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4:31:12

点击下载

作者:王颖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试读:

前言

哲学是人类社会中一门特殊的学问,许多的哲学问题都体现出永恒不变的真理,这是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赖以生存的准则和思想精神。哲学与某种具体的知识和技术不同,它本身并没有生产物质的能力,哲学所探讨的问题和范畴也看似与日常生活关系不怎么相关,但实际上,哲学是引导生活的方向,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精神基础。“哲”是聪明的意思,在希腊文中意味着“喜爱智慧”,因此,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是人类对自身和世界充满好奇和惊讶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真正的哲学距离人们的生活很近,不是诡辩和玄学,因而我们不必对哲学敬而远之。

人类从诞生开始,为了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同自然界打交道,不仅要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也要积累对自身的认知,以便在实践中与他人形成互助互利的良好关系。人们就是凭借这些认识向自然界和社会索取一切所需,而认知也逐渐系统化,产生严密的逻辑性,通过一系列概念和范畴论证而成为世界观和思想体系。因此,哲学是人类世界观的集合,代表人类对永恒真理的追寻,成为指导人类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从而产生实用性的方法论。

编著本书正是为了体现哲学的实际用途。“哲学无用”的论调在充满追寻智慧的当代社会应该摒弃。人们从了解哲学常识入手,可以领悟人类自古以来的哲学智慧,也能步入哲思的殿堂,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认知自我和世界,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本书共分为八章内容,分别从哲学本体、哲学流派、哲学术语、哲学名家、哲学名著、经典命题、名家名言、哲人逸事八个方面普及与哲学有关的常识。每一章包含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两部分内容,尽可能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分别进行讨论,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魅力。

本书将指导读者爬上思想阶梯,从异彩纷呈的哲人流派中体会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畅游哲学的乐园。

第一章 哲学漫谈

哲学在今天,如同一个失落的文明,虽然看似古远沧桑,却孕育缔造了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哲学的思潮由独特的理性和智慧建构而成,由千百年的恢弘文化积累而成,它对东西方科学与文教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脉络走向。

什么是哲学

“哲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喜爱智慧”,也可翻译为“聪明的友人”。哲学是一种从不同层面认知社会、感知自然的方法。如今,“哲学”更多扮演着指导人们形成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的角色,而哲学家则用哲学方法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解决令人类困惑的抽象问题。同时,哲学也是一种知识综合体,它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整合到一起,将这三种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知识纳入到哲学范畴当中。

哲学对个人而言,可以成为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帮助人们更清晰明了地看清问题,在混乱繁杂的生活当中找到目标和方向;哲学对于社会而言,是社会整体意识的外在表现和实践存在,是人们用来追溯世界源头与本质的方法,是社会全体共同追寻的方向,引领各个层次的社会成员找到人生的目标。

哲学问题虽然看似离生活有些距离,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哲学可以和科学并列,都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

一般认为,哲学的本质是一种批判精神,这种批判主要指向自我,是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所构成的智慧追寻。哲学的批判性并非是全盘否定,而是在不断地批判中继承真理与智慧,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自我的进步与发展。

如同黑格尔所说:“哲学史是一处巨大的战场,到处堆满了死者的骨骸。”由于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探索知识和智慧,以满足自己的好奇欲望。哲学家们生活在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当中,在不断地求知和思辨的过程中,旧思想死亡,新思想诞生,并在批判和死亡当中获得滋养和发展。因此,哲学思想的批判精神产生了流动性,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建立、批判、推翻、整合、重建当中发展而来的。正是因为哲学具有批判精神,才使得人类的内心和精神活动不断拓展,世界文明也因此不断进步。

哲学真的源于惊讶吗

柏拉图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独特情绪。除此之外,哲学再无别的起源。”哲学最开始的来源是出于惊讶的表现,如果人类没有惊讶或者诧异的感觉,那么人类社会便不会产生哲学。

当人们对一件事情产生好奇或者诧异的情绪时,就会有兴趣去探索奥秘,并相信自身的力量可以完成探索任务,这便有了产生哲学的基础条件——追求真相的信念和相信精神的力量。正是惊讶给了人们推动力去挖掘最原始的奥秘,因此惊讶成为哲学的起源,是由于惊讶的情绪激发内在力量,使其成为一种强大的探索精神。

哲学活动是保存惊讶最新鲜、最原始的场所,在哲学思考中,惊讶永远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只要人们对眼前的问题感到困惑和好奇,就能够一点点地推进,提出更多的问题和探索的途径,这也正是哲学探索的基本状态。

哲学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吗

世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但是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方式都是哲学问题。我们生活的世界离不开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的支撑,而这二者究其根本都属于哲学范畴。

哲学是具有能动性的,可以指导人们生产物质资料。孔子曾说过:“食色性也。”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人们也是通过一系列的物质生产来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总结出一些智慧和规律,便发展为系统的哲学思想,而哲学思想一旦确立,便可以正确地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类不会只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类的基本方式是以思想为基础,精神力量使得人类活动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当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思维也就更为活跃,从而使得物质资料生产出现质的飞越,最终实现科技创新。

归根结底,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依靠思想的改变而改变,哲学恰巧是一门研究思想的学问,哲学是人类存在的思想源泉,哲学可以让人成为一个真正有思想、有内涵、有品质的灵魂智者。因此,从古到今,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哲学世界里,可以说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就是哲学。

人为什么能思考哲学

人类拥有可以思想的大脑,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人类拥有求知的欲望,恰恰是这两点给了人思考哲学的能力。

思考哲学是一个内因和外因相互激发的结果。人之所以被称为人,是因为我们不仅可以接触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同时也可以感知一些虚拟物品的存在。人类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处于生物链的顶端,有思维的人可以学习哲学、思考哲学、运用哲学。

人类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这是哲学思考的重要关键点,人们把一些错综复杂的事情,甚至是未闻未见的事物,用潜在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辨别。先按照哲学思想的指引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运用发散性思维将不同的事情联系到一起,运用逻辑思维形成立体网络,用经纬线理顺清楚,然后逐一地探索和研究,从而激发出一个个问题,并发展为创新意识。这就是人类思考哲学的过程。

人能够思考哲学是因为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就是哲学存在,生活是一门哲学,人们每天都在想如何生活得更好,每天都在思考工作和任务应该怎样完成,这也是人们思考哲学的实践体验。

由此看来,人思考哲学是一种本能反应,遇到一件新鲜事物就会让人们产生猎奇心理,然后大脑不由自主地产生思考的信号,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也给人们提供了思考哲学的机会。正是这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结合,人们才可以思考哲学。

哲学探讨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哲学研究的范围较为广泛,但是所有哲学问题的首要目标就是认识自我。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能够反射出对自我的认识,当人们对自然呈现尊敬的态度时,其实也映射出对自我的尊敬。从哲学层面来看,认识自己可分为三个层次:自我肯定、自我成长和自我消融。

自我肯定是一种否定的结果,人在肯定自我之前,必须要学会挖掘自己的缺点。如果不愿意承认缺点或者可以掩藏缺点,人便无法实现自我肯定的哲学目标。一味不正视自己的缺点,就如同有着一脸油垢的人,不愿意直面镜子里真实的自己,将自己幻想成完美的形象,这样的人拒绝看清自己,就不可能认识真正的自己,最终形成虚假的自我膨胀。真正认识自己,常常反省自己的缺点,才会进入自我肯定的阶段。

自我成长是在自我肯定之后得以实现的,随着一步步认识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智慧也会不断增长,将外在自然与世界投射到自我的本体中,从而达到认知世界,掌控自我人生的方向。

自我消融是经过自我成长的阶段之后,最终达到一种不执念于自我、忘却自我、消融自我的境界,成为一名拥有大智慧的哲人。

什么是哲学的智慧

哲学的智慧是人类的一种分辨能力,是人们大量的感知、记忆和理解构成的综合能力,也是内在自我的外在体现。

智慧本身就是能够使人们做出快速判断,灵活解决问题的支配者,智慧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方法和条件。哲学的智慧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二是认识世界的理论智慧;三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智慧。这三种智慧体现了哲学智慧境界的三个层次。

生存智慧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体现,具有正常大脑的人都拥有本能的生存智慧。而理论智慧是三者中最为重要的纽带,从生存到理论的过渡,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追求精神层次,将实践总结为理论,再将理论的精神产品转换为物质产品的过程。实践智慧则是理论智慧的延伸,也是哲学智慧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哲学对生活和实践的指导,为实践提供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哲学的智慧是人类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源泉。在人们长期、广泛、深刻地进行实践的基础上,人们通过社会发展的本质看到世界的核心问题,探讨并提炼出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同时,哲学的智慧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积累过程,是人类思想不断前进的方向,也是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只要有人类存在,这一智慧之光是不会终止、不会熄灭的。

哲学的价值是什么

哲学具有一种探索乐趣。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可以满足好奇的欲望,拓宽思维的广度,挖掘内心的深度,延展眼界的长度,指导生命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哲学的价值。

哲学作为人们研究事物,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其重要的意义是可以获得全新的理性知识。哲学追求的是一套完整的、真实的、有效的理论体系,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发展。人们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会对事物产生理解,摒弃偏见,开发不同的思路,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过程不仅是单纯的感性认知世界,而且具有深刻的理性辨析的意义。

获得理性知识是为了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真正的哲学必须摆脱掉现实中的“自我”,抛开一切物质的、欲念的束缚,将心灵的满足与肉体和物质需要脱钩,这样才可以达到哲学理性的高度,从而获得批判和反思的力量,体现出哲学的真正价值。

虽然具体的哲学思想具有发展性和不确定性,但其根本价值是拓展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学会更多的思考,从更多维的角度认识世界。因此,哲学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优势,它可以清洗人们蒙昧的心灵,丰富原有的知识,将精神和心灵的潜能激发出来,使身体和性情的发展更加趋于完美。

为什么哲学可以治疗人心

哲学是一门开启智慧的学科,是人类心灵中的阳光,学习哲学可以启发智慧,也可以明志。

哲学被认作是科学的提升,同时也是人们对社会生活智慧的总结。人的苦闷和烦恼源于愚昧的心灵和狭隘的眼光。哲学之所以是治疗人心的简单手段和有效方法,是因为哲学可以去除愚昧,产生智慧,摒弃狭隘,开拓视野。因此,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让人们处于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让人们在迷茫无措时获得心灵安慰,并为人们提供前进的动力。

智慧本身带有舒缓、平静和安全的特征,哲学是产生智慧的学科,是理性的集结,它排斥感情用事和冲动野蛮。因此,人们在学习和了解哲学的同时,不仅能够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还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让紧绷的大脑神经得到放松,治愈心理疾病。

哲学本身排斥物质和欲望,是纯粹的理性和精神产物,具有一种启发人心的积极力量,可以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求的疗伤工具。因此,哲学是一门可以治疗人心的学科。

为什么说哲学是境界之学

哲学是境界之学,原因在于它拥有对自我认识的能力,是人类对“心”的发掘和正视过程,是自然法则中最根本也是最高的标准。

境界是人类感知能力对世界的认可态度,是包括意识的整体精神。人的境界高低与智慧有着直接而且重要的联系,通过智慧可以判定境界,而智慧则是哲学的重要表现。

哲学是一门去伪存真的学科,帮助人心保持最原始、最本质的样子,学习哲学能够丰富人的心灵智慧,使精神实现从低到高的跳跃,进而实现境界的改变。哲学教育人们不能始终停留在底层次的境界领域,不应该一味地追逐物质和个人欲望,而是要求人不断正视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提高精神素质,提升心灵世界。

人之境界在于心灵感知,心之提升在于哲学,所以,哲学被公认为是境界之学,也是唯一提升境界的方法。

哲学家是如何界定人性的

哲学家观点中的人性是一种非自由意志的性格展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展现,但是理性是界定人性的唯一标准。

虽然人性在细微之处会有不同的形式,但是对于人性的判定只有性善和性恶两种,理性则是两种人性的界限。哲学中的性善和性恶不是社会学的断定,而是一种在意识引导下的本我分类。

理性是人类运用理智分辨是非的根本意识,是人们在大千世界处理人际交往的思维引导。理性的人遇事冷静沉着,对事物有着全面的了解和详细的分析,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极高。能够合理运用理性的人,大多情况能够把握自我,不会以冲动的方式处理事情,不会对他人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因此,理性的人也可以理解成品德境界高的人。在哲学界定当中,一个拥有足够理性的人,可以称作是性善的人。

而哲学界定中的性恶之人,则是完全不受理性的控制,做事情冲动不加斟酌,随心所欲,感情用事,甚至伤害他人,完全推卸社会所赋予的责任,甚至产生错误的道德观念,这种性恶也被认为是人性的扭曲。

因此,人性是理性的外衣,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我的控制和超越,理性不仅可以区分和塑造人性,也可以完善本我和自身。

人和宇宙的关系

人和宇宙是统一的,人既是宇宙的产物,也是宇宙发展的主要力量。

宇宙是所有物质的集合体,包括人类、物质、时间和空间等,所以人类是茫茫宇宙的一部分,在宇宙的大范围内虽然占据重要地位,但并不是宇宙的全部力量。人类是由化学元素组成,与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粒子元素组合结果的产物,同时人类也是具有思维创造力和行为改造力的生物,正因为如此,人和宇宙之间存在一种和谐的关系。正如老子所说的天人合一,人和宇宙的和谐统一体现在从内而外、从阴到阳的平衡,万物相互依存又相互牵制,构成完整的统一。

人和宇宙的和谐关系小到人和人的交往,大到人与自然物质的和谐,正是这种关系使得宇宙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着的力量。宇宙的发展需要人的努力才可以推进,而人类自身的发展能够带动物质世界的进步,最终形成改造和发展宇宙的新生力量。

宇宙是万事万物运转的场所,人作为宇宙的产物得以延续,又成为一种反作用力推进其发展,所以人和宇宙的关系是统一的。

第二章 中西流派

哲学流派的产生源于智慧的多样性特征,人类文明从产生哲学思想的那一刻起,就酝酿着无数新奇而独特的理性萌芽。这些充满智慧之光的萌芽成为哲学流派建立的基础。几千年来,哲学在怀疑与批判的否定之路上前行,无数流派兴起过、整合过、衰落过、复兴过……如同人类历史波涛中的闪亮浪花,汇聚成一片浩瀚的智慧汪洋。

米利都学派为何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创建米利都学派,这是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分支学派。

米利都是古希腊的一个富饶的港口和商业中心,也是一个著名的城邦,城邦居民的生活受到神学思想的控制,人们相信神创造了世界万物。泰勒斯是出生于米利都的哲学家,他开启了理性的思维模式,是早期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开创的学派被称为米利都学派,这一学派摒弃千百年来延续的希腊神话,开始用可以得到的数据观点解释世界,是人们从感性过渡到理性的开端。

米利都学派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万物的本原,这也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泰勒斯被公认为世界上的第一位哲学家,并首次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一核心的哲学问题。泰勒斯的观点认为,万物来源于水,他认为水不是神秘的神话存在,而是能够被人了解的一种物质,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适用于水的规律加以研究。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通过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解,这成为哲学史上最具有革命性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开端,也是哲学研究的先河。

米利都学派将人们的思维从神话进步到理性逻辑,打破了神话的统治地位,是人类思想征服自然的先锋。米利都学派的创建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产生,肯定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开启了物质是世界起源的思想浪潮。

爱菲斯学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公元前6世纪,爱菲斯学派起源于伊奥尼亚的爱菲斯城邦,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在此地出生成长。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物质是世界本原的观点,但他认为火才是万事万物的开端,并且是“永恒之火”创造了世界。

赫拉克利特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逻各斯学说”,“逻各斯”是作为本原的火的本性,这个火是赋有思想的,并且是整个世界形成的原因。火凭借逻各斯而主宰一切,因此万物都根据逻各斯而产生,一切都遵循逻各斯。同时,火的本性不会改变,但火的外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事物运动变化拥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这个规律和秩序就是“逻各斯”。

爱菲斯学派的最主要哲学贡献是物体是变化的,在哲学的探讨中首次提出了辩证的思想,事物的运动都是对立统一的,物质的运动和静止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因此,赫拉克利特被人们称为“辩证法奠基人”,他从世界是一团燃烧的火的哲学理念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切事物都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的,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流动。他坚决否认世界是静止的观点,人们目所触及的世界永远在变化中,就像“人们永远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之中”。

原子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原子论学派延续了米利都学派和爱菲斯学派探讨的“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原子派学者同样认为世界起源于物质,但不是前人所说的水和火,而是原子——能够构成任何事物的物质。

公元前440年,留基伯最先提出原子论,后经德谟克利特进一步深入阐述,形成了原子论学派。原子论学派运用多元物质和物体运动解释宇宙的现象,得出了一切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这种微粒是一种无限小的东西,它不可再分,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还要小的物体。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派没有神学的存在空间,这一学派认为人也是由原子构成的,是一种物体的排列组合,当原子解散了,物体消失了,灵魂也就没有了,根本不存在灵魂不死的说法,因此也不存在神学。无穷无尽的原子存在虚空的世界里,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原子是永恒存在的,它们之间没有形成的原因,原子最简单的区别就是形状、位置和大小,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排列着,也按照相对的规律进行运动,构成了世界上的万物。

虽然经过后来的科学证明,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但是原子学派在当时用最为科学的理论解释了世界的起源,为人们探索世界和宇宙起源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为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做了铺垫。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倡什么观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才是世界的本原,每件事物都能通过具体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这一派的学者认为通过一定数量比例排列数,可以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并提出“数是完美,美是和谐”的观点。

公元前6世纪末,毕达哥拉斯创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又被称为“南意大利学派”,这是一个将政治、学术、宗教三者合一的组织。毕达哥拉斯学派将数字关系贯穿到一切和谐的排列之中,比如他们认为音乐和谐动听,是因为高低不同的音符能通过排列而形成美妙的声音,音乐本身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数字集合,把不和谐的、杂乱的数字音符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就成为和谐的、有序的乐曲。

除此之外,毕达哥拉斯学派还将这种观点运用到天体运动中,他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球都按照一定的运转速度,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转,星球之间保持着和谐的距离,严格地遵循速率转动,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和谐的旋律,这种旋律被称作“天体音乐”。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提出,人体外在和内在的和谐应该融合一致,这就是所谓的“同声相应”,就像数字的刚柔并济一样。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最大贡献在美学方面,从数字的和谐之美来观察了解世界,并认为和谐的世界才能达到哲学的完美境界。

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被迫解散,但是这个学派是古希腊美学思想的萌芽,提出了艺术中“整齐与变化是统一”的现象。毕达哥拉斯学派通过将数认定为物质的极致部分,从而产生了数量关系的完美和谐的哲学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运用到探讨世界美感的领域当中。

智者学派提出了哪些观点

公元前5至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批授徒讲学的职业教师,这些人中有不少出色的哲学家,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向青年们讲授修辞学、论辩术等知识技能,传授青年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这些人被通称为“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并没有统一的组织,这些“智者”的政治态度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但是在思想和学说方面,他们的哲学观点和基本理论倾向极为相似,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代表作有《真理或毁灭性的言论》《伟大的话》《论神》《论不存在者或论自然》等。

智者学派在认识理论上强调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肯定运动变化的真实性,但又存在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认为知识就是感觉,对某一个东西,感觉冷就是冷的,感觉不冷就是不冷的,没有真假是非之分。他们将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唯一标准,普罗泰戈拉因而提出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

同时,智者学派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因素,提出每一个问题都有互相对立的两面性,因而揭示出思维与存在的差别。他们反对宗教神话对思想的束缚,否定神的权威和神的形象。提出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一切,神只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想象出来的。这些思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智者学派的理论因此也成为人文精神的起源。

柏拉图主义是什么

柏拉图主义又被称作“柏拉图哲学”,这种哲学宣称只有理论形式才是完美的,理论是永恒的存在,是绝对的。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现象都是不完美的,是暂时性的存在,是稍纵即逝的。

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主义产生,它来源于古希腊柏拉图的学说体系,将理念论作为研究的中心,其哲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宇宙论的宇宙生成说、认识论的回忆说、伦理观和社会政治观,还有美学的摹本说等。柏拉图主义在欧洲哲学领域掀起了第一个高潮,形成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体系。

柏拉图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数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函数、量、数在内的数学概念,这些概念作为一种共同的抽象形式客观存在,柏拉图认为它们存在于一个特殊的理念世界中,是一种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客观现实,这种存在和时间、物质以及人的思维没有关系。

在柏拉图看来,理论是一种真理,这种真理只能通过直觉得到认知,人们能够理解理论的内在,但无法将理论进行精确的实践。正是这种数学理念的存在,柏拉图主义在近代又被称作“实在主义”,他们认为理论具有毫无疑问的抽象性和精确性,为人们理解真正的世界提供更高的平台。

柏拉图主义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新柏拉图主义,由基督教父奥古斯丁改造,形成了基督教的理论认知,服务于欧洲神学的教义。

是谁开创了怀疑派

公元前4世纪中期,也就是亚历山大时期,产生了四大哲学学派,分别是犬儒派、怀疑派、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怀疑派是这四大学派中最有特色的一个,最先的开创者是皮浪。

皮浪曾经参加过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并对旅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在旅行的过程中,皮浪开始对以往的感官怀疑的种种说法加以系统化和形式化。虽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一直被感官怀疑的问题困扰着,但是他们始终无法形成特定的哲学思想,而皮浪则将怀疑主义引入了哲学研究的领域。

怀疑主义不仅仅是对于事情保持怀疑的态度,同时也保持着一种绝对的态度,怀疑派的学者们对于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这件事情没有人了解,也永远不可能有人了解”。正是由于他们有这样的观点,怀疑主义中便掺杂了教条主义的成分,这一学派的人不愿意承认知识的可能性。

皮浪在开创怀疑主义时,主张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理由,使一个人去选择一条路而拒绝尝试另一条路。也就是说,皮浪认为两者都有可能成功,那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条路而不是另外一条路?或者说,为什么认为这个办法一定比另外一个办法更为实用?

这种想法让皮浪在研究感官怀疑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逻辑怀疑发展。逻辑怀疑的基础是认为知识是有限的,人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才有可能进行选择,然后用系统化的怀疑方式进行论证,最后得到了求知的方法。因此,怀疑派被看作是一种宣称没有最终真理的哲学,它没有一套完整的、独立的体系。

斯多葛派有何哲学思想

斯多葛哲学学派,也称斯多亚学派,公元前300年左右,数学家芝诺在雅典创立这一学派,因芝诺在雅典集会广场的门廊(发音“斯多葛”)前聚众讲学而得名。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代一个影响极大的派别,芝诺也被认为是自然法理论的真正奠基者。

斯多葛派认为世界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世界理性”就是指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每个人都是神整体中的一分子。斯多葛派强调顺从神的旨意,安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恬淡寡欲地生活,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老病死,都是大自然不变的法则,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幸福。同时,斯多葛派认为,国家不是人们意志达成协议的结果,而是神的创造物,人类是一个整体,应该只有一个国家,一种公民,即世界公民,这个国家应由智慧的君主来统治。

斯多葛学派是唯心主义学派,把宇宙看作是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由原始的神圣火种演变而来,宇宙有公理存在,也就是所谓“神明的律法”。这种神明律法建立在亘古长存的人类理性与宇宙理性之上,不会随时空改变,并趋向一个美好的目的,人是宇宙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小火花。因此,人应该协调自身,与宇宙大方向相一致,最终实现大目的。斯多葛学派认为,全体人类都受神明律法的管辖,而“精神”与“物质”之间没有任何冲突,因此他们的观点属于“一元论”,与柏拉图的“二元论”相反。

斯多葛学派思想开放,极富时代精神,也非常关心政治,学派当中许多人都是活跃的政治家,其中著名的有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集哲学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西塞罗、塞内加等人。

伊壁鸠鲁派的思想是什么

伊壁鸠鲁学派又称作花园学派,创始人是雅典知识分子出身的伊壁鸠鲁,他经常在自家庭院和花园中研究学问,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非常懂得享受惬意的生活,所以他被人们称作“花园哲学家”。他在极大程度上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并结合原子论,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由于这一学派强调及时行乐,因此被称为花园学派。

伊壁鸠鲁在自家门口上挂了一块牌子:“你好,我亲爱的朋友,在这里你可以过上快乐的生活,在这里享受快乐乃是至善之事。”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

伊壁鸠鲁区分了积极的快乐和消极的快乐,认为消极的快乐拥有优先地位,它是“一种厌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同时,伊壁鸠鲁强调,在人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他还强调肉体的快乐大部分是强加于身的,而精神的快乐则可以被我们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赏艺术等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伊壁鸠鲁相信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否定宗教,否认神是最高的法则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视宿命原则。他认为人死后,灵魂原子离肉体而去,四处飞散,生命彻底消失。花园学派并没有跳出哲学研究的传统,但是思想较为自由,又反对迷信实践,因此一直被罗马人所尊崇。

小苏格拉底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在哲学家苏格拉底去世后,他的学生因思想不同而产生了三个学派,分别是犬儒派、麦加拉派和昔勒尼派,被统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流行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虽然这三个学派的观点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一致的共同点:善是人生的目的,这也是小苏格拉底学派的基本观点。

犬儒学派是三个学派中名气最大的,他们认为善即是节欲,德行是可以传授并教育的,德行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它自身就可以让人们得到幸福。人们要通过节欲的方式修炼好的德行,最终获得善。

以欧克里德为代表的麦加拉派认为善即是存在,是一种道德实在,一切与善相反的东西都是非存在的物质。而且善是一种不会动的物质,只有思想才能认识到这种善,凭借感觉是无法了解善的。昔勒尼派认为善即是快乐。他们认为寻求快乐是人的本性,就算得到快乐的方法不光彩,也是善的,因为它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昔勒尼派的特点是快乐原则和实用倾向,在昔勒尼派学者看来,肉体的快乐远比灵魂的快乐更实用,所以他们更看重肉体的快乐,特别强调要追寻快乐本身的价值。

小苏格拉底学派虽然由三个分支组成,又各自掺杂了其他学派的观点,但是他们对于“善”的研究和讨论,在研究人性的哲学领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犬儒学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犬儒学派是一个主张自然主义哲学的学派,在公元前3世纪由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创立。

犬儒学派的名字有两种解释,其一就是创始人安提西尼曾在一个叫“快犬”的运动场发表重要演讲;其二则是强调这个学派的学者生活简单朴素,像狗一样自由随心,不受拘束,被同时期的学派称呼为“犬”。然而发展到后来,“犬儒主义”则是代表了一种对人不信任或者对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

犬儒学派是和柏拉图“理念论”持相反意见的学派,他们倡导自然主义,做事情应该身体力行。他们认为理想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极端朴素的原始生活,而不是享受;人不要生活在宫室中,而要居住在简朴的大木桶中。犬儒学派甚至提出“德行就是幸福的”,倡导人们放弃眼前的生活享受,返璞归真,将法律习俗都与自然相联系,用自然的哲学统治国家。

犬儒学派的思想是对雅典奴隶社会的消极抵抗,他们强调自然,对政治漠不关心,希望人们放弃现有的文明,回到最原始自然的放松状态,他们认为这才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麦加拉学派提倡什么

麦加拉学派是一个善于辩论的学派,作为小苏格拉底学派的一个分支,提倡“善即是存在”的观点。麦加拉学派受苏格拉底和埃利亚学派的共同影响,在他们看来,苏格拉底所提倡的“善”是唯一,这和埃利亚学派的永恒存在是相一致的,所以麦加拉学派将二者融合,提出“善即是存在”,世界上没有与它背道相驰的事物。

他们认为,世界上只有理性是最可靠的东西,人们只有理性,才能了解善,并且得到善。善是真实存在的,是感官无法碰触的一种事物。在世界上,除了善以外,什么也不存在,一切都是虚无的。

另一方面,麦加拉学派提出了三个辩论命题:“说谎者”“秃头”和“谷堆”,这三个辩论点开启了逻辑学的先河,对逻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尤其是“秃头”理论和“谷堆”理论,对哲学的量变质变关系问题发出思考。“秃头”理论是指拔去一两根头发,不能成为秃头,但是拔到多少根才成为秃头?“谷堆”理论是指一粒两粒谷不能成为谷堆,多少粒谷才成为谷堆?麦加拉学派热衷于这类辩驳,因而被称为“论辩派”。

什么是昔勒尼学派

昔勒尼学派是小苏格拉底学派之一,公元前4世纪,阿里斯提普在北非昔勒尼创建这一学派,所以取名为昔勒尼学派。

提奥多罗斯和赫格西亚斯发展了学派理论,研究对象是对“善”的理解,认为“善即是快乐”。他们主张寻求快乐是人生的主要目的,快乐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强调人应该主宰快乐,有分寸地追求快乐,以免乐极生悲。

昔勒尼学派的快乐主义以感觉为基础,反对抽象思辩,注重实用,他们把逻辑学和物理学看成达到伦理目的的手段,主张感觉不反映外界事物真相,只显示出人的快乐和痛苦两种情感,借助感觉,可以在知识领域达成真,在道德领域中达成善。

昔勒尼学派是将小苏格拉底学派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声称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求得真正的快乐,他们的快乐主义对后世的哲学演变起到了催化作用。

什么是亚里士多德主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他曾经反对老师柏拉图的观点,他认为世界不是老师认为的理念永恒,而是由各种形式和材质通过和谐的排列组成的。“材质”是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点。由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世界产生的“四因说”,即:“目的因”“物质因”“动力因”和“形式因”。这些观点和理论统称为亚里士多德主义。

亚里士多德指出每一个事物的产生都需要原因,并由四个部分组成。物质因是事物的骨干部分,是形成物体的主要材质;形式因是将组成物质的材料按照特定的形状和图案组合到一起,是形成事物的步骤;动力因将设计图纸上的虚拟物品,通过创造而变成真实的存在;目的因是指每一个物品的出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要体现本身的价值,物质的存在要达到某种目的。

亚里士多德主义开启了唯物主义的先河,把人们对世界的思考从理想引到物质,他第一次分析了事物产生的原因。可以说,亚里士多德主义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主张治理国家应该从实际出发,倡导法治而非理治,要将传统社会中人们一直继承的习俗设定为法律,因为实用远远比理念更重要。

什么是逍遥学派

逍遥学派又被称为亚里士多德学派,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创立。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建立了一家学院,他经常与学院的学生们在树荫下散步,一起探讨学问,因此被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泰奥弗拉斯多继承了逍遥学派的所有研究理论,尤其是生物学和哲学方面的成果。他在哲学上提出了物质运动的学说,认为物质是可以自己运动的,而不是通过自然界的改变而产生运动。物质的运动是自身的改变,是自由自在的,不受外界的干扰。

公元前1世纪,安德尼科重新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著作,逍遥学派再次活跃在哲学史上。直至公元6世纪初,拜占庭皇帝尤斯蒂尼下令严禁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扩散,从此逍遥学派不得不解散。

什么是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兴盛于公元2世纪到公元5世纪,早期的基督教为了维护其教义,建立一个带有宗教性质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被称为教父哲学。

这种哲学以《圣经》为根据,以古希腊哲学的几个学派为蓝本,以宗教主义为中心。

所谓的教父,就是一些宣传宗教知识,撰写宗教著作的人,他们致力于证明基督教教义的正确性,被基督徒们称为“教会的父老”,被看作是基督教会中的家长。

教父哲学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查士丁为代表的希腊派,极力推崇柏拉图主义,被叫作东方希腊教父。另一派则是以格雷高里为代表的西方拉丁派,他们主张将新柏拉图主义融入到基督教教义中,把哲学和神学融为一体。

教父哲学主要以哲学论证神、三位一体、创世、原罪、救赎、预定、天国等教义。教父们根据柏拉图的理论提出了神真实存在的论断,认为判断真或假,不在于主观意识,而在于依据真理,而真理即是上帝。

同时,变化不定的感性世界表明它依据一个永恒不变的精神世界,感性世界的存在无疑是源于精神世界的实在性。所以,真理的精神世界一定是必然存在、独立存在和永恒存在的。

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新柏拉图主义产生于公元3世纪,是用古希腊思想构建宗教哲学的代表学派,带有一种折衷主义倾向,构建超自然的世界模型,明确地设定了人的位置,将人与神的关系问题作为核心,强化了宗教和哲学的统一。

新柏拉图主义产生于雅典,阿摩尼阿斯·萨卡斯是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生普罗提诺发展了这一学派的理论。

普罗提诺融合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督教神学和东方神秘主义,为基督教文论的发展做了铺垫。由于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与柏拉图特类似,都认为彼岸世界才是美的源头,因此被称为“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两个极端构成的,一个极端是“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个极端则是完全的黑暗。世界上唯一的存在是上帝,是普照大地的神圣之光,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而物质则处在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新柏拉图主义强调,世间一切事物都有神圣之光,但最接近上帝光芒的是人类的灵魂,只有灵魂才能与神秘、伟大合而为一。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彼岸世界的美不是生活中的世俗艺术,美是纯洁的,是普通人不能接触的。这就激起西方人通过追求艺术的手段来实现超越的动力,它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理性思辨精神的衰落,对后来的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统一的唯心主义哲学,是中世纪欧洲独有的哲学形态,也是天主教教会用来教育训练神职人员的理论,由于训练地点设在经院中,所以这种理论被称作“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产生于11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会学院兴起的一种哲学浪潮,它提倡用理性的思维方式,通过抽象烦琐的辩证来论证基督教信仰,给宗教神学提供一个思辨的方法。他们不同于早期对基督教《圣经》的简单阐述和注解,而是对教义有深入的研究。

经院哲学开启了11世纪的辩证法浪潮,这一浪潮使得一些哲学家产生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其中,最极端的是彼得·达米安,他强调神具有绝对能力与绝对自由,没有任何法则能限制神的作为,人的一切知识都不足以认识神,理性与辩证方法对信仰问题毫无用处。

到了14世纪,经院哲学逐渐衰落,神学和哲学分离,加入了更多的形而上学的理论,引发了人们对基督教教义的更多关注。

泛神论是如何产生的

泛神论是一种把自然界和神划等号的观点,强调突出自然界至尊的地位。泛神论者认为神就在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之中,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主宰力量。

泛神论最早出现在古代希腊,米利都学派和埃利亚学派都有泛神论思想,而斯多阿学派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泛神论体系,认为一种由火和气构成的物质遍布在世界各地,它是能工巧匠,能够治理世界,使之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生物。

古希腊的泛神论大都是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泛神论,中世纪的泛神论往往以基督教异端流派的面目出现,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泛神论则表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认为上帝即是万物。

真正提出并使用“泛神论”一词的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托兰德。托兰德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具有神性,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这个神不同于基督教信奉的人格神,也不同于自然神论者主张的第一因神,它没有类似人的属性,不是凌驾于世界之上,而是存在于世界之内。

无论是自然主义倾向的泛神论,还是宗教主义倾向的泛神论,都代表了哲学在宗教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显示出一种思辨精神的进步。

什么是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纳到自然科学意义的原子种类中,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的属性其实就是原子属性,这种思考方式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制约思维的发展。

机械唯物主义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样,都认为物质决定了意识,坚持唯物主义的方向。对于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解释宇宙,是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狭义上是指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出现的第二个唯物主义形态,时间是从16世纪到18世纪。

狭义的机械唯物主义是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以17世纪和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尔的二元论。

虽然机械唯物主义坚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世界,但是它具有不彻底性,在历史社会中必然会发展成为唯心主义。因此,机械唯物主义是不追究社会根源问题的学派,是一个不完全性的唯物哲学流派。

自然科学主义是如何产生的

自然科学主义被认为是所有学科中唯一的真正学科,它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也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世界观,高于其他各种对于生活的诠释理论。

自然科学主义一般指自然科学的方法或者自然科学所认证的范畴分类和事物,是任何哲学和任何研究的唯一的恰当元素和信念,只有自然科学方法才能获取知识,将它引入包括哲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以摒弃它们的非科学形态。

19世纪70年代已经出现自然科学主义,德国的哲学家狄尔泰在19世纪后期主张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不同,人文学应该具有主观的意识,与科学的客观意识区别明显,他批评那种试图将科学方法应用于人文学研究的思想为科学主义。因此,自然科学主义出现了两种形式,一个是强唯科学主义,指科学知识和技术万能;另一个是弱唯科学主义,指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被应用于包括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主义不是单纯的一门科学,而是将人们从愚昧中解脱出来,为各种学科的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在19世纪工人运动的实践基础上创建出一套理论体系,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上看待事物,包含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要受到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带有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思想的体系,指导无产阶级的科学发展,为工人阶级的政党提供全方面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是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

因此,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科学规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部分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用来阐述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所谓唯物史观是指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是用来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一切历史变化的终极原因都是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从而产生不同的阶级层次,阶级斗争也随之产生;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相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认识社会的方法,从根本上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将哲学的思维方式从个人引入到了社会层次。

实证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实证主义是一种经验主义形式的流派,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英法两国,最先使用“实证主义”一词的是法国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实证主义的真正创始人孔德认为,人类非生来就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过学习,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极度排斥西方其他的哲学流派,其涉猎范围极其广泛,从最古老的物理学到现实的社会科学,在每一学科的探索上都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实证主义又被称为实证论,其主要内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认识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于建立获得知识的客观性。

实证主义体现出古希腊哲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与法国浪漫主义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9世纪成为一个影响巨大的哲学思潮。

什么是新康德主义

新康德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到20世纪,以德国为中心的西欧各国提倡复兴康德学派,被称为新康德主义。新康德主义最初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的德国。1855年,德国自然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的《论人的视力》一文中,首先强调了康德认识论的重要意义,并试图利用感官生理学的成果证明康德的先验主义。

对新康德主义的兴盛起重大作用的是德国哲学家李普曼。李普曼在其1865年的著作中,明确提出了必须“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另一位哲学家朗格在其《唯物主义史及对其在目前意义的批判》中,强调康德对于现代具有更深刻的影响,号召人们要像研究亚里士多德那样探明康德体系的奥秘。

早期新康德主义者李普曼、朗格等人在重新解释康德哲学的过程中,只强调康德的理论哲学,不重视康德的实践哲学。在对康德理论哲学的解释中,他们一般都采取心理学或生理学的观点,用认识主体的心理或生理的结构说明知识的问题。李普曼把康德所谓的先验性解释为意识的生成组织,朗格把康德所说的先天的认识形式归结为先天的生理结构,从而抛弃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部分,使康德哲学彻底唯心主义化。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新康德主义成为了德国哲学的主导者,出现了包括西南学派在内的众多分支,他们都对新康德主义的唯心主义做了批判的继承。

精神分析学是谁开创的

精神分析学又称作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主创的,由其弟子荣格繁衍出的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心理学受到了神秘主义的影响,将弗洛伊德的个人意识发展为集体意识。

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心理学家,在行医的过程中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精神分析学揭示了人类无意识的全过程,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深入阐释人的性本能和心理防御。由于对病人及对自己的梦的观察和分析,弗洛伊德发现和确认了无意识心理现象,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并出版了书籍《梦的解析》,开创了一种研究心灵和精神病理现象的新领域。

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性学三论》一书,把生物发生原则用于研究心理性欲的发展。1914年,弗洛伊德发现自恋的心理现象,并以先天的内部驱力,即爱力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生命由此得以支持,他将这一能量称为生本能,其投注于外即为爱情的对象,投注于内即为自我爱恋。

弗洛伊德的思想尖锐深刻,用精神分析法揭示了人们心灵底层的世界,在现代哲学发展中独树一帜。

马赫主义有什么含义

马赫主义也称为经验批判主义,19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流行于奥地利,随后风靡欧洲大陆的唯心主义流派。因为其创始人叫马赫,所以学派被称为马赫主义。

马赫主义是一个强调经验重要性的流派。他们把感觉经验作为衡量界限和世界正确性的标准,认为感觉经验才是世界的第一性。从这一立场出发,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假说,它们只有方便与否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马赫主义曾吸引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并在当时的工人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马赫主义试图建立一种超越传统哲学的唯物唯心对立之辩,实现完全中立的哲学,主张取消现象范围以外的存在和本质问题,认为科学和人类认识所及的世界就是经验世界,物质和精神、主观和客观的区别只是经验内部的区别。他们同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一样,把哲学归结为科学的认识论,认为不可能建立一种将各门具体科学联系起来的、无所不包的综合哲学体系。

什么是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的最早萌芽来自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弗雷格,到了20世纪初,分析哲学在英国形成,是一个典型的逻辑学流派。分析哲学继承了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和马赫的实证主义,对当时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是一种强烈的打击。

分析哲学把语言分析作为哲学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逻辑经验主义、日常语言学、批判理性主义,甚至将20世纪前期出现的分析学家的不同观点全都包含在内,影响极其巨大。因此,分析哲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英美哲学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弗雷格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数理逻辑成为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的主要研究手段,他在语言哲学方面的观点,对后来的分析哲学有很大影响,对罗素的分析哲学也产生了影响。而罗素在分析哲学的建立过程中,最先强调要把形式分析或逻辑分析当作哲学的固有方法,并加以广泛应用。他对日常语言提出批评,主张创造精确的人工语言系统,他还提出类型理论和摹状词理论。他的观点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分析哲学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学派,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下理解,分析哲学既包含了具有科学价值的数理学逻辑,也有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因此存在自我矛盾之处,甚至在分析哲学内部都无法完全调和。

解释学是如何产生的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是一个解释文本的哲学技术,作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自身来了解文本。解释学集合了西方哲学、宗教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的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将这些内容融为一体,产生了哲学体系技术性规则。有关解释学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古希腊,但它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则形成于20世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为哲学流派,“解释学”一词首次出现在1954年丹豪色的著作中。但在此之前,有关如何正确理解文意内容的研究早已出现,并产生了一些零散解释规则的汇集方法。早在人类远古文明时期,就已存在如何理解卜卦、神话、寓言意义的问题。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学说中已涉及理解释义学的内容。“解释”一词最先起源于希腊语,意思为“神之消息”。当时的人们已经把如何使隐晦的神意转换为可理解的语言的研究看作一门学问,这就是解释学的萌芽状态。

到了中世纪,奥古斯丁、卡西昂等哲学家在对宗教的教义进行新的注解时,逐步把以往对解释问题的零散研究系统化。一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如何理解《圣经》中教义的原则问题,这对解释学研究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在法学、历史学、语言修辞学等传统研究中,也一直涉及解释学的问题。

解释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单只是解释和释义,其中也有实践的部分,尤其是现代解释学偏向唯物主义的一端,讲究物质与实践的重要性。

什么是维也纳学派

维也纳学派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核心,是1920年衍生出来的一个自然学科和哲学学科并重的流派。

维也纳学派最先起源于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领袖人物是石里克,受到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但持有唯科学主义观点,成为现代哲学摆脱不掉的“幽灵”。他们没有完全排斥形而上学,但对形而上学命题所做的分析性批判极为偏执,他们的唯科学主义存在缺陷,只重视“科学的逻辑”,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他们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严重忽视了人的创造精神或创新精神。他们强调科学与人文不同世界的截然区分,严重忽视了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关联,以及科学的人文意义与人文价值。

虽然维也纳学派最后是被迫解散的,但是他们提倡的逻辑分析方法却成为一种普遍的哲学批判方法。同时,他们将逻辑学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使得英美国家更加广泛地接受了这门学科,这是值得肯定的历史贡献。

存在主义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早的创始人是法国有神论者马塞尔。存在主义是指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生活得更加出彩美好。存在主义的根本特征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只有人的个性和自由是唯一存在的意义。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为主要思想,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因此产生众多相关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宗教主义开始瓦解,人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生存,所以存在主义应运而生。换言之,存在主义是在社会历史的推动下发展而来的,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哲学。

什么是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在1923年创建的,由法兰克福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以批判的社会理论为人们所熟知。

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他们的批判理论在西方社会科学界广为流传,并以理论上和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而著称。它继承了青年黑格尔的传统,受到了叔本华和新康德主义的影响,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主要应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头彻尾的批判。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看来,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都对立。这种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批判理论类似于社会理论,把认识批判和文化批判看成一回事,它既提出了总体性的理论认识要求,同时又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认识的可能性。

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其领导人哈巴马斯也开始了激进的社会批判,但在学术和政治方面开始倒退,这标志着法兰克福学派的衰落和瓦解。

什么是符号学

符号学来源于希腊语,最早的意思是对记号的解释,后来则是形成对符号的解释或者研究符号的体系,被称为符号学。

符号学从广义上是研究符号所表达含义的人文科学,其中涵盖所有涉及文字符、信号符、密码、古文明记号以及手语的科学。可是,由于其涵盖范围过于广阔,符号学在西方的人文科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甚至没有地位。一直到结构主义在20世纪下半期兴起,一些哲学家强烈反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于是就大量引用有关符号在文化上的再现过程的研究,因此,现在所说的符号学是在1960年才正式出现。

现代符号学之父被公认为是索绪尔,他的符号学原理在语言学中表现突出,最重要的一点是分清了言语和语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抽象的,是一种社会习惯;言语则是个人习惯的结果,是一种个人行为,并不适用于大众群体。

符号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路标等,并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现代意义上来说符号学开始大众化、普遍化,不再是哲学界研究的专属品。

批判理性主义有何历史意义

批判理性主义是在逻辑实证主义衰落之后形成的,因为一些学者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批判,后来被称为“证伪主义”。

在20世纪中期,红极一时的批判理性主义由卡尔·波普创始,他提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批判理性主义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而是通过不断的证伪、否定、批判才向前发展的。

批判理性主义是哲学中第一个突出强调理性的批判性,把批判精神推到了科学发展的第一步骤。卡尔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没有规律,因此社会的未来不可预测,而且,历史学不是一种理论科学,其理论假设完全是有选择地取自其他学科,它自身不能独创关于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同时,批判理性主义重视对本体论的研究,系统阐述了本体论的哲学主张。批判理性主义还大胆提出,可按照“可证伪度”的大小值与经验值作为检验理论和事物的标准。

批判理性主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哲学,扭转了语言分析导向,为科学哲学与科技政策的结合开辟了道路。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有什么关系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中期以来,在法国哲学史上出现的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以斯特劳斯等人的结构主义向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提出挑战,认为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结构主义,是从鱼目混珠的表面下挖掘其内在的规律和结构。第二次是结构主义内部的衍化,德里达、福柯等人要求消解结构主义的固定和僵化的概念结构和理论框架。

结构主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哲学流派,而是将具有不同倾向的语言结构主义实施者聚集在一起,兴起了一股哲学思潮。结构主义的产生与现代自然科学事物的深层结构相关,尤其受到系统和模型方法运用的启发。

结构主义的特征是从既定的语言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结构出发,解释所研究领域的现象。

结构主义对结构概念的解释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认为结构作为一个系统,是按照一定模式,由许多成分组成的;第二,把结构划分为深层与表层等不同层次;第三,认为结构作为一种理智和观念的存在,具有超越作为主体个人存在的意义;第四,否定结构的历史性,认为结构超越时间性。

后结构主义是在继承结构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改造的。后结构主义者抛弃了结构主义的简化主义方法论,他们认为一个文本之外,中立和全知的观点是不可能存在的。

后结构主义者追求符号意义的无限扮演,虽然他们很少有互相一致的理论,但是每个理论都是从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为起点。同时,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是带有政治性质的。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是同一研究体系下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后者对前者是一种批判继承,体现了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一种现代哲学发展趋势。

什么是过程哲学

过程哲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一种以机体概念取代物质概念的具有唯心主义思想的哲学,又被称为有机体哲学。过程哲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科学、美学、伦理学和宗教学等,以此形成了对宇宙的整体看法,所得出的结论也分为五个层面,即变化、持续、机体、永恒客体、价值混合。

过程哲学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逻辑学家怀特海,其后的主要代表是哈特肖恩。怀特海把宇宙的事物分为“事件的世界”和“永恒客体的世界”。事件的世界中的一切都处于变化过程之中,各种事件的综合统一体构成机体,从原子到星云、从社会到人都是处于不同等级的机体。机体有自己的个性、结构,以及自我的创造能力,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哈特肖恩在继承和发展了怀特海的观点上,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宗教唯心主义色彩,它突出强调连续性的观点,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是有感觉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过程哲学开始与基督教关系密切,同时又力图以系统论等新学科的成就来为整个学派的理论作论证。

诸子百家有怎样的产生背景

诸子百家形成于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都相对独立,所以各学派用自己的方法寻求政治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不稳定的年代,各国纷争此起彼伏,为了寻求一方安定,君主们开始招贤纳士,欲用不同的学说强大自己的国家达到霸主的地位,所以为诸子百家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在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极速发展,于是出现了士级阶层,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同时,当时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而当时的学者们都试图劝说各君王用自己的观点治理朝政,因此便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

诸子百家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的学说立派,才开启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浪潮。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儒家思想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并集合了与此相关的所有学说和准则,是中华文明中最广泛的信仰构成。

儒家思想由孔子最初创立的,逐步发展成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准则,他总结出了一套有关“仁”的伦理思想,是以孝悌为基础,主要内容为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的具体阐释。

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天下归仁”,主张“仁者爱人”。后来,儒家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是仁义的,人之所以会变坏是受到了社会上一些因素的影响。而荀子则坚持“性恶论”,认为人性的善恶都是本质已经决定的,一个人有可能变善也有可能成恶,这要由后天的伦理教育所决定。

儒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伦理学与社会管理学,它对宗教的伦理学进行诠释,儒学并不是一种宗教形式。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儒学发展成新儒学,即董仲舒儒学,极力将儒学信仰化和宗教化,并逐渐发展出儒教。此后,明清两代朝廷将宋代形成的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将儒家主流思想延续下来,并对政治和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绝对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持续最久的意识形态,每个时代都对儒家学术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后世解读儒家经典的著作无数,各朝统治者选拔官员和人才多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

“儒分为八”是什么

孔子是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弟子学生众多,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誉。由于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相当复杂,而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因此在孔子去世之后,弟子对他的言论和思想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出现了一些歧见。到了战国中后期,逐渐分化为八个不同流派,称为“儒家八派”。《韩非子》的《显学》篇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胡仲良氏之儒,有也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战国时期的儒家八派是儒学内部分化而出现的派别,它们之间的观点差异很大,但都自认为是正宗的孔子儒学思想。从后来的儒家思想发展来看,八派中主要以孟子一派影响最大。

什么是易家

易家是先秦时期专门研究《周易》的学派,是一个独立于儒、道、法等诸子百家的学术称呼。

早在周王朝建立之前,传说周文王演八卦,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易”的方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周易》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大趋势,诸子百家的任何流派都无法脱离周易而存在。先秦时期关于研究周易的著作多达百余部,学说繁多驳杂,而这些理论集中到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易学”。

易学并没有直接的学说体系,也没有固定的学术团体和核心人物,但是诸子百家的各学说中都有易家的影响。尤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家,如老子、孔子、庄子、邹衍等,更是直接通过对《周易》的创造性诠释,来阐发其哲学观、人生观和政治观。

易学发展到魏晋时期更加繁盛,魏晋玄学鼻祖王弼以《老子》释《易经》,令玄学之风盛炽盛数百年。此后,唐初儒学领袖孔颖达首次折中汉易与玄易,构筑了汉学、玄学走向宋明理学的桥梁。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立足于易学的哲学创新,标志着宋明道学的终结。

虽然易家没有完整的流派,但是在中国哲学界不可忽视,《易经》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对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影响显而易见。

名家有什么哲学观点

名家是战国时期以诡辩著称的学派,公孙龙是名家的核心人物。

名家是战国诸子百家之一,喜欢钻研“名实关系”,偏好辩说理论,开启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道路。名家最著名的一个论题是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在“白马非马”这个命题中,白马是个别概念,马是普遍概念。严格地说,这个具体的白马只会与个别相联而存在,而马的概念也只能通过白、黄、黑等个别的马而存在。这个论题凸显名家的一个重要哲学观点,事物的统一性中包含着差异性,个别与一般这两个对立面有矛盾又有统一,所以“白马非马”这个命题不是表示简单的等号,而是表示一种辩证统一。

除了白马非马之外,名家著名的命题还有许多,比如“坚白石”探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狗非犬”探讨口头与书面的关系、“飞矢不动”是较早的相对论研究、“犬可以为羊”是较早的生物学研究、“鸡三足”和“目不见”探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等,对很多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性。正是由于名家的出现,才填补了中国辩论哲学的空缺。

什么是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得名于创始人墨翟,世人称为墨子。墨家在先秦时期极为兴盛,但是到了汉代初期已经衰落,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基本上完全消亡。

墨家在先秦时期代表了手工业者的利益,他们不满儒家的贵族特权,反对儒家的烦琐礼仪和等级秩序,认为天下人人平等,而且“爱无差等”,无论是奴隶还是贵族都应享受人的权利。墨家学派的学者大多数来自社会下层,是有知识的劳动者,他们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作教育的目的,将艰苦实践作为践行墨家理论的基础。因此墨家学者居住在野外草棚当中,不穿华服,不食珍馐美味,身体力行最简朴艰苦的生活。

墨家从墨翟开始有了巨子,巨子是墨家最高领导者,所有的墨者都必须听从巨子的安排。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倡导“兼爱”与“非攻”,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坚持心中的信仰。在墨者中有一些从事谈辩者,被称为“墨辩”;从事武侠者,被称为“墨侠”。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而且要坚持墨者的克制己身的传统,当现实与信仰相矛盾,墨者宁可辞官也绝不妥协。

墨家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学派,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但在生活态度上有些古板和唯心主义倾向。墨家学派对墨者的个人情操和道德水平要求极高,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达到墨者的标准,因此,这一学派在发展过程中人数渐少,直至衰落,而墨侠一派则逐渐演变成不受官方约束的游侠。

阴阳家学派是如何产生的

阴阳家是活跃于战国中期的一个学派,因为提倡五行学说而得名,也称作“五行家”或者“阴阳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他发展了原始的阴阳五行之说,将五行与人生、政治、国家等相联系,认为一切社会活动都存在五行相克相生的内因。“阴阳”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五行”则是出现在《尚书》。到了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产生了以“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因此,阴阳家的学说大多是从《易经》和《尚书》中提炼而得。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中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为赤县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大九州。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则是“五德始终”说,邹衍认为朝代的更替是由五行相辅相克决定的。

阴阳家的主导思想是用五行学说决定政治的走向,同时强调“因阴阳之大顺”,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阴阳家一直发展到汉代初期,仍然是一种活跃的学术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阴阳学家的部分内容融入到了儒家体系,还有一部分进入道家,而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解体消失了。

什么是纵横家

纵横家出现在战国时期,一些具有辩才的谋士对列国整治进行讨论,因而形成了“纵横家”。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鬼谷子。

战国时期一批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以审察时势、陈明利害的方法,对七国局势进行分析,形成“合纵”和“连横”两派的主张。合纵思想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而连横思想则是建议秦国联合齐国或者楚国,对另外四个小国进行围剿。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他们都是鬼谷子的得意门生。纵横家们对当时的政治形势非常熟悉,善于辞令和权术,他们大多是从中获取功名利禄的说客,也是中国五千年中最早的外交政治家。由于纵横家经常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为君王出谋划策也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因此,常被视为利欲熏心的小人,没有忠君爱国的道德情操。

相对其他学派而言,纵横家真正活跃的时间十分短暂,但他们的论辩才能和外交思想却是历代可以借鉴的一笔精神财富。

兵家思想有什么历史意义

兵家是古代专门研究军事问题的军事家或者从事用兵的决策者,兵家的创始人是孙武,也被称为“孙子”,其著作《孙子兵法》是兵家重要的军事文献。兵家主张通过武力解决问题,来达到国家的最终统一。古代的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为争夺霸主地位而不断爆发战争,从事军事智谋的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规律,撰写相关的兵法和兵书,形成了兵家的理论体系。兵家是诸子百家中最讲究实际功效的一家,其目的即是取胜,不论是智取,还是强攻,所有手段都以胜利为目的。

兵家的思想在各国中得以广泛应用,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又蕴含了一些国家管理的思想,任何复杂的关系都可以当作一场战争来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直接的方案,省去更多的人力财力。因此,兵家思想不仅仅用于战争当中,对于统治者、管理者以及处理人际关系都有较多的启发。

道家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道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极度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修养心性。

老子认为,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是统治宇宙一切运动的法则,这个“道”也就是天基本道运行的原理。道家和儒家的为政思想不同,道家崇尚自然,因此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这种无为而治,并不是指无所事事和不作为,而是要讲究顺其自然,按照自然的方式生存和治理国事。同时,老子也提出了“小国寡民”和“百姓去智”的统治方法,认为天下的纷争都是产生于心计和狡诈,只有让人心返璞归真,才有社会生活的安定发展。老子由“道”的思想发展出“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上善若水”等伦理原则,对国家政治和个人权谋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庄子的道家思想则更重视个人修养,强调独善其身,内视自我,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顺应世间自然的变化,不抗争不迎合,将自身融入自然当中,随自然的规律作息活动。庄子道家哲学开启了人生艺术化、自然化的先河,并引发了魏晋时期的玄学之风。

稷下道家是什么

战国时代的齐国兴盛学术研究,从齐桓公开始到齐威王,在国都临淄西边的稷下设立了一处学宫,广招各国的学者、方士、游士等前来议论讲学,并且著书立说,这些前来讲学著述的人,称作“稷下先生”。他们讲学议论的地点称为“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受到齐王的尊敬和礼遇,因此人数发展迅速,规模也越来越庞大,并成为齐国重要的政治现象,也加强了齐国的声望。这些稷下先生参与齐国政治,帮助齐王研究治理国家的方法。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广言“治乱之事”,得到齐王的器重,被列入“大夫”名位之中,这对于百家齐鸣和繁荣学术,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稷下学宫的讲学中,道家学派占据上风,学者的人数也最多,同时最受齐王的重视。稷下道家有别于传统的老庄道家,它不仅包含了老庄哲学,也有早期的黄帝养生思想、民间阴阳崇拜、方士观星法、巫术道术信仰等,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杂糅的道家,很多神话传说都来自于稷下道家的著作。齐国著名的管仲、尹文、田骈、邹衍等都属于稷下道家。

齐国地理位置特殊,东临大海使得齐国人思想活跃,想象力凌驾于中原诸国之上,产生了悠久的神话修仙传说,齐国方士也成为战国时期特殊的文化现象。因此,稷下道家也被后人称为“齐学”,以区分传统的老庄道家和汉代以后的黄老之学。

黄老学派是如何产生的

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一个分支,“黄”是指黄帝,“老”是指老聃,这一学派将黄帝与老子尊视为创始人,以黄老之言作为理论根基。

黄老学派最初出现在战国时期,在齐国稷下学宫中流行黄老学说,既讲究道德,又主张刑名,既讲究无为,又崇尚法治。黄老学派将黄帝的养生学说引入政治当中,又将老子学说发展为以柔克刚的权谋论,要求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不受任何外界干扰,一切以法律为准绳。

黄老学派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汉初的封建统治者鉴于秦王朝施暴政,以致被迅速推翻的教训,大都喜好“黄老之术”,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无为”政治,以安定社会、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因此形成黄老学派盛极一时的局面。但这一时期的黄老之学具有新的特点,它强调政治上的清静无为,营造宽松刑罚的社会环境,给百姓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黄老学派并非由某一家创始而成,而是带有道家、法家、阴阳家结合的性质,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由诸家思想碰撞融合而成。

两汉经学是什么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开创的孔孟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而两汉经学则是儒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汉代初期天下统一,在政权上必然需要统一的思想。早期儒学以宗法、地域、血缘为核心形成了政治伦理观念,而儒学一旦经典化,将其作为维护国家政权的官方思想,则需要发展出更为系统的理论,长久为统治阶级服务。

于是,以董仲舒和刘歆为代表的经学家,将“阴阳五行”等民间宗教观念引入儒家学说中,建立了“天人感应”的儒学新模式,确立了皇帝不可撼动的“天子”地位。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侧重阴阳,将阴阳看成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用来为皇权制度下的等级名分进行辩护。以刘歆为代表的古文经学派则侧重五行,他将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五行相克”理论进行改造,变成了“五行相生”的五德终始说,为汉朝取代秦朝披上了“奉天承运”的合理外衣。

正是因为这种改造,儒学得到了汉代帝王的青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正式成为官学,汉代上下经学研究也开始兴盛。

谶纬是什么

谶纬是儒家思想经学化发展的一个现象结果,儒家思想自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开始,就蒙上了一层贯穿阴阳五行的神秘面纱,与古老的民间宗教思想相结合,发展出两汉十分兴盛的谶纬神学。谶纬之学里面充斥着各种民间宗教意识,包含神秘的预言、隐语、巫咒、神启等,比如天降异象、祥瑞之气、帝王之梦等。这些谶纬深受民间百姓的认同,儒家的门生都要记诵谶纬预言,朝廷上议事也要引用谶记和隐语。汉代的政治思想、学术文化领域内,到处充斥着谶纬崇拜。

谶纬杂糅在儒家经典中,推动儒学在很大程度上维持正统地位,但同时也使儒学神秘化、宗教化。谶纬在汉代的经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并对儒学发展方向产生了以下三方面的影响:第一,将儒学进行宗教化改造,孔子被尊为神秘的儒教教主;第二,儒学典籍《春秋繁露》以经学理论阐释了谶纬神学;第三,汉代对于儒家经典的解释,多以谶纬作为标准和依据。

玄学有何玄妙之处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杂糅了儒家经义,以代替烦琐的两汉经学的一种流行哲学。其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宇宙最终存在问题,这也是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

玄学是对道家的改进和发展。“玄”字最早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认为“道”极其幽深微妙。

玄学家们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以统称为玄学。玄学家在魏晋时期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学识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大部分玄学家主张毁弃礼法﹐倡导任性而为,只有少数依然维护着封建的伦理观念。

玄学将《老子》《庄子》和《周易》看作经典,并合称为“三玄”。玄学家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和《庄子》注解《易经》。他们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而“有”是各种物质的本体。玄学用思辨的方式讨论天地和万物的存在依据,形成了“贵无”和“崇有”两大派别。

虽然玄学探究的基本内容是世界本体问题,但玄学和科学在根本上是截然不同的,玄学是单纯的用思路考虑问题,研究问题,而不讲究依据,属于一种唯心主义思想。

什么是理学

理学又被称作道学,是活跃于宋明时期的哲学思潮,也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唯心主义,由北宋程颐、程颢兄弟建立,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形成了朱子理学。

理学产生于北宋,在南宋与元明时代极度盛行,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理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理学是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朱理学,是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理学主要研究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理学家虽然对此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程颐、程颢兄弟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理为本体,气为虚的学说;而明代的王阳明则提出心为本原的学说。

理学可以看作是儒学的发展演变的结果,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积累的成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持续时间很长,对宋代以后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影响很大。

什么是龟山学派

龟山学派,又称为道南学派,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学派。创始人杨时是二程的弟子,由于杨时的号是“龟山”,所以学派因此而得名。龟山学派的主张坚定明确,极力反对王安石的新学变法,强调儒家经典才是正统,将《大学》视为学者入门的必读书目,《中庸》则是圣学的开源经典。

龟山学派将发扬儒家“洛学”视为重责,认为“天下只是一理”。在人性论方面,该派认为善性就可以看到其本质,恶性若是萌发则违背天理,人性上不能有丝毫为恶之处。学派还强调必须下一番“格物致知”的功夫,才能明确为善的道理,凡事都要顺应天理才是正确的做法。龟山学派主张为仁由已,坚持反身自省,是从二程理学过渡到朱熹理学之间最重要的中间环节。

龟山学派是南宋初期的思想指向标,一直在世人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直到朱熹理学的盛行,龟山学派才失去了主导地位。

永嘉学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永嘉学派是浙东学派的一个分支,形成于南宋时期,是浙江永嘉地区一个提倡功利的儒学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和“功利学派”。

永嘉学派是最早提出“事功”思想的,主张利与义的一致性,反对某些道学家的空谈义理。学者们认为方法不能离开事物,反对只有思想没有实务。永嘉学派继承了传统儒学中“外王”和“经世”,提倡“学与道合,人与德合”,杰出人物应是“实德”和“实政”的结合,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重视历史和制度的研究,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找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反对传统“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工业与商品经济,并指出雇佣关系和私有制的合理性。

永嘉学派将儒家的学说和现实相结合,使儒家的学说不至于完全陷入纯粹讲求个人的心性修养,从而使它成为南宋儒学的一个重要表现。

阳明学派的具体影响有哪些

阳明学派又称作姚江学派,因创始人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世称为阳明先生,所以将其创立的学派命名为阳明学派。

阳明学派思想重点在于“致良知”,内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上面。阳明学派是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一个著名流派,其学说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在日本及东南亚都引领起哲学思潮。

王阳明所提倡的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人欲,恢复良知。心学教导人们破除心中贼,与孔子的克己复礼,和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一样,初衷主要是针对统治阶层,教育统治者体恤民情和施仁政而提出的。同时,心学倡导人们用内心的良知抵御外部的拜金主义。从古至今,人们在金钱面前会显得踟蹰犹豫,但是王阳明的思想在经过推广之后,会引发人们对拜金的思考和重新审度。自王阳明思想提出之后,学者们纷纷将其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心学有助于社会兴除利弊,改良了社会风气,破除了社会的封建迷信,促进了社会理论的正确发展。

阳明学派虽然以心学为核心思想,但是其思想大部分应用于社会和伦理,并以政治改良为目标,因此,它对明代中后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什么是东林学派

东林学派是明代末期的一个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讲学与议政相结合的学派,得名于创始人顾宪成和高攀龙在东林学院讲学,学者们自称为“东林党人”。

东林学派是中国15世纪后半叶以来社会危机发展的结果,明代神宗万历年间,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一部分在朝的官吏、在野的地主士绅,以及知识分子指责朝政腐败,要求改革。同时农民起义频发,新兴市民反封建斗争激烈,以顾宪成和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学派应政治要求而产生。

顾宪成尊奉程朱思想的本体论,认为“理”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万物的规律和法则。在“理”与“气”的关系上,主张“理”在“气”先,“理”是主宰,“气”从属于“理”。他同朱熹一样,把“理”也称为“太极”。顾宪成继承了朱熹的观点,也说“性即理也”“性,太极也”“性,天道也”,把人的本性问题提到了本体论的高度。

第三章 术语解析

哲学被认为是高深莫测的学问,包含了无数充满神秘感的晦涩术语,令人敬而生畏。然而,哲学是人类的思想火花,每一个哲学术语都来源于精神徜徉和理性思辨,是古往今来哲学家们的智慧结晶,代表着他们的哲学精神和信仰。

度有什么哲学含义

度是一个灵活性很高的范畴,可以指物理的度,也可以指数学的度,而哲学中的度通常指质和量的统一标准,是一个专有名词。

度是物质世界中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是质和量的相互结合和相互限制。质和量的变化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指出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设定其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这两个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只是量的改变,并没有发生实际性的突破。而一旦打破了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所以说,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但不等同于关节点和临界点。在实践过程中,度的应用十分广泛,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学会把握分寸即是掌握度的原则。

什么是势

势是一个事物的动态表现,是一件事情的走向和情况的变化,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势的本义是圆球从高处滑落而下的动态,所表达的含义是事物演变特征的速度加快,也可以指速度加快的影响。势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词语为“形势”“走势”“态势”等,实质上是演绎了三维空间的不同“势”,是指一个以系统状态参量作为坐标轴的“状态空间”的构建。在势的状态空间中,一定的事态局面可以有众多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能对局面的演变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势,而最终的结果则是由所有势的集合所产生的。

发展是什么

发展是物质进化的过程,是由小到大,由新到旧,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简而言之,发展就是一个事物的变化。

发展一词在当代社会随处可见,但其本质是个哲学术语。发展的观点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产生、发展、灭亡的阶段。从根本上看,发展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发展是一种向上的趋势,是一种进步的力量,发展也是一种微观的改变,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成为发展的力量。

将发展观运用到现实当中,就是一种运动变化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成功。

什么叫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是人们用来观察事物和解决办法的概括阐述。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相对应的,世界观帮助人们思考,方法论帮助人们实践。方法论通常指向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是一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又是人们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其正确性在于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只有社会存在才会产生指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成社会科学的根本出发点。

方法论是哲学的专有名词,是世界观指导下的实践,是人们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并将其实施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现实中。方法论广泛适用于社会各个学科、各个理论和各个原则,是起到总领性作用的手段的总和。

方法论是从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从生产力阐明生产关系,并同时解释其相互关系,说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路线,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方法论是将世界观从理论变为实际的结果,各门社会科学只有遵循这一认识路线才能正确地概括经验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否定与否定之否定

否定与否定之否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哲学名词。否定表示的是与肯定相反的意思,是表示否定含义的助动词。否定之否定表示的是哲学的一个规律,是阐述发展进程的一个规律现象。

在生活中,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会被看作否定和肯定的说法,但否定是动词,否定之否定是哲学理论,只是汉字的表达使之产生了歧义。否定之否定被人们误解成一种肯定含义的双重否定形式,但是在哲学领域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一个事物不断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是否认了旧事物,肯定新事物的反复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一种提供给人们正确地看待前进的引导思想。否定则是一种语气,在阐述一件事实的时候,只能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形成了一个否定结构。辩证法中的否定观的指向就是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内部自我消化否定过程,是扬弃,即接受新事物废弃旧事物的发展形式。

否定和否定之否定是不同概念下的分支,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哲学理论关系,只是在日常用语中混为一谈而已。

规律是什么

规律通俗的解释就是法则,是指事物或现象的内在必然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普遍现象,不受到人们意识的控制。规律是自然世界的产物,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时也是无处不在的,是世界存在的必要元素。

规律固有的四个属性是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规律就事物的发展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的稳定联系,它是运动世界中最为静止的现象,是反复起作用的,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世界上有大千事物,它们的外在表现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同一类或同一种事物中的内在规律是亘古不变的,是物质世界的反应。规律的存在是不能被毁灭,也不能被创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束手无策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规律,认识规律,使用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规律不是规则。规则是人们根据自身的意愿和需求创造出来的章程,服务对象是人,是人们思维的产物;规律则是物质的产物,讲究的是实事求是,着眼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不可以更改的。

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与客观唯心主义相对。主观唯心主义是将个人的主观精神和主观情绪带入世界起源问题中,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就是“唯我论”,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只能存在于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

主观唯心主义贯穿古今中外,从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到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二者都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唯我论的观点。

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是与主观唯心主义相对应的一种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成为脱离人头脑,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一部分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常常有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的一部分成为宗教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理想结果。客观唯心主义比主观唯心主义更容易被哲学家接受,从中国宋代的程朱理学,到德国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都是将这种客观精神主义作为哲学原则。

虽然都是唯心主义的分支,但是客观唯心主义比主观唯心主义更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可操作的实际性,因此客观唯心主义的传播和影响更为广泛。

什么是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又被称作经验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弗兰西斯·培根。经验的来源是实践,人们在不断地探索中会掌握到其中的规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也将继续应用到同类事物中。

虽然经验是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这是人们思想所创造出来的,是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通常指相信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于对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是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推导优于单纯的逻辑推理。

经验主义是认识论的一种,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经验主义起源于距今有2400年历史的古希腊,从亚里士多德年代开始。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理性主义者称感觉经验只能产生关于表象世界的意见,但表象可能使人受到蒙蔽,所以这种得之于观察的经验也是不可靠的,无法被确认为知识,所以他们主张放弃理性,而从真正的学识中得到科学。还有一些理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知识是与生俱来的,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自身的理性能力,对内在潜能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发现。

经验主义虽然不被提倡,但是也会引导偏离实际的做法,经验主义作为一种激励人们探索世界、摸索科学的道路方法是可以学习和利用的。

什么是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也被称为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外在形式。教条主义的特点就是思维完全按照书本的形式僵化,是主观理念的固有,不遵照实际的变化。

教条主义从根本意义上是一种已经被僵化了的思维,在处理事物之前不做出任何的调查和研究,始终都是搬弄现有的原则和概念解决问题。但是教条主义的外在形式分为两种,一是运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僵化的态度对待已经形成了的精神产品,包括理论和观点在内;二是始终延续使用现有的思维模式,周而复始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两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共同反应了一个精神内涵:模式化。教条主义分为老教条主义和新教条主义。老教条主义的表现是不深入到具体事情中思考,不分析历史,不观察其制度所存在的漏洞,对他人的成就漠视,忽略自己成功的曲折性,对于现实的发展只是单纯地固守某一主义。新教条主义则完全与老教条主义相对,一味地羡慕他人,而看不到自身的努力和长处。

教条主义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时至今日教条主义仍然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只是换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外衣。

禁欲主义是如何兴起的

“禁欲主义”来源于古希腊的术语“练习、训练”,也就是说“禁欲”一词最开始与严格训练和严明纪律有关,而放弃情感精神的含义则是在后来的演变中异化出来的。

在古希腊的社会中,有很多战士和运动员需要进行高强度训练来达到完美的身体曲线和精神状态,所以他们的生活极其严苛,要禁止一些生活的坏习惯,严格遵循训练原则,这就是最开始的“禁欲主义”。此后宗教生活中引入了禁欲主义,并广泛地影响到世俗生活。希腊人将一系列的正规生活准则作为道德原则,并发展出绝食和切断肉体之欲的种种规定。

禁欲主义在以后一般与神职人员有关,基督教的禁欲是禁欲主义的典型,其兴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受到哲学家柏拉图的禁欲思想的影响,柏拉图在讲究“理念论”的时候,强调“顺应理性”是人的美德,也是人们终极幸福的必经之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必须克制自己的肉欲和情欲,过着苦心的生活,情感不能受到喜怒哀乐的困扰,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得到幸福。因此,在基督教徒看来,肉体本身是罪恶的,是对神的不尊敬,所以只有戒掉肉欲,灵魂才可以得到救赎。

另一个兴起原因就是圣经时代犹太教倾向产生的影响,教徒觉得婚姻生活是不干净的,因而提出婚姻中的性关系必定导致宗教礼仪的不纯洁,发生性交关系的夫妻必须要接受洗礼,否则他们就会污染别人,对整个群体都产生伤害。教徒实行禁欲主义,会因为品质提升而感到骄傲,也会觉得自己距离真正的哲学更近一步,达到了更高的人格境界,因此,在中世纪禁欲主义大行其道。

神秘主义源自哪里

神秘主义也被叫作密契主义,是人神结合的各种形式和经验,每一种宗教都必定会出现神秘主义现象。神秘主义者认为世界确实存在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隐藏的,只有经历过宗教的教育才可以感知。神秘主义没有单一的形式,不同的宗教会体现不同的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的来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首先“神秘主义”一词出自希腊语,表示“闭上眼睛”,因为对通过感官认识现象世界,无法获得真理和智慧。因此,神秘主义主张闭上肉体的眼睛,同时睁开心灵的眼睛,使心灵的眼睛不受现实世界的熙攘所干扰,从而返回自我内在,在心灵的静观中达到真理和智慧的境界。因此,外界对于神秘主义的解释是:“从外部走进内心,在沉思或者杂乱中和神进行最高规格的交流,并融化其中。”

第二种说法神秘主义来自拉丁文中“隐藏,隐蔽”之义。基本含义是指能够使人们获得更高的精神或心灵力量的各种教义和宗教仪式。神秘主义包括诸多理论和实践,例如玄想、唯灵论、“魔杖”探寻、数灵论、瑜伽、自然魔术、巫术、星占学和炼金术等。

神秘主义隶属于大的哲学范围,它对西方哲学一些不明朗的现象进行了简单透彻的解析,因此,神秘主义在哲学上具有存在价值,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全盘否定。

精神与意识的区别

意识和精神在哲学范围内都是指大脑思维对物质世界的反应,都是人们的精神产物,但是精神与意识是两种层次的产物,精神是对外在事物的感受,意识却是对自身的反应。

精神和意识都是人们在思考或者感受物质时所产生的思想,属于精神范畴,是不能通过用语言进行描述的,但是精神是意识的进一步产物,是更高一级的思维。精神和意识大体上都是一种认识活动,但是意识的关键在于“自悟”,精神则在于“外省”。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是“主体”“自我”以及“本我”的关系,在意识状态中,主体能够对自己、自己的认知以及自己所认知的对象进行反思并产生出主观的觉察和体验,认识的主体能够进入一种豁然贯通的高级精神境界,这种高级精神境界就是意识。

精神则是对主体外的思考,对象为物质结构的形态、性质、规格和颜色等。但是精神有别于意识的是,精神不是能够自然产生的,而是在意识的发展之下才可以形成精神。换言之,如果意识不能充分地找到自我,那么精神是不会产生的,主体就会进入到无意识的状态中,精神的存在是依托于意识的。

意识和精神都是大脑中的反应印象,二者究其根源是不同情境下的思维条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空间有何含义

空间是与时间相对应的一种形式存在,具体表现为长度、宽度和高度,通常是指四方上下。空间的分类有宇宙空间、思想空间和网络空间。

空间是人们根据自然事物的外在形态特征所建立的概念,空间同时间一样,其创建基础都是人们对存在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自然本身并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指代。也就是说,空间本身什么也不是,一切与空间有关的概念只表示人们的各种意识的形态。由于人类社会需要时间和空间,所以把自然事物形态变化特点认知为时间的作用,把自然事物的变化现象认知为空间的存在。

所有的空间距离都是人为划分的,例如大气层之间的空间距离和银河系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些空间认知是人们通过探索而规划出来的,表现出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程度。由于空间的处理比较灵活,并具有无形性,所以空间的界限没有具体的标准和根据。

什么是联系

联系的浅表含义就是联络、关联,深层含义则是事物之间的有机关联,指代的是事物内部双方之间的关系。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个特点,在哲学上指各事物之间或是事物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的作用关系。联系的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必然和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整个世界就是最大的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的观点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然存在之物还是人为之物,它们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人们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真实存在,不能主观臆断。

同时,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处在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相互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因果联系等,具有多样性。

量变与质变

量变与质变是哲学研究中三大规律之一,与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齐名。量变与质变揭示了物质运动发展具有向上变化的特点,从量变开始,终结于质变。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是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形式;质变则是事物发生根本性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量变逐渐变化到一个度才会发生质变。质变不仅是量变的结果,还是下一阶段新的量变的开始。但并不是量变就能引起质变,而是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运动形式发生了改变,进而才能引发质变。

量变与质变的转换过程要坚持适度的原则,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不会发生质的改变,所以,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注意分寸地办事情。事物的发展既要把握质的飞跃,又要注重量的积累。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因此,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具有规律性的,是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的,在量的积累过程中抱有信心,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旧的质变也是新量变的起点,是一个旧事物的淘汰和新事物的产生,为新的演变开辟了道路。

矛盾有什么含义

矛盾是指两个或多个陈述的思想以及行动间的不一致。在逻辑中,矛盾被进行特殊化的定义,具有否定的内涵意义。

矛盾在哲学范围中是指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对立的基本属性在于斗争性,统一的基本属性在于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相互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就失去了作用,就没有了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的斗争性是以矛盾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原因。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

矛盾分析法也是马克思社会主义哲学的基本核心之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普遍适用,并发挥出重要作用。

什么是可知论

可知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世界可以被认知,是可以完全了解和掌控的。可知论认为世界上只存在没有被认知和发掘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了解的事物。

可知论是与不可知论相对的哲学理论,其分为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两个主张,两者都认为人的思维能够完全认知世界,只是二者的理解内容不同而已。唯物主义者认为认识是对物质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和思维能正确的反映存在,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者由于不懂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可知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观点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从人的意识和思维的本性、使命及其可能等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可知性原理。可知论的正确性在于承认人的思维无限性,也肯定了实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是互为表里的,一个表达了事物的内涵,一个展现了事物的外在,反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水准和深度,是哲学范畴的专有理论。

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完全对立统一的,哲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作为事物的根本性质,是自身构成要素之间的稳定联系,是事物本身具有的特殊化矛盾,是和必然性、规律同等程度的概念。

组成事物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是事物本质存在的客观基础,事物与事物的本质区别,是由事物各个特殊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结构决定的。而现象则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由于事物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本质有时以假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假象是事物本质的反面现象。

由此可见,现象与本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某一具体的事物无疑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其本质在不断表现出来,即不断转变为现象。现象与本质的相互转化,正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转化的客观基础。现象与本质是相互包含,相互依托的,唯有二者相辅相成,事物才会发展得更加完善。

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和不同形态,但都受到发生的环境和物质的影响。必然性是指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偶然性是指发展趋向的不定性发生,二者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一定如此的趋向,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部根据,是一种本质的原因。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能性趋势,表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有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的趋向。偶然性产生于客观事物的外在条件、非本质的原因。

必然性和偶然性二者的关系是统一的,必然性的出现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的出现所表现出来的,并为必然性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不存在没有偶然性的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也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没有脱离必然性而单独存在的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运动发展过程中的趋势指向,只是二者不会同时出现,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并起着不同的作用。

辩证法的基本定义

辩证法源于希腊,是有关对立、统一、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是思辨和实证相互作用的结果。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通过三个阶段最终形成,首先,通过辩论的形式形成真理,这是发展思辨的阶段;其次,肯定和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性,是将实证阶段发展到高潮;最后,将二者相统一,即为思辨性和实证性统一的阶段。

从哲学角度讲,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是适用到各个层面的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辩证法演变至今有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客观辩证法是客观现实的反射,是三大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辩证法是从自然界和社会中抽离出来的理论,所以既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是物质和思维的再次统一。

形而上学是什么

形而上学用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审视世界:先是孤立的、片面地看待事物,然后用经验的直觉判断事物。它与辩证法对立,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这种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运动的相对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类似物理学中的矢量。

同时,形而上学也研究哲学的本体论,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去研究世界,不能直接透过感知得到答案。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但是它总是看到片面,就决定整体内容。形而上学作为研究哲学的一种思维方式,过于单调,不会变通,但它并不是唯心主义,在大范畴内也属于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什么叫逻辑

逻辑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定义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而后发展成为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对于逻辑的定义需要从四个层次理解:第一层次表明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每一件事物的诞生和存在都有固有的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实质是一种生活逻辑;第二层次代表思维的规律性和规则性,人们的为人处世方式是思维运作的结果,是大脑思考方式的模型,也就形成了独特的逻辑形式;第三层次是公众认同的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说法,这种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方式,是大众群体达成共识的统一思想;第四层次代表了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和行动,大多是指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譬如逻辑研究。

逻辑在哲学中的定义分为两点:第一,逻辑思维在具体的表达形式上要排除异己,是将所有与其相对立的东西都消除,然后将剩下的部分重新排列组合;第二,建立一种逻辑等式,确保相对真理的存在。但是所有逻辑上能够成立的东西,都是需要时间检测和多次证实的。逻辑实际上是很宽泛的指向,是在人们大脑思维中活跃的形式,也是物质生活的指导方针。

什么是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是一种彻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其观点认为世界上除了感觉和现象是可以被认识的,其余的事物都是不能被发现和感觉的。不可知论是来源于希腊语“没有”“认识”,最早的理论由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在1869年提出,他否认社会发展的本质客观规律,否定了社会实践的作用。

不可知论的思想因素在怀疑主义时期便产生萌芽,直至18世纪才正式确立理论体系。起初是对基督教神学的教条主义表示怀疑,但又不是完全的无神论者,只是单纯地猜测上帝是否真实存在。在不可知论支持者看来,人的认识能力范围是很狭小的,是不能超越感觉经验或是表面现象的操纵范围,不可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内涵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的。

不可知论在现代哲学中曾引领潮流,甚至有些西方流派从不可知论中提取知识理论,来否定科学的客观性真理,完全地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理论。由于大量的学者鼓吹不可知论,使这一流派思想影响巨大,新康德主义者更是大力宣传康德的不可知论,但是这种思想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低估了人作为智慧生物的内在潜能,对思想和实践都产生一定的束缚。

什么是二元论

二元论是本体论的分支,指宇宙是由两种必不可少的元素组成的,且是独立的元素,但具体的元素则是众说纷纭。

二元论概念的萌芽是在古希腊时期,代表人物是柏拉图。二元论主张世界存在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的本原,这一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存在,坚持意识离开物质也可以独立存在,它和一元论是对立的。

近代哲学史上典型的二元论代表是英国的笛卡尔。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意识不会广袤,二者彼此独立,存在着明显差别,不能由一个派生另一个。

二元论的思想在讨论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时影响巨大,但实际上是一种不科学的设定,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只有在人类实践中才能发生,在认识世界的实践中强调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强调唯物主义也是错误的。要想科学地改造世界,必须科学地认识世界,物质和精神二者统一,不可分割,无法脱离人类实践。

什么是内因和外因

内因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关系的哲学问题。内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即内部根据;外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即外部条件。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既受到内部矛盾的促进,又接受外部条件的控制,内因与外因会直接导致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既由本身所固有的内部原因所引起,又同一定的外部条件密切联系,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和动力来源的范畴。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又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却不是唯一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对于事物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虽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任何事物的发展仅有内因是不够的。

内因和外因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使得事物可以稳步发展,从事物产生开始二者就已经存在统一的关系,而且是缺一不可的。

阶级与阶级斗争

阶级是社会学的专有名词,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出现有两点原因: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阶级的出现成为可能,生产资料出现了大量剩余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还产生了雇佣关系,也带来了阶级;第二,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私有制产生了阶级。

阶级是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来区分的,这是区别阶级的唯一标准。阶级的实质是经济范畴,只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占有绝对优势的时候,阶级层次才会分明。阶级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阶级斗争的原因在于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的对立,一切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而进行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什么是变化

变化是指事物出现了新的状况,是旧事物的发展形成的。“变”和“化”是两个部分,“变”指旧事物的末端,新事物的开端,两者兼具的时期;“化”是指新事物已经形成,只有一个时期。

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万事万物都在不停运动,前进或后退,始终重复着从量变到质变又到量变的过程,这些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变化。变化最早从佛教传入到哲学中,起初的释义为改变事物的原有形状,偶尔会有痕迹,后延伸为变化更改的条件。变化可以更改空间的格局,也会引发时间的流逝,能够引发矛盾的整体,是“有”和“无”的前提,是自我整体有意无意的全过程。

变化的出现是发展运动的必经阶段,是新事物产生的自然力量,这个过程是不受人的意志转移的,是优胜劣汰的必然规律。因此,变化决定了发展的方向,是产生结果的原因,是人类思想的终极要义。

抽象与具体

抽象与具体是哲学范围内的专用词,原本的含义是指分离和团聚,抽象与具体在发展过程中意义发生了改变,抽象是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从原来固有联系中单独抽取出来,成为一部分;具体则是没有抽象部分存在的直接感受。

黑格尔是首次明确提出抽象具体这一理论的哲学家,他认同抽象为虚无的概念,但是不认为感性的对象就是具体。黑格尔认为,具体实际上是理性的,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概念,是一切事物多方面的规定、属性、关系的有机整体性,以及它们在认识中的反映。黑格尔明确地把孤立、割裂、片面这类思想方法称为抽象思维,把不同规定性的统一、对立面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统一作为具体的根本特征。

黑格尔主张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真实事物、概念、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不同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体。具体是概念、真理最基本的特性,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把握具体真理和具体概念,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孤立的、非此即彼的东西。认识必须经历一个具体概念自我发展、自我认识的过程,所包含的各个规定性在内部矛盾推动下互相推移、转化、由不统一到逐步统一,这就是由抽象发展为具体的过程。黑格尔在历史上第一次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性和抽象的概念、真理做了哲学的概括,阐述了抽象与具体这对范畴的本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由抽象上升为具体发展过程的一般特点。

什么是范畴

范畴是哲学中最一般的哲学概念,指一些概念反映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共性和规律性,也代表一个时代和时期的思想理论的特点。范畴一般来说是指最高概念,当我们称某种对象为一范畴时,多指某一个学科或领域,通常范畴性概念所涵盖的对象范围是最大的,在分类学中可以作为最高层次的类的称呼。

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分析范畴并且广泛地运用是哲学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范畴是一种已经经过无数次实践的证明,同时已经被内化、吸收、沉淀为人类思维成果,是人类思维成果高级形态中具有高度概括性、结构稳定的基本概念,比如单一性、特殊性、偶然性和可能性等,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在哲学中,范畴概念被用于对所有存在的最广义的分类,比如时间、空间、关系等都是范畴。在分类学中,范畴是最高层次的类的统称。范畴着眼于存在的本质区别的哲学分类系统,属于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分支,它既不同于学术界按照学科的分门别类,也有别于百科全书以自然和人类为中心的知识分类。

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能够在人们的大脑印象中所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着无限多样的形态,无穷的变化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都是物质的外在表现。

物质的含义理解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础,是一种真实存在,是一种能量的聚集形式。简单的物质是空气和水的凝聚,更高一级的物质是能量波的聚集,譬如微波、光波、磁场等,以此类推到人类社会,言而总之,世界上的客观事物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广义上物质就是存在,这也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只要是存在或者曾经存在就是物质,时间和空间也属于物质范围,是一种无形的存在。

物质是人们接触和感知的真实存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

什么叫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又称为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的特有行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先提出来“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动物并不具备”。虽然动物在某种行为上和人类相似,但只是生存的本性发射,并不具备主观能动性,它们缺少行为的谋划动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在环境和时间的条件影响下,每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和反映是不同的,甚至有的人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人类思想的过程;第二,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表现为人们实践的过程;第三,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一般是人们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意识。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得到加强,又逐步为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物质条件。

什么是主体和客体

主体与客体是哲学中一对固定的、相对的概念。二者都是以物质为依托,“主体”是行为活动的拥有者、发出者;“客体”是行为活动的对象。主体与客体就是表示活动者和活动对象之间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二者统一起来。

在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识关系。这是主体在观念上掌握和反映客体,以及客体在观念上被掌握、被反映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也相互制约。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而不停地转换,当周围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会发生改变。同时,每个个体都同时兼具主体和客体两个部分,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突出地表现了一方面而已。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世界大范围下的两个分支概念,二者不能转换,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只能相互依托共存。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实质上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指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世界,远在人类生活之前,客观的自然世界就已经按照客观规律独立地存在和发展,是一个比人类历史更久远的先在世界;第二,指还没有被人类社会活动涉猎的自然状态世界,自然世界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无法估算和计量的,始终都有着人类无法到达的境界部分,也就是人们无法开发的区域,这一区域就是相对而言的自在世界。

对比自在世界而言,人类世界只有单一的概念形式,即为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包括人类实践的基础上人和自然合二为一的人化自然,以及人类独有的世界。人化自然是人们实施改造并达到人类目的的自然,是一种人类开拓行为的结果。

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不存在征服和占有的矛盾问题,二者在度的范围内各自发展,同时又相互依存,共同进步。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属认识下的递进过程,二者是相互辩证的,同时感性认识也是理性认识的飞跃条件。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其一,积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其二,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要采用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思维加工。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人类思维意识的天阶,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形到有形,使人类的意识文明逐步得到进化和发展。

什么是客观真理

客观真理也是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部分。

客观真理包含两层含义:首先,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其次,用来检验真理的方法也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形式以主观为出发点,但是从内容到结果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真理的内容是平等的,因而真理没有阶级性,一切科学定律、一切真判断,都是由于它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才能称为真理。客观真理的存在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并且能够被人们广泛应用,因此,真理是社会生活和科学生活的风向标。

什么是价值

价值起源于自然界,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发生变化,价值的本原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

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本质的维系与发展,是衡量人本身存在的核心概念,是人存在与发展的本质。人类一切自我解放行为,是人性对于自我创造及再创造的维系及发展,一切价值形态都脱离不了这一范畴。

价值包含人的意识与生命的双重发展,是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发展,人创造自我世界的一切发展即有价值。人本身是价值的根本对象,人即价值本体,人的行为即价值源泉,人的发展为价值结果。

除了哲学范畴之外,价值的分类还有很多,譬如经济价值、物理价值、法律价值等,这些都被称为名义价值,究其本质体现自身含金量,是一种价值能量的实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