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 : 社工督导志愿服务新模式(创新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02:46:21

点击下载

作者:彭华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服务学习 : 社工督导志愿服务新模式(创新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丛书)

服务学习 : 社工督导志愿服务新模式(创新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丛书)试读:

前言

学习中服务 服务中学习

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原本是一种经验教育的模式,旨在通过结构化设计课程教育和志愿服务,帮助青年学生成长为有志向、有能力的积极服务社会的公民。我们将社会工作引入服务学习,创新为社工督导志愿者开展服务的一种新型模式。

一、《服务学习》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我们秉持两个基本观点撰写《服务学习:社工督导志愿服务新模式》(简称《服务学习》):第一,学术研究需要与行动发展整合。我们倡导理论研究—服务课程—志愿行动—反思深化的整合。我首先提出“社工带动义工共同服务社会”为服务学习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社工督导志愿服务的行动模式以及支持理论;研究了服务学习与普通课程的特征与异同、服务学习与志愿服务的特征与异同、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特征与异同,建立了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之间的学术桥梁。第二,青年志愿者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服务学习是教授青年开展终身志愿服务的重要方式。我们在中国内地首次将服务学习制度化为面向所有学生的大学课程,课程既能提高青年学子的公民意识,也能提升青年学子志愿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学习》基于两个视角:第一,在青年志愿服务视角下,本书将联合国倡导青年志愿者是人类社会最宝贵资源的理念转化为制度化的行动,我们首先在中国内地大学中设立无差别选修的服务学习公共课程,通过课程教授青年志愿服务理念和技能,培养具有服务社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第二,在儿童保护网络建设视角下,本书通过对儿童权利保护政策、性别平等政策、志愿服务政策以及相关国际社会政策框架的研究,采用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方法,设计了以建立儿童保护网络(Children Protection Union, CPU)为中心的志愿服务方案,通过服务学习推动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儿童保护网络建设。《服务学习》中不同部分采用的研究方法有:第一,行动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计划—行动—反思”四个阶段,并可进阶循环。本研究将服务学习理论和社会工作方法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将青年志愿服务儿童作为计划的目标,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困境儿童为行动的内容,并在行动结束后反思行动对青年成长的意义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思是下一步研究的前提,由反思开始新一轮研究、计划、行动。行动研究方法是贯穿全书的一条重要主线。第二,文献研究方法。本书对联合国儿童权利政策、性别平等政策与中国相应的政策进行了文献比较研究;对国际志愿服务政策与中国志愿服务政策发展进行了研究;另外对志愿服务、儿童服务、社会工作领域的文献也进行了研究。第三,前测后测比较评估方法。本书对参加服务学习的同学进行了学习前和学习服务后的行为、态度问卷评估调查,并进行了前后评估的比较研究。通过前测后测比较评估研究,本研究发现,通过服务学习大学生提高了对儿童权利保护政策的认识,学会了服务儿童的方法,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学习是对青年正面成长有突出积极意义的课程,是大学人才培养方法创新的行动路径。

二、《服务学习》的意义与影响《服务学习》具有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学术价值:(1)本土化青年志愿服务儿童模式。本书是中国社会工作从借用外建模式迈向本土化我建模式阶段的直接体现。(2)改革创新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学习强调开展社会问题导向的志愿服务,引导青年走出教室设计服务方案并实践。(3)开放的青年志愿服务儿童模式。课程无专业限制,鼓励青年设计服务,实践服务,提升服务社会能力。(4)可复制的青年志愿服务儿童模式。它是可以推广复制的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既可作为大学的公共课程,也可以用在志愿者培训中。(5)弹性设计的青年志愿服务儿童模式。本书提供了具有弹性的服务学习课程和服务方案设计,志愿服务内容和时间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服务学习》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我们为培养积极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新模式,在内地首次将服务学习制度化为大学无差别选修的公共课程;我们采用多元研究方法,倡导学术研究—服务课程—志愿行动—反思深化的整合,突出行动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我们采用社会工作方法,建立了通过志愿服务有效实施儿童妇女政策的行动路径。《服务学习》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1)服务学习作为社工带动青年志愿服务儿童的新模式被收入《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09—2010)》(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2)我们举办了服务学习国际研讨会,海内外60多家大学和政府部门、儿童福利机构代表参加了该会议,与会代表们高度评价了服务学习的积极意义。(3)我以“服务学习:社工督导志愿服务新模式”为题在2010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七届年会上做了大会主题发言,会后有多家大学和机构代表前来交流。(4)我受邀到多家大学举办服务学习与社会工作讲座,如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工作硕士中心、南京大学团委、南开大学团委、河海大学团委、苏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心等等,推广服务学习模式。(5)本书的核心成果《服务学习: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教育整合模式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4期)是近三年来青年志愿服务儿童领域中被引用和下载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服务学习》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1)据不完全统计,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文明网(2008年3月20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江苏文明网(2011年6月17日),公益时报网(2010年8月9日),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年3月23日),新华报业网(2011年4月12日),中青网(2008年3月20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网(2008年7月28日),北方网教育频道(2008年3月20日),大公网(2008年2月29日),搜狐(2011年4月12日、2008年3月20日),江苏南京建邺社区网(2011年6月17日),江苏南京建邺民政网(2011年6月21日),龙虎网新闻中心(2011年4月12日),南京高校论坛(西祠胡同)(2010年12月17日)等,发表或转载了我们带领服务学习团队开展服务活动的报道。(2)多家平面媒体如《新华日报》(2010年8月9日)、《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0日)、《中国青年报》(2008年3月20日)、《工人日报》(2008年3月27日)、《大公报(香港)》(2008年2月29日)、《扬子晚报》(2011年4月12日)等报道了服务学习实施的情况,介绍和推广了青年志愿服务儿童的服务学习模式。(3)我们建设了大学服务学习网站(http://jw.nju.edu.cn/328/menu522.html) ,供同学们互动学习(该网站由南京大学教务处支持建设)。开设了大学服务学习博客(http://blog.sina.com.cn/nkfwxx ) ,2008年9月—2011年5月,我们在博客上发表服务学习课程报告等73篇、图片287张。(4)我们的服务活动获得了多项奖励。彭华民、刘玉兰等的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服务获得江苏省妇联社会工作实务项目一等奖(2012年);服务学习同学孙睿雯获得江苏省挑战杯一等奖(2011年)、全国挑战杯三等奖(2011年),刘雅琼、高浩、戴纯青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2009年)。(5)我们组织了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来自物理、电子、计算机、生物、新闻、经济、管理、历史等20多个专业不同年级的上千位同学参加了志愿服务儿童的活动。问卷调查显示,参加服务学习的同学提高了志愿服务社会的意识,提升了志愿服务儿童的能力。

三、《服务学习》的编写过程《服务学习》编写过程比较漫长。2006年,我参加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五个城市进行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基线调查,并为天津市和平区设计了三个儿童保护子课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项目官员小野正博先生了解到我的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后对我说,中国有很多青年学子有服务社会的理想,想开展志愿服务(儿童服务),能否以大学为基地为他们开设服务学习课程,提升他们服务儿童(社会)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提出“社工带动义工共同服务社会”为服务学习的原则,厘清了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服务学习中的关系。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我积极推动在中国建设提供给所有青年的无差别选修的服务学习课程。2007年,我申请开设无差别服务学习公共选修课,得到南开大学教务处批准,2008年正式开设该课程。2008年我主持的“服务学习”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立项支持。南京大学沈晖副教授在参加2008年我主持的服务学习国际研讨会后,于2009年申请“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研究——基于服务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得到南京大学文科校级规划青年项目立项支持,2009年我申请的“服务学习”得到南京大学985新生研讨课项目立项支持。在多方支持下,我们从多个层面研究和实践了服务学习模式。

2008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主持召开了服务学习国际研讨会。参会者来自海内外各高校,包括台湾大学、英国利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济南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河海大学等;我们邀请了政府儿童福利服务部门的管理者如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项目管理人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官员、中国儿童中心的研究人员;邀请了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未成年人处、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天津市和平区团委权益部负责人;邀请了来自海内外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一线社会工作者如美国伯克利大学Stiles Hall项目负责人、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天津市少年宫培训部、天津市华夏未来教育集团、爱德基金会的代表。大家济济一堂,共同研究中国儿童服务制度,研究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讨论如何通过服务学习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儿童。《服务学习》的编写工作十分艰巨,乃因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工作也在探索中。摆在我面前的这本书稿已经和第一稿相差甚远。定稿之时我心生无限感慨,撰写过程中与困惑寂寞相伴,此时此刻仍然不能一挥而去。游走在学术与行动之间,面对着双重评价体系的双重挑战。这双重评价体系也严重困扰着中国内地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本书作者来自不同单位,主编工作艰巨繁重。如果我们不秉持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这项工作未必能够坚持做完。我和团队边写边实践边修改,希望反映我们在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过程中的探索。通过多次修改与补充,形成了今天的这本《服务学习》。我最想说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作者们的成果,它也是参加服务学习的全体同学的成果,是在服务学习课程中带领同学们服务的种子同学的成果,是我们服务的社区和机构的成果,它也属于我们服务对象。

四、《服务学习》的篇章结构与使用指导《服务学习》兼有社会政策和实务发展的理论研究,又有实务分解操作的行动步骤,是一部整合性很强的社会工作实务专著。《服务学习》由具有行动逻辑递进关系结构的八篇组成,包括服务学习基础分析、志愿服务发展研究、儿童与性别平等政策解析、服务学习角色细分、服务学习督导与社会工作、服务学习课程实施框架、服务学习案例、服务学习资源。

在本书的第六篇,我们根据多年来的服务学习实务经验,给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呈上了具有连续性的服务学习实施方案:服务学习导论、志愿服务发展研究、儿童妇女社会政策比较解析、建立大学与社区和机构的关系、认识服务的社区和机构、制订服务学习项目计划、实际进入社区与服务机构、设计具体服务方案、服务活动宣传与媒体、服务的实施、服务学习反思与庆祝。每个课程单元都包括了课程目的、课程安排、课程流程等可操作步骤。

在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老师和种子同学)的带领下,以课堂课程和志愿服务结合的形式开设服务学习课程,既可从第一篇开始学习,也可以从第六篇开始学习,同时结合学习其他篇的内容。本书设计了80个学时的服务学习课程框架,但各个学校和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社会工作者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时,可以单独采用《服务学习》第六篇中的内容来进行培训。《服务学习》不仅仅适用于大学,也可供社会工作机构和服务部门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和活动使用。

五、《服务学习》的贡献者与致谢

我首先提出本书主要编写思路与编写框架,尔后邀请具有丰富的儿童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经验的学者参加撰写工作。《服务学习》执笔者如下:第一篇,彭华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中心主任);第二篇,彭华民、王梦菡(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第三篇,朱晓宇(中国儿童中心副研究员)、陈学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张雪梅(中国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罗慧兰(中华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女性学系教授);第四篇,陈钟林(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第五篇,彭华民、杨云娟(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应用社会学系教授、主任);第六篇,于晶利(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主任),刘玉兰(常州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第七篇,张明锁(郑州大学应用社会学所教授、所长),蔺文鈞(南开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讲师),赵婷婷(郑州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唐斌尧(济南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副主任),另外,刘玉兰、刘凯、熊欢、赵丹妮等参加了案例编写;第八篇,彭华民、陈学锋、秦萍(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应用社会学系副教授、副主任)。刘玉兰负责案例整理和全书的校对工作。

我携本书各位作者在此感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作者所在的大学对服务学习的支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社长潘宇女士的支持,让我们在2012年给大家献上了这本饱含心血的著作。同时我们也感谢骆骁、宋义平编辑的工作。希望几年后我们有机会能够再聚,修订这本书,让它的内容体系更完整,服务案例的指导性更强,适用性更广,让它在推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的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彭华民

2011年9月28日初稿于南京丹凤街唱经楼

2012年4月15日修改于南京仙林第一篇服务学习基础分析一、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

服务学习虽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几十年的发展,但在中国基本上是全新的概念。尽管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设了服务学习课程,发展服务学习项目,但是,它的定义仍然在讨论中。肯多尔(Kendall,1990)就从文献中找到 174个有关服务学习的定义。“服务学习”概念传入中国后,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很多新的不同见解。虽然看法各异,但是人们对服务学习的基本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即认为它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注重两者互相交融、互相支持,但是表现方式与传统的教学和服务有所不同。在此我们选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分析,以清晰地界定服务学习的含义。

其一,服务学习是通过社区服务的实践过程,将知识理论应用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它是指服务与学习的结合,也就是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同学们在社区活动中通过提供服务,而后从服务中获得知识、观念、能力等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发展个人的学习活动,并非单方面的付出。同学们的服务可以引发个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同学们的服务经验与社区服务、社区发展和社会变迁有关。

其二,服务学习就是通过服务获得学习的效果。服务学习是一种学与教的理念与实践方法,将社会服务融入课程,让学生通过筹划、执行、反思和评估自己的服务经验,进行学习并成长。服务学习是一种重视服务的学习。教育部门应当通过有计划性的服务活动及结构化的反思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满足社区的需要。

其三,服务学习将学术知识与社区义务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义工服务,给他们提供更多独立思考及反思的机会,深化学生在书本中学习的理论知识。服务学习的层面广泛,包括知识传授、社区建设、社区及环境问题处理乃至其他有利于个人或社区的活动。

其四,服务学习概念包括:第一,学校与社区结合:通过服务活动的参与,获得有组织的服务经验,但服务活动应由学校与社区一起协调,以符合社区真正的需要。第二,服务与课程结合:利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自己社区的生活情境中提供服务。第三,强调学习的重要:将服务学习融入学校课程,并针对服务活动中的所见所为进行思考、讨论与写作,以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第四,重视自我的发展:将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社区,有助于发展关心他人的情感。综上所述,服务学习是一种重视学习因素的服务,通过计划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满足被服务者的需要,并促进服务者的发展。

在上述概念中,不难看出服务学习是“从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过程。虽然两者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与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基本一致。而且,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比“从实践中学习”的理念更清楚。

学习是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一。服务学习的理念和大学倡导理论结合实际的理念是一致的。学生在服务学习课程中的基本内容是学习,但不同的是以学校课程为基础,结合课堂教学及社区服务进行学习。因此,服务学习管理既与大学课程相关,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又与社区阶段性的服务需要相关,使学生参与服务,满足社会需要。

服务是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二。服务社会是服务学习的核心理念。服务具有与学习同等的重要性。学习是在服务中完成的,服务实现了学习的目的。学生服务不是简简单单的服务,而是结合自己专业知识的服务,是计划和实施方案一体化的服务,是包含评估和反思的服务。

社区是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三。在服务学习中,社区是服务人群居住地,是服务的实施地,学习是在社区中完成的。服务学习整个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社区。以小社区辐射大社会,通过小社区的服务,把同学们引领到更大的社会中,使他们认识到服务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反思是服务学习的核心要素之四,因为反思可以强调服务学习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注重它的实际效果。通过反思,同学们可以在服务后深刻认识到服务社会对自己人生成长的意义,将个人发展规划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成长为一个积极服务社会的人。

从对上面四个要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理解服务学习的多个含义。广义的服务学习实际上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始终。狭义的服务学习是一门需要专门学习的课程。服务学习是将学习与服务紧密结合的课程,是将课堂扩大到社区的课程。服务学习包含学习、服务、社区和反思四个要素。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和服务方案并结合结构化反思,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服务学习适用于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虽然我国内地的服务学习目前只在大学开设,但它也可以在中小学开设。服务学习并不只是针对一个专业或一个学科的,也不只是针对一类职业的。这是一个具有公民素质教育意义的课程。同时它实践着教育的理念,使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这是社会对学生们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也是服务学习的目的。所以服务学习不仅致力于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也使他们的发展更加有益于社会。因此,服务学习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服务学习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也各有千秋。部分学校把服务学习的执行权设在教务处之下,以便进行全校性的教学管理。而有些国家或地区单独成立机构,如新加坡成立了国家青年议会专门负责这一课程;我国台湾一些大学专门成立了服务学习办公室来统一指导课程进度和实践服务学习课程的精神。

服务学习课程内容没有既定模型。其内容可以按不同学校的教育需要和社区需要进行适当调节,因此,不同学校可以把不同的服务学习元素融入课程。部分学校提供跨学科的服务学习课程,部分学校开展的服务学习是依托学科或者教学单位进行的。

服务的对象多种多样,社区的类型也各有不同。需要服务的人群涉及贫困者、儿童、老人、残障人士、高危行为青少年、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失业者、成瘾者、妇女等。社区包含城市、农村、灾区甚至境外社区。在服务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了解社区并解决其中的问题,使社区和服务对象获得服务,因此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二、服务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服务学习的兴起与志愿服务的发展分不开。志愿服务是服务学习的先导,也是服务学习发展的大背景和成长的沃土。随着21世纪的到来,志愿服务出现了新浪潮,有组织有计划的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新世纪各种活动的中坚力量。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通过的《全球志愿者宣言》提出,新世纪是志愿者和公民社会的年代。

志愿服务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在西方一些国家也是由来已久的。以美国为例,联邦政府及各级学校长期以来制定了各种法案、政策来鼓励青年人参与社会服务。而源自戴维(John Dewey)及科波(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理论更为服务学习奠定了教育理论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起,为提升学生学习和服务效果与质量,美国传统的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走向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服务学习成为美国教育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法。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在校园中推行志愿服务。服务学习结合了社会服务和学习两个目标,因此也得到了推广。志愿服务是服务学习的基础形态,服务学习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服务学习的兴起还有几个原因:教育界反思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体制,重视青年公民责任的培养;反思传统教育变成职业训练的教训,强调教育培训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反思单一的教育过程,推动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多元学习和发展。

2006年我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颁布了《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推行对青年志愿者的注册制度,并在志愿者权利和义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表彰激励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中国内地志愿服务工作已越来越普及。一些大专院校及中学推行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并将志愿服务逐步纳入学校的德育课程,让学生在进行服务的同时,也从中获得学习的成果,体验服务学习的精神。

香港义工发展局成立于1970年。1981年,义工发展局将服务学习引入香港。2006年,义工发展局提出了《香港义务工作宣言》。服务学习以结合社会服务和学校课程的形式出现,用以尝试“冲破现有的各种障碍,将课堂和社会服务合二为一”。义工发展局向学校推广服务学习的理念,服务学习在1984年被教育系统正式采用。他们进行了学生从服务中学习的研究,又为学生及教师举办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出版手册和教师用书,实施资助“服务学习”的计划。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等高校也开始推行服务学习课程的计划。另外,香港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如小童群益会,也配合学校开展了服务学习活动。

台湾地区社会服务的起源很早,近年来当地政府对此更是十分重视。1968年,台湾地区政府推动社区发展工作;1984年,台北市政府制定《台北市政府社会局推展志愿服务实施原则》,并且开始招募义工在各区社区服务中心及老人文康中心服务。而2000年“台湾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制定《推动中等学校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实施计划》则是政府辅导学校推动服务学习的开始。同一时期,台湾的中学也开展了服务学习。台北市早在1999年就在中学推动公共服务课程;2000年将课程定为服务学习,从此,服务学习纳入了正式的教育体系,并且成为中小学和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6年4月,“台湾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台湾暨南大学和南投县青年志工中心等合办了“全球青年服务日”活动,主题为“青年可以改变世界”,旨在通过广泛的服务活动在青年中建立志愿服务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现在“全球青年服务日”的联合服务活动已经建立了一个模式。目前台湾已经有70所大学开设了服务学习课程,为推动服务学习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台湾在2001年公布了《志愿服务法》。这些事件说明,志愿服务在台湾已普遍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公民责任的新策略。

服务学习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实施,渐渐成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少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积极推行服务学习。除了课堂上的课程外,有些地方还把完成小区服务列入毕业所需的必修学分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良好公民,新加坡政府致力发展社区参与活动。1989年11月,新加坡国家青年议会成立,目的是增强青年人对社会的归属感及贡献,并于2000年1月成立了一个部门负责统筹服务学习。新加坡国家青年议会将服务学习视为学与教的一种模式,认为服务学习能促进青年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意识。近年来,不少学校已逐渐开始发展服务学习活动,并将之视为学校重点发展的活动。三、服务学习与传统课程

服务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的大学教育模式。它不仅主张学习,而且主张在服务中学习。因此,服务学习与传统的大学课程设计有很多区别(见表1—1 )。表1—1服务学习课程与传统大学课程的主要区别资料来源:彭华民:《服务学习:整合大学教育与志愿服务》,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4)。

服务学习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第一,促进传统课堂课程的学习。第二,服务大学所在的社区,帮助儿童成长,贡献社会。第三,培养青年和儿童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许多学者提出服务学习应是公民教育的有效教学法,如惠特(Huitt)建议,以社区服务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作为公民学习的三种新教学法,提出以社区及公共服务作为大学生的公民准备教育课程的设想。

服务学习虽然提倡服务社会,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有相同之处,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见表1—2)。相似之处在于,两者均强调参与社会的服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的志愿服务并不要求特别计划和具体目标,不要求服务前的技能训练,而服务学习则通过系统的设计、规划、督导、反思及评估来达成设定的服务目标,是“课程学习”与“志愿服务”的结合。表1—2服务学习模式与传统社会服务模式的主要区别资料来源:彭华民:《服务学习:整合大学教育与志愿服务》,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4)。

为了将服务学习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服务学习被设计成服务不同对象的学习项目,并成为欧美大学中的一门课程。服务学习甚至得到政府的支持。199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与社区服务法》(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 of 1990)。该法定义的大学中的服务学习项目包括四个要点:第一,将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大学所处的社区发展相结合:人才培养为社区发展服务。第二,将服务与课程相结合:推动学生将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区服务。第三,强调在服务中学习的重要性:将服务和学习融入课程,并鼓励大学生针对服务活动中的所见所为进行思考、讨论与写作,以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第四,重视大学生自我的发展:将他们的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社区,这有助于大学生发展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服务学习是一种重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学习的服务,它通过计划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满足被服务者的需要,并促进服务者自身的发展。

自20世纪后期起,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美国大学将一般意义上的志愿的社会服务提升为服务学习课程,将义工服务与大学教育相结合,在服务社会中学习,并提高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作贡献的公民意识。经验学习理论为服务学习奠定了教育的理论基础。目前,服务学习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育中新兴的课程与教学法。美国大学都有服务学习课程。除了大学以外,美国的一些NGO也积极推动服务学习的发展。例如,建立于1884年的思泰尼斯学社就与大学有密切的联系,创造了NGO与大学合作的服务学习模式。英国政府也将服务学习作为发展学生社会性的重要课程,要求学校、教师担负起促进青年的社会团结、社区参与、包容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意识的责任,而且要求学校发挥调和作用,不仅培养积极参与的公民,而且通过这种公民教育方式减少学生对学校的排斥和逃学现象,减少青少年的社会问题。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服务学习课程与教育开始较早。台湾目前有多所大学设有此类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等也开设了服务学习课程,鼓励大学生服务社区并反思自己学习的知识,提出自己的学习与服务社会结合的人生设计方案。

实际上,经验学习周期理论以及服务学习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服务学习课程中,其他专业例如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也实践了经验学习周期理论,具备了服务学习的精髓。四、经验学习的实践阶段

服务学习理念的建立依托于不同的学科和不同学者的理论,包括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设计教学理论、伴随学习理论、公民权利论、经验学习周期理论等。在这些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是经验学习周期理论。经验学习周期理论认为服务学习参与者的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具体经验阶段:服务学习参与者从服务中获得了一些基本的经验。第二个阶段是反思观察阶段:服务学习参与者对获得的基本经验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在服务中获得的经验之间的关系,思考自己如何将知识应用到服务中去。第三个阶段是产生新原则、新概念阶段:服务学习参与者通过对具体经验进行反思,对服务对象和环境进行观察,结合自己的知识提出活动的新原则和新概念。第四个阶段是实际运用新原则和新概念阶段:将新原则和新概念投入服务学习的过程中。反思对于发现新概念和新经验特别重要,是服务学习的学习内容的体现。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推动下,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向学校申请开设服务学习课程并在2007年得到批准。服务学生团队采用了服务学习模式去建立青年与社区以及儿童的成长关系。服务学习中的大学生和儿童的互动模式是蔓托型的(mentoring),这是一种青年(大学生、服务者)与儿童(社区中的孩子、服务接受者)大手拉小手,共同成长与发展的服务学习方式。它既能促进大学生走进社区进行服务实践,又能使社区中的被服务者(儿童特别是有较大成长需要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帮助,并且营造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心理及人格健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从而达到服务者(大学生)和被服务者(社区中的儿童)互动成长的目的。对于服务者来说,它是一种积极的服务状态,是一种服务者在服务中学习和成长的发展模式;对于服务者来说,它是一种成长中的陪伴服务,因此它与社会工作中的矫治模式不同。蔓托型互动是一种极好的大学生和儿童互动的实践模式,服务中有学习,学习与服务结合,其开展过程可以在经验学习周期理论的引导下进行。

经验学习周期理论作为服务学习的基础,在蔓托型互动中得到了多种形式的体现。在此之前,大学生与儿童双方需要建立关系,关系可能通过自然的方式形成,比如通过活动交朋友,通过辅导儿童作业建立教与学的关系,通过游戏活动练习合作,等等。传统意义的家庭聚会、社区中的邻里活动、新生入学都可能为蔓托型互动的具体形成提供机会和场所。但是,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的急剧变迁,核心家庭、单亲家庭数量逐渐增多,家庭中成年人越来越少,亲戚分散在城市的其他社区或者其他城市,邻居的流动性越来越高,关注自己家庭生活的倾向增多,自然使得青年与儿童建立关系的机会越来越少,儿童成长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于是,有计划地建立青年与儿童关系的方式应运而生。有计划的方式即有系统地实施蔓托型互动,它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青年在有计划的服务社区过程中学习成为儿童的成长辅导与陪伴者。他们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形式可以发展成为图1—1、图1—2和图1—3所示的几种形式。图1—1 大学生与儿童在服务学习中建立的一对一关系图1—2 大学生与儿童在服务学习中建立的网络关系图1—3 大学生与儿童的关系在服务学习中系统地推广到其他青年

通过一对一的互动、一个对多个的互动以及网络型的互动,大学生逐步与儿童建立起日益亲密的互助关系,获得了具体的互动经验,并且将经验在更多的青年中推广。这些互动关系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其原因如下:第一,青年与儿童能够共享关系资源。我们注意到儿童(活动中选的是小学生)对群体活动的需要,因此组织了一些有目的的、合理的、适合小学生群体的活动,如“食神”、“反着来”、“解人结”、“兔子顶窝”等,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积极的人格特征,比如团结、尊重、互助等。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小学生能够结识更多同龄人,进而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支持关系;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一个网络,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学习,通过交流又可以扩展工作经验,形成适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型。第二,青年与儿童能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校大学生作为儿童的成长辅导与陪伴者的周期可能比较短,一般是一学年或者一个学期。因此,从一对一的关系发展到网络关系,可以弥补大学生作为成长辅导者与陪伴者频繁更替所造成的儿童情绪困扰和资源浪费。

根据经验周期服务理论,服务学习的具体实践阶段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阶段,具体经验的获得即“破冰”阶段。这个阶段进展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后面阶段的进行,在服务儿童的活动中,很多大学生对此都深有感触。W同学就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在‘捉迷藏’中,我与WY分在一组,在游戏的同时与她聊了一会儿,她给我的感觉是很沉静,不爱多说话,也许是对我有所顾忌吧。活动结束后我们互相留了通信方式,与她约定在假期中互相联系。几天后的某个下午5点左右,我给WY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她的妈妈,说她去同学家做暑假作业了,于是我说6点再打给她。出乎我意料的是,大约5点半的时候WY主动打电话给我……令我高兴的是,她不像初次活动时那样拘谨了。她不仅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还说了一些延伸性的内容,比如她向我抱怨了她的数学老师讲课不清楚。我想她已经基本接纳了我这个大朋友,这为我们的关系能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反思观察阶段,也是服务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阶段。没有定期的反思与总结,就无法再现前期经验以及活动效果,更无法为后续活动提供理论和新经验。我们会在服务儿童活动前安排小组会,与社区机构进行一些会议性讨论,探讨与服务相关的内容。同学将在服务之后不断反思专业与服务的关系,反思服务对自己成长的意义,写下反思日记或者活动记录加评论文字。

我们的服务活动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知识来发展与儿童的关系,促进他们的成长,解决他们的困惑。但是在活动的设计上,不仅是单纯应用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技术,还要求青年根据成长辅导与陪伴者的精神,在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团体活动,促进儿童与青年的交流,使二者共同发展。团体活动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成长辅导与陪伴者们共同分析儿童的特征,解决其共同的问题。我们发现,儿童在活动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同龄人,交到更多的朋友,建立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X同学这样反思他们的活动:“我们了解到,他们基本上在学校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课间也没有活动,而且在家里就是学习和看电视,可以说生活比较单调。除了‘砍子’(投掷石子的一种游戏)外,他们很少有喜欢的活动。或许对他们来说,知识学习和身体活动同等重要。这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一大特点。交朋友则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需要。由于同学来自十几个社区,联系有所不便,很难有家住得比较远的同学成为好朋友的。他们主要交往的人是与自己一起回家的同学,而这类人又未必有共同的语言。而且,即便住在同一个社区里,因为缺少共同活动,他们很难有比较深的交往。另外,由于身体弱小导致交往上的局限,他们只有很少的朋友,甚至玩伴也比较少。他们真的需要朋友!”

第三阶段,产生新经验、新观念并将其运用到新的活动中。在对服务儿童的活动进行评估时,我们有如下体验:由于活动主要是成长辅导与陪伴者和儿童之间成长性的过程,因此很难用数字性的指标来描述和评价。服务者不间断地总结,不断推广活动,是这一阶段的特色。下面是Z同学的总结:“这次也是大家在一起搞集体活动,但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