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力:如何讲好一个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15:26:23

点击下载

作者:韩笑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说服力: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说服力: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说服力: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作者:韩笑设计:李洪达排版:李洪达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15ISBN:9787568028318本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PART1“畅销”的秘密:从一个好故事开始故事源于生活,但好的故事已经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以一种令人惊奇的方式描述生活,让你发现平淡生活中的非凡之处。1.我们眼中那些会讲故事的人(1)故事的艺术

会讲故事看似是一种无甚用处的技能,其实不然,会讲故事可以把许多难题简单化,轻松化解自己和他人的尴尬。尴尬的时候,没有比讲一个幽默故事更好的化解方式了。此外,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故事,人们可以在故事中缓解焦虑情绪、发现解决问题之道、获得提升之法。故事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更是一种改善生活的技能。

许多人都发现了故事的独特魅力,讲故事也慢慢变为一种工作能力,会讲故事的人更由此获得了更多机会。

故事切实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故事中寻找认同感、归属感。时光流转,故事的魅力不曾衰退,甚至成为时代的主流。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能够俘获众多粉丝的博主一定是会讲故事的人。获得高评分的电影一定是能把故事讲好的影片,高质量的演讲也一定能由浅入深、从寻常故事中道出真谛……

俞敏洪在“全球创新论坛2015年会:创新驱动未来”上讲了一个自己的小故事。他描述了四年前与十几个企业家一起去呼伦贝尔草原的旅行经历,他们沿途路过一片青青草原,可惜山包下围着一圈铁丝,为了更好地欣赏美景,俞敏洪选择越过铁丝往前走。有位企业家把他抓了回来,说围着铁丝的一定是牧民自己的地方,贸然进去可能会被牧民误伤。“我就想牧民也是人,不能说看见人就一枪给崩了。”最后他还是登上了山顶,看到蓝天白云,青青碧草,还有成群的牛羊为伴,景色十分优美。看着俞敏洪没事,其他企业家也纷纷越过铁丝到山坡上欣赏美景了。由此,俞敏洪很是感慨:“其实这是我们自身的突破,也是一件小事。眼前这个铁丝网可能不是挡你,是挡牛羊,免得跑到别人家的领地上去,结果你把它看成挡住你的东西。我们内心有多少东西会挡住自己?”

通过平常的一件小事,俞敏洪一言道出我们平日生活里的诸多思想界限,限定我们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利用这样的小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远比说教更吸引听众。以小见大,层层深入,引出观点,足见俞敏洪的演讲功底。人类自远古时代开始创造故事,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人类创造故事的能力没有减弱,反而创造的故事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足见故事的魅力。

希腊神话等虽然讲的是天神的故事,来源却是人们生活中的平常事。故事源于生活,但好的故事已经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以一种令人惊奇的方式描述生活,让你发现平淡生活中的非凡之处。(2)故事的个性

评判故事的好坏有许多硬性指标,遣词造句、文章结构、主题表达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体系标准,达到标准的故事不计其数,他们之中有乏善可陈之作,也有深情脉脉的佳作力作。达到标准的未必是好故事,但是达不到标准的故事中有很大一部分确实没有可读性。

由此看来,故事既有它的理性方面,也有它的感性方面。故事的理性标准就是那些评判故事好坏的指标,也是一个好故事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而感性方面则带有许多主观色彩。有时打破常规也能获得好故事,尤其是有个性的故事。

最近几年流行的小说《盗墓笔记》和《鬼吹灯》,虽然题材、内容甚至人物设置都有些相近,但两套书展现了完全不同的风格和魅力,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同的人叙述同一个故事也会有所不同,正如莎士比亚的名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同一个故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武无第二,文无第一”,我们每个人对故事的判断都基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生活感悟,就对故事的判断和感受而言,无所谓对错。

不同的写作手法、写作观点和读者感受,造成了每个人对故事的不同评判,也形成了故事的独特魅力和个性。我们依靠自我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跟着剧情跌宕起伏,然后才有了自己的感悟。(3)哪些人会讲故事

会讲故事的人都有一个共性:有大量的阅读基础。想要写出或是说出精彩的故事,都要有一定的阅读量。

凡事熟能生巧,有了大量的故事作为基础,即便是口无可述之时,头脑中也会有现成的储备。很多我们自以为灵光乍现的时刻,就是记忆在作怪,我们将故事潜意识地记入脑中,等需要的时候它们就会跳出来。

在故事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形象进行创作,有趣的形象可以让故事的魅力大增。

著名动画导演新海诚创作的《你的名字》《秒速五厘米》的男主角都有他自己的影子,也因此在细节刻画上更具体,形象更加丰满。《你的名字》中男女主角的居所、学校,与朋友间的相处方式,都像极了我们平日的生活,代入感很强。新海诚的故事无疑是成功的,这部影片甚至成为日本动画类型电影票房的亚军。

新海诚的作品不仅被业内人士认可,更是被大众所接受,在日本他甚至有着“宫崎骏接班人”的美称。新海诚无疑是个会讲故事的人。

虽然想象力不是每个人都有,我们无法通过训练得到,但阅读会有效地帮助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其理。

很多作家、记者都会有想象力和感受力突然丧失的时刻,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感觉剥夺”。这并非自己能够克服的,需要助用外力,这外力便是阅读和记忆。

能够轻松讲述故事的人通常也是积极乐观之人,他们能毫不畏惧地在人们面前说出心中的故事,而不感到紧张。也许我们天生不是乐天派,但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勇敢,自信和乐观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的,讲故事的能力也是一样。

会讲故事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得到的能力。多读、多看、多观察,是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的基础,也是成为一个被大家更喜欢的人的基础。勇于改变是积极人生的第一步,未来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故事只是辅助,最重要的是你的选择和尝试。2.故事的前提(1)故事前的准备

无论哪一种故事类型,其核心内容都是反映人的状态,与生活息息相关,要对生活有所理解和认识,才能反映和表达生活。故事中描绘的生活并非真实的生活,而是有特点的生活。故事不是流水账,也不是为了记录生活,而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另外,写故事并不是提笔就来的,需要做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要知道故事是如何讲述的,可以通过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从模仿这些作品开始。茅盾在《创作的准备》开头就指出:“世界文学史上的巨人们留遗给我们的不朽的著作,以及他们毕生的文学事业的经历,就是这题目——‘创作的准备’的最完美的解答。”

茅盾也肯定了阅读的重要性,他指出讲述故事前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一个初学写作者最好多做些基本练习,不要急于写通常所谓小说,不要急于成篇。”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锻炼和下苦功,好故事都是“有备而来”的。(2)故事的选材

适应时代的故事才能吸引读者,虽然故事的题材、时代背景没有限制,但套用古代的审美和道德标准描述现代社会显然是不恰当的。有些事物不会随时代的更易而改变,但更多的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一则恰当的故事需符合当今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我们在选取故事的时候,应该选择符合大众审美、顺应时代潮流的故事。

其次,故事应该有以小见大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讲述的故事一般都是简短有力的,并非如鸿篇巨制的小说一般,因此内容肯定也不会包罗万象,只是反映生活中的一个侧面。但想要说明问题,故事便不能过于局限,虽简短也要具有代表性。故事要从小处开始,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再由浅入深,上升到整体的层面,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最后,应该选取自己擅长的题材。有人适合讲恐怖故事,有人适合讲抒情故事,有人则适合讲历史故事,只有找到自己擅长的题材,才能将自己的优点放大,掩盖缺点。

选材是讲故事必不可少的阶段,通过对比发现自己擅长的故事类型,在之后讲述故事时,只需要选取同样类型、不同内容的故事即可。(3)了解听众

人在讲述故事时带有一定功利因素,因此见人下菜碟是再好不过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听者的年龄、学识讲一个专属于他们的故事,投其所好,效果会更加突出。

一个县里的农民到保险公司请求赔偿,说家里因为大雨倒了一面墙,造成损失5000余元。保险公司接到消息,找人调查,同意理赔,并填好了单据,报给经理审批。经理在看单据时没有仔细检查,直接签名通过了。

事后,农民来领钱,领过钱后,得意洋洋地向保险人员炫耀,称自己买了一年的保险,却获得了两年的赔偿金。保险员马上核对保险单,发现是由于疏忽多签了一年的时间,就算心里不舒服也只能承受。另一位保险员马上追问这次赔偿的缘由,经过搜集证据、反复确定,证明了村民是来骗保险的,他家里的墙是他自己推倒的。

这是一则十分简单的骗保故事,里面涉及农民和保险公司。如果对农民讲这个故事自然是不合适的,故事中农民的形象不正面,会有贬低对方的意思,对方听后会产生不悦。同样,对保险公司的员工讲这个故事也是不合适的,故事中他们表现笨拙,暗含讽刺之意,也势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一个好故事要向对的人讲,才能达到好的效果。3.故事是一种叙述

讲述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头脑中的思考展现给他人的过程。故事依靠叙述传播,叙述是故事的生命,一个故事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人的叙述功力。(1)界定范围

在讲故事前,要先限定故事涉及的范围,看自己在这个范围内是否能全面地阐述故事。有些人对故事的交代十分简单,听众在听完整个故事后也没能勾画出故事中的那个世界,对其还是一知半解。虽然不能说这是失败的故事,但这一定是个不全面的故事。

即便是我们平时讲述的小故事,虽句子不多,也仍需注意叙述的全面性。通常是在故事的开篇用一两句介绍故事背景,限定故事发生的范围。(2)时间点的联系

讲故事需要界定范围,但却不需要界定时间。在叙述过程中,故事是从一个时间点出发,按照一定的发展轨迹,将各个时间点串联起来。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对过去的回忆、现实的情况和未来的畅想联系起来,里面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不同的时间点。

时间点实际上引导着故事的前因后果,是原因、过程和结果的隐藏叙述线。

在故事中,应增加对重要事件时间点的叙述,减少对其他时间点的叙述,不能本末倒置。时间比例可以从侧面证明故事中每一部分的重要性。

不同的时间点的叙事节奏也有所不同,许多人讲故事喜欢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不重要的时间点一笔带过,放缓节奏;相反,重要的事件要加快节奏造成紧张感。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在小说中,对时间的忠诚极为必要,没有任何小说可以摆脱它。”

这表明了时间对于小说的重要作用,而我们讲述普通的故事也是一样。(3)宏观与微观

在界定时间和范围后,故事的发展和人物行为要符合历史背景的设定,这就是宏观层面上的把握。从细节来讲,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台词都要符合历史背景的设定,不能给人超脱时空的感受。

在非特定情境中,将古人冠以今人的说话方式是极为可笑的事。(4)主题明确的叙述

故事作为叙述方式的一种,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故事可以以讲述一个时代为目的,这就是宏观上的主题;故事也可以以讲明一个故事为主,这便是微观主题。

宏观和微观的主题都有各自的好处,要凭借讲述的动因来选取。如果你想用故事表明当今社会问题,宏观层面似乎更有说服力;如果你想向朋友倾诉身边事,微观的角度则更恰当。

主题是一则故事的指导线,在指导线的带领下,故事直达主题,丝毫不拖泥带水。《华尔街日报》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一家报刊之一,他们对于新闻热点的追求远远超过其他媒体,编辑部内部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任何发生在腰部以下的事情都是没有新闻价值的”。在这样严格的环境下,记者们报道的事件大多是能够引起人深思的故事。

一次,有位记者报道了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输精管切除手术的事,并将文章写得十分通俗易懂,意在让大众全面了解这种手术的危害和好处。而他的编辑却未经他的同意就删掉了其中关于器官的叙述和描写,使文章变得不知所云。这就是记者和编辑两人没有明确主题的结果,一个想解释现象,一个想介绍概况;一个在微观上描述故事,一个则在宏观上强调事件。

不同的主题和目的,使得编辑改后的报道与未改时反差强烈,读起来像两则报道。我们在讲述故事时也会面临这样的选择,不同的主题会引导出不同的故事。

在主题明确后,讲述故事的过程要紧扣主题,一个故事只能有一个主题,多则乱,乱则损。4.必不可少的元素

故事由字词、句子和段落组成,每个故事都是如此,无一例外。(1)字词

许多人认为讲不好故事,是因为没有掌握讲故事的技巧,把语言的运用放在了无关紧要的位置上,其实这是讲故事的误区,故事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故事的结构上,也体现在文字的魅力上。故事的技巧和结构虽然重要,但也需要下层建筑支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道理在故事中同样适用,基础的文字决定故事的内涵和形态,也决定一则故事的地位。同一个故事,同一个人来讲述,运用不同风格的字词,就会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精彩的文字能够让故事更上一层楼。

遣词造句的第一步是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两个相近的词语要注意区别,不要用错场景。例如,抱负与报复,两个词读音相同,在口述故事时听不出差别,但我们偶尔也需要将故事写下来,此时就要尤为注意两者的区分,否则会造成理解混乱和歧义。

虽然我们不是文字专家,但是一些常用字词的用法还是应该掌握的。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故事讲述者,就要注意文字积累,大量的积累能够为故事增光添色。

字词指的并不是单独的一个字一个词,短语也包含在内。想要清楚地表达故事,必须使用正确的字词。这些字词最好是清晰、明确的,而非模糊、抽象的。“一艘又长又豪华的轮船驶过眼前”和“一艘200米长、3层楼高的轮船驶过眼前,船身精致的印字彰显它的奢华”,比较两个句子中的短语,显然后一个更有吸引力。

在表述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辞藻的华丽,要适度而为,用词应符合真实情况,选用恰当的词语,力求通过词语让听众重现故事场景。

为了让故事保持一定的水准,作为故事讲述者,我们既是创作者,也是评论家。我们是自己所写作故事的第一读者,故事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很难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但作为第一读者,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故事,找到其中的不足,加以改正,才能让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得到提高。(2)句子

在现代汉语中,完整的句子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但并不是所有句子都含有这些部分,有的句子只含有其中一部分。

判断句子的好坏有完整性、连贯性、简洁性、强调性、多样性等指标。

完整,是句子的第一个要点,在故事中却不是必要条件。一个完整的句子能够表达清楚和完整的意思,利于传递故事信息,但为故事服务时,要尊重故事的个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表达。

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要保持连贯,句子之间也要保持连贯,连贯的内容能够使故事的各部分紧密相连。句子不连贯的情况时有发生,多表现在:结构问题,代指不明确,修饰词语运用不当,人称、时态、语气等混乱。

句子的简洁性,在讲述故事时十分重要,在充分表达观点的前提下,用词越少、越精确,句子越简短越好,词语过多会让人眼花缭乱。

强调性是指句子在表达上有重点,故事讲述者可以通过语气、语调、音量和标注来强调重点,在写故事时则要用词语和句式来强调。

句子的多样性对于故事来说必不可少,一则故事不能使用完全一样的句式,要多种句式相互结合,长短句配合使用。(3)段落

句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段落,在故事中,每个段落都有不同的作用,通常段落由三个部分组成:主题句、扩展句和结尾句。

每个段落,都有特定的作用,或是烘托气氛,或是塑造人物形象,或是推动剧情发展。故事由不同的段落组成,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段落,实则联系紧密。5.描写——有时“无言”胜“有言”(1)描写

描写是故事中最能展现讲述者才华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故事可以通过描写增加感染力。描写不是堆砌词汇,而是更具体地展现人物、景物和场景。

描写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描写对故事来说是一种分离,也就失去了它们的功效。(2)描写的作用

通过描写,讲述者能够在不打断读者思路的前提下,转移故事焦点,让故事平稳地过渡到下一阶段。描写也可以为故事提供证据,用来证明前文提到的观点。

描写能够让对比充满戏剧化的效果。例如《华尔街日报》中提到的例子:

表面上看,这里是平静的乡村。绵延的群山中隐藏着一座座农场和果园,潺潺的哥伦比亚河滋润着大地,头顶白帽的亚当斯山和瑞尼山如同两个高大的士兵,守卫着哥伦比亚河缓缓西流。但是就在这样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下,却是石油开发商的噩梦——足足有两英里厚的玄武岩地层,一块标有地震信号的黑色火山岩,让锋利的钻头变成钝铁。

这个故事的开头,运用了大量景物描写介绍乡村美景,看似与故事无关,但通过之后描写开发商的噩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让故事充满了戏剧性。

许多描写虽然用词准确、文字优美、内容明确,却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故事,故事中的任何描写都要为故事服务,是故事的奴隶,而不是主人。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不会在每一处都花费精力,他们只在重要处下功夫。(3)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是极为平常的一种描写方式,能够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让读者对故事人物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和内心是时刻关联的,两者相辅相成勾画出一个人的形象。要写好人物描写,必须先留心观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心理状态,从特征处入手,将自己的观察总结记录,形成独具魅力的描述法。(4)人物原则

人物是故事中关键的一个环节,与事件和情景相比,人们对故事中的人物情有独钟,记忆也最深刻。许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其中让人记忆最深的都是人物,一个成功的故事在人物塑造上必须是成功的,讨喜的主角能弥补故事的许多缺陷。

因此人物的描写是作者最该重点发力的地方。读者对于静态人物的兴趣远没有动态人物大,应该加大动作描写的力度,让读者跟着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去经历和冒险。

人物描写中的语言描写通常是对话描写,要注意让人物的语言与其身份地位、环境和成长经历相符。同时,要展现人物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人物的心理活动。性格冷淡和热情的人,他们所用的语言都是不同的,有各自的特点。

其次,语言描写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许多故事情节都是靠语言表现的。

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不能太文绉绉,也不能太随便,当然这并非固定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5)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出现的非生命物质的描写,主要集中在风景、物体上,景物描写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而存在的,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景物描写通常是按照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进行的。

通过景物描写,读者可以了解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年代背景。叶圣陶在《夜》中如此描写景物:“一条不很整洁的巷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句中的形容词巧妙地烘托了气氛,反映社会现状。

景物描写可以渲染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还可以起到借景抒情的作用,甚至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6)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即场面描写,是对特定时间和活动的描写,是对多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目的是描绘出一幅动态有力、充满感染力的画面。场景描写看似与景物描写相同,其实区别很大,景物描写只描写人物所处的自然情景和社会情景,而场面描写则要在自然或社会情境中加入人的行为动作、语言表情和心理活动,让情景与人物产生联系。

场景描写有几大要点,首先,场景描写少不了人物和景物,以人的活动为主,景物为辅。活动中的人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但一定要突出人的动作、心理和神态对于事件或场面的反应,不能沦为人物描写。其次,场面描写要交代清楚活动或事件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等要素,让读者清楚故事背景。第三,场面描写既要有整体上的描写,也要有具体细节上的描写,有点有面才能全面。第四,场面描写要描述出活动气氛,或紧张或松弛或悲情等都需要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最后,在故事中加入场面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一会写景,一会写人,之后再回去写景,要将一项内容描述完再进行下一项。(7)驰骋的想象力

描写是指描述一幅确定的画面,所有的想象要在画面定格前完成。描写的画面限定了故事的许多内容,为了让描写更奇幻丰富,就要发挥想象力,给描写更多的空间。

锻炼想象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①读故事时,采用跳读的方式,中间没有看过的部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行猜测,合理添加。长此以往,不仅锻炼了想象力,讲故事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②多用联想。从故事的一个点出发,开始联想,一直到再也不能联想到其他事物为止。这种锻炼方法耗时耗思,会让大脑疲劳,但经过几次锻炼,你的想象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③利用闲暇时间,放飞思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随意幻想。6.好故事,什么样?

好故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元素。(1)时间

故事中的时间是很容易忽视的细节,时间叙述要保持一致,以此保持故事风格统一。首先,时间决定着故事的时态,对故事的背景起着决定性作用。

1938年新年将至,美国的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新鲜出炉,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其中当选的有一匹马。此马名字为“海饼干”,长得矮小,身体也有缺陷。它是在1936年由驯马师汤姆·史密斯买下的,虽然它的外形并不突出,但史密斯始终坚信:“海饼干透着一种真正的自信。”

凭着信念,史密斯与海饼干共同努力,长时间的锻炼让海饼干的竞技能力大幅度提升。最后,海饼干在1937年的赛马比赛中拔得头筹,一年内赚取了14.4万美元,成为最赚钱的赛马。1938年,海饼干还打败了马王“战将”。

不幸的是,1939年2月14日,海饼干左前腿悬韧带破裂,海饼干的骑师的腿也第三次骨折,他沮丧地说:“海饼干和我是一对老瘸子,我们都完了。”没出几个月,不服输的史密斯宣布:在1940年3月2日,海饼干将最后挑战“圣安妮塔”10万奖金赛,这是它从未赢过的比赛。骑师也表示参加,如果这次他的腿再骨折,将面临终身残疾,但他仍说:“我和海饼干加起来有四条好腿,这样就行了。”

整个赛马界都在关注着这场比赛,比赛结果震惊了所有美国人,海饼干跑出了“圣安妮塔”比赛中最好的成绩。

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赛马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娱乐,对于这个处于焦虑和恐慌的国家来说,海饼干的故事犹如一剂强心针,振奋了全国人民。人们从海饼干的身上看到了积极进取的力量,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通过此事,海饼干成为励志典范,让无数的美国人从彷徨中走出。

海饼干的故事中并没有提到任何经济大萧条的背景,只描述了海饼干传奇的一生,但是时间条件让我们了解到故事发生的时间,联想当时美国社会的现状,海饼干的精神更具有感召力,让人们更加理解故事的内涵。

如果忽略其中的时间线索,海饼干的故事就显得普通了许多,对它激励人心的形象也会产生不解,一旦加上具体的时间,这些问题就都烟消云散了。(2)内容与范围

一个优秀故事的内容,包含的范围可小可大,但故事内容不应超出故事范围。

例如,一个描述森林中动物生活的故事,若是跑出了限定的范围,在故事中加入科幻元素,就会显得不伦不类。首先,描述动物生活与科幻完全不相关,即故事内容需要的范围与实际的故事范围产生冲突,故事内容限定的范围是森林生活,而描述的故事范围则扩大到了太空。这是我们在讲述故事中经常犯的错误,应该加以重视。(3)变化

故事的发展过程需要加入变化,一成不变的故事只会让人打瞌睡。一个充满趣味的故事,也是需要变化的,节奏上的轻重缓急,剧情上的反转都是故事的变化。

故事节奏不能保持不变,在关键处、转折处要加快节奏,营造气氛。在开始、结局和关键剧情的前后,都要放缓节奏,与快节奏形成对比,突出重点。剧情也不能一条线走到底,要有拐弯处,要在基础叙述上有所改变,让听众出乎意料或是恍然大悟,这才能视为一则好故事。(4)动感

人们喜欢充满律动的故事,动作描写会让人产生联想,同时增加代入感。故事中最理想的动感就是让故事按照情节自然发展,描述过程中时而将重点放在环境上,时而将重点放在人物上,形成故事的运动。转换描写对象,还能有效缓解听众的疲劳,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事物上,容易让人疲劳,也会分散注意力。

无论是故事中的动感,还是结构上的动感,都能帮助听者建立场景,形成特定情感,在之后回忆时激起同样的情感,完成故事的二次讲述。【故事】李静:人不疯狂枉少年

提起李静,人们首先会想到她主持人的身份,其实她也是一位商人。

熟悉李静的人都会觉得她身上有股“疯”劲,戴军就经常说她是人来疯,其实李静的疯由来已久。李静是地道的河北张家口人,在家乡就是个远近闻名的疯狂女青年。她在外形上也十分与众不同,经常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骑着摩托驰骋在大街小巷,周围的居民也都认识了这个张扬的女孩。

但在学习上,李静抛弃了她的疯,按部就班地从学校毕业,1993年顺利进入北京电视台主持节目《北京您早》。1995年李静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欢聚一堂》《周末大回旋》和《精彩十分》等节目。在此同时,她心中的疯狂又开始蠢蠢欲动。她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可惜没有考上,她继而转考文学系,学起了编剧。暂时告别职场的她,从学校归来后,在主持事业上大放光彩,成为中国备受瞩目的女主持人。

2007年,她又迎来了一次发疯的机会。红杉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沈南鹏找到她,谈起了乐蜂网,她十分高兴,马上

加入到项目中。李静自己也感叹这样的机缘:“当时两档节目都处在公司历史上赚钱最多的时候。我们不缺钱,然后是红杉非要投资。他说他们一直想在中国寻找一个像Oprah[1]一样的人。找来找去,找到了我。”

通过这次合作,李静结识了沈南鹏这样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个人被李静形容为“就是两个疯子”。她觉得“沈南鹏描述的那个世界,一半我听不懂,但一半我很向往。”两个人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也让两个人私交更深。

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机会,李静形容是“不要关闭人生的其他召唤”。不久之后,乐蜂网正式上线,但销售仍然面临诸多难题。她回忆说:“因为当时我们第一关注的就是绝对不能出现掺假的情况,没办法,就只能去柜台扫货。去新世界,去双安,基本上能扫来的货,我们再卖出,每一单都是在赔。但是当时有很多的代理商我都不敢用……紧接着到第二年,我就意识到,如果你要做正品在中国你是活不下去的。”

他们发现问题后,马上以百分百的热情和精力解决问题。李静、沈南鹏、王立开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会,三人产生了分歧,“沈总就说电商都不会赚钱,举了一堆例子说,你们还好,你们没有什么广告费。然后我就问了一个问题,那这哪叫生意啊?我说我们这节目都是投200万,然后拿回来2000万,我说我就没见过这种生意。接着问沈总怎么办?”

随后他又提出解决之道:“沈总说只能做自有品牌。我就说做啊,他说好啊。他说那你做什么?我说做精油,因为在这个产品里面没有绝对的主导者,精油又是西方的中药,对人的身心都有帮助,我们把精油的概念在节目里进行传播,再做精油和精油护肤品,那么就有自己的特色。他说那就做吧,我说好,那就做吧。”

三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将乐蜂网的发展方向定在自主品牌上。随后,他们在精油制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精油的开发和投入让乐蜂网名声大噪,坚持自主品牌的乐蜂网在电商中异军突起。

这次疯狂的想法收效甚大,李静很庆幸乐蜂网的选择并能够坚持下来:“我们认为乐蜂网拉来的流量不能沉淀在一个品牌上。如果只卖代理品牌,很容易亏损,因为我们不敢去卖也不能去卖那些水货。所以,当时的选择是必须做自有品牌。”

2012年乐蜂网年销售总额达到19.8亿元,自有品牌的份额达到20%,成为乐蜂网的重要力量之一,虽然现在乐蜂网已经易主,但李静对于乐蜂网的投入和疯态工作模式有目共睹,乐蜂网依然有着她的影子。

关于李静的这则故事十分精彩,李静的个性跃然纸上。故事首先通过“她在外形上也十分与众不同,经常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骑着摩托驰骋在大街小巷”的描写,表明了她张扬和疯狂的性格,像是生活中的女孩,又有些不同,这便是用一种令人惊奇的方式描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却让你发现了平淡生活中的非凡之处。

整则故事采用顺序的叙述手法,加上大量描写表明李静的“疯”。故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在校期间,有冲突没深意;第二个阶段为串班乐蜂网阶段,对故事有延伸;第三个阶段为乐蜂网自主品牌发展阶段,有深意有延伸,同样对主题的“疯”有所点明。

虽然故事整体简单,读起来却不失味道,尤其是对李静的形象描写得很生动,十分具有张力。整个故事中穿插的小片段为故事增色不少,故事的字词、句子和段落皆可圈可点。

1.OprahWinfrey,美国知名女主持人。PART2从故事到小说其实生活是需要经营的,积累丰富的素材、学会讲故事的方式、用心讲述故事,可以帮助你改善处境,将这些能力运用到生活中,生活也会优待你。用发现的眼光看待故事,看待生活,生活处处闪耀着光芒。1.故事与小说的区别

故事与小说看似没有什么区别,实则不然,它们在材料、表现方式和表现主题上都有所区别。与此同时,小说与故事也是有联系的,一部小说可以简化为一则故事,一则故事也可以扩充为一部小说。(1)材料上的不同

故事通常是短小精悍的,而小说稍长些。小说有长篇、中篇和短篇之分,但短的故事可以只有一两句,一般长的也不会超过万字。故事与小说的主要区别还是在内涵上。故事是情节的产物,情节被称为故事核。故事的一切内容和人物都是围绕故事核发展进行的,故事内容也要直指故事核,故事通常只有一个故事核,故事核揭示完,故事也就结束了。(2)表现形式的不同

小说注重描写,有大量的人物肖像描写、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对于小说,描写意味着一部作品的生命力,也彰显着作者的功力。

我们在讲述故事时,很少运用描述性的词汇,而小说则充斥着大量描述性的词汇。

一天,林肯在忙了一晚上之后就上床休息了,刚要睡着,电话打了进来。打电话的是一个喜欢拍马屁和极力求官的人,原来一位关税主管刚刚去世,他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取而代之。林肯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说:“如果殡仪馆没意见,我当然不反对。”

很明显,这是故事的讲述法,如果是小说,同一个故事就会换个模样。

一日,林肯终于忙完手中的工作,他揉了揉太阳穴,准备去休息。刚刚入睡,就被铃声吵醒了,他不情愿地接通电话,原来打电话的是一位善于钻营的人。他得知了一则消息:一位关税主管去世了。他想借此机会进军名利场,便打来电话询问林肯的意思。林肯有些不悦,但不便直接表露,他用玩笑的口吻说:“如果殡仪馆没意见,我当然不反对。”一句话让对方哑口无言,只能尴尬地笑了笑,挂了电话。

两段不同的表述方式,很明显第一种为故事,第二种为小说。故事的语言更平民化,浅显地说明故事的来龙去脉;而小说的语言则优美许多,富有文学性。同样的内容,用不同方式讲述,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因而适应不同的情况。

故事多用于口头表达,多使用口头用语;而小说多用于书面表达,书面用语更多。(3)主体不同

小说是写人的,其中的情节是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活动、心理等都要为人物服务,也要符合主角的设定。小说也常利用主角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小说在未完成时,连作者本人都不能完全设定之后的情节发展。小说在创作过程中,经常根据人物改变情节走向。一部优秀的小说,其中必定有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他们有真实的一面,也有理想的一面。

故事是对已有内容的再次表述,创造性仅体现在过程,结果通常不会改变。故事中的每一句都是讲述者自己的话,表明意思和观点即可,不需深思熟虑,故事的一切都是围绕情节展开的,不太注重人物塑造。2.想象力的奇幻之旅(1)故事与想象力的关系

古老的人类日升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坐在篝火旁吃饭时,顺便讲讲白天遇上的各种怪兽和奇怪的见闻。许多事情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在讲述中有不少夸张的部分,也有很多想象的部分,这就是神话故事的源头。想象力引发创造力,创造力让人们学会了讲故事。《山海经》一书中描写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生物,那些生物我们从未见过,却又感到有些熟悉,因为它们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故事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以现实为蓝本,让想象力驰骋,将它变成一则新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是讲述者的一次造梦行动,能够让听众在现实与想象的世界中穿行,真作假时假亦真,让人流连其中。(2)幻想世界

故事的主角大多是人,如果能够发挥想象力,用动物或是怪物充当主角,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设计情节,让情节符合动物和怪物的形象,那么这个故事一定会给人新鲜感。这个幻想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相差甚远,是个全新的世界,才会让听众产生无限遐想。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讲述鬼怪的故事,里面充满想象力地介绍了许多鬼怪之事,虽然都是虚构的,但并不让人感到突兀。《聊斋志异》里面的故事在人类社会里很普遍,但加入了鬼怪之事,打造出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就显得趣味十足了。这是幻想的意义,也是想象力的意义。(3)现实里的想象

除了科幻、武侠、鬼怪和魔幻的世界,普通的故事也离不开想象。高尔基曾说过:“科学工作者研究公羊时,用不着想象自己也是一只公羊。但是文学家则不然。”

想象与现实看似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想象的所有事物都是基于现实的,周围的一切都是创作的基础,幻想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基于现实的想象。(4)想象力的野心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似乎都在讲述着一个关于约克纳帕塔法的故事。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虚构的一个地方,他所写的故事都是发生在那里,相互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曾表示:“我有一个巴尔扎克的野心,想把整个世界都放进一部书里。”他也是这样做的,将现实中的事情,利用想象力进行处理,再放到约克纳帕塔法。他创造了一个约克纳帕塔法的世界,将所有别人讲过的故事重新演绎,形成自己的特色,体现他想象力的野心。(5)如何开拓想象力

开拓想象力需要有文学素养作为基础,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二次创作。在塑造人物之时,也可以加入想象力,创造奇异的角色,使角色的生命力比故事更长,让人印象深刻。

1986年,美国导演梅尔·布鲁克斯自编自导了一部喜剧电影《金牌制作人》,这部电影的剧本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剧本奖。因为故事好,这个剧本后来还被改编为一部音乐剧。《金牌制作人》的主角是一个美国国税局查税员的,他天天做发财的白日梦。一次他与一个百老汇的戏院的经理聊天时,突发奇想,两人写了一部音乐剧,剧名为“希特勒的春天”,这是一个戏中戏的故事。“希特勒的春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募资,他们最先找到的是一群退休的老年人。他们为了提高募资的成功率,每次都承诺给他人50%的股份。等到他们募集的资金够了,也承诺出去许许多多的50%的股份。没办法,他们只能找便宜的剧本和演员、导演来降低费用。可以说,两人的计划是十分失败的,50%的股份意味着50%的利润,投入的资金必定没有利润大,他们不仅赚不到钱,还要赔出去许多钱。

没想到的是,他们这部剧出演后,反响热烈,大受欢迎。可难题也来了,赚的钱根本不够给投资人分红的,事情败露后,经人告发,两人被抓进监狱。可是在狱中,两人又开始向狱友兜售股份,同样承诺给每位50%的利润。

梅尔·布鲁克斯在电影中讲的故事极具想象力,剧中剧的形式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原来想象力可以如此发挥。两个合伙人的形象虽然荒诞,但有强烈的现实社会的影子。他们将一个普通的题材进行延展,引起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思考。3.多一点趣味

想要获得更多的听众,故事的趣味性必不可少。有些人擅长讲故事,能够将平淡无奇的故事叙述得生动有趣,这是讲述者的内在功力。此外,一些故事本身设计得有趣,简单的描写也能彰显它的魅力。这两点都属于故事的内在趣味,一靠讲述者的艺术加工,二靠故事本身的设计。(1)故事的外在趣味与解释性材料

一般的故事不具有内在趣味,我们可以通过在必要的解释性材料上添加外在趣味的方式,让它同样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解释性材料,指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和自己面临的选择,这些材料对于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必要的,能够帮助听众了解故事背景,丰富故事内容,但过多的叙述会让听者产生疲倦感。丰富有力的解释性材料不会使故事变得拖沓,反而会让故事变得趣味十足。

利用有限的解释性材料,将故事人物遇到的问题或困境展现出来,营造戏剧冲突,才会产生趣味,这种趣味并非来自故事,而是讲述者添加的。

解释性材料通常用于解释故事人物的经历,几个简单的词,一句简短的话即可。解释性材料还可用来介绍人物性格,通常是一两个简单的词语。解释性材料最重要的作用是描述人物面临的困境或完成任务的困难程度,使听者明白问题的迫切性,埋下伏笔。我们通常说的代入感就是靠解释性材料营造的。

喜剧电影就经常利用解释性材料制造冲突,产生笑料。例如在影片《人在囧途》中,王宝强饰演的挤奶工牛耿一心讨债,对财物十分看重,他带着整整一大瓶牛奶上飞机,可根据规定,牛奶不能带上飞机。牛耿是朴实节俭之人,自然不舍得倒掉,根据他的人物设定,他只能将牛奶喝下。

在这则故事里,“挤奶工”“讨债”就是对牛耿的解释性材料,设定了他的人物形象,因此后面喝牛奶的情节才会在合理的同时又出人意料,使喜剧效果明显。若没有解释性材料,则会显得唐突,不明就里。

外在趣味和内在趣味相结合,能让整体故事变得合理。另外,故事的趣味性要为故事服务,不是啰唆地交代背景。若故事不需要解释性材料,则可以省略;若解释性材料在故事中必不可少,就一定要叙述。(2)故事开篇的趣味性

在故事开篇,要根据情节设想故事的趣味性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故事的开头、过程和结尾都有自己的作用和叙述方法,开篇的目的是吸引听众,过程需要讲明情节,结尾要阐明自己的意图。每个阶段都需要以趣味性吸引听众,而开头多用以外在趣味为主的综合性趣味。外在趣味最大的作用是引发听众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进入情节。

虽然解释性材料多是死板、无趣的东西,但将它们组合放入故事的开篇,就是很好的吸引点,越奇怪的设置越能引起听者的兴趣。依靠解释性材料,将故事的情境完全展露,也将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3)故事过程和结局的趣味性

故事的开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故事的水平,是判断故事优劣的重要依据。

可以说,故事的趣味性从开篇一直延续到结尾,解释性材料也贯穿始终。故事过程中的解释性材料旨在表明情节关键点,用突出的材料完成故事的转折,同时为接下来的内容作铺垫,也就是为结局作铺垫,结局也占有很大比重,其中的解释性材料也不少。还有一种故事在关键处戛然而止,结尾叙述寥寥无几,解释性材料可能只是一两个用来点明观点的词语。

解释性材料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故事的趣味性,无论是用在开篇,还是用于过程和结尾中,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故事构思巧妙,讲述方法也得当,但对听者的吸引力却欠佳,这就是因为缺少趣味性。故事的内在趣味性不容易练就,但外在趣味性可以通过解释性材料层层叠加、强化。利用好解释性材料,就是把握故事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听众的重要方法。4.生活处处是故事

故事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都是故事,我们可以从阅读、观察真实事件来获取灵感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1)发现身边的人和事

生活中的故事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平淡无奇,许多名家名作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这种“美”,无论是有趣的、新鲜的,还是悲伤的、黑暗的事,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

郭德纲与于谦老师的相声虽然夸张,但其主要内容还是来源于生活的。郭老师登台介绍的时候总是会调侃一下于老师的名字,将“于”称为“驴”,这是来源于许多地区的方言和生活中口齿不清造成的小误会,他将此用带到了相声的故事中,给大家带来了欢笑。

我们应该用心发现身边之美,不仅是为了创作故事,也是为了体验生命中的种种感动,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是创作所需。

一个闭门造车的人是永远不能制造出汽车的,只有先看过汽车、认识汽车、了解汽车,才能制造出自己的汽车,积累故事的方式也是一样。(2)阅读积累素材

积累故事最简单和基础的方式是阅读。另外,阅读不要只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题材要广泛一些,种类也要齐全。

文章千千万,我们在大量阅读后形成的是一种关于故事的固有思维模式,我们可以运用这种能力快速地搜集、提炼信息,让写故事的过程由长变慢、由缓变急。

大量阅读可能不是一个愉快的经历,尤其是遇到严肃、冷峻的文学和枯燥的科普文章时,但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你的故事内容,是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的必要经过。

积累阅读的过程看似枯燥无味,若仔细看你们手中的书本,就会发现每篇文章都有它的可取之处,这也是在阅读中要注意的问题。除了积累各种各样的素材,也要用心体会作者的意图,了解他们文字背后的含义。

虽然现在是个快速阅读的时代,但想要真正积累素材,就必须放稳自己的心态,认真阅读大量材料。这是素材的积累,也是在练就自己的文笔。文笔不仅是写出来的,也是看出来的,是点点滴滴的无形财产。(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笔记与阅读相比,更为烦琐,有人愿意为阅读花费时间,却不一定想要付诸笔尖。但是记录却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优势,一方面可以帮助记忆,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搜索。

人类接触的信息大多都会被储存在大脑中,每份记忆都有自己的特殊位置,当你想要运用之时,就是一个在大脑中检索信息的过程,虽然信息可能寄存在那里,但你未必能够检索得到。

想要记录发挥更大效果,甚至可以把重要的资料分门别类做成简报收集起来。

除了记录故事中有趣的观点、高明的写作手法,也可以记下自己的灵感。当脑海中出现一个想法的时候,不要试图想着下次用到它的时候能自然地跑出来,灵感往往转瞬即逝,只有记录下来才不会错失。(4)详细记录,让行动更有效

记录只是第一步,回忆和翻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每个人记录笔记的习惯不同,但是为了方便之后的检索和运用,最好分门别类有序地记录,能让信息更有效地被利用。

有些看似笨拙的方式却是信息分类最好的方式,也能够让你的记录有用武之地。

此外,对于同一类的故事记录可以设立一个备忘录,提醒自己其中包含的内容和重点,即使是在时间匆忙的情况下也可以快速查看。这些分类记录在开始之时是很困难的,但习惯和使用之后,你会发现其中的妙用,也会让你的故事积累更多更快。

生活中处处是故事,处处是素材。如果你加大自己的阅读量,记录精彩的故事和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讲故事并非一件难事。

其实生活是需要经营的,积累丰富的素材、学会讲故事的方式、用心讲述故事,可以帮助你改善处境,将这些能力运用到生活中,生活也会优待你。用发现的眼光看待故事,看待生活,生活处处闪耀着光芒。5.引起共鸣的才是好故事(1)代入感

代入感能够将听众带入故事中,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相应情感,引起情感共鸣,这些情感虽然是由虚拟的故事激发的,但产生的情感却是真实的,完全靠听者自己建立。由代入感引起的情感能够有效加强故事效果。

代入感在故事叙述中必不可少,是引起共鸣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2)共鸣的几种类型

①完全带入型共鸣。即让听众完全沉浸在故事中,跟随情节产生情感,达到共鸣。

②有爱型共鸣。即真诚地讲述故事,用诚意打动听众。听众因此对故事产生兴趣,投入其中,产生共鸣,这是非代入感引起共鸣的重要方式,也是所有故事的前提。真诚地创造和讲述故事,就算故事没那么优秀,也会赢得掌声。有爱型共鸣所引起的共鸣通常在某一角色或某一元素上。爱屋及乌就是有爱型共鸣的表现,当你喜欢一个人,会喜欢他的一切。

③好奇型共鸣。通常建立在故事角色上。当一则故事的角色真实、有吸引力,会轻松赢得共鸣;相反,如果角色不够真实,则很难产生代入感。

④审视型共鸣。这种共鸣通常出现在故事的结尾。故事结尾揭示主题时同样引发听众的思考和想法,这种共鸣能持续较长的时间,使听众产生人格认同。想要达到审视型共鸣是不容易的,除了故事所展示的内涵要让他人认同,讲述方法也要有技巧,更要有说服力。

⑤同愿共鸣。即故事或故事主角与听众有共同的愿望,能让听众对故事或主角有好感,从而引起共鸣。(3)如何让人产生共鸣

①利用真实度。故事情节真实,故事人物可信,代入感自然高,相反荒诞不可信的故事和人物很难让人产生带入感。

②故事主角模糊化处理。具体的年龄、职业、性格和家庭能够让有相似经历的人带入,同时也拒绝了其他人。模糊的主角设置,能够让听众不在意主角的背景,在感兴趣的情节上代入得快。

③借鉴的力量。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我们接触了许多故事、传说和事迹,这些故事带给每个人比较接近的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故事中利用这些,可以很快引起讲述者和听者共鸣。6.缩短距离的灵丹妙药(1)控制物理距离

讲故事时,除了要注意故事本身,也要注意讲述者与听者的距离。一个合适的距离能够帮助你将故事演绎得更到位;而不适的距离则会给听者不良的心理感受,从而忽略你的故事。

讲述者与听众不同的关系适合用不同的距离。

①亲密距离:可以保持稍近的距离,一般距离为15~44厘米,甚至在讲故事时可以挽着手臂、拉手,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帮助演绎故事。

②个人距离:朋友间的一般距离为76~122厘米,这是礼仪的距离,泛泛之交通常保持在这个距离,陌生人一般处于76厘米的位置。熟人之间的交谈距离,通常保持在46~76厘米。如果陌生人出现在这个距离内,会给人极度的不安感。在这种场合中讲故事,要注意故事的内容,不能太随便以免引起不适,通常缓和气氛的故事能够帮你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③社交距离:一般在社交场合与工作中的安全距离为1.2~2.1米,更加正式的场合会保持更远的距离,为2.1~3.7米。一般领导的办公室内都会有一张大的办公桌,宽度通常在1.2米以上,将领导与来访者隔开,也是为了保持双方的距离,不造成心理压力,保持正常且正式的交谈范围。

④公众距离:通常指演讲、讲课等的距离,通常保持在3.7米以上,此时所讲故事要注意情节是否能够吸引听众,讲述者的动作也要注意,任何一个小动作都可能被听众放大,影响你的故事。(2)拉近心理距离

合适的物理距离能够帮助听众专注故事,而讲述者与听者的心理距离则应该尽量缩短,要让他们走进你的故事,认同你的观点。吸引听众的故事有很多技巧,其中的两种方法简单又有效。

①多用良好的面部表情

物理位置并不代表心理距离,表面上物理距离只有几米,但心理距离可能远远超过物理距离。人们经常将故事用于交谈中,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交流感情。在各类场合中,交流观点容易,交流情感却不容易。

良好的面部表情能够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让人心理产生舒适感,帮助他们理解你的意思。如果不善于调动面部表情,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面部表情的变化,容易给人死板和严肃的印象。即便你讲出的故事精彩有趣,也不会引起他人的兴趣。

②利用精神优势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改变自己与听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可以体现精神优势。当谈话双方的精神优势相当,双方沟通和心理压力为最小;而当有一方具有精神优势,两者差距越大,心理压力也会越大。

讲故事时,讲述者可以利用精神优势改变心理距离。如果讲述者本身具有较大的心理优势,再继续扩大讲述者的心理优势,扩大与听者之间的差距,会给听者带来心理压力,结果往往令人失望,一段时间后,听者的注意力也会随之分散;适当地降低自己的精神优势,让自己与对方相当,就会缩短心理距离,效果大大增强加。(3)顺势而为

此外,讲故事时难免会不自觉地做一些小动作,咳嗽、打喷嚏或是挠头等等,会分散听者的注意,甚至让人反感。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顺势而为,跟从听众的反应做出引导,帮助他们进入故事,产生情感共鸣。顺应听众,才能够将故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顺势而为并非以听众为主导,跟着对方的思路走,而是利用听众的心理和动作引导他们回到自己的故事上。讲故事虽然是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但要时刻观察对方的反应,根据反应做出判断和引导。

1956年,前印尼总统苏加诺来到清华大学演讲,刚进校门就引起了轰动。苏加诺走到台上,没有马上开始演讲,而是对学生们说:“我请各位向前移动几步,我愿更靠近你们。”站着的学生向前移动了几步。随后苏加诺又说:“我请诸君笑一笑,因为我们面对着光辉的未来。”学生们笑了起来,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一直保持愉悦的气氛直至演讲结束。

苏加诺的头两句话就是顺势而为,调整同学情绪,将他们从陌生的情绪中带出,以兴奋的状态迎接他的演讲。同时,他也树立了自己机智的形象,化解了尴尬的气氛。【故事】行动派指南:重新出发,何时都不晚

提到行动派社群,很多在校学生或是比较关注各类微信公众号的人会感到熟悉,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80后、90后学习成长型社群。自创办以来,该社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已经成长为最具潜力的社群组织,国内61个城市以及曼谷等8个海外城市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以“学习、行动、分享”为目的,鼓励年轻人“敢行动,梦想才生动”,活跃在各大院校中。

行动派是由婉平和琪琪一同创办的。她们二人真正意义上的相识是在一次姐妹同修会上。

两人初见平淡无奇,并没有想到以后会成为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也没想到两个风格不同的姑娘会成为闺蜜。这一切都源于相近的“梦想清单”。

姐妹同修会是由琪琪举办的,每个周末约上十几个女孩,在咖啡馆悠闲地待一下午,聊聊生活和梦想。开始时,琪琪只是想找朋友闲聊,后来她发现朋友之间除了闲聊,还可以共同做些有趣的事,联络感情的同时提高自己。

对于第一次参加的婉平来说,很多事情都很新鲜。当琪琪问到她“去年做过些什么”的时候,婉平毫无思绪,去年一整年并没有在她的脑海里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那一年仿佛丢失了一般。平时她更注重的是活在当下,从未思考过自己做过些什么,要做些什么。

琪琪看婉平有些出神,善解人意地换了个话题“那你明年打算做什么?有梦想清单吗?”

婉平摇摇头,对于未来,她同样是一片空白,她并没有仔细思考过未来该做些什么,也从未制订过任何计划。琪琪微笑地看了看她,开始分享自己的梦想清单。

琪琪的梦想清单列了足足两大页,里面详细地列出她未来一年的计划。婉平看到琪琪绽放光彩的样子,十分羡慕,可以利用业余的时间把自己人生和生活规划得如此精彩,并逐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婉平觉得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

琪琪的清单包罗万象,既有关于旅行的愿望,也有关于开拓人际关系的心愿,连她想要阅读的书籍、想要听的音乐、想要挑战的技能都包含在内。

在这些梦想中,有一个令婉平眼前一亮。

琪琪虽然是一个害羞的女生,但是她一直都想成为一个很棒的演讲者,这也是她梦想清单的一部分。

她知道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并不容易,一定要制订计划并逐一完成才能靠近梦想。她给自己做了个规划:首先要多读关于演讲的书籍,还要多看演讲的视频,此外想要练习演讲还需要多结交一些会说话的朋友。那时婉平的工作是主持人,两个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