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类药证治拾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2:24:29

点击下载

作者:石志超,原所贤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虫类药证治拾遗

虫类药证治拾遗试读:

虫类药简史

虫类药是中药大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早在4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先人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60余种药用动物。《周礼》中有“五药”之称,东汉儒家学者郑玄注释说:“五药,草、木、虫、石、谷也。”虫药,成为当时对动物类药物的统称。东汉精通医学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言毒篇》中,论述我国古代虫类药分布的地域特点和毒性时说:“江北地燥,故多蜂虿;江南地湿,故多蝮蛇。……天地之间,万物之性,含血之虫,有蝮、蛇、蜂、虿,感怀毒螫,犯中人身,获疾痛”。文中所说的蝮、蛇、蜂、虿,指的都是我们今天常用的虫类药。

汉代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共载录了365种中药,其中动物药67种,包括水蛭、僵蚕、地龙等虫类药28种,对其应用及功效都有明确的叙述。如水蛭,书中认为其有“治恶血、瘀血、经闭”的作用。南北朝梁时医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收录了包括虫类药在内的动物药113种。至唐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中,入典的动物药已达128种。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动物药440种,包括虫部收载的虫药116种,鳞部收录的龙类药和蛇类药25种,成为中医虫类药的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共有14卷载录药用动物,分为虫、鳞、介、禽、兽、人等六部。其中虫部之中,李时珍又分为卵生、化生、湿生三类。其分类之细,记载之丰,是历代中医本草学著作中最为科学和详尽的。

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共用动物药38种组方,其中虻虫、蟅虫、鼠妇、蜂房等虫类药8种。他创制的“大黄蟅虫丸”、“鳖甲丸”、“抵挡汤”、“抵挡丸”、“下瘀血汤”等方剂,治疗疟母、瘀血内停、五劳虚极、肌腹甲错、蓄血发狂、少腹硬满等疾病,配伍精当,疗效确凿,至今仍用于临床。书中还论述了虫类药的炮制方法,如水蛭、虻虫等均注明“熬”字,汉代文学家、训诂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熬”字作“干煎”解。南北朝刘宋时的药物学家雷的《雷公炮炙论》中,也载有“熬法”,如“取荠熟干实熬令焦黑”。这说明古代的“熬制”与今天中药炮制方法中的炒焦、炒黄、酒炒、醋炒者相同。张仲景用炒制的方法减少水蛭、虻虫等虫药的毒性,以增强其疗效,说明古代医家用药的审慎和临床经验的独特。

清代医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论及虫类药的作用时说:“动物之功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且具有攻性。”他认为,比起植物类中药来,虫类药的药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其性善于“行”即走而不守而善于“攻”即活血化瘀,适用于妇、幼、内、外诸科。如辛凉解表的蝉蜕,利水通淋的蝼蛄,熄风止痉的全蝎,通经消症的水蛭,理气止痛的九香虫,化痰散结的白僵蚕,补肺益肾的蛤蚧等,都是虫类药中的佼佼者。现代药理学从蛋白质(酶)、多肽及氨基酸、生物碱、多糖类、甾体类、萜类、酚、酮、酸类、微量元素类等角度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古人论述的虫类药所具有的活血化瘀、镇痛定痉、化痰散结、利尿消肿、止咳平喘、祛风止痛、扶正补虚等作用的科学性实质。“以毒攻毒”是中医的基本治法之一。《周礼·天官·医师章》中就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中,也有“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石、针灸治其外。”唐代医家王冰注解《素问》中“毒药”一词说:“药,谓金玉土石草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皆可以祛邪养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谓之毒药也。”古代医家认为,虫类药本身特殊的毒性,使其独具其他药物所不具有的攻邪疗效。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蜈蚣以毒攻毒的作用时说:“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疮疡诸毒皆能消之。”书中还详述了具体的入药方法:“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可谓是临床应用虫类药的经验之谈。

清代医家叶天士是擅用虫类药的大家,他认为虫类药有善行不守的特性,指出疾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明确指出虫类药疏逐、搜剔经络之邪的疗效,要高于草木类的植物药。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虫类药的医案,多为沉疴痼疾,如治疗积聚、疟母者,常取蜣螂虫、蟅虫、全蝎活血通络、软坚散结;对于头痛、痹证等,每用全蝎、地龙、蜂房入络搜邪、熄风止痛。而疮疡和儿科痘疡者,则常用僵蚕、蝉蜕清热祛风、凉血解毒。书中记载的宋姓疟母兼疝气案,“少腹痛渐硬,气窜绕阴器筋痛,乃为邪攻肝经络脉,……乃结疝瘕之象。”遂以全蝎伍以淡苁蓉、当归身、枸杞子、炒黑小茴、穿山甲等,温肾疏肝而愈。叶氏用虫类药,主张病分内外,药辨缓烈,除了辨证施治外,在剂型和给药途径亦多有创见。如用蜣螂、蟅虫等治疗内科积聚、疟母等实证,则用米糊为丸或熬成膏剂内服,缓其攻伐之性以顾护病家正气;而用水蛭、蚰蜒治疗外科瘰疠、痔疮等,常制成敷药或栓剂等外用。多取其软坚化痰之力和祛邪通络之功。

章次公先生为近代名医,亦以擅用虫药而闻名于杏林。他的弟子编著的《章次公医案》中,收载了百余例虫类药医案,常用的虫药有地鳖虫、蜣螂虫、地龙、蝼蛄、蟋蟀、蜘蛛、僵蚕、全蝎、蜈蚣、蕲蛇、虻虫、蜂房、九香虫、五谷虫、蚕砂、蝉蜕等16种。章先生喜欢用虫药对药,如蝼蛄与蟋蟀,二者皆为利水消肿之品,研末吞服的疗效远胜于入煎者。章氏用其治疗心性、肾性、肝病、外伤等引起的水肿和小便不利之实证,常常有药下肿消之效。蕲蛇和蜂房,二药皆有祛风止痛、通络攻毒之功,章氏以二药同用,治疗风湿痹痛、外伤瘫痪等症。以蕲蛇治腰部风湿痛最佳,蜂房搜经络之风定痛为首选,临证时随症情而各有侧重。

章氏常用地龙治疗高热、抽搐、惊厥、咳喘以及各种杂病中,络脉有瘀阻兼小便不利之症。如热病惊厥病势危急者常与全蝎同用,以助熄风定惊之力。而痰壅肺闭的喘咳,常与僵蚕同用,以增其化痰散结之功。章氏还用虫类药创制了外用方,用于风寒头痛伴呕吐者,方用炙蜈蚣1条,冰片0.6克,共研成细末后,每3小时搐鼻一次,连连得嚏者佳。一位患“头风病”的赵姓患者,头痛数十年,痛在前额眉棱处,初起每星期发作一次,后渐至每天头痛,久治无效。章氏辨为“血虚生风”的证型。方用僵蚕、全蝎两味虫药,配伍川芎、当归、丹皮、甘松、甘草,送服“小金丹”两粒。多年痼疾,数剂即愈,由此可见虫类药起沉疴祛痼疾的药效。章氏在本案中,汤剂和成药并用。小金丹本是中医外科治疗寒湿痰瘀所致的流注、痰核、瘰疬的名方,方中亦有五灵脂、地龙、麝香等动物药或虫类药。此案足以窥见章氏异病同治的辨治思维和选方择药的明彻。

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先生,以专著《虫类药的应用》一书,蜚声于中医界,成为当代应用虫类药的方家。全书共载录了22种(附11种)常用的虫类药,对其科属产地、性味归经、炮制服法、功能主治、临床应用、服法用量等,均作了详尽的阐述。发本草千古之秘诀,汇中医百家之精粹,实为一部学术经验俱精,理法方药堪全的圭臬之作。书中收录的二百余首方剂,以虫类药为君药,治疗中风、肺结核、慢性肝炎、臌胀病、癌症、痰核、瘰疠等,涉及中医临床内、外、妇、幼、瘟病等各科的疑难病,疗效确凿。

朱氏应用虫类药,不但依据古代本草书中常见的记载,更关注历代医家对虫药的零星散在的心得和论点,并在临床上悉心加以验证,发扬光大先哲的创见,使虫类药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如《神农本草经》中载,“斑蝥可治阴疽”。朱氏据此组方“活血箍消散”,治疗阴疽、流注、瘰疬等呈现漫肿无块、皮色不变的症状;《本草拾遗》中,有蜂房“治阴痿”的观点,朱氏将其用于阳痿等男性性功能障碍,借蜂房走而不守之性,来疏通肝之经络。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将虫药配辛药以通阳豁邪”的论说,朱氏创制了“夺痰定惊散”,治疗痰浊蒙蔽心阳,患者惊厥神昏,有内闭外脱之势者,使虫类药在急症的治疗中一显身手。

对虫类药的配伍应用,朱氏认为,虫类药的性味多为辛平或甘温之品,独具熄风搜风之性,“其性多燥,宜配伍养血滋阴之品,如与地黄、石斛同用;攻坚之剂多为咸寒,应伍以辛温活血和络之剂,如当归、桂枝等。”这些都是朱氏应用虫类药的经验之谈,可启蒙后学者之思,有执经问难之教益。

深入浅出探医经之源,由博返约究药典之理。虫类药走窜之性最捷,攻坚之性最强,搜剔之力最猛,去瘀之效最峻。临床上用之得当,常常有意想不到的起沉疴除痼疾拯危症之效。但囿于对虫类药的成见,或惧于虫类药的特性,虫类药在临床上的使用概率并不高,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积累和古代虫类药医论的发挥。

若干年来,我们在临证时,注重将历代本草中的记载和历代医家的名方应用于临床各科,辨证用虫,择虫组方,不断地验证虫类药的应用法则和疗效,并将点滴心得汇成一轶,编辑成《虫类药证治拾遗》一书,期望融汇古今经验,分享临床信息,为临床医生了解和使用虫类药提供实用便捷的索引。与同道共勉,更好地将虫类药应用于中医临床,续写虫类本草的现代应用篇。

昆虫不仅是医家手中的良药,在人类的饮食谱中,曾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我国是食用昆虫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周礼·天官》中说的“醢人”,是宫廷中专门制作肉酱的厨师,其中就包括用“蚳”即蚂蚁的卵制成的“蚳醢”。《礼记·内则》中亦有“腶修蚳醢,脯羹兔醢,麋肤鱼醢”的记载,说明用蚂蚁的卵制成的肉酱,是当时帝王的膳食珍馐。蜈蚣也是食疗药膳的佳品,民间认为其有强壮健身的功用。据《南越志》载:“南山出蜈蚣。……俚人燃炬遂得,肉曝为脯,美于牛肉”。而今,炸蝎子、炖蛇肉等,都是世人滋补健身的药膳上品。在泰国清迈举办的食用昆虫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目前全世界可食用的昆虫有1400多种。这些昆虫营养丰富,可以像肉类和海鲜一样,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而且包含脂肪、维生素和各种宏量和微量元素。国际粮农组织的专家说,昆虫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食品”,不与人类争夺粮食,可以当作应对饥荒的替代品。在泰国,“油焖蟋蟀”、“软炸蝗虫”、“酥脆蚕蛹”等,成为受宠的新美食。这说明,古今中外,不论是食谱还是药典,养生或祛病,昆虫都是人类的老友新朋。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放言》诗中云:“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年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医药学蓬勃的生命力,得益于几千年临床疗效的金水相生的滋润。作为中医学人,为传统国粹的复兴,需要知常达变的学识、甘于寂寞的敬业和日积月累的勤勉。在中医虫类药的应用中,我们应该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使虫类药在应对现代疾病谱发生变化后的今天,为世人的健康大显身手,使其特定的疗效再放异彩。

一、水蛭

水蛭为水蛭科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a(Whitman)、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ugra(Whitman)、茶色蛭 Whitmania acranulata(whitman)的干燥全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多属野生。夏秋季捕捉。捕捉后洗净,用沸水烫死,切段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用滑石粉烫后用。【异  名】 蛭、虮、至掌(《尔雅》),马蜞(陶弘景),马蛭(《唐本草》),蜞、马蜞(《图经》),马鳖(《衍义》),红蛭(《济生方》,黄蜞(《本草求原》,水痴(《纲目》),马蟥蜞(《医林纂要》等等。【性味归经】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功  效】 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用量用法】 内服:入丸、散,1.5~3克。研末服,0.3~0.5克。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用药禁忌】 体弱血虚,孕妇及月经过多忌用。【水蛭小传】

水蛭,俗称蚂蟥,是自然界著名的“吸血鬼”,属环动物门的蛭纲。它生活在溪水、泉边的湿润处,靠吸人畜的血为生,我国有水蛭、石蛭、鱼蛭、草蛭等近100多种。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福虚篇》中,曾以楚惠王食寒菹而吞蛭后,所患“积血之疾”而愈的史实,说明水蛭之性食血的特性,批驳了当时的谶纬迷信的谬论。我国是使用水蛭疗疾的最早国家。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将水蛭载为虫药之一,认为其有“治恶血、瘀血、经闭”的作用。汉代医圣张仲景用炮制的水蛭创制“大黄蟅虫丸”、“抵当汤”等治疗瘀血内停、虚劳消瘦、蓄血发狂、少腹硬满等症,开了水蛭活血化瘀疗法的先河。水蛭也是中医急救的“良医”。三国时的名医华佗在吴国行医时,遇到一位被毒蛇咬伤的村夫。他先用丝绳捆紧伤口的上方,然后到水田里捉来了几条大蚂蟥,放在伤口处。不一会儿,蚂蟥吸绝了毒血而死,村夫得救了。古代医家还常用活蚂蟥外用治疗痈疽肿毒,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唐代医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了这种方法:“人患赤白游疹及痈、毒肿,取十余枚令宿病处,取皮皱肉白,无不善也。”操作时取大蚂蟥1条,入笔管内,对准疮头,使其吸吮恶血,毒肿便可消散。宋代陈自明的《外科精要》一书,将这种外治法命名为“蜞针法”。

在11世纪的欧洲,水蛭疗法也曾十分的流行。当时,古希腊医家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观点传入欧洲,认为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黑胆汁、黄胆汁四种体液构成的。医师的任务就是维持这四种体液的平衡,血液是最容易引出体外的一种体液,所以放血疗法十分盛行。每到春秋两季,不论贵族平民,都自愿忍痛割爱,到医师那里去刺臂放血,求得健康。除此之外,人们将身体泡在水塘、小溪中,让水蛭吸血达到放血的目的。于是,蚂蟥的身价一时倍增。成为当时最时髦的“保健品”。拿破仑的外科医师布鲁赛极力推崇放血疗法,使水蛭商人的生意兴隆。公元984年,日本药物学家丹波康赖撰写出日本平安时代的权威著作——30卷的《医心方》。书中在论述瘭疽的治疗时,指出:“蛭吮尤佳”。

蚂蟥在吸血时,它的三块腭肉之间的涎腺管就会分泌一种神秘的物质,防止血液的凝固,便于它饱吸无碍。20世纪50年代,英国化学家麦克瓦用了5年的时间,从1000条蚂蟥中提取了0.2克抗凝血的水蛭素。并探明它的分子量是10800,其化学结构是由15万种共6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利用水蛭素抗凝血的特性,医药学家把它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血液“稀释剂”的作用,20毫克水蛭素能阻止100克人血的凝固。临床资料表明:水蛭素可缓解动脉痉挛、降低血液黏度,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机体对渗出物的吸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心肌梗塞等疗效显著。水蛭素还可以作为定量测定人体凝血的化验试剂,也可用于对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健康预测。除含抗凝血物质外,还有麻醉、血管扩张、抗肿瘤等物质。

几千年来,小小的水蛭使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刮目相看,研究的兴趣不减。到1929年止,比利时、丹麦、荷兰、法国、日本、葡萄牙等国的药典已载入水蛭。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了水蛭科学家协会。1986年在威尔士,召开了世界第一届水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几百位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交流了关于水蛭的研究论文。前苏联国家药物总局下设了专门的水蛭养殖公司,每年培育近百万条的水蛭用于临床。临床医生将水蛭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视觉器官障碍患者的双耳后面吸血,向体内释放水蛭素。对患脑血栓、脑溢血的病人,则用水蛭吸吮后脑勺或尾骨的血。我国湖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一例断指再植手术后,用水蛭吸血疗法,使险些坏死的手指恢复了生机。

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水蛭曾经是人类健康的良医药友。在未来的康复保健中,它还将大显身手,为生命之树增绿。【古籍摘要】

1.《本草汇言》:“水蛭,逐事恶血、瘀血之药也。……故仲景方入大黄蟅虫丸而治干血、骨蒸、肌肤甲错、咳嗽成劳者;入鳖甲煎丸而治久疟疟母、寒热面黄、腹胀而似劳者;入抵当汤、丸而治伤寒小腹鞕满、小便自利、发狂而属畜血证者。”

2.《本草经百种录》:“凡人身瘀血方阻,尚有生气者易治,阻之久,则无生气而难治。盖血既离经,与正气全不相属,投之轻药,则拒而不纳;药过峻,又反能伤未败之血,故治之极难。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

3.《本草经疏》:“水蛭,味咸苦气平,有大毒,其用与虻虫相似,故仲景方中往往与之并施。咸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故治妇人恶血、瘀血、月闭、血瘕积聚,因而无子者。血畜膀胱,则水道不通,血散而膀胱得气化之职,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矣。堕胎者,以其有毒善破血也。”

4.《医学衷中参西录》:“水蛭破瘀血不伤新血,纯系水之精华生成,于气分丝毫无损,而瘀血默消于无形,真良药也。”

5.《神农本草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逐瘀,无子,利水道。”

6.《本草崇原》:“气味咸、苦,平,有毒。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症积聚,无子,利水道。水蛭乃水中动物,气味咸苦,阴中之阳也。咸苦走血,故主逐恶血瘀血,通月闭。咸软坚,苦下泄,故破血症积聚及经闭无子。感水中生动之气,故利水道。仲祖《伤寒论》治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有“抵当汤,内用水蛭,下瘀血也。”

7.《本草求真》:“水蛭专入肝。即马黄蜞。生于阴湿之处,善食人血。味咸与苦,气平有毒。与虻虫功用相似,通利水道,破血堕胎。故月闭血瘕,积聚无子,并肿毒恶疮折伤,皆能有效。然煅之存性,见水复能化生,啮人脏腑。破瘀之药甚多,何须用此。如犯之者,止用黄泥作丸吞之,必入泥而出,以土制水故也。”

8.《洪氏集验方》:“治痈疽发背,用活水蛭置脓头。令咂尽脓血,其痛立止;水蛭则血满自脱。”

9.《本草分经》:“水蛭咸、苦,平。有毒。破血,治恶血积聚及丹毒。可染须。”

10.《本草衍义》:“治折伤。”

11.《名医别录》:“堕胎。”

12.《金匮要略》:“抵当汤: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治妇人经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13.《济生方》:“夺命散:红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黄色)半两,大黄二两,黑牵牛二两。上名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热酒调下,如人行四五里,再用热酒调牵牛末二钱催之,须脏腑转下恶血,成块或成片,恶积血尽即愈。治金疮,打损及从高楼下、木石所压,内损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死。”

14.《千金方》:“水蛭散:水蛭治下筛,酒服一钱许,日二,恶血消即愈。治漏不去血不止。”

15.《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

16.《长沙药解》:“味咸、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积血,能化坚症。……善下沉积之血,最堕胎孕。”【现代药理研究】

水蛭唾腺中含有水蛭素,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另含多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肝素和抗血栓素等以及7种微量元素。水蛭素不受热和乙醇之破坏,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之作用,阻碍血液凝固。水蛭还可分泌一种组胺样物质,因而可扩张毛细血管而增加出血。据《中华本草》载,水蛭具有多种功效,如:

1.抗血栓形成和溶栓作用:水蛭抗凝和抗血栓形成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水蛭素,水蛭素是凝血酶特效抑制剂,对凝血酶有高度亲和力,推延或阻止凝血过程。水蛭素1g/kg静脉注射,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水蛭素尚有溶解血栓的作用。如给家兔静脉注射水蛭素1g/kg,对已形成的血栓有溶解的作用。

2.抗血小板作用:水蛭素能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结合,促进凝血酶与血小板解离,抑制血小板受凝血酶刺激的释放和由凝血酶诱导的反应,能使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斑块消退明显,胆固醇结晶减少。水蛭素也能改善心肾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使升高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显著降低,肾小球病理改变也有所改善。尚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的刺激作用。【现代临床应用经验】

名老中医朱良春教授在多年的临床生涯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应用水蛭:(一)逐恶血瘀血:①风湿性心脏病:证多属气血亏虚,血行郁滞,久则脾肾亦虚。凡瘀血征象明显而气不太亏虚者,侧重于活血化瘀,佐以温阳利水、益气宁心之品。处方:潞党参、生黄芪、炒白术、茯苓各15克,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各9克,水蛭粉1.5克(分吞),炙草5克。每日1剂。②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多症:朱老认为绝大多数都有发热、舌红等“营血瘀热”征象,应予“凉血化瘀”,采用大剂量水蛭、虻虫、生地等,取得显效。一般服2~4剂后血小板数即显著下降。此方破瘀之力甚峻,宜中病即止,勿过之。(二)破血瘕积聚:①血瘕积聚用水蛭30克,生黄芪45克,生山棱、生莪术各15克,当归、知母、桃仁各18克。研末为丸,每早晚各服6克,经期暂停。②食道癌:朱老根据病机,自拟“通膈利噎散”(水蛭10克,炙全蝎、蜈蚣各20克,僵蚕、蜂房各30克,共研细末,每服4克,1日3次),治疗中晚期食道癌。③颈淋巴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用水蛭、冰片等分,研细末,调适量凡士林外敷。

吉林省中医界名老中医石春荣教授在70余年的临床生涯中,应用虫类药物治疗顽疾重症颇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石老应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疗阳痿、精闭、精瘀诸证,针对血滞精瘀之证,取水蛭活络破滞,祛瘀生新之效,据此所拟验方为“化瘀起痿汤”。方用水蛭5克,当归20克,蛇床子6克,淫羊藿10克,川断15克,牛膝15克,生地30克,紫梢花5克,山药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方中水蛭、紫梢花各研细末吞服。

上海市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认为不论瘀血是何种原因所致,均可选水蛭投之。一般新病瘀血多实,宜峻剂攻瘀,祛瘀务净,以免残瘀羁留,造成后患,故水蛭剂量宜大。久病之瘀多虚,宜峻药缓攻,以免攻伐太过,耗伤正气,因此初用水蛭,剂量宜小,待有动静,渐次加重,使瘀结之凝血缓缓消散,达到气血调和的目的。如治中风,每宗“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到”之说,取水蛭配菖蒲、蒲黄等以通窍活血;对胸痹配黄芪、党参等以益气活血;治癃闭,则以“气化则能出焉”为准绳,取水蛭配乌药、小茴香等以行气活血;治血管瘤,仿“坚者削之”之意,取水蛭配延胡索、生牡蛎等以散结活血。用法用量方面,多以生水蛭粉装入胶囊服,每日1~6克。

北京市中医医院王为兰教授认为水蛭为治瘀要药,性和平而不峻猛,为血肉有情之品,化瘀血而不伤新血,亦不伤气分,是治瘀血而不伤正气之药。王老强调水蛭生用晒干研粉为佳,不可油炙或焙干,入煎剂效果差。水蛭粉冲服,破血力量明显增强,最为理想。王老常用水蛭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产后恶露不绝、腹痛拒按、血块紫黑等属瘀血较重的病症,水蛭攻逐瘀血,药精力专,取效快捷。用量可根据病情,在1.5~30克之间选择运用。

安徽省溪县建平医院名老中医胡翘武教授早年为治疗久患喘咳病人自拟的“水车散”,由水蛭、紫河车两药组成,方意在补不足之精血,以裨益肺肾之亏虚;消瘀阻于无形,以运行气血之凝滞。使瘀滞消畅,血运复常,肺主气有节,肾纳气复职,故喘咳之疾方有向愈之机。然而,凡属精血亏损,络脉瘀阻而变生之它疾,投以此散,或稍事增味,也能收满意之疗效。胡老治疗①阳痿属肝络受伤,宗筋有损,瘀血内阻,气血失运。用水蛭30克,紫河车50克,露蜂房40克以增强温肾壮阳之力。三料尽剂而阳事能起。②经闭属精血伤夺于先,寒邪复感于后,本欲断续的经血恰逢寒邪之阻遏,故闭而不潮矣。用紫河车60克,水蛭10克,加桂枝20克,全当归30克,茯苓30克研末,每服6克,日两次温开水加少量黄酒送服。③脱疽属瘀血阻闭,络脉不通,气血不足,经脉失养,拟水蛭60克,紫河车30克,麻黄10克,川牛膝30克,研末每服5克,日两次水酒各半送下。虽然,水车散中仅有水蛭、紫河车两味,但具有一补一泻,一静一动,攻补兼施,通填并用之妙,用于精血内夺、络脉瘀阻之虚实同体之病证,确能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效。

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神经科周绍华等应用水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从发病后第三天或住院后第二天开始用药,口服水蛭粉3g/次,1日3次,连服4周为一疗程。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外囊出血者。

王文生等应用龙蝎蛭胶囊(地龙、全蝎、水蛭)治疗中风。上药按2∶1∶1用量研为细末,临床应用分3种剂量。小剂量(地龙4克,全蝎2克,水蛭2克)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中脏腑均可用之,及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脏腑者。中等剂量(地龙8克,全蝎4克,水蛭4克)治疗出血性中风恢复期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者及部分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大剂量(地龙12克,全蝎6克,水蛭6克)治疗中风病的后遗症期。(龙蝎蛭胶囊治疗中风52例,《山东中医杂志》)

河北省中医研究所老年病研究组应用“血栓解”(水蛭、郁金)治疗脑血栓,每次服6片,1日3次,7天为一疗程,停药2天,再行下一疗程,8个疗程为治愈期限。(“血栓解”治疗脑血栓形成243例临床总结,《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7)《各地动物药调查》报告记载,应用水蛭15克,分成10包。每日1包,早晚各服一半。可用老茶树根30克,车前草15克煎汤送下。此方对冠心病、肺心病尤有效。

姚克裘等应用“血通胶丸”(水蛭、大黄、首乌等)治疗高血黏综合征,每次3~4丸,每日服3次,两个月为1疗程,取得满意的疗效。(“血通胶丸”治疗高血黏综合征55例,《辽宁中医杂志》)《临床手册》记载水蛭每用4~6克,可配伍三棱、丹参等各15克水煎服。亦可将水蛭焙干研细,每服1克,日两次,用其他中药煎汤送下,对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浙江动物药》所载用水蛭10克,海藻30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黄酒送服,用于治疗食道癌。《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载,用水蛭9个,在新瓦上焙黄,研成末,黄酒送下。此方用于实证小便不通者。

湖南省湘澧盐矿职工医院揭祖岸医师应用“瓜萎水蛭汤”:瓜萎实10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红花10克,橘络5克,桔梗6克,广木香5克,熟地10克,鹿角霜10克,甘草5克,治疗胸肋关节软骨炎取得较好疗效。《各地动物药调查》载水蛭、虻虫各8克,研细末,分4包,每早晚服2包,治疗闭经。《广西动物药》载水蛭2.5~5克,研末,开水送服。或配当归、三棱、益母草各15克,水煎服,治疗闭经。

峨边县沙坪医院刘方柏医师用水蛭10克,烘干研末,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各10克,当归12克,川芎、赤芍各10克,生地12克)熬汁,每次冲服水蛭末2克,治疗血崩症。《广西动物药》载,应用鲜水蛭15条,蜂蜜30克。先将水蛭放在清水中,泡20分钟后,取出,放在蜂蜜中,2小时后,取上清液点眼。每天1次,每次2~3滴,可治疗角膜炎。(林吕何编)《各地动物药调查》载,7条水蛭,浸1两蜜糖,20天后可用搽患处,治疗白内障。《各地动物药调查》载,应用水蛭焙干与硫磺各30克,研细茶油调敷,外盖油纸包扎,可治疗牛皮癣。《各地动物药调查》载,大水蛭(焙干)、硫磺各30克,冰片3克,共研为细末,加菜油调成糊状外敷,外盖以不吸水的油纸片治疗神经性皮炎,一般1~3次可见效,兼治牛皮癣。

李国良应用星夏苍朴汤(姜半夏、天南星、苍术、厚朴、路路通各10克,瓦楞子、石菖蒲各15克,木蝴蝶3克,水蛭6克)治疗男性不育症,水煎服,每日1剂。14天为1疗程。(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症196例,《辽宁中医杂志》,1990)【临床验案】肺心病案

刘某,男性,64岁,庄河市政府干部。久患咳喘顽疾,于7年前确诊为肺心病,屡治屡发,每年需住院3~4次。现喘咳胸闷,咯大量白稠泡沫痰,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呕恶纳呆,腹胀便燥,口干不欲饮,夜尿频繁,舌淡红隐青,苔花剥少津,脉弦滑无力兼结代。证属:气阴两虚,痰瘀胶结。方药:水蛭粉5克,山药30克,炒莱菔子25克,肉苁蓉15克,黄精15克,内金15克,葶苈子15克,紫苑15克,知母15克,姜半夏10克,僵蚕15克,十剂,加减治疗3月余,诸症皆愈。

按:慢性肺心病属中医的喘证范畴,其以肺、脾、心、肾虚衰为本,以痰浊为标,临证以补肺纳肾、祛痰化浊为常法,然病常反复,难除病根,在于久病多瘀。现代医学证实肺心病血液的高凝状态,瘀血不去,他药枉效。本例加用善入坚破积之水蛭,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化瘀生新,瘀血去肺气得以输布,再加补肺益肾健脾之药遂得以发挥其效,诸证方愈。脑血栓案

时某,男,67岁,干部。自述半夜欲入厕时突然右侧肢体麻木不遂,逐渐加重,渐至昏迷。后以“脑血栓”于市某医院住院,治疗2个月余,出院后继续以中西药治疗愈6个月之久,右侧半身不遂均无明显改善。今来诊时,右侧上肢关节强直,右下肢稍能迈步,倦乏,头额虚汗,舌淡红,苔薄白少津,脉弦细缓略无力。血压正常,空腹血糖6.3mmol/L,血甘油三酯1.92mmol/L,血黏滞度偏高。诊断:中风(风中脏腑渐及经络)。辨证:气虚血瘀,久滞入络。方药:水蛭粉5克(分冲),生黄芪5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鸡血藤30克,桃仁6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炒蒲黄10克,炙甘草10克。连服14剂,右手已能自主活动,麻木痠痛减轻,右下肢亦觉较前有力,继用前方调治,嘱可逐渐增加水蛭用量至每日8克。3月后随访,偏瘫明显恢复,化验血脂、血黏滞度正常,生活完全自理。

按:脑梗塞属于中风范畴,本病多由血脉瘀滞所致。论治之法,当以活血化瘀,通络散滞为主,又益以补气通阳,化瘀止血之法。方中重用水蛭,取其虫蚁搜剔,通络追拔之性,善逐恶血、死血以生新。《本草经百种录》:水蛭“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自有利而无害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水蛭“破瘀血不伤新血,纯系水之精华生成,于气分丝毫无损,而瘀血默消于无形,真良效也。”据临床报道及我们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水蛭有着较好的活血化瘀,通络散滞之功,而不伤正。现代医学研究,水蛭水煎剂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能显著延长纤维蛋白的凝聚时间,水蛭提取物水蛭素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血栓的形成,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水蛭煎剂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能降血脂,消退动脉硬化斑块,我们经过大量临床观察确有良效。方中佐以生黄芪、炙甘草等补气温阳通络;当归、白芍、鸡血藤等味滋阴养液,活血通络;桃仁、红花、地龙增强其活血化瘀作用;炒蒲黄化瘀止血,以防止出血,共收满意疗效。假性球麻痹案

赵某,男,75岁。患者素有头晕、头痛,因突然失语、偏瘫、吞咽困难、饮水呛咳1天,于2002年3月26日急诊来我院住神经内科治疗,经查头颅CT等临床诊断为:“脑梗塞并发假性球麻痹、轻度脑萎缩”。予吸氧、扩血管,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血浆蛋白等治疗2周后,偏瘫有所改善,但言语和吞咽功能未见好转而症状加重。又予中药益气复元、滋阴潜阳、调补脾胃等法治疗10天,仍无好转,遂来诊。刻诊:体温:36.8℃,脉搏80次/分,血压130/80mmHg,呼吸平稳,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表情淡漠,口角歪斜,舌强,发音无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右半身不遂,舌偏,舌淡暗,苔白,脉弦细。诊断:脑梗塞并发假性球麻痹。辨证: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治法:补气滋阴,化瘀活络,和胃降逆。方药:水蛭3克(研粉冲服),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枳壳10克,川芎6克,白芍15克,牛膝10克,柴胡6克,桔梗10克,山药20克,百合15克,炙甘草10克。服药5剂后,患者发音有声,言语断续,能少量饮水,呛咳明显减少。继服药七剂,患者发音清晰,语言较前流利,能进半流食,少有呛咳,患肢活动较前有力,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

按:脑梗塞属中医“中风”的范畴,本患脑梗塞后,神经传导路受阻,因此并发假性球麻痹,其病初期是由于肝肾不足,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病至后期渐至脾气虚弱,形瘦肉羸,血瘀经络,筋脉不用,气虚血瘀。因此立论之法当以“化瘀活络”为主,佐以“补气滋阴,和胃降逆”之法以固护正气。故方中首选水蛭为主药,取其虫蚁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治以逐瘀通络(《本草经百种录》言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力而无害也。”);佐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以增强其化瘀通络之力;白芍、百合滋阴养液;山药、甘草健脾益气,固护胃气,调和诸药;桔梗载药上行,与枳壳合用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牛膝祛瘀血、通利血脉,引瘀血下行。诸药合用,攻补兼施,使瘀血祛除,正气恢复而顽症顿愈。肾病综合征案

患者梁某,男性,48岁,瓦房店市太阳乡农民,两年前因为高度浮肿于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曾用过强的松、环磷酰胺,效果不明显;又服用过大量中药,病情也未见好转。来诊时症见:面色苍白虚浮,一身悉肿,下肢尤甚,语声低微,肚腹胀满,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纳呆食少,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质黯淡,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涩。化验:尿蛋白(++++),红细胞0~2,白细胞0~2,颗粒管型0~1,透明管型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5.8克,血浆白蛋白20克/L,血浆胆固醇8.1mmol/L。诊断:水肿(肾病综合征)。辨证:脾肾两虚,风毒瘀滞。治法:培补脾肾,化瘀剔毒,利水消肿。方药:水蛭粉5克(冲服),熟地30克,山药20克,山萸肉10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炙附子10克(先煎)、僵蚕15克,地龙15克,当归15克,鸡内金15克,砂仁5克。每日1剂常规水煎服。服药半月后,尿量增加,水肿渐渐消退,仍觉畏寒,改炙附子15克。1个月后,诸症好转,检尿蛋白(+),改炙附子10克,加白芍15克。3个月后,患者自行来诊,面露喜色,水肿基本消退,体力渐复,纳可便调,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化验: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克,血浆白蛋白30克/L,血浆胆固醇4.8mmol/L。前方去泽泻,以期全功。

按:肾病综合征,常以周身悉肿,脘腹胀满为主症,中医属水肿病,常法以培补脾肾、利水消肿为主。然临床化验多见血浆胆固醇升高,肾小球病理多为系膜增生、局灶硬化、免疫复合物沉积等改变,故认为必因风毒瘀滞肾络,肾失行水而发水肿。单以补脾固肾利水难取其效,应加入活血剔络、化瘀解毒之品。我们临床体会,水蛭乃活血剔络、化瘀生新之神品,每以其虫药善行之体走窜畅达,无微不至,凡血气凝滞之处皆能开之。(《本草经百钟录》言:“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无害也。”)笔者临床凡遇顽疾久损,滞虚相杂者,最喜用之,颇多神效,用少功多,剂微效著,屡建奇功。人多言水蛭性烈有毒,而实效奇性善。诚如张锡纯所谓:“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而不伤气分。”我们每以本品治疗顽疾,研粉冲服,常用量3~8克,每日最大剂量达50克,服药时间最长曾有8个月者,每年应用本品可达200余斤。治疗各种顽疾,屡收良效,且无一例出现明显副作用。当然,使用水蛭亦需有注意事项:(1)水蛭终属攻瘀之品,虚人用之当时时以顾护正气为念,需适当配用培本护正之品。(2)出血性疾患酌情慎用。(3)若长期大量应用,可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以调整用药法度。(4)入药最宜生用研粉装胶囊吞服,而不宜入煎剂。否则腥秽异常,败伤胃气,且药效大损。水蛭入煎剂,较之研粉装胶囊吞服,三不及一。(5)若药后胃中不适,口中腥秽,嚼生姜1~2片可解。肾功能不全案

患者李某,男性,50岁,瓦房店市闫店乡盛堡村农民。于2004年3月9日以“头晕、头痛伴恶心、食欲不振2个月,加重一天”为主诉而入住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内二病房。入院后测得:BP:240/120mmHg,Cr:262umol/L,BUN:17.41mmol/L,尿PRO:+2。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先后静点乌拉地尔、甘露醇、硝酸甘油,联合口服寿比山2.5毫克每日1次,落普思片10毫克每日1次,依那普利5毫克每日2次,倍他乐克25毫克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40~180/90~120mmHg,复查肾功能显示:Cr:276umol/L,BUN:23.65mmol/L。患者于2004年3月19日出院转入我中医科门诊治疗。来诊时症见:精神不振,面色萎黄,手足欠温,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畏寒喜暖,夜尿频繁,舌质紫暗,舌苔白腻,脉弦滑。BP:200/120mmHg(停用静点药物,继续口服四联降压药)。中医诊断:虚劳,辨证为阴阳俱损、阴虚阳亢、瘀浊内滞,治法:双补阴阳、祛瘀化浊,内服方药:熟地30克,山药30克,白芍15克,杜仲15克,寄生30克,牛膝15克,白术15克,旱莲草20克,龟板15克,地龙15克,菟丝子15克,丹参15克,坤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外用灌肠方:大黄20克,牡蛎50克,蒲公英30克,炮附子15克,芒硝15克,每日1剂水煎保留灌肠。2004年4月5日二诊,食欲好转,体力渐增,仍觉头晕,BP:180/120mmHg,考虑瘀浊太盛,阳亢难平,加生水蛭粉5克,装胶囊吞服。4月19日三诊,诸症明显好转,BP:130/85mmHg,复查肾功能:Cr:212umol/L,BUN:20.50mmol/L。嘱逐渐停用倍他乐克,水蛭粉逐渐增加至10克。5月5日四诊,诸症进一步好转,肾功能显示:Cr:155umol/L,BUN:15.70mmol/L。尿PRO:+1,BP:135/80mmHg,已经停用倍他乐克,灌肠药改为隔日一次。6月16日五诊,自觉轻度乏力,余无任何不适,肾功:Cr:122umol/L,BUN:13.30mmol/L,BP:125/80mmHg,尿PRO:(-),至此病情已坦途。

按:本例患者乃高血压病引起肾损害,肾小球动脉硬化,滤过失职,瘀浊阻滞肾络,而进展至肾功能不全,又因肾功能不全而尿毒无法排出,而导致血压居高不降,形成恶性循环。西医采用四联降压药仍难以控制血压,经过中医常规辨证治疗,症状虽然有所改观,但血压仍居高不降,说明肾内瘀浊未能得到祛除,二诊加入生水蛭粉,祛菀陈莝,化瘀生新,瘀浊得去,肾功能迅速得到改善,尿毒一解,则血压也随之下降。说明生水蛭对祛除肾内瘀浊,改善肾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作用。脉管炎案

王某,男,45岁。2003年7月11日来诊,门诊号:869640。3年前左下肢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治痊愈,近日又复发并加重,左足趾已经变黑,渐趋坏死,局部疼痛剧烈,夜间尤甚,辗转呻吟,难以入寐,形体盛壮,舌紫暗少津,脉弦。诊断:脉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辨证:瘀毒痹阻,血热津亏,治法:逐瘀通痹,凉血滋阴,方药:地龙15克,牛膝15克,赤芍15克,水蛭粉6克,丹皮15克,当归15克,玄参15克,毛冬青30克,生地15克,甘草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水蛭粉装胶囊吞服,余药常规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3年前发病曾用过水蛭治疗,疗效较好。此次因为疼痛剧烈,自行服用水蛭胶囊50粒(每粒约0.4~0.5克),每日两次。连用1周,疼痛大减,已经完全能够忍受,病趾由黑转为紫红,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唯觉服药后胃脘胀满,移时则愈。又经两月调理,病情痊愈。说明水蛭在用量上还有可以商酌的余地,然此鲁莽过量之剂,终不足为法,仍以小量连服或递加为宜。

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本患系由于血热和瘀毒互结,痹阻于血脉,日久血行不畅,导致本病的发生。立论之法,当以逐瘀通经,解毒活血为主,佐以清热凉血,滋阴养液之法。故方中以水蛭为主药,取其虫药善行搜剔之性,无处不至,善逐恶血、瘀血,治以破瘀通经,活血散滞。《本草汇言》:“水蛭,逐恶血、瘀血之药也。”辅以地龙以增强其逐瘀通络的作用;佐以赤芍、丹皮、毛冬青清热解毒,凉血通脉;当归、生地、丹参、鸡血藤、玄参养血活血,滋阴清热;牛膝引血下行。诸药合用,疗效神奇。慢性前列腺炎案

杨某,男,38岁。近五年来腰骶部酸痛,少腹胀痛不适,尿后余沥,时轻时重,偶有“滴白”现象,性功能减退,多有早泄,曾经各大医院多次前列腺液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炎”。经静点及口服多种抗生素无效。后经中医治疗,或补肾壮阳,或清热利湿,并无少效,反致诸症加重。近日又因性功能减退而服用补肾壮阳之剂。来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尚见情绪烦躁,面赤唇紫,舌红,苔薄黄,脉弦大有力。诊断:精瘀、精浊;辨证:败精瘀阻、肝郁血滞、兼夹热毒;治法:通精化浊,疏肝活血,清热解毒;方药:水蛭粉6克(冲服),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生甘草15克,知母15克,蜈蚣3条,地龙15克,鸡内金15克,山药20克,牛膝15克,蒲公英50克,黄柏15克,虎杖15克。14副,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忌辛辣、久坐及壮阳药物,避免色情刺激,性生活则顺其自然。可配合热水坐浴。二诊:腰骶部及少腹疼痛不适感明显减轻,排尿顺畅,自觉口干,性功能无明显改善,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大。前方加生百合20克,20副水煎服。三诊:1月后,诸症均缓解,性功能基本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缓。前方去黄柏,改蒲公英为30克,守法继进以巩固疗效。

按:前列腺炎一病中医多诊为精浊、精瘀范畴,病程长,反复发作,中医辨为血瘀、湿热、脾虚、肾虚等证型。《杂病源流犀烛》曰:“浊病之源,大抵由精败而腐者居半,由湿热流注者居半。”血瘀精道是本病关键,精道不通必致湿热不下、精排不畅而腐败化为浊毒。血瘀既是因,又是果,与湿热、浊毒常相互影响兼夹为病,故祛瘀通精为大法,因此治疗中常以善入精道而疏通精路的水蛭为君药,根据病情配以清热、解毒、扶正之品,如蒲公英、赤芍、王不留行、黄芪、内金、蜈蚣等,每有起沉疴救顽疾之效。阳强案

金某,31岁。平素嗜酒,时常酒后行房,忍精延欢,终发阳强之疾,来诊时已3日不痿,精流自出,茎肿紫黯,痛苦万状。自述曾服用雌激素、镇静药、降压药、冷敷疗法,及中药知柏地黄丸、龙胆泻肝丸等,均不见效。分析为湿热下注,阴茎久举不衰,以至血滞成瘀,遂用生水蛭粉(冲服)5克,加用知柏地黄汤服用。2剂见效,4剂痊愈。继以知柏地黄丸配生水蛭粉2克,连服10剂以善后。至今已经3年未复发。

按:阳强又称强中、阴纵,是指阴茎易举,或久举不衰的病症,甚者肿痛变色。病因可由阴虚、实火、湿热、痰湿所致,但病机关键为邪阻茎络,致血瘀茎中不能正常疏泄所致。治法必先疏通茎络,化瘀泄浊为主,辅以滋阴、泻火、化痰等法。本例患者即如此,先以滋阴、泻火之法不效,继则重用善除精道、尿道瘀血败精之水蛭化瘀通精,配用知柏地黄汤而获效,急则治标,唯茎中瘀血先去,湿热易除,阳强自愈。精囊炎案

赵某,男,29岁。新婚后性事频繁,病发血精,多家医院诊为“精囊炎”,口服多种抗生素未见效,又服中药清热解毒、养血止血方药多副亦未见效,精液黯红,质稠厚,时兼精道涩痛,小腹、会阴胀坠不适,辨证:败精瘀血滞于精道,治法:化瘀生新止血,药用水蛭5克,旱莲草30克,茜草15克,炒蒲黄15克,山药50克,黄精30克,甘草15克,郁金7克,桑螵蛸15克,20剂痊愈。服六味地黄丸合水蛭粉1克善后。

按:血精为精液中夹杂血液,肉眼可见,其色或鲜或黯或淡,血少者精中偶见血丝,血多者每次排精都可见血液,或夹血块,或拌排精涩痛不畅等症,男科多见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疾病,《诸病源侯论》有“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的论述。病因多谓阴伤火扰,或湿热下注,或肾虚不摄,但以此治之,又每难全效。盖此症,乃败精瘀血滞于精道为患。血既离经,与正气全不相属,瘀浊内滞,血行不畅,血不循常道,必溢于脉外,每致血精久治不愈,治当化瘀生新止血为法,而收效甚著。切勿一见血精而先言止血,《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所言吐血三要法之“宜行血不宜止血”可资借鉴。阳痿案

①刘某,男,26岁,工人。患者于年前嬉戏时被同伴捏伤睾丸,当时痛不可忍,而后疼痛渐缓解,伤后约月余,即觉临房阴茎萎缩,有触痛,且小腹时觉掣痛、闷痛,牵及睾丸,疼痛似呈间歇性发作,伴瞀闷心烦,龟头凉冷,小便余沥。查面色晦暗,舌滞隐青边尖有瘀点,脉弦涩。自述已服金匮肾气丸、海马三肾丸等多种补肾壮阳药物及西药性激素类药物无效。证属血瘀精道;行血化瘀,通畅精道之法,方用化瘀起痿汤(水蛭3克,当归20克,蛇床子15克,淫羊藿10克,川断15克,牛膝15克,熟地30克,紫梢花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水蛭、紫梢花研末吞服)加官桂5克,甘草5克。服药8剂,阴茎稍有勃起,睾丸、小腹疼痛若失,继服前方12剂,阳痿已愈,余症亦消,同房数次均成功。

按:阳痿论治古法以温阳补肾多见,然临床多见阳痿患者多正当壮年,常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所致,肾虚精冷者实属罕见,本例患者有外伤病史,为血瘀气滞精道瘀凝而发之阳痿,无半点虚象,故以活血化瘀、通畅精道为大法。水蛭能活血化瘀,通经破滞。《本草经疏》亦言及本品可治“恶血、瘀血……因而无子者”。以其食血之天性,最善走血分而功瘀。因其本为水之所生,乃水精所凝,物随水性,虽为食血之虫,但其药力缓而持久,绝少酷烈之性,然精道、尿道之瘀血败精惟本品可剔除之,用少功多,剂微效著。外伤或手术伤损,或长期手淫,忍精不泄,合之非道等,终至精血瘀滞于宗筋脉络,心肝肾气不达外势,血气精津难以滋荣,而成阳痿之患,此种阳痿多为滞虚相杂,颇难调治。正所谓“盖血既离经,与正气全不相属,投之轻药,则拒而不纳,药过峻,又反能伤未败之血,故治之极难”(《本草经百种录》)。此必用水蛭活络破滞,祛瘀生新,始可奏功。外敷内服均有良效,入药以水中黑小者佳,忌火,最宜生用;又本品入煎剂味甚腥秽,服之欲呕,故多碾末装胶囊吞服,每服1~3克,每日2~3次。

②患者柳某,28岁。4年前操办婚礼时,目睹亲人死于车祸,当即二便自流,而后又因家中纠纷,郁怒不释,惊恐恚怒,肝肾俱损,终成阳痿顽疾,4年来服用补肾壮阳药物多种,并用雄性激素治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