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你牵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9:45:54

点击下载

作者:鹿军士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是谁把你牵挂

是谁把你牵挂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孟宗哭竹生笋

那是在晋朝有个叫孟宗的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且常教育他勤学苦读。在母亲的督促下,他终于学有所成。

孟宗非常孝敬母亲。有一年,孟母突然病了,病情日益严重,饭食难以下咽,盂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孟母原本爱吃清新鲜嫩的竹笋,如今身在病中,跟孟宗唠叨着,说想吃笋煮的羹汤之类的食物。

可是,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万木凋零,哪有鲜嫩的竹笋啊?孟宗无计可施,只好独自跑到竹林里,然而目之所及,只有一片焦黄。想到母亲的病情,想到母亲的心愿,他不禁悲从中来,扶着竹子,放声大哭。

或许孝心感动了天地,就在孟宗哀恸得难以自制的时候,竹林里出现了奇迹:在他的泪水飞洒之处,竟然破土冒出一颗颗竹笋来,尖尖的、绿绿的、毛茸茸的,还带着露滴呢!

孟宗喜出望外,马上掘出几棵竹笋抱回家,精心做成羹汤,端给母亲喝。喝着热乎乎的汤,孟母乐得眉开眼笑,病情也随之好转。

姜肱兄弟情深

那是在东汉时,有个叫姜肱的人。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姜海,一个叫姜季。兄弟三人手足情深,非常友爱。

有一次,姜肱跟他的大弟弟一同去京城,结果半夜路遇强盗。

月光下,强盗面目狰狞,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匕首,一步步逼近抱在一起的两兄弟。

突然,哥哥将弟弟推到后面,说:“你杀了我吧,我弟弟还小,希望你放他一条生一路。”

这时,后面的弟弟也走上前来,说道:“不!你不可以伤害我哥哥,还是杀我吧!”

盗贼被兄弟俩的手足之情深深地感动了,只抢了一些财物便匆匆离开了。到京城后,有人见姜肱衣冠不整,就问他:“出了什么事?”

姜肱摇摇头,绝口未提被抢的事。后来,事情辗转传到了盗贼的耳朵里,他非常感激,悔恨交加。第二天,他跑去请求拜见姜肱,表示自己要痛改前非。

在姜肱兄弟的影响下,周围十里八乡的人们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

作为兄弟,就应该像姜肱三兄弟一样,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吧。

缪彤自责感兄弟

缪彤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留下缪彤兄弟四人相依为命。

作为长兄,缪彤承担起了照顾抚养弟弟们的重担。

虽然生活艰难,但在缪彤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弟弟们都在健康成长。弟弟们感念哥哥的付出,对哥哥异常尊敬。就这样,一家人虽然生活得清苦,但却过得很快乐。

几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兄弟四人均已长大成人,并相继成了家。由于家中增添了不少新人,生活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平静。同处一个屋檐下,姑嫂们往往想法不同。于是,大家各自掂量着家中的财物,打算分开单过。

缪彤看着这样的情景,感到万分悲凉,痛苦和自责涌上心头。

一天,缪彤又听到两个弟媳因为一点儿琐事而争执不休。他感到羞愧难当,便将自己反锁在屋中自责道:“缪彤啊缪彤,你辜负了父母的教诲,实在是不肖子孙啊!”

说罢,他失声痛哭起来。弟弟、弟媳们循着哭声聚拢过来。

听到长兄的自责,大家惭愧地低下了头。想到长兄为家庭和睦日夜操劳,弟弟、弟媳们都羞愧地跪在门外,说道:“哥哥,都是我们的错。因纷争而忘了手足之情,我们对不起父亲的教诲,对不起您对我们的期望!请您责罚我们吧!”

弟弟、弟媳忏悔的言语,深深地感动了缪彤。他起身打开屋门。弟弟、弟媳们一进屋便说:“哥哥,我们以后决不再提分家的事,决不再做让您伤心的事情了。我们要和和气气地永远在一起。”

说罢,弟弟们上前紧紧地拥住了缪彤。从此,缪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和悦气氛。

古人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面对家人的种种不当行为,缪彤并没有直接批评指责,而是以自责的方式独自承担,从而感化了诸位弟弟和弟媳,使全家重归和睦。

兄弟争死感动强盗

那是在汉朝时,有一个叫赵孝的人,他有一个弟弟叫赵礼。因父母早亡,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有一年,天降灾荒,粮食减产歉收,饥荒严重,社会治安也很混乱。这一天,强盗前来抢劫,因找不到吃的,便把赵孝的弟弟赵礼捉走了。

赵孝虽然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但一想到被劫走的弟弟,他就心如刀割。他想:要是弟弟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啊!我这个做哥哥的哪怕是赔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救出弟弟。于是,他循着强盗撤离的方向追了过去。

赵孝很快赶上了强盗,见到被捆绑的弟弟,同时也看到旁边有一锅开水,正呼呼地冒着热气。原来强盗竟想将赵礼煮了吃。赵孝立即冲到强盗面前哀求说:“请你们放了我弟弟吧!”

强盗一听大怒,说:“放了他,那我们吃什么呀?”

赵孝赶紧说:“我愿意用我的身体和他交换。”

强盗们一下子愣住了。

这时赵礼大声喊道:“不行!被捉来的是我,被你们吃掉,这是我命里注定的。可是哥哥有什么罪过呀?怎么能让他去死呢?”

听罢此言,赵孝连忙扑到弟弟面前,劝弟弟让自己去死。强盗们被深深地震慑住了,便放了他们。后来,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下诏书封了兄弟二人官职,还让全国百姓向他们学习。

涌泉跃鲤的故事

那是在西汉时,有给叫姜诗的人很孝敬母亲,他的妻子庞氏勤劳笃厚,对待婆婆尤其恭敬孝顺。姜母喜欢饮用沱江的水,庞氏便常常到江边打水给婆婆喝,而沱江离他们家六七里远,这样庞氏每天都得往返十几里路,但她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有一天,狂风暴雨肆虐,天气十分恶劣。庞氏仍如往常一样前往沱江担水。但风雨实在太大了,瘦小的庞氏被风吹昏倒在江边。好不容易才醒过来,又赶忙提起桶,重新打了江水往回赶。

因为回家太晚,婆婆责骂了她,但她毫无怨言,反而侍奉得更殷勤了。婆婆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是,从此一家人更加恩爱和睦。

婆婆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非常喜欢吃鱼,并要人陪着吃,声称那样吃才有味道。夫妇俩尽力满足老人的嗜好,每天都烧鱼给母亲吃,并请来邻家的老大娘陪着她一块儿吃。

三五天无所谓,时间长了可就麻烦了,庞氏每天又要担水,又要烧鱼,忙都忙不过来,而且还要经常买鱼,经济也承受不了,可又不敢怠慢母亲,这可怎么办呢?

说来也就奇了,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他们家屋后突然冒出了一股泉水来,泉水如同沱江水一样清澈、甘甜,而且每天清晨,泉水里一定会冒出两条大鲤鱼,活蹦乱跳的。

夫妻俩高兴极了,每天用新鲜的泉水和鲜嫩的鲤鱼孝敬母亲。

蔡顺孝感天地

那是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社会秩序混乱,又赶上蝗灾泛滥,百姓生活十分困苦。而且出没不定的地方乱军常骚扰百姓。出身贫苦的蔡顺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蔡顺很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年纪还小,但他总能想办法找到一些可以充饥的食物来奉养母亲。夏天,树上的桑葚熟了,蔡顺匝便去采桑葚给母亲吃。

有一天,蔡顺采桑葚回来时,不幸与一伙乱军相遇。他们拦住了蔡顺的去路,可除了桑葚,他们什么也没搜到。这时,一个强盗紧锁眉头问蔡顺:“你为什么要将黑色和红色的桑葚分开呢?”

蔡顺从容不迫地回答说:“黑色是熟透的,味道很甜,是母亲最爱吃的;红色的没有熟透,比较酸,是留给我自己的。”

蔡顺言辞恳切,充满了对母亲的关爱,那种体贴与孝顺也使在场的乱军都深受感动。

最后,他们放了蔡顺,还拿出了一些粮食和财物,要蔡顺拿回去孝敬母亲。

后来,蔡顺的母亲去世了。在蔡顺最悲痛的时候,偏偏祸不单行,邻家发生了火灾,眼看烈火顺着风势烧过来,就要烧到安放灵柩的房间了。情急之下,蔡顺只好抱着灵框号啕大哭,哭声凄切,震人魂魄。

火越来越近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风势突然一转,火苗竟然越过蔡顺家,窜到别处去了。人们都说:“这是蔡顺至诚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与火神。”

母亲生前最怕打雷,因此每到雷雨交加之时,蔡顺都会跑到每条墓前,抱着墓碑哭泣着说:“母亲不要害怕,孩儿就在您身边。”他一片挚情,就像母亲还活着似的。

李密的《陈情表》

那是在隋唐时期的一天,李密的家中忽然热闹起来。朝廷派了一个官员,捧着诏书,来到李密的家中。“您就是李密吧!恭喜您,皇上下诏,拜您为‘洗马’,征召您入朝呢!”“洗马”就是太子的老师,必须德行高、学问好的人才能担任。成为“洗马”,是许多读书人的盼望和梦想!尤其在晋朝,门阀观念严重,朝廷里重要的职务,全由世族掌控。寒门出身的人,要想登上朝廷,可说是非常困难。

如今,晋武帝欣赏李密,选他为太子的老师,对一个出身寒门的人来说,真是莫大的恩宠。

但是,李密说什么也不想就任。因为,他祖母年迈,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他把诏书往旁边一放,端起刚熬好的汤药,进到内室。“奶奶,今天精神好些吗?”

李密一边侍奉着祖母,一边询问祖母的病情。“好……些……了……”祖母强打起精神,声音十分微弱。

李密望着垂垂老去的祖母,想着她往日温煦、慈爱的模样,心中更坚定了不去上任的决心。

每天,李密只顾着抓药、熬汤,伴着祖母谈心、说话。

没想到,这诏书一搁,就是好长时间。终于,屋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嘭嘭嘭!嘭嘭嘭!

李密把开门一看,原来是县衙里的差役。“李密,快快上任吧!小心皇上动怒!”

接着,州司也骑了快马,匆匆地赶到李密家,催着他说:“别怠慢了,等皇上降下罪来,少不得你身首异处!”

李密一惊:“这该怎么办?”皇上不比一般的官吏,对他的厚爱没有推辞的道理。更何况,报效国家不也正是祖母平日的教诲!

可是,祖母已经96岁了,能不能还有一口气,就全靠他了。他怎么能撒手不管呢?

李密在屋里,一会儿低头沉思,一会儿仰天长叹。月光已经映满了整个屋子,李密还一直站在那里。“看来,我只有冒着触犯龙颜的危险,给皇上写一封信了。”

李密想着,就立刻提起笔来,把自己的身世,以及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景,写了下来,希望能得到皇上的谅解。

他写道:李密一个好像被老天爷遗忘的人,出生才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的重担,完全落在了母亲肩上。她要照顾着幼小的李密,还要给邻家做些杂活,贴补家用。

母亲的娘家人,见不得女儿这么辛苦,硬是死拖活拉的,把李密的母亲带回娘家,另嫁给了别人。

李密的祖母站在一旁,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含着泪。她对媳妇有万般的不舍,可是又能如何?只能怪老天爷!更何况,她又怎能因此耽误了媳妇的青春呢!

可是,坐在床沿的李密就不同啦。他哭得像个泪人儿,不停地叫着:“娘!娘……”直到母亲的身影消失。“乖,阿密,不哭,还有奶奶在呢!你娘有她的苦处。”祖母抹掉李密脸上的泪水,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哄着。

渐渐的,李密似乎懂了,生活中就只有他和祖母两个人了。

他显得特别乖巧,不像平常人家的孩子,爱哭闹,顽皮。

但是,灾难并没有结束。李密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把祖母累得团团转。她到处找人问药方、抓药、喂食……

贫寒的家境,羸弱的体质,使得李密9岁时还不能走路!

祖母的心里别提有多焦急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看来,只能给阿密多吃些饭了。”

祖母想定后,就把米熬成粥,分成干饭和稀汤。“来,阿密,多吃些饭,身体才能硬朗些。”“咦?奶奶,你怎么只喝汤呢?”“奶奶不饿,喝些汤汁就够了。”慢慢地,李密被拉扯大了。“阿密,我们虽然贫穷,可要有志气。”

祖母搂着李密的肩膀说:“好好儿念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会的,奶奶,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李密在祖母的鼓励下,奋发向上,终于成为饱学之士。但是,此时,祖母老了、病了。她躺在床上,气息奄奄。

李密的孝行和博学,被邻居们谈论着,赞叹着,渐渐地传了开来,像涟漪一般,愈传愈远。

当地太守知道了,推举他当孝廉。刺史也有耳闻,召他为秀才。但是,李密都拒绝了。因为,祖母需要他的照顾。

皇上读着李密身世的书表,不禁叹道:“原来,李密不但学识丰富,更是一个千古的孝子!”

皇上继续往下看这份书表,那是李密的恳求:“皇上,我自幼和祖母相依为命。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我。然而,祖母失去我,更没有办法安养余年。我今年44岁,报效国家的日子还长。

但是,祖母已经96岁了……祈愿陛下,成全我为人子孙的一点儿小小心意,别使我连反哺的乌鸦都不如!来日,臣报效陛下,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读完李密的陈情,皇上大为感动,久久不能言语:“是该成全李密的孝心的。”皇上心里这样想。

于是,皇上命令左右:“选两名贴心的奴婢,送往李家。还有,叫县衙准备可口的膳食,给李家祖母享用。”

这份书表,就是流传千古的名作《陈情表》。历史上,把李密的《陈情表》和诸葛亮的《出师表》并举,称:读《出师表》不哭的人,是不忠。读《陈情表》不哭的人,是不孝。因为,这两篇都是人间至情至性的文章哪!

司马光爱兄如父

司马光一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朝廷。他地位显赫,德高望重。人们除对他的德行极为推崇之外,对他友爱兄弟的真诚情怀也是称赞不已。

司马光的哥哥,名旦,字伯康。兄弟两人的感情特别好。当司马光居住在洛阳时,他每次返乡总会探望哥哥,对哥哥既敬重又关怀。

当时,司马伯康已经80岁了。司马光也年事已高。但他侍奉哥哥如同侍奉父母一样尽心尽力。

司马伯康体质羸弱,消化不佳,为保康健需要少量多餐,所以照顾起来颇为费神。每次吃完饭不久,司马光总会亲切地问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儿东西?”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哥哥的饮食,如同照顾婴儿般无微不至。

每当季节交替时,气候极其不稳。司马伯康最怕着凉,所以天气稍稍转凉,司马光就会轻抚着司马伯康的背,关切地问道:“哥哥,衣服薄吗,冷不冷?”他随时注意哥哥的衣服是否足够保暖,时时流露出兄弟之间的真挚情意。这是何等的感人啊!

司马光敬爱兄长,如对待父母一般对待兄长,这种真挚的兄弟之情让人感动,启迪我们要珍爱手足!

紫荆树促兄弟和睦

那是在隋朝时,有一户姓田的人家,家里有田真、田庆和田广三兄弟。他们各自成家后就决定分家。家分到最后,只剩下庭院中那棵开满紫红色花朵的紫荆树了。看着紫荆树,哥哥田真叹息道:“田家的历史有多长,紫荆树就有多老。”

田庆不以为然地说:“留树也没什么用,还是把它分了吧。”

幼弟田广说:“我们干脆把它砍成三份,一人分一份,还能卖个好价钱呢!”

田真说:“使不得!我们怎么忍心伤害这些美丽的花朵和叶子呢?这棵树是我们家族繁盛的见证啊!”

田庆说:“哥,你别再固执了,谁还会注意到这棵老树呢?”

田真听后,只好决定第二天分树。第二天,原本茂盛挺拔的紫荆树枯萎凋零了。三兄弟见到这种情形,开始痛切地忏悔:“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分家呢?连树都觉得伤心,不想再活了,难道我们就不感到羞愧吗?”

这时,田真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从前那样生活呢?‘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应该和睦共处,团结一心啊!”

说完,兄弟三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在紫荆树前把分家的契约烧毁了,决定共同经营幸福的生活。

听到兄弟三人的决定,紫荆树的头抬起来了,叶子又变绿了。

木兰替父从军

木兰聪明,能干,又勤快。她的爹爹年纪大了,而她的弟弟还年幼。这样,家里的活儿全靠木兰一个人干,她怕爹爹劳累,看见爹爹在干活,就说:“爹爹,您歇一会儿吧,让我来。”

木兰又非常疼爱弟弟,看见弟弟在干活,就说:“放下,快放下,去玩吧,姐姐一会儿就做完了。”到了晚上,爹爹和弟弟都睡熟了,她靠着窗口,借着月光织起布来。

天快冷了,得给爹爹做条新被子,弟弟也该添件小棉袄了。快半夜了,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到织布的声音,唧唧唧唧……

有一天晚上,木兰正在织布,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慢慢地走近了,在她家门口停下了。木兰打开门一看,是一个军官,跳下马来,递给她一份公文。“边疆打仗,皇帝下令征兵。你家有一个,名字就写在这公文上,你瞧瞧吧。”

木兰翻着公文,把上面的名字一个个看下去,看到了她爹爹的名字。“边疆一打仗,那儿的百姓可要遭殃了。为了百姓。为了国家,应该去当兵,去打仗。可是爹爹他年龄大了,骑不了马,拿不动枪,别说去不了,就是去了也出不了多少力啊!”“唉,要是我有个哥哥就好了,可以代替爹爹去打仗。我能去吗?”“不成,不成,从古到今,哪有大姑娘上阵,跟敌人拼刀枪的呢?”军官说。

木兰一声声地叹着气,看看窗口外面,天空亮着启明星,忽然眼睛一亮,心里说:“有了,有了,我有办法了!”

她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一早,上街买了一匹大红马,又买了马鞍、马鞭、马笼头。到了晚上,她又是剪,又是裁,又是缝,赶做了一件战袍。

木兰剪了头发,扎上头巾,穿上战袍,跨上大红马,一下子成了个英俊小伙子了。她告别了亲人,离开了家乡,随着大军到边疆去打仗了。

走着,走着,大军来到黄河旁边,木兰再也听不见爹爹叫她的声音,只听见黄河哗哗流的水声。

走着,走着,大军来到黑山脚下。这儿已经靠近敌人的阵地了,木兰再也听不见弟弟叫她的声音,只听见敌人的战马咴咴地叫唤。

这边疆,大半年天寒地冻。大军流血牺牲,整整打了十二年仗,才把敌人打败了。

这十二里,木兰机智勇敢,一次又一次的立功,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做了将军。大军胜利归来,皇帝看见了木兰,赏给她许多金银,又封她做大官。

木兰代替爹爹打仗,为的是百姓和国家。她不要金银,也不愿意做大官,只要了一头能走远路的骆驼,骑着它回家乡去,回到亲人的身边去。

十二年过去了,爹爹已经满头白发,拄着拐杖,到路口来接她;弟弟已经长大了,在厨房里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杀羊,来欢迎她这个好姐姐。

木兰回来了,骑着骆驼,还跟着几个和她一起打仗的伙伴。木兰让爹爹在客厅里招待她的伙伴,自己跑到房间里去脱下战袍,换上以前的女儿装。

客厅里的伙伴见到木兰后非常听惊,他们根本没想到,木兰原来是个姑娘。

朱寿昌弃官寻母

那是在宋朝时有一个名叫朱寿昌的人,也是个很有名的孝子。他的生母刘氏,原来是他父亲的小妾,正妻妒忌她有了小孩,设了一个计谋将她赶出了朱家,自此母子骨肉分离,五十年未能相见。

五十年来,朱寿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每到一地为官,他都要四处查找老人家的踪迹。可是人海茫茫,找人谈何容易。宋神宗当朝的时候,他再也没有心思做官了,决定辞掉官职去寻找母亲。

临行时,他告知家人自己的决定,发誓说:“找不到母亲,我今生今世绝不回家!”这一次,他将寻母的重点放在秦地。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的他,终于在同州寻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当时刘氏已经70多岁了。

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文学家苏轼等人都赋诗作文大加赞扬。

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寿昌一片真诚的孝母之心,终于使得五十年后母子团聚,不但可贺,而且可敬。

周文灿关爱手足

在宋朝时,有一个人名叫周文灿。他有一个哥哥,兄弟俩相亲相爱,令人羡慕。父母相继去世后,哥哥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他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什么活儿也不干,一直靠文灿养活。

文灿对此一句怨言也没有,对哥哥仍旧恭恭敬敬。在他心目中,哥哥永远是哥哥,与自己骨肉情深,手足相连。

一天傍晚,文灿正在家里看书,忽然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他连忙跑出来,只见哥哥喝得酩酊大醉,便急忙上前去扶哥哥。

没想到哥哥却说:“你是谁?你要干什么?”然后,一个大巴掌朝文灿猛扇过来,将文灿打倒在地。

邻居们见此情形,都很气愤。有的说:“太不像话了!居然打自己的亲生弟弟!”有的说:“文灿,别傻了,干脆告了吧!”

文灿上前扶住哥哥,对众人喊道:“我和哥哥手足情深,你们怎么可以离间我们呢?”众人不禁一愣,悄悄地散去了。

文灿把哥哥搀扶回家,帮他擦洗一番后,安顿他睡下了。

半夜,哥哥醒来,轻手轻脚地走到弟弟床边,不禁痛哭流涕:“弟弟呀,哥哥真对不住你啊!”

这件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到了朝中。当朝宰相司马光知道这件事后,不仅对周文灿大力赞赏,还写了篇文章劝导大家要懂得包容手足,要相互体谅。从此,十里八乡的民风,愈发淳朴。

朱显不分祖产

那还是在元朝真定这个地方,有一个叫朱显的人。他的祖父去世时,将财产等分为三份,分别给了朱显兄弟三人。后来,朱显的哥哥不幸过世,留下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孤苦无依。

朱显非常难过。他把侄子们看作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悉心地照顾着。侄子们年纪小,无法自立。朱显想:如果按祖父的意愿,把财产均分,兄弟各奔前程的话,那谁来照顾、关心、教育侄子们呢?如果没有人帮助侄子们撑起这个家,往后的情形会怎样?

想到这里,他把弟弟朱耀找来,商量说:“父子兄弟,本是同气连枝,不可分离。现在,哥哥离开我们了,他的孩子们这么小,无论是从情理上讲,还是从道义上讲,我们都应代替哥哥,履行长辈应尽的责任,把侄子们的生活安顿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我们不能分家,而应该全心全意地维护好这个家!”

弟弟听后,想到平日里哥哥总是默默地关怀这年幼的侄子们。

而今,他又为了侄子们决定不分这笔丰厚的遗产,由大家庭担负抚养侄子们的重担,不由得对哥哥产生了敬佩之情。

于是,他们一同来到祖父的墓前,把祖父留下的分产证明焚毁了。从此,一家人继续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互相关怀,互相照顾,非常温馨。

陈世恩劝弟上进

那是在明朝时,有一位读书人叫陈世恩,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哥哥是一个学问、道德素养都很高的人。陈世恩也同兄长一样,道德行为令众人称赞。但他们的弟弟却截然相反,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常常是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直到深更半夜才回家。

俗话说“长兄如父”。对于三弟的不成器,大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苦口婆心地劝来劝去,可三弟不但听不进去,反而恶语相加。这天晚上,陈世恩又在门口等弟弟。弟弟没想到二哥在门口等他,不免有些心虚,站在门外不好意思进家。

陈世恩笑着说:“自己的家门都不进了吗?快点进来吧!我好锁门。”

弟弟进门后,陈世恩照旧把院门锁好。看看亲切的二哥,再想想两位哥哥对自己的疼爱,弟弟不禁羞惭交加,跪下对哥说道:“我错了!请哥哥责罚!”

陈世恩扶起弟弟,高兴地说:“回来就好!哥哥知道你会自己改正的!”

从此,弟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和那帮朋友鬼混了。

在两位哥哥的精心教导下,他认真学习,发愤图强,终于成了一位德才兼备的人。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7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

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

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有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

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

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

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叶剑英听母亲的话

叶剑英的母亲,是个极勤劳而又贤惠的人。她在操持全部家务的同时,还能耐心地教育子女,关心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有一天,叶剑英不小心把饭粒掉在桌子上了,父亲厉声训斥了他,可母亲却急忙把饭粒捡起来吃了,然后轻声对叶剑英说:“粮食来得不容易,俗话说,一粒粮食一滴汗,往后吃饭要小心,别再掉饭粒了。”

小剑英看了母亲的行动,听了母亲的耐心教育,十分感动,眼噙泪水,使劲儿点了点头。从此以后,他吃饭的时候,总是特别注意,争取尽量不掉饭粒,即使偶尔掉了一点儿,也赶忙学着母亲的样儿,拣吃了。

叶剑英小时候喜欢同小伙伴们打斗玩耍,在这天真的“战事”中,常常是把衣服或裤子刮破了。到了晚上,自己上床了,可是辛劳了一天的妈妈,却坐在暗淡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他缝补。

叶剑英看着看着,心里非常难过,于是心疼地对母亲说:“妈妈,明天我再不打闹了。”

母亲见儿子小小年纪这般懂事,欣慰地笑了笑说:“没关系的,妈妈不累,以后尽管同小朋友玩,注意点儿就是了!”叶剑英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可亲、可敬,他决心不再刮破衣服了,以免母亲为自己劳神费力。

他说到做到。一次他又同小朋友们摆开了战场。但是他在“开战”前,记起了妈妈的话,眼前浮现出妈妈挑灯缝补衣服的情景,于是他在玩的时候,特别注意爱护衣服,从不乱来,刮破或弄脏衣服。

叶剑英的母亲不仅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育孩子,而且还经常忙里偷闲,给他们讲一些传统美德故事,来熏陶感染孩子,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

叶剑英打记事起,就最爱听妈妈讲故事。每当母亲那生动而深沉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叶剑英便依偎在母亲身边,默默地听着,有时竟听得入了神。

在母亲的教育、影响下,叶剑英很懂事,常常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亲。他七八岁就开始上山打柴,割草,帮助父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时主动帮助邻居干一些零活。乡亲们都很喜欢他,夸他是最听父母话的好孩子。

郭沫若为母寻药

郭沫若是四川乐山市人。他不仅是中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家,而且是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社会活动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郭沫若之所以这样博学多才,一是伟大的革命斗争培育和造就了他,另一方面是他母亲教育和影响的结果。

郭沫若的母亲天资聪慧,尽管年幼没有读过书,可耳濡目染,也认识不少字。她喜诗歌,能背诵许多唐诗。郭沫若3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郭沫若背诗背得很快,母亲非常喜欢他,他也深深地爱着母亲。

每当母亲有个头疼脑热的,郭沫若总是围前围后地照料母亲。最使他担心的是母亲每逢秋初,都要晕倒一回,当地人称这种病为“晕病”。

郭沫若5岁那年,母亲的病又犯了。她躺在床上,呻吟呕吐。严重的时候,粒米不进,就连水也不能喝一口。郭沫若见母亲病成这个样子,心里非常难过。

一天,他听大人们说,“芭蕉花是治这种病的良药”。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母亲找到芭蕉花,治好母亲的‘晕病’,解除母亲的痛苦。”

他东问西找后,才得知芭蕉在四川很不容易开花,不好买到,即使能买到,价钱也特别贵。尽管如此,可他也不死心,总是把母亲的病记挂在心上。

有一天,郭沫若同比他大4岁的哥哥去玩,来到福建人的会馆天后宫,这里供的是一位叫“后天圣母”的女神。兄弟俩玩着玩着,忽然发现天后宫园内有一簇芭蕉,其中一棵正开着一朵大黄花,好看极了。

郭沫若惊喜万分,悄悄地对二哥说:“二哥,快,咱把那芭蕉花摘下来,拿回家给母亲治病!”说罢,拔腿就朝芭蕉花跑去。

二哥急忙上前拦住他说:“不行,那是天后圣母的花,凡人是不能动的!”郭沫若为母治病心切,没听二哥劝阻,翻过一米高的围墙,向四处张望。他见园内无人,急忙把花摘下来,藏在衣服里,气喘吁吁地跑回家。

到家后,郭沫若手捧芭蕉花,连蹦带跳地来到母亲床前,高兴地对母亲说:“娘,芭蕉花找到了,快看!”

母亲见郭沫若手捧一朵大黄芭蕉花,忙问:“孩子,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芭蕉花?”“是从天后宫摘来的。”郭沫若照实说来,二哥站在旁边一声没吭。

郭沫若满以为母亲会夸他俩呢,可没料到母亲听了非常生气,怒斥道:“你俩都给我跪下!”兄弟俩二话不敢说,赶紧就跪下了。母亲叹了口气说:“娘生下你们这样不懂事的孩子,竟敢偷摘天后圣母的花,娘倒不如病死好了!”

父亲听说后,怒气冲冲地进了屋,把兄弟俩拉出去,责令他俩跪在祖宗灵位前,狠狠打了他俩一顿。

郭沫若一边挨打,一边理直气壮地辩解:“摘芭蕉花给母亲治病有什么不好?管它是谁的花,只要治好母亲的病就行!”他委屈地哭了。

郭沫若自幼孝敬母亲,长大依然如此,就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也常常怀念着已故的母亲。

30年代,郭沫若受国民党反动派的一再通令追捕,不得不远离祖国,东渡日本,此时,他时常思念年迈的老母。

1932年,母亲病逝,他身在外乡,无法为母送葬,深深地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在日本流亡期间,写了很多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著名论文,用的是“杜衎”笔名,因母亲姓杜,性格刚直,取笔名“杜衎”,为了永久纪念母亲。

郭沫若在50岁那年,还撰文深情地回忆说:“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蒙师。”

金善宝砍柴养家

金善宝是为培养和推广中国优质小麦而奋斗了一生的著名的小麦专家。他曾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南京市副市长。

可他不愿意待在政府机关做官,他心系祖国大地,大地上有他干不完的事业。他这种勤劳的工作作风是跟幼年时长年劳作在家乡的土地上和父母对他的培养分不开的……

1895年7月2日,金善宝出生在浙江省会稽山麓的诸暨县(今诸暨市)石峡口村。他的父亲是个乡间的秀才,在村中私塾里任教,母亲是个劳动妇女,在家里种桑养蚕。

在父亲的教育和母亲的熏陶下,善宝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他很小就体贴父母的辛苦。幼年的善宝就懂得上山帮母亲干活。从劳动中他渐渐体会到,一衣一食,都来之不易。

到了上学的年龄,善宝进入父亲任教的私塾,他读书特别认真,在学堂里成绩总是最好的。

从学堂里回来,善宝经常一放下书包就背着筐子上了山,他不是去玩耍,而是去帮助采桑的母亲干活。母亲见了儿子,心疼地说:“善宝,你读书辛苦,还是回家歇着去吧!”“我不辛苦,母亲日夜劳作才辛苦呢!”善宝坚决不下山,要帮母亲干活。母亲见善宝越来越知书达理,孝敬父母,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欣慰地笑了。

南方的天,有时一阴起来就是几个月,山乡的人,没事都要到山里去砍柴,晾干,以备阴天时烧饭用。

善宝的父亲教书很忙,没有时间上山砍柴,一家人烧饭用柴的担子就落在了善宝的身上。

善宝经常扛着一把斧头,腰里系一根绳子,带几块干粮,就进山砍柴去了。

用于烧火的树木,不像桑园里的树长在半山坡,全在大山里,每次进山都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有一天,太阳落山了,善宝还没有回家,母亲焦急地站在村口悬望。

过了好久,母亲看见老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山似的柴火垛往村口这边移动,垛下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是善宝。母亲急忙迎了上去,接过善宝身上沉重的柴火垛,嗔怪地说:“吓死人哦,为什么搞得这样晚,明天不要去了!”“不,还要去!”善宝执拗地说,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他背的不是一大捆柴火,而是一副生活的担子!他认为自己真正地长大了!

第二天,从学堂里回来,他又像以往一样,系着绳索,扛着斧头进山了。

这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引导他走上了人生的旅途。沿着这条生活的小路,他走出了大山,走遍了全中国……

汤飞凡为父送饭

那是在1981年5月11日,国际沙眼防治组织在巴黎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把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中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可惜,汤飞凡早已不在人世了,没有见到这枚奖章。

汤飞凡1897年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偏僻的乡镇。他的父亲是一位正直和善的农村知识分子,母亲是一位贤惠、勤劳的家庭妇女。

飞凡家里很穷,全家靠父亲当乡间私塾的先生过日子,没有别的收入。飞凡从小就很懂事,从不惹父母生气,有空儿就跟父亲学习写字,一写就写好几篇,读书不到背熟了不停止。

家里的日子太苦了,为了节省开支,母亲每天把午饭做好后,让孩子们把饭送到学堂。这样,父亲既用不着来回跑路,又节省了家里的开支。

飞凡在几个孩子当中,是往学堂里给父亲送饭最多的一个。他把饭送到学校后,父亲要留他在学堂里一起吃饭,因为母亲经常在给父亲的饭里放一只鸡蛋,或者放些蒸咸肉。飞凡为了让父亲有一副好身子骨,不肯与父亲同吃。他坚持回家,跟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吃糙米饭和腌菜叶。

飞凡的母亲在操持家务之余,很注意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她忙完了家务,晚上在灯下教孩子们识字,有时还给他们讲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母亲是飞凡最敬重的人,他经常帮助母亲担水、洗菜、做饭,使劳累不堪的母亲减轻了不少负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小飞凡做梦也没有想到,像母亲这样好的人竟染上了病,母亲病得很厉害。乡间缺医少药,飞凡刚刚进入少年时代,母亲就离开了人世。

母亲的死使飞凡家失去了一个主心骨。善良的父亲遭受了这一打击之后,过早地苍老了。他家的日子更加艰难了。

母亲的病故后,几个孩子在房间里望着外屋发愣的父亲,心里都很难过。小飞凡和弟兄们商量说:“母亲不在了,父亲每天中午吃饭都成了问题,我们一定不能让父亲饿着……”

弟兄们都同意飞凡的主意。第二天将近中午的时候,父亲正在上课,突然发现在学堂里读书的小飞凡不见了,感到很纳闷儿。

当他讲完了课,穿起外衣正准备赶回家去为孩子们做饭的时候,房门突然开了,是小飞凡提着一个篮子赶来了。他见了父亲笑着说:“父亲,我给您送饭来了,快趁热吃!”

一切全明白了,小飞凡是在最后一节课回家给父亲做饭去了。父亲一下子严肃起来:“你的学业可不能荒废呀!”

飞凡说:“我们都商量好了,每天中午轮流回家做饭,拉下的课,晚上补,有不明白的,再问您,这样行吗?”

孩子们把今后的日子竟安排得这么周到,父亲还能说什么呢?再说,如果不用这个办法,又怎么解决中午吃饭的问题呢?

父亲打开盛饭的篮子,照例,碗中有一个腌鸡蛋,几块咸肉,一切和妻子在世时的一样。小飞凡向父亲告辞,跑回家去吃饭。

望着小飞凡远去的背影,父亲的眼眶流出了眼泪。

杨开慧孝敬父母

那是在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风景如画的板昌。其父杨昌济先生世居板仓,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进步知识分子。

杨先生眼看中华民族处于苦难深重之中,对后一辈寄托着殷切希望,他给女儿取名开慧,号霞,字云锦,期望孩子在阳光照耀下,有如灿烂的云霞,美丽而火红。

开慧没有辜负父亲殷切的希望,一生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直至1930年11月14日昂然赴刑场,还高呼:“劳苦大众联合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革命口号。

杨开慧忠孝两全,她自幼孝敬父母的故事也是十分动人的。杨开慧不满3岁,父亲就远涉重洋,出国留学去了。小开慧跟着母亲在乡下度过了童年时代。

她7岁上小学,学校放学很早,她见母亲一人忙碌,就主动帮助母亲扫地、择菜、刷锅、洗碗等。有时还上山砍柴,供家中烧火用。

有一天,她同哥哥到家旁边棉花坡上去扒毛柴,一不小心,踩蹋了脚,滑到塘里去了。哥哥急忙把她救上岸来,见她一身水淋淋的样子,便说:“霞,你年纪还细,莫去扒了。”霞姑娘摇摇头说:“不怕,扒得,只怪我自己不小心哩!”以后还是照样扒柴。

1918年初夏,杨先生接受北京大学聘请,出任伦理学教授。1919年因病在北京西山卧佛寺疗养,全家也都住在那儿。

此间,杨开慧终日守候在父亲身边,精心侍奉父亲。有时读点小说、散文或诗歌给父亲听,更多的时候是读报纸、谈时事,替父消愁解闷,减轻病痛。

直到1920年元月17日父亲病逝。开慧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与家人一道扶柩南下,将父亲遗体归葬于故乡——长沙板仓。提起杨开慧忠孝的事,人们称赞她是“芙蓉国里尽朝晖,红霞灿烂照人间”。

孙敬修尊母教导

孙敬修是著名教育家、儿童故事专家。他小的时候,家境很苦。他父亲、母亲原来都是北京德门外的普通农民。连年的饥荒,逼得他们沿路乞讨,流落到北京城。

孙敬修9岁丧父,由母亲一手将他带大。他的母亲叫宿玉恒,是个温和善良的劳动妇女。因外祖父曾是农村的一位私塾先生,耳濡目染,识了不少字,什么《三字经》《女儿经》《名贤集》的故事,她都会讲。

母亲从不打骂孩子,孩子有了什么错误,她就把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如《孟母三迁》《嫦娥奔月》《曹冲称象》《孔融让梨》《木兰从军》《岳飞抗金》等等。

母亲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儿子身上,希望他长大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诚实的人,勤劳的人。

孙敬修一生就是尊从母亲的教导,严格按母亲教他的许多做人道理去做。

孙敬修靠母亲到教堂做临时帮工的微薄收入度日,9岁才得以入小学读书。他深知这机会难得,学习非常刻苦,决心以优异成绩回报母亲。小学一毕业,母亲再也无力供他念书。

孙敬修靠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进了卢沟桥畔的“京兆师范”所官办初级师范学校。孙敬修就在这所学校里敬业修身,直至1921年毕业。毕业后,几经周折,来到北京汇文小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俗话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种轻视教育的思想,当时在很多人的头脑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孙母却不然。她苦了大半辈子,如今看见儿子当了一名小学教师,打心眼里高兴。

她对儿子说:“当小学教师有什么不好,你要像那位弟子三千的孔老夫子那样‘为人师表’,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千万不能误人子弟。”

孙敬修牢记母亲的教导,决心做一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教书人。他在汇文小学教语文、教算术、教图画、教唱歌,几十年如一日,勤耕不辍,整整度过了35个春秋。这35个春秋,他播下的是数不尽的爱,换得是无数颗金子般的童心。

新中国成立以后,孙敬修被邀请参加了第一届文代会。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报告。这以后,他决心把余热献给新的国家,献给党的教育事业。1956年,他被调到北京少年宫工作。从此他成了全国著名的“故事爷爷”。他每周三天在少年宫讲故事,三天到中央人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