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宝典·医疗养生宝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1:15:51

点击下载

作者:宋涛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养生宝典·医疗养生宝典

中华养生宝典·医疗养生宝典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华养生宝典·医疗养生宝典作者:宋涛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辽海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5-01ISBN:9787545102277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的不少病变及过早衰老与血管老化有密切关系。如何延缓血管老化

人体的不少病变及过早衰老与血管老化有密切关系。血管老化是指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突出表现是血管硬化。年轻时,动脉柔软而富有弹性,血流顺畅,为各器官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增厚变硬,血管腔变窄,血流变慢,身体各组织尤其是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就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病变。例如,脑动脉硬化出现智力减退、未老先衰,甚至脑缺血中风;冠状动脉硬化可出现冠心病、心肌缺血;下肢动脉硬化可出现“不安腿”综合征,行走困难。采取一些措施延缓血管老化,减轻动脉硬化,是防病抗衰的关键。延缓血管老化的措施有:

1.适度控制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食物的摄取。从中年开始即应当重视。否则,过多脂质分子沉积于血管壁,逐渐形成灰黄色和质地坚硬的矗块,使血管硬化,血流不畅。

2.常吃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可以及时中和肉食、蛋、糖等酸性食物代谢后所产生的酸,还能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壁不受自由基的侵害。

3.坚持体力活动。血管老化的迟早和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同是50~60岁年龄段,体力劳动者血管老化发生率仅1.3%,脑力劳动者高达14.5%。

4.戒烟节酒。烟草中尼古丁类物质能使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其他一些有害物质,还可直接损害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血管生理功能。长期嗜酒可促使肝脏合成胆固醇增加,使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加速血管硬化的形成。心脏病:临床治愈≠痊愈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治愈率日益提高。但要注意的是,临床上所谓治愈只是指主要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控制,但其病理改变并未完全消除。也就是说,还不能认为患者已经痊愈,在某种诱因作用下,再次发病的风险依然存在。少数心脏病患者出院后,因保护不当以致“二进宫”的现象屡见不鲜。

以心肌梗死为例,住院后经过医生紧急救治,使胸痛、气短、心律紊乱等症状消失,病情被控制,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患者大都出院调养,继续观察治疗,这种情况称之为临床治愈。

然而,造成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诸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等,并未随临床症状暂时消失而彻底纠正,一遇诱因侵袭,就可能再次发生梗死,而且一般要比第一次梗死时更为严重,病死率也更高。其他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等所引起的心力衰竭,也有相似的情况。

专家认为,多数心脏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病人既要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念,又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一般地说,临床症状消失后,仍然要积极预防诱因,避免过劳、过度兴奋、情绪激动、精神抑郁、吸烟、暴饮暴食、受寒、熬夜等等。只要认真防止上述诱因刺激,坚持合理用药,建立良好生活制度,定期复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再次发病的危险性。“小中风”需积极防治

医学上称“小中风”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老年人很常见。脑组织某一局部区域发生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血液供应暂时中断或显著减少,会出现各种神经症状。缺血部位不同,症状也各异,包括眩晕、极短暂意识丧失、一侧上肢或半身活动失灵、语言不清、单眼失明、耳鸣耳聋等。“小中风”绝大多数在24h内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小中风”虽发病短暂,但却是脑梗死的危险信号,特别是发作较频繁者,日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很大,故应及时就诊,消除隐患。一般地说,发作时的治疗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抗凝为主,如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血管扩张剂或改善血流的药物(脑益嗪、西比灵等)、抗血凝的药物(抗栓酶、尿激酶、去纤酶等)、活血化淤中药(丹参、川芎、当归等)。最近,不少医生主张采用脑外手术治疗,效果迅速、可靠。手术方法并不复杂,从颈部切口暴露颈动脉,暂时阻断血流,将狭窄部位的颈动脉内膜剥离,去掉引起脑供血不足的障碍,与药物治疗比较,效果显著且“立竿见影”。此外,由于剥除了动脉内膜,可使胆固醇等脂类物质不在血管壁附着,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小中风”不可怕,但有继发脑梗死的危险,故应重视。进入中年后,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每年至少查体一次,特别要及时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已存在“小中风”危险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较长时间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等),并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以预防“小中风”的发生。偏头痛宜注重生活调理

偏头痛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特征是发作性头痛(单侧居多,也可以是双侧),发作的频率和周期、疼痛的强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轻者只需服少量镇痛片即可控制;重者则痛苦不已,坐卧不安;少数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情绪障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偏头痛具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具体地说,某些诱发因子使血小板释放大量5-羟色胺(简称5-HT),这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它可直接作用于脑血管上的5-羟色胺受体,引起脑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偏头痛发作。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如麦角胺等,就是通过作用于这类受体而发挥疗效的。

对待偏头痛,关键在于控制诱发因素,注意生活调理,特别是在发作间歇期不能掉以轻心。临床比较肯定的诱发因素,主要有食物和精神因素。此外,本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偏头痛患者的更应重视预防。

食物因素:少吃富含酪胺或苯乙胺的食品,如奶酪、柑橘、巧克力及海产品;少吃腌制咸菜、咸肉;少吃刺激性过强的辛辣食物和调味品;尽量戒酒,尤其不饮红酒。

精神因素: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保证睡眠。抑郁、紧张、焦虑、过劳都可促使偏头痛发作。需要提醒的是,偏头痛的发病与个人身体素质、免疫功能等有一定关系。因此,同是偏头痛,但诱发因子却不相同。患者应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找出与本人有密切关系的诱发因子,有的放矢地预防。眩晕≠头昏

眩晕和头昏都是常见症状,但两者不是一回事。发生原因不同,处理也不尽一致。

眩晕是由于体内平衡感觉系统发生障碍所致。患者突然觉得身体和周围事物都在不停地旋转,上下颠簸,即天旋地转。发作时病人有耳鸣症状,少数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情绪不稳。平衡系统为什么会突然失灵呢?详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只知道是人的平衡器官,即内耳前庭组织有病,比如前庭炎症,内耳膜迷路部位积水等。至于为什么会引起积水,还是一个谜。从临床看,大多数眩晕发作都呈阵发性,病来得急,去得也快,最典型和最常见的莫过于美尼尔病和晕动病(晕车、晕船等)。一般地说,只要发作时卧床休息、防止摔倒,无需特殊治疗,必要时可酌情服用晕海宁、镇静药。有必要提出的是,如果眩晕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一周以上),同时有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那就要到神经科就诊,排除脑肿瘤等严重疾病。

中老年人经常发生的头昏与眩晕不是一个概念,它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只是由睡眠不足、身体虚弱、精神紧张引起的;有的可能是严重贫血、脑供血不足、高血压、颈椎病等所致。一般地说,病人除头昏外,大都伴有其他症状。经常头昏的中老年人,应及时做各项检查,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变。降压治疗有讲究

中老年人得了高血压病,大多数都需要服用降压药进行降压治疗。尽管如今降压药种类繁多,药名琳琅满目,降压作用可靠,但并不是随便选用哪种降压药都适合自己,都能得到满意效果,其中还有不少讲究。

在降压治疗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个体化,这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因为同样是高血压,不同患者血压过高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征并不完全一致,而不同类别的降压药其药理作用亦不尽相同。因此,某一种降压药对甲疗效显著,对乙则不仅效果很差,还可能出现副作用。可见,在选择降压药时不能自行购买服用,应该到医院做必要的检查,了解自己高血压的特点,然后与医生沟通,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于自己服用的降压药,才能事半功倍。确定用药方案后,要坚持到底,不可朝三暮四,轻易换药。再好的药也不可能立竿见影。特别是高血压这样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往往非一朝一夕形成,治愈也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它不可能像急性病那样,来得快去得也快。何况,人的血压很容易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尤其是中老年人自身调节机能相对较差,故有时候病情或疗效出现反复并不奇怪。当然,为了慎重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看是否需要调整用量和用法,但切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骤然停药,以免发生意外。

最后,任何降压药都不是万能的,即使用药对路,效果明显,也不能忘记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调整饮食,戒烟戒酒,适度运动,这是不言而喻的。偏瘫病人康复要诀

传统理念的更新,医疗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偏瘫病人得到康复。少数病人由于认识偏差,处理不当,以致康复缓慢或不理想。根据临床医生经验,做到以下几点,可以使偏瘫尽快康复。

1.重视早期训练,拒绝过度保护。原则上在病情稳定后,即应投入康复训练。过度保护,不敢活动,反而可能使病变部位或受损器官发生废用性萎缩,恢复起来难度很大。

2.树立长期思想,不能急于求成:偏瘫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耐心。一般地说,下肢功能恢复相对比上肢容易,上肢肩部比手相对容易,其中以手指功能恢复最慢。认识其规律,心中有数,坚持循序渐进,就会有效果。

3.患侧肢体作为训练重点。虽然患侧和健侧肢体都需要训练,但前者是重点。也就是说,应首先训练患侧肢体去完成生活中的日常活动,如进食、启动开关、按钮等,而健侧肢体只作为患侧的辅助。

4.注意肌力训练,还要重视感觉训练。不少患者只注意练习行走,提高肌力,但忽视必要的感觉训练。应有计划地通过按摩等手段,活跃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运动和感觉机能都得到恢复。

5.调配日常饮食,保持乐观情绪。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调整十分重要。日常饮食以清淡而富于营养为原则,多吃优质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脂肪和盐。同时要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保持乐观情绪和稳定心态,这有助于病人的尽快康复。老年隐性心衰的征象

不少已有心功能不全或冠心病病史的中老年人,在典型心衰发作前,常出现某些症状和体征。如能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对策,就可以控制急性心衰发作,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1.气喘和憋气。中老年人一般因体弱气虚,轻微活动就觉得气不够用;但只要休息一会儿即可缓解,躺平无憋气现象。而隐性心衰者即使不活动也有点气不够用的感觉,稍微活动便气喘吁吁,特别是平卧后憋气明显,睡眠中常被憋醒,只好坐起一阵子,垫高枕头,才能缓解。

2.心率和心律。隐性心衰者平时就心率较快,大都在80次/分以上;稍作运动或情绪激动,心跳超过100次/分,而且经常出现节律不齐,强弱交替,甚至有间歇脉。

3.尿量和夜尿。一般人白天尿量多,夜尿少。隐性心衰者因心功能差,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心排血量减少,影响肾脏血流灌注,故白天尿量比健康人减少;而夜间因心脏负荷相对减低,心排血量相对增加,肾脏有较多血流灌注,故尿量增加。

4.淡漠或烦躁。有冠心病史的中老年人,突然出现精神状态变化,或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或情绪波动、烦躁,再加上明显倦怠、乏力、失眠等,说明心功能差,排血量少,影响大脑血氧供应。

凡出现上述症状或体征的中老年人,应警觉隐性心衰存在,需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诊治。早期高血压怎样用药

被确诊为高血压病后,除加强自身生活调理外,大都免不了服药治疗。临床观察显示,部分早期高血压患者尽管按照要求服用降压药,但效果却并不理想,3~6个月内未能降到标准值。这其中除个体差异原因外,可能存在用药方法和程序问题。为此,专家们对早期高血压用药,提出4个基本原则:一是开始用药治疗时剂量不宜过大,应先用小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二是与医生沟通,及时而合理地采取联合用药,力求较快地达到明显的降压效果;三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用药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出现不易耐受副作用时,应立即告知医生换药;四是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避免或减少血压波动。

目前,常用降压药有六大类: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等)、β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钙拮抗剂(如心痛定等)、α阻滞剂(如哌唑嗪等)、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如氯沙坦等)。从理论上说,每一类降压药都可用于开始治疗,但由于个人条件差异,不少患者单独服用某一种药,效果常不稳定,而合理搭配用两类药则疗效显著。如何搭配?专家们推荐以下5种有效的联合用药:①利尿剂和β阻滞剂;②利尿剂和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③钙拮抗剂和转换酶抑制剂;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⑤α阻滞剂和β阻滞剂。除此之外,患者不要随意搭配,更不宜同时服用超过两类降压药。

上述用药原则和处方,主要适合于早期高血压,目标是在3~6个月内,将血压控制到标准值(中老年人140/90mmHg;中年人为130/80mmHg)。然后再复查,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继续治疗。至于已经有并发症的高血压病,虽然也离不开以上几类药,但在处方上比较复杂,需要对用药搭配和剂量随时进行调整,力求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方案。稳宝性和不稳定性冠心病

冠心病有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之分,后者的危险度远大于前者。临床上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者也多属此类。

所谓不稳定性冠心病是指冠脉管腔内的粥样斑块,因富含胆固醇而不稳固,易破裂,并在破裂处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管腔突然被堵塞,造成严重心绞痛发作,甚至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或猝死。更值得关注的是,不稳定性冠心病具有一定隐蔽性,它往往发生在日常生活或工作过程中,无明显诱因,甚至在完全静息状况下突然发生,令人猝不及防。当然,如果提高警觉,加强风险意识,还是能够发现某些特征的。比如:平日很少发作,但近一两个月内心绞痛频繁发作,且严重程度加剧,发作时间延长;以往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效果显著,但近来发作时硝酸甘油的效果不如以前,所需剂量加大;近年被确诊患有明显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绞痛发作时如及时做心电图检查,显示有心肌缺血等异常。

倘若被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冠心病,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必须住院进行监护,积极治疗,切不可存侥幸心理,贻误病情。治疗措施包括立刻使用抗凝血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降压药物、调脂药物,这些药物大都需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用。为安全起见,最好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而且越早越好,以便明明白白了解病变情况;有条件者应争取做冠脉内支架术,大多数疗效立竿见影。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这类手术的安全性已大大增加。

最后要说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虽然动脉管腔斑块比较不容易破裂,形成血栓机会较少、绞痛发作的频度和严重程度可长期不变,但不等于“万事大吉”。倘不注意生活调理,定期监测,也有可能转变为不稳定性;相反,不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过及时积极治疗,也可以转变为稳定性,两者并非一成不变。心跳过慢分析

正常人心跳每分钟60~100次,而且很规则。如果少于60次,表明心跳过慢,医学上称为心动过缓。对心跳过慢的处理,取决于引起心跳过慢的原因以及症状的轻重。简单说来,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过高引起的。人的心跳频率受自主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变慢。正常时两者相互影响,处于矛盾统一的过程。倘若由于某种原因使迷走神经兴奋性明显升高时,便会出现心跳过慢,每分钟只有50次左右。由于心脏无器质性病变,发放冲动的起搏点即窦房结功能正常,故虽然心跳慢,但很有力、规则,无不适感觉。这在临床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要注意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保持良好心态和乐观情绪。自主神经调节机制恢复正常时,病体大都能逐渐康复。

第二种是由于窦房结病变引起的。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内指挥心跳的“司令部”窦房结发生了退行性改变,再加上冠心病、高血压等的影响,窦房结起搏功能障碍,冲动发放次数明显减少,心跳变慢,每分钟常不足50次,患者常有头晕、胸闷、乏力,甚至昏厥,临床上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处理方法最好是安装心脏起搏器,帮助心脏跳动。医学科技的进步,心脏起搏器的类型、性能、安全性已大大提高,即使8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能够耐受。当然,在具体运作上要考虑适应证、经济承受力等条件。病情较轻者可酌情服用阿托品片、生脉饮及其他活血化淤、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最后,还有少数由于房室之间的传导完全或严重阻滞引起,心跳每分钟仅有40次或更少,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常致昏厥。处理方法与上述第二种情况基本相同。脉压过大不可忽视

国内一些专家提出高血压防治若干新观念,其中之一是,高血压患者要重视脉压过大的危险性。所谓脉压是指收缩压(简称高压)减去舒张压(简称低压)的数值。它增大说明动脉弹性差,也就是说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受损,管壁变硬。由于弹性减弱,导致动脉扩张,使脉压增大。目前认为,脉压过大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积极干预,不可掉以轻心。传统观点认为,中老年人高压增高是随年龄增长的生理现象,只要低压不高就问题不大,而现在则认为这种看法不妥。一般情况下,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数据越高当然危险性越大,但是高压超过130mmHg后,则低压越低危险性越长。比如,高压为160mmHg时,低压为75mmHg者(脉压等于85)要比低压为95mmHg者(脉压等于65)危险性增加10%以上。具体地说,前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几率显著大于后者。

脉压过大如何处理?一般地说,控制高压比控制低压相对较为困难。除按高血压治疗原则处理外,还可采取一些改善动脉内皮、提高动脉弹性的措施。具体地说,可同时选服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叶酸等非降压药,常有一定效果。当然,具体运作较为复杂,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早春慎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冷暖变化无常,中老年人不可放松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专家提醒,要特别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中风,但它与人们比较熟悉的脑出血中风不同。比如说,没有肢体活动障碍,手脚仍然灵活自如;没有明显口齿不清、口眼歪斜。本病对生命威胁很大,不可忽视。

所谓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并引起神经和精神障碍。主要原因有颅内动脉瘤破裂、严重脑动脉硬化、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液病等;对中老年人而言,以前两者居多。发病前一般仅有头痛、头晕等不适,常因情绪激动或在弯腰、剧咳、大小便时突然发作。大都头痛剧烈、恶心呕吐、精神不振、定向障碍、近期遗忘、幻觉、淡漠、乏力,但意识基本清醒: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不破坏脑实质,故四肢活动不受影响。

预防要点:首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如突然出现明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又找不出原因解释,应怀疑本病的可能。不可因为没有肢体活动和语言障碍而麻痹大意。为安全起见,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通过CT或腰穿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虽然对生命威胁很大,但并非不治之症。多数患者经及时抢救,可以康复。由于没有损及脑实质,故恢复后不会遗留肢体瘫痪,可保持良好生活质量。当然,患者和家属必须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绝对卧床休息一两个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不良刺激,以防止再出血,这是顺利康复的关键。高血压患者能长寿

高血压病的危害不在于高血压本身,而在于它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成为“心衰”、脑卒中、“肾衰”之类的危险杀手。由于高血压病一直被认为是终身性疾病,难以治愈。因此,人们不禁要问,高血压病患者还能长寿吗?回答是肯定的。近期一些研究表明,只要能认真讲究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平衡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少酒,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合理用药,即使血压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完全有可能享受天年。

不久前,某市对344名90~109岁的寿星进行了血压检测,发现有高血压者接近65%。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虽然有高血压,但由于没有合并心脑血管病,能够和高血压病“和平共处”,可以长寿。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长寿的高血压老年患者有些共同点:①他们多数体型比较消瘦,体重不超标;②日常生活中膳食都比较清淡,荤少素多;特别是每日摄盐量大都不超过10g;③在中老年期都从事体力劳动;60%以上在90高龄时每日仍保持两小时以上的体力活动。由此推测他们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推迟,估计70岁左右才发病。而研究证实,高龄中老年人的血压演变有其独特之处,表现在血压能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下降,往往有不治自愈的倾向。

由此可见,年轻时就要远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对高血压病的预防意识,力争不发生高血压病,最低限度要推迟高血压病最初发病年龄;如果已经得了高血压,则要积极治疗,控制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只要长期坚持,即使得了高血压,一样能长寿。脑卒中会杀“回马枪”

医学技术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保住了性命,脱离了危险,得以回家疗养。不过,这仅仅是康复的开始,疾病还远未痊愈。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血栓,都存在复发的风险,稍一不慎,病魔就可能杀个“回马枪”,切不可大意。

1.脑出血。出院后的头两三个月,复发几率比较高,约1/3病例由于各种诱因再次出血,而且比第一次出血更加危险。因此,这类患者必须高度重视预防。除按医生规定,做些康复训练外,尽量安静休息,不能过于劳累;尤其要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诱发再次出血。另外,患者应遵照医生处方服药,并加强血压监测,尤其是舒张压监测。因为后者升高是引发再次脑出血的祸首。

2.脑血栓。复发率较高,据调查资料显示高达25%,而且可多次复发。其严重后果是每复发一次,病情加重一次;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脑血栓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也显著增加。一般说,脑血栓患者度过危险期,出院后一年内复发的风险最大,2~3年内次之,所以需要长期保持“居安思危”,提高预防意识。具体说:①要认真控制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因素,如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消沉、受凉、饮酒。因为这些因素都可以促进血液凝固性增高,血黏度增加,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②坚持继续治疗原发病,不要轻易停药,尤其要定期监测血压,既不能让血压过高,又不能把血压降得太低太快,这就需要与医生沟通,适时调整用药剂量,确保安全;③个人应加强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尽量做到自己进食、洗漱、梳头、穿衣,并在家中间断行走,逐渐过渡到户外活动;④保证饮水量,每日清晨可饮白开水一杯,每日进水量不少于1500ml,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动作

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举动,对健康人不算什么问题,但对高血压患者则可能是危险行为,应有意识地加以避免。

1.下蹲或弯腰拾物、系鞋带时,头部冲下,动作过猛,时间过长。由于此时脑部血流量急剧增加,可引起头昏、头涨、站立不稳、跌倒,甚至诱发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患者需要下蹲时动作要缓慢,并尽量使头部保持水平位置。

2.变换体位时动作过急。比如,从卧位或坐位迅速站立,而没有缓冲。人体静坐或静卧15~30后,血压会比站立时降低10~20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体位改变时血压的调节机制减弱,反应不灵敏,故一旦从坐位或卧位快速站立时。血压不能及时升高,易发生晕厥,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

3.大便不畅时过度用力。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排便时因便秘常要用力屏气,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过于用力屏气使血压在很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心率明显加快,心脑血管负担显著加大,极有可能发生意外。

4.清晨锻炼强度过大。人体血压呈24h周期性变化,清晨6~10时为第一个高峰,高血压患者在这一时段血压升高更明显。如果清晨起床后,便进行较大强度的锻炼或体力劳动,可以使血压更高,从而增加脑卒中等发作的危险性。

5.饱餐后立即洗热水澡。进食后胃肠道血流量大大增加。如果此时洗热水澡,则由于全身皮肤小血管舒张,可使心脑血管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容易导致心脑缺血。因此,高血压患者洗澡,应选择在进餐后至少一小时再进行。漫谈高血压

进入新世纪,高血压患病率有增无减,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并已成为致残、致死的最大杀手。进一步普及高血压的基本常识,加强防治理念,是迎接挑战,最大限度控制高血压的重要举措。目前,尽管高血压发病率已高达百分之十几,但仍有不少人对高血压的新概念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合理防治。本文着重介绍一点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1.成人高血压的标准和分期。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毫米汞柱)。理想血压低于120和低于80;正常血压低于130和低于85;正常高值130~139和(或)85~89。

高血压Ⅰ级:140~159和(或)90~99;

高血压Ⅱ级:160~179和(或)100~109;

高血压Ⅲ级:高于180和(或)高于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于140和低于90。

2.若干注意点(1)按照传统标准,成人收缩压低于140,舒张压低于90,即为正常血压。但按照卫生部和高血压联盟制定的新指南,对正常血压的标准要求提高了,即收缩压低于130,舒张压低于85,才算是正常血压。这就意味着一大批原来属于正常血压的人群,被划入正常高值而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2)正常高值不可忽视。所谓正常高值是指其血压比正常值偏高,但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过去人们对此不太重视,认为未超出正常范围,问题不大。目前认为,正常高值其实并不正常,它已存在发展为高血压的潜在危险。对于这类处于高血压边缘状态为数众多的群体应加强监测。临床实践显示,若能把正常高值的血压水平降低几个毫米汞柱,对日后病情发展,特别是对降低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凡是血压处于正常高值的中老年人,应注意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重视防护,但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3.高血压的危险性不完全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还取决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诸如:年龄(男性55岁以上,女性65岁以上)、吸烟、高胆固醇血症(血清胆固醇高于6.5mmol/L)、糖尿病、家族史等。

低危:指高血压1级,无其他危险因素。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机会小于15%。部分患者可不用降压药物治疗,但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至少一年。

中危:指高血压2级,或高血压1~2级,但同时存在2个危险因素。这类患者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机会为15%~20%。一般主张应开始用药治疗。

高危:指高血压3级成高血压1~2级而同时存在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者有心、脑、肾等器官损害的证据。这类患者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的机会为20%~30%,应坚持药物治疗,同时还要加强对其危险因素的干预和控制。

极高危:指高血压3级,同时有一种以上危险因素,或者高血压1~3级但已出现并发症。这类患者10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的机会为30%以上。应及时进行全面治疗。

4.正确认识中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类高血压特点是,收缩压150以上,而舒张压则在90以下,脉压差超过70mmHg。这种情况过去常认为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把它当回事。目前已证实,上述认识是错误的。脉压是反应动脉内皮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原因是动脉硬化、纤维化程度加重,血管弹性降低。专家们告诫,脉压增大是并发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脉压差越大危险越多。因此,要坚持综合治疗,且要有耐心。由于动脉血管内皮的受损,不易很快恢复。一般说,经过一段时间服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弹性,降低收缩压,减少脉压差。最近研究提出,必要时可使用某些非降压药。如硝酸酯类、他汀类(调脂药)、叶酸、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能有效提高血管弹性,缩小脉压差。具体如何搭配需要医生指导。

5.血压降到多少合适。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完全必要。但血压降到什么程度才合适,却颇有讲究,绝非降得越低越好。对中老年人来说,一般如能降到130~135/80~85mmHg就算达标了。因为这个血压水平能使心脑血管病发生率降到最低。当然,对于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或多个危险因素者,则血压控制到更低些更为理想。患者需要牢记这样的概念,即降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降压,更主要目标在于最大限度降低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另外,个别患者急于求成,随意服用降压作用过强的短效药或盲目加大剂量,血压降得过猛,导致发生急性低血压,从而出现脑缺血的危险。严格说来,降压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既需要信心,又需要耐心。炎症因子可致冠心病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病理学家先后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是炎症性疾病”的理论,引起医学界强烈反响,被认为是一个“深化和超越”的见解。这个理论的中心意思,认为炎症是人体最为常见的病理过程,也是许多疾病的基础变化。它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某些炎症因子如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等,可以作用于冠状动脉,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并产生某些能激活血小板的物质黏附于受损的血管壁。随后,病变逐渐加重,动脉壁增厚,管腔内由炎症坏死组织、脂质、纤维增生共同形成斑块。一旦斑块破裂,便生成血栓,脱落后堵塞冠脉,导致心肌梗死或严重心绞痛。因此,防治冠心病除要积极控制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外,还要注意控制炎症,防止感染。

上述理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它提示人们血脂不高也可能患冠心病,也就是说,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有明显高脂血症和高血压。近期媒体报道多例急性心肌梗死,经过紧急抢救,转危为安。但化验检查并无高血脂,总胆固醇水平在正常范围。随后证实患者近年常有慢性肠炎、腹泻、呼吸道感染,这些炎症过程很可能是冠心病的“元凶”。由此可见,中老年人对于感染疾病应积极干预,不可等闲视之。没有高血压也会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杀手。按照一般人的概念,中风都与高血压密不可分,如果血压不高就不会得中风病了,这种认识不正确。因为脑卒中在临床上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亦即出血性脑卒中,人们比较熟悉;另一类是由于脑血栓或栓子导致脑梗死而引起的脑卒中,亦即缺血性脑卒中,而这类脑卒中患者血压不一定高,故人们相对不大熟悉,但临床上并不少见,危害性也很大,值得高度关注。

引发脑梗死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类:一是严重脑动脉粥样硬化;二是各类心脏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脑血管内膜因长期受血流冲击可有不同程度损伤、变性、钙化,使血管腔狭小;加上脑血管内膜下的脂质逐渐积聚,呈粥样斑块,严重时斑块破溃,穿破血管内膜,在破溃处血小板被激活而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造成脑梗死。临床表现取决于脑组织损坏程度和部位。还有近一半脑梗死起源于各种心脏疾病所形成的栓子,诸如: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变、亚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等;由于血液淤积、心房颤动、栓子脱落随血循环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死。

当然,除以上两种最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因子,比如骨折后的脂肪栓子、少数血液病的细胞栓子、感染病灶的炎症栓子、酗酒、脑血管畸形等,都有可能引发脑梗死。所以患者血压不一定高,但同样可以发生中风。

尽管脑梗死常可骤然发作,让人猝不及防,但充分认识其危险因素,及时防治,对预后十分关键。中年以后应注意良好饮食习惯,少吃油腻,多吃蔬菜水果,坚持一定体力活动;戒烟少酒是非常重要的习惯,据统计,每日吸烟20支以上与不吸烟者相比,中风机会增加10倍。因为脑卒中有一些物质能诱发血小板聚集或血管痉挛。长期过量饮酒或酗酒可使血小板聚集性升高,凝血反应增强,诱发血栓形成,脑中风危险性增加。另外,对已检查出心脏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炎症病灶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这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提出一点,由于脑细胞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十分短暂,不过几分钟,故一旦发现病情,应尽最大可能迅速就医。因为治疗是否及时,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高血压患者要关注心率

高血压患者大都非常关心血压波动和改变,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还应高度关注心率的情况。对高血压病人而言,心率和血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指征。具体说,心率的快慢可以作为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预测指标;甚至和高血压病死亡率有密切关系。有人对2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36年随访后发现,如果把病人按心率快慢分成4组:①心率小于65次/分;②65~74次/分;③75~84次/分;④大于84次/分。结果显示,随着心率的增加,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直线上升;心率越慢,寿命相对越长,其中75次/分是一个重要分水岭和转折点。专家们强调,对于心率每分钟超过80次,且安静时亦不减慢,应采取措施积极控制。

心率快的不良影响,主要是使血管内血流加快,血压进一步增高,易引起血管内膜受损,导致损伤处出现脂质沉着,促使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为心绞痛发作创造条件。此外,持续心率过快加上心肌收缩力加强,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后者往往是高血压病人突发意外事件原因之一。这就是为什么说心率的变化,可以作为预测心血管意外和预后的指征。

高血压病人安静休息时心率仍超过每分钟80次者,应采取措施控制,不要掉以轻心。除高血压常规治疗外,更强调良好生活行为,包括低脂肪、低盐膳食、戒烟酒、降体重、减轻工作压力等。由于心率是反映交感神经兴奋的重要指标,故日常生活要尽量避免对交感神经刺激,如减少精神创伤和心理负担,克服可能存在的焦虑、期待、恐惧等心理,保持心态稳定;还可酌情服用轻度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具体用药,应由医生指导。血压波动危害大

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主要不在于高血压本身,而在于它的并发症。具体说,持续血压过高,有并发心脏衰竭、脑卒中、肾小球损伤等危险。血压越高,重要器官受损危险性越大。因此,积极治疗控制血压,避免或减轻重要脏器受损,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大量研究提示,如果血压波动范围过大,在一定时间内时高时低,同样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甚至比高血压更可怕。专家指出,以往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血压升高的水平上,忽略血压波动的危害。无论是患者还是部分医生都对此认识不足,至少不够重视。最近的实验证明,即使没有患高血压病的正常人,如果长期血压波动过大,尽管血压绝对值并不高,同样会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正常人的血压并非固定不变,但其波动范围不大,意味机体调节血压的机制运转正常。

高血压患者避免血压波动过大,首先要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激动,戒烟酒,保证睡眠。此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1.定时测量血压。最好是自备血压计,在家自测,以粗略了解血压是否稳定及波动程度。比如,白天清醒时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倘若没有服药,各个时段的血压值相差超过10%,则提示波动性较大。具体说,上午高压160mmHg;下午变成180mmHg或140mmHg;上午180mmHg;下午变成200mmHg以上或160mmHg以下(以此类推),表明血压不够稳定,应多加注意。

2.尽量选服长效降压药。抗高血压药物根据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三类:即长效药、中效药、短效药。长效药一般每天服用一次;中效药每天服用1~2次;短效药每天服用3~4次。人们可以设想,假如服用短效降压药,第一次服药后血压下降,3~4h后血压回升,因为药效已消失;第二次再服药,血压又下降,几小时后血压又回升。如此反复进行,等于人为地使血压不稳定,时高时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医源性血压波动”。医生们预言,短效降压药迟早会被淘汰。相比而言,长效降压药就没有这种缺陷。不过,长效降压药一般价格较高,患者经济负担加重,故如病情许可,不妨在医生指导下选服中效药。另外,临床实践还显示,合理选用两种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的降压药,即联合用药,既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也有助于降低血压波动的发生率。冠心病应坚持二级预防

冠心病日趋年轻化,中年以上人群都应加强对冠心病的预防。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包括积极精神风貌、合理膳食制度、适度运动锻炼、戒烟少酒等,也就是说做到预防为主,未雨绸缪,这些措施被称为一级预防。

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人已经得了冠心病,那么就需要亡羊补牢。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除了要积极实施上述一级预防的基本要求外,还要酌情服药,控制病情发展,严防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发作,力求病情稳定,向好的方向转化。就是说,患者要坚持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基本措施是坚持服药。主要服用以下三类基本药物,简称A、B、C法。A指阿司匹林,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效能,可避免血栓形成,防止冠状动脉阻塞。国内外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每天服阿司匹林50~100mg,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率(个别有禁忌症者例外);B指β受体阻滞剂,最常用的是美托洛尔(俗称倍他乐克)等,这已有几十年使用历史,目的是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从而起到防止猝死的作用。据临床报道,坚持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60%,猝死发生率下降30%~50%;C指降脂药物,主要指能降低胆固醇药物,如常用的舒降之、美降之、普拉固等。这类药最大的作用在于使存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保持稳定、不易破裂,甚至逐渐消退,这对于预防冠心病突发心肌梗死意义重大。打个通俗的比喻,降脂药的作用就类似河堤维修工,它对河堤上有破损而不稳固地方进行维修,使之不至于塌方或大大减少塌方危险,避免河道堵塞。研究证实,长期服用小剂量降脂药,可使心肌梗死发生率和致死率下降30%~40%。对大多数被诊断为冠心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方面精神不必紧张,因为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又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许多患者平日看似“平安无事”,常由于某一种诱发因素而突然急性发作,令人猝不及防。故专家们建议患者应采取二级预防,坚持上述三类药物,可以使自己长期保持一个稳定状态,甚至使原有病变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从实践看,二级预防的功效是肯定的,上面所提的A、B、C三类药,也适合于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但可能有个别体质特异者,对某种药过敏或有禁忌,故用药前需由医生检查确定。另外,这类药物长时间服用,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但个别人也可能例外。如服用β受体阻滞剂引起哮喘;服用降脂药引起肝功能受损等。虽然发生概率不高,也要多加留意。最后,必须长期服药,这一点十分关键。因为二级预防的重点是让患者尽量保持和改善冠脉循环,保证心肌血流供应,但它并不能彻底治愈原有的病变。简单说,主要目的和功效是保持稳定。因此不能因为最近情况好转就擅自停药,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总之,在医生复查和同意之前,切不可随意改药、改量,以保证安全。识别内分泌性高血压

在高血压患者中,90%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其余10%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病根在于其他病变,血压增高只是它的一个症状。一旦原发疾病痊愈了,血压也就恢复正常。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最值得重视的是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应注意识别,并切忌滥用降血压药,以免贻误病情。能导致高血压的内分泌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甲状腺功能亢进: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代谢旺盛,血循环加速,引起血压升高。大都以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差增大,常达60mmHg以上。患者同时有一种或几种甲亢症状,如:甲状腺肿大、心慌、怕热、消瘦、易激动、突眼等。甲亢得到控制后,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皮质醇增多症: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由于腺瘤或其他原因导致分泌增多时,体内出现明显钠和水潴留,血循环量增大,血压随之升高。患者除血压增高外,大都有水肿、胸腹肥胖,但四肢肥胖不明显,医学上称为向心性肥胖。

嗜铬细胞瘤:由于肾上腺内嗜铬组织有肿瘤,瘤体内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呈阵发性释放入血,故血压也呈阵发性升高,且升高程度显著,往往来势汹汹,收缩压200mmHg以上,舒张压150mmHg以上,并伴有心率加快,每分钟100次以上,手心出汗。当瘤体暂停释放激素时,血压一下子可迅速降低,甚至恢复正常水平。患者病情发作时,需要控制血压,以免发生危险。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可能需手术治疗。浅释冠脉内支架术

冠脉内支架术的建立把过去因冠脉高度狭窄乃至心肌梗死的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本文就冠脉内支架术的基本知识,作简单介绍。

冠脉内支架术就是在不开胸情况下,从大腿根部刺开血管,借助心导管技术,将一个网管状金属支架放到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处,撑开已经非常狭窄甚至已经闭塞的冠脉分支,从而恢复和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消除或显著减轻心肌缺血症状,大大降低病死率。

冠脉内支架术不开胸,不用全身麻醉,一小时即可完成手术,应该说是安全的。当然,它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故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出现意外。比如,个别病例在导管介入手术中引起冠脉损伤;血管穿刺后发生血肿、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术后因护理不当或病人不合作而致局部出血等。但一般说来,只要操作细致得当,出现意外的几率并不大。不过,这和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操作者技术娴熟、经验丰富,无疑是手术安全和顺利的保证。

放入冠脉内的支架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植入后逐渐被血管内皮包起,形成浑然一体的结构。如无意外,支架的“寿命”是终生的。当然,支架是一种金属异物,血管对它会产生排异反应,加上血管损伤后的自然修复,使植入支架部位的血管内膜增生,导致再次阻塞血管,这就是所谓再狭窄,病人又出现胸痛等症状。好在再狭窄发生率只在20%~30%之间;并且,目前此项技术又有了进步,已经产生一种能抵抗细胞增生的药物。将它均匀地涂在植入的支架表面(医学上称为药物涂层支架),可以大大降低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不过,这种支架的费用较为昂贵,患者经济负担加重。

接受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首先从思想上要认识冠脉内支架术虽然解除了狭窄造成的危险,但并未根本解决冠脉粥样硬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冠脉病变仍有可能发展。因此,患者手术后不等于万事大吉,仍然要坚持做好预防工作。具体措施为:①继续保持低热量、低脂肪饮食,控制体重。②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③术后一个月,如无不适,应逐渐进行轻度体育活动,切忌整日卧床。事实证明,合理适时体力活动有利于防止再狭窄。④坚决戒除烟酒,保持乐观情绪。⑤坚持按时服药(这点特别重要),尤其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多数需终身服药。其他如抗高血压药、调脂药、增强心肌功能药物等,也不能随意停服,应按医嘱处理。⑥如无特殊情况,术后两个月左右到心脏科门诊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种类和剂量,以后半年左右复查一次即可。重视大脑保健

中年人大都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考虑问题周密,工作效率较高,但也有少数中年人经常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不振,给人以一种“未老先衰”的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当然很多,其中极为常见的一个原因是用脑不当,或者说是对脑的卫生保健重视不够所致。

中年朋友需注意以下四点:

1.避免用脑过度。研究表明,连续进行脑力劳动三、四个小时,脑细胞即可因兴奋过度而转入抑制过程,从而出现头昏、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下降等现象。因此应重视劳逸结合,控制节奏,保证睡眠。一般在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后,最好能到室外活动一下。短暂的松弛能使处于抑制的脑细胞重新活跃起来,精力得到恢复,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

2.保证合理的营养需要。脑细胞活动量很大,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脑细胞发挥正常功能。对于中年人来说,应保证每天有足够蛋白质摄入,提倡多吃鱼、蛋、奶、豆制品,这类食物除保证脑细胞代谢需要外,还由于含有一种叫做胆碱的化学物质,在体内可以转变为乙酰胆碱,能提供大脑作为传递信息的原料,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3.情绪的自我控制。中年人一般在事业上或家庭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任务大、负担重、困难多,烦恼自不待言。由此就更应该加强思想修养,善于控制情绪。因为过度的紧张、焦虑、激动、抑郁等,都会对脑细胞产生不良刺激,甚至造成脑细胞死亡。一旦大量脑细胞死亡,必将影响正常脑功能,危及身体健康。

最后,不吸烟,不酗酒,适当参加文体活动,尽量做到生活规律化,对于保护脑功能大有好处。房颤慎防脑梗死

房颤是心房纤维性颤动的简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可达15%左右。大多数房颤患者都有器质性疾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甲亢等;但也有少数并无明显病因可寻,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

房颤突出病理生理变化是心房无规则颤动,它对身体影响轻重不一,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自觉心慌不适;二是疲乏无力,活动后气喘,甚至出现水肿,心功能不全症状;三是突发血栓栓塞,导致脑梗死(脑卒中的一种),这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轻者偏瘫,重者危及生命。心房无规则颤动,使左心房内血流郁滞,红细胞易于聚集,并且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结合而形成血栓;某种偶然因素使已形成的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进循环动脉,造成某处动脉栓塞,绝大多数发生在脑动脉,造成栓塞,导致脑梗死。

近年发现房颤并发脑梗死的病例增多。临床医生提醒患有房颤的中老年人要提高警觉。这类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心血管科检查,尽量明确引起房颤的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如能治愈原发病,房颤自然会消失。引起房颤的原发病一时难以治愈,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争取把心房无规则跳动转复为正常节律跳动。措施有药物复律和电复律方法,由医生酌情选用。不安腿综合征浅析

不安腿综合征不易治疗,如得到合理治疗,病情可得以缓解。不安腿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走路时自觉小腿肌肉无力、酸胀、麻刺样感觉,耐力差;其后症状逐渐加重,不仅走路时酸麻,一瘸一拐,走一段歇一段,而且休息时也觉小腿酸胀、麻痒,似有小虫爬动(蚁走感),一般无明显疼痛,如不断按摩局部肌肉,可获暂时缓解。

患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肌肉供血量减少,正常活动受到影响;小腿远离心脏,供血更差,故走路时出现耐力差,呈现间歇性跛行;休息时也间断觉得麻木、酸胀或刺痛。

预防本病从根本上讲,是消除动脉粥样硬化,但对已经患病的中老年人说来,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故应设法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首先是重视调整膳食,适当限制食量,防止超体重。尤其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不吃动物内脏、甲鱼、墨斗鱼、鱿鱼、蟹黄;多吃鱼、蔬菜、水果及膳食纤维较多的食品;其次,绝对戒烟,减少饮酒,尤其禁止烈性酒,啤酒也不宜多饮,防止发胖;第三,适度体力活动和耐力锻炼,加强肌肉新陈代谢,同时提倡经常用冷水洗脸、擦身,有利于血管保持弹性,延缓血管老化。症状较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加用药物治疗。有报道,服用活血化淤、血虚补肾的中药有明显效果。冠心病患者防缺水

多数中老年人平时不爱喝水,冬天天气冷、出汗少,可能喝水更少,这对患有冠心病的中老年人是很不利的。

据临床观察,心绞痛、心梗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这与体内缺水、血黏度较高有一定关系。人在夜间因呼吸或出汗会消耗部分水分;有夜尿习惯者失水更多,故午夜或凌晨时血黏度升高,血流量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容易出现意外。另外,体内水分不足容易出现便秘,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造成血液酸化。这些变化都对心血管病患者不利。

从生理上说,中老年人中枢神经对缺水的反应不太敏感,大部分时间无口渴感觉,故不主动喝水。机体常处于一种轻度脱水状态,一旦渴感明显时,体内已严重缺水。因此,中老年人应养成经常少量饮水习惯。一般说,睡前一小时饮水半杯,起床后首先饮水一杯(大约200ml),有利于稀释血黏度,促进血液流动和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冠心病急性发作机会。治疗冠心病:防堵疏通清淤改道

简单说,冠心病最基本病变就是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出了毛病,不能供应心肌足够血液,使作为循环中枢的心脏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打个比方,冠脉好比河道,心脏好比田间作物,冠脉畅通,心脏才能得到滋润;倘若冠脉淤塞,心脏得不到营养,功能就会逐渐衰竭。可见,防治冠心病的关键,首先是防止冠脉淤塞;如果已经堵塞,就要积极疏通。轻者用药,重者还可用手术清淤或改道,使冠脉重新畅通,心脏得到营养,重新恢复功能。

防堵、疏通:首先是做好一级预防,包括合理安排膳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少吃盐和甜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能量平衡;适度体育锻炼和戒烟等等。最大限度防止脂类物质在冠脉内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堵塞血管。倘若已经堵塞,则要积极疏通。除继续做好生活调理外,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宜药物,防止血管进一步梗死,并起到不同程度的疏通效果。对多数冠心病患者可以缓解病情,控制症状。如果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日益加重,就要考虑采用以下方法。

1.冠脉成形术。这是一项新技术。不用开胸,只是像静脉注射那样用针穿刺外周血管(如大腿的股动脉),从穿刺口插入一条特殊的导管,沿血管上行到达心脏的冠脉口,然后注射造影剂找出冠脉堵塞部位。随后再通过某种技术,将堵塞处的粥样斑块压碎挤开,使冠脉恢复畅通。它好像用挖泥船将堵塞河道的淤泥清走,河道便恢复通畅,重新使船只通航。

2.冠状搭桥术。这好比改道开河。由于某段血管堵塞较严重,无法疏通,血流阻断,只好改道,使堵塞上游与下游接通,恢复血流。具体方法是进行手术取出一段病人自身血管,作为血管桥;桥的一端连接堵塞部位的“上游”,另一端连接堵塞部位的“下游”。也就是说使血液通过这段血管桥,绕过堵塞部位,顺畅地流到支配的心肌,使心脏得到应有的氧气和营养。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

医学水平的提高,使许多脑卒中患者经过临床抢救,得以保存生命。但随之而来的难题是如何降低致残率。据报道,我国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80%,不仅个人痛苦,还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近年来,为了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国内外学者经过深入研究,认为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它对防止或减轻废用性肌萎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绪,减少并发症等,都明显优于恢复期时再进行康复治疗。

什么叫做早期康复治疗。主要是指脑卒中发病后一个月以内,在保持常规治疗基础上,着手进行肢体的恢复性训练。目前多主张在发病后两周即开始训练,甚至有主张超早期(即发疾后一周)接受训练,这当然要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不过,原则上尽量早期进行为要,即使是病情较重的患者,也主张尽量在床上进行一些关节活动方面的锻炼,同时力求保持肢体在比较有利位置,为未来的进一步恢复创造条件。

早期康复治疗的内容,一般包括坐位、起立、站立、抗肢体痉挛;逐渐扩大到步行以及非麻痹侧上下肢肌力增强的训练;其进度和强度则要视病情合理掌握,循序渐进。开始训练时有可能觉得疲劳,不适应,不合作。因此,病人本身应有毅力克服困难,加强信心。一般开始训练时,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以后再根据情况逐渐加大强度和延长时间,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一旦发现血压明显升高或有体位性低血压,均应暂停止康复训练,并及时对症处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