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机遇与利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3:38:33

点击下载

作者:毛光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联网的机遇与利用

物联网的机遇与利用试读:

第一章 物联网的机遇

近几年,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听到“物联网”这个名词,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智慧生活的场景:顾客站在橱窗前,就可以看到各类服饰的虚拟搭配效果;上班族只要从办公室里发一条手机短信,家里的电饭煲就会自动煮饭;车主通过车载终端,就可以知晓道路上的交通状况,以及附近哪里还有车位……除了这些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物联网还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变化。抓住物联网的机遇,要在全面系统地了解物联网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物联网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带来了产业的大发展、市场的全面升级和网络精准制造方式的大突破,加快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城市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安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全面系统地了解物联网

准确把握利用物联网的机遇,首先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物联网的知识。俗话说:“知者不惑、会者不难、艺高者胆大”,充分说明了“知”、“会”、“艺高”的重要性。一、物联网是信息化进入智慧阶段的产物

信息化经历了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现在已经进入智能化(智慧化)这一高级阶段。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物联网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见表1-1)。表1-1 信息化进入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续表

以信息化网络为例,其发展已经走过了大型主机、小型机、个人电脑、台式(桌面)互联网等多个阶段,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正向泛在网的新阶段迈进(见图1-1)。图1-1 信息化网络进入移动互联网和泛在网的发展阶段

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发展的是信息化装备的大发展(见图1-2)。凭借着更强的处理能力、更友好的用户界面、更小巧的外形、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新产品的出货量和用户数往往是上一代主流产品的n倍。目前,信息化装备已进入“智能终端大发展”时代,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成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联网时代,一辆汽车、一艘轮船、一架飞机、一栋房子、一个加气站、一台机器或一个工厂,都可以当作一部放大了比例的固定终端或移动智能手机来设计并使用,这就是谷歌开发网络控制的无人操作的电动汽车的原理,也是无人驾驶的飞机、轮船、机器人会有更大发展的奥妙。图1-2 信息化装备进入移动智能装备的发展阶段二、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比互联网应用更加广泛的一次浪潮。

概念解释1 物联网的概念最初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99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Labs)提出的“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概念解释2 物联网是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数据通信技术内置于物理对象,使其可被整个数据网络或互联网跟踪、协调与控制。这是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观点。

概念解释3 物联网是建立在数据云存储、业务云计算之上的,是将智能终端通过先进网络相联的一个业务数据智慧处理体系。它是一个云、管、端一体化的体系,或者说是一个云计算技术与具体业务及过程管理相融合的体系。

物联网的“物”、“联”与我们平常说的“物”、“连”的概念是有区别的。物联网的“物”,就是指“智能终端”的“端”;“联”相当于“网”,或叫“管”,用于连接“物”与“云”,因此物联网中的“管”,就是数据传输的管道、管网;“云”等于“云存储与云计算”,“云”是对云存储与云计算的总称。

现在学界对物联网的业务应用,如叫智慧城市还是叫智能城市存在不同的见解。在我看来,这个争议可以统一起来,智能在物(端),智慧在云(云储存的大数据与大数据的业务云计算)。三、物联网的架构(一)物联网的物理架构

从物理架构上看,物联网是由智能的物体+先进的网络+智慧的云脑三者构成的云、管(网)、端为一体的一个体系,如图1-3所示。图1-3 物联网的云、管、端架构体系

图1-4是以智慧医疗系统结构为例,借以说明物联网的云、管(网)、端一体化体系架构。

从这一角度来看,对物联网概念完整准确的理解可以表述为:物联网就是物与物能够联网,并智慧地发挥作用的一个体系;一个云、管(网)、端(物)一体化、云计算技术与具体业务及过程管理相融合的一个体系。其结构关系与形成的过程见表1-2。图1-4 “智慧医疗”云、管、端垂直一体化操作(运营)系统结构图表1-2 物联网结构关系与形成过程续表(二)物联网的进一步细分

物联网是由智能终端、经济高效的泛在网、业务专用网、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业务云服务平台五部分构成的。

1.智能终端

物联网最重要的是“端”,它有“联网”与“智能”的功能。智能终端大体可以分为器物类终端、机器与装备类终端、机构类终端三类,如图1-5所示。图1-5 物联网智能终端类型

2.经济高效的泛在网

泛在网包括有线网、宽带网与无线网等,当前要加快4G无线宽带网的建设。

经济高效可以从两方面理解:经济是指泛在网建设能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收费,为更多的物联网客户创造应用的条件;高效是指泛在网能提供更高水平的网速、网传质量,以及无所不在的服务。

3.业务专用网

对业务数据的感知与处理装备相联,形成了业务专用网。这是物联网中的微型网、局域网。有人称之为传感网,其实称传感网不够准确,因为它还具有对业务数据进行相应的自动化处理的功能,具有“传”、“感”、“处理”三种功能。在绿色安全制造方式的“物联工厂”中,或在智能电网、智能气网、智能水网的应用中,这方面的特性会得到更充分、更具体的证明。物联网的微型网、局域网建设,有武汉市国土资源监控网的建设方法可借鉴;诺基亚公司的“灵动应用”也为业务专用的无线网建设提供了方便。

4.业务操作系统软件

业务操作系统软件设置在业务专有云平台上,是云计算为专项业务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方法。开发对象是业务关系数据(不是非关系数据),为相对有规律的业务活动服务;相当于人的大脑的功能,把业务数据处理的云计算服务通过格式化、标准化、规范化、简便化来实现。同时,通过大数据挖掘非关系数据的关联关系,可以开发新的业务操作软件,提供新的业务智慧服务。

业务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目的是提供“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实现有智慧的服务;统一对各物联终端和其他系统资源提供简便服务,为业务提供全流程的专业服务,为客户提供统一的按需服务与权益保障的监管服务。

5.业务云服务平台

云有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之分。当前我们可以从业务专有云做起。由于云具有分布式架构的特点,对每朵专有云的再云化,就可以组成更大规模的综合应用“云”。因此,从专有云做起,并不妨碍将来形成大型云、综合云,大可不必一开始就建设与业务量不匹配的大型云。同时,通过经济高效的网络,云数据中心可以设在遥远的能源富集、平均气温低、交通方便的地方。通过对业务数据的分析、挖掘、可视化等云计算技术,外加开发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以及其他软件,专有云的建设将为客户提供智慧的业务分析、预测判断、决策协调与全程监管等技术性的服务。(三)物联网的“五部分”组成与云、管、端一体化的关系

物联网的业务云服务平台、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业务专用网、泛在网和智能终端这五部分和“云、管、端”一体化的关系如图1-6所示。图1-6 物联网的“五部分”组成与云、管、端一体化的关系四、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具有聪明智能的物体,简称“智能终端”;二是具备在线实时、全面、精确定位感知的功能,简称“实时感知”;三是具备系统集成、系统协同的巨大能量,简称“系统协同”;四是具有“一览无余”的庞大数据比对、查询能力,简称“大数据利用”;五是具有超越个人大脑的大智慧、超智慧的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能力,简称“智慧处理”。五、物联网应用的分类

物联网应用的分类可从图1-7得到一个形象化的了解。图1-7 物联网应用的分类(一)按物的终端分类

物联网中的“物”,包括机器(装备)、汽车(火车)、电梯等各种形式的“物(端)”,智能终端可以有固定式与移动式两类。因此,就有了机联网、车联网、梯联网等。

1.机联网(厂联网)

对企业机器设备进行智能化与联网改造,并由云存储、云计算进行统一管理,形成连续生产、集中管控、资源共享的网络制造模式。

2.车联网

通过泛在网,对车载电脑、驾驶员的手机、加油站、维修点、停车场等智能终端进行物联,对出行车辆进行跟踪服务,包括出行的气象服务、实时路况服务、加油停车服务等全面、全程服务。如上海、台北建设的车联网。

3.梯联网

通过对一个城市的电梯进行联网,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有效运维、安全保障服务。如杭州开展的梯联网试点。(二)按网络类型分类

1.区联网

在一个区域内建立物与物(机械)联网的业务应用模式,相当于局域网的一种类型。按照对环境与安全事故“重在预防”、“控在始发”,“应急重在施救与阻断灾害的扩大”、“救灾要防次生灾害”等积极应对治理的理念,对各类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各种装备(包括生产、检测、监控等装备)进行联网,对各企业进行全面、全程监控管理,防控废气、污水、固废排放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实现绿色安全生产目的。区联网是属于机联网管理服务的一种应用方式。如对医化、造纸、蓄电池、印染等园区或产业基地提供安全环保服务保障。

2.市联网(市域网)

在一个城市的区域内对各类传感器、探头、声像等装备进行全面联网,并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分别开展“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安居”等业务,为市民提供高效、优质、方便、舒适、安全的网络服务体系。(三)按业务类型分类

按业务类型分,有“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气网”、“智慧油网”等,下面简单介绍智慧电网与智慧气网。

1.智慧(能)电网

智慧电网由智能家庭综保装置、智能电表、智能变电所(无人值守)、电网云等组成,可实现对电网的全面监控,对电网的受电、变电、输电、供(用)电全程进行智能化计量、调度、安全保障等。

2.智慧气网

智慧气网是对智能供气站、智能加压站、智能计量检测的管阀进行联网,并由气网云进行经营管理的体系,具有智能服务管理、实时自动计量检测、智能安全保障等能力。

加强城市“智慧气网”建设,是保障居民高质量用气与安全用气的需要。近30年来,中国城市经历了烧煤饼、使用罐装煤气、使用管道煤气的跨越,现已进入家家户户使用管道煤气的阶段。经普查,仅宁波城区的地下气网就达4000多公里,2013年管道煤气用户比2000年增长了540%。各城镇也迫切需要加快“智慧气网”建设来满足众多用户的需要,同时又能保障城市气网运行的安全。

综上所述,物联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系,它是一个把“各类终端装备+网络服务+云技术使用”融为一体的体系。如果对照《关贸总协定》中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三种贸易形态分类的话,物联网这个体系中的“各类物体装备”就相当于“货物贸易”,“网络服务”相当于“服务贸易”,“云技术使用”相当于“技术贸易”。因此,也可以说,物联网是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三种贸易方式为一体的一种新商务模式。六、物联网应用开发的要求(一)关键是要开发智慧云脑

物联网的业务应用具有在具体的业务内容与技术水平层次上的双重要求。这个“双重要求”可用智慧城市的坐标系来说明,如图1-8所示。图1-8 智慧城市发展的坐标图

物联网、具体业务与业务的过程管理的融合创新构成了横坐标,表达的是物联网逐项开发的业务,最后全面建成智慧城市。

云服务的能力与技术水平构成了纵坐标,表达的是提供智慧服务水平的层级高度,如业务操作系统软件的1.0版、2.0版、3.0版乃至n版的不断升级。现在最需要的是开发与业务内容、过程管理融合创新的“智慧”操作系统软件。(二)注意云、管、端一体化的匹配

一是要打破条块分割的小数据,形成大数据;二是要建设与业务需要相适应的专用网;三是要让各类用户终端实现智能化、融网化。(三)实现物联网应用的五个方面融为一体的商务模式开发

物联网应用开发的五个方面分别是:智慧技术,即具有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业务内容,即开发出基于专有云的业务操作系统软件;过程管理,即全过程、全链条无缝链接的管理再造;安全管控,即能使客户的权益、秘密与网络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先进体制,即能提供上述“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云工程服务。图1-9为这五方面融合为一体的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商务模式。图1-9 物联网应用开发的五个方面融合为一体的商务模式

第二节 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机遇

一、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其阶段变化(一)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颠覆性技术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性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包括装备与服务;二是产业性的颠覆性技术创新,这就是现在学界热议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或第四次工业革命。因此,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产品、装备与服务的一种创新,是颠覆原有加工方式、制造方式的一种创新。

这个概念最早由《创新者的窘境》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坦森提出。他当时提出的概念是破坏性技术和延续性技术。所谓破坏性技术是指,对原有技术的使用模式产生了破坏性的结果,主要是出现的新产品、新装备替代老产品、老装备;或者生产新产品、新装备的企业取代了生产原有产品、装备的企业,产生了破坏性的结果;所谓延续性技术则是指,渐进性的创新,是对原有产品与装备进行完善性质的技术创新。破坏性的技术创新的效果是“替代”,延续性技术创新的效果是“完善”。克里斯坦森试图证明,新兴公司如果掌握了某种能打破现有生产方式的技术新发明,就可以打败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公司。比如20世纪70年代发明微处理器的英特尔公司、20世纪90年代掌握重新利用金属废料方法的纽科公司都证明了这一点。(二)技术创新的分类

根据变革性程度,学界对技术创新的分类大体有三组相对应的表述,见表1-3。表1-3 技术创新的分类

应该明确的是,我们通常说的“新技术革命”,相当于“破坏性技术创新”或“颠覆性技术创新”。

过去的科技进步实际上只有少数技术进步属于颠覆性技术创新,更多的属于延续性技术创新。但现在由于网络型技术创新生态的出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大量涌现。

麦肯锡国际研究院(MGI)预测了技术进步的经济前景和破坏能力,认为“破坏性技术”或“颠覆性技术”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技术发展速度快、创新快;第二,未来影响力空前,会产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第三,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第四,具有破坏经济结构的潜力。2013年5月,麦肯锡发布了研究报告《12项颠覆性技术引领全球经济变革》,根据到2025年每年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排序,这12项颠覆性技术依次为:移动互联网、知识工作自动化、物联网、云计算、先进机器人、智能驾驶、下一代基因组、储能技术、3D打印、先进材料、先进油气勘探与回填、可再生能源。(三)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作用“维持性技术创新”着眼的是既有应用和市场需求,强调的是对现有的产品、服务、技术及管理方式的改进,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如100年的不断创新,打造出了一把最锋利的“瑞士军刀”。“破坏性技术创新”是用新的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替代原有的产品与服务。如短信服务让BP机退出历史舞台,传真机使电报走向衰亡。“维持性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保持既定的市场规则和商业模式,强化现有的市场格局和公司地位,主要被行业及细分市场的主导者或既得利益者所采用。“破坏性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打破既定的规则和商业模式,试图推翻现有的势力平衡,改变竞争格局,以争取更有利的市场位置,甚至取代行业龙头地位,往往被有着远大抱负的后来者或者意欲强行侵入该行业的外来者所采用。如光盘驱动器取代了磁盘驱动器,移动电话替代固定电话,这是破坏性技术或产品的创新;而Google高度精准搜索广告瓦解门户网站完整的在线广告业务,则是破坏性的商业模式创新。(四)颠覆性技术创新与维持性技术创新的阶段变化

颠覆性技术创新往往因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当企业处于创业期时,其技术创新基本上是颠覆性的;当进入成长期后,其技术创新就以维持性为主、破坏性为辅,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也是维持性的;进入成熟期后,其技术创新由维持性开始转向破坏性,但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总体上还是维持性的;进入衰退期后,没有破坏性的创新就不可能再继续发展,所以此阶段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都是破坏性的。

我们以芬兰的造纸业为例,可以看出颠覆性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芬兰的人口只有500多万,但是国土面积很大、森林很多,尤其是与俄罗斯交界地带的森林更多。因此,芬兰的森林制品、纸浆和造纸等,在出口产品中占很大的比重。芬兰制造产品的40%是出口的(目前浙江制造产品的出口比重在20%左右);在芬兰的出口产品中有一半是纸浆和纸制品。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造纸行业对芬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但他们依靠造纸装备的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网络化及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可视化的检测与零排放的污染处理方式,使造纸装备产业和造纸行业获得了新生。现在,芬兰的造纸、纸浆以及网络造纸装备等仍保持着大量出口,很有竞争力,但没有产生污染。这说明只有改变污染的制造方式,才可以出现没有污染的制造产业。二、物联网技术是颠覆性技术

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曾经预言,“互联网已逐渐发展为一种基础性技术,并将使颠覆许多行业成为可能。”2013年年初,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王元在2012年理事扩大会所做的题为“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与体制改革”的演讲中断言,“在未来5~10年间,所有的产业变革主要还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交叉应用。”对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将以颠覆性技术的面貌登上产业变革的历史大舞台的观点,越来越多地得到学界、业界的认同。同时,不少专家认为,由于物联网对于工业制造业多样化的适应、多层次水平的灵活应用,因此颠覆的作用就会更大、更惊人。

美国思科公司发布的《迎接万物互联时代》白皮书认为,“在全球1.5万亿个事物中,仍有99.4%尚未联入互联网(目前只有100亿个事物联入),有朝一日它们将成为万物互联的一部分”;“2013~2022年,万物互联对全球企业的潜在价值达14.4万亿美元。更具体地来说,未来10年,它有望使全球企业利润增加21%。”因此,思科首席执行官(CEO)约翰·钱伯斯宣布,思科的又一次转型是实现“物联网”与“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设施”(Application Centric Infrastructure,ACI)的结合,是从设备提供商全面转型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司变身为全球第一的IT公司。无独有偶,2013年谷歌公司大举收购美国的机器人公司,一年就收购了10家企业。在物联网的环境下,各类机器人都是智能终端装备。谷歌公司收购那么多的机器人公司,目标只有一个,即谷歌将全面介入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带来了市场的替代性颠覆,制造方式的颠覆,对原有的数字中心的颠覆。颠覆性技术创新,颠覆的不只是技术,而是对产品、装备与制造方式的大面积的替代,这种替代虽然有个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但其产生“产品换代、机器换人、制造换法、商业换型、管理换脑(云脑替代人脑)”的变化可能是难以逆转的。(一)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带来了“网络智能产品、网络智能成套装备”的颠覆性大面积的逐步换代

正像网络音乐替代汽车音响一样,“网控空调”必然很快替代室内遥控方式的空调。这种颠覆性技术带来的产品装备的大面积换代将在今后三五年内渐次发生,并产生巨大的市场冲击。因为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会促进其发展步伐。这种物联网技术的大面积的逐步换代,特点就是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绿色化,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专用电子产品与传统产品、装备的组合,大面积地为传统产品、传统装备装上传感器、芯片、嵌入式软件等;二是网络化的操作软件与成套装备的组合,包括与工业机器手等机器人的组合,推动了“硬件+软件”的服务型装备的发展;三是工业设计、创新设计的发展,使专用电子产品与传统产品的“一体化”组合得更加完美,使网络软件与成套装备组合得更加和谐。(二)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机器换人”、物联网工厂,“绿色、安全、节约”的制造方式将替代“污染、危险、浪费”的制造方式

物联网制造是现代方式的制造,将逐步颠覆人工制造、半机械化制造与纯机械化制造等现有的制造方式,最终使现有的制造方式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国内外学界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越来越统一的看法。同时,大面积雾霾等污染危害,使得这种绿色制造、安全制造、节约制造的方式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环境、健康安全、和谐发展的各界人士的欢迎,形成众望所归的社会合力。

物联网技术将带来“三大改变”:一是出现无操作人员的车间、无操作人员的工厂。这样的企业,将不再有影响操作人员健康与安全的工种,甚至没有蓝领工人、灰领工人,而代之以“白领工人”。白领工人的工种名称可以是“应用工程师”或“监控工程师”,“白领工人”的工作与社会地位将会更有尊严;二是“零排放”生产。物联网时代,整个生产过程将是精准投料、优质加工、在线检测、废料(水、气、热)复用、“零排放”管控的过程,真正实现绿色与节约型的制造;三是高水平的安全防控。制造企业对每套装置、每个环节都进行网络化、智能化管控,形成了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每个生产环节、每个加工步骤都纳入数字化管理、云计算服务、可视化监控、实时性调节、快捷型应对,从而确保生产安全。因此,德国等一些国家在进行新的工业革命部署时,为了改变城市拥堵程度、方便工人上班,做出了“工厂留在城市”与“工厂重返城市”的安排。过去城市的“退二进三”的理念正在改变,高端制造的都市工业与宜居相结合的新型城市生态可望逐步形成。(三)实施对分布式小云的再云化发展战略,加速了对传统数字中心的颠覆

实现可行的分布式小云再云化发展,主要是要把握三条原则:

一是坚持物联网应用产业要技术、业务、质量服务的过程管理一起抓。从技术层面来讲,要把专项业务的云、管(网)、端的技术创新一起抓,尤其是要加强局域专用业务物联网的建设。从业务层面来讲,要加强基于专有云的业务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从管理层面来讲,就是要加强保障服务质量、服务安全、客户权益与秘密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落实各项有效的管理措施,要以高质量、高品质的云服务,稳扎稳打地开发云服务市场,提供可体验的业务示范,打响服务质量的品牌,防止低水平开发、欺诈客户等市场开发行为。要实施云服务公司的准入制度,推广标准化的购买云服务合同,开展竞争性的云服务公司的评价,建立第三方评估结果公开排序制度,提升优秀云服务公司在市场客户心目中的形象,促进云服务公司的优胜劣汰,营造购买云服务健康消费的市场环境。

二是鼓励云服务商务模式创新。支持农业云服务工程公司、工业云服务工程公司、学校云服务工程公司、城市公共服务云服务工程公司的发展。要通过培育农业云服务工程公司、工业云服务工程公司、学校云服务工程公司、智慧城市云服务工程公司,抢抓物联网产业的机遇,加快“机器换人”、农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城市公共服务现代化的步伐。

三是鼓励通过专业物联网市场的开发,打造上规模的云服务公司。农业、工业、学校的云服务工程公司,对每个农业企业、工厂、学校、城市政府的客户都要力求承担云、管(网)、端业务的总承包、长承包;对自身的公司要专注专项业务的特色发展。如学校云服务工程公司,如果选择做小学的就专注做小学业务,如果选择做中学的就专注做中学业务,这样才能培育技术加业务的复合优势。例如,中学教育有地理课,当讲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时,可以通过开发多媒体模拟模型来教学。这种业务型的教育工具开发,只有专注于业务与技术结合的云服务公司才能做得更好。要加快百、千、万同一类客户市场的规模开发,如果一个农业云服务公司承接了百家、千家、万家农业种养企业的总承包、长承包,工业与学校的云服务工程公司也一样采用这种针对专门客户的发展战略,有一天就可对长承包的百、千、万家的小客户云进行再云化的提升;同时,这些客户本来就由自己的公司总承包、长承包,规模化的再云化并不难,分布性小云经过统一再云化之后,规模化的大中型的农业云、工业云、学校云、城市云公司就可以顺利产生。三、物联网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价值与方法(一)物联网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价值

维持性技术创新微笑曲线的左边是研发设计,右边是销售,中间是制造;主要的增加值是在左右两端,中间的制造环节相对比较低。当物联网颠覆性技术创新出现以后,微笑曲线是不是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物联网颠覆性技术创新出现以后,微笑曲线如图1-10、图1-11所示,将会出现四种变化:第一,维持性(完善性)技术创新,其制造部分增加值的微笑曲线底点在横坐标线上;在物联网颠覆性技术创新后,制造业增加值曲线发生了变化,底点不在横坐标线上了,因为装备终端的网络与智能化把它拉高了,形成了“装备+电子+软件”的增值;物联网微笑曲线底点离横坐标线的高差,主要取决于装备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水平。第二,在物联网颠覆性技术创新时,业务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产生了新的增值。第三,在物联网颠覆性技术创新时,出现了“工程总承包”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商业模式,它也推高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区间的附加值曲线,其商业模式是“交钥匙工程”,所以它产生了“工程总包的增加值”。第四,物联网的运维服务长承包的商业模式,其曲线延长了“全产品的生命周期”,产生了运维服务的增加值,使增加值的微笑曲线加以伸展上升。图1-10 维持性(完善性)微笑曲线的变化图1-11 物联网颠覆性技术创新后技术创新微笑曲线(二)物联网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方法

1.多种技术优化集成利用

最典型是乔布斯的苹果智能手机,从单项技术来看,好像并没有新的突破性的技术;但是苹果是将多项新技术巧妙地组合在一部手机里面,这就诞生了客户可以凭借互联网不断下载软件的“智能手机”。这使得手机这个装备的功能通过下载新的软件不断“升级”,产生了苹果智能手机对其他一般手机市场的颠覆性效果。

2.协同创新

物联网是一个业务创新体系。只有做强每项业务的“每个链条环节”,才能做强业务链。因此,要加强每一个链条之间的“协同创新”;任何一个链条的“短板”,都将削弱整个业务体系的竞争力。因此,做强业务体系的“协同创新”,是物联网产业的内在要求。物联网的业务体系,就是包括业务专有云、专用网、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业务智能终端在内的一个体系。例如,“智慧安居”,就是包括安居专有云、安居专用网、安居业务操作系统软件、智能安防终端设备等在内的体系,缺一不可,存在任一个“短板”都不行。

加强物联网业务体系的“协同创新”,原理同做强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一样,要把握好以下三点:(1)必须有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一般要具体到网络与智能化的产品或者是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装备,或者专项物联网的具体业务系统软件。例如,浙江省在2013年以来开展的“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就是以开发市场适用的、经济性价比高的“纯电动汽车”作为具体的总目标。(2)要有明确的任务细分,并找到愿意且有能力承担细分任务的企业。例如,浙江省开展的“纯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试点,就明确了攻破“电池隔膜以替代进口”、汽车动力电池、汽车电子、汽车电机、汽车电控软件、智能充配电产品、快捷电池充电服务、电动公交节能空调、智能行车安全保障、车联网运行服务与安全监控等多项需技术突破的任务,并且已把大部分任务分解到愿意且有能力承担的企业。找准做强产业链需突破“短板”的细分任务,找准能完成技术创新任务的企业,是一项费心费神的工作。(3)要建立“技术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固然也是一种方式。但我们经过调研发现,由于没有“技术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许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2013年以来,浙江省还在光伏装备、现代物流装备、船舶装备、智能纺织印染装备、环保装备、现代农业装备、“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了“建立不同企业之间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的探索,其主要的构成是:

第一,对参与产业技术创新的每个企业规定明确的技术创新任务与完成时限,以签订“责任合同”的方式进行保障,并明确违约的追究办法。

第二,对于参与产业协同创新的不同企业的任务协调、进度协调,也主要通过“合同契约”的方式来保障。

第三,对于参与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协调与工作协调,通过建立企业间的定期交流、签署共同协议或备忘录的机制来确认。

第四,对于企业间技术创新的协同,还要通过建立省级部门的“一家牵头、多家部门参与的合作服务”促进机制,省、市、县的联合服务与督查机制来推动,当然,关键是要认真落实到位。

上述三点是加强物联网业务体系协同创新、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制建设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浙江省已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与应用链方面、光伏发电装备产业链与输配电局域网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技术协同创新的合作体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必须完成的体制创新,意义十分重大。

第三节 物联网促进了产业的大发展

一、物联网促进了网络化、智能化产品与装备的大开发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在大数据云存储与云计算的支持下,使物与物相联并高效运作、发挥作用的网络。因此,物体的网络化是其最根本的要求。同时,它也带动了各类物体,包括固定的、不固定的(移动的)物体在网络化基础上的智能化、服务化、低碳节能的绿色化。在物联网“云、管、端”三者的实际应用中,智能终端的使用量远远大于“云”与“管”的规模,不仅远远大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产品与装备的开发规模与业务价值量,而且远远大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开发规模与业务价值量,同时也会大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发规模与业务价值量。这是物联网带给人类社会发展最大的“礼包”。从战略全局看,这是最值得重视的领域。因此,要把网络化、智能化的新产品、新装备开发作为物联网最大的机遇来利用。从表1-4可以看出,物联网为我们带来了智能终端类产品与装备的大发展。表1-4 物联网带来的智能终端类新型产品与装备的大发展续表

物联网带来新型产品、装备开发的机遇,具有领域与水平广泛的特点。(一)可开发的产品与装备的领域相当广泛

按美国思科公司2013年发布的白皮书,现在物联网的开发水平还不到应有开发水平的百分之一。产品、装备的网络化开发,包括生活消费类的各类物品,建设类的设备与工程,生产制造类的各种投资装备,计量检测服务类的数字化可视化新型识别、定位、检测、计量装备(如各类传感器、射频识读终端、视频监控等)四大系列。智能化新型产品与装备网络化的开发方法,主要是通过工业设计与创新设计,为传统产品、传统装备装上网络化的各类传感器、各类芯片、内部控制或操作软件。就像前几年“犀利哥”照片走红网络时发明的一个词叫“混搭”那样,呈现传统产品、传统装备与各类传感器、芯片、软件空前广泛的“混搭”新时尚,“混搭”早的早发,“混搭”好的多发,“混搭”妙的久发。给衣服纽扣、鞋子“混搭”上传感器,就可以跟踪穿着的人并随时予以时空定位,防止智障老人与幼儿走失;玩具加装电子产品就是智能玩具。给桥梁、隧道、大门、围墙等各种建筑装上传感器等,既可以检测计量各建筑工程的结构构件的负荷变化状况,保障工程的安全,还可以形成工程的智慧安防能力,防控并记录各种非法侵入行为,保障工程设施使用者的安全。各种网络化及数字化可视化的新型检测计量装备的开发,为零排放零伤亡的工业制造与工程建设开辟了绿色安全的新通道,为环境安全、生产安全的物联网制造方式,特殊工程的物联网建设模式提供保障。把网络化、自动化与控制芯片加装到各类装备上,可以生产出由网络远程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无人机)、无人操作的生产线、无操作人员的物联网工厂、地下管道疏浚的机器人,可以开发出各种服务型的装备(不能把技术与装备分离开来)。应该指出的是,服务型装备是技术软件与装备硬件一体化的模式,对这种模式不可以简单地按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分类,就像不能把人与呼吸系统分开的道理一样。如果一定要分类,应该称为“服务型装备制造业”。

我曾经在浙江嘉兴看到一家生产LED(节能灯)产品的企业,这个企业的老总是个年轻且有现代科学素养的人。他听了物联网的培训课后,灵机一动开发了一款网络手机控制的“家用LED灯加微型网络音响”产品。我们能看到的只有LED灯,看不到音响。LED灯的灯光色彩与强弱可以通过网络手机调控;音响的歌曲也可以用智能手机从网络中点播,音量也可由手机控制。这个“混搭”型组合的产品上市后,在发达国家很畅销。问其原因,客户反映该产品有两大优点:一是它是利用无线网的设备,克服了家里有线网重复布线的烦恼;二是能更加巧妙、有情调地利用家庭的有限空间。(二)可供开发的水平层级非常广泛

物联网应用现在仍处于初始阶段,初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的智能终端均有市场客户。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对于浙江这样长期以低端制造、中小企业为主的省份来讲,这样的市场准入机遇更为宝贵。我们完全可以从初级水平或中级水平的可联网的智能产品与装备开始介入,在不断积累技术、经验、客户、人才过程中逐步向高水平演进发展。(三)可适用的企业面广量大

产品、装备、工程等领域的多样化开发,技术水平的多层次开发,为面广量大的各类企业、各类市场主体都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无论是生产一般消费类产品的企业,还是生产装备类投资产品的企业;无论是生产成套装备的企业,还是生产配件、组件的企业;无论是生产工业制造装备类的企业,还是生产工程施工装备类的企业;无论是从事产前、产中的产品制造与服务的企业,还是从事工程建成后的运维服务型企业,都可以从物联网的发展中,包括各类智能终端的开发中找到商机,寻找到新的客户与市场。二、物联网促进了电子产业的大发展

物联网的器物终端、机器与装备类终端、机构类终端的发展,促进了专用电子产业的发展,包括各种类型、各种规格、各种系列的传感器、射频识读终端、视频监控设施、空间定位装备、芯片、软件、机器人等各类专用电子器件的应用迅速扩大。与各种市场规模大的通用电子器件相比,虽然有的专用电子器件的批量不一定很大,但开始应用时因先发优势,将会获得丰厚的利润;然后通过系列化的开发,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赢得更稳定的客户。2011年中国进口芯片的价值量为1550亿美元,2013年达到2315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2%。同样,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36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近30%,2013年已突破5000亿元。这与其他产业的增速相比,简直是一个神话。

可联网的新型智能产品与装备的大发展迅速扩大了芯片的大市场;各类物联网的建设,开拓了大规模的传感器市场;各类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成套装备的发展,开拓了大量的机器人使用市场;道路、隧道、桥梁的安全需求,开拓了能综合检查车辆超重、超长、超高、超温与驾驶员超疲的大型复式计量检测器市场。

各类专用电子应用的迅速扩张,其中一个值得关注与利用的特点就是呈现不同水平的多层次发展态势,这同样给发展中的中国浙江省等地方提供了积累性开发的难得机遇。

利用好各类专用电子应用扩张的机遇,各类电子器件生产公司要迅速调整发展战略,以客户为中心,迅速走上与专用智能终端客户的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合作发展之路。在公司内部要进行初级、中级、高级水平的组织架构重组,以利于专业分工,加快电子产品器件的系列开发;同时,可以考虑把不同水平层级的制造专用电子产品的分公司设到客户集聚规模大的区域高新区去,实行面对面的生产与售后服务。在公司的营销上,要改变依赖通用产品客户的传统营销模式,宜采用送可联网产品与装备的设计图纸上门、送新型产品与装备智能开发方案上门的营销模式,为专用电子客户提供“吃现成”式的服务,让没有技术队伍的企业也能分享物联网的发展机遇。这样可加快公司客户的开发,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利用好这个机遇,对于各高新区来说,就要认真分析并确定其辐射半径内的规模量最大的专用电子的客户,通过定向招商,引进、扶持国内外专用电子创业团队创业,尤其是有经验的海归创业团队,引进整车、整机、成套装备类的工业与创新设计公司、工业工程公司、专用电子产品开发公司,抢建专用电子与软件产业基地。三、物联网促进了各类专用软件的广泛开发与应用

与互联网不同的是,物联网的软件开发是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的过程。物联网智能终端的多样性、规模化,给各种嵌入式软件的多样性开发创造了机遇。为不同水平层级、不同大小规格的量身定制的嵌入式软件,提出了不同寻常的企业生产供给方式,适应不同客户水平的“一键通”、“一指灵”的嵌入式软件更容易被智能终端的制造客户所接受,但同时又必须提供可被专用网、泛在网等“网络跟踪控制”的可联网的便利。

网络提供的“众集”、“众包”尤其是“众创”的机遇,使社会一步一步地进入“玩软件”的时代。各种与专业数据库相适应的自动化、智能化软件,成了人们便利使用的工具,甚至成了年轻人快乐工作的“玩具”,市场扩张速度令人咂舌。工业设计、创新设计的通用软件,在设计人们日常消费品时,通过调取日常消费品设计数据库的各种模块、色彩与结构的模型,再进行各种内在功能与外观色彩的优化,人们可以像玩积木一样来设计新产品,这使得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的通用软件客户大量增加。工业设计的大型专用软件,如船舶整体设计、环保成套装备设计,将以个性化、产业性强的特色来加快市场开发。各种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软件,各种生产过程与不同业务、不同类型的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实时检测计量、实时定位跟踪、实时在线控制的“组合型软件”,各种与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管理相融合的量身定制的、以局域网应用形式为主的物联网业务操作系统软件都将依次浓妆登场。物联网应用市场上演着:大的软件带着小的软件“共舞”,通用软件、专用软件“齐飞”,实时定位计量软件与网络控制软件合作“精妙绝伦”,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主角”演绎着“辉煌”。四、物联网促进了大数据、云服务等网络服务产业的大发展

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一样,必然带来网络产业的蓬勃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是促进云服务产业的发展。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衍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各种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的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一些城市大量的居民、企业、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数据存储与业务计算的服务实现外包,将大大加快大数据、云制造产业、云服务产业的发展,开发出都市高端产业发展的新业态,爆发出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正能量、新能量。二是促进云工程产业的发展。云工程产业是加快物联网应用开发的新型商务模式,是推进物联网产业、新工业革命的“发动机”,体积不大能量大,消耗资源不多作用大,应特别加强培育、创业资助、支持做强。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几组楼群占地不多,但上交税收达70多亿元,企业利润达200亿元以上。发展各类云服务公司、云工业工程公司,不仅用地用能少、排放少、产出高、贡献大,而且还可以迅速抢占物联网产业制高点,抓住物联网的产业命脉,我们不能不重视。如果一个城市有几十家这样的云服务公司或云工程公司,那么全省的“机器换人”工作将会迅速地提质、提速、增效,产业的“腾笼换鸟”尤其是“换鸟”的形势也会迅速改观。因此我们要大力引进、引导新建、培育云工程公司,并全力支持加快市场的示范开发。具体来说,促进云工程公司发展的可行举措有:

一是引导支持成套装备设计公司、成套装备制造公司、大型科技型集团公司、大型软件开发公司、科技型网络专业服务公司新建或联合组建云工程公司与云服务工程公司。由浙江中控集团新组建的“能源云”服务与工程公司取得的进展,令人欣慰,这足以说明,这样的新建重组是一条可行的成功之道。二是优先支持云工程公司、云服务工程公司建立重点企业研究院,支持加快技术型的市场开发团队、云工程设计团队、云工程施工团队、操作软件开发团队、售后服务运维团队的建设,要走“专业结构合理、人才合作融洽、人文生态和谐”的人才强企之路。三是实行重大科技专项优先支持的政策,加紧对设立“科技重大工程专项”予以重点支持。浙江嘉兴光伏高新区引进的国家电网研究院,以研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云计算管理服务软件的技术入股与万马集团组建的“光伏发电云服务管理与工程公司”,发挥了先发优势,同样说明抓住物联网发展“产业命脉”的重要性。四是要试行市场开发的首个业务示范。这反映了高技术应用的复杂性与让人们认知并接受必然有个过程的规律,只有实践的力量最能说服人。浙江省之所以开展20个智慧城市的业务试点,正是遵循了这种高技术业务应用的社会认知与接受的过程规律。现在,浙江省的“智慧能源”与“智慧高速”,宁波的“智慧健康”,杭州的“智慧安监”,诸暨的“智慧安居”的示范试点,也证明了这样做的必要性。这个道理也类似于装备的首台套采购使用,实质上是物联网业务的首个合同的业务示范。出路是要实行物联网应用的首个业务合同议标,并开展市场开发的业务公开示范试点。方法是通过专家与各方面民主评审的程序,开展对各高科技公司提供的业务公开示范方案的比选,择优选定承接首个业务合同的企业;同时,对业务示范试点要按责任书或合同全程跟踪监管,定期公布示范试点的进展,动态确定继续试点或中止试点工作;最后是以最终的示范试点体验促进物联网业务应用市场的开发,促进优秀公司的诞生。五、物联网促进了网络安全产业的大发展

物联网、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如同冷兵器时代战场那样,有了“矛”的兵器,自然就诞生了“盾”的兵器。保障网络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应通过法律治理、制度规范、标准建设、强化执法来保障,但同时还要通过发展网络安全产业来提供专业的技术保障。这为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机遇,具体表现为:一是促进了网络安全专用芯片、软件、装备的发展。二是推动了网络监管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创造了网络安全工程业的发展机会。如同战争战略纵深防御一样,对涉及网络安全过渡圈层、网络安全圈层、网络核心安全圈层的安全防御保障,必然为网络安全工程业的发展提供机会。同时,根据物联网可相对独立的运作特点,可考虑有条件选择某些工厂、城市的物联网采用专用芯片、专用软件、专用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的设计,以保其安全。这样,也扩充了网络安全的工程产业的内涵;四是加快网络执法工具与大型数据库开发利用能力的建设。如同实体社会的刑警、巡特警、治安警需要武器装备一样,虚拟社会的网络执法,同样不能只凭警察的“两条腿去追犯罪嫌疑人的汽车”,同样需要开发大量的网络巡查工具、证据搜索并加以固定的工具、证据损坏的恢复工具,需要建设与犯罪嫌疑人的图像数据、语音数据、疾病损伤生理特征数据、携带使用电子工具(手机等电子产品)数据、饮食生活特征与家居数据、出行车辆等关系数据、社会交往圈的关系数据等进行比对的大型数据库。六、物联网加快了在线实时识别、定位与计量检测装备的创新发展

在线实时可视化识别、定位与计量检测装备发展,源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关于重量、温度、湿度、浓度的数字化计量技术迅速获得了突破,并得以在智能感知领域广泛应用;关于长度、宽度、高度的数字化计量与反映时间、空间的位置动态变化的时空位置定位服务与计量技术,各类远红外、高清成像技术、电子射频传感等技术的大量出现,形成了可视化的定位、计量、检测技术集群,改变了过去定位与检测单纯依赖物理与化学分析的方法,从而为在线实时可视化定位与计量检测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线实时可视化识别、定位与计量检测装备的发展,还得益于网络产业应用需求的拉动。化工、建材、皮革、印染、造纸、钢铁等制造工业,尤其是流程工业的绿色、安全、节约的制造过程控制,特别需要相应环节进行实时可视化的计量与检测;各类工程建设,尤其是大型、复杂环境的工程施工,同样需要实时与准确的定位与计量;智慧交通,对油、气、水、电等管网的安全监控同样需要实时的定位计量装备;室外的大气雾霾、河流水质、土壤分析的环境检测,无论是正常天气还是恶劣天气,都需要精确的检测数据;人们的会议、上班出勤登记、食品药品的便携式检查,同样需要精准与可靠的检测装备;从农业的棉花采摘、西红柿采摘到茶叶采摘的智能采摘机、自动化的机器人,同样需要准确、可靠、高水平的色彩辨识与计量定位技术。物联网的出现,扩大了在线实时可视化检测定位装备的应用领域与市场,改变了原有的检测定位模式,提升了可视化实时定位检测的要求,凸显了发展可视化实时定位检测装备的重要价值。

在线实时可视化定位检测装备的发展意义重大,附加值高、技术水平高、市场容量大,关系到物联网的应用,是物联网产业链中的相对“短板”,因此要大力发展。要加强在线实时可视化定位检测的技术创新投入、力量投入与注意力的投入,抢占这个领域自主创新、物联网产业命脉的技术制高点;要立足于应用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完善鼓励做强产业链的政策,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专用的过程制造实时可视化计量定位检测装备,推动石化、医化、造纸、印染、皮革等网络成套制造装备向绿色、安全、节约方向提升;大力发展油、气、水、电的专用可视化的分段计量、检测与适度控制装备,为智慧油、水、气、电、管网的应用提供保障;要大力发展实时可视化的复杂环境定位检测装备,与环境检测物联网加以集成,为人民群众提供准确的环境检测报告服务,食品、物品安全检测监管服务,更加方便可靠的医疗健康保障服务等。总之,要抓住机遇,重视“短板”,加快创新,促使在线实时的可视化的定位检测装备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第四节 物联网促进了市场的全面升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政府作用。

发挥更好的政府作用,要加强对市场的作用与作用规律的学习研究。不懂得市场,就无法真正懂得什么是“更好的”政府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价值规律是一所大学校。”也就是说,要学习市场知识,掌握并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发挥更好的政府作用。认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就可以放松对市场知识、市场规律学习的想法是不对的。学习市场,了解市场,尊重市场,才能驾驭市场,并弥补市场的不足。一、物联网带来的是消费、投资、出口市场的全面升级(一)物联网带来了消费市场的升级

要满足经济学上讲的“需求”,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支付能力;二是具有满足需求的产品、装备与服务的供给,二者缺一不可。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满足新需求的产品、装备与服务,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引发了市场的升级扩张。

物联网的发展,使新消费品种齐全、规模巨大,创造了从物质到精神的新型市场。首先,各类物质消费市场得到了扩张。如通过网络手机控制的新一代空调、家居安全防护的新一代安防装备,针对老年人护理照顾的智能装备,还有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各种智能健身装备、保健理疗装备、不断换代的各类电子装备等。其次,发展满足精神需求的网络服务市场。满足人民全面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是网络在线知识学习、考证培训,让人们获取新知识更方便,学习提升技能更有效,支付执业资格证书培训费用更自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有文化娱乐、网络电视、在线阅读、在线音乐、个人与家庭的照片、资料数据的云存储服务外包。随着监管的加强,云存储服务市场还会继续扩张。最后,网络还提升了传统服务业。如网购的发展,提升了传统商业;互联网金融,引领着传统金融的创新;网络购票,拓展了传统客运市场;“智慧旅游”,开发了更多的旅游客源;智能护理,加快了护理市场的发育;智能陪护,细分了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陪护市场,促进了老年人等不同人群陪护市场的发展。(二)物联网带来了投资市场的升级发展

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绿色化的物联网装备与服务,启动了新一代投资市场。

首先是对已有装备的更新改造。用现代的制造方式替代传统的人工制造、半机械化制造与机械化的制造,拓展了巨大的投资市场。出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物耗能耗与污染处理成本等考虑,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成为各类企业的共同选择。据浙江省2013年对企业“机器换人”(其实质是现代化技术改造,大家通俗地称为“机器换人”)的调查,一些原半机械化的冲压、打磨、铆焊、上涂料等环节的“自动化机床+机器人”的更新改造,改善了劳动条件,保障了员工的生产安全与职业健康,还获得了很高的投资回报。有的一年左右就能收回投资,一般的投资回报率也在30%以上。“无操作人员车间”、“无操作人员工厂”模式的“机器换人”,虽然投资回报率相对低一点,但也能达到15%~20%以上,比起其他领域的投资,回报率高出很多;而且其投资的装备与系统,服役时间相对比较长,相当合算。据2013年浙江省工业投资的统计,企业“机器换人”的更新改造投资达5000亿元,已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0%以上。

其次是增加了新上项目的投资。物联网装备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获利能力又相对较高,这激发了上新项目、建新工厂、上新工程的投资兴趣。物联网启动的是“服务与装备一体化”的投资市场,这不仅刺激了制造企业的投资,而且也刺激了各类事业单位、城市政府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资。(三)物联网带来了进出口市场的升级

智能化的产品与装备,往往具有节约利用能源与资源的功能,不仅提高了我国产品与装备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为开发发展中国家的装备市场创造了机遇。原来只为国内市场生产装备的企业,已开始转向国内外市场的一并开发。原来专做一般消费品进出口贸易的大型进出口贸易企业,有的已开始组建技术装备研究院,建立装备工程公司,开发“技术创新研发+装备工程施工+国内外市场营销”的新业务。这种技术贸易、工程服务、货物贸易相结合的新型贸易公司,将谱写“科技兴贸”的新篇章。

消费、投资、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三者协调推动增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物联网带来的宝贵机遇,切实抓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关键要加强“两个开发”的工作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物联网带来的市场,无论是消费市场还是投资市场,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市场,都是升级版的新型市场,是消费升级、投资升级、出口升级的新型市场。利用好这个新型市场,关键在于抓好技术开发与市场开发的工作。

加强技术开发,重点要提高物联网的产品、装备、软件、工程设计施工、各类网络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要提高企业网络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要引导企业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提高对物联网技术创新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其次,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引进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加强一流实验设备的投资,加大研发环节的投入。最后,要深化体制创新,努力营造尊重人才、激活创新的小环境。“鼓励创新、尊重创新、投资创新、支持创新、服务创新”的氛围要更浓厚,体制要更完善,激励机制要更管用,要充分激活创新的每一个细胞。

加强市场开发,就要加强商务模式与商务方式的创新。在商务方式创新方面,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新的方式对产品、装备的功能进行宣传;要以各种方式,鼓励顾客加强对智能产品装备与服务的体验;要通过对产品装备与服务的示范、组织对典型工程的考察等手段,加快客户对智能产品、新型装备、新型服务的认知与认同。在企业内部,还要抓好营销队伍的建设,充实营销工程师的力量,从单纯的商业营销向商业与技术服务结合型营销转变。

成功的技术开发,高效的市场开发,这是促进物联网市场开发的两翼,缺一不可。三、真正做好开放促发展的文章

开放的核心,实质是市场的开放。明、清两代的“海禁”,禁住了我国的进出口市场,禁住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的市场。这使我国错过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与制造业产业革命的两大机遇,导致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发展局面。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确立了我们的基本路线,明确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同时,把开放与改革相结合,做出了开放也是改革的重大论断。在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自觉地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并力求两手配合、互相促进。

开放促发展,就是要利用市场需求促发展。要做好市场换技术、市场促要素引进、市场促产业升级的文章。顺应物联网发展的大势,浙江省工业现代化技改,也就是大家通俗讲的“机器换人”,2013年的装备购置费已超过2900亿元。据初步测算,从2014年开始以后的10年内,浙江省每年工业技改装备购置费至少能保持3000亿元,这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大市场;我国进口核心芯片,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增速。这些市场足以让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垂涎,也为我们引进人才团队、引进先进的企业与项目,推动民资开展新型创业提供了足够的砝码。开放促发展,关键在于“促”字,所以要做好“促”字的文章。我们不能白白把市场拱手相送。要大力宣传“靠近市场生产、挨近客户服务”的理念,加强高科技招商与高科技创业两项工作,明确重点招商的目标,建立高科技招商的队伍,形成巨大的鼓励科技招商、助推科技创业的热潮,切实加强人才团队的引进,抢占物联网的技术、产业、市场的制高点。开放有没有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高科技项目,是否抢占了技术、产业、市场的制高点,这将成为衡量开放是否成功的基本评价标准。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也必须有这种“精明”。

开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这是规律,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也证明,那种不做“促”和转化,简单化的开放或者浅层次的开放,只能一放了之,不一定能够真正促进自身的发展。有些欠发达国家简单化的开放或者浅层次的开放的结果表明其资源被掠夺了,市场被占领了,环境被污染了,先进产业发展的机会又被国外封堵了,本国的就业机会也被挤压了。

在物联网带来市场升级发展的同时,研究开放促发展的命题十分必要。从眼前与长远、从根本与表层结合的角度看,就是要注意做好“进出口总平衡利我”的课题,防止“进出口总平衡损我”状况的发生。同理,要做好“引进来、走出去总平衡益我”的课题,防止“引进来、走出去总平衡亏我”状况的发生。不仅仅是对境外、国外开放,而且对省外开放也一样。在浙江商人(以下简称浙商)名满天下、誉满全国的背景下,浙商的“出去”与“回归”,也要力求“利我、益我”,防范“损我、亏我”。四、努力实现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跨越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最大危害是市场需求不足。久久不能摆脱这场危机的原因是:原有的市场增长动力不足,而新的消费、投资、出口升级的市场,也就是能刺激新一轮扩大需求、持续增长的市场又久久没有出现。

牵牛要牵牛鼻子。要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跨越发展,必须着眼于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必须寄希望于升级版的市场。现在,物联网创造了升级版的市场,我们要好好地加以利用。当然,在实际运用中,一方面要尽力稳定原有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加紧培育物联网创造的巨大的投资、消费、出口的升级版市场,要逐渐实现升级版的市场对原有市场的替代。

物联网市场是消费升级版的市场、投资升级版的市场、出口升级版的市场,是当前与未来推动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市场升级的最重要力量,是产生新型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动力,是一个可持续升级、可持续增长的市场。当手机网控空调诞生之后,80后新生代的客户会像换手机一样,毫不吝惜地换下购置不久的传统的室内遥控空调,这个例子很有象征意义,因为80后已逐渐成为当前消费市场的主力。

物联网有两个最伟大的贡献(当然不只限于这两个贡献),其中之一就是有望促成这场已延续了多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波一波影响的逐步结束,但我们不能坐等。抓住物联网的机遇,各国都在竞赛。我们也要把握好这个机遇,利用好、开发好物联网带来的升级版市场,做好市场应用促创新、应用促要素引进、应用促创业、应用促升级、应用促发展的文章,谱写开放促改革、开放促发展的新篇章。

第五节 物联网催生了制造方式的工业革命

物联网是一个产业,同时又是一种新型的制造方式,这是物联网最伟大的一个贡献,它有望实现工业制造方式的又一次革命,使工业从机械化、电气化的制造方式,发展到由网络管理或控制的精准化的制造方式。一、对现有工业制造方式困局的反思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按照自身规律进行的,其中包括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创造了比农业社会更多更丰富的产品、财富,给人们带来了更有品质的生活与享受。“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曾作为经典迅速传播。但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中、高级阶段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工业化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随之产生,且越来越严重:

一是工业消耗的资源与能源越来越大、越来越快。现在一年工业消耗的矿石、水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是工业化初期的十几倍,少数品种甚至是几十倍,而地球存有的各种资源、各种能源越来越少,少数品种即将枯竭,因石油这种兼有资源、能源双料性质的物质而引发的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也不断加剧。

二是工业生产造成的各种污染越来越多,对环境与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水的污染面积越来越大,水质越来越差,雾霾的天数越来越多;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保持健康的身体,成为人们日益关心与关注的事情。某个化学医药生产企业集中的地方,当地老百姓甚至喊出了“与恶臭为敌、为生态而战”的口号,因环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

三是因区域工业的发展差别,导致区域、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别越来越大。一些农民背井离乡到发达地区、到城市打工,从事辛苦甚至肮脏、危险的工作,新一代农民工进城定居、争取平等地位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劳资纠纷增加,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挑战加大。

四是从事一般制造业的企业,原料成本、能耗成本、污染治理成本、工资成本和财务成本不断增加,比较利润率不断下降,工业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挑战越来越大。现实的矛盾、诸多的问题,加上某些误导,“工业”一下子成为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影响和谐的代名词。办工业太污染“不值得论”、搞工业太辛苦“不合算论”、做工业不如做其他产业的“去工业论”一时占了上风,工业的发展陷入“左不是,右也不对”的困局。

引发对工业再认识的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最早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美国,制造业占全部GDP的比重还不到30%。在探求这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原因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导致美国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轨迹:(1)因为工业发展遇到的矛盾、问题太多,加上争夺石油资源的付出巨大,因此美国在政策导向上偏向于鼓励发展服务业,本国居民需要的日用工业品则主要通过进口来解决,意图把制造日用工业品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转嫁给制造业国家,这也是导致美国后来再次转向再工业化的原因之一。(2)在美国服务业的构成中,由于金融业的地位较突出,更由于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支配地位,美国的政策又很自然地侧重于鼓励发展金融业,这又不断地巩固与强化了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霸主地位。(3)在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最有作为的又是投资业务。投资领域的利润占全部金融业利润的60%~70%,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成了“摇钱树”。因此在金融业的发展中,投资又成为各种资金的自然优选的领域,投资活动的重心是股票市场。投资的成果要通过股市来评价,投资的回报要通过股市来实现,所以一切投资的动机围绕股市转,一切投资的计划围着股市谋,一切投资的资源围着股市用;投资市场曾一度成为“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呼风唤雨的地方。(4)由于美国国际金融霸主地位的利益驱使,加之金融监管体系不适与缺失,美国金融系统向不够条件、还贷能力差的客户大规模放贷,而且这些贷款被不适当证券化,使各种证券的投机操作越来越活跃,过滥证券化、过度证券化问题开始产生,泡沫在累积,危机在发酵。当美国发放的“次级贷款”还债难以为继时,这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就被引爆了。过低的“次贷”、过滥证券化、过度证券化、过分投机、过度的监管缺失,这五个“过”是美国引发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所在。集中到一点,就是纵容了“过错的信贷”、“过分的投机”,其实质是信贷与投资活动离实体经济活动越来越远。因此,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忽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危机,是一场过度“脱实向虚”的金融危机。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使我国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但原有工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由此又引发了对工业困局如何再认识、如何再破解的思考。经过多方的论证,最后的结论是:(1)关于对资源与能源利用不足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源、能源的浪费首先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有的开发率只有30%左右,大多都在50%以下。二是制造环节的浪费。制造环节的利用率一般在30%~50%,部分环节在60%以上。如果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制造业还是大有可为的。(2)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太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越低,浪费就越大,排放就越多,治理污染的成本就越高。最好的出路是提高制造环节的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水平,杜绝浪费。(3)工业发展的困局不在于制造什么,而在于用什么方式去制造。只要能够找到非常高效地利用资源、非常节约地利用能源,又能“零排放”的制造方式,现有工业制造遇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4)由大数据、云计算的“云脑”代替“人脑”的网络制造方式,是可以实现上述要求的精准制造方式。化学制药厂排放的臭气,源于落后的制造方式,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制药本身;发达国家在环境优美的景区都有制药厂,不能把落后的制药方式“这盆污水”同制药产业“这个孩子”一齐倒掉。精准的制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是几近于“零排放”的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这种制造方式就是工业物联网的制造方式,这些结论促使美国下决心要进行“再工业化”。

另外,人们还发现,物联网的制造方式是将“虚实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一种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如前所述,物联网是融装备的货物贸易、网络的服务贸易、高档芯片与云计算技术等技术贸易为一体的发展模式,这就是典型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的最好的发展范式。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现方式”,那将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二、对新的一次工业革命的认同

当前,国际范围内的一场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以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互联网共同形成的网络智慧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带动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与各种工程技术迅速发展,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引发了新的一场工业革命的研究与实践。(一)学界:出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研究热

201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杰里米·里夫金出版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专著。他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新能源+互联网”催生的,分布式的新能源生产、分布式的能源利用(加上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分布式的能源,又主要通过网络分布式协同制造与生活、办公消耗加以利用。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在互联网管理之下的,包括分布式新能源生产、分布式工业制造、分布式能源生活与办公消耗为一体的工业革命。他认为,这场工业革命在中国最有希望。

美国奇点大学维韦·沃德(Viver Wadhwa)教授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相结合,会引发制造业革命。”并且他认为,这样的制造业革命将有助于美国与中国进行制造业的竞争,让美国夺回制造业的主导权。

2012年4月21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专栏文章。文章认为这次工业革命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生产过程通过办公室管理完成,产品更加接近客户需求。这其实是说,产品可由客户参与定制(个性化);生产过程没有一线的操作工人,全部由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来实现;企业的工人只在办公室里上班,负责监管。

2012年9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题为“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的专栏文章。其主要内容是,由于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一场新工业革命可能正在到来。由此,提出了“堆积法制造”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的构想,即“网络技术管理+3D打印设备+新材料”的制造模式。

中国《求是》杂志2013年第6期组织了一批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发表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贾根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铁、中国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罗文的文章,专题讨论的主题是“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叩门,中国准备好了吗?”(二)政界:各发达国家陆续开展了新的工业革命部署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并进行了“再工业化”的部署,在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同年12月宣布成立制造业政策办公室,2012年2月制定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欧盟于2010年制定《欧盟2020战略》,把《欧洲数字化议程》作为七大行动计划之一,加快实施《竞争和创新框架计划》,在柏林、巴黎、赫尔辛基等地组建6个知识和创新联合实验室,重点支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英国出台了《低碳工业战略》,旨在重建核电优势,削减对石油的依赖,从而向低碳经济转型。英国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明确了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并动员政府、企业和公众等所有力量,采用行政、经济、技术、宣传等多种综合手段,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芬兰出台《21条和谐芬兰之路》、《TCT2023年计划》,以推进网络化协同创新为重点,率先在欧盟实现研发(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3.5%的目标。芬兰的装备、化工、服装、钢铁企业在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中实现了稳健增长,占芬兰出口比重达20%的纸浆、15%的化工产业的制造全部实现了“零排放”。

德国在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该报告认为,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纺织机械彻底改变了纺织品的生产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采用电动驱动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电子信息技术使制造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目前正发生的是将物联网和服务网应用到制造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征是把企业的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虚拟网络与实体物理系统(CPS),从根本上改善包括制造、工程、材料使用、供应链和生命周期管理的工业过程。说到底,就是由工业物联网进行工业的精准制造。

总而言之,无论是学界正是政界,虽然对第三次或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不同侧重的表述,但其共同点都认为这次工业革命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方式的革命;无论是英国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推出的“工业4.0战略”,还是美国提出的“制造业革命”,围绕的主题都是工业制造业,所采取的主要手段都是将新一代网络技术应用于制造过程,并融入制造的产品与装备之中,使其制造的产品、装备能由网络控制,从而能更加节能与健康安全。三、网络(物联网)精准制造方式的革命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新技术的突破,催生了精准制造方式革命,这就是网络精准制造方式的工业革命。其本质就是制造过程由工业云与网络、智能装备管控,工业物联网成为主要制造方式。由于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各行业的发展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网络精准制造方式应运而生。(一)网络制造方式的构成

1.工业设计、创新设计是网络制造方式的龙头

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不断向产品、装备的功能设计、结构设计、技术的利用设计延伸,把“产品与装备的硬件+技术与软件”设计成为一体,把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方式的设计合二为一;创新设计更是把整机的制造设计与各类组件、部件的加工图设计集为一身,且把这种设计的图纸数字化,把发送传输方式网络化,因而一下子成为工业制造过程的重要部分、网络协同制造的依据与龙头。

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设计软件的支持下,各种产品的设计相对简化,客户参与设计成为可能;制造过程的网络化,组成产品的各种组件、部件设计实现了模块化、数字化。数字化的每个组件、部件加工图的发送就像手机发短信那么简单。因此,以设计为龙头的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应运而生。

最典型的案例如“小米”,这家企业没有自己的工厂,只有1500人搞研发设计,还有2500人开展网络营销,但“小米”公司却形成了由网络设计手机,网络组织小米手机、小米电子产品的制造,并由网络进行销售的模式。工业设计与自动化制造相结合的模式,十年前就开始在浙江绍兴(现为柯桥区)出现。有一家企业化运作的纺织面料设计中心,正式的名称叫纺织(设计)创新服务中心,它为众多中小纺织制造企业提供各种产品设计,设计完方案后让客户直接看样订货,设计结果通过软盘直接插入数字化加工制造装备或自动化生产线,形成了“快速设计+快速生产”的制造模式,很有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工业设计、创新设计是网络制造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与创意产业是不能等同的。

2.具有网络接入功能的智能化制造装备

原中国工程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对智能化制造有非常精彩的描述:智能设计/制造信息化系统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感知、分析、推理、判断、控制、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提高制造水平与生产效率。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新一代的网络制造装备,不仅自身具有智能制造的能力,同时又具有无线网的接入功能,形成了貌似独立、实则为网络制造方式组成单元的特点。它可以是“一台机床+一个机器人”组成的一个网络化的制造单元,也可以是“一组机床+一组机器人”组成的一个网络化的制造单元,灵活性大,为分布式的网络协同制造添加了新的适应能力。这种制造方式的价值在于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可以为加盟某一紧密型产业联盟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参与制造的机会,特别适宜于环境、安全问题极少的行业,也特别适宜于小微企业多的地区。

3.自动化的生产线

通过泛在网协调的每一条自动化生产线,都是网络精准制造方式的组成部分、一个具体的制造单元,“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也是这样的一个网络制造单元。

4.物联网工厂

物联网工厂往往用于造纸、印染、化工、钢铁热轧、化学医药等容易污染的制造行业。通过物联网的控制技术、数字化的实时计量检测技术、智能化全封闭流程装备的自控技术的集成,能够对每个阀门、每一台机器、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精准控制,防止泄漏,防范事故。在云计算支持的物联网生产、经营的系统管控下,实现信息化的计量供料、自动化的生产控制、智能化的过程计量检测、网络化的环保与安全控制、数字化的产品质量检测保障、物流化的包装配送,确保了全过程、每个环节的精准生产与管控。这个网络制造系统,即使个别环节有泄漏,也可以及时发现,上道环节会通过内置的芯片进行自动调控,包括中断供应与停止生产,控制泄漏量的继续增加,避免环境污染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实现“微泄漏”与“零事故”。(二)网络制造方式的分类与具体形式

网络化制造方式,是实现精准制造要求的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具体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是在同一个厂区里,通过机联网或厂联网,由云计算平台统一管控每台机器、每条生产线,进行精准制造,这是物联网工厂的模式;二是在不同地区的企业或同一地区的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的,这是网络的协同制造。欧洲空客公司的大飞机就采取了这种世界性、分布性的网络协同制造模式,许多跨国大公司也采用了这种网络协同制造方式。但是对于大多数非跨国公司而言,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网络协同制造的模式大多采用了以局域网为主的物联网协同制造模式,物联网的协同制造模式有更广泛的适应性。网络统一管控制造与网络组织的协同制造可适用于不同的制造组织架构。

由网络组织协同制造,可以通过泛在网接入一台至几台机器形成制造单元(小企业),也可以接入一条至几条自动化生产线形成制造单元(企业),还可以接入若干个物联网工厂。它适应性强、效率高、成本低,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方式。了解这些,有利于我们消除对网络制造方式神秘感与高不可攀的误解。(三)网络制造方式的特点与作用

网络精准制造方式发展了新型工业,颠覆了工业就是消耗资源、浪费能源、污染根源、危险之源的结论,为否定之否定规律再次提供了良好的注解。网络精准制造方式的特点与作用见表1-5。表1-5 网络精准制造方式的特点与作用四、网络精准制造的实质是发展新型制造工业

网络精准制造方式的革命,包括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战略”,其实与我们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是一致的,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产品与装备的信息化,或者说产品与装备的智能化、网络化与绿色化。二是制造方式的信息化、网络化。只不过要注意对信息化进行不同阶段的区分,不能停留在初级阶段的理解上,现在,信息化已进入网络化、智能化与云智慧技术的应用阶段。网络化的制造方式,必须有网络制造装备为前提,这二者之间是互促发展的。

因此,利用物联网的机遇,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新一代网络技术的红利,大力发展“新型制造工业”,用“新型工业的制造方式”逐步替代“现有工业的制造方式”。关键要真正下决心、花力气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务实推进“新型工业”的发展,不要等,不能拖,更不能因为知识能力的不足、缺乏担当而错失这个宝贵的机遇!

第二章 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推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重在瞄准做强产业链的目标,加强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加长“四块短板”,支持专用电子及软件产业的创新突破,推进网络装备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集聚集群发展,打造云服务示范基地,积极发展物联网基础支撑产业;积极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全面推进企业现代技术改造,大力开发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带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提升发展,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添加新的动力,促进物联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节 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产业是重大战略抉择

一、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产业的意义

重大战略抉择是指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能够决定其一个时期与一个历史阶段的国际地位的决策。重大战略抉择的一个标志是能够迎接大挑战、把握大机遇、改变大格局、形成大品牌、推动大发展。对于各个地区尤其是各高新区而言,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就是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我认为,有条件的高新区应将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一)从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看,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产业是一次重大战略抉择

现在有很多人把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区分开来,这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从科技进步史看,科技创新都是为了发展新兴产业而进行的创新,离开经济去抓科技,或者说离开产业去抓科技是抓不好的。要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一种是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或者说科技与产业的关系,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另一种就是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之间的关系。据统计,2011年全国科技研发投入8500多亿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研发的产出即在推动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方面是否起了与之相应的作用呢?美国专家认为,中国虽有那么多经费投入科技研究,但并不可怕,因为没把钱花在刀刃上,因为缺乏科技有效投入的产出机制。美国思科公司1984年成立,起源是男女两个年轻人在谈恋爱时希望能经常联系,不经意就发明了一项技术——路由器,这是互联网的开端;到1999年市值已达到5300多亿美元,每股83美元;2000年网络科技泡沫破灭时每股价格掉到了不到8美元;11年过去后,思科2011财年营业收入达432亿美元。华为2011年营业收入为320亿美元,但它是1989年创立的,经过20多年达到同样的水平。因此,对科技体制改革工作,中央为什么这么重视,实际上是中央看到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互动时代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到来,新一轮产业革命是2005年开始的,现在还在发展过程中;另一种观点是目前正处于产业变革前夕,但是科技革命已经到来。不管怎样判断,我们都要抓住这个机遇。

从科技发展来说,我们面临的主要有网络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低碳和绿色技术。在这四个方面的新技术之中,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强,最具有变革性意义。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医药从研发到使用,没有10年是出不了新药,即使发展生物技术,从产业来讲也要与信息技术相配合才能发展。新材料技术需要重视和推进,但产业化相对较慢。低碳和绿色技术实际上是组合型技术,综合性很强,主要依赖的是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产业。

对于新的工业革命,也存在两个代表性的观点:

其一,欧洲的观点是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就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方式的革命,因此欧洲先后两次部署网络信息技术规划,把网络信息产业发展作为迎接新的工业革命的一次机遇。欧洲提倡绿色低碳技术,主要就是推广网络制造方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