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21:03:01

点击下载

作者:(日)佐佐木正美,王昱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作者:(日)佐佐木正美,王昱排版:Cicy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7-09-01ISBN:9787550298620本书由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孩子通过被娇惯、被宠爱,感知“自己值得他人的关怀和爱护”。这种自信就是,“我要独自一人完成”的自立行为的原动力。佐佐木正美|PART 1|培养孩子,就是搭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第1章    对“过度保护”的佐佐木式独家解读

没有经历过被人呵护的孩子,怎么可能学会爱他人、以他人为重呢?只有懂得爱护自己,才有可能爱护他人。

被“过度保护”是孩子自立的原动力

本人认为,育儿阶段,不管孩子希望家长做什么,家长都可以满足他,无论付出多少辛苦都不为过,而且还要全身心投入。很多人担心——“这不是过度保护吗?”实际上在我看来,“过度保护的家长”凤毛麟角。

现在的家长,大部分都是“过度干涉”。很多人把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混为一谈,两者本质上大相径庭。过度保护可以把孩子培养得主动乐观、积极向上,而过度干涉则掐断孩子自立的萌芽。我希望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们,大家都能做到“过度保护子女”。“过度保护”指的是对孩子有求必应。

孩子有形形色色的需求,“抱抱!”“陪我玩儿!”“今天我要吃汉堡”……家长逐一满足他们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才称得上过度保护。然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家长注定会有特殊情况——“明天吧!”“现在没空!”

所以说,家长根本做不到过度保护。即使做到了,那也不是坏事。在我看来,“过度保护对孩子不好”这种论调肯定是那些想偷懒的家长提出来的。

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受到了绝对的保护,那么他做什么事都会觉得毫无后顾之忧。比如说,你到海外旅行的时候,当地的本国大使馆为你提供全方位的后盾支持,我相信你的观光旅程一定是轻松愉快、悠然自得。相反,你要是到了一个没有大使馆助力的国家,你可能惶惶得不敢出门。

亲子关系也是如此。一想到父母守护着自己,孩子就能无忧无虑地成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我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能稍微特殊一点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凡事自己动手,然而,无论老师怎么训练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福利院的孩子仍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自立得晚。因此,某福利院的老师们改变了原来的做法,决定“每个孩子都要宠”“娇生惯养”!结果发现,那些之前不能自理的孩子很快就有所改观。

也就是说,孩子通过被娇惯、被宠爱,感知“自己值得他人的关怀和爱护”。这种自信就是“我要独自一人完成”的自立行为的原动力。

人们只有在得到他人赞赏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幼儿期的孩子得到父母、老师等的喜爱和关怀才能自发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不少人认为,“被过度保护长大的孩子只知道关心自己,不会把别人当回事”,这完全是谬论。

没有经历过被人呵护的孩子,怎么可能学会爱他人、以他人为重呢?只有懂得爱护自己,才有可能爱护他人。

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的话,他岂不是把父母当奴隶一样使唤”?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假如父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也会投桃报李,他觉得想让父母听自己的,自己首先就得听爸妈话。

我的三个儿子都是在过度保护中长大的,我尽己所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一次,儿子们对妻子说:“爸爸总是百分之百地满足我们的愿望,可是我们最终还是按照爸爸的意愿行事。”孩子肯定会将心比心的。

孩子无法自立,根源在于父母“过度干涉”

与“过度保护”相反,“过度干涉”是过度逼迫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父母都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希冀,过度强求造成了过度干涉。

我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长期以来诊治过很多患儿,来就诊的孩子当中,被父母“过度保护”的一个也没有。毁了孩子的不是“过度保护”,而是“过度干涉”。孩子无法自立,根源在于父母的“过度干涉”。

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养成,靠的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下去。相反,心不甘、情不愿的事情做多了,孩子就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干什么。

另外,过度干涉的父母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通常给予他们过度的语言赞美和物质奖励。因此,孩子容易在意父母的评价,从而“讨好卖乖、动歪脑筋”,蒙蔽真实的自己。

幼儿期的日子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进入青春期之后,一旦情况没有改观的话,孩子很可能找不到自我定位,陷入“迷失自己”的境地。拒不上学的孩子和患厌食症的孩子,通常小时候十分老实,没有经历过反抗期。这种事例屡见不鲜,问题的根源就出在这里——家长的过度干涉掐断了孩子自立的萌芽。

当然,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有必要对孩子做一些必不可少的事情(干涉),比如,教育孩子懂礼貌就是为人父母的义务。但是很多情况下,父母美其名曰“为了教育孩子”,实则都是按自己的爱憎好恶干涉子女。“时间不等人”“为了将来着想”,大人固执己见,揠苗助长。次数多了,都是过度干涉。

快乐育儿的诀窍在于:任孩子自由决定自己成长的步伐,父母静观其变。我们家长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剩下的就是在一旁静待花蕾日渐饱满、最终绽放。

花儿有时候可能不会开,也有时候开得不尽如人意。但是,这一切都是生儿育女的意趣所在。

我所说的“过度保护”,它向孩子们传递了“爸妈等你慢慢长大”的讯息。特别的话①    妈妈们,顺从“母性”,尽情地“过度保护”孩子吧!

人们常说“母性之爱”“父性之爱”,这两个词搞得人一头雾水。

——母性之爱到底指什么?

幼儿期时,“保护性”的母性疼爱是绝对重要的

我认为,孩子的健全成长需要充分的“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虽然本人不想过多强调性别分工,但是在漫长的临床生活中,我感悟到一些事情,请允许我阐述一家之言。“母性之爱”对孩子是一种包容、认可的疼爱,换句话说就是一种“保护”的心念。孩子让背就背,让抱就抱,让陪着玩儿就陪个够,这就是“母性之爱”。我认为这种包容的“母性之爱”对幼儿期的孩子是绝对必要的。

换言之,母亲的存在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现如今的妈妈们过于追求“家教严谨”“精心培养”,给人感觉充满“父性之爱”。

的确,教会孩子社会规则的“父性之爱”是必不可少的,但那也是在孩子充分获得母性滋润的前提下才能见效。

男性同样舐犊情深。我对三个儿子的保护落实得十分彻底,换尿布、帮着断奶、不遗余力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尽管如此,我妻子还是常说:“父亲再怎么疼孩子,他的那片心也无法与母亲媲美。”怀胎十月、忍痛分娩、母乳喂养,没有经历过这些的父亲怎么可能与母亲等量齐观?

想让孩子建立起丰富的人际关系,家庭内部必须有紧密的信赖关系。而建立这种信赖关系的基础,无外乎就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母亲是育儿的主角,但是良好的配角也不可或缺

妈妈无论如何也要充分发挥“母性之爱”的光辉,包容自己的孩子。

在育儿过程中,虽然心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这种心思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

相反,我们要经常思考孩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满足孩子的心愿,孩子自会投桃报李:“以后我也要听妈妈的话。”

我家就是这么养大三个儿子的。儿子们成年以后从来没有违背过我妻子的意愿,为此妻子合不拢嘴地说:“这就是为人母的最高境界。”

话虽如此,母亲的力量并不是妈妈单方努力就能发挥出来的。高瞻远瞩的领导需要精明强干的部下;足球比赛里的射门没有精准的传球也很难成功。作为育儿主角的妈妈需要有个好配角,爸爸扮演这个角色最好不过了。再者,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邻居、朋友的支持,母亲的力量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母亲的能力提升,或许指的就是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请各位妈妈们广交朋友、广结善缘。第2章    孩子的自律能力,在家长的静候中养成

我们不要试图改变孩子,

要允许孩子以其独有的步伐,

充满自信地长大成人。

为什么妈妈们对“孩子的现状”感到不安【1】

四年半以来,我有幸在《Como》杂志上为读者做烦恼咨询。

烦恼咨询,就是读者来信诉说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孩子不好教,希望孩子学会忍耐,希望孩子融入集体,等等,层出不穷的各种烦恼被迫切地诉诸笔端。

尽管很多妈妈感觉育儿是件快乐的事,孩子也很可爱,却也同时在来信中诉苦:“养孩子真难!”每位母亲都是从心底里疼爱孩子、祝福孩子。也许正因如此,她们才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她们问我:“为什么只有我家孩子这么干?”“为什么这个他不会?”“怎么办才好?”“请您教教我!”妈妈们非常认真,力争做个良母。

每次读到这样的来信,我就想,孩子们没什么可担心的,让人担心的反倒是孩子的妈妈,因为她们越是爱孩子就越紧张。她们有强烈的焦虑感,所以对孩子的现状耿耿于怀,一心想把孩子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然而,妈妈的焦虑会传递给孩子,孩子也会由此变得情绪不稳。读者的每封咨询信都能让我感受到,家长越是望子成龙,越是事与愿违;父母越想改变孩子,越容易碰壁;越想快刀斩乱麻,越是旷日持久。

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不要试图改变孩子,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要把自己打造成“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就行。做孩子希望我们做的,孩子不希望我们做的尽力不做,仅此而已。如此这般,我们就能看到孩子活泼可爱的笑脸。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有早有晚,有心灵手巧的孩子,也有笨手笨脚的孩子。不管怎样,孩子都能以其独有的步伐充满自信地长大成人。这种育儿方式对母亲来说也比较轻松自在,而轻松自在的育儿才是成功的育儿。

现代社会,整体上让人感觉缺乏“培育儿童的能力”。不仅妈妈们这么想,孩子爸爸、社会团体、所有人都有这种感觉。

我小时候没什么可以果腹的东西,肚子成天唱空城计。家里没钱,妈妈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从没见她闲下来过。为人父母,眼看着孩子挨饿,心里得多难受啊!

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如今的时代真是无比幸福。然而,生于这个时代的孩子真的就比那时的孩子幸福吗?

某位著名摄影师说过,“现在的日本,拍不到孩子童真的笑脸”。据说,无论一个国家怎样战火纷飞、怎样贫穷落后,都能拍到孩子们阳光灿烂的表情。但是,如今的小朋友,想要拍出一张纯真浪漫的笑脸,简直是痴人说梦。对此我深有同感。

孩子,本就是只要能填饱肚子,美美睡一觉,就能心满意足。曾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这种满足感的我们,为什么把自己孩子弄得比战乱国家的孩子还悲惨呢?

通过四十年对孩子的临床观察,我切身体会到,我们社会培育儿童的能力确实在逐年退化。在我看来,其本质就是让孩子丧失了创造人际关系的能力。

即使当今社会实现了生活富裕、方便快捷、人人平等,但是仅靠这些,人是得不到幸福的。人的幸福与人际交往密不可分,脱离了你我互助关系,没有相互依赖关系,人无法享有幸福生活。

然而,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互助关系也变得可有可无了。从前,家里调料用光了,可以跑到邻居家,“能不能借我点儿大酱?”现如今,去一趟便利店什么都有了,大家可能觉得跟别人借东西有厚脸皮之嫌。社会变成了现在这样子:我不给你添麻烦,你也别来烦我。

在育儿方面也是如此。如果邻里关系融洽,相互串门儿没有负担的话,大家大可以轻松地拜托对方帮自己照看一下孩子;育儿方面有什么烦恼,也可以随时请教孩子大了的家长。比如头疼孩子尿床时,会有人指着她家一表人才的儿子,告诉你:“这孩子直到小学三年级才不尿床。”诸如此类的交往,不知道给初为人母的妈妈们带来多大的勇气!

我妻子以前就总背着孩子在邻里四下走动,孩子们也是东家跑西家蹿的。来我家玩的孩子也不少,甚至有时会在我家吃饭、洗澡。日常生活中大家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孩子放在谁家都行。

有了这种邻里关系,很不可思议地,孩子们感到轻松自在、日子逍遥。

战火下的孩子和贫穷国家的孩子能够展现活泼开朗的一面,也许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着济困互助的爱心。不幸的社会现实,令人们离开互助就无法生存,但那种社会里的孩子反而更充满活力。

培养孩子,无外乎就是培养人际关系。所谓“育儿难”并不是指家长缺乏育儿技巧,而是指家长很难与孩子搭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几乎可以肯定,这种家长自己的社会人际交往也处理得不好。

不管是父母与孩子,还是夫妻双方,总之,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十分和谐,但是家庭外部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塌糊涂,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婴儿出生之后,如果他只和妈妈在家里相依为命,那么他们的母子关系不会走向成熟。所以说,解决育儿难,仅仅着眼于亲子关系的改善,绝不会达到预期效果。

很多情况下,认为育儿棘手的家长,不仅家庭内部关系处不好,他们与周边的人、孩子学校或幼儿园的家长,甚至与亲生父母、兄弟姐妹、亲戚之间的关系也不融洽。这种家长的人际交往即使算不上很糟糕,恐怕也多半在与人相处时无法放松身心。

还有很多妈妈反映说:“一接触到别人家孩子,就会纠结自己孩子的缺点。”我认为会这么想的母亲是过于孤独了。

精神上被孤立的人,总想拿自己的幸福与别人攀比,在家长层面就是和别人“比孩子”。

相反,积极与人交往的人,却很少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相比,他们不会由此心生烦恼、情绪低落。认识的人越多,接触的小朋友越多,就越能理解“孩子个性多样,没有好坏之分”。家长如果有丰富的价值观,自然能意识到自家孩子虽然某方面发育晚,但也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对孩子来说,没有比“被拿来比较”更不幸的事了。“人家谁谁谁都会做,你怎么就不行?”这样的话真的不能说,十分伤孩子自尊。您试想一下,如果您丈夫对您说:“别人家媳妇那么能干,你怎么这个熊样?”您恐怕是忍无可忍吧。

真要比较的话,我们要善于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然后把他和自己比。您可以夸奖孩子说:“妈妈小时候可没你有能耐。”说个题外话,我孩子最难带的时候,当时我们正和父母住在一起。儿子们一被我批评,他们就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哭诉。那时,我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爸爸小时候比你气人多了。”听了这话,孩子们并没有把尾巴翘上天,也没有觉得自己爸爸小时候更混账。他们由此感到的不是优越感,而是安心。大人认可自己不是坏孩子,孩子会非常高兴,仅此而已。

在父母的否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就会否定别人,这一点很可悲!

越是对孩子没自信、无法认可真实的孩子的时候,越要走出门去。如果想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首要的是增加人际交往的“数量”。这样的家长需要结识很多人,我们既可以从亲戚、兄弟姐妹入【2】手,也可以从亲生父母开始,抑或是幼儿园、保育园小朋友的妈妈也行,也可以去学一些技能。总之,孩子父母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费神、费时、费力地静候孩子成长,才是最好的育儿方式

听了妈妈们的心声,我注意到,对自己孩子感到头疼的妈妈,大多有“孩子难带”的强烈感慨。例如,别人家孩子能礼貌问候,自家孩子却不吭声;不愿离开妈妈半步;一点小事就哭个没完没了。类似情况怎么都不见改观的时候,妈妈自然感觉“孩子难带”。

然而,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

有的小孩爱哭,有的小孩爱挑剔,甚至有的孩子不让人脱纸尿裤。不过,这些只意味着孩子处在某个特殊的时期,家长不必小题大做。

我有三个孩子,性格各异。有个孩子特别爱哭,我记得我曾说过:“这孩子是冬天生的,所以夏天爱夜啼,他大概不愿意过夏天。”这么想就心理平衡了。

即便是夜啼比较严重的孩子,抱起来一般就不会哭个不停了。那时,我经常把孩子放在两腿上晃,父子俩就那样睡着了。我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觉得累。孩子躺在我腿上睡得香甜,我就保持这个姿势入眠,这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嘛。

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体质、气质、表达方法都各有不同。我们应该这样想:不管孩子听不听话,他都是独一无二的,未来都值得期待。

相反,我认为孩子乖不乖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孩子处于婴幼儿期时,父母普遍认为孩子带起来费劲,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好带”“孩子早慧”很了不起。但这只不过是“曾几何时的省心”而已,父母喜出望外、百般夸耀都为时过早。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过度追求省时省力、越快越好。但是,特别是育儿方面,“快”和“省”是最要不得的。费神、费力、费时地静候孩子的成长,才是最好的育儿方式。家长们最好有个思想准备,“育儿轻松”通常不是什么好事。

父母任劳任怨地照顾自己,孩子由此学会“信赖”和“关怀”;省心的孩子让父母感到轻松,因此不免会疏于照管,孩子就有可能学不到信赖和关怀。

家有听话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把由此省下来的时间和心力仍然投回到孩子身上,多琢磨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乖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很少,妈妈们不妨问问孩子:“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妈妈?”然后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

我所担心的并不是让父母操心的孩子,而是那些经常在父母面前装老实的孩子。

有些孩子在父母面前乖巧无比,但在保育园、幼儿园等家庭以外的地方却频频出状况。我与东京某地区的保育员们一起学习研讨了三十多年,对“父母面前的好孩子、外人面前的问题儿童”进行过跟踪调查。我们发现这类儿童长大后大多无法融入社会,最终走向“非社

【3】会”、反社会的歧途。有的孩子拒不上学,窝在家里不与人接触,更有甚者走向犯罪道路。这些孩子在家里过得舒心,所以暴露不出自己的缺点。一旦在理应最舒心的家里无法找到安宁,他们就会在外面兴风作浪,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可悲的是,父母只看得到孩子“听话”的那一面,所以无论幼儿园和学校怎么反映问题,他们也不相信。

这类孩子通常早早地就能意识到父母对自己行为或喜或悲的态度,比较早慧的孩子1岁左右就“开窍了”,他们想讨大人的喜欢,并且付诸行动。这些孩子很聪明,所以每每都能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4】偏差值高的学校,并在学业上留下辉煌战绩。

然而,等到了青春期、青年期,他们会突然失控,无法适应社会。或者是看似完全正常,但娶妻生子后对孩子大打出手,令人大跌眼镜。

孩子让父母操心是天经地义的事,早早给父母找麻烦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因为他们即使闹脾气也不会上房揭瓦,拆散了你的家。对家长来说,孩子小时候费劲比长大累人要轻松得多。如果您家孩子不给您添乱,奉劝您一句:千万别高兴得太早!特别的话②    爱孩子必须要“严加管教”吗

教育孩子从几岁着手比较好?

婴儿有批评的必要吗?

与母亲分享喜悦的体验,是爱心之源

父母教育子女的目的何在?“为了让孩子遵守社会规则”“为了让孩子养成自律的能力”,还有“为了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难道不是这样吗?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比起呵斥孩子、耳提面命,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孩子的婴儿阶段培养孩子的上述秉性。

关心他人、对他人痛苦感同身受的秉性,就是“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一般来说,这种性情在孩子出生半年左右开始萌生。就是这么早得出奇!

婴儿出生后1~2个月,吃奶时会看着妈妈的眼睛,笑眯眯的,这就是他对满眼慈爱的妈妈的回应。孩子看到的不仅仅是妈妈的表情,他还感受到了妈妈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喜悦,情感共鸣能力就在这时生根发芽。

出生后2~3个月,婴儿逐渐产生了希望妈妈“无时无刻不是在陪着自己”的欲望。出生后3~4个月,婴儿要求妈妈不但要一直陪在身旁,而且还要哄自己高兴。5个月以后,光哄自己高兴还不够,妈妈必须与自己共同感受快乐,心不甘情不愿可不行。尽管只有5个月大,婴儿已经有了“要与人分享快乐”的认知。“和妈妈在一起”“母子一起做快乐的事情”,这种“快乐的共享”正是“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本源。人如果没有“共享快乐的能力”,就无法形成“共同分担悲伤的能力”。

例如,校园里有一些欺负同学的孩子,他们就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苦和悲伤,因为他们在婴幼儿时期与父母分享快乐的体验十分匮乏,所以同样也无法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批评、教育都无法让孩子懂得别人的痛苦,只有经历过与人分享快乐的感受,才能培养出爱心来。

能够遵守规则的孩子,都是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遵守社会规则的秉性”,这种秉性的养成时间普遍认为是在孩子6个月至2岁左右。

孩子开始四处乱爬、蹒跚学步之后,会碰触到一些未知的事物。这时他肯定会回头看父母,寻求父母的许可:“我能碰它吗?”“我可以玩这个吗?”此时,孩子通过父母“可以”或“不行”的回应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一现象我们称作“社会性参照”。孩子长大后学会遵守社会规则,根源就在于此。

进入少年期仍不能遵守社会规则的孩子,多数都在婴儿期里反复经历了“回头看,却无人搭理自己”的尴尬现实,他们向父母寻求解答时,父母对他们不理不睬。不但如此,那些家长有时甚至随心所欲地命令孩子干这干那,有时又毫无原则地阻止孩子干这干那。

当孩子向父母寻求帮助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这点至关重要。我们甚至可以说“婴儿期教育的重要性尽显于此”都不算言过其实。

自律能力在“守候”中培养

那么,“自律能力”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呢?一般认为是在幼儿前半期(3岁之前)。这一时期里,父母要充分地“守候”孩子,这点至关重要。

所谓“自律”,就是指自主决定个人事务的能力。父母对孩子指手画脚的话,孩子的自律性就无从谈起。

诚然,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很多事还力不从心,大错小错层出不穷。但是,父母必须保持冷静,不气不恼、不厌其烦地加以教导。家长只是在孩子做不来的情况下才伸出援手,至于“究竟哪一天才能学会”,那就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父母只需静候一旁,默默关注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看着他们慢慢成长。孩子的自律能力就在家长的静候之中逐渐养成了。

如上所述,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共鸣性、自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妈妈在婴儿期投给他的温柔目光,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点。被严加管教的孩子,在外人眼里可能显得“听话懂事”,但是如果没能母子连心,严加管教只能破坏最为重要的“母子间信赖关系”的建立。第3章    孩子越难带,越要多多爱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静静等待孩子的成长,

沉稳对待孩子的问题,

孩子自然会茁壮成长。

难带的孩子,一定要想尽办法多照看

有些孩子不善于控制感情和情绪,他们经常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还爱黏人,弄得妈妈狼狈不堪。寄到我这里来的烦恼信中有很多此类情况。与同龄孩子相比,这样的孩子确实很难带。

第2章里也提到,我认为孩子小时候折腾人比大了之后再折腾人强多了,而且小时候惹事的孩子长大以后几乎都很懂事。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是因为小时候让人操心,大了显得省心。还是因为省心的孩子小时候都淘气?话说回来,做父母的也挺奇怪,孩子省心,他们就懒得管了,而那些让人操心的孩子反而能够得到父母更多的帮助。换句话说,让人操心的孩子能努力尝试求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敢说敢做,生性顽强。

另外,这类孩子对父母有一种“爸爸妈妈一定会答应我”的信任感,正因如此,他们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你管管我吧!”这种强烈情感只能倾诉在值得信赖的人身上,而这个人多半是妈妈。即使被狠狠批评、臭骂一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也要和妈妈说,孩子就是如此信任和依赖妈妈。所以,妈妈们要感到骄傲和自豪:“只有我才能养大这孩子!”同时,我们也要相信,花在孩子身上的心思越多,越能教出好孩子,这是必然的。

自我肯定感的养成是最重要的课题

不善于控制情绪的孩子的家长通常容易搞错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他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希望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一样,于是总是做一些无用功。他们经常对哭闹的孩子说:“别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鼻子!”“妈妈不喜欢哭哭啼啼的孩子!”这么一来,孩子就会以为自己不是个好孩子,所以整天哭,怎么也忍不住。

因此,感情控制能力弱的孩子(成人也如此)往往自我肯定感也比较低,无法对自己产生肯定性评价。然而,要想学会控制感情的方法、与人和睦相处,自我肯定感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自己能够正面评价自己,所以才能重视他人,才能控制住情绪,友好待人。自我肯定感较低、不能认识到自己价值的人,干什么都容易气馁,而且是特别容易气馁。

来自父母的肯定对于提高自我肯定感是不可或缺的,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这样就很好啊!”的确,感情控制能力弱的孩子在团体活动中可能不合群,家长也被折腾得头昏脑涨。为人父母,肯定觉得孩子不应该这样下去,但是我希望家长能够超越这种想法,从“孩子这样也行啊”的观点重新整装出发。我坚信一点,孩子如果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离开了“父母的肯定”这一出发点,就无法掌握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只不过,亲子间的相处也有可能出现迷茫,妈妈本身也很难控制自身的情绪,当你感觉到“大人孩子都身心俱疲”“不喜欢孩子了”的时候,最好还是早点咨询专家。不管孩子有没有患病,专家的建议都非常有效。

太难带的孩子会不会是“发育障碍”

当您怎么都觉得孩子带起来太费劲的时候,请教专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因为不善于控制感情的孩子可能患有发育障碍。比较有【5】代表性的就是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艾斯伯格症候群,此类孩子没有智力上的障碍,但大多控制不了感情和情绪。

在本书选登的答复读者的信中,我有几处写到“或许有ADHD倾向”。虽然我使用了这样的字眼,但请各位家长不要误解,您的孩子未必就是障碍儿童。相反,有的回信中虽然没提到,但您的孩子也有可能患有发育障碍。另外,尽管孩子没有发育障碍,但是从家长和身边人与孩子的接触方式来看,孩子也有可能出现ADHD和艾斯伯格症等症状。

我本不应仅凭一封短短的咨询信就写出“可能患有发育障碍”的话。但是,我斗胆写出是有原因的。

儿童患有发育障碍的程度各不相同,他们与健全儿童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请您想象一下富士山的形状,顶峰处有患重度自闭症的孩子,也有患重度ADHD的孩子,但在越是临近山脚的原野,患儿与正常孩子的界限就越模糊,越是无法掌握判断发育障碍的尺度。

视力也是如此。没有任何规定说视力多少度就必须戴眼镜,如果觉得给生活带来了不便,那就去专业人士那里配镜,摆脱由此带来的不便。孩子也是同一个道理。

重要的不是发育障碍,而是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摆脱“困境”和“痛苦”,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孩子天真烂漫地度过每一天。

因此,很多情况下,专家的建议比较容易见实效,因为不管孩子有没有发育障碍,面对不会控制感情的孩子,应对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特别的话③    如果家里或班级里有发育障碍儿童……

发育障碍儿童上普通学校就读好不好?

如何接受患有发育障碍的同学?

不要过度期待他们“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很多患有ADHD、学习障碍、高功能自闭症、艾斯伯格症候群等的孩子,虽然他们有发育障碍,但是智力发育并不迟缓,这样的孩子不占少数。此时,很多父母非常迷茫,应不应该告诉其他家长自己孩子有发育障碍?应不应该把孩子送到普通学校就读?还是送到特殊学校比较好?

患有发育障碍的儿童,虽然在一对一的学习情况下理解力很高,但是在集体学习中,别人说的话通常根本听不进去。因此,即便跟得上低年级的课程,之后也会越落越远。

另外,如果授课教师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指导能力,很有可能在教育过程中逼着障碍儿童“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发育障碍儿童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他们的能力发展不平衡,但我们不能试图消除这种不平衡。

试图补足他们缺乏的能力,试图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消除这种不平衡,都会导致孩子心灵破碎。

为此,教这类孩子时,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比如——

·视觉化教学

·具体明示

·规则、标准清晰

·一对一教学

只有用心教学,才能使所教内容在发育障碍儿童看来是有意义的事物,并作为概念固定在他们的脑海里。

相反——

·让孩子用耳朵听老师讲话,然后完成任务

·给孩子抽象的指示

·不个别指导

上述教育行为,发育障碍儿童很难理解,所以把握不了其意义和概念。

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情况,教育孩子时要求他们“能够听指示行动”“能够感知集体气氛”,就会伤害到孩子,令他们失去自信。

如果孩子能够轻松自如地学习,那么去普通学校或者特殊学校都可以。

不被外人理解的悲伤,有可能成为无法适应社会的隐患

因此,家长最好不要仅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就武断地认为,“这孩子上普通学校没问题”。我们要咨询专家的建议,听专家说什么情况下去普通学校好、什么情况下选择特殊学校好。

如果家附近有特殊学校,您可以带孩子看看情况,以借读等形式体验一下,哪怕每周只去几小时也行,途径应该有很多种。让孩子感受一次,听听那里的授课内容,然后再问问孩子本人的想法。

家长往往想把孩子送到授课稍有难度的地方,期望能发挥孩子的能力。然而,真正意义上能够发挥能力的地方,都是那些略逊于自己实力的环境。

家中有几个孩子的家长,有的特别执著于普通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的话,下面的妹妹有可能受同学欺负”。但我觉得,通过得到班级同学及其家长的理解,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还有个办法,就是和班主任说清楚,必要情况下可以在家长会等场合,向同学家长们作一下说明。

这些都好说,最令人担心的不是周围人的眼光,而是发育障碍儿童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园或学校不被大家理解的时候,孩子会受到深深的伤害,我们大人很难觉察得到。如果长期处于缺乏理解的氛围之中,孩子心中“适应不了”“没人理解我”的想法就会愈来愈强烈,进而有可能演变为无法适应社会。孩子被迫忍耐不适应的环境,导致青春期和青年期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类事例很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苦恼于孩子患有发育障碍的家长,最好找一个合适的人咨询一下。比如,去附近的儿童咨询中心,那里会给大家介绍相应的机构或医院。希望各位家长与专家商量之后,给孩子提供最稳妥的环境。

请家长们千万注意:不能过多强迫孩子待在他不适应的环境。

班级里有发育障碍儿童时,应该怎么办

接下来,我们来个换位思考,假如您孩子的班级里有患发育障碍的同学,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

轻度发育障碍的话,孩子就是多少有点集中力不够,容易忘东忘西,不过也不乏妨碍课堂教学、暴力打人的情况。

最近,有关发育障碍的知识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向班主任询问某某孩子是不是患有发育障碍。但是,未经孩子监护人的同意,教师不得把孩子患有发育障碍的事情对外公开。而且,不想把孩子病情公之于众的监护人绝不占少数。

孩子有发育障碍,父母心里都纠结不已:“孩子怎么才能变成‘正常儿童’”“我想让孩子尝试一下去普通学校”。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痛心地感到,他们来找我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他们自己有个盼头。可是,障碍儿童的父母就是这样,他们要纠结很多、很多年,心里才能跨过这道坎儿,接受现实。

我有时会专门面向障碍儿童的家长举办讲座。每当我说到“各位要接受您孩子的现状”,就有很多家长低下头,手擦眼角。无法接受孩子的病,心有不甘,这样的家长太多了。如果班级里的同学家长们,都能理解他们的痛苦和不甘就好了——障碍儿童的父母,痛苦地纠结着,请大家多多支持他们!

引导孩子们把发育障碍儿童的行为看成其个性

只要班级里有患发育障碍的同学,不管有没有人给孩子们解释这种疾病,他们都会感觉这个同学与众不同。不过,小孩子往往比较单纯和善良,他们不会由此认定那名同学是怪胎。“××同学跑得快”“○○同学画画好”,顺着这种思路就有“△△同学有时突然尖叫”,孩子们对发育障碍儿童接受得很自然。

这是一种非常健全的思维方式。

因此,“实际上,△△同学如何如何”,家长们没有必要这样刻意向孩子解释一番。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也能秉持初心,自然地接受有缺陷的人。

如果障碍儿童与同学发生冲突,家长可以找老师或保育师商量:“有这么个情况,我家孩子有点儿小问题,您能不能帮忙照看一下?”这样一来,老师们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家里,家长们也不要告诉孩子“△△同学有发育障碍”,而应该向他解释,“听说△△同学害怕别人突然靠近他,有的小朋友害怕狗靠近自己,原来也有小朋友害怕人靠近自己呀!”孩子理解这种情况之后,就会加以注意了。第4章    在家得到的爱越多,越容易融入集体生活

想要孩子与朋友倾心相交,

家庭里必须有温馨时刻。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就无法融入集体

最近,好像有很多人武断地认为:“能够早早融入集体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从读者的咨询来信中,我也能感觉到很多家长苦恼于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做事不与他人合拍。

确实如此,与朋友度过快乐的时光,这点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我也经常说:“即便没有父母,也有很多人过着幸福的人生。但是,完全没有朋友的孩子,却很难拥有幸福。”一个人不管学业多么优秀,不管体育多么拔尖,没有朋友的认可,他将无法找到自信,也不会善待自己。人际关系就是如此的举足轻重。

但是,在建立“与他人的关系”之前,必须构筑好牢固的“亲子关系”,而这种亲子关系应该在两三岁之前确立起来。

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而言,妈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哭了有妈妈哄,妈妈随时都陪在身边,时刻守护自己,这种最基本的信赖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孩子才能信赖幼儿园或保育园的老师,才能信赖同龄的小朋友们。

大家不妨试想一下,好比孩子心中有一只玻璃杯,杯子里注满了妈妈的爱,如果母爱多得盛不下了,孩子就能把溢出来的装进水壶里,带着它和小朋友出去玩儿。至于玻璃杯的大小,每个小朋友因人而异。杯子小的,马上就能装满,就是说孩子容易满足。但是,杯子大的话,可能要花更多时间才能装满,相当于孩子渴望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更长。对母爱的需求和孩子年龄大小没有关系,妈妈只管多陪孩子就是了。只要杯子里的母爱足够多,孩子自然而然就能顺利走进朋友圈。

孩子对母爱感到满足时,就能在保育园待得住

我认为,孩子可以痛痛快快地不再黏着妈妈是4岁以后的事。幼儿园原本只收4岁以上的儿童,这是十分有道理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可以逐渐感受到集体的快乐。有的孩子已经4岁了,却仍然对集体不感兴趣、避而远之,家长可以解读为,“他还没有完全满足于和妈妈的亲密关系”。在未来的日子里,集体生活孩子想体验多少就能体验多少,所以家长要沉住气,“现在这段时间就让孩子在家充分享受母爱吧”。

由于工作关系,很多妈妈把不满3岁的孩子送到保育园,将来这种情况可能越来越多。

我丝毫不认为妈妈去工作有什么不妥,也不认同职业女性带不好孩子一说。我母亲当年就是和父亲一起干农活儿,从早忙到晚。孩子妈妈出门上班没什么可说三道四的。

只不过在现代社会,情况与以往有所不同。妈妈上班把孩子托给别人带,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必然有所减少,正因为如此,很多职业女性内心感到愧疚,对孩子有种负罪感:“我给孩子的爱是不是太少了啊?”

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母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越好,这是个密度问题,关键在于亲子时间是怎么度过的。时间越短,质量就越发显得至关重要了。

孩子和妈妈一起待在家里的时候,妈妈的整体形象就留存在他的脑海里,他每天带着对妈妈的依恋去保育园,并以此作为心灵的支柱,在那里度过数小时。只要妈妈给孩子留有和蔼、温馨的印象,他就能在保育园待得住。另外,在回家后到临睡觉前这段时间,尽管只有两三个小时,只要孩子能够充分得到妈妈的疼爱和关怀,他就能保持着美好的记忆,第二天就会愿意去保育园。所以说,妈妈工作绝不是坏事。

因此,妈妈和孩子的相处时间越短,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浪费这几个小时。我希望孩子妈妈们能够优先考虑与孩子的共处时间,不要对孩子说:“妈妈累了,让妈妈休息一会儿!”“妈妈还得收拾屋子、洗衣服呢!”我们要满足孩子的愿望,这点做到了,孩子就能融入到集体之中。

母爱越不满足,反而越不愿意回家

早上去保育园的时候,有的孩子哭个不停,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这类孩子多半是在母爱上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越是这样的孩子,放学了妈妈来接的时候,越不愿意回家。

大家通常认为,早上离不开妈妈、哭得稀里哗啦的孩子,见到妈妈来接自己,那肯定得狂奔过去的吧。实际上大家都想错了,那些满足于母爱的孩子才会痛痛快快地上学,然后放学时飞跑到妈妈跟前。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敢打包票,因为我与保育园的保育员们坚持学习、交流长达三十年之久。

孩子上学时不让妈妈走,放学时又不想跟妈妈回家,对于这种情况,妈妈要心里有数,“这孩子和妈妈没待够”。认识到这一点,妈妈就应该在家里多宠孩子、多陪孩子。等到孩子对母爱感到满足的时候,他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必然会有所改观。不仅仅是幼儿,小学生也是如此,请家长们谨记!特别的话④    在复杂的社会里,要教孩子“相信别人”吗

在恶性犯罪接连不断的今天,应该如何传递信赖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和恶念

孩子被卷入犯罪的事件接连发生,做父母的肯定很担心,因此害怕孩子接触外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向外人释放自己的善意。正因为时代如此,我们更要学会相信别人的善意。

世上有坏人,有可怕的人,但好人更多,父母要如实地教给孩子。

前几天,我开车迷路了,向两个学生问路。他们俩认真想了一下:“用嘴说不太清楚,还是我们带你去吧!”于是他俩在我车前面(那可是车道!)跑起来,一直跑到我要找的地方,这俩孩子心很善!

就像这样,世上好人多得很!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从头至脚都是善念的,任何人都是善念和恶念并存,必定如此。“不许对人有一丝恶念”这种教育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任何人都有恶念,我们自己也有。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把孩子培养得能够相信别人的“善念部分”,而且能够传递自己的善念。

因为被父母珍爱,所以才懂得珍爱自己

我们必须努力塑造出人人互信的社会,必须培养孩子对他人的信赖感。不过,我这里说的信赖不是指“相信素昧平生的人”,各位千万别误解。

我指的信赖是指相信朋友、相信邻居阿姨、相信亲戚……我们要构筑一个能够与周围人互信互助的社会,构筑的基础就是“父母和孩子的信赖关系”和“对自己的信赖感”(自我肯定感),这两者是建立相信他人善念的先决条件。

各位家长能做到相信自己的孩子吗?“相信”这个词可不能张口就说、随时乱用。现在有很多人无法真心相信别人,所以更愿意把“我相信你”挂在嘴上,但这样也无法把怀疑化为真信。

父母如果不能相信自己的孩子,就会变得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总想指挥孩子。

妈妈可不能这样,一定要告诉孩子:“你能来到这个世上做妈妈的孩子,妈妈太高兴啦!”“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这种心态培养出来的就是“信任”。

当然,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所以在家庭中教给孩子各种道理。

我也是如此。我也和妻子说过,希望孩子如何如何,但我后半句肯定会立刻接上“不过不行也没关系”。父母只要有这个认知,孩子就能无忧无虑地长大成人。

因为被父母珍爱,所以才懂得珍爱自己。

因为父母被信赖,所以也能信赖他人。

我们更应该维护的是孩子的自尊心,而不是家长的体面

以前,为了拍一档电视节目,我曾经去少管所取材。

当被问及父母的时候,这些少年犯虽然表达各异,但都道出了一个共同点:“爸爸妈妈总是优先考虑他们自己的颜面和自尊,对孩子的颜面和自尊却置之不理。”

父母有自尊心,同样道理,孩子也有自尊心。

据少年犯讲,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的父母根本不会优先考虑“孩子的自尊心”。

有个孩子讲述了这样一件事。考重点高中落榜的时候,他对父母说:“不念A高中也行啊!”实际上他对他后来去的那所高中非常满意,过得也很愉快。没想到,当时他的家长气愤地说:“你考不上,我这张脸往哪儿搁?”

听明白了吗?这位家长想要的是“能考上A高中的孩子”,这和想要一只带有血统证明书的宠物是一个道理。孩子敏感地意识到了这点,内心很痛苦,自尊心被践踏得粉碎。

孩子的自尊心是最重要的。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的脸面可以通通抛到地下,踩上几脚都行。

父母一丝一毫也不能让孩子认为自己“给父母脸上抹黑”。

自尊心和体面得到了父母的维护,孩子就能感受到“被父母信任”,由这种信任,孩子进而认识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珍惜自己的人,才能珍惜他人,才不会走邪路。第5章    给多个孩子的爱,怎样“平均分配”

孩子有各自的不同需求,

在他们需要父母的时候,

父母给予相应的帮助,

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不用每个孩子都一碗水端平,要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6】

我有三个孩子。在如今这个少子化时代,孩子有兄弟姐妹显得弥足珍贵,他们可以通过手足之情学习人际关系、吵架方法、和好方法等各种技能。

但另一方面,妈妈们也有各种苦恼,“我也想一碗水端平,可是做不到”“我想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可还是偏向一个”。一母同胞的孩子真的是非常幸运,不过同时也有很多棘手的问题。

首先,从“公平”“平等”的角度来看,父母的爱、时间、金钱等不可能“平均分配”给每个孩子。孩子有各自的不同需求,需要父母照顾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他们的追求各异,想走的路也千差万别。

有的孩子希望父母多多陪自己,也有的孩子早就不愿意黏着父母,希望自力更生;有的孩子离开父母的百般呵护就无法找到人生道路,也有的孩子能够轻而易举地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孩子因人而异,各有千秋。在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给予相应的帮助,这才是真正的“平等”、真正的“公平”。“这个孩子管了三回,那孩子同样也得管三次”,没有这个必要。就拿吃饭和喝牛奶来说,每个孩子的需求量不一样,你让饭量大的孩子和饭量小的吃一样多,那才叫不公平呢。

不管你有几个孩子,两个还是三个……每个孩子都要照顾到、照顾好。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家长如果有心观察孩子的需求,自然就会知晓他需要父母多大程度的关怀。

不管有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当独生子女看待

同时,不论您有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应该当成独生子女看待。我养育了三个孩子,从内心里我把他们每一个都看作是独生子。父母应该对每个孩子的特点了如指掌,琢磨和欣赏他们的独特之处,而不是比较他们的优劣。孩子各有不同,但每个都值得父母完整地疼爱。

父母与孩子一对一的时间也必须得到保证。父母的爱和想法,在与孩子一对一的情况下才容易沟通。孩子需要父母单独听取自己要求的时间,我称之为“独子时间”。比如父子(父女)俩、母子(母女)俩一起吃零食什么的。我妻子说,在这个时间里教给孩子一些事情,让他懂礼貌之类,孩子很容易听进去。

几个孩子一块儿围着父母的时候,他们的各种要求会蜂拥而至。如果几个孩子同时跟父母说话,父母只能逐个听,必然有孩子被排到最后。即便如此,只要这个孩子的“独子时间”有保障,他就会理解父母。

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档节目,讲的是鸟妈妈给雏鸟喂食。雏鸟有好多只,它们争先恐后地张开小嘴,嗷嗷待哺。鸟妈妈可谓气定神闲,她没有呵斥雏鸟们“别吵了!叽叽喳喳真烦人”。只见她把食物依次喂到雏鸟嘴里,然后展翅而飞去捉虫子。

我抚养三个儿子可能也是这样。我记得那时我按顺序听他们每个人的要求,然后逐个满足他们。想坐我腿上的,让他坐;想趴我后背上的,让他趴……白天我上班,下班回家马上就陪孩子,那些日子非常快乐温馨。

家有独生子女的父母,注意不要过度干涉孩子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与日俱增,有些家长认为“独生子女容易任性妄为”,所以他们故意严苛地管教孩子,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大错特错。

孩子在学习与人沟通的时候,不会首先想到“迎合他人”,而要在他们体验过别人迎合自己之后,才会想到投桃报李。因此,能够充分得到父母宠爱、从父母那里予取予求的独生子女,比较容易与其他孩子玩得合拍,自立得也比较早。从这点来讲,说独生子女任性、不听话,那是谬论。

我认为,独生子女骄纵任性,那也是因为父母过度重视孩子,导致过度干涉造成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导致孩子容易欲求不满,因此才变得任性妄为,有时孩子好不容易养成的自立性也会遭到破坏。

越是独生子女,越要格外注意避免过度干涉。家长要善于观察,尽心做好孩子期望的事情就够了,这样,孩子自然能快快乐乐、朝气蓬勃地成长。“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希望孩子早点体验集体生活”,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首先,亲子之间的信赖关系先要建立起来。然后,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结识小朋友。在那之后,孩子才能进入集体生活。这个次序不能颠倒,特别是“在父母的陪伴下结识小朋友”这个阶段,父母的帮助多多益善,无论是上了幼儿园还是上了小学,都是如此。

父母最好有意识地帮孩子结交几个亲如手足的朋友。您可以多组织家附近的同龄孩子及其父母集体游玩,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堂(表)兄弟姐妹建立起手足之情,比如休息日邀请两三家亲戚一起去动物园、游乐场等。看到父母们亲密无间,孩子们就能在一起撒欢儿地玩,彼此放心大胆地吵架,因为不用道歉就能和好如初。特别的话⑤    要让孩子自信,玩耍很重要

玩耍为什么非常重要?

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玩耍?

拥有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才能懂得珍惜他人

由十几岁孩子引发的骇人听闻的事件不断发生。杀害父母和兄弟姐妹,残害家人的杀人事件时有发生,欺凌导致的自杀事件也是毫无杜绝之迹象。

引发不幸事件的少年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乏“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没有情感共鸣的能力,就无法感知他人的悲伤,所以才会欺负他人、夺人性命。这样的孩子很不幸,因为在致死他人的那一瞬间,他的人生也随之终结。未来、家人、自尊心,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是迈入幸福人生的原点。最早掌握这种能力是在婴儿时期,哭时有人哄,笑时有人陪……这种与父母情感相通的经历,是培养“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能力”的基础。

但是,仅仅与父母情感相通还不够,朋友的存在也不可或缺。所有的孩子必须体验和朋友一起的感受,“明天还一块儿玩啊!”“和你玩真高兴!”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积累这种经历,孩子才能懂得珍惜他人——遵守规则、承担职责、体验成就感,尽在游戏中。

道德观和规则的必要性只能在玩耍中养成

快乐的游戏需要“遵守规则”,多人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必定产生游戏规则,从非常简单的小规定到体育竞技的复杂规则,不一而足,但绝对都是大家共同制定。

游戏中有“角色分担”,孩子们在游戏中肯定不愿意担任特别轻松的角色,而是希望能成为“主角”——比如打棒球希望当投球手,坐电车的游戏希望当乘务员。可想而知,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如愿,所以考虑到成员构成,孩子会退而求其次,“我当这个角色也行”。而且,为了得到这个角色,他还要征求其他成员的同意。

争取到角色以后,孩子会认真地完成自己的角色扮演。玩跑步游戏时尽全力跑;玩咖啡馆游戏时努力不让手里的水杯洒出一滴水。另外,游戏结束之后,孩子们能够一起分享“成就感和快乐”。即使有的小朋友在游戏中做得不好,他也不会被责备,因为没有人会责怪一个认真负责的小伙伴。

就这样,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了道德和伦理观。不,更准确地说,孩子们“只能在玩耍中”学会道德和伦理观,这并非言过其实。玩耍就是这么重要啊!

放任不管的话,孩子们玩不起来

全日本有十四万拒绝上学的儿童,他们不全是因为学习不好才不愿意上学。引发不幸事件的孩子里,不乏成绩优秀者,可惜他们无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和朋友们开心地打成一片。

大家明白了吗?孩子的骄傲和自信从学习中是无法培养出来的,这点千真万确!不管学习多么好,如果得不到朋友们的认可,他就无法发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过去,孩子自己就能玩,根本不用家长管,更不用大人叮嘱“玩的重要性”。相反,家长不盯着孩子看书、锻炼技能,他们就想不起来学习,因此导致一个错觉——书本知识和培养技能比玩耍更重要。然而现在的孩子,大人不管他的话,他就玩儿不起来了,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玩儿了。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我希望家长们都能意识到这个潜在危机。

如果没有游戏场地,开放自己的家是最理想的选择

如果您想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那么必须操心一下自家孩子是否能有地方和朋友们尽情玩耍。

如果没有“场地”,那就把自己家敞开来,让小朋友们到家里玩儿,这是最佳解决方案。

不怕您笑话,二十年前,我三个儿子还在上幼儿园、小学的时候,我把家里最大的房间拿出来供小朋友们玩儿。

孩子们可以随便出入,乱蹦乱跳、乱涂乱画都行。地毯是便宜货,壁纸也能随时换,但大家说好,其他房间不准进。我妻子给孩子们准备一些零食,其他的好像就不管了。

什么样的孩子都来我家玩儿,其中有一个,他家里人根本都不管他。他来我家后打开冰箱找吃的,我妻子跟他说:“咱们不能随便开人家的冰箱,你想吃什么跟阿姨说,阿姨给你拿。如果家里没有,阿姨马上去买。”那孩子如愿后非常听话,下雨的时候他还曾经提醒我妻子收衣服。

也许有人会说:“别人家孩子管那么多干吗?”我和妻子并不是为了别人家孩子才敞开大门的,而是为了给三个孩子找朋友。如今少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孩子可以找到的玩伴也有限了,如果不把形形色色的孩子招到我家来,儿子们就无法学会与人相处。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家长千万不能越俎代庖替孩子挑选玩伴。父母总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那些缺乏家教的孩子、脾气暴躁的孩子一起玩,然而世上既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尽善尽美的人。

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朋友,“不要紧!善恶一起打包带回家吧!因为我要在家庭生活中教孩子怎样分辨美丑、善恶”,家长应该像这样成竹在胸。

当然,您也可以与大家约法三章,比如:“孩子不在家的时候不能来玩儿!”“每周星期几不招待大家!”

父母广开交际圈,孩子无形中效仿

我带儿子去公园玩接球游戏,或者看棒球比赛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多地邀请其他小朋友参加。

对孩子来说,比起家人,与小伙伴们一起玩儿更开心。同样,其他家长带孩子看电影、旅行或是看足球比赛什么的,也会叫上我家孩子。我家孩子在朋友家洗澡、吃晚饭的次数更是多得数不过来。

想要营造这样的环境,家长首先必须广开交际圈。

在自己社区中寻找有共同语言、可以交心的人,主动与他们交往,之后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如果家长与周围人的关系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孩子就无法自立。“自立”指的不是“不求人”的状态,而是指有能力构建“我有事时求你,你有事时求我”的人际关系。

自家孩子去小朋友家玩,给人家添麻烦了,我们由衷感激。同时,我们也欢迎小朋友们到自己家来……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建立起这样的人际关系。第6章    爸爸妈妈要先让自己幸福起来!

妈妈们要平复内心的创伤,

为了给家庭带来欢声笑语,

也为了自己的幸福。

一个幸福的人,能够带给他人幸福

在这个部分的最后一章中,我想稍微谈谈人类的幸福。

我们大家是不是一直把自己的幸福误解为是“只属于自己的幸福”?是不是把爱护自己理解为“只需爱护自己”?

人际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话,不可能获得幸福,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找寻幸福。身边的人全都不幸,而我一人独享幸福,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只知道爱护自己的人,他们必定孤独终老,而且带有各种心理问题。不会爱护他人的人,只会虚度人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