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0:43:04

点击下载

作者:鲍来超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

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试读:

前言

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是全方位的,购物、出行、学习、教育、娱乐、阅读等,随便哪里都有互联网的影子。但如果《奇点临近》里的观点是对的,那我们事实上身处在一场巨大变革的前夜,而不是尾声。这样一来,在这个时间点,偶尔把视角拉高,超然地看看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是有意义的。

在这本书里探讨偶然与必然,本质与细节时,我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本质上的趋势决定大尺度时间上的走势和必然性,而细节则决定具体差异(包括短期成败),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比如说:人的本质特征是能思考,有一个头,会衰老,寿命有限等,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但区别不同的人的特征却不是这些,而是性格、肤色、发色等细节。

再比如说:软件本质上是只有人才能处理的东西,因此公司中程序员群体的衰落一定会导致软件自身的衰落,只有优秀的程序员群体,才能保证软件的持久成功,这是必然性。但优秀的程序员却不一定确保当前项目成功,任何人在细节上的小疏忽,都可能导致软件在市场上崩溃、死锁、进而导致灾难性后果,这就是偶然,是细节决定成败。

所以成败本身虽然万众瞩目,但对个体而言却只是一种偶然和机巧。当事人可以很努力地平衡本质上的追求(长期视点)和细节上的追求(短期视点),但变更的始终是一种成败可能性。

公司起落,成败得失虽然万众瞩目,但确实是一种偶然与机巧,这本书里的文章关注的其实不是成败本身,而是主导成败的本质力量和拥有历史必然性的契机。

本书中部分文章也曾发表在“新浪科技[创事记]专栏”,这里并不是要求大家毫无保留地相信我所讲的观点,我是想要提醒大家认真思考目前已经即将形成的体系,在互联网+时代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是我的目的。编者2015年7月第一篇 在众创时代找风口引爆点1 抢占意识空间制高点互联网带给我们什么

从科普书籍中我们知道,现代人身处的世界实际上处在一种非常奇妙的状态,它同时受两种并不兼容的规律统治。

在宏观尺度上,牛顿的定律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计算许多的东西,其中包括火箭升空、行星会不会撞到地球等。在这里,世界是确定的、可观察的、可预知的。

在微观尺度上,世界则要受量子力学支配,在这里,世界具有很多玄幻色彩,光可以既是粒子也是波,不管我们是否观察都影响不了事物所处的形态。在这里,世界是不确定的、不可观察的、不可预知的。作为结果,牛顿的定律成了一种世界观,他的影响超出了物理的范围,而延展到了经济学乃至管理。人们试图对一切进行预测、分解、度量、控制和优化。这体现在管理上则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直到今天工厂里的大规模生产仍然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建立起来的。卡内基梅隆试图把这种思想移植到软件开发上,于是就产生了CMMI。

如果没有互联网,那么社会也许就会持续地按照牛顿的模式被操纵下去。但互联网使人们的意识空间与现实空间相分离,等价于在真实世界之外营造了一个类似于电影《黑客帝国》里面的矩阵。这个意识空间一经建立就带来了很多让人费解的事情,比如免费、开源、一夜成名等。这些东西在不停地挑战我们的常识,在商业社会里正常情况下是不应该存在开源或者大规模免费这种东西的,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们就在那里。于是人们试图为它建立新的理论。就像当年社会科学中很多人从牛顿那里寻找灵感一样,新科学的发展使一些人把目光转向了量子的世界。量子力学里的东西确实蕴含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但确实没有证据证明这种思维方法一定适用于互联网,这种跳跃确实是没道理的,只能说是一种触类旁通,结果如何有待未来事实的验证,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量子的世界观来看待互联网所带来的种种现实确实能获得更好的解释。

依我所见,在国内进行此类思考的有宋朝弟与李善友,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思考和阐述。在国外则是索罗斯以及写作了《领导力与新科学》的玛格丽特。KK的《失控》切入视角不同,但却得出了许多与这条路上的人相似的结论。我在后续章节中也参考了他们的观点,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从量子的世界里可以获得哪些灵感。

牛顿与量子的叠加态

上面讲的东西也许看着很好玩,并能够给踌躇满志的人带来机会,但实际上却给想干事的人带来了麻烦。因为环境一下子变成牛顿与量子相叠加的状态了。是的,互联网建立后我们的世界既不是牛顿式的,也不是量子式的,而是一种叠加状态。在现实空间里牛顿式的世界观更有效,而在意识空间里量子式的世界观更有效。

这是上帝也没处理过的事情,上帝设计世界的时候还记得区分宏观与微观,让规则各安其位,但我们用互联网改造了世界,把牛顿式的规则和量子式的规则平摊在一个平面上,让它们同时作用于我们的企业和社会,当事人要自己寻找相应的边界。

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的世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大家常说的线上,另一部分是线下。越贴近线上越符合量子式的规则,越贴近线下越符合牛顿式的规则。但由于人总是受现实空间的约束,所以即使是线上部分,也不可能是完全的量子态。

这种叠加在一众卖手机那里体现得最明显。我记得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作者说自己被建议如果想研究点什么最好关注硬盘驱动器行业,那么在这个时代里这一观点应该换成,如果想研究点什么,就研究一众卖手机的,尤其是中国卖手机的。

因为手机正好既需要线下的功力也需要线上的功力,特别需要很好地驾驭这种牛顿与量子的叠加态。从各种报道来看,锤子显然是在量子式世界玩得比较好,但对牛顿式世界不太有概念,所以出现产能乃至工艺问题。其他一众厂商则是在牛顿式的世界里玩得好,但不太适应量子式的世界,所以被小米这个后起之秀反超。

牛顿式世界与量子式世界的规则差异

牛顿式世界与量子式世界最核心的差别有三个:一个是索罗斯提出的反身性,这打穿了唯心和唯物的边界;一个是场的价值,这实际上相当于在说整体并非部分之和;一个是连续变化还是跳跃式变化,这事实上会挑战我们预测未来的方法。

反身性说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核心内容简单来讲就是我们自己的想法自身就会对现实产生影响,也是现实的一部分;形象来讲就是当索罗斯说股市会跌的时候,事实上他的发言就成为让股市下跌的力量,股市进一步就真可能会因此而下跌。类似的马云、刘强东如果说电商的冬天到了,那么冬天很可能就因此而到来,新兴电商企业很可能就因此融不到资。这和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实际意思相似,但与牛顿的世界则不大相同。当工人生产一部iPhone时,工人的行为决定了iPhone的质量,而不是工人的想法。在牛顿的世界里意念并不能干涉现实(能的话就是传说中的超能力),但在量子的世界里这则是普遍现象。

由反身性可以衍生出很多东西,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就是我们都处在一个彼此关联的场之中,当然现实中场的建立依赖于互联网的出现。当互联网建立一种普遍关联,每个人又都对现实和彼此施加影响时,就形成了一个混沌的场。场里面有的人能级大些,有的人能级小些。一个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定义了他自己的角色,也在改变着他的角色。可以说没有互联网的世界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的,所以会有名利场这类说法,但规模略逊。另一个关键的区别是,原本我们更多地区分层级和角色,我们试图把每个人的角色都定义得像生产线上的工人那样明确,很多管理手段是为此背书的,但是当场普遍形成之后,那就更多地需要关注整体,个体会变得越来越不可控。我们常说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实际上是一种场,豆瓣的文青实际上也是一种场。在牛顿式的世界里,我是我,屋子是屋子;但在量子式的世界里,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子取决于它所处的场,观察者是场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应该可以更好地理解场的作用。

反身性和场的建立又会带来第三个差别,即世界会由连续变化变成突变,这无疑是最让人头大的一点。场的建立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反身性会产生连锁反应进而被迅速放大,这在之前也有,比如费翔可以一夜红遍大江南北,但场的建立使这类事情常态化了。这很像原子弹爆炸的过程,一旦超过某个临界值,铀235就开始裂变,迅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很有意思的是,并不是能级高的人一定可以引发链式反应。马云的能级很大,反身性效果也很大,但他并不一定能催生现象级的东西,但脸萌和Flappy Bird就可以,这非常值得探讨,在后续章节里会进一步展开。

在宏观世界里连续不连续更像是一个速度的概念,一辆汽车行驶得再快我们也可以用方程式计算出它每个时间点的位置,但在微观世界里,粒子是真的不连续,我们不知道一个微观粒子究竟在哪个位置。上面所说的突变虽然还达不到微观世界那种程度,但相对于以往这种变化的速度确实是大不相同了,更多的是给人一种不连续变化的感觉。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用汽油驱动汽车,它是现在这样一个速度;但如果把原子弹爆发的能量用来驱动汽车,那么汽车就会突然从眼前消失,这在人的感知里面就是突变。在中国,人们消灭用畜力耕地前后用了几千年,iPhone消灭功能机则只用了几年,人们喜欢脸萌则只用了几天,从这种现象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变化趋于不连续的现实含义。一种新的玩法

很多人感觉到现有的管理体系似乎不够用了,所以马化腾在说灰度理论,雷军则去掉KPI和大量层级。这事实上是叠加态对战略、组织、产品等领域的既有认知形成的挑战。我们原本面对的是牛顿式的世界,所以经典管理里的各种做法是有效的,这就好比在低速、大质量的世界里牛顿定律是有效的一样;但现在世界变成叠加态的了,所以很多事情就变了,这就需要新的思考和探索。

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连通变得极为廉价,信息可以存储在人们唾手可得的地方,作为结果,互联网促使人的意识空间与现实空间大幅度分离。想象一下,一个纯粹的宅男和《黑客帝国》中躺在营养液里的尼奥是不是非常的相似。当前的互联网还达不到《黑客帝国》中矩阵的那种程度,但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这种事情之前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阅读历史哲学书籍时,人们会去与非现实世界的思想交汇,但普及广度及深度上的差异已经导致有没有互联网是一种本质差别。

凯恩斯说过: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的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实际上,统治世界的不过就是这些思想。这一观点道出了一个基本事实:意识决定行动。虽然在更宏观的视角下,有的人坚持认为现实世界塑造了人们的意识,但短期视点内意识决定行动也是不错的。

这与互联网营造的独立意识空间相结合就催生出了一种新的玩法:你可以先尝试左右人们的意识,在意识空间胜出,这往往可以用非常低廉的成本达到,一旦这个目标达成了,在现实空间中自然会呈现同样的结果。这么说有点抽象,简单讲就是如果你可以让一个人在互联网上坚信你的产品是好的,那么在现实世界中他必然会用你的产品。而左右人们意识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现在发掘出来的有:

产品开发的参与感+粉丝+饥饿营销(雷军自己的描述为:专注、极致、口碑和快)

情怀+粉丝

......

就像常年征战得出三十六计一样,左右人们意识的具体方式必然也会越来越多,而不会局限于眼下看到的几个经典模式。但估计不管手段如何,粉丝是必需的,因为最终目的就是在用户的意识空间里占据一席之地,一旦成功,那就必然会产生粉丝。历史上与这种行为最像的其实是宗教的传播。所以在我看来,这种先在意识空间中抢占制高点,并以各种手段(包括现实产品的低价、让人尖叫等)来巩固它的思维方式才是独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从意识到产品,而传统思维则更多的是从产品到意识。互联网思维下产品是某种概念的附属物,用户是产品的一部分;而传统思维下产品是产品,用户是用户。现实中的互联网思维与非互联网思维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思维往极端推进一步,想象成人的意识可以自由进出类似于《黑客帝国》中的矩阵,那么我们可以基于意识空间(矩阵)与现实空间的关联,以一种独立的视角来重新看待企业与消费者的关联。

在这里显然会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商家与消费者都在意识空间。第一批互联网企业比如Google、Facebook、百度、腾讯在这里。

第二种模式,商家在意识空间,但用户在现实空间。各种电商比如淘宝、京东以及大众点评等在这里,当然还包括我们常说的O2O。

第三种模式,商家在现实空间,但用户在意识空间。卖软件License的,比如微软在这里,传统产品制造商与电商的B2B关系也在这里。

第四种模式,商家与用户都在现实空间。传统的商业模式在这里。

这里面最常见的误解是第一种与第二种模式中的企业往往被称为互联网企业,并被认为天生具有互联网思维。但就和做枪的枪法不一定准一样,他们也不是天生就有互联网思维并擅长使用它。这背后隐含着一个犀利的问题:从属于利用产业窗口期崛起的这背后隐含着一个犀利的问题:从属于利用产业窗口期崛起的BAT、新浪、搜狐、网易就有互联网思维吗?显然不是,互联网企业一样可以没有互联网思维。认为这些公司天生就有互联网思维,因而需要向它们学习,这是个很大的误解。

我们总是可以把一种产业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浪潮刚刚起来的窗口期,第二阶段则是各种技术相对成熟的激烈竞争期。在第一阶段更关键的是眼光以及对机遇的把握,这事历来如此,算不得什么互联网思维。而在第二阶段用独属于互联网阶段的手段出奇制胜,才是彰显一种思维方式自身价值的地方。所以代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是小米,而不是BAT之类的。极端来讲,BAT其实是没有互联网思维的,比如腾讯的微博、阿里巴巴的来往、百度的社交产品等,除非我们认为模仿是互联网思维的关键特征。但确实第一种模式与第二种模式更容易出现应用互联网思维的案例,不管成败,小米、锤子、罗辑思维这类产品确实走出了与类似产品很不一样的路子,这是真的互联网思维。

第三种模式与第二种模式的关键差别在于互联网是本体还是一种工具。对于京东这类电商而言,互联网是本体;对很多传统制造商的自建电商而言,互联网则只是一种辅助自己销售的工具。后者也许可以坐收互联网的红利,但骨子里更不可能是互联网思维。按照这种划分,当今科技界最牛的苹果公司是在第三种模式里,对它而言互联网只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工具。

比较滑稽的是大家为了夸大互联网思维的功用,也总喜欢拉大旗做虎皮地把苹果公司归到互联网思维的旗下,但实质上苹果公司做东西的思路极为传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路。再极端讲,所有追求产品震撼,靠憋大招打造有吸引力的产品,最后利用口碑进行传播扩大影响力的方式,都是这个类别,这和全聚德做好烤鸭等人来吃,口碑传播本质上没有不同。如果把这个归为互联网思维,那就什么都是互联网思维。

这样看来现实中的互联网思维虽然被爆炒,但与普遍认知正好相反,真正实践它并取得成绩的其实远没有想象的多,像上面说的小米和锤子是这样,罗辑思维也是这样,BAT等还需要有产品来证明自己真的拥有它,投资收购显然不算。互联网思维的模式与产品开发

互联网思维的两个关键点如下:

一是抢占意识空间的制高点;

二是以其他一切手段巩固自己对这种制高点的占有(包括让人尖叫的产品等)。

至于优化掉现实中凡是因为信息割裂而产生的层次,大幅拉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水平可以让东西更便宜等不过是附带的结果,并非互联网思维的关键。

这样一来,在互联网思维下,基本的运作模式可以这样描述:

先选定一个可以鲜明标识自己的概念,比如发烧、情怀、身边的读书人等。这里要保证这个意识点有足够的运作空间,太朴实的不行。

然后把这个概念分解成具体的行动,累积粉丝。用论坛等让粉丝参与是手段,赠送样机是手段,每天公众号推送也是手段。

接下来是巩固。要有产品或行动来呼应上面的概念。锤子手机好像卡在这里了。小米大幅拉低价格生产各种手机,产生尖叫效果是实现这个步骤的手段。

最后是扩大影响范围。SNS上的主动传播其实有一种阻力存在,而上述三类手段最终在这里就会汇集成一股力量,如果这股力量足够大就会打破传播的阻力,迅速扩大影响力。在此之后就会有爆发性增长,这之后处理意外和麻烦就行了。

必须要说明的是,这种思维方式与预先打造完美产品,打造极致产品体验,接下来靠产品征服用户,是很不一样的。后者也可能冲破朋友圈传播的障碍,但主要是因为产品做得太厉害,而缺少了前期在意识空间里可能的一系列运作,比如开发时的互动等。所以说小米是互联网思维的产物,但iPhone不是,虽然后者也可以坐收互联网带来的红利。说到底还是先做概念还是先做产品的差异,对于小米手机是发烧的道具,所以小米可以极短时间内扩展产品线,从红米到盒子电视等;对于苹果iPhone自身就是目的,所以虽然万众期待,但它必须非常慎重。应该是互联网思维的路数在国内更容易成功,主要是因为它更能产生价格低廉的产品,虽然价格低廉不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质,但在生存能力上显然有优势。苹果做iPhone的方式风险太大,成本也高,为对冲风险也就必然需要比较高的售价。再极端讲,人类历史上又有几个iPhone级的产品?在这点上更直接的证据是罗辑思维卖书,要记得罗辑思维卖书前,大家甚至不知道他们把什么放在了箱子里。这对于按传统思路做产品憋大招来讲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我都不知道你放什么凭什么埋单,但对做以概念起家的互联网思维产品,它就可以,因为它做的是概念,产品是道具,道具的话增加神秘性就没有关系。我们要承认以传统思路一样可以运作出精良的产品,但我觉得以互联网思维来运作更有优势,因为它更有特色,也更加廉价。而互联网思维的故事远不是渐入佳境,不过是刚刚开始。窗口期过了,才是互联网思维大展身手的时候。

虽然前面提过,这里还想再强调一下的是,把握窗口期的红利更大,比把握窗口期更厉害的是创造窗口期,Google这类企业想做的其实是后者,苹果公司是做了一把这种事,所以真不需要非把这类企业拉到互联网思维的阵营里面来助涨自己的声势。互联网思维下需规避的坑

互联网思维虽然是个新概念,但毕竟与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某些事情还是有相似性的,所以还是可以简单总结出一些这种思维方式容易出的错误。狂热中的人并不愿意对此进行思考,但我们要相信只有上帝是无限的,人造物哪怕是思维方式也必然有它的限制。

选定的意识点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要有话题性与可传播性。从这个角度看,显然发烧要比耐用好得多。吃喝玩乐也比朴实干活要好些。

概念自身的特质会对互联网思维的结果产生大约束,而应对手段则要与概念的特质相吻合。长情的概念传播性会差,容易爆炒的概念则容易过气。小米做发烧尖叫的概念自然需要快,但如果尝试逼近真实、营造信用则要以慢打快。真实、公平这类概念也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但产品一旦与这个绑定流行上就不好做。反过来,情怀也好,发烧也罢,虽然流行上好做,但维护这一概念需要付出相当的成本,并且要想尽方法避免大众审美疲劳。潜在受众的密集程度要达到一定程度。比如,打印就远不如SNS。

重复相似没戏。他发烧你也发烧显然不是个好故事。

……

最后想说的是,人们事实上对意识是有研究的,比如有人就曾经研究过一个人同一时间所能关注的事情为6~7个。而互联网思维下主要要攻克的是人们的意识,所以这类研究的结果可以适当移植过来。这点上只要总结经验,其实可以发现很多逻辑自洽的点,只要不头脑发热到认为互联网思维无所不能。

如果进一步展开,你就会发现互联网思维带来了竞争模式的改变,使错维竞争等变成可能,但这是下一个话题了。互联网思维下的狂热、浅陋、荣光与思辨

如果让我凭感觉选出2014年最热的词,那么我一定会选互联网思维,因为这个词已经超出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范畴,而更像一种融汇了时代特征的现象,大家在它下面或破口大骂、或冷静沉思、或惶恐不安,一时间泥沙俱下,莫衷一是。按照我的理解来盘点一下互联网思维下的各个流派。

企业家的视角:互联网思维=炼金术

如果没有雷军和小米,互联网思维充其量也就是个小众词汇,更可能是几个不着调的人喝多了酒吹牛的时候说上几次。这是有旁证的。如果你愿意认真回溯,那就会发现和互联网思维最贴近的一个词汇是网络思维(许小年说国外从来没什么互联网思维是完全错误的),这个概念至少在1998年就有学者在研究,但这种网络思维酝酿了那么多年也没有火起来,而只是停留在学术圈子里。

在《复杂》这本书里作者提到:网络思维为许多困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例如,如何让网络上的搜索变得更加高效,如何控制流行病,如何管理大型组织,如何保护生态系统……

可见网络思维的应用其实很早也很多,但在雷军之前确实没人能够把网络的特征灵活地应用到产品运作之中,并取得让人瞩目的成绩。当雷军把自己的实践总结为互联网思维后,互联网思维就和小米的成绩紧密绑在了一起,人们容易漠视一种超然的思维,但不容易漠视让人震惊的成绩,于是互联网思维开始火热。

这就和有人练成了绝世武功,那大家一定会去挖掘他身后的武功秘籍一样。正因如此,在企业家的眼里,互联网思维其实等价于炼金术,他们期望用这种思维来武装自己的团队,以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应该是钻研互联网思维最狂热的群体。坏处也在这里,企业家都是实干派,能把事业搞起来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通常他们并不擅长形而上的思考,这不是批评而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就和政治家必须现实,但思想家不能太现实是一个道理。缺乏形而上的思考虽然对做企业没有太大影响,但却会让一种思想变得混淆,雷军也许可以感性地描述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样子,但他并不能系统地思考它,并清楚地定义它,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在这个词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于是大家开始互吐口水。

当估值变为营销手段时,估值就会不停膨胀;当互联网思维变为热词并有利可图时,这个词也就必然会因为各种不同的目的进行各种变形,开始七十二变之旅。

不明真相群众的视角:互联网思维=使用互联网

当一个词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后,不明真相的群众就会被裹挟过来。不明真相的群众不太分辨得出这个思维和那个思维的差别,在不思考的情形下,互联网思维大致等于使用互联网的方法,所以在一部分人的眼里,BAT这类企业最有互联网思维。

这种理解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把互联网简单地等价于一种工具,那么只需要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够了,还需要什么新思维?如果有一种新工具就可以命名一种思维,那确实应该还有蒸汽机思维、铁路思维、石油思维、涡轮机思维……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就会走向愤青式表达:哪有什么互联网思维,都是扯淡、忽悠、神经病。

愤青的视角:互联网思维=一群骗子在忽悠无知青年

当一部分人无法自己深入思考,又看不到合理的解释时,这部分人就会变得愤怒,并去彻底否定这个词。他们觉得互联网思维是胡说八道,是想快速发财的人造出来的词,是用来忽悠用户和投资人的,是应该人尽皆知的成功学又改头换面回来了。

这个指责其实很难被甩脱掉。当一种思想和利益离得太近的时候,那就必然会有人顶着他的帽子,做不堪的事情。尤其当互联网思维万众瞩目后,那就一定有人借机牟利,并可能因此而倒下,负面的事实回头会伤害这种思想本身,让大家加深对它的误会。这不是思维的错,是人心的问题。

辨者的视角:互联网思维=拉开新时代面纱的契机

总是会有人不愿意在混沌里讨论是非,所以思考者也开始介入互联网思维。这里比较典型的是李善友和他发起的颠覆式创新研习社。

在思考者这里,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开始有更清晰的定义,并开始挖掘这个词更加深层次的内涵。

比如说,我就曾经写过《互联网时代的方法论》系列来讨论这件事。在我看来互联网导致了一个独立于现实空间的意识空间的生成,现实空间更多地遵守经典的笛卡儿-牛顿式规则,变化连续、可分解、可测量、可精确控制,但意识空间则不一样,它的三重特征是索罗斯说的反身性、场和链式反应,利用意识空间的特征从意识空间入手,在现实空间承接,使二者形成正反馈的环,拉动事业螺旋上升的方法就是互联网思维。基于这样的思路,又可以发掘出很多新的玩法,比如产品上要寻找注入灵性的契机、社群要考虑人群定位、组织结构要重新定义公平等。

在这里没人能说自己肯定是对的,李善友甚至直接讲:我说的全是错的,但唯一要保证的是自己说的东西在逻辑上是自洽的,这样对别人而言就有了参考价值。毕竟所有这种思考的根本价值是帮助其他人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而不是代替他人思考。

世界的进步肯定不只依赖于互联网思维,但一旦互联网思维有了自己的定义,并且深度地影响到人们做事的方法,那么它就一定会是世界进步的一种主要力量,成为一个拉开新时代面纱的契机。这是互联网的荣光。

这里面唯一糟糕的事情是现实里往往很难分得清哪些是思考、哪些是营销,而营销涉及具体的事业,事业的失败会累及营销的内容。小结

很多谈互联网思维的人其实缺乏一种达到及格线的心境,古代儒家讲做学问需要在“静”与“敬”上下功夫,所以若要思考,那先了解一些事实和别人的自成体系的说法,然后正心诚意,提炼清楚概念,使其边界清晰,再寻找概念间的关联,不要让它们彼此矛盾并与现实冲突,这样就会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解释。

不然别跟着起哄了。引爆点2 风口淘金术请在风口淘金

很多人说要站在风口上,很多人说要顺势而为,找准时机比努力还重要,但说的人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困难:我怎么去识别哪里才是风口呢?

形象来讲我们的世界是这么发展的:科技的浪潮、人们心态的变化会带来重构社会的力量,这时候在人们的需求与现实之间就会产生出潜在的空白区域,这种空白区域最终会被新产品或者既有产品的升级所填补,这个填补过程往往就表现为浪潮涌起。比如,互联网的出现显然会建立一种普遍关联,关联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物。可以说互联网一出现在这三个领域中就必然会产生机会,虽然在它并不发达的时候我们无法预测,最终这是Facebook为代表的SNS,Google为代表的搜索,Amazon为代表的电商。抢占空白区域很像跑马占荒的过程,BAT一出,无疑互联网这种新科技所带来的潜在空白区域就被占去了大块,其他人就必须在O2O这类细分领域中开拓自己的版图。

与上述科技拓宽人们需求的版图类似,人们普遍的心态变化一样会催生空白区域。我之前一直把手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正好可以折射出人们心态的变化(不是说与科技没有关系)。

第一代产品以特定功能解决人们的特定需要为切入点,产品即是工具。PC、打印机、复印机、Word等都是这样一种产品。在这样的思路下,为了打造成功的产品,就需要做市场调研、企划、生产并控制质量和成本等。工业革命以来大多产品是这么制造出来的。联想也正是崛起于这种模式。

第二代产品则在功能之外加入了品位这样的附加值,这以iPhone为代表。为代表。第二代产品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在开发模式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品位是极为主观的,功能需要调研,品位则即使调研也帮助不大。在把原本不被重视的用户体验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来之后,产品的概念完整性变得很重要。多人协商可以很好地决定一款产品的功能,但拼凑出来的体验却注定平庸。为保证产品体验上的完整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有一个人统一进行决策,产品则体现这个人的品位,所以产品经理变得重要了。乔布斯开创了产品经理的时代,微信张小龙则延续了这一故事。

第三代产品则在功能和体验之外,加入了情感的归属元素。这是到小米这里故事又发生的变化,手机还是那部手机,但在打造产品的时候用户已经参与进来了,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产品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也解决某种情感上的归属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它把用户更完整地涵盖进来。也正因此,才有米粉、米黑的持续PK。

有用—有品位—有归属是心态的变化,这与科技的发展彼此依托,但确实又是一个单独的维度。人们越富裕,心态的变化越会独立于现实而发生变化。显然这种心态的变化与科技一起会拓展出潜在的空白区域,苹果公司的手机做得再好,如果是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也不会去买的。

如果上面说的是对的,那寻找自己方向的关键就变成了定位自己在科技以及人们心态变化所带来的空白区域上的位置。敢问路在何方

前一篇文章(量子与牛顿世界的叠加态)里假设互联网的影响越深,反身性、场会导致出现跳跃式变化,但又由于现实世界的约束导致最终大环境是一种牛顿与量子的叠加态。如果这是对的,那就意味着创业者需要跳跃性的思维来寻找机会,这进一步意味着我们需要提炼一些基本的模式。事实上总是有两种模式来做这种识别:一种比较具体,称自底向上;一种比较抽象,称自顶向下。

自底向上的模式大家常用,但会用寻找痛点这样的词来进行概括。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些让自己不满意的东西,也许是东西贵,也许是不方便,借用互联网对其解决让它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就是自底向上的方法。这个方法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关,从各种报道来看,马云做电商、李彦宏做搜索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这个方法比较具体,但容易不知道缘由,运气成分重些,很依赖于人的直觉和经历。

自顶向下的模式则不太好理解。想象一下,互联网的根本特征是建立普遍关联,那关联这个词显然就可以分解为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信息,当信息的量无限膨胀时,人必然需要一种有效获取信息的方式,这就是搜索引擎。这种演化逻辑可以抓住本质趋势,但坏处是不知道与现实的距离。道理上讲互联网建立的同时,我们就可以推知人与人的关联上会衍生出来BBS,当人的个性被强化后就会有博客这类东西;人与物的关联上会产生电商;人与信息的关联上会产生搜索引擎等。那时虽然无法定义这种产品的具体形态,但存在这样的东西是可以推定的。但你并无法很好地知道时机对不对,毕竟马化腾当年也曾经想过把腾讯卖掉。

这两种模式都可用,但都有自己的一些限制,用来发现哪里有机会是大致够了,但还需要一种衡量具体方向是否有价值的方法。用上述模式总是可以找到一点方向,但在投入资源前,显然要预判这一方向下面到底能不能淘到金子。

形式上的判断标准很简单:先不管最后灵不灵,首先要与众不同。这种不同还不是做产品的当事人觉得一样或者不一样,因为当事人容易看到细节,而从细节上看,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都是不一样的,关键是从一般受众的角度来看,能否识别出这种不同。别人一部手机3000元,你类似手机1799元这是不同;别人送货3天,你送货1天这是不同。相比之下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的不同就不是不同。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方向所能产生的价值上做些判断。

各种产品五花八门让人有点发晕的感觉,但实际上不管一种思路多么绚丽多彩,宏观上它基本要回到三个根本的模式上:要么颠覆现有价值链条,让东西比当前更便宜,比如电商;要么让麻烦变简单,比如搜索;要么足够有趣好玩,比如社交网络和游戏。普适性越大,事业的潜力越大,做好了挖的金子越多。比如手机大家都用,你把它弄得既便宜又好用,那么潜力就比电暖器大得多。360做安全市值比不过百度,很可能不在于人做得好不好,而是安全与搜索先天就内置了一种体量。差异化加上足够便宜、足够有用或足够有趣,实际上可以灭杀很多方向,去掉许多毫无价值的尝试。

满足这一标准的不一定行,但不满足的恐怕基本不行。用“+模式”颠覆原有形态

未来不太可能被精确预知,但有些基本的趋势其实却是确定的,比如主力消费人口的组成,而所有这些趋势中与互联网+关联最紧密的则是数据化的趋势。

如果人类发展的进程不被灾难性事件打断,那么数据化的程度一定是越来越高。

数据化程度提高之后,人类的生活方式大致有三类发展方向:一类是《黑客帝国》式的,这时候人的肉体基本被废弃,人的精神直接接入数字化的世界,虚拟即现实;一类是《代理机器人》类的,这时候人们存在于现实,但肉体被锁在屋子里,只靠精神活动生活;另一类是《星际迷航》类的,这时候所有科技服务于肉体与精神相整合的人。

世界不可能一下子变成电影里那样,但电影所昭示出的三种方向却有着极为深刻的含义。以现实情形来看,沉迷在游戏世界里的人更像《黑客帝国》里的人,而宅在家里生活的人则更像把物流人员等当作自己与现实世界的一种代理的人,驴友们则更像《星际迷航》里不停探索宇宙的库克船长团队。在我看来最后一种才是真的人道,比较值得向往。

如果我们假设最后一种方向是世界被数字化后生活发展的核心趋势,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互联网+故事其实只被讲了一半。

在之前一篇名为《抢占意识空间的制高点》的文章里我曾经提到互联网把世界分割为基于现实的物质空间和基于数字的数据空间,而更进一步把这种分割映射到商业领域,那就一定会导致下面四种商业模式:

第一种模式,商家与用户都在数据空间。第一批互联网企业比如Google、Facebook、百度、腾讯在这里。

第二种模式,商家在数据空间,但用户在现实空间。各种电商比如淘宝、京东以及大众点评等在这里。

第三种模式,商家在现实空间,但用户在由现实空间导入数据空间。比如酒店里随处可见的二维码。

第四种模式,就是大家都在现实空间,传统的商业模式在这里。

理论上讲互联网+需要涵盖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一个是线上到线下,一个是线下到线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关注第二种模式。只要生活的发展趋势是上面假设的那种,人们更愿意用自己的肉体去体验真实的世界,而不是宅在家里或者沉迷于虚拟世界,那么第三种模式就一定有价值。

这么说似乎有点抽象,我们来想象一些生活的细节。

生活里的很多活动总是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要直观体验的,另一类是不需要的。不需要的比较适合标准化,比如洗衣服、买电器,需要的则必须亲身体验才能身心愉悦,才有价值,比如健身、推拿、游泳。

当下大家比较关注前者,努力通过种种整合,让整个过程更加方便或便宜,进而为用户创造价值;后者则往往止于团购。但实际上后者在现实空间的整合一样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比如有的地方就把洗浴当作入口,里面提供餐饮、健身、电影、娱乐等一整套服务。而当这种整合的客流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显然就具备了充当入口的资格。百货商场里的销售人员一直抱怨,大家只是到自己这里来看看,之后转身就在网上下单。从旧视角下看这固然是一种问题,显然这揭示了一种新的机会——以线下体验为入口的机会。但这种线下的入口应该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比如家电就不具备做这种入口的资质,但上面提到的洗浴很可能就是可以的。

同线上到线下的模式相比,线下到线上肯定会有机会,因为它代表着由真实体验到消费这一类事情,但确实会更加的资本密集。摸准互联网+发展的内在脉络

这样解释之后,互联网+的概念就会变得极为宏大。因为它很像一种会重塑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活动,而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实践应该都还只是前驱者的小尝试。

也正因为宏大,商业史上的很多故事都会在这里换个样子重新上演。

首先就是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的模式之争。当年微软的方式可以称为横向整合,微软截取的是产业的一个横截面,它用这个截面获取整个产业的主导权,硬件和各种应用都依附于这个截面。苹果公司的模式则可以称为纵向整合,其特征是苹果公司主导一切可以影响最终用户体验的东西,至于是不是开放应用商店反倒不是关键。

这两种模式本身没有优劣,这就和群己关系一样,如果脱离现实来判断,那既可以说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也可以说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但在具体的时间点上答案往往却是唯一的。

以国内的社会与产业状况而言,其发展很可能会经历两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重塑旧世界的阶段。这时候各种不便利、不实惠的点很多,而人们的富裕程度则在增加,变富裕的人们期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产品。同时信任处在危机中,大家彼此间的信任度比较低。

第二阶段则是社会里粗糙的地方都被抹平了,人们开始更加平和、富足地生活,越来越能够彼此信任。

第一阶段正是我们现在,这时候对于线上到线下而言应该是纵向整合的模式更有价值。道理很简单,一个人找月嫂的时候,他骨子里想找的是一种优质服务,他更期望只要找到一个入口,下面的东西就有人都搞定了,而不是找到某个平台自己再进一步琢磨哪个月嫂服务好,哪个服务不好。后者在信用机制没有的情形下是非常让人沮丧和痛苦的。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阶段,在非常多的领域垂直、深度整合的重模式其实比阿里巴巴那种平台式的模式更有价值。

对于线下到线上而言则可能会反过来,是横向整合的模式更有价值。地理空间和生活的场景化使横向整合更容易产生网络效应。吃饭、看电影、健身等这些东西越容易组合体验越好。

到第二阶段事情可能会有所变化,因为这时候个性化会开始彰显价值,个性化必须要有选择权作支撑,而为了支撑众多选择则需要平台。但事情到了这里,能不能标准化会导致不同领域的结局差别很大。能标准化的可能产生少数巨头,不能标准化的则可能会依托于淘宝那样的平台模式。

从是否可以标准化的角度可以把生活里牵涉的东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标准化的,比如物流;另一类则是很难标准化的,比如理发。可以标准化的就可以基于数字进行比较,不可以标准化的好坏标准则是单纯的一种主观判断,比如发型好不好就很难用参数进行衡量。

从社会的视角看,第一阶段相当于是能标准化的东西还没有标准化,所以就需要纵向整合,但一旦能标准化的东西已经被标准化了,这种纵向整合就会变得比较浪费,进而需要共享。比如电商公司最开始自建物流会在配送上有优势,但当物流业足够发达了,这种自建物流就需要开放给别人,进而导致物流与电商的分离,这就是纵向整合向横向整合过渡的过程。

在第一阶段能不能标准化并不会影响太多,人们总是希望一个统一的入口来确保统一的体验。但在第二阶段能不能标准化则会影响不同细分领域的命运,能标准化的更可能是聚合成少数几个巨头,因为这样效率最高;但对于不能标准化的工作则需要一种平台来提供广泛的选择和信用机制。

同时能标准化的领域其实不适合线下到线上的方向,毕竟吃喝玩乐被标准化了,想想还是有点恐怖的。

说来残酷,适合标准化的行业其实没有小公司的生存空间,只有像艺术品、奢侈品这类需要个性化服务的领域小公司才可能生存下去。但由于小公司的分散,这里更可能会是平台与小公司共存的状态。颠覆式创新:在巨头的獠牙下另立山头

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很有点由春秋到战国的意思,诸侯林立,割据势力范围,彼此相争时,为求获胜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具体事件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注意力资源像地盘一样在限定前提下只有两种开辟方式:一种是把未开辟的开辟出来;另一种是把别人的抢占过来。移动互联网之所以更值得关注,就在于它大幅提高了注意力资源的上限值,而移动互联网上的注意力资源里相当一部分还没有被瓜分完成。一旦局势变成“百度一下”成为搜索的代名词时,那就意味着那一块的注意力资源已经被瓜分完成,再抢占将十分艰难。

科技和人们偏好的变化将创造出新的机遇,一旦有人在这里崛起,那将会对上个时代的统治者形成冲击。假如说有人在移动互联网上成为电子商务的新一极,那必会引起阿里巴巴的衰落。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式互联网普遍进入肉搏的状态,巨头时刻警惕着自己被颠覆,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就资本、人力齐上阵,用尽一切办法巩固自己的地位,作为结果,创业者往往需要在夹缝中生存,避免同各路巨头直接对抗。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状态,这种状态实际上既不鼓励创新也不鼓励协作开辟新的空间,或者说这对创新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每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想的是巨头也来做了我该怎么办,回答不出来,就相当于裸奔,要看巨头心情,它如果愿意收编,那还皆大欢喜,否则就很可能坐以待毙。所幸江湖足够大,也总还处在不稳定的状态,所以各路选手仍然纷纷杀到创业这一方向上来。近来O2O获得极大关注应该与此有关。

总结来看,首先,中式互联网江湖里巨头林立,拼杀极为凶狠,虎狼当道,说是生存环境比较严苛绝不为过;其次是创业公司先天资源有限,所以试错成本不能太高。作为结果,可以简单地讲,要想求存必须要同时具备见识与肉搏上的战斗力,见识用来寻找避开巨头注视的机会,战斗力用来应对不太剧烈的厮杀。

颠覆式创新的观点来自哥德尔第一定律:任何一个体系凡是自洽的,必是不完全的。落实到企业上就是当一家企业在某个点上做得很强,其背后就必然会有一种价值网络来为此作支撑,这种价值网络也就决定了这家企业的能力边界,边界之外就是这家企业的盲区。

比如,诺基亚不是因为什么东西做得不好而衰落,反倒是因为功能机做得太好而衰落。诺基亚的基本盈利模式是靠卖硬件盈利,所以就必须通过大规模生产以压低采购成本,提高与渠道议价能力,在研发上高投入以改善材料成本、零配件标准化,投入广告提高销量,这时规模和市场份额非常关键,所以即使1996年发布了智能手机,1998年发布了塞班系统,但这些在诺基亚的价值网络里只是一个成本中心,必须服务于大局,要背历史包袱兼容各种功能机的操作。最终被苹果的iPhone带头一碰,就像玻璃一样碎掉了。

要想突破这种价值网络,那么首先必须有突破这种价值网络的眼光,这就是见识比知识重要。知识是对已知区域的认知,而见识是对未知区域的猜测,只有眼光到了,才可能打破现有价值网络的束缚,捕捉到属于未来的机会。这里也正是创业者的机会,创业者需要避开大公司的主战场,从非主流切入,接下来通过精益的思路逐步打造精致的产品来迅速扩张。如果前一步成功,再能实现以单品带体系的目标,那么就很有可能成为一方诸侯了。

上述内容对创业者启示最大,尤其和诸多案例一起来学习时,更能让人产生共鸣。反倒是后面关于科学管理的部分对创业者帮助并不大,因为创业者更多地关注机会,本来就没有什么管理,很可能也不太知道什么是科学管理,这部分对传统有规模的公司的转型应该会有帮助。

方法论落地的关键

在环境严苛、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对创业者而言第一要紧的事其实是活着,而要想增加活着的概率,最关键的事情是选对切入点并且最大化利用手里的资源。产品可以精益,但基本方向不能有太大偏差,因为恰如前面提到的创业者往往并没有太多的试错资源。映射到现实里,其中一种应对措施正是颠覆式创新中提到的。

第一步是找准风口,切入大公司价值网络的盲区,以MVP形式打造产品,充分发挥自己船小、行动敏捷的特征。很多成功的中小规模产品都是这么来的,在这里真是风口比努力重要。这步做得好,那就会成为比较有名的产品。

第二步则是单品带体系。当所处区域利益变得足够大之后,大佬的目光必然会移转过来,你要么融进某个体系,拜个山头,要么独立杀出一条血路自己成为大佬中的一极。

一个比较好的参照案例是豌豆荚,豌豆荚成功地走好了第一步,但现在正在第二步的途中。在大佬介入前,豌豆荚发展得很快,这结果反过来可以验证风口和产品的威力;但当第三方分发蕴含的巨大利益被普遍发现后(以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为标志性事件),大佬开始纷纷介入,这一领域立成红海,既拼钱也拼人。面对这一情形,豌豆荚则需要培养自己的体系,单做分发就必挂无疑,这和个人打不过军队是一个道理。从各种报道来看,豌豆荚选择的是移动搜索,具体结果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但移动搜索其实也是过于明显的大金矿,并不符合前面所提到的在盲区中寻找风口原则。

这类故事发展的要点很简单,小团队精益式的迭代,几个周期后就可以判断是不是在风口上,不是的话不必过度坚持。你不能过度地曝光自己,隐藏的时间越长对发展越有利,一旦曝光就需要选择是不是独立发展。当然,纯从生意的角度看卖掉并不是太差的选择。并不是每个方向都适合培育巨头,出基业长青的故事,很多时候更像一锤子买卖,在风口浪尖搏击一下,成功了就功成身退,有时候也是明智的。

这是一种放弃的艺术,但骨子里却和打造单点极致这类思路有些冲突,因为如果出发点就是把产品卖掉的话,那事实上不太可能追求极致的产品。

如果要坚持独立发展,那就要培养出自己的体系和规模,这时候则要追求事实上的垄断和不可替换性,这点上我认为在现有技术前提下工具类应用基本没有可能,但社交网络则不一定。

之所以说工具类应用不可能彻底独立,最好投入哪个体系或卖掉,其根本原因是在当前形势下这一领域目光聚集度太高,切入点特别好,不太可能不被人察觉,一旦增长到某个规模后更不可能不被人察觉,而一旦被察觉,工具类应用并不具备足够的用户黏性来抵抗巨头的攻击,接下来就会不停重演网景被微软吞并的那一幕幕。

之所以说社交网络还有可能是因为社交网络往往内置一种情感归属,这是极为排他的一种属性。像豆瓣、知乎这类产品如果自己不走偏,巨头其实拿它们没办法,想再造一个首先不一定能成功,其次是即使成功了成本也太高。

从后一个角度来看,第二种应对环境严苛、资源有限的方式是从打造垂直类社群开始,这是与做产品单点极致不同的思路,虽然也可以MVP,但骨子里与单纯地做产品有很大差别,一定程度上是苹果与小米的差别。这上面的麻烦事是并不是每个产品都适合建一个独立的社群,因为很多产品比如大米,并没有手机那样大的挖掘空间,足以用一个品类就支撑起一个社群,这样一来某种可以共享于多种产品的社群就变得非常有价值。加法不是人人都会做的:请当心“雄狮效应”

雄狮效应是什么

按1+1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划分出三种特质完全不同的场:

第一种是1+1=2的场,这种场的基本特质是机械叠加,场里面的对象彼此无关,不发生关系。没有网络之前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这点不再详细展开。

第二种是1+1>2的场,这种场的基本特质是会有网络效应,用的人越多效果越好。传真机、互联网、社交网络等都是这样。当你所有的朋友都是微信用户时,它天生要比只有一两个朋友在上面有价值。

第三种是1+1<2的场,我查了一下,这种场的特征好像还没人命名,所以我暂时把它命名为雄狮效应。意思是说两头雄狮子如果想组团像狼群那样找人打架是不行的,因为没等找到敌人自己就先掐起来了,而掐的结果又注定是没有赢家。这种雄狮效应之前人们关注得不多,但其实现实里很多,比如李开复就曾经对比尔·盖茨说过,微软聪明的人很多,但加在一起就是负效果。这就是上面所说的雄狮效应。相比于很多人会用网络效应来思考产品和平台,从雄狮效应的视角来思考的就少得多了,但这类事情是同样真实存在的。

比如,帆船在同蒸汽船竞争时,人们也会想到做帆船与蒸汽船的混合体,但实际上这种东西是没有前景的,因为这是两类不同的东西,它要求船往不同方向演化,你把它们叠加到一起反而会彼此压制自身特长的发挥。同理,燃气与电力混合动力汽车也一定是没有前途的。在软件上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两个顶级入口叠加通常并不会成为一个超级入口,最多也就是一个顶级入口。社交网络和电商都是顶级入口,二者一叠加,通常社交网络要受伤,随后电商也玩不下去。谁能说微商这东西不伤害朋友圈呢?

这样一来事情就非常明显,要想把两个东西叠加到一个产品或者平台内部,那首先要确保的是它们之间不会有雄狮效应,要不然它们就会彼此撕咬对方,弄得当事人吃力不讨好。跑到这条路上的话是先天选择错误,而不是执行问题。

我们用微软的Windows 10来举例:微软自Windows 8以来,恰恰选择了一个雄狮效应非常明显的方向——它想用一套界面同时搞定PC和手机。这点在开始菜单的来回折腾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在本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