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全2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22:24:30

点击下载

作者:王天津,王天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全2卷)

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全2卷)试读:

前言

地球是宇宙间迄今为止唯一的有着高等级智慧生命的蔚蓝色星球,雄浑壮美的青藏高原位居这个星球的大陆之巅,拥有“地球第三极”的称谓。西藏自治区辖区覆盖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域,广大辽阔的土地既是世界著名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又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还生成了魅力无穷的以藏族文化为主体的一种人类文明。

建设现代化社会,这是人类经过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到今日而追求的最大目标。现代化建立的基础是农业和工业大发展,是科学技术对两个产业的武装,用来大幅度提升两个产业的生产能力。发展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而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的需求是自由旅游,开阔眼界。西藏自治区在1951年和平解放之前,长期存在的封建农奴制野蛮地摧残着社会劳动生产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生活极端贫困。社会运转依靠的沿袭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停滞于原始社会时代,根本没有任何现代意义的工业,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农牧民完全与旅游隔绝,宛如两世。藏族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那个年月的高原社会却是衰微破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西藏各界人士进行了民主改革、建立自治区,特别是贯彻实施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如今社会经济建设获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

西藏自治区在当代社会经济建设蓬勃兴旺。2014年,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920.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这是自1994年以来,西藏已经连续21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业绩显著,举世公认。

2020年,西藏自治区将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起,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百年目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依据已经完成的生产任务和继续快速发展的经济生产,西藏林芝市会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了确保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必须更加严肃与科学的认识西藏的区情。西藏自治区在当代西藏城乡居民之中的大多数是山乡牧区人员,西藏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农牧业,因而,全力发展农牧业经济是西藏社会生产持续性稳定增长的基础。西藏雪山耸立、草原无垠、林海茫茫、风光绮丽,民族文化风情丰富多彩,乃是世界各国人士仰望的观光胜地,因此,西藏旅游业近些年来如异军突起,引人注目。地质史上始新世和渐新世之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和最积极的造山运动,不仅使珠穆朗玛峰成为地球陆地之巅,而且在今西藏境内形成了非常多的金属与非金属矿藏区,现代化的西藏矿采业成为社会经济贡献突出的支柱产业就得益于此。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清楚地表明,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和血液,因而矿采选业是工业大家族的长子。现代社会城镇建设和物流运转分分秒秒都离不开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等物质能源与原材料,它们都来自于矿采选业。青藏高原则是国家矿藏开发战略储备基地。毫无疑义,不仅是西藏……三大支柱,也对未来全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彼此间形成了相互关联、支持的商业性共赢和社会共享性效益。

西藏曾经因为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而经济相对滞后,西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自然是严峻的,同时面对的机遇更是史无前例的。如何扬长避短,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每个人心中向往的小康生活的梦想,也是完成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目标,这是本书阐述理念、分析数据、提出建议的最终目的。本书能够完成,支持首先出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西藏特色经济:农牧业、旅游业和矿业未来五年发展研究”,课题编号XZ1111。由此,著作者能在西藏自治区进行多年调查研究,形成了书中呈现的理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其中部分理念则来自于更早的做其他项目所获得的成果,这些项目包括教育部规划基金“西藏区域碳汇功能区建设、碳交易结构设计与实施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0YJAZH08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央民族大学“新兴与交叉学科研究类”科研课题“未来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保护建设与人类学研究”,课题编号0910KYXJ06;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金支持项目。有了阶梯性、连续性的项目资金支持,著作者最终形成了本书所阐述的观念。本套书《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是两卷本,上册《西藏农牧业和矿采选业》,下册《西藏旅游业》,两册内容既有紧密的逻辑联系,又具有各自不同的体例。

中国整体经济已经迈过了沿袭数千年的以小农耕作为主要特征的历史分界线,进入了一个现代工业发挥重要作用的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曾以18世纪中叶英国兴起的机器大工业为例,指出工业化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创造了“人类的编年史中无与伦比的历史”。西藏山乡牧区每个村落都有一些农牧机械,旅游业依靠很多架次的高原航班飞机、青藏铁路列车天天迎送大批量观光客,矿采业的生产矿道内国产的多类型机械从事着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西藏的藏族、汉族、门巴族和珞巴族等各族人士操作着不同的工业设备,创造出了富有中国西藏社会主义建设特色的“无与伦比的历史”。

通过未来几年的艰苦奋斗,高原社会各族人民的梦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著者 于北京2015年7月20日第一章西藏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当今西藏自治区最能凝聚人心、激励拼搏的奋斗目标是,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为此愿景的完全实现,雪域高原的藏族、珞巴族、门巴族和汉族等各民族群众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执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规划,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分为三步走阶段性任务的前两段任务。目前,全区各族人民立足于《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所奠定的基础,正在向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这是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发展时期。挑战和机遇同在。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通过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强有力地组织实施,最根本的是依靠高原社会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建设美丽西藏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第一节历史进程中的新起点[1]

自距今1300多年前藏族先祖吞弥·桑布扎大师创制了藏文字以来,雪域高原社会发生了无数次留有文字记载的重要事变。然而,使得高原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而且能吸引全世界各国人士争相前往,或者无数人因故不能亲身前来旅游而扼腕惋惜,这样的历史性变化唯独出现在1951年之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了。在随后的岁月里,高原社会在曲折中持续向前。到了21世纪初期,西藏自治区物质生产持续增长并由此带动各个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面貌变化和产生的无数新事物是以往难以想象的,整个社会已经站立于历史进程中的新起点。一 开局之年态势喜人

西藏自治区行政管辖的范围覆盖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域。青藏高原被世人誉为“地球第三极”,那里有绮丽的自然风光,特殊的生态功能,悠久神奇的藏族文化,这些均吸引着世界各地人士纷至沓来,使游客们迷恋不舍。然而,更加令世人惊叹的是,雪域高原社会在60多年前尚处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经济非常落后,人民大众苦难深重。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创建新中国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一直关心西藏的经济文化建设。新中国建立之后,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央人民政府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重重困难,于1951年和平解放了西藏。1956年2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与藏族一些人士的谈话中曾深情地说:“西藏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占全国面积的八分之一。”他还说:“西藏在祖国大家庭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又明确对藏族人士说:“我们支援你们,你们自己也要发展。”要“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标准是提高人民的生活。人民生活提不高,便不[2]能持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西藏于1959年实行了民主改革,1965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特别是,自1978年以后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等,西藏经济文化获得全面发展,已经展现出了一个初具现代化的新面貌。西藏正在成为历史上绝未有过的美丽家园,因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无不赞叹,而且,他们往往会深情思考这一切变化的过程所包含的意义。

2011~201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9.3%、7.7%和7.7%,西藏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2.7%、11.8%和12.1%。2014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0.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自1994年以来,西藏已连续21年均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1.57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36.84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92.42亿元,增长9.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9252元,增长9.1%。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以农牧业为经济社会基础的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获得了喜人的进步。2004~2014年,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已实施了整整十年。十年间,全区农牧业特色产业累计投资20.94亿元,建设农牧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200多个,安排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超过450个。西藏经济发展业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之下,西藏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和汉族等各族民众实施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经济文化活动、奋斗前进的结果。国外学者阿布拉姆·鲁斯特盖恩(Abrahm Lustgarten)认为,包括西藏在内的“‘西部开发’运动[5]为偏僻穷困的乡村带来发展的希望”。2013年,西藏第一产业按可比价格核算的增加值86.82亿元,比上年增长3.8%。2013年,全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实现群众累计增收11.56亿元,受益群众达175.4万人,实现户均增收3263.1元,人均增收674元,年均增幅达22.26%,农牧[6]业特色产业项目初见成效。在西藏民众齐心协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祖国东部、中部地区省、直辖市的群众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国外学者阿勒恩·卡尔森(Allen Carlson)认为,中国内地援藏项目已经“有效[7]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兄弟省市的帮助,促进了西藏各个部门的人士更加注重遵循经济运行本身的规律,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之日趋合理。截至2013年年末,西藏自治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经过多次调整后达到10.8∶35.8∶53.4,第三产业规模超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2013年,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为807.67亿元。其中,按可比价格计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8]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86.82亿元、292.92亿元和427.93亿元,分[9]别比上年增长3.8%、20.0%和8.7%。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自2011年《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西藏“十二五”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之后,前3年(2011~2013)的各项任务均已实现。2011年,西藏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05.83亿元,这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2012年,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为701.03亿元,数额大幅度超过上一年。2013年,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超上年同类值101.64亿元,再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物质生产总量大幅度增加,人民收益由此明显增多。《西藏“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5年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主题,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民族团结为保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要内容,巩固和扩大‘十一五’发展成果”,由此持续地向前推进,创新发展,“促进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近年来,西藏的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目标如今已经成为事实。例如,2008年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394.43亿元,2009年的同类值达到441.36元,2010年该数值迈上507亿元关口。在接下来的2011~2013年,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每年的跃升均以百亿级增长。全区在2008~2013年的连续五年,每年实现一个百亿级增长。

2011年是尤其需要研究的重要年份,因为这是《西藏“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局之年。2011年,西藏自治区人口总数303.3万人,其中,市镇人口68.88万人,乡村人口234.42万人。2011年,西藏自治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96元,比上年增长8.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904元,比上年增长18.5%。收入增加的民众同时增多消费支出,满足生活所需。2011年,西藏自治区的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4730元,比上年增加404元。其中,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11393元,比上年增加365元;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2755元,比上年增加374元,超过城镇居民增加数。相比较2012年,2013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6578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23元,增长11.1%。相比两年前的2011年同类值,均有很大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人均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是最能说明经济增长情况的。回顾历史,1959年,西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42元,1989年这个数值首次突破1000元标准额,增长近千元,用了30年时间。2001年,西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过5000元标准额,增长4000元,用了12年时间。2006年,西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又越过10000元标准额,增长5000元,用了5年。2011年,西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再越过20000元标准额,增长10000[10]元,也用了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的数额越来越多,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2011年的成绩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节点的重要性充分展示出来,因为,这一年既承接着前期的“十一五”,又开启了后来的“十二五”。这个成绩的取得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系列先期的人财物力投入的必然结果。而且,客观实际显示,在百米竞技跑步比赛之中,起步阶段,往往就强烈地预示着结局。在21世纪的首年,西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已经显现。二 新世纪气象万千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在20世纪,中华民族,这个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绵延5000年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在持续前进历程中的最伟大的发展是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据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重新组建并更名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01年7月11日在联合国第12个“7·11世界人口日”纪念大会公布的数据,1949年中华民族人口总额约[11]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2%。随后半个世纪的人类历史证明,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刻地影响和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因为,经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战斗之后,全新的中国引导着占人类近1/4的人口开始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历史阶段,所以,中外史学家和有识之士一致认为,新中国成立那一天既是中华民族解放的日子,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新阶段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全面的生产建设。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贫穷基础上,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劳动生产,1955年,全国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粮食比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产量增加了20%以上,棉花比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产量增加了70%。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1955年11月间,毛泽东同志与河北省、山东省等14个省的党委书记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就全国农业发展问题交换了意见,共同商定了17条政策方针。1956年1月,毛泽东同志又在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负责同志商量之后,将17条扩充为40条政策方针,拟出了一份关于全国农业12年发展纲要的草案初稿。中共中央又邀请了在北京的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科学家、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和文化界、教育界的人士,共1375人,分组进行了讨论。经过这次讨论,又采纳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对草案[12]初稿做了一些修改。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这份草案包含了自实践中提炼、升华的经验总结,向农民指出了关于发展农业的长期奋斗的目标,提出了就如何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的探索理念,描绘出农村未来的繁荣幸福的情景。当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将这份草案经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讨论。就在这一天,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强国战略与明确时间:“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13]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毛泽东同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科学论断,政务院一致通过的那份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为我国各地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但是,历史的进程从来都不是笔直向前的。新中国在后来岁月的发展中经历了很多曲折,其中有些甚至是严重的停滞或倒退。然而,中国始终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方向。

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做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新阶段。至此起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如大海的浪涛一波又一波,经济建设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4]为95933.3亿元,比1978年的同类总值3624.1亿元多92309.2亿元。[15]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在1978年是第十位,2001年上升到第[16]六位,超过了欧洲中等经济发达国家意大利。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在国际经济领域展现身姿。经济增长了,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1年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发表《二〇〇〇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这份白皮书阐述了中国经济、人口、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发展状况,引用的数据量多、权威。这份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在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高度重视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到2000年年底,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3%。全国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的648元提高到2000年的1348元。全国贫困地区以乡为单位的通公路率和通电率均达到97%以上,98%的乡镇有了卫生院。中国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与世界绝对贫困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扶贫开发的成就,‘为发展中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提供了一种模式’。”历史事实同样证明,1978年也是一个历史阶段的新起点。因为,改革开放激发了中国亿万民众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社会所蕴含的生产力在很大的程度上被释放出来,所以,各地各国的有识之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第二次解放。

第一次解放,中华民族砸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制度的锁链,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第二次解放,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业绩显著,中国人民开始富裕起来。三 现代工业的探索

现代化社会的支撑力量是工业。西藏自治区发展现代工业经过较长时间实践的探索,如今,人们认识到,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发展矿藏采选业,这是较好的一条工业化道路。因为,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关联着很多迄今为止神秘难测的秘密,而且由此形成的独特地质构造[17]蕴藏着同样难以估量清楚的矿产资源。目前,仅在西藏自治区辖区内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与蕴藏量都是令人惊讶的。虽然,当代西藏产出的矿产品数量与种类都很有限,仅仅是已知矿物储藏量的极小的部分,然而,那些限定的矿产地与矿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名声赫赫。例如,在冶金工业上,矿石铬经过冶炼能铸成铬铁合金与金属铬,它们是非常重要的产品,能作为钢的添加料生产多种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种钢。铬铁合金与金属铬主要用于与钴、镍、钨等元素冶炼特种合金,这些特种合金和特种钢是航空、宇航、汽车、造船以及国防工业生产枪炮、导弹、火箭、舰艇等不可缺少的材料。不过,铬铁矿是短缺矿种,储量少,产量低,因而,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属于急缺的战略矿产。西藏自治区境内蕴藏着较多的宝贵的铬铁矿,开采较早的矿分布在那曲地区,有安多县东巧铬铁矿、那曲县依拉山铬铁矿等。其中,东巧铬铁矿是在武汉钢铁公司技术支援下于1967年5月2日开建,后来改名西藏东风矿。这个铬铁矿是西藏高原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冶金矿山,也是带动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真正起步的矿山。东风矿的开发建设标志着一个新兴产业在高原上的崛起,为许多翻身农奴带来了人生机遇和变迁,他们从世代为奴变成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代冶金矿山的产业工人。1979年,东风矿投入试生产,当年采出铬矿石3.9万多吨。1982年,该矿生产量跃上最高值,开采矿石6.2万多吨。1986年,该矿的商业性开采结束。其间,东巧铬铁矿共产出优质铬铁矿石36万多吨,累计产值超过1亿元,创利税3800多万元。目前,西藏最大的铬铁矿是在山南地区曲松县罗布莎镇罗布莎村的罗布莎铬铁矿,其是我国已知的最大的工业铬铁矿床。罗布莎,藏语意为“宝贝之地”。1959年,原西藏煤田地质二队(现西藏地质二队前身)二分队在检查群众报矿点时,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罗布莎村附近地表首次发现铬铁矿体。1986年,罗布莎矿正式开采。截至2010年,罗布莎铬铁矿区已生产[18]铬铁矿石资源量395.99万吨,接近大型矿床规模。全国铬铁矿石年[19]产量约80%,是来自罗布莎铬铁矿的矿石年产量。罗布莎不仅成为全国同行业一致公认的“铬都”,也是国际业界认为的铬铁矿成矿条件很典型的地区之一。矿区中心坐标为北纬29°12′,东经92°18′。那里的矿石质量好,品位高,矿石品位铬绿或三氧化二铬(CrO)达2345%左右,铬铁比大于4。矿石中普遍含锇、铱、钌、铑等铂族元素,而且还发现了小颗粒的金刚石。罗布莎铬铁矿床产于喜马拉雅地槽褶皱带藏南雅鲁藏布江基性—超基性岩带之东段。该东段有秀章、鲁见沟、罗布莎、藏卡、泽当5个岩体,以罗布莎岩体为最大,东西长41千米、南北宽0.25~3.7千米,面积为70平方千米。岩体侵位于上三叠统与上白垩统之间,呈一向南倾斜的单斜状岩体。工业矿体赋存于斜辉橄岩(kylite)岩相带中,在地表形成7个相对集中的矿体群,已知大小矿体216个,较大矿体共有123个。Ⅱ号矿群中的31号矿体是矿区的主要矿体之一,长325米、厚2~14.7米、宽40~190米,呈[20]似脉状。该矿体向南东倾斜,储量占全矿区储量的16.7%。

西藏矿业发展之后,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铬矿石采选生产的贡献较为突出。相比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期间(2006~2010),西藏自治区铬矿石生产量由20.12万吨增加到67.75万吨,增加量为47.63万吨,增长2.4倍(见图1-1)。西藏铬矿石生产量总体的增长幅度明显,这与改革开放的推动密切关联。1978年,西藏铬矿石生产量是1.25万吨,2011年,全区铬矿石生产量是12.05万吨,增加了10.8万吨,增长8.6倍。图1-1 西藏自治区“六五”至“十一五”时期铬矿石生产数量情况

注:图中左竖轴数字为生产量,右竖轴数字为增长率。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编《西藏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第214页。

我国经济建设需要铬铁矿,由于国内生产数量十分有限,国家不得不进口大量的铬矿(见图1-2)。相比较“十五”计划纲要期间(2001~2005)与“十一五”规划纲要期间(2006~2010),国家进口铬矿砂及精矿由920万吨增加到3267万吨。在此期间,国际市场铬矿砂及精矿的价格由157.03美元/吨上涨到266.67美元/吨,我国购物支付外汇也由1287.63亿美元增至8712.1亿美元,支付增加了7424.47亿美元。无疑,由此承受了很大的物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压力,产生了一些额外的支出。按照进口1吨铬矿砂及精矿所耗费的美元计算,西藏生产的铬矿支援国家建设之后,仅减少外汇支出一项,“十五”时期的数额为10967万美元,“十一五”时期的数额为18067万美元。即便扣除美元汇率波动因素,西藏的贡献也是很明显的。图1-2 全国“十五”时期与“十一五”时期进口铬矿砂及其精矿情况

注:2001~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标示的进口货物名称是“铬矿砂”。自2004年以后,进口货物名称是“铬矿砂及其精矿”;外汇美元价格是现价,不适宜计算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2011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第235页。《2002中国统计年鉴》,第624页;《2004中国统计年鉴》,第726页;《2006中国统计年鉴》,第747页;《2008中国统计年鉴》,第724页;《2009中国统计年鉴》,第740页。

2013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铬铁矿接替资源勘査”项目的探索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在罗布莎铬铁矿区Ⅰ号矿群南部地段新发现厚度达23米的铬矿体,经初步估算,预期可[21][22]新增(333+334)铬铁矿资源量50万吨以上。西藏目前开采的金属矿藏还有铜矿、铁矿等,由此崛起了几个现代化的矿业公司。这些公司不仅在物质产品生产之中有较好的经济利润,而且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也为西藏的发展起着带头作用。后面的章节将分别详细地阐述他们的表率作用。第二节大步迈向小康生活

21世纪的第一年,由改革开放引导的经济增长及其多方面的变化给西藏带来很多新事物,社会进步业绩明显,广大民众走在了向小康社会前进的大道上。一 激励奋进的小康社会

1951年以前的西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藏族民众毫无人身权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民族区域政策,赋予了西藏劳动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的权利。1965年9月1~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举行。这次大会正式宣告,西藏自治区成立了。西藏世居的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等各族人民有了民族自治政府,他们的利益有了公共代表法人。西藏自治区行政管辖的国土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约等于德国、法国两国面积的总和。地理位置在北纬26°52′~36°32′,东经78°24′~99°06′之间。南北最宽约1000千米,东西最长达2000千米。这片辽阔的区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西藏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部与云南省山水相连,西部和南部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约3842千米,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西藏自治区共划4个地级市、3个地区、3个市辖区、71个县,首府是拉萨市。西藏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多年以来,国家对西藏自治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施了扶助政策,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援,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雪域高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〇〇〇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专门阐述了西藏的发展,用无可辩驳的数据展示了唯一性的“地球第三极”的这片土地的变化情况。这份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央政府给西藏的财政定额补贴每年都达12亿元以上。总投资46亿元的62项援藏工程以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和15个对口支援省、市投资32亿元援建的716项工程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据统计,西藏的公路里程已达2.5万公里,电力总装机达34万千瓦,邮电通信实现了县县通电话,并进入全国长途自动交换网,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国民经济连续6年超过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年均增长达10.7%。农业生产连续13年丰收,粮油肉实现基本自给。目前,西藏98%的商品供过于求,彻底改变了过去80%所需物资要靠从内地调拨的状况。西藏绝对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48万人减少到目前的7万人左右,多数群众开始迈向小康生活。”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经济及其竞争状况是决定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的命运,而赢得市场竞争的基础力量是教育。如何建设民族教育体系,是关系到西藏长久发展的基础是否稳固的根本要素。为此,国家大力支持西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专门设立了少数民族教育补助经费和各种财政专款,因而,西藏教育得到了大发展。这份白皮书对此做出历史性的、明确的阐述:“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今,国家为发展西藏的教育事业,累计投入10亿多元,不仅在内地设立了西藏中小学和大学西藏班,而且在西藏建立了4所大学、1000多所中小学,使西藏适龄儿童入学率由过去的不到2%提高到目前的85.8%,为西藏培养了3万多名各类人才。”而且,国家从多个方面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白皮书表明:“西藏中小学普遍实行藏语教学或藏汉语双语教学,从小学到高中共16门学科的181种课本、122种教学参考书和16种教学大纲被编译成藏文。”任何一位客观地回顾历史的人士都会认识到,西藏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二 含义深刻的历史启示

西藏社会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度之中,这是一个政教合一、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个旧西藏的社会制度下,只占人口5%的三大领主,即贵族、寺庙上层僧侣、反动地方政府官员,他们霸占了西藏几乎全部耕地、牧场和绝大部分牲畜,并占有大量的农奴和奴隶。占西藏人口95%的农奴人身权被农奴主占有,农奴主把农奴当作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当成“会说话的工具”,随便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甚至杀害他们。当代社会,欧洲、北美一些学者通过实地调查与史料研究,他们同样公正地、严肃地揭示与批判了西藏农奴制践踏人类基本道德规范的反动本质。例如,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斯图尔特(Stuart)和罗玛·盖尔德(Roma Gelder)在西藏旅行时采访了一个前农奴德仁旺堆(Tsereh Wang Tuei)。他的过失是在遭受奴役压迫的年代曾偷窃了寺院的两只羊。为此,他的[23]双眼被挖出,手也被伤残至废。阿·汤姆·格芮弗德(A.Tom Grunfeld,1946—)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帝国学院的著名历史学教授,他长期研究中国的西藏历史。格芮弗德撰写并于1987年出版,1996年再版了《现代西藏启示录》(The Making of Modern Tibet)。格芮弗德揭示西藏农奴制暴政时比较了被史学家判断为欧洲黑暗的中[24]世纪,他指出:“西藏和中世纪的欧洲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和媒体评论家迈克尔·约翰·帕伦蒂(Michael John Parenti,1933—)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获奖作家,他研究了很多史料后在2003年、2007年撰写发表了长篇文章,严厉地批判了西藏封建农奴制的黑暗本质:“在封建制(农奴)的西藏,拷打和残害——包括挖眼睛、拔舌切割、挑断筋脉和截肢——常被施加[25]于小偷、逃亡者和反抗的农奴。”封建农奴制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定会被人民抛弃到历史的垃圾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于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这个重要协议的签订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进军西藏。由于封建农奴制度任意摧残作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的劳动人民,导致整个西藏的社会生产能力极端低下。依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际的统计,西藏当年有100万人,但是,其中没有住房的就占9/10。首府拉萨城里人口有2万人,但露宿街头的乞丐就超过1000人。当时的拉萨城里只有一台小发电机,仅小部分官家贵族才能享受这稀有的光明。直到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西藏农业生产是手撒种、脚踩场,农作物的产量一般只是种子的五六倍。畜牧业生产是,牧民驱赶着牛羊,“逐水[26]草”,四处放牧,没有定居住房,依然沿袭着数千年前的原始游牧。权威性的统计资料显示,西藏1951年年末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9511.29亿元,其中农牧业生产总值为1.2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6%。西藏社会完全是以农牧业为经济基础。1951年,西藏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中的现代工业为零,仅有的建筑业生产总值是10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是300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4元,平均每[27][28]天生产的产值仅0.31元。那个年代,西藏人均寿命只有36岁。曾经是吐蕃王朝盛世的雪域高原,直到20世纪上半叶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封闭落后状态。确凿的事实证明,封建农奴制度的束缚是造成西藏社会经济在长时间内落后和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

西藏实现和平解放之后,西藏人民永远结束了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屈辱历史。1959年9月21日,西藏正式开始实施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在这次历史上首次伟大的社会民主改革之中,旧西藏曾经被剥削阶级迫害的农奴和奴隶们分得了土地,人均获得土地3.5亩多。千百年间世世代代受欺压的农奴站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彻夜狂欢,庆祝自己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新生活。对于这个历史性的胜利场景,至今生活在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地区等地的很多藏族老人都记忆犹新。民主改革使旧西藏的百万农奴和奴隶们第一次成为土地和其他生产资[29]料的主人,这是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翻身做了主人的藏族民众憧憬美好生活,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昂,西藏的社会面貌和经济状况由此得到了迅速改变。据统计,土改基本完成的1960年,西藏的粮食总产量比1959年同类数额增长12.6%,比土地改革前的1958年的同类量增长17.5%。1960年与1959年相比,西藏牲畜存栏[30]头数增长率为10%。毫无疑义,封建农奴制度使得西藏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藏族农牧民生活极端贫困。这个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制度不仅使广大农奴备受政治压迫和生活苦难,而且使西藏的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因而,封建农奴制度是西藏经济和社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本原因。民主改革废除了旧制度,西藏社会焕发了青春。

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建立民族自治区之后,藏族人民行使了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自主决策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尤其是通过1978~2001年20多年的改革开放,西藏社会商品供应种类多、数量大,藏族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如《二〇〇〇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所说:“多数群众开始迈向小康生活。”在20世纪下半期后40多年时间内,西藏经济社会取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建设业绩,这绝非轻而易举之事。西藏经济建设行程出现过盲目激进,产生过徘徊迟缓,甚至是严重的曲折倒退。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由于西藏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封建农奴制,这个腐朽、落后的制度严重摧残了社会各种生产力,因而,相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省、直辖市而言,西藏经济社会在多个方面依然十分滞后。落后就是禁锢,就是缺乏先进手段深刻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于是,以偏概全,缺乏效益,这些错误均会出现在经济建设中。须知,从一个昔日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要和祖国东部省、直辖市一起,共同建设现代化国家,这无疑是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挑战与机遇同在。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去实现雪域高原社会现代化目标呢?中央和西藏地方干部民众都在认真探索,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地升华。就在21世纪的第一年,一个新的发展战略形成了:西藏跨越式发展战略。可以说,西藏发展的另一个历史新阶段在2001年开始了。第三节生态屏障维护国土安全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初,为了揭开青藏高原的奥秘,促进西藏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央人民政府就组织了“政务院西藏工作队”。在此基础之上,195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这些专业性组织认真科学地开展工作,“对西藏的土地、森林、草场、水利和矿产资源进行考察和评价,提出了科学开发利用的意见,从而开[31]启了科学认识、利用和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进程”。西藏自治区数十年进行的经济工作的实践表明:任何建设活动必须符合青藏高原的自然变化特性,而那些想当然的经济行为,只能产生负面作用,而且恶果十分严重。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是高海拔,空气含氧量低,寒冷干旱,动植物生长缓慢,生态脆弱等。同时,在北半球乃至全球生态循环中,青藏高原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不适当的经济开发,必定破坏高原生态的良性循环。认清这些因果关系,乃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先决条件。一 认清青藏高原生态地位

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都源自青藏高原腹地,而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就是黄河、长江的源头区。青藏高原还是中国气候变化的启动区,是东亚气候格局的稳定器和调节器,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大量研究表明,地球地质史上距今6500万年至现在的新生代(Cenozoic Era)气候的阶梯状变冷,自26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气候的阶段性,还有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加强,它们的变化除行星际轨道因素之外,还有别的因素控制气候变化。其中,青藏高原隆升形成的大气的热力适应、局地尺度加热和大陆尺度加热的综合效应、高原地表的摩擦作用等,[32]均深刻地影响了亚洲气候格局的形成。青藏高原抬升还在更多的方面给亚洲东部、中亚地区的自然生态以巨大的影响,高原的动力作[33]用和势力作用改变了周围地区的环境。需要强调的是,人类和现代动物的出现这个历史大事件就发生在第四纪。青藏高原整体的初次隆升发生在距今2300万~1170万年的中新世(Miocene)早—中期。由于隆起后而形成的青藏高原和另一条山脉大兴安岭的阻隔,古近纪的纬向气候带逐渐转变为中亚季候风。青藏高原的末次快速隆升发生在距今90万~80万年的早更新世(Early Pleistocene)晚期。由于印度洋快速扩张,印度板块向中亚大陆南缘俯冲挤压,使得青藏高原被较快的挤压隆升,形成现今的整体的高原形态。这次隆升不仅使青藏高原本身的环境骤变,出现了第四纪以来最大的冰川,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高寒草原,而且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北极圈冰盖的形成。[34]深入的研究还表明,我国自1980年以来开始的新暖期和 1955年以来10年尺度的气温波动,这些变化均是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林芝、波密等气象观测站最先被观测记录,然后,气温波动情况逐渐向东部、向北部传播。相对而言,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现象要比全国其他地方提前4~8年。近600年来,我国曾出现过3次冷期和3次暖期,这些都是在青藏高原呈现出的最早的变化现象。气象观测数据显示,青藏高原[35]百年尺度的冷暖变化均比我国东部要早10~60年。类似的、大量的新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们揭示了青藏高原多种非常重要的综合功能作用,其中,系统运行的、强烈的相关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相关亚洲中南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五国发展的生态屏障功能效应显著。例如,地球行星际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势能强大,受此影响在北纬15°~30°出现了广阔的北半球荒漠带,例如中亚、中东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基本处于这个干旱荒漠的恶劣环境之中。然而,赤道地区形成的低纬环流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在北纬30°附近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北支气流经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沿青藏高原北缘及甘肃省河西走廊吹向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导致那里自古以来成为中华文明经典文化的发源区。同时,造就了青藏高原地区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干湿分明、温差较大的独特高原气候,为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南与印度洋暖湿气流结合,并且与太平洋形成的高温、湿润、多雨的偏南风交汇,转变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了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于是,那里出现了雨热同期,降水充沛的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使我国与北半球荒漠带纬度相近的长江以南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简而言之,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季风系统对我国东部、亚洲的气候和植被格局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具有[36]深刻的影响。比如,更加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效应还表现为,金沙江、澜沧江—湄公河与怒江—萨尔温江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获得了大量河流岸边的水资源补充,那里的森林、草原就是三条国内国际著名江河的上游水源地。假如失去了西藏土地的涵养,中国最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带,亚洲中南半岛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的繁荣就失去了环境保障。因此,青藏高原隆升不仅与现今我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包括盆-山地貌与盆地构造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青藏高原具有的环境功能也是我国、中南半岛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关系到亿万各族人民的发展。所以,青藏高原拥有极其显著的地形地貌、生态战略地位,保护西藏高原环境,具有造福人类的伟大意义。二 实施自治区域环境保护规划

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区情,这是关乎西藏经济建设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根本性环节。对此,历史的经验教训十分沉重。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在“填补空白”的政治性理念支配下和“小三线”建设安排下,西藏曾经出现了一个工业化建设高潮,投入一笔又一笔资金,在很多市、县建设了一批国营工矿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数技术落后,掠夺式开采原料,产品质量低、销售难。其结果,一是企业长期亏损,造成国家资金大量浪费。二是乱采滥伐,乱挖矿藏,破坏了自然环境。三是在20世纪80年代,相关主管机构不得不对工业进行长达十年的调整。为一些企业停产或关闭或善后事务处理又耗费资金。例如,20世纪70年代,西藏各地竞相开发水力资源,到80年代初期,建成了近300个小水电生产单位。可是进入80年代后期,这些小水电由于设备简陋、设计缺陷、管理混乱等原因,70%的电厂无法运转,其中多数已基本报废。这些损失尽管都源于一些似乎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实事求是,脱离了青藏高原客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进入21世纪,深刻认识西藏经济与生态循环因果关系,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产建设,成为高原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目标。2005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中发[2005]12号)。这份文件强调指出,“将西藏纳入国家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这份文件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明确与制定了新形势下西藏的发展战略目标,采用全新的宏观发展步骤,保护西藏高原的碧水蓝天。近十年的实践证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及其产生的效益影响巨大,成为西藏民主改革后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新里程碑。2009年3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9]446号)。这项经国务院审查通过的规划确定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支撑保障3大类10项工程。其中,生态保护方面共5项工程,即天然草地保护工程、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湿地保护工程、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生态建设共包括4项工程,即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支撑保障方面,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体系1项工程。该规划计划总投资155亿元,实施年限为2008年至2030年。执行“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战略方针,实施具体的保护与建设规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