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于欧洲之魅——一个作家的N次欧罗巴之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0:02:26

点击下载

作者:叶永平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沉醉于欧洲之魅——一个作家的N次欧罗巴之旅

沉醉于欧洲之魅——一个作家的N次欧罗巴之旅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沉醉于欧洲之魅——一个作家的N次欧罗巴之旅作者:叶永平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ISBN:9787552020564本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一——再游欧洲

这些年,本书作者作为一个旅游散文作家,对游欧洲情有独钟,先后10多次赴欧,游览欧洲几百个城市和小镇。从北端的冰岛到南边的希腊,从号称欧洲大陆天涯海角的罗卡角到东欧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一步一个脚印,踏遍青山人未老,为自己的旅游散文创作撷取灵感,先后出版了6本旅游散文集。

他就是叶永平同志,我曾经的北大荒知青战友。巧合的是我们曾经共同在卢湾区和浦东新区工作过,所以相识已达30年。

近年来,永平同志退休后,一边旅游一边写作,于2016年3月出版了《私人订制游欧洲》一书,选取了这些年游历欧洲2余国创作的散文。虽然内容大多是读者非常熟悉的国家,但此书不落俗套,推陈出新。作者以一个旅游散文作家的眼光,面对欧洲的旖旎风光和文明社会,重新加以深邃的历史思考,探寻异国他乡的人文精神,寻觅那些中国游客较为陌生或容易忽略的旅游线路和景点,让旅游在赏心悦目和修身养性之余,兼有“社会教科书”“文明进步史”的特殊功能。

该著作出版后,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力荐下,先后在凤凰读书、百道网《每周新书》、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套和上海《时代报》等介绍推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他在心静之后,总觉得其中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所以,一直想再磨一磨、改一改,这是作者的一个责任,也是一个愿望。这一点,我很赞赏。

同时,作者长途跋涉又游走了欧洲18个国家,其中11个是原著中没有写过的国家(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波黑、塞尔维亚)。这样,作者伏案笔耕将其补充为游历欧洲34个国家。

本书是《私人订制游欧洲》的2.0版,在保留原著精华的基础上,对原著作了几万字的删改,又新增了11个欧洲国家数万多字的内容。其完整展现了作者在欧洲旅游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既是视角独特的旅游散文集,也是融纪实、议论、抒情为一体,深入浅出,颇有新意的旅游指南。

说实在,游欧洲,就是阅读一部浩瀚的历史与现代结合的文明史,常读常新,百读百新,目不暇接,需要不断品味,不断反思。

作者漫步于欧洲,从中汲取欧罗巴大地的智慧和力量,也尽情享受着她所带来的一切……

是为序。周禹鹏 中共上海市委原常委、上海市原副市长丙申年新秋序二

叶永平先生是爱尔兰的好朋友,他上一本写爱尔兰的书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深受读者喜爱。

叶先生此次这本游历欧洲各国的游记也包含了爱尔兰,向中国读者们介绍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一角。

爱尔兰以其好客的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遍布岛上的绿植闻名。我们未被破坏的自然风光和海景是中国游客享受平静、重拾活力最好的避风港。莫赫悬崖,是欧洲最高最为壮观的悬崖游客可以站在悬崖上俯瞰大西洋,如果你足够幸运,也许能看到鲸鱼游过,或是船只经过!

威克洛郡的鲍尔斯考特庄园在首都都柏林附近,是爱尔兰极其美丽又富含历史底蕴的国家宝藏,庄园里还有爱尔兰最大的瀑布。叶先生针对中国游客的兴趣,对庄园的主要景点和历史沿革做了详尽的介绍。我知道中国游客对园林艺术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们一定不会失望,并且被庄园的风格、设计所折服。叶先生还参观了和中国游客有着长久深厚关系的比尔城堡,这座城堡离都柏林和鲍尔斯考特庄园都很近。

在爱尔兰西部利默里克郡的本拉提城堡,游客们可以体验到中世纪的爱尔兰生活,叶先生对于体验中世纪宴会有着生动的描述。他还写到了典型的爱尔兰早餐,爱尔兰啤酒健力士(Guinness)黑啤,以及爱尔兰发明的威士忌,还有我们很棒的生耗和三文鱼。

没有什么比互相交流更让爱尔兰人高兴的了。我们的不拘礼节、自然魅力和热情好客使很多来过爱尔兰的游客一次又一次回到爱尔兰。尽管我们国家很小,但是我们的城市、城镇和村庄富有活力,充满了优美的音乐、舞蹈、美术馆和手工艺品商店。在那里你可以沿着文学巨人萧伯纳、叶芝、王尔德和谢默斯·希尼走过的路尽情阅读。

如同书中描述的希腊、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其他欧洲国家,爱尔兰有着丰富而多层次的文化、历史、美食和建筑体验,叶先生对此进行了生动、真诚的文学描述。有洞察力的读者一定会珍惜这本书,并根据此书为他们下一次欧洲之旅做出详尽计划。当然我是偏心的,不过我诚挚地建议您把爱尔兰规划在您的欧洲之旅当中。

叶先生精心策划了他的欧洲之旅并写出了这本游记,我衷心地希望每个读者都能享受这本游记,并且有所收获。

祝福!Therese Healy(何莉) 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沉醉于爱尔兰之魅

正如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何莉阁下所描述的那样:“爱尔兰以其好客的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遍布岛上的绿植闻名。我们未被破坏的自然风光和海景是中国游客享受平静、重拾活力最好的避风港。”

当你踏上大西洋上的翡翠绿洲——爱尔兰大地时,你会不时被这里的一切所陶醉,因为爱尔兰有着迷人之魅。

那年,由爱尔兰国家旅游局、食品局和驻上海总领事馆为我私人订制的游程,令我难以忘怀。精美绝伦的古老庄园

位于都柏林以南20公里处的威克洛鲍沃斯考特庄园,是爱尔兰著名的花园式庄园,也是到爱尔兰旅游的必选之地。

鲍沃斯考特庄园建造于18世纪20年代,由100个工人历经12年建造完成,占地约为14 000英亩。庄园以其开阔怡人的风景、精心设计的雕塑、梯田和水池而闻名于世。在水池的周围技艺精湛的工艺品随处可见,意大利的雕塑和意大利式的坡道错落有致。

庄园共分为意大利式花园、围墙花园、海豚池、宠物墓区、日式花园、塔区、鲍沃斯考特建筑和瀑布几个景区。

而今的鲍沃斯考特庄园游人如织。这里不但有美景,还有美食美酒。一楼的餐厅,提供爱尔兰的牛羊肉、蔬果、甜品等。二楼的礼堂,宽敞明亮,富有艺术气息的装潢,显得高贵雍容,加上其名闻遐迩的庄园气派,由此成为当地举办婚礼的上佳之处。我们在这里看到一对新人正在举办婚宴,全场本白色的装饰格调,本白色的婚礼背景板、鲜花、桌布、椅套、餐布等,为庄园带来了迷人的气息。

岁月更迭,沧海桑田。从1740年起,在鲍沃斯考特家族的营造下,庄园逐渐成为威克洛山麓的香格里拉。园内的意大利式园林,由著名设计师罗宾逊·丹尼设计,呈梯田形,1840年开始动工,100个工人耗费12年才建成。环顾园林的平台,有阿波罗·贝尔维戴尔、戴安娜、费穆、维多利亚等19世纪时雕塑的神像,个个神态自若,栩栩如生。中间的甬道上铺设着从滨海小镇——布雷运来的花岗岩和鹅卵石,历经百年风雨,更显风骨品质。甬道上一组儿童与壶的铜质雕像,均为凡尔赛宫的仿制品,惟妙惟肖,令人赞叹。还有一组名为“吐水的男人们”的塑像,原创作于米兰,1872年从巴黎购来,其神其势,气韵无穷。

园内最令人赞叹的是垂藤湖里仿造意大利巴伯雷尼的喷泉,而甬道通达的湖畔,矗立着两座长着翅膀的飞马雕塑。这是1869年由哈根·休高教授设计,铸造于柏林,用锌铸成的,是鲍沃斯考特庄园的镇园之宝。难怪,现今的庄园园徽就是一个圆圈中站立着带翅的飞马,雄姿勃发,跃跃欲试。

花园是这般精美绝伦,恰似一颗镶嵌在威克洛山区的明珠璀璨无比。而花园里的庄园建筑,更是画龙点睛之笔,与之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据说,这里在13世纪曾是一个重要的城堡,后来到了20世纪,被营造成优雅的帕拉蒂奥式建筑。而今,鲍沃斯考特庄园是爱尔兰一处颇有名气的购物中心,时装、童装、珠宝、化妆品、书籍、床上用品等商品颇具地方特色,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驻足挑选,给自己留下一份迷人的记忆,留下一片沁人心脾的芳香……

我记得,那座太阳罗盘上面写着:“我只记载阳光灿烂的日子。”平凡的哲理,寓意深刻。庄园,无论淫雨霏霏还是碧空如洗,这里总能给您一个惊喜。感受爱尔兰伯爵的传世生活“人心所愿之土,其美永不褪衰。”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如此赞誉他的祖国。在爱尔兰,那淹没在蓝天碧云绿草中的中世纪凯尔特古堡,荡漾其间,时光恍惚,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城堡在欧洲并不稀奇,那些几个世纪前贵族们留下的古堡绝大部分已变成了博物馆或酒店,贵族生活恐怕都淹没在史书的文字里,仿佛失去了记忆。

那年秋天,我们在爱尔兰作了一番城堡庄园游,以寻觅爱尔兰独特的风土人情。

在比尔城堡,我们实地访问了至今依然生活在城堡之中的伯爵一家。巨大的庄园,充满沧桑感的城堡,质朴又好客的罗斯伯爵,让这座400年的城堡依然生机盎然,洋溢着家庭温馨。这是绝对与众不同的画面,伯爵的传世生活,扑面而来。在这里,不仅帕逊家族的伟大发明令人震撼,伯爵一家的淳朴生活,更让我们领略现代生活中的贵族们是怎样生活的。

比尔城堡,是一座哥特风格的建筑。它不像一般的城堡居于市郊乡间,而是坐落在比尔市中。城堡的客厅有哥特风格的拱顶与维多利亚风格的壁纸,许多地方都装饰有家族的花豹族徽。这样的历史感,在比尔城堡刻下深深的印记。建立于1620年的比尔城堡庄园是爱尔兰最大的私人城堡之一,帕逊家族自城堡建立之日起一直居住在这里,现在的主人是家族的第7代传人——罗斯伯爵。

高高的城堡围墙,透出曾经的伟岸和森严,而今沐浴在秋天的艳阳里,一片金光灿灿。这里的一部分已改建为城堡博物馆。一进门,则是博物馆的入口兼纪念品小卖部,出售一些图书、儿童玩具、文化用品等,我们随意浏览着各式纪念品,爱尔兰导游便联系起第7代伯爵,罗斯先生。

一会儿,迎面走来一位戴着便帽、穿着米色布外套的老人,他脸颊红润,两鬓花白,精神矍铄,同我们几个中国游客一一握手道:“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我儿媳的‘娘家’客人!”说得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这位老人便是罗斯伯爵,他的儿媳是中国天津人,他已有了中国血统的孙辈。

兴致勃勃的罗斯伯爵,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各式各样的陈列品和图片:“1840年欧洲最大的望远镜在我家城堡建成。每年的圣诞节前夕,比尔市的市民都会在某一天约好时间,熄灭全城的灯火,来到我们家城堡,还有专门从伦敦赶过来的,他们来我们家观测星星。因为1840年,家族第3代伯爵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望远镜,这座巨大的望远镜现在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庄园之中。”罗斯伯爵指着一架老式天文望远镜的模型,自豪地露出浅浅的微笑。“令我们全家族都骄傲的是帕逊家族对人类的科技贡献。这座历史上最大的望远镜,现在每年都吸引着都柏林和英国的大学生来此考察、观测星相。而第3代伯爵的儿子发明了涡轮发电机,第4代伯爵则探测了月球表面温度。这些伟大的功绩都被载入人类史册。”罗斯伯爵简要阐明了他们家族的文化背景及影响。最为令人敬佩的是,第3代伯爵的夫人玛丽还是位杰出的摄影家,这里至今还拥有一间“暗房”,在18世纪帕逊家族已经拥有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些都是不同凡响的创举。

令我们中国游客最为关注的是,展厅的玻璃橱窗里,保存着贴有孙中山头像邮票的“实寄封”,有的是全英文,有的信封上还留有中文字。“这是从中国寄出的信,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们不解求问道。原来,这是当年其家族成员在中国收集了有关植物的种子后,从中国寄来的。于是,便为后人留下了这一封封珍贵的“实寄封”。

交谈之中,罗斯伯爵对自己家族的赞许溢于言表,但是,他对自己却谦虚不傲。导游介绍,他是第7代伯爵,他亲自建起了这个博物馆,把这些家族功绩呈现给世人,同时也为当地增添了一处文化旅游景点。

在一大片绿油油的青草地上,有一座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占地足足有几十个平方米,它横卧在地上,像“天外来客”,像古老的怪物。罗斯伯爵讲解起这台古老天文望远镜是如何操作的,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帕逊家族能有这般发明创造,已实属罕见。

现在城堡里已经有4 500余种花卉,其中50种树木已被列为“不列颠群岛冠军树木”。这里的花园也是全爱尔兰最大的。爱尔兰古堡夜宴的演唱者

而让罗斯伯爵最骄傲的是,这里有一个中国植物园,其中很多都是他和家人前往云南少数民族村寨采集、亲自带回爱尔兰的。

现在,云南的木棉树已高大参天,挺拔的中国银杏树也早已枝繁叶茂。罗斯伯爵对于中国游客也总是热情地敞开大门,带他们参观他的花园。走到中国植物园,他会风趣地说:“看,‘云南’到了!”

罗斯伯爵他们并不认为拥有一座城堡、拥有家族流传下来的珍贵物品就是富有,他们只是想完好地保存它,继续一代代地传下去并展示给人们,以获得更多社会效益。

罗斯伯爵为我们揭开了当代伯爵生活的神秘面纱。

伯爵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阳光下。“蜜月”夜宴

在爱尔兰的本拉提城堡,每天晚上都会有一场“本拉提中世纪晚宴”,在广大游客之中,留下无限的遐想。

初秋的爱尔兰大地,到处是金黄色的麦田和绿油油的草地而本拉提城堡,正是镶嵌在这块“翡翠大地”上的一朵奇葩。

本拉提城堡的最初建构者是13世纪一名叫托马斯的诺尔曼人,由于战争的关系,古堡的主人几经更换,它是爱尔兰保存最完整、修复最彻底的城堡。

本拉提城堡历史最悠久,收藏也最丰富,堪称是爱尔兰精湛建筑艺术的浓缩。城堡内收集了不少最上乘的中世纪家具和装饰,使得这幢城堡成为一处重要的凯尔特文化展示地。作为当初的一处军事基地,这个城堡留有不少军事设施,甚至城堡外就是几门大炮。

这一切,为我们远道而来的中国游客,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夕阳西下的时分,我们来到了本拉提城堡。余晖下的古堡,斑驳陆离的外墙,涂着一层金色的阳光,更显几许沧桑,几许古朴。

因为晚宴要到7点才正式开始。我们便在古堡旁的中世纪民俗公园参观浏览。按旧时模样保留着的茅草屋,透出那个年代生活的简朴之风。但走进屋里,无论是起居室、会客间还是厨房,都是按照当年的风格陈列着。连那时自家制作奶酪的器具,都原模原样摆放着,游客便可从中穿越历史,追寻中世纪的生活原味。

临近晚宴时刻,大巴小车纷纷载着游客来到这里。按预售门票上的规定,出席“中世纪城堡晚宴”的宾客,男女都必须穿着正装。只见西装革履的男士们和身着各色晚礼服的女士们,一个个彬彬有礼,陆陆续续在城堡的入口处静候等待。

随着楼梯架子的步步攀升,城堡的一层处有个不大的洞口,门口站着一男一女两位青年,身穿中世纪的爱尔兰民族服装,满脸笑容地对每一位游客用英语打着招呼:“您好,欢迎!”洞口处,不时有爱尔兰国乐——竖琴的乐曲声传来,像迷人的清香飘洒开来,令人耳目一新。沿着城堡狭小的楼梯,游客们只能一个一个有序地排队而上。这楼梯呈旋转式,狭窄又陡峭,石头砌成的楼梯,阴沉沉的,仿佛让你走回中世纪的昨天。

穿越出口处的洞口,我们来到了城堡的3楼,门口的几位衣着绚丽的工作人员,一一托着餐盘,递过城堡自制的酒水和饮料,让每位游客顿时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尝一口清冽的酒水一股暖流涌向心头。

步入其间,豁然开朗,这是高大宽敞的大厅,挑高足有一二十米,五彩缤纷的窗玻璃,在余晖下泛着奇异的光耀。靠大厅的顶头,是一排中世纪的桌椅,厚厚的木料,黑漆般的外表据说,当年这就是主席台的座位。

大厅中央,有个铺着红色地毯的小方台。一位头披绣满花饰的头巾、身穿亮丽的爱尔兰民族服装的姑娘,正巧手拨弄着竖琴的琴弦,悠扬顿挫,委婉动听。游客们一个个端着酒杯,围成里三层外三层,尽情享受着音乐和美酒。

一位司仪从众多游客中选出一对美国游客老年夫妇,册封为当日的“度蜜月的新婚夫妇”。捧上一杯浓稠而甜蜜的蜂蜜,在众游客的欢呼声和开怀大笑中,在欢快的音乐中,这对满头白发的“新婚夫妇”被大家蜂拥着,向2楼的晚宴大厅走去。“中世纪晚宴”开始了。游客们被安排入座,长条桌子,一边6人,每桌12人。桌面上摆好了城堡自制的面包。一位身着缀绣金边银丝大红衣袍的白发老人,以浑厚的男中音唱响了开场曲,顿时征服了全场,片刻吸引了众游客的眼神。而身穿华丽服饰的工作人员,已为每桌端上土罐,里面是城堡自制的酒水;又为每人盛上一碗浓汤,让你用面包沾着浓汤吃。

烤猪排、奶油三文鱼、鸡肉、清烤土豆、甜品等,一道道爱尔兰传统美食,让游客大快朵颐,而晚宴始终在城堡的音乐及演唱之中进行着。一会儿是女生小合唱,一会儿是男生小合唱,再一会儿是男女声重唱轮唱,这些充满爱尔兰乡土音乐的歌曲,伴着爱尔兰的美食,让你似乎回到了中世纪爱尔兰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之中。

最为有趣的是,那位司仪兼主唱的白发老人,还时不时地插科打诨。他让游客自荐当一会儿因犯错而被关起来的角色。一位美国中年游客自告奋勇,司仪将其从演唱台旁的墙洞口“塞”了进去,随之一番调侃和戏弄,赢得全场一片笑声。

当然,司仪没有忘记那对“度蜜月的新婚夫妇”,将全场的掌声和祝福送给了他俩。

这美妙的“中世纪城堡晚宴”早已成了爱尔兰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蜜月”从这里开始,爱尔兰就是一个充满甜蜜的地方。舌尖上的回味

到爱尔兰旅游,不可不去尝尝爱尔兰的美食。有人说,到了爱尔兰,没有吃过当地的三文鱼和牡蛎,那等于没有来过爱尔兰。

初秋,在爱尔兰的10天里,爱尔兰导游唐先生驱车将我们带到城市乡村和海滨,尝遍美味佳肴,让我们体验了一次美食之旅。

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人困马乏。离开都柏林机场,在郊外海滨的一处家庭旅馆夜宿,老板娘准备了龙虾和牡蛎,她系着整洁的围裙,兴致勃勃地取来几份该店的介绍图片,喜颜悦色地介绍道:“我们是有着40家连锁店的品牌店,以海鲜为特色,既有餐馆又有旅馆,楼下开餐馆,楼上是旅馆,有吃有住你们是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先尝尝我们爱尔兰的海鲜,这才是真正的海里之鲜!”

唐导游在一旁娓娓道来:“我们爱尔兰四面环海,当地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水质好,海鲜没有污染,因此海鲜就是不可不尝的美食啰!”看着桌上那肥满的牡蛎、新鲜的龙虾和色香味俱全的三文鱼,我们垂涎欲滴,但不忍心下箸,先替这美食拍照留存,随之大快朵颐。

在爱尔兰,无论高档宾馆、家庭旅馆还是乡村别墅,其颇有特色的早餐,是最令我们留恋的。爱尔兰的传统早餐极为丰盛包括爱尔兰香肠、培根、黑布丁、白布丁、鸡蛋、土豆、爱尔兰豆、白辣椒、爱尔兰黄油和奶酪。这顿早餐足以刺激起你的食欲,虽然用餐时间会比普通的早餐长一些,却也绝对值得你比平时早一些起床,以享用这名闻遐迩的美食。

在科克市远郊的小镇,有一家沿街小食品店兼营饭馆。我们纳闷着:“这老外导游,把我们带到偏僻的小地方,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小店经营着自产自销的奶制品、果酱和手工巧克力等,当地的食客还频频光顾,八九张小桌子坐满了人,他们帮我们挤出一张小桌。不一会儿,满额皱纹的老板取出一本介绍爱尔兰奶酪的书籍,熟练地翻到一页,指给我们看:“这上面介绍的蓝莓奶酪,就是我们小店的特产,别具风味,你们难得一来,不要错过。”老板自豪地用手指着书上的图片说着。说话间,服务员端上一只鱼形的大木盘,里面摆放着已切好的各种口味的奶酪,其中,他家自制的蓝莓奶酪,格外引起我们的食欲。那奶黄色的奶酪,布满已发过酵的气孔,深蓝色的蓝莓屑粒,与之浑然一体,慢慢地用唇齿抿一口,一股蓝莓和奶酪的醇香,渐渐被味蕾吸收,回味隽永长久。“好香,好吃,好味道!”我们几个跷起大拇指一下子连说3个“好”字,方才表达出我们内心的赞许。爱尔兰科克大学

我们徜徉在爱尔兰的绿色大地上,伴随传统的爱尔兰音乐,又有美食与美酒相伴,真是好不惬意!迄今,我们还在回味着爱尔兰美食那享誉盛名的生鲜牛羊肉、奶酪、香肠、培根、百利酒……你是不是有些垂涎欲滴呢?

那好,爱尔兰美食之旅在等待着你!来吧,去迷人的爱尔兰共赴一场饕餮盛宴。美酒飘香更醉人

吃过了传统的爱尔兰美食,那些有点“喧宾夺主”的美酒,一定会让流连忘返的游客难以忘怀。不错,爱尔兰是一个喜欢喝酒的国度,所以来到爱尔兰一定要畅饮一下它的美酒,不管酒量如何,总有一款适合你。

一提到爱尔兰的酒,就总能想起爱尔兰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健力士黑啤。它是以烘烤过的大麦芽为原料,有着浓烈的焦味和柔细的泡沫。我们在都柏林的健力士黑啤展览馆参观,目睹了健力士黑啤的每一个酿造过程,见证是什么让健力士有如此独特的口感,并有幸亲口品尝一杯健力士黑啤,感受爱尔兰独特的味道。

在爱尔兰,不论你到城市还是乡镇,不论在酒吧餐馆还是游乐场所,建筑物的装饰面上或是玻璃橱窗的广告上到处可见健力士啤酒商标。这种冒着气泡和白沫的黑色啤酒,深受爱尔兰人的青睐,成为其第一饮料。据导游介绍,健力士公司是1759年在都柏林建立的。这种啤酒由水、大麦、啤酒花和酵母这4种天然成分构成,柔和醇美,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黑色和口味。而健力士啤酒的商标则是以一架竖琴为标志,传说从16世纪起,竖琴就成了爱尔兰的标志。

如果你偏爱刺激的烈酒,那威士忌绝不能错过,热爱喝酒的爱尔兰民族还将它称为“生命之水”。在詹姆森威士忌酒厂纪念馆,当你参观完威士忌制作的工艺,导游会递上3款口味的威士忌,让你以品酒师的眼光选择你最喜欢的口味。

相传,爱尔兰是威士忌的发源地。那是最早修道院用蒸馏术制作的“水”,经过长期的酝酿发展,爱尔兰人使用未发芽的大麦做原料,由此酿造的威士忌更为青涩、辛辣,完全不同于苏格兰威士忌的口味。这种威士忌更能表达爱尔兰人的热情和豪爽也是爱尔兰人的所爱。

爱尔兰的健力士和威士忌,构成了爱尔兰的独特文化。当我们漫步于爱尔兰的大街小巷,小憩于吧台或酒廊,似乎荡漾于酒乡之中,抬头做个深呼吸,就能感受到周围轻轻飘逸着那种醇香的气息。有趣的是,酒吧台上的健力士,是通过锃亮的不锈钢钢管来运送的,服务生将龙头轻轻一拧,健力士便像自来水一样“哗哗”地流淌出来,既方便又卫生。而服务生握杯盛酒的姿势,是需要专门训练培养的。据说,服务生倒健力士时的手势及动作,有一个标准的角度,这样倒在啤酒杯里的健力士,气泡、酒沫和口味最合适。来一杯酒沫欢腾的健力士或小口浅饮威士忌,感受爱尔兰人的市民社会和生活,发现他们是那般悠然自得,是那般享受醉人的生活。

或许一些不胜酒力的游客有些沮丧,不过,味道甘甜的百利酒非常适合你们。它在爱尔兰的众多种类酒产品中被推为“单一品味甜酒之冠”。追根溯源,百利酒是爱尔兰极具创意的琼汁佳酿。

导游带着我们来到百利农庄,当了回“调酒师”,亲手制作了半杯百利酒。在农庄主人的会议室里,主人准备好新鲜的爱尔兰奶油、纯正爱尔兰威士忌,以及各种天然香料、巧克力和爱尔兰精酿烈酒等,一只只玻璃器皿中,展示出不同的色彩,随着主人按程序将其一步一步地掺和融汇,只见玻璃杯里的液体在发生爱尔兰经典式的混合,百利酒就这样诞生了。再放入冰块,冰与酒相互融合交织,它是爱尔兰极具创意的色香味俱全的佳酿。我们一行中几位女游客,闻着香味便情不自禁地浅浅品饮起来。

酒,像水,却不是水,需要人们的酿造,水才能变成酒。无论威士忌还是健力士,那是一代又一代爱尔兰人在常年生活中酿造的“水”,弥足珍贵。探访洋“菜篮子”

来到遥远的大西洋岛国——爱尔兰,那一派迷人的田园牧歌式的景象,总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爱尔兰导游建议:“爱尔兰是个农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地好水好、牛好羊好,这里就是一个‘绿色之岛’,提供的食材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你们应该去看看我们的菜市场,那里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

于是乎,我们饶有兴趣地探访起爱尔兰的菜市场,作一番不同寻常的旅游。导游领着我们来到都柏林市中心的一条热闹的商业街上,这是一家以食品为主的大型超级市场。

步入店堂,首先是蔬菜水果区域,一层一层的货架上,菜果按不同的种类分别存放着。同是一个种类的菜果,按不同的品种摆放在一起,看起来格外丰富多彩。洋葱有白色的、紫色的、黄色的。土豆有大的、小的、圆形的、椭圆形的,有红皮土豆,也有浅褐色皮土豆。茄子有紫色、灰白、紫白相间的,长条形、圆球形,还有奇形怪状的。令人称奇的是,紫红色的花椰菜、橙黄色的花椰菜、青绿红三色的西红柿和黄瓜状的西红柿,千奇百怪,五彩缤纷,我们还是第一次见识。这些我们平时看惯的品种、形状,在这里有了“颠覆性”的感官冲击,改变了我们对蔬菜水果的“定向思维”,真叫我们大开眼界。

绿叶蔬菜,这里不仅有已摘好的,还有种植在盆土里,可一盆一盆买回家,自己边种边摘的,像葱、芹菜等,我们称之为活“盆菜”,放在厨房里,既可作绿色小品,又可随时摘用,一举两得。

在超市的地下一层,凯尔经理望着我们这些黑头发的中国游客在不停地拍照,经导游解释,她迷惑顿释,索性当起导游,给我们介绍她们的“拳头产品”——“金凯利(Kerrygold)”牌的牛奶和奶酪。她如数家珍般地介绍:“我们有着最好的无污染的草地牧场,奶牛吃着这种‘绿色食品’,喝着山泉溪水,过着清闲悠悠的生活,加上我们的收集、储存、自制、冷藏运输系统,确保每一份牛奶和奶酪,都是同一标准的质量。”随之,一旁的助手端上几包盒装牛奶,“呦,纸盒上还印着中文哩!”这时,助手端来一盘各式各样口味的奶酪,切成一小片一小片,让我们一一品尝。据说,这个牌子的爱尔兰奶酪,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凯尔经理她们对中国市场爱尔兰第三大城市远景充满信心。她说:“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绿色’,相信会越来越识货。”

在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的科克,我们慕名来到当地一家名叫“英国市场”的菜市场。

科克的英国市场位于公主大街,是欧洲最著名的室内食品市场之一。这个市场起源于1610年,世界各地的食物都可以在这里买到,你还可以发现中国、东南亚的调料等。难怪2011年英女王访问爱尔兰时,专门进“英国市场”逛了一圈。

在一长排鱼货海鲜摊前,各式各样的海鱼、海虾、海蟹、牡蛎、青口贝类等,规格划一,品质好又新鲜,再看看价格表,我们深感价廉物美,真叫我们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为了让我们见识当地市场的海鲜来源,导游开了车带我们到海滨参观了一家海鲜加工厂。

换好规定的白色衣帽,我们从进货的第一关看起。大海蟹从渔船上运来,按各家渔船的不同标签,验明正身,清洗检验,把好货物的“进口”关。随之分类分规格,送入热加工车间,再冷却,进入包装后转入冷库。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一只只大海蟹还舞动着两只大螯哩,可见其食材的新鲜。该加工厂的老板了解到我们是中国游客,喜笑颜开道:“我们现在好多大海蟹就销往中国市场,你们看到了大海蟹是怎么‘爬’到中国市场去的。”说得我们一行哈哈大笑。

可见,爱尔兰人自己喜欢绿色食品,也注重给中国市场输送更多的绿色食品。表里如一,是爱尔兰食品的特质,也是爱尔兰人的特质。这恐怕就是“绿色食品”的根本保证。莫赫悬崖,聆听“海誓山盟”

爱尔兰的西部海岸的莫赫悬崖那一带,风光绮丽旖旎,曾经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地方”。

莫赫悬崖突兀地耸立在大西洋边,它由地壳变动和大西洋骇浪惊涛无数年冲击而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奇特地显现出密密的层次,仿佛是一部部千古巨书,令人赏心悦目。悬崖附近,高耸着一座圆柱形的荒废不堪的古堡,像一个颓然而立的骑士。夕阳西下,又见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涌动着一片片灿烂夺目的金辉。

莫赫悬崖是欧洲最高的悬崖,最高处距海平面有200米,站在那里眺望大海,能聆听大海的呼吸声,也能体验一种伟岸的感觉。

据说,莫赫悬崖最适合在阴雨连绵的上午前往参观,云层挂得很低,天空似乎触手可及,厚毡毯般的草地在湿润的空气中更显出一种刻骨铭心的绿。如果狂风大作,吹乱头发与衣襟,不要在意,沿着山坡一直向上走,然后往身下看,往远处涛声若雷鸣的大西洋看。

而我们则是在一个阳光明朗的秋日来到这里,不禁肃然起敬。只见那陆地与大海的分界,欧洲最高的一处悬崖,黑色的峭壁若刀砍斧削,以90度垂直、决然立于冰冷海水之中。在大西洋的狂风巨浪下,这里许多地方不长树木,只有一簇簇知名或无名的野草,绿莹莹覆盖着悬崖峭壁,仿佛为其披上一件绿色的衣袍。200米高的悬崖,呈锯齿状沿克莱尔郡海岸线延伸出8公里之远。海浪拍击岩石与涵洞,海鸟回旋,发出尖利的叫喊。这里没有浪漫、温情的环境,这里的自然风光清幽、雄壮。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都认为这里更加适合见证“海誓山盟”的爱情,就像《呼啸山庄》里那般酷烈的爱情。

难怪,许多恋人喜欢来此互表忠心。虽然这里已到天涯海角,遥远而清灵,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恋人之间心的真诚和执着,面对大海,面对悬崖,恋人们在此山盟海誓: 像大海那样永存,像悬崖那样屹立,哪怕海枯石烂,依然情深似海。

大海、悬崖,是一种自然景观,但又成为一种精神和文化。查理四世700年后的捷克

捷克是中欧地区的一个小国,历史上被称为波希米亚,在这个只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杰地灵,尤其有许多城堡和中世纪小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纷至沓来,探寻这个浪漫而神秘的国度。

2016年,是被捷克人尊称为“国父”的查理四世诞辰70周年,各种盛大的庆祝活动此起彼伏。由此,我们更想去看看查理四世700年后的捷克。布拉格的“命运”

世界上最大的城堡是哪座呢?当然是布拉格城堡了!漫步在它的那些庭院、宫殿、博物馆和花园中,实在惊叹于它的美丽1 000多年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捷克的官邸。整个城堡区中最显赫的便是雄伟的圣维特大教堂,毋庸置疑它是欧洲最美的教堂之一。这就是布拉格跻身世界最美城市的缘由。

与之交相辉映的是查理大桥,这里一直是艺术家、摄影师和诗人们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当清晨第一缕曙光照耀在光滑的鹅卵石上,大桥桥栏上30座巴洛克式雕像栩栩如生,大桥两端雄伟的哥特式桥塔熠熠生辉,这样浪漫的景致可谓独一无二。

说起布拉格城堡和查理大桥,那就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查理四世。他是何许人也?

查理四世不仅仅是捷克国王,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正是他曾让布拉格成为整个欧洲的中心。

布拉格四处都有查理四世的印记。查理四世通过建筑和艺术来展示帝国的显赫和荣耀。他下令兴建了当时的重要建筑: 圣维特大教堂、新城以及查理大桥。这些现在仍然是布拉格的标志性建筑。此外,查理大学仍然是中东欧最好的大学之一。

从历史来看,查理四世为布拉格带来了“命运”的转变。其实,历史由后人评说。查理四世给了布拉格“好运”,那么,其他地方其他人又是如何来看待与评说的呢?我们不得而知。

老城广场天文钟可能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天文钟。1410年,这座天文钟被安在老城市政厅的塔楼上,其设计者为其安装的齿轮分别配有365、366和379个齿,以保证代表太阳、月亮和十二宫图的指针准确移动,这些齿轮保存完整且依旧可用。在15世纪末,天文钟加入了日历显示。如今的天文钟就是一个天体观测仪,即根据数学原理制成的一种常用模拟电脑,用以展示天体在宇宙中的确切位置。

然而,天文钟在今天的布拉格,其报时作用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旅游标志景点供人观赏,它的“命运”似乎发生了改变。

当地人相传,天文钟竟在某些方面暗示了捷克的命运。天文钟一旦停止运行,“厄运”可能就会降临。据说2001年新年前夕午夜,天文钟出了一点小毛病,停止摆动,后来在2002年8月布拉格就遭遇了特大洪涝。于是,当地人对天文钟非常敬畏,有人视其为“布拉格的命运之钟”。

无论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还是神奇的天文钟,其实,布拉格的未来,还是在布拉格人的手里。布拉格在莫扎特音乐里永恒

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曾为布拉格及其市民谱写了永恒的曲子,所以,布拉格对这位音乐家报以永恒的怀念。

当年,莫扎特在布拉格尝到了成功的喜悦,1787年1月听说自己的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在布拉格大受欢迎,莫扎特前往布拉格开始了那里的首次音乐之旅。据说在此之前,这部歌剧在维也纳备受冷落。

当时布拉格的一家报纸是这样报道的:“昨晚,我们伟大的备受喜爱的音乐艺术家莫扎特先生从维也纳来到了布拉格。为了向莫扎特先生表示敬意,邦迪尼先生将演奏这位音乐天才的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而我们的著名管弦乐队也会在一旁伴奏。尽管早已耳熟能详,但以出色的音乐品味著称的布拉格人一定会前来观看这场音乐盛宴,热情捧场。而且,届时我们也会有幸聆听莫扎特先生本人的现场演奏。”

1月17日,莫扎特在剧院指挥演奏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为了向给予自己充分肯定的布拉格听众表达谢意,两天后,莫扎特在音乐学院的剧院举办了D大调第38交响曲的首次演奏,自此被称为布拉格交响曲。

同年8月,莫扎特重回布拉格,并带来未完成的歌剧《唐·乔凡尼》。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莫扎特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我从不后悔创作了这部歌剧,能为布拉格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我感到由衷的快乐。”

这部歌剧在布拉格所向披靡。莫扎特当时亲自上场指挥,当他站在管弦乐队前面,观众席上连续爆发了三次热烈的掌声,表演结束谢幕时再次出现了这种场面。

最后一次去布拉格时,莫扎特身患重病,疲惫不堪。不到3个月,莫扎特就与世长辞。即使在今天,布拉格人依旧怀念“他们心中的”莫扎特,在很多音乐会上都能听到他的作品,这座喜爱音乐的城市久久回荡着莫扎特的音乐。

如果说,是莫扎特让布拉格留在音乐里,不如说,是音乐让莫扎特留在了布拉格,留在了永恒。黄金小道“变形”了吗?

在布拉格的黄金小道22号,一幢普普通通的水蓝色小房子引来众多的目光。这里是卡夫卡的小屋。

卡夫卡,奥地利(捷克当时属于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是20世纪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卡夫卡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他对捷克首都的爱,他一辈子就住在布拉格,经常在城中闲逛,萦绕于心头的也总是这座迷人的城市。难怪,这里就是其永恒灵感源泉的布拉格。

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令20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变形记》是卡夫卡短篇代表作,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却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同时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变形记》的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因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现象,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卡夫卡有句名言:“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目睹这黄金小道由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多少年风风雨雨,被磨去了棱角,磨去了印痕,石面被磨砺得越来越光滑锃亮,始终伴随着卡夫卡的小屋。石路“变形”了,但其功能不变。捷克(伏尔塔瓦河上看查理大桥)席勒画中的童话小镇

这里是欧洲最漂亮的小镇之一,被称为“小佛罗伦萨”。小镇200多年来远离现代文明,没有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它的街道和建筑都保留着中世纪的风格,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伏尔塔瓦河从克鲁姆洛夫小镇穿行而过,克鲁姆洛夫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就是城堡,有大量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及巴洛克式建筑,建筑外有大量的雕塑、壁画和华丽装饰。由于其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了中世纪以来的建筑群以及富有恬淡、如田园般的生活气息,深受游客青睐。

来到小镇,曲径通幽,护城河上方大理石支撑的三层拱桥连廊,这就是斗篷桥。过了这座桥,便进入了小镇。

城堡和宫殿乃捷克第二大城堡建筑群,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建筑遗迹之一。岩石上耸立的40多座各式建筑,五大庭园大放异彩,54米高的钟楼,由19根大理石柱支撑起弯曲向上的拱顶部分,4座大钟发出悠扬的钟声。从高处往下浏览,远方绿顶的是圣约施塔教堂的塔楼,周围成片成片的红色屋顶,夹着穿行而过的河流,给人一种强烈的画面感。

纵观克鲁姆洛夫的发展史,很多知名人士的命运与这个小镇息息相关。它的无边魅力曾经吸引了埃贡·席勒——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在厌倦了维也纳的生活后,他在1910年搬进了克鲁姆洛夫伏尔塔瓦河畔附近的一间小房子,这里也是她母亲的故乡。

克鲁姆洛夫一度成为席勒的自由殿堂,其作品也因这些新鲜事物而充满灵感。他在这座古老城镇的街道上寻找创作素材,在绘画过程中融入周边的山岭和耸立的城堡,别具风情。正是因为他的这些作品运用了平涂的绘制手法,使其笔触富有韵律的起伏,在保持动感韵律的同时,又不失去画面的和谐。如风景画《克鲁默景色》中,红、绿、黑是出现最多的颜色,色彩平涂的薄与厚,色块面积的大小对比,加上丰富多变的笔触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反映出画家内心澎湃的艺术创作激情。据说,席勒也经常画他在克鲁姆洛夫街上遇到的小孩,而今的存世作品中就有关于“两个小女孩”的画作。

如今,克鲁姆洛夫不仅仅留存于席勒的画中,更留在了游客们的心间。温泉的奇妙之处

诗人歌德称卡罗维发利是欧洲的棋盘,自然科学家洪堡赞叹它为未加工的钻石。据说,这里是查理四世为亲身体验当地温泉的疗效而兴建的城市,难怪,该市正准备栽培一株纪念查理四世的橡树。

捷克的卡罗维发利是欧洲著名的温泉疗养地。这个由查理四世建立于14世纪的温泉小镇隐藏在特普拉河河谷中。这里的温泉不仅可以泡,其中有一些温泉还可以喝,而且喝温泉时还必须要尝尝温泉饼,可称当地一绝。

卡罗维发利城内的巴洛克式建筑、温泉长廊及优美山谷景色,数不胜数。特普拉河穿城而过,街道沿河兴建,两旁建筑古色古香,洋溢着维多利亚时代风格。市内每股泉水都有长廊,长廊内有水龙头,沿着特普拉河两岸的人行步道可以边走边喝清泉水。此又为当地一绝。

维吉特尼温泉是卡罗维发利最著名的温泉,以泉水喷出高度最高和温度最高闻名,也是卡罗维发利最现代化设计的温泉回廊,总是吸引许多人驻足欣赏。维吉特尼温泉温度高达72度冲力强大的水柱直上14米,在玻璃屋内的观赏者会有身处蒸汽浴室的感受。

自19世纪起,沙俄彼得大帝、贝多芬、肖邦、莫扎特、歌德、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席勒等都曾到此度假,就是因为温泉的缘故。

传说这里是贝多芬的灵感源泉。据说,当地一位邮差用小号演奏的一首曲调便是贝多芬创作C大调前奏曲的主要灵感1812年,贝多芬慕名而来曾在这里停留过两次,由此留下小镇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故事。

歌德非常热爱西波西米亚温泉,甚至曾考虑迁居到此,他到过卡罗维发利13次,并在这里生活达3年之久。在卡罗维发利70多岁的歌德遇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位爱人——乌尔莉克然而,乌尔莉克的母亲阻止了他们的婚事。最终,他们的爱情并未获得一个圆满结局。10年后,歌德辞世。这段趣事引发热议戏说这里温泉的浪漫氛围和气息能唤醒老人心底的爱情。

歌德曾经留下这样的诗句: 我在此看到并身临其中的景色/深深地沁入身体的纹理/我无比感激地吸纳着它/并将永远地承载下去/让那些到过此地,或即将到来的人们感谢自然的赏赐吧!

温泉究竟有何奇妙之处?只有来过的人心知肚明。保健功能也好,灵感源泉也罢,甚至是爱情的动力。其实,它是大自然的馈赠品,当你珍惜它,享用它,呵护它,它胜过“心灵鸡汤”,当温泉水成为“心灵鸡汤”后,那就是奇妙无比。正如歌德的感受,景色和心情融为一体时,人便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也许就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人的心灵世界。赞叹布达与佩斯交相辉映

如果说,布达佩斯是多瑙河的明珠,那么,多瑙河就是布达佩斯的灵魂。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个美丽的城市,它位于多瑙河畔。多瑙河穿城而过将城市一分为二,却又将其连成一片,形成一座闻名遐迩的双子城。河西岸称为布达,河东岸称为佩斯聚集了行政、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珍贵的世界遗产之一。

布达与佩斯交相辉映成为佳话,曾经被法国人评为世界上最安静的首都。安静是一个城市最优雅的品质,也是一种城市文化的品位。桥,城市之魂

我曾经两次漫游在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上,午后的多瑙河与夜晚的多瑙河不尽相同,各有千秋。

秋日里的多瑙河,秋水秋波,默默流淌,夹着岸边黄栌的艳红色彩,将一座座身姿婀娜的大桥怀抱在胸,亲密无间,水与桥紧紧相连,此时的多瑙河仿佛成了桥的伴侣,细声细语向桥倾吐着心声,而桥则抚摸着缓缓的河水,千言万语,依依惜别,只是在桥墩旁留下一个个酒窝式的“微笑”。桥,是多瑙河的象征。桥,更是这座城市之魂。

游船行走在多瑙河上,布达佩斯尽收眼底。布达一侧的城堡山、马加什教堂、渔人堡、布达皇宫、自由女神像等一一展现在眼前,而在佩斯一侧让人最为赞叹的是国会大厦。这座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是仅次于英国议会大厦的第二大新哥特式建筑,被人们称作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珍品。

秋夜的明月皎洁一片,夜色里的多瑙河宛如披上金黄色的盛装,河面上影影绰绰,泛着金黄。那一座座大桥灯火辉煌,在静静的河水里倒映着与白天不一样的迷离之影。

多瑙河的美,就在于河面上横跨两岸的9座大桥。明月映衬下的链子桥,分外妖娆。

链子桥是第一座真正连接佩斯与布达两城的永久性建筑,也是布达和佩斯成为一座城市的象征。在桥的两端各有一对狮子雕塑,由匈牙利设计家亚诺士1850年设计而成,四头雄狮的爪子紧紧抓住两岸,象征着布达和佩斯紧紧相连。在1839年链子桥尚未修成之前,布达和佩斯只能望河兴叹。传说,有位佩斯小伙子爱上了布达姑娘。一个冬晚,佩斯小伙子为了向姑娘求婚,纵身跳入冰冷的多瑙河,游向对岸,但不幸被滔滔的河水吞噬。布达佩斯人期盼修建桥梁,于是,伊斯特万伯爵变卖家产,出资建桥,并为其起名“链子桥”,意为多瑙河的美丽项链。当游船从链子桥下通过时,你会被那桥优美的身段和精致的外表所迷倒,也会被这段匈牙利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所折服。

游船来到伊丽莎白桥。这是以奥匈帝国时期“茜茜公主”的名字命名的。大桥被设计成纯白色和极简主义风格,并用最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流畅明快的现代感,可见设计师的不同凡响。伊丽莎白桥建于1897年至1903年,建成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斜拉桥,也是布达佩斯唯一一座没有桥墩的大桥。伊丽莎白桥又因桥身为白色,所以人们又形象地叫它为“白桥”。

与伊丽莎白大桥并称为“夫妻桥”的,是以茜茜公主的丈夫、奥匈帝国最后一位国王的名字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命名的即弗朗茨桥。大桥通体为青绿色,所以又有“绿桥”的别称,不过后改名为“自由桥”。

眼前的玛吉特桥,桥为钢架结构,呈Y形,桥的一个分支通向玛吉特岛。玛吉特桥的桥墩上矗立着长有翅膀的天使的雕像,其造型和设计风格很像巴黎塞纳河上的那些桥。这桥似曾相识,原来就是由法国埃菲尔公司主持设计的,难怪玛吉特桥颇有几分法兰西文化精髓。

布达佩斯是一个能让人轻易爱上的城市,因为多瑙河以优美的S形从这里穿过,左岸布达,右岸佩斯,实在美不胜收。形态各异的桥,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历史。

在多瑙河畔,在链子桥堍,我从午后到月夜一直痴迷地守候着它,我想,我大概也已经迷恋上多瑙河,迷恋上链子桥,也迷恋上布达佩斯。因为,桥的坚毅、桥的宽容、桥的担当,乃桥之魂,亦是城市之魂,它深深地感染着我……“渔人”之堡

2016年,东方电视台的“花样男团”摄制组来到布达佩斯,第一站便去了著名景点——享有“初吻圣地”美誉的渔人堡,据说,匈牙利年轻人在这里进行初吻的比例最高。而男神们也入乡随俗,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在欧洲的初吻呢。

渔人堡四周的景色十分秀丽,站在这里可以鸟瞰布达佩斯全城美丽的风光,并且正对着多瑙河和国会大厦,风景尤佳,不少新人亦选择在此拍摄婚纱照。渔人堡通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造型优雅,从每个角度都能拍出心仪的照片。无论在清晨、黄昏还是夜晚,渔人堡会展现出不同的美景。当男神们登上渔人堡的时候,瞬间就被游人们认出,争相索要签名,节目的拍摄一度被中断。这是发生在渔人堡的真实故事。

渔人堡位于多瑙河西岸的布达城堡山,它是一个新哥特式和新罗曼风格的观景台,建于1905年,这里曾是个鱼市,后来为防御而修建了城堡,据导游介绍其实没有真正起到防御作用,主要是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定居1 000年而修建。渔人堡其实就是一段不长的城墙,上面共有7座尖塔角楼,代表公元9世纪进入匈牙利并建国的7个马扎尔人部落。

在渔人堡旁,就是马加什教堂。从渔人堡看教堂,其外观融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及新艺术风格。你看,那钻石图案的瓦和滴水嘴尖顶、米黄色的砖墙、三角形的尖顶、狭窄细长的窗户,以及由彩色马赛克拼出的伊斯兰风格的屋顶,这一切被大文豪雨果形容为“石头的交响曲”。黑色尖塔的左边一个尖塔上有一只乌鸦雕塑,传说当年有人想毒死马加什国王,正在这时,一只乌鸦飞来叼走了毒物,拯救了国王。于是在马加什教堂的屋顶就有了乌鸦的雕饰。看来,吉人自有天相,这是中外文化共有的价值取向。

在渔人堡前矗立着匈牙利第一位国王圣·伊斯特万的骑马雕塑。国王头顶光环,身披战袍,右手高举权杖,权杖上有两横,代表政教合一。雕塑底座有精美的雕刻描述国王的丰功伟绩和当年的历史事件。

如今的渔人堡,早已没有渔夫,也没有鱼市。这里成为布达佩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渔人”不再,那人就是众多游客。

建筑是没有生命的,因为,那是石头和木料、砖头的有机组合。但是,建筑又是有生命的,当历史和文化融入其中,合为一体,它便生存于人们的心里,建筑便成为这个历史的象征,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

渔人堡,虽然没有了往日的渔获之快,但却成为众多初吻者的“神圣殿堂”。有情人在这里收获爱情之吻,收获爱人之心有情人终成眷属,这难道不是更有价值吗?“山丹丹”之窗“山丹丹”,这个名字多么熟悉!乍一听,以为是在国内,其实是匈牙利多瑙河湾地区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真名是“圣安德烈”。据说,“山丹丹”是当地中国人根据其谐音而叫出来的。“山丹丹”小镇坐落于丘陵地带,多瑙河经此地拐了个弯,如同母亲张开双臂,将小镇揽入她温暖宁静的怀抱。19世纪末,大批流浪艺术家看中了小镇世外桃源般的地理位置,纷纷汇集到此,他们中有画家、雕塑家、各类手工艺匠人。艺术家们靠各自的艺术天赋吃饭,而享受他们劳动成果的多为从布达佩斯来的达官贵人。

小镇虽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和热闹,但优美的景色、宁静的生活、镇里七拐八弯错综复杂的道路,让这里成为匈牙利最重要的旅游小镇之一。游客们会被这里蜿蜒的街巷、7座雄伟的教堂塔楼、丰富多彩的民舍、狭窄的街道、纯正地中海风格的环境以及众多博物馆、画廊所吸引。

公元1世纪到4世纪,圣安德列曾是古罗马帝国的城镇。如今小镇到处弥漫着历史的气息,无论商店、饭店、店招、中心广场的历史建筑,还是极富装饰性的民舍都能找到历史的痕迹。

这么多的博物馆、画廊不仅彰显了小镇的艺术魅力,也成为滋润当地艺术家的沃土。20世纪以来,这里培养和汇聚了许多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古色古香的小巷、圆石铺成的小道、古堡以及规模不大但小巧玲珑的教堂,让走进这里的游客顿时感觉到氤氲着的艺术氛围,也正是这份清新,让人们感受到了小镇的宁静。

小镇上几乎已见不到纯粹的居民,家家户户都开设制作、出售工艺品的小作坊和小商店。油画、雕塑、木刻、漆器、刺绣、编织物等五花八门,眼花缭乱。但中国游客还是最喜欢这里那些富有当地艺术特色的商品。

小巷中,石阶旁,这是一家百年老店,专门出产的就是这种蓝色印花布和衣服。这是一家玻璃工艺品店,充满本土文化色彩的玻璃制品琳琅满目。当地人喜爱的自家的酒、红辣椒及制品木雕工艺品等,鳞次栉比,首尾相继于窄巷之中。

小镇,有一道独特的景观,那便是无数开在屋顶上的“天窗”,这里的人们喜欢在自家屋顶上留出各式各样的“天窗”: 或是三角尖顶的,棱角分明;或是波浪形的,在大斜坡的屋面上划出一道起伏的波浪,旋涡中正好就是一扇“天窗”;或是简易的朝天式,乌黑的一块“窗门”,好像一只大大的“眼睛”;还有那些像我们上海石库门建筑的“老虎窗”,似曾相识,格外令人瞩目。

这一扇扇“天窗”,展示了小镇的艺术之处,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息:“山丹丹”是当地文化艺术瑰宝,也是开放的艺术。正因为其具有多瑙河那宽容的肚量,才能够容纳和释放各种艺术。

是的,“山丹丹”这朵奇葩,常开不败。可以说,它也是一扇向世界敞开的窗。孤独的茜茜公主雕像

茜茜公主的雕像,孤独地坐落在草地上,周围是秋风萧瑟下的格德勒后花园。夕阳西下,茜茜公主浑身上下被余晖包裹着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凄凉。这跟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茜茜公主反差甚大。

格德勒距首都布达佩斯只有30多公里,这座小城风景如画,又因19世纪作为奥匈帝国的约瑟夫国王与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的行宫而名声大噪。

行宫建于1735—1749年,后在1867年被作为礼物送给约瑟夫国王与伊丽莎白皇后,但常常只有茜茜公主居住。它是欧洲除了凡尔赛宫苑外最大的巴洛克式建筑,整座建筑典雅大气,也是茜茜公主生前最爱的行宫。

格德勒古堡庄园呈双“U”形排开,主楼居于正中,两侧各有四个侧厅。红色屋顶配上以米白、粉色、鹅黄颜色为主的外墙,十分明快。主楼北部配有教堂、橘园和浴室,南边建有公园、马厩和马场。

茜茜公主的套房位于二层,墙面和装饰都刷成了她生前最喜爱的淡紫罗兰色。会客厅墙面上挂着茜茜公主美丽的肖像,此外,你还可以看到与公主会晤的各路政客的肖像。会客厅旁边是书房,在这里你可以了解茜茜公主当年学习匈牙利语和匈牙利历史的场景。

往前走,你会看到茜茜公主的更衣室,这里存放着她当年旅行、骑马时常穿的衣服。茜茜公主最爱的紫罗兰色布置和生前的华服云裳,温婉而不失华贵。我惊艳于茜茜华服的纤纤细腰尺寸,手比目测绝不过50厘米,真不知要怎样的节制和毅力才能达到。

在后花园里骑马是茜茜生活的一部分,她经常独自外出,在森林里迷失方向了,就会自己去农舍问路,与主人攀谈一番;在路上遇到乞丐和流浪汉,还会慷慨解囊。

据说,为了逃避维也纳宫廷的繁文缛节与寂寞空虚,这位皇后在格德勒古堡庄园里度过了她人生中最平静与美好的日子。

童话般的茜茜公主恐怕只属于电影,真正的茜茜公主的一生绝不是一部童话。

可不,她还是孤独地伫立在后花园中,枯枝败叶下一个人默默无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