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并看见:如何成为一个犀利的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07:35:04

点击下载

作者:高原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到并看见:如何成为一个犀利的人

看到并看见:如何成为一个犀利的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看到并看见:如何成为一个犀利的人作者:高原设计:上官雅弘排版:郝禾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ISBN:9787214211446本书由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我撰写本书的最初动机,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密斯对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的批判:“强调稳定和可控性的思维是如何让我们的头脑变得僵化教条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以怎样的方式衰退?”

我和他都相信,本书的内容能够帮助人们培养并提升直接高效的判断力——排除纷杂无用的信息,摆脱对经验的依赖,第一时间洞见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更优的选择,改善其生活,并创新性地拓展我们的思考空间。

这本书中的内容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因为我们搜集、提供了大约48家全球知名企业的成功领导者的决策案例以及大量的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我们可以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并得出正确见解的。

当然,本书并没有倡导你应该摒弃传统的“经验型判断”,这源于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产生直观洞见的基础。经验是选择的依据,是决策的参考,甚至构成了人应对生活、工作和一切事物的本能的反应机制。许多人拥有数年的针对性的实践——他们在完成了相当全面的心理学、逆向思维的专业培训后,仍然经常抱怨:“一个人要完全跳出经验的‘陷阱’,或摆脱多样化信息的干扰似乎是不可能的,在复杂多变化的环境中,犀利的洞见能力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们情不自禁地将昨天的经验和对未来的判断放到了对立的位置上。这好像十分符合我们的直觉与本能,人们在学习新的“经验”时,总试图让它覆盖旧的部分。在网络时代,新的经验正层出不穷,人们也因此更加频繁地怀疑过去。毫无疑问,这对思考造成了新的干扰。

环境总在发生变化,很多思考的方法正变得不那么合乎时宜,这包括做出判断的方式。要想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取得成功,我们都需要重新对待“如何思考与判断”的问题。我们每天睁开眼睛,面临的都是一个正无限增长的信息海。信息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方式和速度冲击着我们的大脑。我们也正经历一个价值观光怪陆离的时代,拥有比过去更多的选项。正因如此,我们发现越来越难以看到问题的本质,在纷繁的变化中快速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洞见”的力量——它是人对于事物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判断能力——它绕开了经验法则,但又严格遵循事物的规律。简单地说,它将我们的分析型思维与由直觉产生的才能充分结合起来,对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并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如果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拥有过这种能力,后果是很难想象的。人类社会的领袖人物多次凭借天才般的洞见力挽救了我们的文明,并且推动了各个行业的突破性革命,或者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假如仅凭经验的推断,这些“奇迹”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它们太违反常识了。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理性是最高等级的思维与判断形式。它建立在复杂的逻辑能力和经验归纳的基础上,并且依托于环境中不同信息的支持。但实际上,最优秀的企业家经常凭借“突然的直觉”做出伟大而犀利的决策。他们的判断基于理性,但又超越理性,乃至达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神性的思维,展示了出众的判断力。经验的理性和思维的创新有时会表现出冲突的一面,因为理性永远在追求“结果导向”,而创新则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忽略“不确定性”,大胆地寻求突破。这就像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搏斗。

直观的洞见会比理性的经验更能让你做出明智的决定?史蒂夫·乔布斯和沃伦·巴菲特等商业天才都会告诉你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同时,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并不愉快的体验”也会督促我们加强自己的洞见力。开启这堂课,就是在与我们浮躁、冒进、轻率、情绪化与左摇右摆的头脑告别,对我们的思维和判断的能力进行一次彻底的优化。

1.洞见是理性得以升华的思维逻辑:基于一种缜密高效的“思维优化”,我们简化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过程,从而快速地获得最有效的结果。

2.洞见是直觉超越经验的思考结果:它通常取决于我们对待事物的心态,以及是否受到经验的束缚。如果直觉幸运地占了上风,你会取得意料之外的结果,它将大大缩短经验替代你计算好结果的时间。

3.洞见是将理性逻辑运用于灵感和创新的推导过程:它能帮助我们产生远见和新颖的想法,激发头脑的创新能力。当你有意识地开发直觉与逻辑的结合区域时,在事物分析、战略策划等领域就拥有了超前的判断能力。

简而言之,洞见不是“定论未来”,而是“感知未来”。感知“已经发生的未来”

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正发生奇妙的变化。你会发现互联网在过去的10年中彻底改变了信息的流通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透明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机遇和问题的同步产生。例如,一家很不起眼的企业是如何在3-5年内成长为世界级公司的?这在20年前无法想象,但在信息时代则显得稀松平常。对人的头脑而言,信息具有无限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无限的杀伤力。

今天这个时代,可以让人们更轻易地看到未来,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正成为坚定的“未来主义者”。他们觉得自己很聪明,对自己的判断力充满了自信,在不同的地方预测未来,并用各种方式计算自己的成功概率。

不过,他们总是对已经发生、尚未明显的“重要事件”毫不为意。未来主义者永远都在对明天做出判断,但却没有关注到那些“已发生事实”中的要义——它们恰恰是我们解读未来的关键:洞察尚未发生的变化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机会往往隐藏在我们的背后,而不是触手可及的脚下。

有时人们会感觉到,当经验要求自己继续向前走时,直觉却请求他停下来,让他把握当前的机会。开发自己的洞见能力,即是使我们有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感知到“这个世界究竟在发生哪些变化”,或者“我们刚才犯下了哪些错误”,并且制定一系列的策略来观察、分析并捕捉这些变化,实施最有力的计划。基于洞见的“判断力指南”

看清事物的本质、把握即将和已经出现的“变化”是一种特殊的本领。它既属于经验与理性的范畴,又被我们的大脑中某些直观的反应所控制。本书会将“判断”与“决策”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统一起来,阐述如何在复杂的情势下获取相应的洞见能力,改善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这会解决我们正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

·为何有些问题我们过去照方抓药很快解决,今天却“越分析越混乱”?

·为何“愚蠢的错误”总是在重复,而没有及时踩下刹车?

·怎样认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偏执决定是正确,还是谬误?

·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各种立场的解读与诱导性的新闻中,如何快速发现真相,得出那个最贴近真实的“解”?

·如何不被表象迷惑,而洞察本质?

·如何在行动之初即看到未来?

·如何发现自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且制订有效的计划?

是否拥有这种能力,将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学习并提高这种洞见的能力,将使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受益无穷。它是我们对待生活最直观的智慧,对待未来最犀利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拨云见日,恢复思考本来的理性,洞察事物的本质,把握未来的趋势。第一章洞见:判断的才能人们总是倾向于考虑事情发生的“可能原因”,尽快找到一个答案。人们遵循“归因逻辑”做出的判断,除了基于我们现有的信息之外,一直充满主观色彩。从主观角度对于原因的挖掘很容易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倾向性、偏见等会为我们制造能带来慰藉的原因。一、“做选择”之前的能力

有些人经常把“凭借直觉或本能产生的选择”与“理性的直观判断”混为一谈,甚至在知名企业的高管身上也时有发生。

当优派集团(View Sonic)市场开发部门的新任主管Jack Yu空降到核桃市时,他奉命而来,寻求维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的方法。尽管优派早在十几年前就收购了诺基亚的显示器业务,但市场的扩张步伐并没有计划中的那么顺利。公司每年有大量的预算投放到了见效尚不明显的业务上,每项投资的收益表看上去都很不“漂亮”。

看到这种情况,Jack Yu觉得很糟糕。他迅速做出了判断,通过有力的手段缩减市场部门的大部分项目,把节省出来的钱投到了最基本的业务上。

但是,收效明显的做法未必就是一个好主意。市场部门的资金缩水导致了公司的一大批骨干人才跳槽。这些人靠市场开发吃饭,但又不亲自卖东西。部门没有预算,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收入。他们需要找一个能够发挥才能,同时填饱肚子的地方,而且他们对未来有着不一样的预测。Jack Yu的直觉告诉他,公司必须省钱,这是基于结果导向的判断,而市场开发人员的思维则着眼于10年后或者20年后——他们更像是长期市场价值和宏大经营蓝图的维护者。

Jack Yu与市场部的下属陷入了一场持续的冷战,双方势如水火,互相仇恨。这也对他造成了巨大的困惑:“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吗?”在做出选择之前,Jack Yu是否已意识到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经验告诉他,这么做是没错的。但从事实的角度看,Jack Yu也许并不适合呆在这个位置上。理性的逻辑思维要求他站在结果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这无法保证优派集团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取得成功。他没有发现“隐藏在问题下面”的问题。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发明家和科学家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也留下了一个谜团:这些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这是经验的结果还是“直觉的胜利”?奇迹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显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都具有超人的能力,并在自己的思维程序中储存了惊人的能量,凭借理性的直觉与突然爆发的创造力,才实现了这些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这些年来我们的研究发现,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尤其在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社会,旧的思维模式已不足以支撑起我们对未来做出有效的判断。我们很多人都像Jack Yu一样,年复一年地用陈旧的观念思考与判断今天的问题。与人们强烈地改变现实、获取成功的需要一样,人们也需要提高自己对于复杂事物的洞察和决策能力。

从这一点来说,洞见代表的是一种“直观判断的才能”,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可以超越直觉并做出直接快速和正确的判断。我甚至发现自己对此也有强烈的需求;它是感性的,但又以理性为基础;它有着严密的逻辑分析,但又具备创新的基因,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是直接和生动的,也是精确、犀利和具有突破性的。

人的直觉在多数时候都是出于本能和经验在第一时间产生的判断——它没有经过分析推理,或者是推理过度——也很少对未来做出穿透性的预见,它总是严格地遵循“结果导向”的逻辑。比如,人在驾车行驶时看见横向闯出的阻碍物会突然踩一脚刹车,而不是降低行车速度绕过障碍物。这和股民在发现股价暴跌时立刻仓皇出逃而不是低价买进的行为异曲同工。这时,直觉或经验的反应总是基于人的“安全本能”。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改变这一模式实在是太难了。二、为什么要警惕“归因理论”?

人们作为社会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观察者,经常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喜欢追究一些现象的成因,尤其当这些现象与自己有关或者非常感兴趣时:

·我的男/女朋友为什么会跟我分手?

·我为什么会被公司解雇?

·陈冠希为什么骂林志玲?

所有的这些疑惑集合起来,是一支考验人的判断力的军队。你不能给出一个结论,它们就会吞噬你。因此,人们总是倾向于考虑事情发生的“可能原因”,尽快找到一个答案。归因理论应运而生,帮助人们对于现实问题进行“因果解释”。

有果必有因,但改变一件事物、造成一个问题的原因真的“十分重要”吗?人的洞察能力和对于人生活最直观的感悟,是否一定在此处体现?内在还是外在的“原因”?

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说:“人们进行归因的一个主导性的问题,是发现行为的原因在于人还是在于情境。如果将原因归于前者,则意味着人本身的人格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属于内在或倾向性的归因,这样的人喜欢反思自我;而将原因归于后者,则意味着情境中的社会关系、社会冲突等外在的归因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喜欢从外部环境中寻找原因。”

这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决定了一个人对于问题的两种判断方向。比如,面对被公司解雇的问题,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由于:

·我最近业绩太差(不稳定的内因)。

·我的学习能力不行(稳定的内因)。

·这份工作太难了(稳定的外因)。

·上司是个混蛋,专门针对我(不稳定的外因)。

不同的“归因方式”,影响你在未来会怎样面对这一行为。更重要的是,它影响我们对待同一件事具备什么类型的判断模式,以及采取何种应对方式。

假如你是悲观的,不论你是归因于自己还是外部环境,你都会认为自己经历的一切都是“消极而无法改变”的。你认为失败的原因是稳定而且整体的,环境和个人的因素在其中无论起了多大的作用,失败都不会变化,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假如你是乐观的,失败的原因(内在或外在)是特定、暂时和不稳定的,你倾向于改变这些不利因素,认为下次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那么,这次挫折对于你的判断不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会很快雨过天晴。

但是,请再考虑这个假设性的问题:“你向一位喜欢已久的异性提出约会的邀请,你为这场约会筹划许久,志在必得,却被拒绝了。你会在内因和外因之间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这类问题对我们的判断能力是更大的考验,也许还是很多人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在用行为解答“约会被拒绝”的挫折时,即便是后来很成功的人也会犯下一些愚蠢的错误。

当你试图解释这一行为和判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时,有三个方面的信息很关键:

第一,拒绝的区别性:对方的行为是针对你,还是同时期提出约会邀请的所有人?(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

第二,拒绝的一贯性:对方是否反复拒绝了你?当你提出约会邀请时,他(她)在过去也拒绝过你?(该行为是否是对同一情境的反复回应)

第三,拒绝的一致性:除了他(她)以外,其他人是否也拒绝了你的邀请?(除去你喜欢的人,其他人在同样的情境下对你也有同样的行为)

只有综合地分析这三个方面的信息,你才能做出一个最接近真相的判断,得出一个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他(她)临时有事情或心情不好,不愿赴约;他(她)真的不喜欢你,对你没有兴趣。警惕“归因逻辑”对判断的误导

人们遵循“归因逻辑”做出的判断,除了基于我们现有的信息之外,一直充满主观色彩。从主观角度对于原因的挖掘很容易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倾向性、偏见等会为我们制造能带来慰藉的原因:“不是我没有魅力,而是他(她)看不到我的优点!”“不是我工作能力差,而是上司狗眼看人低!”

这时就容易导致归因错误。人们在现实中分析某一行为的原因时倾向于高估内在因素而低估外在因素。即,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由此对现实和真相失去洞察。

参与了哈佛大学多期公开课节目录制的一位教授说:“洞见的本质是一种直观的智慧。它的内涵是,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不要急于寻找某种显而易见的原因,而是要直达问题的核心。洞察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然后再做出选择。”

有很多人都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环境。就是说,在许多的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对成功作内在的归因,却对失败作外在归因。他们和世界之间是一种单向封闭的关系,也是自利性的思考逻辑。在群体中,他们会将一个集体(部门)的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其他人。

像这样一味地寻找事物的原因当然会让你心安理得,但同时却会让你在错误的轨道上越走越远。三、洞察世界本质的5把钥匙直观的分析——绕开经验的逻辑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变得更为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的专注力、思考能力和反省的能力变得虚弱和碎片化。用一句危言耸听的话说就是——“互联网正在让人们的大脑变得愚蠢。”信息越多,我们反而越看不到,也看不见。在这其中,经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坏作用。

逻辑悖论的祖师爷、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曾经提出“阿喀琉斯追逐乌龟”的悖论:

古希腊跑得最快的英雄级人物是阿喀琉斯,他跑步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但只要让乌龟先起跑100米,那么阿喀琉斯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因为在阿喀琉斯追逐乌龟的过程中,乌龟也在爬行。当阿喀琉斯到达乌龟出发的地点时,此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0米,于是阿喀琉斯又要开始重新追逐;当阿喀琉斯到达这个10米位置时,乌龟又向前爬了1米。这样乌龟便制造了无数个起点,它总能在阿喀琉斯和自己间制造一个距离,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喀琉斯就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

当然,今天的我们看这个逻辑悖论可以很清楚明了地说一句:芝诺不懂微积分,不懂连续性,不懂无限数列……他的直觉也十分清楚,阿喀琉斯是可以轻松追上乌龟的。然而在当时来说,芝诺悖论的论证过程没有什么好的工具来破解。因为这个论证的逻辑是一道“经验之墙”,理性的经验在这里会走进一条死胡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如果无法用经验性的逻辑理论来论证,就会变得棘手而且无法处理。这个时候,要洞见问题的本质,我们需要具备直观的能力,即“直观分析法”。

人的直观能力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直觉,第二是洞察。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要实现的直观分析法。其中“直观”一词的含义,是由个体本身作为条件反射的对象,没有其他。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准确判断。

作为组成直观能力的两部分,直觉是直观于事物的表象,也可称之为感觉。这就是我们通常讲到的感性认识。洞察则是直观于事物的内质,这在康德那里称为知性认识的先验。洞察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和经验性的推理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康德把洞察称为“知性的先验”。“先验”既然是先在的对于事物本质上的认知,自然是直观于事物的内部本质,即我们事先已经拥有对某一事物本质的认知,而后在接触该事物时就可以直接获得它最终的答案。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先验就等同于洞察。

因此,洞察力是人所拥有的一种哲学能力——我们不仅能犀利地看到事物的本质,还能看到它动态的演化原理。知道它是什么,也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并且知道它未来的变化。洞察力既有来自于对经验的综合和归纳,也有来自理性思维提炼出来的成果。这是一个从间接向直接进展的意识过程——从复杂的分析推理进化为直观的判断。所以,一个人洞察世界的能力是经过长期思辨和反思才能形成和成熟的。创造性的主意——看到怎样开始“创造是什么?”创新咨询公司Continuum公司的亚太区总裁温伯华说,“创造是对现实的改造,它和创新是不同的。创新可以不用了解过去,但创造需要。你必须能够看到问题是怎么开始的,看到现实是如何形成的,你要清楚地知道已经发生的一切细节。”

大部分的时间,人们总是试图在抽象的层面分析自己无从下手的事物。这是一种普遍性的习惯,当你不懂一个问题时,你就会把它设想得十分抽象。这么做的优点是,你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好像已经找到了无数条道路。但缺点是,你并不知道哪一条道路才是正确的。所以,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些在讲台上夸夸其谈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无法创造未来。

在洞察的源头,我们需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矛盾——基于现实的矛盾,分析不同需求之间的联系——妻子和情人的冲突、同事A和同事B的利益交集、事业和家庭的关系等。生活中任何两件事情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如果你不能看到它们的源头,你就没有办法对自己的生活形成创造性的认识。觉悟的技能——看到怎样结束

只有觉悟,才能洞察。也只有觉悟,才能形成直观的智慧。但是,什么才是觉悟呢?有个人加班到凌晨1点,又跑到酒吧鬼混到黎明时分,然后跑来跟你说:“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赚再多的钱都逃不过生老病死,还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他看到了每个人人生的结束,但这显然不是觉悟。觉悟是我们在观察人、生活和商业的行为后,可以形成一些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论来解释和预测这些行为。

从过去中洞悉未来,未来并非不可预测。当你能预测未来时,你便拥有了觉悟的能力,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对世界的态度。一个富有“洞见”的人,要能够跳出局限,看到全局,要清醒而且积极地迎接自己的明天。思维的路径——创建全新的系统

举例来说,股神巴菲特需要思考多少个问题才能做出一个投资决策,他是如何判断一支股票是否值得购买的?答案可能无从揭晓。但与巴菲特合作长达40年之久的查理·芒格却说:“巴菲特平均思考492个问题才做出一个决策,这和我一样。”

一个高效直接的思维路径总是具有丰富的容量。我们要列出一长串的问题清单,经历复杂的思考才能产生洞见和犀利的认识。这一点都不轻松,大量的繁重工作被大脑承担了,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以为聪明人特别容易就看到了一个问题,不过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他思考这一问题的复杂过程。

有一个调查显示:在涉及重大决定——比如因工作需要而搬迁到另一座城市时,年收入5元万到20万元之间的群体平均每45分钟做出一项选择;年收入20万元到100万元的群体平均每2个小时做出一项选择;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群体每做出一项选择所花费的时间则达到了1天以上。人们可能需要花费几周的时间综合考虑这样的问题,但真正用于权衡利弊的时间少之又少。

由此可见,一般人在问题面前的思考是多么轻率而浮浅——很少有人会思考如此多的问题,即便这些问题价值连城或者对自己的命运生死攸关。不论是搬迁还是买股票,洞察问题的本质都依赖于一个思维的路径。越是简单的智慧就越不容易把握。看上去更像接近真理却极为抽象的“大道理”,对我们来说做出决定的依据总是模糊的。

比如,你会考虑如下问题:

·“那座城市的空气质量如何?”

·“交通和教育符合我的要求吗?”

·“房价我能否承受?”

·“我的另一半是否同意?”

相信我,你在做决定时一定会把这些问题列入自己的决策系统,你所依赖的不会是下面这些不确定的可能性:

·“这份工作未来的前景,是否值得我离开当前的城市?”

·“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支持这个决定吗?”

实际上,这才是真正影响未来的问题,但人们很少愿意在做决定时认真地考虑它们——当然,它们会一直挂在嘴边,写在推特、微博或各自的网络日志中。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你必须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更容易理解的小问题。这样你就能领会巴菲特的思考方法,学着像“投资之神”一样思考:通过务实的问题清单来创建全新的思维路径,建立一个精确的系统。问题清单不仅可以用于决定购买哪只股票,当你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前犹豫不决时,也可以列出一长串的问题来作为权衡与选择的准则。

有些人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将“优秀”这个词诠释到了极致。卓越的人物不管是思考还是行动都是优秀的代名词,但我不相信这是不靠“时间积累的努力”就能轻易实现的成功。就像人的判断力一样,它是一种不断磨炼和尝试才会成熟的能力。即便你获取了一个高效的思维路径,把所有的相关问题都思考了一遍,还是可能出现决策失误。因为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本身都是一个决策,缺乏足够历练的人很可能在中途就出错。而且,执行永远是决策的陷阱。执行的效果验证我们的判断力,人们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偏离初衷。

没有人会介意变得更聪明,但思维的犀利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个人的头脑中自发形成,而是我们后天学习与培养的结果。你应该相信自己永远会做得更好,并且形成一套自己的积极的思维模式,跳出常识来看待世界,你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通达的智慧——看到最终命运

哲学家笛卡儿认为,知识来源于心灵的直观。心灵的直观是“真知”的来源,也是实现通达的保证。通达就是洞察这个世界的第5把钥匙,是判断力的最高境界,是通往智慧的必由之路。

第一,通达是顿悟。面对挫折和坎坷,能够释然;面对成功和荣誉,能够自制;面对变故与起伏,能够坚定。

第二,通达是淡泊。当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与野心时,看待事物就有了别样的心态。淡泊名利,就能通达,看到世界的本质,洞察事物的规律。

能够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会去追求那些会让人无可奈何、无力触及的东西。当我们的生活中少了幻想,多了宁静,少了躁动,多了平和,洞察力就可以像肌肉一样进行训练和提升,心无所往,波澜不惊,你就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四、洞见是“直觉”吗?

在思维学领域,直觉与洞见的关系就像车胎与方向盘之间的奇妙联系,我们能清楚地感知到车胎和地面的摩擦,判断路况,把握速度,但控制高速行驶的汽车还需要其他很多部件的协作。有时候,胡思乱想所产生的灵感也是一种直觉,但它不能称为犀利的洞见。

简而言之,洞见的体现方式是“超理性的判断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直观力。它不仅包括看、听与触摸等身体性的感受,而且也包括心灵、经验、观念等思想的集合体对于理念或者事物的直觉,它是一个人观照事物的最高级的能力。

所以,洞见并不是“直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目光总是被观念和偏见覆盖,看一个新问题时先想到的是无数个旧问题,因此并不能真正客观地看到事物的本身。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人、大多数时刻而言,人们思考问题时凭借的仅是对现成经验的复制、抄袭和模仿,正如同我们会从小说和电影中抄袭那些不断重复的情感一样。

这表明,如果你要获得最犀利、客观的洞见,首先要摆脱对于偏见和经验的依赖,暂时停止思考,让思想呈现空闲状态,让事物不经任何加工地渗透进来。其次,你要将各种已有的知识、习惯搁置到思想的边缘,同它们脱离接触。这时,你看到的就是原生态的信息。你会正眼去看它,会让大脑直接跟它接触,而不是交给记忆库中的程序来解决。

直觉在此时派上了用场。但是,这种直觉本身必须同时是高度专注的,我们要凝视眼前的问题,表现出极致的思考专注力。

第一,专注是做出任何判断的前提,同时也是高效思考的基础。

我们思考的目的并不在于让人学会现成的知识,或者利用现成的知识对一个事物的变化做出预测——比如明天的股市是涨是跌,而在于使注意力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汇聚,使之变得敏锐而集中。洞见的本质就在于这种聚集的能力。要像针尖一样凝视事物,用高度的专注穿透它。

第二,想象力是做出直观判断的内在要素。

同时,想象力也是任何创造的前提,我们的思想借此冲破了现成事物的包围,不受过去的习惯、定式和观念的约束。一种对思考和判断有益的想象力,必须包含事物的细节,充分体现出某种程度的可行性和持久性。这时,我们的判断力开始承担重要的任务。它能将不同事物的细节区分开来,使人辨别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让想象力进入它应有的路径,朝一个对的方向发挥作用。第二章比“笨”更可怕的是“自以为聪明”一个人的判断力发生错误,往往是在他最得意、最成功的时候。当你认为自己牢牢地掌控局势时,很可能已经好景不长。因为过于精明的人,反而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所以,要学会降低自己的定位,遇到任何事情都以一种愚笨的姿态去观察。永远都不要迷信经验。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经验这种东西是最靠不住的。我们头脑中对于过去经验的依赖性越强,未来的错误判断可能就越多。一、90%的聪明人都是在自我欺骗,还有10%是掷色子

我们是最聪明的人,同时也是最笨的人。行走在社会中,“笨”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自以为很聪明,实际上大脑却空无一物。就是说,把自己表现得很聪明的人,其实才是最笨的人。现实中那些真正的高手,根本不会让人察觉出他们究竟是聪明还是愚笨。

我有一位朋友,现在北京工作。她的第一份工作是秘书,虽说都是端茶倒水、收发邮件和接听电话的工作,但她的运气很好,分到了公司总经理的身边。这是一个让人眼红的位置。

起初,总经理秘书的职位让她拥有了很多特权,大家对她青眼相看,节日礼物也少不了她的一份。时间一久,年纪轻轻的她便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具备了某种地位和影响力,开始假传圣旨,狐假虎威,用“总经理说”“总经理表示”这样的话开头,指派其他人给自己工作。她当时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轻轻松松让别人完成她自己本该完成的工作。毕竟不可能所有人都跑到总经理面前,询问总经理是否说过类似的话吧?

于是,她开始并且爱上了这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生活,悠闲惬意又屡试不爽,直到有一天突然翻船。

那天,她照旧假借总经理的要求,让一个部门总管提供某个项目的报告,并妥善整理,翔实地记录。坦白地讲,整理资料这种活,本来就是她作为秘书的责任,但她已经偷懒偷习惯了,认为这次也应该可以过关。

未曾想到的是,部门总管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女强人。她当场一个电话打到总经理那里,对着总经理委婉地说,自己忙不过来,请求找其他人来整理该项目的资料。放下电话,部门总管眯着眼看着她,把资料扔到了她的面前。这时她满脸通红,惊恐地发现自己严重误判了形势。

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出这位主管办公室的,也不记得总经理后来说了她什么,但她永远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自作聪明。

朋友说:“这对我的事业是一次重大的教训。我开始认识到,一个人的判断力发生错误,往往是在他最得意、最成功的时候。当你认为自己牢牢地掌控局势时,很可能已经好景不长。所以,从那时起我变成了一个笨蛋,遇到任何事我都会以一种愚笨的姿态去观察。几年下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眼明心亮,看待事物不再那么浮躁。”真正的聪明是“脚踏实地”,不是“爱出风头”

合伙人史密斯有一次说:“聪明绝顶的人本就不见得招人喜欢,自作聪明者更是让人厌恶。”他带领自己的项目小组用缩短三分之一周期的速度完成与IBM加州分公司的合作后,就永久删掉了IBM加州区市场主管Richard Shaw的电话号码。史密斯认为那是一个以为自己聪明其实蠢到顶的家伙。“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合同条款是怎么回事,要知道每个人都身经百战,不知经手过多少次这样的合作,他却在每次的项目沟通会上都要拿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这些条款上喋喋不休,好像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规定是怎么回事。他不懂技术,却总喜欢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并且认为这是很容易实现的。”

这恰恰是因为Richard Shaw先生还不够聪明,优越的地位使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使其在商业合作中被置于危险的境地。因为真正的聪明人是不会在心里有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和强势的态度,他们反而更为务实。踏实和低调是聪明人的显著特征。他们可能智力不高,但却拥有最强的心智与犀利的判断力。

所以,深刻的洞见力总是能够体现为外在的沉稳。

普朗克是举世知名的物理学家,更是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提起普朗克尺度,研究物理的人无人不晓。成名以后,普朗克每日游走于各大学院宣传他的理论。一段时间后,给他开车的司机很得意地表示:“先生,你这每次讲的内容都一样,我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我看我也能上台讲。”

普朗克哈哈一笑,同意了司机的玩笑提议,在下一场讲座时便要司机上台。和观众隔着一段距离,司机原封不动将普朗克的理论讲述出来。

谁知,演讲结束后的提问环节,司机却突然漏了馅。面对台下众多学者的专业提问,司机答不出个所以然,只能悻悻地要求普朗克上台。

这个故事的真假先不说,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看到了一个道理,未必就等于看透了,也不等于你就看见它是怎么发生的。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能看到,但却看不见内在的根源。所以对普朗克的司机来说,没有实力还去表演,就是自作聪明,很容易被人戳穿。这世界不缺聪明人,缺的是肯脚踏实地的老实人。

有句话说:人要熬,井要掏,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好。这句话用在人的头脑上,就是必须适当有一些变笨的觉悟。只有“变笨”了,你才能为大脑腾出足够的空间,去思考那些厚重的、真正的问题。

这些年来,宫斗剧在国内的电视荧屏上泛滥。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着《甄嬛传》《美人心计》和《芈月传》等电视剧中那些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情节,迫不及待地从中学习着“厚黑学”。人们觉得那些角色都很聪明,仿佛任何事都能解读出背后的深意,给现实的映射是:在这个灯红酒绿人心不古的社会中,如果不懂得耍点心机,搞点计谋,就只能成为别人的“刀下之鬼”。

有个网友说:“一夜之间,你心中要是没点小九九,就只能等着被人坑、被人骗、做别人的垫脚石,成为炮灰。”

于是人人搞手段,人人装世故。但是结果如其所料吗?却不知世故心机虽然是洞察人心的体现,但如果用力过猛,也容易变成自作聪明,弄巧成拙。过于精明的人,反而看不见问题的本质

前几年我曾经有一位同事,他在广州分公司的培训部门工作,是公认的一个“非常精明”的人。精明到什么程度呢?有人这样评价:“即使脚下一只蚂蚁爬过,他也能快速地计算出这只蚂蚁对他的生活有没有负面影响。”

比如搬了新家,他的妻子整日在朋友圈中描述买新房的幸福,尽管同事不在他妻子的朋友圈中,但不少人已经知道他搬家的事。人们本想真心地祝贺他,他却搞了一次信息不对称的自作聪明,在这件事上装糊涂:“没有呀!我还穷着呢!怎么可能买新房子呢!”

部门领导家在办丧事,明明被好多人看到他为领导忙前忙后筹备葬礼,就像领导家的仆人,等大家找他讨论慰问金时,他却拿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拜托不要找我,我和领导又不熟,你们就不要算我那份了。”久而久之,人们不再愿意与之交流,因为这个人太虚伪了,总是自以为是。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其实已经完全表现在你的脸上了。你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大家看破不说破。

因此,永远不要把其他人当作傻瓜,别人只是不说出来而已。用力过猛的自作聪明,最后事情做过了头,反而是一种头脑愚蠢的表现。“聪明”当然不是一种坏品质,因为聪明的头脑可以帮助我们洞见世事。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聪明,让自己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个善于分析事物的头脑,进而懂得生存和发展之道。但也不能自作聪明,似是而非。像我这位同事一样,聪明过了头,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一位在华尔街的证券行业混迹多年的金牌经纪人说:“在金融行业工作这么多年,我唯一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越来越笨,对市场的了解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敢随便发表意见。现在看到许多新入职的小白脸,他们每日在会议室、在电话边对着别人慷慨激昂地说着一堆连他自己也不懂的市场理论,那种洋洋自得的表情让人作呕。十几年前我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

真正的洞见力是大智若愚。“才”不外露,不自以为是,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上帝对狼和狐狸说:“你们两个只能活一个,猜拳吧,输的那个必须死。”最后,狐狸输了。狼抱着死去的狐狸流泪说道:“说好的一起出石头,为什么我出了剪刀,你却出了布?”

真是一个伤心的故事,但这个世上自作聪明的狐狸实在太多了。有些事情明明很简单,却设想得过于复杂。还有一些人,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许就是你的邻居、同一个部门的同事、每年都有来往的亲戚等。他们看起来非常聪明,分析事物头头是道,头脑清晰,知识渊博,但在事业或婚姻家庭中却屡遭挫折。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想得太多了”,以为什么都明白,实则南辕北辙。

90%的聪明人都是在自我欺骗,还有10%是掷色子。就是说,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100分的洞见,首先你必须学会低头、缓步、深思。记住这三个词,只有懂得了如何具备这三种姿态,你才拥有了真正的智慧。二、经验在哪个阶段变得“不可靠”了?

我们平时大多数的判断都来自于经验。经验很重要,但“经验之墙”如何阻止你一直正确?

很多人都听说过罗素的“火鸡理论”。这个理论讲的是一只火鸡很聪明,它发现只要听到农妇的脚步声,就意味着自己要开饭了。所以它每天都满心期待盼望着,一年364天都是这样。这一年到了第365天时,火鸡又听到了脚步声,它欢喜着以为自己又要开饭了。没曾想农妇却大步走过来,一把扭断了它的脖子。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经验的价值会变得越来越小

请冷静地想一想,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过这只被扭断脖子的“火鸡”?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即便是思维最活跃的天才也不例外。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国内开车开习惯了的人到国外某些地区就会突然不习惯,因为有些国家的车道是与中国相反的。国内是上行右、下行左,一些国家则是上行左、下行右。这时若不及时改变过去形成的开车习惯,上路就会有麻烦。

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经验这种东西是最靠不住的——哪怕是你长久以来得到的经验。我们头脑中对于过去经验的依赖性越强,未来的错误判断可能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我总对下属和学生说:“如果一件事情需要用到你的经验,那么先看看具体的情境再做判断。”

经验到底有没有用呢?不可否认,经验一定是有用的,因为经验是我们思考问题时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一个基本论断,毋庸置疑。从我们的孩童时代起,经验就是我们的引路人。父母的经验、书本的经验、朋友的经验、自己的经验,这些被反复验证过的经验给予了我们最为可行或比较划算的思考、行动的方案,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但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比如年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动态发展,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仔细和重新思考,认真地实践,才能做出精确的判断。

有一个心理学上的小故事讲的是“如何出门”:

有一天,你打算去1千米外的超市购物,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首先是步行,大约耗时30分钟,不花费金钱。其次是打车,大约耗时7分钟,开销在9元钱左右。最后一种方法是乘坐公共汽车,大约耗时15分钟,仅需1元钱。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坐公共汽车。有时我也会这么做,毕竟1千米不是很近的距离,至少得有几站。所以坐公共汽车比打车便宜,又比步行快,在时间上是一个优先方案。但是谁能想到,等了半个多钟头,公共汽车还是没有来。

你开始陷入后悔和纠结中,等了这么久还不如打车,虽然多花些钱,好在节约时间。就算步行,现在恐怕也已经走到了目的地。事到如今,你会产生一种选择的障碍:我现在是继续等公共汽车,还是打车或步行?

大部分人之所以会选择坐公交,是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公交车不会等太久,以及根据行驶时间和成本的计算,人们很容易就能第一时间得出公交车最实惠的结论。可是,根据经验判断作出的选择却带来了更大的损失。因为公交车到你这个站的时间是不确定的,除非你能精确地计算每一个站点的到站时间,然后在公交车即将到站时才来到这个站,否则就无法预测会在等待的过程中浪费多少时间。

很多情况下,依据经验做出选择没有错误,更多情况下都是对自己有利的。譬如接到诈骗电话,经验告诉我们需要避免上当受骗;看到天气阴沉,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携带雨伞有备无患。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将经验看作辅助与指导,而不是主要的依据。我们要依靠认真的分析和踏实的实践来做最终的判断,做到“就事论事”,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毕竟,世界每分每秒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昨天的情况不见得适用于今天,今天的经验也未必适用于明天。固执地一味相信经验,将经验当作不二的法则,做出的决定往往是不那么靠谱的。年龄越大,头脑受经验的束缚就越大

华为曾经有一条传闻让人颇为震惊。据华为内部沟通网站“心声社区”上的一篇帖子透露,前不久,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部门则是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主要针对程序员。

34岁以上的员工是经验最丰富的群体,华为疯了吗,要清理掉这些精英?华为显然不是疯了,而是另有原因。对于这一次清理,任正非并没有否认。他在一次讲话中解释说:“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任正非认为这些有经验的人开始靠经验吃饭,不再像当年那样奋斗,所以对公司来说这是危险的,也是不能容忍的!

想当年,我们总是听从老一辈人的经验,想尽千方百计进入国企和大公司,认为那是一辈子的铁饭碗。小时候我就有这种想法,最羡慕的是考上中专、大学的邻居家的孩子,因为那意味着能分配工作,有了终生不愁的生存保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今天的社会明显已经不是这样了,不再有铁饭碗,也不再有什么生存保障,人人都要依靠不停的奋斗拼搏。这就是一种“经验的失效”。在工作的定义上,20年前的经验在今天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所以,记住我这句话——世界上唯一不会变化的事就是变化,经验只能应对简单的事物,而对于复杂事物,经验就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可以完全依靠。

还有一种会随着年龄约束我们思想的经验,是由一些书籍造成的,比如《成功人士的秘籍》《如何成为首富》《富豪是如何养成的?》等教人如何成功、赚钱的鸡汤,太多的人都“爱死了”这类鸡汤,以为成功者的经验自己也可以模仿,却不曾想一下,很多经验其实都是主观见解偏多,而非系统和科学的分析,无法确保在任何环境中都行之有效。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昨日的经验,不见得适合今天的情况。对别人来说很靠谱的经验,对你不一定管用。

在小米芯片的发布会上,雷军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说在研发芯片之前,曾咨询一位芯片行业的专家大牛。这位大牛思考和调研了很久才告诉他:小米做手机芯片必须以10亿元人民币的起跑线开始,预计将投入至少10亿元美金,还可能准备在10年后才有结果。这是一个悲观的预测。然而事实是:从芯片设计、研发、流片再到搭载在手机上进行测试,小米不过花了17个月而已。

这么强烈的对比不足以让人震惊吗?为什么专家大牛的理论会和实际情况相差如此悬殊呢?

实际上,是专家的能力有限吗?是专家的水平不行吗?当然不是,而是经验的问题。全世界生产芯片的企业屈指可数,即便是行业内的大牛,他们也只能参考全世界不多的企业,从这些企业的历史中总结一定的模式。这些芯片行业的领头羊们都是从基础开始,在一片荒地上探索开垦,它们当然耗费的时间很久。殊不知,这对后来者是不适用的。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小米自身实力的积累,它已经拥有了后发制人的优势,有足够的资本进行跳跃式的发展。因此,专家依据十几年前的经验所做出的判断就失效了。

雷军借此想告诉人们:不要迷信过去的经验,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你才有机会成功!利用而不是迷信经验,才能突破“经验之墙”

1.任何经验的有效都有特定的前提

在这个时代,很多经验已经用不上了。或者说,有时候经验不仅不是一个人的财富,还会成为一个人的负担。我们都不否认经验的价值,但重点就在于如何利用经验,如何使经验的作用最大化。任何经验的有效都是有特定前提的,前提一旦改变,经验也就失效了。

2.经验可以参考,但不能迷信,因为经验有自己的保质期

对待任何经验丰富的人,即使是所谓的专家和大牛,我们也不能迷信和盲从。前人的经验对于我们而言,只能说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决不能作为我们做事直接的行动指南。一切都需要依据当下的条件考量,来制定自己的策略。过去的经验仅仅是参考。

或者说,当以往的经验失灵时——经验一定会失灵,我们需要打破“经验之墙”,靠自己踏实的行动去不断试错,不断地调整,找到那个正确的方法。在未来,经验的局限会被不断地放大,没有什么模式是能让人拿过来一劳永逸地依靠的。经验对于人的头脑而言,永远不是永恒的保护伞,它有自己的保质期。三、“过去的成功”与你的关系

昨天的成功,很可能会为你挖好明天的墓穴。近几年,我在内地结识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和公司高管,听他们讲自己过去的故事,感慨崛起的不易,吐槽那些离奇的经历与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得不承认,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自有其成功的道理。但是,他们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出现了或轻或重的停滞不前,甚至遭遇重大危机的情况。究其原因,很多人都被往日的成功经验绊住了手脚,以至于做出了严重的错误判断,才使自己及公司陷进了绝境。

一位广州的民营企业家说:“我20世纪80年代初辞掉单位的工作下海做生意。那时候最赚钱的买卖是什么?当然是跑到广东搞批发啊,服装,电器,有什么买什么,一买就是几车皮,拉到北方有的是人要。我生意的第一桶金就是这么来的。但是10年后再这么干就不行了,我第一次生意失败就是因为在90年代的市场环境中仍然沿用80年代的思路,以为只要有价差就能赚钱,却忽视了用工成本的问题。90年代是什么时代?是一个拼人工成本的时代,发财的都是一些在沿海地区设厂的。到今天呢?这些拼人本成本的企业又不行了,现在是拼产品性价比的时代。所以说,企业家最害怕讲过去。如果活在过去的影子里,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企业家是这样,生活中的个人也是如此,不论昨天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对今天都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你幻想用过去的辉煌来预测今天,筑就未来,那你可就打错算盘了。有句话说:“昨日的成功,今日的资本,明日的墓穴;昨日的失败,今日的教训,明日的涅槃。”过去的成功往往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敌人,是你更加成功的阻碍。你有没有“信念顽固症”?

美国学者安德森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先为每位参与者讲述一个错误的信息,然后让这些人列举支持或者反对的理由。实验结果显示,越多去阐释支持理由的人,在正确答案公布之后,越会倾向于他之前支持的错误信息是成立的,对刚才的判断表现得很固执。

这种现象,安德森教授将其称为“信念顽固症”,或者是一种“过度自信现象”。意思就是说,成功的人在走向成功之后,即使新的客观事实已经否定其成功经验在现在的正确性,他们仍然会相信自己昔日的做法是正确无误的,不认为应该抛弃它们。

虽然类似的问题在以前确实是那么解决的,但这种做法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可能不再适用了,可他们往往会固执地坚持这种做法,就像在守护一种神圣的信仰一样绝不动摇。

对这种现象,我的总结是:“自以为是”的人会带着自己的聪明和顽固走向坟墓。

2007年,手机业的霸主诺基亚如日中天,不可一世,其销售额占到全球手机销售额的40%,这是一个一统天下的成绩。与此同时,苹果手机上市,谷歌开始研发安卓系统。面对功能性与时尚性兼于一体的新一代手机的诞生,诺基亚的高层们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苹果手机不过就是一个“新玩意”,火不了多久,也成不了气候。

他们都觉得当下最重要的对手,依旧是劲敌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工程师们也对苹果手机进行了全面测试——“这么不坚固的手机,谁会买呀?这一定没有未来……”在诺基亚一个广为流传的广告中,更是用尽了笔墨嘲讽苹果手机:它仅仅是轻,可真不实用。

当时许多人都认可这种想法和观点,传统认知依然是坚固的,大家不都是喜欢坚固的手机吗?苹果怎么可能撼动诺基亚的王者地位呢?手机一定要经得起摔打,这是人们的经验,所以诺基亚的战略制定者活在过去的成功中走不出来,没有看到未来的趋势。于是现在,苹果手机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生活,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成了市场的主流,诺基亚则不得不在这个新的时代插草卖身。

卡尔·波普尔说过这样的话:“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关闭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而已。尽管跳出去只是一个更大的囚徒框架,但是也毕竟比以前宽敞很多。”过去的认知深深影响着我们今时与未来的判断,塑造着我们的洞见力,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型。

那么面对自己的过去,你能从容地跳出来吗?不要睡死在过去的成功模式中

当然,成功者自有其成功的道理,过去的成功都有它的必然性,是不能否定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在思维层面无法实现“自我突破”,就会形成对思考的遮蔽,对创造性思考的忽视,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敏感。这时,我们过去成功的事情反而容易成为未来失败的原因。成功的最大副作用,就是会让人觉得过去通行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将来。

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IBM,那也是一家和诺基亚一样在世界上被称为巨无霸的公司。它的税后净利润一度达到65.8亿美元,在当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使无数同行眼馋嫉妒。其中,PC机的销售份额占据市场的80%。不过单单就利润来讲,PC机占IBM公司整个的体量很小。一直以来,IBM的主营业务还是大型机。

不久,大型机业务负责人埃克斯荣升为总裁。他坚定地认为IBM的前景不可估量,特别是大型机。未曾想,IBM没过多久便陷入巨大的经济危机。究其原因,是IBM公司的管理层不顾市场趋势的变化,依旧将公司的主要精力放在大型机上,对个人电脑一如既往地持轻视态度。埃克斯与IBM所熟知的这个世界正在他们眼前急剧变化,但他们依旧认可过去的经验,在过去成功的辉煌中故步自封,为自己掘下坟墓。

深入探究来看,很多成功者在功成名就之后,习惯于复制原有的经验,从而导致后来的失败。有一些成功者过于乐观而盲目地活在昨天的成功模式中,局限于已知世界形成的经验模式。比如实体店的传统线下模式,在电商时代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因为不想转型,坚信可以熬过冬天,结果还没挺过深秋就已经死掉了。

这说明,过去的成功,有时恰恰就是你未来的陷阱。

有一个旅行者在半路碰上凶神恶煞的强盗。他不得不没命地向前跑,而强盗们也在后面拼命地追。跑着跑着,一条大河拦住他的去路,万幸的是,旅行者发现了不远处的一只独木舟。靠着独木舟,旅行者逃脱了险境,强盗追到岸边再也找不到别的船,只能绕路过河。划过岸的旅行者便认为这只独木舟是救命船,无比重要。若是再遇到河流,一定还能派上用处,绝对不能丢失。

于是,他将独木舟从水里拉上岸,拖着它继续赶路。因为独木舟十分沉重,所以他的速度非常缓慢,不久就被绕路的强盗追上。被杀之前,他看着独木舟,绝望地叹息道:“曾经救了我命的东西,现在又要了我的命啊!”

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那些过去让你成功的东西,将来极有可能把你害死。我们都需要鼓起勇气和决心,超越过去,着眼现在。别用昨天的经验来看待今天,要立足于当下具体的情况,做出最符合形势的决策。赢得未来的前提,是放下“自以为是”

我的导师曾经这么跟我说:“一个人18岁时觉得自己很聪明,这是好事,说明他有冒险的冲动,教训会让他成长和成熟;可一个人28岁时仍然觉得自己很聪明,那就是天大的坏事了,因为这是自以为是,一定会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

有的聪明人喜欢冒险,不断尝试新生事物;有的聪明人则喜欢守株待兔,妄想用以前积累的经验搞定未来的一切。但现在已经不是守株待兔的时代,现代社会的节奏飞快,信息日新月异,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断向前的。在不同的时刻,人们有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又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我们用来思考和做事的条件一直在变,不仅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独木舟”,更不能守住那个独木舟不放手,要放下一切“自以为是”的聪明,要对现实的变化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就像在教育领域,我们不能用管8岁孩子的方法教育18岁的孩子,也不能用教育18岁孩子的方法和28岁的孩子谈心。放到成人世界中,这个规律也是适用的。

成功学大师李践说过:“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远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我对成功学的好感不多,但李践的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成功和失败永远都是相对的,这是思维的辩证法,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是一个人洞察世事、做出判断与决策的一种基本逻辑——要动态地看待过去与未来。

即,我们要原谅已经过去的失败与羞辱,也不要沉醉于已经过去了的成功与光辉,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种遮蔽的特点,很容易陷入“所知障”——我们过去的成就,可能是未来的障碍。给我们带来麻烦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我们以为知道,实际却并非如此的东西。四、不要让未来的失败,抱怨今天的自以为是

在一次给下属的培训中我说:“你今天做出的每一个判断,未来都会买单。”未来是什么?是每一个今天的叠加!你今天每分每秒的任何一个思维的火花、冲动或理性的决定、对事物的看法和印象,都在时刻不停地塑造着你的未来!

今天你是冲动的,明天你会为冲动付出代价;

今天你是理性的,明天你会收获理性的成果;

今天你是低调的,明天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