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外的中国历史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14:34:27

点击下载

作者:李雯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科书外的中国历史常识

教科书外的中国历史常识试读:

前言

从2006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中“品三国”,于丹在《百家讲坛》中解读《论语》,到随后的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袁腾飞以幽默犀利、灵活多变的授课语言向学生们传授历史知识,从而被誉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2009年出版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丛书更是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史学爱好者的热烈追捧,这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告诉我们:读史,在今天已成为现代人必修的一门时尚课。

中国有句老话:“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唐太宗也曾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古代埃及亦有名言:“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由此看来:读史,是为了借鉴古人得失成败、荣辱兴衰的经验和教训,使人明事理、启智慧。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即便任取一端,穷尽毕生精力,也不过是管中窥豹。多少先辈钻研一生尚不能穷尽中国历史的所有领域,要想短时间了解这么悠久而繁复的历史,谈何容易!我们提纲挈领地归纳整理出1000个国人应知必读的历史常识,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享受一次历史文化的饕餮盛宴。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各个领域最基础、最有意义和最为读者关注的1000个中国历史常识,涵盖内容广泛,从远古神话到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人物、著作、建筑古迹、民族风情、城市历史……不一而足。每个知识点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将史学容于百字之中,活脱脱绘就了一幅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历史众生相图,迎合现代读者快节奏的生活及迅捷掌握信息的阅读需求,帮助读者开阔历史视野,悟出人生的道理。

在编著本书时,编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最新的研究与发现,力求客观、生动地将多种经过专家学者分析论证的观点展示给读者。编者

中国历史之神话篇

1.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黄河和长江莫属。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因受到历史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2.一斧开天地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不使天地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000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这样记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3.创世纪的神人

——女娲补天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子民安居乐业。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女娲不忍人类受灾,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将天补好。天是补好了,可是却找不到支撑四极的柱子。情急之下,女娲只好将背负天台山之神鳌的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极,又将天台山移到东海之滨的琅玡。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娲补天台,补天台下有被斩了足的神鳌和补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称之为“太阳神石”。从此,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四海宁静。

4.九乌尽死,堕其羽翼

——后羿射日

传说后羿生活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它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森林着火了,烧死了许多人和动物;河流和大海也干涸了,所有的鱼都渴死了;出外觅食的人们被太阳活活地烧死了,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存。这时,有个叫后羿的年轻人,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射掉了九个太阳。为了避免万物得不到阳光的哺育,他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禾苗得以生长,万物得以生存。

5.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射日有功,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她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6.三皇的传说

“三皇”的称谓仅是一种传说。三皇之称初见于《周礼·春官·外史》。在史料上的传述和在民间的传说多种多样(至少有七种),其中最为流行的当属《史记》中所载的李斯之说:即三皇为“天皇”“地皇”“泰皇”,和《古微书》中记载的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为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7.五帝的传说

五帝有五说: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少昊、颛顼、帝喾、尧、舜;黄帝、少昊、颛顼、喾、尧。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另一种解释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以第一种与第四种说法较为常见。

8.人神不扰,各得其序

——绝地天通

传说蚩尤“带领众神和山精水怪与黄帝作对”之乱后,又殃及地上生民,使得人间恃强凌弱,众者暴寡,酷刑泛滥,杀戮不止。后来,黄帝的继承者颛顼对天地间的秩序进行了一次大整顿。他命“重”(颛顼帝的孙子)两手托天,奋力上举;令“黎”(颛顼帝的孙子)两手按地,尽力下压。于是,天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以至于除了昆仑天梯,天地间的通道都被隔断。颛顼还命令“重”和“黎”分别掌管天上众神事务及地上神和人的事务。此后,天地间神人不经“重”“黎”许可便不能够随便上天下地了!

9.逐鹿之战

炎黄会合后,一次著名的大战发生在黄帝和蚩尤之间:蚩尤带兵伐黄帝,两军见于逐鹿。蚩尤有81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凶猛无比,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黄帝请来龙和其他奇怪的猛兽助战。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令天女女魃,雨止;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81个兄弟,并最终活捉了蚩尤。

10.首德于木,百王之先

——伏羲氏

在太古时代,雷泽生雷神,雷泽就是古代的太湖。雷神是人头龙身,只要他一鼓动腹部,就会产生天雷,他住在太古时代的吴西,而吴西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淮水、泗水以南地区到浙江省湖州、嘉兴一带。雷神在太湖的旁边留下了巨大的足迹。华胥到太湖游玩时踩到了雷神的巨型足迹,从而感应受孕,不久便生下了伏羲。伏羲落地时便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样子,为人面蛇身。长大后,他因为超人的能力和智慧,又具备圣德而成为一代明君。

11.尝百草之实,教民食五谷

——神农氏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们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可是,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地尝,最后选出了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12.以石击石,钻木取火

——燧人氏

远古人“茹毛饮血”,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他们以打猎为生,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发,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

13.构木为巢,以避野兽

——有巢氏

有巢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发明居所的英雄,也称“大巢氏”。上古之世,人们穴居在野外,居无定所,常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人们构木为巢,在树上建筑房屋,既可挡风遮雨,又能躲避禽兽。人们欣喜无比,纷纷效仿,从此由穴居过渡到巢居。后来,人们拥立这位圣人为王,号“有巢氏”。

14.以人为本,任人唯贤

——尧舜禅让

传说黄帝以后,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尧在位70年后,年纪大了,于是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问题。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后来大家都推举舜,说他德才兼备,尧很高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考验了三年才将帝位禅让给舜。舜在位期间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深受大家爱戴。舜老的时候也仿照尧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舜晚年时身体不好,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竟病死在去苍梧(今湖南境内)的途中。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

15.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四方部落首领都推荐鲧。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16.先蚕圣母

——嫘祖《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神话传说中把她说成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相传四川省盐亭县嫘祖山的嫘祖穴是嫘祖的出生地。少年嫘祖在摘桑葚时偶然发现桑虫结的黄茧,便摘来含在口中玩耍,由于唾液浸泡加热溶解了胶质,她无意中顺手理出了茧中的丝线。用手一摸,还挺结实,聪明的嫘祖顿生编织蚕丝以代替兽皮、树叶做衣服的念头。后来,嫘祖将野桑蚕变为家养,又发明了一些缫丝的工具。从此,开启了西陵部落衣着文明时代,结束了穿树叶、披兽皮的生活方式。

17.娥皇女英泪洒斑竹

娥皇、女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尧帝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尧帝晚年时将其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舜执政39年以后,曾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上。娥皇、女英闻此噩耗,一路寻觅到九嶷山,泪如雨下,眼泪渗进了竹子里,凄婉动人的“湘妃斑竹”就此诞生。舜死后,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湘江,化为湘江女神,人称“湘君”(娥皇)、“湘妃”(女英)或“湘夫人”。

18.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山海经》记述了一则故事:上古时期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爪子,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报仇,去西山衔来石子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为了纪念她,人们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

19.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亦乃万兽之首。传说其虎须鬣尾、身长若蛇、有鳞似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鹰,能走亦能飞,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前人将龙分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关于龙的起源,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20.送子神兽

——麒麟

麒麟也是中国四大神兽之一。它有牛尾、鱼鳞,足为偶蹄或五趾,角上覆盖着软毛,一般为白色,是毛类动物之长。麒麟一般为家庭的象征。在民间艺术中,常常有一个小孩骑在麒麟上,站在云彩中,并且小孩手中会拿着一朵莲花,表示连生贵子。另外麒麟不踏任何活物,甚至连小草在内,所以它与头顶上的角一起被视为美德的象征,当有明君出现时,就会伴有麒麟出现。孔子曾说:“麟之至为明王也。”麒麟在人们的画中表示一种良好的祝愿。

21.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

——凤凰

我国的学者认为凤凰起源于风神,因为“凤”字起源于“风”字。有的则认为凤代表男性,凰代表女性。有的学者将凤凰看做是“阳鸟”,与南方有着联系。同时它的身体据说象征着人的五种美德:头代表德;翅代表义;脊为礼;胸为仁;肚象征信。在中国神话中,凤凰为百鸟之王。一般龙是作为皇家最有权威天子的象征,凤凰就与龙相配而处于女性的角色,故而皇帝穿龙袍,皇后戴凤冠。

22.权衡三界,统御万灵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中最高级的神明之一,地位在三清尊神之下,但是神权最大,是三清之化身。他乃三才主宰,总执天道,掌天地人之均轴。传说农历正月初九为玉帝诞辰,道教宫观要举行金箓醮仪,称“玉皇会”,参加醮仪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斋天”大礼,以祈福延寿。

23.女仙之宗,养育万物

——西王母

根据古书《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外形像人,却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齿,很善于长呼短啸,头发蓬松,顶戴盔甲,是替天展现威猛严厉及降临五种灾害的神祇。)她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为她叼来食物和用品。也有学者认为,历史上西王母确有其人,可能是一位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女首领。

24.阴功济物,玄德动天

——东王公

东王公,又称“木公”“青提帝君”“东华帝君”。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神,又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太阳星君),此为东王公之前身,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道教创立后,将东王公纳入神系,称其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王公焉。

25.人生在世,乐生而畏死

——神仙和长生不老

中国神话传说中神仙指经过不断修炼、不断领悟,心灵境界达到某一种超脱的状态,肉体得到了升华,具有一定的道、一定的超能力、一定的神位的人。中国的神仙主要是由佛教与道教组成的。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道教以长生不老为仙人的标志。道教中又有专门炼丹服药(包括炼内丹)的流派,目的也是为了长生不老。

26.高真所据,仙王所理

——洞天

洞天,道教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36小洞天,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中国五岳则包括在洞天之内。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天地宫府图》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包括王屋山洞、委羽山洞、西城山洞等。“36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统治之处也。”包括福建霍桐山洞、山东东岳泰山洞、湖南南岳衡山洞、陕西西岳华山洞等。

27.真人治之,得道之所

——福地

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处。道教有72福地之说,亦指幸福安乐的地方,旧时常以称道观寺院。太上曰:“其次72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包括地肺山、盖竹山、仙磕山等。在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福地”一词是美丽、幸福之国的同义语,也作为长眠之地的象征;“到福地去”即“到极乐世界去”或“到天国去”,是“死亡”的委婉说法。

28.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相传,八仙自王母蟠桃大会醉别而归,途经东海,但见白浪滔天,吕洞宾提议八仙各投一物过海东游,表现仙家本事。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29.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张天师和龙虎山

汉末张陵创教,自称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故世称“张天师”,其教亦称“天师道”。传说张陵神通广大,有龙虎护法,以符除“五毒”碎瘟消灾,以五雷驱“五鬼”霹妖镇邪,其形象一般为身着道袍,五雷出手。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3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牛郎织女

传说牛郎是一个放牛娃,一天,天上的织女偷偷下凡间沐浴,与牛郎相识,于是和牛郎成了亲。他们生了两个孩子,生活十分恩爱。但是王母娘娘知道后十分恼怒,就把织女强行带回了天上。牛郎想起老牛临死时说过披上它的皮可以上天,就披上牛皮背着孩子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用金簪画了一道银河,两人隔河相望,却无法相会。时间长了,王母娘娘被他们的忠贞爱情所感动,就允许牛郎织女在每年七月初七的时候,踏着鹊桥相会,这也就是七夕节的来历。

31.万里长城筑怨,千秋片石铭贞

——孟姜女寻夫

孟姜女是秦朝时候的女子,她嫁给了范喜良,过着夫妻恩爱的生活。可是秦始皇要修万里长城,到处抓人做工,范喜良也被抓了去。过了一年又一年,别人都有信寄回来,范喜良却始终杳无音信。于是孟姜女决定千里寻夫。她跋山涉水,历尽艰难,终于到达了长城。孟姜女到处询问范喜良的下落,后来却得知他早已累死了,尸骨埋在了长城下面。孟姜女悲恸欲绝,放声大哭。她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只听“轰隆”一声,竟哭倒了长城。爱人已经死去,悲怨的孟姜女最后投海而亡。

32.生不同衾死同穴

——梁祝化蝶“梁祝化蝶”说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动人故事。祝英台本是妙龄女郎,女扮男装,出外求学。在求学期间,祝英台深深爱上了同窗梁山伯,梁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后来英台接到家书,要立即返回,二人依依惜别。后来梁山伯从师母处得知真相,却为时已晚,英台已经被强行许配给别人。梁山伯悔恨交加,一病而亡。英台出嫁途经梁山伯坟前,突然电闪雷鸣,坟头裂开,英台顺势跳进坟墓,只见一对彩蝶从中飞出,翩翩起舞,这就是二人的化身。由这个凄婉的传说编写而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已经成为20世纪的音乐经典了。

33.哀而不怨,艳而不俗

——白蛇传

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南宋初年。杭州的许仙清明节上坟时,邂逅了由白蛇修炼而成的白素贞与由青蛇修炼而成的小青。许仙与白素贞两情相悦,结为夫妇,过着恩爱的生活。镇江金山寺住持法海知道后,决心除妖。他设计使白素贞露出了原形,又软禁了许仙。白素贞请来虾兵蟹将,水漫金山寺,但最终不敌法海,后来被法海用金钵压在西湖雷峰塔下。小青趁机逃走,潜心修炼法术,终于救出白素贞。

34.凤凰台上忆吹箫

相传战国时期,秦穆公有个小女儿,因自幼爱玉,故名“弄玉”。弄玉不仅姿容绝代、聪慧超群,更是精通音律,尤擅吹箫。一天夜里,她梦见一位英俊青年,极善吹箫,愿同她结为夫妻。穆公按女儿梦中所见,派人寻至华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正在吹箫,此人名萧史。使者引至宫中,与弄玉成了亲。一夜两人在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腾空而去。后人修建了引凤亭和玉女祠以示纪念和祝愿。

35.斩鬼使者

——钟馗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传说他是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但很有才华且不惧邪祟。他凭借过人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一路过关到殿试,但唐明皇无法容忍他的丑陋,便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于是性格刚烈的钟馗选择了死。那次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患病无法安睡。一天深夜梦到小鬼骚扰,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一把抓住小鬼,吞下肚去。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梦中蓝衣人正是钟馗。于是唐明皇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鬼大神。

中国历史之文化篇

36.“中国”名称的由来

据《辞源》记载:“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中国”之名最先出现在公元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上。“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公元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英文为“China”。从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7.历史上中国的别称

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神州,《中华大字典》言:“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外国叫海外。华夏,《史记·夏本纪》言:“禹封国号为夏”。《左传·定公十年》言:“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中夏,《后汉书》言:“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函夏,《汉书》言:“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言:“王猷四塞,函夏谧宁。”此外还有九牧、九区、九域等称呼。

38.历史上“支那”一词的由来

关于“支那”一词有不少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第二种说法认为自大秦起中国的丝绸就远销世界各地,而其中一种叫做“绮”的丝绸最为著名,“支那”就是古时波斯文“绮”的音译;也有学者认为欧洲人把中国叫做“China”,“支那”是“China”的音译。可见“支那”曾是对中国的尊称。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后,“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色彩,引起了中国人的愤怒。公元1930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外交部断然拒绝接受“支那”一词,使“支那”这一辱华之称走向了终结。

39.远古的信仰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现象。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属彼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一般以动物居多。作为氏族图腾的动物(如熊、狼、蛇等),是该氏族的神圣标志,照例为该全族之忌物,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其繁衍。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还反映在舞蹈、建筑等多个领域里,各个国家、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图腾崇拜。

40.云南元谋人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伴随元谋人牙齿出土的,还有17件石制品,经研究鉴别,属旧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一些烧焦的骨头,并且在有炭屑的地方都伴有动物化石,属共生哺乳类动物化石,有40余种,距今170多万年,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这就说明,元谋人不仅会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狩猎及采集活动,而且还会用火烤食他们所获取的猎物,开始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41.陕西蓝田人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通常被称做“蓝田猿人”,学名“直立人蓝田亚种”。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公元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是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

42.周口店“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毫升),据推算北京人男性身高为156厘米,女性身高为150厘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公元1953年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附近建成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4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夏

禹晚年的时候,也像尧和舜那样召开部落首领大会,想找一个贤能的人做自己的继承人。大家都觉得皋陶最合适。但是,皋陶没过多久就病死了,于是大家就又推荐了皋陶的儿子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心里却非常不服气,他觉得天下是他父亲禹辛辛苦苦得来的,是他父亲的财产,如果父亲死了,财产就应该由他来继承。于是,启就发动了一场动乱,杀了伯益,然后召开部落联盟大会,宣布自己即位称王,建立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就这样产生了,选举贤能的“禅让”制度也被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制度所代替。

44.坐钧台而朝诸侯

——少康复国

少康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王。第二代夏王太康被东方一个诸侯国有穷氏后羿所伐,后羿废黜太康后,立太康弟仲康为王,仍由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做傀儡,忧闷成病而死。仲康的儿子相继位,后来后羿的宠臣寒浞发动政变,篡夺王位,相被迫自杀。相的妻子是有仍国诸侯的女儿后缗氏,带着身孕逃回有仍国,生下了少康。少康初懂人事,母亲就告诉他祖上失国的惨痛经过,叮嘱他日后要报仇雪耻,复兴夏朝。从此,他发愤图强,立志夺回天下。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勤于政事,讲究信用。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45.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夏桀亡国

夏桀是夏代的第十六位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继位后,大兴土木,荒淫无度。夏桀认为自己的统治将会永世不竭,他把自己比做太阳,希望与日月齐辉。百姓诅咒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跟你一起灭亡。”夏桀的残暴引起了诸侯的普遍不满和反抗,终于于公元前1766年被商汤所灭。

46.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武王伐纣

商朝末年的时候,统治非常昏暗。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商纣王,成天只知道自己奢侈享乐,根本不管百姓们的死活。这时,渭水流域兴起了一个叫周的强国。周文王一心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他不但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发展与邻国的关系,而且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即位。武王在姜尚等贤臣的帮助下,把周国治理得更加兴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进攻商纣王,双方在牧野(今河南省境内)展开大战。周武王得到了各个部落和百姓的拥护,战胜纣王,商朝就这样灭亡了。从此,周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境内),历史上称为“西周”。

47.力排众议,万世之基

——盘庚迁殷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五百多年,前期屡屡迁都。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十九个王。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盘庚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他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国家不能再照老样子维持下去了,想通过迁都来挽救商朝的衰亡。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盘庚软硬兼施,终于完成了迁都的计划,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48.炮烙之刑

炮烙之刑起源于商朝末年,是为了镇压反抗者所设置的一种残酷的刑罚。《史记·殷本纪》载:“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即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使热,令有罪之人行其上,辄坠炭中活活烧死。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的始祖西伯在向商献洛西之地时,曾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纣王不得已答应了。西伯的意见顺乎人心,所以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后来武王举起伐纣的旗帜,终于灭商兴周。但是,炮烙之刑并没有随着纣的灭亡而绝迹,它被后世的一些暴君酷吏继承下来。

49.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被称为“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周公唯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次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周公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句子,告诉我们只有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向往之。

50.厉王止谤,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西周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到周厉王,为了改变朝廷的经济状况,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还禁止国人谈论国事。周厉王的高压政策,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841年,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并于公元前828年病死于该地。

51.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战国时候,楚灵王喜欢在上朝时看到臣子们个个腰细如杨柳。如果有些人天生身材苗条、腰肢较细,还会受到楚灵王的夸赞,很快得到提拔和重用,从此便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朝廷里的官员为了赢得楚灵王的欢心和宠信,特别注意节制饮食,每天限定吃一顿饭。有些大臣还在每天早晨起床穿衣时,长长吸一口气,然后紧收腹部,将气憋住,勒紧腰带。这样整天折腾,大家经常饿得头昏眼花,都变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许多人甚至无法站立,往往需要扶住墙壁才能勉强站立起来。至于那些宫女们,为了讨好楚灵王,更是经常忍饥挨饿,生怕腰身变粗,一时间此种做法蔚然成风。《资治通鉴·汉纪》曾记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52.断机教子

孟子小时贪玩,读书很不用功。有一天,他放学回到家里,母亲问他学习进展如何,他回答还是老样子,并流露出漫不经心的神情。孟母深感忧虑,遂将孟子叫到跟前,断然操刀割断织机上纺了一半的布匹。母亲的举动使孟子迷惑不解,他“惧而问其故”,母亲回答:“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不以离于祸患也。”母亲的一席话使孟子深受触动,自此,他“旦夕勤学不息,祖师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成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53.孟母三迁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从小丧父,靠母亲倪氏日夜纺织维持生活。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为此,她多次择邻而居。孟家原住在乡下一块坟茔旁,门口常有哭哭啼啼、吹吹打打的送葬人路过,孟子便模仿,孟母认为这样下去不利于儿子成长,就将家迁到了城里。城中虽无墓地,但处于市井闹市,叫卖喧嚣声不绝于耳,孟子于其间耳闻目染,又开始模仿。孟母认为这样还是不利于儿子的成长,于是将家又迁到了城东的学宫附近。学宫附近环境高雅肃穆,读书声不绝于耳,孟母决定在此安定下来,让孟子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以成大器。

54.狡兔死,走狗烹

——文种和范蠡的不同选择

在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的过程中,文种和范蠡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两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范蠡认为越王勾践长相“长颈鸟喙”,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于是功成身退,辞官归隐。据说他改名“陶朱公”,因为善于经营成了大富翁。后来他写信给大夫文种,提醒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劝他也归隐田园。但文种自以为有大功于越国,不信勾践会害他,不肯离去。后来勾践果然听信谗言,令文种自杀,将他葬在会稽的西山。今天在绍兴城内的府山上还有文种墓。

55.因仁爱失战机

——宋襄公

宋襄公,子姓,名兹甫,为宋国君主,于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在位。春秋中前期宋国国主,是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并以仁义见称。公元前638年,楚宋争夺霸主之位,决战于泓水。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占有利之地。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以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为由拒不同意。楚军渡河后开始列阵时,公孙固又请宋襄公乘楚军立足未稳之际发起进攻,宋襄公又称“不鼓不成列”。直待楚军列阵完毕后方下令进攻,由于楚军实力强大,宋军大败。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奉行迂腐的仁义,导致覆军伤股,为天下所笑。

56.骊山烽火换美人一笑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其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幽王自得褒姒以后,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周幽王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虢国石父献出“烽火戏诸侯”的奇计,周幽王便同褒姒并驾游骊山,燃起烽火。诸侯一队队兵马闻警来救,至时发现平安无事,又退兵回去。褒姒见兵马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不觉启唇而笑,幽王大喜,却因此失信于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杀。西周遂亡。“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史记·周本纪》)意思是说,褒姒不喜笑,周幽王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来了。

57.尊王攘夷,一匡天下

——齐桓公九合诸侯

齐桓公是齐国的第十六代国君,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政治、经济改革,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北伐山戎以救燕,平定狄乱以助邢、卫,解周王室之祸,定周襄王之位。特别是在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八国军队,征伐南方的楚国,迫楚订盟,阻其北进,奠定了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与会者有鲁、宋、郑等国,周天子派人前往,赏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福肉、红色的弓箭和自己乘坐的车,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这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巅峰。

58.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便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晋国将“退避三舍”。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兑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90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59.蔺相如护璧使秦

——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赵国的惠文王得到天下闻名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赵王恐秦有诈,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把璧交给秦王,却不见秦王提城池的事,就对秦王说:“这块璧有斑点,让我指给你看。”秦王把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璧后退到柱子旁对秦王说:“你根本不想用城池交换。你要是逼我,我就连头带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秦王无奈,只得拿出地图指出要交换的城池。蔺相如又提出让秦王斋戒五天以示郑重,却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到了交换的时候,秦国只有先将城池交出才可换得和氏璧。最后秦王毫无办法,只好让蔺相如回国,再也没有提和氏璧的事。

60.低一头能免一刀

——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护璧有功,后又在渑池会上立功,赵王便封他为上卿,职位高于廉颇。廉颇很不服气,认为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许多大功。蔺相如一介文人,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自己头上去了。因而他多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听说这件事后,故意回避,不愿与廉颇正面交锋。手下的人都愤愤不平,蔺相如对他们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同盟的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61.楚王称霸,一鸣惊人

楚庄王,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登基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令:“有敢谏者,杀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请庄王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不久,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任用贤良,扩充军队,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北上,在周的直辖区耀武扬威,并遣使问象征王权的九鼎之轻重,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公元前594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62.孔子周游列国

历史上被奉为“圣人”的孔子,是中国一位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家。他的学说和思想一直被看做是治学为人的标准。孔子出生时,周室已衰,礼制崩解,他遂以重建一普遍秩序为己任。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可他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曾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在他68岁那年,他的弟子冉有得到季康子的赏识,在冉有的建议下,鲁国派出特使将孔子从卫国迎回,孔子终于演完了他周游列国的悲壮一幕。

63.九流十家

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掉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64.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王室衰落,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领袖地位,各地的割据势力普遍地无视、践踏西周初年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经济上井田制逐步解体,出现了土地所有制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等;政治上一些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不再对土地进行分封。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作为奴隶制度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长子继承制度多不能施行;一些有权势的卿大夫在征战中势力壮大,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卿大夫出的局面。

65.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论,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此外,还有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等各思想界争奇斗艳。

66.讲武堂里学打仗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甚至连他父亲也不放在眼里。但赵奢却很担忧,认为儿子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则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附近)抗敌,此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使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的言论。赵王信以为真,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到任后,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40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6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自己也伤重身亡。阖闾之子夫差继位后,厉兵秣马,于两年后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被送到吴国做奴隶,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吴王夫差以为他真心归顺,就将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雪恨,他用柴草为褥,并在屋内悬挂一只苦胆,每天吃饭前先尝一口苦胆,以此磨砺意志,告诫自己勿忘耻辱。经过多年励精图治,终于国富民强,于公元前482年,发动复仇战争,大败吴军,俘获吴国太子。夫差自杀,吴国被越国吞并。自此,越军横行江淮一带,诸侯尽来朝贺,勾践的霸业完成。于是迁都琅玡,称霸中原,成为春秋霸主的最后一位。

68.变古之教,易古之道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可是“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国民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大大提高,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的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赵武灵王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69.鸡鸣狗盗出函谷

“鸡鸣狗盗出函谷”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广揽人才,门客众多,号称宾客三千。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王听信谗言,将其扣留,准备找借口杀掉他。孟尝君门客中有能狗盗者,偷来狐白裘献给秦昭王的宠姬,让她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孟尝君连夜逃到函谷关,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能开门。门客中有人会学鸡叫,听到第一声啼叫,附近的鸡都跟着叫起来,关吏只得开门放行。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孟尝君早已脱身。就这样,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70.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鱼

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曾在殷纣王朝中做官,后因纣王暴虐荒淫离开。当时西周文王姬昌施行仁政,大得人心,于是姜太公便来到了周的领地渭水之滨,终日以钓鱼为生,实则观察世态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据说,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钩,鱼当然钓不上来,所以才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意识到这位钓者必是贤才,于是亲自前往磻溪拜请太公,向他请教治国安邦之策。后来,姜太公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71.孙膑以此名扬天下

——马陵之战

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这场战争实质是齐、魏两国争夺中原霸权的一场战争。

孙膑深知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设计“逐日减灶”示弱之假象,诱敌进入已设伏的马陵,齐军大败魏军,庞涓自刎,魏太子申被俘。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72.纵横家所宣扬的外交军事政策

——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小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当时最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和公孙衍等。

7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秦王嬴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燕太子丹曾在秦国为人质,秦王待太子丹并不友善。后太子丹逃归燕国。荆轲原为卫人,喜欢读书击剑。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归,招纳天下勇士,计划行刺秦王,以求报作为人质受制于秦国之耻。田光推荐荆轲与太子结识。太子丹待荆轲若上宾,“士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心以死相报。时有秦将樊於期得罪秦王逃在燕国避难。秦王灭樊九族,正悬赏樊於期的头。樊於期为报仇拔剑自刎。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74.千古一帝

——秦始皇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代为掌管。公元前238年,秦始皇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公元前230年~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7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统一六国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罢黜吕不韦,亲自执政,开始谋划吞并六国的战争。其作战的总谋略是由近及远,先取赵国、魏国、韩国,再取燕国、楚国、齐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十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五百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国家。

76.焚诗书,坑术士

——秦始皇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460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后世往往和焚书并列,合称为“焚书坑儒”。但究其原委,所谓坑儒,本只是对方士的一次坑杀而已。《史记》记载的侯生、卢生非议始皇的话,始皇知道后大怒,认为“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也有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说明秦始皇主要坑杀的乃方士、术士,并非儒生。

77.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文物而轰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公元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农民杨志发在打机井时,刨出一块兵马俑的陶片,接着又挖出了许多陶俑残片、铜镞、铜弩机和砖等。随后,秦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迅速组建并开始发掘。公元1978年,国家拨巨款建起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兵马俑坑内发现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兵器,种类齐全,工艺精湛,尤其是青铜剑表面经过铬盐氧化处理,可以防锈抗腐蚀。

7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泽乡起义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没有重视休养生息。二世继位后,宦官赵高把持朝政,实行了更加残暴的统治。公元前209年,征发闾左900人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行至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鼓动戍卒说:“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广大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踊跃参加起义队伍。当起义军进据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县)时,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后来起义军内部也发生分裂,陈胜、吴广分别被部下谋杀。其他的剩余起义军和刘邦、项羽的军队联合,终于在公元前206年推翻了残暴的秦朝。

79.大秦的致命一击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秦朝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公元前208年,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遂率20余万秦军北上攻赵,围困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求援。项羽主动请缨,率军六万余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全军渡过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经过九次激烈战斗,大败20万秦军,使秦军受到严重损失,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而项羽则确立了在各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

80.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就在项梁和项羽在会稽起兵的时候,刘邦也在沛县一带举行起义,楚怀王曾与二人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先入主关中,但他并没有被秦宫的豪华陈设所诱惑,他知道夺得人心才是争夺天下的资本。于是,刘邦还军灞上,与关中父老约定:“杀人的偿命,伤人和盗窃财物的按情节论罪。”秦朝原来的严刑酷律,现全部予以废除,并且保留原有地方官吏,士农工商继续从事旧业。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为他日后称王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81.短长肥瘦各有态

——环肥燕瘦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汉代的赵飞燕与唐代的杨贵妃一瘦一胖,却都是世人公认的美女。

赵飞燕原名宜主,她身材苗条,体态轻盈,舞姿如小燕迎风飞舞,甚至可以在人手掌上跳舞,这也是“飞燕”这个名字的来历。后被汉成帝立为皇后,平帝即位后,被迫自杀。与赵飞燕相反,唐代的杨玉环即杨贵妃是以丰满之美而闻名天下的。唐朝国力强盛,推崇雍容之美,杨贵妃正是这种美的典型。杨玉环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其亲属也权倾朝野。后来在安史之乱中被杀,葬身红尘。

82.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7年,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按照原来楚怀王的约言“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入咸阳,理应王关中,但项羽自恃功高,遂自行分封天下,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采纳萧何的策略,在汉中招揽人才,治理巴蜀做根据地。公元前206年,楚汉战争爆发。公元前203年底,刘邦会合诸将,合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项羽走投无路,拔剑自刎,上演了一场悲壮的“霸王别姬”。项羽死后,刘邦很快平定楚地,不久建立汉王朝,正式登上皇帝宝座。

83.中国后宫专政第一人

——吕后篡权

吕后,名雉,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秦时单父县(今山东省单县)人。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刘邦死后,吕雉砍断刘邦宠妃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毒死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为人仁柔,不满吕后所为,弃理朝政,吕后便执掌大权。惠帝七年,刘盈病死后,吕后“临朝称制”掌握朝政大权八年,成为中国皇朝历史上第一个独揽国家大权的女人。吕后在其称制的八年期间,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为汉初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享年62岁。

84.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汉高祖及其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中子,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前141年),文帝太子,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十六年。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在汉朝统一王权的统治下,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采取与时代相应的统治政策,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因而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空前盛世。

8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汉武帝对董仲舒的这种大一统思想非常赏识。武帝又采纳丞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两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86.宁折不弯

——祢衡击鼓骂曹“击鼓骂曹”的故事发生在曹操的家宴上。三国时祢衡饱读诗书,但恃才傲物。曹操本想让他效力,但他对曹操嗤之以鼻,对曹操手下的各个文武百官也是鄙夷不屑。曹操十分生气,想羞辱他,于是命他当鼓吏,在举行宴会时当众表演。祢衡便装而来,曹操又呵斥他不换新衣,祢衡遂将衣服全部脱下,赤身裸体,擂了一通鼓,大声斥骂曹操,然后才穿上了新衣。曹操反被祢衡羞辱,怒火万丈,但又不愿落个杀害贤人的恶名,只好将他送出门去,后来借黄祖之手杀了他。

87.青梅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于是每日在住处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一日,曹操请刘备赴宴,二人对坐,青梅放在酒樽中煮着,酒过三巡,曹问刘备,你说当世谁算得上英雄呢?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看刘备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两个!”刘备一惊,手中拿的筷子掉到地下。正巧此时雷声大作,刘备从容地低身拾起筷子,说雷声的威力竟然这样大。于是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88.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按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有个州的太守叫做田登。他蛮横霸道、飞扬跋扈,因为名字叫做“登”,于是命令全州的百姓说话时都不许说“登”或者“登”的同音字,甚至连“点灯”也不许说。如果谁不小心说了这些字,轻则暴打一顿,重则会被投入大狱。于是全州的人都把“灯”叫做“火”。

元宵时节,按照传统的风俗,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来庆祝节日。于是衙门就张贴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看了此告示,老百姓挖苦说:“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89.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冰天十九年

——苏武牧羊

苏武,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汉武帝天汉元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并要求臣服单于。匈奴劝降不成,遂将他流放到边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苏武在终年冰天雪地、荒无人烟的北海受了十九年的折磨,直到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匈奴壶衍鞮单于新立,遣使者欲与汉朝亲善。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等九人由汉使迎接回国。他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一。

90.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昭君17岁时被选入宫待诏,汉元帝时,元帝答应呼韩邪单于提出的和亲要求,决定从宫人中挑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作为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深明大义,主动“请行”。昭君出塞,实现了匈奴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91.以复古为解放

——王莽改制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汉平帝祖母元皇后的侄儿。王莽代汉前,其声名已十分显赫,连皇帝、太后都对他恩宠有加。他早年勤奋好学,虔诚地信仰儒学,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儒家盲从者。他过于迷信儒家经典条文,以至于达到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拒谏饰非的地步。王莽代汉后所得的天下,是一个腐朽不堪的烂摊子,为了新朝的长治久安,他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制度改革。但在改制中,王莽食古不化、竭力复古,致使农民起义和西汉宗室旧臣反对新朝的斗争不断发生。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政权终于在起义农民的打击下彻底崩溃。

92.仁心待人天下归心

——光武中兴

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谥号“光武”。他领导舂陵等起义军,扫灭新莽,绍续汉业。他致力于发展社会经济,并安抚周边少数民族。光武帝统治期间,东汉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大大发展。铁制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普及、水利工程的广泛修建使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冶铁技术的改进使铁的产量大为增加;精美的铜器、漆器、丝织品反映出高超的手工业工艺;通都大邑商业繁荣,商人的足迹远至西域和国外。在他当政的中、后期乃至明帝时期,出现了一个“马放牧,邑门不闭”“四夷宾服,家给人足,政教清明”的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东汉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之为“光武中兴”。

93.小子安知壮士志

——班超通西域

班超,字仲升,汉族,汉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一些主要国家都与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但西汉末年,王莽倒行逆施,西域诸国纷纷与汉朝断绝了往来。光武帝即位后,汉朝再次强大起来,西域诸国都想与汉朝恢复关系以摆脱匈奴的控制。公元73年,东汉王朝发动了一次对北匈奴的大规模反击,班超以假司马的身份第一次出征。这次战役中,班超初显才华,击败北匈奴军一部,立下了战功。窦固欣赏班超的才能,上书朝廷,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两次出使西域,历鄯善、于阗、疏勒三国,不辱使命,成功地使得三国断绝了和北匈奴的关系,归顺于东汉王朝,使西域重新与汉朝连为一体,被阻隔了几十年的丝绸之路也得以再次畅通。

94.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黄巾军起义

东汉末年,由于豪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政治极端腐败黑暗,加上自然灾害相继不断,使农民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农民起义连续不断。张角,太平道创始人,利用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公元168年~172年初传道。公元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志,史称“黄巾起义”。起义持续进行了20多年,最终被残酷镇压。公元192年,起义宣告失败。黄巾军英勇善战,战果辉煌,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

95.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帝在董卓死后回到当时的首都洛阳。由于此时的洛阳已破败不堪,曹操便果断地采纳谋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把献帝从洛阳接到了许县,并对献帝给予物质保障和适度尊重。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迁都许昌后,又任命他为大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采取的一次著名战略措施,这项战略措施的背后暗含着曹操荡平乱世、实现国家一统的愿望,正是这一措施的实行使曹操吸引了大批人才,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统一了北方。

96.后发制人,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县,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称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建安四年6月,袁绍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南下进攻许昌,试图依靠军力优势,打破曹操的政治优势。双方各有胜负,于官渡对峙。同年10月,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奇袭乌巢烧其辎重而成功,袁绍军溃败。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97.欲见贤而不以其道,岂可召乎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一心求贤的他亲自前往南阳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他前后一共去了三次,头两次诸葛亮都避而不见,但他没有灰心,又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打动,就在茅庐中和他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大为叹服,愿以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98.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3万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抵抗曹操。诸葛亮和周瑜都认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死曹军中熟悉水战的将领蔡瑁、张允,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又使“苦肉计”让黄盖去诈降曹操。黄盖在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可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周瑜忧急成病,卧床不起。诸葛亮预测到近期肯定会刮东南风,遂让周瑜在南屏山修筑七星坛,登坛祈雨。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把曹营的战船烧得一干二净,兵马损失不计其数。赤壁之役,曹操吃了败仗,从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

99.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三国时诸葛亮也曾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南北朝时,祖冲之又再造了木牛流马。书中木牛流马的介绍是: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20里。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可惜的是,各类古籍中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工艺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木牛流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是否真的存在过?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

100.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欲吞并江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7月,亲统大军十余万南征荆州,企图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面对当时严峻的局势,刘备、孙权决定联合抗曹,11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101.魏蜀吴阵营三分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蓄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来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称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是,由于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比较重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102.分久必合

——三国归晋

晋朝皇族的源头为河内司马氏,其中司马懿具有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成为了魏国重臣。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事变,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司马昭去世后,其子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79年12月,司马炎决定进攻东吴,于公元280年逼近建业,孙皓投降,孙吴灭亡,全国重新大一统。西晋统一仅37年,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

10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时代魏末,魏王朝渐渐大权旁落。战功卓著的司马懿与魏宗室为权势明争暗斗。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诛灭曹爽集团,从此魏国的实权为司马氏掌握。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除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曹髦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给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杀了曹髦。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104.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

——八王之乱

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分封宗室27人为同姓王,每个王都有自己的军队。武帝死后,继位的惠帝生性痴傻,皇后贾南风又生性酷虐、多权诈,她担心大权旁落,便设计毒死了太子。赵王司马伦以此事为借口,带兵进京,捕杀了贾后,废黜了晋惠帝,自立为帝。文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不服,起兵攻打洛阳,展开了皇族之间残酷的混战、杀戮。战乱长达16年之久,七个王被杀,只有东海王司马越还在,由他操纵朝政。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晋惠帝中毒而死,司马越另立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自掌大权。“八王之乱”至此方告结束。

105.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在南方,晋琅玡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雄心勃勃,欲一举荡平东晋,统一南北。公元383年8月,苻坚率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又命裴元略率7万水师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时,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谢安之侄谢玄率领8万“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前秦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人心不齐,且远途行走、人困马乏,谢石、谢玄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大败秦军。淝水之战中,晋军以8万士兵击败前秦87万大军,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106.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是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的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鼎盛。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门生、故吏为了利禄,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为提拔寒门之士,而采用科举制度。科举的兴起,促使了门阀制度的没落。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描写的就是这种大姓豪族。

107.佛国梁朝

梁武帝活了86岁,一生在位47年(公元502年~549年),可谓“以佛法治国”。在他统治后期,佛教几乎被抬至国教的高度。他不但修造了大量佛寺、佛像,而且还翻译和撰写了大量佛教著作,亲自召集佛法大会讲经说法(据《南史》载,梁武帝前后举办大会16次之多)。最为显著的一例是他曾三次舍身同泰寺。他的大臣们“前后用赎身钱至三亿万”才把他赎回。据统计,梁代佛教最兴盛时,佛寺多达2846所,僧尼82700余人。所以诗人杜牧有《江南春》叹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8.短暂的统一

——隋

随着南北朝在政治、经济上的逐步衰落,身为北周辅政大臣的杨坚于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轻的周静帝让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建都大兴,他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登基后,果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改革,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并于开皇八年(公元588 年)12月攻占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后陈的都城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宣布了南朝的灭亡。至此,长期分裂的中国又复统一。隋文帝崇尚节俭,能以身作则,隋初形成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隋文帝在位20多年的统治,史称为“开皇之治”。文帝死后,太子杨广即位,年号大业,为隋炀帝。他即位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开凿运河,不断向外扩张,以致民怨四起,起义不断。公元618年3月,隋将司马德戡、宇文化及乘“骁果军”骚动的机会于江都发动兵变,缢弑隋炀帝,结束了隋王朝短暂的统治。

109.保闾制度

隋文帝即位之初,为了加强政府对户口的制度,进而扩大税源,就制订了保闾制度。保闾制度规定,县以下五家为一保,五保为一闾,四闾为一族,设置保长、闾正、族正等职务,分级对户口进行检查。公元585年,杨坚又下令整顿户籍,要求各州县按照户籍上的资料逐户核对,对谎报年龄以逃避课役的情况,一经查出,其保长、闾正、族正等都要受到处罚,对于不实的户籍情况,朝廷鼓励民间互相检举。同时规定,自堂兄以下都必须分居,另立户籍。这些措施完善了封建的户籍制度,既打击了豪强的势力,也使国家的赋税大大增加。

110.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皇位继承权之争的总爆发。世民和建成、元吉同为高祖原配窦皇后所生,建成为长子,世民次之,元吉排行第四。唐高祖即位后,立建成为太子,太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联合对世民不满的齐王元吉排挤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武德九年(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经玄武门入皇宫,埋伏在临湖殿附近,射杀了准备入朝的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奏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并派亲信“宿卫”高祖,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实。三天后,高祖立世民为太子,诏令军国庶事一切委太子处决。同年8月,高祖传位于太子世民,自称“太上皇”。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111.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小楼,名为“凌烟阁”。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24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这二十四功臣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112.显赫于青史,影响于后世

——贞观之治

隋后期,炀帝的改革引起关陇贵族的不满,从而导致大规模的军阀间接造反,最后李渊篡隋自立,并逐步消灭各路军阀。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了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政变之后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元“贞观”。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故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在位23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113.房谋杜断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唐代初年名相。

杜如晦,字克明,凌烟阁24功臣之一,中国唐初名相。

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谋杜断”。

114.从历史到神话

——玄奘取经

玄奘(公元602年~664年),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人,俗姓陈,名袆。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为法相唯识宗创始人。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经历了17个春秋,玄奘携带梵文经书357部回到长安。随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翻译佛经,译书75部,1335卷,并著有《大唐西域记》,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

115.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开元盛世

唐玄宗治国初期,以开元为年号,励精图治,经济方面打击豪门士族,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淘汰僧尼;发展农业。外交方面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关系,使国家得到进一步统一。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经济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唐王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唐代人口增长到5290余万人。唐代的商业亦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此时,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全盛的阶段,史称“开元盛世”。

116.请君入瓮

武则天的两名大臣周兴和来俊臣是当时有名的酷吏,成千上万的人冤死在他们手下。有一次,周兴被人告密说其伙同丘神责力谋反。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宗案件。

来俊臣请周兴到家里做客,他们一边议论案子,一边饮酒。来俊臣对周兴说:“有些囚犯再三审问都不肯认罪,有什么办法使他们招供呢?”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瓮,用炭火在周围烧,然后让囚犯进入瓮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认?”来俊臣就找来一个大瓮,按照周兴的办法用炭在周围烧着,来俊臣站起来对周兴说:“有人告密说你谋反,请老兄你自己钻进这个大瓮里去吧!”周兴非常惊慌,当即磕头认罪。

117.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

——安史之乱

开元之治晚期,朝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节度使安禄山拥兵边陲,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突厥等20万大军,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玄宗在长安陷落前,仓皇出逃,到马嵬坡,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使他缢死杨贵妃,他最后逃到成都。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唐军乘机收复长安、洛阳等地。公元759年,史思明率13万人进攻,唐军大败。史思明在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取胜后杀了安庆绪,称“大燕皇帝”。后史朝义杀死其父史思明。公元762年,唐军再次收回洛阳,史朝义出逃中被迫自杀,其部下将领全部投降,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118.想做奴隶而不得

——黄巢起义

黄巢为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市)人,世代贩盐为业。幼年读过诗书,学过骑射,科举不第。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很不满,决心要改变现实。公元874年末,濮州(今河南省范县濮城)私盐贩王仙芝在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布檄文,指斥唐政府“官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黄巢亦聚众响应。起义军在攻克洛阳之后,于公元881年进入唐都长安。唐僖宗逃奔成都。黄巢在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以尚让等为宰相、朱温为诸卫大将军,立起农民政权。公元882年唐军进行反攻,朱温叛变投唐,长安防线崩溃,战斗失利。公元884年,黄巢在泰山狼虎谷自刎,起义失败。

119.饭局上的兵权交接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从唐晚期藩镇割据和自身陈桥兵变总结出经验,即武将恃功拥兵自重会直接影响自己的统治,于是接受赵普建议,解除武将兵权。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召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等宿将饮酒,劝谕他们释去兵权,这是消除禁军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太祖又宴请节度使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劝使其罢镇改官,以消除藩镇割据的隐患。因为是在酒席上作出了决策,所以史称“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120.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是宋仁宗庆历年间的一次改革。宋仁宗时,官员数量骤增,土地兼并加剧,国内危机不断加深。与此同时,辽与西夏军队不断对宋侵扰,岁币和军费开支有增无减,国家财用入不敷出,因此,官僚士大夫中不断有人提出革新主张。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9月,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条改革方案,称为《十事疏》。其目的在于谋求整顿官僚机构,增强北宋国力。宋仁宗采纳范仲淹等人的革新主张,着重对吏制、职田、科举、学校、赋役等进行改革。但因新政触犯了一些贵族官僚的特权,所以遭到激烈反对。革新派范仲淹、富弼、余靖、尹洙、欧阳修、苏舜钦等被诬为朋党,遭到排挤。新政施行仅一年,即以夭折告终。

121.烛影斧声

公元976年,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他的死因颇为蹊跷,正史中没有他患病和死亡原因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的传说,相传赵匡胤病重,赵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但遥见烛影下晋王赵光义时或离席以及“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后去世。21日晨,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由于这个事件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成了千古疑案。

122.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省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宰相寇准反对迁都退让的主张,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澶州跨黄河南北为二城,宋真宗率军到达黄河南岸后不愿过河,禁军统率高琼用鞭子驱赶给宋真宗抬轿的卫士。当宋真宗的黄色龙旗插上澶州北城时,宋军欢呼之声在方圆数十里内都能听得到。士兵阵前掀动付弩,射死出帐督军的辽军统率,宋军士气受到鼓舞,重挫辽军。第二年,宋真宗在有利的条件下接受了《澶渊之盟》。条约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给辽银绢等钱物,史称“岁币”。

123.山河破碎遭劫难

——靖康之变

北宋末年,强大的金国大举南下,妄图借灭掉辽国之余威,一举占领北宋。金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北宋都城东京,宋徽宗退位,长子赵桓在12月13日继位,后庙号“钦宗”,年号“靖康”。后由于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军被迫退兵。但北宋王朝不思振作,主战派受到压制。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8月,金太宗又出动大军进攻北宋。软弱无能的宋钦宗对金军百依百顺,割地赔款。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春,金军扣押了宋钦宗、宋徽宗,并把他们押送到了金营。金太宗下令废掉宋徽宗和宋钦宗,把二帝连同其皇后、妃子、公主以及亲王、大臣等三千多人押送到金国当奴隶。这样,北宋王朝灭亡了。这次事变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124.一门忠烈

——杨家将

杨继业,北宋名将,被誉为“杨无敌”,史载其“军纪严明,屡建战功”,他曾收复云、应、寰、朔四州。在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伐中,被奸臣所迫,不幸受伤被擒,“不食三日而死”。杨继业子孙继承先辈遗志,为保卫国家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英勇善战,保家卫国,因此杨家将成为历代人民传颂的民族英雄。宋元之际,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文学家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

125.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江西临川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69年,神宗排除朝中大臣的反对和阻挠,果断地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筹备变法。围绕“富国强兵”这一目标,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由于新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项新法的推行过程中,遂无一例外地都遭受到他们的阻挠和反对。宋神宗逝世之后,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此前的新法便在元祐初期全被废止,变法以失败告终。

126.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是指宋代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派在元祐年间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春,宋哲宗即位,其祖母宣仁太后执政。宣仁太后是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将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接着新法大部分被废除,许多旧法一一恢复。通过变法而积聚起来的钱财,也在反变法派执政的几年当中耗散殆尽。与此同时,他还不遗余力地打击变法派。章敦曾对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的主张一一进行批驳,反变法派动员全部台谏力量,对章敦屡加击逐,直至其被迫赋闲。列为王安石等人亲党的变法派官员,全被贬黜。对西夏,则继承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把已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割让给西夏,以偷安一时。司马光及其后继者无视小皇帝,因而愈益激起宋哲宗的不满。宣仁太后一死,复辟旧制的反变法派随之垮台,并受到倍加沉重的打击。

127.精忠报国,还我河山

——岳飞抗金

12世纪初,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建立了金国。金在攻灭辽国之后,又将兵锋指向北宋王朝,金兵接连南下攻宋。而以宋徽宗、宋钦宗为首的北宋统治集团,不仅腐化没落,而且懦弱无能,致使宋军接连败退,金兵攻城略地、长驱直入。

岳飞和他所率领的“岳家军”因纪律严明、战功显赫深受人民爱戴,成了南宋抗金斗争的中流砥柱,接连大败女真,收复失地。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岳飞的抗金战斗至此被迫中断。公元1142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大理寺狱中。公元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岳飞一生念念不忘北伐中原,他曾书写下流传千古的豪词——《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28.帝国的没落:蒙古四大汗国

铁木真经过长期征战,统一蒙古各部,于公元1206年被推为全蒙古的“汗”(皇帝),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子孙继续向外征战,并以分封领地为基础,建立了四大汗国。分别是: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建立,统辖今阿尔泰山至阿姆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新疆的天山南北麓等地;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建立,拥有今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钦察汗国(俄罗斯编年史称“金帐汗国”),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建立,统领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广大地区;伊利汗国,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建立,统辖今高加索山脉和里海以南的地区。

129.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明朝建立

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屡立战功,受到郭子兴器重,郭子兴病故后统率郭部。公元1356年,占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击败各路农民起义军并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

明朝上承元朝、下启清朝,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130.诛齐黄,清君侧

——靖难之役

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他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的精兵,准备首先削除势力最大的燕王。燕王朱棣得知消息后于公元1399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发动靖难之役,最终占领了南京,建文帝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靖难之役历时四年,以朱棣胜利而告终。朱棣革除建文年号,继续使用“洪武”纪年,次年改元“永乐”。永乐元年,朱棣登基,是为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建立厂卫,继又迁都北京,使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131.海上史诗

——郑和下西洋

郑和(公元1371年~1433年),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明代初期,由于朱元璋31年的励精图治,农业、手工业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造船业的发达、航海技术的进步(包括罗盘针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航海知识的提高、大批航海水手的出师),都为郑和下西洋奠定了基础。明初这种强盛的国势、发达的贸易使得扩大海外贸易往来成为迫切的需求。于是,明成祖朱棣决定组织一支强大的船队前往“西洋”诸国。自公元1405年至公元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和平的交流,传播了华夏文明。

13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抗倭

明初,倭寇开始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沿海居民深受其害。在倭寇长期为患之时,明朝军队中涌现了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人。他治军有方,严格军事训练,将士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戚家军”。“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80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嘉靖末年,比较有远见的官僚纷纷建议政府解除海禁,发展海上贸易。到明穆宗隆庆时,明政府开始取消“海禁”,准许对外通商。这无疑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正常的海上贸易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

133.一身傲骨,不吐刚茹柔

——海瑞罢官

海瑞,明代著名政治家,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后人称其为“海青天”。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海瑞任诸暨知县,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曾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书,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帮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处死。直至同年12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他的传说故事,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戏剧《海瑞罢官》,全剧主要颂扬了海瑞执法严明、为民申冤除害、不畏强暴的刚正不阿的精神。

134.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明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为了实现向外扩张的野心,乘明王朝腐败而又摇摇欲坠之机,开始攻打抚顺城,书写“七大恨”诉告天下,揭开了明朝与后金萨尔浒之战的序幕。在这次战争中,努尔哈赤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正确作战指导,六七万后金军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在五天之内,将分四路而来的近十万明军击退。此战之后,明由轻忽自大变为软弱妥协,消极保守的战略思想占了主导地位,直至最后清叩关而入,明朝灭亡。

135.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清朝建立

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136.袁崇焕的守墓世家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明朝著名将领,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中进士。努尔哈赤率军南侵,明军大败,袁崇焕遂投笔从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袁崇焕率军一万战胜努尔哈赤13万人马,名震四海。但是崇祯即位后,皇太极运用反间计,使崇祯认为袁崇焕是内奸,将其凌迟处死,并将他的头挂在旗杆上示众。袁崇焕死后,跟随他多年的佘义士冒死偷回人头,埋在了自己家的院子里,并从此辞官不做,隐姓埋名。临死时,留下遗训:后世子孙不许做官、不许读书,也不许再回广东老家,要世世代代为袁崇焕将军守墓。从明末至今将近400年间,佘家共有17代人为袁崇焕守墓,袁崇焕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佘家的忠义共同感动着后人。

137.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妓,母亲早亡,从姨父姓陈。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时称“江南八艳”之一。崇祯时外戚周奎欲给皇帝寻求美女,以解上忧,后来田畹将陈圆圆献给崇祯。当时战乱频发,崇祯无心逸乐。陈圆圆又回到田府,后被吴三桂纳为妾。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在一片石攻破李自成,陈圆圆复归吴三桂。诗人吴梅村为她作《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138.少年康熙人小鬼大

——智擒鳌拜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鳌拜是清朝的开国元勋,曾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阁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鳌拜擅权自重,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到康熙14岁亲政时,仍把持着权力不放。康熙自幼才华出众,他挑选一批有勇力的少年侍卫在宫中练习布库,即摔跤,鳌拜上朝也不回避。鳌拜以为那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不以为意。康熙八年五月,康熙与索额图密谋,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又使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在鳌拜单独入朝时,由布库少年突然将其擒拿下狱,宣布鳌拜30条罪状。但念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康熙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

139.雍正是篡改遗诏才继位的吗?

雍正是如何获得皇位的是清初一大疑案,民间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是,雍正将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私改成“传位于四子”。但有学者认为这种传说完全是讹传,因为按照清政权的规矩,重大的文书都必须“满汉合璧”,就是既用汉文又用满文。应该说,雍正无法同时篡改满文与汉文。

第一历史档案馆里保存有当年的遗诏,从遗诏内容看,康熙指定的继承人正是后来登基的雍正皇帝。另外,有学者认为,从康熙晚年的一些言论和举动,比如连续两年派雍正去祭天,可以推测出当时他对继承人已经有所定夺。如果康熙真的要指定皇十四子为继承人,就不会在自己晚年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时候还派他到西北去做大将军。

但有学者认为,康熙生前不会有指定太子的亲笔遗诏,现存于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一定是雍正年间伪造的。

因此,雍正怎样取得皇位的依旧是一大悬案。

140.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朝末年,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湾,修建城堡,向台湾人民勒索苛捐杂税。台湾人民不断反抗,遭到了荷兰侵略军的镇压。

郑成功(公元1624年~1662年),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福建南安人,明朝平国公郑芝龙的长子。青年时代参加了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他组织民间武装和清兵战斗,为了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抗清根据地,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公元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公元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141.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旧时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故意从作者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迫害文人,以排除异见。文字狱历朝皆有,但清朝最多,由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如脱缰野马不可控制。甚至一些疯子胡乱涂抹也被定为“逆案”,凌迟处死,荒唐到极点。著名学者全祖望著有《皇雅篇》,叙清世祖得天下之正,被控告说,全祖望文内有“为我讨贼清乾坤”之句,居然冠“贼”字于“清”字之上,大逆不道!全祖望几遭陷害。文字狱摧残人才,造成社会恐慌。许多人不敢过问政治,思想禁锢,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42.少数民族管理机构

——理藩院

理藩院是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清以前历代封建王朝对于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只设官员兼管,不设专署。清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设蒙古衙门,由承政、参政主管,后改称“理藩院”,属礼部。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置尚书、侍郎;十八年,定官制同六部,理藩院尚书亦入议政之列,设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司。雍正时定以王、公、大学士兼理院事。乾隆改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咸丰十年12月(公元1861年1月)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前,兼办对俄外交事务。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9月,改为理藩部,清亡遂废。

143.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是清康熙年间平西、靖南、平南三藩王,借口清政府的“削藩”之议而发动的反清战争。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将充当前驱,从事招抚及武力镇压。在明朝降将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四人替清朝出力最大,所以均受封为王,形成了三藩。三藩各拥重兵,久据数省。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撤除。三藩遂起兵反清,三藩之乱爆发时,康熙帝仅20岁,他虽年轻,但机智过人。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胆略,出色地指挥了这场大规模的平叛斗争。公元1678年,吴三桂在内外交困中死去,一场席卷十省、长达八年的三藩叛乱终于被平息。

144.平服回疆

在公元17世纪初,中国天山南麓、新疆塔里木盆地形成了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部落,称为“回部”,人民大多信仰回教。回部有大、小两个和卓,一个叫“布拉尼敦”,一个叫“霍集占”,二人是兄弟俩。明朝末年,和卓掌握了政治和宗教的权力。清高宗平定厄鲁特的時候,大小和卓两兄弟带领军队抗拒。在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征服回疆后,此二人就成为了人质。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朝击败噶尔丹的达瓦齐后,二人被释放,乾隆让他们二人负责管理伊犁、叶尔羌地区。为加强在回疆地区的控制,清朝在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同时还严禁宗教干涉地方政务。另外,乾隆还减轻当地赋役,开展军屯,当地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

145.清代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

参赞大臣是清代职官名。因地理及民族特点,置于外蒙古乌里雅苏台、外蒙古科布多、新疆伊犁、新疆塔尔巴哈台、新疆乌什等地,辅佐将军办理军务。清代新疆伊犁将军下设参赞,又在塔尔巴哈台、乌什等处各设参赞大臣,等级略次于将军,皆由皇帝特旨指派。掌参赞军务,综理政事;另外,战时往往临时置参赞大臣,辅佐统帅,助理军务,分统军队。清末于东三省总督、西藏办事大臣及驻外使节下也置参赞大臣。专用满族官吏,为满官缺,不许汉人补任。乾隆末年,地方事务的管理主要由参赞大臣负责,尤其是晚清时,参赞大臣的重要性已经高于伊犁将军。

146.清朝对西藏的管辖

清朝对西藏管辖的三大有力举措是册封制度、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制度。

册封制度:清朝初年,五世达赖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待并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正式固定下来,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

驻藏大臣:公元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办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147.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亦称“土官制度”,是利用原部落的统治基础,任命其头领为朝廷官员,并可世代承袭、世守土地、人户,即所谓“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统治方式。统治者推行土司制度,其目的是“以夷治夷”。土司制度相传始于元,明代为土司全盛时期,明末清初土司制度走向衰落,清王朝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土司制度走向终结。清代土司的职衔分文、武两种,文职隶于吏部,武职隶于兵部。土司的承袭方法是按照嫡庶近亲的顺序严格排列,不得任意逾越,并需上报有关部院稽核批准。土司按规定必须缴纳贡赋,遇到战时亦有征发,但数额和范围比起明代来大大地缩小了。

148.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由中央王朝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这种政策事实上前代已有实行,明代把它定名为“改土归流”。清雍正、乾隆时期开始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推行。公元1726年,雍正帝采纳了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在滇、黔、桂、川、湘、鄂六省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对自动交印的土司,政府加以赏赐,或给予官职。对抗拒者加以惩处,没收财产,或将其迁徙到内地省份安置。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设立保甲、屯兵,推行统一税制,建立学校、兴科举、修道路,使清朝统治深入到边远偏僻地区。尽管少数地区还残存着土司制度,但影响大大削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彻底废除。

149.挽大厦之将倾,救民众于水火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公元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遂用鸦片来冲击中国的贸易市场,由于鸦片输入的急剧增加,使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造成国内白银大量外流,道光帝于公元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烟。林则徐于公元1839年3月到达广州。林则徐与邓廷桢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整顿海防,严拿烟贩,惩处受贿卖放的水师官弁。公元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150.当天朝遭遇帝国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对外“闭关锁国”,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英国当时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继公元17世纪40年代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公元18世纪英殖民主义者又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并于公元1840年~1860年,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1.一场腐败的“乌托邦试验”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以后,战时军费和对外赔款全部都加到了百姓身上。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农民的反抗风起云涌,尤以两广和湖南斗争最为激烈。

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两万多名群众在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作“太平军”,洪秀全被拥立为“天王”,初步建立了革命政府。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于公元1853年1月克武昌,3月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并作为都城。太平军建都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男女平等的政策,禁止买卖妇女和女婢。对外则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否认不平等条约,禁止贩卖鸦片,反对外来侵略。就在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却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最终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152.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随着太平天国和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清政府第一次感到了生存危机。面对这种局面,以总理衙门大臣奕欣、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新洋务派提出为抵御外侮、维护清廷的统治地位,引进西洋先进技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

洋务运动历时三十余年。公元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至此宣告破产。

153.国殇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在公元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公元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发动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由于公元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公元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战后双方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

154.103天的政治改革运动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清光绪年间(公元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和管理,发展资本主义。但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新政从开始之日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155.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公元1898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本来是山东一带的民间习武组织。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不断加深,义和拳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发展成了反教会、反侵略的爱国组织。公元1899年,义和团首先在山东省平原县发动起义。他们在朱红灯的率领下,四处打教会、烧教堂,与同教士狼狈为奸的地方官作对。义和团的势力不断壮大,震动了清廷和列强。公元1900年6月,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合军队向北京进攻。清政府被迫向八国联军宣战,但清政府抗敌决心并不坚定,而且义和团组织松散,武器都比较落后,抗击战争失败,北京陷落。为了向列强求和,清政府出卖了义和团。他们宣布义和团是“拳匪”,并任袁世凯为山东巡抚,与外国军队联合绞杀了义和团。

156.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

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公元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公元1905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公元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其中多数成员都是皇族。这个内阁一上台,就出卖铁路修筑权。这件事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很多省都发生了保路运动。当时,湖北一带聚集着很多革命党人,他们建立了大大小小的革命团体。共进会和当地新军文学社是其中主要的两个。这两个组织联合起来,组成了领导机关,准备发动起义。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一夜之间,武昌城就被攻占。随后,各地纷纷响应,全国掀起了革命的浪潮。到11月下旬,全国25个省区中,已有15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迅速崩溃。由于这一年是中国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157.袁世凯的“皇帝”梦

——复辟丑剧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公元1912年2月,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公元1913年3月,袁派人在上海暗杀宋教仁,又向帝国主义乞求借款,发动反革命内战,镇压了国民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公元1915年5月9日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经过长期准备,袁世凯认为条件已经成熟,遂即着手帝制复辟活动。于同年12月12日发表接受帝位申令,正式接受推戴。13日在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封黎元洪等128人爵位,成立“帝制大典筹备处”,下令改公元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基。袁世凯卖国称帝的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掀起讨袁战争。袁世凯不得不在公元1916年2月25日下令缓办帝制,撤销大典筹备处,3月22日又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仍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总共经历了83天。

158.亡国“二十一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半岛。公元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日置益向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直接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中国绝对保密。1月至4月,袁世凯一方面命外交部同日本谈判,一方面暗中逐步泄露内容,希望获得英美支持抗衡日本。中国的谈判代表多次拒绝要求中的部分内容,迫使日本作出让步,中国国内亦出现反日情绪。日本则以武力威胁中国。至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于9日前答复。5月9日,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来5月9日被全国教育联合会定为国耻日,称“五九国耻”。

159.大清帝国土崩瓦解

——清帝退位

公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清廷被迫起用闲置回家的袁世凯,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老奸巨猾的袁世凯一方面利用清廷的武力要挟革命党人议和妥协;另一方面以革命势力逼迫清帝退位,清帝退位诏书答应实行共和后由他任大总统。隆裕毫无主见,唯有抱着宣统帝痛哭流涕。袁世凯软硬兼施,并以“优待条件”为诱饵,逼迫清帝退位。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连发三道懿旨,宣布大清皇帝辞位,实行立宪共和国体制。这三道懿旨的颁布,标志着268年的大清王朝统治的覆灭,以及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结束。

160.辛亥革命第一枪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公元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随后,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公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61.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始终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清末的战斗口号;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指出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剥夺了人权,决非“平等的国民所堪受”,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结束“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的严重状态;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主要包括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遗产。

162.闹剧始末

——张勋复辟

张勋原是清朝的江南提督,统帅江防营驻扎南京。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军进攻南京,张勋负隅顽抗,战败后率溃兵据守徐州、兖州一带,继续与革命为敌。民国成立后,他率领他的“辫子军”仍然效忠于清廷。公元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三千辫子兵,借“调停”之名于6月14日进驻北京,解散国会,逼走黎元洪。7月1日,张勋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张勋把黎元洪赶下台后,段祺瑞便在天津发表讨张的通电和檄文,组织起讨逆军,7月12日攻进北京城内,“辫子兵”一触即溃,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丑剧仅12天便破产了。

163.“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公元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164.九·一八事变

公元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八百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三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65.二万五千里红色征途

——长征

红军长征(公元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公元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因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为保存实力,中国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公元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86000人,分别自瑞金、鄠都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公元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县会合,长征结束。长征历时两年,辗转14个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谱写的英雄史诗。

166.民族存亡下的大义抉择

——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被蒋介石拒绝。公元1936年12月12日晨5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捉蒋,十七路军还扣留了在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西安事变爆发。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等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事变后,在中共和苏联共产国际的努力下,12月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蒋介石同意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67.永不忘却的国殇

——南京大屠杀

公元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日军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屠杀。日军在疯狂杀戮的同时,还大肆奸淫妇女,大规模的抢劫、焚烧和破坏。据不完全统计,集体屠杀中国军民19万余人,零散杀害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达15万多具,被屠杀总数达30万人以上。这30万中国人排起来,可以从南京连到杭州;这30万中国人的血,凝起来有1200多吨。然而数字远远不止30万,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抗战胜利后,指挥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168.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又称为“新四军事件”,“皖南”即指事变发生地区——安徽省南部,而“新四军”则是指中国共产党辖下由叶挺、项英分别担任正、副军长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公元1941年1月4日,国共合作抗日期间,驻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的一支部队共约9000余人,奉国民政府之命北上到日寇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到达茂林一带时,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共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突围2000多人外,30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蒋介石随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并下令向新四军其他部队进攻。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