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真题大全(中学)(适用于全国统考省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9:49:54

点击下载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真题大全(中学)(适用于全国统考省市)

中公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真题大全(中学)(适用于全国统考省市)试读:

前言

自教育部2011年在浙江、湖北率先开展教师资格“国考”改革试点工作四年来,先后已有15个省份进入“国考”。按照教育部要求,2015年起全国将全面实行教师资格统一考试。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于2012年推出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此后,丛书编写专家组不断研究考试,紧扣考试大纲和最新真题考点,分析命题规律与趋势,不断优化图书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提升应试者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015最新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共172本图书,包括笔试教材系列35本,标准预测试卷系列32本,高频考点速记系列32本,真题大全系列3本,题库系列32本,考前命题预测试卷系列32本,面试系列6本。在试卷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实现了以下几个目标:1.权威·凝聚顶尖名师力量

本试卷由数百位教育理论专家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在深入研究教师资格统考真题及命题趋势的基础上,精心打造而成,是多年辅导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凭借其雄厚的师资力量,领跑教师资格辅导行业。2.专业·专注研发教资十年

中公教资专家团队结合十多年教师资格考试辅导与教学经验,细致分析了最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命题原理,总结命题规律,预测命题态势,对考生的复习进行合理点拨,使考生精准把握考试脉搏,助力考生赢取满意分数。3.精准·最新真题专家详解

本试卷中所有题目的答案和解析都是经过中公教育教育理论相关专家、一线教师的数次讨论,精心推敲而成,辅之以详细的解题思路和作答技巧,使考生能够在练习中拓展思路,掌握考点,最大化地提升自己。4.有效·洞悉规律夯实基础

本试卷选取了2012年以来最新的《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各五套真题,尽可能地还原考题原貌,切实帮助考生洞悉考题规律,夯实知识基础,掌握解题技巧,提升应考能力。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2014年12月答案参考此处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A.学生的个性发展B.学生的品行发展C.学生的知识习得D.学生的身心健康

2.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老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B.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C.不正确,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尊重学生的理念B.终身学习的意识C.教学管理的能力D.课程开发的能力

4.考试结束后,又要调整座位了,赵老师排座的原则是: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里中间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赵老师的做法( )。A.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B.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C.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D.违背分组教学的要求

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A.以农村教师为重点B.以城市教师为重点C.以边区教师为重点D.以西部教师为重点

6.某中学规定:教师迟到一次,罚款10元;缺勤一次,罚款50元,该校的做法( )。A.正确,学校有教师管理权B.正确,学校有自主办学权C.不正确,学校没有罚款的权力D.不正确,警告无效后才能罚款

7.曾受到有期徒刑两年刑事处罚的孙某申请获取教师资格,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刑满之后孙某可以取得教师资格B.经培训后孙某可以取得教师资格C.五年之后孙某方能取得教师资格D.依照法律孙某不能获得教师资格

8.某初级中学在初一的六个班级中设了一个重点班,该校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B.正确,有利于提高升学率C.不正确,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D.不正确,应由教育主管部门设立

9.初二班主任李某将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张贴在教室里,其做法( )。A.正确,利于激励成绩好的学生B.正确,利于鞭策成绩差的学生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学习权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0.小强腿有残疾,具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该上初中了,当地普通学校以小强腿有残疾为理由,拒绝其入校学习。该做法( )。A.合法,学校有招生自由权B.合法,学校有招生自主权C.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1.王某在距某初级中学不足百米处,开了一家营业性电子游戏厅,允许该校学生出入。王某的做法( )。A.合法,王某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利B.合法,王某并未强迫学生玩游戏C.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15岁的小杰在自行上学途中与同学打闹,不慎将同伴小亮的眼睛碰伤,小亮所受的伤害( )。A.应由小亮的监护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B.应由小杰的监护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C.应由小杰所在学校承担全部赔偿责任D.应由小杰自己独立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13.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他既欣慰于学生的成长又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张老师需要进行的是( )。A.行为取向的义利调适B.生活工作的角色调适C.行为选择的动机调适D.师生之间的人际调适

14.图1中,教师的行为( )。图1A.正确,有利于促进家校合作B.正确,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C.不正确,教师必须廉洁从教D.不正确,此事应当避开学生

15.当一位新入职的老师向经验丰富的张老师借教案上课时,张老师拒绝了,说道:“我的教案不一定适合你,这个周末我们一起来探讨。”这表明张老师( )。A.注重帮助同事的方法B.缺乏团结协作的品质C.缺乏良性竞争的能力D.善于保护自己的隐私

16.五十多岁的胡老师又一次拒了学校要他参加暑期培训的安排,并说:“我都快要退休了,还学什么!”这表明胡老师缺乏( )。A.终身学习的理念B.热爱学生的情怀C.诲人不倦的品格D.严谨教学的精神

17.杜甫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中“锦官城”指的是( )。A.开封B.北京C.南京D.成都

18.下列成语中,源于荆轲刺秦王故事的是( )。A.四面楚歌B.投笔从戎C.图穷匕见D.完璧归赵

19.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指出,若“上印三二张,未为简单,若能印数十千张,则极为神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的改进B.雕版印刷的推广C.胶泥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产生

20.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A.巴士海峡B.马六甲海峡C.麦哲伦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2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老舍创作的是( )A.《茶馆》B.《龙须沟》C.《骆驼祥子》D.《林家铺子》

22.下列音乐家中,创作了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是( )。A.肖邦B.贝多芬C.舒伯特D.李斯特

23.下列节气不在夏季的是( )。A.惊蛰B.芒种C.夏至D.小满

24.下列对古代年龄别称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豆蔻”指女子十七八岁B.“弱冠”指男子二十岁C.“花甲”指六十岁D.“古稀”指七十岁

25.下列表现的是古代著名的爱情故事,表现牛郎织女的是( )。

26.在Word“字体”对话框中,不能对文字进行操作的是( )。A.缩进B.字符间距C.字形D.字体颜色

27.Word中,双击“格式刷”,可将格式从一个区域一次复制到的区域数目是( )。A.三个B.一个C.多个D.两个

28.上机考试前,教练对A组学员成绩作了预测,张教练说:我估计组长或副组长能考满分。李教练说:这个组不会有人考满分。赵教练说:我认为会有学员考满分,模拟考试时这个组经常有人考满分。结果证明三位教练只有一个人说对。据此,下列选项中必然正确的是( )。A.全组都考了满分B.全组都没考满分C.组长考了满分D.副组长考了满分

29.爸爸询问青青所喜欢的学科。她调皮地说:“我不像喜欢英语那样喜欢语文,也不像喜欢化学那样喜欢物理;不像喜欢语文那样喜欢化学,也不像喜欢数学那样喜欢英语。”下列学科,依青青喜好的程度,由高到底排序正确的是( )。A.数学  英语  语文  化学  物理B.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C.语文  英语  数学  化学  物理D.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高二下学期,班上陆续有学生年满18周岁。有些“小寿星”想隆重庆祝自己的“成人礼”,邀请我参加生日聚会。

面对学生的邀请,我思考了很久,“学生邀请我,说明他们把我当朋友,是对我的信任,去参加,他们肯定很高兴,可是,这样会不会引发学生们的攀比、浪费?拒绝学生,会不会让他们伤心?”

反复思考之后,我觉得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庆祝生日。我发动班干部,组织了“18岁,我们成人啦”主题班会课。在班会上,全体同学给“小寿星”们进行了简朴的庆祝,而后我引导学生们构想十年之后自己的生活。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要做科学家,有的说要做企业家,有的说要和家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我跟学生们分享了自己读大学、工作以来的经历,启发学生认识到要想实现梦想,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次活动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小寿星”们把原本计划请客的钱凑起来,买了一台饮水机放到教室里,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本来有些同事觉得我组织这个主题班会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看到效果后,也纷纷效仿开展了类似的活动。

问题:

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14分)

 

31.材料:

在初二时,我因沉溺于看文学书而疏忽了其他学科,为了对得起父母:“我勉强自己收了心,跟每一位老师合作,凡书必背,凡课都听,连数学习题,我都一道一道死背下来。”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道叫我们做。我发现这个秘密后,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见也没见过的方程式,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

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摘编自三毛《蓦然回首》)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14分)

 

32.材料:没有任何借口

在西点,长官曾问我:“你为什么不把鞋子擦亮?”我说:“我太忙,没时间擦。”这样的回答得到的只能是一种训斥,正确的回答只能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位学员懂得: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西点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学员在校时只是年轻的军校学生,但是日后肩负的却是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在生死关头,你还能到哪里去找借口?哪怕最后找到了失败的借口又能如何?“没有任何借口”的训练,让西点学员养成了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借口在我们的耳畔窃窃私语,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他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堂皇。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等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经尽力了”等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有成千上万条借口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诿、迁怒、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脱。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个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啊!(摘编自[美]费拉尔.凯普《没有任何借口》)

问题:(1)“没有任何借口”中的“借口”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4分)

 (2)请结合本文,分析“没有任何借口”这一行为准则对人的品格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道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幸福是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有灵魂的教育”不仅要将孩子们培养成有用之人,还应教会他们追求幸福,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1000字。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专家详解试题参考此处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题目中的小丽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吴老师表扬其有自己的精彩,正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表现。

2.【答案】D。解析: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题目中班主任只关注了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学科及课外活动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3.【答案】B。解析: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能够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目中,周老师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正是终身学习的体现。

4.【答案】B。解析:教育公平要求教师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不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为本。题目中赵老师排座的方法有悖于教育公正的原则,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而是给分高的学生好的座位,这是不公平的体现,没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5.【答案】A。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三条规定: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6.【答案】C。解析:学校不是行政主体,不具有罚款的权力。因此,学校不能以迟到或缺勤为理由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

7.【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因此,孙某不能取得教师资格。

8.【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题目中某中学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要求。

9.【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是个人隐私,公开公布成绩就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0.【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11.【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题目中王某在学校附近开设营业性电子游戏厅,违背了此条规定。

12.【答案】B。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13.【答案】B。解析:教师角色是教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所担当的职业身份的总体概括。“欣慰于学生的成长”体现了张老师的职业角色,“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体现了张老师社会角色中扮演的家庭生活角色。这二者的冲突就是生活与工作出现的角色冲突。

14.【答案】C。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做到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15.【答案】A。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要求: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系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16.【答案】A。解析: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能够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目中,胡老师拒绝参加暑期培训,没有认识到持续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说明胡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

17.【答案】D。解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该诗句出自于杜甫的《蜀相》,意为“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锦官城”为成都的别名。

18.【答案】C。解析:“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去觐见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因此,图穷匕见出自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19.【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使用了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节省了雕版费用,大大提高的印刷的效率。当时是泥活字,后来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题干中,C项胶泥印刷的诞生是正确的,A项说的是改进而不是诞生或发明。

20.【答案】D。解析: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巴士海峡位于中国台湾岛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是太平洋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线。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麦哲伦海峡是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

21.【答案】D。解析: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以及《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林家铺子》是茅盾的代表作。

22.【答案】B。解析:《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

23.【答案】A。解析:二十四节气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因此,惊蛰不在夏季,是春季的节气。

24.【答案】A。解析:“豆蔻”是指十三、十四岁的女子。

25.【答案】C。解析:A项表示的是“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B项表示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D项表示的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26.【答案】A。解析:缩进是对段落的操作,而BCD都是对文字的操作。

27.【答案】C。解析:在单击“格式刷”时,可复制的区域数目是一次;双击“格式刷”,则可多次复制。

28.【答案】B。解析:李教练和赵教练的预测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于三位教练只有一个人说对,所以张教练说的话是错的,则可推出组长和副组长都没有考满分,排除A、C、D三项,只能选B。

注:此题B项也不必然正确,因为由题干只能推出有人没有考满分,而不能确定是否所有人都没有考满分。

29.【答案】A。解析:题干考查朴素逻辑中的顺序问题。根据青青的话,她喜欢的学科可以写为:英语>语文;化学>物理;语文>化学;数学>英语。据此可以推出,青青喜欢科目的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数学>英语>语文>化学>物理。故选择A项。

二、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材料中“我”的行为符合职业理念中素质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要求,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值得提倡的。

首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材料中,班上学生邀请老师去参加生日聚会,班主任利用这次机会,展开主题班会,引导全班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与信念,既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又使学生在学习动力、身体素质、思想品德、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材料中,老师面对学生邀请的思考,充分考虑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召开了“18岁,我们成人了”主题班会,使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最终使学生各方面认识都得到了提高。

再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老师利用开主题班会的形式,给“小寿星”过生日,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更造就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因此,作为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多的是促进学生成长,为此,教师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1.【参考答案】

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首先,老师的行为违背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数学老师当众给学生脸上画了鸭蛋,言语之间也透露着对学生的讽刺和挖苦,种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老师的行为违背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材料中的数学老师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学生无法作答出试卷时就对学生加以斥责与否定,而不去肯定学生之前拿满分时的付出与努力。此外,教师让学生在10分钟之内做完一份完整的卷子也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

再次,老师的行为违背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的教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道,这是一种对待工作不负责的做法,也是导致学生前几次考试能得100分的原因。如果老师能够认真对待每次考试,精心设计考题,就不会让学生发现出题的秘密。

总之,材料中数学老师的行为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违背了教育规律,没有做到爱岗敬业。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醒,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2.(1)【解题思路】

这道题是对概念进行解释,其做题方法是从材料中回答概念的字面意思以及概念的本质。通过分析:第一自然段告诉西点军校名言,二三自然段讲述该名言的好处,第四自然段对该名言进行重点解释,所以答案在最后一自然段。

最后一自然段首先解释借口,接下来举出具体的例子,最后做出相应的总结。所以答案在开头几句以及结尾几句。考生只需要把这关键的抽象性的话语摘抄出来即可,相对比较简单。【参考答案】

文章的借口指的是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他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堂皇。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个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2)【解题思路】

这道题题目要求请结合文本,分析“没有任何借口”这一行为准则对人的品格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仔细审题会发现,这一准则对人的品格产生的影响可以从材料中来,重点是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是答题要点,第三自然段“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是答题要点。【参考答案】

没有任何借口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其对人的品格有以下影响:

一是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寻找理由,所以培养人们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让每个人知道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二是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可以培养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三、写作题

33.【写作要点】

1.立意,对于这道题的中心观点的关键词比较好把握:幸福。在最后一句话中提到要有灵魂的教育,要把孩子培养成幸福的人。所以中心观点比较简单:教师应将学生培养成幸福之人。

2.文章的结构可以采用五段三分式、起承转合式或者是层次递进式。对于这道题目来说采用层次递进式比较好写。首先阐释幸福的现代教育,进而论述幸福的现代教育的好处,最后引申出老师如何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当然采用分论点的写法也是可以的,可以从如何将孩子培养成幸福之人来着手写作。材料中没有具体的做法,所以三个分论点需要同学自己引申的较多。【参考范文】让学生成为幸福之人是教师努力的目标

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让学生掌握生存本领,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不同的人对教育的理想有不同的解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幸福是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所以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成为现代教育提出的新口号。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春天里偶然闻到路边阵阵花香,夏天里穿着鲜艳的T恤坐在海边看潮起潮落,秋天里走在满是法国梧桐的小街上,冬天里在飘雪的时候站在路边吃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教师的幸福是看见学生的进步,学生的幸福是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当学生难过的时候,有老师在后面安慰他;当学生孤单时,有老师在身边陪伴他;当学生哭泣时,有老师为他擦掉泪水;当学生失败时,有老师鼓励他;当学生成功时,有老师为他喝彩。

当学生内心充满幸福,一方面可以拥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处理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对生活的热情,成为积极乐观,充满活力的人。所以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幸福之人。

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感谢老师,因为他教会我们做人做事;感谢朋友,因为他们和我们分享成长的点点滴滴;感谢学校,他为我们成长提供宽广的平台。不要简单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理所当然的,要感恩生活的一切。只有感恩,内心才会充满丰盈的美好,生活中才会快乐很多。

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心所向是成功的关键。俗语说:“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可见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碰见重大困难的时候,发挥集体的力量,可以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幸福。

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乐于助人。乐于助人,是中国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雷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乐于助人的精神。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会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幸福。

一朵野花说,幸福就是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展示美丽,开满过路人寂寞的旅途。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乐于助人。有人说幸福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幸福把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更要注重教育的内涵。答案参考此处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

2.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连续性C.差异性D.顺序性

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清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选择功能B.发展功能C.传递功能D.保护功能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种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5.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

7.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力水平

8.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A.学科课程B.拓展性学科课程C.辅助性学科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9.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

12.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

13.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的哪个阶段?( )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14.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A.消退B.负强化C.惩罚D.正强化

15.晓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

16.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小博的情绪具有( )。A.矛盾性B.激动性C.掩饰性D.短暂性

17.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扰。心理辅导老师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使其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行为分析法B.合理情绪疗法C.系统脱敏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

18.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也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A.焦虑症B.神经衰弱症C.强迫症D.抑郁症

19.晓玲和她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能很好地与学校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能?( )A.归属功能B.支持功能C.认同功能D.塑造功能

20.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

21.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手机、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心理品质?( )A.思维品质B.注意品质C.意志品质D.个性品质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23.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4.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25.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27.简述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28.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题也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难到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棵自真心再见吧零分”。

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地把李小刚叫到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地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

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

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

再见吧,零分!

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啊!”

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惊诧。梁老师接着说:“诗贵形象,你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志,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个不甘心与零分为伍的人。”“这是诗?我也能写诗?”

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激动。

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态度。

两年后,李小刚顺利地考上了高中。

问题:(1)梁老师成功地运用了哪一德育原则?(6分)

 (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2分)

 

31.材料:

小林进入初中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时,他经常把“这是老师说的”挂在嘴边。现在,他经常跟同学一起讨论书本以及老师的一些观点,觉得书本上和老师的很多观点不合理,经常以独立批判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家长所给出的建议,有时候甚至会因为一个问题或观点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老师觉得小林有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学原理恰当地加以运用,看待问题有点片面,对一些观点的怀疑和批判缺乏充足的论据。

问题:

根据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林思维变化的特点(9分),提出促进小林思维发展的建议。(9分)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专家详解试题参考此处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学记》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2.【答案】C。解析:一刀切是说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忽略了整体中的个体,无视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能力、发展速度,因而,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3.【答案】A。解析:文化的选择功能是对某种、某部分文化的吸收和舍弃。题干说明教育内容是对文化的“吸取”和“清除”,这体现了教育内容是从文化中精选出来的,所以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功能。

4.【答案】A。解析: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种典型对立的理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注重教育的个人价值,主张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社会本位论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

5.【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答案】A。解析: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说明教育是随着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7.【答案】D。解析: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因此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

8.【答案】D。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

9.【答案】B。解析:张老师运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丰富学生的知识,运用了言语直观,遵循了直观性原则。

10.【答案】D。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体现在:教育具有间接性,即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育具有引导性,即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育具有简捷性,即学生所学知识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

11.【答案】D。解析:这句话意思是:君子们广泛的读书并且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那么他的智慧就会显明而且品行方面也没有什么过错了。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结合句意,体现了个人修养法。

12.【答案】B。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赋予枯燥无味的知识特定的意义,体现了精加工策略。

13.【答案】D。解析:小岩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是提出假设阶段;去检查保险丝是检查所提出的假设,属于检验假设阶段。

14.【答案】A。解析: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老师和同学对小伟的行为不予理睬是不给予他任何强化物,属于消退原理。

15.【答案】D。解析:公正阶段的表现主要有出现利他主义,晓霞能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判断道德事件,说明她处于公正阶段。

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出一定的掩饰性,即情绪的外在表现与内心真实体验不一致。

17.【答案】B。解析:合理情绪疗法又称为理性疗法,是通过驳斥错误观念,形成正确的观念的方法。题干中的心理辅导老师即是用了这种方法。

18.【答案】A。解析:焦虑症表现为坐立不安、情绪紧张等,小燕的症状与此相符,所以她存在的心理问题是焦虑症。

19.【答案】C。解析:群体的认同功能是对群体倡导的价值观念具有认同感,晓玲能在很多方面很好地与学校保持一致,表明了群体的认同功能。

20.【答案】D。解析: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丁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投射到学生身上,是投射效应的体现。

21.【答案】B。解析:李老师能兼顾学生各种活动,体现了很好的注意分配能力,因此选择B项。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也就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故普通高中也属于基础教育。

23.【参考答案】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育目的的实现也要通过教学来进行,因此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4.【参考答案】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所以二者并不完全一致。

25.【参考答案】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因此,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持久的而非短暂的。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27.【参考答案】(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28.【参考答案】(1)阶段性与连续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9.【参考答案】(1)同理心。这是与学生沟通的前提,包括三个条件:①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②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③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2)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3)接纳与尊重学生,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1)梁老师成功地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2)要在德育工作中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材料中梁老师对待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写的“诗”,不仅没有批评,反而从中看到了学生不甘于落后的精神,体现梁老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其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梁老师通过改写学生的“诗”,利用学生的“诗”鼓励了学生,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自己积极的精神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好的成绩。

最后,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梁老师对小刚的德育工作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对他“诗”的评价进而促使小刚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自我肯定,并在这种认识下坚定了学习信念。

31.【参考答案】

初中生的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这一特点体现在运用假设、逻辑推理以及运用逻辑法则三个方面。另外,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相呼应,初中生的思维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这一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活动的自我中心的出现。案例中小林由小学时期认同教师所说的,转变为初中时期和同学一起讨论知识甚至批判、争执,这是其思维批判性的表现。由老师对小林的描述可以看出,小林的思维也表现出片面性。

针对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教育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1)贴近生活,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2)从具体实物到抽象思维。(3)从动手实践到抽象理论。(4)要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情境。(5)加强实际逻辑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答案参考此处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具有( )。A.校本教研的意识B.课程开发的意识C.长善救失的意识D.示范引领的意识

2.高一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便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上每一个同学,并据此指导学生制定三年发展规划。这说明王老师关注( )。A.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学生发展的互补性C.学生发展的平衡性D.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3.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次考试成绩前三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A.正确,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B.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C.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D.不正确,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4.政治课上,杨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对此口误,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为了保面子,将错就错B.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C.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D.为了赶教学进度,课后再说

5.某中学对违反校规的同学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 )。A.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B.合法,是塑造优良的有效手段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D.不合法,罚款之前应该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B.学术自由权C.民主管理权D.教育教学权

7.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进行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A.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B.合法,都是当地学生,用方言教学更容易与学生沟通C.不合法,教师授课应该使用普通话D.不合法,违反教师应当弘扬的优秀文化传统规定

8.某县教育局为将一所初级中学打造成示范学校,将全县最优秀的教师都调配给该学校,该县教育局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B.正确,有利于扩大当地教育的影响力C.不正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D.不正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9.某初级中学开展法制教育月活动,要求学生的父母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说:“孩子到了学校,学校就该负责他的所有教育,我们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管哪?”这些父母的说法( )。A.正确,学校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B.正确,父母没有承担法制教育的责任C.不正确,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D.不正确,学校对学生负有全部责任

10.放学后,教师李某让学生留校补作业,李某因事离开,将小强单独反锁在办公室,直至深夜,李某的行为( )。A.合法,教师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B.不合法,李某侵犯了小强的人格权C.合法,教师有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义务D.不合法,李某侵犯了小强的人身自由权

1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B.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C.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D.构建体系完整的终身教育

12.中学生王某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刘某将其赶出教室并罚王某做俯卧撑,王某体力不支,头部磕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王某对自身所受伤害应负主要过错责任B.刘某将王某赶出教室后不应该实施体罚C.学校可以发给予刘某相应的行政处罚D.刘某侵犯了王某的受教育权利和人身权

13.某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A.正确,教师应该终身学习B.正确,教师应该无私奉献C.错误,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D.错误,教师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

14.一位家长抱怨:“李老师隔三差五给家长打电话,每次都把我们狠狠地批评一顿,还经常叫我们到学校里去听她训话。”李老师的做法( )。A.错误,教师应该与家长平等沟通B.错误,教师对学生发展负全责C.正确,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学生D.正确,教师应该主动寻求家长支持

15.迟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出现了不少错误,面对同事的质疑,迟老师说:“这不过是一本校本教材而已,没必要那么认真!”迟老师的做法( )。A.不合理,违背了终身学习的师德规范B.不合理,违背了勤恳敬业的师德规范C.合理,精力用于校本教材编写不值得D.合理,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把课上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