(1584)因防倭寇,“知府吴谦于府后附城筑垣,与城齐,以卫府治。二十一年(1593)周回城垣复加高三尺,迤北附垣,增建虚台与北固山相对”。清康熙元年(1662),镇海将军刘之源修缮府城;雍正元年(1723),镇海将军王釴重修。府城平面近似方形,周围十三里,城门四:东门二重,曰朝阳;南门二重,曰虎踞;西门三重,曰金银;北门二重,曰定波。水关二:曰南水关,曰北水关。四门,二关,各有楼。太平天国新城

清咸丰三年(1853)二月二十日,太平军占领镇江。洪秀全命太平军镇江守将殿左五检点罗大纲建造新城,以弥补明清府城之不足。新城自西门桥口起,沿运河至江口,由江口至北固山,又自北固第一峰沿龙埂至十三门城下止,计六里又二百步。新城滨江设门十八,建炮台六座,俨然以山为城,长江、运河为池。南则屏蔽大城,北则俯瞰击敌水师,最得形势。

今除铁瓮城较完整外,其余历代城垣只留下了部分片段遗迹。第三节 建置沿革

西周早期镇江及丹徒一带为“宜”。郭沫若、唐兰、李学勤等著名学者对1954年在丹徒大港烟墩山西周早期墓葬出土的宜侯夨簋铭文考释,结合其他历史文献的研究,断定西周康王时虞侯夨被改封为宜侯,“宜”在丹徒或其附近地区。

春秋时名“朱方”,属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属越。楚灭越后,名谷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建丹徒县,属会稽郡。县治在今丹徒镇。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丹徒县属荆国,十二年(前195)属吴国,景帝三年(前154)属江都国,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江都国除,属会稽郡。

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丹徒县属吴郡。三国吴嘉禾三年(234),改丹徒县为武进县,属毗陵典农校尉。

西晋太康三年(282),复武进县为丹徒县,属毗陵郡。永嘉五年(311)改毗陵郡为晋陵郡,丹徒县属晋陵郡。

东晋大兴初丹徒县治迁京口,后州刺史郗鉴又迁县治于原处(今丹徒镇)。永和年间(345-356),因永嘉之乱,北方士民大批南渡,在丹徒县境内寄治郯、朐、利城三县。

隋开皇九年(589),丹徒县与延陵县合并为延陵县,属蒋州。延陵县移治京口,此后县治固定于京口。开皇十五年置润州,延陵县属润州。大业三年(607),延陵县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620),延陵县又分为丹徒、延陵二县,属润州。天宝元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丹徒县属丹阳郡。乾元元年(758)丹阳郡复称润州,丹徒县属润州。

宋政和三年(1113),升润州为镇江府,此为镇江行政建置得名之始。丹徒县属镇江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镇江府为镇江路,丹徒县属镇江路。路辖录事司,管辖镇江城区。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占领镇江,改镇江路为江淮府,丹徒县属江淮府;同年十二月复改江淮府为镇江府,丹徒县属镇江府。

明洪武元年(1368)至清咸丰三年(1853),丹徒县属镇江府。清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二日(1853年3月31日)太平军攻占镇江城,太平天国改府为郡,丹徒县属镇江郡。咸丰七年十一月十二日(1857年12月27日),清军攻入镇江城,复属镇江府,直至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镇江光复,丹徒县隶属关系未变,仍属镇江府。

民国初(1912),废府,丹徒县属江苏省。民国三年(1914),江苏省设金陵道,丹徒县属金陵道。民国十六年撤道。民国十七年7月25日,国民政府改丹徒县为镇江县。

1949年4月23日镇江解放,镇江县分设为镇江市和丹徒县,原城区及近郊为镇江市,四乡农村为丹徒县。镇江市属苏南行政区镇江专区。1953年,镇江市改属江苏省镇江专区,同时常州专区被撤销,原所属武进、溧阳、金坛3县划归镇江专区管辖。镇江专区辖镇江市和丹徒、扬中、丹阳、江宁、句容、溧水、武进、溧阳、金坛、高淳等11个市县,专署驻镇江市。1956年,武进县划归苏州专区,原属苏州专区的宜兴县划入镇江专区。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后复划回镇江专区。原属扬州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划入镇江专区,后复划回扬州专区。镇江专区辖10县。

1958年7月,丹徒县与镇江市合并,名镇江市。同年9月,镇江专区改为常州专区,镇江市属常州专区。1959年9月,常州专区复名镇江专区,镇江市复属镇江专区。辖镇江、常州2市及武进、扬中、丹阳、金坛、溧阳、宜兴、高淳、溧水、句容9县。1962年3月,镇江市、丹徒县复分设。原属于南京市的江宁县划入镇江专区。镇江专区辖1市11县。

1971年2月,镇江专区改名为镇江地区,镇江市属镇江地区。1983年3月1日,撤销镇江地区,将原镇江地区的丹徒、丹阳、扬中、句容四县划归镇江市。镇江市改由江苏省管辖。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丹阳县,改设丹阳市。1994年撤销扬中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扬中市。1995年撤销句容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句容市。200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以原丹徒县的行政区域为丹徒区的行政区域。 第二章  天下第一江山

镇江,“襟带江山,表里华甸”,城市与山林天然合一;镇江,“江山清绝,衿吴带楚”,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秀美的山川林泉,深厚的文化积淀,点亮了镇江历史的星空,构成了世人眼中的“镇江印象”。第一节 名山秀水“三面翠环起伏,一面大江横陈”。自古以来,镇江就以山川壮丽而蜚声全国。它依山傍水,天然景色,园林名胜,绮丽多姿。一、金山绮丽寺裹山

金山(图5),位于镇江市区西北角,又名泽心山、获苻山、浮玉山、伏牛山、龙游山等。金山外形如鳌,原屹立于长江的浪涛之中,四面环水,为长江中的一座孤峰。到了清光绪末年,金山“四面皆涨沙”,遂与陆地相连。人们上金山,再也不用乘船,有“骑驴上金山”之说。

山上寺院古名“泽心寺”,相传建于东晋,宋改名“龙游寺”,清康熙赐名“江天禅寺”,自唐以来人们通称金山寺。图5 金山

金山寺(图6)整座寺庙依山而建,利用地形灵活变换轴线,分层筑台,殿宇参差。由山脚到山顶,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栉比相接,层层叠叠,将整座金山密密包裹,山寺浑然一体,整座山金碧辉煌,绮丽壮观。

山门金山寺山门面西而开。在金山未登陆之前,站在山门前就可以看到长江东流归海浩浩荡荡,迎面奔来,涛声拍岸,雄伟壮阔,气象万千。今山门为四柱三门冲天式石牌坊,中挂“江天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亲书。图6 金山寺

大雄宝殿金山寺虽处江中,在历史上却遭七次火灾。最后一次是1948年4月,大火焚毁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1990年重建大雄宝殿。今大殿歇山重檐,雕梁画栋,气势磅礴,肃穆庄严。

妙高台位于半山腰东南角,为佛印禅师在宋元祐年间开凿。昔日在妙高台可以环视长江。江水在此被金山迎面分开,两股洪流向东冲去。台高瞻远,茫茫江面,滔滔流水,自成风景。至中秋更是赏月胜地。其时江风习习,涛声阵阵,听天籁齐奏;饮酒放歌,宴乐赋诗,尽享江天奇景。

慈寿塔慈寿塔位于金山之巅偏西北角,始建于齐梁,后圮。宋元符年间,丞相曾布为追荐其母,在山顶建双塔,名“荐慈”“荐寿”,后毁。明隆庆三年(1659),僧明了重建一塔名“慈寿塔”,后又毁。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方丈隐儒在两江总督刘坤一支持下,约历五年,募银二万九千六百两,重新建成今塔。塔高30米,砖木结构,七级八面,内设窄梯。每层四面有门,登塔远眺,四面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二、焦山朴茂山裹寺

焦山(图7)位于镇江市区东北长江之中,高71米,有“中流砥柱”之称。焦山因为山峰像狮,故又称“狮岩”。因为这里是古代长江的入海口,故称“海门”。汉末,焦光避乱来此隐居,朝廷三次下诏,请他出仕,他“三诏不起”,淡泊明志,终老山中,后人遂改山名“焦山”。焦山林木葱茏,满山青翠,远远望去,焦山如一块玉浮在江上,故焦山又称“浮玉山”。寺庵楼阁皆掩隐于茂林修竹之中,有“焦山山裹寺”之说,与“金山寺裹山”相应。图7 焦山胜境

定慧寺 定慧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也是镇江最古老的寺院。初名“普济庵”,唐朝玄奘大师弟子法宝重建大雄宝殿。宋元祐年间佛印住持该寺,改名“普济禅院”。元朝定名为“焦山寺”。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定慧寺”,并亲笔题额。寺宇屡经兴废,现保留明代建筑风格,大雄宝殿藻井则是宋时彩绘图案,富丽堂皇。

新山门 2003年建,与大雄宝殿、天王殿保持同一轴线,气魄宏大,格调高雅,庄严佛土。老山门为原登寺之处,焦山定慧寺金字匾额高悬,一对明代石狮镇守,两旁清光绪年间巴州廖伦书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迎门照壁墙镶明代书法家胡缵宗书“海不扬波”四个大字。

御碑亭(图8)在天王殿前原有东、西两座御碑亭,现仅存东亭。亭系木结构,方形四面,上盖琉璃瓦。亭中石碑正面碑文是清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时所作《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出时所作《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图8 焦山碑林御碑亭

吸江楼 在焦山东峰绝顶,原名吸江亭。楼上四面开窗,临窗远眺,江流浩瀚,尽入眼底,江涛激浪似与人呼吸相应和,故有此名。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旖旎风光、佳处妙景尽收眼底。江北碧野辽阔,阡陌纵横,一望无际,江南苍翠青山,连丘叠嶂,视野广阔,气象万千,令人精神顿爽。若夏日清晨登楼观日出,别有风味,历来为游人所称道。

别峰庵 在吸江楼之西不远处,焦山双峰之阴的别岭上,绿竹幽林掩映着一座四合庭院,称“别峰庵”。清代大书画家、诗人郑板桥当年曾在这里读过书,别峰庵因此名闻遐迩。现在过道门头上题有“郑板桥读书处”的横额,门上还保留着当年郑板桥手书“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对联。

壮观亭 在西峰半山腰,为一座六角亭,是明代天顺年间所建。亭名取自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诗意。登亭远眺,只见白水青山,江山景色荟萃于此,壮观美丽。

万佛塔 坐落在焦山东北顶峰,1999年建成。供奉菩萨万尊,因此叫做万佛塔。塔额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登塔凭栏远眺,但见群山西来,大江东去,气象万千。图9 焦山碑林

焦山碑林(图9)焦山素有“江南书法之岛”的美誉,为全国仅有的两处碑林重点保护单位之一。碑林现有历代碑刻四百多块,其中被誉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为书法界所重。三、北固险峻寺冠山

北固山(图10)坐落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之滨,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古时由前峰、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明代郡守为抗倭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现在北固山多指中峰和后峰。前、中、后山峰之间有条狭长的埂,名为“龙埂”,又称“甘露岭”。北固山形似半岛,在古代三面临水,悬水峭壁,江山相雄,风景十分壮丽。唐刘禹锡诗云:“山是千重嶂,江为四面壕。”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图10 北固山

古甘露禅寺(图11)甘露寺初建于北固山下,宋时移建上山。明清时甘露寺香火旺盛,规模宏大,有寺宇200多间,僧侣500多人。因道光和咸丰年间两次战火,甘露寺殿宇楼阁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今存古甘露禅寺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镇江观察黄组络修建的,抗战期间,曾遭日寇疯狂破坏,后又进行了重修。甘露寺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寺宇面东,在山顶渐次不断展拓,如一条青龙在苍穹蜿蜒,仿佛给山峰带上了一顶冠冕,故有“寺冠山”之说。图11 甘露寺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图12)南朝梁武帝登临游览,看到江山壮丽,欣然挥毫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宋代吴琚又仿萧衍重写这六个大字,至今仍嵌于墙壁。现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图12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

试剑石 在北固山下凤凰池畔,石头高约1米,分成了两块,高一块,低一块,中有裂缝,平整如削。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弄假成真。为争夺荆州,孙刘两家表面上是亲戚,实际上是勾心斗角。有一天,孙权与刘备同游凤凰池,刘备见池底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就拔下随从身上的佩剑,仰天暗自祈祷:“我若能顺利返回荆州,成霸主之业,剑下石裂;若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剑落,只见火花飞溅,巨石应声而裂。孙权见此即问刘备:“你为何恨这块石头?”刘备假意回答说:“我年近五十,不能为国清除贼党,心中异常愤慨。现蒙国太招我为婿,是我一生幸事。我向天问卦,如能破曹兴汉,就劈开这块石头,现果真如愿。”这时孙权暗想:“刘备莫非用此话来蒙骗我?”便拔出剑对刘备说:“我也来问问天意,如能破得曹操,也将石头劈开。”一面暗中祈祷:“如能再取荆州,兴旺东吴,石头也裂为两半。”随即挥剑劈开另一块石头。两人暗暗自喜,于是就这样留下了两块试剑石。

北固楼 在山巅西侧耸立着北固山最高的建筑北固楼,为2013年重建。北固楼采用明二暗三的三层楼,登上二层平座,既可远眺滚滚长江和对岸的瓜州、扬州,也可尽揽金焦二山及城市美景。北固楼始建于东晋,原为南徐州刺史蔡谟所建的军事城堡。至宋代,文气最盛。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这里有感而发,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不朽名篇,其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更成为千古绝唱。

甘露寺铁塔(图13)位于龙埂清晖阁东,此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1078),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1949年仅存塔座两层。现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三、四层为原塔的五、六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美图案,造型别致,生动逼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13 铁塔四、城市山林话南山

镇江南郊诸山,由招隐山、黄鹤山、夹山、观音山等组成,合称南山(图14)。这里山峦起伏、青山连绵,绿树葱茏,修竹滴翠,自成野趣,以寺古、花奇、洞幽、鸟鸣闻名于世。宋代米芾称之为“城市山林”。由于峰峦秀丽、晨昏晴晦、四季变幻的神奇景色,充分体现了江南山水的灵秀,长期生活在镇江的米芾、米友仁父子把美景化诸笔端,创立了“米氏山水画派”,给中国画坛以深刻影响,在中国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图14 南山

南山风景名胜区在六朝至明代为鼎盛时期,六朝后,历代文士名流曾在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篇。

招隐寺石坊(图15)进入招隐山,山道矗立石牌坊。原山门石坊上横额篆书“宋戴颙高隐处”,石柱刻有两副对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烟雨鹤林开画本,春咏鹂唱忆高踪”。图15 招隐寺

听鹂山房 位于山腰,是戴颙的住所。他隐居南山,长期研读音乐,“听鹂整弦,新声变曲”,谱就了“广陵”、“游弦”、“止息”三首古曲。死后,他的女儿为纪念他,题名为“听鹂山房”。

读书台 位于山腰,为梁武帝长子萧统读书之处。面阔三间,四周回廊,为清江南提督冯子材在同治年间重建。内设石案,上镌刻“普通元年,岁在庚子”。

增华阁 位于读书台侧,相传昭明太子萧统广邀刘懿等天下贤才,在此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

虎跑泉 位于招隐山南,上下两泉。泉水淳厚,色清味甘。传说,东晋时法安禅师初来山中,饮水困难,有老虎为其刨出这个泉眼。

竹林寺(图16)在夹山下,又名夹山禅院。始建于东晋,明崇祯年间改名竹林寺,清康熙南巡驻跸寺内,赐“松竹禅院”。竹林寺依山势逐级而建,古树参天,修竹万竿,意境深邃。图16 竹林寺五、律宗第一宝华山

宝华山 位于句容市境内,主峰海拔437.2米,总面积100平方千米,为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山势延绵,中间一峰独峙,周围群峰环绕,形若莲花,故名“华山”。后因南北朝梁代高僧宝志禅师登山结庐,并在此讲经,遂易名“宝华山”。宝华山素以“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四大奇境称著江南。

隆昌寺 山上隆昌寺又称宝华寺(图17),始建于齐中兴二年(502)。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的原型。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匾额,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雍正十一年(1733)召宝华山福聚和尚至京主持放皇戒仪式。福聚率领120名执事奉诏进京,一路浩荡,入住北京愍忠寺,受皇帝多次召见。福聚主持三坛大戒,受戒僧众千人。自此,宝华山成为受戒圣地。东南亚一带僧人,也不远万里前来修学受戒。最盛时僧尼三千多人,成为一座国际性的佛学院。宝华山隆昌寺的“戒牒”(佛教毕业文凭)成为佛教的名牌大学文凭,受戒者遍布天下。宝华山被誉为律宗第一名山,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图17 宝华山隆昌寺

隆昌寺全寺原有殿、堂、楼、坛及下院千间,民间传说为九百九十九间半,依山而建,规模宏伟,雕饰精美,独具一格,现存古代房舍400余间,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隆昌寺的主体建筑都是明清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殿,原悉为范铜所作,妙峰和尚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后毁,改建为砖木结构,殿顶部的筒瓦为铜制成。重檐歇山顶。殿前有一亭阁,亭前有汉白玉石坛,坛壁四周雕有莲花图案。

文殊无梁殿,在铜殿的左侧,妙峰和尚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内因进深较短,仅用一道砖券代替横梁。

普贤无梁殿,在铜殿的右侧,妙峰和尚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仅用一道砖券代替横梁。在两殿的次间各有梯级,下层正立面有一门二窗,皆为圆拱形,门窗上雕刻二龙戏珠、云纹等。

大雄宝殿,见月和尚建于康熙十年(1671)。五楹,重檐硬山顶,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瑰丽精制。大雄宝殿左楼,上为净土坛,下为方丈,三楹,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檐硬山顶。乾隆十五年(1749),方丈改为行宫。大雄宝殿右楼,为藏经楼,三楹,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檐硬山顶,是隆昌寺专门用作典藏各类经卷的重要场所。

大悲楼,见月和尚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五楹,重檐硬山顶,和大雄宝殿相对而立。大悲楼左楼,上为净土坛,下为官客堂,三楹,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檐硬山顶。大悲楼右楼,上为大悲坛,下为楞严堂,三楹,三昧和尚建于明代崇祯年间,重檐硬山顶。

左厢翼楼,为准提堂和地藏堂,八楹,三昧和尚建于明代崇祯年间,重檐硬山顶。

右厢翼楼,为文殊堂和伽蓝堂,八楹,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檐硬山顶。六、第一福地在茅山

茅山位于句容市境内,又名“句曲山”、“地肺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圣地。《道藏》“洞天记”中称这里是“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相传,西汉时有陕西咸阳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来此隐居修炼,分居于句曲山的大茅、二茅、三茅峰,最终得道成仙,被尊为“三茅真君”。后人为纪念他们,遂将句曲山更名为“茅山”。

茅山道教名人辈出,东晋时葛洪曾在此炼丹修道(图18)。到了梁代,陶弘景隐居茅山,创建道教的茅山宗,在道教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茅山宗曾盛极一时,影响很大。宋元鼎盛时,茅山有宫观庵院257房,殿宇约五千间,分布在茅山的各个大小山峰之间。山中的道士也数以千计,成为江南最大的道教圣地。至清末时,茅山尚存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三宫”,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乾元观“五观”,合计房屋700余间。

九霄万福宫位于茅山主峰大茅峰顶,又称顶宫。它的位置呈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状,整个建筑,依山借势,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层层而上,体现出典型的道教建筑风格。从山麓抬头望去,只见峰峦叠翠,云雾缭绕,犹如一条条银色飘带,把雄伟的万福宫缠绕,系上九天霄汉。传说九霄万福宫创建于西汉时三茅真君得道飞升之后,初为石坛、石屋,祀三茅真君石像;元代敕建赐额圣祐观,专祀大茅真君茅盈。整座宫观,殿宇金碧辉煌,规模宏大,至今,九霄万福宫仍是茅山道观的主体建筑,气势不凡。

元符万宁宫位于茅山积金峰南腰处,初名“潜神庵”,后曰“元符观”和“元符宫”。宋哲宗敕赐玉印、玉圭、哈砚、玉符的“茅山四宝”,就安放在此,故又称“印宫”。梁代天监年间,陶弘景就结庐于此修炼。唐代至德年间,茅山道士在此建有火浣宫。南宋高宗建炎年间,此观毁于盗火。以后历史上多次修复,至明代弘治年间时,曾基本恢复原有规模。主要建筑有天宁万福殿、睹星门、万寿台、“三天门”石牌坊(图19)等。图18 葛洪炼丹井图19 茅山三天门

华阳洞在元符观附近的老虎岗山岩之下,有三个大小不一的天然溶洞,分别是华阳洞、玉柱洞、仙人洞,其中最著名的是华阳洞。相传西汉时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与东晋时的许谧,都曾于洞内隐居修炼过,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也曾隐于洞中,并借洞而设华阳上、中、下三论,著书立说,收徒传教。洞口上端刻有“华阳洞”三个红色大字,每字大约一米见方,笔力苍劲,传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手迹。壁上另有摩崖题刻20余方,均为历代文人墨客游洞之后所书。

老子神像老子,是道教学派的鼻祖。为纪念老子功德,1996年,在元符万宁宫内建造一座高99尺、重106吨、用226块青铜拼接而成的露天老子铜像。这尊铜像为中国道教史上、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一座露天老子神像,现已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在老子像身后贴山壁而建的120米东西文化长廊,在全国道观中堪称华夏第一。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雄踞江南,虎视京(宁)沪,屏障江淮,拱卫浙皖,充分发挥了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作用、东进北上南下的基地作用和战略通道与枢纽作用,为坚持和发展华中敌后抗战,夺取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纪念陈毅、张鼎丞、粟裕、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1995年在茅山大茅峰西麓的望母山山巅建立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图20)。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纪念碑宽6米,高36米,底座高3.13米,寓意镇江市全体共产党31.3万人;碑身高28米,寓意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来自南方8省;碑前有317级宽16米台阶,每组50级,寓意抗战胜利50周年;6组寓意6月,最后17级是17日,寓意6月17日是新四军韦岗处女战胜利的日子。碑顶是用蓝色花岗石建成的新四军标志“N4A”。空心碑体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碑的两侧各建两亭,以供观众休憩纳凉之用。纪念碑景区建设有胜利广场、“浩气长存”牌坊、陈毅和粟裕铜像、小号手雕塑、小号手牺牲地遗址、将军墓、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联盟会址纪念碑、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碑等设施。图20 茅山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远眺

1997年冬,当地居民偶然发现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碑下放鞭炮、空中响军号”奇观,引来众多游客观众前来参观和探访,“丰碑奇号”被誉为“世界一绝”,成为茅山国家5A级旅游区最受关注和欢迎的重要景点之一。作为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的一部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先后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列入全国首批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暨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06年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军号声奇观成功申报为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2011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受到重点保护;2015年又被列为江苏省级抗战纪念遗址。全球独具的“放鞭炮听军号”的奇观已被列入江苏省旅游精品,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七、大运河镇江段

镇江位于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图21),是江南运河的起点。镇江秦代已有运河,后经历代开凿,至隋唐进一步疏拓,形成自京口达杭州的江南运河。经历代变迁,今大运河镇江段(图22)分为两部分:从平政桥到谏壁为运河故道,由隋唐时期河段、北宋新河及明初绕城运河串联而成,由京口闸、丹徒闸通江,长约16.69公里;今江南运河镇江通航段北起谏壁镇,经辛丰,至丹阳、武进交界处出境,经谏壁闸入江,长约42.74公里。镇江古有“五口入江”,自西向东分别是: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月河口(谏壁口)。至民国期间,大京口、甘露口因填河造路而被埋没,今仅存其余三口。小京口位于今镇江市区平政桥北侧,北通长江,南接京口闸,东临新河街;丹徒口位于丹徒镇,北通长江,西南接丹徒闸;谏壁口位于谏壁镇北,北通长江,南接谏壁闸,通江南运河,成为今江南运河通航段入江的唯一口门。江河交汇处是大运河镇江段最具特色的地段,是大运河留给镇江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弥足珍贵。图21 江河交汇谏壁口图22 大运河

大运河镇江段地处长江、太湖分水岭,跨山丘岗阜,为江南运河之屋脊,具有独特的风貌,在中国运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6年,大运河作为一条线性遗产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河交汇处、虎踞桥、新河一条街、西津渡古街为沿线重要文物点。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的年轮是历史的积淀。追溯历史的最好实物是文物古迹。镇江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时代序列完整,从10万年前的晚更新世古人类居住地莲花洞,到商周时期广泛分布的台型遗址、土墩墓,到近现代的红色遗存,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城市的脚步,如繁星缀满名城历史的长空。一、文物古迹

南朝陵墓石刻

南朝陵墓石刻(图23)分布于丹阳市和句容市境内的齐、梁帝王陵墓区。位于丹阳市境内的南朝陵墓石刻于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句容市石狮乡的石刻于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位于丹阳境内的石刻合为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梁陵墓前常设石兽、石柱、石碑组合,帝王陵前石兽均带角,王侯墓无角,二者均有翼。头上单角为麒麟,双角为天禄,无角为辟邪。石兽陈列,等级森严,不得逾越。图23 南朝陵墓石刻

这些南朝陵墓石刻主要有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石刻、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齐前废帝萧昭业陵墓石刻、齐后废帝萧昭文陵墓石刻、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金家村陵墓石刻、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等。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气魄雄伟,形态各异,雕刻精美,体现了南朝艺术雄秀兼备的风格,是我国雕刻艺术史上的杰作。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图24)位于市区五十三坡南,西津渡古街、伯先路和大西路交汇处,西依云台山。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侵略者在镇江设立了租界,并于清同治三年(1864)在云台山麓建立领事馆,当时建有主楼和附属房各一幢,共有西式楼房、厨房、门房、马房和其他生活用房计37间。其中主楼为领事馆办公地,主体两层,局部三层,以方石为基,青砖砌筑,夹以红砖,白色灯草灰勾缝墙,铁皮瓦楞屋面,三面走廊,楼上下均设有弧形券门,内部地板,门窗采用洋松木制作,壁间设有壁炉。整体建筑,分筑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台基之上,依山而建,西高东低,面宽各层不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