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县抗战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3:22:2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兴濂

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本溪县抗战史

本溪县抗战史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本溪县抗战史作者:李兴濂排版:KingStar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01ISBN:9787549711277本书由辽宁无限穿越新媒体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总序一方水土话文化

一条古称衍水的太子河,在重峦叠嶂的大山里千回百转,川流不息。不知道第一缕炊烟升起于何时何地,能够断言的,无论是这方水土的原住民,还是像我的祖辈那样闯关东的人们,毫无例外地都是逐水而居。这原本为人类的共识共性。于是,就有了属于这方水土的太子河文化,有了浸润着这种文化的一代代本溪人,一代代在这方水土生生不息的和奔来奔去的你我他。

本溪县是满族自治县,我的满族文化启蒙,始于我的继母。外祖父来了,继母叫他“阿玛”,让刚戴上红领巾的我好生奇怪。继母告诉我,满族人管父亲叫“阿玛”,称母亲“讷讷”。接着,她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满族人的习俗。而今,即便是纯正的满族人家也难得听到如此的称呼了,可是,从国人皆知的旗袍、酸菜五花肉血肠,到我最爱吃的酸汤子,又有几个人能拒绝满族文化的诱惑呢?

从小就听老人们讲邓铁梅邓司令,说他打日本如何了得,小鬼子怕他又敬他。还有苗可秀、黄拱宸,宁死不屈,都是咱们本溪县的英雄好汉。20世纪末,为写一部抗联的长篇,我曾采访过本溪县的丛茂山等抗联老人。铁刹山道教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弟子赵至钢,也曾是一位抗联战士,这为作为东北道教发祥地的传奇名山铁刹山,平添了一抹血性的瑰丽。

本溪县委组织文史专家学者,撰写《本溪县满族史》《太子河文化》《本溪县抗战史》《铁刹山道教》衍水文化系列丛书,从不同侧面聚焦本溪历史文化,展示这方水土的地域特色文化,远见卓识,可喜可敬。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根,这种文明就因国家、民族、地区不同而异彩纷呈。我们是中国人,是本溪人,因为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华文化,是本溪这方水土的文化。文化无形而无处不在,任何一方水土的物质文明,其经济总量、质量、活力和人们的幸福指数,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与世界接轨,是与世界上的先进文化接轨,尤其需要继承、保持、展示、弘扬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而不是也不可能与之脱轨。

古人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从宏观上讲,攻城就是道理讲不通了,用暴力将对手征服;攻心则是用文化的力量,让对手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类千百年来纷争不断,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冲突、碰撞,最终决定一切的是文化的力量。

我这个地地道道的本溪县人,在本溪生活了整整半个世纪,在小市学习、下乡、工作、从军24年。记得十几年前回小市,一进县城就觉得眼生,到了老丈人家所在的闵家巷干脆找不着北了。满眼楼房,对开4车道的柏油路,记忆中的参照物全没了。最可笑的是妻子,站在那儿转圈儿瞅,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哪去了呢,哪去了呢,找不到那个生她养她的家了。

记忆中的故乡永远回不去了,恒久魅力的是这方水土的文化。而大凡魅力恒久的东西,都需要水滴石穿的修炼,来得慢,见效也慢。就不能不感佩这方水土的当家人过日子的真诚,并向为这套丛书付出心血的专家学者致敬。

祝福家乡。张正隆2014年6月24日 于大连序燕东抗战标青史王建学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落伍了,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别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境地。在中国东北这块土地上,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甲午战争,又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俄战争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南部地区驻军的侵略权益,为扩大侵华战争构筑了前沿阵地。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全境;而本溪县(本溪湖所在地)在事变发生前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策划地,事变后仅一天就全县沦陷,最早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极其黑暗的一页。

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在东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本溪县人民同全东北人民一样,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家乡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抱定“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最先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无数革命壮士同仇敌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在本溪县这块土地上,涌现出杨靖宇、宋铁岩、李敏焕、邓铁梅、黃拱宸、苗可秀等著名抗日将领,他们当中有的虽然不是出生在本溪县,但他们带领抗日队伍战斗在这块土地上,牺牲在这块土地上,他们是本溪县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是本溪县的光荣和骄傲。本溪县人民将永远铭记!

经过长达14年的抗战,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本溪县人民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扬帆远航,经济和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幸福,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为了不忘国耻,铭记历史,教育后代,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中共本溪县委、县政府组织编写了这部《本溪县抗战史》。全书遵循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真实地再现了本溪县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特别是对日本侵略者的那段火与血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本溪县人民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它不仅提供了抗战时期的珍贵史料文献,而且是一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情的生动教材。这是一件继承先烈遗志,泽福子孙之盛事。

值此这部书出版之际,写了上面的话,是为序。2015年于9·3抗战胜利纪念日[王建学: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绪言

本溪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太子河上游,土地肥沃,地势险峻,森林茂密。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风光秀美,素有“燕东胜境”之称。本溪县不仅有丰富的资源物产,也是辽东边陲重地和战略要冲,帝国主义列强对此垂涎三尺,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这片土地觊觎野心由来已久。本溪县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在这块土地上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溪人民揭竿而起,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表现出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壮歌。

19世纪末叶,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其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也由商品输出转化为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在华利益,竞相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有着丰富资源的中国东北地区,则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焦点。在争夺东北的斗争中,日本和俄国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强占远东100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从1891年起,俄国开始修建连接欧亚的西伯利亚铁路,并谋取在远东建立不冻港。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由于本国资源缺乏,日本迫切需要工业原料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因此,地大物博、国力衰弱的中国便成为其最理想的侵略目标。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南部爆发了大规模的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统率清军进驻朝鲜汉城(今首尔)以南的牙山。这时,日本政府以保护驻朝使馆和日本侨民为由,派军队占领汉城,并于7月25日不宣而战,向中国在牙山的驻军进攻,清军败走平壤。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史称“甲午战争”。

8月中旬,日军分数路进攻朝鲜北部的平壤。9月,日军兵分四路向平壤发起进攻。当时驻军平壤的各路清军与日军实力相当,本可与之一战,但由于清军统帅叶志超不听聂士成、左宝贵等将领的建议,只是被动挨打。最后叶志超见战局失利,便下令竖起白旗,弃城北走,把大批的枪炮和粮饷全丢弃在阵地上。清军全线溃退,撤到鸭绿江北岸中国境内。

日本侵略军又经一番准备后,10月,分陆、海两路向中国东北发起了进攻,于26日侵占安东(今丹东)和九连城。30日攻陷凤凰城。该城为盛京(今沈阳)东南孔道,而且守城的聂士成、吕本元、孙显寅、耿凤鸣等部的兵力甚厚,但是,接替被革职入监的叶志超为统帅的宋庆软弱无能,诸将不服其节制,从而导致城池失守。

日军攻破凤凰城后,叫嚣要“取奉天度岁”。日本侵略军的反动气焰使清廷十分恐慌,为扭转局势撤掉宋庆职务,命聂士成负责坚守大高岭(即摩天岭),吕本元、孙显寅、耿凤鸣等将领分守各处配合聂士成。

摩天岭是盛京(今沈阳)、辽阳的门户,若摩天岭失守,则辽沈难保。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金田少佐以一个大队的兵力占领了连山关,进而向摩天岭攻击。坚守在摩天岭的聂士成临危不惧,态度镇定。命令正面防御的部队死守,以巨炮打击进攻之敌,并且部署兵力于密林中摇动旗帜,击鼓鸣金迷惑敌人,同时伏兵于旗鼓之处。当日军趾高气扬地向摩天岭前进时,埋伏在密林中的聂士成所部勇猛冲出,打得日军狼狈逃窜,迫使日军退至连山关转入防御,十数日不敢向摩天岭靠近。

11月26日,连山关地区普降大雪,扼守在摩天岭的聂士成心中大悦,亲率数百骑兵雪夜进攻连山关日军驻地,从梦中惊醒的日军金田少佐不敢抵抗,领着队伍仓皇逃往草河口。

在聂士成坚守摩天岭时,清廷曾多次命黑龙江将军伊克唐阿迅速统领所部进至摩天岭一线与聂士成合力防守。而伊克唐阿却将部队移扎在距离摩天岭近百公里之遥的宽甸一带辗转,清光绪帝谕电训斥后才向连山关移动。

日军退到草河口后,企图切断清军东、西之间联系,并欲与占领凤凰城的日军相策应。为粉碎日本侵略军的阴谋,聂士成和伊克唐阿商议后决定,由聂士成率军到距离草河口4公里的分水岭,担任伏击切断日军退路的任务;伊克唐阿率领10营镇边军从正面进攻草河口,形成对敌夹攻之势。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在草河口镇东的草河岭展开一场扬国威、丧敌胆的激战。此战从上午打到天黑,日军伤亡很重,击毙日炮兵大尉中队长、步兵大尉小队长、中尉小队长各1人。日军败退至凤凰城,聂士成率部乘胜追击,经樊家台一战大败日军,日军丢弃凤凰城外围阵地。

坚守摩天岭、收复连山关、攻克草河口和樊家台大捷等战,充分展示了聂士成的军事指挥才能。广大清军爱国官兵和地方民团与日军在本溪摩天岭、草河口一带激战3个月,大小战斗10余次,粉碎了日本侵略军从东路进犯奉天(今沈阳)的企图。这是日本帝国主义首次侵入本溪,并遭到本溪军民的重创。在当时整个清军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下,聂士成却率领所部在本溪地区取得了局部战斗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取奉天度岁”的美梦,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独占辽东半岛,引起俄国的强烈不满。伙同法国、德国联合向日本提出威胁性“劝告”,要求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经过谈判,日本以中国支付3000万两白银为条件,暂时放弃了对辽东半岛的占领。俄国乘机向中国东北南部扩张。1896年,俄国通过《中俄密约》,取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国东清铁路(通称中东路)”的权力。1898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和《续旅大租地条约》,强租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海域25年,在远东取得了天然不冻港。整个东北日益沦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引起了日本的不安,日俄两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势力范围的斗争愈演愈烈。

日本独占辽东半岛受挫之后,利用从中国得到的巨额战争赔款极力扩军备战。经过10年准备,于1904年发动了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东北,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一场非正义战争。在本溪,日、俄两军先后在本溪县的碱厂小平岭、摩天岭、平顶山、清河城、高官等地展开激烈厮杀,给本溪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战争中,日军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以武力威胁清政府同意日方修筑安奉铁路(今沈丹铁路),其中,本溪段从姚千户屯至通远堡,长113公里172尺。1905年,日本守备队驻守界线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进入。

日俄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1905年9月5日,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俄国被迫将旅顺、大连地区的租借权和长春至旅顺铁路及附属权力无偿“转让”给日本。日俄媾和后,抛开清政府,重新划分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以长春一线为界,其北部“北满”地区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其南部的“南满”地区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自此,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所谓经营南满地区,逐步变东北为其殖民地的活动。通过倾销商品、创办工厂、开发矿山、修筑铁路、设立银行等手段,日本逐渐控制了南满地区的经济命脉。同时,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保护在华利益,日本派遣大量军队,驻扎在南满主要城镇和铁路交通要道上。1907年,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正式成立,以保护铁路安全为由,派6个独立守备大队常驻铁路沿线。1909年4月,日本独立守备队第四大队进驻连山关,辖4个中队,一中队驻本溪湖,二中队驻草河口。同年9月4日,日本和清政府在北京签署《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清政府被迫出让安奉铁路沿线矿产权益。1910年后,本溪明山沟、连山关、桥头、南坟、石桥子和本溪湖等地均驻有日本守备队。1914年9月25日,日本根据《中日溪城铁路公所览书》有关条款控制了本溪的交通命脉。1915年,日本守备队200人进驻连山关,80人进驻本溪县街(今本溪湖)。1922年,连山关日本守备队人数达到300人,明山沟200人,桥头50人,南坟10人。至1930年,日本派驻本溪的守备队、宪兵队最多时达580人,并在南坟、下马塘、连山关等铁路沿线修筑碉堡、炮楼多达60座。日本帝国主义磨刀霍霍,做好了军事侵略的准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武装侵华战争(史称九一八事变),本溪县成为东北最早沦陷的地区之一。1931年9月19日,本溪县政府本溪湖被日军占领,不久,日本侵略军占领本溪县全境。本溪县人民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过着悲惨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溪县各阶层民众群情激奋,形成一股无比强大的抗日风暴,拉开了本溪县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序幕。

本溪县人民举起了抗日义旗,先后成立了抗日便衣队、大刀会、南侠、老北风抗日义勇军、东北民众自卫军、辽宁民众自卫军、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十一路军等抗日队伍,涌现了钟子忱、王殿甲、邓铁梅、苗可秀、黄拱宸等抗日英雄。这些抗日队伍,深入敌后,出没深山密林,攻城陷镇,炸毁铁路、桥梁和军事设施,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歼灭和牵制了日本关东军兵力,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开辟本桓游击根据地,建立党的地方组织和抗日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溪县的抗日组织在1931年10月兴起,经过1932年的全盛时期,至1933年后,在日本侵略军的疯狂镇压下相继瓦解。此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重任,开始了以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称东北抗日联军)为主体的抗日武装斗争的历史性转折。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是中国人民抗日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9月1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满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挺进本溪。1934年11月7日,中共满洲省委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基础上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进驻本溪县后,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建立中共党组织,建立地方抗日政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军事密营,转战本桓山区,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敌人“集家并屯”和“大讨伐”,取得了胜利。

1936年,是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第六个年头,东北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大量兵力。日本侵略军在不断组织武装“讨伐”的同时,又紧锣密鼓地准备将兵力增至10余万人,向抗日联军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巩固和扩大本桓游击根据地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为了摆脱敌人的进攻和险恶的生存环境,杨靖宇领导的抗联一军一师,决定做出战略性军事转移,开始了两次西征。第一次西征,1936年6月上旬,抗联一军一师根据军部指示,在本溪县境内和尚帽子密营集结,在汤沟召开团以上干部西征会议。6月28日,一师西征部队从本溪县铺石河出发,开始了抗联一军史上的首次西征。第二次西征,1936年11月上旬,杨靖宇率军部在本溪县红土甸子红通沟召集一师、三师领导干部开会,决定由三师进行第二次西征。

抗联一军两次西征是东北抗日战争史上的壮举。虽然两次西征受挫,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它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渴望得到党中央直接领导和与中央红军取得联系的迫切愿望,体现了抗联主动进攻,扩大游击区域,实施外线作战,防御中寻求进攻的战略思想。在西征过程中,抗联一军不怕艰难险阻,长途跋涉,冲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经受了严酷的生存考验,打击了围追堵截的日伪军,取得了摩天岭大捷。两次西征充分彰显和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抗联的政治影响,极大地鼓舞了辽南、辽西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同时,两次西征也一定程度转移了敌人的注意力,减轻了老游击区的压力,牵制了日伪军的兵力,打破了日伪当局的“围剿”部署,对南满抗日游击战乃至全东北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行军事“围剿”下,东北抗联的武装斗争和生存面临巨大困难,抗联一军一师决定放弃本、桓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第一路军的活动区域重点转向长白、濛江、桦甸、抚松一带。一师剩余部队化整为零,分散转移到上述地区,与第一路军主力会合。

1939年5月,一师军需部一分队甄宝昌带领10余名战士离开本溪县西河掌,经桓仁县仙人洞等地到达了吉林省桦甸一带找到一路军总部。这是从本溪县撤出的最后一支一师部队,也是从辽宁地区撤离的最后一支部队。至此,抗联第一路军第一军第一师全部离开了本、桓地区,转战濛江等地,继续进行更加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

1941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各部队陆续进入苏联远东地区后,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实行野营整训。于1942年编入远东军步兵第八十八旅序列,并保持了中共党组织的独立性。

抗联一军所有部队撤离本溪后,本溪地区的很多中共党员、反日会员和农民自卫队员惨遭杀害,在本溪的中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地方组织难以生存和发展。只有在本溪市区工人比较集中的煤矿和铁矿,特殊工人中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自发地秘密建立起党的组织,领导工人群众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更加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迎来抗战胜利,本溪县光复。

1945年8月,抗联第八十八旅配合苏联红军反攻东北。在东北重要城镇战略点上,都有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的身影。他们在沟通关内八路军、新四军进入东北的部队同苏军的联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抗战最后胜利,解放全东北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我在华北及东北边境抗战的八路军接受总部“向东北挺进,配合苏军作战,迅速接管东北”的命令,分数路向东北疾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人民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活终于结束了。全民族的抗战胜利了。

9月18日,我冀热辽部队开入本溪,受到各界人民及工人武装的热烈欢迎。我军进入本溪后,即着手接收降敌伪部队。此后,本溪县同全东北一样成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基地,开始了新的征程。第一章甲午战争时期的抗战日本政府从明治时代(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1868—1912年)开始武力侵占中国,把辽东半岛作为侵占中国的桥梁,1894年发动了甲午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在我国东北急剧扩张势力,同日本发生了尖锐的对立。日本为与俄国争夺东北的势力范围,在国际上争取英美的支持,积极准备对沙俄作战。于是在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两国以中国东北为战场,进行了一场争霸战争,即日俄战争。甲午战争时期,在本溪县境内中国军民的抗战,主要有连山关、草河口的对日之战,本溪地区的义和团组织曾两次攻打英国设在本溪东关庙的天主教教堂,忠义军抗俄之战。草河口对日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10月,中日甲午战争鸭绿江战役后,日本侵略军相继侵占安东、攻克凤城,而且叫嚣“取奉天度岁”。11月9日,日军第五师团第十旅团长立见尚文派出两支部队,分别向赛马集和连山关进犯。清廷十分恐慌,命聂士成负责坚守大高岭(即今县境内摩天岭),吕本元、孙显寅、耿凤鸣等将领分守各处配合聂士成。

本溪县连山关境内的摩天岭山势险峻,是奉天、辽阳的东路门户。若摩天岭失守,则辽沈难保。为此,驻奉天东路清军积极部署防御,直隶提督聂士成的芦榆防御军,吕本元、孙显寅的盛军,耿凤鸣的奉军,江自康的仁字营等部扼守连山关、摩天岭一线,阻止日军正面进攻;伊克唐阿镇边军的马队、步队共13个营,驻守在叆阳边门、赛马集、草河城一线,从侧后牵制日军,以支援聂士成的连山关正面防御。

11月12日,日军第二十二联队第一大队在金田少佐率领下,由凤城北上进犯连山关。先头骑兵抢夺连山关口,吕本元、孙显寅率军抵御,日军受挫。后来日军大队继至,盛军败退。日军占领连山关,直犯摩天岭。聂士成临危不惧,态度镇定,召集诸将会议,决心守住摩天岭,用大炮封锁路口,“张旗帜丛林间,鸣角鼓为疑兵”,将清兵埋伏于旗鼓处,顽强固守。战至日暮,日军被迫撤回连山关。

11月16日,立见尚文又派安满爱少佐带领第二十二联队第二大队前往增援,并任命第二十二联队长富岗三造中佐为司令官。

11月20日,进犯赛马集的日军第二十二联队第一中队,在赛马集南邢家沟附近被依克唐阿部镇边军截击,毙小队长柳原楠次中尉以下14人。

日军西阻于摩天岭,东败于赛马集。11月24日午夜退守草河口,以切断赛马集与摩天岭清军之间的联系。翌日,扼守摩天岭的聂士成亲率骑兵数百人,乘雪夜进攻连山关。从梦中惊醒的日军不敢抵抗,连夜逃往草河口,聂军遂收复连山关,并分兵进驻连山关东南、草河口西北4公里处分水岭,威胁日军侧后,与驻赛马集的依克唐阿部对日军形成腹背夹击之势。11月26日,聂、依两军集中优势兵力,从东西两面夹击日军,在草河口东草河岭(今草河口镇与草河城镇交界处)展开一场扬国威、丧敌胆的激战。清镇边军马队统领永山见山路崎岖,便命将士下马步行,分兵猛进,并带头冲锋陷阵。战斗从上午10时至午后5时,击毙日军第二十二联队第五中队小队长、步兵大尉斋藤正起,击伤第五联队第二中队长、炮兵大尉池田纲平小队长、炮兵中尉关谷豁,日军死伤42人。残部害怕清军继续进攻,退至凤凰城固守。

11月29日,日军第十旅团长立见尚文率所部从凤凰城倾巢出动,分路进犯赛马集和草河口,清军竭力抵抗。日军向驻守草河岭东面崔家坊的依克唐阿部进攻中,日军抢占崔家坊山顶,伊军扼守北面大山,两军隔草河开枪互射,从午后3时战至午后6时。日军正面进攻不成,另遣一部绕至山后袭击依军。伊克唐阿唯恐腹背受敌撤出战斗。立见尚文也回守草河口。日军前进受阻,又恐凤凰城空虚后路危险,加之天气寒冷,冻伤兵员十之八九,已无力继续战斗,立见尚文率部于12月5日弃草河口返回凤凰城。

12月9日,清军东西两路在通远堡集中20余营兵力,拟合力南下,乘胜追击,兵分两路收复凤凰城。西路由伊克唐阿和聂士成率主力由通远堡南进;东路由镇边军分统寿山和马队统领永山率领,绕道叆阳,直指凤凰城东北。日军第十旅团奉命配合第三师团进攻海城,以一部留守凤凰城。立见尚文率部再次向摩天岭、连山关出击,以牵制清军增援海城。翌日上午9时,西路清军与日军相遇并激战于金家河(今凤凰城通远堡与刘家河两镇交界处)。这次战斗从上午10时持续到下午4时,击毙日军10人,安满伸爱少佐以下50人负伤;清军阵亡110人,被俘16人。战后,清军退守草河口一线。日军占领樊家台(今凤凰城通远堡曾家村河东),不久撤回凤凰城内死守。聂士成

12月14日,寿山、永山率部队绕攻凤凰城的清军,在草河东岸顾家堡一带(今凤凰城草河镇属地)宿营,被日军混成第九旅团所部3个大队偷袭,败退至长岭子(今凤凰城草河管家村与大堡黎明村交界处)。翌日,清军退至葱岭(今凤凰城弟兄山镇马坊子岭)又遭日军伏击,永山力战牺牲,寿山率队撤回赛马集。此役,清军阵亡150人,被俘4人,损失钢炮、铜炮各2门;击毙日军12人,伤62人。

此前,日军第三师团攻陷海城,辽阳告急,伊克唐阿奉命西援辽阳。辽阳以东防务主要由聂士成所部承担。聂军以摩天岭阵地为中坚,又先后于1895年1月14日、25日两次挫败日军,使其终未能越岭西进。

中日甲午战争以腐败的清政府失败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然而,在连山关、摩天岭、草河口一线,聂士成率清军爱国将领同仇敌忾,紧密配合,与日本侵略军交战近4个月、大小战斗10多次,击溃日军从东路进犯奉天的企图,彻底粉碎了他们“取奉天度岁”的美梦。攻打英国教堂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全国爆发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男称义和拳、女叫红灯照,统称义和团)。本溪地区的义和团组织曾两次攻打英国设在本溪东关庙的天主教教堂。第一次因参加的人少,被教堂里的德国牧师用枪打散而失败。第二次联合奉天教徒共200余人,经过激战攻入英国教堂,制裁了教会的祸首并烧毁了教堂。此后,义和团逐户宣传不要害怕“洋人”,本溪地区农民也参加了义和团。忠义军抗俄之战

忠义军原是清朝吉林军政当局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民间招募的新军,称镇东军。刘永和(绰号刘弹子)为三品衔总统,其族弟刘秉和为邦统。刘永和原籍山东,猎户出身,后投身绿林,在珲春一带专门抗击沙俄侵略军。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0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沙俄军趁机侵入东北。12月,刘永和兄弟俩的两路大军并辽宁、吉林各路反俄首领会晤于海龙,正式成立“辽东忠义马步全军”(简称忠义军),麾下40营,计数万人,提出了“御俄寇,复国土”的战斗口号。他们以通化市为中心,转战辽宁东部和吉林南部的广大山区。农民、工人以及爱国的清军士兵,纷纷集合在忠义军的旗帜下,最盛时兵力约达20万人。

忠义军首领董洛道、林成岱(人称林七)、张桂林、王和达等部都曾经在桓仁、本溪县一带与俄军、清军进行过激烈的战斗。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王和达、董毅敏(又名董洛道)在本溪县铁刹山聚新兵4000余人。农历五月十三日,林成岱率队向碱厂进发,一路三四百人抵三股流,一路抵赛马集以北,声言进攻兴京。驻碱厂的清军崔灵熙闻讯立即向盛京将军增祺报告:“该贼今夜几乎到厂。似此三路进攻,俾处辟在一隅,何能御此强贼!……为此,飞请赶调俄兵,不拘多少,昼夜开拔来厂,南方民命攸关……请即火速迅调。”同年5月17日,王和达率500人,均身着道服,展旗鸣号,开进碱厂。25日早3时撤出碱厂,经兴京至苇子峪往平顶山开去。

由于沙俄侵略者的残暴镇压和清朝政府的卖国投降,忠义军无数爱国将领先后牺牲。刘永和退入龙冈山后亦被敌人捕获。1903年,刘永和从西伯利亚哈巴罗夫斯克越狱脱险后,返回珲春,在密山一带重建忠义军,发誓与沙俄侵略军战斗到底。第二章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帝国主义对本溪县的掠夺和侵略

本溪县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总面积3344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峰峦绵亘,林海苍茫,矿产资源丰赡,河流纵横,有重要的经济军事价值。本溪县各族儿女自古以来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开发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本溪县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连山关摩天岭是战略要冲。近代以来,更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之要地。19世纪末叶,俄国借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机会,攫取了在东北境内修筑全长2800余公里铁路的特许权,霸占了旅大为租借地,又在1900年趁中国发生义和团运动之机一度出兵占领了全东北。而日本则通过日俄战争把沙俄势力驱赶到东北北部,夺取了东北南部的铁路权益和旅大租借地。此后,日本又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沙皇政府垮台的时机进一步在东北各地扩充势力。这一时期,日本一方面疯狂掠夺东北的资源,并增加对东北的资本输出另一方面则竭力使用军事力量,维持它在东北的地位。资本输出和经济掠夺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谋取更多的权益,对奉系当局采取控制和利用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资本输出。日本对奉系的贷款,带有许多苛刻条件,不但利率很高,而且要求把东北的许多经济权益交给日本作抵押。如本溪湖煤矿公司中国部分资产为抵押。通过资本输出,日本帝国主义逐渐掌握东北的经济命脉,疯狂地掠夺中国资源,并对中国工人进行残酷地剥削。日本大仓财阀侵入本溪及大仓煤矿的建立

1904年,曾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任日本陆军军需供应商的大仓喜八郎,冒着日俄战争的硝烟,派人沿安奉铁路进行资源调查,发现本溪湖煤矿和庙儿沟铁矿(今本钢南芬露天矿)很有工业开采价值。1905年9月,日俄战争结束,10月,大仓财阀又派人到本溪湖进一步勘察煤铁资源,并绘制了矿区简图。11月,大仓财阀向驻辽阳的日本殖民侵略机构——关东总督府提出开采本溪湖煤田的申请。12月18日,日本关东总督府以采煤供应军用为条件,批准了大仓财阀在本溪建矿采煤的申请。至此,大仓财阀正式侵占了本溪湖煤田,将煤田命为本溪湖大仓煤矿。在日本军政当局的支持下,大仓财阀从日本订购机械设备,兴建矿山。1906年1月,大仓煤矿举行开井仪式,时有中国工人100余人,日本工人30余人,当年采煤300吨。从建矿起,至1911年中日正式合办止,大仓财阀非法侵占本溪湖煤矿达5年之久,共开出3口斜井。由于采用机械通风、排水和供电照明,煤矿的原煤产量逐年上升,至1910年,年产量达5.8万吨。5年掠夺开采煤炭累计达12.13万吨。大仓财阀为追求经济利益置中国矿工死活于不顾,采用掠夺式开采方式,矿井的安全措施毫无保障。1906年10至12月,煤矿先后发生透水和瓦斯爆炸等事故,近百名中国矿工丧生。在此期间,大仓财阀还对本溪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不断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为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进行物资准备。大仓喜八郎与张作霖的合影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公司

本溪湖大仓煤矿的建立,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本溪军事侵略的产物,也是疯狂掠夺本溪煤铁资源的开始。日本资本家在中国领土上开矿办厂不向中国政府申请,而由殖民当局批准,强行开采,粗暴践踏了中国主权,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舆论压力下,清政府被迫指令奉天省政府向日本进行外交管辖,在本溪湖设县治,委派周朝霖为县设治局总办。1907年3月,本溪县设治局改称本溪县公署,周朝霖任知县。周到任后,立即着手调查大仓财阀非法开采本溪湖煤矿一案,并报呈盛京将军赵尔巽,请求其向奉天交涉总局矿政司查询大仓煤矿有无存案,请示对策。赵尔巽即令交涉总局照会日本领事,禁止大仓财阀开采本溪湖煤矿,并提出将该矿交还中国的正当要求。同时,令周朝霖会同辽阳交涉委员,照会日本领事,就地制止大仓财阀继续开采本溪湖煤矿。大仓财阀则依仗日本关东总督府的批准,拒不执行。经过多次交涉,直至1910年大仓才同意以中日合办形式开采本溪湖煤矿。同年5月,中日双方签订《中日合办本溪湖煤矿合同》,将本溪湖大仓煤矿定名为本溪湖商办煤矿有限公司,合办期30年,双方各出资北洋大龙元100万元。6月,清政府批准了合同,派巢凤岗为公司首任中方总办,大仓财阀派岛岗亮太郎为首任日方总办。1911年1月1日,正式举行合办仪式,开始营业。至此,中国方面前后用了5年时间,才从名义上争回本溪湖煤矿的一半矿权。当时由中国同盟会主办的《民呼日报》曾裁文疾呼:“今者与日合办,则主权已失其半矣,然此强权之下,奈何奈何。”本溪湖煤铁公司本社全景

大仓财阀以中日合办的名义取得本溪湖煤矿的开采权后,又将掠夺的目标指向庙儿沟铁矿。在其威胁和利诱下,1911年10月,清政府被迫委派奉天交涉司许鼎霖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小池张造、大仓八喜郎签订《中日合办本溪湖煤矿有限公司合同附加条款》。规定双方再增金北洋大龙元200万元,允许日方开采庙儿沟铁矿和建立炼铁厂,公司名称亦改为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兼办采矿、制铁事宜。”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此时,本溪的经济命脉仍控制在日本财阀手中。为进一步掠夺本溪矿产资源,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于1911年着手建设炼铁厂1号高炉,1914年投产。接着又建设2号高炉,1917年投产。设备多系从英、德两国进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铁价暴涨,公司以制造特种铁为名,又在本溪湖厂区南太子河畔,先后建造2座日产生铁20吨的小高炉。同时,建造热风炉和发电厂等钢铁生产配套工程。在攫取庙儿沟铁矿开采权后,大仓财阀仍不甘心,又向中国政府提出垄断东北炼铁业和独霸采矿权的无理要求,并于1915年趁日本帝国主义逼迫袁世凯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之机,利用煤铁公司中方总办赵臣翼加紧活动,于当年7月得到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的“特殊批准”,获得本溪湖境内梨树沟、卧龙村、歪头山、岱金峪、马鹿沟、青山背、骆驼背、望城岗、八盘岭、大河沿、通远堡等12处铁矿的开采权。1916年12月,又获取田师傅煤矿的开采权。至此,日本大仓财阀完全地控制了本溪地区的矿产资源。

从1911年10月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在中日合办的20年时间里,本溪湖煤铁公司共生产原煤783.5万吨,焦炭148.5万吨,富铁矿133万吨,生铁83.8万吨,其中,低磷铁为3.9万吨,获利北洋大龙元1506万元。

日本侵略者在本溪县除了实行法西斯的统治以外,在经济上也是大肆掠夺本溪地区的物质财富。首先,为了满足庞大的战争需要,大肆掠夺粮食,将粮食购销由严格“统制”变成强制购销,推行“粮谷出荷”政策,强迫农民超额售粮。甚至采用高压手段搜刮粮食,翻箱倒柜,强抢豪夺,对买卖、食用大米、白面的群众按经济犯罪责罚。其次,设立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如田赋、亩捐、亩捐附加税、印子税、豆税、蚕税、牲畜税、屠宰税、村税、县税,并一增再增,造成农民入不敷出,民不聊生。当时县内曾流传“穷人头上三把刀,租重、税多、利高;穷人面前路三条,逃跑、上吊、坐牢”的民谣,就是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下人们生活惨淡的真实写照。第三,掠夺煤铁资源。本溪地区的煤铁不仅储量大,而且素以优质著称,很早以前日本资本家就频频窥视,垂涎欲滴。日本资本家借日俄战争之机,窃取本溪煤矿开采权,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2月组建本溪湖大仓煤矿,建起3口斜井。至九一八事变前,掠劫煤炭121300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变本加厉地使用廉价的苦力和抓来的劳工,办煤矿,建高炉,采挖本溪地区低磷的煤炭、铁矿资源,冶炼军工生产不可缺少的特殊钢。“八一五”光复前夕,本溪地区已形成每年产煤250万吨、特殊钢37万吨的生产能力,绝大部分都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1931至1945年,本溪地区生铁334.98万吨(其中低磷铁167万吨)、特殊钢1.70万吨、焦炭500.14万吨、铁矿石624万吨、原煤1800万吨,产品全部被日本侵略者掠走运往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本溪湖地方事务所

随着日本经济侵略的不断加重,本溪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1907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本溪湖地方事务所成立,强行将本溪境内歪头山、本溪湖、桥头堡、连山关等安奉铁路沿途车站及附近区域划为满铁附属地,亦称为“洋街”,非法行使行政权。日本商人在“洋街”开设商埠,垄断了本溪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金属制品的经营业务。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奉系军阀,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外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对内穷兵黩武,残酷剥削和压迫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下,本溪人民同东北其他地区人民一样,日益陷入黑暗与贫困之中。“洋街”和日本驻军的出现,标志着本溪成为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煤铁公司事务所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

日本政府从明治时代(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1868—1912年)开始武力侵占中国,并把辽东半岛作为侵占中国的桥梁。在甲午战争期间,在本溪县驻扎或作战的日本侵略军,有甲午战争时的日本陆军第一军第五师团第十旅团所部;日俄战争时期参加辽阳、沙河、奉天三大会战的有关部队和战后编成的守备队驻扎在桥头、连山关。

日俄战争期间的1904年9月14日(清光绪三十年八月初五),日本侵略军组成以西宽次郎为司令官的辽东守备军(辖后备步兵6个大队、骑兵中队),实施占领区的军政统治。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本溪县境内的连山关驻日本守备军有20余人。满洲 本溪湖 日露战役第一军记念碑(日军为纪念1904年日俄战争牺牲士兵所立)

1906年9月(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日本将日俄战后的预备役军人编成守备队(6个大队)。1909年4月,日本独立守备队第四大队进驻连山关,辖4个中队,一中队驻本溪湖,二中队驻草河口。1910年后,明山沟、连山关、桥头、南坟(今南芬)、石桥子和本溪湖等地均驻有日本守备队。1915年(民国四年),日本守备队在连山关驻200人;在本溪县街(今本溪湖)驻80人。1916年(民国五年),守备队列入关东军序列,成员改为现役军人。每个大队900人,下辖4个中队。守备队名为警卫铁路、保护电线,实为扩大侵略的工具。

1922年(民国十一年),日本守备大队在连山关驻300人,大队长太田达卋、副官西村四郎;在明山沟驻200人,中队长野村哲太郎、特务曹长永次三郎;另在桥头驻50人,在南坟驻10人。1930年(民国十九年十一月),日本独立守备第四大队(大津重雄大尉)、第三中队(冈田周吉大尉)驻连山关,第一、四中队分别驻鸡冠山、安东。同时,独立守备第六大队第四中队(北部帮雄大尉)的200人驻本溪湖,另在桥头驻50人,南坟驻10人。日本派驻本溪县的守备队、宪兵队最多时达580人。日本守备队还在县境南坟、下马塘、连山关等铁路沿线修筑岗楼、炮楼60座。本溪县已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前沿阵地。连山关守备队营门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本溪县驻有大量兵力,表面上的任务是防卫关东州和保护南满铁路,实际上是充当武装侵略东北的先锋和支柱。日本在东北的武装力量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且占据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冲,为后来全面占领东北做好充分准备。第三章本溪县工人运动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它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长壮大起来。中共本溪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就是以本溪工人阶级的产生和不断壮大为阶级基础的。

本溪工人阶级的形成与全国工人阶级一样,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19世纪末,随着本溪采煤业和冶铁业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工人群体。至1905年左右,本溪已有采煤、炼铁企业20余家,工人近千人。这些工人大多是来自农村贫苦无地的农民和城市破产的手工业者及城市贫民,他们构成了本溪工人阶级队伍的雏形。

日俄战争之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本溪农村的自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不断增多,城市的手工业者只好到矿山出卖劳动力,成为矿山工人。此后,日本财阀为扩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便唆使把头以欺骗等手段到关内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招收工人,至1915年,本溪工人阶级队伍已发展到5126人。

1919年前后,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具有采煤、炼铁、炼焦、耐火材料、化工、机械、发电等多种能力的企业,拥有产业工人7729人。加上地方小型煤矿、加工制造业和手工作坊中的工人2000余人,本溪的工人队伍已达万余人。本溪工人的悲惨生活

本溪工人阶级自诞生之日起就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特别是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日本大仓财阀在控制本溪湖煤铁公司期间,勾结地方封建势力对本溪煤铁工人进行了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工人工资之低、劳动时间之长、劳动条件之恶劣、生活境况之悲惨为世界各国工人中所罕见。

当时,本溪湖煤铁公司实行上厚下薄的工资制度,各级员工工资水平相差悬殊。公司总办的年薪为龙银1万元,加上红利可达数万元。高级职员的年薪为2400—6000元,每年还可获得相当于年薪一倍的慰劳金。中国工人的平均日工资只有奉小洋7角左右,而日本工人的工资是中国工人的2至3倍。

中国工人仅有的这点微薄工资还要受到把头的层层盘剥。把头在工人居住地周围开设商铺,出售生活日用品,其价格高出市场数倍,他们用赊购的办法将商品强行出卖给手中无钱的工人,月底从工人的工资中扣除,很多工人的工资被扣光后还欠把头的债。据1924年的一次统计,在28名工人中,有26人欠把头的债,最多欠债132元,相当于1个工人7个月的工资。此外,把头还在工人宿舍贩卖毒品,设赌抽头,引诱工人吸毒、赌博,用各种方法榨取工人的血汗钱。

工人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独身工人的伙食由把头包办,吃的主要是玉米面和高粱米,质量低劣,价格昂贵。独身工人大部分住在公司工人独身宿舍(俗称“大房子”)里,不足10米长的床铺要睡30多人,拥挤不堪。夏天闷热,又黑又脏,冬天寒冷,四壁结霜。工人们过着囚徒般的生活,衣不蔽体,夏季下井裸着上身,腰围一块麻袋片。

煤矿工人的劳动条件更是恶劣。当时,庙儿沟铁矿白班的工作时间是11个小时,是同期东北所有铁矿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本溪湖煤矿采取两班制,白班10个小时,夜班竟长达14个小时。低劣的伙食、超负荷的劳动强度,以及监工、把头的无情殴打,使工人伤病不断。加之日本帝国主义采取要煤不要人的政策,致使煤矿生产事故频繁发生,工人的生命得不到丝毫保证。1919年3月,本溪湖煤矿发生火灾,公司日本当局为保住矿山而封闭了坑口,致使219名矿工死于井下。

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本溪资源和攫取丰厚利润,是建立在本溪工人累累白骨之上的。当时在煤矿工人中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这是吃着橡面窝窝头,披着破布麻袋头,铺块破席头,枕块破砖头,每天干活不见日头,四面石头夹个活肉球,死了扔到郊外地里头,成群野狗啃骨头。”这凄惨的情形正是当时本溪煤铁工人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溪工人运动

本溪工人阶级一经产生就具备了无产阶级的鲜明特点。在本溪煤矿,每一个矿井约有500名矿工同时工作,劳动时间集中。而且独身工人大都集中生活在“大房子”里,每所“大房子”中居住有100余人,便于发动、组织工人斗争。由于生产上的连续性,工人之间的工作联系密切。加之本溪工人来自四面八方,带来了各地广泛的社会信息,为本溪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的斗争中,本溪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团结性、组织性、纪律性、斗争性日益突出。本溪湖煤铁公司熔矿炉及作业场景

作为全国工人阶级队伍组成部分的本溪工人阶级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入全国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的洪流,不断地进行反对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斗争。但是,同全国的工人阶级一样,五四运动以前的本溪工人阶级早期斗争尚处在自发阶段,工人罢工大多是经济斗争,他们不了解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不知道怎样为本阶级的彻底解放而斗争,他们仇恨日本监工和封建把头,却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和强有力的斗争手段,往往采取消极怠工、破坏机器设备、逃跑等斗争方式,以此来挣脱受压迫和剥削的枷锁。此外,罢工已成为工人采取的主要方式之一。从1905—1919年,本溪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有13次,虽然这些罢工斗争是自发的、零乱的,要求是有限的,成功率极低,但已显示出本溪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的坚强意志和巨大力量。

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来指导,需要一个本阶级的革命政党来领导。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1919年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对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非常重视。中共北方区委曾多次讨论和研究东北发展工运和建党问题,并派人到大连、哈尔滨、沈阳等地进行考察和发动工作。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国工人阶级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工人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在全国工人运动影响下,本溪工人阶级的觉悟日渐提高,不断掀起罢工斗争高潮。

1919年3月25日和5月25日,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75名工人因日本人殴打中国工人,先后两次举行罢工,要求惩处施暴的日本人,经公司答应后复工。5月28日,本溪湖裕昌公司火连寨采煤所46名工人,因工资与招工时所讲的不符而提出抗议并举行罢工,得到解决后于翌日复工。7月6日,安奉铁路火连寨车站工人反对站长无理监督而罢工,经协调于翌日复工。7月31日,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120名制材工人,因物价上涨要求增加工资罢工3天,得到解决后复工。8月7日,本溪伊东砖厂50名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4天,结果每名工人每日增薪3—4分。8月9日,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300余名工人因增薪通知发布迟缓而罢工1天。8月26日,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庙儿沟铁矿100余人,因粮价暴涨罢工2天。10月3日,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400名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1天。11月3日,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500余名工人,因物价上涨,工资太低且不能按时发放而罢工。工人向公司当局提出了5个条件:1.每月增加工资5成;2.每月休息2天,不扣工资;3.奖励多出煤铁,增加工资;4.每月28日发放工资;5.在适当地点设立厕所。罢工历时3天,取得了胜利。1922年2月,本溪湖煤铁公司6000余名工人为争人权、反压迫举行大罢工,并向社会散发反日传单。这一罢工斗争得到大连、沈阳等地工人的支援,从政治上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这一时期的本溪工人罢工斗争遍及煤矿、铁矿、铁路各系统。虽然每次罢工的人数不多,但其影响较大,鼓舞了工人阶级的斗志。当时,工人编了一首歌谣:“七九六十三,工人把脸翻,大把头来送钱,二把头来点烟。”表达了他们斗争胜利的喜悦心情。同时,罢工也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日本当局,使其认识到中国工人是不可侮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本溪工人阶级的斗争,已由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的、有组织的斗争,体现出联合斗争的趋势。并开始将要求改善待遇、提高工资等单纯的经济斗争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与奴役、争取人身自由、收回主权等政治斗争相联系,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日益明显。

当时,本溪流通的“奉票”一再贬值,日本人发行的“金票”价值却直线上升。工人每月的工资以“奉票”计算,已经维持不了最低生活,再贬值工人就没有活路了。而狠心的把头连贬值的“奉票”也不全数发给工人,每月只给工人发半月工资,另处半月工资发给工人实物券,强迫工人到把头开设的商店以比市场价高出30%—40%的价格购买生活用品。工人忍无可忍,经过秘密串联,4000余名采煤工人、炼铁工人及其他辅助工人联合起来,于1924年7月27日早7时,利用各种坑口熔炉工人交接班时间,拉响汽笛为令,拿着矿灯和生产工具,迅速集中到本溪湖南山上,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罢工工人派出代表向公司当局提出3点要求:1.增加工资,坚决要求以“金票”计算工资;2.反对只发半月工资;3.开会须挂中国国旗。这次罢工坚持3天,本溪湖周围的大部分工厂和矿山都停了产,迫使公司当局答应了工人提出大工日工资提高1角2分到1角5分,小工日工资提高4—6分的条件。这是本溪工人阶级第一次规模空前的大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涉及本溪湖所有的工厂和矿山,初步显示了本溪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及伟大的力量,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封建把头的势力,使工人生活暂时、部分得到改善,为中国人民争了气。

1925年1月29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社会主义青年团大连支部工运委员、大连工学会委员长、共产党员傅景阳以南满铁路工人代表身份参加了大会,并被选为全国铁路总工会执行委员。从此,大连中华工学会肩负起南满铁路工会的职责。同年4月,傅景阳前往广州参加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会后,为贯彻大会精神,共青团大连特支做出了扩大活动范围、发展壮大团组织的决定。傅景阳和工学会骨干先后到瓦房店、大石桥、鞍山、抚顺、本溪湖等满铁附属地的重要工厂、矿山,积极开展建立工会和组织工运的活动。傅景阳是目前已知到本溪开展工作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与工学会骨干到本溪后,深入本溪湖煤铁公司,秘密宣传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精神,使本溪工人阶级进一步了解到全国工人运动的情况,认识到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和获得解放的巨大力量,推动了本溪工人运动向纵深发展。

1925年4月26日,本溪湖煤矿3000余名采煤工人,因物价飞涨,“奉票”贬值而举行罢工,争取了临时补贴。5月,选煤厂650名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罢工,取得增资两倍的斗争成果。11月25日本溪湖煤矿400余名工人因抗议日本监工古野毒打中国新工人举行大罢工,日方被迫将古野撤职,发给被打新工人医疗费500元。1926年2月22日,本溪湖煤矿500余名工人举行罢工。同年4月23日,本溪湖砖厂250名工人举行罢工。

1926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促进下,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本溪湖煤铁公司的代表张子言、田冠忠出席了大会。这次大会通过的职工运动21项议案对全国的工人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6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职工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