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通俗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01:04:00

点击下载

作者:刘景源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温病条辨》通俗讲话

《温病条辨》通俗讲话试读:

前言

聆听中医大家讲授四大经典——我们为什么推出《四大经典名家讲话》系列丛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刘观涛

对于中医而言,公认的四大经典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也是大学教科书对中医经典的教学内容。

那么,对中医四大经典的深入学习,成为每位中医人的必修课程。北京四大名医、北平国医学院院长孔伯华先生曾经毫无保留地向世人公布名医的“修炼之路”:从浩如烟海的中医书籍中,精选最为精华的“四大经典”;聆听名家通俗的临床讲话、揣摩名医生动的临证医案,将经典进行纵横关联、条分缕析,就能把“死读书”变成“活解书”。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孔伯华先生培育出一大批医术高超的中医名家。

为了让读者深入浅出地学习、理解和应用四大经典,早日实现成为名医的理想,我们特选取四位当代杰出的中医大家,分别对四大经典进行紧密结合临床的阐释,并力求精要简捷、通俗生动。于是,任应秋《〈黄帝内经〉通俗讲话》、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何任《〈金匮要略〉通俗讲话》、刘景源《〈温病条辨〉通俗讲话》就成为我们这套《四大经典名家讲话》系列丛书的组成部分。学习和运用经典的重要性,历代名医既反复强调,又在临床中坚持不懈。以现代伤寒临床大家胡希恕为例,他取得众口皆碑的临床卓效,靠的就是原方、原剂量地运用《伤寒论》上的方子。他常说:“这个哮喘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个肝炎患者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很少加减,疗效却很好。刘渡舟高度赞赏:“群贤会诊,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立方遣药,效果非凡!”

对于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聆听名家通俗讲话,我们特别推崇姜佐景在《经方实验录》中的治学与人生境界:“明窗净几,焚香盥手,恭展《伤寒论》,凝神细读,恍然见标题曰‘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数大字。窃谓在此寥寥数字中,仲圣垂教之精义,仿佛尽之矣……”前言《温病条辨》一书是清代的著名温病学家吴瑭(字配珩,号鞠通)继承了《黄帝内经》及张仲景、喻嘉言、叶天士等前辈学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历经数十年临床实践而著成的一部温病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之书。它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多种温病的辨证论治都做了较详实的阐述,书中的诸多方剂在临床实践中都确有效验。因为它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所以自1813年刊行以来,多次刊印,传播极广,对温病的辨证论治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直到今天仍然被视为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必读之书。

该书著成于清代的中后期,因为距现代不远,所以原文并不难懂,但因为书中涉及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温病的病名分类等诸多内容,所以其编写体例与结构独具特色,内容纵横交织,初学者往往难以掌握其要领,给深入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自学生时代起开始阅读该书至今已历40余年,在边读书、边教学、边临床的过程中反复研读,领悟渐深,体会日多,自觉受益匪浅。我曾在20世纪80年代为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温病条辨》选修课,选讲了书中的重点条文百余条,反映良好,学生认为对学习《温病学》有很大启发,于是萌生了把自己读书及在实践中运用的心得体会辑录成册的想法,但因自知学养不足,所以迟迟未付诸行动。适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拟出版“四大经典”名家讲话丛书,惠予我执笔《〈温病条辨〉通俗讲话》的任务,终使此书成稿面世,得与广大学界同好共同研讨。因为是“通俗讲话”,所以采取了口语的形式,俗则俗矣,通耶?否耶?则有待读者诸君评说。《温病条辨》原书共分为七卷,“卷首·原病篇”引《黄帝内经》原文十九条以“原温病之始”。“卷一·上焦篇”“卷二·中焦篇”“卷三·下焦篇”通称三焦篇,分别论述上、中、下三焦各种温病的证治,共载238法,198方。“卷四·杂说”“卷五·解产难”“卷六·解儿难”共收入吴鞠通的短篇论文59篇。可以说,书中的三焦篇才是真正讲述温病的内容,而在三焦篇中又附有“补秋燥胜气论”(在“上焦篇”)讲凉燥病,还列有寒湿门讲寒湿病,这些内容都不属于温病的范畴。本书为了突出重点,只选讲了三焦篇中属于温病的内容。本书共分为十讲,为了使读者,特别是初学者对《温病条辨》一书先有初步了解,第一讲就以“《温病条辨》评介”为题,首先对原书作出综合性的简要评介。因为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至今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学科,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远不是《温病条辨》一部书所能包容的。为了使读者对温病学有较全面的了解,第二讲就以“学习温病学应当掌握的几个问题”为题,对温病学的有关知识作了简要介绍,作为讲评《温病条辨》原文的铺垫。第三讲是“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与治疗原则”,内容是讲卫气营血辨证与治则。第四、五、六讲分别是“上焦篇·温热病”“中焦篇·温热病”“下焦篇·温热病”,在这三讲中,把原书三焦篇中温热病的条文分别按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血分证候归类讲评。第七讲是“湿热病的辨证纲领与治疗原则”,内容是讲三焦辨证与治则。第八、九、十讲分别是“上焦篇·湿热病”“中焦篇·湿热病”“下焦篇·湿热病”,在这三讲中,把原书三焦篇中湿热病的条文分别按湿重于热证候、湿热并重证候、热重于湿证候归类讲评。

关于本书的编写体例,有以下三点需要加以说明。

一是,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是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作为分类辨证的方法。所谓三焦为纲,是以上、中、下三焦来判定病变的部位,也就是定位诊断。所谓病名为目,并不是按书中所说的九种温病一一进行分类,而是按病变的性质把九种温病归纳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综合讲述,也就是定性诊断。就是说,原书中是把温病分为三焦温热病与三焦湿热病分别讲述的,这是一种非常简约、非常科学的分类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但是吴鞠通在原书中只是把几种温病综合排列,却没有对以温热病与湿热病进行分类的用意作出说明,所以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为了突出吴氏这种执简驭繁的分类方法,本书采取了以三焦为纲,以温热病、湿热病为目的的分类方法,分别对上、中、下三焦中的温热病与湿热病进行分类讲评。

二是,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采取了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以六经辨证为辅辨温热病,以三焦辨证为主、以六经辨证为辅辨湿热病的辨证体系。这种做法是非常符合临床实际的,但是他在书中对这种分类辨证的思路没有作出说明。为了彰显他的这种学术思想,本书就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以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分别对原书的条文进行归类。

三是,湿热病是外感湿与热两种邪气而发病,由于湿邪与热邪的比重不同,其临床表现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区别,治法也大有不同。《温病条辨》中虽然指出了这三种类型的区别,但是在条文的排列中却没有体现出来。为了突出这三种病变类型各自的特点,本书把上、中、下三焦湿热病的条文都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进行分类重新排列,分别讲述这三类证候群的证治规律。

因为本书是对古代医学著作的诠释,为保存原书原貌,书中的药物剂量一律保留了旧制的计量单位,临床应用中应当加以换算,如一两大约30g,一钱大约3g,一分大约0.3g等。本书在选录原文时,对原书中存在的个别错别字根据不同版本进行了校订,择其优者选录,各本皆同而又明显有误者,则在讲评中加以说明。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与研究《温病学》课程的参考书。

还需说明的是,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在处方、用药方面不仅继承了前辈学者,特别是张仲景与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而且多有发挥,充分体现了他师古而不泥古的临床思路,对后学者有极大的启示,本书在这些方面都做了重点讲评,以强调中医工作者在学习过程中“读经典,做临床”的重要性。《温病条辨》一书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但它毕竟是成书于200年前的著作,由于当时的学术水平以及作者阅历的局限,这部优秀的温病学专著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缺点甚至错误,所以后世一些学者如王士雄(孟英)、叶霖(子雨)等人对它多有批评。虽然他们在批评中有的用语不免过于尖刻,某些批评也未必正确,但书中存在的问题也确实无法否认。为了引发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按照吴鞠通本人在《温病条辨·凡例》中所说的“非敢谓高过前贤也,至于驳证处,不得不下直言,恐误来学。礼云:‘事师无犯无隐’,瑭谨遵之”的原则,本着“不为尊者讳”的态度,对原书中存在的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了分析评论。因为本书对《温病条辨》中的创新思路与存在问题都进行了评析,所以在本书中把对原书条文的分析称为“讲评”。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本人水平所限,讲评的内容未必合理,也难免浅陋甚至错误,谨将一己之见掬诸同好,如蒙批评指正,即如吴鞠通所说“将感之如师资之恩”。另外,如前所述,出于编写体例的需要,本书对《温病条辨》的条文重新进行了分类排列,这种编排方法是否允当,也一并敬请同道师友不吝赐教。刘景源2008年4月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讲《温病条辨》评介

清代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刊刻于1813年,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该书问世迄今已将近两百年,因为它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指导意义,所以一经刊行,就传遍大江南北,被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被看作是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重要文献。但是因为它的体例独特,内容纵横交织,初学者往往难以掌握要领,所以在这一讲里,对这部书及其作者的学术思想进行简要评介,以供大家参考。一、《温病条辨》的作者与成书的时代背景《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生于1758~1836年间(清代乾隆至道光)。19岁时,由于父亲病故,他“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于天地间”,于是立志攻读医书。读到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深受张氏思想的启迪,于是他“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4年之后,他的侄子患温病,请了不少医生诊治,多是用辛温发散的药物,最终因治不得法而夭亡。吴鞠通当时因为初学医,所以“未敢妄赞一词,然于是证,亦未得其要领”。由此,就更激励他深入研究关于温病辨证论治的问题。又过了3年,他来到北京,在检校《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看到了明末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他认为,吴又可“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然而“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于是他“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认为“非不珠璧琳琅”,但“求一美备者,盖不得”。对于晋、唐以来,直至当时温病学说未能得到大发展的原因,他认为:“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蓝本。”也就是说,是由于未能摆脱《伤寒论》的框框所致。他赞赏王履、吴又可大胆突破《伤寒论》的束缚,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所做出的努力,但是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之处。他说:“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又可力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惜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他非常拥戴叶天士,认为叶氏“持论平和,立法精细”。但是也指出了他的缺憾:“然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从他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在吴鞠通所处的时代,经过历代医学家的努力,温病学说已经逐渐脱离《伤寒论》的框框而向前发展,但是当时并没有一部系统研究温病学的专著,温病学说也还未被广大医家所接受。叶天士在温病学方面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没有得到推广,当时医界的多数人还是沿袭伤寒法治疗温病,因此用药杂乱,收效甚微,这也就促使吴鞠通下定了发愤著书的决心。他说:“癸丑岁(1793年),都下温疫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其死于世俗者,不可胜数。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因有志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曰《温病条辨》。”这部书完成于1798年,初刻于1813年。可以说,吴鞠通是由于对当时医界沿袭伤寒法治疗温病之时弊的不满而潜心攻读历代名家著作,吸取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才写成了《温病条辨》这部温病学专著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部愤世之作,也是一部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书。

吴鞠通平生著作除了《温病条辨》外,现在所能见到的还有《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在中医学理论上有相当高深的造诣,临床经验也非常丰富。他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都做过深入的研究,而且有很多独到的精辟见解,对后世诸多名家的著作也涉猎极广。他既能吸取前人的长处加以发挥,又不盲从,对前人错误观点的批评有很多地方是切中要害的。关于吴鞠通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品格,他的友人曾经有所评述。汪廷珍说他:“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稀古人,虚心而师百氏”(《温病条辨·汪序》)。征保说他:“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乎仲景。其临证也,虽遇危疾,不避嫌怨。其处方也,一遵《内经》,效法仲祖。其用药也,随其证而轻重之,而功若桴鼓”(《温病条辨·征序》)。这些评价,虽然难免有溢美之词,但是与吴鞠通著作的内容对照来看,确实也反映出了他学识渊博,学有所宗,临床经验丰富和性情刚直,不人云亦云的品格。

吴鞠通之所以能著成《温病条辨》这部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吴氏生活于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盛世”。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读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说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卷帙浩繁的丛书相继问世。吴鞠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游京师,检校《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家的著述,这不能不说对开阔他的视野,奠定他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医学的学术上,自金、元、明代直至清初,经过刘完素、王履、吴又可、喻嘉言、叶天士等医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倡导,温病学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逐步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有自成体系的趋势。特别是叶天士《温热论》的问世,对《温病条辨》的成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正如吴氏自己在《温病条辨·凡例》中所说:“瑭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为是编之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做圆满会耳。”另外,从《温病条辨》和《吴鞠通医案》中也可以看出,吴氏一生经历过多次温疫的流行,亲自治疗过大量的温病患者,因此他有机会在临床观察中深入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总结温病的辨证论治规律,这也为他著书立说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

由以上所讲可以看出,吴鞠通是一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在实践中探索的伟大医学家。他在当时有利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但又不落窠臼,能结合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而有所创见。他花费了数十年的精力,终于著成了《温病条辨》这部集温病学之大成的专著,从而丰富了中医学伟大宝库的内容,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财富。二、《温病条辨》的体例与编写特点1.《温病条辨》的体例——全书分为七卷(1)卷首·原病篇(引经十九条)“历引经文为纲,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也就是说,在这一卷中吴氏引用了《黄帝内经》中与温病有关的内容加以注释,说明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是发端于《黄帝内经》的。(2)卷一·上焦篇(法五十八条,方四十六首)“凡一切温病之属上焦者系之”。这句话是说,“上焦篇”的内容是讲述温邪侵袭上焦各脏腑的病证及其治法。(3)卷二·中焦篇(法一百零二条,方八十八首,外附三方)“凡温病之属中焦者系之”。这句话是说,“中焦篇”的内容是讲述温邪侵入中焦各脏腑的病证及其治法。(4)卷三·下焦篇(法七十八条,方六十四首,图一首)“凡温病之属下焦者系之”。这句话是说,“下焦篇”的内容是讲述温邪侵入下焦各脏腑的病证及其治法。

三焦篇共二百三十八法,一百九十八方。(5)卷四·杂说“杂说、救逆、病后调治”。“卷四”中,收入了吴氏的一些论文及讲述救逆法、病后调理的短文18篇。(6)卷五·解产难“专论产后调治与产后惊风”。“卷五”收入了吴氏论述产后调治与产后惊风等短文17篇。(7)卷六·解儿难

专论“小儿急、慢惊风、痘证”。“卷六”收入了吴氏论述小儿急、慢惊风与痘证的短文24篇。“卷四”“卷五”“卷六”共收入短文59篇。这些论文并不全是专论温病的,可以说是《温病条辨》这部书的附篇。(以上引文见《温病条辨》目录与凡例)2.《温病条辨》的编写特点(1)效仿《伤寒论》做法《温病条辨》仿照《伤寒论》的体例,以条文分证,使读者便于记诵,所以名为“条辨”。又在条文后自己加了分注和按语,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并避免后人妄注,曲解原意。(2)“往往义详于前而略于后,详于后而略于前”《温病条辨》的写作特点是三焦篇中内容互相交叉、重复的问题,有的放在前面重点讲,有的放在后面重点讲,以避免重复,阅读时必须前后互相参照,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3)全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温病条辨》的结构特点是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将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穿插于三焦各病之中。下面把这四者在书中的作用分别简要讲解。

①三焦辨证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 书中的三焦篇以三焦辨证为“纲”,纵贯全文,其作用是以三焦来划分病变部位:上焦——心、肺病变,中焦——脾、胃、大肠病变,下焦——肝、肾病变,从而按温病侵袭人体的部位分为上焦温病、中焦温病、下焦温病三类不同的证候群。每一类证候群中,都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证候,三类证候群之间,又有由上至下、由浅入深传变的内在联系,正如吴氏在“中焦篇”第一条分注中所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关于三焦温病的治则,吴氏在“卷四·杂说·治病法论”中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这就明确地指出了病在上焦,用轻宣的药物治疗,以举邪外出;病在中焦,治法虽有多种,但总的原则不外祛除邪气,调整脏腑升降功能的平衡;病在下焦,肝血肾精受损,往往见虚风内动之证,治疗要用质重潜镇的药物,以息虚风。这段文字虽然简洁,却指出了三焦温病的治疗原则,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②病名分类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 在三焦篇中,吴氏以病名为“目”,把各种温病分门论述,实质上是依据各种温病的病因有别,治法有异,把它们按照病变的性质归纳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凡是由温热邪气致病的,都属温热病的范畴;凡是由湿热邪气致病的,都属湿热病范畴。

书中把风温、温热(《温病条辨》中的“温热”,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春温)、温疫、温毒、冬温五个病并列为一门。这五个病的病因都属温热邪气,所以它们都属温热病的范畴。

暑温、伏暑列为一门,病因有暑热邪气和暑湿邪气两种,暑热邪气属于温热性质,暑湿邪气属于湿热性质。因为病因有暑热与暑湿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治法也都有所区别。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病的称为暑热病,属温热病范畴;感受暑湿邪气而发病的称为暑湿病,属湿热病范畴。吴氏在“上焦篇”第三十五条中说:“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手太阴证而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各宜分晓,不可混也。”吴氏这段话的用意在于强调暑病应该分为暑热与暑湿两类,二者不可混同。在“上焦篇”中,暑温与伏暑虽然分为两门,但吴氏在伏暑病名下加了按语,他说“按:暑温、伏暑,名虽异而病实同,治法须前后互参,故中、下焦篇不另立一门。”

湿温为一门,病因是湿热邪气,属湿热病范畴。三焦篇中都载有寒湿病,“上焦篇”与湿温同列为一门,中、下焦篇另列一门,实际上寒湿病不属于温病的范畴,但是它与湿温病都有湿邪为患,临床表现也有疑似之处,所以附入篇中与湿温对照,以示鉴别。正如吴氏在“上焦篇”第四十九条分注中所说:“载寒湿,所以互证湿温也……以见湿寒、湿温不可混也。”另外,“中焦篇”与“下焦篇”湿温门中都有“疟痢疸痹附”,这四种病虽然不是湿温病,但因为多是感受湿热邪气而致病,也属温病的范畴,所以在湿温门后附带提出,又因为前人对这四种病的论述较多,所以书中不作系统地详述。

温疟为一门,大多属温热病范畴,其中肺疟属湿热病范畴,因为温疟主要是上焦证候,所以仅在“上焦篇”中列为一门,中、下焦篇不再列出。

秋燥为一门,论述温燥病的辨证论治。温燥的病因是燥热邪气,属温热病范畴。“上焦篇”中附有“补秋燥胜气论”,是讲凉燥为病的,实际上不属温病范畴,但可以与温燥病对照分析。

上述内容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简表。温病分类简表

由表中可以看出,吴鞠通把温病按病名分类的用意,是在于强调每个病种各自的临床特点,也就是个性。把这些病种按病变的性质归纳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又是为了突出这两大类温病各自所包含的几种温病的共同特点,也就是共性,也可以说是为了执简驭繁。

③六经辨证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 在三焦篇各病证中,多处提到六经辨证,其作用是以六经统括其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病变所在脏腑的定位诊断。如:太阴温病——指病变在上焦手太阴肺或中焦足太阴脾;少阴温病——指病变在上焦手少阴心或下焦足少阴肾;厥阴温病——指病变在上焦手厥阴心包或下焦足厥阴肝;阳明温病——指病变在中焦足阳明胃或手阳明大肠。

④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病条辨》中的作用 在三焦篇各病证中,也常常穿插卫气营血辨证,其作用是以卫、气、营、血来标明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层次,用来划分病变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阶段。卫分证,标志邪气在表,邪浅病轻;气分证,标志邪气入里,正邪相争激烈,多见里热炽盛;营分证、血分证,标志邪气深入,消耗血中津液,或耗血动血,病势危重。卫分证与气分证属功能活动障碍的阶段;营分证与血分证属营养物质损伤的阶段。由书中可以明显看出,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用于辨温热病,而在湿热病中就较少提及。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中的三焦辨证,是用来划分病变部位,把温病分为三类不同的证候群,并标示出温病由上至下传变的内在联系。病名分类的目的,是根据病变的性质,把多种不同名称的温病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以便于执简驭繁,这是一种由杂返约的分类方法。六经辨证是用来判定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可以说,三焦辨证是粗线条、大范畴的定位诊断,六经辨证则是细线条、具体脏腑经络的定位诊断。卫气营血辨证是用来划分病变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阶段。三焦辨证、病名分类、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四者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独特的分类辨证体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正是《温病条辨》这部著作编排结构的主要特点。但是吴鞠通对这四者交错运用的各自作用和内在联系却未做说明。另外,书中虽然有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温热病、以三焦辨证辨湿热病的倾向,但也没有明确提出,这些都不能不说是本书存在的缺点。对这样纵横交错的分类辨证体系、纷繁庞杂的内容,如果不反复研讨,深入探究,是很难掌握其学术特点的,所以不少初学者往往致力于背诵条文,结果大多是虽能全篇背诵,但所获知识凌乱纷杂,仅局限于一证一方之得,对其学术体系未必能够得出完整的概念。因而不少人对这部著作做出“编排混乱”的评论,这种说法虽有失公允,但也不无道理。三、《温病条辨》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思想的核心《温病条辨》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各种温病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别,分别论述它们的辨证论治,在这里把它的主要内容及学术思想的核心简要地加以概括讲评。1.温热病

纵观三焦篇有关温热病的全部内容,上、中、下三焦的证候类型虽然繁多,但自始至终以温热邪气损伤阴液为主要特点,因此,治疗上处方用药始终以泄热存阴为目的。(1)上焦篇

第三条说:“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本条讲述了太阴温病初起邪袭肺卫的临床特点,并从脉象上与伤寒初起做出鉴别诊断。它是上焦“太阴温病”卫分证的提纲,是“上焦篇”第一条所说的三焦温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的具体证候,是感邪即发的新感温病的发端。在后面的条文中,吴鞠通分别论述了上焦温热病各证候的辨证论治,可以归纳为:温热病初起,温热邪气侵袭手太阴卫分,导致卫外失司,肺失宣降,治疗用辛凉轻宣法以清解表热,宣畅肺气。其中以卫外失司而致发热、微恶风寒为主症者,用辛凉平剂银翘散;以肺失宣降而致但咳为主症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温燥犯肺,以燥热伤津为主要特点者,治疗用宣表润燥法,方用桑杏汤。

太阴卫分热邪未解,内传太阴气分,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争,人体功能活动亢奋,以壮热、汗出、口渴、脉浮洪为主症者,治以辛寒清气,泄热保津,达热出表,方用辛凉重剂白虎汤。如果热邪耗气伤津,热邪仍盛而津气已伤,就要清热与扶正并施,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如果持续高热,大汗不止,导致津气欲脱,治疗要补气生津,敛阴固脱,方用生脉散。其余各方,如清燥救肺汤、栀子豉汤、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翘荷汤等,都属清泄气热的方剂。如果气分热邪已解而津液损伤,或发热,或咳,或渴者,应当以甘寒清热生津为法,方如沙参麦冬汤、雪梨浆、五汁饮。总的来说,气分证候类型虽多,组方虽各有不同,但是都不外乎以清泄气热为法。

热邪深入手少阴营分,消灼血中津液,热邪盛而营阴伤,以身热夜甚、躁扰不寐、舌红绛为主症者,治疗用清营养阴、透热转气法,方用清营汤。如果见卫营同病,卫有邪阻,营有热逼,使血液瘀于皮肤表面的血络中而发疹者,治疗要清透卫营与凉营养阴并施,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如果见气营两燔,治疗要清气与凉营并施,用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热邪内陷手厥阴心包,灼液成痰,痰蒙热扰,以神昏谵语、舌蹇、肢厥为主症者,治疗要清营养阴,豁痰开窍,方用清宫汤或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热邪深入血分,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往往导致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见各部位出血,治疗要凉血散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如果见血从上溢,口、鼻出血,用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如果是气血两燔,血溢脉外,瘀于皮下而发斑,治疗要清气凉血化斑,方用化斑汤。

综观“上焦篇”温热病的条文可以看出,尽管病情有浅深轻重的区别,温热邪气有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不同,治疗方法有清解表热、清泄气热、清营透热、清热凉血之分,但是因为都属无形之热,所以总的来说,治疗原则可以统称为清法,清热即可以保津。如果津液耗损较重,可以在清热之中加入甘寒生津之品。

清法,是“上焦篇”论述的重点。(2)中焦篇

第一条说:“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本条紧接“上焦篇”,引出“中焦篇”的证候,是承上启下之文,是中焦阳明温病的提纲,论述了上焦太阴气分热邪不解,传至中焦阳明气分的证治。《灵枢·经脉》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可见,手太阴肺与足阳明胃,经脉相联,所以上焦太阴气分的无形热邪不解,势必顺传中焦,导致足阳明胃无形热盛。论其治疗,仍须清泄气热,因为白虎汤中的主要药物石膏、知母既清肺热,又清胃热,所以仍然要用白虎汤。

由此可见,白虎汤是两解太阴、阳明气分无形热邪、泄热保津的重要方剂。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所以阳明病多属里实热证,临床见一派高热之象,但因为又有邪在足阳明胃与在手阳明大肠的区别,所以证治又大不相同。如果肺胃高热不解,大汗不止,津液大伤,导致大肠燥热,传道失司,热邪与糟粕相炼成实而形成有形热结,再用白虎汤清热,就无异于扬汤止沸,必须用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从临床表现来看,阳明温病虽然有相同症状,但是又有无形热盛与有形热结的不同反映,本条从脉象加以区别,实际上是以脉象论病机。无形热盛,里热蒸腾,气血涌越,所以“脉浮洪躁甚”,治疗用白虎汤清泄气热;有形热结,燥屎内壅,气机阻滞,气血内闭,所以“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治疗用大承气汤攻下热结。至于有形热结的证候还应当见腹满痛拒按等症状,以大承气汤之方测其证就可以知道,所以条文中省略未述。简而言之,把本条内容与“上焦篇”联系起来分析,可以概括为:上焦手太阴气分无形热盛用白虎汤→中焦足阳明胃的气分无形热盛仍然用白虎汤→中焦手阳明大肠的气分有形热结用大承气汤。“中焦篇”其余各条,大致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阳明气分无形热盛波及到其他方面,但还未形成腑实证,治疗也用清法,方剂如减味竹叶石膏汤、黄连黄芩汤、冬地三黄汤、小陷胸加枳实汤等。如果中焦气分无形热邪深入营分、血分而引起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治法同“上焦篇”,仍然用清气凉营法或清气凉血法。

另一种类型是阳明腑实,有形热结,治疗用下法,这部分内容是“中焦篇”论述的重点。书中根据有形热结的轻重缓急程度,分别论述了苦寒急下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个方剂的运用。在这个基础上,又根据有形热结的各种兼症、变症的不同情况,讲述了六个新组制的通下方剂的具体运用。一是下后邪气未尽,阴液耗损,邪气复聚,又成腑实,用护胃承气汤滋阴清热通下。二是应当用下法而未及时攻下,迁延时日,以致实邪未去而气阴大伤,用新加黄龙汤攻补兼施。三是阳明腑实又兼痰热壅肺,肺与大肠同病,用宣白承气汤宣肺化痰与通腑泄热并施。四是阳明腑实又兼小肠热盛,大、小肠同病,用导赤承气汤清泄小肠与攻下热结并施。五是阳明腑实兼痰热蒙蔽心包,用牛黄承气汤清心豁痰开窍与攻下热结并施。六是阴津亏损,液枯肠燥,“无水舟停”,先用增液汤滋阴润下,如无效,再用增液承气汤滋阴与攻下并施。以上六个方剂是吴鞠通在《伤寒论》三承气汤的基础上,针对温病的不同情况,对下法的灵活运用,也是对《伤寒论》下法的发展。书中另外还讲述了阳明腑实兼痰热结胸证用承气合小陷胸汤治疗,攻下与清化并施。阳明热结发黄证用茵陈蒿汤治疗,以通利大、小便,泄热降火。这类方剂也属下法的范畴。

再一种类型是使用攻下法之后,阳明有形热结已去而无形热邪仍存,或津液未复的善后治疗。方剂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银翘汤、清燥汤、栀子豉汤、益胃汤、雪梨浆、玉竹麦门冬汤、牛乳饮等。如果见下后疹续出,是腑实已去,气血宣畅,已被逼入营分的热邪外达的反映,治疗要清透与凉营养阴并施,方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

综观“中焦篇”温热病的条文可以看出,温热邪气在中焦气分,属无形热盛的,用清泄气热法以清热保津;属有形热结的,用下法以急下存阴。

下法,是“中焦篇”论述的重点。(3)下焦篇

第一条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本条紧接“中焦篇”,引出“下焦篇”的证候,是承上启下之文,是下焦温病的提纲,论述了中焦阳明气分有形热结之证不解,深入下焦,吸灼真阴,土燥水竭,导致肝血肾精大亏,真阴耗损的证治。中焦阳明气分有形热结证与下焦真阴耗损证,二者虽然都有燥热与阴伤的表现,但是虚实却判然有别,本条是以热型与脉象作为鉴别的标准。中焦阳明气分有形热结的腑实证,是以燥热为主,症见高热而“脉沉实”,无论是否用过下法,都必须用下法以急下存阴。而下焦真阴耗损证,则症见“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脉虚大是指轻取浮大而重按空虚,是因真阴亏损而致心阴虚,脉中津液不足,阴不敛阳,阳气虚浮所致,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也是阴虚内热的表现,所以必须用加减复脉汤以滋阴复脉,兼清虚热。这个方剂是“下焦篇”的首方,篇中有7条都是讲这个方剂的适应证。篇中的救逆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方,都是由这个方剂加减化裁而来的,所以统称“复脉辈”。“下焦篇”还有小定风珠方,也属同类方剂。这类方剂都是由大队滋补之品组成,纯属滋阴法,必须以真阴耗损为主症者才可以使用,如果热邪仍盛者切不可滥用,以防闭门留寇,正如吴氏在第十七条中所说:“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以上证候与方剂是“下焦篇”论述的重点。“下焦篇”其余各条,大致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真阴耗损而热邪犹存,治疗要清热与滋阴并施,方剂如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竹叶玉女煎、连梅汤等。

另一种类型是热邪深入下焦与血互结,形成瘀血停蓄的证候,这类证候多属实证,治疗要泄热逐瘀,方剂如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加减桃仁承气汤等。

再一种类型是下焦温热病治疗后,邪气退而未尽,或邪气已退但阴液已伤,或阳气已伤,或气阴两伤各种证候的善后调理法,方剂如桃花汤、桃花粥、护阳和阴汤、加减复脉汤仍用参方、半夏汤、桂枝汤、小建中汤、五汁饮、牛乳饮、益胃汤、三才汤、专翕大生膏等。

综观“下焦篇”温热病的条文可以看出,论述的重点是温热邪气深入下焦肝肾,导致真阴耗损,治疗用滋阴法。

滋阴法是“下焦篇”论述的重点。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浅入深发展,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伤阴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清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法,有形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主。三焦温热病的治疗,都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可以说,泄热存阴是吴鞠通辨治温热病学术思想的核心。

温热病传变规律与治疗原则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简表。温热病传变规律与治疗原则简表

另外,吴鞠通对温热病的治疗禁忌也很重视,他主要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忌辛温发汗。他在“上焦篇”第四条银翘散方论中说:“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在“上焦篇”第十六条中也说:“太阴温病,不可发汗。”

一是忌淡渗利尿。他在“中焦篇”第三十条中说:“温病小便不利,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一是慎用苦寒药。他在“中焦篇”第三十一条中说:“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这些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吴氏治疗温热病处处注意保护津液的学术思想。2.湿热病

在“三焦篇”中,吴鞠通将暑温、伏暑中属于暑湿病的证候与湿温病一同归入湿热病范畴。因为其病因是湿热邪气,湿热熏蒸,弥漫表里,初起卫分与气分的界限并不明显,在湿热未化燥阶段,一般又不入营分、血分,往往始终留连气分,所以用卫气营血辨证很难标示湿热病的发展传变规律。湿是重浊之邪,有自上流下的特性,三焦辨证恰恰能清楚地标明湿热邪气由上至下的传变途径,所以书中论述湿热病很少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是以三焦辨证为纲领。综观三焦篇中湿热病的内容,始终突出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治疗上则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则热不独存。(1)上焦篇

第四十三条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三仁汤主之。”本条讲述了湿热邪气在上焦的临床表现及治法。湿邪困阻上焦,肺气失宣,表气不畅则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湿阻脾胃,升降失司,所以见胸闷、不饥。临床见症虽多,但都是因为湿邪困阻、肺气失宣所致,所以治疗采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法。正如吴氏在本条分注中所说:“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其他如新加香薷饮、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等也都属这类方剂。如果属热重于湿者,则以清热为主,兼以祛湿,方剂如白虎加苍术汤。(2)中焦篇、下焦篇

湿热邪气在中、下焦,主要临床特点是湿困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滞,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治疗要以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淡渗利湿为组方遣药的原则,即吴氏在“中焦篇”第五十九条分注中所说的“以升降中枢为要”,以及在“中焦篇”第六十三条分注中所说的“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矣”。因为湿热病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区别,所以在药物配伍上也有不同变化。治疗湿重于热,用辛温、苦温、淡渗三类药物相配,以祛湿为主,从湿中泄热,方剂如茯苓皮汤、一加减正气散、二加减正气散、三加减正气散、小半夏加茯苓汤、二金汤、厚朴草果汤、滑石藿香汤、宣清导浊汤等。治疗湿热并重,用辛温、苦温、苦寒、辛寒、淡渗的药物相配,祛湿与清热并重,方剂如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杏仁滑石汤、人参泻心汤、黄芩滑石汤、宣痹汤、薏苡竹叶散、加减木防己汤、茵陈五苓散、草果知母汤等。治疗热重于湿,以清热为主,佐以祛湿之品,方剂如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三石汤、杏仁石膏汤、加味白头翁汤等。

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湿热病,在沿三焦传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法;中焦用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法;下焦用淡渗利湿法。三焦湿热病的治疗,都以祛除湿浊、宣畅气机为原则。吴氏对上、中、下三焦湿热病的治法,可以用开上、畅中、渗下六个字来概括,也可以说,这是吴鞠通辨治湿热病学术思想的核心。另外,因为湿热邪气有弥漫三焦的特点,所以治上焦要兼顾中、下焦,治中焦要兼顾上、下焦,治下焦也要兼顾上、中焦。综合剖析书中治疗湿热病各方剂的配伍,可以明显看出处处兼顾三焦的特点,而且以用杏仁、滑石、通草三味药相配,通利三焦水道为用药特长。

湿热病传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治疗原则可以归纳为下面的简表。湿热病传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治疗原则简表

另外,吴鞠通对湿热病的治疗禁忌也很重视,他在“上焦篇”第四十三条中明确地提出了治疗湿温的三禁:一是忌辛温大发汗,以防鼓动湿邪,内蒙心包,上蒙清窍。他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二是忌苦寒峻下,以防损伤脾阳。他说:“下之则洞泄。”三是忌滋腻壅补,以防阴柔敛邪助湿。他说:“润之则病深不解。”

综上所述,《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标明了多种温病的各类证候,以条文形式论述了各类证候的辨证论治,并在条文后自加分注、按语、方论,以分析病机及方药配伍原则。书中理、法、方、药条分缕析,是一部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温病学著作,它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讲学习温病学应当掌握的几个问题

学习温病学,首先要掌握温病的概念、特点与病因,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掌握温病的发病、病机与分类。因为温病与伤寒都属于外感发热性疾病,所以在掌握了温病的有关知识的前提下,还必须掌握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以上这些问题,在《温病条辨》中虽然有所涉及,但是散在于书中的各篇、各门、各条文中,初学者一般难以得到系统的知识,所以在这一讲里加以归纳、补充,以便于大家学习、掌握。一、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在这里,应当注意温病的概念中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温病属外感病,其致病是由外界邪气所引起,这就把温病与内伤杂病区别开来。二是温病与四时(四季)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季节,气候各异,就导致了一年四季中温病的病种不同。三是温病的致病因素总的来说是温热邪气,简单地说,也就是热邪,这就把温病与伤寒区别开来。温病与伤寒同为外感发热性疾病,但病因不同,一热、一寒,所导致的病种、证候、发展趋势都不同,其治法当然也不相同。四是温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感受热邪之后有明显的急性发热过程。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温病并非单指某一种疾病,而是具有上述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主要包括西医学所说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当然也就包括多种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痢疾等,还有某些急性热病,如中暑等,虽然不是感染性疾病,但因其符合温病的特征,也属于温病的范畴。温病学,就是专门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展变化规律及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二、温病的特点

温病虽然包括多种疾病,其证候类型复杂多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每一个病证都有其个性,但是由于同属温病,所以它们又具有共同的特点,也就是温病的共性,概括地说有五个方面。1.外感温热邪气而发病

温病是外感性疾患,其病种虽多,但总体来说都是由于外感温热邪气而发病。2.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而发病,因此它具有既不同于内伤杂病,又不同于伤寒的临床表现。简而言之,温热病主要表现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特点,湿热病多表现为身热不扬、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病势缠绵难愈等特点。3.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

温病的发生与季节密切相关,如春季温暖多风,易发生温热病;长夏季节气温高而多雨,则多发湿热病。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及气候特点不同,因而所发生的温病病种也具有地域特点,如江南水乡气温偏高而水域广阔,所以多见湿热病。4.大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温病是外感时令之邪而为患,邪气自口、鼻、皮毛侵袭人体,在大多数情况下,病者可以通过呼吸或接触而由口、鼻传染他人,某些温病,如温疫,甚至可以造成大面积流行,但是也有些温病并不传染他人,所以说,温病大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温病都必然传染。5.发展变化有独特的规律性

温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因实致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其最终结果,或邪气渐退而向愈,或邪盛正衰而导致死亡。三、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病因,笼统地说是温邪,或称热邪。温与热同属阳邪,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可以说,二者之间只有程度轻重的差别而无本质的不同,所以常称为温邪或热邪,或合称温热邪气。由于一年四季气候特点的不同,如春季温暖而多风、夏季暑热盛、长夏热而多湿、秋季(初秋)气温偏高而干燥,所以不同季节的热邪侵犯人体往往与其季节的主气相兼夹而呈多样性。温病的病因可以归纳为以下7种。1.风热邪气

风为春季之主气。春季温暖而多风,所以风热邪气为病多见于春季,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风温。如果冬季气候反常,应寒而反温,也可以产生风热邪气,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冬温。风温与冬温发病季节虽然不同,但病因相同,所以临床表现与辨治都相同。

风热为阳邪,其性开泄。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生的风温病,一般来说先伤及肺卫,初起多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临床表现。风性善行而数变,因此风热为患往往变化迅速,很容易由肺卫内陷心包而出现神昏肢厥之变。2.暑热邪气

暑为夏季之主气。暑为热之极,独见于夏季,所以暑邪为病只发生于夏季,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暑温。暑为阳邪,其性开泄、升散。暑热邪气为患,多发病急骤,见高热恶热,汗出,口渴,脉洪数等热盛征象,进而耗损津液,甚至损及肝血肾精,而致亡阴脱液的重证。暑邪易耗气伤津,所以暑热为患又容易导致津气两伤,甚至成虚脱危证。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雨水较多,热蒸湿动,湿热弥漫,所以暑邪为患又往往夹有湿浊而发生暑湿病,其属湿热病范畴,多见热重于湿的类型,也称为暑热夹湿。应当指出,夏季虽然多湿,暑邪虽易夹湿,但并不等于暑必夹湿,所以暑邪为患有不夹湿与夹湿的区别,二者病变性质不同,临床表现与治法也都大不相同。

暑温病根据其夹湿与否分为暑热病和暑湿病两种类型。暑邪不夹湿而为患,称为暑热病,属温热病范畴;暑邪夹湿而为患,称为暑湿病,属湿热病范畴。

夏季感受暑热或暑湿邪气而发生的温病,除暑温病外,还有冒暑、暑咳、中暑、暑厥、暑秽等。3.湿热邪气

湿为长夏之主气。长夏气温高而多雨,自然界湿热弥漫,这个季节人体最易感受湿热邪气而为患,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湿温。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热与湿合,如油入面,热蕴湿中,难解难分,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所以湿热病初起往往以湿邪为患的特点更为突出,多表现为湿重于热。因为湿性重浊黏腻,阻滞气机,易困脾胃,所以湿热病过程中多见身热不扬、头身困重、神识呆痴、胸脘痞闷、纳呆不饥、大便溏滞、舌苔白腻、脉濡等临床表现。4.燥热邪气

燥为秋季之主气。早秋季节,天气晴朗,秋阳曝晒,气温高而干燥,人体易感受燥热邪气而为患,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温燥,属温热病范畴。而深秋季节,西风萧瑟,气候清凉,人体易感受凉燥邪气而为患,其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凉燥,因其无热邪,所以不属温病范畴。秋季因燥邪而致病者,均称为“秋燥”,但因为有燥邪与热邪相合或与寒凉之邪相合的区别,所以病种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二者证治不同,应当加以区分。

燥热邪气易伤津液,病变初起多先侵袭于肺,消耗肺津而见口、鼻、唇、咽、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小便短少,舌苔干燥等津液损伤的临床表现。燥热邪气为患一般以损伤肺、胃、大肠津液为主,如辨治及时,一般易于痊愈,不至于出现危重证候。5.伏寒化温

寒为冬季之主气。外感寒邪为患,一般是导致伤寒病,可见寒邪并非温病的病因。但是有的发于春季的温病,初起没有明显的表证阶段,而是开始即以里热证为主,与春季外感风热邪气所致的风温病初起先见表证,然后再由表入里的临床表现大相径庭,因此就把这种温病命名为春温。

春季气候并不炎热,为什么春温病初起就见里热炽盛呢?究其原因,古代一些医学家认为,这类病变并非感受春季的风热邪气为患,而是冬季感受了寒邪。如果人体阳气不虚或属阴虚火旺体质,邪气就伏于体内,郁而化热,至春季气候温暖,人体腠理疏松,体内所伏的郁热就自内而向外发。因为热邪是自里而发,所以初起即见里热证,这种发病类型称为伏邪自发。如果春季又感受时令之邪而引动体内伏热,初起可以见表里同病,但以里热为主,这种发病类型称为新感诱发。在伏邪自发型中,如果人体属阳盛体质,则病发于气分,初起见气分里实热证;如果人体属阴虚火旺体质,则发于营分,初起见营分虚实夹杂证。在新感诱发型中,如果人体属阳盛体质,则初起见卫气同病;如果人体属阴虚火旺体质,则初起见卫营同病。

由上面所讲述的内容可知,寒邪并非温病的直接致病因素,但如果冬季感受寒邪伏于体内,郁而化热,转化成温热邪气,至春季而发,也可以导致温病,而导致温病发生的直接病因,还是温热邪气。这种病因的产生就称为“伏寒化温”,由此而产生的理论,称为“伏气温病”或“伏邪温病”学说。追本溯源,这种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导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点。6.温热毒邪

温热毒邪也称为温毒邪气,或简称“温邪”,这种邪气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温毒”。可见,“温毒”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病因,一是指病种。“温毒”为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特征之外,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局部红、肿、热、痛,甚或溃烂;二是具有传染性。也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才称其为“毒”,以示与一般温病的区别。可以说,“温毒”是具有“毒”的临床特点的一类温病,究其属性,多属温热病范畴。还应当说明的是,“温毒”并非一个具体病名,而是具有“温毒”特点的一类温病的总称,它包括的病种较多,临床常见的有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大头瘟(颜面丹毒)、烂喉痧(猩红热)等。7.疫疠邪气

疫疠邪气又称“疠气”“戾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素,其所导致的温病,统称为温疫。疫,就是传染之意,温疫与一般温病的不同点就在于传染性的强弱。一般把不传染或传染性不强的病种称为温病;而把发病急骤,病情严重,传染性强烈,甚至造成大流行的一类温病加一“疫”字,称为温疫。可见,温疫就是温病中传染性极强的一种类型,因其起病急骤,病势暴戾,所以将其病因称为“疠气”“戾气”。究其性质,也不外乎温热性疠气和湿热性疠气两类,因此,温疫也有温热病与湿热病之分。温疫并非一个具体病名,而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甚至造成大流行的一类温病的总称,它包括的病种较多,如传染性极强,造成大流行的重型流感、疫痢、霍乱、鼠疫等。

中医温病学病因学说的产生是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对各种温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归纳,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而推究出的致病因素,这种通过分析证候而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或“审证求因”。从现代的观点来看,温病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也包括多种传染病,其发病大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代医学家还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病原微生物,因而对温病的病因以外感立论,从六淫、温毒、疠气方面去认识,从而不断完善、提高,发展成完整而严密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