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灸除百病刮痧保健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18:43:16

点击下载

作者:宋敬东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灸除百病刮痧保健全书

图解灸除百病刮痧保健全书试读: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身心处在亚健康状态而不自知,不是腰酸背痛、颈肩疼痛,就是浑身没劲儿,但是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病。这时,他们需要一些简单方便的方法来调理身体、放松身体。艾灸和刮痧正是很好的选择。《灵枢官能》中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作为一种古老的防病治病方法,对很多疾病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一针二灸三用药”,艾灸在传统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艾灸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中医治病养生方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艾灸通过对人体穴位施灸,产生温热刺激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简单地说,艾灸就是用燃烧的艾草熏烤身体的局部,以达到治病养生目的的一种方法。艾灸具有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的功效,配合经验组穴,对因为寒和虚导致的多种现代疾病有非常好的效果。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易学易懂、适应证广、治疗费用低廉而且疗效显著等特点,艾灸的影响和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治病要治本,寻水要寻源。中医认为,疾病的根源在于我们吸收了太多的毒素,这些毒素在反复的吸收过程中进入血液,血液便受到污染。被污染的血液流进五脏六腑的任何一脏一腑,相应的部分都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只要我们掌握净化血液的方法——刮痧,便可随时随地将身体里的血毒排出去,保证身体健康无恙。刮痧一般是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刮痧板等工具在人体皮肤的特定部位,进行反复摩擦等一系列良性的物理刺激,通过刮拭经络,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从而改善局部气血循环,达到祛除邪气、活血散瘀、舒筋理气、清热解毒、开窍益神等功效。

艾灸与刮痧是我国传统中医源远流长的宝贵遗产,属于自然医疗保健方法,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灸方法具有独特的找病功能,就是能在疾病尚未出现的时候发现疾病,符合目前“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的医疗理念。通过艾灸的找病功能,可以让我们更早地发现疾病,防患于未然。刮痧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在疾病未起或初起的时候,刮痧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激发人体的“正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疾病比较严重时,刮痧也可以帮助人体疏通经络,促进病邪的排出,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不仅是健康人,病人也可以自己进行艾灸和刮痧。艾灸无副作用、简单易行、见效迅速,不但可以祛病,而且可以强身,是集治、寻、养三位一体和驱、补、通、调四效合一的绿色疗法。刮痧对皮肤看似是简单的刮拭刺激,其实是对体内脏腑、经络、体表、血脉、肌肉的总动员,可以调动机体的自我防卫系统,来调节失衡的气血,排出对身体有害的毒素,发挥最佳的保健作用,帮助身体排出毒素、清洁血液环境、重现体内阴阳平衡、激活人体自我痊愈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艾灸与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组穴灵活多变,可以自由组合,适合有不同需要的人群使用,有助于改善现代人寒、虚的体质特点。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艾灸与刮痧的医学理论,教给你简便、实用又有效的防病、保健、治疗方法,让你学会扶正人体阳气,驱除体内寒邪、瘀滞的艾灸法,掌握让潜藏疾病无所遁形的刮痧术。现在,你只需一步一步跟着本书的讲解,就可以进行自我诊断和保健。无论有无医学基础,都可以轻松入门,为自己和家人解急时之需、疗身体之疾。上篇灸除百病艾是祈求健康的一炷香

●艾灸疗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激发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寒除湿、消肿散结、平肝降逆、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补中益气、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延缓衰老、强身益寿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以经络、脏腑理论为指导,“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因此灸法是针灸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第一章 温通经络,“艾”到病除——走近神奇的艾灸

◎关于艾灸疗法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形象为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很像用艾灸治病的示意。古法今用,探秘绿色健康的艾灸疗法1 艾灸疗法——最古老的中医疗法

艾灸疗法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历代医家和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利用艾灸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使灸疗逐步形成了系统理论。由于灸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其适应证又很广,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既可祛除疾病,又能强身健体,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艾灸疗法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证可考,但因其用火,所以可追溯到人类掌握和利用火的旧石器时代。火的使用让人们认识到,用火适当熏烤或烧灼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治愈某些病痛。于是,远古的先民就采取用火烧灼身体固定部位的方法治疗疾病,灸法从此也就产生了。后来,又经过不断实践,人们最终选用既易点燃又有药理作用的艾草作为灸疗的主要材料,于是将这种方法称为艾灸。

关于艾灸疗法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形象为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很像用艾灸治病的示意。另外,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许多灸法,其中有“以艾裹,以艾灸癫者中颠,令烂而已”的说法。同一时期,《黄帝内经·灵枢·官能》中亦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施灸主要用艾绒,《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已初具形态。

伴随着中医的发展,艾灸疗法也在不断完善。东汉医家张仲景,提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见解。在《伤寒论》中,涉及灸法有关的内容12条,许多条文有“可火”“不可火”的记载。三国时出现我国最早的灸疗专著——《曹氏灸经》,总结了秦汉以来灸法的经验。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灸法已被运用到预防疾病、健身强体等方面,而此时瓦甑灸的发明,为日后的器械灸打下了基础。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采用灸法预防传染病,治疗某些热性病,并开创了灸疗器械的运用;至唐代,灸法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有了专业灸师;宋元时期灸法备受重视,国家医疗机构——太医局设针灸专科;北宋灸学著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详细地叙述了经络、腧穴等内容;王惟一制造了两具我国最早进行针灸研究的人体模型——铜人,这些对经穴的统一、针灸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时,人们还发明了利用毛茛叶、芥子泥、旱莲草、斑蝥等有刺激性药物贴敷穴位,使之发疱,进行天灸、自灸的方法。

明代是针灸发展的高峰时期,《针灸大成》《针灸大全》《针灸聚英》等一批针灸著作相继问世。人们开始使用艾卷温热灸、桑枝灸、神针火灸、灯火灸、阳燧灸等灸法。后人将艾卷温热灸的艾绒中加进药物,发展成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灸法在对休克、心绞痛、骨髓炎、硬皮病、白癜风等疑难病症的防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明末清初世乱纷纷,多数历朝名医编撰之典籍惨遭流落,针灸亦只在民间流传,至此灸法的发展进程遭受重大打击。时至清末,由于西方文化的流入,灸法陷入了停滞发展时期,但由于其简便安全,疗效卓著,在缺医少药的民间流传下来。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中医热”“针灸热”,艾灸疗法也随之复兴,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燎灸”“火柴灸”“硫黄灸”等新灸法,发明了电热仪等各种现代灸疗仪器。同时,灸法在对休克、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骨髓炎、硬皮病、白癜风等疑难病症的防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艾灸还开始涉及减肥、美容等领域,备受医学界的注目。

艾灸疗法作为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也一直对世界医学有着深远影响,针灸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后又传入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我国的艾灸疗法作为解除患者病痛的治疗方法之一。作为我国的医学瑰宝,艾灸疗法也应走入寻常百姓家里,解除人们的病痛,造福于民。2 灸除百病:用艾灸疗法祛病,既简单又有效

中医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沟通了脏腑与体表,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起来,并运行气血、调和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灸法就是在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将艾绒或某些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将艾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发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回阳固脱、消瘀散结等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扁鹊心书》有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意思是说: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为什么艾灸会有这样的功效呢?原来,艾叶本身就是一种药,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艾叶辛、苦,温;无毒,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

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中也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句话是说艾绒制成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通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

中医认为,艾灸的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补气益血、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除此之外,艾灸疗法还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事实上,不仅古代中医学对艾灸的保健功效大加赞赏,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艾叶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透入人体。艾灸可以升高局部温度,提高局部气血流量,缓解局部痉挛症状;艾灸可提高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能力;艾灸还可以刺激人体体液发生改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胸腺细胞活力的作用;另外,艾灸还具有增加心脏搏动量、强心抗休克的作用。3 艾灸疗法是集治病、寻病、养生为一体的妙方

艾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简便易行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着人。”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则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由此可见艾灸既可治病,又可防病。《名医别录》曰:“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从新》又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灸法所采用的艾叶药性偏温,为纯阳之品,加之艾火产生的热力,所以使得灸法具有独特的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之功效。施灸时产生的“药气”由表皮和呼吸被身体吸收后,能起到抗菌、抗病毒及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艾灸有直接“驱邪”的效应。此外,这种药气还具有安神、醒神、通窍的效用。

艾灸是通过经络体表直接给予人体温阳功效。艾灸生热,适量的热刺激施于适当的穴位便产生治病效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证、热证、虚证、寒证在病体体表可以出现一些嗜热性。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的代谢组织的代谢功能加强,促使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吸收。◎艾灸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黄帝内经》中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体检对找到未病有帮助,但是体检并不是万能的。体检能查出血糖、血压高不高,骨密度是不是降低了,却查不出来体内是不是有寒邪或者暑湿等病邪。中医讲的“未病”,是找病因、找病邪,是把破坏健康的元凶找出来。中医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穴位是纵行人体之上的经络的点,刺激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引起人体全身的反应,刺激穴位也能引起本经络的反应。经络是气血的通路,也是病邪的通路。艾灸治病是活用了其通经络的作用。

使用艾灸治疗疾病的人很多,但每个用过的人感觉都不一样。有的人感觉很明显,见效很快,有的人见效就很慢。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的阻塞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没有灸感也不是没有效果,而是表示经络中邪气瘀积严重,要点时间开瘀散阻,作用慢一些。在《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中有这样的记载:“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见见周遍一身。”可见灸感并非局限在施灸的部位,而是会沿着经络传导的。可以说,灸感是检验经络通畅程度的试金石,灸感的传导也可以认为是查找疾病的一种方式。哪条经络不通,病邪就在哪条经络里潜伏着。

人的抵抗力强,疾病就不易产生。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如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施灸,可以培扶人的正气,增强人防病治病的能力,而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补益作用。无论是调节阴阳、调和气血,还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艾灸对人体起到了一个直接的或间接的补益作用,尤其对于虚寒证,所起的补益作用尤为明显。正是这种温阳补益、调和气血的作用,帮助人们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4 只需灸一处,多种疾病即可消

用艾灸治疗疾病,花钱少、操作简单、效果好,对大多数常见病、慢性病和骨伤疼痛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艾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一个部位施灸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人身本来就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不仅经络系统与其他各种系统和器官具有完整统一的互相依存与互为条件的整体性联系,而且经络体系本身也具有完整与统一的整体性关系。例如手足三阴经,除足厥阴经外其他各经均不上走头面,而在头面部疾病的治疗中,不仅手太阴经的太渊与列缺为常用穴位,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阴脾经也可使感传至头面部,使艾灸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同一疾病,同一穴位,用同法多次灸治,感传路径基本上会前后一致。不过,也有前后不一、出现改道或跨越的情况。如在督脉取穴采用艾灸疗法治疗头面疾病时,感传可以先在脊柱左侧上行,以后又改在脊柱正中或右侧上行;如取用中冲,第一次可能由本经前臂正中上行,第二次则可能跨入手太阴经上行;取用至阴,感传可以进入足少阳经;取用关冲,感传可以进入手太阳经。有时灸治一个穴位,即能激起经气在周身上下反复回传。故任取某经某穴,只要能对病患部位发生影响与作用,就可以由外经内脏的关系而趋赴于病灶,也可由表里衔接的关系而迂回于病灶,更可规律性地从身体的一侧越过中线而走向另一侧。◎督脉取穴艾灸疗法治疗头面疾病时,感传先在脊柱左侧上行,后又改在脊柱正中或右侧上行。艾灸器具

用艾灸疗法中的温灸法需要借助器具,温灸器主要有三种,即温灸筒、温灸盒、温灸管。

温灸筒

1平面式温灸筒

2圆锥式温灸筒

温灸盒

3温灸盒

4多孔温灸盒

温灸管

感传的定向传导,根据病变部位可以向着内、外、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行进,同时更是为了要达到某一部位而不受内脏各个组织与器官的遮挡和阻隔,径行穿透而过。这种穿透作用,可能出现在前后互取感传横贯胸腹腔的众多病例中,或出现在感传的中途,忽然横贯肢体改道改经继续前进的病例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经络体系没有它自己的生理的正常途径,而是在病理影响下,生理的正常途径更可彼此延续、互相连贯,而体内的病变则是感传另辟新路和寻找捷径的缘故。经络的感传在全身上下反复周流与回传,表明经络自身的这种完整与统一的体系,这些都是穴位感传的整体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穴体系与身体某种特殊的形态结构存在着特殊的关系。

当多次对某一穴位艾灸可激起经气向远处流行时,在到达指(趾)尖及顶心以后,仍由原路回传至灸处,再从灸处出发向全身反复周流,也可不回至灸处而向全身周流。经穴体系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自然存在的,在病理情况下就更为鲜明而活跃。它和其他病理生理反应一样,也是一种适应防御和代偿机制。◎经穴体系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自然存在的,在病理情况下就更为鲜明而活跃。

因此,采用艾灸疗法灸治某一个穴位时,可以激起其所在经络及相关或相近经络的感传,通达诸经,使多种疾病得以消除。5 艾灸疗法是相伴一生的良医

人身上的病,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的病,比如食物中毒、骨折、皮肤外伤等从外面得来的疾病,即所谓的“得病”;另一类是内生的疾病,即所谓的“生病”,大多是身体平衡失调,可能是由于脏器功能衰退,也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情绪压抑或工作学习紧张导致生活规律出现了问题而引发的。

内生疾病需要好好控制,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遇到天气变化等外界因素或者情绪波动等原因,就会引发真正“疾病”出现。这一类疾病可以称为“功能失调”,有些在现代医学中被确定为疾病,有些则属于“前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在疾病还没露头的时候就把它控制住。艾灸疗法在中医疗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它所治疗的大都是“内生疾病”。

身体阴阳失衡,艾灸疗法可以调整阴阳,控制机体向好的方向发展。灸在体表,对人体伤害较小。所谓“是药三分毒”,即表明药物对机体的干扰最严重。一般来说,对于前疾病状态而言,应当首先考虑使用灸疗。那么哪些属于前疾病状态呢?例如失眠、便秘、情绪不稳定、健忘、某些慢性或周期性的身体酸痛或乏力。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人们的身体也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出现了诸多疾病。在这些疾病中,慢性病越来越普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侵蚀着人们的健康。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疾病的症状,采用比如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药物来消除人体目前所存在的各种症状,但是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通常伴随着比较复杂的症状,对于这些伴随症状往往没有合适的药物。慢性病所造成的虚弱体质,又为其他疾病的形成提供了温床,如果控制不好,难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艾灸疗法在中医界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最显著的优势就在于简便、对身体伤害小,也避免了吃药和手术的痛苦。而且艾灸疗法是可以由患者自己操作的医疗保健方法。灸法要见效果,重在疗效的积累。

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艾灸疗法的原理在于调理阴阳,使阴阳适度、身体平衡。平衡的意思是适度地调整体质,阳气不足的人可以通过灸法增补阳气,阴液不足的人也可以通过灸法滋阴。可谓:先天不足者,补其不足;先天有余者,泻其多余。◎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艾灸疗法的原理在于调理阴阳,使阴阳适度、身体平衡。

关于人体阴阳失衡,最常见的莫过于人体随着衰老而出现的功能衰退,也就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些身体问题,比如头晕、无力、消化不好、口渴、尿频、心绪不宁等。许多老年朋友有这些症状,但到医院检查却没有明确的疾病,不容易对症下药,实则有很多情况也不必用药。这些问题,可以当作疾病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当作保健问题来对待。艾灸疗法的作用在于消除让人不舒服的症状,调理气血,减缓功能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即所谓的延年益寿。

综上所述,艾灸疗法材料简单易寻,手法简单易行,可以由患者自己在家里进行简单的操作,且切实有效。对于常见失眠、疲劳、消化系统疾病、颈腰椎疼痛及老年人功能性衰退性疾病等,都可以采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此外,艾灸疗法不仅可以用来治病防病,还可以用来调和气血、养生防老。所以说,它是人们相伴一生的良医。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常用艾灸疗法1 艾炷灸:艾叶苦辛,能回垂绝之阳

艾炷灸就是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那么,艾炷又是什么呢?其实,艾炷就是把艾绒做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团。其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先将艾绒置于手心,用拇指搓紧,再放到平面桌上,以拇、食、中指捻转成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麦粒大者为小炷,黄豆大者为中炷,蚕豆大者为大炷。

在施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我们叫作一壮。施灸时的壮数多少、艾炷大小,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根据不同的操作方式,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着肤灸)和间接灸(隔物灸)两大类。一般而言,用于直接灸时,艾炷要小些;用于间接灸时,艾炷可大些。下面,我们为大家分别详细介绍:◎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着肤灸)和间接灸(隔物灸)两大类。

直接灸

即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是灸法中最基本、最主要且常用的一种灸法。古代医家均以此法为主,现代临床上也常用。根据对皮肤的刺激程度,直接灸又分为无化脓灸、发疱灸、化脓灸三种。(1)无化脓灸。施灸时多用中、小艾炷。可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涂少许液状石蜡或其他油剂,使艾炷易于固定,然后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用火点燃尖端。当患者有灼热感时,用镊子将艾炷夹去,再更换新艾炷施灸。灸治完毕后,可用油剂涂抹,以保护皮肤。此法适用于一般虚寒证及眩晕、皮肤病等。(2)发疱灸。用小艾炷施灸。等艾火烧到皮肤,病人感到皮肤稍微灼痛时,再继续3~5秒钟,此时施灸处皮肤出现一块比艾炷略大的红晕,且有汗出,隔1~2小时就会发疱,不需挑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过毒的毫针点刺数孔,放出液体,局部涂些紫药水即可。一般短期内留有色素沉着,不遗留瘢痕。此法适用于哮喘、肺结核、瘰疬和肝硬化腹水等。(3)化脓灸。用小艾炷直接安放在穴位上施灸。施灸前要选择平整而舒适的体位,在相关穴位上涂些蒜汁后,安放艾炷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后方可除去艾灰,更换新炷再灸。每次换新炷时,需重新涂蒜汁。在施灸过程中,当艾燃烧近皮肤,患者感到灼痛时,可用手轻轻拍打施灸部位四周,以减轻疼痛。灸毕,可在施灸部位敷贴灸疮膏药(淡膏药)或一般膏药,封护灸疮,大约1周可化脓形成灸疮,化脓期每日换药1次,5~6周结痂愈合,结痂脱落后遗留瘢痕。本法一般多用于四肢穴位,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肠胃病、肺痨、瘰疬、痞块、癫痫、发育障碍等慢性疾病,以及皮肤溃疡日久不愈、痣、疣、鸡眼和局限难治的皮肤病,另对高血压、中风的防病保健也有较好作用。◎化脓灸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肠胃病、肺痨、瘰疬、痞块、癫痫、发育障碍等慢性疾病。

间接灸

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药物而施灸,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加之本法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间接灸根据其衬隔物品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灸法。(1)隔姜灸。用厚约0.3厘米的生姜一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病人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用镊子将姜片向上提起,衬一些纸片或干棉花,放下再灸,或用镊子将姜片提举稍离皮肤,灼热感缓解后重新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此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对虚寒病症,如腹痛、泄泻、痛经、关节疼痛等,均有疗效。(2)隔蒜灸。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蒜片,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艾炷如黄豆大,每灸4~5壮更换蒜片,每穴1次灸足7壮。也可取适量大蒜,捣成泥状,敷于穴上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本法适用于治疗痈、疽、疮、疖、蛇咬、蝎蜇等外伤疾患。(3)隔盐灸。用于脐窝部(神阙穴)施灸。操作时用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若患者脐部凸起,可用水调面粉,搓成条状围在脐周,再将食盐放入面圈内隔姜施灸。本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之功。(4)隔葱灸。把葱白切成厚0.3厘米的葱片,或把葱白捣如泥状敷于脐中及四周,或敷于患处,不要太厚,上置大艾炷施灸,一般灸治5~7壮,自觉内部温热舒适,以不觉灼痛为度。本法适用于虚脱、腹痛、尿闭、疝气及乳腺炎等。艾灸疗法的种类

瘢痕灸

瘢痕灸:用小艾炷直接安放在穴位上施灸,灸后局部皮肤被烧伤,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故又称化脓灸。这种灸法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肠胃病、肺痨、瘰疬、痞块、癫痫以及久治不愈的皮肤溃疡病。

无瘢痕灸

无瘢痕灸:将艾炷直接安放在皮肤上灸治,但以不烧伤皮肤为度。适用于治疗哮喘、眩晕、慢性腹泻等一般性虚寒病症。

发疱灸

发疱灸:用艾炷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施灸,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甚至起疱如灸疮。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疾病。

隔姜灸、隔蒜灸

隔姜灸、隔蒜灸:用蒜片或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施灸方法。

隔盐灸

隔盐灸:用食盐填平脐窝(神阙)做隔垫物的一种施灸方法。

艾条灸

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3〜5厘米处进行施灸。

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距皮肤3〜5厘米处,平行往复回旋。

艾饼灸

熨灸:将艾绒平铺在腹部、穴位上或患处上面,然后覆盖几层棉布,用熨斗或热水袋在布上面温熨。

日光灸:将艾绒铺在患处或穴位上,在日光下暴晒,每次10〜20分钟。为防止中暑可以借助聚光镜聚焦。(5)隔附子灸。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后,切片厚约0.3厘米,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或将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做如1元硬币大、厚约0.4厘米的药饼,中间扎孔,放于穴位上置艾炷灸之。本法适用于各种阳虚病症,如阳痿、早泄、遗精以及疮疡久溃不敛或一些阴虚性病症。(6)隔胡椒饼灸。取白胡椒末加适量面粉,用水调制成1元硬币大、厚约0.3厘米,中间按成凹陷的圆药饼,再取丁香、肉桂、麝香各等份,共研细末,用药末填平凹陷,放于施灸穴位,上置艾炷点燃,施灸5~7壮,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本法可治风寒湿痹、局部麻木不仁、胃寒呕吐及腹痛诸证,亦可用于治疗湿疹、顽癣等皮肤病。◎隔胡椒饼灸可治风寒湿痹、局部麻木不仁、胃寒呕吐及腹痛诸证。(7)隔鸡蛋灸。取鸡蛋1个,煮熟,对半切开,取半个(去蛋黄)盖于患处,于蛋壳上置艾炷,以局部感觉热痒为度。本法适用于发背、痈疽初起诸证。(8)隔豆豉饼灸。取豆豉(或加花椒、生姜、青黛、葱白各等份)适量捣烂,用黄酒调制成直径2厘米、厚约0.3厘米的药饼,中间扎数孔,放在施灸穴位上置艾炷灸3~5壮。施灸中如豉饼被烧焦,可更换新饼再灸。本法适用于痈疽发背、顽疮恶疮、肿硬不溃或溃后不收口、疮面黯黑。(9)隔黄土灸。以黄色黏土做成泥饼,中间扎数孔,贴于患处,上置艾炷灸之。本法适用于湿疹、白癣及其他因湿毒而致的皮肤病。(10)隔巴豆饼灸。取不去油巴豆10粒(或加黄连末适量)研细末,加面粉少量,用水调制药饼放脐中,上置艾炷点燃施灸,也可与隔蒜灸合用,灸毕以温湿纱布擦净施灸处皮肤,避免药物刺激起瘢痕。本法适用于治疗食积、泄泻、腹痛、胸痛、小便不通等症,也可用于水肿和肥胖症。

以上为艾炷灸的几种常见灸法,除此之外尚有隔韭菜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陈皮灸、隔蓖麻仁等多种,总之根据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间隔物。2 艾条灸:调整人体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艾条灸是目前人们最为常用的灸法,因其方便、安全、操作简单,最适于进行家庭自我保健和治疗。艾条灸又可分为无间隔物和有物衬垫两大类,前者一般称为艾条直接灸,后者称为艾条隔物灸。另外,艾条直接灸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艾条隔物灸又分为按熨灸、隔核桃壳眼镜灸等。下面我们为大家分别介绍。

艾条直接灸

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灸的方法,又称艾卷灸法。根据艾条灸的操作方法,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1)温和灸。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在距皮肤3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固定熏灸,使施灸部位温热而不灼痛,一般每处需灸5分钟左右。温和灸时,在距离上要由远渐近,以患者自觉能够承受为度,而当对小儿施行温和灸时,则应以小儿不会因疼痛而哭叫为度。也有用灸架将艾条固定于施灸处上方进行熏灸,可同时在多处进行灸治。本法有温经散寒、活血散结等作用,对于神志不清、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施灸时,术者可将另一只手的食、中两指分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术者的手指感觉局部皮肤的受热程度,以便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进行温和灸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温凉度,以免因袒露身体而致伤风感冒。◎温和灸是距皮肤3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固定熏灸,使施灸部位温热而不灼痛。(2)雀啄灸。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在施灸穴位皮肤的上方约3厘米处,如鸟雀啄食一样做一上一下的活动熏灸,而不固定于一定的高度,一般每处熏灸3~5分钟。本法多用于昏厥急救及小儿疾病,作用上偏于泻法。注意向下活动时,不可使艾条触及皮肤,及时掸除烧完的灰烬,此外还应注意艾条移动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过快则达不到目的,过慢易造成局部灼伤及刺激不均,影响疗效。(3)回旋灸。施灸者手持燃着的艾条,在施灸部位的上方约3厘米高度,大约在部位中心点往上,根据病变部位的形状做速度适宜的上下、左右往复移动或反复旋转熏灸,使局部3厘米范围内的皮肤温热而不灼痛。适用于呈线状或片状分布的风湿痹痛、神经麻痹等范围稍大的病症。

艾条隔物灸

即在使用艾条施灸时,在施灸部位垫上某种物质,以免造成灼伤或烫伤。艾条隔物灸分为按熨灸和隔核桃壳眼镜灸两种。(1)按熨灸。在施灸的穴位或部位上预先铺垫6~7层棉布或绵纸,将用于按熨的药艾条“太乙神针”或“雷火针”点燃后,直接在施灸部位上趁热按熨;或用6~7层棉布包裹住艾火,直接按熨在施灸穴位或部位上。若火熄灭,再次点燃艾条,按熨。每次治疗时每穴按熨5~7次,也可同时多点燃几根艾条,交替使用,可保持火力的连续,使药力随火力持续不断地深入肌肤,加强治疗效果。“太乙神针”和“雷火针”除配方不同外,其制作、使用方法和作用大致相同,都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各种瘀证、痛证、虚证、瘘证,如附骨疽、闪挫肿痛等。(2)隔核桃壳眼镜灸。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如结膜炎、近视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取半个去仁干核桃壳,放在菊花液中浸泡15分钟,用细铁丝支成一副能够套住核桃壳的眼镜框架,眼镜框架外用钢丝向内弯成一个高与长约2厘米的钩形。将浸泡过的核桃壳套在眼镜框上,钩上插一段长15厘米的艾条,点燃后在患者的眼睛上熏灸,灸1段为1壮,一般1次灸1~3壮。◎隔核桃壳眼镜灸常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如结膜炎、近视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

除此之外,艾条施灸时还须注意以下几点: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务必将艾条熄灭,避免引起火灾,治疗完毕后可用一瓶口直径与艾条直径相等的玻璃瓶将艾条燃着的一端插入瓶口,隔绝空气,即可熄灭;艾条积灰过多时,则须离开人体,吹去灰后再灸,使用艾条灸法时,可准备一个烟灰缸,以便及时掸落燃尽的灰烬,避免烫伤;施灸时应注意火与皮肤的距离,切勿烧伤皮肤。如出现烫伤,起小水疱时,不必做任何处理,待水疱自行吸收即可。大水疱则用消毒注射针头刺破,放出液体,再涂上甲紫,外用消毒纱布固定即可。3 温针灸:严防艾火脱落,谨防烧伤

温针灸,又称温针、针柄灸及烧针柄等,是一种艾灸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此法最早见于《伤寒论》,但具体方法不详。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说:“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做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近代已不用药饼承艾,在方法上也有一定改进。其适应证已不局限于以风湿疾患,现以偏于寒性的一类疾病为主,如骨关节病、肌肤冷痛及腹胀、便溏等。

温针灸流传已久,多年来江浙一带颇为盛行,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人使用。此法有一举两得之妙,既达留针之目的,又加热于针柄,借针体而传入深部。其适应证很广,南方有些针灸医生,几乎每针必温,不扎白针(干针、冷针)。

施用温针灸时,应选用略粗的长柄针,一般在28号以下最好,长短适度,将针刺入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肉深厚处,行针得气后,留针不动,针根以与表皮相距2~3厘米为宜,在针柄上插入一段长1~2厘米的艾条(或将艾绒捏在针柄上),使其下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高。或点燃下端(温针补法)或点燃上端(温针泻法),或同时点燃两端(温针平补平泻法),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穴内,传导至经脉脏腑,用以治疗寒滞经脉、气血痹阻一类疾病。

施灸中如果不热,可将艾条(或艾绒)放得靠下一些,过热觉痛时,可将艾条(或艾绒)向上提一些,以觉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次可烧3~5壮或更多。此法方便易行,但必须小心防止折针,因烧过多次之后,针最易从针根部位折断。此外,采用本法施灸时,应防止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当艾绒或艾条段燃尽后,还有一些余火,此时最易脱落造成烫伤或烧坏病人的衣物。可在施灸穴位周围垫上厚纸片,以防止烫伤或烧伤的发生。

近年,采用帽状艾炷行温针灸的方法也比较盛行。帽状艾炷的主要成分为艾叶炭,类似无烟灸条,其长度为2厘米,直径1厘米,一端有小孔,点燃后可插于针柄上,燃烧时间为30分钟。因其外形像小帽,可戴于毫针上,故又称帽炷灸。帽炷温针灸既无烟,不会污染空气,同时,它的作用时间又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温针灸法。

电子温针灸是利用电热作用来替代艾炷、艾条使毫针发热行温针灸治疗疾病的一种灸法。施灸时,用毫针刺进预先选好的穴位或患处,施行手法得气后接通温针治疗机,每次灸治15~30分钟。适用于治疗颈椎病、骨质增生、关节痛、肩凝症、心痛偏瘫、下肢痹痛、哮喘、少腹痛、不孕症等。◎电子温针灸适用于治疗颈椎病、骨质增生、关节痛、肩凝症、哮喘、少腹痛、不孕症等。4 天灸:灸除“内”毒,一身轻松

天灸,近人称之为药物发疱灸,是用一些对皮肤有刺激性、能引起发疱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的一种无热源灸法。敷药后能使局部皮肤潮红、充血,甚至引起疱如火燎,故称灸。天灸所用药物大多是单味中药,但也有用复方的。常用的有毛茛、大蒜、斑蝥、白芥子、巴豆、细辛、吴萸、甘遂、天南星、蓖麻子等数十种。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天灸方法:(1)毛茛叶灸:将鲜毛茛叶适量捣烂,敷贴于穴位或患处。初时皮肤有热辣感,继而局部潮红、充血,稍后出现水疱。敷灸时间为1~2小时。发疱后局部遗留色素沉着,以后可自行消退。常用于治疗疟疾(敷贴寸口、内关、大椎)、寒痹(敷贴局部)、急性结腹炎(与食盐和捣,敷于少商、合谷)等。(2)斑蝥灸:施灸时先取一块胶布,中间剪一黄豆大圆孔,将胶布贴于穴位上,以暴露施灸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然后取斑蝥末适量(或以甘油调和)置孔中,上面再用胶布固定,灸至局部发疱为度。或用95%酒精浸泡斑蝥10日后,取药液涂抹患处。适用于顽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麻痹、胃痛、黄疸等。孕妇忌用。◎斑蝥灸适用于顽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麻痹、胃痛、黄疸等。孕妇忌用。(3)白芥子灸:取白芥子末5~10克,用水或醋调为糊状,敷贴穴位上,再以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取白芥子末1克,置于直径3厘米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在穴位上。敷灸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疱为度。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肺结核、口眼歪斜等。现在,临床常用复方白芥子敷灸(冬病夏治哮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取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甘遂、细辛各12克,共研细末(为1人3次用量)。在夏季伏天施灸时,每次取药末1/3量用生姜汁调如糊膏状,并加麝香少许,分摊于6块直径3厘米的油纸上,分别敷于肺俞、心俞、膈俞处,用胶布固定,每次敷灸4~6小时。从初伏开始,每伏(10日)各敷灸1次,每年敷灸3次,连续治疗3年。(4)旱莲草灸:取鲜旱莲草捣烂敷于大椎穴上,胶布固定。灸1~4小时,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起疱为度。可治疗疟疾。(5)蒜泥灸:取紫皮大蒜适量,捣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吐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一般敷灸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潮红或起疱为度。(6)天南星灸:取天南星末适量,以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颊车、颧髎穴,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可治疗面瘫,左贴右,右贴左。(7)威灵仙灸:取威灵仙嫩叶捣烂,加入少许红糖拌匀,敷贴足三里穴可治痔疮下血;敷贴身柱穴可治睑腺炎、结膜炎;涂擦还可治疗疥癣、神经性皮炎、痣、疣等。敷贴后如局部出现蚁爬感,应将药去除,以起疱为度,避免过度刺激。(8)蓖麻仁灸:取蓖麻仁捣烂敷于涌泉穴,可治滞产及包衣不下;敷贴百会穴,可治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敷贴患侧颊车、下关、地仓,可治面瘫。(9)细辛灸:取细辛末适量,用陈醋调敷于涌泉穴或神阙穴可治疗小儿口疮。(10)吴茱萸灸:取吴茱萸末适量,用陈醋调敷涌泉穴可治高血压、口腔溃疡、小儿水肿。如加入黄连亦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1)甘遂灸:取甘遂末少量敷贴肺俞穴治疗哮喘;敷贴大椎穴治疗疟疾;敷贴中极穴治疗尿潴留。也可以在甘遂中加入适量的面粉,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敷贴在穴位上,再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12)马钱子灸:将适量马钱子切片或研成细末,敷贴颊车、地仓穴,可治疗面瘫。(13)食盐灸:取细净食盐炒热待温,纳满脐窝,再取麸皮适量,加醋炒热,装入布袋放在脐部盐上敷灸,用来治疗脱证。(14)半夏灸:取生半夏、葱白各等份,共捣烂如膏,敷贴患处,或制成栓剂塞入患侧鼻孔,每次30分钟,每天2次,可治疗急性乳痈。(15)荆芥穗灸:取荆芥穗切碎炒热,然后装入布袋内敷灸患处,可治疗荨麻疹。

此外,还有葱白灸、巴豆霜灸、小茴香灸、芫花灸、鸦胆子灸、生附子灸、生姜灸、乌梅灸、五倍子灸、桃仁灸、川芎灸、透骨草灸、山楂灸、薄荷叶灸、蓖麻柄灸、丁桂散灸、椒豉膏灸、白胡椒丸灸、车桂散灸、桂术灸、鹅透膏灸、复方公丁香灸等。5 熨灸:活血化瘀,扶阳正气

熨灸是使用一些中药及其他传热的物体,加热后不用包裹,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穴位或患处皮肤上,做来回往返或旋转移动行熨烫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熨灸通过使特定部位皮肤受热或借助热力逼药气进入体内,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祛邪止痛等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