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2:27:20

点击下载

作者:姜国贤、曹红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药理学

药理学试读:

前言

中医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医药技术技能、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32号)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简称《纲要》)等文件精神,尤其是实现《纲要》中“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对全民健康和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突出新时代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组织完成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唯一出版基地,为国家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实践技能指导用书、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唯一授权出版单位,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职业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于2016年启动了教材建设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全国范围遴选主编,又先后经过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定稿会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千余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年多时间,完成了83种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套教材由50余所开展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家及相关医院、医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护理6个专业使用。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贴近新时代实际

注重体现新时代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育部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以及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符合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2.突出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

注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设计、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3.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教材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4.注重数字化融合创新,力求呈现形式多样化

努力按照融合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要求,创新教材呈现形式,版式设计突出结构模块化,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并注重配套多种数字化素材,以期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院校教育平台“医开讲-医教在线”数字化平台上获取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此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及广大学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年1月

编写说明

《药理学》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为了更好落实教育部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和《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精神,按照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遵循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特定对象,力求体现教材必备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原则。同时,编写人员在保持药理学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针对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贴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贴近专业岗位需求,与国家执业助理资格考试接轨,力求在高职高专专业特色上下功夫,编出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平。

本书按72学时编写,概论重点叙述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影响药物的作用因素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各类药则主要阐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了便于学习,各章节增设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复习思考题等小模块。教材中的药物名称、主要专业术语等均标注了英文,并在附录中附有中文药名索引,便于药物查找。教材具有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实用性较强等特点。

本书主要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参考用书。教材由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在一线从事药理学教学,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完成,其中曹红编写第1章,姜国贤编写第2~4、19章,袁超编写第5~7章,王莹编写第8~11章,冯里编写第12~14章,吴建萍编写15~17章,阮耀编写18、20、21章,刘尚智编写22~24章,刘新华编写25~27章,唐当柱编写28~30章,梁枫编写31~33章,邱爱珠编写34~36章,张雪雁编写37~39章,李君编写40、41章。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编者所在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给予了认真的指导。在此谨向出版社、教材的编写单位和编写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对本书第1版编写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编写中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院校师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促进本教材在今后的修订过程中日臻完善。《药理学》编委会2018年1月第一章概论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掌握:药物作用的类型及相关概念;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常用的药动学参数。

熟悉:药理学的任务;药物的量效关系;药时曲线、药物的消除方式。

了解:药理学发展简史;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药物作用的其他机制。第一节 绪 言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药物(Drug)是指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或生化过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三类。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②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排泄等动态过程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药理学的任务是:①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②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③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它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和药物化学、药剂学等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与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医学密切相关。二、药理学发展简史(一)传统本草学阶段

本草学阶段也称为药物学阶段,缘自有文字史籍记载到19世纪,经历了数千年之久。

自远古时代起,人类为了生存,在寻找食物及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生活实践中,认识到某些天然物质治疗疾病与伤痛,其中不少流传至今,如饮酒止痛、大黄导泻、麻黄止喘、柳皮退热等,这是人类认识药物的开始。随着人类医药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新的药物品种的不断发现,专门记载药物知识的书籍开始出现,古代的药物学著作称为本草学。公元1世纪前后我国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分为三卷,共收载药物365种,并按其作用和毒性进行了分类,其中不少药物沿用至今。公元659年唐代由政府正式颁布的《新修本草》,收载药物884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通过长期的医药实践,于1596年编著出了闻名于世的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160帧,药方11000余条,达到了本草学发展的辉煌阶段,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是现今研究中药的必读书籍,被译成英、日、法、朝、德、俄、拉丁等七种文本,成为世界性经典药物学文献,为世界医药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二)近代药理学阶段

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和带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化学和实验生理学的迅速发展为药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初实验药理学的创立标志着近代药理学阶段的开始,从此药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

化学的发展使药物得以从古老的、成分复杂的粗制剂提取得到化学纯品,实验生理学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对药物作用进行研究。1803年德国药师F.W.Sertürner首先从阿片中提取出吗啡,通过对狗的实验证明其镇痛作用。1819年法国F.Magendi从马钱子中提取出士的宁,并用青蛙进行实验,确定了士的宁的作用部位在脊髓。法国药师Pelletier和Caventou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得到奎宁,德国药师Mein从颠茄及洋金花中提取得到阿托品。从具有治疗作用的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有效成分是这一阶段药物研究的突出成就。这些研究工作为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1847年德国人R.Buchheim(1820—1879)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编写了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使药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学生O.Schmiedeberg(1838—1921)继续发展了实验药理学,开始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部位,创立了器官药理学。1878年英国生理学家J.N.Langley(1852—1925)根据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对猫唾液分泌的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首先提出了受体的概念,并认为受体是大多数药物能够产生药效的关键所在,为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现代药理学阶段大约从19世纪初开始,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及改造天然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作为新的药物来源,发展新的、更有效的药物成为这个时期药物研究的突出特点。

1909年德国人P.Ehrlich从大量有机胂化合物中筛选出治疗梅毒的有效药物胂凡纳明,开创了化学药物治疗传染病的新时代。1935年G.Domagk发现磺胺类药物可治疗细菌感染,标志着有效抗菌时代的到来。1940年英国人H.W.Flory在A.Fleming研究的基础上,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出青霉素,使化学治疗进入抗生素时代,促进了化学治疗学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药理学的发展更加迅速,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从宏观向微观深入,从最初的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和量子水平,同时药理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神经药理学、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量子药理学、时辰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药理学已发展成为与多学科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物作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指药物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功能或形态的变化。药物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是结果。由于两者意义相近,故常相互通用。(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指药物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变化,包括兴奋作用(Excitation action)和抑制作用(Inhibition action)。

1.兴奋作用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如肾上腺素增强心肌收缩力、尼可刹米使呼吸加深加快等。

2.抑制作用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如地西泮镇静催眠、阿司匹林解热镇痛等。(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1.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Local action)是指药物吸收入血以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如碘酊对皮肤的消毒作用、口服抗酸药的中和胃酸作用。吸收作用(Absorption action)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器官所产生的作用,也称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作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的抗心绞痛作用。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Direct action)是指药物直接作用于组织器官所产生的作用,间接作用(Indirect action)是指由药物直接作用所引起的其他作用。如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为直接作用,而由于其强心作用改善循环,所产生的利尿、消肿作用为间接作用。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大多数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只对某个或某些组织器官有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作用或无明显作用,这种特性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也称为药物的选择作用(Selective action)。如治疗量的洋地黄选择性地增强心肌收缩力,对骨骼肌则无影响。

药物选择性的高低决定药物效应的范围。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数药理活性较高,作用范围窄,应用时针对性强,不良反应较少;而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范围较广泛,应用时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较多。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相对的,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药物的选择性降低,作用范围变得广泛,如洋地黄中毒时产生视觉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可作为药物分类的基础,在应用上可作为临床选药和拟定给药剂量的依据。(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对机体既可呈现有利的防治作用,又会产生不利的不良反应,体现了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二者常同时存在。

1.防治作用 凡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病治病的作用,称为防治作用。可分为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1)预防作用 即提前用药以防止疾病发生的作用。(2)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 药物针对治疗疾病的需要所呈现的作用。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可分为:①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也称治本。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②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也称治标。如高热时应用阿司匹林解热。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重要性是相对的。一般情况下,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重要;但在某些情况下,对症治疗是必不可少甚至更为迫切的。如病因未明或暂时无法去除时,对症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对一些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症状如休克、哮喘、惊厥、心力衰竭、高热、剧痛等,对症治疗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故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③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y):又称替代治疗,用药目的在于补充体内营养物质或代谢物质的不足。如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补充治疗不能消除病因,也不直接针对症状。

2.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ADR) 是指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的反应。主要包括:(1)副作用(Side effect) 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防治作用同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又称副反应。产生的原因是药物的选择性低。其特点是:①一般较轻微、危害不大,给患者带来不适,是可恢复的功能性变化。②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可随用药目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如阿托品具有松弛平滑肌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当利用其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胃肠绞痛时,其抑制腺体分泌引起的口干为副作用;若利用其抑制腺体分泌用作麻醉前给药时,其松弛平滑肌引起的腹气胀和尿潴留就成为副作用。③是药物固有的作用,难避免,但可预知并可设法纠正。如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可兴奋中枢而致失眠,同时服用镇静催眠药可纠正。(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指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而产生的危害性反应。毒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对患者危害较大,但可以预知,应该避免发生。用药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称为急性毒性,多损害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如巴比妥类药物过量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抑制。长期用药在体内蓄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反应称为慢性毒性,常损害肝、肾、骨髓及内分泌等器官的功能,如长期大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肝、肾毒性。因此,试图通过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其有效性是有限度的,应同时考虑到毒性。此外,某些药物还可引起特殊毒性反应,即致突变、致畸、致癌,合称三致反应,属于慢性毒性。(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指已致敏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发生的伴有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也称超敏反应。致敏物质可以是药物本身、药物的代谢产物或药物制剂中的杂质或辅剂。其特点是:①常见于少数过敏体质患者;②是否发生与剂量无关,且不易预知;③反应性质与药理作用无关,用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④反应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很大,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功能障碍、肝肾损害、哮喘、休克,甚至危及生命;⑤结构相似的药物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对于易致敏的药物,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过敏史,并做皮肤过敏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但需注意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4)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是由于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在应用磺胺类或维生素K时所发生的溶血现象。(5)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如睡前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次晨仍有头昏、困倦等现象。(6)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指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也称治疗矛盾。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内菌群失调,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繁殖,引起继发感染,称为二重感染。(7)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加剧的现象,也称回跃反应或反跳现象。如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药治疗高血压或心绞痛,突然停药会出现血压升高或心绞痛发作,需重新开始治疗,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后停药。二、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简称量效关系,是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的关系。通过量效关系的研究,可定量分析和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一)量效曲线

药物的量效关系可用量效曲线表示。量效曲线(Dose-effect curve)是以药物的药理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以药物的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药理效应按性质可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

1.量反应量效曲线 药理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量变,可用具体的数量或最大效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如血压、心率、尿量、血糖浓度等。如以药物剂量为横坐标、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先陡后平的曲线[图1-1(a)];若将药物剂量转换为对数值作图,则得到典型的对称S形曲线[图1-1(b)]。图1-1 量反应量效曲线

2.质反应量效曲线 药理效应的强弱不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者称为质反应,如存活与死亡、清醒与睡眠、惊厥与不惊厥等。如以阳性反应发生频数为纵坐标、对数剂量为横坐标作图,得到对称的钟形曲线(正态分布曲线);当纵坐标为累加阳性发生频率时,其曲线也呈典型对称S形曲线(图1-2)。图1-2 质反应量效曲线(二)量效曲线的应用

1.划分剂量 量效曲线表明,药物剂量大小是决定药理效应强度的重要因素。按药理效应强度,剂量可分为以下几种(图1-3)。(1)无效量 药物剂量过小,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不能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2)最小有效量 剂量增大到开始出现药理效应时的最小剂量,也称阈剂量(Threshold dose)。(3)极量 能引起最大效应而不至于中毒的剂量,又称最大治疗量。极量是国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即安全剂量的极限,超过极量有中毒的危险。临床用药除特殊需要时,一般不采用极量。(4)治疗量和常用量 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剂量为治疗量,可对机体产生疗效又不引起毒性反应。临床上采用的比最小有效量大些、比极量小些的剂量为常用量,是药典明确规定的剂量。(5)最小中毒量和中毒量 药物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为最小中毒量。介于最小中毒量和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为中毒量。(6)安全范围 药物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范围。该范围越大,则用药越安全。(7)最小致死量和致死量 药物引起死亡的最小剂量为最小致死量。大于最小致死量的剂量即致死量。图1-3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2.比较药物的效能和效价(1)效能(Efficacy) 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Emax)。在量反应中,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增加,效应相应增强达到极限,再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高效能药物所产生的效应是低效能药物无论多大剂量也无法产生的。如镇痛药吗啡是高效能镇痛药,用于剧痛;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是低效能镇痛药,对钝痛有效,但对剧痛效果差。(2)效价强度(Potency) 简称为效价,指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所需要的剂量。可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等效剂量的比较,其大小与等效剂量成反比。达到相同药理效应时所需药物剂量小者效价高,所需药物剂量大者效价低。如10mg吗啡的镇痛作用与100mg哌替啶的镇痛作用相当,即吗啡的效价强度为哌替啶的10倍。图1-4 利尿药效能和效价强度比较

药物的效能与效价强度之间无相关性,二者反映药物的不同性质,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如利尿药以每日排钠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比较,呋塞米的效能大于氢氯噻嗪,而后者的效价强度大于前者(图1-4)。在临床用药时,药物的效价强度与效能可作为选择药物和确定药物剂量的依据。

3.反映药物效应和毒性,评价药物安全性(1)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 指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药物剂量。ED50是反映药物治疗效应的重要参数。(2)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指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LD50是反映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3)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 指药物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即TI=LD50/ED50。治疗指数可用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其值越大一般表示药物越安全。三、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阐明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结合而发挥作用的理论,是药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本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一)药物作用机制的分类

1.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是药物分子通过与机体靶细胞成分间的初始理化反应,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水解、络合、渗透压改变、离子交换等,引起细胞内外环境理化性质改变而产生药理效应。如抗酸药中和胃酸治疗消化性溃疡,甘露醇高渗溶液脱水消除脑水肿。

2.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主要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是通过药物分子自身结构的特异性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1)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过程 有些药物通过补充生命代谢物质,参与机体正常代谢过程以治疗相应缺乏症,如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还有些药物化学结构与正常代谢物相似,干扰其代谢而发挥作用,如氟尿嘧啶与尿嘧啶结构相似,掺入恶性肿瘤细胞DNA及RNA中干扰蛋白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2)影响体内活性物质 有些药物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等体内活性物质而发挥作用,如大剂量碘剂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发挥抗甲状腺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3)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 有些药物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通过影响离子跨膜转运而发挥作用,如硝苯地平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Ca2+通道治疗高血压。(4)对酶的影响 有些药物以酶为作用靶点,对酶产生激活、诱导、抑制或复活作用,如尿激酶激活血浆纤溶酶原,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奥美拉唑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氯解磷定复活胆碱酯酶。有些药物本身就是酶,如胃蛋白酶。(5)影响免疫功能 免疫抑制药和免疫增强药通过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发挥作用,如环孢素通过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发挥抗排异作用,白细胞介素-2通过诱导B细胞、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增强免疫功能。(6)作用于受体 许多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而发挥药理作用(详见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1.受体的概念(1)受体(Receptor) 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中的大分子物质,能识别并特异性地与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及药物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2)配体(Ligand) 是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配体分为内源性配体和外源性配体,内源性配体包括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等,外源性配体包括药物和毒物等。

2.受体的特性(1)特异性 受体对其配体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识别能力,能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配体特异性结合。(2)敏感性 受体只需与极低浓度的配体结合就能产生显著的效应。(3)饱和性 受体的数目是有限的,当配体达到某一浓度时,其最大结合值不再随配体浓度增加而增大。作用同一受体的配体之间存在着竞争性抑制现象。(4)可逆性 受体与配体结合是可逆的,配体-受体复合物可以解离,且配体与受体结合可被其他特异性配体置换。(5)多样性 同一种受体可广泛分布到不同的细胞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受体的多样性是受体亚型分类的基础。

3.药物与受体 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即亲和力;二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即内在活性,又称效应力。据此,可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以下三类。(1)受体激动药 指与受体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也称受体兴奋药。激动药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药理效应。如异丙肾上腺素为β受体激动药,激动β受体,可使心脏兴奋。(2)受体拮抗药 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也称受体阻断药。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但不激动受体,却能拮抗激动药的效应。如普萘洛尔为β受体拮抗药,能阻断异丙肾上腺素与β受体的结合,从而拮抗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3)受体部分激动药 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的药物。单独应用时,能激动受体,产生较弱的效应;若与激动药合用时,却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故部分激动药具有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双重特性。如喷他佐辛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单用时有较弱的镇痛效应,若与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合用时,可拮抗吗啡镇痛效应的发挥。

4.受体调节 受体虽是遗传获得的固有蛋白,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数目、亲和力和效应力,可受生理、病理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受体的调节是实现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其调节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1)受体脱敏 是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2)受体增敏 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而造成。

如受体脱敏和增敏只涉及受体密度的变化,则分别称之为下调和上调。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时通过生物膜的过程称为药物的跨膜转运,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方式。(一)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是指药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转运时不消耗能量。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

1.简单扩散 又称脂溶扩散,指脂溶性药物溶于细胞膜的脂质而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药物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扩散速度除取决于膜的性质、面积及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外,还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分子量小、脂溶性高、极性小的药物较易通过生物膜。多数药物呈弱酸性或弱碱性,在体液中有一定程度的解离,以解离型和非解离型存在。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高,易跨膜转运;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低,不易跨膜转运。改变体液环境pH值可影响药物的解离度,进而影响其跨膜转运。一般来说,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主要以非解离型存在,易跨膜转运;而在碱性环境中易解离,主要以解离型存在,不易跨膜转运。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在酸性环境中易解离,不易通过生物膜;在碱性环境中不易解离,易跨膜转运。

2.滤过 又称膜孔扩散或水溶扩散,指直径小于膜孔的水溶性小分子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被水携至低压侧的过程。细胞膜的膜孔较小,只有小分子药物可通过。毛细血管壁的膜孔较大,多数药物可通过。肾小球的膜孔更大,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均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而被排泄。如乙醇、乳酸等水溶性物质可通过膜孔滤过。

3.易化扩散 包括载体转运和离子通道转运。载体转运是指某些不溶于脂质而与机体生理代谢有关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具有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等特点。离子通道转运是指一些离子如Na+、K+、Ca2+、Cl-等可通过细胞膜上特定的蛋白质通道转运。(二)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药物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转运时消耗能量。与易化扩散相似,主动转运也需要载体,故也具有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等特点。这类转运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肾小管和肝细胞内。如青霉素自肾小管的分泌属于主动转运。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图1-5),其中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药物的转运,药物的代谢过程称为生物转化,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合称为药物的消除。图1-5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药物的吸收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多数药物通过被动转运吸收,少数药物经主动转运吸收。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直接影响着药效出现的快慢和强弱。除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无吸收过程外,给药途径、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吸收环境等因素均能影响药物的吸收。

1.消化道给药(1)口服给药 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大多数药物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胃液的pH值为0.9~1.5,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但由于胃黏膜的吸收面积小,排空迅速,所以药物在胃内吸收的药量较少。小肠吸收面积大,血流丰富,pH值为4.8~8.2,弱酸性药物和弱碱性药物均易吸收,是主要吸收部位。其他还有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剂型、胃排空速度、胃肠内容物等众多因素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口服药物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首关消除率高的药物一般不宜口服,如硝酸甘油的首关消除率达90%,可采用舌下给药。(2)舌下给药 舌下黏膜血流丰富,药物被吸收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故吸收迅速,且可避开首关消除,但吸收面积小,仅适用于脂溶性较高、用量较小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可舌下给药控制心绞痛急性发作。(3)直肠给药 药物经肛门灌肠或使用栓剂进入直肠或结肠,其中直肠下部给药可避开首关消除,但吸收量较口服少。直肠给药适用于刺激性强的药物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如水合氯醛等。

2.注射给药 常用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可使药物迅速而准确地进入体循环,肌内注射及皮下注射的药物须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注射部位的血流量和药物的剂型有关。肌肉组织的血流量明显多于皮下组织,故肌内注射较皮下注射吸收快。水溶液吸收迅速,油剂、混悬剂或植入片可在注射局部形成小型储库,吸收慢,作用持久。静脉给药无吸收过程,剂量准确,起效迅速。知识链接植入片

植入片是指埋植到人体皮下缓缓溶解、吸收的片剂,一般长度不大于8mm的圆柱体,灭菌后单片避菌包装。为灭菌的、用特殊注射器或手术埋植于皮下产生持久药效(长达数月至数年)的片剂。多为剂量小,作用强烈的激素类药物。制备时,一般由纯净的药物结晶,在无菌条件下压制而成或制成的片剂进行灭菌而成。

3.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给药 皮肤角质层仅可使脂溶性高的药物通过,皮脂腺的分泌物覆盖在皮肤表面,可阻止水溶性药物通过,故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较差,只有脂溶性很高的药物可经皮肤吸收,如硝酸甘油,外用药物主要发挥局部作用。黏膜的吸收能力远较皮肤强,口腔黏膜、鼻黏膜、阴道黏膜均可吸收药物。呼吸道给药主要由肺泡吸收,肺泡表面积大且血流丰富,吸收极其迅速,适用于气体、挥发性液体和气雾剂。(二)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是指药物随血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多数药物的分布过程属被动转运,少数药物为主动转运。多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多数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能不同程度地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称为结合型药物,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称为游离型药物。结合型药物分子量大,不能跨膜转运,故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不被代谢和排泄,成为药物在血液中的一种暂时储存形式;游离型药物分子量小,可跨膜转运,产生药理作用。当血浆中游离型药物的浓度随着其分布和消除降低时,结合型药物可释放出游离型药物,两者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起效慢,作用维持时间长。血浆蛋白的结合点有限,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具有饱和性,当血药浓度过高时,结合达到饱和,游离型药物浓度骤升,药效增强甚至出现毒性反应。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特异性低,如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则可能因竞争同一蛋白而发生置换现象,被置换出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效增强或毒性增大,故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避免由此造成的毒性反应。

2.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值 脂溶性药物和水溶性小分子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而分布,水溶性大分子药物则不易分布。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的pH值约为7.0,细胞外液的pH值约为7.4。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内液解离少,易跨膜转运进入细胞外液,故在细胞外液的浓度略高于细胞内液;弱碱性药物则相反。改变体液pH值可改变药物的分布。提高血液pH值,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弱碱性药物向细胞内转运。如弱酸性药物(如苯巴比妥)中毒时,使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可促使药物由组织细胞向血液中转运并可加速药物自尿排出。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有些药物与某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可使药物在该组织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如碘主要分布在甲状腺,钙沉积于骨骼,氯喹在肝中的浓度可达血浆的700倍。

4.器官血流量 组织器官的血流量与药物分布的快慢有关。药物在血流量较多的肝、肾、心、肺和脑组织分布速度快,在血流量较少的肌肉、皮肤、脂肪和大多数内脏分布速度慢。脂肪组织的血流量虽少,但其面积大,与脂溶性药物的亲和力高,是脂溶性药物的巨大储库。如静脉注射脂溶性很高的硫喷妥钠,首先分布于血流丰富且富含类脂质的脑组织,呈现麻醉作用,脂肪组织的血流量虽少,但数量远多于脑组织,故硫喷妥钠可迅速自脑组织向脂肪组织转移,麻醉作用很快消失,形成药物在体内的再分布。

5.特殊屏障 药物在血液与器官组织之间转运时所受到的阻碍称为屏障。机体某些组织对药物的通透有特殊的屏障作用。(1)血脑屏障 指血浆与脑细胞或脑脊液之间可选择性阻止多种物质由血入脑的屏障。只有脂溶性较高、分子较小及少数水溶性药物可通过。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中枢神经系统易受某些药物的影响。脑膜炎症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如青霉素不易透过正常人的血脑屏障,但脑膜炎时在脑脊液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2)胎盘屏障 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其通透性与一般生物膜类似,几乎所有药物都能穿透胎盘屏障进入胚胎循环,故妊娠期用药应谨慎,以防造成胎儿中毒或畸形。(三)药物的代谢

药物的代谢(Metabolism)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变化,又称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可改变药物的药理活性。大多数药物是由活性药物代谢为无活性或活性低的代谢物,称为灭活;少数药物由无活性或活性低的药物代谢为有活性或活性高的药物,称为活化;还有少数药物由无毒或毒性小的药物转化为毒性代谢物。肝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其次是肠、肾、肺和血浆等。

1.药物代谢方式和步骤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有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四种方式,分为两个时相。Ⅰ相反应为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在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或使之暴露出极性基团,生成极性增高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多数是无活性的,但也有少数是有活性或毒性的。若Ⅰ相反应的代谢物具有足够的极性,则易被肾排泄。但许多Ⅰ相反应的代谢物并不能迅速被排泄,而是进入Ⅱ相反应。Ⅱ相反应为结合反应,是原形药物或Ⅰ相反应代谢物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葡萄糖醛酸、乙酸、甘氨酸、硫酸等结合,结合物活性消失或减弱,极性和水溶性增加,易经肾排泄。大多数药物的代谢是经Ⅰ、Ⅱ相反应先后连续进行的。

2.药物代谢酶 药物代谢必须在酶的催化下才能完成。体内药物代谢酶根据存在部位分为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两类。(1)微粒体酶系 属于非特异性酶,是指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为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简称肝药酶或药酶。其主要的氧化酶为细胞色素P-450酶系。其特点是:①选择性低,能催化许多药物的代谢;②个体差异大,受遗传、年龄、病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③活性易受某些药物的影响,出现增强或减弱现象。(2)非微粒体酶系 属于特异性酶,是存在于血浆、细胞浆和线粒体中的多种酶系,如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乙酰转移酶等。可对水溶性较大、脂溶性较小的药物及结构与体内正常代谢物类似的物质进行代谢。

3.肝药酶的诱导与抑制 肝药酶的活性和含量是不稳定的,易受某些药物的影响。(1)药酶诱导剂 凡能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或合成加速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它们可加速药物自身和其他药物的代谢,使药效减弱。如苯巴比妥的药酶诱导作用很强,连续用药能加速自身的代谢,也能加速合用的抗凝血药华法林的代谢,使药效减弱。(2)药酶抑制剂 凡能使肝药酶活性降低或合成减少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能减慢其他药物的代谢,使药效增强。如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可减慢苯妥英钠的代谢,使药效增强,甚至出现毒性反应。(四)药物的排泄

药物的排泄(Excretion)是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是排泄的主要器官,胆道、肠道、肺、乳腺、唾液腺、汗腺、泪腺、胃等也可排泄某些药物。

1.肾脏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物经肾脏排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肾小管分泌三种方式。(1)肾小球滤过 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膜孔较大,血流丰富,滤过压高,除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外,游离型药物及其代谢物均可滤过。(2)肾小管重吸收 经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的药物,可有不同程度的重吸收,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进行。脂溶性药物重吸收多,排泄慢;水溶性药物重吸收少,排泄快。尿量和尿液pH值可影响药物重吸收。尿量增加可降低尿液中药物浓度,使药物的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排泄的多少,与尿液pH值相关。尿液呈酸性时,弱酸性药物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少;弱碱性药物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多。尿液呈碱性时则相反。临床上可利用改变尿液pH值的方法加速药物排泄,以解救药物中毒。如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中毒时,可碱化尿液以促进药物排泄。(3)肾小管分泌 少数药物通过肾小管主动转运分泌。因载体转运系统选择性不高,若两种药物经同一载体转运时,可产生竞争性抑制。如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丙磺舒可竞争性抑制青霉素的主动分泌,提高青霉素的血药浓度,延长作用时间。

2.胆汁的排泄 许多药物及其代谢物可经胆汁排泄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有些药物经胆汁排泄在肠内再次被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如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某些抗菌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经胆汁排泄,在胆道内浓度高,有利于胆道感染的治疗。

3.乳汁的排泄 有些药物以简单扩散的方式经乳汁排泄。乳汁呈弱酸性,且富含脂质,所以脂溶性高的药物和弱碱性药物如吗啡、阿托品等可自乳汁排出,故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慎重,以免对婴幼儿引起不良反应。

4.其他 有些药物还可以经唾液、汗液、泪液等排出,挥发性药物可通过肺呼气排出。三、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和药动学的基本参数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药动学参数能定量反映药物在体内的这种动态变化规律,是临床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Drug concentration-time curve),简称药时曲线,是指在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并测定其药物浓度,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所绘制的血药浓度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简称药时曲线或时量曲线(图1-6)。当药物的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曲线上升,故曲线的升段反映药物的吸收分布过程,吸收快的药物曲线上升快;给药后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称为药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其与药物剂量成正比,给药后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称为达峰时间(Peak time,Tmax),此时药物的吸收速度等于消除速度;当药物的消除速度大于吸收速度时曲线下降,故曲线的降段反映药物的消除过程,消除快的药物曲线下降快。

药时曲线可分为三期:潜伏期、持续期和残留期。潜伏期是指用药后到开始出现作用的时间,主要反映药物的吸收并到达作用部位的过程,静脉注射给药一般无潜伏期。持续期是指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其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度有关。残留期是指血药浓度已降至最小有效浓度以下,但尚未自体内完全消除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消除速度有关。图1-6 单次非静脉给药时的药时曲线

坐标轴和药时曲线围成的面积称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AUC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与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二)药物的消除方式

1.恒比消除 指单位时间内体内药量以恒定比例消除,又称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机体消除功能正常,体内药量未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药物按恒比消除,如绝大多数药物在治疗量时的消除。

2.恒量消除 指单位时间内体内药量以恒定数量消除,又称零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无关。机体消除功能低下或用药剂量过大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机体消除能力达饱和,药物按恒量消除,当血药浓度下降到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可转化为恒比消除。(三)药动学的基本参数

1.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可用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占实际给药量的百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A为进入体循环的药量,D为实际给药量。

2.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 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物总量(A)按血药浓度(C)推算,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计算公式为:

Vd的单位可用L或L·Kg-1表示。

3.半衰期(Half life time,t1/2) 通常是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绝大多数药物按恒比消除,其t1/2是恒定值,不因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不同而变化。肝肾功能不全时,绝大多数药物的t1/2延长,应减少给药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其临床意义是:①确定给药间隔时间:t1/2短则给药间隔时间短,t1/2长则给药间隔时间长;②预测连续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坪值时间):属恒比消除的药物,以恒定的间隔时间给予恒量的药物,经5个t1/2,可达稳态血药浓度,此时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③预测停药后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属恒比消除的药物,停药后经5个t1/2,药物消除96%以上,可认为药物已基本消除;④作为药物分类的依据:根据t1/2的长短,可将药物分为长效类、中效类和短效类。

4.清除率(Clearance,CL) 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即在单位时间内有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计算公式为:CL=k·Vd。单位可用mL·min-1或L·h-1表示。

5.稳态血药浓度(Steady state concentration,Css) 临床药物治疗常需连续给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按恒比消除的药物,在连续恒速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逐渐增高,经5个t1/2,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基本相等,此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称为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值或坪浓度,其波动的峰值为峰浓度(Cmax),谷值为谷浓度(Cmin),二者之间相对距离为波动幅度(图1-7)。Css的高低与单位时间内给药总量成正比,Css峰值与谷值的波动幅度与每次用药量成正比。当病情危急需药物迅速起效时,可首次给负荷量,以后给维持量。图1-7 连续给药的药时曲线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对机体产生的药理作用和药理效应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用药时应全面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做到用药个体化。一、药物方面的因素(一)药物的剂量

剂量是指用药的分量。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进而决定药理作用的强弱,故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但超过一定范围,随剂量继续增加,血药浓度持续升高,则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临床用药应注意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二)药物的剂型

药物的剂型可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吸收速度往往不同。口服时液体剂型比固体剂型吸收快,固体剂型吸收由快到慢的顺序为:胶囊剂>片剂>丸剂。肌内注射时吸收速度为:水溶液>混悬剂>油剂。即使同一药物的同一剂型,由于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制备工艺和辅料不同,也可影响药物的吸收。临床应用的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缓吸收,较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而产生稳定持久的疗效,并可减少给药次数。(三)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可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从而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和强弱。不同给药途径药效出现快慢的顺序一般为:静脉注射>吸入>舌下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给药>皮肤给药。但也有例外,如地西泮口服起效比肌内注射快。给药途径有时会影响药物作用的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有导泻和利胆作用,肌内注射有抗惊厥和降压作用,外用则有消肿止痛作用。(四)给药时间和次数

给药时间可影响某些药物的疗效,应根据病情、药物特点和机体生物节律而定。一般来说,饭前服药吸收较好,起效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起效较慢,但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水杨酸类,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助消化药需在饭时或饭前片刻服;驱肠虫药宜空腹服;降糖药胰岛素应餐前给药;催眠药应睡前服;降压药应在清晨服。

给药次数应根据病情和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而定。药物的t1/2是确定给药次数的重要依据,t1/2短的药物,给药次数相应增加,t1/2长的药物,给药次数相应减少。(五)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时,使原有的药物作用与效应发生变化。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是疗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减少,也可以是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故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和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后者又分为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指药物进入机体之前产生的相互作用。在配制药物特别是配制液体药物过程中,药物与药物、药物与辅料、药物与溶媒之间发生的理化反应,可出现混浊、沉淀、气体、变色等,使疗效减低或毒性增强的现象称为配伍禁忌。

在单糖及盐类输液剂中加入药物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但应注意配伍禁忌,注射剂之间配制前要认真查对配伍禁忌表。另外,血液、血浆、氨基酸等是特殊性质的输液剂,不允许加入其他药物。

2.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1)药物在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包括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对血浆蛋白的竞争性抑制、对肝药酶的诱导或抑制、影响肾小管重吸收或分泌等方面,使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改变,导致药物效应增强或减弱,作用时间延长或缩短。如抗酸药减少氨苄西林的吸收;苯妥英钠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华法林,使其抗凝作用增强,甚至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