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劳动价值理论与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1:14:09

点击下载

作者:朱乃肖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智力劳动价值理论与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智力劳动价值理论与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试读:

前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劳动者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价值创造的主力军,中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必须掌握智力劳动价值理论和智力资本商业运营模式,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价值提取、价值实现三大重要环节中,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我对智力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始于2005年,那时刚刚结束了近10年的企业管理与运营工作,来到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教授《资本论》课程使我有机会重新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与国内外研究学者们对智力资本理论的合作研究中,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维,推动了我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西方现代经济学中的智力资本理论的对比研究,并对智力劳动价值理论和智力资本商业运营模式在中国企业的应用方面作了探索。为此,我们分别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做了案例研究,出版了《智力资本报告》。这些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为中国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壮大作了有意义的探索。

本书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重点:在理论方面,对智力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价值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与探索;在实践方面,《智力资本商业模式实操手册(上、中、下)》的撰写,是针对中国企业的经营实践所作的客观而科学的总结。智力劳动价值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08@zh003)和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知识产权与法治研究中心项目(ZSCQ201120)的支持,同时也得到嘉瑞国际控股公司和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

值得说明的是,目前我们对智力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对智力资本商业运营模式的探讨,仅仅是对该理论研究的开始,在此我愿意抛砖引玉,与国内外同行共同探索,为完善与发展该理论贡献绵薄之力。

本书得到了我的学术知音暨南大学徐喧教授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嘉瑞国际控股公司董事长李远发先生、行政总裁姜永正博士、市场部经理黄蓉小姐,广东易美图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华先生、总经理朱鸿儒先生,以及我的研究生丁卓琪、黄春花、田大鹏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朱乃肖2012年写于暨南大学Preface

Professor Zhu Naixiao had got her Ph. D. in economics in University of Paris VIII in France in 1993, after return China, she has got seni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ineer, committee of Commercial Practices of China International Chamber, economics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European Research Center in School of Economics of Jinan University.

The book-“Intellectual Labor Value Theory and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hinese Enterprises”is professor Zhu's research result for the recent decade. Since 1993, the author had worked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 for nearly 10 years as higher lever manager. In 2005, she went back to the field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teaching of“Das Kapital”and the research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ory in the modern Western eco-nomics have promoted her study of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Following the monograph-“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in 2009, this book is another masterpiece dedicated to readers.第一章对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回顾100多年前,马克思撰写的巨著《资本论》是大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笔者认为,目前我们正在探讨和研究的智力劳动价值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第一节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商品着手,总结出商品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马克思指出,“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商品具备了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才能被承认,才能形成价值。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具有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价值是由其社会属性决定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商品没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就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也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者手中比在生产者手中大,是因为它只有在消费者手中才得以实现。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商品进入消费领域后,才能实现,才能发挥作用,它在生产者手中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因此,企业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目的是通过市场交换,把产品从企业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把潜在的使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使用价值,把商品转化为货币,实现商品的价值。只要企业没有把商品销售出去,无论此前企业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做得多好,都将前功尽弃,不但无所获,而且还可能会亏本甚至破产。二、劳动的二重性

按照不同的标准,劳动分为一般劳动与具体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一般劳动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管是智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都能创造价值。具体劳动是指从事某项具体工作所耗费的劳动量。

复杂劳动主要是指脑力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而简单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有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简单平均劳动本身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却是一定的。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通俗地讲,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比社会的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对象化为较多的价值”。当然,由于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不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过去某个时期的复杂劳动现在可能成为简单劳动,某个国家的复杂劳动在另一个国家可能被当作简单劳动。不过,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同一国家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则是相对固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劳动复杂程度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成正比。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劳动者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创造更大的价值,就必须重视对劳动者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复杂程度,减少简单劳动产品的生产,增加复杂劳动产品的生产,使同量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同量资本实现更多的效益。三、活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马克思在分析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时指出,“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为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也就是说,劳动过程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过程,是创造人类财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受社会所有制的制约,因为“根据小麦的味道,我们尝不出它是谁种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所发挥的作用,却有很大的不同。

活劳动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先决条件。“货币占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工人。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而货币所有者之所以要购买劳动力商品,看重的不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而是它的使用价值。

活劳动存在于劳动者的体内,它的价值构成有三个重要因素:①“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维持“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独特的商品占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 ③劳动者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者训练,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用包括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除此之外,“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自然需要本身也就不同”,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要素”,因此而造成不同国家的活劳动在价值构成上的差异。

活劳动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劳动力……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这就是资本家希望劳动力提供的独特的服务。”“劳动力使用一天的价值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大一倍。”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活劳动使用价值的分析对商品价值的创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节资本的生命在于创造剩余价值

只有劳动,而且是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无论是剩余价值还是其他形式的利润、利息、地租等均来自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商品的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W=C+V+M),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就是说,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包含活劳动(V),也包含物化劳动(C),但是两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活劳动(V)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C)(或者称“其他物质性生产要素”,如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虽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即通过活劳动转化它们的价值,使新价值的创造、旧价值的转移及价值增值过程和劳动过程融为一体,但是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商品的生产过程和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不同。由此可见,活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与基石。一、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马克思在分析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专门对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作了深入分析。“现在假定有一个工作日,它的长度以及它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是已定的。例如,ac线a——————b—c代表一个十二小时工作日,ab段代表10小时必要劳动,bc段代表2小时剩余劳动。现在,如果没有ac线的延长,……怎样才能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呢?”通过“必要劳动的缩短与剩余劳动的延长相适应,……这里改变的不是工作日的长度,而是工作日中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改变工作日的两个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作相对剩余价值。”值得指出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来实现的,而这个过程与活劳动中的复杂劳动(脑力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马克思认为,资本在运动中增值。增值是资本的本性,是资本运营的根本目的。“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第二是运动性。为买而卖的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使用价值,自身需要的有限性决定了商品运动的有限性;为卖而买的资本流通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无限性决定了资本运动的无止境性。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决定了“资本运动是没有限度的”。第三是连续性。要实现产业资本增值的持续性,必须保持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合理分割产业资本,使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周而复始,使企业资本处于良性运动之中。

资本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也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业资本循环的统一。“它之所以能够成为这种统一,只是由于资本的每个不同部分能够依次经过相继进行的各个循环阶段,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到另一种职能形式,因而,只是由于产业资本作为这些部分的整体同时处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和职能中,从而同时经过所有这三个循环,在这里,每一部分的相继进行,是由各部分的并列存在即资本的分割所决定的。”

这里的产业资本是指投资于工业、农业、建筑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商业资本是指投资于流通领域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资本。产业资本运动表现为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是购买商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处于生产阶段的产业资本采取生产资本的形式,其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处于销售阶段的产业资本采取商品资本的形式,其职能是销售商品和实现剩余价值。基本的循环模式见下图:

货币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

劳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大量的商品,这些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这也是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复杂劳动(脑力劳动)的各种分析,已经为我们研究和探索智力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智力劳动价值理论是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智力劳动者(Knowledge Workers)如何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价值提取、价值实现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问题。第二章西方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有所论述,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智力资本研究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智力劳动对商品价值创造与价值提取的作用”。也就是说,它的研究对象是活劳动,尤其是活劳动中脑力(智力)劳动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智力资本理论发展历程一、西方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早在1836年,西尼尔就把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加以运用,他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首先提到智力资本的概念:“它不再是‘纯粹智力’的含义,而是一种智力性活动,本质上它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是一种思想形态过程,是一种价值增值的方法。”即智力资本不仅是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古典经济学的“二要素”、“三要素”生产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1983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生产四要素”理论,认为经济长期增长取决于资本,而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可按教育时间的长短衡量)和新思想(可按专利数量衡量),他把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巴罗等人运用罗默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是人力资本的缺乏,而不是缺少有形资本。1991年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在《智力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中提出:智力资本是使一个企业、组织和国家富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美国学者斯蒂沃特(Stewart)也强调智力资本虽然常常以潜在的方式存在,却是企业、组织和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产。

关于智力资本的定义,西方学者主要是从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和资产经营的角度来分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智力资本是极其有用的知识。正如斯蒂沃特所说:“智力资本是被组合起来的有用的知识。”克莱恩和普鲁萨克(Klein & Prusak)认为,智力资本是这样一种智力资源:可以规范化,可以被掌握并施加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智力资本是封装的有用的知识。美国的管理学专家沙利文(Patrick H. Sullivan)(1998)认为智力资本研究内容涉及人力资本、顾客资本、知识产权、结构资本、信息技术、固化知识、创新、默示知识、研究开发等。沙利文指出,由于智力资本内容庞杂,某一侧面的构成元素与另一侧面迥然不同,导致了现实经济中智力资本管理的不同定位,可以将其分为知识学习型、知识管理型、革新管理型、资本市场型、股东型和公司经理型。概而言之,智力资本是“可以转化为利润的知识”。沙利文强调,人(具有内在的无声的知识储备)和外在的既有知识体系组成智力资本的主要元素。外在的知识体系称为企业的“智力资产”;某人具有的无声的知识写到纸上(或其他任何媒介)的时候,就变成了企业的既有资产。一些这样的既有资产受到法律保护就成了“知识产权”。

第二,智力资本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由几个重要的模块构成。马索罗斯(Masoulas)(1998)认为,智力资本是所有无形资产(员工的技术、经验、态度与信息)的总和,它能增加组织的价值,并且有助于组织达成目标。那哈皮特和戈沙尔(Nahapiet & Ghoshal)(1998)指出,智力资本是一种社会团体(如组织、知识社群与专业人员等)的知识与知识能力,并能够使人们获得做事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美国教授戴夫·乌尔里克(Dave Ulrich)(1998)认为智力资本是员工对组织的职责与承诺的乘积,即“智力资本=能力×认同感”。之所以在公式中使用乘号,是强调人与组织之间的认同感,这对于一个组织发挥其最大的智力资本要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布鲁金(Annie Brooking)(1996)在其著作《智力资本应用与管理》中提出,智力资本是“使公司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具体包括四大类: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本、基础结构资本,这些要素最终构成智力资本管理体系。加拿大的Nick Bontis博士(1996)着重论证了智力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共同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机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斯维比(Karl Erik Sveiby)(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但其并不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部分,并把智力资本分为员工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斯图尔特(1997)进一步提出,员工的技能和知识,顾客的忠诚以及公司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知识,都体现着智力资本。于是,智力资本理论将企业信誉、商标、员工知识和忠诚、顾客满意、经营关系等这些被传统管理理论所忽视,但日益成为企业重要资源和企业竞争的因素整合在一起,并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经营资本。布兰(Van Buren)(1999)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以及顾客资本。人力资本包含组织内成员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结构资本包含组织内信息及知识的运用、公司声誉、知识库建立、组织思维、专利、著作权、系统、工具以及经营理念;创新资本包含组织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成果;流程资本指组织工作流程、技术设计流程;顾客资本指与顾客的互动关系。奈特(Knight)(1999)认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外部资本与财务绩效构成。其中人力资本是指员工流动率、员工满意度、新产品想法的数量、建议提交/接受的数量;结构资本是指营运资本周转率、销售员与一般及行政人员的比率、新产品上市的时间等;外部资本是指顾客持续度、顾客满意度、最有获利的顾客名单、供应商品质/可靠度指标等;财务绩效是指企业经济附加值。辛考茨基(Dzinkowski)(2000)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以及关系资本。人力资本指组织内成员的知识、教育程度、职业认证、创新、态度等;结构资本指组织内的智力财产以及信息基础资产,包含专利、版权、商业机密、商标、管理理念、公司文化、流程、信息系统等;关系资本指与顾客的互动和交易。

第三,智力资本的衡量有别于有形资产。智力资本的价值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是知识型企业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的总和,而这恰恰是知识型企业在股票市场上持续被看好的真正原因。1996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在《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中提出以智力资本来解释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认为智力资本包括所有资产创造价值的形式与传统的资产,是一种公司投资于顾客、供应商、员工流程、科技和创新,以创造未来价值的一种经验累积。二、智力资本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国内对智力资本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进入一个引人注目的阶段,关于智力资本的含义,代表性观点有:袁丽认为智力资本就是能够用来创造财富的一切智慧与经验的总和,包括科学知识、信息、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专业技能、实用经验等。林文修指出智力资本重心在于知识(knowledge),包括知识的创造、扩散与累积,因此,智力资本就是知识管理的重心。谭劲松提出,智力资本本身是属于人力资本的一种,就是能进行科研创新以及对公司内部资源作出管理配置的人力资本。陈美纯认为,智力资本是涵盖公司整体所呈现的技能、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智能,并融合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与关系资本中。王勇、许庆瑞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拥有的一种独特能力,是企业能够创造财富的特殊资本,它是一种非物质化的组织现象。各种各样的知识元素在互相融合之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企业智力资本成长的关键,它们以一种潜在的智力资本形态存在。陈佳贵等把智力资本具体划分为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契约权利类无形资产、关系类无形资产以及综合类无形资产四种类型。朱学义、黄元元则认为,由于智力资本能够给公司带来价值,因此它是一种真正的资本要素,这个界定从资本的角度入手,更加注意反映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闰化海、赵武认为,凡是能够为公司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都是智力资本。

芮明杰在《智力资本收益分配论》中论述了智力要素与智力资本的关系,认为智力资本是隐性的智力要素。隐性智力要素是指存在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